化学计算复习指导

2024-05-20

化学计算复习指导(共12篇)

化学计算复习指导 篇1

初中九年级化学计算,概括起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计算化学式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二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三是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四是溶液中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加强这四方面的计算训练,能有效的提高化学计算复习效果。

一、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化学式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为分母,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作分子,计算该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1求Al2 (SO4) 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正确的计算式为:

例2 CuSO4·5H2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正确的计算式为:

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是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正确;三是列出正确的比例关系。

例3在实验室取一定量的CaCO3和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得到CO2气体66 g,计算参加反应的CaCO3和生成的CaCl2的质量各是多少g?

解析:知道生成CO2气体的质量,可通过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CaCO3、HCl和生成的CaCl2、H2O的质量,本题要求求出CaCO3、CaCl2的质量,关系式只涉及CaCO3、CaCl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设生成66g CO2需要CaCO3为x,生成CaCl2为y。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可列出反应方程式: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x=150g, y=166.5g。

答:参加反应的CaCO3和生成的CaCl的质量分别为:150g, 166.5g。

点拔:关系式中各种物质上下要对应,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作为已知条件的物质质量在关系式中要把单位写上。

三、溶解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某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溶解某溶质的最大量。得到的溶液称为此温度下该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例4已知在温度为T℃时,40g水可溶解10 g CuSO4得到饱和溶液。求T℃时CuSO4的溶解度。

解析:已知T℃时40g水可溶解10 g CuSO4得到饱和溶液,通过正比例关系可求出该温度下CuSO4的溶解度。设该温度下100g水可溶解CuSO4的质量是x。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x=25g。

答:T°C时CuSO4的溶解度为25g。

点拔: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要正确分析:一是溶液中已溶解的溶质质量,二是溶液的总质量。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质不能作为溶液的质量参加计算。三是如果在溶液中有化学反应发生,放出的气体、生成的沉淀都不列入溶液的总质量,而反应中生成的水的质量列入溶液的总质量。

例5将26.5g Na2CO3放在一烧杯中,往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待气体不再产生。求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Na2CO3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Na2SO4、H2O和CO2, Na2SO4是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水是反应后的一部份溶剂,CO2是气体从容器中逸出,所以在计算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的时候不能把CO2的质量考虑为溶液的成份。设26.5g Na2CO3参加反应,生成CO2xg和Na2SO4yg。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x=11g, y=35.5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35.5 g,而溶液的质量为: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四、综合计算题解析

化学综合计算,主要综合了化学反应原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认识、反应曲线、数据表格等形式的计算,因此,化学综合计算要分析反应原理、看懂图示或数据给出的题意,才能正确分析题意并解决问题。

例6 (2011·贵阳) 有NaOH和Na2CO3混合物18.6g。为测定其中NaOH的质量,将固体溶于水,并逐渐加入稀硫酸至100 g时,开始产生气体;再加入稀硫酸至100 g时,不再产生气体,生成气体共4.4 g。

(提示:Na2CO3+H2SO4=Na2SO4+CO2↑+H2O)

⑴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

⑵求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多少?

⑶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混合物中碱和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盐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当加入稀硫酸至200g时,不再产生气体,说明碱和盐都与酸反应完全。和Na2CO3反应的稀硫酸溶液质量是100g,由此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Na2CO3质量和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是x,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是y。

⑴因为是从加入到100 g稀硫酸时产生气体,故曲线的坐标为 (100, 0) 和 (200, 4.4) 。

根据题意可得:x=10.6 g, y=9.8 g。

⑵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18.6 g-10.6 g=8 g。

⑶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例7 (2011·安顺) 现将石灰石样品15g与105.4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 (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 ,反应时间与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请计算回答:⑴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是15g+105.4=120.4 g。石灰石中碳酸钙完全反应后烧杯总质量为116g,反应中有气体CO2 4.4 g放出。由此可列出反应方程式计算。设参加反应的CaCO3质量为x,生成的CaCl2质量为y。

根据题意可得:x=10 g, y=11.1 g。

⑴已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10 g,杂质的质量

为5 g,则质量分数为:

⑵已经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1.1 g,溶液质量为:15 g-5g+105.4 g-4.4 g=111 g,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例8 (2011·山东烟台)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5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根据所得数据计算:

⑴500 g该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

⑵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从图示可看出,当加入NaOH溶液至120g时,参加反应的NaOH质量为:120g×20%=24g,生成的Cu (OH) 2沉淀为19.6 g,由此可求出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NaOH质量,由此可求出与硫酸反应的NaOH质量和500g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并得到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加反应的NaOH质量为:120g×20%=24g,设与yg硫酸铜反应的NaOH质量为x,参加反应。

根据题意可得:x=16 g, y=32 g。

⑴参加反应的NaOH质量为16 g,生成硫酸铜质量是32g。与稀硫酸反应的NaOH质量为:24 g-16 g=8 g,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m。

根据题意可得:m=9.8 g。

⑵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化学计算复习指导 篇2

化学计算是对化学概念、理论、物质的性质、实验等知识的量的理解,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中考虽然对化学计算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对同学们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做好化学计算的复习呢?同学们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方法。

一、明确范围,做到心中有数

初中化学计算虽然内容多、题型广,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部分:

1、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或含一定质量某元素的化合物的质量;不纯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已知某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已知某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有关混合物(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涉及气体体积的计算。

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结合溶解度的计算;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有关溶液混合的计算;与化学式相结合的计算;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计算。

4、综合计算(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之间的综合计算)。

二、抓住核心,做到有理可依

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解答化学计算题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化学计算与数学计算的区别,实际上,化学计算并不是纯粹的数学计算,它主要是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的具体运用,对物质间相互反应规律及定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只要抓住这一核心,化学计算题便会迎刃而解,因为化学计算中的数学运算往往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在复习时,要切实抓住有关概念、定律和原理,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及应用范围,为化学计算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三、掌握程序,做到解题规范

虽然计算题种类繁多,题型多样,但解答计算题的程序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四步:

1、审题:就是弄清题目内容,审清题目中所给的图像,表格的含义,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理清题中涉及的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这是解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2、析题:就是运用所学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沟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解题做好准备。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3、解答:就是在审题、析题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法,设出恰当的未知数,简洁而准确地实施解题方案,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4、检验:就是检查解题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有误、单位是否正确、结果是否准确、解答是否全面等。

四、周密思考,做到一题多解

一道题目的结果一般是惟一的,但解题的过程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要过于追求做题的数量,正确的做法是精选题目,当题目获解之后,不要轻易放过,要变换角度重新思考,看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对于一道计算题,往往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因此在复习时不能满足于将题目解出,正确的做法是变换角度,重新思考,找出不同的解法,然后从多种解法中选择出最佳解法。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多种解法中寻找解题的最佳途径,可以不断丰富解题经验,加快解题速度,提高应试水平。

五、熟悉题型,做到轻松应考

初中化学计算教学与复习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 计算教学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51-02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多是采用传统教学与复习方式,学生在复习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严重影响复习效果,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1]。计算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化学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但是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详细分析化学计算教学和复习策略,引导学生的学习与复习,有效实现化学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初中化学计算教学的基本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初中化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具体的化学概念和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从宏观和微观、定量和定性等角度来认知事物。当前在初中化学计算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准确理解概念。实验原理知识和化学概念是初中化学计算的基础,而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理解化学概念。因此在化学计算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原理知识和概念,适当构建化学意义,这样学生可以结合定量信息和定向目标来进行知识的转换与表述,进而为今后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对定量实验数据信息加以分析。对于化学定量实验计算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实验来测定混合物的构成成本、原色含量或物质等数据信息,并用图像或表格的形式加以呈现。当然这种内容的教学需要以化学反应机制原理为依据,对定量化学物质进行分析,选择性总结其数据,有效排除特定因素之外的可能性[2]。值得注意的是,在化学图像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图形变化的趋势和走向、图像中的关键点、数轴对应化学图像、图像横纵坐标等。此外,在化学计算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特定表格出发,详细分析数据规律,然后找出关键数据加以计算。如工业纯碱中NaCl杂质中对碳酸钙的含量加以测定时,教师应先让学生对碳酸钠与稀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进行计算,或者是计算碳酸钠稀释溶液与可溶性钙盐或钡盐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这样的计算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为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③适当创新教学方式。首先,综合列式。初中化学计算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处理,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降低学习兴趣。如质量相同的铁、镁、铝和足量硫酸进行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由多到少顺序排列?这类计算教学中需要先假设铁、镁、铝的质量为1,然后将其与硫酸加以反应,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求出氢气的质量,继而排序。其次,联想开展与形象比喻。化学计算教学涉及离子、微观粒子、分子和原子的计算,而这些物质的质量和体系相对较小,需要教师通过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展开联系,有机联系宏观与微观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二、初中化学计算教学的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计算教学的复习策略具体如下:首先,专题整合复习。初中化学知识相对零散,单独复习难以达到显著的效果,这时可以整合专题知识来达到复习目的。在专题整合复习过程中,需要有效划分专题,结合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将知识点加以优化整合,如水知识点中可整合水净化、水组成、氢气等,让学生从不同的层次与角度来理解与记忆知识[3]。其次,有针对性复习。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化学复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选用不同的辅导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复习教学,如对纪律差的学生应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使其遵守纪律;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采用激励式教育,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最后,构建知识概念图。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积极构建知识概念图,对概念图的作用加以充分理解,科学规划层次结构,详细掌握化学概念,从而深入理解概念图的内涵及化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计算具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需要在实践探究中总结实际经验,运用新课标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计算方法与复习策略。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张莉娜,王严.基于学生学习的初中化学综合计算复习课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24-28

[2]马辉.浅析初中化学计算教学与复习策略[J].电子制作,2014,15:73

化学计算方法指导 篇4

一、熟练认识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化学计量, 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运用转化关系式

化学计量, 顾名思义, 是用于化学计算的物理量. 高中化学计算的中心物理量为物质的量 (n) , 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是衡量微观粒子数目的物理量, 用物质的量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体联系起来. 利用物质的量能计算出一定数目粒子集体中的粒子数 (N) , 能计算出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质量 (m) , 能计算出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的体积 (V) , 能计算出一定浓度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 .

物质的量为各物理量的中心物理量, 计算出物质的量, 以物质的量为中介实现各物理量之间的换算,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是化学计算的首选道路. 离开了具体的物质, 化学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研究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就变成了虚无缥.

二、准确书写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 并明确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的关系

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任何化学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最基本的主体, 明确一个或一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并以化学方程式的形式体现出来, 能有助于理解化学过程. 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就是它们的粒子数之比, 也就是粒子集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计量数之比 = 物质的量之比. 利用这个关系就可以实现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换算, 从而完成计算.

例1 32.5 g锌粒与2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 求:1生成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所得溶质ZnSO4的质量.

解析:本题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为:Zn + H2SO4= ZnSO4+ H2↑, 参加反应的四种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 利用锌的质量求出其物质的量为0.5 mol , 其他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也为0. 5 mol . 从而求出1V = n×Vm=0.5 mol×22.4 L/ mol =11.2 L 2C =n/V = 0. 5 mol/0. 2 L = 2. 5 mol/L 3 m = n×M = 0. 5 mol×161 g /mol = 80. 5 g.

三、把握常用化学计算解题技巧

1. 极限假设法

适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成分的计算, 如一定质量的钠在空气中放置与氧气反应后所得固体成分的分析, 铁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反应所得气体成分的分析, 以及化学平衡计算中物质的量的范围的计算等.

例2金属钠2.3 g在干燥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可得3.5g固体, 据此判断所得产物的成分.

解析:钠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有两个可能的反应:4Na +O2= 2Na2O2Na + O2= Na2O2由于未明确反应条件, 所得固体可能为Na2O, 也可能为Na2O2, 还可能为两者的混合物. 为了明确成分, 本题可采用极限假设的方法:即假设2.3 g钠完全反应生成Na2O, 求得固体质量为3. 1 g;再假设2. 3 g钠完全反应生成Na2O2, 求得固体质量为3.9 g. 而3.1 <3.5 <3.9, 因此所得固体应为Na2O和Na2O2两者的混合物.

例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2 mol SO2和0.8 mol O2, 1 molSO3完全反应达到平衡 , 求平衡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的范围.

解析:SO2和O2反应生成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SO2和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SO3, 同时SO3发生分解反应生成SO2和O2. 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到底, 只能到达一个化学平衡状态. 达平衡时各物质共存, 没有一种物质会达到0. 本题的主要特点是未知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所以只能采用极限假设法求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范围. 即假设正向完全进行, 得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 mol、0 mol、2.6 mol;假设逆向完全进行, 得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1. 3 mol、0 mol. 而正、逆方向都不可能完全进行, 所以只能介于两者之间:即0. 4 mol < n (SO2) < 3 mol, 0 mol < n (O2) <1. 3 mol, 0 mol < n (SO3) <2.6 mol.

2. 差量法

差量法一般涉及反应物质的质量体积等物理量的变化量的考查. 如, 利用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去进行原混合物中固体成分的计算;利用金属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来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等. 它们的共同点是与前后的变化量有关.计算时抓住变化量进行解题是关键.

例4 4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受热完全分解后, 固体质量为33.8 g, 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碳酸钠固体受热不发生反应,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40 g固体受热后质量减少为33. 8 g, 减少了6. 2 g, 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设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 列式44x + 18x =、6.2, 求得x =0.1 , 然后求出原混合物中m (NaHCO3) =84×2x= 16. 8 g, m (Na2CO3) =40 -16.8 =23.2 g, 最后求得Na2CO3%= 58% .

例5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5 L,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 所得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比反应前减少了1 L, 求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

解析:N2+ 3H2= 2NH3, 由方程式可知1体积氮气和3体积氢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氨气, 减少的气体体积为1 +3 -2 =2体积, 即减少的气体体积与生成的氨气体积相等. 本题中减少了1 L, 可得氨气的体积为1L. 而反应后的气体总体积为5 -1 =4 L, 最后求得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

化学计算复习指导 篇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它一直都是中考试卷最后的大题,分值一般为8分,在初中化学计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淡化数学计算的同时,越来越突出化学特点,题目趋向于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分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命题类型主要表现为不纯净物质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复习时从计算依据、步骤、解题格式、常见类型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复习中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观察对比法,让学生先观察例题的计算步骤与格式,重点在于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题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也就是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属于哪种类型的计算,需进行哪些换算,本题的突破口在哪里等等,通过分析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并根据思路,完整规范地写出解题过程。在教学中还设计了一个辨析与改错环节,更是让学生加深了印象,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研究《化学教学》 指导化学教学 篇6

《化学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创办较早的中等教育类学术期刊,正如她的办刊理念“探索化学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一样,成为中学化学教师研究教学、研究考试、共同提高业务水准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书。阅读和研究她刊出的关于教学研究、实验研究、原创试题研究的文章,对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及高考备考等都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2008年高考上海卷第12题: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圆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电极是阴极

B. a 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C. 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D. b 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化学教学》杂志2008年第4期,陈凯老师等撰写的“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1], 详细阐述了在pH试纸上浸泡Na2SO4溶液、NaCl溶液,在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上用铅笔芯做电极进行电解的实验现象。指出:“在pH试纸上浸泡Na2SO4溶液,发现铅笔芯与试纸接触端各呈现两个微小的有色同心圆,其中阳极附近极内圈pH约为3,外圈pH约为5;阴极附近pH约11,外圈pH约9”;“在pH试纸上浸泡NaCl溶液,阳极附近极与试纸接触处呈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主要是由于C

漂白的原因;外圈为红色,pH约为1,主要是Cl2溶于水产生H+所致,阴极呈现深绿色,pH约13”。

阅读“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题设情景及所给的选项中,D选项自然符合题意。

还是在这一期,“好题赏析”栏目刊登了余方喜老师的“无机消毒剂制备的化工生产流程题(二)”[2], 以高锰酸钾的工业制备的一种方法为知识依托,而设计的一个原创实验题,本题框图及第(4)问如图2所示。

“(4)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中的损失,则1 mol MnO2可制得_____mol KMnO4。”

这个题恰好也与2008年理综全国I卷的第26题有很大相似。相比之下,有如下差异:其一,一个是实验室制备,一个是工业生产;其二,在流程上,一个是用空气做氧化剂,一个是用KClO3做氧化剂,在解题思维方面,一个着重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化学用语及化学基本计算;一个重点考查化学实验原理、实验基本操作,与化学基本计算相联系,余方喜老师的题所涉及的知识比高考题广,高考题的设问比余方喜老师的问题深,更有冲击力,两个题在设问上可以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有一点是要指出的,余方喜老师的原创题是刊登在08年第4期上,认真研究这个题,其中所设计的“问题(4)“与2008年高考题26题第(2)小题就计算的核心问题可以说是高度相似,即:3MnO2—2KMnO4。如果能够及时地将本期《化学教学》加以研究,对问题进行适当改造之后,熔入综合训练中去,对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只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及时收集和整理《化学教学》杂志上的各个栏目,在“课程改革”和“教师论坛”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或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个人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验与创新”中学习和研究新的实验方法,力争取得更佳的实验效果;在“教学设计”中借鉴他人对新课标、新教材展开研究的优秀教研成果和课程资源,通过再创造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把别人的“研究性学习探索”成果创造地应用课外探究活动中去;通过学习和研究“考试研究”、“试题研究”,将新信息、新题型、新实验等优秀科研成果,根据具体实际加以改造和转化,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去,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只要我们平时注重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就能达到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凯等.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化学教学,2008(4):10~11.

[2]余方喜.无机消毒剂制备的化工生产流程题(二),化学教学,2008(4):封三.

向玉耀 余文芝

初中化学中考计算题复习指要 篇7

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原料,其中只含有一种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时不发生分解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取用2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30g分六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每次稀盐酸的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如图表所示。

计算:

(1)表中X值为_____克;

(2)所用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_____。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4)如果该石灰厂煅烧50t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

分析:

(1)从表可知,第一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克,说明5克稀盐酸反应掉0.5克的CaCO3。同理,第二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只剩1.0克固体,说明又反应掉0.5克的CaCO3。依此类推,第四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固体剩余物应为0克,但由于含有杂质,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未反应完的固体剩余物0.3克为2克样品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故X应当为0.3克。

(2)从表中数据可知,所取的30克盐酸过量,在计算其质量分数时应取其实际参加反应的量,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各加入5克的稀盐酸后HCl已全部反应完,所以可以根据第一次或第二次、第三次所用盐酸的量与CaCO3反应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HCl的质量,然后求出盐酸的质量分数。

(3)要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先求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此时溶质的质量应为生成的CaCl2的质量,在计算质量分数时要注意不溶性杂质、气体等不能作为溶液的成分。

(4)要求50t这种石灰石煅烧可得生石灰多少吨,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然后求CO2的质量,再用50t减去CO2的质量即可。

解:(1) 0.3克。

(2)由题可知,5克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0.5克CaCO3,设5克盐酸中有HCl的质量为x。

即5g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为0.365g,所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3)设最终生成的CaCl2的质量为y,生成CO2的质量为z,

(4)设煅烧50t这种石灰石生成CO2的质量为y。而50t这种石灰石含CaCO3的质量为:

最后生成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50t-18.7t=31.3t。

答:略。

练习:

1.将29.1克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的水中(水的密度为1克/cm3),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加的Na2SO4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克。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Cl2。为了测定废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100克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 (OH) 2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1)计算废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计算题的复习策略 篇8

一、把握命题特点和趋势

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化学计算题, 可发现其命题新颖, 构思巧妙, 题型多样, 具有基础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和人文性, 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走出了偏、难、繁的误区, 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009年各地中考化学计算的命题趋于将相关知识与三种计算的融合考查, 试题情境多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科学前沿相结合, 试题题干多以文字信息和标签、表格、图像信息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主要有:基本计算融合型、信息迁移型、识图分析型、实验探究型、理化综合型等.

二、熟知失分原因与应对策略

复习化学计算时, 不但需要把握命题的特点和趋势, 还要知道中考失分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才能对症下药, 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通过多年的中考阅卷与试卷分析, 归纳出中考化学计算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1. 题意不明, 审题不清.

2. 不会处理信息, 即不会分析处理题给信息 (或图表) 和迁移应用.

3. 书写不正确,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 不规范.

4. 解题格式不规范, 步骤不完整.

5. 计算不准确.

化学计算题涉及面广, 在复习时不要贪多求难, 应把各种典型题解剖好, 理解透, 做到一题一得或一题多得.所以在解化学计算题时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要认真审题, 仔细析题, 弄清“已知”和“所求”之间的关系.审题就是仔细阅读题目, 理解题意, 了解题目的特点和类型, 弄清有哪些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 也是解题中最重要的一步, 要尽力做到:认真阅读全题, 仔细分析题意, 反复推敲关键的语句, 以达到全面、准确理解题意的目的.析题就是剖析原题, 即在审题的基础上对全题进行分析和解剖, 应用化学知识沟通已知数和未知数, 弄清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关系.析题时既可从已知数推及未知数, 也可从未知数追溯到已知数, 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探寻解题的突破口, 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案和途径.因此, 析题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例1】 (2008, 江西) 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 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要把50 g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 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 稀释后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为g,

(2) 稀释时所需水的质量为g.

分析:这类题是中考中最常见的化学计算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题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稀释等相关计算. (1) 硫酸溶质的质量为50 g×98%=49 g; (2)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设稀释时需水的质量为x, 则有 (50+x) ·20%=49 g, 解得x=195 g.

2.学会分析处理信息 (如标签、表格、图像等) , 提取有效数据用于解题.

【例2】 (2007, 无锡) 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 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 g固体样品, 全部溶于143.6 mL水中, 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 记录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 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g.

(2) 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 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 过滤,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本题联系实际, 借助图像将某物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机融合在一起, 即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解答这类题时, 首先要弄清图像中纵、横坐标轴的含义, 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还要注意曲线中的特殊点 (如起点、折点、交点、最高点、终点等) 的意义, 然后揭示出曲线的变化规律, 也就等于抓住了解题的关键.依据题意可知:向16.25 g固体样品的溶液中滴加50g碳酸钠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 产生碳酸钡沉淀9.85 g, 设样品中含有氯化钡xg, 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为yg.

解得x=10.4 g, y=5.85 g.

所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16.25 g-10.4 g) /16.25 g·100%=36%.

过滤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其质量分数是: (16.25 g-10.4 g+5.85 g) / (16.25 g+143.6 g-9.85 g) ·100%=7.8%.

3.注意解题格式要规范, 步骤要清晰, 过程要简洁, 答案要准确.解题后总结就是在解完一道计算题后进行总结归纳, 总结出同一类题的解答步骤、方法和解题规律, 起到“由例及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初中化学复习指导方略之管见 篇9

关键词:再学习,再实践,实验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 要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 从对化学的一无所知到能够独立解决化学问题, 对学生老师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总复习阶段大家往往会选择死记硬背知识点、大题量的强化训练、围着考试转, 只会让更多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或是形成思维定式, 迷失学习的方向。从近几年的苏州中考化学命题来看, 中考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死记硬背方程式、知识点根本不可能得到高分、满分。那么在初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再学习

初中化学由于时间紧、信息量大, 在新授课时不少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很难完全消化, 难免对一些内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甚至有些理解还是错误的。在总复习阶段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再学习, 澄清错误的概念, 深化对原有知识的正确理解。

1. 错误概念及时澄清。

复习绝对不是已学知识的再现和简单的炒冷饭, 而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 更是使自己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的过程。有些学生在新授课时难免对某些知识点形成了错误的概念, 在复习阶段必须抓住最后的机会及时纠正。

2. 构建知识网络图。

总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行构建每一章的知识网络图,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每一章的重点内容, 并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这对于夯实基础、提高学生梳理归纳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需要指出的是, 常常有些老师担心学生整理不到位而直接将教师整理好的内容直接发给学生, 这样做只会助长学生的依赖性, 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毫无帮助, 而且复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其实经过系统的学习, 此时的学生对于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完全有能力自行完成每一章的知识梳理, 作为老师最主要的工作是进行正确的指导。复习阶段教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自己去构建知识网络图, 并在课堂上对学生所构建的网络图进行分析和评价。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复习, 理清思路;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复习和归纳的能力, 真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重视实验的再实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作为学生不仅要知道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化学理论, 更要知道概念和理论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过程, 复习阶段如果单纯背知识点做题目, “平面”的复习, 只会加重学习负担, 越学越死, 造成思维定式, 甚至会出现一些想当然不符合实际的错误答案。因此在复习阶段更要重视实验。近年来苏州中考化学科目要求实验考查的内容在中考试卷中有所体现, 并且逐年提高实验题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1. 复习课也要做实验。

(1) 借助实验巩固知识, 加深印象。接受前人的间接经验、接受教师的经验, 这种有效接受学习是必要的, 但学生的直接经验的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多进行实验等实践活动。复习阶段教师要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多让学生实践, 特别是做一些探究性实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正确操作, 细致耐心地观察, 在头脑中对物质的特性、区别和联系有了直观的认识, 加深了理解。 (2) 借助实验走出“误区”。有些实验题错误率很高, 甚至有些学生做了三四遍还在错, 究其原因是对实验本身不理解, 只是死记答案, 一旦题目有所改动了就又不会了。 (3) 借助实验培养科学态度。因为经常做验证性的实验, 学生已经有了一种思维定式———我做的实验现象要和课本上描述的一样才是正确的。但是课本上所描述的现象往往是在理想状态下产生的, 而实际操作时常常会有一些例外。这时学生应当尊重实验事实, 仔细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 不迷信、不盲从。其实也正是人类有了这样科学的态度, 才会不断有新的发现, 才会有人类的进步。多少年来人们都认为二氧化碳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实验去验证呢?苏州化学中考多次提到了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并且用实验证明是完全可行的, 这一做法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式, 倡导了科学的研究态度。

2. 重视体验的过程。

所谓体验化学实验, 是希望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 让学生体验如何观察、如何动手操作, 体验如何解决实验中的突发情况, 体验实验的失败和成功, 体验从实验中得到知识和乐趣。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 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观察时要仔细、全面, 留心观察反应物的状态、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比如在观察镁和盐酸反应的现象时, 有不少学生除了看到有气泡产生外, 还观察到试管壁上有水雾, 经过讨论发现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进而说明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 而且会伴随能量的改变。虽然这不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内容, 但是学生的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却是值得保护的, 得出的结论也是很有价值的。

化学计算复习指导 篇10

我们应该先明确复习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很多学生都认为复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为了不挂科。所以, 复习这一环节只出现在期末考试之前的挑灯夜战, 还有的学生认为, 复习就是把旧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重复, 课本翻了一遍又一遍, 但是最终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这些都是由于对复习的认识不够。其实, 复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复习, 我们可以把学过的知识巩固一遍, 同时复习也应该是一个把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应是旧知识的简单的重复, 而应该通过这一过程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 起到提高的作用。总体上来说复习要达到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巩固记忆, 查漏补缺, 知识归档。

复习, 首先是把储存在脑子里的知识进行再记忆, 使其得到强化, 变成永久性记忆。这部分知识, 主要是学生在上课时大脑所接收到的比较感兴趣的知识, 而且印象相对来说比较深刻, 在最后复习时, 首先应该把这些内容重新记忆, 再次强化。

复习, 还应该是对本学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的一个检查, 看看还有哪些知识自己没有记住, 没有理解, 不会运用, 把没有记住的知识, 想方设法识记住, 没有理解的知识, 就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楚, 不会运用的知识, 就通过做些练习题, 使之变熟练。

复习, 也是对所有已经识记的知识进行归档的一个过程。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是这样, 不能一盘散沙, 而应该把知识都建立起联系, 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归档, 建立起大的框架结构, 树形结构。经过这样的梳理, 知识才会变成自己的知识, 才会是完整的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 做到举一反三, 在用到的时候才不会忘记, 完全可以随时取用。

职高化学相比较普通高中的化学来说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区别, 水平要求不是太高, 所以通过适当的复习, 是可以提高成绩的。那么, 到底怎样复习才有效, 才能快速地把握住重点难点呢?

一、抓好基础

职高化学, 相比较来说考查的最多的还是基本的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基本的理论及其应用。所以, 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基础打实, 基本的概念原理在哪里呢?就在课本的每一章每一节中, 把课本打开, 挨个归纳总结和记忆, 每个概念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能有任何的模糊和不清楚, 它的内涵要清楚, 外延也要明了。只有基础抓住了, 才能谈得上去做分析、理解和应用。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有原子的结构、化合物、质量守恒定律、化学符号等, 在试卷中考查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选择题、判断题都有可能出现, 所以首先把这些基本的知识记住、记准。只要把基本的概念、原理、化学用语牢牢记住, 就为考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比如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都是指Na2CO3, 天然气、沼气、坑气 (主要成分) 都是指CH4。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化学知识, 把最基本的知识掌握住才谈得上做其他题的能力。

二、利用好课堂笔记

在课堂上记录的笔记可以说是每一张每一节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 是教师经过精心安排、精心选择和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是最精华的部分, 所以, 如果学生把课堂笔记好好复习一下, 也就把握住了知识点, 把握了考试的重点难点。这可以说也是一条复习的捷径, 但是, 前提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用心去听课, 用心记好笔记。重视平时的学习, 这也是复习的大前提。

三、自主归纳和总结

掌握了基本知识, 明白了重点、难点之后就应该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的知识进行归类和总结。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只有把知识进行了总结才能有所提高。比如, 化学这一科我们就可以把“环境污染”进行总结如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又如“工业三废”指废渣、废水、废气。

四、合作复习

合作复习在什么时候使用呢?主要是在自主复习完成之后采取这种方式。怎样合作呢?同学们可以和自己的搭档采取互相提问的方式, 比如说问一问化学方程式, 考一考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从而检查一下复习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互相提问来相互促进, 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合作学习, 另一种形式, 就是搭档之间可以互相编拟几张化学试卷, 互相交换着做一做, 再交换批改。这样不仅可以检测一下自己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而且你在给对方出题的时候, 又再一次的把知识系统地复习了一遍, 而且这种复习是非常有趣味的复习, 效果会更好。

五、及时复习

人的记忆是有自己的规律的, 大脑也会疲惫, 也会暂时“罢工”, 所以我们在记忆时应该遵循它的规律进行及时的复习。在一天之内同一个知识点必须复习三遍, 在五天之内再复习至少三遍, 可以自己先回忆一下某个知识点, 实在想不起来的话看书, 再加强记忆。总之, 及时复习是复习的一个重要原则。经过几轮的记忆之后, 这些知识就会真正变成永久性的记忆, 再也不会忘记了。所以及时复习其实是最省时的复习策略。

化学计算有妙招(一) 篇11

一、守恒法

质量守恒(:或原子守恒、原子团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具体体现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在一些复杂多步的化学过程中,虽然发生的化学反应多,但某些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等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画出题述化学过程的方框图是发现守恒关系的关键。

电子守恒: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在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只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都可用电子守恒法计算。为了避免出错,最好将氧化剂、还原产物和还原剂、氧化产物之间的关系列出来。

电荷守恒: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离子化合物、混合物或电解质溶液等,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在一个电中性的体系中,如果知道其中某些带电微粒的物质的量,可以用电荷守恒法计算出最后一种带电微粒的物质的量;对于有关离子反应的计算,由于离子之间反应要生成电中性的分子,参加离子反应的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故也可用电荷守恒法计算。

例1 把7.4g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其中Na+浓度为0.6mol•L-1,若把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所得残留物的质量为()

A.5.28g B.4.22g C.3.18g D.2.12g

解析:

从上述转化关系可以看出:将样品溶于水所得 100mL溶液中的Na+和加热至恒重所得残留物中Na+都来自7.4g样品,由Na+守恒得: 解得:m=3.18g

答案:C

例2 已知SO32- 离子能够被X2O72-离子氧化成SO42-离子。0.10 mol•L-1的溶液30.00mL与0.10 mol•L-1的溶液10.00mL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X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 C.+4D.-3

解析:解题中用“电子守恒“规律能够快捷地完成本题。设还原后X元素的化合价为+n,则有:

根据电子守恒: ,解得:n=3。

答案:B

例3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PH=1,c(Al3+)=0.4 mol•L-1,c(SO42-)=0.8 mol•L-1,则c(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 3 mol•L-1 D.0.4 mol•L-1

解析:K2SO4、Al2(SO4)3和H2SO4都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溶液中存在着它们电离产生的K+、Al3+、H+、SO42-,但整个溶液呈电中性。由电荷守恒:

c(K+)+c(H+)+3c(Al3+)=2c(SO42-),c(K+)+0.1 mol•L-1+3×0.4 mol•L-1=2×0.8 mol•L-1,解得:c(K+)=0.3 mol•L-1

答案:C

二、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的方法。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态物质的体积差、压强差,也可以是物质的量之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该 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旦反应前后存在上述 差量的反应体系。对于固相反应,可以用质量差、物 质的量之差解答;对于气相反应可以用质量差、气体物质的体积差、压强差、物质的量之差解答;涉及反应热的计算题还可用热量差计算。

例4 为了检验某种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B.C. D.

解析: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时因为NaHCO3分解所致。设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mg,则有:

答案:A

三、平均值法

化学中的平均值法是:两个数Mr1和Mr2(Mr1大于Mr2)的算术平均值Mr一定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只要求出平均值Mr,就可以判断出Mr1和Mr2的取值范围,再结合题给条件即可迅速求出正确答案。常见方法有:求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式量、平均摩尔电子质量、平均组成等。

例5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 化如图所示,则下列 对混合烃的判断中 正确的是〔 〕

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 ③一定有丙烷;④ 一定没有乙烷;⑤可能有甲烷;⑥可能有乙炔

A.②⑤⑥ B.②⑥C.②④D.②③

解析:两种气态烃是什么烃,物质的量是多少都未知,最佳解题方法是用平均分子组成法。设该 混合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xHy,则有:

联立(1)、(2)解得:x=1.6、y=4.0

所以,混合烃的平均值为C1.6H4.0

平均每个分子中含1.6个碳原子,必然有一种 烃分子中碳原子数为1,另一种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等于2。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的烃只有CH4, 所以两种烃中一定有CH4;CH4分子中含有四个氢原子,平均每个分子中含有四个氢原子,另一种烃分子中一定含有四个氢原子,其分子式为CxH4,其中2≤x≤4。

答案:C

四、极端假设法

所谓极端假设法就是从极端的角度去考虑分析所给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处理顺利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当混合物的组成或化学进程存在不确定因素,需要求某一个量的可能值或范围时,往往要通过极端假设法使问题简化得到解决。可分别假设原混合物是某一纯净物或反应进程向某一方向进行到底,进行计算,确定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例6 现有Mg、Al、Fe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得到标况下6.72L H2,则该混合金属总物质的量可能是〔 〕

A.3.0 molB.0.28 mol C.0.2 molD.0.175 mol

解析: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时分别显+2价和+3价,生成相同量氢气所需三价金属和二价金属的量不相同,而混合物中各种金属的相对量未知,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困难,这时可用极端假设法确定混合金属物质的量的范围。生成标况下6.72 L氢气,需要二价金属物质的量为0.30 mol,需要三价金属物质的量为0.20 mol。现为二价和三价金属的混雜,所以混合金 属的总物质的量一定介于0.20 mol和0.30 mol之间。

答案:B

例7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SO2(g) +O2(g)2SO3(g)。已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时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 、0.1mol•L-1 、0.2mol•L-1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的数据是()

A.c(SO2)为0.4mol•L-1 ,c(O2)为0.2mol•L-1

B.c(SO2)为0.25mol•L-1

C.c(SO2)、c(O2)均为0.15mol•L-1

D.c(SO3)为0.4mol•L-1

解析:题目只给出了某时刻各物质的浓度,此时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并不知道,但可以用极端假设法确定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从而分析确定各物质的可能的平衡浓度。

由硫原子守恒,SO2和SO3的浓度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可推知B正确

答案:B

五、估算法

估算法是根据一定的化学原理不进行精确计算或因为题给信息不足,无法进行精确计算,但根据粗略计算结果,通过分析可以作出正确判断的解题方法。此法多用于有机物分子组成的计算。

例8 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

A.4B.5C.6D.7

解析:该有机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50%。因为该有机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不知道,准确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知道,因此不可能计算出碳原子的精确个数,只能进行粗略计算分子中原子个n(C)< 分子中原子个数必须为正整数,故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6。

答案:C

六、观察法

所谓观察法就是不需要进行计算,通过观察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结果的一种解题方法。

当题述中的化学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化学原理或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发生时,可先通过观察看能否得出正确结果,如果不能通过观察得出正确 结果再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尽量避免繁琐的计算,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例9 有两只串联的电解池,甲池盛有CuSO4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某硝酸盐的稀溶液,电解时当甲池电极质量增加1.6g时,乙池析出0.45g固 体,则乙池的溶质可能是〔 〕

A.AgNO3B.NaNO3C.Mg(CO3)2D.Al(NO3)3

解析:甲池电极质量增加是因为在甲池阴极析出了铜,乙池质量增加,一定是乙池阴极上有金属析出。电解水溶液时,Na+、Mg2+、和Ag3+都不可能 放电,故答案只能是A。

答案:A

(更多相关试题见www.qiuxue.com)

电化学复习 篇12

电化学的学习贯穿于高一到高二两年, 同时电化学的知识也是高三复习的重点内容, 但学生对此处知识的认识多是处于割裂状态, 也就是原电池与电解池是独立的, 学生需要两套体系来理解和记忆。这样的认知并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复杂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复习, 引导学生从各种电池入手再认识原电池的本质, 并将其模型化, 寻找原电池与电解池模型的共同之处, 建立统一的电化学模型与解题策略, 使学生能解决复杂问题。

从知识到知识结构, 从问题到问题解决模型。帮助学生整合原有知识, 促进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应对问题, 形成问题解决模型。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学习内容分析

1.对典型原电池进行详细复习;

2.在原电池已有的认识基础上探究原电池的本质;

3.对原电池的认识模型化, 建立原电池模型;

4.原电池的认识应用到电解池, 建立统一的电化学模型, 进一步认识电化学的本质;

5.应用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二) 学生情况分析

1.对电化学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解题经验;

2.对电化学的认识处于零散状态, 对知识点多以背为主, 不清楚其发生的本质;

3.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认识是割裂的, 对原电池比较熟悉;

4.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面对的困难主要来源于"死记硬背"后的知识混乱与无序;

5.无法有效解决原电池与电解池混合考察的题目。

(三) 教学方式及

教学方式:教师引导, 学生讨论、分析、整理。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小组交流。

三、教学目标设计

四、教学流程设计图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既复习了电化学的相关知识, 又对电化学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学生形成模型的过程中, 学生开始并不认为模型有何用途。当学生认识到原电池模型与电解池模型可以统一时, 对学生的冲击比较大。

在经过几道典型题的练习, 学生认识到考试中的电化学装置并不像教材中的那样“规矩”, 而通过模型, 学生可以比较轻松的将各种装置与模型中的要素对应起来, 以“不变”应“万变”。

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意识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是系统思考的表现, 并且将系统思考应用到电极书写的方法上, 学生有想法、有步骤的书写电极反应, 解决了他们的难点。

上一篇:部署模型下一篇:x-射线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