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离

2024-09-09

临床分离(通用11篇)

临床分离 篇1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及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等, 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会引起严重的感染。此种菌耐药机制复杂, 对多种抗生素存在耐药, 是一种多重耐药菌[1]。近年来, 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导致其分离率和耐药率逐年上升, 给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增加了困难。为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以及耐药情况, 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生合理治疗临床感染和经验性用药, 对我院2009~2011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到356株铜绿假单胞菌, 排除同一患者重复分离相同菌株。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来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2 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鉴定试剂和ATB Expression系统进行菌种鉴定, 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所有结果判断均按照美国CLSI/NCCLS推荐的标准进行, 药敏纸片购自于英国OXOID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WHONET5.4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菌株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

3年内本院共分离出356株铜绿假单胞菌, 按照标本来源类型进行分类, 以痰液标本为主, 共分离出237株, 占66.6%, 从分泌物中分离出38株, 占10.7%, 其余为中段尿、血液、穿刺液等, 结果如表1所示。

2.2 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各科室分布

铜绿假单胞菌在ICU科室分离率最高, 占68.8%, 其次为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 比例分别为15.2%和7.3%, 结果如表2所示。

2.3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

铜绿假单胞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如表3所示。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也是人体的正常菌群, 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肠道等部位, 一旦机体应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和广谱抗生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 会引起严重的感染。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也使得耐药菌株越来越多, 多重耐药更加严重[2]。这一菌株可以感染人体的任何部位, 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本研究结果显示, 痰是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最多的标本, 达到66.6%, 且主要集中在ICU和呼吸内科科室, 与国内外很多文献报道一致[3,4], 可能与这些科室的住院患者类型有关, 这些患者多为老年患者, 对多种抗生素反应不是很敏感, 而且免疫力低下多见, 更易于感染和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

35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 此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并且有多重耐药, 这可能与此菌的多重耐药机制和长期不合理应用大量抗生素有关[5]。本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的药物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 达到57.0%, 可能与近几年来此类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 由于很多患者在没有看医生的情况下自行使用抗菌药物, 导致耐药率增加。有文献报道[6], 铜绿假单胞菌起初对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敏感, 常常被用来治疗此菌的感染。但是, 近年来许多菌株已经产生多重耐药机制, 本研究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的药物氨曲南有43.3%的耐药率, 仅次于左氧氟沙星。以亚胺培南为代表的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药物被公认为是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3], 但是本院中此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中等耐药, 达到29.5%, 可能与此类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 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 (OprD2) 缺失有关, 因为该蛋白的表达降低或缺失会引起亚胺培南耐药。本院研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相对敏感的是三代头孢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基糖苷类药物, 所以临床经验性用药应首选这两类药物。

因此, 在临床用药中, 不能盲目应用不恰当的抗生素, 应进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此研究对本院三年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析, 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治疗和经验性用药, 有效的控制细菌的耐药趋势, 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同时监测此菌的临床流行情况, 对有效预防以及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明德松, 吴一波, 朱焱, 等.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机制分类检测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2) :215-216.

[2]吴容, 府伟灵.重庆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1) :97-99

[3]胡莹, 杨红英, 杨旭, 等.2005至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检验医学, 2011, 26 (11) :797-798.

[4]Johnson JK, Smith G, Lee MS, et al.The role of patient-to-patient transmission in the acquisition of 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oloniz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Infect Dis, 2009, 200 (6) :900-905.

[5]周齐艳.265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2008, 3 (27) :40-41.

[6]Lee SK, Park DC, Kim MG, et al.Rate of isolation and trends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erugi-nosa from otorrhea in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lin Exp Otorhinolaryngol, 2012, 5 (1) :17-22.

临床分离 篇2

临床分离的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株不断增多,多重耐药常与大肠杆菌外输泵有关,acrAB是最主要的外输泵.

作 者:尹秀玲 牛发良 薛瑞辰 邓旭明 柳巨雄 作者单位:尹秀玲(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牛发良(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薛瑞辰(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邓旭明,柳巨雄(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

临床分离 篇3

[关键词] 病原菌分布;抗生素;耐药情况

[中图分类号] R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5-14-04

Distributio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3432 clinic isolated pathogenic bacteria

LIN Ying1  LI Ya'na2  TAO Qingchun2  YANG Huimin2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China;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clinic isolated pathogenic bacteria from May 1,2010 to April 30,2011,and instruct the clinic to use drug reasonably. Methods The author Mad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of pathogenic bacteria by VITEK 32,analyzed the data with LIS system. Results A total of 3 432 clinical isolates(except fungi)were collected in the whole year,of which Gram-negative bacilli and Gram-positive cocci accounted for 73.6% and 26.4%.The dominant bacteria we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23.5%(805),Escherichia coli 17.8%(610),Acinetobacter baumannii 11.7%(410),Staphylococcus aureus 9.6%(330),Klebsiella pneumoniae 7.9%(272).The detection rate of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 to E.coli,Klebsiella pneumoniae were 48% and 24%.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rains in S. aureus(MRSA) and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NS) accounted for 83.3% and 77.8% respectively.The resistant rate of Enterococcus to vancomycin was high(21.5%). Conclusion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as severely,it is essential to enhance the drug resistant surveillance so as to guide resonable clinical medicine.

[Key words]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Antibiotic;Resistance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于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水平和减少细菌耐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2010年5月1日~2011年4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状况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0年5月1日~2011年4月30日门诊及住院患者分离的所有病原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1.1.2 仪器与试剂 血琼脂培养基和麦糠凯培养基。细菌鉴定采用美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卡和药敏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1.2 方法

1.2.1 药敏试验 采用2009年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文件推荐的肉汤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1]。

1.2.2 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测 按照CLSI文件上规定的肉汤稀释法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筛选和确证试验。

1.2.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的检测 按照CLSI文件上规定的肉汤稀释法对MRSA和MRCNS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LIS系统软件对细菌的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细菌的构成比

2010年5月1日~2011年4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共检出病原菌3 432株(真菌除外),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 527株,占73.6%,革兰阳性球菌905株,占26.4%。前几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805株(23.5%)、大肠埃希菌610株(17.8%)、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401株(11.7%)、金黄色葡萄球菌330株(9.6%)、肺炎克雷伯菌272株(7.9%),粪肠球菌171株(5.0%)、屎肠球菌153株(4.5%)。其构成比见表1。

nlc202309010945

2.2 药敏结果

2.2.1 革兰阴性菌

2.2.1.1 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的细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百分率为48%,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百分率为24%。其中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和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对广谱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则敏感性也较差。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好,对广谱青霉素类耐药性较强。2010年5月1日~2011年4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分离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耐药率。见表2。

2.2.1.2 非发酵菌 非发酵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最为常见。对阿米卡星和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药物相对较敏感,而对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性较强。401株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仅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和酶抑制剂复方制剂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其他药物耐药率达64.0%以上。嗜麦芽窄食单胞

注:S为敏感,R为耐药

菌对CLSI推荐的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的敏感性分别为95.0%、97.0%、100.0%,敏感性较高。2010年5月1日~2011年4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分离常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耐药率,见表3。

注:S为敏感,R为耐药

2.2.2 革兰阳性菌

2.2.2.1 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属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百分率为83.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百分率为77.8%。葡萄球菌属中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呋喃妥因的敏感率高达99.7%,对利福平敏感率为82.2%,但对其他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低。2010年5月1日~2011年4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分离常见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耐药率见表4。

注:S为敏感,R为耐药

2.2.2.2 肠球菌属 肠球菌属中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最为常见,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占12.2%。肠球菌属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他如利福平、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2010年5月1日~2011年4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分离常见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耐药率见表5。

注:S为敏感,R为耐药。

2.2.2.3 链球菌属 共发现45株,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也较高,对其他的如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较高。另外发现1例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敏感,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和呋喃妥因耐药。

3 讨论

本次监测共收集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病原菌3 43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 527株,革兰阳性球菌905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为2.8∶1。前几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抗生素的滥用给医疗界带来了世界性的难题,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升级,近年来多重耐药的现象也已经很普遍,甚至出现了泛耐药的现象。本次监测发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8.0%和24.0%。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3.3%和77.8%。VRE的比例较高,占到肠球菌属的21.5%,该院的耐药情况也很严重。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最高,本次监测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在99.8%以上;对阿米卡星、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敏感率也高达89.0%,可作为临床经验用药的优选药物;对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差。本次监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48.0%和24.0%,其结果与北京医院2008年的监测结果接近[2],低于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的结果[3],也低于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华北地区的细菌耐药监测结果[4]。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很多,主要关注的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这两种酶易导致多重耐药,还有极少数菌产碳青霉烯酶(碳青霉烯酶KPC),易导致细菌产生泛耐药[5]。

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67.0%,对左氧氟沙星、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相对敏感,而对头孢菌素类、广谱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性较强,其耐药情况明显较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严重,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也低于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华北地区的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44.0%,敏感率较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北京地区的水平低,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相对敏感,敏感性较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北京地区的水平高,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64.0%以上,其耐药程度也高于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监测的结果。耐药情况不容乐观。

葡萄球菌属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3.3%和77.8%,其百分率高于北京医院2005年至2008年连续监测4年的结果,也远高于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华北地区和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监测的MRSA和MRCNS的水平,耐药情况极其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全部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的敏感性也较高,对其他药物如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低。肠球菌属VRE的百分率达12.2%,高于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华北地区和北京医院2005 ~ 2008年连续4年的监测结果。肠球菌数细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87.8%,对呋喃妥因的敏感率为67.2%,对利福平、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率较低。

由此可见该院的耐药情况严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现象及其毒副作用日益突出,中药的优势随即显现。中药的抗感染作用主要不是直接抑菌作用,而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间接杀灭病原体[6]。另外,中药亦有增敏作用,不仅某些中药之间存在增敏、增效作用,中药对西药也同样存在。

已有大量报道中药不论单味制剂还是复方制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菌和抑菌效果。陈群等[7]报道中药黄连等具有消除细菌R质粒作用,可逆转细菌耐药性。陈林娜等[8]通过中药复方制剂(肺炎1号)对临床耐药菌株(MRSA菌株、产ESBLs肺炎克雷白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观察,说明其对目前棘手的耐药菌株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中药对耐药菌的增敏作用和逆转作用不可置疑,我国已开始致力于开发新的中药,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开发出能对付细菌耐药的有效药物,开辟出治疗细菌耐药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Approved stand M2-A8,M7-A6(M100-S19).Wayn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S.19th ed[S].2010.

[2] 艾效曼,陶凤荣,宣天芝,等.北京近4年9 005株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6(1):57-63.

[3] 汪复,朱德妹,胡付品,等.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0(5):325-334.

[4] 艾效曼,陶凤荣,许宏涛,等.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华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 27(7):524-532.

[5] 俞云松.革兰阴性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出版社,2010:88-96.

[6] 温燕,刘文辉.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48例[J].新中医,2002,34(7):65.

[7] 陈群,陈南菊,王胜春.黄连对大肠杆菌R质粒消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37-38.

[8] 陈林娜,周立勤,王汉敏,等.中药对临床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试验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 118-120.

(收稿日期:2012-02-08)

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特征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我院2009年1—12月期间住院患者留取的各种标本 (痰、血、尿、阴道分泌物等) 。

1.2 标准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粪肠球菌ATCC 29212, 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3 菌株分离

病原菌分离按照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2版) 进行分离、培养。

1.4 菌株分离及药敏试验

使用Micro Scan WalkAway 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仪 (德国西门子公司) 。同一患者7天内相同的菌株标本视为同一菌株, 不重复药敏鉴定, 不计入菌株总数。药敏质控每周1次。

1.5 数据处理

采用WHONET 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肠球菌属分布及分离率

2009年, 我院共分离肠球菌108株, 分离率为7.12%, 居我院分离菌的第5位。这些分离菌的标本来源中居前3位的分别是:尿液标本52份, 占48.1%;阴道分泌物27份, 占25%;脓液分泌物20份, 占18.5%。

2.2 108株肠球菌药敏试验

结果见图1。

2.3 肠球菌属的药敏试验

分离的肠球菌属主要是粪肠球菌 (72株) 和屎肠球菌 (20株) , 因此, 我们主要对这2类肠球菌的耐药率进行分析, 目的是比较其耐药率有无差异, 结果见表1。耐药率两两比较, 红霉素、氨苄西林、链阳性菌素复方制剂、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差明显 (P<0.05) , 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别不大。

注:与粪肠球菌耐药率比较, *P<0.05。

3 讨论

肠球菌属在分类上属于链球菌科, 广泛分布在自然界, 常栖居在人和温血脊椎动物的肠道中, 包括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等20多种肠球菌, 所致的感染为泌尿系感染 (常引起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最常见, 还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腹腔和伤口等严重感染, 感染大部分由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引起, 糖尿病、恶性肿瘤、接受介入治疗患者易引发肠球菌感染。肠球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约占所有医院感染的12%及所有医院感染菌血症的8%[3]。

本研究检出的肠球菌属在各类标本来源中以尿液最多, 占48.1%, 这与国内文献报道不一致[4]。肠球菌属由于其细胞壁厚, 对多种抗生素呈现固有耐药, 药敏结果显示, 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高度敏感, 没有发现耐药株, 对四环素的耐药率很低 (3.71%) , 这可能与我们医院四环素的使用率很低有关, 这种抗生素可以考虑用于严重的肠球菌的感染。检出的肠球菌对链阳性菌素复方制剂、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 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超过了35.00%, 对于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应该减少或是停用该类抗生素。从结果可以看出, 屎肠球菌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对链阳性菌素复方制剂的耐药率达到了90%以上, 对红霉素、氨苄西林、链阳性菌素复方制剂、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差明显 (P<0.05) , 可见不同种的肠球菌对于同一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极大差异, 所以建议鉴定肠球菌必须到种的水平, 以便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肠球菌的耐药性监测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同时2007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耐药监测[5]中已经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要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参考文献

[1]Marothi YA, Agnihotri HD.Enterococcal resistance-an overview.Indian J Med Microbiol, 2005, 51:63-67.

[2]Samuelsson A, Jonasson J, Momstem HJ, et al.Clustering of enterococcus infections in a general intensive care unit.J Hose lnfect, 2003, 54:188-195.

[3]叶信予, 吕元.肠球菌耐药及临床对策.检验医学, 2004, 19 (2) :160-162.

[4]路晓钦, 黎莉华, 周丽, 等.医院肠球菌属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2) :1569-1572.

性分离?骨分离? 篇5

船方入港,突然调头,令阿凯十分不快。阿湄也觉得自已过分了,用双手勾住先生头颈,将嘴贴着先生耳朵,轻声诉说自己的难言之隐。 原来,生过孩子后,阿湄身子渐渐复原,唯有私处一直隐痛,牵连到腰酸臀胀,仰卧床上都感到不舒服。本以为坐完月子后,便会慢慢消失,谁知事与愿违,下地站立仍感疼痛,两腿跨步时更加厉害。虽然自己也盼着早日与丈夫亲热,但刚才两腿分开,便感疼痛,随后丈夫压在身上,稍一动作,那里更加疼痛难忍,不得已才这样。

阿凯听罢,十分体谅,轻轻拥着妻子百般抚慰。可后来的日子,两人始终同枕不能共欢;偶尔亲热一回,阿湄也颇勉强,不是皱眉,就是闭眼,有时索性连连叫痛,弄得阿凯十分扫兴。失去了雨露滋润,好花也要褪色,渐渐地,夫妻俩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后来,阿凯跟阿湄分床睡了,阿凯说这样可以少受些刺激,他仍然是爱着阿湄的。

阿湄很内疚,想自己肯定是有了病,得抓紧时间看。去了好几家医院这儿看看,那边瞧瞧,有的说是"盆腔炎",有的说是"附件炎"……抗菌、消炎、中药、西药,用了好多方法,效果总不明显。

阿凯见妻子有病,还老治不好,也很着急,决定带她去大医院的专家门诊仔细检查。这次,先由一位妇产科主任初诊,然后又请来了骨科医生会诊,还摄了骨盆X线照片。最后终于弄清楚,困扰阿湄好长时间的痛苦,是一种叫"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的毛病造成的。医生告诉了阿湄此病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人体臀部,后面的骶尾骨和两侧的髋骨围成骨盆。前方连接处称耻骨联合,正好位于阴阜皮下。平时,它连接紧密,不会活动。但怀 孕后,胎儿逐渐增大,妊娠晚期,胎头下降,进入骨盆。与此相适应,孕妇体内激素发生改变,促使全身,尤其是骨盆韧带和关节松弛,耻骨联合当然也不例外。这些变化使耻骨联合在分娩时能轻度分离,以便胎儿顺利娩出。分娩后,随着内分泌激素恢复,一度松弛的韧带和关节便逐渐复原,耻骨联合也会恢复原状。

但少数产妇,或因内分泌改变失常,韧带、关节过度松弛;或因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姿势不当;或因骨盆局部或全身受风寒侵袭;或受后方骶髂关节分离影响,耻骨联合分离超过生理限度,未能及时恢复,就形成了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这种分离,在X线照片上可以显示出来。

耻骨联合本来很稳定,可以承受230千克的应力。一旦发生骨分离,应力下降 ;肌肉牵拉,便可引起轻度活动,甚至发生错缝,引起酸胀、疼痛、行走困难、性交困难等多种症状。因为其表现与盆腔炎、附件炎颇相似,所以容易引起误诊误治。

医生重新为阿湄制定了治疗方案。先请按摩师做了整复手法,又用宽布带缠绕骨盆部,以减轻疼痛,促进愈合。然后,嘱咐阿湄卧床休息两个星期,保持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局部保暖,减少腰部活动,饮食上注意多吃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橘子、猕猴桃等。

临床分离 篇6

关键词:小鹅瘟,小鹅瘟病毒,分离鉴定

本研究采集患病雏鹅样本通过鹅胚分离病毒进行病原学研究与血清学检测,再以感染鹅胚尿囊液人工接种8日龄健康雏鹅,观察在临床上的主要病理变化特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动物:50只1日龄健康的四川白雏鹅,购自雅安非小鹅瘟疫区,12~15孵化日龄非免疫鹅胚30枚;小鹅瘟病毒毒株:由四川农业大学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分离自四川省乐山市10日龄患小鹅瘟死亡的四川白雏鹅;小鹅瘟标准阳性血清(本实验室保存)。1 mL无菌注射器10支(12号针头,5 mm)、碘酒、酒精棉球、手术剪、纱布、研钵、冰箱、离心机、毛细管、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器、孵化器、照卵器、记号笔、试管(10支)、青霉素空瓶(20个),青链霉素(各100万单位)、氯化钠、琼脂,饲料7.5 kg,相关养鹅器具。

1.2 方法

1.2.1 病样采集及处理

用无菌方法取患病雏鹅的肝脏、脑、肠等器官病料置灭菌的玻璃器皿中冷冻保存,作为病毒的分离材料。先将病料剪碎、磨细,用灭菌PBS液作1∶5倍稀释,反复冻融3次,经3 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液添加青链霉素(终浓度为10 000单位/mL),经细菌学检验为阴性者置于4℃冰箱中保存为接种材料。

1.2.2 病毒返强试验

饲养1日龄雏鹅10只,肌肉注射尿囊毒液每只0.2~0.5 mL。选择10日内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死亡雏鹅,取其肝、脑于研钵内,剪碎、研磨,用生理盐水(含双抗1万单位/mL)制成5倍乳剂,经5 000 r/min离心10 min,反复冻融数次,取上清置于4℃冰箱中过夜(反复几次,直到死亡率达60%~80%)。

1.2.3 鹅胚接种

用上述接种材料接种12~15孵化日龄非免疫鹅胚30枚。参看文献进行尿囊腔接种,每枚胚尿囊腔注射0.2~0.5 mL。38℃继续孵化5~8 d,24 h内死亡者弃去。每隔8 h照蛋观察一次,收集24~120 h死亡的胚置于4℃冰箱内,冷却收缩血管,12h后无菌收集尿囊液,添加青链霉素(终浓度10000单位/mL),静置作用2h,冻存。注意观察鹅胚头、四肢病理解剖变化。

1.2.4 琼脂扩散试验

被检测抗原制备:取患病雏鹅的肝脏、脑、肠等器官病料置灭菌的玻璃器皿中剪碎、磨细,用无菌生理盐水作1∶2~1∶3倍稀释,4℃冰箱中冻融2次。经3 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液加入等量的氯仿,振摇30 min。经3 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液冻融1次,再经3 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液加入等量的氯仿,振摇30 min。又经3 000 r/min离心30 min,舍去上清液,收集病毒沉淀物。取0.01 M的PBS(pH 7.2)适量悬浮病毒沉淀,加入0.1%的甲醛灭活后,即为小鹅瘟病毒沉淀抗原。

琼脂平板制备:在1 0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优质琼脂1 g,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后,调整pH值至7.8浇铸成3 mm厚的平板,待冷却后打孔。中央1孔,周围6孔,孔径3 mm,孔距4 mm,并用熔化琼脂封底。

检测方法:用已知诊断抗血清来检测制备的抗原,中央孔加入诊断抗血清,周围孔加入1∶4、1∶6、1∶8倍稀释的被检测抗原,并设置一组重复。将加样后的琼脂平板置于湿盒中,37℃恒温培养,每隔12 h观察1次,至48 h结束,记录结果。

1.2.5 雏鹅人工感染试验

攻毒前,先将50只1日龄四川白雏鹅(其中20只为试验组,10只为同居组,20只为对照组)。饲养在未被小鹅瘟病毒污染的环境中,观察7 d以确保其为健康雏鹅。7 d后试验组进行滴鼻接种感染鹅胚尿囊液(1 mL/只),同居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在此后的10 min、30 min、60 min、90 min、4 h、12 h、48 h、72 h、9 d、15 d解剖试验组、同居组、对照组小鹅各2只,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胸腺、哈德氏腺、法氏囊、食管、气管、肠等部位观察剖检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鹅胚接种结果

将采集后处理过的病料接种于30只鹅胚,24 h内未见死亡的鹅胚,鹅胚在2~7 d死亡的有25只,计算该病毒对鹅胚的致死率为84%。无菌条件下收集尿囊液,每枚约收集尿囊液4~6 m L。观察鹅胚病变:尿囊液透明清亮;绒毛尿囊膜有出血点;胚体充血、出血。

2.2 病毒返强试验结果

第1次病毒返强时,10日内10只雏鹅死亡8只,死亡率为80%,已达到病毒返强目的,故共只有1次病毒返强试验。雏鹅死亡时间分布见表1。

2.3 琼扩结果

在中央孔加入诊断抗血清,周围1、2、3孔内分别加入1∶4、1∶6、1∶8倍稀释的被检测抗原,1′、2′、3′为一组重复。该抗原在琼脂扩散试验中能够与小鹅瘟阳性血清出现沉淀线,属于阳性反应,且与小鹅瘟标准抗原形成的沉淀线相吻合。见图1。

2.4 滴鼻攻毒组临床症状

从第8 d开始有攻毒鹅因小鹅瘟病毒致死,从第10 d开始有同居鹅因小鹅瘟致死。死前症状:两腿呈划水状,喙端、爪尖发绀。继续观察各组的临床表现,攻毒组、同居组都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减退,不愿活动,出现严重下痢,排灰白色或青绿色稀粪,粪中带有纤维碎片或未消化的饲料等,临死前头触地,两腿抽搐。对照组的雏鹅生长情况良好。

2.5 雏鹅人工感染试验剖检结果

滴鼻组解剖变化:肝脏有出血点或淤血,胆囊充盈,心脏部分部位有点状出血,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肠壁变薄,盲肠有香肠样栓塞,泄殖腔潴留少量黄白色液体,脑膜充血、出血。这与相关资料报道的相一致。同居组解剖变化:肝脏有出血点,胆囊充盈,脾脏肿大,心脏部分部位有点状出血,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盲肠有香肠样栓塞,泄殖腔有出血且潴留少量黄白色液体,脑膜充血。

同居组死鹅几乎与攻毒组死鹅有同样的临床表现和解剖变化,差别只是攻毒组的发病时间比同居组的早。

3 讨论

3.1小鹅瘟病毒感染小鹅后主要表现为体液免疫反应,首先出现IgM,然后是IgG,康复的雏鹅以及经过隐性感染的成年鹅均能产生高水平的病毒中和抗体和沉淀抗体,并持续很长时间,还能将抗体通过卵黄传给后代,使孵出的雏鹅免于发病。以小鹅瘟病毒抗原反复免疫兔、牛、羊、猪等动物,也能产生高水平的病毒中和抗体和沉淀抗体,并可用于小鹅瘟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将小鹅瘟病毒通过非免疫鹅胚传代增殖,取感染胚尿囊液制备小鹅瘟病毒沉淀抗原,该抗原在琼脂扩散试验中能够与小鹅瘟阳性血清出现沉淀线。本试验结果表明,本次制备的小鹅瘟病毒沉淀抗原可以用于小鹅瘟临床免疫效果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对其研究、诊断和防治具有实用价值。

3.2关于小鹅瘟病毒沉淀抗原的制备,国内资料报道了4种方法:王永坤等将感染的尿囊液装入透析袋硅胶浓缩;郝虹等采用0.40 kg/L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处理;王新海通过差速离心法提取抗原;程由铨等使用聚乙二醇(PEG)沉淀病毒。按照病毒学理论,病毒一般在0.45 kg/L以上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中发生沉淀,0.40 kg/L的饱和度不可取。差速离心法需要使用40 000 r/min的转速,这不是普通实验室的离心设备所能达到的,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不易操作。本次试验采用反复离心加氯仿抽提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小鹅瘟病毒沉淀抗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制备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3琼脂扩散试验是根据可溶性抗原与可溶性抗体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网状基质中向四周自由扩散,由近向远形成浓度梯度的原理而进行的。当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基质中适合比例下相遇,便可相互结合,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影响琼脂扩散试验的因素有:(1)反应物的浓度。两反应物浓度越高,所形成的沉淀线越清晰。(2)反应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如0~37℃)温度越高,物质扩散速度越快,沉淀线形成越快。为减少沉淀线的变化,并保持清晰度,可在37℃形成沉淀线后置温室或冰箱中。(3)反应时间。沉淀线一般1~3d出现,14~21d数目最多,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内,才可以见到清晰的线条,时间太长则可能出现沉淀线的分裂、溶解、扩散甚至消失。此外沉淀线的形成还与反应物的性质、琼脂的浓度、抗原抗体孔间距离等有关。

参考文献

[1]甘孟侯.中国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13.

[2]傅继华.病毒学实用实验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7-49.

[3]佘永建,胡世君,黄伟,等.利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小鹅瘟病毒抗原及抗体的研究[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5:202-204.

[4]陈晓月,赵承辉,刘丽霞,等.鹅细小病毒野株分离鉴定及致病力试验[J].畜牧与兽医,2006,38(6):41-42.

[5]姜平.兽医生物制品学(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37-338.

[6]王永坤.番鸭细小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J].中国微生物学报,1996,(8):78-82.

[7]郝虹.小鹅瘟病毒核酸链型与结构蛋白分析[J].病毒学报,1988,4(1):28-32.

[8]王新海.小鹅瘟琼脂扩散试验的研究[J].家禽传染病,1989,(5):11-13.

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7例临床分析 篇7

1临床资料

我院2003年10月-2010年3月共收治AD患者15例, 其中男10例, 女5例, 年龄27~73岁, 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晕厥、休克等症状。

2结果

入院时或入院后误诊7例, 男5例, 女2例, 年龄27~68岁。其中3例患者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 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 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剧烈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 误诊为急腹症;1例年轻孕妇晕厥伴下肢缺血性疼痛, 误诊为脑血管疾病及髂动脉栓塞;2例患者因左侧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误诊为肺栓塞。

3讨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较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但并非十分罕见。在工业化国家其发生率可能超过每年 (|100~200) /10万, 是主动脉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1]。AD的病因包括高血压、遗传疾病、创伤、妊娠、梅毒、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马凡综合征。发病高峰为50~60岁, 男∶女= (2~3) ∶1[2,3]。由于夹层血肿, 压迫周围软组织或波及主动脉大分支, 可引起相应器官损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最突出的表现为突发难以忍受的撕裂样、刀割样剧痛, 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 可沿夹层分离方向放射到头颈、腹部、下肢, 累及肾动脉时引起腰痛;急性期休克, 血压不降反升, 血压改变与休克表现不呈平行关系。波及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AMI) 可有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 临床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炎和心脏瓣膜病[4,5];有的患者症状酷似消化系统疾病, 常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肠系膜动脉栓塞、胆结石、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6,7];有些患者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 伴出血性休克;也有患者出现头晕、意识模糊、定向障碍、嗜睡、晕厥、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如出现对侧偏瘫, 压迫喉返神经致声音嘶哑, 易误诊为脑血管病、脊髓炎等[5];AD如扩展至两侧髂动脉, 则下肢动脉搏动消失, 影响周围神经供血, 引起周围神经坏死, 出现肢体刺痛, 先是麻木, 逐渐发展到感觉丧失, 肌张力减弱或完全性麻痹;AD累及肾动脉可出现腰部或脊肋角处疼痛或肾区能触及肿块, 部分患者有肉眼血尿。肾急性缺血可引起急性肾动脉衰竭及肾性高血压等[1]。

本文中误诊为脑血管疾病及骼血管栓塞的患者, 为一年轻孕妇, 妊娠7个月。文献报道, 40岁以下妇女有半数AD发生于怀孕期, 典型的是在孕期的后1/3[8], 偶尔也发生在产后早期[9]。妊娠后期血容量、心输量增加及血压升高可增加风险[10]。该孕妇首发症状为突然胸痛, 并伴有晕厥, 在去医院途中逐渐出现左下肢麻木、疼痛、功能障碍、皮温降低, 且髂动脉及足背动脉摸触不清, 掩盖了突然胸痛的症状, 造成了误诊。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3例患者, 均有剧烈的胸前区疼痛, 且心电图有缺血改变。AD的胸痛表现为剧痛, 其典型的疼痛是突然发生的, 开始阶段就是从未有过的剧痛, 而心肌梗死的疼痛发作是逐渐增加的。AD还有个重要特点:当夹层分离沿主动脉伸展时, 疼痛具有沿着夹层分离的走向逐步向其他部位转移的趋势[11], 当AD累及冠状动脉时, 尤其易影响右冠状动脉引起AMI, 可使AD症状模糊不清, 造成误诊, 给予溶栓及抗凝治疗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判断AMI (尤其下壁AMI) 在溶栓或抗凝治疗之前, 仔细考虑潜在的AD可能, 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积极药物治疗的2个首要目标为降低收缩压和减弱左室收缩力 (dp/dt) 。左室收缩力是作用于主动脉壁的主要压力, 对AD的形成和扩展都起作用。现在几乎所有明确诊断的AD患者都接受药物治疗, 特别是对远端夹层分离患者, 此外对一些患者长期治疗。首要的治疗目的在于解除疼痛, 并将收缩压降至100~120mm Hg (1mm Hg=0.133kPa) , 平均压60~70mm Hg。首选β-受体阻滞剂, 既可降压, 又可降低dp/dt。高效血管扩张剂硝普钠对紧急降低动脉压十分有效。单独使用时, 硝普钠可使dp/dt升高, 这一作用可能潜在地促进夹层分离的扩展, 因此, 同时使用足够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是十分必要的。但存在β-受体阻滞剂禁忌征时 (窦性心动过缓、哮喘、二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应考虑应用钙离子阻滞剂, 选择具有血管扩张和负性肌力作用的地尔硫艹卓、维拉帕米, 当分离的内膜片损害一侧或双侧肾动脉时, 导致顽固性高血压, 可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类药物。

近年来, 随着多种影像技术的进展及对本病的认识, 早期确诊明显提高, 但由于病变累及部位广泛, 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有时症状十分轻微不典型, 部分学者认为对该病认识不足及采集病史不全面是导致漏诊、误诊的重要原因[12]。此病来势凶险, 预后差, 所以要求急诊及心血管医生要熟悉该病的临床表现, 高度怀疑者, 必须在全面询问病史、认真查体的基础上, 结合CT、MRI、超声多普勒等检查, 以明确诊断, 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影响治疗, 造成不良后果。

18例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2例, 女6例, 男女比例2∶1, 年龄20~80岁, 平均年龄为 (54.3±9.56) 岁。18例中2例伴Marfan综合征, 3例伴糖尿病, 15例伴高血压, 5例伴冠心病, 2例伴动脉粥样硬化。根据De Bakey分型:7例Ⅰ型, 1例Ⅱ型, 10例Ⅲ型。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疼痛, 5例突发腰背痛, 10例突发胸痛, 10例突发背痛, 3例剑突下隐痛, 6例伴胸闷气促, 2例上腹绞痛者, 5例伴头痛头晕, 7例伴大汗、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休克表现者, 2例伴恶心呕吐, 5例伴肢体麻木、疼痛及活动障碍, 2例伴神志模糊。18例患者有明确的诱因, 如紧张、活动、饮酒、进食、弯腰、外伤、等。

1.2 辅助检查

(1) 心电图检查:2例正常, 16例异常。6例表现为左室肥厚伴或不伴劳损、1例下壁心肌梗死图形、3例ST-T异常、1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心房颤动、2例发生室颤、2例窦性心动过速。 (2) 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检查16例, 其中12例 (75%) 可见主动脉外形不规则有局部隆起, 主动脉增宽延长, 上纵隔影增宽。10例行CT检查, 均显示动脉内双通道及分支受累, 主动脉局部增宽, 8例显示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长度、破口位置。12例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患者的主动脉内径 (根部) 明显增宽。16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典型的夹层分离征象。4例行主动脉造影, 可见明确的破口位置。3例行MRI检查, 2例确诊, 其中清楚地见到内膜瓣者1例, 提示腔内异常信号1例。

1.3 方法

常规治疗包括: (1) 立即绝对卧床休息, 给予止痛、镇静、通便、镇咳等, 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变化。 (2) 应用β-受体阻滞剂, 如比索洛尔或美多心安等, 降低心肌收缩力, 将心率控制在55~60次/min。 (3) 静脉泵注硝普钠, 可同时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等降压药物, 积极降压, 使血压控制在<120/90mmHg, 但舒张压≥80mmHg。

2 结果

内科保守治疗后15例好转, 3例死亡, 1例死于肾衰竭, 1例死于脑卒中, 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稳定后外科置入支架3例, 行外科人造血管置换术2例。

3 讨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心血管急症之一, 以进展快、发病急、表现复杂、来势凶为特点, 死亡率高。本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发病率男女比为2∶1~5∶1[3], 本研究为2∶1。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发病部位不同, 临床漏诊和误诊率高[4]。近年来, 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该病认识水平的提高, 使其早期诊治成为可能, 使急性期的病死率降低。本病多发生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致主动脉壁中层变性的基础上。AD由于累及的部位不同, 使临床表现呈现复杂性及多样性,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5]。

根据De-BaKey将AD分为三型: (1) Ⅰ型:此型最常见, 病变发生于升主动脉, 扩展范围大于主动脉弓部到降主动脉; (2) Ⅱ型:病变局限于升主动脉; (3) Ⅲ型:病变部位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开始。本组患者以情绪剧烈波动、突然发力为诱因, 多以撕裂或刀割样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多起源于前胸部的为Ⅰ、Ⅱ型, 多起源于肩胛区的为Ⅲ型, 一般沿主动脉延伸至远端, 一发作即达高峰, 伴有血管迷走神经的表现, 如恶心、呕吐、大汗淋漓、不安和晕厥, 持续不缓解。其中大约50%出现夹层血肿压迫周围组织, 表现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无脉症等。主动脉夹层的疼痛较典型: (1) 通常发病时疼痛呈撕裂或刀割样疼痛, 极为强烈, 难以忍受; (2) 一般止痛剂不能使疼痛缓解; (3) 有移行于其他部位的趋势, 如腰腹部、颈部。

主动脉夹层在急诊中较为常见, 临床漏诊和误诊率高, 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才能提高治愈率。X片、CT平扫、心电图等能增强确诊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当主动脉夹层分离累及夹层血肿或冠状动脉距主动脉根部较近时, 可伴有心肌细胞损伤, 表现为心肌酶谱瞬间升高。主动脉夹层在出现胸腹部疼痛的同时, 还出现血液渗出的征象、主动脉反流征象、脉搏和血压异常的征象等心血管征象。AMI心肌酶是逐渐增高的, 且有特定的曲线变化, 应注意鉴别。

本组患者确诊后, 采取内科及时治疗, 以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心肌收缩力降低, 使动脉内膜继续剥离得到稳定或制止, 从而缓解症状为治疗目的。药物选β-受体阻滞剂, 可减慢心率, 降低心肌收缩力, 同时合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普钠等使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主动脉中层病变是AD的病理基础, 使剥离随时发生, 因此, 无论手术与否, 均需终身治疗。手术效果较好的为Ⅰ、Ⅱ型, 内科保守治疗较好的为Ⅲ型[6]。总之,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表现多样, 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主动脉夹层分离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和总结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提高诊治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科保守治疗后15例好转, 3例死亡, 1例死于肾衰竭, 1例死于脑卒中, 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稳定后外科置入支架3例, 行外科人造血管置换术2例。结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表现多样, 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主动脉夹层分离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分离,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樊桂英.16例主动脉夹层血肿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护理, 2004, 10 (5) :477.

[2]秦小奎, 刘晓方.113例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报告及文献综合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4 (6) :527~529.

[3]Efstrations A, Karolina A.What’s new in the bioehemical diagnosisof aeute aortic disseetion:Problema and Perspectives[J].Med SciMonit, 2007, 13 (8) :154~158.

[4]刘红凌.3例主动脉夹层误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7) :98.

[5]Mistovich J, Griffiths B.Aortic dissection and aortic aneurysms:pathophysiology,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J].Emerg Med Serv, 2001, 30 (9) :49~55.

临床分离 篇9

本研究旨在评价头孢喹诺对上海市养殖场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作用, 为头孢喹诺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从上海市养殖场分离并鉴定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各若干株,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头孢喹诺对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最小杀菌浓度 (MBC) , 推算MIC50。和MIC90, 并绘制头孢喹诺对这4种细菌的杀菌动力学曲线。头孢喹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MIC50分别为0.063、0.063、0.032、0.125微克/毫升, MIC90分别为0.125、0.125、0.125、0.25微克/毫升;在很小的浓度变化范围内头孢喹诺能够快速抑菌, 在抑菌浓度为1倍或2倍MIC时, 24小时内能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链球菌、沙门氏菌。头孢喹诺对上述几种临床分离细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活性。

临床分离 篇10

1膜分离的原理及特点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膜分离是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膜技术的分离机理有筛分和吸附-扩散模型,多孔膜的分离机理为筛分,如微滤和超滤;致密膜的分离机理为吸附-扩散作用,如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分离时无相变,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浓缩;分离不耗用有机溶剂,降低有效成分的损失,减少环境污染;分离选择性高,提高制剂的质量;适用范围广,从固体微粒的去除到溶液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可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操作,缩短生产周期,满足中药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2分离膜的类型

膜分离技术按膜材料划分有:金属膜、无机膜、高分子膜;按分离物料的相态划分有:气体分离、液体分离;按膜的结构划分有:多孔膜和致密膜;按分离功能划分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透析等;按膜组件的类型划分有:平板膜、管式膜、毛细管式膜、卷式膜和中空纤维膜等。

在医药工业中,一般依据分离膜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将其分为微滤膜(≥0.1um)、超滤膜(10-100nm)、纳滤膜(1-10nm)和反渗透膜(≤1nm),微滤膜主要用于澄清、除菌和除颗粒,超滤主要用于除病毒和热原,纳滤主要用于浓缩分子量在数百的化合物和大分子,反渗透则主要用于去除无机盐、金属离子。从微滤、超滤到反渗透,所需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透过的粒子尺寸逐渐减小,费用逐渐增加,分离机理从筛分变成吸附-扩散。

2.1微滤膜微滤是最早使用的膜技术,是以多孔薄膜为过滤介质,使不溶物浓缩过滤的操作。膜微滤(MF)主要基于筛分原理,它的孔径范围一般为0.1-75um之间,介于常规过滤和超滤之间,微滤可单独使用,进行杀菌、除颗粒,也可作为其它膜过程的前处理。

微滤膜的组件类型主要有平板膜、管式膜和滤筒式,其中管式膜因易于清洗再生用的较多,而材料多选择金属或陶瓷。一次性的微滤膜片因其成本低、使用方便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2.2超滤膜在医药行业中,超滤膜是发展最快的膜分离技术。超滤的分离原理近似机械筛,当溶液体系经由水泵进入超滤器时,在滤器内的超滤膜表面发生分离,溶剂(水)和其它小分子量溶质透过具有不对称微孔结构的滤膜,大分子溶质和微粒(如蛋白质、细菌、胶体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提纯和浓缩产品的目的。

超滤膜能截留分子量在上千至数十万的大分子。超滤膜的组件类型主要有中空纤维膜、卷式膜以及管式膜.目前的超滤膜大多为有机高分子膜,而无机的陶瓷超滤膜也开始应用。

2.3纳滤膜纳滤膜的一个很大特征是膜上或者膜中存在带电基团,因此纳滤膜分离具有两个特性,即筛分效应和电荷效应。分子量大于膜的截留分子量的物质,将被膜截留,反之则透过,这就是膜的筛分效应。膜的电荷效应又称为Donnan效应,是指离子与膜所带电荷的静电相互作用。纳滤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填补了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空白;纳滤膜集浓缩与透析为一体,可使溶质的损失达到最小。纳滤膜对二价离子和高价离子及分子量高于200的有机物有较高的截留率,而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则相对较低。

2.4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所用的材料为有机膜,膜的结构为非对称复合膜,其分离原理是吸附-扩散,反渗透过程的特点是膜仅能透过水等小溶剂,而截留各种无机盐、金属离子和分子。反渗透膜的组件类型主要为卷式膜和中空纤维膜,但大多数的装置使用的是卷式膜。

3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分离精制中的应用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通常含有生物碱、苷类、酮类等有效成分,同时还含有蛋白质鞣质、树脂、淀粉等无效成分。传统药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然后通过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技术使中药有效成分的纯度进一步提高。传统的中药制剂工艺方法存在分离过程中有机溶剂消耗量大,生产成本较高,分离过程较复杂,药物有效成分损耗大,而且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污染等缺点。因此研究中药有效部位提取分离的新方法,从而提高分离效率和产品质量是促进中药生产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膜分离是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染的新型分离技术,80年代以来膜分离开始应用于中药的生产,正日益在中医药领域受到青睐。

3.1微滤(MF)微滤是目前应用得最广的一种膜滤技术,主要用于从液相或气相中截留微粒、细菌、污染物等以达到净化除菌的目的。

3.1.1膜微滤分离中草药不同药效部位蔡宇等〔1〕采用陶瓷微滤膜分离刺五加水煎液不同药效部位,采用S180移植瘤动物模型,对膜分离后的刺五加两药效部位A和B从抑瘤率、NK细胞活性两方面评价其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效。结果为刺五加药效部位A的抑瘤率低于药效部位B,免疫活性高于药效部位B;药效部位A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和免疫活性与刺五加水煎液接近;刺五加药效部位B高剂量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刺五加水煎液,免疫活性与刺五加水煎液接近。研究结果表明陶瓷膜微滤能分离刺五加水煎液中体现抗肿瘤活性功效的不同药效部位,也为今后从抗肿瘤抑瘤作用为目标进一步分离膜过滤液B提供依据,为今后探讨制剂工艺合理优化提供药效学依据。

3.1.2膜微滤技术在中草药水解液澄清除杂方面的应用敖自华等〔2〕采用陶瓷微滤膜错流过滤技术处理银杏水解液,通过对膜处理前后的物料特性进行比较,说明微滤既可减少用常规方法不易去除的脂类物质,又不会造成透过液中可溶性固形物过度损失,表明膜微滤用于银杏水解液的分离精制具有一定意义。

魏凤玉等〔3〕研究了无机陶瓷膜错流技术对板蓝根、枇杷叶、川芎等中药水提液的澄清处理,用孔径0.2um和0.8um的微滤膜对3种根、根茎及叶类常用中药的水提液进行微滤,结果中药水提液由微滤前浑浊液体成为微滤后颜色变浅的澄明液体,其总固体去除率为8-47%,表明膜微滤技术对根、根茎及叶类中药水提液具有较好的澄清除杂效果。对于实验中的3种中药体系的膜污染,采用0.5%-1.0%的NaOH清洗15-30min,一般可使膜通量恢复至原始通量的90%左右,然后再采用其化学试剂清洗,一般可获满意的效果。

3.1.3膜微滤澄清除杂效果与传统醇沉法的比较高红宁等〔4〕用孔径为0.2um的无机陶瓷膜对苦参水提液进行微滤澄清研究,对水提液微滤前后,在性状、固形物、指标成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70%醇沉技术比较,微滤的澄清除杂效果与醇沉法基本相近,有效成分的保留率优于醇沉法,为膜微滤取代醇沉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刘陶世等〔5〕对无机陶瓷膜微滤技术、醇沉、高速离心、絮凝澄清、大孔树脂吸附精制清络通痹水提液进行了比较,发现膜微滤精制中药水提液的综合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在除去绝大部分固体杂质的同时,对各类可溶性有效成分损失较小而且损失率基本一致,不改变复方组成。

3.2超滤(UF)超滤技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将超滤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领域,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超滤是一种具有分子水平的薄膜过滤手段,它用特殊的超滤膜为分离介质,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推动力,将不同分子量的溶质进行选择性分离。

3.2.1膜超滤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于淘等〔6〕研究了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过程及工艺,使用膜分离技术对粗提的产品进行精制,超滤前提取物中黄酮质量分数为5.96%,超滤后的产品中黄酮质量分数达到33.99%,可以看出,超滤技术用于分离纯化银杏黄酮类物质效果理想。

李路军等〔7〕采用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对山麦冬多糖提取液进行分离,并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福林-酚试剂显色法分别测定各超滤液多糖和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相对分子量范围的多糖在山麦冬总糖中的含量分别为:相对分子量在30000以上的含量为50.3%,30000-10000之间的含量为19.6%,10000-1000之间的含量为13.8%,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聚糖和单糖含量为16.3%;各级多糖干物质纯度均大于90%;超滤膜可截留大部分蛋白质,超滤是一种很好的分离纯化山麦冬多糖的方法。

3.2.2超滤法同传统醇沉法精制效果的比较刘振丽等〔8〕研究了超滤法及醇沉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滤体积为1.25倍时,可获得绿原酸95.37%,而70%醇沉法的绿原酸得率仅为67.82%,说明超滤法保留有效成分的效果更好。

李淑莉等〔9〕用超滤法和醇沉法对黄连解毒汤的水提液进行纯化,并通过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的回收率和残渣去除率,对两种方法进行定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超滤液达到原液体积1.25倍时,小檗碱回收率达95%;而醇沉法的有效回收率为73%。超滤法的回收率明显高于醇沉法。超滤法的去除残渣率为48%,醇沉法为38%。同时,超滤法具有节省乙醇、简化工序、缩短生产周期的优点。

3.2.3超滤膜分离条件的优化膜分离时的操作条件是影响其滤过效果、膜通量和膜污染的重要因素。选择一套合适的操作参数不仅能减少膜污染,降低操作成本,还能提高产品质量。影响膜过程的主要操作参数有:压力、流速、温度、药液浓度、超滤时间、药液pH值等。采用膜分离技术对不同的中草药分离精制时,适宜的操作条件也有很大差异。

王世岑等〔10〕考察了超滤法提取黄芩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选用适宜孔径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6000-10000)是提高黄芩苷收率和质量的关键,同时升高药液温度或降低浓度,使药液粘度降低,严格控制pH值,可显著提高超滤速度,获得最佳效果。

朱才庆等〔11〕采用不同截留分子的膜组件、操作参数进行正交设计,对超滤膜分离技术纯化夏天无总碱工艺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6×103-1.0×104的PS膜具有较好的膜分离效果,选择压力0.08MPa、料液温度40℃、进料体积流量2.8L/min的操作参数工作效率更高。利用膜分离工艺制备的夏天无注射液澄清、色泽好,显示出更强的药效作用。

3.3纳滤(NF)纳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膜过滤过程,可截流能通过超滤的溶质,而让不能通过反渗透膜的溶质通过,填补了由超滤与反渗透留下的空白。

冉艳红等〔12〕探索了纳滤膜浓缩中草药提取液的可行性,证明纳滤浓缩中草药提取液是可行的,提高了产品的收率和质量,中草药提取液固形物从1.5%-2.0%达到了15%。纳滤浓缩前后风味没有变化。同时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废水排放。膜分离条件优化的研究表明:降低料业浓度,提高温度,提高压力可以提高膜通量。两种膜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操作条件为温度28℃,压力3.3Mpa,浓度2.0%的条件下,474膜的浓缩效率较高。为其工业化提供了途径。

3.4反渗透(RO)反渗透膜在医药上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医药注射水、医疗透析水和制剂用水等,并可以取代现有的蒸馏水生产装置,进行去离子水的生产。反渗透法在常温下操作,需用微滤作为前处理,能同时进行脱盐、除去细菌、热原等,并且与传统的蒸馏法相比,能耗降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张翠莲等〔13〕进行了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并试用于制剂的研究,结果表明水质合格,制剂临床应用正常。国内许多制药厂采用反渗透来制备医用水,如华北制药厂的原料用水,中美史克制药片剂厂的用水等。

3.5膜滤技术的联合应用膜滤技术之间或膜分离与传统分离技术相结合用于中草药的提取分离,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越性,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膜分离效果等优点。

3.5.1微滤与超滤的联合应用赵宜江等〔14〕将膜分离技术用于中药提取,以微滤去除提取液中的悬浮物,再以超滤去除大分子杂质。通过对微滤、超滤过程的考察及与传统的醇沉工艺比较,认为采用膜分离工艺具有显著的优点。

朱庆才等〔15〕探讨草珊瑚浸膏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及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ZTC1+1Ⅲ型、壳聚糖、明矾的最佳絮凝工艺相比,微滤预处理后超滤膜分离草珊瑚浸膏的膜通量及异秦皮啶膜透过率最大、运行时间最短、干膏中异秦皮啶的质量分数最高,微滤是草珊瑚浸膏膜分离纯化新工艺中较为理想的预处理方法。

3.5.2膜分离与高速离心的联合应用崔元璐等〔16〕采用吸附澄清—高速离心—微滤法制备葛蒲益智口服液,并与醇沉法和吸附澄清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吸附澄清—高速离心—微滤法工艺不仅提高了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而且具有简化工艺、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制剂稳定性的优点。

沈亮等〔17〕探索了运用膜分离法从当归水浸取液中分离、纯化有效成分阿魏酸并进行浓缩的新工艺,研究表明:经过高速离心预处理后,超滤当归水提液的渗透通量变化不大,可用于当归水提液的纯化操作;超滤法的回收率和杂质去除率均高于醇沉法;纳滤膜对阿魏酸几乎没有截留效果,反渗透适用于浓缩阿魏酸,提高pH值可以提高截留率,该实验条件下pH=9-10,压力2.5MPa时反渗透获得最高的截留率。

3.5.3膜分离与树脂的联合应用高红宁等〔18〕考察微滤-大孔树脂法精制苦参中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的效果,结果表明:苦参提取液经微滤-大孔树脂法处理后,其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的保留率分别为78.88%和73.4%,固形物去除率为38.95%;微滤-大孔树脂法较醇沉法可更有效地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杂质。

黄山等〔19〕进行了膜分离与树脂联用制备黄连解毒汤中药固体制剂的研究,根据黄连、黄柏、黄芩和栀子所含据活性成分小檗碱、黄芩苷及栀子苷的不同理论特点采用不同的分离精制方法。实验表明,所制定的膜分离与树脂联用的提取、精制工艺,小檗碱转移率可达86.94%,黄芩苷转移率达80.80%,栀子苷转移率达86.88%。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膜分离与树脂联用的技术制得的黄连解毒汤固体制剂纯度高,服用量小;也证明了其在中药复方精制研究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膜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浓差极化和膜的污染使膜的渗透通量及截留率等性能发生改变,膜的使用寿命缩短,极大地影响了膜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发展。

4.1浓差极化浓差极化是指在分离过程中,料液中的溶剂在压力驱动下透过膜,溶质被截留,于是在膜表面与临近膜面区域浓度越来越高,称为浓差极化。浓差极化是一个可逆过程,它只有在运行膜分离过程中才发生。对于浓差极化现象,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小料液中溶质浓度,改善膜面流体力学条件,减轻浓差极化程度,提高膜的透过流量;另一方面,可优化膜分离的工艺条件,根据不同的中药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及所含杂质不同,综合考虑影响膜分离特性的因素,选择适于该体系的膜材料、膜组件,优比操作参数。

4.2膜的污染问题膜污染是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分子与膜发生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因浓度极化使某些溶质在膜表面浓度超过其溶解度及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对于超滤,若膜材料选择不合适,此影响相当大;对于微滤膜,这一影响不十分明显。

控制膜污染的有效措施主要有对料掖进行预处理,除去胶体、悬浮颗粒及菌体等;对膜面改良,如使用复合膜、改变膜的表面极性和电荷、使用新型无机材料膜(主要有陶瓷膜、玻璃膜和金属膜)以及进行膜清洗等。

5展望

膜分离技术在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减少服用剂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许多传统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而由于中草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现有膜材料的品种少,膜孔径分布宽,性能欠稳定,滤膜价格也较高,影响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领域的推广。但随着对中药体系的进一步系统研究以及膜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膜分离必将在推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6参考文献

1蔡宇,梁少玲.刺五加水煎液膜分离不同药效部位抗肿瘤作用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5,4(24):238-239.

2敖自华,王璋,许时婴.陶瓷微滤膜错流过滤银杏水解液〔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0,19(6):570-573.

3魏凤玉,肖翔,崔鹏.无机陶瓷膜微滤技术澄清中药水提液的研究〔J〕.中成药,2004,12(26):995-998.

4高红宁,郭立玮,金万勤.陶瓷微膜技术澄清苦参水提液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2,28(2):108-109.

5刘陶世,郭立玮,周学平,等.陶瓷膜微滤与树脂吸附等6种技术精制清络通痹水提液的对比研究〔J〕.中成药,2004,26(4):271-274.

6于淘,钱和.膜分离技术在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4,11(23):55-58.

7李路军,喻世涛,李宇,陈勇.超滤膜分离纯化山麦冬多糖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28),299-301.

8刘振丽,张秋海,欧兴长,等.超滤及醇沉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影响〔J〕.中成药,1996,18(2):4-6.

9李淑莉,欧兴长,毛德法,等.超滤与传统的醇沉法对黄连解毒汤醇化效果的比较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0,26(1):22-24.

10王世岑.超滤法一次提取黄芩苷的工艺研究〔J〕.中成药,1994,16(3):21.

11朱才庆,余华,范其坤,等.超滤膜纯化夏天无总碱的研究〔J〕.中草药,2005,9(36):1319-1322.

12冉艳红,陈万群.纳滤膜浓缩中草药提取液研究〔J〕.广州化工,2005,33(3):36-77.

13张翠莲,张伟琪,姚秀荣,等.用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J〕.中国药学杂志.1998,33(4):225-226.

14赵宜江.中药提取液的膜分离工艺〔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3):98-101.

15朱才庆,余华,张锐,等.草珊瑚浸膏的絮凝和膜分离纯化研究〔J〕.中草药,2006,1(37):45-48.

16崔元璐.吸附澄清—高速离心—微滤法制备葛蒲益智口服液〔J〕.中草药,1999,30(10):742-744.

17沈亮,徐方成,蓝云才,等.应用膜技术分离当归浸取液中的阿魏酸〔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5),234-237.

18高红宁,金万勤,郭立玮.微滤-大孔树脂法精制苦参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J〕.西北药学杂志,2004,2(19):12-13.

临床分离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临床各科送检并检出的165株肠球菌的各种标本为分析对象, 其中尿标本67株, 血标本35株, 痰标本42株, 伤口分泌物16株, 其他标本5株。其中粪肠球菌90株 (54.55%) , 屎肠球菌62株 (37.58%) , 其他肠球菌13株 (7.88%) 。每株肠球菌均来自不同患者的标本。

1.2 方法

所有待检标本的采集、分离培养严格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所有菌株采用A/S4微生物分析仪 (美国德灵公司产品) 鉴定, 采用药敏纸卡 (北京天坛微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产品) 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M-H琼脂由北京天坛微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检验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LLS) 颁布的标准进行。对于疑难菌株的鉴定应用A P Ist rep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质控菌株为粪肠球菌A TCC 29212。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四环素、利福平、呋喃妥因等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采用快速硝噻吩纸片显色对Β内酰胺酶进行测定, 对140株肠球菌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3种抗生素对肠球菌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敏感性最高, 分别达到了98.2%~100%, 其次为氨苄西林、亚胺培南, 均达到了90%以上, 敏感性最低为头孢吡肟 (14.8%、9.4%和0) 。各种肠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及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面比较, P<0.05, 提示存在显著差异性,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肠球菌 (Enterococcus) 属链球菌科, 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 只有在宿主组织寄殖, 耐机体非特异及免疫防御机制引起病理改变, 才会引起感染[2]。根据肠球菌利用糖类的特征鸟肠球菌、粪肠球菌及坚韧肠球菌 (E.durans) [3]。肠球菌可见于腹腔和盆腔感染标本中分离出混合菌丝中。肠球菌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不仅会引发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还会导致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骨膜炎和脑膜炎, 肠球菌的细胞壁坚厚, 因此对于多种抗生素均表现为固有的耐药性, 因此所致感染治疗难度较大。尤其是近年来抗生素药物的过度使用更是加重了其耐药性。陈迎晓等[4]对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年度内肠球菌耐药性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耐药基因型进行了研究, 她们参照与本组相同的微量稀释法 (MIC) 对肠球菌及VRE进行了药敏试验, 结果共分离粪肠球菌55株、屎肠球菌89株。粪肠球菌耐药性较低, 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等耐药率不足3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高于90%, 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也达到了70%以上;粪肠球菌耐药性较低, 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等耐药率不到30%。耐药表型分析取得的结果与本组结果一致, 2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高度敏感。本组分析结果表明, 考拉宁及万古霉素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敏感性最高, 分别达到了98.2%~100%, 其次为氨苄西林、亚胺培南, 均达到了90%以上, 敏感性最低为头孢吡肟 (14.8%、9.4%和0)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在某些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 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 且不同菌种对抗生素耐药性有较大的差异, 其中以屎肠球菌耐药性最强, 这可能与屎肠球菌产生6, -乙酰转移酶有关。屎肠球菌属于不产青霉素酶的青霉素耐药肠球菌, 因此治疗时不宜采用氨苄西林或青霉素, 可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 采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联合治疗。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是治疗肠球菌较为理想的、且疗效较好的抗生素。万古霉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为细胞壁肽聚糖前体末端发生改变, 使万古霉素无法与之结合从而保持了抗菌活性。本组分析结果提示, 应根据肠球菌的耐药星及菌种间的耐药差异选择理想的抗生素, 且应采取联合用药, 从而通过药物协同作用进行相应的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165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临床分离的165株肠球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13种抗生素对肠球菌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敏感性最高, 分别达到了98.2%~100%, 其次为氨苄西林、亚胺培南, 均达到了90%以上, 敏感性最低为头孢吡肟 (14.8%、9.4%和0) 。结论 肠球菌是较为常见的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对多种抗生素均耐药且呈多重耐药, 提示临床用药应在药敏试验结果的指导下进行, 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肠球菌,耐药性

参考文献

[1]王社梁, 钱小毛.肠球菌临床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 2009, 24 (1) :48-49.

[2]陈迎晓, 江宇, 金小亚, 等.158株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9) :32-34.

[3]李水法, 王华钧, 孙小军, 等.肠球菌属耐药基因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 :87-89.

[4]胡志东, 李金, 刘郁, 等.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属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8) :20-22.

【临床分离】推荐阅读:

树脂分离07-20

基因分离05-17

四分离06-21

数据分离06-24

分离净化07-04

分离定律07-04

考试分离07-13

分离技术07-25

筛选分离07-28

分离理论07-30

上一篇:非货币资产交换下一篇:企业核心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