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能力教学

2024-09-18

核心能力教学(通用12篇)

核心能力教学 篇1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批注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过于肤浅,缺乏精准指导。批注是重要的阅读手段,是深度阅读的重要凭借。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批注实践,不仅是阅读展开的需要,也是批注方法的习得,更是语文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批注应成为各年段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经常性阅读方法,应针对不同年级、课型、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倡导批注式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能力,批注式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课程标准》所定义的语文教学实践形态来看,语文课堂应该是以言语实践和阅读实践为根本形式的主要活动载体,它倡导学生在习得言语能力的过程中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涵养。

在言语实践和阅读实践中,批注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其基本手段包括圈、画、批、注。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批注应该被广泛且深入地运用,应该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发展。

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作为一门“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以同化现代化的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语文课程和教材学习,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简言之,语文核心能力包括四个维度的生命力:学习生命力、言语生命力、社会生命力、精神生命力。

当然,指向语文核心能力的批注式教学,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因为教学任务、内容和目标的不同,其实践策略也不尽相同。

一、批注手段应用的差异

批注的基本手段包括圈、画、批、注。“圈”与“画”是心理机制相对简单的批注手段,一般在“学习做批注”的初始阶段或是相对简单的感知性学习任务中运用,它指向“学习生命力”这一维度的能力。

就年段而言,在中低年级的阅读活动中较多单独运用“圈”“画”式批注,主要是为了信息的捕获(收集)、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等学习任务的完成服务的。比如《四个太阳》《荷叶圆圆》,课文是用典型的重复叙事的手法完成内容表达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圈出“有哪些可爱的小伙伴喜欢荷叶”,画出“这四个太阳分别是怎样的”等等,通过这些关键信息的“圈”“画”,感知文本内容,呈现文本典型的语言范式,在语言范式积累、迁移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运用“圈”“画”式批注,则主要是为信息处理、文本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理解与欣赏服务的。比如,《夸父追日》与《七颗钻石》是语言风格非常突出的中国神话和西方童话,根据文本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圈出“七颗钻石的神奇变化”,画出“夸父追日的神奇之处”,在读读说说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真、善、美。

在“圈”与“画”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实践最基本的批注手段,这是学习生命力的习得过程。

“批”和“注”的批注手段的运用,牵涉到相对高级的心理活动。“注”是指在文本的相关语句边上写下自己的理解或其应有的注释,“批”是指在文本的相关语句边上批写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感受与评价等。低年级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站在“学生学习批注”的角度,在阅读教学中安排简单的“批”与“注”,比如,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释义、近义词等。在中高年级,则可引导学生用短语、句子等相对复杂的语言,为重点语句“注”上其本身蕴含着的深刻含义,或者是自己的独特感受、评价等,这是基于言语实践来实现他们对文本所表达的内容的价值判断,以及对其承载的普世价值的感受和理解,是指向言语生命力、社会生命力和精神生命力三个维度的核心能力的。

比如《伯牙绝弦》《刷子李》《少年闰土》,分别是经典古文、小说和散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边上写上批语:从“必得之”三字,你读出了什么?在“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边上写上批语:曹小三为什么“发怔发傻”?《少年闰土》一文中有两处“盼望”:“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这两处“盼望”,除了盼望的对象不一样,你还读出了什么?在不同文体的阅读实践和各具特色的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批注,学生能更深刻地感悟这些文本所寄寓的不同的人文情怀。

二、批注时空界限的突破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在课堂阅读的过程中采取批注教学,然而,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言,批注教学也应该突破时空界限,充分运用在课前、课中、课后。

比如,阅读教学的预习、习作教学的评改以及课内阅读教学的文本精读环节。

三年级略读课文《夸父追日》一课,可采用预习单导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前预习环节,根据课文学习的一般任务和单元学习提示、略读导语的要求,师生可共同建构“熟读课文”“词语分类积累”“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故事哪些地方特别神奇”“你从故事中想到了什么”等预习任务。其中,第三项主要运用“注”的手段,第四项主要运用“批”的手段,这是需要教师在学生日常的自主学习中进行引导和训练的。

六年级《穷人》一课的第9~11自然段,是表现桑娜“忐忑不安”的一个人的“心灵独白剧”。精读环节,可以请学生“用心读读这三个自然段,关注给了你们第一感觉的这些标点符号、字眼儿和句子,想想桑娜当时的样子。从她的心理活动中,你读出了桑娜哪些复杂的心情,在课文旁边做做批注!”在自读批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联系上下文,想象桑娜的神情和样子,指导诵读,加深理解,突出每种心情之间的矛盾!

五年级人物描写的习作教学《初识徐老师》,根据指导环节师生共同建构的“抓住特征、有详有略、幽默风趣、语言得体”等习作要求,学生在互助评改时,可在文章题目、开头结尾、材料选择、语言表达这几个方面,对“圈”“画”出的精彩语句、典型问题进行批注。只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充分的时间,学生会给我们创造惊喜:“写徐老师幽默的‘男妈妈’‘聪明蛋’‘眉毛跳舞’这些事,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一件写具体。”“写徐老师语言幽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徐老师的原话写下来。”“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徐老师‘穿越而来’,这是首尾呼应。”“用‘逗逼’形容徐老师不得体,建议用‘笑星’。”

突破了教学时空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批注实践,其立足点是学生语文学习生命力的发展,可以考量的是学生言语生命力的提升,而对学生产生深层次影响的则是和文本内容、内涵的理解感悟密不可分的社会生命力、精神生命力的培养。

三、批注运用的年段差异

批注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其过程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阅读批注的结果更是学生对文本进行感知、理解、欣赏、评价的极其重要的生成性学习资源。

《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的目标,并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如《荷叶圆圆》《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四个太阳》《棉花姑娘》这类富有童趣的小童话,教师应充分注意到文本重复叙事的特点,让学生自主地圈圈画画,再连起来说一说,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同时完成语言学习和阅读实践的基础性任务,为中高年级进一步通过阅读获取文章要点、概括主要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学段处在阅读方法的构建阶段,《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学类似于《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这样的寓言及其他浅显的故事时,应尝试借助文题和故事线索,圈画出“为什么”“经过怎么样”“结果怎么样”,让学生自主概括主要内容,逐渐建立起明晰的方法体系。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建立在一、二学段基础上的自主学习。因此,借助学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通过默读、浏览、圈画等阅读形式,学习自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在比较不同课文的基础上,梳理出不同的概括方法,是整体感知环节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侧重考察学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而这也为第四学段“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实践与能力形成打好基础。

在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环节,批注的运用会因年段而存在差异。中年级侧重在“理解”的环节运用“批”与“注”,如古诗的词句理解,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自己学懂的字句边上“注”上自己的理解;叙事课文《他是我的朋友》一课,可在小主人公“阮恒”几次哭泣的词句边上“批”上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说明文则可在准确表述的词句边上“批”上为什么这么写,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高年级侧重在欣赏与评价环节运用“批”与“注”。如《穷人》一课的教学,便是典型的例子。更多的精读课文,对一些重点句子深刻含义的理解,更是实践欣赏、评价式“批”“注”的典型学习内容。

在不同学段的文本内容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中,有差异地实践批注教学,指向的同样是四个维度生命力的语文核心能力,其实践的差异性,不过是语文核心能力在不同学段发展的不同要求的体现而已。

四、批注在不同学习组织形态下的运用

批注教学是各年段、各种课型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时不同组织形态下都需充分运用的手段。不同学习组织形态下批注教学的实践,保证了学生语文学习中四维生命力与核心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课前预习、自主朗读、默读、浏览等个体性的阅读活动中,批注是帮助思考、记录学习痕迹的重要凭借;在任务驱动的合作探究性学习中,批注更是有效交流与分享的前提,也是观点碰撞、达成共识的思维基础;在班级群体交流分享中,更需要以每个学生充分基于批注的阅读思考作支撑。

参考文献

[1]徐俊.生命与语文[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核心能力教学 篇2

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深刻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应该以育人能力为核心。

大量教育实践和研究充分表明,教师的育人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几年来的结果显示,教师积极的育人行为能显著提升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亲社会行为、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并明显降低他们的抑郁水平、孤独感、攻击行为和违法行为。与此同时,教师良好的育人行为还有助于调节、修正不良家庭背景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因此,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不仅能有效解决学生发展的各类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也是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支持与协作。

第一,教师应当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自觉提升育人能力。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所有的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每一个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体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任课教师应坚持言传身教,提高学科育人、实践育人的能力;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育人,提高家校合作育人的能力;心理健康教师应提高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能力;德育干部应提高多重途径设计和实施德育工作的能力;后勤管理人员应提高服务育人的能力;学校领导应提高营造育人氛围,构建育人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能力。

第二,教师应当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行动研究提升育人能力。当前,学生发展存在身心健康有待提高、社会责任尚需加强、创新能力不足和实践能力较弱等一些共性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如学习困难儿童、父母离异儿童、情绪困扰儿童、留守儿童等。教师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发展现状进行自我反思,找到迫切需要解决的育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改进行动。教师可以科学运用“四步法”行动研究——描述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找出并实施具体改进方法、具体记录和描述改进效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师生沟通方式和教育教学行为,提升自身育人能力。

第三,区域和学校应当鼓励教师组建以育人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发展共同体,实现育人能力的共同提升。教师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之间合作、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形式。各个区域和学校应当支持和引导组建以育人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建立内部研讨和交流制度,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借助微信、网络会议、QQ群等途径,逐步形成“你帮我,我帮他,大家帮大家”的良好教育生态系统,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研究,促进育人能力的共同提升。

核心能力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能力体系;核心能力;教学评价;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41-02

【作者简介】贾保柱,江苏省睢宁县第二中学(江苏睢宁,221200)教师。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和颁布实施,新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评价改革也势必进入新一轮的探索实践。随着对初中数学基本能力的认识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化,探索适应初中数学学科特色、突出数学核心能力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成为大势所趋。

一、对数学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的认识

西方的教育专家并不认同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扎实,他们认为中国教育的基础在“知识体系”,而美国这些西方国家的教育基础在“能力体系”。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到今天,人们普遍关心起“能力”来。中学数学的基本能力具体要实现哪些?怎样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建立必需的数学能力体系,实现学生能力的大发展?……解答这些问题成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数学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

结合当前国内外对数学能力认识的新现实,特别是吸收了世界创新型人才产出率较高地区精英人才选拔标准的相关指标,我们尝试构建了分层的初中数学能力目标新体系。我们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将关于能力的教学体系由低到高分成四个层级:基础能力层、创新能力层、综合能力层、能力意识层。基础能力层不仅包括感知、运算、数据处理、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空间想象、抽象概括在内的《数学课程标准》和各种教学参考文件重点表述的“能力”要求,还包括引用自《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的数学联结、数学交流与表述能力等。特别是数学联结能力,将会成为中国数学教育今后重视的基础能力之一。创新能力层是我们对众多原创性科研成果产生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总结。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等在创新成果产生中的作用已获得公众的高度认可。就学科而言,综合能力更多地表现为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想渗透。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综合能力的价值体现。能力意识层所形成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自觉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高端目标,是数学能力成为根植于人内心的修养、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能力、成为人的“文化意识”。

毋庸置疑的是,在最新的数学基本能力教学认识体系中,创新能力是核心目标。

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时,每节课都应有能力教学的核心目标。实际上我们的教学已经进行了尝试渗透和专题实践。目前这种课堂的基本生态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活动,分析解决问题;经历体验感悟深奥的道理;思维提升;质疑深化。其中“重活动、重合作、重思维、重感悟、重质疑”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育所重视的数学能力的核心。这五个方面,几乎可以涵盖绝大多数数学能力教学的要求,简称为“五重”,是数学能力教学要求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我们尝试构建了突出数学核心能力、专门面向初中数学的课堂评价表。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的研制探索

由于数学新理念评价指标的改革和调控,数学课堂的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优秀的数学教学设计让数学课堂更具有人文性。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数学活动、数学生成等都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制初中数学学科专门的课堂评价表,不仅能体现数学的特色,能关注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便于调控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数学课程理念的渗透。

对数学课堂而言,只要学生通过活动与合作,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感悟深奥的道理,发展思维品质,形成全面能力,就是完成了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

“以学定教”突出“五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见文末)的项目指标的关键词大都来源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课程理念部分,目的是更直接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应是:看学生的发展。也就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能说什么和做什么。因此,确立了评价项目的五大方面:活动、合作、思维、感悟、质疑,这些都是对学生数学特质的考查;评价表中二级评价权重,在教师预设等方面的分值所占比例很小。

为了与课堂评价表相适应,数学课堂教学也应加强学生活动效能的控制和激励,以促进全体学生重视数学核心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制定了促进小组学习力提升的突出“五重”的课堂小组激励评价表。(见下表)

小组激励评价表的项目,体现了数学的核心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补,让所有学生得到了真正发展的机会,解决了部分学生心理压抑问题,促进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核心能力教学 篇4

1. 积累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活到老, 学到老”。作为教师更应该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 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拓宽, 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 首先, 不仅本专业的知识要精通, 其他学科的知识更该涉及并且要懂, 这样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 要多问、多学、多听。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问题, 多积累教学经验, 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 并结合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多与其他老师交流, 多看优质课的视频, 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会有一个促进的作用。

2. 教师的教学语言以及课堂的“示范性”要严谨、规范

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所以课堂用语的精练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也只有这样, 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才有提升的空间。当然, 教师的示范性对教学效果也起到关键作用。每一次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新的, 因此课堂上规范的书写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严谨。

3. 教学方法新颖、科学

学生的学习效果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高低。因此课堂上的吸引力很重要, 那么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新, 有感染力, 从而带领学生顺其自然的走入知识的殿堂, 只有学生喜欢、爱学, 并且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更广的空间去思考、谈论、发言, 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好, 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很强的, 只要他们敢想, 教师敢于放手, 那么学生就会创造奇迹。所以, 成就教师的是学生, 是他们的努力和对知识的渴望才使得教师的路平坦而精彩。

下面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为例, 从中体会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发展之间的联系。

3.1 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

对于这一个文字命题, 必须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去完成, 即:已知, 求证, 证明并画图, 而这一严谨的规范过程学生容易忽略。

3.2 证明方法及其过程

这一研究过程既能说明教师的“教”, 也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下面具体说明:

3.2.1 构造邻补角, 平角以及同旁内角是证明定理的重要依据, 学生不易想到。

3.2.2 证明过程中, 平行线性质的应用即根据的填写位置不明确。

3.2.3由一个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多个结论, 学生反而只写出一个结论, 当到最后发现还需要应用到其他结论时, 就会重复使用条件, 这样就比较繁琐, 不够精简。

3.2.4 学生对前后的因果关系把握不准, 不理解前一个结论是下一个结论的条件.

3.2.5 推理不严谨, 证明过程中会出现“想当然”的现象。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及时反思对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

4. 课堂教学后的反思, 从心开始, 进而提升自身

有反思行为的教师, 才会得到充分的认可以及进步的空间也比较大。当反思课堂中自己的教学后, 会及时改变;当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后, 也会根据学情的不同及时调整;当把反思当作一种习惯时, 自身就会发出亮丽的光芒, 因此, 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反思自己的得失,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本文中所举的教学实例, 我们可以想到, 学生平时书写过程中能体现学生有解题思路, 但是推理顺序混乱, 不能合理安排, 并且从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看, 学生在证明时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 对初二初三的几何部分的后续学习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5. 教材的深度挖掘对教学能力提升也是关键因素

教材既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参考, 也是能力提升的理论材料。只有运用好教材, 深度挖掘, 分析, 钻研, 共同探究, 科学合理的设计一堂满意的课, 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好, 则教师就会有满足感, 而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可谓一举两得。

总结

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 我们要秉承敬业精神, , 扎实基本功, 勤于思考, 善于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努力提升自我课堂的教学能力。相信,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不难, 坚持就会得到。

参考文献

[1]温碧华, 姜建辉.浅论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J]科技教育创新, 2007, 11.

[2]张岚, 胡平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设想[J]教学育人, 2006, 11.

坚持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能力 篇5

校本教研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日志、专家评课、同事交流、自我评估、行动改进等步骤,不断深化对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监督人,也是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者。教师需要在组织、参与和监督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对自我和他人的教学进行观察,收集有关教学以及自身在课堂扮演角色的资料,通过内省(回忆、分析)教学过程,对自我进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力求教学更臻完美。

这种观察、分析、评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行为有着极强的推动力,能够促进教师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数学教学反思的内涵及特点

1.反思

反思即元认知,是人们以自己的认识活动过程及结果为认识对象的认知活动。作为对认识的认识,反思较一般思维活动层次要高。通过反思,人们获得不同于感觉所得来的内部经验,使自己的认识得以升华,使自己的实践行为趋于合理,同时在反思过程中自我得到发展,特别是形成一种反思的能力。

2.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作为教学参与者对自身过去教学经验的反馈,是教师通过实践深入观察,反省自身教学,评价教学经验,发现新问题,大胆提出改进教学的假设,并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假设加以验证的活动或过程。概括地说教学反思具有以下特点:

(l)教学反思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和参与教学,以教学为基础,从观察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行为和过程出发对教学进行研究,大胆提出新的教学设想,建立和发展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教学理论。

(2)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不同于专家的理论研讨。教师对教学的新构想、新方法是通过他们对教学的省思而产生的。

1(3)教学反思中教师研究的课题须从教学中挖掘,是亟待解决并对教学有实际改进意义的问题。

(4)教学反思周而复始,伴随教学始终,需要教师长期不断地系统观察、思考、假设、验证。

3.数学教学反思

一般说来,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通常,可以从两个层面去对数学教学进行反思:首先是对教学实践中的策略、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其次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假说进行反思。

三、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数学教学反思,特别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反思活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思考、重新认识、再评价和经验总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有利于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而反思性教学恰好被认为是现阶段人们的认识所能达到的合理的教学之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某一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努力追求其合理性,并实施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得以验证,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这不仅有助于弥补教学实践上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教师间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次,有利于教师由传授型向学者型转换。当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所谓‚学者型‛主要体现教学研究和反思上。教师除应具备专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在教学中做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

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增强传递处理信息的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学科的教学测量及评价的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从而逐步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最后,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道德感的重要方面就是责任感,而责任感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能帮助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变成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教育行家,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发展学生。

四、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可从多角度进行。可以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也可以对蕴藏在数学表层知识下的极为丰富的数学精神、思想、方法、原理、规则、模式等深层知识进行挖掘。

可以从历史角度反思数学知识,主要是探究数学知识生动活泼的产生发展过程,搞清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获取有关数学知识的历史材料;也可以从文化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数学知识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它具有自身的文化特性。

可以从方法论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反思数学知识本身的方法论意义,其次要能从方法论角度去解剖数学知识,将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活动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数学教材角度反思,数学教材作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数学教师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特点,教材变迁,知识的呈现形式,教材的加工处理,例题习题的选择和功能等进行反思。

2.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反思

对学生及其数学学习活动反思,不仅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数学学习基础,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数学学习失败的原因,数学学习结果评价方式等进行反思,而且还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反思。

3.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包括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决策过程,教学行为过程,教学结果,教学技能与技术有效性的反思,也包括对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五、数学教学反思的途径 1.教学观察

教学观察包括对自我及对方的观察,当教师组织、参与教学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等,对自我提出疑问。

一方面,对课堂整体情况提出疑问:‚本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态度反应是否热烈?‛‚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是否积极?‛教师的自我疑问实质上是基于对教学双方的观察而进行的教学反思,因而教师既是局外人,又是局内人。他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感受进行观察、审视、总结教学,实质上也是对自我进行观察。

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作好详细记录,以供课后总结教学时使用。2.写好日志

日志就是把观察时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教与学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写出来,是分析的根据,认识的来源。写日志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给自我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对教学经历作书面描述和反馈,从而激发教师对教学新的认识。写日志既要详细又要及时。当天的见闻必须当天记录下来,否则时间一过便印象不深,追述不全。随后想到的也应在日志中及时追记下来,标明时间。行文中一定设法把听到的话与自己的感想或评论区分开来。

3.评析交流

教师们聚集在一起,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得出最佳方案为大家所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校本教研把教学过程中最典型的、需要探讨的教学现象集中起来,并请来教育专家、教研机构专家或大学学科教育专家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对它们进行全面深人的剖析、研究、整理和提炼,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探索适应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这是要求更高的教学反思。

4.自我评估

通过反思,教师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所评价,然后会努力提高自己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当教师的努力获得成功时,会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同时批判性反思通常能给教学和教师专业进步带来更深刻的变化。教师们应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做出评估,以确定自己在数学教学的某些方面是否可以改变,形成改变的策略,监测实施这些策略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必须客观地看待教学,批判性地反思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通过探究教学过程所得到的情况在许多方面是十分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对教学的设想,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它可以导向对教学更丰富的认识和对教学及学习过程更好的理解,它还可以作为自我评估的基础,因此,它是专业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行动改进

教学行动改进是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后,自身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行动过程,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学环节、步骤或某一具体方面展开的小规模调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独立操作,也可与他人一起学习先进的学习理论与教学观念,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共同探讨、审议一堂课的设计,其中不乏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碰撞。然而正是通过经验与理念的共同作用,在交锋、协调中才得以完成经验的重新整合。

核心能力教学 篇6

关键词:高职语文;职业核心能力;渗透

【分类号】G633.3

职业核心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地区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为了更深度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应将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渗透进高职语文教学,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教育开展也更为直接和更有针对性。首先,对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与阐述,为教学的设计提供思想认知。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的意义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以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也必将成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职语文与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的分析与对比,二者存在着不少的共通点,将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作为高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涉及,在日常课堂中不断渗透与滋润,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将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渗透到高职语文教学中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选择,并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语文教学现状与特点

1、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实现高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的相互融合,我们针对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现阶段,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很多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的重视度不高,一般的高职院校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专业领域教学上,在专业上的投入过多,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已将语文课程取消,课程边缘化现象非常严重[1],这是大学语文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导致高职

大学语文教育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次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本身对语文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一味的强调语文教学为具体的专业服务,忽略了语文课程本身的基础性,使语文教学丧失了课程的本体地位,成了各个不同专业的附庸。

2、语文教学的特点分析

高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大学语文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其中涉及到处于特定场地讲话的艺术、个性举止以及对待现代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评判等[2] 不仅仅传授学生必要的汉语言文化,同时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创新能力而言至关重要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等。其次,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的特点。语文教学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核心理念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对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这些都与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的目标和宗旨是一致的。可见,将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应用到高职语文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养成的有效途径

1、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是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渗透的重要条件

实現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首先应从教学内容设计着手,根据高职语文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共通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是职业

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渗透的前提条件。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避免矮化倾向,保持教学内容的适度深度与绝对广度。不能因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原因而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更不能因为要为某些具体专业服务而窄化教学内容。越是经典的、人文底蕴深厚的文章,越容易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通,找到结合点。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尽量以古今中外经典为学习对象。经典作品中炉火纯青的文学语言对学生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熏陶、博大精深的思想哲理对学生深度思考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样,高职语文才能更好实现所有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

2、优化与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环境

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紧紧抓住二者的相同点,以此为突破点,优化与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利于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职业核心能力。为了更好地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教育融入到高职语文教学中,可以在高职语文课堂中引入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例如,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课文或生活原型中的不同角色,模仿书本或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学习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引导学生就某一确定主题开展讨论,自由地思考和联想,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和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案例教学法学习,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中得出一定的结论。学生既能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

2、完善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将职业核心能力设定为考核指标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是通过试卷测试的方式,且试卷考核内容均以考察课本知识为主,学生的真实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与应用能力并未得到施展与激发,为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应完善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将职业核心能力设定为考核指标,这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的关键,把学生的日常表现写入档案,将其作为终极成绩评判的指标之一,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去完善自身,对其未来就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例如,在高职语文考核时,应选择实践类考核,给予学生一些职场中的突发情况,“若作为一名人事管理人员,当员工出现问题时,应如何处理矛盾?”或者是“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在同一件事务的处理上自己与领导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应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考察语言应用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和个人素质等,在进行考核设计的过程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对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重要性的分析,及其与高职语文教学具有的共通性,将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渗透进高职语文教学中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选择。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优化和创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全面养成,为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良胜,张琴华,刘彩霞.论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利用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0:133.

[2]张亚丽.高职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101-102.

核心能力教学 篇7

一、优化课程体系, 审定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专业规范指出, 生物科学专业从属于理科专业, 是培养从事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专业教育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 因此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娴熟的专业技能, 丰富的综合素质。因此, 要打破传统的强调专业知识系统性, 宽口径、厚基础的观念与做法,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结合学科优势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确定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课程实行大课程, 以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需的知识点为线索, 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综合起来, 自己编写适合于本校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校本教材或讲义。同时, 知识点的传授改变以往固定在哪课程中完成, 只要能“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 学生主动自觉地构建知识、发展智能, 形成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潘懋元教授语) , 无论某一知识点在何课程中讲授, 只要不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 就可以自由地完成知识的相关教学。

二、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能力培养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强化“知识够用、能力突出”的价值向度, 教学设计从“知识本位”转发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上的“能力本位”, 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要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引导学生“自学、思考、探索、创新”, 提高教学效果。要求学生通过预习绘出课程章节的知识体系图表, 列出其重点与难点内容, 并对一些基础性知识要求学生自作课件上台讲解, 并在完成每章教学内容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按要求命题, 并能面向其他同学进行分析讲解。对于知识重点和重要理论性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通过学生论坛、师生互动、热点解析等多种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 锻炼和培养学生知识获取能力、自觉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当然,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建立在教学原则基础上的。“教学原则是教学理论工作者总结长期的成功经验而制定的”, 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通则, 但也有其共同的特征。教师只有正确掌握和运用教学原则, 才有利于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 总结教学经验, 评价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方法。

三、强化实践教学, 突出能力培养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 是内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我们应该规范与丰富“能力本位”的教育内容,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建立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从简单实践到综合训练、从基础练习向创新研究发展。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三者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平台, 以课堂教学为根本、以课外实践为拓展、以校园文化活动作补充, 全力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通过实验实训教学、本科生导师制、产学研合作、学生科研项目、参与教师课题等, 以及项目化、课程化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具体措施, 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优化考核体系, 服务能力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实践 篇8

随着社会职业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加大,职业核心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通过专业调研、校企合作、以及招聘调查等活动,我们发现企业单位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各项职业核心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因此探索职业核心能力在教育阶段的培养已经成为热点问题。

1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 国外的重视程度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致力于研究探索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推行的能力本位教育体系中,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重要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行业组织、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2 现代职业的特点

第一,当今社会工作岗位的技术更新块、技术复合型强、智能化程度高,工作的完成依靠员工善于学习、会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第二,工作方式的有了很大变化,工作完成要依靠员工的团队合作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第三,现代职业中,就业人员岗位变动较频繁,工作流动快,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各项职业能力的基础。

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2 网络专业学习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过去以讲授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习十分的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非常差。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通过项目活动的方式,将与项目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成为目前比较普遍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按照实际岗位工作的要求完成项目的实施。在这过程中多存在以下特点:

1)网络课程的项目实践一般都需要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支撑。学生是项目的实施者,是学习的主体,需要通过自学等方式预先掌握好实践所需的理论知识。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往往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与项目完成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

3)网络课程项目的实践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直接影响项目完成的效果,比如网络项目实施过程中,设备产生故障或者计算机病毒危害造成项目中断。及时排查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证项目顺利开展。

由此可见,在网络专业的学习中,对自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3 网络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是靠知识的获取,而是靠行为的训练[2]。这一过程必须在职业活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好的效果。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通过现实获模拟的职业项目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下面结合网络专业教学实践,对上述4个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做一下探讨。

3.1 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学校顺利完成学业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提高,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网络专业学生自学能力不足一般有多种原因造成,比如网络知识面比较广,学习有盲目性;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不容易获取,缺少获取学习资源的方法;学习、娱乐以及项目工作任务之间时间上的安排不合理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长远目标和当前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并在过程中给予学习成果的肯定和鼓励。

另外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比如在项目活动中,教师只对项目进行总体介绍,给予必要的引导,工作和学习计划由学生自己制定,对涉及的观点则不做是非定论,全部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尽量减少框框限制,为学生创造一个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察、分析和质疑的能力和习惯。

学校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比如一个网络实训室,一般都有多个班级交叉使用。如何保持学生的阶段工作成果不仅关系到学生项目工作的持续性,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项目教学中的工作除了解释引导,还需要维持工作环境的持续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为项目实施条件所困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3.2 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沟通交流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沟通交流的能力一般包括:提供书面陈述的能力,如写报告、写说明书,提供口头陈述的能力,如在公众场合发表意见,提供信息的能力。

以往的教学中,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误导教师,认为扭扭捏捏、哼哼唧唧的表现是因为学生有交流障碍存在。事实上,在课堂之外,学生之间聊天时能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显然是学生不习惯课堂的环境。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灌输的方式,剥夺了学生自主表达的权利。有时教师也努力提问,试图让学生在自己的组织下发表观点,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成了教学的主体,实际上他们是在教师的诱导下用教师的思维、从规定的角度、对特定的对象进行思考,成了教师教学的工具。

项目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一弊端。但是,学生在大众场合的发言交流还是存在心理障碍。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尽量多提供大众场合的交流机会,比如小组之间的探讨、班级之间的交流、项目开展的心得交流、项目成果的展示说明等,并且机会要尽量惠及大多数学生,避免总是那几个学生发言。

此外,书面表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很重要,项目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必要的文档,比如网络组建的项目,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开展,要产生调查报告、网络组建方案书、实施计划书、检查测试报告等文档,每个文档都要有详细的内容说明,否则项目实施便缺乏可参考的依据,造成项目工作不协调。网络专业的学习中,项目有大有小,小项目在步骤的划分上不明显,各种文档的内容也不多,学生会感觉没有必要写。教师在指导时需要严格要求,避免学生应付了事。

3.3 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

与人合作能力是指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协商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这种职业核心能力包括规划、组织和协调活动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灵活处理事务的能力、处理紧张关系和不确定性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等[2]。

目前部分学生缺乏与人合作能力的原因至少有下列两点: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意识比较重,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机会;另一方面,在精英教育思想的氛围下,多数学生以成绩高低论成败,意识不到合作的好处,同学之间关系生疏、冷淡。

网络专业的学习中,合作机会比较多,但是合作效果就好坏不均了。合作的小组中,有的组是一人干活,多人围观;有的组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大家都不愿意多做;有的组合作比较默契,群策群力,成果明显。

作为教学改革的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取得明显的效果:1)关注合作项目的进展和团队情况,以团队利益为思考出发点,不斤斤计较;2)愿意共享经验也善于从他人那学习,团队内部相互帮助;3)尊重他人的工作,友好宽容的对待新的合作成员,批评的时候只对事,不对人。笔者在08年江苏省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大赛的裁判工作中发现,合作意识好的团队,成绩都很突出。

3.4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问题解决能力一般包括确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检查其实际效果的能力。这一能力内容与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类似,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有比较好的培养载体———项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高中阶段的学习模式影响很大,习惯于将让老师给出解决问题的步骤,而不是自己思考得出;2)对于特定的问题情景的分析能力不足,往往造成问题定位不清,找不到解决的办法;3)问题解决的步骤安排不合理,解决过程中往往被出现的一些小故障打断了整体的解决思路;4)很多学生不习惯总结,手忙脚乱的处理完一个问题后便束之高阁,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可能又来一次手忙脚乱。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在网络课程项目的实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解决:1)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示例分析,理论推导等方式,给学生做示范,再通过项目反复训练;2)在网络项目的实施中,每个同学或者小组遇到的问题都可能不一样,老师不可能帮学生一一解决,必须交给学生处理意外问题的办法,比如参加网络学习论坛,绘制思路流程图等;3)让学生留下项目实施的记录,包括实施的步骤、遇到的问题;5)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避免学生被表面现象所误导,造成对问题的错误认识。(下转第7719页)(上接第7713页)

4 结束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复杂多变的职场中成长打下基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积极探索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必将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

能力本体视角下的教学能力 篇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发起“普及教育”的行动包括将教育领域中的能力落实到实践层面[1]。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而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的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能力[2,3]。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是决定教学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4],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5]。

二、教学能力的定义

《教育大词典》将教学能力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教学特殊能力组成[6]。国内学者认为教学能力是以认识论和教师发展理论为基础,在从事具体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特殊能力,并以层次维度将教学能力划分为智力基础,一般教学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7]。有学者根据教学过程将上述能力重新归类组成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能力[8]。在综合课程的观念下,国外学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十分关键的行动者角色[9],国外学者从教师个体的心理结构因素角度出发,认为教学能力是可以体现有效教学所需的所有知识,技巧,价值和态度的高度特殊化行为客体[10],强调教学能力是多种心理因素聚合的客观对象。

国内外学界也肯定了心理因素和实践行动都与教学能力存在密切的复杂关联。然而无论国内学者从能力层次或教学过程的角度考察,认为教学能力是一种固有的心理特征,还是国外学者从心理结构因素角度出发,将教学能力视为所有心理因素的综合体和体现物,两者都将教学能力视为心理因素综合的一种天然属性,实质割裂了教学能力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连结。国内外学者近年开始考察教学能力的可能性和实践性特质,认为教学能力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中有效行动的可能性,由心理认知因素所支持,但并非完全依赖于心理认知因素[11],并把教学能力看作是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可能性,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12]。

三、能力本体的内涵

传统上对能力的理解将能力的心理认知结构封闭起来,把认知技巧和知识结构看成是能力的本质因素,将能力视为趋于静态的一种品质特征,这种片面的理解抹杀了能力与外部相关实践的联动动态作用。因此,科尔和马丁认为能力应该从任务需求视角考察能力本体,是以此为中心加以综合内部心理认知结构因素,通过与外部相关实践高效联合作用得以实现的综合体。其心理认知因素包括认知技巧、知识结构、动机、价值、态度、情绪等。另有学者认为能力是已经获得的特殊知识,技能和态度之间相互关联的综合体,三者有机组合促成能力的实践行动[13],强调能力依赖于心智的习性,包括专注力、好奇心、自我意识、自我表现等心理因素,个人按照工作角色的需求建构并定义其专属的能力框架,从而提供一个具有价值的、可认知的、程序性和行动性的行为图构方式。

尽管对能力本体的考察角度不尽相同,但学者们都认为能力与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因素相关,并要付诸于专业实践行动中才得以彰显。以上两种考察角度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复杂心理因素的构成表述存在差异。由于没有结合专业领域考察能力本体,学者们只能罗列与能力可能相关的所有心理因素,或者将与能力行为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因素涵盖所有心理因素影响,这种分析有悖于能力要付诸于专业实践行动的观点。因此,应当将能力具体到某一专业领域的实践行动中进行考察,分析其具体心理因素的构成和复杂关联才可以真正观照能力的本体实质。将专业实践行动置于能力综合体内部或是外部,也是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焦点。将实践行动置于能力综合体之外,由能力综合体指导实践行动,割裂了各种心理因素分别与实践行动之间的关联,使实践行动无法知照心理因素综合之间的存在合理性。因而,作为能力综合体内部构成的实践行动更能反映能力本体的实质。

四、能力本体视角下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作为能力的一种类型,必然具备能力所涵盖的所有心理因素,对能力的陈述都应在某一领域的实践行动性当中。能力本体的心理因素只有置于特定领域的实践情景中考察才得以彰显,因而教学能力的心理因素要从教学实践行为的角度探究其心理因素本源。教学实践是一个行动的过程,与教学能力相关的所有心理因素都应以行动者的角色看待。在教学实践行动性角度下的心理因素具有行动性和认知性,是一种动态心理特质。教学能力的心理因素不是天然存在于教学实践行动当中,而是通过教学实践行动得到确立、展现并发展。每个心理因素之间并非孤立地对教学实践行动产生作用,它们都是教学实践行动的一个行动环节、认知环节,共同作用于教学实践行动。因而对于教学能力而言,每个心理因素都是认知因素。在教学能力建构过程中,每个心理认知因素分别且共同作用于教学实践行动且相互产生交互影响,但哪些核心因素超越了其他心理因素,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并产生互相关联,这些因素是如何在教学实践行动中确立、展现并发展,这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核心能力教学 篇10

1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职场上的重要地位日渐突出, 英语应用能力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其他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平台, 其应用能力又涵盖于多项其他职业核心能力之中, 与职业核心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包容的关系, 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其他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能力”是社会劳动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需具有可迁移性、可携带性、跨职业性等特点, 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与人沟通合作, 实现信息共享, 增进相互配合, 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共同发展;“与人合作能力”需要良好的语言技巧, 职场中有合作才会有成功;“解决问题”需要语言逻辑, 只有沟通交流, 才会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进而解决问题。英语作为现代职场中重要的交流工具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职业发展、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的建立,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2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 有些高职院校只注重专业技能培养, 其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固定岗位的具体技能的劳动者, 忽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许多院校注重英语过级考试, 以“知识本位”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过多, 结果出现英语高分低能现象, 不敢开口与人交流, 更不知如何与人交流, 未能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有些院校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过于保守或经验不足。有些学生受汉语思维模式影响在学校往往学的是“哑巴”英语, 尽管多数院校不断尝试进行英语教学改革, 但由于生源水平参差不齐, 也由于往往是大班授课, 课堂上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很少,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3.1 转变教学观念

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贯彻全新教学理念,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紧密结合应用能力考试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本院实际出发界定新要求, 开发新教材, 实施新模式, 坚持以打好语言基础为根本目的教学过程。

3.2 教会学生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

宏观上帮助学生制定目标、选择方法、安排时间、评估效果、调整过程;微观上帮助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交际活动。

3.3 改革高职英语课程设置

第一阶段:基础英语学习。

帮助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顺利通过英语应用能力 (A级) 考试。

第二阶段:职场英语 (行业英语) 。

重点突出“工学结合”能力训练项目, 满足行业企业岗位 (群) 对英语职业能力的需求, 并适当辅导英语应用能力 (A级) 考试的训练。

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 教学时数原则上不少于180学时。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做到EGP和ESP的逐渐结合。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根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 (群) 要求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课程框架, 设计教学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实施模块式教学。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 构建适合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加强互动与协作学习,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其一, 改进教学方法。摈弃“注入式”教学方法, 纠正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错位。改变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为“受动方”的教学局面,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二, 改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现代化, 把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到英语教学之中。

其三, 改革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优化教学模式, 逐步的将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英语实际运用的能力上。

其四, 改革教材。逐步的建立起适合现代高职教学特色体系教材, 专门为学生打造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 以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 二者相互结合, 应用为目的,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教材。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职业竞争日趋激烈, 就业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职业岗位变动频率日益增加, 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为紧迫。而用人单位愈加看重高校毕业生的核心能力,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普遍认同的一种人才取向, 也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高等教育更新教育理念, 注重其实用性和实际性, 将核心能力培养的理念融入日常的基础教学中, 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潘爱琴.创业教育背景下激励机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8) :90-91.

[2]吴寒, 黄奕云.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4) :157.

[3]黄奕云.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3) :183.

[4]张洁.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高职英语模块化教学探讨[J].才智, 2014, (21) :87-89.

核心能力教学 篇11

一、 扎实的认读能力

认读能力就是学生对于文本中重要词语的认读和掌握能力,以及对文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1.掌握基础字词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字词一类的基础知识并不放在心上,以为这些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课余时间就可以解决。这样的忽略导致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严重退步。因此,教师应重视重点字词的学习,并贯彻教学始终。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基础字词的兴趣和能力。课前预习,布置关于字词的预习作业,越具体越好;课始检查预习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一方面巩固词语的读音、字形,另一方面给认真预习的同学一个真实的回应和展示平台;课文学完,字词类的基础性作业要有挑战性,比如,让学生将本课的生字词自行设计成辨字组词,同学间互测。一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字词的积极性,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将不再枯燥,大家将会把多识字当作乐趣。

2.学会多种读书方法

小学阶段应学习的读书形式有朗读、诵读、默读和浏览,其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认读能力。教师一定要舍得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对此,教师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得字字响亮,不错读一个字、不漏读一个字、不多读一个字、不颠倒一个字。在学生读准确的基础上,应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是要引导学生关注文体特色,比如朗读诗歌,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押韵、节奏,注意诗歌朗读中声音的停连变化、抑扬顿挫;二是要交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比如朗读时的“强调”,有时候可以运用重音强调,有时候可以运用轻声强调,有时候则需要运用停顿强调。

另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不同的读书方式,比如默读,要教给他们默读的方法,在课堂上留出时间循序渐进地训练,到了高年级,要指导学生浏览课文,从文本中迅速搜寻信息。

二、 准确的概括能力

读一篇文章,明了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要点,梳理每部分的主要意思,概括文章的内容,进而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这些表达出来,这就是对这篇文章文意的组织概括。培养语言的组织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高级目标,甚至是终极目标。

1.概括段落大意

有中心句、过渡句的段落比较简单,学生一读就知道用它们作段落的意思。如果一段话中没有中心句时,就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概括了。如何概括呢?先引导学生把重点语句的意思连接起来,尽量不要遗漏,再将语句中重复的部分省去,逐步保留最简洁的关键词。在具体练习时,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概括性的词语,比如针对写景状物类的文本,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四季、外貌、习性、事物、特点等概括性的常用词语。这样一来,师生共同经历梳理概括的过程,从模糊的感知,到反复推敲后的简洁,学生就会逐步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2.概括课文内容

有了概括段落大意的基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容易多了。概括一篇文章可以有多种方法,有的课文题目就是课文内容的提炼,学生只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就可以了,如《孙中山破陋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这样的课文只要补充说明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或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道理即可;有的可以运用中心句概括法,比如《郑成功》的最后一段,有“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字句,这就是对郑成功一生事迹的介绍;还有的可以运用段落连接法,一般说明性的文本多用此法,比如《石榴》《广玉兰》等课文。针对不同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同一篇文章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

三、 深入的品析能力

语言的魅力是沉睡在文本中的,读者阅读文本时要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主动去发掘言语的密码,品析词句、句式、篇章的表达精妙之处,形成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1.感受词语的精妙

文本中的语句,都是作者用心揣摩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品析时一般可以采用删除法,想一想去掉好不好?还可以采用换词比较法,体会哪个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比如教学《黄河的主人》,其中有“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一句话,其中的“贴”字,在生活中很常见,指一个物体紧紧地靠近着另一个物体,如贴纸,贴面膜等。如果换成“挨着”“紧跟着”都不合适,通过比较,我们能感觉到“贴”这个字用的很形象,准确地写出了羊皮筏子上乘客所处的环境之危险,而乘客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谈笑风生,正好从侧面衬托出艄公技艺的高超。

2.品析句式的特色

精美的语句形式同样是作者精心酝酿的结果,是作者语言风格的体现,一般表现在修辞运用上和特殊的句式上。比如,《安塞腰鼓》中的句子:“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教学这一段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发现句式的表达是比喻与排比的合用。其实,这只是一般的发现。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句式这样调整:“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的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这样一改,二者的异同点在哪里?学生会发现同样是比喻与排比的合用,而课文中的语句是喻体在前,这样读,更有节奏感,也更强烈地突出了事物的特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一般语序倒置写法的运用,都会有独到的表达效果。

3.揣摩篇章的结构

就一篇课文而言,其脉络是作者思路的固化呈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要学会“揣摩文本的表达方式”,而揣摩文本整体脉络的能力对于学生了解文本的线索,赏析文本非常重要。说明性的文本一般会按照事物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内容,比如《莫高窟》《泉城》《九寨沟》等课文;古诗中一般会按照观察的顺序、由景到情的顺序、虚实结合的顺序展开,比如《望洞庭》《渔歌子》《望庐山瀑布》等;叙事类的文本则会按照时间的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地点的转换顺序等展开。有的文本具有特殊性,则需要引起学生的关注,在脑海里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教学《钱学森》一文,作者为什么要采用倒叙的写法呢?经过学生读文思考,我们发现对于钱学森而言,回国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是他的最大愿望。这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他的爱国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四、 灵活的运用能力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仅在“知”,更在“行”,学会运用是阅读能力的目标所在。语言的运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积累,一种是练笔,积累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积累的发展。

1.积累优美的文本语言

教师应该把学会积累作为学生语言运用的基础来对待。可是,很多时候背诵的内容留在课外,学生的背诵被放任,而教师只是一个收口阶段的裁判。笔者以为,背诵应该是课内的事情,至少应该在课堂内解决大部分背诵的内容。因为,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关注并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背诵方法。只有将背诵变成一种相对自然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才会自然地沉入其中。积累多了,学生自然“胸藏万汇任吞吐”。

2.模仿运用文本的语言

学习言语运用是语文学科的特质,小学阶段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复述的训练,一种是练笔的表达。

(1)实实在在地练习复述。复述是基于文本的学习、模仿、运用的极为灵活的形式,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然而,因为考试不会考到它,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将其搁置一边。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认真引导学生进行复述的练习。以《九色鹿》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梳理课文情节,作为“支架”,然后通过细致阅读,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适当想象,反复练习,就可以做到绘声绘色地复述了。

(2)扎扎实实地进行练笔。关于练笔,一种是基于文本的仿写。中低年级建议以句段的模仿为主。比如,教学《荷花》一文第4自然段:“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部分进行仿写。到了高年级,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进行篇的仿写,比如仿照《理想的风筝》的写法,从几件事去描写一个人,可以写自己的老师、熟悉的一个人等等。

还有一种重要的练笔形式,是对文本的续写。续写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表达空间,但如何使续写更有质量,教师同样需要与学生一起摸索方法和经历实践。比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的最后:“小骆驼在小河边再见小红马时,他们会如何对话呢?”很多学生的思维往往打不开,草草几句就写完了。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围绕“对话”展开想象:如果小骆驼给小红马只讲道理:外表不重要,有用才重要,小红马会信服吗?如果只讲小骆驼的睫毛、脚掌、驼峰的作用,小红马会相信吗?这就需要考虑到小红马是没有去过沙漠的,因此,在讲的时候一方面要讲沙漠的特点,另一方面要讲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在沙漠中的作用,故事和道理结合起来讲,小红马才会信服。

总之,有效的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概括能力、品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归宿,这样,阅读教学才能简明、实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核心能力教学 篇12

1 职业核心能力是数学文化价值的内化

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行业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和可迁移性的、除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核心能力, 是人生存、适应当前社会的重要能力, 是职业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依托和表征[2]。由于其适用于各个行业与职业, 所以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和外语应用八大能力[3], 既包括基于个人的独立学习、获取技能、处理信息等能力, 也包括基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能力。

应该说, 职业核心能力是数学文化价值内化的结果, 需要用数学文化价值的培养来强化提高。 (1) 数学的文化价值是隐性的, 既有影响人的审美观、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等人文价值的一面, 又有为人类研究自然世界提供理论基础、科学方法、检验标准等科学价值的一面, 还有为人们创造优美客观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等社会价值的一面。 (2) 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决定了其文化价值的广泛应用性。我们日常认识和理解的生活环境、科学研究方法、交流媒体和科学工具等都离不开数学, 这是数学文化价值的体现。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思维转化为数学问题, 再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加以分析, 最后解决问题, 这种数学眼光是站在思维层面, 以数学哲学的高度去领悟数学的工具价值和文化价值。 (3) 数学文化价值的核心部分是数学观念及数学方法, 掌握了数学方法, 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时就多了一把“钥匙”, 它对人的职业核心能力有着巨大作用。没有数学知识, 文化就不全面, 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就会下降;有了数学思维, 就能够创新;有了数学方法, 就能把创新的知识付诸实践, 提高交流、解决问题能力。数学使人的品质正直诚实、顽强勇敢;数学使人有条理地思考、表达和交流;数学使人更好地认识世界。

因此, 可以视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作用为数学的文化价值。

2 从职业核心能力视角审视中职数学教学策略

中职数学教学大纲对数学的地位界定和文化价值要求都明显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特征, 如何通过对数学文化价值的挖掘来促进职业核心能力发展, 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1 从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精确性角度分析

(1) 数学的抽象性是脱离研究对象质的规定性, 仅在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上抽象。数学概念、方法都是反复运用科学探索方法 (观察、实验、猜想、验证、反思) , 经过不断反思, 不断探索, 不断抽象形成的。这种抽象性帮助我们抓住事物的共性和本质, 是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现实中的大量信息是用量的方式给出的, 用量的方式分析解决问题成为一种基本能力。在教学活动中, 重视数学的背景和应用, 使学生把握数学精神实质及动态平衡形式化表达, 增强其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 更容易使学生进行融洽交流和愉快合作, 从而反复运用数学方法, 进行思考、学会学习。 (2)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又决定了数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 表现为思维要服从严格的逻辑法则;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严格准确;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推理时, 要准确无误。因而, 数学教学活动是开发学生智力、增加其智慧的活动, 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客观公正的办事风格和严谨做人品格的活动。数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又使得数学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伴随着即时困难, 数学教学活动也是学生体验挫折、磨练意志、打磨心理品质的过程。

2.2 从数学思维特征角度分析

个体智能倾向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 数学对培养这两种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语言作为特殊的符号语言将数学结构化、形式化, 决定了数学思维还具有非逻辑性、自由相似性、问题性等特性。非逻辑性表现为数学思维是想象的、直觉的、审美的思维, 这使数学在解决问题方面具有独特魅力。自由相似性表现为数学思维中到处渗透着异中求同、同中辨异的比较分析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自由想象和创造, 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创造力。问题性体现在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将数学思维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问题与具体数学知识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使问题所包含对象的数学特征结构更加清晰。通过数学学习、数学教育与数学培养, 不但使具有抽象思维的学生成为研究型、学术型和设计型人才, 还可以使具有形象思维的学生成为技术型、技能型和技艺型人才。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引导学生经过分析、处理、重组数学材料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面对全新情景时学会调节和重组自己的思路, 改进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3 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角度分析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是知识与信息时代, 要适应这个时代, 就必须具有获取、处理和创造信息的素养。数学作为世界通用语言, 因其形式化和简约性的特点成为信息流通的载体, 是信息收集与处理不可替代的工具。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是一种思想、方法、过程的整合, 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 加强了数学与社会多方面的联系, 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效率,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质量, 培养学生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终身学习的态度、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3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3.1 教学中要渗透“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4]。通过数学学习来追求真善美是进行“三生教育”的好方法。学习数学知识、技能, 掌握量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勇气, 就是求真的体现。运用数学思维方法, 将数学与自己所学专业进行联系,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善的举措。通过数学形式的简约美、对称美、和谐美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力, 是美的表现。数学教学中要渗透“三生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德国物理学家冯·劳厄曾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时所剩下的东西。”那么, 从数学教育中忘掉一切已学过的数学专业知识会剩下什么?应该既是数学的文化价值, 也是“三生教育”的内涵。

3.2 有效整合数学理论、应用、文化3个层次

数学教学要按照职业核心能力要素, 坚持“必要、适度”原则, 遵循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1) 不同专业选用不同层次的数学内容。比如建筑、勘探等专业选用技术应用数学, 文秘、旅游等专业选用文化修养数学。 (2) 相应专业的数学教学内容, 要做到理论思维、技术应用、文化修养3个层次的有效整合。理论知识和应用性知识相结合,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会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提升核心能力打好知识基础;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结合,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价值的魅力, 激发其努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能力素养。 (3) 无论什么专业选用什么数学内容, 教学着力点都应该放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依据中职生所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 教学活动除了数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外, 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具备对现实问题有相应的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等, 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3 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改变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例如将项目教学法融入翻转课堂模式中, 课前教师选定内容, 通过网络与学生一起制订学习计划, 然后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获取资源, 在教师的协助下, 通过合作探讨实施项目计划, 自主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职业技能, 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课中教师再次利用信息技术, 通过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方法突破重难点, 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再比如, 教师在教学之初采用情境教学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采用讨论式讲解, 有助于帮助学生修正自我建构的路径和方向;利用案例进行总结, 有助于学生实现对自我学习行动的反思。这些教学模式的融合, 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观, 使学生能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参与学习, 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等能力, 改变其学习方式, 有利于达到培养学生所需能力的目的。

3.4 采用多元化考试形式评价学生

传统的考试以理论知识为主, 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考试, 要以“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为指导, 坚持完整性、可持续性、合理性, 在重视量化数学显性知识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内化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经历、经验、意识、策略等隐性知识。应用实际与理论、结果与过程、成绩与能力、理论性考试与就业性考试相结合的方案, 使数学知识的技能性评价向人本性范式转变。例如采用开放性题目进行开卷考试方式;设置特定情境, 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口试+笔试+机考的方式;设计几个课题以写论文的方式或巧设题目举行分组答辩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闵维方, 王蓉.2005—2006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3) :59-67.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 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职业方法能力训练手册 (中级)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上一篇:模块理论下一篇:说明文教学中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