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能力

2024-09-26

监控能力(通用12篇)

监控能力 篇1

摘要:本文探讨了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监控员对监控信息有效解读的方法 , 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 有利于提升监控员及时发现处理电网事故异常的能力。

关键词:电力调度,监控员,监控信息

为了整合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 实现调控一体化, 越来越多的变电站已经实现无人值班管理。而电网调度控制中心承载了调度、监控、及时处理电网突发事故、异常等一系列任务。在这种工作模式下, 监控信号的准确及时上送以及监控员对监控信息报文的快速有效解读显得尤为关键。然而, 随着变电站的不断建设以及调度监控权的不断上收, 监控系统各种信号信息接入量的日益增大, 快速从海量信息中抠出关键信息, 有效解读各类信号信息, 及时对各种异常、事故进行正确判断成为了各级监控员的必备技能。

变电站设备告警信息以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单一事件或综合分析结果为信息源, 经过规范化处理, 生成标准的告警条文, 一般分为事故、异常、越限、变位、告知五类信息。告警条文的标准化处理由变电站监控系统完成, 经由图形网关机 (或远动工作站) 直接传送到调度主站及设备运维站, 分类显示在相应的告警窗并存入告警记录文件。

全面掌握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表以及典型监控信息处置手册是帮助监控员快速有效解读五类信号的前提。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表对变电站各类遥测、遥信、遥控信号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其中, 遥测量关系到监控五类告警信息中的越限信息, 即各类重要遥测量, 例如主要设备有功、无功、电流、电压、主变油温、断面潮流等超出报警上下限区间的信息, 需要实时监控、及时处理。遥信量则关系到事故和异常类信息。其中, 事故信号涉及到由于电网故障、设备故障等引起开关跳闸 (包含非人工操作的跳闸) 、保护及安控装置动作出口跳合闸的信息以及影响全站安全运行的其他信息。异常信号则反映了设备运行异常情况和影响设备遥控操作的信息。对监控信息表以及典型监控信息处置手册的掌握可以帮助监控员建立起知识框架结构, 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工作中将一系列问题各个击破。

对变电站内一、二次设备相关知识进行熟悉是监控员快速有效解读监控信息报文的基础。如果只是单纯的了解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表, 监控员无法深层次理解异常信息报出的原因和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 对于一次设备相关报文中的“某某断路器弹簧未储能”, 通过理解弹簧机构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监控员可以了解到弹簧储能的特点是: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 合闸弹簧释放能量, 部分能量释放给分闸弹簧, 分闸弹簧在此过程中储能。几乎在合闸过程的同时, 马达将自动启动, 合闸弹簧重新储能, 即合闸弹簧和分闸弹簧均储能;断路器在分闸位置, 分闸弹簧未储能, 合闸弹簧处于储能状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 只有分闸弹簧释放能量, 合闸弹簧仍处于储能状态。因此可以得出:弹簧操作机构开关在运行时发出“储能电机故障”的信号, 是可以执行一次分——合——分的操作。对各类断路器操作机构原理的透彻掌握有利于监控员通过简单清晰的报文对断路器异常进行准确拿捏, 清楚了解在现场操作过程中, 哪些信号报出是正常的, 哪些是异常的;在日常巡视工作中, 监视到这些信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需不需要即刻派出操巡队员现场检查等。同时, 监控员不仅要了解变电站内单一的设备工作原理, 还应掌握每个单元的工作原理, 例如地位举足轻重的站用交直流系统。随着调控一体化的发展, 监控员还应对整个地区的电网网架有个全面的认识。针对这点, 监控员不仅要经常翻阅相关设备说明书、变电站运行规程、电网调度运行规程、运行方式等, 而且要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各个变电站实地考察学习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同时, 通过与调度员、现场运维人员、保护人员以及设备厂家人员相互交流学习, 监控员可以摸清楚各类设备的运行脾气, 对现在应用较广的智能变电站进行深入学习, 提高自身通过报文对一、二次设备进行异常分析判断的能力。

熟练掌握各类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原理是监控员有效解读监控信息报文的核心。电网调度控制中心是电力系统事故处理的总指挥部, 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监控员担任着发现者和分析判断者的重要角色。什么保护动作?开关怎么变位?遥测遥信量如何变化?故障出现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故障?会威胁哪些设备运行?哪些地区有负荷损失?应该派操巡人员去哪些站, 重点检查哪些位置?故障发生后要重点监控其它哪些设备?如何及时有效控制好电压和无功?等等。例如当监视到“某某主变第一、二套保护差动保护出口”即可判断故障发生在主变各侧电流互感器之间所包围的部分, 即包括变压器本身、电流互感器与变压器之间的引出线。而监视到“某某主变第一、二套保护中后备保护出口”即可根据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情况判断保护具体是反映相间短路故障的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出口还是反映接地故障的零序过流保护出口, 并且由此报文还可以初步判断故障可能在保护第一时限并没有切除, 从而变压器后备保护才动作出口。如果监控员能在第一时间沉着冷静准确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事故处理效率可以大大提升, 电网能更快恢复损失负荷, 设备也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同样, 对各类保护动作原理的准确掌握还有利于监控员发现复合型故障或者设备隐藏缺陷。例如当发现保护发生越级动作, 那么则可能出现断路器拒动、保护出口压板漏投或者定值整定出错等一系列问题, 也便于监控员排除监控系统误发信号。随着变电站的大规模集中监控, 每逢恶劣天气, 故障可能涉及多个变电站或者多个设备,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 监控员更需要在第一时间在海量监控信息报文中自动过滤出核心信息, 同时对整个电网故障有个全面准确的描述。此外, 随着调控一体化的推进, 调控融合以后, 监控员的工作不仅局限于转发操作指令票, 可能还会涉及书写操作指令票, 熟练掌握各个设备各条线路的保护配置情况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这点, 在平时工作中可以组织继保人员对监控员进行授课, 讲解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原理, 所辖变电站使用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各类运行设备的保护配置以及保护之间的配合, 同时可以结合保护整定通知单、故障录波图等现场资料深入实际分析继电保护具体动作过程。

通过现象分析本质是监控员快速有效解读监控信息报文的重要手段。在监控系统不断更新的过程中, 监控员的工作情况很难像理论要求的那样理想化, 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信号误发、漏发的情况。这就要求监控员不能完全依赖于告警信息窗内报出的信息, 而是要深入设备间隔, 深入电气原理来发现异常, 同时进行准确辨别。例如, 当收到接地信号, 那么一定是发生了接地吗?实则不然, 我们知道当电压互感器发生高压保险单相熔断时,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处Ua+Ub+Uc≠0, 即3U0会升高, 会有零序电压产生, 此时可能误报接地信号。因此对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了单相接地, 我们不仅要从3U0或者简单的接地告警来判断, 还要根据三相相电压和三相线电压的变化来判断。通过对遥测值的变化, 监控员可以学会辨别接地、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工频谐振以及线路断线等异常问题。针对这点, 在平时的培训工作中可以运用调控一体仿真培训系统对各类事故异常进行模拟, 让监控员可以对各类综合事故进行实战演习, 增加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 监控、调度、运维之间可以开展联合反事故演习, 增强不同机构间的协调沟通能力。

监控员就像是电网事故以及异常信息的翻译员, 实时需要将监控系统报出的监控信息信号翻译成便于调度员、操巡队员甚至是检修人员理解的异常、事故和缺陷等, 从而对症下药。监控员对各类信息能否准确解读关系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加全面的掌握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继电保护、自动化、电网调度等相关知识对于提升监控技能不无裨益。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业务素质, 多向现场人员请教, 与调度员和操巡人员紧密配合都可以帮助监控员有效解读监控信息报文, 及时发现电网设备异常事故信息,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监控能力 篇2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高低,是促进学生主动、自觉、有效学习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证.本文从学习自我监控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培养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策略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具有借鉴意义.

作 者:蒋忠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室刊 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英文刊名:ZHONGXIAOXUE XINLI JIANKANG JIAOYU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学习自我监控 特征 影响因素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学习;自我监控;特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18-02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是促进学生主动、自觉、有效学习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证。

一、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基本特征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有别于其他形式的外在监控,它是学生个体自主、独立、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学生学习自我监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能动性

学习自我监控是建立在学生积极、主观、能动的基础上的,能动性是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首要特征。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那么他也就不会注意自己的学习是否有效以及效果的好坏,当然他也就不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计划,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出现的任何自我监控行为,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反馈性

监控是一种建立在信息反馈基础上的控制,即对事物运动发展的实际过程进行审视和监察,以获取关于事物运动发展等信息。作为监控的一种,学生学习自我监控无疑也具有这一特征,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审视和检查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活动的效果,并据此及时调节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由于学习自我监控的主客体均为同一个体,其信息反馈是一种个体关于自身的特殊反馈,与一般监控相比,学习自我监控反馈的水平更高,特征也更鲜明。

3.调节性

调节性就是要求个体随时根据情况变化,积极、灵活、适宜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后的情况。反馈和调节是学习自我监控的两个基本特征,两者共同反映出学习自我监控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并且调节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努力程度的调节、学习方法与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利用、学习步骤的安排、学习计划的执行、学习效果的检查和分析以及补救措施的采取等,都体现了学习自我监控的调节性。

4.迁移性

所谓迁移,就是指从某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适用于另一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发现,如果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学习的任务与要求,去灵活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采取积极灵活的策略,那么这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自我监控训练,不仅改善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自我监控能力,而且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迁移,提高自身在其他学习活动(如数学、外语)中的自我监控水平。

二、影响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因素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影响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因素很多,既有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等外在环境因素,也有学习动机、学习归因、自我效能等学生自身内在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教师教学风格、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归因对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较大。

1.教师教学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开放民主型教师,能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能和学生共同制订计划,共同决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比较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自觉地承担责任,始终维持较高的成就动机,不论教师在场与否都能自觉地努力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专断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以教师为中心,时时对学生严加监督,使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习惯于依赖教师,惟命是从,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而放任型教师,由于缺乏应有的教师职业道德,责任感较差,教学中一切随学生,教学目标不明,对学生的进步反应冷淡,很少为学生提供帮助或向学生传授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也难以得到发展。

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不同的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学习动机的指向不同,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划分为外部学习动机(为应付家长或教师的检查和考试而进行学习)和内部学习动机(对所学内容真正感兴趣,为了弄懂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而进行学习)。在外部学习动机的驱使下,学生往往会采取肤浅、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从而使自身的学习自我监控水平始终处于一种较低的状态;而在内部学习动机激励下,学生更乐于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促进了学生自身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学习归因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或推论。研究表明,学习归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学生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学习活动结果归因于可控的内在因素,即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对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控,可以改变自己的学习进程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学生就更可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此相反,如果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行为及结果看作是非个人可控的外界因素所致,则会逐渐减少对自己学习行为的控制,从而会阻碍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培养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策略

1.提供机会,使学生能进行学习自我监控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锻炼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若要真正培养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我们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自我监控。任何学习自我监控活动的发生,都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的。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还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方法都由教师来包办代替,学习效果也由教师来评价,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他控状态,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行自我监控,那么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要培养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积极采用交互、合作等教学模式,使学生自己规划学习进程、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

2.加强指导,使学生会进行学习自我监控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只为学生提供机会而不进行系统的指导,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甚至会适得其反。加强对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指导,确保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自我监控,是提高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又一重要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尤其是那些能力较差或年龄较小的学生,在开始面对较多的独立学习活动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学习成绩会更糟。因此,我们在给学生提供独立学习活动的机会的同时,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向学生阐明自我监控的含义、内容和价值;向学生传授和示范自我监控的方式,如通过“大声思维”呈现自我监控过程;并且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监控体验。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及能力大小,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和缺点,指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所了解,确保学习任务顺利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归因,并教给学生相关的技巧和策略,使其以良好的学习心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岚.关于开放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4).

[2]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3]何文.关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8).

[4]沃建中,林崇德.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0,(1).

[5]董奇,周勇.儿童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成分、发展及作用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室。电邮:tzjksjz@163.com)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相关研究 篇4

一、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内涵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可以从教学监控的对象性质、作用范围、发生过程和表现形式四个方面来考察。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 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两类。根据其作用范围,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可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类。根据其发生过程, 教学监控过程分为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自我检查、自我矫正和自我强化。根据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包括以下方面:计划与准备;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教材的呈现;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评估学生的进步;反省与评价。

二、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影响因素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与其性格、动机、教育观念、知识以及归因、自我效能感等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1. 教师的教育观念。

人们对事物所持的不同观念会影响他们在处理问题的定性选择和方式方法。研究发现, 知识相近的教师, 他们的教学方法却可能完全不同。一个教师如果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那他就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 教育观念对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也存在重要的影响。

2. 归因。

研究表明, 人们往往有一种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有人倾向于在成功时做出能力强的归因, 有人则倾向于在工作不顺时做出任务难的归因。研究显示, 教师的努力归因与其教学监控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影响关系。把自己教学成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上的原因的教师, 其教学监控能力水平相对较高。反之, 如果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效果看成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所致, 则不会倾向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

3. 教学效能感。

这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制约因素。教学效能感在理论上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班杜拉认为, 所谓自我效能, 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教学效能感与教学监控能力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通过对专家和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进行研究表明, 专家型教师在教学监控能力的四个分维度 (计划与准备性、调节与控制性、评价与反馈性、课后反省性) 以及监控总分上均比新手型教师得分高, 且差异均非常显著。这说明要缩小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之间的距离, 可以从教学监控能力的各个方面进行培养。

三、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现状分析

1. 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监控活动建立在实践者的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下, 如果教师对自己的实践活动缺乏积极性, 在教学中没有发挥能动作用, 那么他就不会注意教学过程是否有效以及实践效果的好坏, 当然也就不会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 对教学过程进行监察, 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事实上, 教师教学监控的动机应来源于其对教育工作及其自身教育能力的主观判断与感受, 这一判断与感受对激发和调动教师自身的教学监控能力潜能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只要在思想上真正产生了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对学生的爱, 顾及学生的多方面成长, 他就会用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激情来对待工作, 从而自主地、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调控自己的教学活动。所以, 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教育事业, 树立正确的工作动机, 理性对待课堂, 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监控, 不断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不是先天就具有的, 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 青年教师尤其要有虚心学习的精神, 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来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2. 教学设计能力问题。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 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 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虽然许多教师会在课前精心备课, 设计教学流程, 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1)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与学生交流不充分, 对学习者分析不够;教学设计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与计划缺乏系统的、全局的细致思考;教学设计欠缺创新性。

3. 调控课堂动态能力问题。

课堂是由课程和教学活动系统组成, 既复杂多样、千变万化, 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这样一个动态的系统中, 教师应该扮演调控者的角色, 即把课堂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 根据课堂上的各种信息灵活地调节课堂教学的内容、目标、节奏、氛围、时间、情绪等一切因素, 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通过听课, 我们观察到大部分教师可以依照教学设计, 保证课堂顺利进行, 但是有若干环节不能很好地调控, 致使课堂成为教师演绎教案的舞台, 缺乏或者埋没了学生的灵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教学敏感性不强, 缺乏教学直觉思维; (2) 教学节奏控制力弱; (3) 课堂组织方法有待优化。

4. 评价与反思问题。

教师的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相互交叉是教师进行教学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 教师在课后一般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整体的感知, 做出评价, 但往往出现教师自己的感觉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大部分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做反思, 但是从反思的态度、方式到反思的内容和水平都还有进步的空间。大部分教师的评价与反思都是自发的、潜意识的, 缺乏持续不断的深思, 浅尝辄止;部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常用自己的观念而不是现代教学理念来进行反思, 致使对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片面的判断。

四、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手段

1. 加强各项教学技能的学习。

教学技能是决定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学技能也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学技能可分为基本教学技能和学科特定的教学技能两大类。基本教学技能主要有语言技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技能、提问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技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技能、激励学生学习的技能、反馈矫正技能、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技能、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技能、应变技能等。通过各项教学技能的学习, 使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得到增强, 课堂教学过程更加顺畅。

2. 提高教师的监控动机。

学校作为社会专门的教育机构, 担负着创造高水平教育文化的重任, 在教师培养和管理以及评价等问题上任务极为艰巨。学校一定要给教师提供机会进修培训或参观学习, 充分满足教师的求知需要, 鼓励教师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为满足胜任需要奠定基础。管理上要充分满足教师的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学校下放适当权力, 让教师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出谋划策, 增强教师的集体归属感, 让教师感觉到学校的发展跟自己有关。为满足教师的胜任需要, 社会和学校要对老师有合理的期待, 切不可把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部转化为对教师的殷切希望, 要求教师承担无法胜任的责任。对于高不可攀的目标, 教师很难维持动力。其次, 要信任教师, 对教师的信任就是对教师的鼓励。学校管理者要通过正确有效的情感投入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激发教师的内部动机, 多创造教师之间和谐交流的机会, 提升其归属感。

3. 运用教学监控系统, 促进教师教学的多次练习。

反思与评价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组成维度。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 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首先, 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 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 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 以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 教师又要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 分析所发生的事件, 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 成为连续的过程。在教学中, 要充分运用教学监控系统中的教学评价反馈手段, 来提高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效果的反思和评价能力。教学评价反馈的方式包括专家反馈、同行反馈、学生反馈等方式。总结课堂上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处、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心得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等, 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和摸索规律。

参考文献

[1]蔡楠荣.课堂掌控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汤鉴澄, 俞晓东.教学监控能力:从理论到实践.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1.

监控能力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师;监控能力

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实施,归根到底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学科知识,才能形成一定的教学监控能力。而教师监控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提高语文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1语文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实质

语文教师的监控能力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大纲,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切必要手段和措施。它包括:对教材的学习研讨、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对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及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及时反馈调节。在具体实际教学中,就是语文教师有目的地向教学主体即学生表达自己的教学目的,能运用最新最合适的教学手段,将教学任务用系统的模式、具体的教学方法表现出来,以引导学生接受,并通过教学主体的及时反馈,对教学进度、教学环节做出及时调节,并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意识地去调整控制。语文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障。同时,语文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也是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把握,由生涩到成熟的过程,也就是教学艺术形成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对这位教师所教授内容的接受程度。所以,语文教师自我监控能力的高低,也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具体表现。

2提高语文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意义

语文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反映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表现在于教学计划如何展开、学生教学如何组织、如何调整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如何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怎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与不足,这正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这一内容应科学地、艺术地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始终起主导且积极的影响作用。语文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能使语文教学达到最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如何选择教学方法、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如何组织安排教学资源,最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上下功夫,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教育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也是一个科学的系统。这其中各因素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促进,这些因素能更加科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教师的监控能力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语文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措施

3.1课堂教学前的精心备课

课堂教学前的备课是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而其中教学计划的制定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教师在授课前应先要熟悉所要讲授的内容,明确其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并熟悉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能力的不同层次,从而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的各个环节。教师要能够预想并设计各种具体的教学细节,如:教学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哪些学生会做出积极的反馈、针对不同的学生的接受能力,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去解决。课前精心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3.2艺术调控教学细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针对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环节,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艺术而又合理地进行调控,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紧扣自己的教学计划,针对突发的教学细节,能够机智而艺术地进行调整,并达到预想的适度的控制效果。且也能根据所遇到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既不呆板地死扣教学计划,也能够适度地掌控课堂节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度调控课堂气氛,使教学活动能更接近教学目标,更能达到教学目的。语文教学细节的调控,离不开课堂的主体———学生。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配合,也要艺术地掌握各个学生的特点,根据课堂需要,引导个别学生为课堂创造出更新颖别致的教学热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一个新的教学高潮。

3.3课后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课堂教学后的及时反馈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学生情绪、学生作业,认真总结各个环节的成败得失,以及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效果。回顾制定教学计划时预想达到的效果,发现教学实效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做好切实地整理记录。而且还要从不同方面考查自己的教学水平,客观地对自己的这堂课做出评价;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并参与学生在课后的讨论,总结并积极地反馈自己的收获,通过微信的形式,在班级群里分享自己的收获,表达自己的疑惑,这种表达要和学生同步进行,这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

4结语

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提高自我教学监控能力,也只有不断地去探索和充实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监控能力 篇6

关键词:考证 自我监控 激励 心理辅导

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过程。认真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考证复习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一、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以实际行动来体现。为提高学习者对自我监控的认识,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作为中职生,他们经历了升学的失败,容易自我否定和放弃,甚至厌学,所以要他们认真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他们选择来到学校继续教育,说明他们有一颗上进的心和改变自我的决心。在开学伊始,教师就应该向学生们明确指出,他们来学校的目的是学习,虽然学习的过程会有困难,但是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同时也要让学生们明白,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会挫折,会迷惘,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会看到光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退缩和放弃,这是对一名中职生的基本要求。

2.激发斗志

笔者所在班级的专业技能考证考试是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在第一学期已经反复强调考证的重要性,第二学期一开始即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大部分同学都难以进入复习状态,迷惘、烦躁、甚至厌学放弃,此时激发其学习欲望尤为重要。首先笔者安排了多次测试,为学生制造紧张的氛围;其次是多次开展主题班会,指出考证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考验和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最后,针对个别懒散学生及时引导。把学习压力转变成学习动力,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树立信心

经过多次强调,学生们都知道此次考证考试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有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会因紧张而造成复习效果不佳。对此,在复习阶段前和复习阶段期间,教师要开展多次主题班会,以通过考证考试的学长学姐为例,向学生灌输,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跟随老师提供的复习方法进行练习,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对于个别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更要经常私下谈话和鼓励,通过这个方法,让他们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继续努力。

二、为学习者设置自我监控的氛围

考证复习持续的时间较久,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的疲劳,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定期做心理辅导,特殊情况及时处理。

1.动静结合,打持久战

在复习初期,笔者定期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紧张的复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调节情绪,而且在团体活动中也会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间感情更融洽,在复习中心情更愉快。

2.时刻提醒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麻木和放松的现象,特别是遇到节假日,可能就把复习的事扔到九霄云外了。遇到这种情况,笔者会让学生自我制定短期的学习任务,由班主任亲自来检查完成情况,并针对完成情况进行奖罚。

3.温情关怀

在复习过程中,笔者安排了两次与学生一对一的谈话。谈话内容主要是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通过谈话,让学生意识和总结自己复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笔者再帮其梳理思绪,和学生一起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制定更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计划,进而更好地进行复习,取得更佳的效果。谈话后,大家复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们也反映这个方法对他们很有帮助。

4.永不放弃

到了复习的最后阶段,每个学生复习的情况各不一样,复习好的同学会骄傲自满,放松学习;复习不好的同学此时会有打退堂鼓的想法。针对此现象教师要及时开展班会,给学生再打一支“强心针”,保持复习的兴奋状态,直到考证结束。

5.收拾心情,迎接下一个挑战

考完证后,学生由于过分放松、疲惫或担心,整体出现较懒散的状态。针对此现象,笔者召开总结大会,让学生明白,考证过程带给大家的成长,同时人生还会迎来更多的挑战,大家应该调整心情,迎接期末考试。通过激励和引导,学生再次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准备进行再一次的自我挑战。

通过联系实际,笔者发现,学生的自我调控受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的影响,只有当学生能够自己调节行为和学习环境时,自我调控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监控能力 篇7

体育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体育教师为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将体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监控对象, 有计划地对其进行主动积极的检查、评价、反馈、调节和控制所表现出的能力。影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较多, 根据体育教学的阶段和特点, 体育教学监控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课前准备

在体育教学前, 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计划、目标和任务, 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内容, 并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以及教学场地器材和学生人数等因素, 预先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 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 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

1.2 课中监控

(1) 评价与反馈:评价和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 以及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情况做出的及时评价或信息反馈。 (2) 调节与控制:调节与控制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信息反馈, 有意识地、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节与修正, 以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1.3 课后总结

体育课堂教学结束后, 对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总结, 认真思考和总结教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及时发现教学活动的存在的不足, 明确自己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哪些方面值得肯定。

2 体育教学监控的基本构成

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教学监控实质上是对教与学活动双主体的监控。监控包括主体自控和他控, 主体自控又包括教师自控和学生自控。教学活动中对主体的监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促使其主体自控。所以, 教学活动中的要根据教学要求和主体状态, 激发主体学习动机, 提高主体抱负水平, 可使教与学的目标趋向一致。

另外, 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自我认知既包括教师的自我认知, 又包括学生的自我认知。从学生方面来看, 通过自我认知来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树立自尊。自我概念和学习行为的关系十分密切, 有正确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尊重的学生, 多关注的是学习中积极性信息, 把自己看成是成功者, 而自我概念混乱和自卑的学生多关注学习中的消极性信息, 把自己看成是失败者。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责任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上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尽可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对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产生认同感。

3 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影响因素

3.1 自身因素

因为社会的和自身的原因, 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 因而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甚至造成一些教师心理负担过重, 这样势必会降低体育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此外, 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进行, 课堂的活动空间大, 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学生练习时还可能出现一些肢体上的冲突, 加上还要对课堂纪律和秩序的管理, 致使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难度加大繁重的教学辅导等工作致使体育教师身体容易疲劳, 心里也容易产生焦虑, 如果不注意调节自己, 在教学中就会出现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和缺乏信心等表现, 这样就会对教学监控能力的发挥和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这也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

3.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教学监控能力同样有着很大影响这里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如同事间的关系, 师生间的关系, 上下级间的关系;学校的教学风气, 教师的工作待遇, 学校的规章制度, 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和一些设施;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因素, 如季节变换和天气变化等如果前期对这些环境因素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同样也能影响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此外, 社会和学校对体育是否重视, 领导对教师是否关心和支持, 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是否协调合作, 以及家庭等等因素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4 如何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4.1 教师自我提高

(1) 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运动素质, 教学技能素质。运动素质是指在体育院校里所学习掌握的运动技能, , 绝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项, 这些专项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构成了体育教师的特长。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 不但教学监控能力得不到提高, 还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教学技能素质是指体育教师在掌握该项目的运动规律、特点后所采取的教学手段的总和。教学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甚至贯穿于体育教师整个的教学生涯。特别是年轻的体育教师, 教学监控能力刚开始形成往往是不成熟的。这时的体育教师才能自如地、熟练地随机应变地进行教学监控, 才能创造性的进行教学。

(2) 教学监控知识的学习。教师教学监控知识是教学监控活能力的重要部分, 它对教师教学监控技能的形成具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所以教师对教学监控知识的结构、作用和意义的掌握, 对自我监控的实践性操作, 是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

(3)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 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的知觉或信念。体育教师如果有高自我效能感, 他们的自信心就很强, 精力与体力都充沛, 面对困难时不害怕与逃避, 而是积极地应付并想方设法地努力克服。教学缺少活力与魄力, 教学松散、无秩序, 甚至会放任不管, 长期下去就会缺乏牢固的教育效能感, 而对体育教育没有责任感和较强的献身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逃避性的应付手段, 容易发出现职业倦怠。

4.2 学校有计划的培养

体育教师通过学校培训的主要途径有:体育教育专家讲座;参与校内外体育教学交流, 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 公开课和表演课;接受资深教师的现场指导与课后评价;学历提升;进修学习和访学。

通过科学研究提升监控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 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的实验、研究、创造发明的能力。体育教学是理论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 它的教学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以外, 还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与发现, 以科研促进教学, 以科研指导教学是教师能力提高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建周.教师心理训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章柏庚.体育教师应注重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3) .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 篇8

1. 学习环境差, 条件受限。

农村大都比较落后, 会讲英语的人几乎没有, 出门几乎见不到一个英文字母;农村学生学英语只能靠老师和课本, 没有多媒体教室, 没有优良的录音材料;用英语、练英语的地方几乎没有, 遇到困难也只能向老师请教。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英语发音、死记硬背英语知识来学习英语, 学的大都是哑巴英语, 根本没办法把它当成交流的工具。

2.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现在,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待英语有一种明显的抵触情绪, 有的同学说:“我天生就对英语没兴趣”;有的在课堂上根本不想打开英语书;有的学生即使学习英语或者英语成绩还算不错, 那都是为了不让英语成为他们上重点高中的绊脚石, 才无奈学起英语来, 几乎没有谁是因为对英语怀有浓厚的兴趣而去学习它的。然而有学习英语的兴趣, 却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

3. 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 有不少学生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和写, 更不用说自己拼读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了, 且对英语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 对于他们来说英语如同“天书”一般, 即使有英语程度不错的学生, 那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很困难的, 尤其到了初中二年级, 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英语完全失去兴趣。

面对如此困难的教学环境, 教师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外, 加强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也是尤为迫切和重要的。

二、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结构, 它包括明确目标、分析教材、了解学生、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和评估反馈等步骤, 教师则是这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在一定意义上说, 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监控能力。

三、教学监控能力构成

根据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 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 计划与准备。

即在课堂教学之前, 明确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理安排与计划教学过程, 并预测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2. 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即根据学生的反应合理调整教学过程, 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时准备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

3. 教材的呈现。

它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进行有意识的反省, 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4. 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与非言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 教师在这分面应努力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 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并保持对自己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 一旦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 就立即想办法解决。

5. 评估学生的进步。

教师教学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能力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上, 因此, 教学监控水平高的老师必然会非常认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采用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 以便于改进自己的教学, 同时在评估过程中, 不仅多层面、多角度地对学生的发展作出评价, 而且还时刻注意评估方式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6. 反省与评价。

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 教学监控能力高的教师会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 仔细分析自己课堂教学的得失, 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改变,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

由于教师一般都具备了相应的学科知识, 达到了一定的智力水平,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差异就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1. 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观念影响着学生的知觉、判断, 进而又影响着他们的课堂行为。近来的一些研究者认为 (李涛, 1997) ,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必然受到其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观念包括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对教学成败的归因以及自我知觉和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否胜任教学活动的自信程度。研究表明, 教师对班级的态度、对自己教学能力的知觉及其对教学成败的努力与任务归因等是通过教学效能感来影响其教学监控能力的, 而教师对教学成败的努力与能力归因以及其能力知觉是通过教师的努力知觉影响到其教学监控能力的。因而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来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改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他们的努力知觉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2. 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在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中,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被称为反思性教学, 是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波斯纳 (G.J.Posner) 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反省性。通过反思, 有助于教师发现并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 (专家) 型教师;有助于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因此, 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反思是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的方法主要有反思日记法、观看教学录像、观摩与讨论等。

3. 现场指导。

现场指导实际上是指给予教师实践课堂教学监控活动充分的机会, 使其有机会接触以下活动:规划教学活动的进程、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选择适宜的方法、评价自己的进步等。进行这些活动, 有助于授课教师更好地体会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 由其他人到课堂上对其进行随堂指导, 把握其教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以便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现场指导一般包括三种方式:教务处、教研室成员不定期深入课堂了解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授课教师进行临堂指导;邀请教学专家来校听课, 进行专家指导;设公开课, 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 进行同行之间相互指导。通过现场指导, 有助于帮助授课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使授课教师最终能达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控制, 这也是培养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根本目的。

4. 采取干预训练。

培养教学监控能力, 不仅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调整师生关系, 还需要通过干预训练等措施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监控能力。根据申继亮等人的研究, 有两种干预方法可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即自我指向型的干预手段和任务指向型的干预手段。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因此自我指向型的干预手段, 主要是针对教师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和干预手段, 包括三种方法:认知自我指导技术、角色改变技术和归因技术。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 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任务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任务指向型的干预手段是针对教师的任务指向型教学监控能力进行的训练和干预手段。具体有策略培训 (包括专家讲座、观摩课) 、教学反馈技术和指导技术。研究表明, 干预训练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而且提高了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水平, 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 学校等教育机构有意识地对教师进行干预训练是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何文.关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J].天津教育, 2005, (8) .

[2]王延文.数学能力研究导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9.

[3]司继伟, 张庆林.自我监控策略的培养[J].学科教育, 1999, (2) .

监控能力 篇9

一、采用自我提问法对学生进行训练

自我提问法就是在解题中, 提供给学生一系列问题单, 供其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 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省, 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1、具体训练方法

拿到问题之后, 要求学生不要立即埋头做题, 而要先进行充分思考。

理解问题阶段问:已知条件是什么?解题目标是什么?隐含条件有哪些?要求学生明确解题目标。

制定计划阶段问: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几种思路?沿着哪条路能达到解题目标?最优思路是什么?要求学生选择解题策略, 设计解题计划。

执行计划阶段问:当前的解题活动能达到目标吗?离目标还差多远?解题的每一步正确吗?遇到问题能回头找原因吗?要求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反馈与调节。

回顾及补救阶段问:解题结果正确吗?有没有遗漏条件的解答?进行思路总结了吗?若有问题, 用什么方法补救?要求学生对结果进行反馈与调节。

2、应用举例

分析:

(1) 理解问题阶段:已知条件是什么?未知条件是什么?隐含条件是什么?

经分析发现已知条件是tana=1/7, tanβ=1/3α, β都是锐角, 解题目标是求α+32β的值。隐含条件目前还不好挖掘。

(2) 制定计划阶段: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思路?经分析发现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先求出α、β角的值, 而后求βα+2的值。但如何求出α、β角的值呢?由已知条件不能直接求出这两个值, 因为1/7、1/3不是特殊角的函数值。

另一种是:先求tan (α+2β) 的值, 再求α+2β的值。这是三角函数求角部分常用的方法, 试试看。

沿着第二种思路可能达到目标, 这应该是一个较好的思路。

(3) 执行计划阶段:求解tan (βα+2) , 思考解题的每一步正确吗?遇到问题能回头找原因吗?

4 (4) 回顾及补救阶段:结果正确吗?有无遗漏条件的解答?若有, 如何补救?

总结:通过这一题目的求解过程, 同学们通过自我提问的方法, 学会了如何解题, 如何思考, 如何挖掘隐含条件, 对这种类型题将不会再范类似的错误。

二、采用出声思维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

出声思维是指伴随学习者的思维过程而出现的言语活动。它可能是思考者的自言自语, 也可能是由他人引发出来的言语活动。

出声思维法一般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数学解题的自我监控过程是解题者内在的心理过程, 很难被观察到。为了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外显的指导, 教师可采用出声思维进行示范。用语言描绘自己自我监控的思维过程, 可以使自我监控过程中不可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清楚地呈现于学生面前, 以减少模糊的认识。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师的典型示范,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自我监控过程慢慢领会并掌握自我监控技能。

分析与解:打算采用换底的策略。考虑可化成常用对数, 也可化成以2或3为底的对数, 分别是:

发现计算很繁杂, 考虑应调节策略, 重新确定解题方向。仔细观察发现:log23⋅log32=1, 想到采用两个底, 只将真数相同的对数化为同底。

经检验, 结果正确。经过反思解题过程感到, 要灵活应用换底公式。

另外, 学生应通过出声思维来练习自我监控和体会监控过程。在学生练习过程中, 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思维受阻的情况, 及时进行外部调控。在教师的调控下, 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监控过程, 学习自我监控策略, 促进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采用这两种方法一段时间后, 发现学生的解题自我监控能力不同程度得到提高, 尤其是对中等生的效果最为显著。实践证明, 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水平, 能大面积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美]G.波利亚著, 阎育苏译:《怎样解题》, 北京:科学出版社。

监控能力 篇10

电信网设备之间要实现通信, 即要交互信令或者媒体, 首先需要建立通道, 这个通道一般是通过TCP/SCTP建立。通道一旦建立, 将一直存在。

要建立TCP/SCTP连接通道的设备一般都分布在不同的局址, 中间要经过若干台路由器或者交换机, 一旦中间某台设备出现故障, 就会导致连接通道中断。从故障发生至定位到故障网元, 一般需要较长时间。为准确、快速、直观地定位到故障网元, 本文提出了基于通信网络拓扑的新型监控方法, 并给出了一种自动发现拓扑的算法。

2拓扑监控方案

拓扑监控最重要的一步是呈现网络的拓扑, 包括逻辑拓扑和物理拓扑。逻辑拓扑指的是网元之间的逻辑关系;物理拓扑指的是存在逻辑关系的两个网元之间所经过的物理设备, 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1) 表格设计

整个拓扑监控共需要四张表格, 分别为设备列表、网元连接关系表、链路表和端口对应关系表。各表格之间通过逻辑网元这个字段进行关联, 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2) 拓扑层次设计

整个拓扑共分三层展现:第一层展现Vo LTE核心网元之间的逻辑连接关系, 如图2所示。当网元或其之间的链路存在故障时, 网元通过增加阴影效果标注, 如图2中的e MSC和e MGW所示;链路通过加粗虚线标注, 如图2中e MSC和e MGW之间的虚线所示。当网元之间存在信令或者媒体交互、但不存在实际链路的情况下, 可用细虚线连接, 如图2中DRA和Vo LTEAS之间的虚线所示。

双击某一网元, 进入到第二层, 查看具体网元与其周边网元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3所示。当网元之间存在多条链路时, 可以查看具体是哪条链路存在故障。

第三层展现某两个核心网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 如图4所示。

(3) 数据资源

以JNMSC1为例, 要呈现图2、3、4的网络拓扑, 所需的设备列表、网元连接关系表、链路表和端口对应关系表的资源分别见表1、2、3、4。

在所需的四张表格中, 端口对应关系表所需数据最复杂, 可通过一定的算法以实现该表数据的自动更新, 并实现某两个网元之间的物理拓扑自动发现功能。

(4) 物理拓扑自动算法

以NMSC 1和JNMGW 1之间的H 248链路为例, 说明如何通过系统自动找出从JNMSC1到JNMGW1所经过的物理设备。

1) 输入

本端设备、本端接口IP、本端端口、对端业务IP、VPN信息

2) 输出

下一网元端口、下一网元端口IP、VPN信息、下一跳网元名称、路径信息

3) 算法说明

在网元JNMSC1上查询得到JNMGW1的业务IP为10.1.36.11, 本端端口为0-12-6和0-13-6。根据配置的描述信息可以得到下一个网元名称;根据端口和业务IP可知JNMSC1到JNMGW1有两条路径, 在此分别定义为path1和path2, 同时可以得出下一网元端口和IP。

然后将得到的下一网元名称作为本端逻辑网元, 根据对端业务IP、对端逻辑网元和本地端口描述信息, 得到下一个网元名称、下一网元端口、下一网元端口IP及路径信息。

以此类推, 可以得出从本端逻辑网元到对端逻辑网元的多条记录。当下一网元名称等于对端逻辑网元名称时, 表示该条记录为该路径信息对应的最后一条记录。多条记录进行信息关联后, 得出JNMSC1和JNMGW 1之间的物理拓扑。

通过查看JNMSC1和JNMGW1之间的物理拓扑, 可以直观地定位到导致JNMSC1和JNMGW1之间第一条链路故障的原因是CE1和CE2之间的故障。

3实施效果

基于拓扑的Vo LTE监控自实施以来, 有效提升了监控人员对Vo LTE网络的了解, 提升了监控人员对Vo LTE网络故障的定位能力, 真正做到了设备监控和网络拓扑监控的联动, 从而使一线监控人员从繁重的告警监控中解脱出来, 提升了监控效率。

4结束语

监控能力 篇11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自我监控 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当下,我市正全力推进“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学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教学中能否形成各种学科能力是衡量各科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当前学术界提出的学科教育改革面临的各种新问题,都是围绕着学科能力这个中心议题而展开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结构、发展和影响因素的特点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能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我监控能力的结构,特别是能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我监控过程的机制;从实践上,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指导中学物理教学,培养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提高中学生的物理素质和科学素养。

二、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结构

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是在物理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参照已有的自我监控结构的研究,我们认为包括以下方面:(1)计划,即在面临物理学习任务之初,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规划学习进程,对可能的学习结果做出细致的估计;(2)管理,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的利用等随时保持自觉的反省,对整个学习过程“心中有数”,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干;(3)检验,即用确当的方法检查当前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对学习过程保持良好的批判性,分析所用学习方法的合理性,分析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及下一步应做的事情;(4)调节,即根据检验的结果,在学习错误中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学习进程,采用新的学习方法;(5)评价,即在物理学习结束后,能够客观地看待学习结果,有一个科学的物理学习评价标准,能够准确地评估自己的成绩。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对中学生物理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通过研究能够更好地指导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研究方法

①被试选择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研究随机抽取了高邮中学两个年级的班级:高一(8)班、高二(14)班。其中高一(8)班有学生58人,高二(14)班有学生42人,共100名学生。

②研究工具:《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调查问卷》

③研究程序

本研究程序是:(1)确定问卷;(2)实测:所有班级集中进行测试;(3)数据收集与管理:采用Excel2003数据管理;(4)数据分析:采用视窗版SPSS获得问卷相关数据。

3.结果与分析

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调查统计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五个方面都无显著性差异。从得分看,随着年级的提升,学生自我监控的各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除检验外,其他四个方面得分都提高了,说明在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监控意识有所下降,但检验得分降低了近0.2分,说明学生在检验这方面有所提高;调节的平均分明显小于各环节的平均分,我们认为,正因为高中生已逐渐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物理学习活动过程,所以他们能够比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更客观地反映自己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情况。从总体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很少自觉地、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检验,较少考虑对自己的物理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解题时以得到一个答案、获得一个解题方法为满足,较少反思学习过程、总结解题经验和教训。

上述结果显示,要提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评价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检验和评价技能,使他们养成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学习习惯,能够自觉地在解题后总结解题的关键和成败得失,培养对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抽象概括能力、将问题进行推广引申的能力等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四、培养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几点建议

1.归纳和整理知识

在整章或整册知识学习完毕后,带领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按知识的逻辑结构顺序进行罗列和组织,便于学生复习并掌握该章或该册的所有重要知识。在章末复习时,可以采用知识归纳图的方法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联系和比较,便于学生掌握本章的重点知识和公式,对这类陈述性知识加以深化记忆、理解和掌握。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掌握和积累物理学习任务方面的元认识知识,调动学生对物理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构建知识网络

在复习阶段,可将所有关联密切的知识用概念网络图示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认清某一部分相关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特征,起到统揽全局的作用。如将机械运动相关的知识进行概念图式的脉络总结,如下图所示:

3.注重物理程序性知识的课堂教学

知识是解题的基础,然而要从本质上提高物理解题能力,仅靠累积陈述性知识量是远远不够的。拥有较高水平的物理解题自我监控能力,离不开程序性知识在物理解题中所起的调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不单单要求学生记忆物理陈述性知识,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定理、公式的建立方法和使用条件,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内涵、外延及联系的教学,从而建构良好的认知策略。

4.帮助学生积累高中物理解题方法

在高中教学阶段,不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并不感觉到困难,但在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或回答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对基础知识没有理解,另一方面更主要原因往往是缺乏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必须像在概念、规律教学中重视教给学生知识一样,注意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教给学生解题方法,才能使学生做好应用知识的必要准备,培养学生独立的解题能力方有坚实的基础。

5.向学生传授自我监控策略知识

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策略能力不是学生所固有的,要使学生掌握策略,必须使其了解所教的策略是什么,何时运用该策略是有效的,以及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等。在高中生物理解题中自我监控策略训练开始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传授有关自我监控策略的知识,其内容应包括:教师要向学生解释自我监控策略的含义,即什么是自我监控,自我监控策略的关键点和已知特征是什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在物理解题中实施自我监控策略的目的和作用,即为什么进行该策略学习和培养。教师要向学生指出自我监控策略使用的条件,即何时何地运用该策略。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方法,即如何在物理解题中实施自我监控。培养该策略能力都有哪些训练方法。教师要向学生阐述自我监控策略效果的评估方法,即怎样评估该策略运用得成功与否。针对策略使用效果不佳的状况有什么改进建议或补救措施。

6.训练学生物理解题自我监控思维

(1)出声思维法

出声思维是伴随学生思维过程而出现的一种言语活动,相关研究者证实出声思维法能调动学生正确实施并运用自我监控策略,从而提高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出声思维”训练,就是把思考的全部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将思维的监控过程外显化。

(2)自我提问法

自我提问法作为物理解题中自我监控策略培养的常用方法,指的是提供给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实施自我监察、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一系列问题清单,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自我提问,并根据所提问题启发解题思路,促进学生自我反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它提出的理论依据是美国教育家波利亚的启发式自我提问解题表,通过对照解题表内容检查自己完成清单上所提问题的情况,实际上是实现对解题过程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与控制。在适当的物理知识背景下,进行自我提问式思维策略训练和使用该策略的自我监控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且在性质相近的数学、化学学科中有一定的迁移。这种方式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物理解题自我监控能力,促进自我监控能力内化,同时这样的训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我有效感。自我提问法对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有如下帮助:确定解题目标;分辨问题的重要部分,构建自我提问单对高中生物理解题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进行培养。

五、结论

从物理学习过程来看,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结构有计划、检验、调节、管理和评价等五方面因素组成;在正常教学条件下,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呈年龄阶段性,但就我国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状况来说,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检验”这一核心因素在整个中学阶段没有显著发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有建立并强化目标意识、掌握物理学习策略、形成健康心理是培养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过程的自我检验意识和技能是培养中学生物理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章建跃.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

[2]林崇德,沃建中,宋其争.高中问题解决中自我监控能力的结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79.

[3]董其,周勇.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研究.北京师范但学学报,1995(1).

监控能力 篇12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劳威尔 (Flavell, J.H.) 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 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弗劳威尔把元认知分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两个方面。元认知知识是指人们具有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 它是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人们保持和从事认知活动时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知识是相辅相成的, 它们共同实现着对认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从上世纪70年代未至今,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 (Sternberg, R.J) 提出并发展了一种新的智力理论———智力的三重结构理论。他把认知成分分为三大类:元成份、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份。在斯腾伯格看来, 三种信息加工成分中最高级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就是元成分。元成分是用来执行计划, 做出决策和实行监控的最高水平的控制过程。元成分在功能上等同于元认知。因此, 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亦即人的自我监控。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外学者如董奇等又从宏观上对自我监控与智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许多研究者还发现, 采用适当的教学与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促进他们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从而提高学业成就。心理学家确信元认知在教育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正规教育失败的地方, 元认知可以取得成功, 而且, 元认知也一定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1998年以来, 章建跃等学者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 对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结构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首先提出在数学能力结构中引进自我监控能力的想法。近20多年来, 对元认知研究的现状来看, 我们发现从宏观上研究的较多, 从学科研究入手的较少;在理论上探讨的较多, 但在教学实践方面探讨的较少;源于思辨的结果较多, 但实证的较少;结合行为领域和记忆、阅读方面的研究较多, 但结合数学学科的较少。本文拟从对我国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与数学学业成就的相关性研究入手, 具体地分析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现状, 深入地探讨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特点, 并在数学学科的实践层面上研究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

二、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同数学学业成就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1. 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同数学学业成就的相关性调查与结果

我们借助自编的《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问卷》, 对泰州市普通和重点初、高中以及职业学校 (包括泰州中学、泰州市四中、泰州市民兴中学、市二中附中以及泰州市第一职业中学等) 的891名学生, 从2005年9月至2007年元月进行了为期17个月的追踪调查。我们以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的重大考试成绩的均分作为其数学学业成就指标, 把通过调查问卷测得的成绩作为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量化指标, 以年级为单位, 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包SPSS10.0, 计算其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均显示了显著的正相关。

其中*代表显著水平为0.05;**代表显著水平为0.01

我们总结了调查问卷, 并结合访谈得出如下几个结果:

(1) 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问卷的总体平均测试成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 从对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问卷的总体平均测试成绩来看, 大致呈现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非连续的缓慢上升之势 (分别从最低分151.77, 方差16.25到最高分158.34, 方差18.10) , 但无显著性差异。

(3) 在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上, 不同的年级学生之间显示出了不平衡性。其中在计划性、意识性、执行性水平方面表现出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且差异性显著;准备性与补救性水平方面总体上呈现随着年级上升而提高的态势, 但较为平缓, 且无显著性差异;在反馈性、方法性和总结性水平方面几乎同年级的高低无关。

2. 结果分析与建议

经研究我们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 从总体上看, 相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科自我监控水平上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这同我国学生按年龄段入学编班学习, 并在宏观上其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次有关。

(2) 从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总体数学学科自我监控水平的变化趋势来看, 说明了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虽然有随着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知识的增多而呈现出一定的细微上升趋势, 但总体上变化不明显, 且学生多属于不自觉的状态。这也间接地说明了当前中学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因此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 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中的某些方面 (如计划性、意识性和执行性等) 有随着个体的成熟而逐步缓慢提高的迹象, 但在另外一些方面 (如方法性、反馈性和总结性等) 同个体成熟几乎无明显的正相关。这进一步说明了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需要教师专门培养。

三、数学学科自我监控的特点

1.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是一种复杂的、系统的综合自我监控

高度抽象性是数学知识区别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根本所在。数学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其间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这些心理活动中, 一类是有关情意方面的, 如动机、兴趣、态度和意志;另一类是有关学习的认识过程本身的, 如注意、感知觉、记忆或编码以及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 总体上讲, 数学学习就是借助于上述两类心理活动完成的。然而越是抽象的材料, 学习起来就越困难, 就越离不开个体的自主调控, 因此不难看出,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实际上就包含了注意的监控、记忆或编码的监控、理解和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的监控、情意和动机的监控以及上述诸类监控组成的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监控等, 所以,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通常就是一种多维度的、复杂系统之间的综合自我监控。

2.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还具有自我监控体验的“滞后性”或“暂时缺失性”

按心理学家的研究, 人类自我监控的静态结构包括自我监控知识、自我监控体验和实际自我监控, 其中自我监控知识是背景, 自我监控体验是动力, 实际自我监控是行为。这里所说的数学学科自我监控所具有的自我监控体验的“暂时缺失性”或“滞后性”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其一是指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主体预期的“暂时缺失性”或“滞后性”。按加涅 (Gagne, R.M.) 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人类的有效学习是由操作系统 (其中包括瞬时记忆系统, 工作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系统和反应生成系统) 、执行控制和预期这三个内部系统协同活动并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执行控制就是主体对信息加工过程的自我监控, 而预期就是情意和动机监控。但数学学习并不完全等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尤其是在预期这个环节, 它既不可能像物理或化学学科那样总能产生令学生感兴趣的激励动机;也不可能像社会领域中部分类型的学习那样在达到预期的目标后较容易带来情感满足, 比如:当主体出于学好数学的动机激励,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必要的自我监控, 但由于数学学习的复杂性, 这种监控的实际效果短期内并未出现, 这时主体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预期的“滞后性”或预期的“暂时缺失性”。

其二是指在微观的自我监控过程中, 自我监控体验的“暂时缺失性”或“滞后性”。由于数学学习材料的高度抽象性和复杂性, 常常使得学习者一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是否真正懂得了某理论或法则、定义的真正含义;二是尽管知道了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或偏差, 并采取了实际自我监控, 但并没有立即产生预期的效果, 因而也就产生不了一定的自我监控体验。所以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之下, 自我监控过程中情感激励都不一定发生, 出现了主体自我监控系统中的动力缺失和不平衡状态, 从而影响了主体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过程的循环往复。这种现象的存在性在我们与学生的访谈中也都基本上得到了证实。

3.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主要是一种认知监控

数学学习虽然从总体上讲是借助于情意和认知这两种心理活动完成的。但从主体参与的监控过程来看, 数学学习由于更多的是出现了这种预期的“暂时缺失性”或预期的“滞后性”, 所以主体在自我监控过程中的情意或动机监控难以发生, 故数学学科的自我监控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认知监控或信息加工过程的监控。所谓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认知过程中或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它是把认知活动作为对象时, 主体进行的自我监控。它不同于人类一般自我监控过程中, 主体在产生自控行为前, 必须进入的认知监控过程, 因为这种认知监控过程只是人类自我监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综上所述,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主要是一种复杂系统之间的、具有自我监控体验“暂时缺失性”或“滞后性”的综合认知监控。数学学科自我监控的上述特征决定了中学教学必须采用特殊的方式方法才能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自我监控能力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主要属于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 其主要方法也遵循一般认知活动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方式。如:直接指导式、交互教学式、合作学习式和概念图教学式等。但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数学学科自我监控的特点, 兼顾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重视数学学科自我监控知识及策略的建构

由于数学学科自我监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综合的自我监控过程, 从数学学习过程来看, 它主要包括数学阅读和理解自我监控、记忆和表征自我监控以及知识的迁移和保持自我监控等;从知识的分类看, 有概念学习中的自我监控, 有法则定理学习中的自我监控, 有数学技能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自我监控, 所以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几乎很难用简单的几个模式、方法就能包罗万象。我们认为正确的培养方法应该是重视对学生自我监控知识和策略的建构, 因为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行为的发生, 必须要以自我监控知识为依托, 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阐述各类自我监控的知识和策略。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

2. 重视具体的学习和思维过程中可操作的小型理论和模型的建构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既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综合过程, 我们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 就不能再笼统地提出某些教学原理和原则, 而应该是针对课堂教学或具体的学习与思维过程, 如数学阅读和理解、记忆和表征、迁移和保持等内容构建一些小型的、可操作的理论与模型, 提出详实而系统的学习方法, 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课堂教学。而且这种做法也是一种国际潮流。

3.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要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单维到多维的渐进过程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所具有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还决定了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单维到多维的培养次序, 否则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教师首先从指导学生纠正解题中的计算错误、数学学习中的记忆技巧等只是针对实践活动系统中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内容的自我反馈和调节开始, 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像数学理解和迁移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等需要个体从多个角度或侧面去实施综合自我监控的实践活动的培养。同时, 教师也要注意促成学生努力从任务指向型的自我监控到成长型的自我监控的序列方向发展。所谓任务型的自我监控是指对实践任务、工作方法和策略等任务操作因素进行的自我监控;成长型的自我监控是指个体通过实践活动, 发展自己的个性、观念和能力, 促使自己心理和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自我监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具体的教学情境, 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 通过指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等, 让其先得到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型自我监控的锻炼, 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对数学活动的交往监控、数学学习习惯监控以及数学学习效果评价与管理监控等方面。

4.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入手

由于数学学科自我监控具有自我监控体验的“暂时缺失性”或“滞后性”, 这就经常使得学生在自我监控行为过程中, 由于动机和情感激励的缺失而出现不连续甚至间断, 从而很难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因此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应该主要从学生的习惯养成入手。比如:教师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 如解题技能: (1) 弄清问题、 (2) 拟定计划、 (3) 实现计划、 (4) 回顾) 。阅读技能 (SQ3R, 其中SQ3R分别表示Survey, Question, Read, Recite, 和Review的首字母) 等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 而且使用简练的词语来标志每个步骤的含义然后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按此进行活动, 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自动化。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教师长期地指导和培养, 只要我们勤于思考, 深入钻研, 尤其是重视现代教学技术对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实践的实验研究, 并及时总结经验, 就一定能提高我国数学教学实践和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奇等.自我监控与智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2]Flavell, J.H., Cognitive Development, 1985.

[3]Biggs, J.B., The Role of Metalearning in Study Process.Britiai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5, 55.185-212.

[4]章建跃.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4) .

[5]章建跃.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中国教育学刊, 2000 (4) .

上一篇:GPU并行计算下一篇:业务流程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