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能力结构

2024-10-03

大学生能力结构(精选12篇)

大学生能力结构 篇1

21世纪的教学必须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 建构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开展师生互动交往, 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 课前自主学习——自主互动基础

师生互动, 指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是重要的, 但我们决不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物理学科中诸多物理现象、问题, 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有些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逐步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 能够着力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 以达到自主探究式互动教学的目的。因此,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基础。

为了培养这一能力, 让学生能充分动起来, 我就让学生从课前自主学习做起。初期, 教师应加强引导和督促, 避免流于形式, 着力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后进行不定期抽查, 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通过一学期的努力, 学生基本上能养成良好的课前自主学习习惯。这不但为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供了更多的质疑空间, 为师生互动创设了有利条件, 也弥补了课堂上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时间不够的缺憾, 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 优化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关键

要充分开展自主探究式互动教学, 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自主探究, 积极思维, 善于发现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成功实施自主探究式互动教学的关键所在。

2.1 用兴趣刺激学生, 激发参与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好学, 最重要的是使他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此激起他强烈的求知欲望, 然后才能有更深入的研究;而幽默生动的教学起始, 能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初二第一节物理课上我就安排了很多的幽默小实验:会动的线圈、自由自在的滴管浮子、拉不开的书、美丽彩虹等通过这些幽默的演示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物理氛围, 激起了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 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用情境诱导学生, 激发主动探究

建构教学强调情境建设, 用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 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情境中, 主动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之中。

2.3 用“情”感动学生, 积极乐于探究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特殊的情感交往。有道是:“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学生乐于学习物理这门课程, 就要让学生先喜欢这门课的教师。情感就是打动学生心灵的秘诀。教师要充分发扬自己的个人感染力来影响学生, 采用多种方式 (如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 自己的表情、动作, 多种媒体手段的使用等) , 把蕴含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表现出来, 用幽默的语言把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积极情感表达出来, 自觉地感染、影响学生, 使学生也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互动合作的成效和积极性。

3. 实施自主探究——互动探究创新

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是实施自主探究式互动教学、促进主体思维发展的一次创新。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成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分析、研究某些资料、信息, 并着手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使思维得以发散、培养。例如在讲电路, 一开始就带学生到实验室, 进行分组实验, 每组2人, 分给每组3—4个开关, 三盏小灯泡、灯座、电池组、导线若干, 只提一个实验要求:让三盏灯亮起来, 另外每个小组都要就实验提出1个问题, 不得重复。通过实验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自行设定实验, 步骤, 顺利解决了问题的同时也很好地完成了本章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行发现问题, 自行分析、研究确定实验方案解决问题, 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大大加强。在以后串并联电阻的教学、机械效率的教学中我多次运用了这种方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 将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结合起来, 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允许并鼓励学生自主尝试, 标新立异, 敢于向权威挑战, 这不仅能充分体现其科学性、综合性、趣味性, 还能有效提升自主探究式互动教学的效能,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这也是现行物理教材中的一个亮点。开展物理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 并根据自己的选择大胆活动, 并能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他们活动组织、动手操作、团结合作、思维探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的独特才华。例如为了了解本镇的水质污染情况, 几位同学就自发组织对本镇主要河流的水质进行了取样、测定, 对水样的密度、沸点等进行研究分析, 假设解决水污染的多种方案, 并撰写相关研究报告。又如, 学生在自制电磁铁时为了避免发生短路情况, 在自制的电磁铁中串了一小型玩具车上的电动机,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

总之,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互动教学, 要求教师善于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 切合学生实际, 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 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并在和谐、共进的师生、生生互动中, 让学生“变学为思”, “变学为悟”, “变学为创造”, 发展自身的思维,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摘要:新课程强调人本性, 教学的对象是人,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全面主动的发展, 促进人性价值的提升。要做到这一点即必须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自主探究互动教学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 以学生为依托, 依靠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师生的教学交往中, 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 在教学中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互动,教学

大学生能力结构 篇2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学校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学习和敏于创新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技能,又包含形成自主内化知识和把知识转化为才智的能力。所谓内化知识,是指学习者把习得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之中,使新、老知识相融合产生新的知识系统认知结构。所谓把知识转化为才智,是指学习者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在新的情境或客观实际中灵活、机智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至进行创造的智慧和才能。

学习能力和内容非常丰富,结构十分严谨。就中学生而言,它主要包括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伴随学习过程而发生手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技能。

1、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教育情境中的组织学习活动能力是指学生在课内外的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心智技能学习和社会生活规范学习的活动中,组织本人或集体进行学习的能力。它包括确定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选择适宜学习方法的能力和自我考核、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先导。

2、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很好的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善于通过有效方法和途径寻找有关知识,不断完善自己认知结构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重点和关键。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听记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3、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知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学生会把掌握的知识在学习上、日常生活中以至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灵活、有效运用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升华和归宿。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智力技能。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其认知发展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智力活动。关于智力的概念,众说纷纷。我过新理学界大多认为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含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但由于注意力与其他各种认知能力同时发生,想象力与思维力关系密切,有时甚至难以分辨,故有的心理学家注重于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研究。认为观察是基础,记忆是桥梁,思维是核心。对于学习能力来说,观察、记忆、思维是它的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学习能力的灵魂。

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它贯彻

于学生的整个中学学习阶段。中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认识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结构和发展规律,掌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动权,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关于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从培养原则、培养措施和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1、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原则。这主要有五条:一是实践性原则。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在有意识的学习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实践的能力是不存在的。因此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同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步进行,要同课内外学习实践相结合,要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逐步让方法自动化为习惯,让习惯上升为能力。二是主体性原则。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本身的努力是内因,教师的指导是外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已有学习能力与现实学习需要的矛盾,以强化学生努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内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而科学地进行学法指导和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能力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三是理论指导原则。知为行之始。要避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盲目性和简单经验总结的狭隘性,就要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进行理论指导,例如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能力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的指导。四是层次性原则。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心理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个由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过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既要按不同年纪提出该年龄段的共性要求,又按不同个体的个性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因此要制定分学段、分年级的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体系、方法体系和考核体系,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五是渗透性原则。由于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实践经验的丰富,所以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要注意渗透性,要在各科的教学中,在班级、团队的活动中,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从各学科,各活动的特点和学习实际出发,进行学习能力的渗透教育,寓隐形的学习能力发展于有形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2、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措施。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三条:一是加强“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理论研究,各年级教育科研机构和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可从理论上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地位、内涵、外延、结构、发展规律、培养策略等方面,多学科地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体系,以至建立一个新兴的实用性边缘教育科学--《学习能力教育学》,从而为中学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二是制定学习能力大纲。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中学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和我国教育实践,组织有关人员制定《中学生学习能力大纲》,编写相应教材,对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任务、原则、内容、方法和考核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各中学贯彻实施。三是组织实验研究。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科研单位可以选择适当类型的、条件具备的学校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实验,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以便逐步向广大中小学推广。例如上海实验学校和杭州天长小学关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实验已进行多年,且成效显著。

从微观上讲,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措施也有三条:一是教师培训。用适当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学习论等与中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有关的教育科学,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国内外有关教育改革信息,提高教师理论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自觉性。二是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各中学应对本校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方法、考核等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规定和安排,并由点到面地逐步实施、推行,对执行计划情况定期进行总结、表彰,推广成功经验。三是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估等有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这主要有四条:一是各科教学。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中介。学生学习能力是在掌握各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各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渠道。各科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一项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任务来完成。其具体方法有:第一,树立目标,即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本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使每个年级、每学期以至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机地渗透培养学习能力和内容;第二,激发动机,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求知、求思、求解和讲究学法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有意识探索学法、培养学习能力的强烈愿望;第三,典型示范,教师在教学中,或者自己对学习能力的有关方面进行示范,或者向学生介绍培养学习能力的典型材料,或者由学习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向本班介绍经验,使学生得以借鉴、学习;第四,创设情境,使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组织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智力技能的情境,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有效锻炼的机会;第五,引导点化,即教师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或能力发展上出现困难时,即使地排除障碍,点明关键,指引思路,使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刻迈过难关,步入坦途。二是开设专课或讲座,专门传授有关知识,进行专项能力训练很有必要。一般在起始年级开设专课或讲座较好,若能各年级都开,则效果更佳。三是班集体建设。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之一。良好的班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积极的熏陶、促进作用。在班集体建设中,首先要培养勤奋好学、求思上进、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其次经常开展有利于学习能力发展的集体活动,如进行学习方法经验交流等;再次建立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优秀学习品质的班级管理制度。四是第二课堂活动。这是学生发展能力、特长的广阔天地,应有计划地灵活地开发利用。例如组织读书会、报告会、演讲会、信息交流会等对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都大有好处;组织学生竞赛、制作、操作、文艺等活动,对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实践能力都有裨益。同时,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组织学习活动能力的实际锻炼。除以上四条外,象家庭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途径。

大学生能力结构 篇3

通常要比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这说明质疑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今天,学生的问题意识却日益萎缩,即使有问题也不敢问,或不知怎么问,或没有机会问,压抑了学生好奇善问的天性。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习惯。那么,如何根据教材结构,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特别是学生学习感兴趣的动植物?下面结合自己科学课教学实践,谈谈我在“优化科学教学结构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课前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质疑动机

让学生产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课前创设良好的情景,恰当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质疑心,可以使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课中研究探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质疑

在研究探讨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课中研究探讨时,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解决。

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蜗牛》一课时,为了提高研究小蜗牛的教学效果,我首先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捉到小蜗牛?由于学生们在学校花坛、小树丛中、房前屋后的菜地等周围玩耍时经常看到蜗牛在慢慢地爬,蜗牛是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与学生日常的生活环境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学生一下子就被我提的问题激发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纷纷举手回答。

学生在研究《蚯蚓的选择》这一课时,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蚯蚓。在课前,我布置了同学们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去挖蚯蚓,我原本设想他们会回答“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结果,学生们却回答“在土里”,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我深入思考了这个问题:难道学生真的不知道蚯蚓生活的环境吗?他们都自己找到了蚯蚓。其实不然,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我问的问题太笼统,指向不够明确。这使我意识到了在科学课教学中,质疑还需要精炼问题,直指问题的核心。

实验课堂是十分活跃的,学生们能亲手挖蚯蚓做实验是增加兴趣的好方法,虽然实验材料比较简陋,但学生们都十分认真,而且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的过程,也加深了学生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 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蚯蚓老是待在盒子中间,五分钟以后也没有明显的移动痕迹,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土质不够理想,或者是蚯蚓对周围的反应不够灵敏。好在大部分都蚯蚓比较配合教学,选择了阴暗、潮湿的土壤,在归纳蚯蚓生活的环境时,根据当时的实验结果,我们用了“大多数”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土壤。我马上提出质疑:是不是还有少部分蚯蚓不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呢?我认为动物对环境的要求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于是我在“大多数”下面打了个问号,并告诉学生,等这节课上完后我们再去看看,结果发现所有蚯蚓都钻到潮湿的土壤里去了,最后我们把实验结果“大多数”去掉了,学生们因此也证明了他们的推断结果。

经过一节课的实验观察,我对教学结果进行了修改:首先让学生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然后再做实验,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得出结论——再次观察——再次得出结论的过程,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结论必须通过实验去验证并且反复地验证的道理。对于知识的拓展,联系生活,深化运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同时学生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资料,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

三、课后利用各种环境,启发学生质疑延伸

学生质疑可安排在课前,也可以安排在课后,而课后质疑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提升。“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在四年级下册教学《各种各样的花》一课时,我对学生提出:你们在外面玩或跟着家人游山玩水时,如果看到认为值得观察的植物的花时,在不破坏花坛、花园里的花的前提下,把它带回来用我们学习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花是人类的朋友,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学习花的观察方法,学生们喜欢花的天性被激发了出来。过了几天,就有学生陆陆续续从家里带花朵到学校,来到我的办公室,有的甚至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等着,问我这是什么植物的花?还有一些同学自己带来的特殊构造的花向我请教问题。看到学生的这些举动,我知道学生已经产生了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学生已经在应用第一课时所学习的观察花的方法,对更多的各种各样的花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认识到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这是一次对生命世界的探究,所以我还着重提示:要珍惜植物的生命,不要随意去伤害美丽的花朵;要注意安全,不要去池塘边。通过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白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大学生能力结构 篇4

一、导游职业能力的内容分析

1. 从导游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分析

职业能力是成功完成职业活动的能力特征和素质总和, 因此对导游工作职责进行剖析是确定导游职业能力内容的关键。根据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 根据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约定, 按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游客参观、游览。

第二, 负责向游客导游、讲解, 介绍中国 (地方) 文化和旅游资源。

第三, 配合和督促有关单位安排游客的交通、食宿等, 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

第四, 耐心解答游客的询问, 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

第五, 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要求, 协助安排游客会见、座谈等活动。

导游的工作职责要求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带团技能、讲解技能、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内容的分析是建立在对职业活动范围和程序分析之上的, 只有对导游服务项目进行分解, 才能剖析出完成导游工作所需的各项能力要素。导游服务主要可以分为生活服务和讲解服务两大类, 具体分解见图1:

(资料来源:蒋文中导游部操作实务, 2006:50)

从导游服务项目分解图来看, 每一个服务项目都要求有相对应的能力要素。这些能力要素包括:讲解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丰富的景点知识、安全知识、旅行知识、礼仪知识、国际知识等。

2. 从游客角度分析导游职业能力内容

大多数人脑子里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理想的导游员的形象, 外向、亲和、见多识广、热情。当然, 最好的导游员应该是这些个性特征的综合。古今中外, 导游员、旅游经销商、游客对导游员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有各种不同的描述和表达。

作为游客的卡森和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导游员和他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甚至是必要的……在像奥林匹克这些有着……成群的雕塑……数百年积累下来的献词……若是没有导游员, 旅游者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

不同年龄的游客对导游员评价也不相同。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 老年人更常参加团队旅游, 他们更愿意从社交能力方面评价导游员, 认为他是“同伴”、“领导”, 或是“处理各种琐事, 应付各种情况, 照顾每一个人的人”。年轻学生给出最经常的答案是“导游员是传递知识的人”。同样, 大多数跟学生团的老师也认为导游员和自己一样扮演着相同的角色。一位老师说:“我们都是来为学生讲解他们的历史和他们的国家的。”

东密歇根大学讲解学教授认为:“爱交际或适应能力强的天性比正式的培训更重要。理想的讲解员应该能抓住听众的思想和情感, 是有学问、说话流利、很有魅力的人。一个讲解员的个性魅力应该足以让旅游者说‘我想接近那个人’。”《请跟我来》 (Please Follow Me) 的英国作者兼导游员唐·克罗斯建议导游员“保持距离但很友好, 不要感情激动, 同时要表现出自信和威严”。

总之, 游客心目中的优秀导游员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五种角色:领导者、教育者、公关代表、主人、了解事物的渠道。这五种角色都可视为导游员的不同职能, 而每一个角色扮演都需要一定的技能、知识和品质。

(1) 领导者。领导者的角色无疑位居导游员职能的第一位。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能力强的导游往往更能赢得游客的欢心。什么是领导者?导游员怎样当好一个领导者?根据第三版《韦氏新国际词典》的定义, 领导者是“领导他人”或是“排在第一位”的人, 或是“凭着榜样的力量、天赋、领导的素质扮演着指导角色的人、运用影响力支配他人的人或是在任何活动或思想范围内都有追随者的人。”在实践中, 导游员的领导层面工作主要包括:首先是帮助部分, 其中的工作有指路、进入特别的地方、带领团队和控制团队;其次是社交部分, 包括缓解压力、团结成员、保持幽默和带动气氛。导游员要做好领导层面的工作就必须掌握许多技能和知识, 诸如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

(2) 教育者。导游人员在进行导游活动时, 向游客讲解旅游地的人文和自然情况, 介绍风土人情和习俗, 解答游客提出的问题。因此, 在游客心目中, 导游人员不仅是他们进行旅游活动的组织者、协调人, 更是通晓旅游目的地各方面情况的先生, 游客可以从其身上学到很多知识, 获取很多教益。丰富的人文地理历史知识、旅行知识、景点知识等职业知识, 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学习能力等职业技能, 诚实、亲和、令人信赖等职业品质是成功扮演教育者角色所不可或缺的职业能力。

(3) 公关代表。公共关系角色是导游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 也是最难说明、争议最多的方面。导游人员虽然受旅行社所委派, 代表旅行社来安排和接待游客, 但是在外国、外地游客的心目中, 导游人员不管代表哪个旅行社, 都是国家和地主的代表, 代表国家和地方形象。这一职责对导游员的职业品质有所要求, 诸如爱国心、职业道德、健康的心态等。

(4) 主人。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交, 主人是导游员扮演的角色中包括最多社交因素的角色。一个成功的导游员往往是很乐于扮演主人的角色, 并且肯定是受“客人”喜欢的主人。一位好的主人似乎有一种天主的能力, 能够制造出让人舒适、愉快的氛围。一位好的主人知道如何使人表现出他的最佳, 并在需要的时候伸出友谊之手, 自然地促进客人们之间的联系。一位好的主人能敏感地觉察到他人的需要, 如果感到客人不自在, 他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 如何转变话题或换一个活动。导游员扮演好主人的角色最重要的是让游客感觉到导游员不仅是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人员, 更是既懂礼貌、讲礼节, 又尊重人、理解人、热心帮助人的朋友, 是可信赖、能与之交流思想感情、共同审美赏景的伙伴。扮演好主人这一角色, 则需要导游有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在内的带团技能。

二、导游职业能力的结构分析

通过以上对导游职业能力内容和要素的分析, 我认为导游职业能力由三大系统组成:职业品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其中职业品质包括职业品格、职业素质等子系统;职业知识包括一般知识、专业知识等子系统;职业技能包括:语言技能、带团技能、专项技能。具体结构见表1:

1. 职业品质

指导游员对导游职业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行为倾向, 以及其自身的身心素质, 包括职业品格、职业素质。其中, 职业品格分为爱国心、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要素;职业素质分为身心素质、职业形象等要素。

2. 职业知识

指导游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知识, 包括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导游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知识范围很广泛, 涉及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导游员应掌握的职业知识包括:史地文自然知识、心理美学知识、政治经济社会知识、国际知识、音乐知识、礼仪知识、财务知识、旅游政策法规知识、旅行知识、景点知识、其它专业理论知识。

3. 职业技能

指导游运用所学的职业知识, 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下完成职业活动任务的能力, 它是一系列能力的组合。它能使导游员成功地完成每一次的带团任务并不断地提高自身及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它主要包括语言技能、带团技能和专项技能。

职业品质、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机地构成了职业能力, 并相辅相成。职业品质是构成导游员职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技能是“工具”, 导游员应用这个“工具”对职业知识进行专业判断, 并顺利完成职业活动;职业知识则是导游员应用职业技能的“燃料”和“动力”, 提供职业技能所需的技术、概念和模型[4]。

三、导游职业能力的关键能力因子分析

对导游职业能力结构的分析, 让我们明白了其主要和基本的能力因子, 然而这些能力因子中又有哪些是决定着导游工作的关键能力因子呢?对导游职业能力的关键能力因子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日后导游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培训中明确方向, 抓住主要矛盾。

因此, 我制定了一份有关职业能力要素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问卷中列出了各项导游职业能力要素, 要求被调查者依据各个能力要素在导游职业活动中的重要程度进行重要性评分, 满分10分。向金牌导游、旅行社管理者发放了50份问卷, 回收44份, 回收率88%。经SPSS统计结果见表2:

注:经H检验, 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从统计结果可知, 目前行业对于导游的职业能力要求非常高, 即使是在重要性排序当中处于最后一位的专项技能也得分7.83±0.28c之高, 说明导游职业是一门涉及面广、过程复杂的职业, 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是全方位、高难度的, 导游不仅要能说会道, 懂得带团技能, 更应该是一个品格高尚、拥有健康职业态度和丰富知识的专业人士。具体来说, 导游的职业品格和职业素质, 是职业品质及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因子, 这也表明了目前行业和人才市场在旅游服务行业日趋成熟时, 对导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 导游作为国家、地区、景区形象的代表, 就要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品格和良好的职业形象, 并且随着导游服务硬件配套设置的完善, 很多导游服务功能都从导游员身上转嫁了, 职业品质就成了影响导游服务质量最关键的能力因子, 也是行业和人才市场最看重的能力因子。此外, 导游员工作独立性较强, 经常远离领导和企业的监督, 要在各种不良诱惑面前做到洁身自好, 良好的职业品质当然是最为关键之处。

参考文献

[1]陈福义.导游基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8) .

[2][美]凯思琳·林格·庞德著.张文, 鲁勤, 张宏杰译.职业导游员——导游职业发展动态[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65-71.

[3]孙世军.试析职业能力机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教育研究版) , 2003, (5) .

[4]谭敏.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结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11) .

大学生能力结构 篇5

化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质结构》授课所感山东青岛二中高金彬1月15日

形象思维的特征是用形象材料来思维,而形象材料的最主要特征是直观性和具体性。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丰富的形象思维素材,如果我们很好的利用这一点,就可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

解能力。使教与学相一致,使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相一致。

一、我们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对于学习化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形象思维可以直接利用感官接受具体形象信息,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使抽象的语言变成具体的,直观的,且有些趣味性的概念,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产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比如:《物质结构》中讲述电子在核外运动遵循统计规律时。可以通过启发和讨论的形式获得以下共识:蜜蜂在某一朵花采蜜时,没有确定的飞翔路径,似乎没有规律。但长时间多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蜜蜂在这朵花的近处远处都可能出现,但蜜蜂总会在离花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可以说这就是蜜蜂在对一朵花采蜜时的运动规律。然后引出电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学生就好象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统计规律,由好奇,成功到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2、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理论,推测实验本质,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们运用形象思维通过直观的类比,联想等思维加工,使抽象难懂的概念、理论变成易学易懂的,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们要讲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微观的,如果只是用语言去描述,很难把学生的思维给打开,让其相信没有任何印象的东西。而如果我们通过宏观物体,如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的形象描述,根据其相似性来引出电子对于原子核的相对运动,由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对比归纳出微观电子的运动规律特征。通过形象的类比,及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又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是有助于学生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形象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联想能力、类比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等都会有相应的共同发展提高。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和带动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多种思维能力间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们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就会用到类比,创新、抽象和辨证等多种能力,从而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二、在化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途径可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运用形象的化学用语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术语特别是对于分子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符号模型的掌握和理解,大都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但如果我们能很好的利用这些素材去引导和探索,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比如当我们在讨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作用很强时,可以运用时,我们可以运用离子化合物熔点来形象的讲述,对于氯化钠中的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有较强的静电作用,即钠离子与氯离子间的离子键的键能较大,我们可以我们可以对氯化钠的熔点的讲解,来说明破坏离子键是不易的,引出离子键是很强的作用,运用形象的化学用语把感念特性具体化。再者对于我们遇到的一些分子式,也是很好的形象思维培养素材,分子式中原子间的结合一般是具体的,我们可以根据其分子式特点来对其结构、连接方式和形成元素间的质量比关系加深了解,形成表象,培养形象思维。通过我们把化学用语的形象化,把概念本质的具体化,可以比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枯燥的知识感念转化成兴趣型的。达到教与学相一致。

2、由化学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的本质去引导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化学是从实验入手研究的,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是我们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最佳场所。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对知觉进行整理,组织感觉信息,使感觉材料进行秩序化、整体化以形成直接的感性反映形式。在讨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象来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验前钠存放在煤油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很容易得出钠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然后通过反应时的剧烈程度引导使学生能对氯气的氧化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者通过生成白烟过程的思考,可以得到金属钠与氯起化合,用形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使微观的感念和反应具体化、形象化,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好范文”版权所有

3、对化学抽象概念,特别是物质结构概念方面进行形象的类比,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培养。

化学中的概念大都是抽象的,我们如何把它变成形象具体的语言呢?通过一些联想和比喻来达到我们培养形象思维的目的。如对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通过其形成过程,由门捷列夫最初

按照原子量排列,到一种种元素性质的预测,以及其局限性,和进一步的发展,到最终的形成的现在所运用的元素周期表。通过发展史的介绍来深化和具体化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讲解离子键和共价键时通过它们之间的比较,一类是离子之间的,另一类是通过共用电子对来形成的,根据形成过程的对比,再加之形象化的语

言。就可以很好的使学生的对比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到锻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运用和培养着许多其他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能力结构 篇6

一、灵活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学生创造思维主动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因此,我根据课文提供的显性材料和隐性材料,设计一些与新知联系紧密的问题隐藏于情景之中,旨在制造一种探究的气氛,让学生为解决问题而产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从而独立自主的探究新知。

如教《詹天佑》一文开凿隧道部分,一上课我就出示有关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CAI课件,学生看到这一幅幅的图片马上就产生了兴趣,我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你们觉得这两座山有什么特点?通过指导观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感受性,学生很快就回答出:“这座山很陡”、“这座山很多石头”、“这座山很高,极其危险“等等。抓住契机我继续问:如果你是工程技术人员,你如何在这两座山中开凿隧道?学生思索片刻,纷纷举手回答。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为更好地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创新思维做好了很好的铺垫。这种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适合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是一种增强儿童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又如讲《鸟的天堂》时候,课上我指着演示屏幕说:同学们可否见过这些鸟?杜鹃、麻雀、画眉、白鹤……“有些见过,有些没有。”学生回答。我继续用语言描述:这里的鸟我们能否在同一个地方看到呢?“不知道”、“简直不可能”学生在议论纷纷。究竟有没有可能?请同学们读课文,看能否找到答案。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灵活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移情体验,激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主动发展。

二、精心挖掘教材内容,引导想象,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经改革后的新一轮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且加强了动手实践及开创自由想象的空间。如果教学过程灵活地、深刻挖掘教材内涵,并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教学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当天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更重要的是体会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而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而要体会到这一点,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备课时我抓住这个既是中心,又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点,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假如你正在与这三十万观众一道参加开国大典,可否描绘一下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要求提出来后,同学们兴趣盎然,闭着眼睛,一个个镜头仿佛在他们眼前掠过。因为是自由想象题,连平时极少发言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A:昨晚,我兴奋得一夜未眠,天刚亮就直奔会场。

学生B:一周前,我就预购好去北京的火车票,这一周过得太漫长了……

学生C: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我手按胸前,喜极而泣。

学生D:听着整齐、坚定有力的步伐,看到她们英姿飒爽的英姿,回去尽快把成绩赶上去,长大后非当一名女兵不可!

通过这一训练,对文中表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就很好地体会到了。在想象中有他们对现实的折射,也有他们的理想,从而更升腾对新中国无限热爱的感情。

在教《詹天佑》一课时,我让学生想象,假设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要挟,藐视和嘲笑而放弃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那结果会怎样呢?同学们纷纷发言:那帝国主义国家想控制我国北部的阴谋就会得逞;他们会更加狂莽自大和对中国的极端藐视;祖国的尊严会受到威胁……通过假设想象,同学们都深深体会到,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让詹天佑战胜一切险阻的动力。进而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现行的教材中,有许许多多非常优秀的文章,只要教师精心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就能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教给质疑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理解问题难,提出问题更难。质疑是学习语文、学会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功。而语文课上的质疑必须是在熟读课文并充分理解课文深层含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的。儿童的认知水平还不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质疑方法。

1、从题目处质疑:如《三克镭》一文,为何不用“居里夫人”作题目?因为文章主要围绕三克镭的不同来历来表现居里夫人这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魅力的。

2、从标点处质疑:《凡卡》一课,文中为何设有十二个省略号?学生从这里质疑,知道省略号蕴藏着小凡卡经历的许多苦难,感受到小凡卡的不幸。

3、从文章反复出现处质疑:《难忘的一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4、从文章细微处质疑:如《买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可她从亮光中看到的幻想都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如果学生按此质疑,就会知道现实生活中小女孩的处境了。

5、从课后思考、练习处质疑:如《穷人》课后思考、练习均属课文的重、难点,学生从这里质疑,能直取重、难点,抓住文章的要害。学生按此质疑了,那么文章自会读通、读懂了。

由于平时注意训练,学生的质疑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甚至对书本这些原来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也敢发出质疑。《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写到:“当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的棉衣时,我闻到浓浓的棉布焦味。”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他们离敌人前沿阵地这么近,敌人为何闻不到?又如《凡卡》一课,一学生问:凡卡年纪这么小,又那么乖巧,为什么没有一个伙计同情他呢?学生能根据课文提出问题,说明他们深入思考了。对于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问题的意义大小,我都会热诚地给予评价和鼓励,或是组织学生再读课文,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帮助解决问题。自己提的问题,老师与同学都能如此重视,学生自信心树立了,增强了。班中想问、敢问、会问的同学占了大比例。实践表明,这样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独创性,效果很好。

在结构游戏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篇7

一、促进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

结构材料没有固定的模式, 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探索, 从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幼儿可以自由建构各种物体, 可以灵活多变地利用材料。而尝试、设计、实验是促进儿童想象力、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在游戏中要自己根据材料去寻找联系和组合, 摆弄各式各样的积木, 将积木一层层地堆高、围合, 不停地搭他们想要的汽车、高楼、风车等。这就促进了幼儿好奇心, 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好奇多问是他们的特点。儿童知识与经验的获得, 基本是在感知活动中得到的。以雪花插塑为例:雪花插塑适用范围广, 可以拼出许多玩具。在一次雪花插塑创意拼插活动中, 教师与幼儿共同商定了“生日礼物”的主题后, 有的幼儿用雪花插塑插成了蛋糕, 有的插出了汽车、奥特曼等小玩具、礼品, 各具特色。在结构游戏中, 幼儿的想象力在每一次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程度地体现, 在积累过程中, 幼儿的思维活跃, 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

结构游戏要求幼儿在操作时, 认识游戏材料, 感知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在选择材料的时候, 要充分利用感知的对比现象, 选择适合自己搭建的材料, 这有利于幼儿建立感觉标准体系。感知能力是认识事物必须具备的能力, 它包括观察力、听力、闻的能力、品尝力和摸的能力。结构游戏中手的动作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贯穿始终的。结构游戏的基本活动方式, 是手脑并用的构造活动, 是幼儿在大脑的调节控制下动作逐渐协调、复杂的一个过程。手指的控制能力不断加强, 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大大提高。脑生理学研究则证明, 人脑功能具有区域性特点。用手进行各种动作的训练, 实际上使得大脑得到锻炼与刺激, 脑与手的联系和脑内部的联系都得到加强, 从而对改善脑功能起了积极作用。在进行结构游戏的同时, 幼儿要了解各种建筑资料的性质, 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 才会产生去建造物体的愿望。通过学习空间关系的知识, 通过分解、组合, 理解整体与局部的概念, 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认识, 搭建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三、促进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构游戏不是一种单纯的拼插活动, 而是生活、活动在头脑中积累而创造性地再现的一种活动。幼儿只有仔细观察, 丰富表象, 才有可能创造出新事物。幼儿的结构游戏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观察——模仿——再现——创造, 这是孩子结构游戏的发展轨道。需要儿童对实物仔细、有目的地观察, 识记画面和实物的特征, 还要会识别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 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 学会在杂乱的材料中找出自己需要的物品。最初的原型模仿完全是直觉感知, 通过仔细观察, 在成人反复地示范和幼儿不断地模仿下, 多次重复练习, 再逐步发展为离开原型的记忆模仿。这时, 幼儿已是能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进行构造了, 而教师的指导也应该转入幼儿独立构造的能力培养方面。幼儿在反复的实践操作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幼儿独立思考构造能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大学生能力结构 篇8

一、运用启发引导讨论法

启发, 是学生在讨论中, 遇到疑难和障碍时, 教师通过对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 运用过的方法的提示, 启迪学生发生联想, 对疑难和障碍产生新的领悟的一种方法。引导, 是教师不断校正方向, 使讨论分析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进行, 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并使学生的讨论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的一种方法。讲课时, 教师提出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 让学生进行讨论, 或者是先列出思考提纲, 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 边提问, 边启发引导, 边讨论。引导讨论法关键在于“启发”二字, 即提问要有启发性, 同时, 提问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 针对学生的思维特征, 要深入浅出, 要尽可能考虑能激发起讨论的兴趣。在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时, 应注重三点。

1.采用“连锁式”的提问法。即根据文章的内容列出连续性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有的文章各部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我就根据其内在联系列出思考提纲, 供学生讨论。如, 我在教《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语文必修三) 一文时, 就采用了“连锁式”提问法: (1) 麦当劳来到中国, 它本身起了哪些变化? (2) 它又怎样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3) 作者分析这些现象的目的是什么?像这类文章在说理上是环环相扣, 所以采用连锁式提问法, 由浅入深, 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列出问题的多个答案, 让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要讨论这个问题, 就要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要对所提问题进行对照、分析、综合、论证。我在教鲁迅的小说《祝福》 (语文必修二) 时, 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我提出的思考讨论题是: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鲁四老爷、柳妈、鲁镇男女, 还是其他人?然后鼓励学生去分析、讨论, 在认识上达成共识, 残害祥林嫂的不是具体某一个人, 而是封建礼教思想, 是鲁镇上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们, 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礼教这把软刀子杀害了祥林嫂。

3.提问时注意设置障碍, 引发学生沉思。教师提出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心理动因, 而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 引导学生拨开迷雾, 如我在教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语文必修二) 时, 我提出的思考讨论题是:这篇小说写琼珊的笔墨较多而写贝尔曼仅两处, 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应是琼珊?这个问题就是替学生设置的障碍, 要寻求正确答案, 学生的思考过程要经历一个“模糊———排除障碍———清晰”的过程, 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便能够享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

启发, 引导讨论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还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乐学, 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始终将学生的探究实践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改进课堂教学, 应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探究时间, 把探究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探究能力的形成必须靠探究的实践, 要在老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在探究实践中学会探究。以《荷塘月色》 (语文必修二) 一课为例,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开始时, 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注意文中细腻动人的写景, 并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在此基础上, 转入探究深究阶段, 要求学生进一步自读课文, 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 作者在写月色下的荷塘时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 (2) 文中在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时,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去写月光的? (3) 作者笔下的景与作者心中的情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然后, 我在对学生探究情况进行总结中, 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深化了一步, 即让学生进行吸收探究, 学以致用, 要求以“美的瞬间”为题, 写一篇写景状物类文章, 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这样的安排, 把探究的实践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逐步提高的教学过程, 也是学生本身对所学的知识从吸收到运用的探究过程。

三、发挥“教为主导”的作用, 使学生探究“学有己法”

在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中, 强调学生的探究, 并不是降低教师的作用, 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必须依据教材, 根据学生实际, 研究怎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在学生探究开始时,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探究欲望的产生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密切关系。一堂课一开头索然无味, 那么, 学生就难以产生兴趣, 更谈不上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使学生不断地生疑、爱思, 让学生获得一次次成功的喜悦和体验, 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 进而化为探究的欲望。

2.实行教学民主, 放开学生手脚,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提倡让学生独立思考;向学生表明欢迎随时提问, 欢迎发表不同见解,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逐渐地培养探究能力。

3.指点学习方法, 提出探究的要求。我主要指导学生科学地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同时, 对学习每一篇课文又都提出具体的要求, 设计一些具体的思考题, 让学生读书思考探究。这样, 学生解读教材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大学生能力结构 篇9

关键词:大学新生,学习适应能力,对策

0 引言

“ 研究和实践表明,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阶段学习成效率最低, 而淘汰率最高的一年级。究其原因, 不是大学新生智力和知识上问题, 而是变化了的新环境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应所致。 ”[1]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 他们的内心不仅要接受成长环境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还要接受个体成长方式的改变, 在承接的各种改变中, 作为学生首要任务的学习面临着变革, 在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学习思维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学生个体亲身感受和探索, 研究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能力结构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1.1 被动学习趋向明显

大学新生学习主体性倾向不明显, 被动学习趋向明显。学习的主体性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的等方面, 这几个方面具有内部一致性, 并且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协同。据调查显示, 大学新生的学习动力缺乏内在的、自主的、稳定的动机, 而诸如考试压力、就业压力、家长的期望等强迫、短浅、即逝的外在动机却成为他们学习主要动力来源, 与此相关联的是, 大学新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也没有显现出非常明显的主体性特点。大学生的学习是否具备主体性的特点, 关键看是“ 主动地学”还是“ 被动地学”。当前, 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主要是在接受性学习的意义上考虑“ 怎么学”, 当学习压力过大时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 学习这件事会变成一种负担或压力, 从而出现厌学、怠学、学习焦虑等现象。学习动力源于生命本能, 当学习行为持续不断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奖惩、强化, 并达到一定程度后, 学习动力就会异化。

1.2 知识整合水平较低

大学新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处于较肤浅的表面层次, 知识整合水平较低。 知识是人的各种能力的基础, 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深度是确保各种学习活动得以开展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大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整合要求有三个层次:首先是知识的存储再现阶段, 其次是对知识能够进行质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和吸收的阶段, 第三个层次是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融会贯通, 建立结构灵活且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 并使之内化为个人能力。但现状是, 大多数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都停留在前两个层次, 缺少对知识的内化和整合能力。 当前, 大学新生的学习模式将知识视为学习活动的绝对客体, 缺少主体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对知识的机械复制, 使头脑变成了储藏室。复制式的学习模式将人异化为知识的附庸和奴仆, 人的创造性思维受到压制, 学习知识不再是提升自我的工具, 而是一种负担。

1.3 学习方法偏传统化

大学新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学习方法, 但学习方法偏传统化。学习方法是在学习活动中, 学生比较偏爱的手段、技巧或途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创造新思维的学习方法是最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 大学生的学习应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学术性、开放性的特点。 所以大学新生的学习方法应区别于程式化的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考试等常规模式, 要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自主参加学科竞赛、学会使用专业数据库、经常聆听学术报告, 等等。

1.4 思维独创性能力不强

在学习知识方面, 大学新生普遍欠缺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和思维独创能力, 对知识的领悟具有很强的思维定势。思维独创的能力是指思维不受定势和权威的限制, 从各种不同或完全相反的角度、方向思考问题, 产生新颖性思维结果的思维活动, 大学新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今世界知识的增长方式从积累转变到爆发式、综合式、批判式的增长, 被动的学习会压抑人的创造性思维, 知识只能是机械性地积累, 而不能有效内化成个人能力。

2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能力结构

学习适应的能力是一个系统的概念, 它由内化整合能力、自我激发能力、策略寻求能力、对话合作能力、自我监察能力、思维独创能力组成。在科学的环境条件下, 能力才可以发挥出最大潜力。

2.1 内化整合能力

它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储存再现能力、质疑能力、批判地吸收知识的能力, 建立具有灵活性、多元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以及知识迁移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2.2 自我激发的能力

比如激发学习动机, 引起/维持学习活动的启动, 动力机制是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和合理满足自我效能感等等。

2.3 策略寻求能力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偏爱的、常用的方法、技巧、路径等等。一套正确的学习策略是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 也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志。

2.4 对话合作能力

对话合作是营造一种相互对立但相辅相成的学习氛围, 通过对话、交流甚至是探讨来逐步开展学习活动。通俗来讲, 就是使学生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 通过彼此之间的对话合作, 相互借鉴,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2.5 自我监察能力

自我监察是针对本人正在实施的实践活动进行自查自检, 从中总结成功经验, 修正不足, 以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自我监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的反思和修正, 最终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2.6 思维独创能力

思维独创能力指的是摆脱思维定势, 敢于质疑权威, 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应该主动培养自己的思维创造能力, 包括发现问题、创造保持热情、思维多元性、怀疑探索、智力激励的能力等等。

3 促进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具体对策

构成大学新生学习适应能力结构的各要素不仅发挥着各自的独立作用, 而且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相辅相成。它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是在各个能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才达成的效果。

3.1 构建网状知识结构

一要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 并对整个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有全面性、系统化的认知;二要兼顾边缘学科, 注意交叉学科, 统一科学科精神与人文精神;三要同时兼顾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向内丰富知识内涵, 向外拓宽知识覆盖面, 分清层次, 突出核心, 构建特色鲜明的知识结构。 面对实际问题, 应该能从一个知识点牵出一个知识面, 灵活运用知识体系来透彻分析问题表象,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3.2 形成深层学习动机

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将学习与自我建构紧密联系起来, 深入挖潜学习需要, 激发深层的学习动机。比如经常对自己做积极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 通过树立和实现阶段性目标来提升自我效能感, 最终将学习动机、自我修养的形成、自我价值的实现紧密联结在一起。

3.3 探索高效学习方法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的重要保障是自主学习, 探索学习方法不仅要符合认知规律、强化规律、遗忘规律, 还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学科个性特点和专业特点。常见的学习方法有科研参与法、问题学习法、学术交流法、查阅文献法、案例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障碍克服法、时间管理法、情意培养法等。

3.4 形成个性创新品格

人的创新能力发挥的独特心理结构和行为风格就是创新品格。形成人的创新品格, 首先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法、头脑风暴法、灵感顿悟法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 形成个性创新品格要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5 构建学习共同体

人学习活动的微观团体环境就是学习共同体, 它建立在自然情感上, 是紧密联系、具有人情味的团体, 学习共同体通过人际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资源的相互分享使得每个人得到进步, 每个成员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受到重大影响。 学习共同体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它可以由班级同学、宿舍成员、社团成员、老乡、师生等有共同愿景的人组成, 教师、班主任、专家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其相应的学习共同体中, 从而更有效地对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创新性学习起到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志光.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黄秀琴.谈谈新生对大学学习的适应[J].知识经济, 2012 (19) .

阅读结构示图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篇10

一、英语阅读的前提条件

英语阅读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手段。在缺少实际环境的外语学习中, 从阅读入手是学生培养语感, 积累语言经验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而言, 汉语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英语的阅读能力。换句话说, 如果中国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语阅读能力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就轻松了。

二、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

有句话说得很妥帖:“一位成熟的作者一定懂得怎样阅读, 一位高效的读者也一定熟悉写作的知识。”以写作为主导, 指导阅读, 必然能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写作模式图, 同时也就是阅读者的阅读结构图。

1. 说明文类阅读结构图:

对比一对比二

分层一分层二

2. 记叙文类阅读结构图:

时间一时间二

提问法一提问法二

3. 推理、推论、科学报告类阅读结构图:

推理科学报告

学生对阅读结构有所了解后, 在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分类作图, 了解文章大意、中心主旨, 对文字及语法的使用也一目了然。

三、大量有效阅读的实现方式

学生的阅读时间是很有限的。要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大量阅读英文材料, 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一个48人的教学班, 6人一组, 一个课时内可以实现八篇以上的文章精读。而且由于是分组合作, 学生之间能学会互相合作, 互相信任。因为相互信任, 使得学生有了责任感, 会更自觉地去阅读文章和理解文章。为了确保学生的全心投入, 最好建立一套评价量规。评价量规包括组评和自评。量规中明确指出活动要求学生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明确了评价量规, 学生们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去做, 就不至于有学生无事可干, 不愿意参与了。如:

阅读小组活动评价量规

从以上评价量规, 我们知道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可以积累词汇, 学会找观点, 锻炼基本阅读技能。通过作图, 形成逻辑思维, 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小结汇报, 提高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分组合作, 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四、结束语

阅读结构示图很好地综合了“掌握段落特点, 找主题句, 根据上下文猜词悟意, 推理概括等阅读技能。在阅读教学中, 更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英语学习的整体概念, 更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归纳综合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大学生能力结构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 就业能力结构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者到劳动者蜕变的关键环节,是社会化重要的一环,为了顺利地完成这样的人生转变,就必须使学生们获得充分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就业能力被广泛提及也正体现了社会、高校、学生个体等多方面的综合需要。就高职院校的工作而言,毕业生就业是一项首要工作,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关系到学生个体与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如何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能力,关于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瑞士学者 M.L 戈斯秘等学者认为必备的五个方面的就业能力有:较为良好的个人素质、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出色的人际关系技巧、敏锐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的工作方法等[1]。约科和奈特的文章《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提出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USEM 模型”,该模型分别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自我效能感(自信心和品格为内容)、适应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及通用技能、元认知(体现战略反应和思考)等四个维度来进行考虑[2]。而在我国学者中普遍认同的就业能力包括如下诸多方面: 专业知识、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计划能力、合作能力、亲和力、利用社会资源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控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听写说能力、专业运用能力、表达能力、自信、毅力、体力充沛、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3][4][5]总结分析诸多学者对就业能力的构成认识,尽管不尽相同,但就构成要素中的核心内容仍能取得共识,即就业能力核心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三大方面,因此,在学生能力培养上,需注重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及人格培养相互渗透,将教育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结构界定

有美国的研究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对就业市场的考察,提出了适用于所有专业毕业生的十种核心技能。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计算机编程技能、培训技能、科学与数学技能、理财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外语交际能力、商业管理能力。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文章数量很多,笔者研究发现,基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至今并没有对“就业能力”形成统一的界定,就业能力概念使用的主体不同,其意义也不同。笔者认为就业能力指劳动者作为主体能够主动适应和满足工作要求的一种能力,应该包含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品格修养等因素。本文基于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对就业能力的界定是指高职毕业生成功获得、保持和转换工作时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其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能力。一个职业生涯尚处于模糊阶段的高职毕业生,暂时获得就业甚至从业多年未必是赢得事业,因此,本文探究的高职生就业能力不仅包括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工作中发现自我、提高自我以及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现实社会中具体的工作岗位对个体能力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或侧重面,这就可能形成不同群体的就业能力结构不同,本文所研究的就业能力结构,是以高职生的个体特征为重点的。高職生的就业能力应该是一个多维的结构系统,是一种围绕职业需求的能力集合,这种能力集合渗透在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之中而非一种特殊素质独立于外,所以寓于个人品质、知识技能等诸多素质之中。

二、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组成分析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高职高专教育是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毕业生应具有充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该以‘应用’为主旨;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并在教学活动中要占有较大比重”。笔者通过综合国内外就业能力结构研究,在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教师论证的基础上,请教他们关于就业能力结构方面的意见,初步设计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主要在情智能力、专业就业能力、通用就业能力、社会适应性等四个维度上建构而成。

(一)情智能力

美国心理学专家丹尼尔·葛尔曼从自身情绪认知能力、他人情绪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能力五个方面来概括了情智内涵。高职毕业生在完成校园内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储备时,同等重要的是培养情智能力。较高的情智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更好认知自己并自我调整和激励。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主动使个人的知识、能力、性格倾向、行为等符合职业的要求,能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积极寻求自我价值。

(二)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任务是深入地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在高职生的就业能力结构中,专业技能属于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说,选用毕业生时最注重的还是其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的掌握关系到学生的工作能力,关系到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仅能使毕业生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也是将来发展的必备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的毕业生一定不能胜任技术含量高的职位,只能从事技能要求低的简单劳动,不得不说,专业素质不过硬也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通用技能

用人单位在要求高职毕业生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同样需要毕业生具备可发展性的通用技能。因为通用技能在任何行业中都是必备的。通用技能也是毕业生将来学习更高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笔者综合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认为高职毕业生需要发展的通用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抗压能力、交际能力、书写能力、计算能力、分析决断能力、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等。

(四)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性指的是毕业生在求职及工作中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程度。主要是指思想心理的社会适应性,即一个人心理和行为与社会公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符合程度,而今时代是个讲求个性的时代,但是,如果毕业生在心里活动和行为表现方面与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相比,显得过于格格不入,不相适应,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这样就是社会适应性差。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社会适应状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必将被高职院校逐步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培育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社会实践、人格锻炼,提高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三、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发展趋势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调查问卷结果统计,约80%学生一方面认为高职教育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影响较大,另一方面认为自身就业能力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自主能力、创新能力是就业能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正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中需要重点提升的部分。在未来的高职生就业能力结构中,将会越来越注重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其比重再提升,同时,就业能力结构更趋多元化。

四、结论

通过对就业单位、应往届学生的访谈、问卷调查及专家研讨等方式,本项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高职生就业能力结构的框架。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可分为四大部分: 情智能力、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社会适应性。其中情智能力主要包括情绪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通用能力主要包括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及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等;社会适应

性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抗压能力及人际交往等方面。

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提供如下建议:

第一,高职院校及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或渠道来积极关注社会对高职生的预期需求,从而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尽量能学以致用的,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在本课题研究的调查中,从用人单位对于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在能力结构中的排序发现,实际上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高校中专业知识与现实要求存在着不同步性,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的改革。高职院校应与较多的用人单位展开合作,就专业需求、能力需求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即时的联系,以便于高职教育完善、调整培养目标,使得学生能更加适应社会要求。

第二, 高职院校及学生要参照高职生就业能力结构注重就业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不少的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还是单纯的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这样简单的形式无论从观念意识上还是就业能力的系统性培养上均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将就业能力培养计划整合到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之中,提高就业能力开发的完整性、持久性和有效性,例如:鼓励并规范学生的实践和见习等学业内容,在教学体系中进一步强调假期兼职、社会实践以及教学实习等模式,强化在体验中获得技能和知识的学习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三,高职院校在教育工作为中心的同时,要注重針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了解社会需求来避免高职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以更好的教育来促进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M.L.戈德斯密特.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J].金爱晶译.高等教育研究,1996.

[2]Yorke,M,Knight,P.T.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M].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York,2004.

[3]李革.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

[4]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

大学生能力结构 篇12

一、习作教学的问题背景

(一) 学生的困惑

小学生对习作缺乏兴趣和习作能力得不到显著提高, 困惑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小学生看教科书只知做什么, 而不知从中学什么和怎样学, 也不知道写好一篇习作一般需要怎样的过程, 有哪些注意事项, 致使课上感到迷茫。

大多数学生怕习作, 一是不会有意识、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反思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与习作相联系;更不会有意识地发现和明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二是不知道习作究竟需要哪些能力, 尽管在课堂上学过一些表达方式和方法, 但因形成的习作能力有限, 不是因为找不到新鲜有趣或自己印象深刻的素材, 就是因为不能形成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正确认识, 结果仍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作文。

2. 在习作课上, 教师不能正确指出学生应该怎样学更有效, 学生习作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下笔有困难不能得到有效引导。

有些教师不能根据实际需要有目标、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是, 教师在上习作指导课时, 仅仅依据教科书要求创设一个情境, 引出一个话题, 就让学生练习写, 基本上不明白这次习作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习作能力, 怎样使学生获得这些习作能力;有的教师还规定不许模仿课文中的思路和词句, 说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知道, 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培养模仿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虽然文贵出新, 但只有先通过模仿使习作“入格”, 才谈得上使习作“创格”, 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放弃模仿, 最终不仅创新能力没有培养出来, 而且连一篇完整的习作也写不出来。

3. 应试教育导致恶果。

素质教育虽然实施多年, 但许多学校的习作教学还走不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只以考试成绩为最终目的的现象仍不少见。由于习作是语文考试中分数比例最高的一项, 为了考出好成绩, 不少教师只好默许学生“背抄”别人代写的文章, 这已经不是秘密了。为了应付自如, 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把写人、记事的范文先各“背”几篇, 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改头换面地套用, 以便“一文多用”。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扼杀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考试在即, 困惑也罢, “违规”也罢, 对于不会写作文的学生来说, 他们还有其他选择吗?这种仅仅瞄准考试成绩, 忽略学生生活积累和习作基础能力培养的做法必须摈弃。

(二) 教师的困惑

调查表明, 由于习作教学研究成果不多, 可供借鉴的样板课更少, 很多教师不知道一节合乎规范的习作课是什么样, 也从未上过一节合乎规范的习作课。对于大部分语文教师来讲, 习作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每一节课究竟应该教什么内容?到底怎样教才是正确、高效、管用的?对于一个特定年级的评价标准来说, 好作文究竟应该什么样?什么样的习作才算优秀?很少有一线教师能够说得清楚。

我们认为, 教师的困惑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称《课程标准》) 和语文教科书对习作教学目标的描述语言模糊。

《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方面提出了许多先进的理念, 但遗憾的是没有对各年级的习作提出更明确具体的要求, 没有系统、可测的习作能力培养目标。因而,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各年级各学期写话或习作练习安排与习作能力培养之间还缺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联系。

和其他教学一样, 循序渐进是习作教学的基本规律。习作教学同样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有序的指导, 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也需要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现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 习作练习项目分散且隐藏于不同阶段的主题性阅读单元之后, 线索隐隐约约, 时断时续, 习作教学内容基本无“序”可循。由于缺少系统、科学的习作教学与训练体系, 致使习作教学长期处于无序低效的状态。竟有学生说:“在教师催交作文时, 连自杀的心都有。”学生勉强上交的习作, 其质量可想而知。

2. 学校和教师对习作教学的具体目标难以说清。

由于《课程标准》没有关于年段作文能力的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 如第三学段要求中最为具体的一条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多数教师仍不知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是什么标准, 还是不好把握教学的方向, 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主题千篇一律, 内容千人一面, 少有对生活、对人生、对成长的真实反映与思考, 依然难以运用习作目标来调控和改善习作教学。这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真正的习作能力, 而且也影响到学生思维品质、个性特长、健全人格、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许多学校和教师都觉得应该对作文教学做通盘考虑, 每一学年大致可达到什么程度, 应有一个更切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标准, 而且这个标准要让学生明白, 一般习作能力的达标过程也要让学生明白。如同我们乘车到某地, 不仅要明确目的地在何处, 还应知道途经的各站点及其之间的距离, 才不至于走过多的弯路。但是关于这一点, 仅靠学校和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

3.《课程标准》对习作能力结构及培养序列的阐述模糊。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还提出“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 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一部分内容所涉及的习作能力就至少有“观察、想象、取材、运思、表现、起草、加工、评价”八个方面。还有没有其他不可或缺的习作能力培养环节, 每一环节是否都有一项需要着重培养的习作能力?这些能力可否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其培养序列应该是怎样的?是文本所排列的顺序吗?

上述习作教学中这些绕不开的问题, 《课程标准》没有给予准确说明, 而这些都是习作教学急需解决的。

二、习作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 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1988年, 朱作仁、李志强等著名学者把国内关于写作能力结构的观点划分成两大类, 一类把写作看作感知、观察、表象、思维、想象和言语能力的表现, 是智力因素和语文特殊能力的揉和、叠加。另一类则把写作看作是积累、构思、表达、修改能力的表现, 属特殊能力。

他们依照后一种观点, 概括有代表性的观点, 将习作能力结构归纳为以下方面。一是审题能力。审清题目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等, 或者自拟题目。二是立意能力。把握中心, 确定文章要表达的观点。三是搜集材料的能力。根据需要积累材料, 围绕中心搜集材料。四是选材和组材 (或称布局谋篇) 的能力。对材料加以分析、归类, 确定表达程序。五是语言表达的能力。借助文字交流思想、表情达意。六是修改文章的能力。改写、修饰文章的内容, 结构以及文字。

10年后, 人们开始重视创意写作与传意写作。如林孝聪 (1998年) 研究认为, 对小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是可行的, 学生写作表现出了创造性。谢锡金、祝新华 (2002年) 研究认为,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基本的传意能力。传意能力主要表现为, 明确作者身份、读者意识、传意达标 (实效) 、传意讯息等。

近年, 祝新华、石玉珍等人在《小学生写作能力评价研究与实验报告》中指出:习作能力指综合性地、创造性地应用语文知识、技能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习作能力是把从客观现实汲取的感性材料、通过头脑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能力。小学生的习作, 一般从写话开始学习, 到小学毕业时, 要求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常见的应用文。他们在分析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时, 注意了以下一些能力:确立中心的能力、组材的能力、选材的能力、词句的能力、修辞的能力、传意的能力。几乎同一时期, 在中学作文研究领域较有影响的, 是扬州师范学院编写的《中学作文教学设计》中建构的写作训练体系, 他们将习作能力训练的排序表述为:立意、选材、结构、布局、表达、修改和思维能力。

(二) 我们的分析与认识

我们认为, 上述三个时期研究的最终成果表述有所不同, 但是都存在两大缺憾。

第一大缺憾是, 这些习作能力的结构排序基本上是应试能力的序, 因为都将搜集材料的能力排在立意能力之后, 这种主题先行的思想是不符合学生一般习作实践过程的实际的。“围绕中心搜集材料”或先立意后选材, 主要是应试作文时的情况。这种理念与《课程标准》中“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的明确要求相左。

一般情况下, 对于学生的习作来说, 是根据生活中发现的“新奇有趣的, 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来确定中心的, 也就是说, 学生的习作应该是先有生活发现和生活体验而后有感悟, 先有素材价值判断和习作动机而后才有立意。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 而不是根据事先定好的中心去搜集材料。

第二大缺憾是, 这些习作能力尚缺少概念诠释和操作依据。审题能力是什么能力?怎样形成审题能力?诸如此类的问题还留有许多空白。

我们主张, “中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及培养序列的研究”这个课题, 本身即可视为一个“中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与“培养序列”二者相融的宏观“连续系统”。它是开放的, 又是有序的。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至少包含六个以习作素材为前提的开放、有序、综合的能力可视为一个习作“中观连续系统”。

1. 发现生活中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或引发感动的细节的能力。“发现生活中的新情况、引发出新感想和发现新细节”是作文的基础能力, 即通过观察寻材和通过回顾比较选材的能力。

2. 通过比较选定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人、事、景、物、理等作文素材后, 使记忆结构化、影像化和雏形化, 以便随时提取所记素材的能力, 并进行深入感知、想象的能力, 即思材的能力。

3. 联系身边生活与读写经验, 通过追因和反思, 孕育自己独特感悟的能力, 继而进行立意创意和拟题的立材能力。

4. 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围绕习作核心目的, 巧妙安排表达顺序, 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地进行分段表述的组材能力和精心选择表达方式, 着眼用词贴切、文通句顺或运用新鲜词句进行细节刻画的呈材能力。以上涉及的习作能力属于前习作能力, 即在课上正式进行习作之前即应具备的能力。

5. 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 恰当使用和出色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及标点符号, 自觉揣摩其表达效果的雕材能力 (含语言创新与评价能力) 。这属于后习作能力。

6. 根据习作题目定位习作内容范围、思考主题、确定重点、明析要求, 培养阅读审题能力;或根据对生活感悟选取素材、思考主题、自拟题目, 培养思辨与切题的语文综合能力。

尽管在习作教学中审题的环节在前, 尽管习作教学常常离不开明辨习作命题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的审题能力培养, 但是就习作能力的形成来说, 审题能力说到底应该属于一种重要的语文综合能力。鲁迅写《一件小事》用审题吗?冰心写《小橘灯》用审题吗?朱自清写《背影》用审题吗?我们“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自由习作用审题吗?回答都应该是否定的, 说明审题能力并不是习作不可或缺的能力。

我们采取“整体—部分—整合”的系统运筹方法设计作文教学过程, 出发点和落脚点皆着眼于整体, 注重事物之间密切的、显性的或隐性的联系, 在实践中注意避免片面性和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 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更有效。

上述习作能力的“中观连续系统”中任何一项虽然都是可以独立实施的, 但无疑在统筹安排这些“连续系统”时的效益应大于五个分散环节和十种独立能力之和。

我们再用习作“中观连续系统”的目光看待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及培养序列研究的实证, 其教学活动也可以安排成一个开放、有序、综合的习作教学环节“中观连续系统”。我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实验前测阶段 (检查评估学生试写情况) 和教学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我最近用半年左右的时间, 发现前三个环节完全可以课前创设情境, 给学生具体的习作任务, 利用课下时间引导他们自己学习和提高, 上课时重温。这样不仅为习作教学节省了时间, 也为课上的习作指导、进行后两个环节的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三、研究目标的原则依据

(一) 研究目标

1. 理论目标。

一是在实验前测的基础上, 探索规律, 建立“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模型, 以及培养序列所需的环境与条件, 制定有效培养习作能力的具体办法。二是构建基于“连续系统”思维的“连续系统”习作教学法, 构建一套完整、有序、科学的作文指导体系。三是运用“猜想—证实—证伪—猜想—再证实”的科学研究模式不断完善“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及培养序列”的模型。

2. 实践目标。

形成一系列新课型和新课例, 形成一整套小学生习作能力级别测查评估系统, 用于课题的后测对比、总结和推广。

(二) 课题研究的原则

实验原则是活动、行为的指导思想、基本准则。实验原则是从有效组织实验活动的规律中引申出来的对活动过程的根本要求。执行这些要求能保证活动过程具有必要的效率。“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与培养序列的研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 紧扣教学、适应需求。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 习作教学是学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怎样教习作和学生怎样学习作应作为习作教学研究的主旋律。因此, 本课题改革主攻方向必然要紧扣习作教学并适应习作教学的迫切需要。

2. 尊重规律, 重视方法。发现规律, 巧用方法, 是解决任何问题的门径。虽教无定法, 但毕竟有规律可循。此外, 教学是艺术, 又要提倡在探索规律的前提下百花争艳, 展示教学艺术的个性美, 教师必须先进入习作教学的“操作车间”, “教学得法”后才能逐步进入教学创新的“艺术殿堂”, 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真正成为思考型的课改探索者。

3. 珍惜经验, 继承创新。成功的教学经验是教育宝库中的珍宝, 继承和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传统方法是我们的责任。但时代在前进, 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创新, 实实在在地与时俱进, 使继承与创新和谐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肃课题。热爱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教师们不仅应该有责任感, 还要有紧迫感。这不仅是原则, 更是课题探究的核心。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 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及培养序列研究的理论价值, 在于破解多年习作教学难题, 进行教学理论创新和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及培养序列的完善与创新。

我们在此课题研究中引入“连续系统”的概念后, 无论把它作为一种复杂的、关联的和相对的存在状态来认识, 还是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兼容性的思维方式来把握, 对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及培养序列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及培养序列研究的“连续系统”理论表现有两大特点:一是环节依存, 缺一不可, 动态发展;二是整体着眼, 部分和谐, 协调统筹。其中整体着眼是环节依存的前提。只有努力从整体着眼, 如不忽视寻材、选材、思材和记材来如实传意两大环节的重要性和联系性, 才能最终实现所有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统筹。

2. 在人脑研究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生理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说:“现在已经到了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意识’问题的时候了。”

我们借鉴和初步利用脑象图理论发现, 脑象图中至少有24个点位与作文有关。

当然, 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验证、考察和证伪。

作文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认知与技能的统一, 课内与课外的统一, 也是生活实践与生命感悟的统一,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习作中事、言、情、意的统一。“文贵以真”, 只有让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言、情、意, 说真话, 诉真情, 以童言写童心, 他们才能乐于追求并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我们若仅把习作能力结构看作是一种单纯形式结构, 只谋求习作“技能”与结构的序列化训练, 而不顾及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 这种训练必将成为无源之水, 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不可能真正实现高效。

四、课题实施的方法步骤

(一)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所谓行动研究法, 是指研究的参与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与专家合作, 将问题发展成科研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并灵活使用多种实验方法的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具体行动路径:发现问题 (观察、思考、归类) —鉴定问题 (细化、推敲、选定) —整理文献 (寻找、挖掘、探讨) —确立假设 (预测、求证、推理) —拟定计划 (要点、步骤、措施) —收集资料 (问卷、实验、检测) —实施计划 (行动、反馈、完善) —评价成果 (定性、定量、意义) 。

(二) 实施步骤

整个课题研究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为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中期为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后期为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

前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明晰课题, 细化目标;确定方案, 制订细则;组织培训, 开展实验。

为进一步“明晰课题, 细化目标”, 我们设计了子课题指南。

中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分项推进, 深入研究;探索规律, 总结课型;中期反思, 整改推进。

后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量化成果, 自评实效;推广经验, 展示成果;邀请专家, 评估课题。

实验研究结束, 怎样来检测这项研究的有效性及研究的步骤, 是个十分复杂的研究内容。

五、习作研究的难点突破

我们认为, 大凡优秀的作文, 应该都能展现出一个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方面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并在一、二年级提出28项学段目标, 三、四年级提出30项学段目标, 五、六年级提出31项学段目标, 七至九年级提出40项学段目标。毫不夸张地说, 在这总共129项具体的语文学段目标中, 没有一项与作文无关, 更没有哪一项不能转化为作文所需要的基础能力, 并通过作文的形式展示出来。

但是, 对于大部分语文教师来讲, 习作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每一节课究竟应该教什么?到底怎样教才合乎规律、高效管用?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那么, 习作教学这个难点究竟应该怎样突破呢?

为减轻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负担并满足教师习作教学的迫切需要, 我们力邀本市几十所实验学校和数十位习作名师加盟, 将此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陆续编写成一套合乎习作规律、着眼高效管用、富于创新精神的系列教学设计案。编写目的有三:一是为学生习作提供实用而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使其不再害怕习作, 能够循路而学;二是帮助教师以这些教学设计为依托, 更好地把握高效管用的习作新思路、新方法, 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三是为吸引更多语文教师参与到“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及培养序列的研究”课题中来, 以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这套习作系列教学设计和本市使用的语文教科书的教学进度同步, 并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学段习作要求编写。每个教学设计均分八个常规教学环节, 内含学生六大习作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中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创情境。即用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图片导入、笑话导入、游戏导入、成语接龙竞赛导入、新闻事件导入等不同方式“暖课”, 并自然巧妙地引入本次习作情境, 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和信心 (师生教与学首要目标:增趣入境) 。

第二个环节:展学评导析要点。学习根据题目定位习作内容范围、思考主题、确定重点、明析要求, 培养审题能力;或根据对生活的感悟确定素材范围、思考主题、确定重点和自拟题目, 培养自学能力 (即师生习作能力课上培养序列第一步——审题与拟题) 。

这一步通常是对通过口头或书面交流所获得的事实、名称、规则和标准等作简单的分项默记即可完成的。这一步的学习原理是:学生只要通过有意注意, 明确了具体学习任务并准备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就会更有效。

第三个环节:回顾生活广联系。学习定位阅读中或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人、事、景、物目标, 联想生活中“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或最受感动的”事件, 回忆通过想象使记忆“结构化、图像化或镜头化的细节”, 具体培养如何“深入感知、想象的能力”, 即思材的能力 (即师生习作能力课上培养序列第二步——忆材与外化) 。这一步骤下又提供了四点提示:想一想形状、态势 (个性化) ;想一想色彩 (如服装的颜色、景致的颜色等) 、声音 (人声、物声) ;想一想动作、过程;想一想变化、感受。

这四个小步骤其实是回忆“记忆立桩法”中的四个记忆“桩”, 是阅读范文时联系生活实际、记忆生活实景时用的, 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记忆“桩”。总之是要引导学生将生活图景转换成为心中图景, 再借鉴范文中的写法将心中图景转换为笔下“图景”的“图景连续”, 核心是如何初步学会随时感性化、图示化地“记”牢素材, 提取素材。

我们在发现了某个让自己动心的习作素材或希望获得的知识之后, 抓住其特有信息进行联想和描述, 揭示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很有意思的一种联系, 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步的学习原理是:学生只要通过分析、联想和立“桩”记忆, 明确了学习对象与周围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习就会更有效。

第四个环节:范例引路精选材。学习发现生活中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或最受感动的见闻与细节特点, 培养联想、想象、反思及随记能力 (即师生习作能力课上培养序列第三步——选材与想象) 。其中“选确实存在的、选有陌生细节的、选深受感动的和有深感悟的”是这一步骤的四个重要选材原则, 可简化为下面四个要点:是否真实可信?是否非同寻常?是否真的感动?是否深有感触?

作文的过程是学生感受和总结点滴生活的过程, 也是对点滴生活的联想和想象的过程。小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为什么他们常常觉得没有新内容可写呢?主要是他们不知道精选和“晾晒”自己素材需要哪些规则。所以我们不仅应该指导学生将平时发现和积累的素材应用于新的习作情境, 而且需要强调上述用于选材的四个基本规则。这一步的学习原理是:学生只要通过展示与比较, 明确并掌握了学习的若干基本规则, 学习就会更有效。

第五个环节:构思草稿巧立意。学习联系生活感悟与读写经验, 凸显自己的独特感受, 进行有创意的思考 (即师生习作能力课上培养序列第四步——炼意与创新) 。这一步骤又归纳为下面四个思考点:哪一角度新颖?哪一环节最出人意料?哪一个结果最能启发人?哪一细节最能映照主题?

我们在习作教学研究中, 将依据对生活的感悟确立习作中心的过程称为“深悟与立意”。这一步的学习原理是:学生只要围绕一个立意不断强化学习任务与生活的关系, 学习就会更有效。

第六个环节:评议交流赛表达。学习选定并围绕一个中心组织相关材料和生动有序地表达 (即师生习作能力课上培养序列第五步——组材与表达) 。下面有四个具体环节的要求:题眼凤头寻亮色;见三反一始创新;中间有序善摹状;豹尾雕龙巧点睛。

我们则将其视为一种新的迁移或创造性的运用。这一步的学习原理是:学生只要学会围绕一个中心组织相关材料, 生动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语言, 学习就会更有效。

第七个环节:同桌互改细推敲。学习修改、润饰自己的习作, 正确使用词语及标点符号, 经同桌互评互改后, 再自觉揣摩其表达效果 (即师生习作能力课上培养序列第六步——揣摩与修改) 。下面再设六个小步骤:读一读文字通不通;辨一辨句子精不精;看一看描写真不真;品一品语言美不美;想一想思路明不明;查一查行款对不对。

我们将根据作文要求, 对习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把关。这一步的学习原理是:学生只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与思想, 学会对学习的结果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估与修订, 学习就会更有效。

第八个环节:查验总结再定向。即引导学生在练笔中巩固和发扬自己的长处, 也发现自己的不足, 拟定今后改进和提高习作水平的具体目标 (师生教与学课尾目标:反思) 。

这套习作教学设计首创了一个全新六步骤的习作能力结构化的培养序列, 这是全国所有作文实验教科书或辅导书中所未见的, 应该是一套以全新步骤培养习作核心能力的好教参, 一套能体现“生学师帮”先进理念的导学案。构建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化的培养序列, 本是世界性习作教学难题, 用六步骤构建小学生六大习作能力结构化培养序列, 更是史无前例。作文能力具有极复杂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学生在习作探索中逐渐形成的, 并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同步。这全新的六步骤也与学生在某一事件中所经历的生命成长过程同步——这也是我们将本套习作教学设计取名为“习作与成长——导学案”的原因。“习作与成长——导学案”倡导“成长性习作”, 因为习作是学生成长的精彩记录, 学生成长中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又是习作的丰富资源。

上一篇:训练骨干下一篇:农村夏季猪中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