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计算题答案

2024-10-23

初中化学计算题答案(精选8篇)

初中化学计算题答案 篇1

初中化学计算题

1.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1分)

MnO2

由 2KClO3=====2KCl+3O2↑ (1分)

2.(5分)由硫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硫化物)4.0g,高温条件下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只得到气体SO2和4.0g固体CuO 。

(1)要使煅烧后的固体CuO完全溶解,可加入适量稀硫酸。计算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所需的化学方程式)

(2)运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这种硫化物的化学式为 。

(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gCuO恰好完全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80 98

4.0g 10% x

x =49g

答:完全溶解这些固体产物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49g 。

(2)Cu2S

3.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由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仅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33.2g,加入13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氯化钠溶液150g。

求:(1)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依题意知产生CO2的质量为33.2g+130g-150g=13.2g。则: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117 44

x y 13.2g

x=31.8g

y=35.1g

原样品中含NaCl 33.2g-31.8g=1.4g

答:该纯碱样品中Na2CO3为31.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3%。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x y z 4.4g

=l0.6g

=7.3g

=11.7g

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7.3g×l00%=10%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13.6g-10.6g)+11.7g=14.7g

最后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

13.6g+73g-4.4g=82.2g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8,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所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7.9%。

8.(4分) 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2H5OH),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mg /100mL血(每100mL血中含有80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的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大杯(0.56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mg/100mL血。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

(2)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

(3)李明饮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100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__________mg,____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9.(6分)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 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 D.产生气体的质量

10.(6分)欲使6.5g锌跟2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需要这种稀硫酸多少克?

11.(5分)游泳池常用硫酸铜溶液进行杀菌消毒。某游泳池现需含铜4%的硫酸铜溶液消毒,试求这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6分)把12.5g含杂质20%的大理石放人盛有34.4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4.4g。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3.(2分)用KCl和KH2PO4固体配制钾元素、磷元素、水的质量比为78:3l:10000的植物生长营养液,所耗用的KCl和KH2PO4的质量比为 。

14.(4分)(1)尿素是一种常用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尿素由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小林家中有一块稻田,需施15 kg尿素,他到农资公司去购买,由于尿素售完,他需购硝酸铵(化学式NH4NO3)代替尿素.他应购的硝酸铵的质量为 kg。

(2)用2%的NaOH溶液给禽舍消毒能有效杀灭”禽流感”病毒。要配制2L2%R NaOH溶液(密度1kg/L).需NaOH的质量为--g。

15.(5分)制取22吨二氧化碳,需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吨?

16、据Science, Vol 303, Issue 5660, 993-997 , 13 February 报道:以铑的化合物为催化剂,乙醇与水的混合物部分氧化可有效地生产出氢气,同时得到另一副产物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2H5OH + 4H2O + O2 == 4X + 10H2 则X的化学式是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乙醇分子中氢原子的质量分数是 。

17、(本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将1.80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求: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8.实验室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 g,水 g。

19.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人烧杯中,加入100g稀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8.8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

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0.(1)(2分)计算碳酸氢铵(NH4HCO。)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O.1)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有广泛的用途,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 差量法的适用条件: (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 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例1 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A、4.6g B、4.1g C、6.9g D、9.2g

[解析] Na投入到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 若2mol FeCl3与6molH2O反应,则生成6molNaCl,溶液质量减少82g,此时参加反应的Na为6mol;现溶液质量减少4.1g,则参加反应Na应为0.3moL,质量应为6.9g。

答案为(C) 例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B、60 C、32 D、14 [解析] 由“同温同压同体积下,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可知此题中,气体质量之差与式量之差成正比。因此可不计算本瓶的质量,直接由比例式求解: (122-116)/(44-32)=(122-114)/(44-M(气体)) 解之得,M(气体)=28。 故答案为(A)

初中化学计算题答案 篇2

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原料,其中只含有一种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时不发生分解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取用2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30g分六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每次稀盐酸的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如图表所示。

计算:

(1)表中X值为_____克;

(2)所用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_____。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4)如果该石灰厂煅烧50t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

分析:

(1)从表可知,第一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克,说明5克稀盐酸反应掉0.5克的CaCO3。同理,第二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只剩1.0克固体,说明又反应掉0.5克的CaCO3。依此类推,第四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固体剩余物应为0克,但由于含有杂质,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未反应完的固体剩余物0.3克为2克样品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故X应当为0.3克。

(2)从表中数据可知,所取的30克盐酸过量,在计算其质量分数时应取其实际参加反应的量,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各加入5克的稀盐酸后HCl已全部反应完,所以可以根据第一次或第二次、第三次所用盐酸的量与CaCO3反应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HCl的质量,然后求出盐酸的质量分数。

(3)要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先求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此时溶质的质量应为生成的CaCl2的质量,在计算质量分数时要注意不溶性杂质、气体等不能作为溶液的成分。

(4)要求50t这种石灰石煅烧可得生石灰多少吨,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然后求CO2的质量,再用50t减去CO2的质量即可。

解:(1) 0.3克。

(2)由题可知,5克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0.5克CaCO3,设5克盐酸中有HCl的质量为x。

即5g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为0.365g,所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3)设最终生成的CaCl2的质量为y,生成CO2的质量为z,

(4)设煅烧50t这种石灰石生成CO2的质量为y。而50t这种石灰石含CaCO3的质量为:

最后生成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50t-18.7t=31.3t。

答:略。

练习:

1.将29.1克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的水中(水的密度为1克/cm3),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加的Na2SO4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克。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Cl2。为了测定废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100克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 (OH) 2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1)计算废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解析 篇3

摘 要:伴随着现在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化学也已经逐渐的成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而且现在所学的初中化学实用性特别强。在初中化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化学计算题,因此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成绩,必须让学生深刻的掌握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而且提升学生解计算题的能力是现在初中老师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现在初中化学计算题所面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个主要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够为更多的初中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并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52-01

现在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所有的学校都在实行教育部现在所推行的素质教育。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化学这门学科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知道化学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实用性极强,并且化学将贯穿我们整个初高中的学习。我们如果在初中阶段就能够把化学学好学通,并且完全明白解化学计算题的方法,就能够为今后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知道学生在平时解化学计算题的过程当中,能够应用的方法有很多,而且现在的化学题目的有很多的隐含特点,解题的方法存在很多的技巧,假如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解题的方法以及技巧,这样解化学计算题的时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缩减解题的过程,更能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如果学生能够在掌握这些解题技巧的同时还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小初中学生的在化学这门学科上的学习负担,还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够把这些解题技巧进行演变,运用到别的科目的学习过程当中。因此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努力地指定各种上课方式来向学生传达这种解题思技巧,真正能够使得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现状及问题

我们知道在化学这门学科的考试中,计算题占据着很大的比重,甚至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比例,因此要想使得学生的化学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必须让学生把解计算题的技巧掌握的很透彻。据了解,现在初中学校里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够达到标准的,但是在对一些具体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对于解题方法掌握的不够成熟,从而就会导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当中耽误很多的时间,甚至有的学生在消耗很多时间的情况之下,对这类题目还是没有头绪,找不到解题的办法,对题目无可奈何,长此以往下去就会使得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淡。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还是老师没有真正的教给学生解题的技巧,因此现在老师和学生最重视的还是对于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的掌握,只有学生能够真正的从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明白这类解题思路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就能够在今后的考试中做到得心应手。举个例子来说,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化学中存在的很多知识点都需要老师亲自去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引,比如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质量守恒法则代入法等等知识点和定理,必须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去理解,进而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学生的解题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根据学生的情况,我们知道在化学的学习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在平时的化学学习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且现在的学生在平时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进程会出现错误,比如经常漏写固体沉淀符号“↓”和气体生成符号“↑”,从而就会导致整个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出现错误,丢掉本该拿到的分数。

二、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1、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一:守恒法则在对化学计算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运用到的一个解题技巧就是对守恒法则的运用。化学中所谓的守恒法则,指的就是化学物质在发生某些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根据物质的这种守恒法则来进行解题通常会使得题目变得简单通俗。所以老师和学生必须对守恒法则给予高度的重视,学生必须把这类解题技巧熟练掌握并学会准确的运用。比如在化学计算题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求物质的质量的题目,一定质量的a物质和一定质量的b物质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会发生反应,通常会让你去求生成物质的量,在这种题型下,我们就应该熟练的运用质量的守恒法则来进行解答,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这种解题技巧就能够使得题目变得简单。

在初中化学的计算题中对于质量守恒法则的运用极其的频繁。如果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遇到这种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应利用守恒法则这种技巧来进行解题。在平时的教学和测试过程中,老师也要经常的向学生灌输这种解题方法和思路。

2、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二:合理利用化学方程式

我们初中教材中有很多的化学方程式,这些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课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必须对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做到熟练的掌握。化学中所谓的化学方程式,就是利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中包含参加反应的物质、生成的物质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例子,因而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一般用铜和稀盐酸进行反应收集氢气,双氧水加热就会生成氧气,而氢气与氧气反应就会生成水,在这其中包含有有三个化学反应:Zn+2HCl = ZnCL2+ H2↑;② 2H2 O2=2H2O+O2↑;③2H2+O2=2H2O。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可以把物质之间的关系都表现出来,我们完全能够利用已知的条件来求具体题目中所求的问题。在今后的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过程中,要熟练的掌握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学会简单的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平配平法则。

为了能够在整体上使得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得到提升,就必须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关于解计算题的技巧,从而能够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必须全面的发挥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另外还必须加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得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徐 冲.浅谈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J].现代教育,2010(23).

初中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 篇4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求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若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间的“·”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加”不是“相乘”。例 计算5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5CuSO4·5H2O=5×[64+32+16×4+5×(1×2+16)] =5×[160+5×18] =12502、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合物AmBn 为例。A、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例,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氧化物的化学式:Fe2O3,则 Fe∶O=56×2∶16×3=112∶48=7∶

33、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任一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100%。化合物的总质量

某物质的质量100% 混合物的质量另: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二)确定化学式的计算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求化学式

将各元素的质量分别除以其相对原子质量,得到的商之比即为相应的原子个数之比,继而确定其化学式。

例,某硫的氧化物中S、O元素的质量比为2:3,该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解析:S、O原子个数比为231:3,所以化学式为SO3 3216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化学式

已知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和相对分子质量,可确定该化合物中各原子个数之比,进而确定其化学式。

例,某铁的氧化物中ω(Fe)=70%,则设其化学式为

56x100%

解析:可设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则ω(Fe)=56x16y=70%,解得x:y=2:3则其化学式为Fe2O

3根据化合价确定化学式

例,曾用作麻醉剂的“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笑气”的化学式是()A.N2O5B. NO2C. NOD.N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数目不变。

3、例,科学家通过宇宙探测仪发现金星大气层中含有物质X,X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CH2(COOH)2 X+2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A COB.CO2C.C3O2D.C2O

3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假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

(2)正确完整地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标在化学式下面。

(4)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的分子质量下面。

(5)列比例式、求解

(6)写出答案

注意:

1、认真细心:化学式写正确;相对分子质量要准确;

2、带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的质量。

3、要注意反应中的条件,如“充分反应”、“完全反应”、“恰好反应”、“足量”、“过量”等关键性词语,以作出正确判断。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能表达出多种量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解答有关化学方程中的已知和未知的隐含的已知条件,这些条件都可以应用于计算时的“桥梁”,是整个计算题的基础和依据。

例,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2H4+ N2O4=== 3N2+4H2O,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请计算:3.2Kg N2H4发生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解:设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x

2N2H4+ N2O4=== 3N2+4H2O

649

23.2kg x64923.2kgx

X=4.6kg

答:3.2Kg N2H4发生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4.6kg。

2、不纯物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指纯净物,不纯物质不能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遇到不纯物质时,需要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净物质的量,才能代入方程式,按质量比进行计算。计算关系为: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例,用含Fe2O3 75%的赤铁矿石20吨,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解:20吨赤铁矿石中含纯Fe2O3的质量为:20吨×75%=15吨

设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x

Fe2O3 + 3CO= 2Fe+3CO

2160112

15吨(1-4%)xx=12.5吨

3、有关无数据计算题

计算题需要数据,但有许多化学计算题缺少数据甚至无数据,这就需要假设数据。假设数据也有技巧,否则会使计算变得复杂。

【方法归纳】(1)如果题目中只有百分含量的数据,则应该假设百分数分母代表的物质为100g;(2)如果题目中什么数据都没有,则应该根据某一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来假设数据。例1:有一瓶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1%。取一定量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充分加热至不再反应为止,试求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解:设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00 g,原二氧化锰的质量是100g×21%=21 g,高锰酸钾的质量是100 g-21 g=79 g;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

2KMnO

4K2MnO4+ MnO2+ O2↑

31687

3279 gxy3168732x=21.75 gy=8 g 79gxy

21g21.75g =46.5% 100g-8gω(MnO2)=

答: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46.5%.例2,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放入大试管中,充分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试求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为316g,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

2KMnO4

K2MnO4+ MnO2+ O2↑

3168732

316 gxy

x=87gy=32g

ω(MnO2)=87g=30.6%316g-32g

答: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30.6%

4、化学图像型计算

化学计算中出现的坐标系一般都比较容易识别,正确解读坐标系中给出的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情况是用坐标系中的纵坐标表示生成的气体或者沉淀的质量,读出并正确理解坐标系中的一些特殊“点”(如起点、拐点、终点)

第一步,理清楚题目中涉及哪几个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如果需要,还要判定它

们反应的先后顺序;

第二步,结合图像分析每段图像对应的化学反应,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化学含义,确定相关物质质量;

第三步,将已知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求出未知量。需要注意的是,溶液质量的求法一般是:进入反应容器的物质总质量减去沉淀质量、杂质质量和气体质量;求溶质质量时,要特别注意溶质包括哪几块质量,不要有遗漏。

例:在一烧杯中盛有22.3 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

(1)当滴加了73 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当滴加了73 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5、多步反应的计算

从一个化学反应中求出的质量,用此量再进行另一个化学反应或几个化学反应的连续计算,求最后一个化学反应的量,一般称之为多步反应的计算。

例,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本题涉及三个化学反应:

Zn+H2SO4(稀)=ZnSO4+H2↑2KClO3=2KCl+3O2↑2H2+O2=2H2O 可以用三个化学方程式中的微粒关系,找出它们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式:

2KClO3~3O2~6H2~6Zn即KClO3~3Zn

设需用锌的质量为x,根据上述关系式,KClO3 ~ 3Zn

122.53×6

512.25gx

x=19.5g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有关溶液的计算中,要准确分析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它们的最基本的质量关系是: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应注意此关系中,溶质质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

(1)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注意:

1、只有当溶质全部溶于溶剂中,且不与溶剂发生反应时,才能直接应用以上公式;

2、溶质与溶剂不发生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的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

3、若溶质带有结晶水,其结晶水应作为溶剂水的质量计算。

例,无土栽培所用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200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

A.7kgB.14kgC.70kgD.140kg2、有关溶液浓缩与稀释的计算

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溶液的稀释

加稀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是浓、稀溶液的溶质质量的和

加溶质

溶液的浓缩蒸发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加入浓溶液 混合后溶质质量是浓、稀溶液的溶质质量的和

例,1、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A.50gB.90gC.100gD.200g2、现有8%的氯化钠溶液50g,若是其溶质质量分数增达到16%,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需要蒸发多少克水?②需要加入多少g 氯化钠?

③需要加入多少克40%的氯化钠溶液?

3、有关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时,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要以溶质的质量列比例,而不能直接用溶液的质量或体积列比例。

例,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厂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并滴加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73g时,气泡不再冒出,此时称得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80.6g。试计算:

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g。

⑵该厂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4.4g

(2)解:设12g纯碱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氯化钠为y

Na2CO3+2HCl ===2NaCl+H2O +CO2↑

10611744

xy4.4g

106:44=x:4.4g

解得x=10.6gy=11.7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g/12g×100%=88.3%答:该厂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88.3%。

材料化学课后题答案第一章 篇5

1.什么是材料化学?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材料化学是关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化学;其主要特点是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2.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答:其标志为陶器和农业的出现。3.材料与试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试剂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被消耗并转化成别的物质,而材料则一般可重复,持续使用,除了正常消耗,它不会不可逆的转变成别的物质。4.材料按其组成和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和复合材料。

5、简述材料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结构:组成原子、分子在不同层次上彼此结合的形式、状态和空间分布 性能:材料固有的化学、物理及力学方面的性能

初中化学计算题答案 篇6

类型1 溶解度曲线

例1(2020菏泽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a2℃时,将3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

g溶液

C.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将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跟踪训练

1.(2020河南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60

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

g

D.将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2.现有

t2

℃时的溶液Ⅰ、Ⅱ各100

g,溶液

I

中含物质甲50

g,溶液Ⅱ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

℃时,溶液Ⅰ是甲的饱和溶液

B.t2

℃时,溶液Ⅰ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

C.t2

℃时,溶液Ⅱ中含乙37

g

D.从t2

℃降温至t1

℃时,乙不会从溶液Ⅱ中析出

类型2 pH变化曲线

例2 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上____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________种溶质。

跟踪训练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类型3 金属与酸反应曲线

例3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跟踪训

4.(2020济宁中考)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5.(2020襄阳中考)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

g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

B.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C.折线b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

D.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6.(2020石家庄桥西区5月模拟)如图所示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向一定量的锌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②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

C.③向足量锌、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④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专题训练

1.(2020包头中考)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2.已知:常温下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向含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纯碱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2020岳阳中考)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蜡烛在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CO2体积分数的变化

B.图②: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不断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产生气体质量的变化

C.图③:在高温下,向Fe2O3固体中通入CO,固体质量的变化

D.图④: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5.如图所示,根据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80

℃时,乙物质在1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

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1%)。

(2)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

(3)将b点的甲溶液转化为a点的甲溶液,采取的方法是

(填字母)。

A.增加溶质

B.恒温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4)将80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填字母)。

A.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B.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降温后溶剂的质量:甲<乙

D.降温后溶质的质量:甲<乙

坐标曲线题

类型1 溶解度曲线

例1(2020菏泽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a2℃时,将3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

g溶液

C.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将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跟踪训练

1.(2020河南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60

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

g

D.将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2.现有

t2

℃时的溶液Ⅰ、Ⅱ各100

g,溶液

I

中含物质甲50

g,溶液Ⅱ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t2

℃时,溶液Ⅰ是甲的饱和溶液

B.t2

℃时,溶液Ⅰ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

C.t2

℃时,溶液Ⅱ中含乙37

g

D.从t2

℃降温至t1

℃时,乙不会从溶液Ⅱ中析出

类型2 pH变化曲线

例2 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上____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________种溶质。

跟踪训练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类型3 金属与酸反应曲线

例3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跟踪训

4.(2020济宁中考)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B)

A.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5.(2020襄阳中考)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

g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

B.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C.折线b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

D.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6.(2020石家庄桥西区5月模拟)如图所示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B)

A.①向一定量的锌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②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

C.③向足量锌、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④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专题训练

1.(2020包头中考)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C)

2.已知:常温下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向含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C)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纯碱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2020岳阳中考)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C)

A.图①:蜡烛在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CO2体积分数的变化

B.图②: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不断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产生气体质量的变化

C.图③:在高温下,向Fe2O3固体中通入CO,固体质量的变化

D.图④: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C)

5.如图所示,根据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80

℃时,乙物质在1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

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3%(结果精确到1%)。

(2)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将b点的甲溶液转化为a点的甲溶液,采取的方法是AB(填字母)。

A.增加溶质

B.恒温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4)将80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填字母)。

A.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B.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降温后溶剂的质量:甲<乙

中考化学计算题的复习策略 篇7

一、把握命题特点和趋势

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化学计算题, 可发现其命题新颖, 构思巧妙, 题型多样, 具有基础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和人文性, 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走出了偏、难、繁的误区, 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009年各地中考化学计算的命题趋于将相关知识与三种计算的融合考查, 试题情境多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科学前沿相结合, 试题题干多以文字信息和标签、表格、图像信息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主要有:基本计算融合型、信息迁移型、识图分析型、实验探究型、理化综合型等.

二、熟知失分原因与应对策略

复习化学计算时, 不但需要把握命题的特点和趋势, 还要知道中考失分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才能对症下药, 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通过多年的中考阅卷与试卷分析, 归纳出中考化学计算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1. 题意不明, 审题不清.

2. 不会处理信息, 即不会分析处理题给信息 (或图表) 和迁移应用.

3. 书写不正确,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 不规范.

4. 解题格式不规范, 步骤不完整.

5. 计算不准确.

化学计算题涉及面广, 在复习时不要贪多求难, 应把各种典型题解剖好, 理解透, 做到一题一得或一题多得.所以在解化学计算题时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要认真审题, 仔细析题, 弄清“已知”和“所求”之间的关系.审题就是仔细阅读题目, 理解题意, 了解题目的特点和类型, 弄清有哪些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 也是解题中最重要的一步, 要尽力做到:认真阅读全题, 仔细分析题意, 反复推敲关键的语句, 以达到全面、准确理解题意的目的.析题就是剖析原题, 即在审题的基础上对全题进行分析和解剖, 应用化学知识沟通已知数和未知数, 弄清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关系.析题时既可从已知数推及未知数, 也可从未知数追溯到已知数, 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探寻解题的突破口, 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案和途径.因此, 析题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例1】 (2008, 江西) 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 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要把50 g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 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 稀释后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为g,

(2) 稀释时所需水的质量为g.

分析:这类题是中考中最常见的化学计算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题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稀释等相关计算. (1) 硫酸溶质的质量为50 g×98%=49 g; (2)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设稀释时需水的质量为x, 则有 (50+x) ·20%=49 g, 解得x=195 g.

2.学会分析处理信息 (如标签、表格、图像等) , 提取有效数据用于解题.

【例2】 (2007, 无锡) 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 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 g固体样品, 全部溶于143.6 mL水中, 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 记录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 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g.

(2) 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 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 过滤,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本题联系实际, 借助图像将某物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机融合在一起, 即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解答这类题时, 首先要弄清图像中纵、横坐标轴的含义, 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还要注意曲线中的特殊点 (如起点、折点、交点、最高点、终点等) 的意义, 然后揭示出曲线的变化规律, 也就等于抓住了解题的关键.依据题意可知:向16.25 g固体样品的溶液中滴加50g碳酸钠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 产生碳酸钡沉淀9.85 g, 设样品中含有氯化钡xg, 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为yg.

解得x=10.4 g, y=5.85 g.

所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16.25 g-10.4 g) /16.25 g·100%=36%.

过滤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其质量分数是: (16.25 g-10.4 g+5.85 g) / (16.25 g+143.6 g-9.85 g) ·100%=7.8%.

3.注意解题格式要规范, 步骤要清晰, 过程要简洁, 答案要准确.解题后总结就是在解完一道计算题后进行总结归纳, 总结出同一类题的解答步骤、方法和解题规律, 起到“由例及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专题28 化学图表类计算题 篇8

[pH][0 20 40 60][VNaOH(mL)]例1 用NaOH溶液滴定20.0 mL盐酸,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则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3 mol·L-1 B.0.4 mol·L-1

C.0.5 mol·L-1 D.无法解答

解析 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图线的起点。因曲线经过坐标原点,在该点溶液pH=0,即c(HCl)=1 mol·L-1,所以:c(NaOH)=[20 mL×1 mol·L-140 mL]=0.5 mol·L-1。答案:C。

点评 图象型的计算题从考查的题型上看,分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题;溶解度曲线图;结构图(原子、分子、晶体)和模型图以及其他综合依据图表计算或构建图表等类型。而解决这类图象题的基本思路: ①会识图: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弄清纵、横坐标的意义,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意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②注重将图象中隐含的信息加工成化学语言,并联系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基础知识,从而能快速解决问题。

考点2 表格型

例2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某硫酸厂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SO2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为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各40.00 mL,加热至120℃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SO4的分解温度均高于200℃),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

[实验

序号&样品的

质量/g&NaOH溶液的

体积/mL&氨气的

体积/L&Ⅰ&7.4&40.00&1.68&Ⅱ&14.8&40.00&3.36&Ⅲ&22.2&40.00&1.12&Ⅳ&37.0&40.00&0.00&]

(1)由Ⅰ组数据推测:标准状况下3.7 g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为 L。

(2)欲计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选择第 组数据,由此求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解析 (1)由数据Ⅰ和Ⅱ可知:[7.4 g1.68 L=14.8 g3.36 L]当样品质量≤14.8 g时,NaOH足量,即样品质量与氨气体积之比为定值,则V(NH3)=[3.7 g×1.68 L7.4 g]=0.84 L;

(2)根据氨气体积的变化情况可知第Ⅲ组中NaOH的量不足,22.2 g样品中含NH4HSO4物质的量为:[22.2 g×0.05mol7.4 g=0.15mol],根据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H++OH-=H2O, NH4++OH-[△]NH3↑+ H2O,求得n(NaOH)=0.15 mol+[1.12 L22.4 L⋅mol-1]=0.2 mol,c(NaOH)=[0.2 mol0.04 L=5mol⋅L-1]。答案:(1)0.84 L;(2)Ⅲ,5.0 mol·L-1

点评 表格型的计算题从考查的题型上看,分为元素周期表图;实验的基本仪器图和装置图;实验图、流程图、结构图等类型。解决这类表格题的基本思路:①理解表格中各项中数字的意义,巧妙地将表格语言转换成化学语言;②理顺表格中数据间的變化趋势,联系相关的化学知识,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专题训练】

1.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pH][13

7

0][V(HCl)/mL][20][M][N][O][O][7][pH][温度(℃)][溶解质(g/100 g水)] [能量][b][a][反应过程][CH3CH3(g)][CH2=CH2(g)+H2(g)] [①②③④][水的体积]

A.图①: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的做法能实现从N→M的转化(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C.图③:向盐酸中不断加水,溶液pH的变化情况

D.图④: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规律,在烟雾实[相对浓度][时间/小时][RH][PAN][O3][NO2][NO][O 1 2 3 4 5 6] 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过氧乙酰硝酸酯),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消失,记录于右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 )

A.NO的消失的速率比RH快

B.NO生成NO2

C.RH及NO2可以生成PAN及O3

D.O3生成PAN

[pH][7][1][O][112][224][336][V(SO2)/mL]3. 已知:2H2S+SO2=3S↓+2H2O。某同学向100 mL氢硫酸溶液中通人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硫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是弱电解质

B.H2SO3不是强酸

C.亚硫酸是比氢硫酸还弱的酸

D.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 [产生气体的量][铁粉的质量/g][A][B][C][O][5.6 11.2 16.8 22.4] 浓度0.05 mol·L-1

4. 将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100 mL,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

A.若向100 mL该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

B.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NO3-+4H+=Fe3++NO↑+2H2O

C.稀硫酸和稀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原混合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5. 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以下实验:

[组别&甲溶液(mL)&乙溶液(mL)&沉淀(g)&第一组&440&120&1.56&第二组&120&440&1.56&第三组&120&400&3.12&]

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甲、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5 mol·L-1; 0.5 mol·L-1

B. 1.5 mol·L-1; 1.0 mol·L-1

C. 1.0 mol·L-1; 1.0 mol·L-1

D. 1.0 mol·L-1; 1.5 mol·L-1

6.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在它们的化合物中,主要化合价均不止一种,但有一种相同的化合价。它们的一些物理常数如下:

[元素&A&B&C&D&原子半径/nm&0.102&0.077&0.117&0.075&单质沸点/℃&444.6&4827&2355&-195.8&]

下列不属于A、B、C、D形成18个电子的氢化物的分子是( )

A. H2S B. H2O2 C. C2H6 D. SiH4

0.2] 7. 有一种透明溶液,其中可能含有Fe3+、Fe2+、Mg2+、Al3+、Cu2+,Na+,NH4+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粉末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同时产生白色沉淀,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纵轴)与所加淡黄色粉末的物质的量(横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淡黄色固体粉末的名称是 ,所含化学键是 ;

(2)溶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 ;

(3)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8. 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各取30 mL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加入不同质量的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记录如表格。试回答:

[实验序号&甲&乙&丙&盐酸的体积(mL)&30&30&30&合金的质量(g)&0.255&0.385&0.459&生成气体的体积(mL)&280&336&336&]

(1)甲组实验中盐酸 ,乙组实验中盐酸 (均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

(2)要推导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所提供的数据中可作计算依据的是 ,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3)要求出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作计算依据的数据是 ,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上一篇:新学期的感受优秀作文下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