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2024-07-09

创新企业核心能力分析(共12篇)

创新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篇1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已日益成为企业开拓市场、获取企业长远发展空间的保证。

1 核心竞争能力的概述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指的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从构成上包含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企业拥有的能力。企业成功的背后, 不仅要拥有丰富的资源, 还需要有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 能力的特殊性在于其相对难以模仿和转让。企业获得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创新, 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 只有不断地创新, 核心竞争能力才能永远保持其生命力。

2 不断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石

2.1 创新对核心竞争能力的意义

核心竞争能力的不断积累过程也是企业持续创新的过程, 是企业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企业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创新, 具备在竞争环境变化时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创新能力, 才有发展的强大动力。

2.1.1 创新本身是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核心专长

彼得·德鲁克宣称:企业组织需要一个核心专长——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层次, 企业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 创新才更加容易实现。创新在软件产业来说非常重要, 北京用友软件从e-HR V3.5到ERP- U870再到ERP-NC V5.0, 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解决方案等方面实现了创新性突破, 用友公司的成长历程就是靠创新——企业的核心专长来保持其竞争能力的。

2.1.2 注重创新可以促进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发展

企业注重对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发展, 可能会导致边际搜寻和路径依赖, 进而影响企业依赖于既有的战略模式, 使企业形成运行“惰性”。当市场发生变化时, 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从而使企业陷入过分依赖某一能力的陷阱, 导致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发生蜕变, 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企业一旦拥有创新能力, 就会通过不断创新使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落后于市场和技术的发展。

2.1.3 创新为企业带来持续租金

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认为, 要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以创新为基础的竞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摩托罗拉公司、通用电气实行的“非革新不可”的自我约束都显示出公司和企业家们努力创新并激励员工去创新的方式。

2.2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涵

(1) 创新与核心竞争能力相伴而生。

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每一个新产品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尽管在创新的时间上有长有短, 但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感觉到创新是伴随技术能力的提高、吸收、转化而进行的。

(2) 企业的核心优势所依赖的能力体系。

主要由创新能力提供的, 它为企业在较长时间内实行以技术更新为基础的多元化战略提供了基础条件, 即创新能力具有企业战略潜能。创新与核心竞争能力的关系受多方面的影响, 如技术进步、消费者需求、竞争者动向、产业走势等。

3 影响创新的诸因素解析

3.1 制度创新是前提

制度创新是指企业在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是企业整体创新的前提。我国企业制度上的创新, 首先是企业应围绕着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通过股份制改造解决企业资本和资产优化配置的问题;其次是要建立严密的人才选聘、晋升制度;再次是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股权分配制度和工资制度;最后还要有严格的监管制度。

3.2 技术创新是核心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和基础, 是培植核心竞争能力基础的关键,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尤其是对核心技术的创新。SONY公司主张以“技术”为产品的象征, 其产品更精、更细、更领先, 成为世界家电业的顶尖产品, 从而使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得以形成。

3.3 管理创新是保障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资源运用上采用新的组织方法的过程。企业管理水平决定企业的效率, 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 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 才能保证企业机构合理、管理规范化, 企业在竞争中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内外部条件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只有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 才能有效地组合企业内部条件, 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 避开环境风险, 寻求企业最大的发展空间。这要求企业加强战略管理、设计柔性化组织结构、重视知识管理、强化人本管理等。

3.4 营销创新是关键

企业应树立社会营销观念, 进行市场、营销技术、营销组合、营销人才创新, 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力, 巩固企业品牌的竞争能力,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3.5 企业文化创新是灵魂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行为准则和文化氛围, 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 对外保持企业竞争能力, 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不断发展壮大, 引领企业不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是企业在当今激烈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3.6 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企业创新能力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能力。由于它具有模糊性、不可模仿性, 使它成为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观念创新旨在倡导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 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4 提高创新能力的策略

创新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创造更好的企业效率, 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策略有很多, 如企业运行机制的转变、营销手段和管理方法的改变、核心技术的研究等, 都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下面仅对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策略做一下讨论。

4.1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以企业为基础的实践活动。许多中外成功企业的案例已经告诉我们, 学习力和创新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 这个“力”是指“能力、动力和毅力”。一个企业缺乏持续的学习力和创新力, 企业将会失去竞争的优势。建立学习型组织就要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 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组织, 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力量源泉。

4.1.1 树立企业高层管理者强烈的创新意识

企业高层管理者既要有创新意识, 明确企业的创新方向, 善于发现哪些是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创意, 又要把这些创新思想投入到行动中, 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 特别是要把那些分散的、不连贯的创新技术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 才能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使创新真正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

4.1.2 员工的一专多能, 培养学习创新能力

学习型组织是将企业视为一个学习系统, 部门间的关系已不再是各自独立的、相互割裂的, 而是系统间的紧密联系, 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都是全系统中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互联网的发展, 企业部门内的分工和职能进一步模糊, 企业的运行、项目的运作都是各部门同时启动, 协同作战, 极大地提高了对企业员工, 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

4.1.3 创造从日常经验中学习创新的机会

为了使员工自我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 必须创造使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机会, 使创新蕴涵于日常工作中, 并鼓励员工从日常工作做起, 而且这种学习应是开放式的和交流式的, 能实现组织的共享。

4.2 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文明承继和不断创新的结果。承继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辩证的扬弃。要善于总结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精神和典型经验, 吸收其丰富营养和文化精髓, 着眼未来发展需要整合和创新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等, 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企业文化是孕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土壤, 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首先, 要在组织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励组织重要成员的积极性, 激发组织全体成员的创新欲望, 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其次, 培养组织的创新文化。文化创新是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西门子公司的准则是“我们以创新塑造未来”。创新应该是一种文化, 而不是企业一时的现象, 只有把创新作为一种文化, 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 才能深深地根植在员工的头脑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行为方式, 成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 反映时代精神, 体现时代发展的方向, 保持企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管益忻.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45-46.

[2]郝利花.中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现状分析及建立[J].经济管理, 2002 (9) :21-23.

[3]唐映.企业竞争能力从何而来[J].市场论坛, 2005 (2) :120-121.

[4]王艳杰.如何提高中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J].企业经济, 2002 (1) :32-33.

创新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篇2

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

1、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大都是耗能高、浪费大的企业。其设备大部分很陈旧,全国中小企业1/4以上的设备超过了折旧期。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技术比国际水平落后5-10年,单位产品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产品可靠性和寿命低20%。

2、技术开发与吸收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从技术创新的技术源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技术创新方法主要来源于外部(约占70%),而不是内部(约占30%)的研究与开发,表明我国企业自主技术发展能力较弱,对外部技术依赖性强,这就使得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技术储备,在市场竞争中难形成技术优势和技术特色。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在引进的过程中,将主要资金用于生产设备的进口而忽视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的引进,缺乏对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3、我国科技竞争力下降。自1979年起,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每年都要发布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其中能够表明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是技术指数。

已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1-2002》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7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53位;《全球竞争力报告2002-2003》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8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63位;《全球竞争力报告2003-2004》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102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65位。以上是近三年的数据表明,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还比较弱,并且落后于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巴西和印度。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1、企业制度落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或运作的不规范,致使企业仍然是产权不清,企业缺乏一套相对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后果是使企业难以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也就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不健全的融资制度使技术创新资金不足。2001年由中国企业家系统进行的中国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对企业创新的调查显示技术创新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和银行贷款,其次是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针对妨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42.5%的经营者认为“创新资金引进渠道不畅”是妨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关键因素,该因素排在第二位。可见我国的融资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贷款歧视”,如对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投资偏好较弱,程序繁琐的审批制度也不利于推进创新;资本市场发育滞后,限制了创新资金来源;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制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诸因素共同作用使创新资金源渠道单一,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无法很快进入技术创新领域。

3、技术创新市场信息匾乏。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大、周期长,具有很大的风险。而企业作为向社会提供产品的部门,其生产活动必然要受到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制约,要化解技术和产品蕴含着的风险因素,增加成功的百分比,就必须灵敏、准确地分析和预见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但是我国企业在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制度信息等方面反应缓慢,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持。据调查,缺乏信息或技术和市场信息不足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这造成企业在信息调查、收集、处理、预测、决策、反馈等方面的滞后。企业得不到相应的信息服务,而陷入“被动创新”,即“不创新死,创新找死”。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既不知创新进展,也不知竞争对手的创新谋略,而处于盲目创新状态。

4、技术创新市场中介组织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关系形成之前,相互之间有一个搜寻、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许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或某类资源缺乏。这些均需要发挥中介机构综合、互动和集成的优势。

我国中介机构数量少、中介组织运作不规范、人员素质低、机构设置不合理、技术设备落后等使市场中介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桥梁”、“助手”作用。此外,中小企业之间协作联系薄弱,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技术与营销网络,中小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高,增加了技术创新的成本。

三、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1、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良好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开发贷款政策、技术开发经费成本化政策、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减免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融资等政策。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贷的支持作用,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扩大科技信贷投入。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

2、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国家应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市场的培育、建设和规范,形成全国统一的科技市场,实现科技创新资源、成果的全国共享与转化,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也有待完善。在美国,政府就建立了小企业管理署专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一系列全方位、优质的服务。我们应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条件。

3、运用政府采购等政策行为,形成政府或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需求,或者运用“购买行为”来影响技术创新。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采购和出口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政府部门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大市场,通过政府购买自然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成果的问世。美国硅谷的许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壮大,都依赖于政府采购合同的支持。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能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体

1、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增强创新的动力和压力。

2、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企业家是技术创新机会的发现者和技术创新的发动者。实践表明,高速成长的企业无不是在创新型企业家的推动下发展的。

3、完善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从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规划和创新决策上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三)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

积极推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各有所长,不可替代。科研机构与高校偏重于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在涉及技术原理方面的创新具有明显优势,拥有更多科技发展动态信息,高校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企业擅长工程制造、工艺、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它们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加速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四)加强技术创新市场信息的建设

市场信息不足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增强技术创新市场信息使得企业知道进行哪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竞争对手的创新策略,不至于处于盲目的创新状态。中小企业要面向市场,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信息系统。

(五)大力培养技术创新人员

我国从事r&&d的人员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要低许多,而且我国科技人才流失、人才断层、科学家健康状况不佳等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供给。因此要加快培养我国的技术创新人才。

(六)要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

要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研究开发水平,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一是加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二是加大金融部门对技术创新的贷款,建立资金投入风险机制。

创新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篇3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出口企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海关总署预计,200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可望达到1758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4%,净增3300多亿美元,其中出口约9630亿美元,增长27%,进口约7950亿美元,增长20%。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加工制造水平稳步提高,部分商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份额,我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地位日益稳固。但是,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出口增长质量不高也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本文拟对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出口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淡漠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而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许多的出口企业就是以此为出发点,搞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装配业、一般产品制造业等,也就是说国外厂商要什么,出口企业就生产什么,挣的就是加工费和国家的出口退税。相比较自己开拓国外市场来说,这样的出口方式风险小,利润比较稳定。这就导致有些出口企业满足于现有利润,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意识。

2.对于引进技术无法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引进先进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手段,到2005年,累计引进国外技术合同金额近1100亿美元。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10538项,合同总金额2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技术引进不但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出口企业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产生了依赖心理,不去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习惯于搞技术引进。许多企业或者是认识不足,或者是技术人员力量不足,对买来的技术不去进行改进、完善,导致消化吸收创新无法进行。消化吸收弱,导致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3.自主创新缺乏资金支撑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作为反映投入强度的相对数指标,是当前在科技领域最能够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的一个概念。《200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达到2450亿元,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1.34%。应该说,这一数字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来说,中国的R&D投入仍显偏低。2005年这一指标韩国是2.64%,日本是3.12%,美国是2.6%,德国是2.5%。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自主创新缺乏资金支撑。

二、增强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1.出口企业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加大研发投入

自主创新要落到实处,首先出口企业在思想上要重视。目前,我国许多出口企业由于仅依靠数量扩张,产品雷同,附加值低,导致出口价格不断走低,利润不断减少。所以,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制定一个长远的出口战略规划。国家当前的目标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过去“量大价廉”的粗放式出口已不被提倡,出口企业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不要满足于当前低价出口和加工装配所形成的利润,要在研发上舍得投资,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研发资金,逐步实施高附加值的自主创新出口战略。

2.出口企业要做好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

我国目前的国情是科技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自主创新应以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事实上,即便是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等国也善于利用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来提高竞争力。出口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后,不仅要利用它快速形成先进的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原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改进、完善。我国的家电、通讯技术等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效果明显,涌现了TCL、康佳、美的、华为、中兴等一大批典型。这些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它们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3.企业要尽力自主开发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核心技术是指某业界或某领域同类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通常会赚取高额利润,例如拥有CPU的英特尔。反之,靠购买技术来完成产品制造者则受制于人,利润空间有限。我国2006年制造业500强中,计算机及零部件制造业的平均资产利润率最低,为0.07%。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计算机及零部件制造业所需的核心技术我国尚不掌握,需要购买和支付使用费。所以,当涉及产品核心技术或原创技术时,若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自主开发应为首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持技术先进、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的奇瑞汽车从开发自己的车型,到攻克汽车核心技术——发动机制造,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奇瑞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一口气开发出了18款发动机,排量从0.8升到4.0升,从三缸机到V8,从汽油到柴油,排放全部可以达到欧Ⅳ标准,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依靠自主创新,奇瑞的出口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相继在俄罗斯、伊朗等地建设了合资厂,在委内瑞拉和巴基斯坦等地开展了客车装配业务,2006年更是与汽车巨头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AG)汽車公司合作,汽车将要出口美国等国。

4.加大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力度,努力开创自己的品牌

自主创新还应当包括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包括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公司内部如果能对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效率,同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沃尔玛的成功靠的就是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在1969年租用了IBM360型计算机进行货物配送管理,上世纪80年代初,又花费2400万美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专门用于自己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和出色的管理为沃尔玛带来了巨大的回报。我国的出口企业应尽快摒弃惯用的价格竞争策略,学会运用管理、品牌、包装、公关、广告等各种非价格竞争的手段,通过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在营销中使用自主创新品牌是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营销方式。国家在外贸发展基金中专门安排了“出口品牌发展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培育发展出口名牌。如果是列入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在进出口配额、技术更新改造项目、产品研发等方面还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所以出口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条件成熟时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以获得较高利润和附加值。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用品牌战略实现企业出口的跨越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创自主品牌与贴牌相比,意味着要培育市场,意味着在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形象宣传等方面要投入大量人、财、物力进行精耕细作,意味着面临相对漫长且没有回报的培育期,所以出口企业在开创自己的自主品牌时,需要算好成本账,选好建立自主品牌的时机,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

5.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自主创新,弥补出口企业自身研发力量的不足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因此,出口企业可以联合有实力的高校与科研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弥补自身研发力量的不足,进而开发出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自主创新产品。我国著名的轮胎企业三角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三角轮胎集团依托自己的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合作,培育出了自己的核心技术,靠自主开发能力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产品远销欧洲、美洲、大洋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2.5亿美元,目前在世界轮胎行业50强中排名第十二位,经济效益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对提高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有益的,尤其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因为自身技术力量薄弱,开展产学研合作更是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周苹:我国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解析,国际商务,2006年2期

[2]邓红辉:三大创新指标远低于发达国家,南方周末,2005-11-18

[3]奇瑞汽车:用自主创新打造中国汽车的奇迹.中国广播网综合报道,2006-6-19

[4]http://www.mofcom.gov.cn:2006年我国技术引进再创新高 欧盟成最大来源地2007-01-09,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5]http://finance.ce.cn

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篇4

一、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界定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本文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有效运用企业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建立新的技术平台或改变核心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其指标体系应该包括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活动能力、产出能力和环境能力等四个方面。

(二)构建企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根据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涉及的影响因素,参考已有研究成果,从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活动能力、环境能力等四方面建立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限于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以各省、市、自治区①(不包括港澳台)分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第一、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第一、二、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年鉴》(2012年、2013年)等相关资料。

(三)确定研究分析方法

由于上述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涉及较多指标,且各指标均是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大量重叠,这种信息重叠有时会抹杀事物的真正特征与内在规律。因子分析正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由原始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错综复杂的指标归结为少数几个主要因子,进而帮助我们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因子分析的优势在于能消除指标间信息的重叠,并根据指标所提供的原始信息生成权重系数,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随意性。基于此,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因子分析中,对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原始指标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之和的形式:一部分是少数几个不可测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另一部分是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子。因子分析模型为:

式(1)中,X为原始变量,F=(f1,f2,…,fn)T为公共因子,A是因子载荷矩阵,ε=(ε1,ε2,…,εp)T称为特殊因子。且满足f1,f2,…,fm不相关。

虽然上述方法提取的公共因子是不相关的,但其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往往很弱,不容易解释公共因子的实际含义。这时可以通过旋转变换,进而得到比较容易解释的公共因子。旋转后的公共因子能较好的反映原始变量包含的信息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有利于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公共因子可以表示为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即:

式(2)计算出来的值称为因子得分,进一步,可以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wi)为权,由各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得到综合因子得分F':

二、实证分析

基于上述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建模,以期反映区域自主创新的特点与优势。

(一)分地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基于KMO和Bartlett统计量检验可知,分地区观测样本的KMO值为0.697,Bartlett球度检验的近似卡方为458.949,其相伴概率为0.000,表明分地区数据适合于因子分析法。并按照公因子特征根下降速度最快原则,选入4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561%。由于未经过旋转的载荷矩阵中,自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含义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对公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

经过旋转后,第1个公因子F1在X8、X10、X4、X9、X7、X6、X5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将F1命名为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和活动能力。第2个公因子F2在X1、X2、X11上有较高的载荷值,可以将F2命名为自主创新投入能力。第3个公因子F3和第4个公因子F4在X13、X3、X12上有比较高的载荷值,可以将F3和F4命名为自主创新环境能力。其中,F3主要是反映自主创新市场环境能力;F4主要是反映自主创新政策环境能力。

根据表2,从综合排名来看,江苏省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1,广东省第2,上海市第3,浙江省第4,山东省第5,北京市第6,天津市第7,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中西部经济稍微落后省份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靠后,说明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基本上与当地经济发展整体状况一致。这主要是由于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是互动互促关系,在自主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反过来经济发展又为自主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从而使得东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更强、速度更快、质量更高。

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和活动能力(F1)说明对我国区域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起最大作用的是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和活动能力。江苏省在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和活动能力上排名全国第1,其他东部省市(如: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等)产出能力和活动能力也都比较靠前,表明创新产出和创新活动对整体创新能力起决定作用,主要受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这与东部省区规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产出较多和活动较为活跃的现状是相一致的,2013年江苏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最高,达到19714.2亿元;广东的专利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最多,都高达9.7万件。2013年江苏的R&D项目数、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最多,分别达到4.9万项、41.3亿元和642.1亿元;广东的R&D项目经费最多,达到1131.9亿元;上海引进技术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最多,分别达到71.5亿元和22.1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东部省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较多,但其中发明专利申请的占比和成功率却相对较低,专利质量并不是很高。同时,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技术改造方面经费和引进技术经费支出较多,但在购买国内技术方面支出却较少,很大程度上是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然后加以改造,所以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国内核心技术相对缺乏,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对于现今技术的要求。

自主创新投入能力(F2)虽然与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和活动能力(F1)排名存在差异,但东部省市的排名依然相对靠前,如:北京市排名第1,上海第2,天津市第3,浙江第4等,广大中西部省区依然相对靠后。这也与东部省区规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较高相一致,2013年广东的R&D人员全时当量最高,达到42.6万人年;江苏的R&D经费内部支出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最高,分别达到1239.6亿元和1669.3亿元;上海的R&D投入强度最高,达到1.17%。虽然东部省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如:R&D投入强度)相对较高,但中国整体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①。

自主创新环境能力(F3和F4)是反映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能力因子,这两个因子对综合排名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与F1、F2的排名差异较大,一些中西部省市的排名是比较靠前的,看起来似乎F3、F4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从原始数据看,东部经济发达省市的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国外和金融机构资金都是比较大的,可是相对比例却显得不够,这应该是未来值得思考的。

(二)分行业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基于KMO和Bartlett统计量检验可知,分行业观测样本的KMO值为0.672,Bartlett球度检验的近似卡方为468.99,其相伴概率为0.000,表明分行业数据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按照公因子特征根下降速度最快的原则,选入4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56%。同样,为了使公因子含义清晰,对公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

第1个公因子F1在X9、X8、X4、X10、X11上载荷较大,F1命名为自主创新产出能力。第2个公因子F2在X6、X5、X7上有较高载荷,F2命名为自主创新活动能力。第3个公因子F3在X12、X1、X2上有较高载荷,F3命名为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和政策环境能力。第4个公因子F4在X13、X3上有比较高载荷,F4命名为自主创新市场环境能力。

从综合排名来看,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全行业中排名第1,汽车制造业排名第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排名第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排名第4,通用设备制造业排名第5等,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高技术行业。而一般制造行业、原材料行业、资源型行业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比较靠后,如:废气资源综合利用业排名第30,家具制造业排名第3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排名第3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排名最后,说明了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基本上与技术水平整体状况是一致性的。这是因为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②相对较高的制造业行业,且其主要是以开发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为基础,进而能够不断地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自主创新产出能力(F1)说明了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起最大作用的是创新产出。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产出能力上排名全国第1,其他高技术制造业(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产出能力也都比较靠前,这表明创新产出能力对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起主要作用,并主要受所处行业技术类别水平影响。这与高技术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产出较多的现状是一致的,2013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都是最高的,分别达到24163.5亿元、8.9万件和9.8万件。其次分别是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

自主创新活动能力(F2)显示,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等排名相对靠前,其主要是原材料行业和资源型行业,说明这些行业在创新活动能力方面较强。这也是与这些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现状具有一致性的,2013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R&D项目数最多,达到3.7万项;汽车制造业的引进技术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最多,分别达到144.6亿元和27.6亿元,其后主要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

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和政策环境活动(F3)显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其他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排名相对靠前,说明这些行业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和政策环境能力较强。与此相反,纺织服装、服饰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纺织业等排名相对靠后,说明这些行业的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和政策环境能力较弱。

自主创新市场环境能力(F4)与综合能力差异较大。其中,烟草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其他制造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排名相对靠前,看起来第四个因子与技术水平程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从原始数据看,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外和金融机构资金绝对额虽较大,但是相对比例却显得不够,这意味着我国高技术行业的工业企业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其实并不高。

三、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就如何提高自主创新投入能力、活动能力、产出能力和环境能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平衡发展,缩小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差距

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地区差别较大,东、中、西部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距明显,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全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更会造成地区矛盾,不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机制和政策来平衡区域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距,使地区协调发展。首先,从经济、法律、政策、财税上对中西部各种倾斜,帮助中西部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从政策上给予合理建议,着眼于总体,把握大局,合理规划东中西地区产业分工,协调统一发展。其次,中西部地区要重视人才,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引进人才。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消除人才流动障碍,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再次,重点培养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自我发展机制,引导走出一条适合地区情况的工业化道路。东中西部地区要携手在国家重大创新项目方面进行合作。鼓励东部企业到中西部企业合作办厂,给予中西部企业大力支持。

(二)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高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对其它产业的渗透能力较强,其主要是以开发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为基础,对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充分利用和整合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的局部优势,选择重点产业实现战略性突破,带动高技术产业整体及其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创造良好的创业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通过知识、技术、人才等的高度集中,促进科研、教育、生产一体化,加速高技术产业发展。同时,在具有较好条件的高技术领域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加速推进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再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规模吸纳国际高技术制造业的转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发,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并购海外高技术企业,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加快发展。最后,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大型高技术企业,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带动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同时,要推动大型高技术企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在研发、生产、市场、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战略联盟,整合优势,形成合力。

(三)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创新产出能力

加大各区域各行业创新投入,必须要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投入局面。首先,政府应设立各种创业基金和奖励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并为企业建立担保基金,采取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企业积极主动向社会募集资金,拓宽其融资渠道,加大自主创新资金投入。其次,企业应建立、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招募高技术研发人员,并不断进行职业再教育。积极利用外部专家,外为己用,多方面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明确分配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员工创新意识的提高。此外,重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再创新,减少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在引进机制上,实行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组成的联合引进方式,建立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在创新机制上,不能单纯依靠引进的技术而忽略消化吸收与自我创新,在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致力于培养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扭转国外技术高度依赖状况。最后,还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强与其他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创新产出能力和成果转化率。

(四)优化创新环境,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企业能力创新管理论文 篇5

摘要:“创新”是经济与企业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从熊彼特“创新”理论引出企业家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对“能力”进一步分析,认为能力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进行能力创新?本文提出5点建议,试图在企业创新方面作一探索,并为此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创新;能力;能力创新;建议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创新(Innovation)”一词诞生于19,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被提出的。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谁来“创新”?创新的承担者,即创新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家。熊彼特把“创新”活动的倡导者与实施者称为企业家。认为静态中的经济主体是经济人,而动态中的经济主体则是企业家或创新者。但发明者不一定是创新者,只有那种敢于冒风险,把新的发明引入经济中的企业家,才是“创新者”,企业家与普通的企业经营者也不同,前者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其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入“新组合”。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企业发展,建设企业家队伍很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对有灵魂的企业家创新”的论述,对企业能力创新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意义。

二、“能力”的释义

美国学者查特·保亚提斯对能力作了创新,他将能力广泛地定义为人的潜在性格,它可以是动机、特性、技能、人的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的一个方面或所使用的知识整体。从心理学角度看,“能力”是指为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也指某个社会主体(组织或个人)对客观世界可发挥的作用力。“能力”其内在结构由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及创新能力构成。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体现和结果;智力,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技能,是智慧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是以知识、智力、技能基础的改造世界的能力。由知识到智力,再到技能,最后到实践及创新能力,呈现为由认识能力到改造能力,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

三、“能力创新”及其功效

“能力创新”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产生竞争优势的要素作用力的创新。具体地说就是组织集体学习能力和集体知识创造能力。它的功效是:(1)企业创新的关键。任何一个企业都想成功,但成功的企业都不会墨守成规,都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创造中求发展,而企业创新的核心,不仅是产品、市场结构,更多的是行动反应能力。对企业来说,能力创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能力,更多的是立足于过去实践的改造能力,打破原有的固有思维定势,产生新的活力。在笔者看来,能力创新是:过去的实践+生产学习积累=未来的创新,用数学模型来说,1+1永远大于1的过程。(2)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一个学习型的企业是具有后发优势的企业,一个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归纳,进行创造的企业是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能力创新是企业在危机感中用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打破常规和条框,承担的一种使命与责任,它不只是某一杰出人才的单个表现,对一个企业来说,能力创新是一个集大成者,是一个整体效应,集中了数十位乃至整个企业能力创造性成果。它外似无形,内却有形,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用智慧与灵感,用激励与竞争开创新的企业活力。(3)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创新包括资源创新和能力创新,笔者认为后者更为重要,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毕竟是有限的,而能力是靠学习实践培养出来的,是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东西,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对相同行业同等水平的一般企业来说,资源在某个时候可能有差异,但资源可以通过等价交换获得,而能力不一样,它是企业竞争的源泉和核心,含有企业竞争发展的底蕴,是带动企业前行的动力。

四、“能力创新”的途径及建议

1.在危机感中培养企业创造性思维。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论,企业如同人一样,也有成长、衰老的过程。通常人讲究延年益寿,同样企业也讲究持续发展。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时刻具有危机感,有危机感才能激发员工用更高的激情去开创新的领域,才能使员工深切意识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触发了员工对企业现状的反思,使其具有潜质的能力创新概念和创新的主动性。

2.在“学习型组织”中造就能力创新。

(1)“学习型组织”及其作用。所谓学习型组织(thelearningorganization),彼得.圣吉把其定义为“可以不断地加强创造未来能力的组织”。笔者认为学习型组织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创造自身的组织,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培养持续竞争优势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日益竞争的今天,“学习型组织”是企业能力创新的有力保证。它为企业:①寻思路。通过向同行、客户及他人学习,了解标杆企业的精髓及战略,改进产品及性能,激发创新的灵感。②找规律。温故知新自己的过去,认清有价值的失败(ProductiveFailure)与无意义的成功(UnproductiveSuccess),分析、提炼使其上升为理论或规律。③做试验。面对未来创造的新知识进行有效的检验活动,在试验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结合,达到在用中学,并学以致用的目的,满足企业发展需要。④解方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高杠杆解,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系统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把握不同因素之间的联系,获得最有效问题解决方案。⑤播知识。通过组织内知识传递,促进组织内知识扩散,建立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

(2)“学习型组织”的组建:在学习型组织中我们要学习主导市场的能力,学习快速应变的能力,学习关注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从而保证企业的长久生命力。怎么组建“学习型组织”?关键因素有:①硬件平台,主要指组织成员进行生产、学习及信息交流必备的工具、设备、生产条件,它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硬指标。②软件支架,主要是指组织成员的素质、求知欲及企业对未来的愿景,它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软指标。③整合力与外围环境,整合软硬件的能力是组织能力创新的内在条件,外围环境是组织与外界进行有效信息交流的外在条件。

3.用企业文化理念铸成能力创新。

(1)企业文化理念及其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及其员工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在企业经济活动和各种文化因素影响下,通过生产经营管理实践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而理念是一个统合个体价值观差异的一个共享价值观。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上的体现。其作用在于指导和激励,通过根植企业核心价值观,创造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来激励创新思想的可靠性、约束性及一致性。一个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体现就是一种员工创新理念的成功实现。如果一种创新理念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并接受,这种理念就会像“粘合剂”一样,把全体员工团结在创新理念之下,并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企业创新文化理念的形成。企业文化理念不仅包含企业价值观、品牌形象,更多的是个性与特色的精髓。如何形成企业创新文化理念?笔者认为:①要有一个“以能为本”的能力创新观念,培养合作、集体创新思维。②要纵观全局,着眼企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将能力创新根植于企业精神精髓,科学地确定企业创新文化的内容。③不失时机地宣传倡导企业创新文化,贯彻落实企业核心理念。④要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强化,激励创新。

4.用激励机制激发能力创新。

(1)“激励”及其功效。创新是在知识共鸣下产生新的智慧,激励是解决创新问题的根源。激励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激励来自员工外部世界,它是通过“迫使”员工为得到某些东西和回避惩罚而形成的工作动力,外在的激励主要是物质激励,但当人们感觉到他们被收买或受控制的时候,物质激励并不绝对有效。作为激励因素的另一方面是精神激励,这种激励是要与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觉得他的价值不仅仅是个人利益,更多是组织和他人需要时,才会觉得个人对于组织的意义,这种积极性才使能力创新持久。

(2)“激励机制”的组建。怎么建立能力创新型的激励机制?主要有这么几点:①在学习互动的基础上,实行“绩效管理”,通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与面谈,推动团队和个人作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②在“人本管理”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能力的测评、使用、分配和开发等,进行“能本管理”。③在生产学习相互交替中,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

5.用即时交流反馈信息系统实现能力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凭个人努力是难以实现的,构建创新网络,进行创新合作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导模式,企业的效率会通过“学习——工作——创新——学习……”循环进行,螺旋上升。

(1)即时交流反馈信息来源与系统组建:即时交流反馈信息主要来自于“学习型组织”,因为该组织是由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各部分构成,通过组织成员的学习与交流,会使组织内部信息更加丰富;并且组织的分层决策、员工授权管理也将促使组织更具协调性和创造力。怎么建立即时交流反馈信息系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依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另一方面是靠“学习型组织”自身。因为:①“学习型组织”本身的有序性,从而能保证能力创新的连续性;②“学习型组织”的即时动态性,从而能保证能力创新的跳跃性;③“学习型组织”信息源的广泛性,既有组织内部的,也有组织外部的,从而能保证整个网络的发散性。

(2)即时交流反馈信息系统的作用:系统的即时交流、信息反馈,激活了企业各个神经元,使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等多方面时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既保证企业在快速成长中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也保证了组织及时不断地与环境信息交流。因此,依靠技术革新与“学习型组织”建立起来的即时交流信息反馈系统是能力创新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我们学习、工作、创新的途径与来源。

参考文献:

1.张平华编著.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

2.李品媛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创新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篇6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创新能力 小企业集群

一、引言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教学、科研和产业结合的载体。大学科技园可以把高校的科技成果通过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形式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流向社会,从而增强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能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也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发挥大学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因此,研究大学科技园在创新中的作用就显得既有现实意义,有具有指导意义。

企业是创新主体和第一承担者,因此,研究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能力也就离不开对大学科技园中的众多企业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科技园的入园企业进行研究,从企业集群的视角来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能力。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企业集群从形成上来说,符合技术创新集群形成的要素。首先,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大多是由教师、学生创办而来,企业的核心技术成果大多来自于所依托高校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随着教师之间的科研交流的日益频繁,学科交叉的日益深入,大学科技园的企业的对技术创新的交流、集聚有着与生俱来亲和性;同时,大学科技园所倡导的宽松、非等级、自由的学术交流形式、大学科技园企业的不断衍生、孵化,都使得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中企业间的知识集成能力较其它企业集群强,更容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集群。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采取战略联盟和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来充分利用知识的外部性。

二、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我国政府为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陆续在国内规划建设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深入发展,政府逐渐发现,现有的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普遍遇到的难题是缺乏技术创新的源头,也就缺乏了进一步发展的源动力。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大学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这也是硅谷成功的经验。我国的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尽管时间不长,但在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之下发展迅速。那么,我国的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需要哪些支持?

现代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和作用出人意料。在美国,据小企业管理局的统计,上世纪80年代,美国5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都是有小企业创造的,而小企业平均每个雇员的技术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两倍,正是由于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才有效的维护了美国在国际市场的霸主地位。技术创新是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本质特征。为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1.人力资源投入能力

国际上通常用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评估人力资源投入能力,并以此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一般认为,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其科研人员的比例应当在15%以上。

表1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

显然,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集群人力资源投入能力是较强的,这与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大多是教师、学生兼职创办的有着直接的联系。许多企业的董事长就是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总经理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在浙大科技园的3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经浙江省科技厅初步认定,有23家企业的技术达国内领先地位,6家属于国际领先地位。

表2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程度

2.研发经费投入能力

研发经费投入能力是国际上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浙大科技园小企业集群中的3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有58.8%的企业R&D投入水平在5%以上,高于全国高新区4.13%的平均水平,但同时也有23.6%的企业在3%以下。

表3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水平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浙大科技园的高新技术小企业中有23.6%的企业在购买技术和先进设备方面投入最多,只有23.5%的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的试制费用上投入最多,这与发达国家在这两个环节经费投入之比1:10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大学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有部分难以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获得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表4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的主要投入

3.技术收入

技术收入是衡量技术创新扩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扩散和渗透能力。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在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中明确的指出,大学科技园应当成为创新的辐射基地,可见,对于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的判断中,技术收入是一个重要方面。以浙江大学科技园为例,据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技术转移部2002年11月初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浙江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中的143家企业2002年(截止10月底)技术收入额达4840万元,较2001年全年技术收入1970万元,增长额度达245%。究其原因,除了有小企业集群规模在扩大的因素以外(2001年企业总数为98家),大学科技园单个企业技术收入的额度也大幅提高,有三家企业的技术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而2001年只有一家。

图1浙江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技术收入额

与此相比较的是,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苏州高新区1999年全年的技术收入也没有超过5000万元。由此可以判断,在技术创新的扩散能力上,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集群发挥着其它高新区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1.建立科技人才支持体系

技术创新中人才是关键,如何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体系是保证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顺利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建设大学科技园中,主要采取“一校一园”和“多校一园”两种组织形式,这两种形式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把大学科技园真正办成开放的科技园。首先,要积极引导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人员的流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有效传播;其次,大学科技园应当对全社会开放,入园企业不应仅限于所依托的一所或多所大学,应当积极的向其他大学和科研院所开放。当前,全国各地有着一股兴办大学科技园的热潮,许多大学争相兴办自己的科技园,会照成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人才的合理交流;最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兴办地方性大学或职业技术学院的形式为大学科技园输送更多的人才。美国硅谷的成功不仅仅是依托一所斯坦福大学,还依靠整个硅谷周边的地方性大学或学院。正如美国州立大学协会会长詹姆士.B.阿普尔伯里所认为的那样:“美国州立大学与当地工商企业有着一种共生关系。大学被视为一个地区、州和国家的资源。”地方大学对小企业的支持作用尤为明显:(1)直接同希望创办新企业的投资者合作。(2)为当地现有企业提供咨询和帮助。(3)为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中某项新产品开发提供“保育所”。(4)是进行技术转让。(4)是鼓励大学教员、高年级学生创办高技术小企业。(6)是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人才,并按当地需要调整教学计划。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全球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活动,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大学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为主,培养的学生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Zimbabwe大学的鲁滨逊教授提出一个新设想:“研读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在入学后,可先注册一个公司,并从学生自己办的公司中转让股份、开发产品,教师帮助他们推销产品。三个学年结束后,老生们又向新生积极出售他们公司股份。应该说这是支持小企业创新的人才培训好方案。因为在“人才创业爆炸性时代”即将来临之际,教育不仅有培养优秀的工程师,更要造就成功的企业家,培育全民族的创业精神。这也正是我国教育体制要克服的缺陷。

2.创立风险投资机制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为了追求较好的收益,在这过程中企业也要承担较大的开发风险、市场风险。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阶段,企业的经济实力不强,控制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因此,它们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切实的帮助。目前,我国各级科技部门都针对小企业建立了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门面向科技型小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但距离小企业强烈的技术创新要求来说还有较大的差距,小企业获取银行的技术开发贷款状况也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不高,有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

表5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贷款难易程度

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答案还是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促进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工具,浙江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对风险投资表示“非常欢迎”态度的达55%以上。目前,许多国家都通过创立风险投资机制来促进小企业的自主开发研究工作,但各国风险投资的来源和支持的方向也有所不同。但一个通用的做法是,风险投资主要在高新技术小企业创立阶段以参股的形式投入,以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投资者除了一定时期内获取风险企业的利益分成以外,还要靠风险企业创办成功后,在股市或产权交易市场出售风险企业的股份,收回投资。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还不健全,依靠上市和产权交易回收风险投资有一定难度。故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小企业创新。

(1)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佳丽财政参控股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经专家评估,在对本地支柱行业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以调动和引导社会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

(2)倡导大企业、社会法人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股份制的风险投资公司,并由政府给予一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其中包括将风险投资公司视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采取风险补偿和信用担保等政策,扶持其发展。

(3)鼓励引进国外或外地风险投资公司进入本地。这类机构的进入,对当地尽快建立和规范风险投资业的行为和制度将起到示范作用。

3.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技术创新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明显的公共品性质,使得其社会报酬率远大于私人报酬率,如果不能对专利权和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障,将会打击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妨碍国外先进技术的输入。

(1)坚决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法”和“专利法”。一方面要保护技术创新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接受政府资助的小企业向外无偿扩散转移技术时,应给予利益补偿激励。

(2)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获取收益。地方政府要贯彻知识和技术参与分配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专门机构正确评估创新成果及研究开发成果的价值,保障创新者在企业中的利益。明确理工类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向小企业转让技术的责任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小企业转移。

(3)允许除执法单位之外的政府机关、大中专学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科研人员,在业余时间创办和经营高科技小企业。国外的实践证明,这有助于加强这些机构与小企业集群的合作,并形成高科技小企业的自有繁育机制。

4.加快国外技术引进和技术交流

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工业国的主要措施。从国外引进技术有利于小企业掌握技术转移的时效性及降低自身从事创新研究的风险。

当前,大学科技园中小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的主要困难及其解决办法可归纳如下。

(1)技术基础不足。这是指引进国外新技术的小企业自身的技术基础薄弱或缺乏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使技术转移发生困难或引进的技术未涵盖关键部分,造成技术的不完整性,扩大了弥合知识和经验技能差距的成本。所以小企业在引进技术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或“借力而行”,充分依靠国内科研院校和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同类科技力量,为己所用,一来可以加快引进技术的吸收利用,尽快发挥其效用,二来可以带动企业内部人才的跟班学习,提高消化应用新技术的效果,快速积累开发实力。

(2)买方信息不足。一般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能力、财力、人力来认定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的适应性,从而增加了引进技术转让为效益的不确定性。此外,对技术引进的优先顺序也缺乏规划。而且在一个集群或行业内部各企业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国家、不同来源)来进口技术,缺乏整体性和互补性。

因科技信息的外部性十分明显,地方政府应通过公共图书馆、情报中心和社区大学等机构努力向小企业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以降低小企业购买国外技术或从事研究开发的风险。此外,地方政府可成立相应的技术引进招标管理局和中介代理机构,为小企业提供从信息、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支持,或定期组织小企业成立国外技术采购团,以更有效的方式收集信息,所需经费由政府补贴。

(3)政府的不适当管制。国外客商直接投资或技术合作是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但政府对外商产品内销的限制,严格的技术报酬金审核标准,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办事效率不佳和政策多变都会对外商投资或技术合作的意愿有所打击,从而影响小企业引进技术的成功率。

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都应力求通过建立集中办事大厅,克服部门之间的扯皮,提高办事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外商投资的不恰当政策,依法办事,公开行政,力戒向外商投资合作企业乱收费、乱摊派。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中国科技产业》(2001年专刊一国家大学科技园)

[3]姚先国等著:《浙江经济竞争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第一版.杭州;浙江人 民 出 版社,2001年

[4]冯玲陈林奋:我国高技术成果商品化过程中新企业衍生的微观机制研究.科研管理 .2001;第2期;46~53页

[5][美]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一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中译本.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6]郭晓川:《合作技术创新》第一版.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7]林汉川等著:《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陈剑锋等:企业间技术创新集群与知识集成分析科研管理.2001;第5期;91~95页

[9]和军:试析推动美国经济高增长的五大因素学术探索.2000;第6期:45~47页

[10]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第一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创新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篇7

(一)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最先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从而把创新一词引入到经济学领域中来。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实现新的生产要素组合。也就是说,企业“创新”就是开发和利用一种新的模式来对生产素进行重新组合。彼得·德鲁克对企业创新的概念定义为“使人力和物质资源拥有更大的物质生产能力的活动”。而“创新能力”概念由艾米顿(1954)在其著作《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智慧的觉醒》中明确地描述为:创造和使用新思想并最终将其转化成为某种产品或服务提供给顾客,并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能力。这个概念的内涵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创新”的评价标准,那就是至少能给企业带来足以生存的利润。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新想法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地眼前利润或是潜在利润的话,那么“创新”就是失败的,也就不能称之为创新;二是企业创新必须能给顾客提供价值,因此创新的目的地是为了赢得更多的顾客,获取更多的利润。

以上熊彼特和艾米顿等国外学者对于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方面,而企业创新除了技术创新还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

(二)企业创新能力概念的界定

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理论界在企业文化的研究、企业创新、企业创新能力以及企业与企业创新的关系都有较深入的研究与推理,但是对于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能力概念间的关系方面涉及较少,研究较为匮乏。

在创新的流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氛围,当然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在创新的各个流程和侧面中影响着创新流程的结果即影响着企业创新的能力。如果没有企业文化创新因素的支撑,企业的创新能力将会大打折扣,甚至有丧失的可能。所以,笔者尝试把企业文化中创新倾向的因素容纳到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中来。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三个问题:一是企业有没有把新的想法或思想转化为新事物的能力;二是这种转化的过程是否具有效率;三是是否具备企业创新所需要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创新能力是:激发新思想或新理念,运用企业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在各部门协同一致,将它们最终转化成为某种产品、组织形态、管理手段或组织制度等,其最终目标是能为企业增加利润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能力。概括为两部分:

1. 企业创新能力的硬实力部分,包括:

(1)研发经费投入,包括企业科技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R&D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与创新有关的培训支出占人力资源总成本的比例等;(2)研发人员比例权重,包括企业科技人员占全部员工的比例、企业研究员和工程师占企业员工的比例等;(3)创新机制,包括创新成果的奖励、对创新项目的优先资助等。(4)信息化水平,包括企业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内部数据库等。

2. 企业创新能力软实力部分即隐性部分,包括:

(1)企业家的创新精神;(2)企业文化(创新倾向的因素);(3)创新氛围。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一)企业文化对创新动机激发能力的影响

企业创新的发源端是创新动机,创新的行为理所当然以创新动机为开端,只有创新的动机才能激发创新的行为即创新构想和创新创造。创新动机的激发外部原因是市场竞争和利润动机,而企业内部的创新动机的激发而需要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外源压力是企业创新的被动因素,而企业文化的创新因素则是企业的主动创新因素。

在企业文化中,最先激发创新动机的有责任感、竞争意识以及创新认同。责任感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它意味着对企业发展与企业利润动机的忠诚。竞争意识是对市场竞争和内部竞争的一种感知,它可以积极的促发企业创新动机,因为想改变企业当前的竞争地位,就必须进行创新。它是一种强烈地主动创新的激发因素。创新认同是当个体的创新动机被激发以后所产生的一种群体现象,可以成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内的重要内容,对企业中的其他人进行引导与教育,更加激发群体的创新动机。

(二)企业文化对创新行为能力的影响

1. 企业文化对创新构想和创新方案选择的影响。

企业的创新动机被激发之后,企业的相关人员会对创新所需要的知识进行大量的积累。创新不只是需要创新的动机,知识的积累才是创新过程的入门。当企业拥有强烈的创新动机和大量的创新知识积累之后,就要正式进入创新的流程了。首先第一步就要提出创新的构想,在这一步会有大量的方案出现,而想出并进行方案的选择就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过程。在这个环节中,主动学习、风险倾向和开放型的沟通这些企业文化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主动学习是优秀创新构想产生的基础,也是必需的条件。许多的企业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却提不出高质量的创新构想,主要是因为除了对市场需求能够准确把握之外,还需要对创新知识的主动吸取和进行知识再创造。开放型的沟通所形成的群策群力已经不是一个企业所采用的方法,而是这个时代所最具有长远意义的一项创新,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创新方案的可接受度和创新方案的可行性。

2. 企业文化对创新方案选择的影响。

任何一种创新都必须是可以执行的创新方案所产生。而企业文化的诸多因素对于方案的选择影响也甚大,主要因素是风险倾向与对错误的容忍度。在进行大量讨论之后,会形成一系列的方案其风险一定会有大小的区分,那么一个企业的决策人员对于风险的认识和偏好会直接影响对创新方案的选择。当然选择创新方案不仅仅是对创新方案风险的认识和偏好,还需要考虑这种风险对企业能够带来多大的利润,这就是企业的利润动机。而企业文化对于风险的倾向并不是完全没有理智的风险偏好,而是通过各种理性的思考与通过对大量客观事实的科学分析后,在可控的风险范围里倾向于相对地风险较大的方案,对于完全不可能成功的方案不予以考虑。

3. 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尝试的影响。

当企业确定了创新方案以后,就必须要对这个方案要执行到底。因为只有创造出企业的创新产品,才有可能达到获得利润的目的。而企业创新尝试的过程是艰难的,因此合作精神、开放型的沟通和容忍错误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企业的一项创新肯定是要倾全公司之力之所能达到的,因此公司的全体成员进行通力合作,使公司的资源达到最佳利用状态。只有开放型的沟通才能形成信息互补的优势,对于创新的研发过程中及时地信息更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信息的真实性达到一致才有可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质量完成创新尝试,创造出创新产品。相对于创新方案的选择来说,创新的尝试更能感知到存在的风险与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存在极大可能形成焦虑的心理,有的时候甚至会抵制创新进程的效率,容忍错误更成了一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除了需要一个具有清晰目标的领导核心之外,还需要一种包容的企业文化———容忍错误会成为企业创新尝试中,不可多得的企业文化的品质,它能使公司处于一种和谐、共振的状态,可以在创新方案尝试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新思路和新想法,而不单纯地以创制创新产品为经济标准。

(三)企业文化对创新成果市场化或内部化能力的影响

1. 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成果(这里主要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市场化能力的影响。

企业能否达到创新的目的——获取利润或获得竞争优势,就要看企业的创新成果是否能被社会所认可与认同。首先要营销自己的经营理念,企业的经营理念涉及到如何看待市场、利润、消费者、竞争者和合作者等。其次要营销自己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整体印象的一种外部感知,比如这个企业的信誉如何?这个企业的操守如何?这个企业有没有责任感等等。从自身来讲,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而内在是核心价值观,由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企业的外在就形成了企业的形象。因此,企业核心价值观所关注的内容就给企业带来了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外在效应。比如,更关注社会责任的企业比社会责任意识较为薄弱的企业创新的成功率更高,所表现出来的企业创新能力更高。

2.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创新成果(这里主要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内部化能力的影响。

企业创新成果内部化的含义是企业内部进行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能进行内部化动作,使企业的运行与运营更加流畅,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在企业的组织变革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难题,其归根结底是人对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观点与接受能力。除了利益冲突的因素在里面之外,企业文化的因素更不可忽略。对于对新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的高科技企业和对新事物漠不关心的官僚式的企业表现出更强的接受能力,企业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内部化效果更好。这是开放型企业文化与封闭型企业文化的本质区别。开放型企业文化具有主动适应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开放的沟通、责任意识与竞争意识,而封闭式的企业文化则相反。开放型企业文化对外部环境表现出更强的关注,而封闭式的企业对内部表现出更高的关注。

摘要:在创新的流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氛围,在创新的各个流程和侧面中影响着企业创新的能力。通过构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模型,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创新动机激发能力、创新行为能力以及创新成果市场化或内部化能力的影响。开放型企业文化具有主动适应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开放的沟通、责任意识与竞争意识,企业能否达到创新的目的——获取利润或获得竞争优势,主要看企业的创新成果是否能被社会所认可与认同。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75

[2]侯先荣,吴奕湖.企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2-13

[3]戴.艾米顿.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智慧的觉醒[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56-59

广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研究 篇8

1 与国外自主创新现状的比较分析

主要创新型国家R&D经费的绝大多数来源于企业,政府资金是R&D经费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日本和韩国R&D经费按执行部门计算,企业比重在2010年分别为75.8%和75.4%,处于创新型国家最前列,但日本与往年相比略有下降。广东省在2010年的R&D经费中,企业占87%,大大超过很多主要创新型国家企业经费所占R&D经费的比例,且比中国的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国内外发明专利的授权结构表明,广东省国内外授权比重分别为64.6%、35.4%,同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的情况类似,均主要以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为主,特别是日本和俄罗斯,从2011年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比例高达85%和76%。而韩国和加拿大则主要以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为主。美国和中国的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比重基本持平。在2010年SCI、EI、CPCI-S三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数方面,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被三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一,绝对量为56.9万篇,占据世界总量的40%。我国被三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数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从绝对量上看,我国的27.2万篇总量为美国总量的48%,占世界总量的19%。美国和中国较往年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均有增长。其中广东省2008年被三系统收录的论文数为1万余篇,占中国被收录论文数的4%。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广东省科技经费投入总量在2008年为中国当年科技经费投入总量的18%。广东省在论文产出这一方面远远达不到要求,因而投入和产出明显不均衡。和世界其它高科技国家相比,我国特别是广东省还有很大的差距,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2 广东省企业及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近年来,广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拥有全省一半以上科技资源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企业创新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提升广东省的科技实力发挥着关键作用,已经成为广东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机构数量增加,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壮大,R&D投入持续增长,自主创新成果显著。

2010年,广东企业专利授权量56334件,同比增长了53.5%。企业科技人员队伍壮大,专职科技人员增加。至2010年末,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共34.42万人,比上年增长10.8%。

企业科技经费持续增长,项目投入强度加大。2010年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R&D项目数共计22117项,比上年增长16.2%。从经费来看,企业R&D项目经费支出58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4%。平均每个项目投入经费增加25.1万元。

3 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现状的区域比较分析

近几年来,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加快,研发投入及创新成果保持较高增长,呈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态势,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主要省市前列,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节将对主要发达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环境进行比较分析。

3.1 广东省区域企业科技发展现状

3.1.1 从事R&D活动人员数。

从R&D活动人员数和全时当量来看,广东总量优势明显,与其他各省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达到177550万人年,江苏以119553人年位居第二。到2010年,广东为258943人年,江苏省为201161人年,两省年均增速分别为20.8%和29.7%,江苏省增长速度尤为突出。如图1和2所示。

全时当量反映投入研发活动的人力资本的强度,六个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有明显差异。北京、上海和浙江处于30000人年以下,江苏和山东处于50000—60000人年之间,而广东领先优势显著,在2010年已超过100000人年。从增速来看,北京和山东处于负增长阶段,增速最快为浙江,达到27.2%。如图3所示。

对比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R&D人员全时当量比重发现,六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2010年均比2009年有所下降,其中广东省下降最为严重,降低6.5个百分点。如图4所示。这里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比例=研究人员全时当量/R&D人员全时当量

3.1.2 科技机构。

2008—2010年,六省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机构数量均逐年增加,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其中2010年,江苏省企业拥有科技机构2702个,浙江省为2733个。从科技机构数量来看,广东省和山东省在三年内多处于1000—2000个之间。北京和上海科技机构数均小于650个。如图5所示。这里,平均科研机构数=科研机构数/大中型工业企业数,R&D项目平均经费额=R&D项目经费额/R&D项目数。

但比较科研机构数占该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比例,广东平均每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仅有科研机构0.28个,较为落后。浙江以0.56个位居第一。其中2010年平均科研机构数排名如表1所示。

3.1.3 科技项目。

2008—2010年,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科技项目从11316项,增加到22117项,年均增长39.8%,居于各省市首位。山东、浙江和江苏的企业科技项目年均增速均超过20%,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科技项目增速较小,为8.2%。北京连续两年下滑,2010年比2008年减少了2536项。

从投入R&D经费总额来看,广东和江苏较多,平均水平都达到500亿以上。但以平均每个R&D项目经费而言,上海平均经费额最高,在2010年达到371.7万元/项。如图6所示。

3.2 广东省区域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企业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在增强。2008—2010年,各省市专利申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情况居于各省市首位,并逐步拉大与其他省市的距离。2008年申请专利33144件,2010年迅速增加到43776项,江苏、浙江和山东专利申请量多位于10000—30000件之间。如图7所示。

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六个省市中遥遥领先,从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专利申请量比例来看,广东和北京都有一半以上为发明专利申请,而浙江此比例在20%以下。

4 广东省企业及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比较研究

下面对广东省分行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省内企业整体及所选行业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进行评价比较。

4.1 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评价及分析

表2列出了广东省八大行业,即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皮革等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其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所选样本企业平均水平在三种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分值和排名情况。

表2计算的是广东省企业三种自主创新类型的得分及排名情况。其中原始创新能力得分的标准差为1.2077,集成创新能力得分的标准差为0.1388,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得分的标准差为0.9472。其中各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得分的标准差最大,其次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得分的标准差。因此在广东省原始创新能力差别最大,而集成创新能力的差别最小。从各大行业的得分情况来看,各行业的得分悬殊并不是很大,都与企业的平均水平比较接近。从各大行业排名情况来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以及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排名靠前,综合得分大部分都在企业平均水平之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创新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而专用设备制造业相对来讲在创新方面做的不够好,虽然该行业在集成创新能力上的排名靠前,但是其他两种自主创新类型的排名均在行业末位,农副食品加工业在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上得分都比较高,但是在集成创新上的得分太低,进而影响了该行业整个自主创新能力的得分。综上分析广东省各个企业应该平衡发展各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应该继续保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优越创新能力,同时努力加强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4.2 广东省分行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图9描述的是八大行业的R&D人数,图中可以看出通信设备、计算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R&D人数投入最多,占所有行业的73%,可见广东省非常重视该行业的创新投入,同时图10显示该行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也是最高的,占据了广东省的技术开发经费的53%,与创新高投入相伴的是高创新产出,图10显示该行业的利润总额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七个行业。很明显R&D人数饼图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皮革等制造业的R&D人数投入都很少,技术开发经费也不高,从而导致这两大行业的利润总额也不高。

在图9中R&D人数投入最少的行业是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该行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也是相当少的,几乎达到了忽略不计的程度,然而这种及其微小的创新投入却也带来了一般企业的利润水平,从计算出来的创新指标来看该行业的R&D强度即每位研发人员占有R&D经费额是很大的,每百万元R&D创造新产品产值与每百万元R&D投入创新产品产值这两个创新能力子指标值在行业中算是较大的值,可见该行业的研发能力很强。纺织业是一个创新投入和产出较高的行业,化学原料及其制品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三大行业在创新投入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但是在行业中该行业的创新产出成效一般。

5 结论

通过近三年来的数据分析,显示广东在自主创新的总量优势,企业具有广泛的研发意识和能力以及基本配置。目前企业自主创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发展增速放缓。例如在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专利申请量等指标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浙江、江苏增幅较大。(2)平均水平相对较低。如平均科研机构数、R&D项目平均经费额等指标,都显示出广东和其他一些省份的差异。(3)企业集中度不高,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偏少,企业的分散化导致自主创新能力削弱。

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环境、资源、政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自主创新投入体系,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开创创新资源共享的新格局,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推动区域自主

创新协调发展,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具体对策如下:(1)通过兼并重组做大本地企业、引进大型央企、加大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力度等多种途径来改善企业结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效率。(2)引导企业合理投入创新资金,减少企业科研机构的重复性建设。(3)改善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采用产学研等方式创造人才、技术交流平台,提高研究人员研发效率。

摘要:以经济普查数据和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现状,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描述统计与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广东省自主创新,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动态分析和综合评价,并通过国内外比较研究进一步发现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2009中国产业发展报告—产业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杨东奇,朱建新.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王正志.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陈国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相关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周元,王海燕,赵刚.中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7]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杨中楷,柴玥.我国专利保护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05(2):76-79

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篇9

目前,理论界多侧重于对企业和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已经很多。但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研究却很少。笔者认为,在企业创新中,不只有技术创新,还有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在这几种创新中,企业管理人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构成

虽然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创新的关键,但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研究还几乎是空白。笔者在分析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1,2,3,1,2,3,4,5]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应由创新倾向、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智力化能力和创新实施能力等构成。

(一)创新倾向

创新倾向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一般而言,一个人有没有创新倾向,除了受外界因素影响之外,主要受个人的人格化特征影响。这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品格和创新个性特质。

创新意识是企业管理人员从事创新的动机,即驱使企业管理人员产生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是决定企业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性的因素。创新理念是指企业管理人员从事创新的奋斗目标和创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是企业管理人员从事创新的精神支柱。这种创新的历史和使命感既表现在对国家、对社会上,又表现在对企业上。创新品格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勇于承担责任,不居功自傲和推卸责任。即使创新失败了,也勇于把失败的责任一肩承担起来,绝不寻找借口推卸责任。创新个性特质是指同创新活动相关的人格特质,包括好奇性、想象性、挑战性、冒险性、欲求性等。

(二)创新智力化能力

创新智力化能力是企业管理人员从事企业创新的基础和手段,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三)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关键,从内涵上看就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特质的思维,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敏锐性、变通性、独创性和精密性等。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的灵活性和顺畅性,思路畅通,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涌现;敏锐性是指善于发现企业问题的未知部分,能直觉到问题的结果,能够超越感觉及现实的界限,能从一事物中敏锐地跳到其他事物中,在不同事物中把相同因素联系起来;变通性是指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善于提出不同意见或对问题的解决办法;精密性是指企业管理人员思维的细致性和严密性,能提出企业改革和创新设想,力求实现,并为此深思熟虑、精益求精。

(四)创新实施能力

创新实施能力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将创新的设想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能力。主要包括决断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监控能力。

二、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明确了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后,笔者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

三、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笔者在分析有关文献的基础上[6,7,8,9,10]-[10],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但由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的依据是最大隶属度,所得结论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百分制的方法,对评价结果给出一个确定的百分值,较好地解决了模糊综合评价最大隶属度的缺陷。评价步骤如下:

(一)建立有关的模糊集合

1. 建立评价因素(即评价指标)集

根据表1,可以建立评价因素集为:

X={创新倾向,创新智力化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施能力}={X1,X2,X3,X4};(1)

其中,X1={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品格,创新个性特质}={x11,x12,x13,x14};

X2={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x21,x22,x23,x24,x25,x26};

X3={流畅性,敏锐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x31,x32,x33,x34,x35};

X4={决断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监控能力}={x41,x42,x43,x44,x45}。

2. 确定评价等级集合

这是一个表示评价目标优劣程度的集合,既适用于主因素(一级指标),也适用于子因素(二级指标)。用V=(v1,v2,...,vm)表示,其中vi表示第i等评价级别,m表示评价等级数。本研究报告采用五级评价等级,即m=5,则评价等级集合为:

V=(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很差)=(v1,v2,v3,v4,v5)。(2)

(二)计算模糊评判矩阵

1. 确定各评价子因素的判断矩阵

设rip表示被评价对象在第i个因素(i为相对应的主因素下子因素的序号)对它作出第p等级评价的人数fip占总测评人数∑fip的比重,即:

设Rn表示子因素n的模糊评价矩阵,则:

模糊评判矩阵的确定,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专家打分法等。笔者采取了调查问卷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

2. 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

权重表示某一评价因素对上一级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按照表1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确定各级因素的权数向量为:

评价因素权重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确定方法可以采取专家估计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等。本文权重的确定采取专家打分法。

3. 确定主评价因素的判断矩阵

设aqp表示被评价人在第q个主因素中的第p级评价语上的综合比重,An表示其在第n个主因素(其下有i个子因素)上的综合创新能力,R表示主因素模糊评价矩阵,则:

(三)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1. 直接进行综合评价

设A表示被评价人员的综合创新能力,则: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就可以根据ai值,选取一个作为该管理人员综合创新能力最大的评价值。例如,如果对企业管理人员甲、乙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结果为: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人员甲的综合创新能力为“较强”,而人员乙的综合创新能力为“一般”,这显然有点不合理。为此,笔者引入下一步。

2. 百分制评价和排序

为了克服最大隶属度原则所带来的评价结论的不合理,笔者引入百分制的方法。在评价对象数目较多时,引入百分制还能够对各个评价对象的创新能力进行先后排序,更有利于对人员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百分制评价和排序的步骤为:

(1)对评价等级用百分制表示,见表2。

(2)计算各组的中值,见表2。

(3)计算最终得分A′。

按照式(9),可以计算出上例中人员甲和乙的综合评价值如下:

由此,笔者可以得到结论:人员甲和乙的综合创新能力都为“较强”;人员乙的综合创新能力稍微强于人员甲。

四、综合模糊评价实例

(一)确定评判矩阵和因素权重

笔者选取了10位专家对2名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根据(3)式,可以计算出每个被评测人员各个子因素下的评测值(如表3、表4所示)。

同时,请这些专家对每个评价因素的权重进行确定,为了便于评定,设定打分范围为0~10分,且Σ=10,而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得到各个评价因素的权重值。

(二)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依据表3、表4各因素的模糊评价矩阵和权重,按照式(7),可以分别计算出人员甲在二级评价指标下的评价值。

按照式(8),可以计算出人员甲在一级评价指标下的评价值,即综合评价值。

同样,也可以计算出人员乙的综合评价值:

按照式(9),可以计算出甲和乙的百分值:

至此,笔者可以得出评价结果为:管理人员甲的综合创新能力为“较强”,人员乙的综合创新能力为“一般”;他们综合创新能力的排序为甲>乙。

五、结束语

企业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中国要想实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之列的战略目标,就必须重视企业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笔者试图在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等方面作出初步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摘要: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研究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构成和构建企业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作出综合评价。

创新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篇10

Arnaldo (2003) 对意大利的眼镜集群从1995年以来的演进过程的考察也表明全球化和新技术已经影响到传统的以社会嵌入、地方化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 核心企业主导下的适度层级化的集群结构显得更富有竞争力和创新力。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Schmitz和Nadvi 1999;Winther, 2003;Molina-Morales, 2003) 。面对目前企业集群越来越明显的从同质化到异质化、从对称结构到非对称结构、从集群自发演进到有目的的战略设计等新的集群发展实践, 现有的理论研究显得已经有所滞后和不足。

1 小企业群生型集群创新动力缺失原因分析

在小企业群生型集群中, 企业之间的关系多属于一种市场型关系, 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地位是平等的, 表现为共生性的特征。小企业群生型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普遍呈现出一种低端化、模仿化、同质化特征, 表现出“集体创新动力缺失” (张杰等, 2007) 。从创新活动内容来看, 多数着眼于成本降低以及生产规模扩大能力的获取, 而产品质量提升型或产品差异性创新能力缺失;从创新战略角度来看, 普遍采取市场跟随和产品复制、模仿的渐进性创新战略, 缺乏高效创新流程管理和整合能力, 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缺失, 企业集群陷入一种创新不足的“行为依赖与状态依赖”。小企业群生型集群创新动力缺失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1 企业集群运行机制稳定性不足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长期关系是依靠一种非正式的契约来维持, 即以信任与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内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 这不仅缺乏制度上的约束力, 而且受到地域范围的限制。首先, 这种主要以私人关系维系的企业集群运行机制中, 企业之间合作半径小, 竞争激烈, 极易产生恶性的低水平价格竞争。其次, 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不利于集群的规模扩张与持续成长。非正式制度能够在一群具有共同人文与文化背景的人当中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但随着集群的成长和企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 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将会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第三, 企业集群网络产生的知识溢出与信息共享限制了企业搜索信息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集群内对于新技术的“搭便车”问题会使创新者的动力不足, 这必然导致出现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的现象。

1.2 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先天不足, 容易陷入技术锁定的恶性循环

具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 利用自身的技术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包装广告、营销网络等关键环节设置的障碍不断升级, 致使通过模仿技术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企业往往在技术创新上总是处于后进者, 这种做法就称为“技术锁定” 。集群中大多数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的限制, 专门从事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和零配件生产, 靠中低档产品的标准装配线和传统工艺组织生产, 属于生产技术上的后进者。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知识与技术日益成为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的小企业往往会选择跟随和模仿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这种技术路线的选择将进一步弱化其自主创新能力。

1.3 集群企业知识创造意愿缺乏

知识的创造绩效从逻辑上讲取决于创造者对于知识创造的意愿和能力。知识创造的意愿从根本上讲又取决于其所创造的知识能给它带来的效益。由于创新投资的风险较大和创新产品的外部效应较强, 企业创新的收益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假冒而侵占, 而创新成本则由企业独自承担。因此, 在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条件下, 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市场环境中,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通常不会选择进行自主创新, 而希望成为创新产品的“免费搭车者”。在集群环境条件下, 由企业网络而形成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和学习成本, 使企业更容易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先进的知识与技术, 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创新投资的风险性与创新产品的外部性, 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机进一步减弱, 而跟随与模仿的动机进一步增强。王云平 (2007) 对全国23个纺织服装企业集群进行了调查, 发现集群创新行为与网络结构的类型高度相关, 对于无核心企业的联结模式, 95%左右企业的技术来源基本上是“模仿和改进别人已有的技术”, 大量发生的低成本模仿使创新企业的收益耗散,

2 中卫型集群创新过程中核心企业的作用机理

中卫型企业集群又称为“轮轴式”集群 (Markusen, 1996) 、“龙头企业网络” (许庆瑞、毛凯军, 2003) 、“主企业领导型集群” (张杰, 2006) , 在中卫型集群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在集群知识转移过程中, 核心企业通过两种方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 核心企业作为创新的发动者, 通过出众的技术资源和能力优势创造新的和精益求精的知识和技术, 它们在企业集群的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提高集群的技术基础、培育技术能力、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鼓励创新, 等等;另一方面, 通过平衡和协同集群的社会资本和治理资本, 核心企业扮演着“技术守门人”的角色, 这就促进了新知识进入集群中, 并且比较容易地在集群网络中进行传播。

2.1 核心企业作为集群知识溢出的“始发源”

核心企业由于规模较大, 资金实力雄厚, 人才优势明显, 因此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这些企业紧跟国际产品、技术变动趋势, 通过投入大量资金自主或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研发, 进行大量产品、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此外核心企业由于拥有更多的联结渠道, 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网络中其它企业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 从而获得相对于集群其他企业的资源不对称优势。因此核心企业成为网络内大量信息的交汇点, 使其能够更为准确和快速地了解本行业的技术知识和市场需求变化, 针对市场的机会与威胁对现有产品和工艺过程及时进行差异化和改进, 这有利于更多的创新。

在知识扩散的动机和信任方面, Sulanski (1996) 认为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知识源发送知识的动机和知识源被信赖的程度。信任度对集群知识扩散存在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知识接受方可信任度, 例如知识源担心知识转移之后不能得到平等的回报, 知识源组织可能会缺少转移知识的动力。对于核心企业来说, 把知识传播给其他成员所创造出来的效益, 核心企业本身也能直接地享受到;类似地, 在核心企业网络内企业之间的信任度和知识扩散经验由于长期紧密的合作也会比松散网络内的企业要高 (许庆瑞、毛凯军, 2003) 。另一方面表现为知识源的可信任度, 核心企业作为集群内部的企业领袖和“标杆”, 在集群中的信赖度是非常高的, 集群企业对于核心企业倡导和示范的知识和技术存在较大的可信赖性, 便于它们之间的知识转移。

在知识扩散的内容方面, 传统的企业集群中所扩散的知识通常是无意识的, 所扩散知识的深度一般都不够。虽然相同的背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陷, 但这对于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来说, 缺乏深度的知识常常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此外, 集群企业出于竞争的考虑, 会有意识地隐藏信息和知识。Kale (2000) 指出联盟双方的开放程度越高, 联盟双方从联盟中获取的知识越多;但与此同时, 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 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与危害性也就越大。在核心企业网络里由于核心企业和其他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核心企业愿意把各种知识与合作企业分享, 合作企业也愿意把各种知识同核心企业交流, 这样就使所扩散的知识深度大大增强, 特别是那些对创新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隐性知识也会很好地在网络内扩散开来。

2.2 核心企业作为集群的“技术守门人”

技术和创新管理的文献一般认为, “技术守门人”是指在一个创新系统中对知识和信息扩散起着关键作用的个体。它们拥有先进的知识基础和广泛的内外部网络, 通晓本领域内的技术, 知识面广, 对外界信息敏感, 能够理解外部技术信息和善于与内部沟通。核心企业表现出许多与技术守门人相似的特征, 作为连接整个集群与相关的外部组织的“桥梁”。通过构造不同网络之间的“结构洞”, 它们能够大大加强知识的创造和分享过程。

由于中卫型企业集群特殊的网络结构, 使得核心企业有较强的能力去搜寻超越它们存在的空间, 通过知识创新过程的其他关键行动者 (包括竞争对手、供应商、互补企业、大学和研究中心, 等等) 创造的新技术知识进行吸收和解码。先进的技术资源和技术能力等方面优势使核心企业拥有认知和融合新知识所必须的吸收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吸收信息的总量上, 更重要的是吸收知识的质量, 即核心企业比其他企业搜寻和吸收更新颖和更前沿的知识到集群中去。核心企业作为“技术守门人”能够为地方集群企业加工和解码外部知识, 从而促进外部知识在集群中的传播和扩散。Schmitz (1999) 有关Sinos Valley鞋袜制造业集群的研究也表明, 集群中一些最具影响力的核心企业往往同其主要海外客户保持良好的联系, 在集群与外部的联系中也起到了带动性的作用。

“技术守门人”作用发挥的第二步就是核心企业从外部带来的经过处理的新知识在集群企业之间的扩散。空间的临近和面对面的交流, 加速了隐性知识的扩散, 使得知识流从核心企业到非核心企业。除了空间的接近, 还可以通过减少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组织距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知识转移。集群企业可以加入到核心企业构建的商业网络, 成为核心企业的协作企业, 由于组织距离减少以及深度的关系联系, 非核心企业能够超越其经营范围和创新过程的限制, 通过在集群的知识库中进行选择, 逐步接近核心企业精心加工的知识。

3 中卫型集群研发创新的风险防范与内生激励机制

3.1 中卫型集群研发创新的风险防范

面对来自集群内部和外部的模仿竞争, 核心企业也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模仿创新进行防范:一方面来自核心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 主要反映在其知识和技术禀赋以及其在市场上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最为重要的是, 核心企业可以利用其在集群网络结构中的位置优势, 通过主导和协同其分包网络的集体行为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核心企业一般占据和控制的关键性环节——设计和营销环节与生产环节相比, 利润较高, 核心企业一般对这些环节实施严格的控制, 而把一些低利润的特定生产环节分包给集群其他企业, 这使得核心企业在市场控制和营销管理方面与集群中小企业相比具有较强的优势, 核心企业一般保持与顾客以及分销商之间建立亲密的联系。此外, 核心企业很多时候通过品牌、工业设计、美学等无形因素实施产品差异化, 这些无形因素是难于模仿的。在技术创新方面, 核心企业持续的知识积累和创新实践会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 与中小企业相比, 核心企业在创新的组织和商业化方面也具有较强优势, 这些优势可以为核心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支持。

核心企业主导的分包网络的群体优势。核心主导企业一般处于生产链的核心或高端环节, 相应地也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和创新收益分配的控制地位, 因此能够利用其控制地位获取创新活动所创造整体集群收益中的最大份额;另一方面, 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与分包商联合创新的形式, 创新的风险和成本可以在合作伙伴之间分散化, 降低核心企业率先创新的风险;与此同时, 核心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分包商的等级评估淘汰赛竞争制度和提供设计、制造技术的“参数”来引导核心企业创新的配套协作。也就是说, 核心企业通过其主导的合作网络, 而不是独自面对模仿创新的威胁。

此外, 在中卫型企业集群结构中, 企业之间分工多数依据产业或产品生产链的纵向非一体化模式进行。由于分工体系所带来的各生产环节的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协作状态, 核心企业位于生产链核心或控制环节, 在技术创新、专利、标准、研发、品牌或营销渠道等方面具有控制能力, 与作为各种供应商的小企业以多层外下包、分包协作体系组合成了具有柔性能力的模块化生产体系, 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纵向的技术溢出, 这也就大大降低了集群企业之间基于同质产品的模仿行为。

3.2 中卫型集群研发创新的内生激励机制

中卫型企业集群是一种弱科层性质的层级结构。从表面上来看, 中卫型企业网络内并不存在层级式产权内涵上的权威治理机制, 但从深层次来看, 价值链或技术链上的协作网络效应和合作预期利益的存在, 形成了基于超市场契约网络的柔性关系型网络治理机制, 使得外在缺失的知识产权制度转化为企业网络内部具有“自我实施机制”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共创制度, 集群内原先单纯的创新模仿或追随战略就转变为创新的优势互补协同战略。核心企业的创新信息成为其多层的外包、下包协作体系中的集体创新行为, 所产生的整体创新收益也是由核心企业的创新能力所控制, 通过核心企业来最终实现, 这也就赋予了核心企业对整体创新收益进行分配的掌控权。通过各创新环节在技术链和价值链环节的贡献地位进行创新收益分配, 实现了创新外溢效应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网络利益边界内的协调, 同时也就实现了集群外强知识产权保护要求和集群内部弱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的协调统一。而且, 处于控制垄断地位的核心企业在整体创新收益中占据了相当份额, 为其持续自主创新和研发活动提供了持续资金来源和激励机制, 这极大地减轻了核心企业的创新成本和创新时间, 使得核心企业领导下的创新活动更具有柔性和效率, 强化了核心企业领导下的集群网络的研发创新优势。

摘要:新的竞争态势和技术环境下, 集群结构的适应性演进表明传统的小企业群生型集群在创新方面存在障碍, 具有层级结构和非对称结构的中卫型集群在集群知识共创与联合创新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竞争优势。首先对小企业群生型集群知识经济背景下遇到的新挑战以及集群创新缺失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然后对中卫型结构下核心企业在集群创新中的“始发源”和“技术守门人”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中卫型企业集群研发创新的风险防范与内生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集群,集群创新,知识转移,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NUNZIACARBON.Newmodels of inter-firm networks w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2, 14 (3) :229-246.

[2]HARRISON B.Lean and mean:why large corporations will continueto dominate the global economy[M].New York:Guilford Press, 1994:68-70.

[3]HUBERTSCHMITZ.From ascribed to earner trust in exporting clus-ter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139-150.

[4]VON HIPPEL E.‘Sticky information’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 1994 (40) :429-440.

[5]张杰, 张少军, 刘志彪.多维技术溢出效应、本土企业创新动力与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J].南开经济研究, 2007 (3) :47-67.

[6]王云平.纺织服装业的集群创新特征及实证分析——基于全国23个纺织服装业产业集群的调研数据[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47) :1-9.

[7]许庆瑞, 毛凯军.论企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网络和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3 (4) :53-58.

提升创新能力 助推企业腾飞 篇11

扎实推进工作开展,搭建人才互动平台

一机集团的学会工作由科协负责,内蒙古兵工学会和包头市机械工程学会都挂靠在一机集团。几年来,一机集团科协依托集团公司的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学会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学会工作的开展,在学会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自身建设。内蒙古兵工学会挂靠一机集团以来,借鉴集团公司科协的工作经验,结合兵工学会的特点,将学会工作纳入集团科技工作范畴,配有一名公司级领导分管主抓,从各方面给予保障。学会会员年龄结构也日趋年轻化,实现了从数量型向素质型的重大转变。二是努力为学会会员岗位成材搭建平台。在上级科协的支持下,一机集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的唯一试点单位。三是举办了各种科技交流和学术活动。以内蒙古包头市机械工程学会和内蒙古学会的名义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卢秉恒来包头分别做了新能源和数控设备的专题讲座,近300名科技人员聆听了专题学术讲座。以包头机械工程学会和内蒙古兵工学会的名义承办了“中国创新论坛”走进包头活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做“科技创新,面向未来”主题报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顾问朱森弟做了“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做了“发展企业品牌,提升机械制造业竞争能力”的主题演讲,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总裁助理赵兵就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与听众进行了交流,中国兵器首席专家、内蒙一机集团董事冯益柏做了“军民结合、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2010年8月在一机集团承办了六省市兵工学会“振兴军工装备制造”专题研讨会。四是科普、科技论文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一机集团有线电视台播放科普影视节目104期,激发了一机集团科技人员对科技工作的热情,同时还组织印制了近年来的优秀科技论文集400余册。

深入推进“讲、比”活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集团公司“讲、比”竞赛活动从1987年开始起步,经历了动员准备、重点开拓、全面推进和深化完善这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在集团公司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成为每个科技人员为企业科技进步做贡献的自觉行动。集团公司科协与各分公司党委和主管技术的领导,精心组织、相互配合,使全公司的“讲、比”竞赛活动不断开拓、完善、深化和发展。广大科技人员的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协作精神、大局观念、市场意识在活动中不断增强,科学技术人员参赛率逐年提高。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参赛项目共750项,完成560项,共创可评价效益上亿元。全公司有21个攻关集体项目,40多名科技人员先后被评为内蒙自治区和包头市“讲、比”先进集体和个人。

一机公司党委始终把“讲、比”竞赛活动作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载体,把“讲、比”活动纳入党委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讲、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立项审批、评比表彰和重大项目的指导。每年都召开各种形式的“讲、比”竞赛活动总结表彰会,对评出的优秀“讲、比”项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都给予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适时举办技术创新培训班,共同学习创新理论,并结合企业“讲、比”活动项目,强调“创新就在我身边”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性,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降本、增效、节能、节排为突破口,以产品、技术创新为主线,组织科技人员开展“讲、比”活动,使“讲、比”项目年年有创新、有重点,提升了“讲、比”活动品牌,使“讲、比”活动和企业的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创新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篇12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12·5”发展规划》已经发布,其中提到制约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五大问题:自主创新理念和能力有待加强;低水平同质化无序竞争状态持续;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及制造水平制约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已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法规的要求;二手设备交易管理缺失,高能耗、高污染、低效与不安全产品在市场上大量流通。本文将结合国内几个主要的叉车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我国叉车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理念和能力的原因。

2 叉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2010年中国叉车产量23万台,排名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美国的16万台和日本的11万台,而中商情报网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国叉车产量接近37万台。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叉车生产基地,中国的叉车年产量已经超过了全世界市场容量的四分之一。从销售额来看,排名前两名的安徽叉车集团和杭叉集团年销售收入均超过60亿元人民币,排名前7位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均超过5亿元人民币。从《规划》中“12·5”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年均增长17%来看,考虑到工程机械中其他部分产品可能受到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受阻的影响,叉车在未来的几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形势一片大好。但华丽数据背后的实际情况可能很难让人理解,叉车真正的核心技术不在中国。比如中国没有专用于叉车的发动机,即使有也满足不了欧四的排放标准,目前发动机全部是进口美国、日本的,变速箱也是进口,相关标准都是欧美制定的。

3 我国叉车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因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叉车企业完全有理由有能力进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之所以出现目前的情况有其客观因素存在,也有企业发展理念的主观原因。

客观因素是我国叉车行业起步较晚,相关技术的沉淀较少,技术的更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和国内其它机械装备行业类似,很大程度上依靠学习和模仿国外的成功经验。直到现在,我国大部分叉车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也仍然停留在购买国外原型机,通过拆卸实测获得产品参数后仿制的低级阶段。再加上目前的发展形势好,发展速度快,国内的叉车企业主要精力都放在加速扩张抢占市场上,根本无暇顾及研发和创新,更何况搞研发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相比之下,直接买原型机仿制明显性价比更高,效果更好。实际上,之所以我国叉车行业在近些年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低。叉车和汽车不同,叉车品种太多,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国外的人力成本太高,不形成规模效应是没有什么利润的,所以现在国外的大企业基本上已经逐渐退出叉车行业。当然,国内目前能形成规模效应的也只有杭叉和合力,他们两家一起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龙工叉车的发展速度也很迅猛,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的话,三年之内也能形成规模效应。龙工叉车上海基地还未完全达产就已经在河南动工新建生产基地,杭叉临安新厂区建成一年就已经达产并远超预期,目前也正在筹划再次扩建。而随着中国叉车销量的高增长也吸引了外资、合资企业的进入[1,2]。目前全球前20家叉车巨头有18家均已全面布局中国市场;除此之外,柳工[5]、龙工、山河智能等大型工程机械企业集团,甚至奇瑞汽车等其他行业的企业也纷纷介入叉车领域并快速释放产能。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大大小小近300家叉车制造厂,这么好的发展形势,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试问,谁还有兴趣有精力去改变既有成功模式,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搞研发、搞创新?另外一个制约叉车行业提高研发能力的客观因素是目前国内叉车企业的人才知识结构普遍偏低,真正懂技术的都是一线的工人,而他们普遍学历偏低,不具备技术转化的能力。近一两年招进去的高学历人才又对产品不熟悉,需要更多的积累时间,同时对这些研发人才的岗位安排和企业的整体氛围并不利于他们的快速成长。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客观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发展理念问题。实际上,一味的扩大产能、拼命占领市场份额做大销售额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龙工叉车吸取了龙工装载机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靠低价快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其叉车业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亏损。其实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的成本占了叉车成本的50%,而真正的制造成本和人力成本加起来也只不过20%(见图1)。而目前,我国的叉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均依赖进口,所以,国内很多企业实际是依靠低廉的人力成本以量取胜。虽然国外老牌叉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在萎缩,但他们仍然占领了33%的高端市场,而国内叉车制造商只能竞争67%的中低端市场。欧美市场的电动叉车大概占了50%,而在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叉车制造商却仍然在不遗余力地发展内燃叉车,国内市场内燃叉车占了80%之多(见图2),这一现象反映了国内叉车企业普遍的跟风发展盲目扩张,但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很多叉车企业没有自己的设计研发能力,产品图纸是通过非常手段获得的。难怪国内企业生产的叉车除了颜色不同外,其他地方区别不大。

4 结论和展望

当然,正如本文之前提到了,我国叉车行业目前的实力完全有能力支持企业的自主研发,特别是排名前七位的几家大型叉车制造企业。毕竟,低价竞争策略也只能是权宜之计,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提高,随着叉车行业的继续发展,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必须通过不断创新不断研发出附加值更高的新产品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实际上,国内几家大型的叉车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虽然调整还需要时间,但起码新上项目的同时已经有所侧重,电动叉车项目、合资生产项目、特种叉车项目、混合动力叉车项目[4]、大型重型叉车项目都已经出现在了各大叉车企业自己的“12·5”发展规划中。根据目前叉车行业的扩张态势,未来的三五年内很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那时将有一大批叉车企业被淘汰出市场。可以说,“12·5”期间将是决定我国叉车企业命运的时候,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只有真正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持续获得市场的认可,同时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摘要: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11.5”发展规划》为出发点,列举《规划》中提到的制约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五大问题,简要介绍我国叉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主要叉车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和研究我国叉车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叉车,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建筑机械杂志社.曼尼通两款越野伸缩臂叉车亮相中国[J],建筑机械,2011,9(上):51.

[2]张俭.丰田叉车的品质效应[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1):46-47.

[3]吴学松.柳工加快打造世界级企业[J].建筑机械化,2010(12):2829.

上一篇:虚假问题下一篇:生活污水处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