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2024-06-29

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共9篇)

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篇1

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摘 要]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结合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价格与性能的竞争,但从本质上看则是造就这种独特的产品价格与性能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现代企业要积极构建以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创新框架。通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通过企业各层次的重组与积累实现的,培植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之本、兴盛之道。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模式创新

一、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与特性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它能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水平。这种竞争力不同于企业的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基础条件,而要想在市场上获得突出的业绩则应具备“过人之处”,即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个分散的技术能力或技术,而是一组技能或技术的结合体,它是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心得及各个组织知识的总和。核心竞争力是一相对概念。看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仅仅看其内部效率及管理体制是难以得出准确结论的,它只有通过与竞争对手比较才能看出。

通常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性:1.明显的用户价值。即能使顾客感受到末端产品对其有益的买点和卖点。只有那些确实能为用户提供根本性效用的技能才能表明企业在此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2.具有延展现象。核心竞争力不是局限于某一业务部门或领域,而是能为企业找出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撑,可以降低多个产品的成本。3.具有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技术实践中以特有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道逐步累积而成,是特定企业个性化发展过程的产物,具有突出的路径依赖性,不易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或通过努力很快能建立。4.不可交易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相伴而生,是体现于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它虽可被人们感知,但却无法像其他生产要素那样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买卖,它一旦在企业内部形成,即与竞争对手产生质的差别,成为企业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5.价值可变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能一

1成不变,由于竞争的存在,竞争对手会竭力弥补自身的不足,赶超对方,从而消除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超额利润,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为所有企业的一般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结合体,由各种各样的能力组成,包括一般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并非包容一切和涵盖各种类型的技术与技能,它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运行能力;再一类是制度能力。前者指各种各样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能力,后者则主要是确定企业从事核心活动的范围,它通常涉及企业的有效性及成本效率等方面。由于企业竞争最终体现在市场上,产品又是技术能力的竞争,因此,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之核心。就企业核心技术能力而言,它又包括产品研究与开发能力及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能力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系列与其相关的能力的支撑。就核心技术能力而言,与其相关的能力主要有:1.企业战略决策力。它预示企业能够超前预测产业及技术等变化情况,超前决策,以提前做好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保护工作。2.快速反应力。它是企业对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的捕捉能力。3.生产制造力。这是企业为市场提供有竞争力产品的基本工作能力。4.市场界面力,如销售、广告、售后服务等,这是使企业核心技术优势转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能力。

5.组织协调力。它通过管理过程的制度化、程式化而将企业技术知识与生产技能融入核心竞争力等。

三、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创新

中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根据当今国际上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运作的发展,构建以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创新框架,使每一层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都围绕其运行的企业管理创新,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融为一体,协调运作。

当今建立在知识经济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与壮大,正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和支撑力推动着经济领域的一场革命,使得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顾客或消费者由于知识素质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以及选择范围的扩大,其主要消费将越来越多地转向知识密度较高的产品或服务。当然顾客所购买的并不是产品中包含的知识本身,而是产品中凝结的知识的成果,这就需要企业由过去的机器化产品生产经营方式转向知识化产品生产经营方式。从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来看,企业中技术等知识因素与其他要素相比,将在企业今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尽管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性各不相同,企业若都集中在某些技术等知识因素上,有可能造成过度竞争。但问题是技术等知识因素在其种类、运用角度方面的选择范围很大,且它极易改变并处于不断的扩张之中,根本不会短缺,更重要的在于企业并不是仅仅拥有技术等知识因素就可以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企业而言是各种地位不同的要素和各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企业应适应当今知识化运作发展趋势,选择技术等知识因素为企业核心要素,并结合自身实际和特性进行综合运作,以建立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

为促进企业中的技术等知识因素的企业核心要素高效运作,企业需以技术等知识因素为中心,进行相应的要素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人本管理的知识化、管理信息化。人是企业高效运作的决定因素,一个企业即便有先进的技术、设备,而人的作用如得不到发挥,其有效运作也等于空谈。人本管理知识化与社会化,它强调人员管理中的知识因素,并通过知识因素将企业中的人员行为与更高层次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使人员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同时实现自我,是一种从根本上激励企业人员行为的方式。管理信息化则使企业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如准时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得以运行,同时可以创造出各种企业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直接参与企业运作,极大地提高企业在时间、空间方面运行的效率。

可见,企业通过人本管理知识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使技术等知识因素的企业核心要素得到强有力的人员和运作效率的支持。企业应围绕企业核心流程的运作进行企业管理过程创新。核心流程是企业核心要素综合运作的集中体现,是指以企业中的某个或某些过程为核心的过程间有机联系的运作体系,在这一运作体系中有处于核心地位的核心过程,也有处于非核心地位的基础过程,二者的相互配合,使核心流程得以顺利运作。企业运作虽然是基础过程与核心过程相互配合的结果,但基础过程却为核心流程的运作指明了方向,是企业主体动力的集中反映。每一个企业核心流程的确立实际上就是在企业设计、开发、工艺准备、生产线运用等诸多过程中,选择既能体现企业核心要素的地位,同

时又能充分反映企业核心运作的主要过程,并由此形成以主要过程为主的具有辐射结构的运作体系。当随着企业技术等知识因素的企业核心要素的确定,不同企业的运作则将着重突出设计、开发、工艺准备、生产线运用等过程,确立能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特有的企业知识化核心流程。

企业还应以企业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进行企业管理创新。与最终产品相比,企业核心产品可回避最终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并且受到限制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核心产品的选择与运作,企业需以核心产品为中心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即企业应由过去注重实物资产管理转化到更注重无形资产的管理上来,使企业能更好地进行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运用,与其他企业、客户、政府机构的协作关系更加协调,让企业商誉、企业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从而为核心产品的构建打下深厚的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三者的集合,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的知识化,作为三者集合的核心竞争力的实现为中心,企业应从整体上进行管理创新:一是管理意识创新。企业需建立以知识为轴心的竞争优势观,应改变过去对知识有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状况,使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二是进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它在整个企业管理创新体系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它使企业运行更加合理,以促进企业知识化运作能力的提高。

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篇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

1 引言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特殊资源, 其主要通过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营销优势等多方面组成。企业在整合自身资源的过程中, 对其相关的点或面进行有效放大, 形成优势资源。比如资源优势是指企业拥有的稀缺资源;技术优势是指企业自主研发科技优势;管理优势是指企业革新管理模式, 使内部凝聚力与战斗力提升;营销优势是指企业复制或创造契合自身特点的营销模式。企业通过对一个或多个领域进行有效整合, 从而使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一般情况下,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通过不断完善与创新而产生的, 但是在现代商业模式中, 也有因核心竞争力而发展壮大的企业。上述两种方式都是企业依托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的, 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唯一路径。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其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生与发展中, 均有决定性的作用。财务管理模式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革, 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 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 否则, 财务管理非但不能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更会是企业发展的阻碍, 甚至导致企业发展停滞。由此, 在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与之相匹配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也成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环节。

2 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定位分析

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盈利能力, 而盈利能力与竞争优势息息相关、所以可以说, 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能力, 财务管理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管理行为, 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战略保障。依据企业所需培育的核心竞争力方向, 适当调整财务管理战略。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方面, 如资源、技术、管理、营销等, 其要形成核心竞争力, 必然要得到财务的大力支持与投入, 财务战略管理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方向, 因此, 财务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直观关系是因与果的关系。笔者认为, 从财务战略管理角度解读企业核心竞争力,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1 选择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的选择对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十分重要, 是保证企业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从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成因入手, 其一, 有稀缺资源优势的一定要选择深度发掘资源优势, 使稀缺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武器, 并能够综合考量资源开发的成本负担、开发时限等多方面因素, 在制定长期战略的时候兼顾短期与长期发展策略, 并予以最大财务支持, 保证资源优势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二, 现代知识密集型企业在确定核心能力的时候, 一般会以技术研发为主, 这也是现阶段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向。以技术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 以核心技术促进企业发展, 在同质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优势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有利的因素, 其具备开发门槛高、开发周期长的特点。以核心技术为主导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 企业就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 技术转化为产品再变成盈利数据, 以盈利资金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投资, 从而形成牢固的技术领先优势, 且这种核心竞争力一旦建立起来, 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稳固。以核心技术为主导的核心竞争力在前期需要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大力支持与资金倾斜, 在前期尚未有资金回报的投入时期, 财务战略管理能保障以技术为主导核心竞争力的产生并发展。其三, 依托于营销优势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的今天, 优秀的营销模式也是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又一战略。在商品品类丰富, 同质化企业扎堆的现代经济模式下, 既能符合企业定位, 又能适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是企业迅速占领市场、发展壮大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契机。比如小米手机, 其产品推出之时, 正值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时期, 小米以期独特的饥饿营销模式迅速占领市场, 使得小米手机成为我国智能手机新贵, 并使高质低价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小米的飞速崛起从一个侧面说明, 好的营销模式一样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类案例还有很多, 但是其先决条件都是在营销模式确定后, 财务战略管理的大力支持, 广告投入等的巨额资金注入使得营销策略得以贯彻、实现。由此可见,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之初, 财务战略管理能起到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 在核心竞争力选择之后, 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2.2 明确成本动因

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认、形成与发展中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认阶段。企业因其自身特点与外部市场环境因素, 一般都具备在几个方面同时形成核心竞争力, 这一过程的财务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准确的市场调查、企业自身的各项能力评估、企业的现有资金状况等都需要财务管理部门作出准确判断, 如稀缺资源型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 可以从资源、技术、营销等多方面考虑, 通过准确评估与成本核算, 财务战略管理能够给予企业在哪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最有利意见。其次,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阶段。通过成本核算确定企业所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方向, 在财务战略管理实施的过程中, 也要注意成本核算。比如技术研发型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决定其成败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投入及研发周期。这一时期的成本核算主要依据企业的资金状况与技术的适用周期, 研发周期是新技术是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主因。许多技术的升级换代决定了其生命力周期, 如果研发周期过长, 很容易导致技术过时, 形成无效投资。财务战略管理在此时要依据市场需求调节产品研发周期, 使所研发科技出现在产品有效科技周期内, 形成源于科技研发的核心竞争力, 并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此项科技研发的更新、升级、后续研发活动, 使基于科技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具备长期性与可持续成长性。

3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财务管理工作是所有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 其具有与其他管理工作不同的性质, 主要特征为财务管理的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等。单从财务管理表面意义而言, 其管理对象为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因此, 可以说财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模式。资金作为企业的命脉, 其良性周转与有效循环直接关系着企业投资项目甚至企业自身的成败兴亡,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有效管理资金的工具, 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均离不开财务管理的全程参与及支持, 在现代企业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在财务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模式方面, 应从制度创新与方法创新两个方面进行。

3.1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几乎涵盖了财务管理的所有方面, 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首先,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统计, 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的高效与迅速管理, 使得企业财务信息能够以最快速度表现出来, 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好、更准确地为企业服务。其缺陷是电子化数据易修改、易丢失, 要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从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提升财务硬件设施方面着手, 并建立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同时实施网络版财务报表, 在提升财务报表准确性的同时, 大力提高财务管理的及时性。会计信息统计的现代化, 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极大影响。通过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 使企业决策层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所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实施进度及市场反馈, 方便决策层做出适当调整, 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有更为顺畅的渠道, 同时也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发展。其次,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依据准确财务数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外部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 对现在和以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 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实行, 使企业面对风险的时候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并能及时、有效地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而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就是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伴随着许多未知风险, 全面预算基础上的风险管理能将这种创新风险降到最低, 其最终目的是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

3.2 方法创新

方法创新主要包括费用指标分解、建立资金管理体制、有效财务分析等几方面。首先, 费用指标分解。简言之, 费用指标分解就是费用控制的细化, 将费用指标由总体到部门, 再由部门到个人, 这样费用控制可以直接由原先的总体计算到现在的追溯源头。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实施过程中, 详尽的费用分解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 也会使核心竞争力的实施能够落实到每个细节。其次, 建立资金管理体制。财务管理的表面意思就是对资金的有效管理, 资金作为企业生存的命脉, 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与资金息息相关。因此, 适合企业发展的资金管理体制, 会成为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力量源泉。资金管理体制建立的根本原则是适度与安全。在这种理念下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确保企业在各个发展周期中的平稳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在资金管理中, 要适当加大对核心竞争力的资金投入, 使企业具备长期发展的可能。最后, 有效财务分析。要把财务分析贯穿到企业所有财务活动的始终, 事前分析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事中分析可以矫正错误方向, 事后分析可以总结成败经验。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与持续发展方面, 有效的财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屹立于激烈竞争中不败的有力武器, 其财务分析要更加全面与具备战略高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生与发展壮大是一个长期过程, 其跟企业财务管理关系密切。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要素, 战略性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成败的关键, 也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发展的双刃剑。在新经济模式下, 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 财务管理要从制度、方法等深层次创新, 做到适应于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化, 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做出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汤永君.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23) .

[2]孙邱华.核心竞争力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路径探讨[J].商, 2015 (25) .

[3]范静晖.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07) .

[4]高燕.基于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15) .

[5]张熙, 徐奇晖.出口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选择——基于财务管理视角[J].财会通讯, 2014 (23) .

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创新;提升

企业在自然资源、规模经济、资金、技术等传统上具有的战略优势很难保持长久。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越来越成为所有企业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本文将通过对企业文化创新涵义及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分析,来论述企业文化创新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巨大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创新涵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在长期的创业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导向、维系和约束的作用,它有很强的维持现有模式的倾向。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企业的发展与环境融合,根据企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中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面对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

二、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力也是企业能力,表现为战略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其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是一种能将各种竞争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是基于特定的市场、用户、企业历史、民族文化背景,经过一段实践经验和知识的累积建立起来,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决定企业能力的要素有拥有的资源(产品、技术或服务等),现行的流程(企业将资源转化为增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方式),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员工共同的信念、愿望)。企业能力是逐级递升的,只有当递升到流程和价值观时,企业的核心能力才被建立起来。

企业持续发展要靠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管理上升为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造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它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国内一流企业的内化动力,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对外扩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非常强的导向和支配作用。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中形成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辐射力。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有一个适合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由此可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起着重大的作用。

毫无疑问,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能否持续地发展,取决于有无核心竞争力和是否能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创新来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创新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和鲜明特征。它与以往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的企业文化活动的一个明显区别是,现代企业文化更紧密地把企业文化活动与企业的实际收益联系在一起,或是说直接挂钩。因此,它在企业的地位就愈见重要和突出。当企业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目前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因此,坚持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可以摒弃原有的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思维来创造新的成果。文化创新会直接作用于人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么雄厚,它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旦停步不前,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个企业必将会成为强弩之末。

三、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批判为前提,对构成企业文化诸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制度、经营流程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相适应。

(一)企业管理制度重新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优秀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必须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精神文化起作用。一定的企业机制的建立,又影响人们选择新的价值观念,成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础。

(二)企业的营销文化创新

营销文化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观、习俗、行为准则等文化成果,这种成果被传播给其他组织或个人,并部分被物化在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中,以达到“以文兴商”、“以文制胜”的效果。产品的造型文化、包装文化、广告文化所反映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事实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乃至生活方式,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新的途径。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仅靠产品的使用价值已远远不够,还必须靠文化的亲和力来提升产品的价值,要将企业文化寓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经营等环节中,把高知识含量的产品与知识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三)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的转变。首先,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要彻底从过去那种认为搞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唱唱歌、跳跳舞、举办书法、摄影比赛等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真正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上。其次,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从原来的自我封闭、行政命令、平均主义和粗放经营中走出来,牢固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全新的发展观念、改革观念、市场化经营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等。第三,要认真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方法和技能,同时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用于企业发展,并且在文化上要积极融入世界。第四,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要保持一种非凡的活力,双眼紧盯着国际、国内各种信息,紧盯着市场需求,大脑中要能及时地将外界的信息重新组合构造出新的创新决策。

(四)精神风貌创新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因此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企业员工群体行为除了组织员工政治思想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学习、科学技术培训,开展文化、体育、读书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外,还应包括一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励全体员工的智力、向心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企业创新做出实际的贡献;第二,把员工个人的工作同自己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有利于员工形成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起对企业、对奋斗目标的信念;第三,每个员工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是个人和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以积极处世的认识态度去从事企业工作,以勤劳、敬业、守时、惜时的行为规范指导自己行为。

(五)组织创新

企业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逐步深入研究的过程。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环境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创新与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越光忠:《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

[2]张德:《企业文化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

[3]朱国春:《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家文化》,中国物资出版社

[4]魏杰:《现代企业管理学》,中央党校出版社

[5]“浅析企业文化对管理创新的价值”,商业研究,2001

[6]“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创新”,现代管理学,2003

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篇4

浙江群力电气有限公司 俞伟臣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企业应了解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培育核心竞争力应考虑的要素,找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要素

1.核心竞争力是资源、知识、能力、信息和价值的集合体,不仅包括对已有的知识、资源、技能的融合和运用,而且包括敏锐感觉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和及时为顾客提供价值和服务的能力。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整合能力。

二、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1.外部环境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在缺乏市场环境的情况下,计划体制下缺乏独立自主性,也缺乏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诸要素,政府的有形力量与市场的无形力量阻碍核心竞争力的构筑,来自外部对企业产生最大冲击的是其所面对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核心竞争力本身属于竞争的范畴,因此与市场结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国家在产业发展初期可以扮演领导者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产业的发展和成熟,但是当产业成熟以后,国家应当从投资导向转向创新导向,政府就应当尽快淡出,将身份从“教练员”转变为“裁判员”,用公平的“游戏规则”来整顿经济秩序,进一步确保活跃的有序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内部因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企业经营机制涵盖了企业的自主权问题、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运转循环机制等多方面的内容。对核心产品,除了企业决策层能否敏锐地把握市场脉搏和科技发展的动向之外,其推出还依赖于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是否合理和健全。一个具有灵活性、创新性、合理性的经营机制也是企业的核心思想意识所赖以产生的有利土壤,经营机制最主要的影响体现在与核心层紧密相连的经营层,在影响经营层面的基础上,经营机制的影响力进一步向

战略层面延深,对企业文化、成本优势、产品差异性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带来影响。

3.核心竞争力中核心产品的内容。刚建立起来的新企业,业务有良好的前景,但处于文化,产品等的磨合期中,原有核心竞争力也处于调整和重新适应之中,明星区的企业处于最佳状态,利润率高意味着企业现有业务经营良好,业务也在不断增长。处于官僚主义惰性区的老企,经营者必须保持清醒和思维的敏锐实施变革,帮助企业慢慢地克服惰性,恢复活力,防止企业出现衰退迹象。处于警惕区的企业虽然还是具有较高的利润率,但是业务范围已经开始收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始流失,必须从管理入手采取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和方案。

4.核心人物是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企业要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创造差别,企业的差别战略出自企业的理念,企业的理念也是企业家的理念,企业能否建立竞争优势,关键不在于资源的优劣,而在于核心竞争力。没有优秀的企业家,就无法长期维持核心竞争力,也就无法建立与保持竞争优势。有优秀的企业家才能有创新的动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家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起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企业中,尤其是公开招股公司中,特定控制权通过契约授权给了职业企业家,剩余控制权则由所有者的代表董事会拥有,企业家是核心人物中的核心。

5.核心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本质。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紧密联系,“诚实、正直、公正、正义”就是一种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一种文化。没有企业之间的这种信用文化,即使建立了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企业的发展仍然受到遏制,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等为核心,核心竞争力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可以看到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都可以找到企业文化起作用的踪迹,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价值性,延展性,都属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构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应考虑的因素

1.企业核心技术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核心技术的构建要有内在动力,要与组织文化相适应,要注意技术的整合利用,资产的投入和产出分析,人力资源的配制,采用渐进式信息化战略。

2.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对企业不断地进行改造,是企业利用以计算机,通讯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个层面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能力,特别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企业流程再造要分析企业战略环境,制定企业战略,建立企业总体模型,识别并设计出能成功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流程,并开发出支持信息系统。

4.企业资源规划。

5.学习系统思考,改善思维模式,建立共同目标,团队学习,自我超越。

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加快制度创新步伐,继续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推动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方法,首先推动企业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培育核心技术,其次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再次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资源的整合能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企业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

3.建立创新型文化,创立学习型文化,培育生态型文化,提供一种彼此信任和信息共享的企业文化,鼓励知识创新和交流,逐步改革监控、指令、命令等刻板的管理形式,鼓励员工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员工进行广泛的交流,使知识得以增值,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

4.企业专业化经营,准确定位市场,不断创新,做行业的专家,站在行业的最前沿,把公司的业务归拢到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的重点放在核心

行业价值链上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强调核心能力的培育、维护和发展,同时重视战略性外包的战略手段。建立战略联盟,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

5.运用知识管理。核心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为对知识的积累、创新和应用能力,所以必须有效完成“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处理——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应用”,知识管理通过引导和约束这四个环节,促进知识生产和流动,使其实现价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营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终极目标。

6.加强对核心能力携带者的管理和控制,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

7.加强同一质量水平的产品差异,增强产品竞争力。企业的市场位置应更接近竞争企业的市场位置,以有助于赢得对手的“自然需求”,利用价格优势扩大市场需求,增大产品差异以减弱价格竞争的强度。

创新管理提升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5

关键词:创新管理核心竞争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近阶段金融风暴的袭击,建筑施工企业已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施工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如何在金融风暴中站稳脚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靠“管理创新”,只有“管理创新”才能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管理创新统领发展全局

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者必须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统筹企业全局发展的能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德治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和“(质量+服务)×市场=成功”的经营理念,运营好企业的各项业务。加强企业各类资源的整合,增强企业经营发展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靠“管理创新”。而在新的形势下,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是解决好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作为天元的管理者,始终坚持天元科学的“三层九中心”的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善进善退,兼顾企业现实和长远的利益,用科学管理和创新管理来谋划企业的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创新是现代所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作为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只有合理优化创新模板配制安装、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浇筑抹压、装饰装修和安装工程等各方面的施工技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才能做出让客户满意的精品工程,才能在客户心中树立我们“天元”的良好形象,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公司今年在工程

质量技术方面做出的一些技术创新,很好的解决了工程中遇到的一些质量通病。比如,外剪力墙、楼梯间、电梯井墙模板支设时进行下包不少于50mm,用定型槽钢支撑加固下包部分的模板,解决了墙体接茬错台现象的发生;室内剪力墙体模板支设时,墙体模板提升10mm,墙模根部放置一水平方木,解决了剪力墙体烂根的质量问题;三小间模板采用焊制的定型钢筋进行加固以及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压,解决了三小间现浇结构观感质量差的问题;剪力墙钢筋绑扎时采用水平梯子筋和竖向梯子筋进行定位,解决了钢筋位移的问题;止水梁、三小间、楼梯踏步、现浇板面混凝土的抹压的平整度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提升。通过这些技术方面的创新,提高了工程质量,解决了工程中的一些质量通病,在建设、监理单位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使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得了先机。

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1、重视员工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具有其某种特殊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就是企业的员工,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以员工为出发点和中心,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我国古代在《晏子春秋·内杂篇下》中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我们常以此来形容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我们建筑企业应该为员工营造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呢?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勤于思考、勇于争先;要创建一种宽松的选拔使用人才的环境,打破所谓“条条框框”的约束,建立一种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的机制;要健全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使广大员工抛弃后顾之忧;要完善员工的教育、培训机制,使员工的知

识、技能不断得到提高。

我们天元六公司作为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建筑施工企业,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每年都要召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各级领导都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在工作上安排有经验的师父进行转帮带,公司制定了科学详细的学习、培训计划,使他们尽快掌握业务知识;在生活上给他们安排舒心的住宿生活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公司如家”的感觉。所以召进的人才对公司的发展环境都感到十分的满意,进而转化为他们在工作中的动力。

2、激励员工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责任制,确定每一岗位的责任及相关要求;通过上岗培训、工作实践等,让员工明确各自的责任;根据员工各自的责任及相关要求,设计考核方案,并对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福利、培训、晋升等各种奖惩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对组织绩效、员工满意度等方面的考察,对这一责任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等。通过实行制度约束和责任制来确保激励机制实施的有效性,更好地体现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挖掘员工潜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1)让员工参与管理、积极管理,增加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个人成就感,将他们的个人目标和事业的发展目标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各级领导要积极的和员工进行沟通,通过沟通不仅可以了解到员工的需求,更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员工更加自愿地努力工作。

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创新是核心,人才是基础。只有以管理创新为突破,以“建自强和谐天元,筑百年常青基业”为目标,秉承“自强、创新、诚信、奉献”的天元精神,发扬“唯实,争先”的天元作风,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全面加

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篇6

内容摘要: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审视当今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核心竞争力。然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有多种,本文仅从研究开发、市场进入壁垒和技术创新战略等三个方面分析论证,表明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该文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但是,现实经济中往往存在一种现象:企业中很难找到常青树,其业绩排行榜也是风云变幻。这是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在不同时间点上,其内涵与要求是不同的,企业的长期成功必须依托于不断更新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更新本质上就是技术创新。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的研发能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指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企业的研发能力就能使这个目标得以实现,而且核心产品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1.企业通过持续地研发(R&D)打造核心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企业也有其产生、发展、衰退、消亡的生命周期。但不同企业的生命周期却有很大差别,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却经久不衰。世界知名的大企业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行业中站住脚,很关键的一点便是他们不仅有核心产品,而且能保证其核心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是竞争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研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表明,研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先导,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推动力。菲利浦公司近一个世纪的持续技术创新,精确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使其在光学器材生产领域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更新速度更加惊人,如计算机芯片平均每两周就有一次技术更新。技术更新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结果。所以,企业的研发能力实质上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检验,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2.研发是企业获得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如果说研发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的话,那么企业技术能力则是基石的基石。研究表明,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吸收能力,二是应用能力:三是创造能力,而且企业的技术能力是在研发中形成的。其理由是:首先,企业的技术能力取决于企业拥有的人才、仪器设备等研发手段,所掌握的方法、诀窍、经验,以及队伍的协同性等。其次,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靠技术实践培育,尽管人才可以招聘,但研发所需的方法、诀窍、经济主要靠从实践中获得,具有各种才能、具备各种专业知识人才之间的配合、合作也需要长期的“磨合”,作风、传统、精神等更是要在长期磨练中养成。再次,技术能力的长期积累和发展,会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以上三点,正是企业研发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研发离不开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的形成,则是研发的必然结果。因此,也可以说,企业发展的历史,就是核心技术发展的历史。

二、依靠技术创新跨越市场进入门槛,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从市场价格战谈起。麦肯锡咨询公司潘望博认为,中国的产业或行业中有太多的竞争者,竞争环境十分严峻。因为任何一项产品,它只要赢利,就会有很多竞争对手进入参与竞争,此时,就会形成一种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结果爆发价格战。为什么价格战易起也易落,一项赢利产品会有如此众多厂商进入,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市场进入门槛太低。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要获取超额利润的常用法宝就是设置较高的产品入市门槛,亦即进入壁垒。比如,英特尔的CPU和微软的视窗技术都有着极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即进入壁垒),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也因此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学家佩雷斯与荷兰经济学家苏蒂共同提出了“进入壁垒”模型(1988年)①,该模型认为,发明人和模仿者都要投入一系列成本,以克服创新、生产和模仿所面临的壁垒。

2.市场进入壁垒模型。模型由4个部分构成:

(1)固定投资成本(1)。这是发生在工厂和设备方面的投资成本。由于一定的固定资产投

资是研制或模仿的基本条件,因此,存在一个生产者进入的绝对最小值,称之为固定投资的进入阈值。若进入阈值越高,则进入门槛越高。

(2)弥补知识差距的成本。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包括几个部分:公开可获得的知识、自己生产积累的知识或发明范围内的知识。不管想拥有哪种知识都需要支付成本,进入发明和模仿也存在一个知识阈值。最小的知识阈值表示:如果企业处于或低于此水平,不管它是首创者还是仿制者,由于缺乏吸收能力而将面临与知识有关的无限的进入成本。如果用S表示最小的知识阈值:Sn表示使用发明所需要的有关知识的总量,Sp表示可获得的公开的知识总量,则发明范围内的知识量为(Sn—Sp)。假设企业起点的知识水平为Sa,Sa处于S和Sp之间,对于发明者来说,与知识有关的进入成本S包括:一是弥合Sp和Sa之间差距的成本。二是产生新知识(Sn—Sp)的成本。显然,实施技术创新的企业具有的有关科技知识水平越高,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它必须弥合的差距就越小,它的进入成本就越低,产品进入市场的障碍就越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就越强。对仿制者来说,这个结论同样成立。

(3)弥补经验技能差距的成本。为使一种创新产品设计或创新工艺技术走出实验室,成为进入市场中的成熟成果,需要获得从管理、生产到市场营销的一系列相关经验。对于成功的仿制者来说,同样如此,与弥合知识差距的成本一样,其中也存在一个最小的经验水平阈值,低于此值,企业将面临无穷大的进入成本。同样,较高的初始经验水平意味着较低的弥合差距成本,即技术创新能力越强,产品跨越市场门槛的能力越强,显然,其核心竞争力也越强。

(4)弥补缺少外部条件的成本。任何企业都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运作。其创新成本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由于周围环境提供的科技能力的质量和数量的不同,由于与这些可能的知识来源的距离(地理的、文化的)存在差异,会使具有相同资金条件的企业,在获得所需的相关知识成本产生差异,也使进入成本的S部分增加到(S+Xs)。同样,Xs可以大到足以使创新者难以跨越,也成为模仿者难以逾越的障碍或门槛。

3.企业的超额利润应该来源于其技术创新能力。从进入成本分析可以看出,成本构成包涵的四个部分,实质上都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它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定义是吻合的。因此,产品进入壁垒模型实际是追赶创新模型。企业要想获取利润甚至超额利润,就必须依靠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跨越所面临的门槛(壁垒)。

三、技术创新战略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1.技术创新战略是现代企业战略的核心。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使现代企业经营出现了全新的概念。雄厚的资本、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员工不再成为企业成功的必然要素,而成功的关键是要确定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内容的企业竞争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着眼于企业的未来而不是当前。它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产什么产品,运用什么技术,为谁服务及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分为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美国采取的是领先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超常规的、无可估量的。美国人未能在传真机方面做得比日本人好,但美国人另辟蹊径,实施领先技术创新战略,使其发展的个人计算机功能远远超过了传真机。英特尔和微软这样的以技术创新为特色的企业并没有太大的规模,也没有庞大的员工队伍,但它们对世界信息技术乃至生产方式的进步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只有按消费者需求持久地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长期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英特尔公司是创新战略成功的典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它总是保持芯片设计技术领先地位、不断创新。英特尔的微处理器是成千上万PC机的“大脑”。领先的设计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全世界最赚钱的企业之一。二是英特尔的创新战略不仅是扩大规模,而是利用扩大规模来推动自己先进技术的研发,英特尔通过推出采取最新芯片的计算机,其他公司就不得不采用这些芯片,芯片的技术越好,价格就越高,利润也越大。三是英特尔战略最成功之处,就是向自己进攻,而不仅仅是创新领先。

由此观之,在新的生产方式革命面前,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也都具备新的发展机会,都必须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而处在中心地位的战略是技术创新战略。

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篇7

1 我国造船企业的发展现状

西欧、日本、韩国和中国是四个主要的造船地区和国家。在世界造船业市场上, 这四个地区和国家有着明确的“分工”:西欧瓜分了豪华邮轮、超级游艇市场, 占有高端船舶市场的绝对优势;日本和韩国主要在LNG、油船、大型集装箱等中高端市场上呼风唤雨;中国目前仍主要活跃在船舶业的低端市场。如何在造船市场低潮时期, 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快速崛起, 是当前我国造船企业发展的首要解决问题。

2 国内造船企业创新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知识化时代, 我国企业进入了国际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竞争时期。国内造船企业仅凭悠久的历史、雄厚的资本、众多的员工已经难于立足不败之地, 必须依托持续培育、不断更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长盛不衰, 而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体现在于创新。只有按市场需求持续地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 才能使企业长期具有核心竞争力。

2.1 企业创新文化的内涵

造船企业的创新文化是企业长期在高速发展变化的造船市场中角逐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企业文化。造船市场作为一个竞争相当充分的市场, 企业没有持续的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创新文化的出现是为了可以在变化无常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 大多都是造船企业在进行创新管理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文化, 它能激励所有员工具备高昂的创新意识, 并不断创新、奋发创新, 它所带来的效果是造船企业内部员工自觉地养成创新习惯, 把企业的创新事业作为自己的本分工作, 使创新成为企业员工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的价值观。

2.2 企业创新文化的功能

(1) 对企业创新资源的整合功能

造船企业的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 它并不缺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 “每造一艘新型船, 都是一种挑战”。它所倡导的是一种把“以人为本”、“以企业创新”作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 而这种模式并不常见于其他企业, 而仅仅在造船企业才可以看到, 是属于造船企业的特有资源。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对企业内部的创新元素进行分类组合, 整合出一种属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企业在对外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 运用到了创新资源在管理方式上的极强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这就给了企业一次锻炼的机会, 使企业对创新资源的使用保持了一定的均衡性, 突出了企业的创新竞争优势。

(2) 对员工创新激励的导向功能

造船企业创新文化在企业文化中所提到的创新型经营宗旨和经营使命等经营策略对企业员工都有精神性、理想性的创新激励向导作用。它可以给予企业员工一种创新文化浓厚的环境, 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工作并不断积累创新经验, 培养了员工的创新主人翁意识, 使自己感受到创新所带来的快乐。创新文化所具备的激励向导功能要时刻把员工的自尊、地位、情感、成就和自信等作为企业创新因素, 这样就可以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心和事业心。倘若一个造船企业一直倡导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 就肯定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 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3 以企业创新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形成

3.1 创新文化是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我国造船企业在当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 就必须直面危机, 依靠企业创新文化, 摆脱困境, 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企业竞争的最高层次就是企业文化的博弈, 创新文化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管理者运用创新文化整合功能, 整合各种知识、文化和能力, 把各种有助于形成企业对抗外企业的竞争力的资源整合到一起, 从而形成企业不同于其他对手的独特竞争力。而在这种企业独有的竞争力的作用下, 企业的顾客群体得到了特殊效益, 长期以来, 使企业逐渐在国内、国际船舶市场上具备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其形成机理见下图。

3.2 创新文化是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带动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创新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企业创新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企业核心竞争力也随之发展起来,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寄生”在企业创新文化之中的, 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的结果。从我国造船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看来, 企业创新文化在对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等方面有着决定作用, 为企业内部构建核心竞争力奠定了观念平台和智力基础。从某种角度而言, 倘若一个企业内部具备良好的创新文化, 它就可以把企业以强大的凝聚力凝聚到一起, 使企业成为统一协调的整体, 并可以在不断推动核心创新竞争力的道路上扶危持颠。所以说, 企业创新文化是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4 以创新文化为主导的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培育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塑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理念是塑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理念的根本途径, 也是必经之路。创新文化的载体就是高素质的创新员工,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 创新员工的核心价值观会被不断的优化, 以达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对于造船企业来说, 更需要有众多的创新人才, 企业必须真正重视创新人才的作用, 发挥集体智慧的整体效应, 不断研发、设计、建造出环境友好型船舶。这就要求企业赋予员工权利和责任, 要时刻谨记把创新人才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 并使这些创新人才保持高昂的斗志, 奋发创新, 以此来使企业永远领先于同行业。

4.2 营造宽松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

我国造船企业的硬件设施环境是满足创新文化的要求的, 当然, 仅仅硬件设施环境合格是不能构成宽松氛围的基本条件的, 所以创新文化也需要有软件设施环境。而企业创新环境需要有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共同作用才会构成文化创新所需要的宽松氛围, 所以建设硬件设施环境和软件设施环境刻不容缓。在宽松的创新文化氛围下, 创新人才才会有创新的灵感, 才会在“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理念下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5 结 论

综上所述, 笔者就国内造船企业在当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 直面危机, 走好今后的发展之路, 提出了创新文化在企业整个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方法和策略, 希望在共同描绘我国造船企业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中, 作为应添加的淡雅的一笔。

参考文献

[1]丁永波.试论企业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工业技术经济, 2005, 24 (9) .

[2]陈强.论中国造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造船, 2004, 45 (1) .

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主要对策

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强化企业的思维、科技、组织、文化、意识和制度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较多,但就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的、深层次的因素——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将在这方面作出探索。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且与竞争对手相比更具特色与优势的能力或特征。它可以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等众多能力要素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指一个企业所有能力要素构成的综合竞争能力或整体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一)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之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最广泛的因素。它一方面影响企业员工、品牌与信誉等企业核心资源;另一方面对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提升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1.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的发展依靠人才积累、知识积累和经济积累。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和欲望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企业文化培养员工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辅助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管理模式,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这种影响力是持续和长久的。

2.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管理根植于文化,企业文化应用于管理。”企业文化变革能够推动管理创新,一方面通过文化变革影响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影响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就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打造优质团队。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如何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要倡导集体主义观与协作精神,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强化企业的凝聚力,使其为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共同奉献。

4.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灵魂,没有创新愿望,一切创新活动都不会发生。为了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公平竞争、崇尚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创新氛围,给员工充分信任和更多的锻炼机会并允许其犯错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一般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思维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企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思维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思维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模式,即浓重的小生产意识、经营理念上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组织管理上的“等”、“靠”、“要”,意识、管理决策上的“一言堂”、“家长制”作用。

(二)组织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组织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企业组织创新,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战略,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筹划,要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开发人力资源;在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加强价值形态管理,注重资产经营、资本金的积累等等。

(三)文化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导

创建企业文化,优化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企业文化的创建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企业通过创建企业文化,可以优化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打造品牌文化,赢得市场的认同与共鸣。品牌文化是企业整体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打造品牌文化的目的是要使消费者产生对于企业产品认识的共鸣,进而促进产品销售和企业发展。

(四)制度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

1.激励机制创新。所谓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篇9

摘 要 通过阐述企业文化的内涵、构成要素及作用,揭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企业持续发展要靠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应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词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创新提升

中国入世以来,企业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表现在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品牌形象、员工的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上的差距。我国企业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涵义、构成及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说,是指企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通常是指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的内在素质及其外在表现,即狭义的企业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在企业家的引领—下,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由以企业精神文化为内核的企业的物质文化层、企业的制度文化层、企业的精神文化层三个层次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的具体行为中。企业借助企业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和环境,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士气、斗志和创造力,以共同的信仰力量推动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具体来说,企业文化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推动促进作用。通过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完善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可以帮助企业克服危机,重新发展;②协调作用。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使社会和企业和谐一致。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尽可能调整自己,以便适应公众的情绪,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着的需要,跟上社会整体的变化步伐,保证企业和社会之间不会出现裂痕,即使出现了也会很快弥合;③凝聚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具有同化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这三种作用综合运用的效果,就是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④教育作用。企业文化在激励、协调企业成员,将企业文化的各种精神内涵、价值观念传递给成员时,实际上也发挥了自己的教育作用。好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成员的精神修养和道德素质,改善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也就起到了教育员工、培养人才的作用。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力也就是企业能力,表现为战略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是一种能将各种竞争能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是基于特定的市场、用户、企业历史、民族文化背景,经过一段实践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建立起来,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决定企业能力的要素有拥有的资源(产品、技术或服务等),现行的流程(企业将资源转化为增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方式),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员工共同的信念、愿望)。企业能力是逐级递升的,只有当递升到流程和价值观时,企业的核心能力才被建立起来。

企业持续发展要靠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管理上升为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造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它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国内一流企业的内化动力,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对外扩张都发

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非常强的导向和支配作用。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中形成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辐射力。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有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由此可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起着重大的作用。

毫无疑问,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能否持续地发展,取决于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和是否能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创新来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3.1 管理思想创新,实施人本管理

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聚集在一个焦点上,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如何实施人本管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来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如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就认为,企业成功的最大的秘密在于“卓越的企业伦理”,一个职工只有当他被看作是高尚的人而受到尊重、受到依赖时,企业的价值才能展现光辉。通过富有感情交融气氛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欲望和工作热情,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法问题,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2 精神风貌创新,培育员工群体行为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因此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企业员工群体行为除了组织员工政治思想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学习、科学技术培训,开展文化、体育、读书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外,还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励全体员工的智力、向心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企业创新做出实际的贡献;第二,把员工个人的工作同自己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有利于员工形成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起对企业、对奋斗目标的信念;第三,每个员工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是个人和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以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去从事企业工作,以勤劳、敬业、守时、惜时的行为规范指导自己行为。

3.3 组织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构企业文化,其核心就是要塑造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一致状况和思想境界,而这一切唯有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的公司培训和个人学习才能达成。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是将企业塑造成学习型的组织。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个“学习团体”,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型组织发展的潜力主要集中在人的身上,而不在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上;只有促使所有组织成员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才能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组织的永续发展。

3.4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优秀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必须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企业制度文

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精神文化起反作用。一定的企业机制的建立,又影响人们选择新的价值观念,成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础。

3.5 加强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其运行的有效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能否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否在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而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的角色。领导者要使自己具备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文化素质和正确的经营思想,然后才能在企业员工中加以倡导和推行;在倡导和推行新观念和行为方式时,领导者不能单纯凭自己作为企业领导者所拥有的法定权和强制权,主要地要靠自身的影响力,靠自己所具备的人格力量、知识专长、经营能力、优良作风、领导艺术以及对新的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去持久地影响和带动员工,使员工看到这种新观念和行为方式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给员工个人带来更大的利益。领导者的特质、个人魅力、工作风格和经营哲学等均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的高层主管往往是企业文化、企业风气的创立者。他们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式和决策行为主要来自领导者,领导者是企业经营的主角。

3.6 营销文化创新

营销文化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观、习俗、行为准则等文化成果,这种成果被传播给其他组织或个人,并部分被物化在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中,以达到“以文兴商”、“以文制胜”的效果。产品的造型文化、包装文化、广告文化所反映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事实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乃至生活方式,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新的途径。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仅靠产品的使用价值已远远不够,还必须靠文化的亲和力来提升产品的价值,要将企业文化寓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经营等环节中,把高知识含量的产品与知识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上一篇:办刊周年贺信下一篇:统一思想 认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