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规律

2024-06-11

油气成藏规律(共9篇)

油气成藏规律 篇1

社会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使得社会各个领域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就目前而言, 石油可以说是社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 其产品几乎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石油燃料、沥青、润滑剂、塑料制品、杀虫剂等。而天然气作为石油的伴生资源, 凭借其清洁、高效的特点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 寻找油气富集区域, 提高对于油气田的勘探和开采效率, 确保油气资源的供应, 是石油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油气田概述

某区域属于坳陷地形, 位于盆地的中新生代断陷-坳陷区域, 整体呈现出北北东向展布, 整体面积约为2400km2, 在周边地区已经先后探明中小型油气田3个, 虽然储量相对较小, 但是在该区域内不同层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 可以以此为参考, 为油气田的勘探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

2 油气成藏条件

在该区域范围内, 坳陷石炭一二叠系地形广泛分布, 具有含煤性好, 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 因此生烃潜力大。油气的成藏条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圈闭条件

在坳陷区域中, 古生代形成的地层表现为较厚的碳酸盐岩, 在发展过程中, 多次经历地壳升降运动, 导致岩层在风化、剥蚀的作用下, 发育成为厚层风化壳, 为岩溶地貌圈闭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古生代地层上部, 属于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地层, 在内力作用下, 岩石的性质发生了剧烈变化, 从而促进了地层一岩性圈闭的形成。由于区域范围内地壳活跃, 曾多次经历地质构造活动, 导致其形成了大量的断裂和褶皱, 发育成了类型多样的构造圈闭, 为油气的成藏奠定了基础。在对区域进行研究时, 发现其主要地质类型为背斜和潜山。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 该区域中发育有各类圈闭60多个, 其中潜山和背斜占据50个以上, 圈闭总面积1350.32km2, 其形成多于差异压实用作有关。

2.2 成藏期次

2.2.1 生烃

从该区域的岩层分布和地质构造可以看出, 其成烃时期处于印支末期和玉皇顶组沉积末期。在印支末期, 区域内煤系有机质的演化剧烈而迅速, 普遍达到了长焰煤-气煤的极端, 属于油气兼生的初期阶段。但是, 由于构造自身在地质作用下出现隆升和地层剥蚀, 因此油气并没有能够保存下来, 基本上全部流失。在之后的喜马拉雅期, 由于地壳的剧烈变动, 导致凹陷出现沉降, 煤系被深埋于地层深处, 为二次生烃提供了条件。在这个时期内, 由于古近系覆盖, 使得产生的油气资源得以完整保存, 也是当前可以探明的有效资源。

2.2.2 充注

通过对区域中提取的岩石样品中流体包裹体的分析, 可以看出, 该流体包裹体共分为三期:第一期较为罕见, 代表了海西晚期的油气充注产物, 均一温度在87-94℃之间;第二期的含量相对较高, 主要是灰、黑褐色的液态烃次生包裹体, 在许多愈合裂缝位置均有分布, 属于印支末期油气充注产物, 均一温度为106-117℃;第三期相比前两期, 发育中等。在接受测试的油气包裹体中, 气液混合烃包裹体含量约为30%, 液烃包裹体含量约为62%, 气烃包裹体含量为8%。这些研究数据可以表明, 在该区域范围内, 油气经历了三次充注时间, 分别是海西晚期、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

3 油气富集规律

油气的聚集会受到输导体系、地质圈闭条件等的控制, 而生、储油气层的空间配置关系, 则直接决定了油气的聚集形式。如果圈闭较为复杂, 会使得油气藏的类型多种多样。该区域存在三种油气聚集类型, 主要分为:

3.1 自生自储

自生自储是指油气资源在生成后, 由于环境因素没有出现散失或流动, 而是直接保留下来, 油气的产生和储存位移同一空间环境内。这种类型在区域中的分布较为广泛, 主要是以石炭系和下二叠统的灰岩、暗色泥岩及煤等, 作为烃源岩, 内含砂岩, 可以作为油气储存层, 上二叠统作为主要盖层而存在。在实际研究中, 还可以结合相应的因素, 将其细分为上下两个组成部分, 如果将石炭系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以及下石盒子组下部看做烃源岩段, 将砂岩和灰岩岩层看做储油层, 则下石盒子组可以作为盖层, 形成下部组合;而如果将下石盒子组看做烃源岩, 将砂岩看做储油层, 则上石盒子组下部可以作为盖层, 组成上部组合。

3.2 下生上储

下生上储, 主要是以石炭一二叠系为烃源岩, 以古近系玉皇顶组为盖层的油气聚集形式。由于其自身储藏环境较差, 油气资源会沿着断裂发育, 移动到上层圈闭, 从而形成油气藏。这种油气富集规律主要受到油气生成、运移以及储存条件的控制, 存在很大的变量, 因此相比于自生自储的类型而言, 更加复杂。以其中的已探明油气田为例, 凹陷区域具备明显的二次生烃条件, 但是在剧烈的煤系成岩作用下, 并不具备相应的储存条件, 因此其形成的煤气资源沿着断裂或不整合面移动到了附近的古近系玉皇顶组, 形成了油气藏。

3.3 古潜山型

在该区域中, 古潜山型油气藏主要是以上古生界为烃源岩, 以下古生界风化壳和缝洞层为储油层而形成的, 分布较为广泛。在实际研究区域, 也确实探明了丰富的油气储备。在钻井过程中, 相应的设备和仪表先后探明该段存在裂缝发育, 表明在区域地层中, 存在良好的缝洞发育条件, 具备油气储藏能力, 如果将上古生界和古近系泥岩看做盖层, 则可以形成标准的古潜山型油气藏。

4 结语

总之,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油气资源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做好油气田的勘探和开采工作, 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更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问题, 需要引起石油企业和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结合实际案例, 对油气田的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为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希望可以提高油气开采的效率, 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摘要:结合某油气田的地质构造特征, 对其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和类型进行了分析, 同时分析了其油气富集的规律, 为油气田的寻找和开采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油气田,成藏地质条件,类型,油气富集规律

参考文献

[1]赵贤正, 李宝刚, 卢学军, 董雄英, 王海潮.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J].断块油气田, 2011, 18 (6) :730-734

[2]付广, 李志新.齐家—鸳鸯沟地区沙河街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J].岩性油气藏, 2011, 23 (6) :1-5

[3]刘志武, 周立发, 何明喜, 韩代成.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控制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15 (5) :13-16

油气成藏规律 篇2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成藏动力学是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盆地演化历史中和输导格架下,通过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分析,研究沉积盆地油气形成、演化和运移过程和聚集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成藏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盆地演化历史和流体输导格架,研究的核心是能量场(包括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藏动力学研究的进展表现在:(1)流体输导系统预测能力的`提高;(2) 能量场演化机制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和流体流动样式研究的深入;(3)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深化;(4) 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改进.在进一步认识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的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过程和机理的基础上,实现盆地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的耦合和流体流动、能量传递和物质搬运的三维模拟,是成藏动力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 者:郝芳 邹华耀 姜建群 HAO Fang ZOU Hua-yao JIANG Jian-qun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刊 名:地学前缘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卷(期): 7(3) 分类号:P618.130.1 关键词:成藏动力学   输导系统   能量场   动力学过程   流体运移  

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 篇3

关键词: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分布,油藏类型,成藏规律

孤北洼陷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北部, 是夹持于孤岛凸起、埕东凸起、桩西潜山和长堤潜山之间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 经过几十年的勘探, 发现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等多套含油气层系。沙四段及以下层系勘探程度较低, 因此分析沙四段的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因素, 对其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地质概况

孤北洼陷为一典型的北断南超的箕状生油洼陷, 四周以长堤、桩西、埕东、孤北几条边界大断层与周围的潜山相毗邻。在洼陷沉积构造演化过程中, 块断运动造成了洼凸相间的沉积格局, 形成了水陆相间的古地貌特征, 控制了各种类型的储集岩体的发育。孤北洼陷四周以几条边界大断层与周围的潜山相毗邻, 孤北低凸起由南向北伸入盆地内, 把孤北洼陷分割成东西两个部分, 成为一个马蹄形断洼, 内部发育一组东西向的顺向同沉积断层及反向调节断层, 其四周潜山多物源交替, 可在洼陷内部形成多种类型的沉积体系, 并控制、影响着该区油气的聚集与分布。 (图1) 。

2 沉积及储层特征

2.1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沙四段沉积后期沿边界断层下降盘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等亚相。发育在孤北斜坡带孤北断层下降盘, 以渤98、渤994井区为典型特征, 来自南部孤岛潜山的物源前积反射特征明显, 岩性为反粒序砂岩, 平均加权孔隙度大于14%, 是良好的储集体。

2.2 水下冲积扇

沙四段沉积期, 洪水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山口外顺坡向下堆积, 流入湖快速堆积形成水下冲积扇, 它们沿边界断层形成裙带状扇裙。孤北缓坡带北缘为远岸水下冲积扇发育区, 其砂体纵向叠置, 横向不连续, 桩深6即钻遇该类砂体。

2.3 浊积扇

在湖盆边缘地带沉积的扇三角洲、水下冲积扇砂体, 由于处于不稳定状态, 很容易产生滑塌进行再次搬运, 在其前方较平缓处再堆积, 形成浊积砂体。发育于陡坡带前缘的深---半深湖区, 具有明显的泥包砂正韵律特征, 可自成岩性圈闭, 以桩601井为代表。

2.4 滨浅湖碎屑滩坝

孤北洼陷中部近南北向的鼻状构造带水体较浅, 波浪作用改造已经沉积下来的陆源碎屑物质, 形成了广泛分布的滩坝砂体。由于粒度适中, 分选好, 原生和次生孔隙大, 渗透率高是很好的储层[1]。在桩832井区于沙四2砂组之上是滨浅湖碎屑滩坝发育分布区。桩83、832、833、111、93、631等井都钻遇该类砂体。

3 油藏特征

3.1 成藏条件

孤北洼陷沙四段发育厚层的暗色泥岩, 它有良好的生油能力。沙三段发育厚层油泥页岩, 为良好的油源岩, 纵向上组成多套生储盖组合。 (图2)

3.2 油藏类型

3.2.1 滩坝砂体油藏

勘探现状表明:靠近油源断层油气富集;纵向砂体叠合连片成藏;受岩性、构造、不整合多重控制, 以岩性控制为主。沙四上段油藏具有“非油即干”的特征, 储层的厚度及物性控制油气富集程度,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有利储层发育带是勘探的关键, 桩835、桩111、桩631等井都钻遇该类砂体, 为滩坝砂体油藏, 具一定产能。

3.2.2 水下扇体油气藏

四个方向的扇体前缘由于湖浪的改造形成扇体、滩坝的混合沉积相, 扇中部位和混合相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相带, 整个湖盆 (包括东、西次洼) 大面积分布滩坝沉积, 局部有碳酸盐岩滩坝沉积。桩西断层断面较陡, 扇体规模小, 多形成小型的相对独立的构造-岩性油藏。桩古22井在沙四上亚段钻遇64m砾岩储层, 桩837井钻遇多套含砾砂岩储层, 分析认为是来自北部的扇体。

4 油气控制因素

孤北鼻状构造形成于沙四段沉积时期, 该带发育了多期扇三角洲沉积, 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 对成藏有利。断层的活动控制着下降盘沉积物的沉积类型, 而且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改善储层物性。

孤北斜坡带, 不整合面遭受风化剥蚀, 形成有利油气运移的通道。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分别以侧向运移为主和沟通不同源层和储层。孤北洼陷多次构造运动形成多期不整合面, 因而不整合面成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 对下第三系各组段油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沙四段埋藏较深, 成岩作用较强, 沉积相带预测很重要。孤北洼陷沙四段的碳酸盐岩滩坝、水下冲积扇的扇中部位和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储集性能好, 是勘探的重要沉积类型。沿长堤断层发育一系列水下扇体沉积, (如桩601井) , 以岩性油藏为主。桩古22井在沙四上亚段钻遇64m砾岩储层, 桩837井钻遇多套含砾砂岩储层, 来自北部的扇体。滨浅湖碎屑滩坝体系的油气藏特点。平面上分布位于洼陷的东北部, 桩835、桩111、桩631等井都钻遇该类砂体, 为滩坝砂体油藏, 具一定产能。

5 结论

桩西地区为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 区内所辖老河口、桩西、五号桩、长堤油田, 均具有纵向叠置、横向连片的油气分布特点, 近几年的勘探主要集中在孤北洼陷沙四段。桩斜842、桩845、桩251三口井的钻探成功, 进一步揭示了其勘探潜力:沙四上亚段仍有较大的部署空间, 沙四下亚段是下步潜力评价的方向。

参考文献

油气成藏规律 篇4

松辽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年代研究及其勘探意义

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的形成时间、演化特征和油气充注时间认识不清,一直没有公认的统一结论.文中对扶新隆起扶余油层岩性地层油气藏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龄进行了研究.在伊利石矿物分离提纯、X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检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同位素测试和年龄的计算分析.在松辽南部“六史”演化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松辽南部扶新隆起的构造-沉积-成藏演化特征,认为盆地南部整个中央坳陷区油气演化和成藏的地质背景相似,其中的长岭凹陷和扶新隆起是在青一段烃源岩进入生烃高峰后和扶余油层主成藏期后才发生明显的“隆-凹”分异,即油气成藏发生于扶新隆起大规模隆升之前.油藏具有上生下储、本地供源、垂向运移的特征,澄清了以往油源主要来自长岭凹陷侧向运移的地质认识.根据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龄,结合流体包裹体方法,确定了扶新隆起扶余油层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充注的.完整历史过程.这一认识有助于正确评价扶新隆起和长岭凹陷及外围地区的资源潜力和勘探方向.研究表明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和流体包裹体两种技术方法的结合是追溯油气充注历史、确定油藏年龄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

作 者:邹才能 陶士振 张有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刊 名:科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7 52(19) 分类号:O6 关键词:伊利石   K-Ar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成藏年代   岩性地层油气藏   松辽盆地  

油气成藏规律 篇5

从理论角度分析, 油田油气成藏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地质学也提出了相应地论证) , 由于地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如地球内力 (地震、火山) 作用下形成的地质运动, 也会导致稳定的油气藏进发生破坏、分裂, 重新聚集;所以研究油田油气成藏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除了针对油气藏成型模研究之外还包括地质勘探内容。

1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理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可的一种观点,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 人类社会能源危机爆发进一步刺激了对产能提升的需求。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来提升现有油田的开发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 则要结合科学理论寻求新的油田定位技术。“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的理论真正形成是在上世纪初, 经过漫长的发展研究, 通过与地质学的结合,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内容。在该理论提出的初期, 争论的焦点是理论方面, 包括“陆相成油”和“海相成油”两种观点。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在陆地或缺石油开采的技术能力不断完善, 形成了作业力量的实际转移。

事实上, 无论是海相成油还是陆相成油理论, 其基础都是自然界和地质学的共同作用。一个较为客观的事实是,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区分正是基于此, 即由于所处环境的变化 (聚焦、运移、保存和破坏) 最终构成。如我国典型的盆地地质环境中, 以及一些地质凹陷的区域, 由于低能热工效应较差、热演化效应较低等原因, 聚集了大量的中等成熟度油油气资源。

我国面积幅员辽阔, 地质环境变化较多, 油气成藏的成因也很多。在常见的类型中, 其中一种是“圈闭油气”的模式。形成这种情况的前提是, 油气可以沿着地质断层垂直向下运动, 油气的储量在底部和空隙填满之后, 开始贴着壁面向上缓缓抬升, 最终充满在整个空间里。很明显, 这种结构形式的条件是存在断裂带, 确保在下沉的过程中不会向四周蔓延流失。

此外, 在我国地质环境中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油气藏形式, 即陡坡或斜坡结构, 在构成的油气聚集圈闭内模式十分规律且完整, 但由于地质环境的特殊性, 其规模往往较小。

在实际应用中不难发现, 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可以为油田勘探提供定位信息, 也可以预估油田的规模和性质。其理论主要是时间、空间和原理作用于地质环境的变化。通过这种模式的指导, 显然比单纯地地质找油更加有效, 也更加科学。

2 油田油气成藏地质勘探规律分析

规律是自然界本质中稳定性、确定性和必然性的表现。油田油气成藏和地质勘探规律存在密切的关系。对于石油产业来说, 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找到石油是第一要考虑的问题, 就我国而言, 广阔的国土面积中, 要找到油气藏是很困的。需要注意的是, 石油资源和“油气藏”是两个概念, 石油可以广泛地存在, 而“油气藏”必须是具有一定的规模, 并形成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积极展开地质勘探规律的研究对油田油气成藏的研究十分重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国主要通过地质方式寻找, 效率较低;近年来逐步完善油气成藏理论的应用, 如上世纪90年代就利用这一理论针对塔里木盆地进行“古生中储”的研究, 确定了这一地质环境下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并存在生物油层。

3 结语

总体来说, 针对我国当前对石油气资源的广泛需求, 展开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研究以及地质勘探规律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我国油田中的油气藏定位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同时也可以对不同地质空间的油田级别、性质、规格进行区分。在地质学的有效补充下, 这一理论将会越来越完善;同时, 结合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油田油气成藏理论也会越来越规范化,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不断的渗透, 实现了研究内容的数据化, 可以更好地满足油气油田研究工作的需求。

摘要: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能源基础上的, 其中油田油气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突出, 已经成为主流的能源形式。就国内而言, 由于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石油 (气) 资源的需求量持续上升, 对产能提升的需求十分迫切。客观上说, 油田油气作为一种自然能源在开采中必须了解其规律, 即在油田勘探开发之前针对地质形态进行研究, 找到其中存在的规律性。油田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 在现实中倍受关注, 也是确定勘探地点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下结合国内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针对地质勘探规律进行分析, 以供我国油田企业进行参考。

关键词: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地质勘探,规律研究

参考文献

[1]黄艳辉, 高先志, 刘震, 林社卿, 罗家群, 朱颜.泌阳凹陷古城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 2013, 03:552-560.

[2]赵月.简析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及地质勘探的规律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17:192.

[3]余夔.油气成藏模式及地质勘探规律浅析[J].化工管理, 2015, 30:73.

[4]吴冲龙, 林忠民, 毛小平, 王连进.“油气成藏模式”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06:673-683.

南八仙油气田油气成因及成藏分析 篇6

南八仙气田构造上属北缘块断带大红沟隆起亚区马海-南八仙构造带的一个三级背斜构造, 东邻马海构造, 北以马仙断裂与马海平滩为界, 西面以陵间断裂与伊克雅乌汝凹陷相邻, 西北面紧邻冷湖七号构造。

2 油气地化特征及成因

原油的姥植比Pr/Ph较高, 平均在2.7~4.2之间, 全油碳同位素值在-2 4.3‰~-27.6‰之间。在甾烷分布中, 以规则甾烷为主, 甾烷C29>C27>C28, 为不对称的“V”字型分布;重排甾烷含量较低, 孕甾烷含量相对也较低。在萜烷分布中, 具有三环萜烷含量较高, 伽玛蜡烷含量相对较高、Tm含量较高等特征, 反映出母质类型相对较差的特征。原油轻烃组成中, 正构烷烃含量平均为38.3%, 环烷烃平均含量31.8%, 芳烃含平均为14.3%, 同样表明成油母质类型较差的特点。

南八仙油气田天然气δ13C1为-29‰~-37‰, 一般大于-33‰, δ13C2大于-26‰, 由甲、乙烷碳同位素值可以判断该天然气为典型的高成熟的煤型气。

南八仙油气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原油的地化特征与下侏罗系统烃源岩的地化特征相似, 但大部分原油成熟度高于本构造侏罗系烃源岩, 因此原油来源于伊北次凹成熟-高成熟的下侏罗统烃源岩, 伊北次凹生成的油气沿地层不整合面和砂岩上倾方向, 由西向东运移到南八仙。

3 油气成藏分析

3.1 油气运移

根据伊北次凹沉积埋藏史与热演化史, 早第三纪晚期 (E3) 和晚第三纪早期 (N1Ro达到0.69%~1.21%, 处于生油高峰期侏罗系烃源岩中所生成的油沿着地层不整合面和砂岩上倾方向, 由西向东向南八仙地区运移, 并在E1+2地层和不整合面上开始了聚集, 在N22时进入大量生气阶段。

南八仙油气田的储层样品分析结果表明, 储层中存在三期流体包裹体。在石英加大边、硅质胶结物 (早期) 及石英细脉中包裹体多数为盐水溶液包裹体, 无色、浅黄及浅褐黄色, 油气包裹体不发育, 仅偶见少量液态烃包裹体, 盐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较低, 平均温度为73wt%~82℃, 盐度为9.5 w t%~1 0.3 w t%, 处于同一演化阶段的产物, 为第Ⅰ期包裹体。在次生裂隙、石英加大边及硅质胶结物中的包裹体, 颜色均较暗, 主要为灰、黑灰色、深褐色, 以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为主, 含有一定的沥青和气态烃包裹体, 占10%~15%, 对应同期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87℃~96℃、10.7wt%~11.6wt%, 为第Ⅱ期包裹体, 从油气包裹体的特征看, 应处于正常原油的生成时期。本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相对较低, 可能是富油气流体经历了长距离的垂向运移受浅部低温地层影响所至。赋存于硅质胶结物、石英裂隙 (晚期) 及颗粒间胶结物裂隙中的包裹体, 其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03℃~114℃, 盐度为13wt%~13.6wt%, 为同一期的产物, 即第Ⅲ期包裹体。与盐水包裹体共生的油气包裹体主要是气态烃包裹体和沥青包裹体, 包体大小悬殊较大, 形态不规则, 包裹体呈黑色、深褐、褐黑色, 从油气包裹体的特征看, 应处于大量湿气和凝析油的形成阶段。根据油气包裹体的特征及本区的沉积埋藏史和热演化史, 南八仙构造两期油气充注的时间分别为E3-N1和N2时期。

3.2 油气成藏

南八仙地区的构造发育经历了中生代隆、第三纪相对沉降和末期抬升剥蚀三个阶段。构造顶部侏罗系厚度为100 m, 而北、西、南翼厚度均达1000 m, 东翼近400 m, 表明南八仙是中生代时存在的古隆起。第三系地层翼部与高点基本是等厚的, 其构造运动主要为中生代末与第三系末。仙北、仙南断层均在中生代末形成, 并有一定的断距, E1+2晚期—E3早期也有继承性运动, 形成E1+2—E31的微幅度构造圈闭, 在N22末进一步加剧形成现今构造圈闭。南八仙油气田的油源来自于伊北次凹, 研究结果表明伊北次凹烃源岩属Ⅲ型有机质, 从开始成烃 (生物气阶段) 到大量生烃均以生气为主, 其间只生成少量的正常原油和凝析油。从早第三纪晚期进入生油高峰期, 形成正常原油, N时达到高成熟阶段生成大量的湿气和少量的凝析油。

南八仙构造分为中浅层 (N) 油气藏和深层 (E31) 油气藏。南八仙油气运聚时期主要是E3-N1和N2, 且深层油气藏成熟度及压力高于浅层油气藏。深层压力大, 中浅层压力小。油气成熟度基本与埋深成正比, 油藏越深成熟度越高, 研究表明这些油气都是同源的。南八仙油气藏在中生代末期燕山运动在南八仙形成了侏罗系圈闭, 后接受剥蚀, 在高点出现侏罗系缺失, 但周围侏罗系地层已出现圈闭的构造形式, 此时尚无油气生成。第三系基本等厚沉积, 在E1+2—E3构造圈闭进一步加强, 并形成E1+2—E3微幅度构造。至N1油气开始大量生成, 此时第三系在E31以下地层圈闭, 侏罗系油气此时沿侏罗系疏导层向南八仙运移, 至南八仙形成不整合油气藏或不整合面封堵的侏罗系为储层的油气藏, 或直接向上运移至E31形成油气藏, 在南八仙及其周围富集。至第三系末 (N22末) , 新老断层强烈开启, 使油气得以疏导, 沿深层断层——浅表性断层运移至N21、在N22储层形成浅油气藏之后, E31进一步充注故其成熟度较高, 因此南八仙深层油气藏是原生油气藏, 而浅层是次生油气藏。

研究表明南八仙中浅层和深层成藏期不一样, 南八仙中浅层油气藏形成于上新世, 深层油气藏形成于渐新世。上新世断层活动破坏了深层油气藏, 使其油气通过断层运至中上新统等, 形成新的次生油气藏。由于后期高成熟油气对E31的不断充注和演化, 使得深层油气成熟度高于中浅层。在南八仙油气田形成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时期, 即渐新世和上新世, 南八仙油气田属于同源油气, 两期成藏。

4 结论

南八仙油气田的油质较轻, 天然气为典型的煤型气, 油气同源, 均来源于伊北次凹高成熟的下侏罗统烃源岩。南八仙深层和中浅层油气田油气成藏时期分别为E3-N1和N2时期。

摘要:对南八仙油气田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进行分析, 该区侏罗系油藏的原油具有姥植比高, 碳同位素重, 伽马蜡烷含量低的特点, 油气源对比结果表明油气同源, 均来源于下侏罗统烃源岩, 油气成藏时间为E3-N1和N2。

关键词:原油,成因,油气运移

参考文献

[1]沈显杰, 李国桦, 汪辑安, 等.柴达木盆地的大地热流和统计热流值[J].地球物理学报, 1994, 37 (1) :56~65.

南美麦哲伦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篇7

麦哲伦盆地位于南美洲南部大西洋和安第斯山之间, 大部分在阿根廷南部和智利境内, 南部边界位于智利境内, 西部的安第斯山脉由冰川覆盖, 盆地以Deseado—Rio Mayo高地为东部陆上边界, 东南部海上边界为Dungeness高地基底脊部, 盆地北部末端与San Jorge盆地的南部相邻[1]。麦哲伦盆地为智利最主要的含油气盆地, USGS在2012年曾对麦哲伦盆地进行了待发现油气资源评价, 预测麦哲伦盆地平均待发现石油地质资源量超过2亿桶, 待发现天然气地质资源量超过1 800亿方, 揭示盆地仍然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国内外目前关于该盆地的勘探潜力研究较少, 本文从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等基本条件入手, 综合烃源岩、储层、圈闭等多方面成藏要素进行分析, 探讨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含油气系统, 预测了盆地油气富集规律, 以期能够对盆地未来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与帮助。

1 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

麦哲伦盆地的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 可以划分为同裂谷阶段、裂后阶段与前陆阶段 (安第斯挤压阶段) 共3个期次 (图1) 。

1.1 同裂谷阶段

同裂谷阶段主要沉积下侏罗统普林斯巴阶—卡洛夫阶地层, 地质年代为距今194.5~157.1 Ma, 构造环境为裂谷环境的拉张背景条件, 主要构造样式为倾斜断块、区域抬升、正断层等。

盆地同裂谷时期, 早期地层充填沉积物主要为非海相砂岩石, 而到了后期则以Tobifera组火山碎屑岩为主[2]。

1.2 裂后阶段

裂后阶段从上侏罗统牛津阶至古近系古新统, 从晚侏罗世开始, 物源主要来自于东部陆地区域 (Dungeness High) , 在西部边缘深水环境中沉积, 主要发育Springhill组 (牛津阶—欧特里夫阶) 沉积, 包括河流相—滨岸相砂岩和浅水海相砂岩以及一些泥岩沉积, 组成了一整套海退层序。

Springhill组上覆地层为暗灰色至暗褐色含海绿石泥岩前积楔, 相继是Pampa Rincon, Estratos con Favrella和Lutitas con Ftanitas组。这个序列包括盆地内油气的重要层组。之后沉积地层为一整套海退类型层序。从下到上至少已经确认沉积了3期层序:阿普特阶—森诺曼阶Margas (深水) —Nueva Argentina (浅水) 层序, 森诺曼阶—科尼亚克阶Lutitas Gris Verdosas (深水) —Arroyo Alfa (主要为浅水) 层序, 马斯特里赫特阶Lutitas Arenosas (深水) —Cabeza de Leon (浅水) 层序。

马斯特里赫特期—古新世沉积之后盆地裂后阶段结束, 该时期沉积受到侵蚀和Dungeness高地物源的限制。除了一些侵蚀残余外, 这些层序仅在盆地的西北方向出现。此层序遍布着海绿石砂岩透镜体, 且主要是不整合接触关系。

1.3 前陆阶段 (安第斯挤压阶段)

从始新世—第四纪, 发育安第斯山挤压地层[3], 该套地层下部包括部分海相磨拉石层序, 向西和安第斯山西南向逐渐变厚。海退后, 沉积了磨拉石组, 物源主要是安第斯山, 西部以砂岩为主, 东部受海相影响泥岩变多, 整个区域由多变的厚度较大的冰水沉积覆盖。

2 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2.1 烃源岩特征

下白垩统Pampa Rincon组海相黑色页岩及同期泥岩沉积 (Lower Palermo Aike, Lower Rio Mayer和Estratos con Favrella组) 为该盆地主力烃源岩, 潜在的次要烃源岩为Nueva Argentina组的海相页岩, Upper Rio Mayer组, Springhill组陆相和海相泥岩夹层, 下—中侏罗世Tobifera和Lemaire组湖相和陆相页岩。

主力烃源岩Pampa Rincon组与Springhill组砂岩储层互层或紧密接触, 总有机碳含量最大可达上至6%, 该套烃源岩在盆地东部陆上部分源岩已经成熟, 主要处于生油窗, 在早白垩世时油开始生成和运移, 盆地西部区域白垩系底部埋深达8 000 m, 烃源岩已达成熟-过成熟, 以生气为主。

总体来看, 盆地烃源岩多达到高成熟-过成熟, 以生气为主, 盆地内已发现天然气规模是已发现石油规模的四倍。

2.2 储层特征

盆地从古生代侏罗系到新近系发育有多套储层, 自下向上来看, 下—中侏罗统Tobifera和Lemaire组的火山碎屑岩是盆地的一套次要储层, 主要成因为断裂活动造成的裂缝。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Springhill组 (牛津阶—欧特里夫阶) 海陆过渡相砂岩储层是目前盆地已证实的最重要储层, 其中砂岩物源来自于Dungeness高地, 砂岩储层发育区带有200 km宽, 与Dungeness高地方向平行。

沉积相带从三角洲相变化到滨海相沉积, 厚度变化从几厘米到100米, 但是一般小于4米, 东部向Dungeness高地方向净厚度增加, 孔隙度一般在20%, 最大可达38%, 渗透率一般在2 m D和300m D之间。

下白垩统Middle Palermo Aike组砂岩储层为钻井所证实, 为已发现Bajada Fortaleza、Dos Hermanos和Estancia Librun等油田的次要储层。上白垩统海相砂岩储层只在盆地的北部阿根廷部分分布, 获得了一些小的油气发现;古近系Lower Magallanes组发育海相砂岩储层, 砂岩层薄, 但物性较好。

2.3 盖层特征

盆地没有区域盖层, 但是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地层局部发育页岩-泥岩盖层, 多套储层由互层的泥岩和/或Pampa Rincon组泥岩所局部封盖, 而古近系储层的盖层则主要是由部分的粘土质泥岩。

2.4 圈闭特征

对应于盆地的构造演化, 盆地主要发生了3次构造活动:同裂谷期构造活动、裂谷后构造活动和安第斯山挤压构造活动, 形成的典型圈闭类型包括背斜圈闭、断块背斜圈闭、披覆背斜圈闭、地层尖灭圈闭、地层/复合圈闭, 其中复合圈闭是由晚白垩纪—古近系时期的沉积特点所决定的, 主要与浊流沉积体边缘的岩性变化或者三角洲前缘沉积岩性变化相关。

3 油气成藏特征

3.1 油气运移模式

盆地中心区域的Pampa Rincon组主力烃源岩已经达到生油气窗内, 自白垩纪时期开始大量生排烃并从西向东的运聚, 前期生油后期生气, 埋藏厚度是烃源岩成熟与否的决定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Springhill组砂岩储层主要是在盆地东部沉积, 因此初次运移的路线主要自西向东运移, 油气输导则以多条沟通油源的深大断裂垂向运移为主, 总体上盆地以天然气发现为主, 主要来源于下白垩统地层的成熟烃源岩。

3.2 含油气系统

盆地当前主要包括3个含油气系统:自下而上分别是Tobifera—Tobifera/Springhill含油气系统, Pampa Rincon/Lower Rio Mayer—Springhill含油气系统与Nueva Argentina/Upper Rio Mayer—Lower Magallanes含油气系统。

(1) Tobifera—Tobifera/Springhill含油气系统。

该套含油气系统, 以晚侏罗世与火山碎屑岩互层的Tobifera、Lamaire组和terigenous湖相泥页岩为烃源岩, 以Springhill组海陆过渡相砂岩为主要储层, 主要为直接接触或者侧向运移, 以长距离运聚成藏为主。

(2) Pampa Rincon/Lower Rio Mayer–Springhill含油气系统。

盆地中目前该套含油气系统油气发现最为丰富, 下白垩统Pampa Rincon组缺氧泥岩是盆地重要的烃源岩且烃源品质良好;上覆上侏罗统—下白垩统Springhill组河流相、滨岸相和浅海相砂岩, 次要储层包括下白垩统Middle Palermo Aike组砂岩;储层段主要被Middle Palermo Aike页岩所封盖。下伏烃源岩在早白垩纪时期开始生烃, 在早中新世时达到生油高峰, 盆地东部有一个大约30 km宽的与安第斯山平行的生烃源区。

(3) Nueva Argentina/Upper Rio Mayer—Lower Magallanes含油气系统。

Nueva Argentina组泥页岩是盆地的一套次要烃源岩, Lower Magallanes组砂岩储层发育, 被Lower Magallanes和Upper Magallanes组页岩封盖;在晚白垩纪时期间油气生成并运移, 在中中新世时达到生油高峰, Lower Magallanes砂岩储层需要通过断层和断裂系统以垂向运移方式为主。

4 结束语

总体来看, 麦哲伦盆地是一个有较好勘探远景的盆地, 盆地烃源岩条件较好, 已为钻井证实并获得了多个油气发现, 其中盆地东部烃源岩已经成熟并生油, 西部区域烃源岩成熟度较高, 以生气为主。盆地白垩系海陆过渡相Springhill组砂岩勘探层系潜力较大, 在陆上已经获得了多个油气发现, 尤其是在盆地东部以油藏为主, 预测该领域在水深小于100米的区带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同时, 在盆地西部古近系-新近系远景区也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已经获得了一些小型发现, 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地质研究, 但该领域可能以气藏为主, 天然气的资源潜力与中新统—上新统的煤层沉积有关, 使得古近系-新近系成为盆地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潜力层系。

参考文献

[1]周晓东, 李晓.智利南部麦哲伦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及投资环境分析[J].中外能源, 2007, 12 (6) :25~30.

[2]J.Alvarez-Maron, 黄忠范.智利南部麦哲伦前陆冲断褶皱带前缘区的形态及其演化[J].国外油气勘探, 1995 (1) :25~38.

油气成藏规律 篇8

1.1 原油物性特征

石西凸起原油密度为0.8024~0.8594g/cm3, 50℃时的粘度为1.46~5.0mPa·s, 含蜡量为3.01%~12.37%, 为中质油, 陆南1井原油物性特征与石西凸起原油相似。而滴南凸起北部原油的密度要比石西凸起原油要低, 其值为0.7583~0.7973g/cm3, 50℃时的粘度为0.68~1.81mPa·s, 含蜡量小于4.7%。

1.2 原油族组分特征

石西凸起原油饱和烃含量为67.28%~81.53%, 芳烃在10%左右, 陆南1井原油的饱和烃组成与石西凸起东部地区原油相似。滴南凸起北部地区原油的饱和烃含量为44.04%~64.49%, 芳烃小于4%。

1.3 原油饱和烃特征

石西凸起原油饱和烃图中碳数分布完整, 姥植比为1.24~1.71, 与腹部地区二叠系原油相近, 反映成熟度的轻重比参数∑C21-/∑C22+为1.07~1.74。陆南1井原油的饱和烃特征与石西凸起区原油相似。滴南凸起北部原油饱和烃中以正构烷烃为主, 饱和烃碳数分布完整, 不含γ、β胡萝卜烷, 姥植比大于1.8, 高于石西凸起原油姥植, 显示腐植型烃源特征。该类原油成熟度的轻重比参数∑C21-/∑C22+比值大于3.0, 反映出原油的成熟度较高。

1.4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石西凸起原油的碳同位素值为-28.24%~-29.10%, 与腹部地区来源于二叠系原油的碳同位素值相似, 陆南1井原油碳同位素值为-28.54%~-29.38%, 与石西凸起原油碳同位素值相似, 表明石西凸起和陆南1井原油具有相似的母质来源。而滴南凸起北部原油碳同位素值较重, 其值为-25.44%~-27.95%, 反映出腐植型的母质类型特征, 该类原油的碳同位素不同于二叠系原油, 与侏罗系、石炭系原油的碳同位素值相似。

1.5 原油甾烷、萜烷特征

石西凸起原油以规则甾烷为主, 成熟度参数C29αααS/ (S+R) 为0.45~0.50。从m/z191质量色谱图中可以看出萜烷分布中, 三环萜烷C20、C21、C23呈“山峰”型和“上升”型分布, γ-蜡烷/C30藿烷大于0.2, 在m/z177质量色谱图上有降藿烷系列化合物存在, 表明原油遭受强烈生物降解。陆南1井白垩系原油以规则甾烷为主, 三环萜烷C20、C21、C23呈“山峰”型分布, 在m/z177质量色谱图上有降藿烷系列化合物存在, 表明该原油遭受强烈生物降解。陆南1井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也以规则甾烷为主, 三环萜烷C20、C21、C23呈“山峰”型分布, 在m/z177质量色谱图上无降藿烷系列化合物存在, 表明该原油没有遭受生物降解。滴南凸起北部原油成熟度较高, 无降解特征, 生标含量低。

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2.1 天然气组分特征

石西凸起天然气组分中以烃类为主, 石南1井甲烷含量为81.45%, 氮气含量为14.67%, 重烃含量为3.88%, 干燥系数为0.956, 气体偏干。而石东2井天然气的甲烷含量为7.43%, 重烃含量达87.37%。滴南凸起北部天然气气组分中以烃类为主, 甲烷含量为84.04%~93.66%, 重烃为3.85%~10.67%, 干燥系数为0.904~0.963, 气体偏干。

2.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石西凸起天然气碳同位素较重, 甲烷为-30.38%~-35.71%, 乙烷为-26.32%~-27.82%, 属于腐植型气。该区的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值与腹部的莫北、莫索湾、石南地区乙烷碳同位素相近, 而甲烷碳同位素明显偏重7%~9%, 为高成熟-高成熟气。滴南凸起北部天然气碳同位素也较重, 甲烷为-29.71%~-39.04%, 为高成熟-过成熟气, 乙烷为-25.09%~-27.73%, 也属于腐植型天然气。其中滴西5井3568m~3590m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值为-29.55%, 属于混合型气。

3 油气源分析

研究表明石西凸起原油成熟度较高, 其地化特征与石西油田侏罗系与白垩系原油总体特征接近, 主要为石西原油向北东方向的运移推进, 油源为二叠系乌尔禾组及风城组。陆南1井原油的地化特征与莫北地区原油较为接近, 它是盆1井西凹陷油气向东运移的结果。滴南凸起北部地区的原油的地化特征表明该类原油来源于腐植型母质, 其供烃区为滴水泉凹陷。三次资源评价结果表明, 该区有效烃源岩为二叠系和石炭系, 二叠系为成熟的烃源岩, 而石炭系为高成熟烃源岩, 因此, 该区原油应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天然气的地化特征表明滴南凸起北部天然气为高成熟-过成熟腐植型气, 其主要烃源岩为石炭系, 滴西5井天然气为石炭系和二叠系的混源。石西凸起天然气为腐植型气, 成熟度高, 与滴南凸起北部的天然气具有相近性, 推测该区天然气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 其供烃区为滴水泉凹陷。

4 油气成藏分析

石西凸起原油和陆南1井白垩系原油饱和烃色谱分布完整, 而在m/z177质量色谱图上有降藿烷系列化合物存在, 表明该原油遭受强烈生物降解。结合该区地质情况认为该区原油至少存在两期油气成藏前期低成熟或成熟的油气先成藏, 成藏后遭受生物降解, 之后后期高成熟的油气注入, 从而表现出饱和烃色谱分布完整而在m/z177质量色谱图上有降藿烷系列化合物的特征。滴南凸起的天然气有高成熟天然气, 也有过成熟天然气, 有石炭系来源于的气, 也有石炭系和二叠系混源的气, 表明该区油气存在多期油气成藏。

5 认识及结论

(1) 石西凸起原油来源于二叠系乌尔禾组及风城组烃源岩, 天然气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

(2) 滴西凸起原油主要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 天然气也来源于石炭系和二叠系烃源岩。

(3) 石西凸起原油和陆南1井白垩系原油至少存在两期油气成藏;滴南凸起油气存在多期油气成藏。

参考文献

[1]王绪龙, 康素芳.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原油成因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 1999, 20 (2) :108~112.

[2]廖健德, 康素芳, 李明河, 等.陆梁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10 (4) :29~31.

油气成藏规律 篇9

1 异常压力的成因

形成异常压力的因素很多,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 流体热增压作用。这是地层中产生超压最重要的原因。地层埋藏深度的增加, 地温梯度将会导致低温增加, 达到一定温度有机质将会大量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出现石油、天然气的热增压现象, 当然, 地层水也不例外。异常高地层压力会存在于烃源岩层及储集层中, 这种现象在含油气盆地中非常普遍。

(2) 剥蚀作用。处于幼年期的地貌区, 剥蚀作用的大小是导致地形起伏最大的原因, 地层起伏过程中测压面位置不变, 因此测压面和地面的高低主要是由于地形高低的原因, 造成油气藏压力出现不均衡。

(3) 断裂与岩性封闭作用。在厚层泥岩中所夹的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是由于地层的升降作用, 随着断块的上升, 深度变浅。而原始地层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出现高压异常, 当然在相反条件下会出现低压异常。

(4) 刺穿作用。很显然, 压力的不均衡将会导致塑性岩层发生塑性流动, 产生刺穿作用, 导致上覆软地层或压实作用不强的地方产生挤压, 从而减少孔隙体积, 导致流体压力增大, 形成异常高压。在盐丘和泥火山发育区经常出现异常高压, 就是这个原因。

(5) 浮力作用:气、油、水的密度差异引起的浮力作用, 也可使油气藏内产生过剩压力。

(6) 黏土矿物成岩演变:在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的过程中, 有大量层间水从蒙脱石层中转移到颗粒之间成为粒间水, 导致形成异常高的地层压力。

2 异常压力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2.1 异常高压对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

在异常高压的作用下, 烃分子与烃分子之间会出现较多的相互作用和碰撞, 而克服这种相互作用需要消耗烃分子的内能, 温度的增加率会逐渐放缓, 这将会抑制、推迟有机质的成熟时间以及油气生成的时间。此外, 如果从化学平衡原理来看, 烃类的生成反应也会导致体积的增大, 在封闭良好的热力学体系中, 烃生成反应将会受到抑制, 也会延迟有机质的成熟。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的实验研究表面, 压力值与有机质成熟和油气生成速度成反比趋势, 在异常超压作用下, 烃源岩生油、气速度将放缓。因此, 异常高压不利于烃源岩的热演化作用。

2.2 异常高压对储集层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 异常高压对储集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伴随着异常高压的形成, 高压系统内流体的运动及能量交换将会受到阻碍, 成岩作用速度减慢, 从而导致储集层内保留了较多的孔隙空间, 孔隙内填充系数较低。

(2) 异常高压支撑着一定的上覆岩体载荷, 导致地层自身的应力减小, 这样既减小了超压地层自身所受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 也抑制了成岩作用后期的压溶作用, 从而有利于储集空间的保存。

(3) 异常高压作用下所产生大量微裂缝的影响。他不仅提高了储集空间, 更较大的改善了高压系统内储集层之间的内部连通性, 使储集层的渗流能力变好。

(4) 超压还有利于深部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保存及改善。超压流体周期性的排放, 能够增强储层中溶解物质的交换, 促进淋滤作用发生, 增加次生孔隙的发育。伴随着烃类的生成, 大量黏土矿物的脱水作用, 地层内部流体急剧增加并受热膨胀, 致使地层孔隙流体压力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 大量的有机酸还会随着烃类的生成而释放, 并溶解于孔隙水中, 形成酸性介质环境。在这种介质条件下, 高温、高压的地层会致使碳酸盐矿物、长石等的溶解性能显著增强, 从而产生大量的次生孔隙。

2.3 异常高压对盖层封盖作用的影响

在异常高压体系中, 孔隙流体压力与盖层的封盖能力成正比, 它完全可以阻止任何流体的体积流动 (包括油气水) 。“压力封闭”的泥岩具有剩余压力或者流体势边界这样的物理封闭能力, 其高势面位于高压泥岩层的中部, 将烃类阻止于泥岩层的下方而聚集, 同时对储集层孔渗性的保存、增强抗构造变形的能力、增强断层封堵性和阻止烃类垂向流动都非常有效。与物性封闭不同, 物理封闭无论对水溶相还是对游离相的烃类都是有效的。在岩性因素对流体的影响较小, 甚至岩层发生破裂时, 只要这种高压存在, 超压流体都能有效阻止油气以各种形式运移。压力场研究对非常规油气藏尤为重要, 裂缝、节理、页理的张开和储存油气都要靠超压, 致密砂岩气藏都是处在超压体系中, 从这个角度上说, 超压流体对油气的封盖作用更有效。

2.3 异常高压对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保存条件对于油气藏的最终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异常高压对油气藏的保存有双重作用 (破坏和保护) 。首先, 油气资源随着异常高压产生的微裂缝运移, 会导致油气藏破坏形成次生油气藏或者运移至地表被彻底氧化破坏。此外异常高压的存在能够阻止地下水活动, 减少氧气及细菌破坏油气藏, 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3 结论

超压抑制了烃源岩的热演化, 增加了液态烃存在的深度范围, 同时扩展了深部地层油气勘探领域。超压也减小了储集层自身骨架的有效应力, 使得更多的孔隙得以保存。超压能够让盖层封闭性能更好, 形成更有效的压力封闭体系。超压还是油气运移的重要动力。因此, 异常压力对油气成藏要素都有重要的影响。

摘要:地层压力的变化即是油气运聚动力来源, 在一定地质背景下, 压力的分布还会控制油气资源的分布。油气分布与异常压力关系密切, 通过分析地层异常压力对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包括异常高压对烃源岩演化、储集层、盖层以及油气藏保护的影响, 可以丰富石油地质理论和提高油气勘探效益。

关键词:地层异常压力,成藏要素,油气运聚,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兆云.超压与烃类生成相互作用关系及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29 (4) :12-15

[2]孙冬胜.沉积盆地超压体系划分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25 (1) :14-20

【油气成藏规律】推荐阅读:

油藏成藏05-15

成藏条件09-14

油气工程05-16

油气产业06-11

油气爆炸06-23

油气富集08-03

地质油气08-10

油气工艺08-18

海上油气08-30

油气销售09-11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下一篇:责任分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