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监控标准(共10篇)
教学能力监控标准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教学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地进化着。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 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 受到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科学研究处于高等学校传统的核心地位。科学研究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 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但实际上, 科学生产率的总体对教学质量高低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后来出现的大学教学学术运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 大学教学的议题也逐渐转向作为学术的教学, 推动了教学对大学教师工作重要性的反思, 教学学术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和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方面都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 普通高校的师资队伍也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 青年教师逐渐成为了大学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师资队伍中的主力军。想要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 首要条件就是全面地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其自身的专业素养。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教学学术的概念。
事实上, 教学学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 其主要理性地反思了本科生中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随之, 学术概念也逐步得到了延伸, 涉及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以及教学性学术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 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教学学术思想的出现逐步转变了科学研究的教学理念, 不再是之前的孤立、片面、对立的教学理念。在实际工作中, 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以及教学性学术这四个方面得到有机统一, 从而促进大学教学中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 舒尔曼指出大学生不但要学习思想、理解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要注重彼此间的沟通以及交流。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中, 学习者可以共同接受学习上的检验、审查以及挑战, 通过这些步骤, 学习者更容易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并不断取长补短, 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所以, 舒尔曼认为, 教学学术发展的核心是不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丰富了教学学术理念, 使其发展为“教育学的学术”。随着学术思想的不断发展和深化, 教学学术的内容也不断得到了丰富, 不断从理论阶段走向实践研究, 由之前的“结构”、“程序”和“统合”逐步转为制度化阶段。评审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不断实现研究和教学之间的促进, 直接影响教学实践以及学术研究的开展。不同于优秀教学以及学术性教学的定义, 随着教学学术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其操作性和可控性也随之得到提高, 内容涉及的领域也更加清晰、明了。
2. 教学监控能力的概念。
为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主要以教学活动为基础, 逐步实现规划、核查、评价等积极主动的能力, 这种能力被称之为教学监控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反映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学教师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反思性思维。然而, 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 也会有伴随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划和准备材料;组织以及管理课堂情况;展示教材内容;言语以及肢体交流;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反思与改进等等。同时, 这些因素也是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能力主要注重培养教师的自主的教学思维, 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评估自己的学习和能力, 能够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有效地加以改正, 并培养教师的敏感度, 能够及时发展学生课堂的表现及对教学的喜好程度。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才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任何问题, 不断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 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二、基于教学学术的教学监控能力标准
1. 掌握系统的学科教学知识。
从近年来我国教育的发展程度来看, 在教学学术的思想中, 如何提升学术身份认同性, 是比较重要的。想要提升学术身份的认同性, 就必须要从教学法上入手, 让教师通过各种科学性的教学法来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 提升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掌握。学科教学知识是专业学科和教育知识综合化下的一种单元性教学组织,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个人学习兴趣, 使学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也可以通过该方式来区分学科专家和教学专家, 是判定特定领域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格罗斯蔓曾经提出, 大学教师必须要对学科教学的四个部分进行研究, 分别为学科观念、学习价值、认知误区以及课题呈现方式。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都是师范生, 缺少教学法实践经验, 个性化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而教师想要保证教学学术视角下的教学监控能力, 就必须要熟练地掌握学科的教学知识。大学当中的青年教师还需要通过各种比较严格的学术培训才能提升其实践能力。但是从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在招聘教师时的实际情况来看, 会从学术以及教学这两个方面来观察新教师, 这些观察角度和新教学理念相比是有很大欠缺的。
2. 进行持续性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过往经验的积累, 是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学学术的核心就是教学后的反思、批判和重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各方面进行一个全面的审视过程。持续性的教学反思是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不断反思的一个过程。对学生的特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教学方面进行持续性反思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是教学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标准之一。利用课堂档案、学生的自我评价等多种教学记录帮助教师进行持续性反思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学术发展, 提高教师的自身职业素养, 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不成部分, 对教师的多方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参加公开性的教学评价和交流。
公开化是教学学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可以说是学术活动的首要特征, 是教学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这一简单的层面上, 教育同行之间的相互评估和交流也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术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对教学和学习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所谓“知己知彼”, 教师在参加公开性的教学评价和交流中, 接受来自同行的评价和批评, 积极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相互交流, 不仅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还可以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 提高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 这也是教学学术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特点。
4. 参加“教学共同体”的学术活动。
从整体上看, 教学的本质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学术性质活动,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学术性活动, 这不仅仅基于教师的个别经验, 只有教师作为个体进行教学学术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机构对合作探究和团体之间的评价与交流进行支持。有了机构的支持, 教学研究才能成为常态, 教师的教学研究也才能从个体经验上升到集体的保障。在校园中建立支持、保留和加强教学学术的学术机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一举措可以加强教师的工作能力, 提高其在教学学术视角下的教学监控能力, 也是教学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标准之一。目前, 经费、时间和人员等诸多因素的不足都给实质性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造成了阻碍, 但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加血学术的内容, 这都为高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束语:
控制技能, 让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情况变得更加敏感。只有教师拥有这些能力与习惯以后, 教师便可以全面地掌握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自由地处理各种问题, 应对各种挑战。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自身的职业素养都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教学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地进化着。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 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 受到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 教学学术理论对大学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高校教学面临的现实危机为背景, 深入分析教学学术的内涵和特征, 探讨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尤其以高校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标准为核心, 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进行积极思考。青年教师是大学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 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其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标准是目前在教育界比较受到关注的焦点问题, 值得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学术,大学教学质量,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监控标准
参考文献
[1]郁美.基于教学学术维度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解读[J].江苏高教, 2014, (1) :91-93.
[2]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Z].涂艳国, 方彤,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78.
[3]李政云.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教学学术运动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 2008, (1) :56-71.
[4]侯定凯.博耶报告20年:教学学术的制度化进程[J].复旦教育论坛, 2010, (06) :31-37.
[5]宋燕.“教学学术”国外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 2010, (02) :67-71.
[6]王晓瑜.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 2009, (05) :13-19.
[7]申继亮.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01) :64-71.
教师要提高教学自我监控能力 篇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瓶颈,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心理因此也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目前国内外认知心理学对教师的教学心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有关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教学监控的研究,这一研究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绩效开辟了新的道路。
教师的教学自我监控能力的分类
对教学的自我监控是指教师本人在教学监控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调节的过程,它是教师在教学中主体意识的集中表现。就课堂教学来说,它包括课堂教学的计划、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管理与组织策略、教学时间的分配、言语表达的方式与速度、自我情绪控制、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策略、如何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在教学中根据教学活动的进程,我们把教师自我监控能力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详细地安排教学,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应有一个基本的预期。比如:我的知识准备能否胜任这一课的教学,我的备课是否充分,我对学生是否了解,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否清楚和突出,我的语言表达是否有利于教学,学生喜欢我去上课吗?等等。它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教师对教学计划的重新调整。
2教学活动中的自我监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注意自己的课程进度,并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时处理。比如:此时我的精力饱满吗?学生愿意听我的课吗?我的讲授清楚吗?课堂进程是否按照计划进行的,学生是否在积极配合我的教学,哪些内容不合适或非常好等等。这些监测活动在课堂过程中随时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并影响到教师本人的心态和导致对课堂教学的临时性调整。
3教学活动后的自我监控。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应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这一节课是否上得比较成功,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比如:这一堂课总体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哪些地方很成功或不成功,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等等。在课后通过对这些监测活动进行总结,教师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并对随后的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教学监控上的差异
对教学的自我监控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教师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研究教学监控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否。新手型教师在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中,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重要因素。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教学监控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准备的计划性上。在备课方面,教师不仅要备教案,还要备老师、备学生、备课堂。专家型教师在备课时能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情况,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等等。而新手型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能也只会注意到教学内容,备教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课堂不甚了解,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讲授教学内容。
另外,专家型教师在备课时能考虑到教学內容的深入浅出,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并进行拓展,而新手型教师只能死板地讲授教学内容,不能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只是按照教科书的顺序进行讲解。
2在课堂过程的调节性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都能通过学生的表情、动作等注意到课堂上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应,也设法通过表扬、提问等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但新手型教师在应对课堂上突发事件和敢于面对困难这两个方面较专家型教师有很大的差距。
调查认为:25岁以下的教师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相比,他们认为能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敢于面对困难这两个特征更重要;中级和初级教师在有平和的心态、不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能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这些特征上比高级教师认为更重要,原因可能是职称低,工作年限短,师范院校刚毕业不久,工作经验不足,怕困难,遇事好冲动,感情用事和容易外露。
另外,专家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通过恰当的语态、手势、表情等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在遇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时。专家型教师能把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一个一个地进行讲解,而新手型教师只能机械地重复讲解,效果不甚明显。
3在课堂结束的反思性上。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都会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但在反思的内容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新手型教师在反思时只会考虑到自己的教学是否按预先设计的教案完成、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和声音效果怎样、板书是否工整、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等等,而专家型教师则更善于做课后总结,他们会注意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态度、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分析自己的课在哪些方面成功,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等等。
教师自我监控能力提高的方法
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而得到提高的,
1树立正确的教育动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
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对做好教育事业有强烈的动机,才能有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愿望。而同时实践也证明了: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教师,其教学监控能力也相对提高得快;而不满于教学工作的教师,对学生及班级感到厌烦的教师,其教学监控能力提高的速度就相对要慢。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动机,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来说是首要的。教师只有对教育工作、对学生、对班级的态度好,乐于积极做好自己的各项本职工作,才能提高其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
2增强教师教学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进行那一活动。人们一般是在预测到某一活动的好的结果及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这一活动时,才努力去进行这一活动。班杜拉十分强调自我效能感对人们行为的调节作用。
教学监控能力培养的实质就在于培
养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培养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估的习惯和能力,培养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性。有了这些能力和习惯,教师就可以面对变化的环境而应付自如地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可以应付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了。
3合理反馈自身的教学。正确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是教师形成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通过反馈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效果,培养其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具体而言。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电教技术进行自我反省式反馈,对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彼此交流,进行同行探讨式反馈,请聽课教师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不恰当内容、遗漏,帮助鉴别讲课过程中的关键点;请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来听课,进行专家诊断式反馈,对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帮助教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和原因等等。
4现场指导教师的教学。现场指导实际上是给予教师实践课堂教学监控活动的充分机会,使其有机会接触以下活动:决定教学的目的、规划教学活动的进程、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选择适宜的方法、评价自己的进步等等。进行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授课教师更好地体会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由其他人到课堂上对其进行随堂指导,把握其教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以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现场指导一般包括三种方式:教务处、教研室成员不定期深入课堂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授课教师进行临堂指导;邀请教学专家来校听课,进行专家指导;设公开课,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进行同行之间相互指导。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相关研究 篇3
一、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内涵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可以从教学监控的对象性质、作用范围、发生过程和表现形式四个方面来考察。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 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两类。根据其作用范围,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可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类。根据其发生过程, 教学监控过程分为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自我检查、自我矫正和自我强化。根据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包括以下方面:计划与准备;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教材的呈现;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评估学生的进步;反省与评价。
二、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影响因素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与其性格、动机、教育观念、知识以及归因、自我效能感等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1. 教师的教育观念。
人们对事物所持的不同观念会影响他们在处理问题的定性选择和方式方法。研究发现, 知识相近的教师, 他们的教学方法却可能完全不同。一个教师如果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那他就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 教育观念对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也存在重要的影响。
2. 归因。
研究表明, 人们往往有一种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有人倾向于在成功时做出能力强的归因, 有人则倾向于在工作不顺时做出任务难的归因。研究显示, 教师的努力归因与其教学监控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影响关系。把自己教学成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上的原因的教师, 其教学监控能力水平相对较高。反之, 如果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效果看成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所致, 则不会倾向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
3. 教学效能感。
这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制约因素。教学效能感在理论上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班杜拉认为, 所谓自我效能, 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教学效能感与教学监控能力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通过对专家和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进行研究表明, 专家型教师在教学监控能力的四个分维度 (计划与准备性、调节与控制性、评价与反馈性、课后反省性) 以及监控总分上均比新手型教师得分高, 且差异均非常显著。这说明要缩小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之间的距离, 可以从教学监控能力的各个方面进行培养。
三、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现状分析
1. 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监控活动建立在实践者的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下, 如果教师对自己的实践活动缺乏积极性, 在教学中没有发挥能动作用, 那么他就不会注意教学过程是否有效以及实践效果的好坏, 当然也就不会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 对教学过程进行监察, 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事实上, 教师教学监控的动机应来源于其对教育工作及其自身教育能力的主观判断与感受, 这一判断与感受对激发和调动教师自身的教学监控能力潜能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只要在思想上真正产生了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对学生的爱, 顾及学生的多方面成长, 他就会用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激情来对待工作, 从而自主地、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调控自己的教学活动。所以, 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教育事业, 树立正确的工作动机, 理性对待课堂, 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监控, 不断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不是先天就具有的, 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 青年教师尤其要有虚心学习的精神, 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来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2. 教学设计能力问题。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 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 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虽然许多教师会在课前精心备课, 设计教学流程, 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1)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与学生交流不充分, 对学习者分析不够;教学设计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与计划缺乏系统的、全局的细致思考;教学设计欠缺创新性。
3. 调控课堂动态能力问题。
课堂是由课程和教学活动系统组成, 既复杂多样、千变万化, 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这样一个动态的系统中, 教师应该扮演调控者的角色, 即把课堂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 根据课堂上的各种信息灵活地调节课堂教学的内容、目标、节奏、氛围、时间、情绪等一切因素, 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通过听课, 我们观察到大部分教师可以依照教学设计, 保证课堂顺利进行, 但是有若干环节不能很好地调控, 致使课堂成为教师演绎教案的舞台, 缺乏或者埋没了学生的灵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教学敏感性不强, 缺乏教学直觉思维; (2) 教学节奏控制力弱; (3) 课堂组织方法有待优化。
4. 评价与反思问题。
教师的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相互交叉是教师进行教学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 教师在课后一般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整体的感知, 做出评价, 但往往出现教师自己的感觉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大部分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做反思, 但是从反思的态度、方式到反思的内容和水平都还有进步的空间。大部分教师的评价与反思都是自发的、潜意识的, 缺乏持续不断的深思, 浅尝辄止;部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常用自己的观念而不是现代教学理念来进行反思, 致使对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片面的判断。
四、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手段
1. 加强各项教学技能的学习。
教学技能是决定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学技能也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学技能可分为基本教学技能和学科特定的教学技能两大类。基本教学技能主要有语言技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技能、提问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技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技能、激励学生学习的技能、反馈矫正技能、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技能、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技能、应变技能等。通过各项教学技能的学习, 使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得到增强, 课堂教学过程更加顺畅。
2. 提高教师的监控动机。
学校作为社会专门的教育机构, 担负着创造高水平教育文化的重任, 在教师培养和管理以及评价等问题上任务极为艰巨。学校一定要给教师提供机会进修培训或参观学习, 充分满足教师的求知需要, 鼓励教师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为满足胜任需要奠定基础。管理上要充分满足教师的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学校下放适当权力, 让教师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出谋划策, 增强教师的集体归属感, 让教师感觉到学校的发展跟自己有关。为满足教师的胜任需要, 社会和学校要对老师有合理的期待, 切不可把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部转化为对教师的殷切希望, 要求教师承担无法胜任的责任。对于高不可攀的目标, 教师很难维持动力。其次, 要信任教师, 对教师的信任就是对教师的鼓励。学校管理者要通过正确有效的情感投入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激发教师的内部动机, 多创造教师之间和谐交流的机会, 提升其归属感。
3. 运用教学监控系统, 促进教师教学的多次练习。
反思与评价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组成维度。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 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首先, 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 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 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 以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 教师又要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 分析所发生的事件, 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 成为连续的过程。在教学中, 要充分运用教学监控系统中的教学评价反馈手段, 来提高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效果的反思和评价能力。教学评价反馈的方式包括专家反馈、同行反馈、学生反馈等方式。总结课堂上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处、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心得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等, 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和摸索规律。
参考文献
[1]蔡楠荣.课堂掌控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汤鉴澄, 俞晓东.教学监控能力:从理论到实践.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1.
教学能力监控标准 篇4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自我监控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123-01
0
高中数学课程语言抽象、思维性与逻辑性强,且知识体系较为连贯,对教学活动及教学质量的要求较高,應在数学课堂中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主动变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指的是师生双方在教学情境下的行为表现与行为特征,强化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助于高效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业成绩,帮助学生开启心智与发展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及效益。自我监控是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增强高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一、引导反思
二、训练思维
学生的自我监控行为具有综合性、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在强化自我监控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循序渐进,从低级强化、单维强化训练逐渐过渡到高级强化、多维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并让学生逐步体验到自我监控对数学学习效率产生的影响。为了在训练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有效强化自我监控能力,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思维过程进行有效整理,包括弄清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及回顾问题,通过渐进性训练培养概括性与精确化的数学思维。一旦形成概括化及精确性的数学思维,高中学生便可以主动约束学习行为及自觉完成自我监控。例如,可以采用“已知a、b均≥2,请证明不等式a+b≤ab”训练学生的思维及促使学生强化自我监控:先将2代入不等式,可得出a+b=4,无法继续证明;可使a=2,保留b,可证2b≤ab,如b≥a,可证2b≥a+b,进一步可证a+b≤2b≤ab;如b≤a,使b=2,保留a,可证2a≤ab,a+b≤2b≤ab.
三、优化认知
数学认识结构与数学思想可对学生的自我监控行为产生影响,如学生无法有效理解与记忆数学公理、数学公式及数学概念,则难以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对此,应注意优化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解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不断优化重组数学知识认识结构,建立系统化的数学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表征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归纳整理数学知识,使被动型认知活动转变为主动型认知活动,进而确保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有效强化。例如,在对三角函数中的余弦函数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正弦函数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如函数性质、函数图像等。随后引导学生思考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图像是否会有相似之处,可能存在的区别、联系是什么。如此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在正弦函数知识点与余弦函数知识点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从而优化认知结构及高效强化自我控制能力。
四、结语
综上,自我监控属于影响数学教学效果的内部因素,应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科学的策略改变学生的被动自我监控行为,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实施自我监控,以有效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协调运作元认知成分,有效匹配认知资源,确保各类认知资源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最大效能。此外,在发展监控能力时还应明确定位学习目标、训练学习意志、增强自我效能、丰富学习策略,必要时可运用分工合作型学习方式或运用层次性评价方式综合评估学习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沈婕,王红革,许志勇.高中数学学科基于考生水平表现标准的分析与评价——以2015年高考(天津卷)数学(理工类)试卷考生水平分析为例[J].考试研究,2016(1):3-14.
[2]曹一鸣,贾思雨.高中平面解析几何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基于12个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10):58-65.
[3]刘云,宋乃庆.高中数学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认同感与关注阶段实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66-72.
教学能力监控标准 篇5
体育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体育教师为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将体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监控对象, 有计划地对其进行主动积极的检查、评价、反馈、调节和控制所表现出的能力。影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较多, 根据体育教学的阶段和特点, 体育教学监控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课前准备
在体育教学前, 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计划、目标和任务, 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内容, 并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以及教学场地器材和学生人数等因素, 预先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 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 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
1.2 课中监控
(1) 评价与反馈:评价和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 以及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情况做出的及时评价或信息反馈。 (2) 调节与控制:调节与控制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信息反馈, 有意识地、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节与修正, 以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1.3 课后总结
体育课堂教学结束后, 对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总结, 认真思考和总结教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及时发现教学活动的存在的不足, 明确自己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哪些方面值得肯定。
2 体育教学监控的基本构成
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教学监控实质上是对教与学活动双主体的监控。监控包括主体自控和他控, 主体自控又包括教师自控和学生自控。教学活动中对主体的监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促使其主体自控。所以, 教学活动中的要根据教学要求和主体状态, 激发主体学习动机, 提高主体抱负水平, 可使教与学的目标趋向一致。
另外, 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自我认知既包括教师的自我认知, 又包括学生的自我认知。从学生方面来看, 通过自我认知来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树立自尊。自我概念和学习行为的关系十分密切, 有正确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尊重的学生, 多关注的是学习中积极性信息, 把自己看成是成功者, 而自我概念混乱和自卑的学生多关注学习中的消极性信息, 把自己看成是失败者。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责任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上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尽可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对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产生认同感。
3 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影响因素
3.1 自身因素
因为社会的和自身的原因, 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 因而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甚至造成一些教师心理负担过重, 这样势必会降低体育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此外, 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进行, 课堂的活动空间大, 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学生练习时还可能出现一些肢体上的冲突, 加上还要对课堂纪律和秩序的管理, 致使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难度加大繁重的教学辅导等工作致使体育教师身体容易疲劳, 心里也容易产生焦虑, 如果不注意调节自己, 在教学中就会出现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和缺乏信心等表现, 这样就会对教学监控能力的发挥和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这也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
3.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教学监控能力同样有着很大影响这里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如同事间的关系, 师生间的关系, 上下级间的关系;学校的教学风气, 教师的工作待遇, 学校的规章制度, 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和一些设施;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因素, 如季节变换和天气变化等如果前期对这些环境因素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同样也能影响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此外, 社会和学校对体育是否重视, 领导对教师是否关心和支持, 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是否协调合作, 以及家庭等等因素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4 如何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4.1 教师自我提高
(1) 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运动素质, 教学技能素质。运动素质是指在体育院校里所学习掌握的运动技能, , 绝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项, 这些专项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构成了体育教师的特长。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 不但教学监控能力得不到提高, 还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教学技能素质是指体育教师在掌握该项目的运动规律、特点后所采取的教学手段的总和。教学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甚至贯穿于体育教师整个的教学生涯。特别是年轻的体育教师, 教学监控能力刚开始形成往往是不成熟的。这时的体育教师才能自如地、熟练地随机应变地进行教学监控, 才能创造性的进行教学。
(2) 教学监控知识的学习。教师教学监控知识是教学监控活能力的重要部分, 它对教师教学监控技能的形成具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所以教师对教学监控知识的结构、作用和意义的掌握, 对自我监控的实践性操作, 是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
(3)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 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的知觉或信念。体育教师如果有高自我效能感, 他们的自信心就很强, 精力与体力都充沛, 面对困难时不害怕与逃避, 而是积极地应付并想方设法地努力克服。教学缺少活力与魄力, 教学松散、无秩序, 甚至会放任不管, 长期下去就会缺乏牢固的教育效能感, 而对体育教育没有责任感和较强的献身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逃避性的应付手段, 容易发出现职业倦怠。
4.2 学校有计划的培养
体育教师通过学校培训的主要途径有:体育教育专家讲座;参与校内外体育教学交流, 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 公开课和表演课;接受资深教师的现场指导与课后评价;学历提升;进修学习和访学。
通过科学研究提升监控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 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的实验、研究、创造发明的能力。体育教学是理论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 它的教学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以外, 还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与发现, 以科研促进教学, 以科研指导教学是教师能力提高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建周.教师心理训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章柏庚.体育教师应注重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3) .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 篇6
1. 学习环境差, 条件受限。
农村大都比较落后, 会讲英语的人几乎没有, 出门几乎见不到一个英文字母;农村学生学英语只能靠老师和课本, 没有多媒体教室, 没有优良的录音材料;用英语、练英语的地方几乎没有, 遇到困难也只能向老师请教。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英语发音、死记硬背英语知识来学习英语, 学的大都是哑巴英语, 根本没办法把它当成交流的工具。
2.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现在,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待英语有一种明显的抵触情绪, 有的同学说:“我天生就对英语没兴趣”;有的在课堂上根本不想打开英语书;有的学生即使学习英语或者英语成绩还算不错, 那都是为了不让英语成为他们上重点高中的绊脚石, 才无奈学起英语来, 几乎没有谁是因为对英语怀有浓厚的兴趣而去学习它的。然而有学习英语的兴趣, 却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
3. 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 有不少学生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和写, 更不用说自己拼读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了, 且对英语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 对于他们来说英语如同“天书”一般, 即使有英语程度不错的学生, 那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很困难的, 尤其到了初中二年级, 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英语完全失去兴趣。
面对如此困难的教学环境, 教师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外, 加强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也是尤为迫切和重要的。
二、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结构, 它包括明确目标、分析教材、了解学生、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和评估反馈等步骤, 教师则是这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在一定意义上说, 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监控能力。
三、教学监控能力构成
根据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 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 计划与准备。
即在课堂教学之前, 明确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理安排与计划教学过程, 并预测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2. 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即根据学生的反应合理调整教学过程, 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时准备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
3. 教材的呈现。
它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进行有意识的反省, 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4. 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与非言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 教师在这分面应努力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 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并保持对自己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 一旦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 就立即想办法解决。
5. 评估学生的进步。
教师教学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能力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上, 因此, 教学监控水平高的老师必然会非常认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采用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 以便于改进自己的教学, 同时在评估过程中, 不仅多层面、多角度地对学生的发展作出评价, 而且还时刻注意评估方式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6. 反省与评价。
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 教学监控能力高的教师会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 仔细分析自己课堂教学的得失, 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改变,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
由于教师一般都具备了相应的学科知识, 达到了一定的智力水平,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差异就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1. 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观念影响着学生的知觉、判断, 进而又影响着他们的课堂行为。近来的一些研究者认为 (李涛, 1997) ,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必然受到其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观念包括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对教学成败的归因以及自我知觉和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否胜任教学活动的自信程度。研究表明, 教师对班级的态度、对自己教学能力的知觉及其对教学成败的努力与任务归因等是通过教学效能感来影响其教学监控能力的, 而教师对教学成败的努力与能力归因以及其能力知觉是通过教师的努力知觉影响到其教学监控能力的。因而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来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改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他们的努力知觉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2. 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在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中,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被称为反思性教学, 是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波斯纳 (G.J.Posner) 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反省性。通过反思, 有助于教师发现并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 (专家) 型教师;有助于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因此, 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反思是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的方法主要有反思日记法、观看教学录像、观摩与讨论等。
3. 现场指导。
现场指导实际上是指给予教师实践课堂教学监控活动充分的机会, 使其有机会接触以下活动:规划教学活动的进程、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选择适宜的方法、评价自己的进步等。进行这些活动, 有助于授课教师更好地体会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 由其他人到课堂上对其进行随堂指导, 把握其教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以便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现场指导一般包括三种方式:教务处、教研室成员不定期深入课堂了解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授课教师进行临堂指导;邀请教学专家来校听课, 进行专家指导;设公开课, 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 进行同行之间相互指导。通过现场指导, 有助于帮助授课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使授课教师最终能达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控制, 这也是培养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根本目的。
4. 采取干预训练。
培养教学监控能力, 不仅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调整师生关系, 还需要通过干预训练等措施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监控能力。根据申继亮等人的研究, 有两种干预方法可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即自我指向型的干预手段和任务指向型的干预手段。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因此自我指向型的干预手段, 主要是针对教师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和干预手段, 包括三种方法:认知自我指导技术、角色改变技术和归因技术。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 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任务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任务指向型的干预手段是针对教师的任务指向型教学监控能力进行的训练和干预手段。具体有策略培训 (包括专家讲座、观摩课) 、教学反馈技术和指导技术。研究表明, 干预训练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而且提高了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水平, 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 学校等教育机构有意识地对教师进行干预训练是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何文.关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J].天津教育, 2005, (8) .
[2]王延文.数学能力研究导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9.
[3]司继伟, 张庆林.自我监控策略的培养[J].学科教育, 1999, (2) .
教学能力监控标准 篇7
1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教学质量保障
所谓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在教学的过程中, 将教学过程本身作为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计划和安排;
二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督、反思、评价和反馈;
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主动的调整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1]。
相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及高等院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控, 教师的监控能力及监控行为则是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的, 因而在保证教学质量上显得更为关键。
首先,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组织者, 对教学活动的计划与安排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使用, 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接受程度。
其次, 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教师的监控意识决定着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态度, 教师的监控能力决定着教师是否能够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实施课堂教学。
再次,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 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要求和学习状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水平。
最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各种情况变化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 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控制, 以保证实现教学目的, 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进而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 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 教师队伍教学监控能力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 地方性高校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学校重视教师队伍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 注意调动教师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的积极性, 广大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和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和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 对地方性高校教师队伍教学监控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地方性高校教师队伍在监控能力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少数教师缺乏监控热情
监控热情包括积极的教学态度和自觉的监控意识。虽然监控热情不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一部分, 但是, 如果对教学没有热情, 缺乏自觉地反思、评价和控制教学质量的意识, 教师就不会有主动的监控行为, 教师监控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目前, 一些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积极, 没有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的监控;个别青年教师没有经过充分的培训和助习教学的准备就走上了讲台, 教学还不够规范, 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中的地位和责任。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就必须有“上好课”的动机。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的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缺乏搞好教学监控工作的内在动机, 即积极的教学监控态度和监控意识, 教学质量和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就不可能得到保证。
2.2 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不强
教师对教学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是成功教学的重要保证。由于我校青年教师不断增多, 青年教师上岗之前的培训工作不尽完善, 以至于个别青年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与计划缺乏系统的、全局的细致认真思考, 课堂突发情况的应变和调整能力不足, 备课仅仅做到了准备课堂教学内容, 更多的只是为了如何呈现和讲授知识, 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满堂灌”、“填鸭式”, 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授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环节的衔接和如何激发学生课堂主体意识, 在组织教学方面存在着经验不足的现象。教学内容也有待于充实、优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少数老教师备课往往是基于经验, 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转变不明显, 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与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能力的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缺乏清醒的认识, 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 直接影响着授课效果和教学质量。
2.3 自我反馈和评价能力不强
教师应积极地检查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 藉此, 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自我评价。由于缺乏自我反馈和评价意识, 质量意识和监控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校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积极的教学反馈, 导致师生双方直接的信息交流不够。少数教师有时讲授的内容不够科学合理, 不够准确或者与学生情感交流不够, 影响到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和教师传递知识的效能, 却没有得到教师重视和及时处理。对学生主动反馈的信息, 学校只是对较为严重的问题进行了处理和反馈, 其它问题一般没有直接反馈给教师。教师缺乏主动地检查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的意识, 不注意征询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导致教学行为的调整和校正相对滞后, 会进一步影响学生情绪, 造成师生关系不够和谐、教学效果持续不理想, 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2.4 少数教师不重视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
少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重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工作, 换位思考不够, 不能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虽然大多数教师进行了自我检查和反思, 但是要成功地进行反思性教学, 不仅要观察、回味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 还要注意学生的反应, 体察学生的心理。教师实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反思性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反思意识, 要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 还要养成对学生学习反应的敏感性。
3 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探讨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作为教师能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是先天形成的, 而是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培养起来的。也就是说,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具有可塑性和可培养性。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不是也不可能随着教学实践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提高, 而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学习、研究和总结, 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研究学生心理, 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 如此循环往复,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监控意识和监控能力。
3.1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和增强监控意识
针对目前一些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积极、监控意识不强的现实, 学校应该加强教育培训, 树立全员质量监控意识, 改变教学质量监控重心过高问题。要积极教育引导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 以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的思想, 主动关心教育、教学质量, 关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一方面应当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机制, 完善薪酬分配、科研任务、学历提高、在职培训等工作的管理, 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 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使教师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最重要的是通过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 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学积极性, 引导教师主动关注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培养教师监控教学质量的自觉意识, 实现其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教师应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监控意识, 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实施者, 对教学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有责任通过个人的努力, 来实现教学既定目标的实现。
3.2 提高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作为高校教师, 要从育人的角度来考虑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中, 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与学生参与性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与学生实际接受状态的差异、教师教学思路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契合度、教师行为的取向性等等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这不仅仅是新时期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也是新时代对教师素质和教学监控能力发展的要求。信息时代的来临, 为我们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趣味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师形象负责的态度, 优化课堂设计, 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 组织好课堂教学。
3.3 加强教师自我反馈、评价能力的培养
除了学校的信息收集、评价和反馈工作, 教师自身也应积极地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价, 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相对于学校的工作, 教师的自我反馈和评价缩短了由收集信息, 评价再到反馈最终实现调控的过程, 因此教师收集到的教学信息更加真实, 对课堂教学的评估、调整和优化具有更加重要的参考价值。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在课间或者学生自习的时间里,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 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做一个的阶段性的调查, 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 有利于自己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成功的经验, 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最终会促进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和监控能力的提高。
3.4 加强教学反思, 提高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也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表现之一。对于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我们不妨从师资培训说起。师资培训的概念最初是teacher training, 然后出现了teacher education (教师教育) 的说法, 两者都没有逃脱“把已有的理论告诉教师”的俗套, 而如今流行的“teacher development” (师资发展) , “更加强调在‘教育’的基础上, 鼓励教师去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 反思自己的教学, 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开展教学行为中的‘科研’”[4]。这就是说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 只知道明天的课应该怎么样去上, 教师要学会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别人的发现、形成自己的信念、反思自我, 总结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经过这样的培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 学习并不断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手段, 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并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学校应当鼓励教师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 写下教学反思笔记, 可以通过检查、组织评比的方式来加强教师反思教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5 加强教学研究, 培养监控能力
高校教研活动作为培养青年教师,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 应该在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交流教学经验, 讨论、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 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通过组织观摩教学, 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 带动青年教师主动研究教学, 学习和改进教学手段、方法或对比、反思, 汲取他人经验内化为个人的教学思维, 凝练教学艺术, 并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 这样一来, 教、学、研将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与学不断给研究提出新的问题, 研究不断反馈于教和学, 无形中增强了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调整教学行为及保证教学质量的能力。学校要进一步对教研活动加强规范、监督, 积极组织教师定期研究教学, 发掘集体智慧, 真正发挥教研活动在培养青年教师, 培养名师, 提高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培养阵地作用, 要坚持以观摩教学等教研活动为载体, 培养和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监控能力。
结束语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 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 还需要学校和各教学系、部的共同参与。学校的学习风气、政策上的积极引导、制度上的激励, 都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内容、表现和发展。教师要有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及较强的自我监控意识, 主动观察、评价、反思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 要主动地研究教学, 并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 才能有效地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摘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 教师在学校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探讨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在保障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分析了地方性高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现状, 提出了加强教师监控意识教育、教学反馈和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质量,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申继亮, 辛涛.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5 (1) :67-75.
[2]翁晓东.浅谈教学监控能力培养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1 (19) :56-57.
[3]徐全忠.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4 (9) :8-10.
[4]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教学能力监控标准 篇8
1 教学监控能力概述
教学监控能力, 指教师为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不断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它主要包括3方面: (1) 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 (2) 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 (3) 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控制。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学能力中最高级的部分, 它不仅控制教学活动, 而且是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1]。教学监控能力只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 因此, 在不同阶段教师会有不同教学方式。采用辛涛等制定的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结构量表, 认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包括:计划与准备、课堂组织与管理、教材呈现、言语和非言语沟通、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反省与评价。
2 医学生理学青年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现状
医学生理学教师都毕业于医学院校, 经过岗前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短期培训, 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和相关课程考试, 就可拿到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成为专职教师。显然, 这些教师未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匮乏。在实际工作中, 采用跟带的方式对其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的、基础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 所以, 青年教师专业拓展能力受到局限。在教学中, 不能灵活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 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加强这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申继亮、辛涛[1]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并结合医学生理学教学特点, 生理学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划分为3个阶段 (见表1) 。
3 提高医学生理学青年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措施
3.1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 建立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学院每学期组织各教学部门进行教学质量检查, 主要从教学精力投入、课堂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其方式以教研室、实验室为单位, 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 组织召开学生、教师代表座谈会, 实事求是地对任课教师作出评价。通过教学常规检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将检查结果和建议反馈给青年教师, 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
(2) 建立教学督导制度。目前, 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教学督导制度, 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督导专家, 对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进行检查、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分析指导, 达到保障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教学督导专家定期或不定期随堂听课, 了解生理学青年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 提出教学指导建议, 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建立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室坚持集体备课, 使其制度化, 有利于生理学青年教师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在交流过程中, 教师可阐述自身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并根据其他教师的意见, 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 从而为今后教学的改进找到切入点。通过同事间的交流, 可使教师对教学评价认识更透彻, 促使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3.2 增强医学生理学青年教师教学动力
(1) 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是一种积极的教育信念, 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高低的主观判断, 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学效能感越强的教师, 越能深刻理解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力量, 越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充满信心, 所表现出来的教学监控能力就越高, 责任心就越强。在教学中, 敢于正视问题和困难, 并通过努力去克服, 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因此, 增强教学效能感是医学生理学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动力因素。
(2) 增强努力归因。研究表明,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其对教学成败的努力归因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如果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成败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 就会促进教师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从而使教学监控能力得到提高。青年教师可通过进行“积极归因训练”来增强努力归因。如邀请生理学教师和专家来共同分析自己教学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当青年教师自觉不够努力时, 可用暗自鼓励等方式来激励自己, 促使自己形成积极稳定的归因倾向。总之, 教师要不断努力, 要有信心, 才会不断持续下去, 并取得成功。
3.3 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 提高教学策略运用能力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为帮助学生以自己的努力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教学策略由外化的规律性教学方法和内化的反省性思维两部分组成, 教学策略运用是否得当,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将教学理念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选择和组合。医学生理学青年教师获取教学策略知识的途径, 可通过专家讲座、同行交流及观摩优秀教师示范教学等方式进行。青年教师在具备相关教学策略知识后, 不一定能将这些方法有效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这是一个需要内化的过程。因此, 青年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采用的教学策略进行揣摩、分析, 通过不断反思和实践, 使这些教学策略内化为自身教学策略。青年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策略, 并针对具体教学情境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才能对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监控。
3.4 加强教学反思
教师如果不具备反思意识, 就不可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更谈不上对教学进行监控。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因此, 对教学的反思是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部分。美国教育家舒尔曼认为, 反思就是一种教育推理的过程, 是一个检验教学目的、手段、内容与教育思想、理念之间关系的过程[2]。在这个过程中, 生理学教师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 从教学观念、教学兴趣、教学动机、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层面和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上去思考、质疑、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 挖掘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 从而进行调整, 使教学过程趋于科学化、合理化。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 可按照“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我做的有效合理吗─我还应该怎么做”这一思路进行。通过这4个问题的反思, 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教学反思一旦产生积极效果, 教师内心就会产生积极情感, 自我效能感提高, 教师的教学兴趣和信心也会增强, 在日后教学过程中, 自然会逐渐提高其课堂教学监控能力。
摘要:医学生理学青年教师因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等, 教学监控能力不强, 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从教学监控能力结构出发, 通过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增强教学动力、提高教学策略运用能力、进行教学反思,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医学生理学,青年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参考文献
[1]申继亮, 辛涛.论教师教学的监控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1) :67~75.
教学能力监控标准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我监控学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72-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升自我监控学习的能力,可以使得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中的重点知识,从而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下面本文就四个方面来探究提升小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途径。
1.打造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平台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完善,在学习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打扰而影响学习效率,使得其自我监控学习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自我监控学习时就需要针对环境这一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着力打造出适合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培养的平台,从而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可以得到提升。
1.1减少外界因素对小学生的影响
小学生本身具有好动的特点,不易安静的坐着学习,若再受外界干扰,就更难安心学习。对此就需要为小学生营造出安静适宜的环境,使小学生可以在平和安静的环境中学习,并针对自我学习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1.2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要想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小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培养,教师就需要注意调节课堂的教学气氛,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目标,选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注意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使得小学生可以更认真专心的掌握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
2.1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于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相较于农村的学生,城镇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就相对较高。而就性别来说,女生也比男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要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监控能力的调节,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的监控学习能力,从而使得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合理的利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应用交互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小学生树立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提升的信心,从而使得小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2以小组形式展开课堂讨论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展开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设立一个探讨的主题,按照小组进行划分,使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自我讨论,抒发己见,并且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锻炼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同时,小组人数要尽可能的控制在4人左右,并且小组人员要进行实时更换,使得全班所有同学都能够有交流沟通的机会。展开交互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小学生能够多方位的学习,在吸收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以锻炼其自我监控学习能力。
3.家长积极配合,创设家庭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有着一定难度,教学一般较为枯燥,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上小学生本身的注意力无法进行有效的集中,这样就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而对小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小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学习,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现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家长积极的沟通,家长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内容。来设计出相应的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依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数学的学习,并且促使小学生养成自我监控学习的良好习惯。
4.锻炼小学生的抗干扰能力
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使得自己的注意力过于分散,无法集中精力进行课堂学习,要想在数学教学中使小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就需要时刻锻炼小学生的集中力,使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干扰事项,来对学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在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的同时,就可以使得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就会使得小学生无法在教学中掌握到相应的教学重点知识,从而使得数学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而要想能够使得小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出适宜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培养平台,并且对学生进行抗干扰训练,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后也能够自主的进行自我监控学习,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京京.浅析小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途径[J]. 北京教育(普教) 2011年03期
教学能力监控标准 篇10
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 保证学习的成功, 达到学习的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其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一般都较高. 他们积极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 他们能自觉地选择较好的方法与策略, 选择或安排较好的学习环境, 以便学习能顺利进行. 他们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自己动手记录课堂讨论内容与学习结果, 并依据反馈信息,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相应地调节自己的学习. 在练习和记忆中, 通过多种方法的练习记住学习材料.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目的性强、自觉性高、灵活性大等特点, 较少盲目性与冲动性.
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正好相反, 他们对自己学习行为的监控能力比较低, 不善于根据教材、学习任务的变化而灵活采用不同的策略, 使学习缺少计划性、目的性, 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成功的可能性降低. 因此, 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已成为影响学业的关键因素,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十分必要.
那么, 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呢?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笔者下面结合平时教学中的实例, 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任务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 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 学习才会有动力, 学习效果才会好. 数学课堂更是如此, 需要教师采取有趣的引入用通俗易懂而且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认真听课. 同时, 教师要善于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学习“导数及其应用”一章时, 利用导数求函数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非常方便, 可以告诉学生,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也非常方便,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当今竞争的社会中, 学习与自我成长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功感, 以增强自我调控的内驱力. 在学习活动中,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加以肯定, 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学业成功的机会, 增强其成功感和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如对一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上课时可以有意识地向他提问一些他能回答的问题, 并借此机会表扬他, 在他的作业里写上鼓励的语句等.
再者, 笔者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仍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学习任务的意识不强.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理解“我是一个学习者, 我到学校的目的是学习 , 而且如果我想学习的话, 我一定能学有所得! 学习虽然辛苦, 但是, 如果我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我就会有成功感并会充满乐趣”. 并以此类主题的自我评价练习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例如, 张梓杰同学性格比较随和, 做事比较随意, 学习不够认真, 高兴的时候就学, 不高兴的时候就不学, 高二上学期曾经回校迟到5次, 考试成绩波动极大, 尤其是数学, 期中考试103分排119名, 期末考试59分排329名. 之后的表现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每次的考试, 数学成绩也都在50~70分之间波动, 直到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得52分. 笔者找到张梓杰同学, 与他进行了如下对话, 问:“你到学校来是干什么的? ”他回答:“当然是来学习的. ”问:“想不想学好? ”他答:“有谁不想学好呢? ”问:“那你现在学好了没有?”他低下头小声答:“没有!”问:“你有努力去学了吗?”答: “没有. ”问:“如果你努力学, 你能学好吗? ”答:“不知道! ”问: “记得你有一次数学考得103分吗? ”他抬头答:“记得. ”问 : “考得好开心吗? ”大声答:“当然开心! ”问:“那你那次是怎么考好的? ”答:“那段时间我有努力学习呀! ”问:“那你还想考出好成绩吗? ”小声答:“想. ”问:“那你今后该怎么做? ”答: “我会努力的. ”“大声点 ! ”答 :“我会努力的 ! ”“好 , 看你的了! ”之后, 明显看到张梓杰同学上课专心了, 还经常主动来问老师问题, 考试成绩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制订合适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为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教师在教学时应指出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要求达到的目标, 这样有利于学生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 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目标确定后还要引导学生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 并提醒学生要定期检查目标实施的情况.
例如, 在教授“导数及其应用”一章时, 根据教材的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 (1) 要求学生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 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 会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四个函数y = C, y = x, y = x2, y =1/x的导数, 并能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3)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形成导数概念, 了解导数的内涵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充要条件也是难点之一.
考虑到所教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不是很好, 学习能力也不是太强, 因此没有对学生要求太高, 并且把要求细化, 结合考试的需要, 笔者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为: (1) 通过实例, 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 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 通过函数的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即导数是曲线上某点处切线的斜率, 会求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2) 看懂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四个函数y = C, y = x, y = x2, y =1/x的导数的例子, 熟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运算法则, 并通过例题的展示和适量的练习学会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3) 结合实例, 借助几何直观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 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会用导数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值, 以及在给定区间上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最值.
确定目标后, 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如课前认真阅读课本的实例, 课堂上仔细听老师的分析讲解或与同学积极讨论, 对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运算法则加强记忆, 反复默写, 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求切线方程、单调区间、极值和最值, 通过例题的学习和适量习题的模仿、操作, 逐步掌握. 期间, 教师要准备适量的习题供学生进行练习, 并且检查督促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
采用这样的方法, 让学生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方法可行, 使得学生懂得学, 学得懂, 并学有所得,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三、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自我监控的技巧
在教学中, 应渗透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自我监控的技巧. 常用的自我监控技巧有自我奖惩法和心理暗示法.
自我奖惩法, 对自己学习成败所可能得到的奖惩进行想象和安排, 如“如果我数学考得好, 我就可以奖励自己看一场电影或玩一个游戏或者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考不好, 就不许使用手机或不许打篮球”等类似的方法使学生在自我的奖惩中学会自我调控, 通过自我奖惩法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例如, 李宇明同学脑子灵活, 接受能力较强, 但是数学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原因是他喜欢打篮球, 经常在下午放学后打篮球, 直到上晚修预备铃响了才匆匆忙忙跑回课室, 连晚饭都顾不上吃, 晚修中途才跑到小卖部去买点东西填肚子, 原来计划学习数学的时间不能保证了. 进入高三年级后, 他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了, 所以他也想努力学好数学, 但是, 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却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很难安下心来学习数学, 几次月考数学成绩仍徘徊在50~65之间,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得58分! 他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告诉他, 你用自我奖惩法试试吧! 于是, 他按照我教的方法去做, 给自己设定了奖惩的措施, 慢慢地提高了自我监控能力, 成绩逐步提高, 几个月以后的高考, 数学考得了89分.
数学课堂有时可能会有点枯燥, 学生容易走神. 这时教师除了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集中精神外, 还可以教会学生通过自我暗示心理训练督促自己专心听讲. 例如, 上课不专心时可暗示自己“我不分神, 我积极思考”. 有时, 学习的内容会比较难, 学生容易失去信心,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自我心理训练语:我有顽强的毅力, 我有自控能力, 越艰难的事情我就越要做. 我保证在几分钟内做完某某事等. 例如, 王友升同学高一入学数学成绩68分, 排全级937人中的900名,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28分, 排919名, 可是, 他的语文、英语成绩相当不错, 排名都在年级100名左右, 许多老师都为他感到可惜!他也努力过, 可是数学成绩都在30~ 40分之间徘徊, 直到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数学成绩也只有45分, 一度有过要放弃学习数学的念头. 于是, 我就教他用心理暗示法来勉励自己, 让自己克服困难, 坚持不放弃数学学习, 同时还给予他适当的辅导, 终于坚持到高考, 数学成绩提高到68分. 虽然成绩不算理想, 但是他说, 幸亏我用心理暗示法坚持了下来, 否则我的数学成绩会拖更大的后腿!
四、鼓励学生反思并修正自己的行为
为建立起自我监控的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记录, 随时检查自己行为是否得当, 提高自己的自我调控水平. 要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及时反思、讨论与评估, 检查与回顾自己所有的学习行为, 并不断地把有关的学习变量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联系起来进行对照和检查, 以评估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 根据反馈的信息, 总结经验, 找出不足, 并及时进行改进.
五、鼓励学生自我提问和相互学习
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 除了要求其上课做好课堂笔记, 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和相互提问. 在自我提问时, 应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 解题时可自我提出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还有其他方法吗? 我掌握解题的思路吗? 在相互提问时, 可鼓励学生就解题过程进行提问, 以相互取长补短. 例如, 高三 (13) 班的叶晓靖同学, 是一个比较有上进心的学生, 由于原来数学基础不是很好, 上课的时候总是一知半解, 有时候听不懂了就容易开小差, 打瞌睡. 要求她课前先预习, 先学懂一部分, 不懂的上课的时候注意听, 可是她坚持不了多久. 后来再要求她把课堂不懂的先做好笔记, 课后再看一看、想一想, 不懂的问问同学或请教老师, 总算弄懂了, 作业也能完成了, 好不容易对数学产生了一点兴趣, 自己还找了不少的题目来做, 可是考试的时候成绩却不理想,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数学只有56分. 她感到很灰心, 学习数学又提不起兴趣了. 同班的袁红瑛同学也是类似的情况. 我首先肯定了她们的努力, 指出了她们的不足, 并鼓励她们进行自我提问和相互学习, 要求她们每做过一类题型, 都要弄清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方法, 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 两人要相互监督、互相鼓励, 促进双方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她们坚持了下来, 高考结束, 袁红瑛同学的数学成绩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的52分提高到高考的90分, 叶晓靖的成绩则由56分提高到105分, 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