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

2024-05-2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精选12篇)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 篇1

摘要:本文从组织承诺的内涵和理论模式入手, 在分析核心员工组织承诺影响因素以及组织承诺对核心员工行为影响的基础上, 从提高满意度、建立整体薪酬制度、制定情感关怀制度、拓展职业生涯四个方面提出核心员工的有效激励途径。

关键词:组织承诺,核心员工,激励途径

一、引言

目前,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 组织承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 尤其是员工激励管理的基础和根源。在企业中, 核心员工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控制企业的核心资源, 他们具有较强的价值优越感和较高的心理期望, 却具有较低的企业忠诚度。核心员工更为关心的是个人在专业领域取得的进步以及个人的价值回报, 对他们来说, 企业仅仅是其发挥专业优势的平台, 因此, 他们被公认为是企业中“最难管理的人”。

核心员工的组织承诺是企业的核心追求。对于企业而言, 核心员工拥有较高的组织承诺无疑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效益和极其重要的意义。组织承诺是一种心理契约, 是可以改变的, 而组织承诺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有效的激励措施。因此本文所论述的核心员工的有效激励, 正是对组织承诺理论的实用性研究, 它将为企业对核心员工的激励管理提供理论上的决策依据和操作上的实证途径。

二、组织承诺的内涵和理论模式

1. 组织承诺的内涵

组织承诺这一概念是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Becker在1960年提出来的, 他从社会交换理论与公平理论出发, 提出“交换性”观点的组织承诺, 认为组织承诺是由交换性考虑而产生, 组织成员常会比较自己对组织的贡献与从组织所获得的报酬之间的关系, 认为这种交换过程对自己有利, 那么个人对组织的承诺就会提高, 反之就会降低。

第二种是Porter&Smith (1970) 从需求满足理论及双因子理论出发, 提出“心理性”观点的组织承诺。他们认为组织承诺是成员对组织积极的、高度的和正面的倾向, 是一种感情上的依附和参与该组织的相对程度。

到了20世纪80年代, Angle、Perry等都对组织承诺的内涵做了深入的研究。到目前为止, 影响最大的是加拿大学者Allen和Meyer提出的组织承诺三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 组织承诺存在三种形式, 即感情承诺 (Affective) 、继续承诺 (Continuance) 和规范承诺 (Normative) 。感情承诺是个体对组织的感情依赖, 包括对组织价值目标的认同、员工对组织的自豪感以及为了组织的利益自愿对组织做出牺牲和贡献;继续承诺是指员工考虑到离职成本而留在组织的动机, 它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期望;而规范承诺则涉及到员工对“保留为组织中的一员是一种义务的感知”, 主要是由于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地被灌输和强调这样一种观念或规范, 即忠诚于组织是会得到赞赏和鼓励的一种恰当行为, 以至于在个体心目中产生顺从这种规范的倾向。

简单的说, 人们之所以留在组织中是因为他们愿意 (情感) , 有需要 (继续) , 或是感到应该如此 (规范) 。

2. 组织承诺的理论模式

(1) 组织承诺的前因结果模式

组织承诺的前因结果模式认为组织承诺的预测变项有4类:个人特征、有关角色的特征、结构的特征和工作经验;而效标变项有5类:工作绩效、核心员工任职时间的长短、怠工情形、缺席情形和人事异动率这一模式定性地说明了组织承诺的前因与结果的关系, 从而为企业绩效的改善和核心员工的激励管理提供了一种定性的分析工具。

(2) 组织承诺的角色知觉模式

组织承诺的角色知觉模式, 认为心理性观点与交换性观点的组织承诺, 均未针对组织成员对组织隶属或离职的相关因素做全面性的考虑, 于是建立了一种新的角色知觉模式来解释核心员工的留职意愿和离职倾向其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组织成员在事业初期阶段, 由于年龄和资历尚浅, 其组织承诺主要受到心理因素或个人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和资历的增加, 个人因素的重要性减少, 附属利益 (Side-bets) 逐渐具有影响力, 使得成员离开组织所要付出的代价提高, 组织也因此获得成员某种程度的承诺。成员虽然会留在组织内, 但却将心力用于获取组织以外的其他利益上, 此时成员对组织的承诺, 即由初入组织时的心理性组织承诺, 转变为基于现实考虑的交换性组织承诺。

三、企业核心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

1. 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

根据组织承诺角色知觉模式 (图2) 可以看出, 分析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从工作满意度 (角色态度) 、核心员工自身特征 (个人属性) 和组织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工作满意度是影响核心员工组织承诺的重要因素

工作满意度是企业核心员工追求的重要目标, 主要是指员工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 也就是通过完成工作能够获得多大程度的满意感, 是员工的一种主观评价。社会心理学认为, 态度不能决定行为, 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为。员工能否带有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是否对企业忠诚、是否有责任感以及能否在工作中获得满意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对组织承诺的认同感。

员工的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员工的满意度越高 (对企业的管理措施、工作激励、上级行为、企业发展前景、职业成长度、分配公平性、工作条件、同事关系和过程公平感到很满意) , 对组织将会有更高的认同感, 更愿意留在组织中为组织奉献才智, 并会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也发挥的淋漓尽致, 能为组织创造更多的利润, 组织承诺也愈高;反之, 员工的满意度低, 他们的工作热情下降, 不能发挥其在业务上的核心作用, 产生员工退缩行为, 组织承诺低。

(2) 核心员工自身特征是影响组织承诺的内部因素

管理人员如果忽视核心员工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 很有可能会造成核心员工满意度降低, 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组织承诺的高低, 甚至造成人员的流失, 对企业损失巨大。

(1) 以高层次需要为主导需求。核心员工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 主要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 薪酬福利待遇及工作环境通常较好。对他们来讲, 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一种工具, 有挑战性、成就感的工作才能真正激发其发挥潜力和创造性。 (2) 较强的价值优越感和较高的心理期望。核心员工具有区别于其他员工不可复制、难以模仿的独特能力, 能为企业带来超额价值, 因此增加了其社会敏感性, 他们期待更高的回报。 (3) 较高的专业忠诚度, 较低的企业忠诚度。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就业渠道的拓宽, 使得核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逐渐转移到对自己专业的忠诚。对他们来说, 企业只是其发挥专业优势的平台, 他们更关心的是个人在专业领域取得的进步以及个人的价值回报。

(3) 组织因素、工作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组织承诺外部因素。

组织因素方面, 员工感知到来自组织的支持越大, 则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越高, 组织支持与组织承诺的相关性很高。分配公平性也影响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 组织气氛、管理行为、组织经历和任务明确性对组织承诺都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工作因素方面, 组织承诺与工作自发性及更高质量的工作的关系呈正相关, 与工作地点大小、工作、家庭冲突的发生频率呈负相关。

此外, 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对知识型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社会道德、社会传统、行业人才争夺激烈程度、失业率等。其中, 本行业人才争夺程度与员工的组织承诺存在负相关关系, 而失业率与组织承诺呈正相关。

2. 组织承诺的形成机制

总体上说, 员工组织承诺的形成是要经历“提出期望——比较分析满足程度——产生承诺”的过程。员工在选择该企业或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对该企业有一种期望, 从而产生一定的需求, 并希望这种需求得到满足。不同的员工的需求具有差异性, 每个员工会根据自己对企业满意程度来确定企业现状与期望是否符合, 进而确定自己最初的情感方向。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生活, 把组织内和组织外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再将对比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 从而决定是否值得为组织心甘情愿地工作, 或者适当付出努力;是否继续保持工作, 或者选择离职。因此员工是根据比较分析形成组织承诺的, 同时, 组织承诺的形成还受到组织文化、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只要组织在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能打动员工, 员工就会慎重考虑自己的情感方向。

具体来讲, 继续承诺的形成比较直观:员工在组织中的服务期可能是最明显的一个指标, 随着员工在一个组织中的时间加长, 会因为薪酬的增加、职位的提高、同事关系的融洽等沉积的成本而难以做出离开的选择。相对而言, 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遵循“个体的需求产生动机, 动机产生意向, 意向产生行为”的基本模式。其中, 刘小平 (2001) 提出的基于社会交换的组织承诺形成模型最为典型。该模型对情感承诺的形成过程考虑的比较全面, 其中那些能使员工感到可以通过他们保持与组织长期雇佣关系的变量值最为重要,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晋升机会、与上司关系、分配公平性等。

四、组织承诺对企业核心员工行为的影响

组织承诺研究的缘由是要探讨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 在组织承诺和员工行为之间存在一种束缚力, 而这种束缚力在不同因素之间产生的作用是不平等的。当个体以情感承诺为主时, 他们受到的影响 (干扰) 会比较小, 从而能够专注于自己稳定的行为表现;以继续承诺为主的个体, 则更可能会偏离“束缚”, 表现出和承诺不一致的行为;以规范承诺为主的个体行为几乎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而且相当稳定。本文主要从员工退缩行为和工作绩效两个方面来分析组织承诺对企业核心员工行为的影响。

1. 组织承诺与员工退缩行为

员工退缩行为主要表现在离职意向、出勤率、工作变动等方面。国外的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组织承诺能够增强员工留在企业的愿望和意愿, 而且组织承诺与员工的变动意向有着密切的关系。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缺席率和人事变动率呈负相关。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一下组织承诺对核心员工离职率的影响。

组织承诺与员工离职有密切的关系, 组织承诺的不同因素和离职的相关程度不同。情感承诺与离职行为的相关性最强, 而继续承诺和离职行为的相关性最弱。员工对工作不满意会造成离职意向的增加, 进而产生离职行为, 而感情承诺与离职的相关性比工作满意感与离职的相关性要强。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其一, 和情感承诺相比, 个体的工作满意度是容易波动的, 会更直接地、同时性地随着工作状况的变化而改变, 而情感承诺就相对比较稳定;其二, 感情承诺的目标就是组织, 而个体从对工作不满到选择离开组织, 可能还有一个更复杂的变化过程。

传统的离职模型认为, 员工对工作不满意会造成离职意向的增加, 进而产生离职行为。因此, 工作满意感是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 这主要因为个体对某一工作的积极或消极态度会转移到整个组织身上。也就是说, 当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时, 他们会想到这是组织给予他们的工作, 因此对组织也建立起积极的承诺。

一般来说, 组织承诺高的员工明显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 信赖并乐于接受组织目标与价值观, 容易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二, 积极工作, 对组织的各项工作乐于投入尽可能多的精力, 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第三, 对组织有很强的认同感, 对自己能够成为组织的一份子充满了自豪感和优越感。员工组织承诺越高, 就越能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对组织的满意度, 对员工的负面影响就越小;反之, 承诺越低, 其工作积极性降低, 工作效率下降, 满意度降低, 最终导致离职率高。

2. 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

一般来说, 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 组织承诺越高, 工作绩效也就越高。但是, 组织承诺是高度复杂的, 感情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与工作绩效存在不同的关系。上级对个人工作绩效和提职的评价与他们呢的感情承诺呈正相关;而较高的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是与低水平的绩效和提职评价呈负相关。

组织承诺的不同因素对工作绩效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模式, 感情承诺高的员工认为, 他们的工作包括的内容更广, 甚至包括一般被认为是正式的岗位要求之外, 不属于份内的工作行为。因此, 感情承诺高的员工比感情承诺低的员工更可能对这些行为产生“束缚”感。简单地说, 组织中感情承诺高的员工在心理上会觉得应该完成的“活”更多。以感情承诺为主的员工更容易主动接受指派的工作, 对他们来说, 投入地去完成工作基本上是无需考虑的。以继续承诺为主的员工会花较多的时间去计算完成工作的得与失, 从而采取自己认为最“经济”的方法去完成。

五、基于组织承诺理论的核心员工有效激励途径分析

组织承诺既强调员工对组织责任, 同时也强调组织对员工的责任。“双方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规范型责任层面, 员工对组织的责任表现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完成基本的工作要求;组织对员工的责任表现为给员工提供必要的经济利益和物质条件;二是人际型责任层面, 员工对组织的责任表现为员工有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建设的义务;组织对员工的责任表现为组织为员工提供友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对员工的关怀;三是发展型责任层面, 员工对组织的责任表现为员工自觉承担角色以外的工作任务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组织对员工责任表现是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因此, 组织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实现组织对员工的承诺, 从而激发核心员工对组织的高承诺, 促进企业发展。

1. 根据核心员工个体特征, 提高工作满意感

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存在较大的关联度, 员工满意度已成为组织承诺分析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因此, 通过提高核心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管理, 能实现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忠诚感和对工作的高投入, 有利于改善组织管理计划、控制和提高组织承诺。

对核心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是提高工作满意度的保证。了解核心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一方面可以明确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核心员工的看法, 了解核心员工的士气, 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了解的情况系统地去解决问题, 并且通过再次的满意度评价, 观测是否得到了改进, 从而增强核心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另一方面, 满意度调查结果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通过调查, 可以及时了解组织核心员工的流动意向、核心员工怠工和迟到等的真实原因, 组织通过及时改造, 核心员工的不满情绪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从而提高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针对核心员工自身特点, 制定工作激励制度是提高其工作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工作激励制度主要包括为核心员工设计富有挑战性弄鬼的工作, 以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提供发展空间, 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工作热情, 提高核心员工的企业忠诚度;给予核心员工持续不断的培训, 使其具有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 从而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建立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 将核心员工的技能水平与报酬、奖励、晋升等结合起来, 使核心员工获得长期的责任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2. 采用物质利益刺激的方式, 建立整体薪酬制度

企业本身就是一种以利益为中心的组织, 而采取物质利益刺激的方式, 建立整体薪酬正是规范型责任层面的具体体现。建立整体薪酬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采取技能工资制度, 即根据核心员工前期人力资本投入多、劳动成果难以确定和衡量的特点, 按照掌握的技能和能做多少份工作来确定工资等级, 有利于鼓励核心员工通过自身技能的发挥得到工作的成就感, 进而留住核心员工, 增加企业整体的知识资本。

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福利措施, 如强制性福利, 可解决核心员工的生活保障和后顾之忧;弹性福利更注重人性化的管理, 满足核心员工的不同需求;特殊性福利可获得额外的收益, 为核心员工带来心理上的自豪感。

三是采取股票期权方式。核心员工以其所拥有的技术成本参与组织剩余价值的索取与分配, 而参与分配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股票期权。

3.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制定情感关怀制度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制定情感关怀制度体现了组织对核心员工的人际型责任。

畅通的沟通是密切联系领导与核心员工的纽带, 也是保证企业采取更为人性化、个性化方式来满足员工需求、制定情感关怀制度的前提。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首先要实施制度化定期沟通。如定期召开一定范围的座谈会, 因员工有要求管理者提供沟通机会的权利等;其次要拓展沟通渠道。除了建立在工作基础上的正式沟通网络, 还需要建立如组织内部的BBS、领导人留言箱等。当然还不能忽视非正式、开放式的沟通渠道的作用。另外, 领导人必须以身作则, 经常深入到核心员工, 与其进行面谈, 高度重视核心员工层次需求高、心理期望值高而企业忠诚度低等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上述方法,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 培育一套以良好沟通为特色的价值观和理念。通过积极的沟通, 及时为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及时对员工关系进行调整, 建立起核心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 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支持, 进而全身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组织承诺。

情感关怀的目的是为核心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使员工由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及氛围, 核心员工受到进一步的认可、尊重和关怀。如为核心员工提供更自主的工作环境, 实施弹性工作制度, 关怀核心员工的工作与家庭生活, 从核心员工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与核心员工个人或家庭生活相关的问题、健康方面的问题三个方面帮助核心员工减轻压力, 保持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有效方法。

4. 培养成就动机, 拓展员工职业生涯

培养成就动机, 拓展员工职业生涯是组织对员工发展型责任层面的具体体现。

成就动机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生活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 高成就动机者也不喜欢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的工作, 他们喜欢设定通过自身努力才能达到的奋斗目标, 这正符合核心员工的自身特点, 因此, 组织应尽可能的满足核心员工的成就需要。首先, 对人员的选拔, 领导者要充分测量和评价一个人动机体系的特征来分派工作和安排职位, 同时给予实行适度放权, 充分显示核心员工的工作能力;其次, 对有领导才华的核心员工, 要进行内部提升, 满足其地位和声誉的需求, 增强核心员工的自尊心;再次, 动机是可以训练和激发的, 因此可以训练和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 以提高生产率, 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由组织建立职业通道, 针对组织员工各自的能力特点及个性特征制定相应培养计划, 以适应所在岗位对员工的要求, 并帮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以期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员工培训则是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的实现方式。培训不仅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还能促进组织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双向沟通, 塑造优秀的组织文化, 增强组织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方面要通过培训, 拓展员工的职业生涯, 能适当对员工进行工作调换, 重新激发他们对新工作的挑战欲望, 从而产生归属感和满足感, 所以组织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员工的再培训。另一方面, 通过拓展员工的职业生涯, 适当地工作调换, 使员工通过接触各种不同的业务, 提高自身素质, 满足他们对事业发展的需求。

培养成就动机, 拓展员工的职业生涯, 能够让核心员工在组织里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公平的晋升平台, 最大限度地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组织也获得核心员工的认同和信任,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增强核心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并建立长期忠诚的雇佣关系。

参考文献

[1]凌文全.员工的组织承诺及其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 (1) .

[2]杨利平.组织承诺概念与其结构模型发展的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1) .

[3]湛俊三.基于组织承诺理论的有效激励途径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3) .

[4]卜华白.基于组织承诺理论的企业核心员工管理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2) .

[5]施康, 叶依广.企业核心员工管理机制的失效现象及规避策略[J].经济学研究, 2006 (1)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 篇2

摘要:自美国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哈默尔(G.Hamel),在哈弗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引起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起源、理论发展和本质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市场表现、技术实力或服务水平以及内部管理等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最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做了评价,具有切实可行的实际操作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金融经济;企业战略;市场

0 引言

二战之后,美国经济急剧膨胀,大公司实力不断扩大,全球市场为跨国公司的扩张奠定了基础。1950年,《克莱顿法》的修订使得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的环境变得不利,新的反托拉斯条款更加严厉,混合兼并成为主流兼并方式,企业呈现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然而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混合购并所占比重急剧下降,并购开始转向与本行业相关的行业,多元化经营集团也纷纷将非核心产业剥离、出售(IBM出售PC业务),而通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竞争。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也陷入陷阱。这些统统表明培育、提升与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核心竞争力理论被认为是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在 90年代的最新发展。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组织中积累性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地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一个企业所具有的在本行业独树一帜的、难以复制和模仿的能力,可实现用户看重的高于竞争对手的价值, 可提供进入广泛多样市场的潜能,从而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源泉。”。通俗的讲,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消除,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严峻挑战。企业如何立于世界金融界之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很多公司仍在苦苦寻找在全球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最有效方式。[1~2]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回顾

1.1 核心竞争力的起源及发展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起源, 比较准确的表述是“分工论”。可以追溯到亚当 ·斯密 1764年出版的 《国富论》。在这本经典著作中, 斯密提出了“ 分工论” , 认为 “劳动力生产力最大的增进 ,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并在 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 对于劳动分工机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提出了三个原因: 一是熟练优势、二是减少转换成本、三是替代优势[ 3 ]。斯密的“分工论”主要指的是生产分工,分析了劳动分工对劳动效率乃至经济成长的影响 , 虽然并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但企业分工论内涵仍可被视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萌芽。有所不同的只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理论则更强调能力分工。目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很多,如夏清华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对所占有资源的一种同化、提升;李晓东[ 5]等从商业企业的角度研究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陈玉保[6]等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理论方面,或者只给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内容,并未给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本文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运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该在历史研究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在[4]

同一行业内部,将企业放入到市场环境中,考虑其内外部环境并综合加以研究,且切实可行,这样的评价才具有通用性、可行性。

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普拉哈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Gary Hamel)

[7]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提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

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其实质是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学术界通常也把这一事件作为核心竞争力明确提出的标志。之后,兰格路易(1992)发表了“能力论”,福斯(1993)发表了“核心能力论”,哈默和哈尼(1994)发表了“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这些研究,把企业核心竞争论的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2.1 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目前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8][9][10]:

(1)能力观,强调能力作为一种要素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部分。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能力的组合;

(2)载体观,强调知识载体的重要性。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用各种知识载体来指示员工、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是一个以知识和创新为内核的动态平衡系统;

(3)整合观,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各种技能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整合,是各种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不同技能与技术流的整合。

总之,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就是在企业内部借助一种高效率的机制, 充分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并使其协调运行,通过提升输送到客户手中产品的认知使用价值从而实现企业在市场上超越同业对手,获得竞争优势的“合力”。这里体现了四个方面的意思:

(1)在企业内建立一套高效率的机制,配置和调动资源。所谓高效,则是指尽量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提升客户认知价值是手段,占领市场竞争优势是目的。而提升客户认知价值除了传承了产品在企业内部生产过程所凝结的价值外,还包括企业对外所展开的营销攻势;客户认知价值的提升与市场份额的变化是同向的;

(3)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合力 ,而非单一的某种能力。单一的能力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几种能力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才能形成一种强大的竞争力。也正是由于多种力量的交织,才使核心竞争力模仿提高了难度;

(4)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最容易被感知的是其外部特征。因此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沿着由外向内、层层深入的思路,从企业的外部市场表现入手 , 透过企业的主营业务领域进而对其支撑基础 —企业的技术实力或服务水平及内部管理水平加以剖析,即采用三层架构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

(1)市场表现(外层):通过分析企业的核心业务及其市场情况来确定企业的市场表现能力,如市场份额、市场前景、客户满意度等。包括客户需求、客户通道和有关竞争对手的知识与能力等。

(2)技术实力或服务水平(中间层):通过分析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技术或者服务方式来确定企业在该层面的表现。对于制造性企业来说就是分析它的技术实力、专利情况;对于非制造企业则可以侧重于它的服务水平、人才素质等方面。包括技术诀窍、方法、程序、经验和实体设备等理论与实践知识以及企业的异质技术资产,主要与产品技术、过程技术、设计技术和信息技术有关等。

(3)内部管理(内层):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动

力,包括企业的内部治理状况、企业文化等内容。即把相互关联的、侧重于技术的和市场的能力、信息和观点整合起来的能力,以便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创造、转移和组合知识,并快速有效地体现在产品与客户当中。

进行核心竞争力分析的前提是建立各个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选取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尽量做到涵盖核心竞争力的全部内容,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及其指导意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身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核心竞争力通俗的讲就是一种独特的,别人难以靠简单模仿获得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并不是企业所有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以下特性时,这些资源、知识和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一是外部购买,即从其他企业或组织购入与核心能力有关,并有利于其发展的技能与资源。实质是外部核心能力的内部化。二是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降低研发成本、相互获得彼此的特定技术、资源和技能。以上两种方法存在产生依赖性和核心技术外泄的问题,是辅助方法。三是通过企业自身力量发展核心能力,这是主要方法。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核心竞争力;有效的培训,是企业打造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11]。

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从企业战略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战略形成中层次最高、最持久的,从而是企业战略的中心主题,它决定了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从企业未来成长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具有打开多种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能力;从企业竞争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企业独树一帜的能力;从企业用户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用户最为看重的核心的、基本的和根本的利益,而不是那些一般性的、短期限的好处。结束语

在当前超强竞争时代,核心竞争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问题,成为企业营造持久的动态竞争优势的战略武器。通过三维评价模型,不同企业在三个层面的竞争能力被细化的表现出来,增加了对评价对象宏观、整体方面的把握。评价对象的“缺陷”就一目了然 ,决策者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宏观角度讲,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的是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从微观角度看,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体现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导向。因此,培育核心竞争力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首先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导;其次是企业文化创新,它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第三是科技创新;第四是市场营销创新;第五是管理创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培养起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也是无庸质疑的。

参考文献:

[1] 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 史东明.核心能力论: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4] 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2,(4): 109—1141.[5] 李晓冬,刘萌,徐伟.关于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1,(11): 122—1231.[6] 陈玉保,刘宏,苗世敏等.基于知识维度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31(3):70—741.[7] Gray Hamel, C.K.Prahalad.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 篇3

近年来生态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管理的研究。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的核心理论在管理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企业生态位理论可以解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的竞争策略,为企业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目前,生态位理论运用于企业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检索来看,还少有学者通过生态位理论的视角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研究。

1 生态位理论

1.1 生态位的概念和测量指标

1.1.1 生态位的概念

Grinnell(1917)首次提出生态位的概念,认为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的空间位置,因此被称为“空间生态位”。Elton(1927)定义生态位为“物种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所处的功能地位”,被之后的学者称为“功能生态位”。从空间和资源利用等多方面考虑的基础上,Hutchinson(1957)提出了基础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为现代生态位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May(1976)认为生态位就是由各种生态位因子所构成的总和。Pianka(1983)将生态位解释为一种生态单元对地球适应性的总和,进一步扩展了生态位概念的内涵。虽然我国学者对生态位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对生态位理论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分别给生态位下了定义,将生态位理论进行了拓展。

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生态位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生态位的特征表现在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生态位理论也更加完善。

1.1.2 生态位的测量指标

关于生态位的测量指标,常用的主要有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密度等。

生态位宽度又称生态位广度、生态位大小,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环境中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反映出一个物种在生态环境中的竞争力强弱。一个物种的生态位越宽,它的竞争力就越强。

生态位重叠度是指物种对相同资源的共同利用程度。当出现两个或多个物种同时利用或占用同一资源时,即产生生态位重叠现象。生态位的重叠度反映出物种间竞争的激烈程度。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越大,竞争力就越激烈。

生态位密度是指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一定的生态资源条件下包含的物种数量。生态位密度反映了物种间竞争的强度。一个物种所处的生态位密度越大,竞争强度就越大。

1.2 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

(1)生态位态势理论。“态”和“势”是生态位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态”表现为物种的生态系统中的状态,是一个物种通过成长、学习以及与所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集中反映,如适应能力;“势”是指物种在生态环境中的现实支配力或影响力。

(2)生态位重叠理论。当两个或多个物种利用或占用相同资源时,即产生生态位重叠的现象。生态位的重叠引起生物之间的竞争,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大竞争就会越激烈,竞争能力较强的物种将获得宽度更大的生态位,生态位得到拓展,而遭到排斥物种的生态位被压缩。

(3)生态位错位与分离理论。物种间生态位的重叠产生竞争,为应对或减弱竞争,生物会选择与其他生物的生态位错位或从原来的生态位分离。物种通过生态位的错位与分离,减弱了相互间的竞争,在生态系统中达到物种间的共存。

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解析

2.1 企业生态位

生态位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同样存在于企业生态系统中,通过企业仿生学的研究,生态位的基本理论也适用于企业。在国外,企业生态位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一是由Hannan和Freeman(1977)为代表从企业集群角度认为企业生态位是指在战略环境背景下企业个体所占据的多维资源构成空间,包括基础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两个方面,二是由Baum和Singh(1994)为代表从企业个体角度认为企业的生态位由于能力及资源的独一无二性而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具有独特性,不易被其他企业所复制或模仿,这为企业战略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方法。在国内,林晓(2003)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相关联的特定市场位置、地理位置和功能地位。万伦来(2004)把企业生态位解剖为生存力(反映企业“态”的属性)、发展力(反映企业“态”和“势”界面的属性)、竞争力(反映企业“势”的属性)等3个层面及其相应的6个维度。

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以生态位理论对企业战略实施方面,如林晓(2003)、葛振忠和梁佳骅(2004)、单汨源等(2006)、李勇和郑垂勇(2007)、张志宇和刘志峰(2008)、林莲莉(2015)等通过生态位视角研究了企业之间竞争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竞争策略。董秋云(2012)认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生态位的进化能力也就是企业的动态能力,提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动态战略能力模型。通过梳理国内学者对企业生态位研究的成果,发现多集中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策略方面。基于生态位理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还比较少。

2.2 企业动态能力

自Teece提出动态能力以来,学术界对动态能力概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一致(见表1)。通过对动态能力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们主要从来源角度、从组织学习角度、从流程与惯例角度等来定义动态能力。

表1 动态能力的概念发展历程

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动荡超竞争环境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的实现依赖于企业生态位变化带来的重构过程,该过程包括对企业生态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识别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整合资源能力等。动态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企业生态环境,重塑企业所在的生态系统,改变企业的生态位。在快速变化的企业生态环境中,动态能力可被用于持续创造、扩展、升级、保护和保持企业的生态位。因此,基于生态位理论,笔者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为了适应或改变其生态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维持、调整并占据有利和理想生态位的能力。

2.3 从生态位的宽度、重叠度、密度等方面分析企业的动态能力

(1)与企业生态位宽度相关的动态能力。企业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企业在市场上所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企业生态位宽度越大,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越强,竞争力也越强。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企业由于可以利用的资源较多,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采用多元化战略。与之相反,生态位宽度较小的企业采用集中化专业化的发展战略。企业在宽生态位模式下,利用整合、构建和重构内部和外部能力以适应和拓展生态位,获取竞争优势。而中小企业一般采用窄生态位模式,实行专业化战略,宜充分利用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在窄生态位上获取优势地位,并随着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拓展其生态位宽度。

(2)与生态位重叠度相关的动态能力。企业生态位重叠度是指企业之间生态位相同或类似的程度。当多个企业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利用相同的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生态位重叠度一般与企业间竞争强度成正比。基于资源的稀缺性,企业生态位的重叠将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生态位重叠度越大,竞争越激烈。根据生态位原理,企业为了避免竞争带来的不良后果,会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选择错位竞争战略,以谋求、确立竞争优势。企业主要通过时空生态位错位和功能生态位错位来达到错位竞争。

第一,时空生态位错位。在自然界,生物为了避免过度的竞争,往往通过时空的错位,达到共生。如在大自然中,狮子、老虎、大象等动物都有各自的活动空间,有些动物的觅食时间不同等。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可以根据所在生态位拥有资源,运用动态能力,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占据新市场,改变时空生态位,进行错位竞争,获得竞争优势。

第二,功能生态位错位。在动物界,激烈的竞争会出现泛化和特化现象。同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导致企业生态位发生泛化或特化,当企业所处的生态系统中优良的生态资源不足时,企业通常会增加生态位的宽度,形成很宽的生态位,产生泛化。企业生态位的泛化和特化有利于生态位的错位,达到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和谐共生。企业生态位泛化,使得生态位的宽度增加,可利用的资源变多,这种情况下,企业运用感知市场能力、吸纳资源能力和重构资源能力进行多元化战略获取竞争优势。在生态资源丰富的环境中,劣质的生态资源将被放弃,从而产生生态位的特化。生态位特化,使得企业的现实生态位变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基于生态位的变化利用动态能力进行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3)与生态位密度相关的动态能力。企业生态位密度是指一定的生态资源中企业的数量。企业所处的生态系统生态位密度越大,则企业间的竞争强度越大。每个企业所处的生态位都有相对的优势,对一个新创业型来讲,就是要利用机会感知能力、机会利用和资源重构能力寻找生态位密度小的领域进行开拓,找到合适的生态位。生态位密度大表现出企业间竞争比较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达到共存,就需要通过识别和利用机会的能力、学习吸收能力、资源整合和重构能力,与其他企业采取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互利合作扩大双方的现实生态位,达到协同进化,从而达到企业的理想生态位。

综上可以得出,企业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特定生态位或生态位发生改变都需要与之相关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改变企业生态位,促使企业的现实生态位向理想生态位移动。

3 生态位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其生态位也发生动态的变化。初创企业或企业进入一个新行业时需要对自身所处的生态位进行恰当的定位,选择合适的生态位。当企业不断壮大,面临着因争夺相同资源产生的生态位重叠,竞争加剧,为了占据理想的生态位,企业生态位发生变动。企业为了适应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原有生态位无法固守或不能实现共生生态位时,就需要从原有的生态位分离出来,跨越生态位的边界,重新对生态位进行定位。基于生态位理论,本文从生态位定位、生态位变动、生态位分离三个方面对动态能力进行分析生态位与企业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生态位与企业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

3.1 生态位定位

企业对所处的生态位进行定位是一种战略选择,通过生态位定位可以明确其在所处生态环境中的地位。明茨伯格认为战略是一种定位,是一个组织在自身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是通过正确地配置企业的资源,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初创时期或刚进入一个新兴行业时,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企业生态环境进行生态位定位。企业动态能力是感知和识别机会的能力、把握和利用机会的能力。因此企业可以运用动态能力有效地识别和利用机会,对企业生态位进行恰当的定位,选择合适的生态位,进行合理配置资源,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奠定基础和竞争优势。

3.2 生态位变动

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但生态位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企业生态位是保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资源、能力和环境基础。动态能力是企业用于刻意创建、扩展或修改其资源基础的能力(Helfat et al.,2007)。因此,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可以促使企业在生态环境中占据更多的资源,生态位宽度变大,生态位得到拓展。激烈的竞争可能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侵入原有企业所占据的生态位,使原有企业生态位宽度变小,生态位被压缩。在企业生态位被压缩的情况下,需要修改其资源基础,运用资源整合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或开拓新的市场,进行错位经营,实施差异化战略,使其占据更有利的生态位。

3.3 生态位分离

企业生态位分离是指生态位部分或完全重叠的同类企业为了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和竞争,从原有的生态位分离出来的现象。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由于资源有限,生态位的重叠将导致竞争,同类企业之间为了避免竞争的负面作用,通过不断进化,表现出生态位的分离现象。生态位的分离可以使生态位重叠的企业转向不同的生态位而达到共存。在企业发生生态位重叠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动态能力资源整合,重新配置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与同类企业生态位分离,实现共存并占据更有利的生态位。

[1] Grinnell,J.The niche-relationship of the California thrasher[J].Ecology,1917,(5):229-427.

[2] Elton,C.Animal Ecology[M].London:Sidgwick and Jackson,1927.

[3] Hutchinson,G.E. Concluding remarks[J].Cold Spring Harbor Symposium Quantitative Biology,1957,(22):415-427.

[4] E.R.Pianka,Desert Ecology[J].Journal:Science,1983,(219):841-842.

[5] 王刚,赵松岭,张鹏云等.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4,(2):119-127.

[6] 刘建国,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7] 张光明,谢寿昌.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1997,(6):46-51.

[8] Hannan & J.Freeman,Structural intria and organization[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7,(49):149-164.

[9] Baum,Joel A.C.and Jitenda V.Singh(1994),Organizational niche and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100):346-380.

[10] 林晓.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3):58-61.

[11] 万伦来.企业生态位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01):73-78.

[12] 葛振忠,梁嘉骅.企业生态位与现代企业竞争[J].华东经济管理,2004,(02):113-116.

[13] 单汨源,李果,陈丹.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03):159-163.

[14] 李勇,郑垂勇.企业生态位与竞争战略[J].当代财经,2007,(01):51-56.

[15] 张志宇,刘志峰.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08,(34):48-49.

[16] 林连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38-43.

[17] 董秋云.企业动态战略能力——基于生态位的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2,(04):196-197+241.

[18] 熊丹丹.基于动态能力的物流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2.

[19] 郭妍,徐向艺.企业生态位研究综述:概念、测度及战略运用[J].产业经济评论,2009,(02):105-119.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 篇4

一、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概述

1. 汽车整车物流的概念

汽车物流是指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以及售后配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实体流动过程。汽车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 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汽车物流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管理, 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汽车物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汽车整车物流是指以整车作为物流服务标的物, 从汽车在生产制造厂完成组装下线开始, 直到送至最终用户手中为止的一系列仓储、包装、运输、维护和其他各种增值服务过程, 即汽车整车在物流各个环节的实体流动。它是汽车产业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汽车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汽车整车物流模式分类

一是自营整车物流模式。自营汽车整车物流模式是随着汽车销售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发展起来的, 是一种封闭性很强的企业内部物流模式。汽车生产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源能力, 并结合自身的特点, 建立适合于自己的整车物流体系, 负责本企业内部的汽车整车物流。在这样的模式下, 汽车生产企业既是制造汽车的生产商, 又是汽车整车运输的运营商。这种整车物流模式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物流运作水平的要求都很高, 才能发挥自营整车物流模式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整车物流体系, 既牺牲了物流的规模效应, 也造成了社会物流资源的浪费。

二是第三方物流模式。随着第三方物流行业的逐渐发展, 以及汽车整车物流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进入汽车整车物流市场;同时由于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汽车生产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汽车制造这个核心业务, 把原本属于自营的整车物流业务, 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当然, 汽车生产企业在将整车物流活动外包的同时, 也通过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对汽车整车物流活动的全程进行很好的控制。

三是过渡型整车物流模式。过渡型整车物流模式是介于自营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之间的一种。汽车生车企业在原有的物流部门的基础上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经营自主权以及自负盈亏的子物流公司, 负责母公司的整车物流活动。如果在满足了母公司汽车整车物流需求后还有富足的话, 可以承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的整车物流业务。国内许多大型汽车集团便利用自己积累的丰富的物流资源以及先进的物流运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 负责集团内的汽车整车物流业务, 从而形成了这种过渡型的整车物流模式。

二、交易成本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本节主要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原因。首先介绍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然后分析企业整车物流交易成本与整车物流模式选择的关系。最后提出交易成本理论在解释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局限性和不足。

1. 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 所以对于制度的选择也同交易成本的大小有关。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交易, 交易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转移。如果产品或服务的产权界定清晰, 交易的参与者都是完全理性和相互信任的, 交易就能够顺利地进行, 交易的参与者各得所需;但是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 参与者是有限理性和具有机会主义行为的, 交易就不能顺利的达成, 这就需要一定的额外费用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这笔额外的费用就是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降低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顺利进行的理论。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首先我们需要对交易的属性有清楚的认识, 因为不同的交易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是不同的, 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交易成本经济学运用三个维度来区分不同的交易属性, 它们分别是:资产专用性、交易的频率和不确定性。认识到交易的属性之后我们就可以为交易设计一种特有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也可以称为制度) , 这一治理结构和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以上就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下面我们将详细地阐述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前者是指人是有理性的, 不过只是在有限的程度下理性。后者是指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的进行算计, 以至于损害别人的利益。正式由于这两个假设才带来了合同签订的交易成本。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 我们需要通过制度的设计, 即签订合适的合同来有效地节省交易成本, 而交易成本的大小和类型又与交易的属性有关, 交易成本经济学运用交易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三个维度来确定交易的属性, 而后根据不同的交易属性来设计合适的治理结构, 签订合适的合同来减少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交易的三个维度中, 资产专用性最为重要。资产专用性是指保证交易完成需要的专用投资, 这与一般性投资相对应。运用专用性投资从技术上可以有效节省成本, 但有此形成的专用性资产在合同不能如约履行时改变用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即沉没成本。而若采用一般性投资, 成本会较高, 但不存在专用性资产的损失。采取哪种投资是需要交易双方认真考虑的问题。

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纵向一体化的解释。威廉姆森认为之所以会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资产的专用性。如果资产不存在专用性, 通过市场合同来联结生产的各个连续阶段, 是可以大大节约成本的。但是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 交易在市场上进行的费用将会不断增加, 这就促使交易在组织内部进行以减少交易费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纵向一体化。

令B (k) 代表内部组织的官僚主义成本, M (k) 代表相应的市场治理成本, 其中k是资产专用性的指数。假定B (0) >M (0) 。但还要进一步假定, 在每个k点都有M′>B′。这第二个假定就反映了市场的适应性不如内部组织更有效。我们令△G=B (k) -M (k) , 就得到上图所表示的那种关系。由此可知, 当资产专用性不强时, 最好是通过市场采购方式来获得供给, 因为对于控制生产成本来说, 这样既能发挥市场的激励作用, 又能避免内部组织中官僚主义的无能。但如果资产专用性提高.这种条件使得双方要互相高度依赖;这样在强激励机制的作用下, 原来针对一系列干扰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现在已不那么容易进行了。这种情况用上图来表示.就是在kˉ点, 价值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一点, 无论是通过企业还是通过市场来组织生产都是无差异的。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得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用来解释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 在下一节, 我们将运用该理论分析汽车行业物流模式选择的现象。

2. 市场低交易成本优势引起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 物流外包将承包方置于更多的规则与监督之下, 是介于市场与企业等级制之间的一种中间合约或者说是一种中间治理模式, 与市场相比, 虽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高激励但是有利于与物流承包方的合作, 与等级制相比, 物流外包牺牲了高级的协作但有利于更大的激励强度。

一般来说, 物流外包更接近一种市场合作模式, 签订更接近市场合约的契约。所以可以简化分析, 只对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进行比较。如果物流自营成本比物流外包成本低, 那么企业将选择物流自营;如果物流自营成本比物流外包成本高, 那么企业将选择物流外包, 同时, 自营成本与外包成本相等的规模即是企业的边界。

关键在于, 整车物流合同的交易成本到底有多大?如何衡量物流交易成本。按照威廉姆森的逻辑, 资产专用性是一体化治理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一体化治理必须要求资产具有专用性, 而仅仅只具备资产专用性一个条件则不能导出一体化治理。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方面的高强度才使得一体化治理显得非常必要。

按照这样的分析逻辑, 首先确定分析单位是整车物流契约。整车物流契约的双方为汽车整车物流供需方, 分析的关键是为完成整车物流需要的资产的性质即资产的专有性强弱、交易的频率和不确定性高低。

资产的专有性强弱往往与资产的沉没成本有关, 沉没成本越大意味着资产专有性越强。沉没成本是指一项资产一旦不再用于本来的用途, 其用于其他用途的可能性, 或者说其再出售的市场价值的贬值程度。并且, 这里的资产专指物质资产, 人力资本专用性整体上没有被威廉姆森纳入考虑范围。对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来说, 有两项资产比较重要:运输工具和仓储基地。运输工具主要包括汽车、火车和轮船等。汽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再出售价值由于存在改装后用于其他用途的较大可能性, 加上其灵活的可移动性质, 一般不会明显贬值, 或者说沉没成本一般较小, 而火车由于其巨大的规模经济而形成垄断或寡头垄断格局, 对于中铁快运来说, 运输业务是作为其相关多元化的一个选择;而对于大部分其他运输公司来说, 与铁路企业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这样资产投入的专用性更差。仓储基地一般来说其占地面积比较大, 而仓储建筑相对土地规模的投入比较小但具有一定的专有性。但仓储基地也可用于其他产品物流运输, 并且, 如果土地价值相对于建筑价值较高的情况下, 那么仅仅再出售土地的价值就使得仓储基地的沉没成本大大降低。总的说来, 对于整车物流契约来说, 其交易的资产专用性强弱在整体上是较小的。而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中, 资产专用性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资产专用性较小的事实使得汽车整车物流模式应该是物流外包。

虽然较弱的资产专用性使得物流外包模式选择有了相对明确的结论。但是, 对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的分析可使得分析更加完整。汽车整车物流契约的交易频率居于中等水平, 比一般日常用品和消费品的交易频率低, 但比其他生产资料型机械的交易频率高。不确定性反映出交易的无规律性强弱。如果不确定性越高, 那么临时需要整车物流服务的需求越大, 接着可能有无法获得服务的风险或者面临服务供给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比如类似于丰田的汽车召回需求越大, 那么一体化的整车物流显得更加具有优势。但是, 从总体上看, 汽车整车物流的不确定性是相对较小的, 汽车产品受市场突发事件的影响较小进而使得大部分汽车整车物流服务具有可预见性。从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来说, 市场整车物流契约不会带来较高的交易成本, 所以汽车企业的整车物流应该选择物流外包的模式。

3. 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选择的局限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框架内, 整车物流契约的治理应该更多地交给市场。但是目前我国汽车物流企业中的合资企业多选择汽车自营而非汽车外包, 将汽车企业的物流并到企业内部进行, 这与交易成本理论所分析的明显不同, 这也显示了交易成本理论对于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解释力的不足, 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下面我们将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局限性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更多地用来解释企业的垂直边界, 对企业的水平边界则基本不能解释。水平边界指的是企业扩大水平规模比如说扩大产品生产, 企业的水平扩张也能达到非常大的规模。就垂直边界的解释而言, 因为资产专用性是用其强弱而不是具体的可度量指标来“定性”分析企业的边界, 那么这种分析由于实际分析的可操作性较弱而使得其有效性大大降低, 资产专用性的相对模糊性使得企业的垂直边界可能是非常大的。科斯一方面认为企业在整个社会来看是可以识别的, 人们自然想到了其对企业内部权威调节而非价格调节的论述, 科斯不同意张五常的“广泛”契约论而导致的企业无边界。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作为芝加哥自由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人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对企业内部权威调节的论述上, 从另一个角度推崇市场的力量。

企业在整个社会可基本被人们识别的特质和企业的契约解释导致的大边界甚至无边界冲突的解决需要新的工具。一般的说法是, 对于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一般会置于企业的内部, 而非重要的资源则会通过市场获得。这样就使得资源能力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演进而非均衡的观点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三、资源能力理论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企业资源能力理论则反对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的边界及企业的成长, 其认为企业的成长需要以现有资源和能力为基础, 企业需要重点发展其具有核心资源和能力的业务环节, 然后利用相同或相关能力的不断重复利用所产生的规模经济, 向相关多元领域进行扩张。汽车生产企业如果其汽车生产核心能力达到一定高度, 那么其将选择相关度高的领域扩张, 并以此形成新的核心资源和能力。

1. 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企业成长

(1)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1984年, Wernerfelt发表《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一文, 标志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就是具有不同用途的一系列资源的集合,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外部的环境因素虽然能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因为很多资源是可以通过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购买得到的, 而隐藏在企业资源后面的企业开发、保护、配置资源的能力是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 这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深层来源。这样,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就由具体的资源转变为了抽象的能力,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也就发展到了企业的能力基础理论。

随着对企业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人们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究竟又是什么决定了企业开发、保护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呢?即隐藏在能力后面的又是什么呢?通过研究表明, 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企业拥有的众多资源中的知识, 特别是隐形知识。Barney (1991) 认为当企业资源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等效替代性这四个特征时, 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Grant (1991) 则提出了要利用外部资源的观点。Grant认为, 企业不仅要关注现有资源和能力的配置情况, 而且由于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和拥有企业所需的资源, 资源的稀缺性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发展与外部的关系, 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Penrose (1959) 的《企业成长理论》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 内部资源与外部机会的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的发展。强调生产性资源尤其是管理性资源的重要作用。内部管理性资源的性质和利用率限制了企业在任一时点上发展的方向和范围。Neil Kay将彭罗斯的以资源为基础的成长逻辑应用于跨国公司的分析, 使得人们对资源观的理解更加具体。Kay将企业的资源划分为市场资源、生产资源、R&D资源和国家资源四大类, 每一类里面又包括若干个具体资源。他把公司的扩张分为四个方向:专业化、多样化、出口和跨国公司。这四个成长方向与企业现有资源间的联系越来越弱, 专业化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全部资源, 多样化能共享的资源相对较少, 出口与完全国内出售共享的资源包括生产、R&D资源和国家资源, 一旦建立跨国公司, 其能与前三者共享的资源则只剩下R&D资源。依据对现有资源利用的依次减弱, 企业应选择从专业化到多样化到出口再到跨国公司的成长道路。

(2) 核心能力理论

1990年, Prahalad&Hamel在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 在《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 标志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就是“企业组织中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技术流的积累性学识”。他们把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 其中, 花朵、果实、树叶、树干和主枝是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而给企业的产品提供水分、养料和支撑的就是根系统—核心能力。该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够提高进入多个产品市场的可能性以及能够向终端产品附加实用价值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新产品发展的源泉, 企业只有具备了核心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的领先地位。

在Prahalad&Hamel的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 演进经济学家Prescott和Visscher提出了附属能力这个概念, 并认为附属能力是跟核心能力相对应的。他们认为企业所有的能力是由核心能力和附属能力共同组成的, 其中核心能力是与特定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具有异质性和不可竞争性, 即核心能力不能在市场上交易, 也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与之相反, 附属能力具有同质性和可竞争性, 既可以被对手模仿, 又可以在市场上购买。

(3) 核心资源、附属能力与企业边界

Maltz (1994) 指出, 企业通过专注于具有核心能力的产品生产和服务, 将非核心业务, 如物流活动通过合同的形式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不仅可以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 同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也可以提高物流的质量。Barneey (1999) 在《企业能力如何影响边界决策》认为,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 并且决定了企业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而当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不能胜任某些业务时, 企业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委托给外部组织。

Langlois&Robertson认为, 既然企业的核心能力不能被模仿且无法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得, 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那么企业的边界就大部分地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而附属能力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学习、积累两种途径来获得, 则企业的边界也部分地取决于在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和在市场上通过合约形式来购买附属能力的相对成本。[31]如下图所示, 以横轴表示企业的生产活动, 以纵轴表示成本, ΔC表示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的成本减去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得附属能力的成本。

首先, 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大部分的企业边界, 即OQ。当ΔC小于零时, 企业自己形成附属能力具有成本优势, 此时企业会选择将特定生产活动内部化。随着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多, ΔC也会慢慢地上升;当ΔC等于零时, 企业就会停止特定生产活动的内部化, 企业的边界得以确定在P点, PQ就是企业的附属能力所决定的企业活动。综合企业的核心能力和附属能力所决定的企业边界, 所以OP左边的生产活动就会在企业内部完成, 而OP右边的生产活动就会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

在短期,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不变的, 所以在短期内OQ是不会变化的。但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如下图, 一方面, 随着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提升, 企业的核心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和扩张, 核心能力决定的企业边界由OQ延伸到OQ1, 同时企业的边界也由OP扩张到OP1。另一方面, 核心能力由于具有“核心刚性”, 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导致企业核心能力的丧失, 或者当市场上其他企业通过资源和能力的不断学习和积累, 也获得了相似的核心能力, 此时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就变成了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获得的附属能力, 那么企业真正拥有的核心能力就会缩减, 其决定的边界也会缩减至OQ2, 由此导致的企业边界也会缩至OP2。

总之, 企业的边界主要是取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大小, 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和市场交易获得附属能力的相对成本也部分地决定了企业的边界。企业的核心能力越强越大, 其自身决定的企业边界也就越宽广;同时企业自己形成附属能力就有成本优势, 被内部化的活动就越多, 企业的边界也就越大。在企业边界的决定过程中, 企业的核心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附属能力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发挥着辅助性作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变化决定了企业边界的演进。

2. 资源可获得性、企业能力和企业成长方向

这一节分析为资源角度的企业成长方向提出一个一般分析范式, 认为企业生产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和企业现有能力一起制约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对企业成长方向而言, 资源可获得性与企业现有能力是相互补充的, 新领域的资源可获得性较小, 但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强, 企业可以向此领域扩张;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弱, 但新领域的资源可获得性较大, 企业也可以向此领域扩张。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往往面临资源获得领域的强烈竞争, 企业现有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往新领域扩张的成败。因为企业现有技术能力决定着企业新领域中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强弱, 而管理能力很大程度影响着企业新领域中产品和服务成本的高低。

资源的可获得性强弱与资源本身的稀缺程度和对资源的竞争使用程度相关。一方面, 资源本身稀缺程度影响资源的可获得性, 资源越丰富, 资源的可获得性越强。比如在中国, 低学历和中等学历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那么这样的资源的可获得性强, 进而自然有许多企业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资源的领域。另一方面, 在资源本身丰富程度一定的情况下, 对资源的竞争使用程度越强, 资源的可获得性则越小。因为既然竞争性用途的广泛存在, 那么资源的流向将遵循市场法则, 资源的激烈竞争使得资源的可获利性越小。

企业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资源角度来说, 企业的技术能力一般反映在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上, 进入企业的资源与企业生产的产品之间已经发生的明显的差异, 企业的技术能力决定产品的差异性;企业的管理能力一般反映出原材料、中间产品和人员等企业资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协调程度, 企业的管理能力可以视作企业内部成本的降低, 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产品的成本高低。

对于企业成长方向, 企业所需资源可获得性强弱与企业现有能力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一方面, 即使面临着资源的强烈竞争, 但如果企业利用现有能力进行相关生产, 那么相似的技术能力同样可以使得高成本的资源产生高稀缺和高价值的产品, 类似的管理能力同样可以使得高成本资源在企业内部顺利快速协调和低成本转移, 最终很大程度控制了企业最终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 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差, 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都不强, 现有产品稀缺性和低成本性都得不到满足, 那么并非意味着企业不能进入其他领域。一旦企业发现了新领域, 发现该领域的资源可以低成本获得, 因为一领域资源的低成本意味着低竞争, 因为高竞争必然带来稀缺资源的高价格或者说高租金。那么企业可以依赖这样的机遇而进入该领域而不需要过强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但是, 较长时间的获利必须期望对资源有更多的独占权利, 一旦资源放开竞争, 那么已经获得的资源将流向更有效率的生产, 坐享其成的时期如此短暂。

横向一体化中, 如果每个资源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 那意味着企业往任何领域的扩张得到的资源都是市场成本的, 在这样的领域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要求资源在企业内部经过合理快速的协调和技术上高质量加工以形成低成本和差异化产品。这样说来, 从横向扩张来说, 企业的最优扩张路径应该是从专业化到相关多元化再到非相关多元化的发展过程。相关多元化可以利用企业现有技术和管理能力以获得差异化和低成本产品, 当管理能力较高, 向非相关多元化扩张时就至少可以获得低成本优势, 而差异化优势可以借助低成本优势支持下慢慢培养。从中可以看出, 如果企业在专业扩张领域就获得了较高的管理技巧, 建立了规范的公司制结构, 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层, 那么依赖其进入非相关领域以至少可获得低成本优势下得以发展。但是, 管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较长时间,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他们还需要借助相关的扩张阶段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

纵向一体化中, 如果市场的竞争程度较低, 那么企业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 以可以在自身能力皆较弱的情况下优先占有资源, 但企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些资源获得充分的市场承认, 提高这些资源的租金。因为, 竞争者的加入可使得优先进入所带来的利益极快消失。如果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那么企业至少需要付出市价以获得资源, 接下来当然需要较强的企业能力对这些高成本的资源进行转移和加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 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一体化环节会有所发展, 如果再考虑这个环节是近似于“乱战”时代, 那么企业对这个领域的投资可能是明智的。

3. 以资源为基础的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选择

汽车企业整车物流自营是企业纵向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其需要以企业在汽车制造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能力为前提。以资源为基础的汽车企业成长过程一般是物流外包再物流自营的过程, 其中的分水岭是公司汽车制造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充分的市场专业化扩张。

按照前文提出的分析范式, 资源可获得性和企业能力对于企业成长方向的选择是互补的。那么我们可以对某汽车国企在汽车制造刚起步的情况下就去从事汽车物流工作可以获得长期赢利抱有希望。因为我们可以注意到, 对国企的竞争一般是不充分的, 其获得垄断性资源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其可怜的管理能力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竞争。但是, 我们却不能对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在没有形成汽车制造核心能力的情况下能出色完成汽车物流工作抱有信心。因为其较少的资金对培养汽车制造和管理能力尚且不足, 如果抽出来在物流领域过多的涉足那么极有可能会因为糟糕的管理和竞争者的入侵而损失惨重。

所以,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要求汽车企业首先集中精力进行专业化生产, 如果不能获得垄断性资源的情况下, 那么就应该在汽车制造领域培养起较强的汽车制造和管理能力, 汽车制造的目标是汽车技术至少在国内范围内领先, 而管理则是建设经理式管理结构, 对大量的进出资源进行快速准确的协调。在这个时期, 企业应该将汽车整车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进行。即使对于汽车领域来说, 汽车销售是整个领域的重要环节, 但是除了采取一体化和紧密合作而建立起销售部门比如说4S店之处, 对于整车物流这部分的确不应该投入过多的精力。

如果一旦建立在汽车制造领域树立了明显的领先地位, 那么企业可以向相关多元化扩张和一体化扩张。一体化扩张之所以与相关多化扩张安排在近似同等可供选择的方向, 是因为一体化扩张与多元化扩张相比, 企业对这个领域一般比较熟悉, 很难想象汽车制造厂商在厂商和4S店之间长期来往而对整车物流的一般技巧和成本一窍不通。

汽车企业在相关多元化扩张领域是有限的。按照本文的分析逻辑, 原因应该是相关领域的高强度竞争和现有企业能力特别是技术能力可用于相关领域的程度, 几乎在所有汽车领域比如说轿车、卡车和工程机械领域都基本上寡头垄断格局, 这样的市场中的资源市价不一定是高成本的, 但会由于寡头厂商的策略行为而在短时间内形成不利于新进厂商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 轿车和卡车的生产线的相似性是有限的, 这也使得企业利用现有技术发展相关多元产品将极可能无法获得差异化产品。

所以, 汽车企业可以选择整车物流环节的纵向一体化, 特别是在物流领域竞争较弱的情况下。物流领域较弱的竞争意味着企业在进入之初不需要较强的管理和技巧就可以赢利, 而较强的竞争意味着企业要携带着高质量的管理技巧进入这个领域。当然, 最稳妥的做法是即使面对竞争较弱的市场和较大的资源可获得性, 企业需要拥有高质量物流管理技巧以应付自由进入的物流竞争市场。

中小企业标准的理论分析 篇5

中小企业标准的理论分析

中小企业标准的.理论界定是一个国际性难题.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考察中小企业的标准问题.一是依据企业规模(企业雇佣人数、企业资产量、企业经营收入)来界定中小企业;二是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标准进行了历史透视;三是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重新划分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作 者:余惠芬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2刊 名: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027(4)分类号:F2关键词:中小企业 标准 理论 分析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 篇6

关键词:舞蹈编导;能力提高;文艺政策;不同种类

作为“八大艺术”之一的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声语言,舞蹈在人类发展的各种生活中,行使着传达、叙事、表意以及自我表现的种种功能,以求与自然界沟通,与神灵沟通,与他人沟通。人类文明建立以来,舞蹈就成为人以鲜明的意志主导,以特殊的形式训练身体,塑造理想化的身体艺术。因此,在舞蹈家的身体中,蕴含着每一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阶级、不同个体人的政治观、文化观、道德观与世界观。每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都离不开舞蹈编导的辛苦创作。在本文中,笔者从理论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舞蹈编导能力,希望能为更多热爱舞蹈编导事业的朋友带来帮助,从而创作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的优秀舞蹈,来为我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重要力量!

1 想要提高舞蹈编导能力,要明确何为舞蹈编导

所谓舞蹈编导是指在舞蹈作品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优秀的舞蹈编导具有精湛的专业能力、丰富综合知识以及对生活独特的敏感性。从字义上我们可以看出,舞蹈编导是由“编”和“导”二者相结合,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牢牢记住,“编”和“导”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因此,作为编导,在舞蹈创作中必须深入挖掘生活,敏锐地捕捉舞蹈形象,合理的编排舞蹈语言,创新舞蹈设计。

(1)我国舞蹈编导的历史。我国作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在舞蹈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夏朝时舞蹈就发展的空前繁荣。夏朝有一位帝王名叫桀,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昏君,为人贪财好色,凶恶冷酷,但是他对舞蹈这门艺术却异常的喜爱,舞者也成了当时社会上普遍的一种职业。夏朝的舞者与其他朝代的舞者没有什么不同,走下舞台他们都是这个社会最普通的百姓,舞蹈对于他们来讲只是一种为了谋生的劳动,所以舞者也只是劳动者。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唐朝时,负责排练乐舞的“执事者”,就相当于今天的舞蹈编导。之后又经过历朝历代的更替变迁。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舞蹈事业非常重视,从事专业舞蹈工作的艺术家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学习西方优秀的舞蹈成功之处,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舞蹈编导理论。

(2)舞蹈编导的发展趋势。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每年我国培养出数以千计的舞蹈编导人才,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在舞蹈艺术团、电视台工作,还有一部分人通过走穴,活跃在各种文艺舞台。因此,笔者建议那些有志在舞蹈编导领域发展的朋友,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多学习专业知识,积累生活阅历,锻炼创新思维,争取创作更多能感动观众的作品。因为未来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舞蹈编导职业的要求必须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去开拓新的舞蹈事业。

2 想要提高舞蹈编导能力,要学习国家文艺政策

想要使自己的编出的舞蹈有生命力,能够走向舞台,一定要了解国家的文化政策,了解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近些年,我国各领域优秀的文化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新观念、确立新目标、采取新举措,形成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不断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文艺发展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舞蹈工作者更需要“学众家所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舞蹈领域团结起来,为国家的文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舞蹈工作者可以心情舒畅,直抒胸臆,自由选择适合个人风格、适合内容需要的表现手法,才能创造真正的舞蹈艺术。

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舞蹈编导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单位及个人对舞蹈编导事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舞蹈艺术可以推动国民素质的发展认识不够。想要更好的发展舞蹈编导事业,相关的舆论报道需要跟上,善于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资源,作为舞蹈编导更要深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多创作有影响的精品,带动周围人,加快建设人才队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培养,逐渐形成舞蹈文化产业,促进我国的舞蹈事业的发展。

3 想要提高舞蹈编导能力,要了解舞蹈不同种类

舞蹈领域有太多的未知需要人类探索,想要提高舞蹈编导能力,一定要了解舞蹈的不同种类,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音乐进行针对性的编导。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笔者认为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

(1)生活舞蹈。所谓生活舞蹈就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精神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这种舞蹈常见的有:以展现各民族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的习俗舞蹈;为宗教信仰、祭祀先祖等相关活动编排的宗教、祭祀舞蹈;在社会交往、商务洽谈、寻求配偶等活动中,为了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社交舞蹈;为了培养人才,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的教育舞蹈;为了达到自我宣泄,自我排解忧虑或表达喜悦等情绪的自娱性舞蹈;还有与其他专业结合,达到修身、健身效果的体育舞蹈、养生舞蹈、广场舞蹈等等。

(2)艺术舞蹈。所谓艺术舞蹈是指由舞蹈家(专业或业余均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这种舞蹈常见的有: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经过创造、积累、发展,以反映人的内心感情、社会形态、风俗习惯、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不同时代舞蹈工作者的提炼再创造,形成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古典舞蹈;在20世纪兴起,强调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现代舞蹈;借鉴不同舞蹈风格,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当代舞蹈。

4 总结

舞蹈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笔者作为一名舞蹈工作者,特创作了这篇文章,从明确何为舞蹈编导、学习国家文艺政策、了解舞蹈不同种类三个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能力,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鹏程.心中的祖国——音乐与文学作品欣赏[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

[2] 林琳,李伟.舞蹈形象的产生——浅谈舞蹈编导、舞蹈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2).

[3] 张守和.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人才——全面推进舞蹈编导学学科体系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Z1).

[4] 姬宁.舞蹈创作的“五大环节”[J].大舞台,2013(05).

[5] 黃蕾.浅谈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04).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 篇7

一、文献综述

(一)企业财务能力研究

国内外的学者对企业财务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很多有益的观点,有利地增强人们对企业财务能力的认识。从研究的角度看:

从财务能力的构成进行研究,Higgins(1988)研究发现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资本扩张能力对财务成果作用显著;Beaver(1996)通过差异实证研究认为企业财务能力的主体应是其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荆新(2000)等认为财务能力包含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朱开悉(2001)认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包含企业财务表现能力、企业财务活动能力和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李晓等(2005)则认为企业的财务能力体现在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等四个方面;刘全成等(2013)认为企业财务能力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能力,包括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关系能力。

基于柔性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对企业财务能力研究,Billet MT,Garfinkel JA(2004) 以美国31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财务柔性水平与公司成绩正相关。赵湘莲(2005)指出面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柔性就是要快速而正确地做出财务决策,适时且经济地实现财务决策应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蔡维灿(2011)认为企业财务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它是企业在长期的艰难的成长历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能够迅速适应和利用变化的财务环境。吴树畅(2011)认为动态财务能力是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表现出一定的柔性和权变性,使企业财务“变柔”或“权变”的能力。

(二)CAS理论在企业管理领域应用研究

CAS理论以其对复杂性研究的独到的思想———复杂性来源适应性,使其在众多领域内得到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企业管理领域也得到了较广泛地运用。Sanchez(1997) 在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中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Warfield(1998)提出利用交互式管理的方法解决组织管理中的复杂性问题。Nonaka,Konno(1998)将CAS理论应用于知识管理研究,发现了自组织能让个体更加自由地吸收知识,更有可能创造出新知识。张兵(2004)等基于CAS理论发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以及核心理念、资源平台、位势平台、制度平台和能力平台五大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建立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金字塔模型。许萍(2007)等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剖析了复杂适应组织的适应机制。陈晶璞(2010)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财务能力系统演进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核心机制是适应性学习机制和涌现机制。

虽然CAS理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运用CAS理论对财务能力系统进行研究的文章还比较少见。本文尝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财务能力的复杂适应性进行分析。

二、CAS理论与企业财务能力系统概述

(一)CAS理论简介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是霍兰教授在《隐秩序》一书中提出的。CAS理论认为系统中主体是主动地、活着的个体,其具有组织性。系统中主体仅仅能够被动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影响环境,还能够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提前地进行演化以适应环境。主体与所处环境之间、不同的主体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不间断的。CAS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霍兰教授在《隐秩序》副标题中所表述的: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1)主体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不同于我们以前说知道的系统中的部分、局部。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具有主动性、适应性,它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它能与环境反复地相互的作用,CAS理论认为这是组织演化的动因。而CAS理论之前,人们认为系统中的部分、局部只是被动的适应环境的变化,没自身的价值取向。

(2)主体与环境相互影响。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各种“流”的交换,比如说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这种交换使它们之间的影响成为一种交互式的,不存在一方主体而另一方被动的问题。

(3)系统具有层次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高层次是由低层次系统涌现出来的,每一次涌现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层次。霍兰教授还提出了复杂适应性系统应具备的四个特性与三个机制:聚集特性、非线性特性、流特性、多样性特性、标识机制、内部模型机制、积木块机制,并认为具备这些特性与机制的复杂系统都可以认为是复杂适应性系统。

(二)企业财务能力系统

系统论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从整体来研究所研究的对象,其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并取得成果,有利地促进学者们对复杂问题的研究。系统可以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本文所研究系统是复杂系统。但对于什么是系统,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不同学者对系统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冯·贝塔朗菲(1987)认为系统是处于自身相互关系中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的要素集合。乌约莫夫(1981) 认为系统是我们在其中发现了某种预先确定关系的属性的对象。钱学森(1982)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并且其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系统。贾泽林(1980)等认为系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并表现出那些组成要素自身单独所没有的新的质的一个整体。本文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一个共同的目标组成并表现出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的综合体,其本身往往从属于另一个更大的系统。

有一些学者将系统论引入对企业及企业能力的研究中,提出了企业系统和企业能力系统的概念。企业系统与企业能力系统都是开发的系统不断的与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在这其中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此外,两者的活动都有明显地人为参与,可见它们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有学者将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对这两个系统的研究,促进了相关理论间的结合,并且发现在管理的实践中有企业应用复杂理论进行企业管理。

邓修权等(2007) 将分形理论引入企业能力理论研究中,提出分形企业能力,理顺了各种企业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促进了企业能力的集成研究。张志峰等(2007)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以资金流为推动的企业系统熵变模型。苗成林等(2013)基于协同理论和自组织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企业能力系统各子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方程。高德华等(2013)利用CAS理论研究企业能力,论证了企业能力系统本质上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并对其复杂适应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埃德加·E·彼得斯(1999)通过研究发现混沌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也被企业应用于管理之中,如LBS资本管理公司、预测公司、TLB合伙公司等。

企业能力是由企业内部各种能力组成的,包括营销能力、研发能力、人事能力、财务能力等。随着对企业能力系统的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有意识地将其思想引入对企业各组成部分的研究中,将各部分看做是一个系统来研究。出现了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概念。企业财务能力系统是企业能力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财务能力与其他能力相互作用,还与其所处环境相互进行各种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企业财务能力本身也由其他能力构成,如筹资能力、获利能力等等。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财务能力系统要发挥作用离不开人员的参与,可见其有明显的人为参与,可将其视为复杂适应系统。

结合CAS理论和对企业财务能力的认识,本文将企业财务能力系统定义为其是由财务基础设施能力系统、筹资能力系统、分配能力系统和获利能力系统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是企业能力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三、企业财务能力系统CAS特性分析

(一)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复杂性

系统的复杂往往不是由于组成系统的部分是“复杂”或部分的种类很多,而是恰恰相反复杂系统常常是由一些简单的部分构成且部分的种类也较少。但是由于系统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和自适性以及系统内部的部分间的非线性,才导致系统的复杂。企业财务能力系统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和自适性。此外,子系统之间组合的方式是不确定、多样的,相互间交互关系是非线性和双向性,它们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也是不确定、多样的。这些部分的不同组合及其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得不同企业的财务能力、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能力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二)运用CAS理论分析企业财务能力系统可行性

在现实世界里,人是最具有适应性的主体,所以有人参与的系统可以认为是复杂适应系统。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参与,所以企业财务能力系统表现出明显的人为参与的特征,因此企业财务能力系统是那种对环境具有主动的适应性、会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影响、系统内部存在着非线性作用的复杂适应系统。因此,本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来分析和研究企业财务能力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三)企业财务能力的CAS特征

企业财务能力系统是复杂适应性系统,其在演化的过程中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创造出适合其自身的发展的环境。企业财务能力系统具有适应性,每个组成系统单元都在影响着其他系统单元及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演变。霍兰不仅认为具备相应特性与机制的复杂系统是复杂适应性系统,并且复杂适应系统应该具有这些特性与机制。

(1)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聚集”。复杂适应性系统中的“聚集”是指系统中不同主体为了共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这个聚集体被称为介主体,它会像一个主体那样活动,在宏观上涌现出部分所不具有的行为。财务基础设施子系统、筹资能力子系统、获利能力子系统和分配能力子系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形成企业财务能力系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些具有主动适应性的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涌现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更高层次的企业财务能力系统。

(2)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非线性”。“非线性”是指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指整体不能认为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即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影响是交互的而不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这就使得财务能力系统的发展变化不会呈现出简单的线性关系,即不能认为财务能力系统是各个子系统加和,子系统能力的增强,整体就一定增强。这种非线性可能使企业财务能力系统表现出外界环境有很大的变化而企业财务能力系统却没有任何反应,或者外界环境一个很小的变化会导致财务能力系统剧烈变动。

(3)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流”。在企业财务能力系统中的“流”是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的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表现形式为企业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企业财务能力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各种资源流的协调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能力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反应速度。

(4)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多样性”。在复杂适应系统中不断适应导致多样性的产生。财务能力系统由于有人的参与,而参与其中的人在在学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财务能力系统各个部分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能力均有较大差异,各个部分之间影响能力大小也不同,这些不同在财务能力系统演化发展中会不断累积,使财务能力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5)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标识”。在对“聚集”描述时,已说明阐释了并不是任何主体之间都会发生聚集。不同主体之间的聚集不是随意的,只有为了共同目的的主体才会聚集,在聚集过程中有一种机制在起作用,这种机制被称为标识。各个子系统聚集成一个财务能力系统时,标识也在起作用,引导着不同主体的聚集。标识所起的作用就如同战场上的军旗一般,将有共同目标的主体“召集”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协作。

(6)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内部模型”。霍兰(2000)用“内部模型”代表实现预知的机制。企业财务能力各主体在适应过程中会受外部刺激,做出反应并合理调整自身的内部结构,来对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这种反应会被各主体“记住”在下次遇到同样或类似的刺激时会及时的做出反应。财务能力系统各个子系统都要在与环境交互、子系统之间交互中能够自主的调整“内部模型”。

(7)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积木块”。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是由一些非常简单的部分组合而成的,这是简单的部分可以称之为“积木”。系统的复杂性往往不是由于积木块的数量和大小,而是由于积木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导致的。企业财务能力各个子系统可以看作是财务能力系统的“积木块”。在企业财务能力系统中虽然每一个时期的情况可能不同,但是大都能在以前的经验中找到类似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样一个系统就可以借鉴以前的经验来解决问题,积木会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并且这些积木块以及它们的组合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可以随着企业财务能力系统不断发展而变化的,不断地进行着分解和重组。财务基础设施能力子系统、筹资能力子系统、获利能力子系统和分配能力子系统等子系统之间的不同组合就能产生不同的企业财务能力系统。

四、结论

企业财务能力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适应性能力,其本身具有复杂适应性,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财务能力的复杂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企业财务能力的CAS特征,有利于开阔企业财务能力研究的视野,有助于深入认识企业财务能力的本质及其演化规律,正确理解财务能力的内涵,从而丰富企业财务能力理论的内容。

摘要:企业财务能力对企业的生存与成长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说明了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CAS特性。论证了企业财务能力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通过这些研究有助于企业财务能力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财务能力,复杂系统,CAS理论

参考文献

[1]邓修权、彭金梅:《企业能力的新视角:分形企业能力》,《管理评论》2007年第4期。

[2]朱开悉:《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财经论丛》2001年第5期。

[3]李晓、李娜、余玉苗:《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模型及其运用》,《财会通讯》2005年第7期。

[4]吴树畅:《环境不确定条件下企业动态财务能力的分析框架》,《财会研究》2011年第2期。

[5]张兵、曾珍香、李艳双:《基于CAS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支撑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1期。

[6]许萍、刘洪:《复杂适应系统观的组织变革——提升企业环境适应力的途径》,《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7年第2期。

[7]高德华、邓修权、白冰:《复杂动态环境下的企业能力系统研究:一个基于主体的仿真分析框架》,《系统科学学报》2013年第2期。

[8]霍兰著、周小牧等译:《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吴今培、李学伟:《系统科学发展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0]Sanchez R.Strategic Management at the Point of Inflection:Systems,Complexity and Competence Theory.Long Range Planning,1997,30(6).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述评 篇8

战略管理的一个理论前提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处处存在着竞争,获得好业绩的企业一定具有某种竞争优势,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并且保持这种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学术界亟需探讨的就是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变为业绩,因此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一直是战略管理学领域中的宠儿。最早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在业绩方面能够从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这个问题”,即产生各企业间不同业绩局面的原因。(1)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全球化时代,Prahalad和Hamel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已经难以使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而且,理论本身就有刚性缺陷。在众多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主张通过加快整合资源的速度来获得竞争优势观点的学者们形成了能力学派的动态能力理论分支(2)。

二、动态能力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市场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产品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这种环境下动态能力理论就产生了。因此,企业要想保持原有的竞争力或者重塑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创新这一路径。R.D’Aveni提出企业要持续创新,紧跟外部环境变化的步伐来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他在1994年出版的《超越竞争》一书向我们全方面地传达了其关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一个整体框架。Collis在《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动态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力之上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并管理着其他各种能力。(3)1997年,Teece、Pisano和Shuen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他们的观点是“动态能力是指企业通过整合、建立、重构企业内外部能力来适应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4)在接触到Teece提出的动态能力之后,动态能力理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丰富和扩展。如表1所示。

三、动态能力的维度

目前,理论界人士们对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还不够成熟,尚未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对于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做出贡献的学者们的观点。1990年,Teece和Pisano最早提出把动态能力划分为适应能力、整合能力、重构能力这三个维度。(6)7年之后他们又在发表的《动态能力和策略管理》一文中明确表明动态能力包括整合能力、建立能力、重构能力,将适应能力改成了建立能力。到现在为止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一是从根源出发,把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从行为层次扩展到组织认知层次;二是从结论出发,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完成某项具体的战略和组织过程中所呈现的能力。(7)(表2所示)

倾向一: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获取和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依赖于组织自身的认知程度,但是如果企业想在事前早作打算,那么就必须要抓准时机、瞄住机会,不要错过,这样才能成功。所以,在机会面前动态能力表现为恰当的感知并捕捉机会。2007年,Teece通过《战略管理杂志》向理论学界表明了他对动态能力的看法和观点。他不仅考虑到了企业的机会,而且也考虑到了企业可能面临的威胁这一因素,所以在维度的划分上加入了识别机会和威胁的能力以及增强、整合、保护、重构企业资产的能力。这里的资产包括显性资产和隐性资产两部分。(8)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参考文献(5)整理。

倾向二:一些学者认为动态能力体现在企业具体推行和实施某项策略计划的进程中。Eisenhardt和Martin分别从组织和实证上对动态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相应的表现为企业组织并完成具体战略计划的能力的结论。以往对动态能力的研究停留在空洞、抽象的层面,而这项研究使其回归到具体的企业行为层次上。(9)

四、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

1. 文献回顾

企业绩效简单理解就是企业在某一经营阶段内所取得的经营成绩和效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同样重要。因为平衡计分卡可以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平衡计分卡法在衡量企业绩效时很受欢迎。平衡记分卡法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来考核企业绩效。它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Newbert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的稀缺性和有价值性不仅能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还决定着企业绩效。(10)Wiklund和Shepherd同样通过实证的方法得出“知识资源”对企业获得良好组织绩效起到了支撑作用。(11)Zotte在分析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二者之间的联系时利用了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同一行业内公司之间的绩效也会因为动态能力的不同而不同。(12)Menguc和Barker发现对于销售绩效来说动态能力可以起到正向促进作用。Arthurs和Busenitz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能够改善公司股票市场收益率。(13)再来看看国内,王核成通过对江浙沪地区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从侧面研究了构成动态能力的能力、得出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的结论。(14)

2. 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框架

动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在动态能力结构中,不同的具体能力对于绩效的贡献度是不相同的。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市场对企业拥有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本文将企业的动态能力划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学习能力这三个维度。(如图1)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1)关于创新能力的假设。创新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将其具体化到某一行为或领域上。因此我们可以具体化到知识、决策和技术等领域的创新上。学者们对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较多,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带来全新的产品或者现有产品在性能方面大幅度的提升;其实从根源上来说,知识创新是主要决定要素;决策创新会使企业把握住发展的机会,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1: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发挥正向促进作用。

(2)关于吸收能力的假设。吸收能力最初关注的是企业如何从外部获取信息、并且处理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Zahraand George认为吸收能力具体体现在对知识进行获取、同化、转化并利用的四个过程中。(15)同时加强知识的学习能力,保持企业对外部技术创新资源的开放性和不间断的消化吸收。企业的吸收能力一方面使企业相对持续地占有独特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企业绩效。因此,提出如下假设2: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呈正向关系。(16)

(3)关于整合能力的假设。整合能力是企业系统、整合、协调配置以及重新构建内外部资源以积极面对外部变化着的市场的能力。整合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是企业识别机会、整合资源以及协调和匹配企业各种能力的能力。因此,提出如下假设3: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正相关。(17)

一直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动态能力往往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绩效,其中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动态能力各个维度的能力首先影响企业高管的战略决策,进而改变企业的绩效。企业的发展战略始终体现着企业的愿景和核心价值,但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企业内在的成长需求和文化等因素要求企业必须适时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改变。

综合以上分析,为了准确理解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如图2所示的模型。

在所提出的模型中,自变量是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因变量是企业绩效基于平衡计分卡法的四个维度。企业的发展战略则在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五、总结及展望

本文通过总结和梳理文献,将动态能力具体划分为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这三个维度,提出了这三个二级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建立了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一个理论模型,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但是存在着局限性,即没有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所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还有待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从而进一步完善该理论模型。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 篇9

1 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启示

在企业战略理论的众多学派之中, 企业能力学派认为企业是资源与能力的集合体, 一个企业具备的资源与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而企业的能力因素更是影响着企业能获取何种资源, 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

1.1 企业能力理论的演化

企业能力是由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通过对企业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维持、组合、使用、优化而形成的, 体现在企业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而最终指向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1]。企业能力理论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 后分化出企业资源理论学派和企业能力理论学派。在20世纪90年代, 哈默和普拉哈拉德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 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 Teece、Pisano和Shuen提出了“动态能力”的观点, 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依赖于与众不同的过程, 强调了企业应该具备适时学习、更新知识、发展能力的技巧和意向, 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1.2 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战略转变的启示

企业能力理论从探寻竞争优势根源为出发点, 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租金理论为其经济学基础, 应用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的企业假设重新审视企业, 提出包括核心竞争力、动态能力等一系列影响广泛的观点。这些观点为我们重新审视企业竞争优势以及了解核心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环境巨变的今天, 企业的战略要想适应环境, 就必须要有转变。然而, 由于企业战略转变的宏观性与模糊性, 使得很多企业难以掌握转变的方向。我们结合企业能力学派对企业的认识, 尝试从企业能力角度来为企业战略转变建立一个支点。当环境不断变化, 企业便可以基于企业能力要素, 通过企业战略转变来指引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并重获竞争优势。斯诺首先将企业职能性活动纳入企业能力范围, 其后开始了对企业能力的细分, 还有学者将企业能力细分达五十多种。但是, 事物的细分并非是越多越好, 各种角度的企业能力细分使得企业无从下手。因此, 有必要在众多细分的能力之中对极度细分的能力要素进行反细分, 使之在企业战略转变中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

2 企业战略转变的可实施路径

经济的发展是具有周期性的, 企业的运行应正视经济发展的规律并顺势而为。如在经济繁荣期, 运用企业各种能力储蓄资金、知识、人力资源等等, 以应对未来出现的经济波动期;在经济萧条期, 运用已储备资源通过收购, 合作等形式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以求在经济形式好转时, 能迅速发展。

2.1 企业战略转变的可实施路径概述

任何企业战略的制定, 都离不开环境的分析, 企业战略的转变更应重视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因而企业战略转变应首先对环境进行分析。其次, 应结合企业能力因素进行战略性思考, 充分考虑企业的原有战略对新战略的影响, 并在企业战略转变内容形成之后要反复讨论, 必要时运用现代数学工具进行可行性分析。由于企业战略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因而要充分考虑原有战略的惯性, 战略的转变是要经过解冻——转变——固化这样一个过程, 要充分考虑战略作用的时间特性及其宏观性。最后, 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方式通过企业战略转变有计划的获得竞争优势 (如图1) 。

2.2 企业战略转变实施路径要点分述

2.2.1 企业能力因素分析

企业能力因素的分析, 会因为审视企业角度的不同而不同。在众多的能力因素中, 企业不容易分析哪种能力是关键能力或核心能力。每个企业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构建适合本企业的能力要素。本文试举四种企业能力要素为例。

(1) 协作能力。在企业内部良好的协作可以增强企业竞争效率、降低交易费用, 而且协作能力不仅仅在企业内部也可以是企业之间。如丰田公司通过与供应商之间的精诚协作, 使得丰田的零库存计划几乎成为了企业界的神话。

(2) 生产制造能力。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也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如格兰仕以其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 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 营销能力。企业营销能力是指企业从了解消费者需求到出售企业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如脑白金的成功正是因为其营销能力的突出, 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强烈认知, 对营销手段的充分运用, 使得企业利润率多年高居保健品市场榜首。

(4) 服务能力。企业销售产品的实质是向消费者销售一种服务, 通过把服务产品化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在国内海尔几乎是家喻户晓, 一提起家电行业的服务, 人们首先会想到海尔, 因为海尔已经通过服务, 占据了消费者的心理位置。

企业的这四种能力, 每一种能力都可以使企业在某一方面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成为企业战略的支点, 但不足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其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一种独特的能力很容易吸引现有企业去模仿。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就需要通过企业战略来建立一种与环境不断相匹配的异质性能力网络, 建立起模仿壁垒, 使得竞争对手难以迅速模仿或者模仿的代价较大。

2.2.2 选择三种战略态势

企业根据宏微观环境的分析, 通过企业能力要素评估企业位势, 合理选择战略态势。当企业拥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拓展市场份额赢得利润时, 可以选择攻势;当企业能力有限, 无法采取攻势时, 应适当整合能力, 转变为防守战略, 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核心能力中。当企业无力维持现状时, 则应当加大整合力度, 收缩企业活动边界, 整合有效资源, 选择收缩战略, 为下次机会的到来积蓄能量, 培养企业能力。

2.2.3 企业战略的解冻、转变、固化

企业的战略具有一定的惯性。在选择新的战略时, 首先应当考虑如何解冻已有的战略。分析战略转变的障碍, 尽力减少战略转变过程中的阻力。其次要正确分解转变的战略。企业的战略具有宏观性和抽象性, 没有具体的分解与实施, 战略只会是一种口号, 一种空想。再次, 选择好企业战略转变的时机。由于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 长远性, 风险性等特点, 企业战略转变时, 应当慎之又慎, 时机的选择对于企业战略转变的成败至关重要。最后, 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施并对转变后的战略进行固化。短期来看, 战略要有相对的稳定性才能发挥其作用。一味求变, 只能是适得其反。只有通过对新战略的固化, 才会对企业的发展有长远性和导向性, 才能长期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摘要:本文从企业能力理论出发, 试探讨企业战略转变的实施路径, 期望能帮助企业在不同经济时期通过战略转变重获竞争优势。

关键词:战略转变,企业能力,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杨文斌.企业能力与企业成长指标体系设计[J].商业时代, 2006, (29) :38.

[2]李玉刚.战略管理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研究 篇10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就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计量和报告, 以提供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 满足决策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的需要, 以及在不确定信息条件下进行投资、管理等战略决策的需要。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文献回顾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 主要有:胡玉明 (2001) 从企业业绩综合评价的角度来建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控制体系, 其涵盖内容相当广泛, 从财务会计到激励机制与管理报酬计划, 几乎包括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性框架。汤湘希 (2006) 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控制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体系, 旨在分析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价值计量及评价体系。因此, 他将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内涵界定为:企业通过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计量和报告, 以此培育和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体系。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计量

目前, 从会计角度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计量的文献不多。汤湘希 (2006) 提出以核心竞争力产生的经济收益来进行计量, 采用直接测度法或间接测度法。其中, 直接测度法就是根据企业过去已实现的利润与同行业平均利润的差额, 再按其持续年限计算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间接测度法主要包括改进型Hoskold法和改进型Morkill法, 以在持续期内折现的方法来计量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大小。此外, 汤湘希还提出了割差法 (即用企业价值减去有形资产价值, 再减去除核心竞争力以外的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后的差) 、改进型收益现值法以及市盈率倍数法。他认为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差别较大, 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还是直接计算法。

张东宝 (2006) 提出超额收益法, 即通过估测由于存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而给企业带来的预期超额收益, 并按一定方法推算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超额收益法是会计准则有关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贴现法的变形。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各年预期超额收益×各年的折现系数。

盛明泉、李昊 (2006) 研究认为:自创商誉与智力资本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对象, 因此可以根据Black-Scholse的期权定价模型计量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或基本价值, 再用割差法算出核心竞争力的总价值, 倒推出自创商誉的价值。

朱开悉、李小朋 (2006) 也是以计算企业的超额收益的方式来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 在建立了三个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量模型, 具体方法是:首先计算出企业的超额收益率, 即收益价格比率减去资本成本、市场系统风险收益和非系统风险收益, 再以企业股票总市值乘以该超额收益率。同时, 他强调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某时刻以历史成本计算的核心竞争力价值, 全面计量还需要加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具体指标设计

综观国内外研究, 学者们以技术优势论、市场优势论及规模优势评价理论为基础,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层次分析法、对比差距分析法、内涵解析法等。各种方法在评价指标方面的设计也不相同, 如吴玉鸣、李建霞 (2003) 认为, 核心竞争力应从核心技术能力 (优势技术与专长) 、核心生产制造能力 (核心产品) 、核心组织管理能力 (成长能力) 、核心企业文化 (价值链) 、核心市场营销 (开拓能力) 、经济绩效和战略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具体评价;吴晓勇 (2007) 从无形资产构成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四)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报告和披露

现行的财务报告中, 不仅未披露任何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 而且连无形资产的信息也是少之又少。在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方面, 也只有少数学者有零星的涉及, 并未有完整而系统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报告与披露进行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 主要表现在披露的内容和实现方式上。如汤湘希 (2005) 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解读方式, 并构造了六个核心竞争力会计报表。宋献中 (2006) 撰文进一步指出核心能力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战略的一部分, 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非财务报告披露为起点, 逐步过渡到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 最终实现核心能力报告的披露目标。侯雪筠等 (2006) 认为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分析。钱淑芬 (2007) 研究核心竞争力信息自愿披露的内容、形式、有效程度等问题,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自愿披露战略进行了探讨。

(五)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近年来学术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内容大都集中在信息披露上, 因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 对其的研究容易展开;而对核心竞争力的计量和评价研究没有突破, 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计量和评价的数据难以获得, 量化较为困难。其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研究方法和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 除了核心竞争力理论、会计控制理论、信息披露理论较为丰富之外, 其他没有理论研究上的突破。一方面, 新的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此研究领域难觅踪影, 如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方法等用于实证分析的很少, 定量的模型和方法研究也比较少。另一方面,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抽象的、理论层面的研究太多, 而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

2. 价值评估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评估并没有特定的方法, 而且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去价值, 较少关注其未来价值。而企业在未来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才是决策应该考虑的重点, 所以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衡量也应主要考虑面向未来。同时, 这也符合核心竞争力作为资产计量的内涵。

3. 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和可比性。

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指标设计上的差距很大, 而且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所依据的理论不相同, 缺乏一个较一致的、能全面解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理论。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框架

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竞争特性, 从本质上说, 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博弈竞争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作用就是提供核心竞争力信息, 因此, 可以从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视角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展开会计研究:一是进行会计估价, 还可以将其与企业未来的战略投资结合起来, 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二是构建评价指标, 并且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企业, 弥补现有评价体系不可比的缺陷;三是构建信息披露模型, 确定披露的内容和原则, 更好地满足外部投资者决策的信息需要。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计量模型

资产有两种计量基础, 一是产出价值, 二是投入价值。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属性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 可以考虑从这两方面进行计量, 由此笔者提出两种计量模型:现金流矢量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型。

1. 以未来产出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型——现金流矢量折现法。

(1) 模型建立。

第一步, 界定可以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活动, 有两个标准:其一是要对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有重要贡献;其二是代表了独一无二并能提供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实际上, 有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成功企业只有一、两项关键活动, 很少超过五、六项。

第二步, 分析关键活动能产生的预期现金流 (CFi) , 计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年度价值。现金流的确定可以参照同类企业该项活动现金流的期望价值或采用机会成本。我们假定企业某年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组成部分所产生的期望现金流矢量为:CFi (s) = (CF1 (s) , CF2 (s) , …CFn (s) ) 。其中:s表示未来评估时的不确定状态, 未来信息的出现会改变对核心竞争力组成要素的现金流预测。因为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合力资产, 该年核心竞争力价值为。这是在企业内部的横向计算。

第三步, 计算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 这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纵向评估的总价值。公式为:

其中:A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总价值;r表示未来价值的折现系数, 也代表企业看待未来核心竞争力资产的风险的高低。

(2) 模型评析。

这个计量模型的主要特征是:①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特性, 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带给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②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③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结构和整合效应。此外, 该模型还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服务将带来的现金流, 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评估, 以提供核心竞争力信息, 便于企业对核心竞争力进行监控和管理。该模型适合于企业内部管理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价值评估, 可作为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会计计量的依据, 同时为企业管理核心竞争力提供信息。

2. 以投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型——实物期权法。

有学者研究了核心竞争力战略投资的实物期权评估方法, 将这种战略投资分为三类:一是探试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投资, 可视为购买增长期权;二是转移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投资, 可视为放弃增长期权执行或执行转换期权;三是开发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投资, 可视为执行运营期权。以此为基础, 笔者认为企业管理者可从投入价值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价值进行计量。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 其结果具有较好的决策价值。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在博弈论看来, 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作为博弈参与者的博弈能力。它与前文界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本质是一致的。

博弈由参与者、信息、行动策略和利益支付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 参与者是主体, 利益支付是目的, 信息和行动策略分别是实现目的的条件和手段。对于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每一个参与者来说, 博弈的目的就是在既定的信息条件下选择最佳行动策略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支付。因此,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博弈能力) 就是它取得最大化支付的能力。

然而, 由于各参与者的利益相互关联甚至相互冲突, 每一方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要以其他各方的利益最大化为条件, 因而博弈各方的博弈能力不完全取决于它自己, 而是与其他各方的博弈能力相联系。只有当博弈达到均衡状态时, 各方的利益才能确定。

此外, 参与者的博弈能力与其策略构造和策略选择能力有关, 而策略构造和策略选择依赖于信息条件, 因此博弈能力也必然与参与者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以下简称“信息能力”) 有关。因此, 博弈能力是由支付函数、策略能力和信息能力这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注意这三者之间不是加和关系, 而是乘积关系。因为这三者之中只要有一个为零, 即使其他两个再强大, 总的博弈能力都将为零, 即:博弈能力=信息能力×策略能力×支付函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竞争特性, 也遵从于这一博弈规律, 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构造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模型

1. 信息披露博弈模型建立。

(1) 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是一种非合作博弈, 两者很难达成一项具体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但这个博弈过程可以重复多次进行。

假设管理者有两种战略选择, 且必须选择其中一种:第一种战略选择称为“不披露”, 可以理解为公司不披露核心竞争力等前瞻性信息或不真实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第二种战略选择称为“披露”, 可以理解为公司管理者自愿披露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 并提供相关可靠的财务报表。投资者同样有两种战略选择, 即对公司进行投资或不投资。

哪一种战略组合将被选择呢?用矩阵法分析表明, 纳什均衡的结果是:管理者选择不披露, 投资者选择不投资。然而这不是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结果, 因为这意味着至少对假定的效用价值来说, 公司将可能不会良好地运行。解决的办法:一种可能是各参与人聚集在一起, 达成一项具有约束性的协议。不过, 前提是要使投资者确信该协议实际上是对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的, 并使投资者相信该协议能被执行。另一种可能是通过引入对歪曲信息行为的严厉处罚来改变这个博弈中的效用支付函数, 这可以降低管理者选择不披露时的预期效用。那么“管理者披露, 投资者投资”可以被证明是一个均衡, 然而此时还需要政府的管制。还有一个办法是, 选择多次重复博弈, 并且管理者总是选择披露, 那么诚实的信誉将逐渐建立起来, 投资者也将开始选择投资。

(2) 管理者和竞争者之间的博弈。

管理者和竞争者之间的博弈是一种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双方均会根据对手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披露和行为策略。

管理者和竞争者的策略选择都是披露或不披露, 但却没有博弈均衡。大量研究表明,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受以下几个要素的影响:资源、制度、能力、环境等。有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 所以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 而且还有一种“强者愈强”的效应。但从另一角度看, 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或技术为主, 不能排除其资源结构或人才结构遭到竞争者破坏的可能 (如恶意收购或挖走人才) 。企业管理者到底该不该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研究表明:一个行业竞争越激烈 (以进入者的威胁度衡量) ,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可能就越好。

(3) 管理者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这两者之间的博弈与前面不同, 监管者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管理者的策略选择仍是披露或不披露, 监管者的策略选择是处罚或不处罚, 最满意的结果当然是“管理者披露, 监管者不处罚”。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是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 监管者鼓励企业自愿性披露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的预测性信息, 但也要求其保证披露的质量。国外研究表明, 信息披露的监管者在一定的范围内认定企业的欺诈和虚假行为, 并给予适当的约束。也就是说, 监管者应对企业公布的虚假信息给予处罚, 从而维持资本市场的公正与公平。

2. 核心竞争力披露的博弈结论。

(1) 上市公司通过自愿披露可靠的核心竞争力信息, 并一贯保持以建立自己的声誉, 远比通过监管者进行干预重要。因为声誉的缺失很可能会引起投资者丧失信心, 或受到市场的惩罚。

(2) 投资者由于受投资心理和信息修正机制的特点所限, 恢复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困难重重。上市公司应本着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主动与投资者沟通和联系, 传递公司核心竞争力信息。

(3) 上市公司在与竞争者的博弈过程中, 信息披露与否并不能完全阻止竞争者的进入, 那是因为竞争者进入与否是由公司所处行业的盈利前景所决定的, 信息的披露只是延缓时间而已。如前所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合力, 具有不可复制性, 并不容易被模仿, 所以企业的披露策略应考虑以替代的方式披露易泄露秘密的信息或以特定的方式与主要投资者进行有效沟通, 借以传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

参考文献

[1].盛明泉, 李昊.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测度探讨.会计之友, 2006;5

[2].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3].朱开悉, 李小朋.能力资产:计量与披露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企业并购动因的理论分析 篇11

【关键词】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一、企业并购的概述

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至今国内外学者对此仍未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概念,不过总体看来,各种解释在本质上基本一致,区别在于阐释的角度和侧面不同。并购(M&A)是兼并(Merger)与收购的简称,兼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按某种条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而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产权,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这里,“以某种条件”常表现为现金、证券(股票、债券)或二者的结合。

按照并购双方的行业性质,并购可以划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借壳上市大多数都属于混合并購)。企业并购涉及的理论主要有协同效应理论(经营、财务和管理),委托代理理论,税负利益理论,战略发展理论(多元化),市场势力理论和资源稀缺理论等。

二、企业并购的动因与理论阐释

企业并购的根本动机在于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或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企业并购的另一重要动力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寻求发展壮大的企业可通过内部扩张和对外并购两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内部扩张需经历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而对外并购可以比较迅速完成预期目标。追求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并购的基本动因。支持企业并购的人常以并购会带来协同效应(Synergy)而作为赞同并购的理由。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经营协同效应(Operating Synergy)和财务协同效应(Financial Synergy)。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具体并购动因也各不相同。

(一)规模经济的动因与理论阐释(横向并购)

在经营领域,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双方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在财务领域,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税收利益和债务能力;在人事领域,可吸收关键管理技能和优秀人才等。

规模经济指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收益不断增加。具体指企业规模增大时,单位投资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是,企业规模达到某一水平后,单位成本的下降。规模经济又划分为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新古典经济理论主要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并购的动因。在工厂规模经济层面,企业可通过兼并对工厂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或有效解决由专业化引起的各生产流程的分离,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在企业规模经济层面,企业通过兼并壮大规模,采用新技术、更好控制生产成本、改进与政府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

规模经济并不是规模越大越经济,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降低管理效率,增加管理成本。新古典经济理论对规模经济的论述适用于企业横向并购的解释,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就有动力扩大企业的规模,而扩大企业规模较快的方法是企业并购。

(二)交易费用动因与理论阐释(纵向并购)

交易成本理论起始于科斯,而后在威廉姆森等人下得到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企业并购在于效率方面的原因。具体说,并购是企业内的组织协调对市场协调的替代,其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该理论借助于“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概念,对纵向并购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当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越高,不确定性越强,交易频率越大,市场交易的潜在成本就越高,纵向并购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市场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时,纵向并购就可能发生。科斯认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企业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手段。

根据科斯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可认为纵向并购的动机在于降低交易费用,边界条件是降低的交易费用与增加的行政组织费用相等。此后,其他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拓展。不过,交易成本理论不能合理地解释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动机。

(三)多元化动因与理论阐释(混合并购)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采取在多个相关和不相关的领域中谋求扩大规模从而占取市场创造效益的长期经营方针。多元化又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对相关多元化的解释较多地用到范围经济的概念,非相关多元化一般出于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的考虑。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因主要有: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和剩余生产能力,增加相关产品种类而形成的“广度经济”,降低风险实现多元投资组合的综合效益,寻求企业成长的新空间。该理论的解释多适用于混合并购。

(四)其他动因与理论阐释

除上述并购理论之外,西方学者试图从其它角度来揭示隐藏在大量并购活动之后的真正动因。

1、价值低估理论

该理论认为并购的发生主要在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通常采用两种比率来衡量公司价值是否被低估,一种是托宾比率(即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比),另一种是价值比率(即市场价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之比)。当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时,就会出现有竞争实力的企业采取并购手段,取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2、市场势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通过并购可以有效降低进入新行业的障碍,通过利用目标企业的资产、销售渠道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实现企业低成本、低风险的扩张,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增强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长期的获利机会。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增大企业规模将会增大企业势力。

3、资产组合理论

该理论借助资产组合假设,认为市场环境是不确定的,为了降低和分散风险,企业通常采用混合并购的方式,实现多元化经营。

三、小结

企业并购的最根本动因在于股东价值最大化。在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下,企业并购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过程,既有有利因素影响,也有不利因素影响。因此,在做出实际并购决策时,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明确并购动因,对并购绩效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郭晓远.企业并购动因的时空经济视角解析[J].商场现代化,2011,(6).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 篇12

首先,对于上市分红之形式及其规模,证监会本无明确规定,只是以现金分红以及相应的净利润比例为条件设置了企业再融资瓶颈。这一针对特定行为的强制性规定被谢先生泛化了。其次,就企业分红的价值创造功效而言,举债分红会带来企业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的上升。再者,无视剩余控制权存在事实,单纯以剩余索取权限制企业现金用途。因此,很有必要重新厘定庞氏分红概念,以及相关自由现金及其流动本质,深刻剖析谢老先生的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庞氏骗局、庞氏融资及庞氏分红

(一)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指用后继“投资者”的钱,支付以前“投资者”收益的行为。近年来,庞氏骗局在西方和我国均有发生。如: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曝光了美国前纳斯达克主席伯纳德·麦道夫高达50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2013年,上海最大保险代理机构——泛鑫保险公司的美女高管陈怡携五亿营业款潜逃加拿大,制造了保险业史上首单“庞氏骗局”。

(二)庞氏融资

庞氏融资是指当债务人的现金流无法满足还本付息的要求时,债务人只能靠出售资产或者再借新钱来履行支付承诺。

(三)庞氏分红

庞氏分红是指企业在有盈利但无现金的情况下,通过举债的方式向投资者支付普通股股利。庞氏分红与庞氏融资相比,其构成要素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为:

1. 融资主体性质不同。

庞氏融资主体一般为金融企业,尤其是专事资金借贷业务的银行类机构;而庞氏分红的融资主体大多为从事产品生产和销售、提供服务的制造企业,或其他服务机构。

2. 融资目的不同。

庞氏融资的目的,就通俗意义上说,或可类比民间俗称之“借新债还旧债”,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通过举新债支付经营成本。换言之,其融资行为本身就属于营业活动,目的在于维持基本的生产经营;而庞氏分红的目的则在于履行企业投资者责任,用举新债之现金流支付普通股股利。换言之,其融资行为属于投资活动,目的在于树立企业形象,维护良好的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二、庞氏分红的理论辨析

(一)财务管理目标/经营目标之辨——从属说/主体说

当代财务管理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往往容易与企业短期的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相冲突,尤其体现在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水平上。就企业经营而言,商业信用一向被认为是企业间互惠互利的双赢之举,是企业开拓产品市场,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商业信用当然是越多越好。然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而言,不仅需要考虑商业信用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还要考虑客户违约造成坏账损失的风险,因此商业信用当然是越少越好。所以,公认的标准是,当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时,应当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目标。

自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东风汽车设立单独的财务公司以来,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取得了长足了发展,2004年9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作为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目标是通过资本运作和风险管理,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此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不再屈从于经营目标了。

(二)派发现金股利企业经营利多/利空之辨——代理成本说

Bhattacharya(1979)、John和William(1985),以及Miller和Rock(1985)等学者先后放松了MM理论中的信息对称假设,建立了股利支付信号(不对称信息)模型。该理论认为管理当局与公司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当局向外界传递其掌握的内幕信息的常见信号无非三种:一是融资公告;二是利润公告;三是股利公告。投资收益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利润计算的主观随意性,导致融资公告和利润公告的资本市场利多效应并不明显。所以股利公告,尤其是现金股利公告是一种相当好的向投资者传递公司未来美好前景,以及相应盈利能力的利好信息传递模式,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此外,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于企业内部投资者与经营者,投资者与债权人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迈克尔·詹森和麦克林在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于1976年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代理成本指委托代理关系中因信息不对称而所产生的损失,以及为了降低该损失所发生的成本。代理成本主要包括监督成本和约束成本两大类。另外还包括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经理人与债权人之间订立、管理和实施各种合同的费用。对企业股利政策影响最大的是股东、管理层,以及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代理成本理论认为,现金股利的支付能有效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特别是大额现金股利的派发,一方面减少了管理层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留存收益转化为内部资本积累的可能性相应缩小,为了满足新投资的资金需求,管理层只有寻求外部的负债或权益融资,这意味着管理层将不得不面临来自资本市场,以及新资本提供者的监督与检查。因此,现金股利政策也是一种间接的经理人约束机制,从而有利于降低股东的监督成本,增加权益资本收益。

(三)现时消费/未来发展之辨——价值创造说

股利分配在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股利分配是对上市公司利润再投资与回报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反映不同利益主体利益分配的结果。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不仅反映了公司内部融资的程度,影响着公司的财务结构和融资活动,关系着公司的未来,而且反映了公司对股东投资的直接回报,影响着股东的投资热情和投资态度。

股利是上市公司分配给投资者的一部分企业利润,尤其是现金股利的支付意味着企业实际上的现金流出,因此,股利绝对水平的决定不仅受到企业留存收益规模的影响,更重要的,还将受到企业内部积累要求的限制。从正常的商业经营角度看,公司留存一定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及降低未来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不仅必要,更是必须。但是,现金股利的支出,不仅使企业资产流动性降低,更直接带来了内源融资——留存收益的减少。尤其当企业面临良好的投资机会时,若采用权益融资方式再融资,不仅融资费用和资金成本可观,更可能稀释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对企业生产经营不利。若采用债务融资方式,抛开企业遭遇的融资难现实不说,其资金成本亦不容小觑。不切实际的高分红低积累固然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但是片面的低分红高积累亦未必万全之策。企业利润的派现和积累,对投资者来说本质上属于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关系问题。若企业打着未来发展的旗号,与投资者争利,对企业经营有害无益。主要表现为:

首先,股利分配机制是公司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机制是否完善关系到公司、公司股东、公司债权人等有关各方面的利益能否得到周全的保护,关系到公司的发展能否具有坚实的资金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其次,派发现金股利有利于上市公司提升市场价值。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现代企业以企业价值保值增值为经营目标。企业价值最终是由投资者给出市场评价。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规范的对投资者的保护行为,正反映企业对市场价值最大化原则的遵循和践行。上市公司定期对投资者进行现金分红,重视投资者回报,将有利于投资者发现企业价值,从而提升公司美誉、信用等级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持续而稳定的分红派现有利于通过鼓励长线投资,抑制投机,培养价值投资者。

总之,在股利分配决策中,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向投资者分红应以不影响企业未来发展为限;企业内部积累亦以不损害投资者正当权益,打击投资信心,贬损企业价值为限。

(四)责任/能力之辨——协同说

我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了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其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资产受益的权利;第177条规定了股东对公司利润有按比例分配的权利。此外,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分红问题一向十分重视。2001年3月发布施行《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号),强调上市公司要重视对股东的回报,规定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如其最近三年未有分红派息,且董事会对于不分配的理由未作出合理解释的,担任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应当对此重点关注并在尽职调查报告中予以说明。2004年要求,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公开发行股票。2006年发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0号)和《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证监会令第57号),把提高现金分红比例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前提,规定再融资公司“3年内累计送配比例不得低于20%”。2008年更是将这一比例提高至30%。2008年8月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公司的现金分红政策。如上市公司能够而未进行分红的,则要求公司披露未分红的具体原因,并说明未用于分红的资金留存公司的使用用途。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公司法》只规定了投资者的权利,但未相应明确企业的分红责任。政府监督部门对于本属企业治理内部事项的分红派现,除了规劝、引导,为其分红派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并未真正建立强有力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约束机制和监管机制。即便在这些有限的融资约束条件下,谢老先生甚至以“能力不足”来为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辩护的话,不仅混淆视听,更令学界和资本市场投资者心寒。“能力不足”足以推诿责任么?

众所周知,谁出资谁受益是基本的法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是资本市场投资的基本原则。必要的资本是企业设立和经营的前提条件,在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的资本就握在千千万万个资本市场投资者手中。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目的在于集中资本、技术和管理技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企业经营,从而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由于上市公司是投资者共同投资,其所得收益理应由全体投资者共同分享。对于分配收益的比例和方法的确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均不得以其所处的某种优势地位在收益分配中享有较他人更多的权利。

此外,企业的责任和能力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了责任,就会以客户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和良好形象;有了责任,就会诚实自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有效,保证资产安全;有了责任,就会客观、公正、科学地设计股利分配制度,维护投资者权益。向普通股分红派现,何愁不能?

(五)能力之整体观/孤立观之辨——现金流量表作用说

众所周知,有利润不等于有现金。因此财政部2006年修订的新会计准则,以及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一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第1号)都对企业提出了编制现金流量表并做附注披露的要求。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说明企业现金从哪里来,又运用到哪里去,能够说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原因,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现金流量表的主表分为三大部分,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对于主表相关的现金流动情况,一般的评价标准是报表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的现金净流量均为正。但是,当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开展大规模对外投资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为负。当企业进入偿债高峰期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也可以为负。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则说明企业有可能陷入收不抵支的状况。对于现金流量表主表的评价,必须具备整体观,绝不能一叶障目。只要企业当期现金净流量大于零,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为零,且资金流动正常,就完全具备现金分红的能力。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与企业股利分配关系更密切的,应该是现金流量表附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编报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提供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现金流量表附表也分为三大部分,即非付现费用、非经营净收益和营运资本的变化。相关的关系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非付现费用一非经营净收益一营运资本增加,由于计算净利润时扣除了非付现费用,但是非付现费用不会引起现金流出,所以,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非付现费用;油于调整的目标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以,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减掉非经营净收益;由于营运资本增加会引起现金流出,但是并没有反映在净利润的计算过程中,所以,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减掉营运资本增加。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不能认为企业股利分配的基础应该是已经实现货币形态的净利润。考虑到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中,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在时间上的并存性和空间上的继起性。只要企业整体资金循环流转自如,就不能因为某一时点的暂时的现金不足得出能力不足之结论。

(六)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之辨——现金自由性说

剩余索取权是财产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一般而言,索取权是基于所有权的对资本剩余的索取。简单地说,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剩余指的是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剩余指的是企业实际拥有的可用于清偿各类权力的财产。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债权人要求的债务利息并不属于剩余之列,而是表现为对收入的扣除项。然而,在企业破产清算之时,债权连同本息均拥有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并且优先于股权。

应该明确的是,绝不能假借剩余索取权而否定现金流动性。决定现金流动性的根本在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指在契约中事前不能明确规定的那部分索取收益的权力。在法律关系上,仅属于“应该”范畴。至于投资者能否实现其剩余索取权,则完全取决于剩余的控制权状态。剩余控制权是指在契约中事前不能明确规定的那部分控制权的权力,是决定企业资源在契约所限定的具体用途之外如何使用的权力,一般集中在重要的决策者和能被重要决策者接受的外部人手中。具体而言,剩余控制权就是对企业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如占有、使用、支配、处置等权利。诞生于十七世纪初的契约理论认为,剩余控制权主要是由不完全契约带来的。在完全契约条件下,所有的权利都可以通过契约规定,企业经营者不存在契约控制权。由于企业的经营及其绩效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虽然我国证监会三令五申,要求企业在上市之初的招股说明书、公司章程中明确股利政策,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剩余控制权的存在,导致对契约的践行亦不理想。因此,必须明确两个大问题,即:1.剩余索取权并不单独针对特定现金,而只是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净利润的合理分配要求权;2.没有现金不等同于没有净利润,更不能借口现金不足而否定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净利润的索取权。

在此,必须明确的是,现金作为一般等价物,所有权属性只说明其归属。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无论其原始产权归属如何,资金一旦进入企业,虽然企业须根据融资方式及其资金权属明确企业与资金所有人的责、权、利关系。但是在资金使用时,资金纯粹履行其原始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资金的使用,包括方向、用途,以及规模,则完全听命于企业实际控制人。所谓自由现金,正是指企业经营者不受任何个人、部门,或法律、契约条款制约,可以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

三、结论

本文从庞氏分红定义渊源出发,在对庞氏融资与庞氏分红进行本质区别基础上,从信息不对称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契约理论,以及现金流量表评价及其用途角度对庞氏分红概念的出发点、落脚点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的透析发现:派发现金股利虽然会带来企业货币资金和留存收益的直接减少,但是,作为受资企业基于盈利的派发现金股利是必须正视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任何打着谋求企业未来发展旗号要求的投资者牺牲,或是借口流动资金不足来推诿企业责任,都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倘若任由这种危言耸听大行其道,将直接危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然,现金股利政策作为一种投资者分配制度,要既能维护市场公平,保证投资者权益。又能向资本市场传递足够的利好信号,提高企业价值。其功能的真正实现需要以会计信息尤其是利润信息的真实性作为前提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听任上市公司找各种藉口有利润却少分红、不分红,小则损害投资者正当权益,打击其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积极性,大则导致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流于一纸空文。在此基础上,若监管部门再放开再融资闸门,只能催生中国特色的庞氏骗局新版本,并进而直接导致资本市场崩溃。

上一篇:薄层及三维重建下一篇:耐挫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