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凝聚力

2024-09-09

企业核心凝聚力(共12篇)

企业核心凝聚力 篇1

南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所在地,国家新能源技术产业基地,南阳人民凭借的勤奋以及聪明才智,把自己所深爱的这片热土,建设成为了一座欣欣向荣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

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自1979年开始从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互感器等电力装备产品的研制、开发及生产,是国内避雷器、互感器产品的骨干制造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创新型企业、河南省百户高成长性企业和河南省重点培育的51家装配制造企业,是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评定为避雷器产品优秀供应商。公司“金冠”牌避雷器在我国电力系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以及国家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配套产品,在北京奥运工程、上海世博会、三峡输变电工程、西电东送工程、1 000 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浙江北仑电厂、泰州电厂、鄂尔多斯电厂等国家重点电力工程安全持续运行,国内综合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5%,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在长期从事压敏陶瓷和瓷介电容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以“不断完善产品系列、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为目标,进行不间断的技术创新,在“八五”、“九五”期间进行了两次大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使公司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氧化锌压敏电阻片生产基地和氧化锌避雷器生产厂家,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金冠电气上上下下一致认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发展所依靠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创新。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凭借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找到一个不断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着力构建创新型企业。

工程技术中心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对企业而言,重视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命门。金冠人深刻认识到,只有庞大的产品组装能力,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有限的,如果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永远处在产业链的末端,处于给国外企业打工的地位。技术可以买到,设备可以引进,而自主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只有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坚忍不拔、勇于攀登,才能冲破道道难关,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到达光辉的顶点。

在构建创新型企业的过程中,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自主创新的进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目标,以资本为纽带,以产、学、研结合为主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努力推进科技创新由引进消化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2年河南省特高压输变电保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依托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在输变电过电压保护装备领域30多年的科研、开发、生产方面的基础和优势,主要进行特高压交流、直流系统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其核心部件——氧化锌压敏电阻器、SF6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复合绝缘子、避雷器在线监测仪等输变电过电压保护装备相关产品的技术、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试验及产业化等工作,推进输变电保护装备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中心拥有研究开发面积5 500平方米,中试基地面积2 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总额4 122万元,仪器设备总额3 584万元。中心建立有1 000 kV特高压试验室和750 kV超高压试验室各一座,具备研究开发1 000 kV特高压交流及±800 kV特高压直流系统用过电压保护装备产品及技术的能力。

目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100kV、250kV、750kV、1000kV工频试验系统和2 400 kV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等各类试验、试制仪器设备292台(套),仪器设备运行状态正常。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中试生产线3条,试验场地面积达1270平方米,具备1 000 kV特高压交流避雷器、±800 kV特高压直流避雷器等全系列避雷器、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及系统等新产品试验检测能力。

2013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投入各类研发费用2 265万元,购买材料等内部研发费用940万元,新产品型式试验鉴定等外部研发费用433万元,购置试验试制仪器设备及开发软件692万元,支付产学研合作开发经费200万元。

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科研开发投入

科技创新的投入是创新的基础。凡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成果多的国家,无一不是在科技创新上大量投入的国家。技术创新的投入主要表现在科技经费特别是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即R&D的投入强度。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的投入强度都在2%以上。2003年,以色列和瑞典R&D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芬兰、日本、冰岛分别为3.49%、3.15%、3.04%;韩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的数值在2%~3%之间,分别为2.64%、2.6%、2.55%和2.19%。有关资料显示,当一个的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超过1%时,技术研发处于实用技术阶段;当研发强度在1%~2%之间时,技术研发处于改进技术阶段;当研发强度超过2%时,技术研发处于技术创新阶段。2005年,我国R&D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3%,技术研发尚处于改进技术阶段。R&D的投入强度低,造成我国在基础领域投入少,进而造成原始创新少,在关键技术领域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强。国家是如此。企业同样也是如此。国际上认为,企业用于R&D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不能低于3%,R&D占销售的5%,企业才有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的这一比例要在8%以上。

R&D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是自主创新活动的体现。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金冠电气每年投入的技术开发经费占同期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技术中心建设和技术中心人员的定向培养、培训、技术交流等,直接服务于产品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金冠电气的R&D比重的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各项科研活动的开展。自公司成立以来,技术中心共承担了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个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个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0多项,取得科技成果40多项,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培育吸纳科技人才,组建高层次的人才队伍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对人才的争夺,尤其是对高科技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因此,在自主创新中制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型队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吸纳人才、凝聚人才的机制,是企业实施自主创新的一项重大任务。

2013年,金冠电气招聘大学毕业生6人,并聘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退休专家王维洲为技术顾问,对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培训2期,培训60人次,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快速提升工作技能。

按照科学的管理体制,金冠电气组织了以樊崇为中心主任、徐学亭、赵冬一、张方、陈文献为副主任的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平均年龄43岁,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

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上,金冠电气重点抓了几个方面:加强职工技能培训,不断总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操作法,有效提升职工整体技能水平,鼓励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成效显著;普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高职工创新意识,营造良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氛围。同时与西安交大等高等院校合作,选派优秀技术人员到西安交大学习,实施订单教育。

重视科技人员的经济利益,加大人力资本要素在分配中的比重,按照在科技活动中的贡献和科研成果的价值进行分配,给予奖励,是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金冠电气在自主创新活动中,建立了与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紧密挂钩的奖励竞争机制。近三年共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5项,产品均通过了电力工业电气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及国家高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型式试验。为了扩大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公司先后下发了《工艺、技术改进管理及奖励制度》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制度;近三年来共实施新产品研发项目15项、节能降耗项目7项、工艺改进项目63项,对优秀项目进行了奖励,并选拔部分优秀技术人员到科研院所进行培训学习。竞争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各类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瞄准世界前沿技术,组织重大项目攻关

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自主创新的最高目标。金冠电气计划通过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产业化建设,开发新一代智能避雷器、直流避雷器、特高压罐式避雷器、小型化罐式避雷器,打破国内避雷器、互感器高端领域由国外垄断的局面,替代进口,打造避雷器优势行业,稳定避雷器产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通过技术改进和新工艺实施,实现油浸倒置式互感器、干式互器、SF6气体绝缘互感器齐头并举,迅速把互感器产业做大,实现规模经济。

金冠电气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实行项目对接。金冠电气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电瓷研究所及西安奇偶奥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日本高压电气株式会社建立和保持着长期的科研合作、交流关系。公司是中国电压敏学会的理事长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绝缘子避雷器分会理事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变压器分会会员单位。近年来,公司在产学研方面先后与武汉大学签订了氧化锌电阻片显微结构分析技术开发合同、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了40数字式避雷器电位分部测量系统的技术合同、与清华大学签订了氧化锌电阻片微观结构及提高电阻片电位梯度的研究技术开发合同,这就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公司的高速发展。

企业核心凝聚力 篇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许文利

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 职务:办公室总经理

电话:0951-6920118,***

品牌形象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立足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承载着企业信誉、经营实力、服务价值观、社会公信力等诸多内容,同时,也是企业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和客户沟通的纽带。而企业文化则赋予了品牌鲜活的生命力和非我莫属的无形张力,以及挑战同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把品牌形象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品牌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文化建设凝聚企业精神魂”的最终目标,已成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夏分行品牌文化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任何一个知名品牌的背后都有其异彩纷呈的企业文化为依托,企业经营品牌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渗透的过程,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企业文化通过产品、品牌将视野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以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并努力将文化效应转化为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企业文化赋予了品牌鲜活的生命力和非我莫属的无形张力,以及挑战同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为知名品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优秀的品牌形象是在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产生的。企业文化是根,品牌文化是果,真正使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是隐含在品牌力和销售力后面的文化力。

一、品牌价值日益凸显,“如何塑造品牌”成首要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产品和服务日趋雷同的金融市场上,金融业的竞争慢慢趋向一种信誉的竞争。谁的信誉好,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企业品牌形象俨然成为了各家银行之间展开竞争的新“卖点”。一个好的品牌商品往往使人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产生好感,最终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其他产品产生认同,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成立较晚,在金融市场中的市场占有率也相对较低,通过品牌形象建设提高邮储银行的信誉度、美誉度和认知度,已成为这家年轻商业银行保持竞争优势最有效的途径。

企业品牌形象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品牌名称、品牌价值、品牌形成、品牌内涵等方面。在当今形势下,企业若要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丰富企业品牌形象的内涵,延伸企业品牌形象的领域,增加企业品牌形象的价值。然而,“如何塑造品牌形象?”的问题已成为邮储银行转型发展中亟待攻克的难题。众所周知,蒙牛的品牌形象建设在国内企业中是最成功的一列,在蒙牛企业文化三大管理思想中就说道,“品牌的98%是文化,而品牌本身做为文化属性的概念,认识品牌就是认识企业文化,品牌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文化作为企业长期指导方针,它是品牌经营的全部过程,它对内增强企业人自身的凝聚力,对外增进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从而根本上转化为企业品牌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的紧密关系,企业文化建设是品牌形象建设的先决条件和支撑体系。尤其对邮储银行来说,重塑企业文化是推进其转型发展、打造鲜明品牌形象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二、文化移植弊病暴露,品牌与文化需同步建设。金融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范畴,具有独特的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其作为金融企业为达到一定目标所采取的一种柔性的管理方式,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于邮储银行来说,人们对邮储银行的品牌认知还不够清晰,还停留在“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老化认识上,而邮储银行现在的品牌诉求是要告诉受众“我们是一家全功能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要实现这一诉求,首先要具备深入人心且旗臶鲜明的企业文化。

就目前的邮储银行而言,为了彰显其对文化的倾注,不惜重金大作宣传,偏颇地认为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就是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这种以偏概全的文化建设不值一取。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并非一定要华丽的外表、恢弘的气势,而是一种需要全体员工认同并能真正落到实处的核心价值观。关键取决于其是否能激起员工对企业的共鸣,唤起全员的认同和觉醒,并能自觉指导员工行动,其内在的凝聚作用不能忽视。而广告宣传仅仅是品牌形象建设的必修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不是很大。

究其根本,是因为邮储银行在认识其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上存在误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自然是可以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资本实现盈利,但如果把实现利润目标作为企业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价值观来推崇或定义就本末倒臵了。在邮储银行的发展规划中,用指标、利润增长等远景规划来激励员工,确实是属于企业文化的部分,但不能以偏概全。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的企业精神是“勤奋、踏实、创新”,其具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领全体员工共同奋进的深刻内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的员工对实现利润目标的考核奖励机制推崇备至,但对其企业精神的理解却远远不够。

观斑而知豹,邮储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日渐暴露,同时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邮储银行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中,其本身具有的营业网点最多、网点覆盖范围最广等诸多优势,也因为自身缺乏清晰的品牌形象和独特鲜明的品牌识别系统,而导致它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早早就被淹没在滚滚的信息浪潮中。

所以,邮储银行在大力推进品牌形象建设的同时,必须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创新出符合自身发展个性的、独特的文化建设渠道。两者之间必须协调同步进行,才能统一全体员工的经营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和竞争观念,将思想意识提升到行为实践上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服务于全行的加快转型、提速发展。

三、重塑企业文化,大力推进邮储银行转型发展。国企资产重组、产权改革、转换运行机制可以一时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则无法维持企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尤其是在日趋国际化的金融市场中,邮储银行不仅要在体制机制上与国际接轨,更要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和亲和力。因此,重塑企业文化,构建学习型组织,将成为邮储银行完善全功能商业银行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和行为基础。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不会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管理者有意识地去培养、去建设。经营者群体要把实施“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并率先追求,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企业文化的良性工作机制。

坚持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一是大胆创新。以“学习型企业”创建为重点,创新思维,准确把握学习型企业创建与重塑企业文化的关系,结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以思维创新与制度创新,形成先进文化重塑的氛围。二是可行管用。针对现代化生产日益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知识化的特点,进行全员企业文化整合,把经营成本观念、安全管理观念、工作质量观念、服务效益观念、市场竞争观念等转化为干部职工的共同理念;把领导意志、管理意志转化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共识,把科学管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使先进文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体现;促使先进管理文化成为改革发展的动力。三是传承务实。重塑企业文化不能忘记“路径依赖”的原理,令行禁止的纪律不能松,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勤劳奉献的宗旨不能变,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都是企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下,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员工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重塑企业文化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负有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培育企业员工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重任,具有鲜明的党性和社会政治性。企业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两者都是实现企业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手段。二是正确处理重塑企业文化与加强企业管理的关系。重塑企业文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加强企业管理的过程。要紧密联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三是正确处理重塑企业文化与开展职工业余文化活动的关系。重塑企业文化既有理念文化的培育等任务,又有员工的精神意志、行为作风等内容。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载体,职工业余文化活动是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重要形式,应该常抓不懈。

企业核心凝聚力 篇3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企业;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25-01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国人民思想,统一全国人民行动,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强大武器。告成矿在当前形势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全矿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对实现矿井脱危解困、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发展生命力

(一)弘扬爱国爱企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是团结全国人民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煤炭企业的干部职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立足岗位做贡献。当前煤炭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要大力弘扬爱国、爱企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顾全大局,勇于奉献,务实重干,同企业共渡难关,把爱国、爱企热情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形成推动脱危解困,实现矿井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弘扬自强不息精神。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实现国家富强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当前形势下,就需要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融入到企业精神中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积极投入到战危机、渡难关、保发展的工作中来,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的锐气,披荆斩棘的勇气,战胜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职工队伍稳定等方面的重重压力,保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告成矿当前正处于加快产业升级改造步伐,优化矿井各大系统,尽快实现产能提升,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开拓掘进任务重、瓦斯治理、水害防治难度大,以及由这些因素引起的生产成本高、经营管理压力大等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争取集团公司支持的同时,要眼睛向内想办法,立足告成矿实际,牢固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积极创新思路,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我们自已的力量,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争把告成矿发展成为一个富矿、强矿,为集团公司“三保一促”总目标的实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弘扬务实敬业精神。

务实敬业、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战胜困难最有力的武器。告成矿干部职工从来就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告成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薄且赋存不稳定,顶板破碎、瓦斯高、水大,出同样一吨煤,告成矿干部职工所付出的努力有可能是其他单位的几倍。建矿以来,告成矿干部职工正是靠着务实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着矿井向前发展。当前,告成矿面临内外部重重困难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改造即将完成,产能提升条件逐步成熟的大好机遇。全矿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务实敬业、艰苦奋斗的传统,锲而不舍、一鼓作气,推动矿井加快发展,实现逆势提升。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企业管控力

(一)增强民主意识。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在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下,要想实现逆势突围,就必须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破危局、渡难关、谋发展。一是维护好职工利益。二是调动广大职工创新的积极性。三是调动职工推进精细管理的积极性。

(二)增强法规意识。

建立和谐社会需要用严明的法律法规作保证。没有规距不成方圆,要推动企业安全高效运行,也必须要提升干部职工的遵章守纪意识。一是优化制度。要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为抓好管理提供坚强保障。今年以来,我们对全矿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将以前的230多项制度精简为174项,避免制度中存在矛盾、冲突、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同时还成立了制度会审委员会,以后出台的制度必须经过会审,提升制度管理的科学性。二是强化执行。要严格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强化层级管理的纵向工作落实督办体系和综合督办部门横向的工作落实考核体系,做到事非清楚、奖罚分明。特别是要加强井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打牢安全基础。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企业凝聚力

(一)倡树公平正义。

风气紧系民心,风气关系企业成败兴衰,风清气正、公平正义的氛围是提升企业凝聚力的关键。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首先要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抓好各级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监督考核,提升各级干部的廉政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积极维护职工利益。其次是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用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营造诚信互助、自由平等、仁爱友善的良好氛围,创造团结奋进、快乐活泼、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

(二)维护职工利益。

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维护职工利益。一是稳定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在当前煤炭市场形势持续下滑,经营管理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严格考核干部工资,尽力保证职工收入不降低。对职工工资结算、职工社保、医疗、食宿等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高度关注,及时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二是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打牢矿井安全基础,积极提升矿井机械化、自动化和质量标准化水平,改进生产工艺,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把煤矿井下工作变成安全的工作、体面的工作,轻松的工作,提高煤矿职工生活的幸福指数。三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职工文化娱乐设施,把当前社会上的文明新风尚引入职工生活,使广大职工的精神生活、思想境界与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弘扬好文明和谐主旋律,树立新时代煤矿职工的新形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贯穿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全矿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来指导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促进矿井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用核心价值观形塑高校班级凝聚力 篇4

1. 用核心价值观塑造共同的意识

高校班级的凝聚力取决于全体学生的意志、意识和人生价值观。由于当前大学生个体意识鲜明, 受现实生活、互联网等多方平台的影响, 学生的价值观、情感观差距较大, 较难形成共同的意识, 致使班级凝聚力逐步降低。

例如, 对待“好心人搀扶摔倒老人烦被讹诈”的社会报道, 教师在询问学生对此事的看法时, 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有学生认为这种报道比较片面, 自己遇到摔倒老人时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相反, 有的学生认为当前社会金钱主义盛行, 传统美德缺失, 独善其身更好, 不会主动采取行动。

学生的思维和意识折射其内心的思想, 这种巨大的差异是导致班级凝聚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和是非观, 使学生可以更理性地看待事物。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班级学生才能在面对问题、挫折和抉择时产生较为相近的意识和思维, 采取相似的动作, 班级凝聚力才能得到提高。

2. 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凝聚力

实践调查显示, 在部分高校班级中, 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 有学生甚至无法准确叫出所有同学的名字, 部分学生认为班级缺乏集体性的实践活动, 导致班级学生难以形成默契。

由于缺乏集体性的活动, 高校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熟悉, 默契和信任不够, 进而导致凝聚力不足。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 教师可以组织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班级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核心价值观, 并在活动中增强了解与认识, 提高班级的融洽度, 为凝聚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撑。

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进行公益活动, 让学生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感受社会的正能量, 消除负面意识的侵蚀,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为关键的是, 在活动中, 班级学生可以共同面对困难与挫折, 有助于形成班级统一意识, 并加强学生之间的关系,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塑造班级荣誉

调查显示, 高校学生表示自己无法在班级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 也没有足够的荣誉感。在这种背景下, 学生难以对班级产生足够的认同感。因此, 教师要增强高校班级凝聚力, 就需要塑造班级荣誉, 让学生对自己的班级产生足够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一方面, 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班级荣誉对班级、对个人都能产生正面影响, 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创造班级荣誉, 才会拥有更好的个人荣誉。进一步说, 教师要鼓励与引导学生通过付出获得成功, 引导班级学生共同创造班级荣誉。

另一方面, 教师要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 尤其是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他人的成功。调查中发现, 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自私心理, 会对其他同学获得的成就产生敌意, 因此不愿意帮助其他学生, 更不愿意帮助班级创造共同的荣誉。

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必须让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成功, 必须要学会谦让、宽容和大度。只有改变了学生的意识, 其才能正确地对待同学和班级, 才能真正认识到班级荣誉, 并为之付出努力。随着班级荣誉的形成, 班级学生才能以班级为骄傲, 才能够主动积极地维护班级、爱护班级, 增强班级凝聚力。

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意识, 更是一种优秀的理念以及带有凝聚力的意志。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产生相近的意识观念, 通过实践, 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并利用班级荣誉切实提高班级凝聚力。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该不断总结与交流, 深度挖掘核心价值观, 推动高校管理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焕武.用核心价值观形塑高校班级凝聚力[J].管理观察, 2015, (15) .

团体核心凝聚力的打造教育论文 篇5

教育:教指教导,教育指导,教化,教育感化;育:培育。教育的力量是运用一套机制施之于人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地发展、成长为对集体、国家有价值的个体。

不同的团体中一定是由个性和能力不同的人员组成,对于这些人员,形成核心文化是打造团体凝聚力的关键,团体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决定团体竞争意识的主流,提升团体竞争优势,团体主文化主宰一切,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它的决定因素是:环境、团体中个人的风貌、个体素质的表现、上下协调沟通的程度,以及个体对于组织的忠诚度,其中个体的心理环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团体文化的打造体现在环境的氛围中,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生存于一个温馨、和谐、富有生机活力的环境中,环境以它特有的语言告诉我们这里的主人是敬业、忠诚度极强,具有团体意识的组织,任何一个环节都无不体现了他们的精诚之心,团体中个人的风貌表现在他们的精神状态、个人的言行举止、礼仪、言语行动是个体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温文而雅的谈吐和处处以人为先的处事态度,体现了个体的优秀,团体的竞争力体现在团体中人才的素质以及团体中沟通渠道的畅通程度,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使组织内部呈现良好的运转态势。

个体对于团体的忠诚度不单只是体现在薪酬,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团体中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体的发展空间、团体提供给他们所能够感受到的心理情怀,如果在团体中的互助、互敬、平等、协调、尊重为先的氛围笼罩下,个体必会产生一种情感价值上的依靠感,从而执著地为团体奉献产生双赢的功效。

能够拥有一支这样的团队,教育的力量起着导引和楷模化育的作用。当一个个体的力量犹如磁石般具有引导力量时,一切的问题将会自然迎刃而解,当一个个体的语言有所节制,行为举止有礼有节,礼仪表现恰如其分时,也就是个人的外显特性发生变化时,同时他的内部环境也得到提升,所以改变一个人时最有效的措施是使他的外在表现有所改变的前提下实施,一旦他们的行动已经成为习惯,那样他的内部素质也会彰显出明显的变化。教育的力量在于先从思想上使受教育对象有所认识,以外显因素的改变来体现其内有素质的改变程度。

当个体素质得以提升时,团队的整体和谐度得以促进,团队的综合竞争实力得以优化。

在团队核心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中,个体素质起着决定性因素,个体素质的形成和个体心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包括内、外环境和大环境小环境之分,对于人来说心理环境的形成往往不但对于本人的健康因素非常重要,对于人类的生命品质、人类的和谐程度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心理内环境,心理内环境是人们在先天心理意识随着自己的家庭氛围、受教育的程度、个人的生活阅历以及自我调控的逐步形成和深化中形成且不断更新。人的心理是人们在关注自己的周围事物、人群时产生的一种内心活动,这种内心活动对于周边的情况的变化做以处理、应对,一个人的心理环境有好坏之分,也就是有积极和消极心理环境的区别,形成积极的心理环境在对于眼前出现的各种状态的事件总是充满积极、愉悦的心情去自信面对,而消极的心理环境在应对事件时,总是以消极的心态去处理和应对,甚至会产生有障碍心理使自己的人生无形中形成一个过不去的坎,这就要求我们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内环境,会使自己受益颇丰。我们的身体犹如容器一样,当你以美好的东西承载时,它就会展现出美好的一面,正如我们的心灵,当你以愉悦、乐观、自信的心情去生活时,一种良好的心理内环境就已经构建,这时人生中的任何挫折你总是会以一种宽容、包容、融洽的心态去面对、处理,你的周遭环境也会呈现出良好的运转态势,阳光灿烂、笑容灿烂、声乐萦绕,美好的主旋律会成为你的人生节奏,人的心理环境的形成与个体的生活阅历、受教育程度以及自我调控有密切的关系,当你以积极的心态去处理事物时你的良好的心理内环境就已经形成,面对挫折勇敢面对,积极处理,探寻最佳的最有理性的符合自然之道、人生之道和自我做人之道的方法和途径。就自然环境分析,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中,人的心理、情感会产生一种温馨、宁静和被尊重被关爱的心理感受,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环境中,人们会产生一种不愉悦、缺少关爱、冷漠的心理感受,因此内外环境与心理内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拓展到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中,一个拥有良好心理环境的人和一个拥有不良心理环境的人之间的相处是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变的,当我们都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内环境时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就已经近在咫尺,这样的氛围中整个社会大环境会随之以一种更加和谐、积极、阳光、温馨、关爱为主旋律的畅想曲自主形成,个体得到了发展,团体核心凝聚力就明显提高,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运作就更加自主、良性、顺畅,因为一种核心凝聚力在推动着团体,促使它发挥它的运转机能。

企业核心凝聚力 篇6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聚合力、凝聚张力及核心支柱的辩证关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2-0099-05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各种因素中,有的因素的作用因时代的变迁而减弱(如地理因素),而文化因素却在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刘云山也指出:“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鉴于此,本文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聚合力、凝聚张力及核心支柱的关系为视角,探讨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强化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维系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这一精神纽带主要包括两大范畴:一是维系各民族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二是维系民族内部各社会阶级、阶层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精神纽带的第一个功能的衰退将会导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分裂,而精神纽带的第二个功能的弱化则会引起下层社会阶层的反抗。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社会意识、价值取向、行为选择、生活方式的日渐多样化给社会带来了一些消极因素,出现了诸如理想信念异化,思想道德滑坡,诚实信用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果放任自由,不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加以引领,势必会造成社会思想的混乱,甚至会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破坏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作用将无从发挥。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吸收一切有益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感,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社会多元诉求,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的巩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的第一个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各族人民所广泛认同与接受的价值理念,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内能够打击少数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能够推动海峡两岸在增进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扩大经济文化交流,使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对外,能够增强我国对西方腐朽思想的免疫力,抵制外部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社会阶层和睦相处、团结奋斗,能有效巩固和发展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的第二个功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作用得到了健康、持续的发展,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形式单一,社会结构简单,贫富差距较小,利益矛盾较为缓和。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形式的多样化使社会阶层分化加剧,新兴阶层不断产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贫富差距拉大,利益矛盾激化。共同的物质利益追求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强化的物资基础,在利益分配格局严重失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奢谈如何发挥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作用是无法想象的。这就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的第二个功能的发挥形成了新的挑战。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的有效发挥往往是通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保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复杂局面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现阶段我国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的利益矛盾,属于整体利益一致条件下人民内部的利益差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凝聚人心,是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观念的有力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实现各阶层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有利于在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中形成利益共享的价值理念,使原来由于利益矛盾冲突造成的混乱的价值观念得到提炼,得到升华,得到统一。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强化的根本保证,它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的两个功能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增强的内在要求

“民族凝聚力聚合力是民族文化结构内三大文化层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影响和协同发展而形成的合力。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内的三大文化构成要素是:从精神文明而言,主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革命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感召力和聚合力;从政治文明而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的强制力和制约力;从物质文明而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与科教兴国成就聚合而成的影响力。”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的大小与强弱,取决于民族凝聚力内核构成中的各要素是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合理调整,内核组合越合理,其聚合而成的合力就越大越巩固。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观认为,民族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是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中层结构,精神文化是深层结构。政治文明,就其文化属性来说,就是文化

哲学关于文化结构论中的制度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中层结构,是世界先进物质文明与民族传统精神文明的结合点,对民族文化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当代世界先进物质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结合点。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一直未能解决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中华民族凝聚力内核构成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化层次没能得到合理组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提高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目标出发,明确地提出了建设“两个文明”的思想,“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我们现在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2002年,江泽民在“5·31”讲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概念,把以往的“双文明建设”理论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三大文明建设”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的增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总体来说,当前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相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是明显滞后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的滞后性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内核构成的完善进程有所影响。

民族文化结构内三大文化层次的协调发展,亦即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的增强,客观上要求我国现阶段相对滞后的政治文明建设赶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并有效发挥其调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结合点的作用。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鲜明旗帜,对政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人民群众在价值追求上的共同愿望,能够有效地引领、推动和规范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二者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指导。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为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保证我国政治文明不走弯路,推动政治文明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政治文明调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结合点作用;在推动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作用。这样,我国民族文化内的三大文化层次得到了协调发展,实现了合理组合,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聚合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拓展的精神支撑

“民族凝聚力的凝聚张力,是指民族文化对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很强的凝聚张力,历史上辉煌的‘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就是中华文明在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不断拓展的结果。”近代以来,由于外敌入侵和国内统治者闭关自守、腐朽无能等原因,传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逐渐衰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对外交往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张力迅速增长,但“十年内乱”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进一步发展的活力被窒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张力在国际舞台上进发出旺盛的活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得到空前的壮大和拓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强大固然重要,然精神文化等软实力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贾庆林指出:“扎实推进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建设,要注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里所讲的“精神力量”、“精神纽带”指的就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我国只有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加强以文化为核心的国家软实力建设,才能增强我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贏得主动,才能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张力得到充分地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建设中居于统摄和主导地位。因此,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文化软实力,对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的进一步增强与拓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文化软实力通常以民族凝聚力作为其作用发挥的表现形式,而民族凝聚力的大小和强弱又取决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程度。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为我国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具有其他价值体系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和优越性,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指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不是提倡文化多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而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率地位的前提下,促进各种健康、有益文化的共生共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是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社会成员普遍奉行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能够极大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发展利益与文化安全,树立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张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彰显,实现质的飞跃。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核心支柱巩固的力量源泉

任何民族凝聚力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通过其核心支柱的影响力、号召力宋体现的。纵观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支柱经历了从“士”为代表的封建官僚集团到为“共和”而战的革命党,再到中国共产党这么一个更替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自形成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最伟大最坚强的核心支柱。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自身执政地位得到不断巩固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内核构成的三大要素之间实现了和谐发展,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得到升华。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法宝,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组织形式,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汇聚中心,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支柱,不断巩固和加强统一战线的过程,就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及其核心支柱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不断增强自身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不仅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而且关系到统一战线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能否得到巩固和发展。我们党历来对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十分重视,胡锦涛强调:“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系统的价值理念和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能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增进党派间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有助于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有利于使广大信教群众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能够全面兼顾和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有利于激发海内外同胞的爱国主义热情,形成海内外同胞大团结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先进性,通过制定符合整个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行动纲领,制定切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具体模范行动,才能使各民主党派信服并紧密团结在我们党的周围,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企业核心凝聚力 篇7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 调整专业结构, 建设特色课程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主要体现, 专业特色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按照专业教学标准对专业进行科学设置、合理调整是形成学校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高职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设置具有前瞻性和独特性的专业。要密切关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办学条件, 有针对性的及时增设与之所对应的专业, 逐步淡化、删减与经济发展不适应, 与产业结构不协调, 技术上难以升级换代的陈旧专业, 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专业布局。要依托自身优势, 以打造基础牢固、师资力量雄厚、条件优越、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为龙头, 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实现重点专业对重点领域、产业的覆盖面。要提高自身要求, 在基础领域和薄弱环节上下功夫、争上游, 主动跨入国家、省市重点专业建设体系。

高职院校在以专业建设和调整为突破口的同时, 还必须以特色课程建设为重点, 以此提升核心竞争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早在2006年, 教育部就明确表示, 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 高职院校的特色课程建设要突出新颖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较好的反映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程度。要修订课程标准, 加强教材建设, 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要审视和优化课程教学计划, 明确课程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是具有引领、辐射、集散等功能的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特别是“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的出台, 给重庆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兵工局的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主动适应重庆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 注重市场需求, 形成了以工为主, 工经管文艺相结合的与重庆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开设了28个专业, 并对各专业各课程各环节进行整体设计, 参考该专业技师或相当于技师等级的国标和行标, 结合专业实际、行业背景、地区特色等因素, 进行优化设计, 着力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爱劳动的高素质“兵工技师”和“重庆技师”。这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目前, 学校正在建设3个特色专业, 打造《供应链管理》等16门精品课程。

二、以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为导向, 塑造高品位有特色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学校在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气质的精神文明成果, 是学校累积之精华, 塑造个性产生大师培养人才, 凝聚师生员工的力量所在。大学精神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 是高职院校难以计量的宝贵精神财富, 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高品位的大学精神, 能提升学校的声誉、陶冶师生的情操, 在校园里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 价值、观念、利益日趋多元的今天, 高职院校必须始终坚持主流价值取向, 追求健康向上的大学精神, 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以育人为核心, 创造社会理想。要把大学精神融入到教学、科研、实习实训、技能竞赛、学生工作、后勤管理中去, 使大学精神深入人心。

被誉为“创造高校奇迹的专家”、重庆市“教育工作终身贡献奖”获奖者刘兴鼎教授曾言, 硬件是一个学校的骨架, 精神才是学校的气质和灵魂。多年来, 在他的领导下,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在这里, 只有我们没有我”的校训, 宣扬“德为根、人为本、和为贵、能为先”的办学理念, 坚持“一身两翼”的发展模式, 弘扬“四种精神”、“五个意识”、“六个观念”的属于机电学院独有的大学精神。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已融入到学院的每一处角落, 起到激励人、引领人、熏陶人和调整心态、规范行为的作用。

三、以实习实训为重点, 加快人才培养改革, 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技能、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 是高职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 固然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克服建设实训基地面临的投资大、占地广、建设难度大的困难, 确保实训基地如期建成。学校要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要盘活现有闲置资源, 整合现有设备, 释放存量资金, 建立新的融资平台。要遵循教育和市场发展规律, 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 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校企共建、校企合作, 宽胸怀、低姿态吸引企业投资共建, 走出一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路子, 不断改善实训基地的条件。要提升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 兼顾教育、实训、科技服务。要主动争取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的支持, 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

要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本地区本校实际出发, 制定切实可行又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衡量一所大学办的好不好, 首先看它培养人才的水平高不高。高职院校应该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同时要注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利用现有条件, 探索实训与生产相结合的模式, 不断改善实训条件。学校建设了总面积达16000㎡、仪器设配超2000多万元的堪称西部一流的实训中心, 且汽车维修与机电一体化获中央财政支持, 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放在实习实训和实验中, 积极引进企业共建, 率先在同内院校中推动孵化园建设, 创造经济效益, 实现产学结合。

四、立足本质, 突出重点, 全面行动

高职院校要提升核心竞争力还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敢于选拔任用品德好、有远见、懂政治、会经营教育、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担任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加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引进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检索系统, 满足师生学习的需求;清醒认识学校的科学定位和办学目标, 巩固已有教学成果, 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各种奖励制度, 表彰先进, 大力宣传典型人物的事迹;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形成完善的育人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注重师生员工的品德教育。

提升高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的形成离不开办学理念、办学实践的双重探索, 需要高职院校长期的努力。今年5月, 重庆市委、市府召开了职业技术教育会议, 并下发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具体要求, 符合中央的精神和重庆实际,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 职业技术教育的春天来了!高职院校要珍惜政策优势, 通过探索和试验, 形成特色鲜明又具有浓厚地方味道的办学理念, 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高职院校的优势所在, 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必然选择。

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无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这一人才的主战场, 使命光荣, 机遇无限, 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压力。高职院校必须打破旧观念, 从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内涵式发展为主, 从注重硬指标显性增长向注重软实力内在提升转变,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凝聚办学特色, 提高教学质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就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浅薄的分析, 旨在为高职院校发展献出微薄之力。

关键词:办学特色,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生命线[N].人民日报, 2011-4-27 (01) [1]人民日报评论员.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生命线[N].人民日报, 2011-4-27 (01)

[2]朱新民.德为根人为本和为贵能为先重庆机电职业学院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理性思考[J].中国培训, 2011 (03) [2]朱新民.德为根人为本和为贵能为先重庆机电职业学院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理性思考[J].中国培训, 2011 (03)

[3]喻爱和, 何容.机电类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与实践[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9) [3]喻爱和, 何容.机电类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与实践[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9)

企业核心凝聚力 篇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网络入侵行为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入侵检测系统IDS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快速、有效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为了提高网络入侵的检测能力,许多学者和专家对网络入侵问题进行相应研究,提出许多有效的检测算法[2]。网络入侵检测实质上是模式识别中的分类问题,首先收集网络状态数据,然后对网络行为进行分析,最后将网络行为分为异常和正常,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网络入侵检测主要包括两个关键步骤: ①网络特征提取和选择; ②分类器设计及参数优化。当前网络入侵分类器主要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贝叶斯网络和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进行构建,神经网络基于经验风险最大化原理,而SVM是一种专门针对高维分类问题的机器学习算法,泛化能力优异,避免了传统机器学习的局限性,大量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SVM分类性能要优于神经网络[4,5,6]。这些入侵检测算法要求样本大,不能对一些新的、变异的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存在漏检、误检率高的难题。为了克服机器学习算法存在的不足,有学者提出基于聚类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该类方法只能够描述凸数据的分类问题,无法正确描述非凸数据的聚类,而在网络入侵检测过程中,由于受到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原数据不能保证是凸性,入侵检测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用范围受限。为了解决传统聚算法存在的不足,文献[7]提出一种基于 α 核心集的多层凝聚算法( Mul CA) ,其无须训练数据,通过对入侵检测进行多层次的 α 核心集提取得到最顶层的核心集( 称为凝聚粗化阶段) ,然后利用数据间的高斯相似性自上而下对各层的核心集进行聚类( 称为凝聚细化阶段) ,实验结果表明,Mul CA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率。但是Mul CA算法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一旦不能成功选取顶层的核心集,聚类就失败,而且计算复杂性增加。

为了提高网络入侵的检测率,以降低误报率和误检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ul CA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首先采用KMeans聚类中心替代Mul CA算法的原顶层核心集,提高顶层的核心集选取成功率,在没有增加算法计算复杂性条件,提高算法鲁棒性,最后采用KDD CUP 99 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的正确率和检测效率,获得更加理想的网络入侵效果。

1 KM-Mul CA算法

1. 1 Mul CA算法

多层聚类中心( 称为核心集) 的凝聚聚类算法Mul CA( multilevel core-sets based aggregation) 利用多层次的 α 核心集的提取过程,随着细化过程的推进,算法的聚类中心不断增加,有利于提高算法的聚类效果。

( 1) 数据间的相似性

数据xi与xj的相似性定义如下:

其中,σ = σ0d,d为数据集直径。

( 2) 首要核心点

对于任意数据集X,首要核心点x*满足条件为:

( 3) α - 核心集

设x*1为任意X的首要核心点,x*2为除x*1外的X{x*1}的首要核心点,以此类推,x*k+1为数据集X{x*1,…,x*k}的首要核心点,X的α-核心集定义为:

式中,1 =[α* | X| ],| X| 为数据集X的数量,α 核心集规模控制参数。

( 4) 凝聚矩阵

其中,Px - xα体现的是数据集合X与其核心集Xα的相关程度。

1. 2 K-Means和KM-Mul CA算法的融合

Mul CA算法的步骤如图1 所示。Mul CA算法与以往的聚类算法的不同点在于其采用多层的核心集方式,将聚类数据分为多个层次进行分别聚类,这样在自上而下的聚类过程中,聚类中心的数目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方式提高了算法的聚类精度,并且适用于非凸性的数据集分类识别,是一种新颖而高效的分类识别方法。

从图1 可知,Mul CA算法一旦不能成功选取顶层的核心集,聚类就失败,就会导致网络入侵检测的正确率低,误检率和漏检率升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结合入侵检测数据的特点,将数据集分类为入侵数据和非入侵数据,然后利用K-Means快速准确得到数据集的两个聚类中心,以此代替顶层核心集,以保证顶层核心集的鲁棒性和正确性,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KMMul CA算法步骤:

( 1) 输入待分类的数据集X及所需要聚类的个数K。

( 2) 利用K-Means方法提前确定待分类数据集的聚类中心Y( K)。

( 3) 计算并输出数据集X的各层 α 核心集及相似性矩阵。

( 4) 利用Y( K)替换Xαm,并参照Mul CA算法细化阶段对数据集进行分类。

2 KM-Mul CA算法性能测试

为了测试KM-Mul CA算法的性能,利用高斯分布生成数据对聚类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具体的数据生成算法描详细参见文献[11]。分别产生2 个聚类区( 二类) 、数据区间为[- 1 4]; 3个聚类区( 三类) ,数据区间为[- 3 2]; 4 个聚类区( 四类) ,数据区间[- 4 4]人工数据集。选取三种类别的测试数据集的数据规模为100,Mul CA算法控制参数为 αMul CA= 0. 6,KM-Mul CA算法的 αIMul CA= 0. 3。对比结果如图2 - 图4 所示。

图中“□”表示该算法的聚类中心。可以直观看出KMMul CA凝聚算法的聚类效果要优于所对比的Mul CA算法和KMean算法,特别是当顶层核心集过于靠近两组数据的边界时容易出现错误的分类结果。

3 KM-Mul CA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3. 1 网络入侵检测基本流程

入侵检测是属于模式识别的一个学科领域,其基本工作流程如图5 所示。网络入侵检测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对入侵行为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识别,核心内容是入侵特征提取和分类器的构建。

原始入侵数据主要来源于应用程序、审计日志以及网络上的数据包等,其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如果直接采用原始数据建立入侵检测模型,那么特征的维度过高,造成维度灾难,并且冗余特征会对入侵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计算复杂度高。因此对网络入侵特征进行提取和选择,消除冗余特征,对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效果、缩短入侵检测建模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多层凝聚算法提高入侵检测检测效果。

3. 2 KM-Mul CA算法的入侵检测建模步骤

( 1) 原始数据中的各特征取值范围不同,会对网络入侵检测建模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先要对网络入侵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预处理,以提高网络入侵的检测效率,具体归一化公式为:

式中,xstd为标准差; n为特征数量。

( 2) 得到归一化后的入侵特征向量集,并确定聚类个数K,凝聚算法层级m。

( 3) 对入侵模板进行特征的提取、特征向量的构造及数据预处理,进而得到归一化的入侵模板特征向量集Y,并利用KMeans方法确定聚类中心Y( k)。

( 4) 计算并输出特征向量集X的各层 α 核心集及其相似性矩阵。

( 5) 利用Y( k)替换Xαm,并参照Mul CA算法细化阶段对数据集进行分类。

( 6) 根据入侵的特征向量集合,确定并输出所相应入侵检测结果。

4 网络入侵检测仿真实验

4. 1 数据来源

实验数据来自KDD99 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4 种入侵类型: Probe( 扫描与探测) 、Do S( 拒绝服务攻击) 、U2R( 对本地超级用户的非法访问) 和R2L ( 未经授权的远程访问) ,数据集中每条连接记录共有41 个属性: 9 个离散属性和32 个连续属性。选取的各类别样本分布如表1 所示。

4. 2 对比模型及评价指标

为了使KM-Mul CA结果具有可比性,采用Mul CA和KMeans的入侵检测模型进行对比实验,模型的性能评价指标为:检测率和误检率。检测率和误检率分别义如下:

4. 3 结果与分析

各模型的检测结果如表2 所示。可以看到,相对于KMeans算法,Mul CA算法的检测率更高; 相对于Mul CA和KMeans入侵检测模型,KM-Mul CA提高了网络入侵检测率,大幅度降低了误检率。对比结果表明,KM-Mul CA获得更加理想的入侵检测效果,验证了本文算法是有效的和优越的。

表3 为不同算法网络入侵检测建模时间。可以看到,相对于Mul CA算法,由于K-Means算法入侵检测建模时间最短,但是检测率最低; 相对于Mul CA算法,KM-Mul CA算法的入侵检测建模时间相对较短,网络入侵检测的效率得以提高,这主要是采用K-Means算法确定顶层核心集,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行聚类,计算复杂度降低,加快网络入侵检测建模时间。

为进一步验证验证KM-Mul CA网络入侵检测算法的优越性,选择当前两种典型的两种入侵检测算法进行对比仿真实验,它们分别为PRIDE[9]和DIDS[10]的算法。它们的网络入侵检测仿真结果如图6、图7 所示。对图6 进行分析知,相对于对比算法,KM-Mul CA算法提高了网络入侵检测率,同时从7 可知,相对于对比算法,KM-Mul CA算法的入侵检测错误率更低。

综合上述可知,KM-Mul CA算法是一种检测率高、速度快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可以满足网络入侵检测的实时和在线检测要求。

5 结语

为了提高入侵检测检测率,针对多层次核心集凝聚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均值分析和多层次核心集凝聚算法相融合的入侵检测模型,并通过仿真测试了本文模型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下一步将继续对多层次凝聚算法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聚类的准确性,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效率。

摘要:为了提高网络入侵的检测率,以降低误检率,提出一种基于均值聚类分析和多层核心集凝聚算法相融合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利用K-Means算法获取多层核心集凝聚算法的核心集,用其替代原粗化过程得到的顶层核心集,实现顶层核心集的快速准确定位,简化算法的计算复杂性。将KM-Mul CA算法应用到入侵检测模型,采用KDD CUP 99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获得理想的网络入侵检测率和误检率。

关键词:网络入侵检测,多层凝聚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支持向量机

参考文献

[1]卿斯汉,蒋建春,马恒太,等.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综述[J].通信学报,2004,25(7):19-29.

[2]Chirag Modi,Dhiren Patel,Bhavesh Borisaniya.A survey of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iques in cloud[J].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2013,36(1):42-57.

[3]饶鲜,董春曦,杨绍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系统[J].软件学报,2003,14(4):789-803.

[4]Ghosh A K,Michael C,Schatz M.Areal-time intrusion system based on learning program behavior[C]//Debar H,Wu S F(eds).Recent Advances in Intrusion Detection(RAID 2000).Toulouse:Spinger-Verlag,2000:93-109.

[5]Faraoun K M,Boukelif 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J].Neural Networks Learning Improvement using the Clustering Algorithm to Detect Network Intrusions,2007,3(2):161-168.

[6]Richhariya Vineet,Sharma Nupur.Optimized Intrusion Detection by CACC Discretization Via Nave Bayes and Cluste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Network Security,2014,14(1):54-58.

[7]马儒宁,王秀丽,丁军娣.多层核心集凝聚算法[J].软件学报,2013,24(3):490-505.

[8]肖国荣.改进蚁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网络入侵检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50(3):75-78.

[9]Amin Hassanzadeh,Zhaoyan Xu,Radu Stoleru,et al.PRIDE:Practical Intrusion Detection in Resource Constrained Wireless Mesh Networks[J].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2013,8233:213-228.

[10]Krupa Brahmkstri,Devasia Thomas,S T Sawant,et al.Kshirsagar.Ontology Based Multi-Agent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for Web Service Attacks Using Self Learning[J].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s(NetC om2013),2014,284:265-274.

企业核心凝聚力 篇9

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凝聚员工力量,集中员工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助推器、催化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守护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员工,员工凝聚力的强弱是决定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增强员工凝聚力的重要意义

凝聚力是将企业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体现着企业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企业的向心力。员工的凝聚力来自于员工自觉的内在动力,是企业精神的最高体现。员工凝聚力越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越大,企业发展势头就越好。因此,企业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一)增强员工凝聚力有利于打造高效团队

团队,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而集合起来的组织。团队要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具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锐意进取、敢于拼搏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一个高效团队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企业必备的优秀品质。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员工之间能否团结协作,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形象,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打造一批高效团队很有必要。

(二)增强员工凝聚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软实力

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的整体实力。一般而言,企业软实力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品牌战略、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运营管控、营销手段、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实际上,企业科学决策之后,企业规划能否实现、任务指标能否完成、产品质量能否保证等完全取决于员工的执行力。

(三)增强员工凝聚力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企业是由多个部门、多个班组、多个岗位和多数员工组成的集合体。要想顺利地完成管理、生产、经营等各项任务指标,需要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和每位员工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给企业带来或多或少的损失。尤其是当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更需要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难而上,共度难关。因此,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和每位员工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非常重要。

(四)增强员工凝聚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无外乎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现代管理提高经营水平,通过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技术革新提升产品质量,等等。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方法、运用哪种手段,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人来做,都需要企业的主体——员工来协助完成。因此,只有凝聚员工力量,集中员工智慧,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更高的利润,实现企业的高效益。

二、影响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因素分析

(一)企业因素

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前景因素和企业的环境因素。企业的环境因素又包括企业的外部生活环境因素(所处的地理位置)、企业的内部工作环境因素和员工的成长环境因素。这些是影响员工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等与员工的凝聚力成正比例的关系。企业的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外部生活环境方便,内部工作环境适宜,员工的成长环境优越,就能拴住员工、留住人才、稳定队伍,进而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增强员工凝聚力。否则,就会人心不稳,人才难留,不会形成凝聚力。

(二)经济因素

员工的凝聚力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良好而公平的薪酬福利待遇,是增强员工凝聚力的粘合剂。薪资报酬是员工为企业工作的基础条件,也是企业对员工个人价值的一种承认和兑现。员工收入的多少,不仅是企业衡量员工业绩的指标,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员工个人的劳动价值。员工收入可观,自我满足感就强,思想就稳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就会增大。因此,经济因素是影响员工凝聚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包括各种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科学、合理、规范的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创造力、增强员工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如果管理制度过于宽松,会造成部分员工过于散漫,难以形成凝聚力;如果管理制度过于严格,又往往会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对企业的归属感,继而降低凝聚力,甚至产生离职的现象。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一以贯之地得以落实,需要企业领导者认真研究、悉心把握。

(四)领导因素

这里的领导既包括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也包括高层、中层管理人员和班组长。领导是企业的决策者,是企业的核心人物。领导能力、管理水平、行为方式、人格魅力、个人品质,包括兴趣爱好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和员工。另外,一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善纳群言的领导班子也会对企业和员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五)文化因素

文化是一种力量,具有引领作用。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它不仅引领着企业前进的发展方向,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给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给员工带来持续的正能量。一般来讲,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越高,归宿感越强,凝聚力就越大。

(六)员工因素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员工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同质性,以及员工之间性格、知识的互补性,对企业员工凝聚力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同质性和互补性的大小强弱与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大小强弱成正比例关系。一个团队中,成员的兴趣爱好大致相同,理想信念、奋斗目标趋于一致,性格、知识能够互补,就容易形成凝聚力。

三、增强员工凝聚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

一是通过环境布置、大会宣传、班组讨论等形式,大力营造“员工为上、生产为本、发展为重”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员工处处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树立“企业发展我受益,企业困难我无利”的责任意识,让员工与企业自觉地融为一体。

二是通过选树典型、表扬先进等形式,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斗志,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观念,让员工自觉为企业争荣誉、讲奉献。

三是通过QQ留言、家访慰问、给员工过生日等形式,争做员工的良师益友,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员工切身感受到领导的关怀、企业的温暖,自觉地关爱企业这个大家庭。

四是通过召开恳谈会、设置意见信箱等形式,畅通民主渠道,让员工自觉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五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竞赛活动,让员工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增进感情、促进团结、增强自信,使他们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天天保持好心情。

六是加强沟通协调,及时交换信息、互通有无。重在交流思想、加深感情,意在理顺员工情绪、化解思想矛盾,防止发生误解和推诿扯皮的现象,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

(二)强化教育引导,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守纪意识和奉献意识。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讨论、体会交流、工作例会、典型引路、启发诱导或者通过看电影、讲故事等方法,让员工及时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企业的组织文化和相关的知识技能,尤其是企业的发展历程、成就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二是企业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员工解决和克服遇到的各种难题,不断增强亲和力。有时一个微笑、一个示意、一句问候,甚至点点头、握握手、拍拍肩都会让员工感到自豪和温暖。

三积极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定期不定期地找员工拉拉家常、聊聊天,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

四是强化业务培训,让员工熟练掌握胜任本职的业务技能。通过以老带新、岗位练兵、技能大赛、进修学习、外出参观等形式,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让员工真正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五是发扬民主、广开言路,认真听取并及时回应员工的意见建议。对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要认真吸纳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六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兑现承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让员工引以为荣、引以为豪。

七是严肃组织纪律,及时奖勤罚懒。对业绩突出的员工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戴红花、给荣誉、施重奖;对违反纪律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企业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三)关注员工利益,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一要建立健全各种保障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员工利益的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合法化,并公之于众,自觉接受员工的监督。

二要关注员工的成长进步,多给员工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针对员工的自身条件,搞好职业规划,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真正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三要积极改善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创造拴心留人的育人环境,用优良的环境感染员工、培养员工、造就员工。

四要切实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经常开办知识讲座,进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定期为员工交纳“五险一金”,每年组织体检,建立大病统筹等,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企业核心凝聚力 篇10

随着AICM会员单位的持续增长, 协会目前已涵盖了60余家在华有重大投资的跨国化工企业, 致力于为中国的化工业管理带来全球最先进的实践经验。“协会的新成员将有机会在AICM所专注的责任关怀、产业政策促进及行业形象建设等领域分享更多的价值”, 张康明先生说道, “AICM持续壮大的领军化工公司队伍彰显出国际化工公司在华不断增长的信心。AICM的会员企业正积极为中国带来最佳实践经验, 并进行本土化实施和推广。”

2014年6月18日, 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 (AICM) 主办的“责任关怀”《北京宣言》重申仪式在上海举行,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恪守责任, 共创未来”。约120名参与者见证了40家成员公司重新签署《北京宣言》。

企业核心凝聚力 篇11

一、培育新社会阶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国梦,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没有社会各阶层统一的价值观,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和人民的精神支柱,行动向导,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我国社会各个阶层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提供了目标和准绳,是我们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培育新社会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制西方的价值渗透,凝聚中国力量的需要。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实践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 、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是一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西方并不想看到中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演变。例如,通过支持网络意见领袖等在网上散布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等等言论,对我们进行价值观渗透。因此,培育新社会阶层、尤其是其中公众人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有利于抵制西方的价值观渗透,有利于坚定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

2.培育新社会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清除错误价值观,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而统一思想的需要。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实现中国梦进程的必经阶段,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需要社会各个阶层达成思想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整体实力迅速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新社会阶层,一方面形成了崇尚创新、崇尚拼搏的积极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唯利是图, 崇尚拜金主义等消极价值观。随着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后,全面深化改革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展开。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树立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要求人们在工作和做人中,能够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然而在实践中,唯利是图, 崇尚拜金主义等价值观阻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的实现。因此,培育新社会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消除唯利是图, 崇尚拜金主义等阻碍全面深化改革的错误价值观念,有利于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而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形成思想共识。

3.培育新社会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需要。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是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人民和美、幸福的生活过程。

社会和谐,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阶层为之付出努力,尤其需要新的社会阶层承担更多的责任 ,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培育新社会阶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接纳、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加自觉地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公正和透明的社会氛围中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二、培育新社会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的路径

要培育新社会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就要着重从制度建设、发挥媒体导向作用和经济道德建设等方面进行。

1.加强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减弱新社会阶层的焦虑。新社会阶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受益较大的阶层,其经验和知识使得他们不希望社会发生巨大的震荡,因此,在政治信仰上共同是拥护改革开放政策, 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对公权力影响的有限性、自身社会地位的不稳定性,急于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及对于未来持续获利和财产安全的不可确定性的忧虑等问题,都是这个阶层的心理焦虑的难题。因此,要一定程度地消除新社会阶层的精神焦虑,将新社会阶层的力量更好地凝聚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上,就要通过培育新社会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制度建设上吸纳新社会阶层人士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1)将新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持续不断并且适度地纳到各级人大或政协,发挥其参政议政的潜力,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地方社会发展。这样既可以消除其思想顾虑,有助于不同群体利益的表达和利益整合,也有利于新阶层在参政中提高参政议政素质,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平、公正”带来的好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其心,增强其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动力。同时,又要规范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控制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可能带来的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过程中发生的诸如行贿、腐败等非法行为等。

(2)拓展网络参政和其他方式的新型政治参与方式。例如,向官方网站的市长邮箱提交意见;参加各种听证会;通过媒体反映意见和建议,等等。

2.在发挥媒体导向作用上,注重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使得个人受到濡染。

(1)要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舆论阵地,尤其是占领不断扩大影响力的网络阵地。

(2)要整合传播媒介,在重视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形式鲜活、内容充满主旋律的建设外,还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传播手段如数字网络载体,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立体互动的理论传播体系,使得党的理论能够广为知晓。另外,进一步鼓励出版更多的反映时代、反映生活、格调健康的优秀电影作品和文学作品,把党的方针政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活泼清新地向受众传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被受众喜闻乐见。

(3)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光荣的社会氛围。要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文学作品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新社会阶层中的典型人物以及社会各个阶层中的典型人物,用他们的事迹打动人心,用他们的精神鼓励人们,用他们的荣誉去鞭策、示范人们,从而引导人们去效仿。

3.以经济道德建设为抓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根据新社会阶层大多从事经济工作和中介服务工作的职业特点,着重以经济道德建设为抓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1)全力铸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企业精神,推动新社会阶层提高履行社会责任意识。由于上网成为新社会阶层的一种生活方式,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自己的企业网络文化平台。自觉抵制来自西方等非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化的诱惑、 渗透,摒弃一些错误价值观念,形成企业爱国、爱企、敬业的企业精神,提高新社会阶层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

(2)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促进新社会阶层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通过多种方式的针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学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内容、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之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既能够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地参与市场竞争和较高的公德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意识,赢得社会对其职业的尊重和尊敬。而获得较高荣誉感的新社会阶层反过来又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促进社会良性循环,增强各阶层之间的和谐。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新社会阶层的职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新社会阶层的职业理想。

作为我国市场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社会阶层,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深厚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要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并通过努力工作,诚实劳动和创造,超越职业上的困难和挑战,付出辛勤的汗水,实现其职业理想和目标。这既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具体职业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新社会阶层提出的经济道德要求,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认识清楚这些道理,使之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联系在一起,在尊重经济规律、提高道德修养、承担社会责任中,通过创造社会财富、提升服务品质来分享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

总之,通过对新社会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公平、正义、法治意识,爱国、敬业意识,与其他阶层和谐意识,扫除其错误价值观障碍,减弱其心理焦虑,使之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中,为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11.

谈谈如何增强企业凝聚力 篇12

1 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 这是很多管理者都在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不拘一格公正选用优秀人才, 让那些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管理要以人为本, 真正做到从待遇、情感、事业上留住职工的心。爱惜那些年龄偏大而具有专有技术特长的人才, 建立亲密的师徒关系, 保持专有技术的连续性。另外领导要从各个方面关心职工:一方面要处处为职工着想, 逐步增加职工收入, 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透明度, 增加职工对企业的认知度, 职工真正把企业的利益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成为关心企业爱护企业的真正主人。

2 把企业办成职工的家

企业要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馨, 看到未来的希望, 那么企业就必须办得像个家, 职工就会自愿以企业为家。若职工在企业工作、生活中有一种自豪感、优越感、幸福感, 且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那么他们定有一股甘心情愿为企业奉献的拼搏精神。

3 正确行使领导职能

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是一种借助他人完成目标的过程。领导者要在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 善于运用民主的方式、恰当的授权方式, 给企业成员和各级管理者以参与企业管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了解职工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以避其所短、扬其所长, 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的。

4 加强企业规范建设

(1) 健全完善的企业规范, 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财务制度等, 是鼓励先进, 约束落后, 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在一个企业里, 如果先进的得不到鼓励, 落后的受不到触动, 就会人心涣散, 使企业的凝聚力大打折扣。此外, 加强企业规范建设, 还有利于培养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倡导“比、学、赶、帮、超”的企业精神。

(2) 加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最核心的还在于要有一个向心力。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一个企业要有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企业的价值观。只要将企业的价值观贯穿于公司各项工作的始终, 且得到员工的认同 (认同的前提是企业价值观与自己的价值观相互促进) , 那么企业内部的团结是不用外力助推的。

(3) 企业要有和谐的生活和工作氛围, 包括对非正式组织的合理引导, 使其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 主要的途径包括沟通、业务指导等。

(4) 个人发展是增强企业凝聚力不可缺少的环节。金钱的满足只是人的最低欲望, 个人的发展则是它的升华。

5 建立规范的薪酬制度

(1) 薪酬是促进员工工作的原动力, 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必不可少的条件。稳定的收入才能更好地调动工作地积极性, 并且收入的多少从一个方面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是对于付出的回报, 是企业对于员工的认可。

(2) 要想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 只发死工资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公平合理的、让大多数职工都能理解的、比较规范的奖惩制度, 这个制度将牵动整个企业的动向, 奖罚分明尤为重要。奖就奖出职工的干劲, 让职工感到有奔头, 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头和智慧;罚要罚出职工的志气, 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今后不再出现同样的过错, 所以同样能罚出职工的警心。同时, 考核办法不能千篇一律, 公司应根据各个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奖惩办法, 要分清车间与车间、检修与运行、部室与车间等不同奖罚, 严防“奖罚大锅饭”的形成, 让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 作为企业不要怕职工挣的多, 因为职工收入越高, 往往说明企业效益越好。一个企业通过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职工为企业节约或创造出的经济效益可能上百万, 而奖励给他们的也不过百分之一二。广大职工情愿去付出艰辛的劳动而得到一定的奖励, 也不愿意平庸工作而度日。同时人们在快乐的情趣中工作, 即使工作量大些, 也会感到轻松愉快。单位领导应当看到这一点, 想方设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往往是动力越大, 效益越好。

6 加强人性化管理

(1) 企业管理要禁止以罚代管, 而要用温情去管理, 即用制度去规范人, 用行动去感召人, 用话语去鼓励人, 用物质去激励人。也就是说, 以教育为主, 从情感上、认识上、精神上加以影响, 让职工感到企业像亲人般的热情, 家庭般的温暖, 甘心情愿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去努力拼搏;尊重并理解他们, 关心他们, 逐渐由人管人变为自管自, 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企业管理上升到人性管理和道德管理;挖掘职工的内在潜能,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真正做到领导和职工拧成一股绳, 企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

(2) 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感到思想工作难做, 特别是有些党务领导认为自己待遇相对偏低, 在职工中说话也没有威信, 导致有的企业思想工作形同虚设。其实, 做思想工作不需要什么大道理、空口号, 只要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 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解开他们的思想情结, 处处关心他们, 树立领导干部在职工中的威望, 那么, 领导在职工中就会有感召力。作为一名单位领导, 应当是人人敬威的领导, 而不要做人人敬畏的领导, 更不要成为人人惊畏的领导。

(3) 作为企业只有理顺人心, 检修人员才能尽心尽责搞好设备维修, 操作人员才能更加爱护设备, 设备才能在完好性能下长周期、高负荷运转, 真正做到人机和谐, 管理人员才能精心工作。

7 结语

管理是双向的, 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与领导干部之间、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管理部门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增加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 增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凝聚力, 如此, 企业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企业的未来才能更加宽广、企业的市场竞争才能更有生命力。

摘要:本文通过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挖掘职工的内在潜能,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以降低因“消极怠工”而增加的成本, 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目的。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上一篇:临床分离下一篇:养护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