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作用

2024-09-20

景物描写作用(精选12篇)

景物描写作用 篇1

摘要:在《呐喊》《彷徨》中, 色彩感是十分强烈的, 这也是鲁迅小说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 本文就从色彩词的角度切入, 分析它在小说的自然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 能够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二是自然景物是色彩描写, 能够服务于人物的心理情绪。三是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 能够表达作家自己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色彩词,描绘,真实感,心理,情感

据萧红回忆, 鲁迅曾就衣服的“配色”发表过如下意见:“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 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 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 红上衣要配红裙子, 不然就是黑裙子, 咖啡色的就不行了, 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 上边穿一件紫上衣, 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鲁迅还告诉萧红, 他在日本读书时, 曾读过论及色彩学的美学书籍。通读鲁迅的《呐喊》、《彷徨》, 我们会发现, 鲁迅很成功地把他的色彩学知识融入他的小说世界, 他不仅仅用色彩词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 并且成功地运用于环境描写, 特别是自然景物, 虽然在《呐喊》、《彷徨》中几乎没有纯粹的自然景物描写, 几乎都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但由于鲁迅是严格按照现实主义的原则来创作小说的, 因此, 对于作品中的自然景物, 作者是尊重自然本身进行描绘的。现在我们就从此角度切入, 来具体深入分析一下色彩词在作品的自然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自然景物描写, 也称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和社会环境中某些具体地点﹑地理形势﹑季节气候﹑风景特点﹑山川草木﹑建筑设置的描写。在《呐喊》《彷徨》中色彩词在自然环境描写中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 能够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自然景物本身就是充满了色彩的, 色彩美是自然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因此, “在文学创作时, 作家总是运用色彩词把自然景物的摇曳多姿﹑绚丽多彩生动地勾画出来。”由于地域、气候等的不同, 会造成自然景色色彩的明显的差异。作者在《呐喊》、《彷徨》中进行描写时凭借敏锐的观察和色彩感受能力, 准确地把握住自然景物的色彩特点运用色彩词把它的色彩生动而逼真的描画了出来。比如都是写天色, 请看下面三句描写:

秋天的后半夜, 月亮下去了, 太阳还没有出, 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

———《药》

上面是铅色的天, 白皑皑的绝无精采, 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在酒楼上》

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

———《故乡》

第一句话用“乌蓝”这个色彩词来描绘在这个特定的季节秋季、这个特定时间段“月亮下去了, 太阳还没有出”的“后半夜”里的天色, 精确而逼真!第二句话用“铅色”表现出了冬季阴沉且有微雪飞舞的天色的特征, 第三句话用色彩词“苍黄”准确地抓住了当时天气阴晦的特征。同样写天色, 作者运用了不同的色彩词, 把不同的季节、天气的特征做了精确的描绘, 逼真地再现了人物生存的自然环境。

同时, 自然景色是有活力和生命的, 就是说他们始终处于运动的过程, 会呈现出无穷无尽的色彩变化。《呐喊》《彷徨》中的描写素以精炼著称, 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中国旧戏上, 没有背景, 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 只要主要的几个人 (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 , 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 这方法是适宜的, 所以我不去写风月, 对话也绝不说到一大篇。”对人物描写尚且如此, 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惜墨如金, 但往往能只用几个色彩词, 就把自然景物的运动变化表现出来, 可谓神来之笔!如下面的两句描写:

银白的曙光又渐渐显出绯红, 太阳光接着照到屋脊。

———《明天》

临河的土场上, 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 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 几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

———《风波》

第一句话从太阳色彩发生的从“银白”到“绯红”变化, 写出了时间的流逝, 也表现出了单四嫂子在失去宝儿之后迷茫、麻木的精神状态。第二句话通过不同事物、不同色彩的转换, 写出自然环境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的悄然变化。两句话都通过色彩的变化, 微妙地展示出自然景色的动态美。

二.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是作品的典型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能够服务于人物心理情绪。

绘景敷色, 不只是景物色彩的客观描写, 它还包含着人物的心理因素和情绪色彩。王国维说:“境非独谓物也”, “物皆著我色彩”。 (王国维《人间词话》) 这也是说, 在小说作品里, 景物的自然色彩往往是同人物的心理﹑情绪色彩相互渗透的。“从美学角度来说, 就是所谓‘移情作用’。人的主观情绪能移注于体外景物, 使之本来只有物理性 (如客观颜色) 的景色, 还会带上某种人为的感性色彩, 从而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情绪。”在《呐喊》﹑《彷徨》中作者是通过自然环境的色彩描写来反映出人物特定的思想性格的, 因为人物的心境、感情不同, 对环境的色彩感受也大不一样。如下面的一段话:

他说着, 狮子似的赶快走进那房里去, 但跨进里面的时候, 便不见了白光的影踪, 只有莽苍苍的一间旧房, 和几个破书桌都没在昏暗里。他爽然的站着, 慢慢的再定睛, 然而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 这回更广大, 比硫黄火更白净, 比朝雾根霏微, 而且便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

———《月光》

常人眼中普普通通的月光, 在陈士成的眼中却发生如此奇异的变化, 变的比“黄火更白净”, 反映出陈士成在落榜后精神心理的严重扭曲, 也深刻揭示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残酷摧残。

三.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 能够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

色彩一方面作用于人的心理和情感, 因而在人的心灵上留下痕迹;另一方面, “色彩又经过人的心理、情感的折光而被诗化、艺术化, 人们对色彩的感受、体验, 是与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密切地联系着的。”所以, 在文学作品中, 情和景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词家多以景寓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不仅诗词如此, 小说、散文也是如此。因此, 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色彩及其变化, 是作家传达思想感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手法。如《社戏》中的这一段精彩自然景物描写: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在鲁迅直面人生﹑揭示社会病态的作品中, 这段用色彩词描绘的充满乡土气息﹑令人神往的自然景物描写实属罕见, 作者先从嗅觉写起, 写岸边豆麦和河底水草的清香, 然后转入视觉, 用“月色”﹑“淡黑”﹑“铁”几个充满色彩的词语为我们描绘出一副富有动态色彩美的画面, 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有时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色彩和人物的色彩的对比, 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如在《故乡》中有这样两段自然景色的描写:

⑴这时候, 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边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尽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⑵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 这我知道, 在海边种地的人, 终日吹着海风, 大抵是这样的。

在⑴中描写“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作者用浓墨重彩描写了一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挂着“金黄的圆月”, “海边的沙地”上还种着“碧绿的西瓜”, 作者又这么鲜艳和明丽的色彩来勾勒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 从而来衬托人物的美好形象, 那时的闰土在“我”心中是个小英雄。但在⑵中, 作者用“紫色”、“灰黄”、“通红”这几个色彩词对人物进行直接的描绘, 表现了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生活的麻木。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 可以清楚感受到作者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对造成人民精神麻木的黑暗社会的沉痛批判。

参考文献

⑴刘云泉:《语言的色彩美》, 安徽教育出版社1 9 8 8年版⑷。

⑵《鲁迅全集》第四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年版。

⑶吴士余:《中国小说美学论稿》, 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6年版。

⑷吴篮铃:《小说言语美学》, 1 9 9 6年版。

⑸徐祖华、余新明、孙淑芳:《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 安徽大学出版社2 0 1 2年版。

景物描写作用 篇2

写景状物一般要对所写植物、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区环境作“镜头特写”,特写不能太笼统,要逼真、有层次,这就必须把一个整体的东西分解为右干细部来描写。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分解成为“干、枝、叶、皮”来写。分解有序,抓住特征描绘,就把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可感。

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是写动植物形状,迹或是写景,如果想写得逼真、真体,就可利用分解法,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动物五官肢体活动起来,使景物层次分明,使结构有条理,也就完成了物、意、文的又重转化。

古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例析 篇3

先看2009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问题:这首散曲最后四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①这首曲子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生机的初秋景色。

②本曲以乐景衬哀情,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③本曲以景结情,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从这道试题我们不難看出,第①点是从诗歌的内容方面分析的,第②点是从诗歌表达的情感方面分析的,第③点是从诗歌的结构方面分析的。因此古代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思考的角度应该是内容、情感、结构三个角度。

对古代诗歌景物描写作用的赏析,难点往往不在内容和情感方面,而主要在对结构作用的分析上。如何来分析景物描写在结构上的作用呢?这主要看描写的景物处在什么位置上,一般说来,诗歌开头的景物描写主要有奠定感情基调、起兴、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等作用,中间的景物描写主要有过渡、照应、对比反衬等作用,结尾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以景结情、照应、对比反衬等作用。

一、开头的景物描写

1.起兴。

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

思?摇远?摇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摇?摇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问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这首词表达了闺中人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以深秋的红叶黄花起兴,引出闺中人对远方行人的思念(结构上),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内容上),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情感上)。

2.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如2014年的全国课标卷:

阮?摇郎?摇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问题: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首二句写春风吹雨,残红满地;三四两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词的下阕写出了女主人公无法排遣的孤寂愁闷之情,因此从全词来看,词上半阙的景物描写在结构上为全词奠定了哀婉的情感基调。

3.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送人到松江

俞 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问题: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诗的首句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的景象,交代了送别的季节、地点,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感,为下文具体描写离愁做铺垫。

二、中间的景物描写

1.过渡。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韦?摇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

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问题:第三联去雁和孤云等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第三联上句描写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含蓄地表达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下句写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漂泊孤独之感。第三联通过描写去雁和孤云使诗歌由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到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

2.照应。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问题:颔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①照应标题。临安城里下了一夜的春雨,次日清晨深巷里又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这番景象与标题“春雨初霁”相照应。②承上启下。承接上联作者感叹世情浇薄,并对自己此次出来做官心存不安,所以才会彻夜听雨无眠;正因为春雨初霁,所以在“晴窗”下品茗分茶,诗人闲来无事,用写草书来消磨时光。③春光明媚,然而诗人彻夜未眠,国事家愁伴随雨声涌上诗人的眉头,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惆怅。

三、结尾的景物描写

1.以景结情。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问题: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结尾以景结情,含蓄隽永,韵味悠长。

2.对比反衬。

眼?摇儿?摇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试析“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一句的作用。

唤起闺中女子春愁的黄莺在何处啼叫呢?是在绿杨影里,还是在海棠亭畔,抑或是在红杏梢头呢?自问自答,颇耐人寻味,这句话描写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欢快景象,用鸟语花香的乐景来反衬主人公隐藏在心中的无限春愁。

值得注意的是,景物描写的作用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作用同时具备,如上文的《送人到松江》,了解了这一点,考生才能够把答案写完整。

景物描写作用 篇4

一、起兴, 孕育诗人情感。

起兴, 又叫“兴”。《毛诗训诂传》说:“兴, 起也。”即由景物引发情思。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 是一种借物言情, 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在《诗经》中大量存在, 如我们熟知的《蒹葭》中“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关雎》中“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氓》中“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等意蕴丰厚的诗句, 此时诗人的情感尽在酝酿之中, 有时也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当然, 后来诗词也多有效法, 在此谨举一例:

拟行路难 (鲍照)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本诗作者旨在咏叹人生苦闷, 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 以水流方向的不一, 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 为后文诗人命途多舛做伏笔。它能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生动形象, 耐人寻味, 诗人情感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二、烘托, 渲染诗人情感。

烘托, 在此主要指用景物气氛的渲染来加重衬托的力度, 以充分体现作者的情感。例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这三句写的是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 一对恋人在长亭惜别。这里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而且就凄切的蝉鸣、阴惨的暮雨, 烘托出一种浓郁沉重的悲凉气氛, 浓墨重彩式地为诗人在后文中抒发的离情别绪做了深深地渲染。

此种手法在诗歌中不胜枚举, 权举我们所熟悉的一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在这短短28字的小令中, 诗人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 通过将“枯藤”、“老树”、“昏鸦”等十种寻常景物巧妙连缀, 营造出了一种悲凉的意境, 渲染气氛, 显示主题, 淋漓尽致地传达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愁思。

三、反衬, 彰显诗人情感。

所谓反衬, 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 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 使其得以彰显。例如高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王籍《入若邪溪》中“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都是反衬的名句。在借景抒情诗中, 则主要体现为“以乐景衬哀情”和“以哀景衬乐情”两方面, 这在以下两首诗中分别得以很好体现:

[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 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 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 南朝旧曲, 司马泪痕多。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前一首中, 前三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欢快的水乡图, 但下片随之一转, 抒发了作者深沉的兴亡之感和抑郁不得志的悲情。后一首, 景物折射悲情尽显, 但细细品来, 不难发现诗人虽怀才不遇、流落天涯, 依然心忧天下、壮心不已, 其精神, 令人赞叹钦佩。

四、收束, 升华诗人情感。

很多诗歌以景收束, 如“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等等脍炙人口的名句, 我们尽可信手拈来。其实这就是“以景结情”的诗歌创作手法。

所谓“以景结情”, 就是指诗歌在叙事、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 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往往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更具张力, 是诗人情感得以进一步升华的体现, 同时也给读者“临去秋波那一转”的美的享受和“余情袅袅, 萦怀三日不绝”的感知体验。

最后, 我们具体感知一例: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作用 篇5

万荣二中

郭红娟

教学目标:通过实例总结诗歌鉴赏景物描写作用。教学重点:景物描写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景是诗歌表达感情的重要依托,理解诗歌的景对我们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诗歌中写景的作用,主要从三方面来考虑: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诗文来归纳写景在结构上的作用。

二、结合诗文具体赏析写景在结构上的作用。

1、阅读诗文,思考写景作用。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作用:借景抒情。通过被月光照得雪白的庭院地面、树上栖息的乌鸦、冷露和被露水打湿的桂花,描写了一幅中秋月夜图,其目的则在于渲染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烘托作者思乡的孤寂。

2、阅读诗文,思考写景作用。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锵曳杖声。

第一句“雨洗东坡月色清”描写了一幅清净、幽寂的雨后月下东坡图,正是这样的美景让自称“野人”的诗人在“市人行尽”之后出了门。起起兴作用,即先言他物,领起下文。

3、阅读诗文,思考写景作用。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首联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呼应;尾联是风定云平,与归猎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送人过松江

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第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即将远行的小舟的景象,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韦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这首诗的题目为“题盘豆驿水馆后轩”,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在写景的三联中,首联和颔联描写的是盘豆驿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滩头清波中鹭鸟静立,农人披着夕照在原上耕田。尾联所抒之情很好把握:表达对江南的思念与依恋之情。那么,前两联的如画美景与尾联的哀情是如何被诗人巧妙的统一起来的呢?就是借助第三联。此联描写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和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引起了诗人的漂泊孤独之感和其对江南的思念,这就实现由景到情的过渡,从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到尾联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

三、总结归纳

写景在结构上的作用:

先言他物,领起下文

如何描写景物 篇6

写作难点:缺少文采,景物描写干巴巴怎么办?

我们常常听说一种作文评语:缺少文采。而缺少文采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作文中没有景物描写,或者景物描写不精彩。

什么是景物描写呢?我认为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风景,还有某些物体,甚至是光、影、气息等的描写。

在生活中,看见、听见、闻到、尝到是我们写景物作文直接可以依赖的,我们称为观察,观察是否多角度、是否细致直接决定了景物描写的细节是否精彩。

举例学妙招

例1:一片站着稻草人的稻田;

一棵住着麻雀的合欢树;

一个有着大黑狗和竹篱笆的院子;

三间黑屋檐的瓦房。

每天晚上都会有两三只大花猫从屋顶的天窗经过,猫脸紧贴天窗向内张望。晴朗的夜晚,猫耳朵善意地转动,月光把猫耳朵投射到屋子的地面上,仿佛在地上画了一个巨大的猫头,也许,在宁静的夜晚,猫能听见人们心里的声音。

这就是男孩朱迪原先的家,在偏僻而又美丽的星河村,一个用山和田野连接了天空和土地的地方。

景物描写依靠观察,观察是可以根据顺序进行的,有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此处的观察运用了空间顺序,从远处的稻田,写到近处高处的合欢树,近处低处的竹篱笆和狗。再写近处的瓦房,瓦房屋顶上的那只猫。最后,镜头移动到瓦房内的男孩朱迪的家,由此交代了《城市的眼睛》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美丽的星河村。

例2:十月,桂花山下桂花开,金黄色的桂花在阳光下一片灿烂,风儿吹来,桂花树枝条摇曳,下起了阵阵桂花雨。

这些花儿啊,看起来很轻很轻,仿佛风风雨雨到了它们这里便戛然而止,全被酿成了香甜的味道。在短短的几天里,它们却又要把满树的灿烂和甜蜜都散发尽,一丝儿都不留。

泥地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桂花,让人不忍心踩踏。

朱迪一家在桂花树下合影留念:朱迪站在中间,左边和右边分别是爸爸和妈妈,全家人紧紧地靠在一起。

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桂花的描写重在运用味觉的描写,桂花的香甜,烘托了朱迪一家人的亲情甜蜜。桂花雨的短暂,也暗示了一家人幸福的短暂。此处的景物描写是围绕人物描写展开的。

例3:学校门口的合欢树在冬天里被雪压断了一根大大的树杈,折断的地方是树的伤口,流出一些树的汁液,像眼泪一样顺着树干淌下来。

晶晶和朱迪替树感到伤心。

丁老师指着合欢树刚刚发出的绿芽,说:“树受伤了,可是,你们看,它还是发芽了,只要它自己想长好,它就能长好。夏天的时候,你们再来看,它就不一样了。”

晶晶和朱迪又替树感到高兴。

看见“快乐”和“伤心”在孩子们脸上一一表现出来,丁老师感到略微放心了一些。

过了些时间,合欢树叶慢慢长大了,长成了一片一片绿色的“小羽毛”,夏天又快到了。

景物描写和叙事结合起来,可以让叙事变得感人,也巧妙地推动着情节发展。此处写景是根据时间顺序进行的,用景物描写凸显季节变化,故事背景从冬天转为春天。同时,故事中人物面对合欢树的伤心和快乐,也使得故事叙述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妙招总结:

1.观察: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手“五个宝”是写景作文的好帮手。

2.想象:依靠想象,在脑海里呈现一幅或多幅画面,在画面中加入声音和色彩,再开始写景,是不是容易很多?

3.情感:景中有情,景物描写中要出现人物,对于景物,人会产生怎样的情感?人还会赋予景怎样的情感?

跟着作家学,试一试

冬天来临,光秃秃的树有什么可以写的吗?看这张作文地图,运用观察、想象和情感,从远看、近看、向上看、听、闻、触摸、情感七个方面搜集写作素材,是不是特别丰富?在此基础上,你只需要选择其中一部分进行描写哟。

你会选择哪条线索进行描写?请打“√”并写一段充满情感的景物描写。

看(远看、近看、向上看) 听 闻 触摸

习作精彩片段摘录

听,美好的声音

六年级 吴佳栩

我来到树大根深的森林。啊,这里的声音多么奇妙!我听到小草正努力地向上长着,冲破阻止它前进的拦路虎。听,现在,它正与石头搏击,希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天日。

突然,仿佛听见一个巨大的声音,我吓了一跳,连忙侧耳倾听,声音竟从远古传来,是野人族长在和他的子民们开会吗?他们那“呜啦呜啦”的声音令森林的鸟儿们狂笑不止。

狂笑之后,一个细小的声音传来,那是蚯蚓松土的声音。它们是多么勤劳,为树根创造美好的环境,制造更多的养料。每每听到这样的“松土之歌”,我都会对蚯蚓产生崇高的敬意。

景物描写赏析举隅 篇7

景物描写赏析常见问法有:(1)请分析其表现特色;(2)文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请分析画线文段的表达特色;(4)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5)赏析某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我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赏析。

第一,修辞手法

景物描写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排比。

例1. 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在风中挥动着僵硬的手臂,像是鞭笞着什么,从远远的地方望去,就见一群一群的鸟儿在麦地上空不停地盘桓、寻找,宛似一帮无家可归的落魄子弟。

赏析:运用拟人、比喻、变换视觉的方法,表现稻草人的“尽职尽责”,鸟儿的无奈无助。

例2.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赏析:运用拟人、比喻手法,“急雪”“惊风”既实指气候,又比喻恶劣环境,用“急雪”和“惊风”来表现兄弟情深。

第二,描写角度

描写角度主要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心理感受、视觉变换等。

例3.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赏析: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听觉、视觉和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例4.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赏析:从视觉、触觉和听觉多角度表现了日暮山间的清幽,表露了作者等待友人而心不焦的闲适心境。

第三,描写方式

景物描写常用的描写方法有细节描写、白描、动作描写。

例5. 只有舀水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悠悠。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赏析: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把背水的情景描写得惟妙惟肖。

例6.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赏析:运用白描和比喻手法,将作战阵式写得极有气势。不但写出了军队的威武和士兵的斗志,而且还让我们感触到了将士们激动而自豪的情怀。

第四,表现手法

景物描写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想象、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等。

例7. 农民们将它收拾得简净整齐,豆角藤蔓架用竹竿编扎,一排排挺立。每到初夏,茄子泛紫,黄瓜的丝蔓上开出黄花,青菜长得最茁壮,在阳光下泛出油油的绿色。菜田的尽头,接着一望无际的麦田,越过道路、溪流和沟壑,一直向南伸向秦岭北麓的山脚下。出于好奇,我向着目力无法企及的远方张望。乐游塬麦田间的小道上,农民赶着大车来了去了;农舍上空,炊烟聚了散了。

赏析:(1)动静结合:在景物描写中又间以人物的活动;(2)选取农田中典型景物;(3)色彩鲜明;(4)由近及远,富有层次感。

例8.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赏析:(1)以静衬动,从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2)寓情于景,以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3)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属实写。(4)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上句听觉描写下句视觉描写。

第五,写作顺序(或组合方式)

写作顺序包括时间、空间两种顺序。时间顺序一般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空间顺序包括从外到内,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整体到局部、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由点到面等。

例9. 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茫茫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饭。

赏析:(1)按照“清晨”、“中午”、“日色已尽”的时间顺序,对“炊烟”的全貌,给读者完整的印象和认识;(2)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挠醒”、“嬉戏”、“挽起臂膀”等词语,将“炊烟”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特征,增强了亲切感与感染力,使感情表达更为充分。

例10.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

赏析:(1)由大到小(或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2)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写出烟云缥渺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胜景。

第六,选取典型意象

例11、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赏析:(1)选取了麦天代麦性事物;(2)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3)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综上所述,景物描写赏析的角度虽多,但比较常用的还是以下几种: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描写方法:细节描写、白描

描写角度:听觉、视觉描写表现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想象、虚实结合

勿小看景物描写之作 篇8

出现这些情况, 是因为刚进入高中的学生, 在他们的脑海里, 更多的是纯记叙的概念, 还没有完全体会到描写的魅力。而作为高中的启蒙老师, 就非常有必要结合课堂所接触的篇目, 让他们彻底了解描写在文章里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然, 描写有多种类型, 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 每一种描写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下面, 谈谈景物描写对一篇文章的重要作用。

一、典型的景物描写能够渲染特定的故事氛围

一般人看到景物描写, 都会认为它无非就是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 其实不然。如鲁迅的小说《祝福》, 文章一开始就有这样一段描写: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 接着一声钝响, 是送灶的爆竹。这是一段描写祝福景象的景物描写, 通过远远近近燃放爆竹的声音渲染了即将过新年的喧闹喜庆的氛围, 听着这样的声音, 每个人都虔诚地期盼着新年所带来的新气象。可就在这样一个景象里, 祥林嫂却如尘芥般被扫除得干干净净、无声无息、理所当然。这种万人共享的热闹和一人辞世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对比中, 无须千夫所指, 人性愚私、人情冷漠在小说开头就已直入人心了。

二、典型的景物描写能够烘托人物的思想情绪

景物虽然是客观的, 但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受, 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 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 进而产生共鸣, 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感、陶醉之情。在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里, 作者从热闹拥挤的人群中逃避到另一个世界——地坛里, 坐着或躺着, 看书或想事。日复一日的亲密接触后, 有了一段描写蜂儿、蚂蚁、瓢虫、露水等事物的景物描写。我们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时候走出来的, 但从这个过程却能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么的艰辛。

在刚刚双腿残疾时, 作者什么都不想看, 什么都想不通, 看不到希望, 找不到出路。从这样一种茫然甚至麻木的状态到能感知草木竞相生长的声音, 到发现每一种生物的鲜活灵动, 不得不说, 作者把艰难复杂的心路历程都赋予在这段奇妙的景物描写中了。从中我们不难窥见, 作者已然明白, 每一种生灵, 不管它是多么的纤弱, 不管它是何等的渺小, 它们都有自己独特而永恒的生存价值。人亦如此, 自己也尽然。所以与其说露水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还不如说作者颓废挣扎的心理轰然倒塌, 明白人生真谛的作者顷刻新生。

三、典型的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

虽然许多学生都懂得文似山峰不喜平, 但真正做起来却很有难度。因为取材于生活的事情, 偶尔可以用欲扬先抑法、设置悬念法、巧造误会法等方法, 更多的并不是一波三折而是平平淡淡的, 所以他们无奈地都选择了平铺直叙。写温暖, 莫名其妙地就温暖了;写顿悟, 迫不及待地就顿悟了;写跨过那道坎, 坎还没有设好就已经跨过去了。实则, 水到渠成地安排一些景物描写, 也能很好地推动情节的发展。如这样一个段落:上星期的数学检测已经揭晓, 我的心一下子随之跌落谷底。独自沿着校园的小径走着, 深感发自内心的无力与绝望。蓦地, 隐约有一抹淡紫在闪现。走近一看, 原来是紫藤萝花开了。淡紫色的小花氤氲着它所有的炽热与渴盼, 肆意地在寂寥与凄清的夜风中摇曳, 令人动容。墙角背后, 阳光稀缺、风吹雨打, 但是它以这般独特的美丽震撼了世人。望着它, 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信念, 它会伴着我穿过无知彷徨的津渡, 找到新的奋斗的方向。这样的景物描写就为小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 自然而然地推动作者心境的变化, 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很多名篇也是如此安排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从一开始的颇不宁静到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最后我什么都没有, 都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推动的。

四、典型的景物描写能够深化文章的主旨中心

有人说过, 景物描写在揭示文章的主旨上, 有时和一个情节一样担负着同样的作用。景物描写运用得好, 往往能收到“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 好的景物描写可以成为文章主旨的闪光点。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边城》, 他给我们描写了一个山青青、水冷冷如桃源般优美而又相对封闭极具地域特色的生活环境。这样的湘西凤凰城, 风光秀丽, 民风纯朴, 人与人真诚相待。而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 就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 借此讴歌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 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由此可见, 表达深刻的主旨, 不一定非得使用重词浓笔, 有时在自然隽永的景物描写里, 同样也能够收到强烈的反响。

用心体会景物描写, 精心安排景物描写, 不同的景物描写会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它将给你的写作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动效果, 让你再也没有作文字数之忧, 唯有作文意味深远之悦。

《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描写 篇9

让我们先看塘边的树。“荷塘四面, 长着许多树, 葱葱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 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后文回应:“荷塘的四面,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都是树, 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 漏着几段空隙, 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漏着的几段空隙很妙, 否则月光就照不到塘中的荷叶荷花上了。而这些树远近高低的“不均匀”, 正构成树的和谐美。树的繁多、茂密, 以及树的长势、排列和走向是树的总体特征———均衡、统一;而树的远近、高低、空隙则又恰好打破了这一均衡和统一的局面, 使之变得更加和谐, 更加完美。所有的树又分为两类:不知名的树和知名的杨柳。如果都是弯弯的杨柳, 便显得太单调太乏味了, 因而需要有高处丛生的灌木来陪衬, 使之形成“杂多”的统一。而且这些树恰又妙在杨柳最多, 这样月下塘边杨柳的婀娜柔美便与月色的淡雅朦胧协调一致了。

再看看塘中的荷。“田田的叶子”, “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但毕竟只是平面的;再写“层层的叶子”, 便增强了荷叶的立体感、层次感。只有叶, 没有花, 即便满眼碧绿, 颜色也未免有些单调;因此, 又在一片碧绿中,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色彩便丰富些了。白花若一味盛开, 或一味含羞, 也不美;好在“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这样就美态芬呈了。写到这里, 已写尽了荷的“静若处子”之美, 但作者仍显不足, 仍再写那叶与花像闪电般的“颤动”, 写叶子“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令人想到惊若翩鸿的洛神风韵, 充分表现出塘中的荷动静相衬的和谐旋律, 难怪乎作者要说“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如果说, 先生在为我们演奏一首名曲, 那么塘边的树, 塘中的荷, 只是伴奏, 只是烘托, 主旋律便是他用小提琴拉出的月光曲;而先生恰又是一位天才的画家, 他又把这首月光曲绘成了一副淡雅和谐的月色图。

月光如流水, “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是动感, 但作者却用“静静”一词来对衬;月光如流水, 照在荷叶上, 应当是很明亮的, 但它却偏偏又要穿过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月光如流水, 静静地往下“泻”, 塘上薄薄的青雾又往上“浮”, 这一“泻”一“浮”便衬托出了月色的朦胧、恬静和柔美, 如此多姿多彩的月色, 给人多么和谐的美感!既是满月就该朗照荷塘, 但“天上却有一丝淡淡的云”, 使得这“笼着轻纱”的月色又笼上一层轻纱, 朦胧复朦胧, 梦中又有梦!如果让这淡淡的月光均匀地撒在荷塘上也未尝不可, 但作者偏要让她“犹抱琵琶半遮面”, 让她“隔了树照过来”, 让“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与“画在荷叶上”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相映, 竭力突出这不均匀的月色构成的和谐美。而这是怎样的“光与影”啊!蒙着青雾, 蒙着淡淡如流水一般的月色,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参差的斑驳的黑影衬着的杨柳的倩影, 淡淡地画在这田田的荷叶上。先生正是以荷塘的碧绿荷叶作画布, 以淡雅的月光绘这婀娜的树影;在这幅不均匀而极和谐的月色图中, 贮满了怎样的诗情啊!

指导学生朗读景物描写的关键 篇10

师:你能读读描写美景的片段吗?

(生朗读一遍课文后, 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一阵大雨过后, 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师:现在请大家说说你自己读了这段话之后的感受。

生:眼前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我仿佛到了这样的情景中, 感觉到现在就站在这个美丽的湖边欣赏美丽的荷花。我闻到了荷花的清香味道, 我的心都醉了。

生:这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真是人间仙境啊!

师:这里描写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这多亏了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作者通过文字将这一美丽的景色描写了出来。那么, 请大家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塘的美丽。请大家认真读书, 将最能够表现荷塘美丽的词语画出来。 (学生读书, 圈画词语。)

师:现在我们开始交流你们所圈画的词语, 并且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我圈画了“镶”“透”这两个动词。这两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阳光透出云雾时的美丽画面, 将阳光映射下的黑云和白云的层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生:这段话用上了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例如“黑、白、青、紫”, 因为有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这个湖面显得更加美丽了, 看上去就像一幅画一样, 难怪王冕要将这样的美景画下来。

师:是呀, 这段话写得太美了。下面请大家将这一美丽的景色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特别要注意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

【教学思考】

如何朗读?这是不少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特别是遇到景物描写的文章的时候, 一些教师往往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开始指导学生朗读。其朗读指导的程序往往是:说说景物美不美→说说景物哪儿美→找出能够表现景物美的词语→朗读的时候注意这些词语。

这样的朗读指导是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惯性流程。反思这一惯性流程, 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读”的前提是什么?如果我们只是进行“如何读”的技术指导, 这样的朗读还是一种鹦鹉学舌的嗓音训练。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只能够拿腔拿调地朗读, 乃至成为一种惯性的技术朗读。因此, 我们看到的是, 不少学生在朗读景物描写的文章的时候, 总是能够条件反射般地将那些关键的词语读得抑扬顿挫。但是如果问他一句:“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往往不知道, 或者可能说就是要通过这些词语的处理来表现景物的美丽。

本真的有感情朗读不是将感情“送”进文字中, 通过一种程式化的抑扬顿挫来表现, 它应该是将语句中所包含的意思和情感自然表现出来。因此在朗读指导中,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这样读”, 然后才是“如何读”。解决了“为什么这样读”的疑问, 那么“如何读”就能够解决了。

要明确“为什么这样读”, 就是要明确叙事文本中景物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找出景物和人物的联系之后, 就自然能够明白景物意味着什么了。这样的朗读即使不用指导, 学生也能通过朗读将语句所包含的意思和情感自然地表现出来。就以《少年王冕》中的“荷花”的出现为例, 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 我们要摒弃往日的先朗读后理解意义的做法。我们应该先让学生理解景物的意义, 然后通过朗读将景物的意义表现出来。

那么, 此处的“荷花”对于王冕来说意味着什么?需要注意的是, 理解“荷花”的意义不能从写法的角度, 用写作术语来作一个简单的、抽象的概括———这是“借景喻人”了事。这只是站在写作研究者的角度做出分析。这样的分析无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应该以一种主体切入的角度来看待王冕眼中的景物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一点, 那么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自然就会明白景物的附着意义。

因此, 此处的荷花的出现有这样一些值得我们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七泖湖的荷花是今年才有的吗?雨过天晴的七泖湖的美丽荷花在这三四年间就没有出现过?七泖湖的周围也有其他的植物, 为什么只有荷花让王冕感兴趣?

如果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一番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就能够深刻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说得非常好。叙事文本中的景物是文本主人眼中的景物, 或者说这是文本主人在自然界中选择的结果。既然是一种选择, 这就提供给我们一个解读的契机:为什么这些景物落入文本人物的视野?为什么是这样的一种形态?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进行思考, 我们自然就能够找到解决如何读的方法。

有一位老师教学《少年王冕》的“荷花”这一段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师:三四年间, 王冕在七泖湖放牛、读书, 生活如同一条小河一样流淌着。但是在一场雷雨之后, 他的人生之路发生了变化。谁来读读这段话?

(出示:一阵大雨过后, 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

师:谁来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生:雨后荷花的样子。

师:这段话里的景色非常的美。有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三四年间, 王冕都是在七泖湖放牛, 七泖湖的荷花在夏天是不是每年都是这样的?

生 (齐) :是的。

师:那请大家想想, 三年前的王冕能看到这样的美景吗? (一段话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生:前几年王冕没有能够看到荷花的美, 是因为他不具备欣赏荷花美的素质。但是通过这几年读书, 他积累了一些审美底蕴, 所以能够在今年看到荷花的美。

生:此处荷花的美丽是王冕眼中美丽的荷花, 而不是常人眼中的美丽荷花, 这是王冕对生活有了深刻认识之后的感受。

师:王冕眼中的荷花这么美丽, 请大家通过朗读将它表现出来。

(生朗读。)

景物描写赏析举隅 篇11

【关键词】景物描写;赏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山水田园诗是愉悦性情的一朵奇葩,其后继者写景散文也是群星璀璨。这暗合了中国人向来委婉含蓄的性情,借景物来表情达意,因此景物描写普遍存于小说、散文、诗歌中。也正因为如此,景物描写赏析成了高考试题中的常青树,倍受命题者青睐。

景物描写赏析常见问法有:(1)请分析其表现特色;(2)文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请分析画线文段的表达特色;(4)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5)赏析某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我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赏析。

第一,修辞手法

景物描写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排比。

例1.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在风中挥动着僵硬的手臂,像是鞭笞着什么,从远远的地方望去,就见一群一群的鸟儿在麦地上空不停地盘桓、寻找,宛似一帮无家可归的落魄子弟。

赏析:运用拟人、比喻、变换视觉的方法,表现稻草人的“尽职尽责”,鸟儿的无奈无助。

例2.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赏析:运用拟人、比喻手法,“急雪”“惊风”既实指气候,又比喻恶劣环境,用“急雪”和“惊风”来表现兄弟情深。

第二,描写角度

描写角度主要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心理感受、视觉变换等。

例3.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赏析: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听觉、视觉和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例4.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赏析:从视觉、触觉和听觉多角度表现了日暮山间的清幽,表露了作者等待友人而心不焦的闲适心境。

第三,描写方式

景物描写常用的描写方法有细节描写、白描、动作描写。

例5.只有舀水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悠悠。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赏析: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把背水的情景描写得惟妙惟肖。

例6.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赏析:运用白描和比喻手法,将作战阵式写得极有气势。不但写出了军队的威武和士兵的斗志,而且还让我们感触到了将士们激动而自豪的情怀。

第四,表现手法

景物描写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想象、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等。

例7.农民们将它收拾得简净整齐,豆角藤蔓架用竹竿编扎,一排排挺立。每到初夏,茄子泛紫,黄瓜的丝蔓上开出黄花,青菜长得最茁壮,在阳光下泛出油油的绿色。菜田的尽头,接着一望无际的麦田,越过道路、溪流和沟壑,一直向南伸向秦岭北麓的山脚下。出于好奇,我向着目力无法企及的远方张望。乐游塬麦田间的小道上,农民赶着大车来了去了;农舍上空,炊烟聚了散了。

赏析:(1)动静结合:在景物描写中又间以人物的活动;(2)选取农田中典型景物;(3)色彩鲜明;(4)由近及远,富有层次感。

例8.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赏析:(1)以静衬动,从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2)寓情于景,以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3)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属实写。(4)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上句听觉描写下句视觉描写。

第五,写作顺序(或组合方式)

写作顺序包括时间、空间两种顺序。时间顺序一般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空间顺序包括从外到内,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整体到局部、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由点到面等。

例9.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茫茫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饭。

赏析:(1)按照“清晨”、“中午”、“日色已尽”的时间顺序,对“炊烟”的全貌,给读者完整的印象和认识;(2)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挠醒”、“嬉戏”、“挽起臂膀”等词语,将“炊烟”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特征,增强了亲切感与感染力,使感情表达更为充分。

例10.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

赏析:(1)由大到小(或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2)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写出烟云缥渺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胜景。

第六,选取典型意象

例11、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赏析:(1)选取了麦天代麦性事物;(2)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3)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综上所述,景物描写赏析的角度虽多,但比较常用的还是以下几种: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 描写方法:细节描写、白描

描写角度:听觉、视觉描写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想象、虚实结合

此外赏析时应注意多角度考虑,答案不只一点,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完整性。

景物描写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篇12

一、景物描写的手段和方法

学生作文最突出的缺憾是生活气息不足, 即缺乏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对生活独到的感受, 这一点在学生写景的片段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忽略了这一点, 写出来的作文缺少生活性、没有现实意义。有的学生甚至不明白景物描写的作用, 往往是为了使文章文词优美, 随心所欲、风花雪月地乱写, 甚至把网络上一些含义模棱两可的词汇也搬出来, 使景物描写成了与全文主题无关的多余文字。

人们常说:作品来源于生活, 这其中也包括了“作文源于生活”。当然, 限于学生的局限性, 还不可能完全到社会生活中去, 但是可以走进大自然, 去观察景物, 去描写景物, 进而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中感觉、体会写景并不是孤立的, 它常常同写人、叙事、抒情结合在一起, 用以创设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也可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思考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深层次问题。

景物描写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 在作文时由于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经过实践, 笔者认为, “移步换景”是指导学生景物描写的理想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抽象、描写和思考等步骤来实现。

笔者去过雁荡山, 那里有一处景观就叫“移步换景”。在大龙湫景区有一座耸立的岩峰, 峰顶一道似裂非裂的纵纹, 状如直立的鳄鱼, 从入口处开始这座巨岩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 随脚步移动变幻。先是如鳄鱼, 高高地昂起头, 我想应该叫“鳄鱼拜月”, 而别人说叫“朝天鳄鱼”, 神形极为酷似。然后巨石顶端一道裂隙从上贯下, 尤如巨斧劈开, 形成两片, 一片较粗, 一片较细, 如剪刀双刃, 称为“剪刀峰”。再向前行抬头仰望, 却又形如啄木鸟, 正伸出巨嘴, 啄咬树木。再一会儿又变成熊的形状, 正憨态可掬地昂首向上爬行。及至走过后回望, 剪刀不见了, 变成了一根擎天石柱, 再过一会儿擎天一柱又变成了“海上风帆”等等, 每走几步, 景色就大不相同, 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描述类似的景象, 首先要用心观察, 抓住景物特征去描写。让学生懂得观察景物顺序, 抓住景物特征, 知道大自然的景物千姿百态, 一切景物都以不同的特征客观存在着。一般情况下, 景物的特征可包括景物客观存在形式状态、景物的静态与动态;各景物之间相互所占空间位置的大小关系, 包括它们的长短、大小、高矮以及与周边环境的依赖关系等等。

其次要充分利用想象和联想, 即对所观察到的景物进行形象和抽象的思考, 把它与直观形态和被抽象后的形态在头脑中反映出来。一般来说, 很多景物是“三分形象, 七分想象”, 我们关键是引导学生在把握三分形象的基础上抽象出那七分形象来, 因此要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 把观察到的景物巧妙地进行取舍, 注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

第三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法, 把观察到的景象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出来。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 能够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文学性、表现力和感染力。善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运用比喻, 生动鲜明;运用比拟, 形象逼真;运用排比, 气势贯通;运用对偶, 整齐优美;运用设问, 发人深思;运用对比, 形象分明。只要运用恰当, 景物描写就会非常精彩。最后根据文章整体的需要可以引申一些感性语言, 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二、在景物描写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 在思考中提高。

第一, 通过对景物的观察, 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地去观察景物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会增加学生观察思考的自主性。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景物, 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的依据, 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使景物活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告诉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要启发他们观察主要的现象与环节, 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 展开创造性想象, 具体合理地想象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内容。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训练, 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培养。

第二、通过观察和联想,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景物观察的结果可以是直观感觉也可以是思考联想。前者可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 后者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观察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可按时间顺序观察, 也可按方位顺序观察, 如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观察顺序, 通过仔细观察, 抓住景物特点。也可以通过形态、颜色、动态、静态等方面掌握景物的特点。在观察景物时, 引导他们头脑中带着“抓特点”的意识, 边观察边思考, 看看景物之间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仔细观察, 多中取异、平中见奇, 在每一处方位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再引导学生根据景物上提供的内容展开形象的联想, 用发散的思维去联想, 按着“三分形象, 七分想象”的原则, 在时空上进行幻想, 再把幻想和现实结合起来的时候, 就可能会出现一个神奇的画面。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画面就会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 学生有词可写便轻易地把“死图”写成“活文”。当看到学生一篇篇想象合理、内容生动的作文时, 不能不感叹培养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第三, 通过观察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观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思考, 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 激励学生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通过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立体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锻炼学生写作尽可能找出多种方案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同样一个作文命题, 因思考的角度不同, 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一样, 古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这个道理。爱思考、善质疑是求异思维的主要特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之后, 多答案、多结论的情景就会出现。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探讨, 培养学生勇于求索的精神, 鼓励学生敢想、敢思考、敢下笔, 敢于提出与人不同的观点和结论。

第四, 通过景物描写, 开发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移步换景对着观察角度的不同和时空的变化, 景观在人们眼中的映像也不尽相同, 所谓人走景移, 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会是另一番景象, 一个全新的画面。对于移步换景, 笔者有两种思考, 一方面是随着脚步的移动, 可观赏的风景也各不相同, 展现在你眼前的是风格迥异的景象;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风景, 由于视角的变化, 也会让你感受到一个景观的不同侧面景象也是不相同的, 让你感受到事物变化的多样性。

三、结语

学生成长过程的每一个脚印也都是一道风景, 怎样欣赏这道风景, 角度的不同, 思维方式的不同, 认识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把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融入到作文教学当中,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勤于观察和思考, 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自然可以实现妙笔生花。

摘要:让学生的思维习惯融入到作文教学当中,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勤于观察和思考, 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进而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上一篇:社会批判理论批判终结下一篇:园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