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2024-07-02

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精选12篇)

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篇1

21世纪,体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精神享受方式中,欣赏体育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由于现代国际体育竞赛活动日益频繁、精彩,再加上现代传播媒介迅猛发展,更多的人愿意利用闲暇时间观看体育比赛,丰富余暇的文化生活,欣赏高水平体育竞赛已经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生活内容。体育欣赏对于调节人的精神生活,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净化社会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个体自主地追求德行”[1]。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体育欣赏对启发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端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以及树立高度的道德责任感等均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1. 体育欣赏能力的内涵

能力是一个具有多个维度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其内涵和外延也有所不同。心理学将它界定为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哲学将它界定为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命中的积极力量。体育能力,是指完成体育的主观条件,欣赏能力,是由一个人多方面的知识掌控、文化素养决定的。在体育中,即为能够享受体育之美、领略体育之乐趣、提高体育文化修养的能力,它包括会看比赛、训练、读书、阅读材料,乃至能评价比赛,甚至掌握体育深层次的文化生活内容[2]。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体育欣赏能力的操作进行了定义:在体育这个特定的领域中,个体运用各种有关的基础知识,对体育事物进行欣赏所能表现出来的,并能影响欣赏活动发展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欣赏主体充分调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等,其主要目的是让观赏主体在体育观赏活动中,通过感知美、鉴赏美、评价美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2. 体育欣赏能力的特点

2.1 后天性

体育欣赏需要视、听感官的积极参与,不强调体能的遗传影响,具有很强的后天塑造性,如果一个人的审美体验多次或是较频繁地发生,那么他感知、分析和评价美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2 心理性

体育欣赏的目的是使观赏主体获得美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人们接触到美的事物时,心里所引起的感动,往往表现为一种心悦神怡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欣赏内容的动态性、不可预知性、期待性和寄托性决定了欣赏者必须充分调动自身的认知和情感。可见体育欣赏强调心理行为的投入。

2.3 差异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具有不同性格爱好和审美修养的审美者,他们的欣赏能力有差异。另一方面,同一审美者处于不同的审美环境和审美心境之中,其欣赏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别。

3. 体育欣赏能力的构成

体育欣赏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要求体育活动的欣赏者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体育的基本常识、体育活动的生理体验等体育素质,还要求体育活动的欣赏者具有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国家、民族、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世界观和体育观,还应有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能力[3]。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体育欣赏能力的构成可以从体育文化素养、体育心理—道德素养和体育运动素养三个方面去分析。

3.1 体育文化素养

体育文化素养是指个体社会文化素养中的体育内容。体育文化素养不仅是体育欣赏能力的一部分,而且是个人社会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体育欣赏活动,而且对个人的思想、生活有积极的影响,对个人的个性养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建立在体育运动素养的基础之上,受体育心理———道德素养的规范影响,作为社会文化素养的一部分,促进体育运动素养和体育心理—道德素养的形成。

3.2 体育心理—道德素养

体育心理—道德素养指个体在体育欣赏活动中具有获得的心理体验的能力,培养及表达个人情绪的能力,和利用一般社会道德观念、体育道德观念对个人情绪进行调控、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的能力。体育心理—道德素养对人在欣赏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和道德观具有养成、促进、调控、规范作用,既能使个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好恶倾向充分表达出来,积极培养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达到欣赏的目的,又能将自己的言行规范于理智和道德范畴之内。

3.3 体育运动素质养

体育运动素养指个体进行体育运动的能力。体育运动素养在体育欣赏能力中具有基础地位,它决定着欣赏的方向(项目和内容)和欣赏能力的大小。一个有一定运动素养的人,在欣赏活动中能很快进入角色,身心融入到运动中,获得较深的身心感受,达到欣赏的目的。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实现这一过程要慢得多,体会也少得多。

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的教学中,体育欣赏能力的形成往往是大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和相关体育知识的副产品,学校体育对这一问题尚未引起高度重视,从而引发了学校体育教育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欣赏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加强有关体育欣赏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索培养体育欣赏能力的新途径,将成为21世纪学校体育重要的研究课题。

摘要:本文对体育欣赏能力的内涵、特点和构成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欣赏能力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内涵,特点,构成

参考文献

[1]金生.个人自主性与公民的德性教育[M].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1, (1) :201-202.

[2]攀勇, 朱福民.高校开设体育欣赏课的可行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5, (5) :185-186.

[3]刘秋玲.论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构成与特点[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3, (2) :116-118.

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篇2

1.2.王胜利(白城师范学院体育系, 吉林白城 137000)陈玉茜(西安幼儿师范学校体育组,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 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入口, 对如何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校的读书能力、认识能力、运动能力、科研能力、竞争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未来从事体育教育所必需的专业能力的构成和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创新能力的构成;人才模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 G8071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9154(2002)03)0048)03

最近颁布的《教育法》 明确指出: “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这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定位, 也为高校体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因此, 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只有进行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改革,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求知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满足时代对高等体育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是21 世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 即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 重视人的发展, 对于提高国民素质, 增强综合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

义。“ 以人为本” 的理念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识。1999 年乌拉圭国际体育部长发展会议发表的“艾斯持角宣言”提出“ 促进终身参与体育活动, 把体育作为缩小南北差距的强有力的工具”。这些都包含了丰富的“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面向21 世纪, 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 就必须以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出发点, 以最新的知识信息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 建立新的教学体系, 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调动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从而实现体育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的三者统一, 体育与德育、智育的统一, 达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教学内容上的统一, 最终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在办学模式上统一起来。然而,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受旧的课程设置的束缚, 多以掌握竞技运动技能为主, 其特点是专业性强, 灵活性差, 知识面窄, 缺乏对能力的培养。这些单一的练习, 定势的思维, 是旧的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弊端, 必须剔除, 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从培养“ 单一知识型” 人才, 变为“ 创造型”、“ 复合型” 人才, 应该思想观念上是一个创新过程, 因此, 高等体育院校必须摒弃传统的消极适应观念, 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展望21 世纪, 我们体育院校培养的体育专业技术人才不应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 复读机”, 而是人才资源, 是学校体育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推进器, 这才是我国高校体育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模式

强素质教育, 这是教育思想的一个发展、突破和转变, 它拓宽了我们办学的思路, 更加

明确21 世纪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模式应是: 知识面宽、适应面广、基础理论扎实、身体教育能力强、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改革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 归纳起来就是要实现三大观念上的转变。首先从单纯重视知识的传授向授技与育人相结合转变。学校体育授技不是单纯传授运动技术, 是指传授体育健身的手段、锻炼方法、养护方法以及提高学生自我健身能力等。学校体育有对体育专业学生教育的任务, 要从传统的教学观转变为创新性的学习观。多年来一直沿袭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对一个技术动作怎么讲、怎么教、怎么改, 学生就怎么听、怎么做、怎么效仿。这当然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传授技术去健身, 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尤其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满足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更为重要。例如: 把过去单纯的篮、排、足球运动的战术教学改变为通过其战术教学, 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具有创新精神(比赛中超常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和努力拼搏善于竞争的新人才, 将过去的教学从:“重物(技能、体能)轻人的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以“ 人” 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变, 即把高校体育的重心从“物“ 转向” 人“。第二, 从单一的强身向强身与需求相结合转变, 所谓需求指的是满足社会的体育需求和学生的体育需求, 过去, 一提到学校体育中心任务, 就是以“增强体质” 为中心。因此, 当今学校体育改革要跳出学校的“小圈子”, 走进社会“大天地”, 首先必须要让社会体育需求走进学校。目前, 社会体育需求已从过去简单、枯燥的“ 大肌肉” 运动, 逐渐向陶冶情操、愉快身心、开发智力的“ 小肌肉运动”(健美操、体育舞蹈和小球类运动等)演进。因此, 学校体育改革不但要遵循人体发展规律, 增强体质, 预防人体功能退化, 而且还要更重视社会和学生对体育的要求, 即强身与需求相结合, 否则,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将如同企业不考虑市场需求而导致产品滞销一样没有出路。第三, 从单纯的教学向全面教育与服务相结合转变。过去, 高校体育工作以教学为中心, 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 国际高等教育改革自20 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高等教育要从单纯的育人向育人与服务相结合转变, 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来临的时代。因此, 高校体育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在思想上必须要重视授技与育人结合, 强身与需求结合, 教学与服务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努力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真正实现科教兴国。实施创新教育的条件、途径和方法

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发展的过程, 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 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才能培养出开拓, 进取的创造型人才, 笔者认为, 实施创新教育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311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 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揭示: 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是学生心目中“重要的其它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 影响学生的成长, 教师自身要具有创新意识, 愿意在创新教育中尝试创新的方法去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应明确创新教育目的,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 主要应让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掌握和消化, 去创造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启发学生, 激励学生, 给学生提供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规律的机会, 以培养学生多元式的构思方案, 不断地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教师在创新教育过程中, 还要着重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 运动技能相互迁移和学习转移力的技能,让学生逐步地学会从个性中发现共性, 以及从共性中发现个性, 通过联想、类比等方式, 让已有知识尽量扩散,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使许多知识联系起来, 以产生新的知识、技术、技能, 这种把多种知识结合起来予以接受的方式, 具有很高的创造价值,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才能十分有利。再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有意识的推迟评判,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过早的向学生讲授问题的答案或结果都会使学生认为无需进行探索和研究, 会阻碍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提出问题, 缓下结论或评价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 积极去创新。由此可见, 要进行创新教育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要求每位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懂得教育规律, 了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热爱创新教育和创造活动, 自身也要不断提高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主动地成为创新教育的主体因素, 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中, 用自 身的创新精神来影响学生。

31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指导学生的创新方法 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必须加强创新意识的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是一个时代问题, 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而且也是决定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问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提供机会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根据自己确立的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训练学生善于从自己的学习效果中获得反馈信息, 以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不断的探索更科学、更经济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依据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发展水平和教育目标, 安排创造性的情境, 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要注重创造意识的培养, 使受教育者树立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独立探索的精神和勇于克服创造中的困难。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具备发散性和综合性相统一的思维方法和素质。发散性思维与综合性思维是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份, 发散思维在创造活动中地位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从一个思维对象出发, 充分展开想象、联想、类比等具体思维形式。它具有变通性, 独特性和流畅性, 能突破常规和经验的限制, 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提出超乎寻常的新观念。综合性思维是以整体为基本原则的系统方法, 大学生综合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 发散思维为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找正确答案提供可能。结论与建议

41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是指: 读书能力、认识能力、体育教学能力和构建能力的有机结合,实质上就是一种综合的非重复性的再生产能力, 完成社会给予的体育教学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 是以智力为核心, 在掌握教育理论、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未来从事体育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它包括: 思想品德教育能力、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体育社会活动能力, 科技创新力和掌握运用工具能力。

412 目前, 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理想, 其主要原因是: 受传统体育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思想的影响, 受旧的课程设置的束缚, 多以掌握竞技运动技能为主、专业性强, 灵活性差, 知识面窄, 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学设备简陋, 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部分教师知识老化, 敬业意识弱化,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413 为培养能适应时代要求, 具有/ 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0 的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在教学训练等实践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遵循计划性、渐近性、结合性、实践性和个体性原则。

414 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得到有序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能力培养计划、考查措施、评价标准, 建立学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 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参 考 文 献

[ 1] 肖焕禹.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及21 世纪发展取向[ J].上海体育学院学院, 2001,(3), 7)111

[ 2] 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86)921

[ 3] 宋继新.论未来高校体育思想的转变[ J].现代情报11998,(12), 1)61

[ 4] 张学岩.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 J].体育科学, 2000,(6), 15)181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al Ability to the Composi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Wang Shengli Chen Yuqian

(Baicheng Teache r.s College , Jilin 137000)

Abstract: The innovatory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entrance in the innovatory course system and system of

the evaluation.It is discussed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reading ability,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e sportsteaching

abilit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so on.Key words: major of physical educat ion;composition of innovatory ability;mode of personnel;education

CLC number: G807.0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1)9154(2002)03)0048)03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能力;构成

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面临新的挑战

1.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校生人数占本、专科人数的44.99%,十年来高职教育已经培养了近1300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展望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高职学生的特点。目前高职学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①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②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③人生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

3.提出新的挑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①高职院校应加强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和社会来说:“一技之长”是优势,但从发展角度看,也可能成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技术不断更新,死抱一技之长会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高明的人不仅需要学会一技之长,而且他们会具备掌握和运用一技之长的能力,这样“以不变应万变”,任凭技术如何发展进化,他们总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展自己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新需求。所以,高职学校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

②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和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是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和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前提。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和便于操作可以测量的,并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分析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不仅是建立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前提,也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完善,还是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指明灯,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

二、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分析

1.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的特殊性

①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高层次,它兼具两者的性质。其教育过程包括普通教育,技术和与之有关的学科的学习,以及获得与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能力所进行的教育。《国际教育标注分类》一书中写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各行各业基层直接参与组织、实施、保障生产、流通或服务等,为社会直接提供物质产品或各种服务;并承担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负责性工作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信息,明确了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就是要培养从事与科学原理、概念应用、实际操作有关,有较为复杂、较为负责的技术性工作者。

②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特殊性。职业教育和培养的模式就是完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转换,高职学生应成为一名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负责性的技术人员,所以学生学习能力的特殊性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实践学习上,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特殊性表现在行动能力、领悟能力、默會知识、学习动机上。

2.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相对复杂,既要体现高职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一般共性,又要体现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特殊性,体现高职学生的特色。据此,笔者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学习能力的特征、目前存在的问题、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等相关研究成果,系统的剖析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具体构成如下:

参考文献:

[1]殷丽霞.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分析[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10).

[2]陈智,陈粟宋.探索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

[3]克劳斯·贝尔.职业教育教与学过程[M].外国语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

[4]贝阿特·哈特,乌维·克莱恩贝克.职业教育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目标承诺和行动.1998(9).

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篇4

国家和学校一直没有忽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 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 我国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 如“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等, 全国各高校也在校内举办各种学科竞赛等创新性项目。然而, 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评价与含义界定, 教育界一直没有明确的方法。为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需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作为理论基础。

由此看来,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是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前提。在十八大将创新提高到更突出位置的新形势下, 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 也对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加强高等教育对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 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 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 不如说是人创造力的竞争。对于创新能力含义的研究, 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的观点。由于国外对创新能力的重视比国内早, 因此积累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在最近的研究中, Morais Maria Fatima[1] (2010) 通过调查, 总结了大学老师眼中创新学生与老师需要具备的条件。大多数老师赞同的创新学生的特点包括:多种想法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时能灵活变通, 有出人意料和独创的想法, 各学科互相转化的知识。

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上, 也可以看出外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的理解。目前, 外国高校已基本形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及鼓励创业三方面。课程设置方面, 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有关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及创业的课程, 从创新知识储备上给予支持;教学方面, 外国高校注重利用科学设计进行学生培养。Shen Tsui-lien[2]认为导师的教学创意设计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动力。Yeh, Yu-chu[3]为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 构建了混合知识管理模型, 其中包括知识共享、知识内化和知识创造;鼓励创业方面, 国外大学举办创业竞赛并对获奖者提供丰厚的奖金。如麻省理工学院已有19年历史的“五万美元商业计划竞赛”。统计显示, 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自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计划大赛。

在国内, 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也有一定的探究, 但都停留在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阶段, 缺乏定量分析。目前, 国内普遍认同构成创新素质的构成因素包括: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创新人格。将这些构成因素整理归纳为表1: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为研究对象, 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结合问卷法, 调查高校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的主观看法。以北京四所高校为样本, 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及对外经贸大学。共发放问卷260份, 回收260份, 其中有效问卷245份, 样本总有效率为94.2%。参与调研的大学生均为北京高校大学生, 其中男女生比例约占一半, 年龄分布为19~22岁, 其中20岁的学生最多, 约占42.45%, 其次是21岁的学生, 约占32.65%。样本信息如表2所示。

2.2 问卷编制

在问卷编制方面, 本文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创新素质构成因素的文献分析, 根据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特点以及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 选取了有关创新能力构成因素的二级指标进行问卷编写。通过不断修改完善后, 共总结选取22个二类指标编制成问卷。问卷用Liket-7量表测量, 7分为“非常赞同”, 1分表示“非常不赞同”, 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创新能力构成因素的看法。

3 数据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 本研究首先采用Spss对所有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然后运用结构方程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探索因子分析之前, 得出KMO值为0.830,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为231, 显著性概率为0.000。根据学者Kaiser (1974) 的观点, 如果KMO>0.8, 则适合因子分析。因此, 研究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 分析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数据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素, 并采用最大变异正交旋转, 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六个因子, 同时, 每个因子中删除因素载荷小于0.50的项目, 剔除项目1个, 得到载荷较大的因子21个, 探索性结果如表3所示。

在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的问卷中, 一共选取了4个维度。创新能力构成因素的第一维度, 包括创新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接受新鲜事物的意愿、创新知识水平、知识更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其中既包括创新思维又包括创新意识, 因此命名为创新思维意识。

第二维度包括图书馆借阅情况、听取学术报告情况、学习成绩和交叉学科知识水平。这些因素都是关于知识的积累方面, 所以命名为创新知识储备。

第三维度包括是否有过小发明、对自我创新能力评价、对前沿科技成果的关注程度和理想就业单位的性质。这些因素体现大学生对创新的实践性, 及是否将创新作为发展的方向。因此命名为创新实践倾向。

第四维度包括价值观类型、目标设定、耐挫折能力、抄袭作业情况、气质类型和善于标新立异。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创新能力中的个人性格素质, 因此命名为创新人格气质。

至此, 可以得到构成创新能力的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知识储备、创新实践倾向及创新人格气质四个构成因素, 以及21个创新特征因素。其因素结构是否合理还需继续验证。

3.2 信效度分析

Cronbach’a系数在0.65~0.7之间是最小可接受值, 在0.7以上信度是相当好的, 由表4可知其Cronbach’a系数等于0.912, 大于0.7, 由此说明研究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4 小结及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分别由四类构成, 包括: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知识储备、创新实践倾向及创新人格气质。二级指标则由上表可清晰看出。

本文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模型与之前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相比, 没有创新技能和创新学习能力这两种因素, 这说明具有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中, 这两种因素并不显著。当代大学生普遍的教育程度较高, 都具有基本的知识检索能力和学习能力, 因此, 知识检索能力及学习能力对创新能力的贡献性不是很大。

这启示人们, 对于学生来说, 具备一定的创新技能与创新学习能力是基本素质, 并不能以此判断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方面则是提高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知识储备、创新实践倾向和创新人格气质。自身培养方式上, 可以通过参加多种学科竞赛、创新性竞赛, 积极地进行创新思维锻炼;涉猎广泛的知识, 获得知识储备;加强对自身创新人格气质的培养, 提高自身竞争力水平。

对于学校来说, 在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方面, 可以根据以上总结的构成创新能力的因素来判断。在培养方面, 要更注重引导学生锻炼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教授多种学科的知识,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供更多创新实践的活动机会, 组织各类学科竞赛, 发散思维类创新性竞赛, 从而增加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更注重学生的人格气质培养, 教师要树立良好风范, 并在学生中树立创新性学习榜样, 使得学生的全面素质获得提高, 综合发展。对于教育专家学者来说, 可以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建立可靠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判断体系, 提出更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

5 结语

本文以调查问卷及计量分析的方法, 在前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定性分析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进行定量研究, 得出四种构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有了更为明确可靠的解答。该模型的建立对学生自身及学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为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及培养方案的提出打下了研究基础,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摘要:在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新形势下,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特点, 结合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与文献分析, 编写了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问卷;以北京4所高校为样本, 通过对245份问卷数据的分析, 构建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模型;模型包括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知识储备、创新实践倾向及创新人格气质, 共4个维度21个指标, 并进行检验。该模型为建立大学生创新评价体系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实用有效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

参考文献

[1]Morais Maria Fatima.What is a Creative Teacher and What is a Creative Pupil?[J].Perceptions of Teache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0.

[2]Shen, Tsui-lien.Inspiring the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uring creative curriculum by teaching design[J].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TERCULTURAL ARTS EDUCATION, 2012.

[3]Yeh, Yu-chu.From knowledge sharing to knowledge creation:A blended knowledge-management model for improving university students’creativity[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012.

[4]陈春萍.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 2000.

[5]邓成超.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量质化评价[N].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 (12) .

[6]张继德.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判据探析[N].通化师范学院报, 2005 (11)

[7]刘映池, 张平.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2) .

[8]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 2008 (5) .

[9]刘巧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 篇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层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 和生命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具有统摄和支 配作用,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分为以下 三个主要层次。

第一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它是构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这是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

指导思想上一元化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我 们惟一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含义是高举马克思主义 旗帜不动摇。建国之初,毛泽东就指出,领导我们事 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 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2001年1月10日,在全 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必须始终作到两条,一是坚定不移地巩固 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 多元化;二是必须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 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在 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益、愿望和要求,反映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 践,都是靠这个指导思想取得胜利的。这方面,要记 取的是苏联和东欧因指导思想的混乱导致剧变的教 训。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决 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大厦的基本设计方向。没有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的性质就会 发生改变,也许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的,但 决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性质的和谐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同时并不否认其 他优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这表明了一元化的指导 思想和多元化的文化形式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显 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

在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

上,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 民主主义文化的政治底线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文化 的“共同语言”,也呈现出抗日—民主—马列主义这 样的梯层结构,是体现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 化关系的典范。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多层和多样的格 局中,也有一根政治底线,也有一种呈梯次延伸的“共同语言”。对此,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 工作会议上有过非常明确的论述。他认为,赞成社 会主义制度,便可视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底线”。关于“共同语言”,毛泽东更是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 和知识分子可以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语言”、“社 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共同语言”、“共产主义世界观方 面的共同语言”[3]。这三个层面,显然也是呈梯次延 伸的,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新时期统一战线中,也 包含着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基础的文化、以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为基础的文化、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的文化。这种文化 分层,符合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也必然会在一元化和多 元化之间表现出类似的梯层结构。

由于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和社 会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社会 思潮表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 象。引导多元文化,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有机成分, 关键是增强它们对指导思想的认同,不断丰富和发 展指导思想的新内涵,增强指导思想的现实基础、社 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用一元化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 性思想文化,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 抵制腐朽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 们的精神力量,使指导思想在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中 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层次: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它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广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的旗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 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 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 凝聚力和生命力。”[4]“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 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

本。”[5]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社会文化和谐了,就能 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兴旺发 达。共同理想能够把亿万人民凝聚在和谐文化的旗 帜下,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起 来,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共同的理想信念又是联系各种社会群体、超越

具体利益关系而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的精神纽带。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个

人境遇和命运的差异性、多样性、偶然性明显增强,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也明显增 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对共同理想的关注。特 别是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深化改革、体 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 整进入关键时期,原有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 进一步触及,社会利益关系将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 方面利益的难度将会加大,同时,不同利益群体之间 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这已经对坚持共同 的理想信念提出挑战。能否始终坚定全体人民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巩固和谐 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 治久安的大问题。

一定意义上说,精神文明与先进文化具有相同 或相近的意义,只是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别。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担负着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思 想基础和智力支持的历史使命。先进文化能培养人 的信念,锻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落后文 化和腐朽文化则会污染人的思想,腐蚀人的灵魂,破 坏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当前,由于各种原因,社 会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 化和腐朽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必须高度重 视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坚决 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不断增强人们的 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巩固和谐 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科技文化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科技昌明、教育兴盛带来的必 然是文化的繁荣。科技文化不仅引导人们学会知识 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人的素 质,对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 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丰 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 决不能只求数量忽视质量,只求形式忽视内容,只求 外在忽视灵魂。要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坚持 “八荣八耻”导向,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八 荣”要求,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八荣”与“八耻”的分 野,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 和谐的文明风尚。

第三个层次:正确的舆论导向。它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保证。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牢牢把握正确 的舆论导向,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 来,把主流文化的导向作用与非主流文化的积极成 分统一起来。正确的文化导向,有助于坚持马克思 主义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一切思 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努力宣传科学 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必须掌握新闻舆论的领导权,提高引导水平,形成有 利于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坚持 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以及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舆论。

引导非主流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对整合 各种文化意义重大。从辩证的观点来看,非主流文 化的存在具有合理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正是有了文化上的不同见地,才有文化的和谐相处 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个性文化,它所强 调的个性不是极端个人主义宣扬的那种自私的个 性,而是与集体性相和谐的个性,是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激励和鼓舞每个人为国家的 利益,为美好的理想锐意进取的丰富和完美的个性。各种文化、学说、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批评、争奇斗 艳,可以促进科学、文化、艺术的繁荣,但是,“百家”、“百花”无论怎样“鸣”和“放”,都不应该与国家意识 形态相抵触。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不是重合或平行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偏移度,甚至会有很大差 别。这种“文化偏移”现象,一方面促使主流文化在 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从非主流文化中吸取新鲜的、合理的成分,从而得以保持一种动态的发展,另一方 面也可能使主流文化随之偏离,冲击和动摇主流文 化的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建设和谐 文化,不能忽视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要积极引导,为 我所用,使之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因此,不能武 断地取消或消灭非主流文化,而要积极引导,把先进 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尊重个性文化,提倡 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力戒万马齐喑、鸦雀无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质料

(一)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根 本性质决定的,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

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 性强调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 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进一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无产阶级 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进 一步发挥指导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中国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 占指导地位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就 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改造主观世 界和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表现在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过程中,表现在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在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既是 先进文化的重要理论结晶,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因

在中国古代,“和谐”的实质是指尊重差异,注重 协调。“和谐”从哲学范畴到后来成为伦理准则,是 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其文化意蕴包括:小康社会的理 想层面、大同社会的理想层面、近代思想家的社会理 想等。这些文化意蕴,在民众心中积淀深厚,经过发 酵、蒸馏、升华,成为今天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 部分,和谐社会的目标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价值 体系,和谐的文化成为教化后代的文化内容,这些对 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树立良好的荣辱观,形 成共同的精神支撑,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构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对 调解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潮和方法可以为构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潮和方法可以为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侧重对超 验人生价值的追问,而西方文化侧重现实的致用;中 国文化重视群体的正义,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的正 义;中国文化重视人际的和谐,而西方文化重视人际 的界分;中国文化侧重价值的完满,而西方文化侧重 人生目标的实现[6]。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路径差异, 提供了文化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西方文化的致 用性、个体性、务实性可以补中国文化“有神乏体”之

弱,而中国文化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又可以修 西方文化“有体乏神”之缺。中国文化固有的和谐智 慧,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质料后,更有益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开新。

(四)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共生为构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环境

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孤立封闭的,它还要与国外

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能力 能力构成 能力培养序列

小学生在认知掌握与应用实践语文的活动中能够培养其听、说、读、写等四种基本语文能力。换言之,语文课程所特有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典型特征决定了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训练目标就是“听、说、读、写”这种四种联系紧密但是又相互的独立的基本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和学段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培养并完善其各种能力。

一、听话能力构成及其培养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小学生的听话能力需要满足其在日常的口语交际过程中,文明礼貌地听人说话,并领会说话人的主要内容的要求。当然,年级的不同所要求达到的听话水平也不尽相同: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可以认真听某人讲话,并将其中的某件簡单的事件或者某个段落的基本内容进行复述;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能够认真听某人讲话,并比较正确地理解其讲话的主要内容;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可以认真耐心地听某人讲话,不仅可以比较正确地理解其讲话的主要内容,更加能够进行比较完整的转述。

在培养小学生听话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为其安排趣味化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来带动能力的培养。有效交际是语文这门学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培养小学生的听话能力需要充分考虑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语言发展规律,说教和灌输式教育是不可取的,应该选择通过趣味化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自然地提升其听话能力,可以选择具有童趣的各种小故事或者童话等,例如讲讲《迷路的小兔》《老山羊请客》等故事,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双向互动训练,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

二、说话能力构成及其培养

说话能力受到说话者思维深度、思维广度、周密性、条理性、敏捷性以及深刻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仅体现说话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关注能力的提升。根据不同的年级,对小学生说话能力构成要求也存在差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态度大方、礼貌,学习普通话,可以讲述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态度大方、礼貌,在交流中坚持使用普通话,同时能够合理对待不同意见;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态度大方、礼貌,可以清晰复述所见所闻,同时要求其稍作准备之后可以进行语义连贯的简短发言。

通过系列化的训练设计可以为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提供有益的帮助。这个系列化的训练应该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学习各种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正确说话所应该具备的要素,也可以参照相关的教学案例或者教学视频;其次,教师创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最后,积极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认识自己的语言风格,并进行启蒙式的培养。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需要遵循“接受模仿→主动操作→创造运用”这样的学习规律。

三、阅读能力构成及其培养

语文阅读能力即指读者从汉文读物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在小学阶段,也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者是默读课文,能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法有创意地阅读,从而达到培养语感、丰富积累、深入体验、拓展思维空间、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质量的能力。

阅读策略是一种综合性的策略,而阅读理解的策略又是阅读策略的主要内容,它的核心是在于如何促进阅读中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结合,发掘比字面意义更深的意义和结构,从而促进对课文的理解。首先,训练新旧知识相结合的技巧;其次,训练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最后,训练学生阅读推理的技巧。

四、写作能力要求及其培养

小学阶段习作能力的总目标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同时,在书写能力方面,需要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心理特性,选择一些既富于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题材和热点题材来思考、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将写字的工整和规范程度作为评价的标准之一,鼓励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篇7

网络为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同时也逐渐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高质量地获取知识, 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学习技能之一。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构建高质量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信息社会打造终身体系的重要基础。

一、网络环境和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环境是指基于互联网通信系统的整个虚拟网络系统, 从教学的角度看, 网络环境不但包括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学习工具, 还包括网络学习氛围、人际关系, 教学资源等要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学习相对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顾名思义, 自主学习就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 依据个人需要, 自主设立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 监控整个学习过程, 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 判断一种学习方式是否是自主学习, 只要观察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认知及行为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就可以得出结论。

因此, 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理解为: 在网络环境下, 学习者依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自主地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 选择学习资源, 构建有利的学习环境, 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 同时也是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学习能力。

二、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国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诺尔斯、塔夫 ( Tough) 引用文本主义理论, 从社会学、教育学角度研究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有学者进一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 梅茨罗 ( Mezirow) 认为自我认识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1], 朗恩 ( Long) 也主张心理学变量是自主学习的关键维度[2]。还有学者从学习态度的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 姆斯特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学习态度与自主学习的行为表现密切相关[3]。

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很多国内学者也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庞维国认为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研究, 不但要考察学习所涉及的各个要素, 还要关注整个学习过程[4]。何基生从认知角度对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了区分, 将自主学习能力分为一般学习能力、一般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三个层次[5]。封昌权对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深入考察, 他认为应该从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6]。

笔者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并非是孤立、静止的, 而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及特定的物理、心理环境下进行的。因此, 研究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既要以学习的本质特征为基础, 又要结合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特点, 综合分析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个人特征和环境要素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1. 自我调节能力与个人特征

社会认知学理论认为自我调节是指学习者对认知过程本身的调节, 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学习者自我调节能力受到学习者个人特征因素的影响, 个人特征作用于学习的内部过程, 反映学习者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说, 涉及学习者个人背景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两个方面, 个体背景因素是学习者自身的客观因素, 个体心理因素属于学习者所具备的主观因素。

个体背景因素是指学习者的个人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学业背景、婚姻状况、工作时间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具有直接影响, 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其中, 学业背景因素, 如学历、在职或在校、所学专业等分别对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高低、学习时间以及知识系统具有直接影响。

个体心理因素是学习者的内在心理特征, 是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属于影响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观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 还与认知与元认知、需要与动机、人格、态度和自我效能感等非智力因素有关。

根据信息加工及元认知理论, 认知过程是信息的直接加工过程, 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本身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学习者用有意义的方式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整合, 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认知和元认知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是构成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网络环境下,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在减弱, 学习气氛较传统课堂环境也有所降低, 这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个学习过程更需要元认知能力参与调控和制约。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在产生学习需求后, 激励和维持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引起动机的内部条件是自身需要, 外部条件是对个体产生激励的外在诱因。在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习动机扮演了重要角色, 培养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要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为前提。

人格又称个性, 是个体的特有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人格一旦形成将对个体行为产生连续而持久的影响, 是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维持性心理因素。

态度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者的心理情感因素。态度是个体对客体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既是人们的内在体验, 又是人们的行为倾向。自我效能感是人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是人们相信自己做出某种行为的自信程度。态度和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长期目标的设定, 并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和影响。学习态度反映了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客体的评价, 自我效能感则体现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 二者共同对学习行为产生一定的倾向性。

2. 自我管理能力与环境因素

所谓自我管理能力, 是指学习者为了实现既定目标, 有意识、有目的地规划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以适应外在学习环境的能力。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之间表现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是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则变为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控制力。网络环境下,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受到网络技术因素和社会群体因素的影响。

除了学习者自身的主客观因素以外, 硬件设施是否齐全、网络资源是否丰富和学习者的网络技术水平高低等网络环境因素也至关重要。一方面, 良好的硬件条件、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是学习者高效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 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来计划、实施、评价、管理学习任务。目前, 各大高校正在着手进行教育资源库和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建设, 意图将课程学习资源、学习者、教师教学要素进行有机地整合,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

社会群体性因素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表现为: 学习者通过网络与教师、学友等的交流、合作、共享和协商, 可以帮助自己进行知识更新和建构,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并不是孤立地进行, 而是在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流和合作下进行。学习活动的其他参与者所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是网络自主学习者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Mezirow.J.A Critical Theory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A].In:Brookheld S.Self-Directed Learnin:From Theory to Pratice[C].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85.

[2]Long HB.Self-directed learning:Merging theory and practice[D].Norman, OK:Research Center for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and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1989.

[3]Hiemstra R, Burns J.Self-Directed Learning:Present and Future[EB/OL].http://www-distance.syr.edu/montrsdl.html, 1997-09-14/2011-12-07.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何基生.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5) .

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篇8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自组织能力构成, 离不开校园篮球文化的熏陶, 其可以很好地和校园内其他的体育文化相互结合, 在对篮球文化进行传播过程中, 创建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在学习篮球、练习投篮、训练带球技巧的时候, 都是对篮球文化的一种传播, 其影响力非常大, 因此校园中热爱篮球的学生会越来越多。营造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 还转变了高中篮球课程的模式, 学校可以分析篮球教学模式,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合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使学生熟练掌握篮球运动技巧, 培养竞技精神, 为校园篮球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丰富高中文化氛围。这样高中的教育课程就变成了技巧学习, 同时还能和文化学习相互适应, 让学生接受校园多元文化氛围的熏陶, 有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

二、分析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自组织能力构成

(一) 分析自我激励的方式

在高中篮球自组织教学中, 必须让学生自我激励, 就是根据学生当前自我的需要, 结合外界可能出现的自组织活动, 进而达到自我激发的效果。归根结底而言, 其是一个自觉的行为, 在局部形成一个自我的运动回路。进行高中篮球教学的时候, 要保证将学生的需要变成其积极学习、锻炼的驱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保持一个自觉的激发状态, 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进行高中篮球教学时, 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是教学的主体, 这样才能为其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分析自我定向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我定向能力, 就是要以学习篮球的学生作为主体, 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对自己当前的情况做一个综合的判定, 然后合理规划学习方向, 同时也要确定阶段性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为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定向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重点教学。例如在课堂上要侧重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努力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定向能力, 让学生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使学生降低由于自己能力水平不高而产生的压力感, 对自己充满信心, 增强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三) 分析自我锻炼的方式

对高中学生实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目的就是培养其自我适应能力。学生在学习篮球战术技巧的时候, 都是根据自己之前设定的方向来努力练习的, 也都是建立在之前掌握的篮球知识基本之上的。在不断学习中, 对这些知识和能力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组织, 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根据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 发展社会需要的能力, 这样在达到目标后, 对社会有一个很强的适应能力。没有学生的自我适应, 就没有教学系统内部的和谐统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不仅会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成败中, 以及教学评价中, 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这样对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四) 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

在完成正常的篮球课堂教学后, 还会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用以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篮球活动。例如做学生名字接龙游戏:把班级同学分成两组, 第一组一个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后, 将球交接给另一组的同学, 该组同学要说出其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 依次类推, 哪一个组接不上就算输。还可以做无兄弟不篮球游戏, 就是四个同学为一组, 都坐在地上, 然后手拉着手, 中间放一个篮球, 之后保持篮球不掉, 同时要站立起身, 之后再坐下, 以此往复。

三、总结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自组织能力构成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 其直接影响学生在篮球方面的发展, 因此各个高中都应该予以重视, 提高这方面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毛炳剑.浅析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自组织能力的构成[J].学园, 2011, 03:156.

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篇9

一、学习能力研究现状综述

学习能力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学习能力的结构和实质始终没有达成共识。目前比较典型的观点有:尔本 (W.F.Dearborn) 和盖茨 (A.L.Gates) 等认为“学习能力等于智力”;也有学者从认知过程来认识学习能力, 认为学习能力由记忆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构成。从心理过程来研究学习能力的学者认为:学习能力不仅包括传统的主要的认知过程, 还包括学习计划和控制能力、学习操作能力等因素。从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学习能力的学者认为,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按照一定的要素和结构层次组合起来的具有一定层次的结构整体, 包括组织学习活动、掌握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及技能 (包括解决问题、操作、表达和应试能力) 三种能力。也有学者从学习动机的角度来研究学习能力的组成, 认为学习能力由好奇心、自信心、成绩和功名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李红认为学习能力主要由学习的基能力和学习的元能力构成。学习的基能力类似于智力结构中的认知操作性活动, 学习的元能力是对学习的基能力加以监督和控制。张仲明等也认为, “学习能力的成分主要由知识力、解析力、生成力、迁移力、执行力和强化力等六大成分组成”。柯比认为, 学习能力或学习力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个综合体。

以上研究观点普遍认同:认知技能、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监控等能力是构成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学生学习能力构成要素构建

1. 学习能力的内涵界定

“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信息, 加工和利用信息,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学习能力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策略基本要素组成, 其实质是知识、技能和策略的结构化、网络化和程序化”[5]。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指学生对学习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 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是影响学业成绩、专业技能和个体未来发展的一种积极力量, 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能力。

2. 构建学生学习能力要素的理论依据

教育强调能力开发, 其根本是开发学生能力。姜大源教授提出两层次三因素的观点。从个体职业能力内容的角度, 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个体职业能力性质, 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人事部在《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研究》 (2004-2005) 提出了职业能力的分类:职业基本能力、职业专业能力、职业创新能力、职业延伸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学习能力等。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外语应用”8项。综上, 所有职业活动中专业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多地表现为“核心能力”的范畴, 是学生就业、创业和创新等所有能力之基础。

3.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借鉴后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能力理论、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以及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研究成果, 以英语类专业为例, 将学生学习能力分为四大类16要素。

(1) 认知技能, 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操作能力, 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记忆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重要的认知能力, 与语言学习活动过程密切相关。

(2) 学习策略, 指学习者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方法、技巧、行动和步骤。外语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调节内部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 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 或称元认知策略, 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 是计划、监控和评价, 是保证学习活动成功的更高级的执行技能。交际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交际目的时为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为维持交际和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辅助学生学习和运用外语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此外, 学习者还应熟练应用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通用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

(3) 专业学习能力, 指为提升专业或将来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力。外语类专业学习能力, 主要包括语言学习技能 (听说读写译) , 跨文化交际能力, 知识运用能力。由于外语类专业大多属复合型专业, 专业学生不仅要学好外语学科知识, 具有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五种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还要具备贸易、旅游等专业所必须的的知识和技能, 熟悉其主要工作流程, 能够用英语熟练处理未来职业、工种和岗位相关的业务活动, 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非专业学习能力, 是学生不断获取新技能、新知识、新信息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 是各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乃至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合作学习、问题解决、信息处理、质疑创新等要素。

三、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

1. 目前学习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在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改革, 但整体看来, 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现有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不确定, 缺乏针对性。二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存在过低评价的倾向性, 客观上还没有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充分的保障和给予充分的重视。三是评价主体单一化, 大多以教师评价为主, 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 同伴和企业参与的共同评价。四是评价内容“应试”化, 现行的学习评价内容, 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考查, 忽视了学习能力等学习综合素质的评价, 导致学生可能为“应试”而学, 忽视研究性学习。五是评价方法单调。大多课程仍采用传统的、重结果的客观性书面形式的评价, 较少考虑学生课外学习或网络自主学习或个体学习的起点与进步等真实表现, 较少运用项目评价法、学习档案袋评价法、掌握学习法等形成性评价方法, 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 忽视学生学习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没有形成真正的发展性考核, 不能体现“为改善学习而评价”的功能。

2. 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体系实施构建

(1) 制定评价标准的原则

(1) 后现代教育等相关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知科学理论、多元人才观、现代学习观、主体教育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再创造学习理论、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泰勒原理和CIPP评价理论等提示学生学习规律的理论多种多样, 为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对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还必须结合相关外语教育学习理论进行。

(2) 学校人才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 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 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各专业制定专业发展性教学计划, 确定专业培养的总目标和规格, 制定人才培养专业标准。学校人才和专业培养目标也是制定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

(3) “三化一促进”原则, 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能力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促进学习能力发展。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主要通过对教育专家、教师 (或师傅) 、教学 (或实训) 管理人员、学生、企业以及人力资源培训人员的调查、访谈获取相关经验信息, 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现状, 听取他们对学生学习能力特征、表现以及评价模式的看法, 综合多方意见, 完善评价体系。评价过程中, 要特别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发挥“主体”作用, 实行开放式动态评价。评价内容要以能力为目标, 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绝不能只重视学科知识的考查, 忽视“学习能力”的考查, 在完成任务 (或项目) 的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始终是所有课程的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让学生到社会、企业完成任务, 由第三方提供“能力证明”, 也是一种重要的考核方式。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当前首要的是从改革考试入手, 变偏重对知识的考核转向对能力的考核, 变终结性测试为过程性与终结性测试并重,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小论文、课堂表述、辩论、专题演讲、观察记录、学习小结、团队项目和研究课题成果、网络化跟踪学习记录都可以作为学习能力考核和评价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不同的学习能力成分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评价工具,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和导向功能。

(2) 制定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本文上述评价标准原则和学生学习能力成分分析, 提出初步指标体系, 然后运用调查统计法、专家论证法、预试修订法等进行指标项目筛选与修订, 再采用定量统计法计算权重, 最后制定出评定标准。可将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表 (见下表) 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评价项目内容, 即认知技能、学习策略、专业学习能力、非专业学习能力等四项;二级指标为项目指标;三级指标为指标内涵描述及观测点并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 (分值) 。对定量调查结果,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 最后确定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定等级。注意在评价表中增设“定性评价”或概括性问题, 要求学生自己、同伴及教师等加以简要描述, 作为评价反馈信息为被评价者今后发展性学习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前沿, 2008 (11) .

[2]李红.论认知结构———系统的分析.心理学探新, 1988 (4) .

[3]张仲明, 李红.学习能力的成分研究.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9) .

[4][美]柯比.学习力.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5.

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篇10

1 进行自我激活

自我激活是指学生通过对自身需要的判断, 然后通过对外界的判断, 确定一定的目标, 自发形成的自组织活动的一种行为。在高中篮球教学中, 篮球活动高效发展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 学生能否将自身的需要转化为内部的动能, 从而使自身的学习处于自觉的激发状态, 使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篮球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应该选择性地获取相关的教学信息, 使自身的状态一直处于发展状态, 学会学习, 从不断的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这样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 明确自我定向

要想使学生明确自我定向,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需要具有专业的教学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个人素养, 然后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变成一个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自我定向、具有不断学习能力的个体, 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 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矫正, 最终就会成为利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个体。通过自我定向, 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之外, 周边的学习环境以及目标定向也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情境因素和人格特质共同决定了其定向的类型, 因此, 在实际的篮球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促使学生尽可能地实现自我定向, 在关注学生战术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 还应该让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对比, 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一直进步的状态。

3 学生的自我调整

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 针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及外界的实际情况, 改变当前的学习方式称之为学生的自我调整, 通过调整, 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实际的学习中去, 并且对以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在篮球教学中, 学生应该将教学目标作为参考,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及方式进行调整, 从而有效地实现自我目标。在实际的学习中, 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的方式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 能够让学生更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对技术的不断规范, 理论更加灵活地运用,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 即使会出现一些错误, 学生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纠正相应的行为, 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保证, 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当然, 教师应该适度地对学生进行鼓励, 并且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 促使学生不断地实现自我突破。

4 不断地进行自我锻炼

之所以实现自我锻炼, 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而自我适应能力则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目标, 实现对自己知识结构的整合完善, 实现与时俱进, 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以便后期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如果学生不能进行自我适应, 教学内部的和谐统一将难以实现。鉴于这一点, 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 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提高理论能力以外, 还应该促使学生通过对自己实际活动, 以及教师对其表现的反馈信息, 总结出自身的能力,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肯定好的一面, 并且更进一步地发挥长处;另外, 面对缺陷部分, 应该不断地进行改进, 这样才能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 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保证, 完善学生的篮球知识结构, 保证篮球教学能够适应学生身体的发展。

5 自我规划的实现

在篮球教学进行中, 学生根据自我的心理、生理以及环境条件和专业技能, 为了保证环境和过程的统一, 对学习活动实现有计划的安排和实施称之为自我规划。自我规划是篮球学习中更高的一个层次, 是一种利用发展的眼光对学习行为的安排, 如果在实际的学习中没有计划性和时间观念, 那么只能一直处于低水平的非完全的自组织活动之中。作为一项集体性的运动, 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规划,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 势必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为了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帮助学生合理地对教学和练习的时间和顺序进行安排, 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速度进行确定。另外, 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指标, 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学生就能够更快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 从而使学习和练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根本的保证。

6 实现有效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 通过自我意识的作用, 对自身的行为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限制, 这种行为的主体就是自我控制的个体, 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 主要表现为对自身行为以及心理主动的控制。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实现自我控制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会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的状态出现,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 自我意识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比较明显, 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毅力, 同时对篮球的学习和练习的特点也比较明确,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 如果有比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就会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的情况下, 学习效率也就得到相应的提升。自然界的发展中, 一切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要求, 人的行为也有相应的制度以及法则进行规范。而篮球教学活动对于这一点的表现更为明显, 实际的篮球教学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能够使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有效的体现, 这样才能保证篮球教学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适当地鼓励学生, 并且以身作则, 让学生看到自我控制的作用, 因为在篮球教学中, 尽管教师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学生本身, 如果学生不能实现有效的自我控制, 那么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在高中篮球教学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7 结语

综上所述, 高中篮球教学是一项集体活动, 自组织能力是高中篮球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学习中, 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学生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激活、自我定向、自我锻炼、自我控制, 同时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 这样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总结, 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提升。当然, 这种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篮球学习的不断提升, 同时对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 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彭艳.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3) :70-71.

[2]夏宇.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组织实践能力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2) :90-93.

浅析口语交际的能力构成 篇11

一、组织内部语言能力

在口语交际中发话者在说话时并不是随口乱说的,要说什么、怎么来说、对谁说、要达到什么效果等内容会在说话以前进行准备,虽然这个过程比较短暂,但是却需要说话者进行快速的准备,可以这么说,成功的表达需要加入的思维成分是比较多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确定话题,产生“语点”两个方面。“语点”是压缩了的内潜信息,也就是进行口语交际的语言点、关键点,“语点”之间有一定的模糊性和跳跃性,在口语交际中发话者要将“语点”所蕴含的信息逐渐释放出来,组成连贯的句子,表达完整意思,也就是将说话者的思想表达出来。如果“语点”产生得敏捷而明确,语流就畅达、连贯,语速就快,反之,若语点杂乱无章,语流就减慢,产生言不及义、颠三倒四的毛病。因此内部语言的提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内部语言组织能力是构成口语表达的第一要素,要加强对学生的内部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通过增加知识积累、扩充学生知识面、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等方面进行训练。例如一些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对于话题的理解不到位,这样能产生的“语点”就少,而在对“语点”进行扩展时,思维不够灵活,也就会出现口语交际时无话可说或者交际过少的情况了。

二、言语编码能力

口语表达的过程就是将“语点”按语义加以扩展,不断编码、表述的过程,编码也就是用适当的语言形式将思想内容表达出来,内在的思想外化为语言。口语编码能顺利进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要有一定的口语词汇,这是言语编码的重要材料,如果一个人的口语词汇、句式储备的多,那么在编码时选择的余地就大,意思表达就相对比较清楚,如果词语贫乏,就会感觉语言呆板、枯燥,思路不清,而导致言不达意。第二是要掌握组合语句次序的语法规则,说出来的话只有合乎语言习惯,才能让人接受、理解,达到交际的目的。反之如果不按现有的语言习惯来表述自己的思想,那么别人就不会听懂,也失去了表达的意义。

三、运用语音、语速、语调和态势语言的能力

在口语交际当中,除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要借助语言外的因素来辅助语言表达,或者强化自己的表述,如吐字发音、语调语速、体态语言等要素。吐字发音正确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发音,那么他所说的就没有人能听懂,这就失去了口语交际的意义。而语调、语速也是口语交际当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语调、语速,说话者要根据听者的多少来控制音量的强弱,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调整语调的高低轻重,根据话语的重要程度来控制语速的缓急。在口语交际时,人的体态、表情、手势等内容也会对口语交际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利用好这些“话外之因”可以很好地提升口语交际中地表达能力。

四、注意能力

在口语交际中,语言稍纵即逝,而且无法再现,要求交际双方在交际时能专注于话题,尤其对一些重点、要点要听得全、听得细、听得准。优良的注意品德主要体现于: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两个方面。注意的稳定性是学生在倾听别人说话时能够排除干扰,将自己专注的听话行为始终贯穿于交际活动。而注意的分配要求学生在听话时不但要听清语音,更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以及说话者动态、体态等方面的因素,这些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理解听到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五、理解能力

理解就是对音节所代表的概念有准确的认识,对若干章节联系起来表示的完整的意思有全面的了解。语义的理解能力包括对接收到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分析、加工,掌握其中主要观点,搞清楚句子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请示语、领起句、总结句、关键词语以及发话用以加重语气、心理停顿、声调变化所作的暗示能够理解,能对某些表达不清的话语作再加工,理清头绪,抓住重点,根据发话人的脉络制订还没有谈及的内容。语义的理解能力还包括能区分表层和深层意思,听委婉的言辞能确定发言者的真正意图等。

六、品评能力

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篇12

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其培养学生的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度, 是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实际能力。因此, 评判某一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不能站在学校的角度, 只看教了什么课程, 教了什么内容, 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何, 而要看学生掌握某一职业或某一岗位职业技能的水平和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讲, 职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 也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下面我就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构成和教学模式创新进行探讨。

1.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能力, 如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职业综合素养主要指工作的责任心、忠诚度、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心理承受能力等。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专业, 它为工商企业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线管理人才, 其专业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从事工商管理职业活动、完成工商管理职业任务、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所应具有的能力, 并在对工商企业人、财、物等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中显现出来,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普通本科及更高学历层次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 它的定位应倾向于企业基层和中层的管理人员, 更强调动手、动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构成

社会、行业和企业到底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否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工商企业对从事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力有何要求?如何评价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状况?围绕以上的问题, 我走访了一些相关的工作人员, 并对20多个工商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

通过对回收调查表的汇总、整理和分析, 我得出以下的一些结论: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要求较高的是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其中对工作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要求较高;在基本能力方面要求较多的是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应用能力、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能力等, 其中要求较高的是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较多的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和指挥能力等, 其中要求较多的是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最需要管理类专业学生具有的能力是协调能力、社交公关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企业认为目前管理类专业学生最缺乏的能力是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意见和建议调查项目中, 企业强调的是培养管理一线能解决实际问题、会动脑、会动手的实用人才。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最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 其次才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 学生个人的品质和修养在用人单位看来尤为重要。

3. 以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主线, 改革和创新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近几年招生不理想, 学生就业也较困难。究其原因, 不是社会不需要, 而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 其职业能力不能与用人单位对接, 导致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下降。因此, 改革以单纯课堂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 创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寻求发展的突破口和必然趋势。

3.1 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教育。

通过调研我们得知, 很多企业认为责任心、敬业精神、承压能力这些基本素养在企业中很难通过短期培训获得, 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积累, 而这些又恰恰是影响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重视考试成绩, 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形成, 这大大阻碍了他们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针对以上的实际情况, 学校应通过德育教育课程和主题班会, 着重强化大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通过就业、创业教育和邀请企业家、专业人士到课堂现身说法,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承担、敬业爱岗和百折不挠等方面的精神;通过校院文化、班级文化和集体活动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敢于克服困难的决心。

3.2 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推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 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 将综合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门能力, 按一一对应的关系,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课程设计及授课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来展开, 要坚决抛弃在课程设计上大而统和不切实际的纯理论讲授的惯性思维。学校要大胆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那种仅仅看重书本内容、靠死记硬背的考试考核方法, 与实际职业实践及需要相去甚远。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 由于该专业的“特质”, 容易造成理论讲授上的空洞化, 学生的考试考核方法容易造成以纯理论为主。学校应花大力气改变重理论轻能力的考核方式, 努力做到行业、协会、企业、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实习基地共同参与, 把职业能力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和技能分解为具体考核项目, 由学校和相应的部门制定考核的标准、内容、方式和操作程序, 并提供考核的成绩,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和比较真实的反映。目前我国实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考核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切入点, 双证制 (毕业证+职业资格证) 既是目前大学培养实用人才的一种发展模式, 又是高职院校创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应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技能考核方面尽可能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内容挂钩, 并以此为平台, 扩大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领域, 提高获证等级, 以促进他们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

3.3 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除依赖理论知识的学习外, 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巩固和检验。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其主要的途径有:课堂理论教学尽量采用案例教学法, 让学生多参与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 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 并让他们参与具体的工商管理活动中去, 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接受锻炼和增长才干;经常请行业和企业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或开设专题讲座, 把一线工作的知识、技能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的最新动态;采取激励措施, 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活动, 如“写作能手”、“营销能手”、“创业之星”、“策划高手”, 等等, 寓职业技能的培养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职业资格的考核和鉴定, 储备就业本领, 争取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 要实现上述的改革和创新目标, 教师是关键。所谓“师高弟子强”, 没有职业能力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就培养不出高技能的人才。因此, 学校应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制度, 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德恩.职业能力评价的三种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1) .

[2]徐侠.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需要调查[J].商场现代化, 2009, (17) .

上一篇:稳定性控制下一篇:振动筛运行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