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核心能力

2024-09-19

技术核心能力(精选12篇)

技术核心能力 篇1

我们常讲, 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法则、规则, 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医药服务作为一种与性命攸关的高科技服务, 更应该如此。医药服务的核心是医疗服务, 按照八二法则, 核心服务应该占资源消耗的80%, 非核心服务不应该超过20%。目前, 北京的药品和耗材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68%, 显然是不合理的。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10%以上, 北京市医药费用增长速度略高于经济增长, 社会价格指数 (CPI) 增长水平在4%左右, 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通过招标定价, 而医疗服务价格自1998年至今未变, 资源消耗较高, 与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有关。

由于医疗服务价格十几年未变, 医疗机构为了保证职工收入不降低不得不靠卖药为生, 导致患者看病越来越难, 越来越贵;医务人员越来越忙, 待遇越来越低;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越来越难保持平衡。看病贵, 实际上是吃药贵、耗材贵, 而不是诊疗、手术、护理上的费用贵。因此, 降低药价、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势在必行。

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就要按照中央新医改文件的要求, 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 实行政府指导价, 其余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及项目、定价原则及方法;省或市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基本医疗服务指导价。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补助的服务成本制定, 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服务, 实行分级定价。

目前, 我国医疗服务补偿与支付制度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烙印, 方式较为单一, 主要采用项目付费制, 且实行价格管制;医疗机构仍然以药养医, 靠薄利多销, 门诊量增长越来越明显。费用结构变化趋势越来越背离社会成本效率规律, 药品和耗材比例已达到68%, 加上检验检查这些非核心的资源消耗, 已超过80%, 由此可以看出, 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并不是资源的绝对不足, 而是补偿机制的不科学所致。因此, 需要采用不同的支付制度, 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勇于创新, 降低成本, 原则上能用总额预付的, 就不用定额付费;能用定额付费的, 就不用项目付费, 以便避免滥用, 防止过度医疗。国际经验表明,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通过采用预算管理和多种支付形式购买医疗服务, 可以有效实现基金收支平衡。在住院保险基金支付管理中, 比较合理的支付方式结构应该是:项目付费约占住院费用的5%, 主要用于风险较高的病例, 属于伦理考虑;定额付费约占20%, 用于新技术且费用增长变化较大的病例, 主要控制滥用;总额预付约占70%, 用于常见病和多发病, 主要控制过度医疗;绩效付费约占5%, 用于激励医疗机构提高质量和效率。

医疗保险基金是有限的, 责任也应是有限的。因此在购买医疗服务时, 要有选择, 有的买, 有的不买, 使享受者得到基本医疗保障, 购买那些治疗效果较好、风险较高且直接影响国计民生的疾病的核心医疗服务。对于不同阶层对医疗服务特殊需求可以通过商业保险创造不同的医疗保险产品来实现。

技术核心能力 篇2

保华镇发箐中学李菊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改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被确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了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涵义,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形成以下认识。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而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引导学生开展深度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任务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通过引领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反映自己的思路,允许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就不同的方法展开讨论和争论。

(二)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技术核心能力 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 人才培养 核心能力

数字媒体是近年来一个新兴产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其经济增长点仅次于IT产业,被誉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全国各地高校为应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需求,纷纷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但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专业方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拼盘化”现象,导致学生缺乏专业核心技能,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够胜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作岗位。因此做好专业人才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够切实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内涵与核心能力

《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给“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做出了解释:根据数字媒体创意设计,以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像图形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支撑,主要研究图、文、音、像等数字媒体的捕获、处理、存储、传播、运营管理,再现各个环节相关的技术,就是数字媒体技术。根据以上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义和理解,可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分为数字媒体认知能力、数字媒体创意能力和数字媒体制作能力三大类。

数字媒体认知能力主要是对数字媒体的艺术审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认知,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础能力。数字媒体创意能力决定了数字作品的优劣,是数字媒体技术的灵魂。数字媒体制作能力包括媒体软件操作能力、程序设计与系统开发能力、媒体内容安全控制和相应的管理能力,是数字媒体专业的关键能力。

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突出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出来的人是否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需要市场对人才进行检验,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下是对数字媒体技术主要制作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的分析,如表1所示。

严格来说,數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从认知能力、创意能力和制作能力多层次角度培养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但是,如果不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点和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必然会导致学生核心能力不突出、泛而不精。目前,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院校可分为三类:理工类院校、文科艺术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

(二)抓住核心能力,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行业是一个融合了人文、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兴行业,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多,综合全国高校数字媒体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多达50门以上。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学模式,来构建具有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课程体系。

根据跨学科的特点,应整合课程资源,确定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基本教学指导方针。在对学生进行三种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展数字技术、交互技术、多媒体技术与人文修养、艺术创意等课程,如图1所示。

这种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教学计划不是简单的课程堆积,而是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知识体系进行科学设置,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兼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中人文艺术、技术和创意思维三个能力,对于每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单独开设了课程,保证了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这三种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种能力均有相互的交叉,交叉部分也开设了课程,体现了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三者的交集为数字媒体创作与开发,着重培养学生将三者综合运用的能力,体现技术、人文艺术素养和创新性的统一。当然,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增加或更改其中的课程设置,使其适应市场需求,更具竞争力。

(三)校企协同,实现核心能力协调发展

为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型、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地与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并与有较多联系合作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数字媒体企业机构里拥有大量成功经验的专家能手,高校要尊重他们的知识、技术,聘请他们为学生教学,指导学生实践,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数字媒体技能,也可使高校数字媒体教育与产业实现成功对接。

学校应成立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并配备相关的设备、设施、师资和资金等条件,学生可根据项目成立研究小组,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借助企业的实际项目展开工程实践训练,了解企业项目的实际开发流程,可提高学生的项目意识和项目规范能力,最终实现数字产品创意和制作能力的提高。

校企实践的协同,能解决“眼高手低”的顽疾,把天马行空的创意落地,增强严谨规范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核心技能协调发展。

三、结束语

此种设计是基于核心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尝试,针对专业核心能力对课程进行设置,强调课程之间的融合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改进了以往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核心能力培养模糊、交叉学科课程意识淡薄等现象。其制定了以核心技能为中心的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速,而我国的数字媒体产业刚刚起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从第一所高校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至今已过去十余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希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能逐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琪.数字媒体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4):5-8.

[2]杨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0(8):88-91.

技术核心能力 篇4

一、传媒与智能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著名网络预言专家、《连线》杂志创始人、畅销书《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在其新作《必然》中,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兴奋和期待:“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最大益处在于,各种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定义人性。我们需要人工智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正如凯文·凯利所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人类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技术创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透过Alpha Go等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我们不仅要看到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商业资本流动,更要认识到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需求。

人工智能时代已至,我们正身在其中。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它可以表现为一种身份认证机制,也可以表现为一种人机互动界面、一种娱乐互动或生活服务的接口。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无尽的想象力发挥空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会生活在一个充斥着人工智能的环境中,从早上睁开双眼的那一刻起,智能卫浴会为你调节好水温,智能厨房为你烹饪好早点,吃完早饭,无人驾驶汽车已在家门口等候着送你去上班,到达办公地点,智能办公桌已经为你打开邮箱和一天的工作计划表……凯文·凯利预言,未来,人工智能会成为像电力一样通过网络传输的服务,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使用也会像日用品一样顺手,届时,信息传播的方式自然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人工智能技术无处不在,当然也早已广泛渗透到传媒领域。传播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演变,云计算、大数据、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引发的传播变革乃至组织形态变革浪潮,使人工智能技术与传媒行业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并在不断影响和塑造着大众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描绘着网络信息社会的美好愿景。

纵观人类社会的传媒发展史,每当传媒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都会带来传媒业的重大改变。越来越多的迹象已经表明,人工智能将引领下一场媒介技术革命。2015年12月,瑞典爱立信公司对40个国家的10万名消费者进行调查,其中有一半的人认为未来五年内智能手机将成为历史,而替代智能手机的将是人工智能,因为人工智能将使人们无需通过智能手机屏幕即可实现与物体的互动。透过这个具体的调查,我们应该认识到,集中各类智能化应用的新型平台正在诞生的路上。

技术的发展,是推动传媒业变革的源动力。现在,人工智能赢了人类,而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传媒业能够赢得未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新一轮媒介技术革命,将传媒与智能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媒体技术将是未来传媒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智能技术使媒介更加回归其连接的本质

根据《辞海》的定义,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因此可见,媒介的实质是居于双方(人或事物)之间的中介物或工具,主要起到连接的作用,它能够使人与人、物与物或人与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连接是媒介最本质的功能和特征,从邮车、海底电缆到无线电、互联网,都因为方便了人与人进行连接,而历史性地成为社会中的一个传播媒介。

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麦克卢汉强调了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体器官的延伸,作为传统媒体时代关于人与媒介关系认识的代表性观点,这一提法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延伸主要是对人的生物性的延伸,表现的是一种媒介与人的感官上的联系,而忽略了媒介对人的社会性的延伸,忽略了媒介在为人或事物建立广泛联系上的重要作用,对人与媒介的关系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

基于网络互联、智能处理等技术的发展进步,新的媒体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连接介质或平台,新媒体重新定义了人与媒介的关系,并充分发挥了媒介的社会连接作用,使媒介更加回归其本质功能和特征。新媒体连接的不仅仅是人和信息,而是连接万物。新媒体强大的连接特性,使在社会传播活动中充当中介的人或事物的中心地位不断被削弱,连接变得更加直接。在连接活动中,个人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性,可以绕过中介渠道直接获取和传播信息,绕过中介性的服务直接实现自我服务、功能性实际服务需求的满足,自主地实现与信息、他人、物体、服务的交互。媒介“连接一切”正逐渐成为现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人们的信息及各种社会服务的获取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人的需求满足和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正如陈力丹教授所言:“从微博、微信开始,Web已经开始从2.0向3.0过渡。Web3.0的技术特征是:万物感知——智慧控制;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全方位信息交互,人与物质世界的连接。人与人的交往仅是信息交流的组成部分,而人与物质世界的交流将成为信息交流中非常丰富的一部分。”

媒体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传媒建立更加广泛的社会连接。近几年来,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TE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智能媒体技术和应用被不断创造出来,全球智能连接的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根据华为公司预测,到2025年,全球互联终端的数量将达到1000亿。未来,巨量的互联终端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信部表示,到2020年,5G将在我国投入商用,相比4G技术,5G通信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网络容量大、延迟时间短的特点,从而使可连接设备数量实现倍增。届时,我国将以用户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系统,具备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实现万物互联。提高连接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媒介技术发展的根本标准,媒介的连接本质功能和特征正日益凸显。

媒体智能化演进的过程,就是一个连接不断加强的过程。智能媒体技术的作用不仅在于它为传媒提供一个智能化的平台,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人与媒介技术智能互联的接口。传媒与智能的结合,为更好地实现人与媒介技术的协同提供了可能,两者的优势在平衡中实现功能互补与价值互补,人机接口的智能化是未来媒体智能化发展的主流路向。

三、媒体因智能化连接而重新界定其外延

除了“媒介即人的延伸”外,麦克卢汉还提出了“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的观点,即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可以称为媒介。这一观点正在现实中得到验证。

媒体的社会连接意义和价值正日益凸显。无论是传统媒体转型,还是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我们评判它是否发展进步的逻辑就是看它是不是以实现广泛的社会连接为目的,能不能提高社会连接的效益,推动人或事物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媒体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及其带来的社会连接方式的变革,重构了传媒生态,使得一切能够实现信息互联的载体或社会信息活动皆可以称为“媒体”。智能媒体时代,媒体的外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新闻性媒体,不仅包括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还包括淘宝网、美团、大众点评、去哪儿网等垂直功能性媒体,以及正在集结搜索、摄录和传送于一体的新型终端如百度神灯、腾讯蓝鲸。未来,媒体的主要限定性特征在于连接和编织,而不再以文字、声音和图像的生产供应及其组织机构作为判断基点。从这个意义出发,一切智能设备其实都属于传播性媒介。

智能(媒介)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社会的整体连接性,使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由于技术的限制而形成的传统信息壁垒正在不断被打破,跨界融合越来越成为必然趋势。围绕智能化媒体建立的社会连接关系,使原本因时空局限性而分散、孤立的个体被连接起来,各种社会资源也被充分连接起来,形成各种新的生产联系。智能(媒介)技术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凭借其超强的社会连接力,以及对社会各方资源的整合作用,主要扮演着社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当前,媒体变革的前沿正逐渐由社交化媒体转移到智能化媒体,美团、熊猫TV等提供连接的智能化服务软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媒体理念,一切智能媒体技术只有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连接,才能不断拓展自身的价值空间。那些采写编评摄录播的具体业务,不过成为越来越容易为大众所掌握的一种传播技术、交流手段。

传媒的社会作用在于实现价值的有效传递和连接。强调内容优势、渠道强权乃至智能硬件的成功都是不可靠的,未来的媒体组织,不论其采用的媒介形态是什么,只有将传播全价值链上的内容、渠道、介质、受众四个层级的所有元素汇聚在一起,特别是要促进受众这个能动元素实现自发群分,同时提供基本的智能化的交往工具,形成基于人与人之间强大的“信任+传播”的连接力,才可能塑造出更具价值的商业模式和社会交往模式。任何不以社会连接为核心的媒介应用和传媒组织,都将会因为无法实现可控的、闭合的信息、流程和交易而告终。

四、智能媒介技术驱动下传媒业的重大变革

(一)传媒职能的转变:从“信息资讯”到“生活服务”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服务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传媒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媒体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成为值得传媒业思考的问题。

传统媒体时代,由于管理制度和技术水平的局限,传媒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比较容易控制,渠道在传媒价值链中的优势明显。基于宣传和市场需求,传媒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信息资讯的发布渠道,主要提供社会变化的最新动态信息。随着管理的松动和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等强关系媒体不断涌现,传媒的渠道优势不断被削弱,传媒的定位和职能也因此发生改变。

智能媒体时代,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权力关系被不断重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日趋多元化,传统的一家媒体形成的对渠道的垄断已不可能,仅提供信息资讯也不可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被充分激发出来,尤其对与自身紧密相关的本地生活服务信息的需求更加高涨。面对传播环境的变化,除了提供信息资讯外,提供信息化了的生活服务对于传媒来说变得更加重要。智能媒体技术的运用及其带来的广泛的社会连接关系,推动传媒的定位由提供信息咨询的平台和渠道转向新型的信息服务行业。

立足本地提供特色化生活服务信息,日益成为区域传媒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方向,区域传媒作为本地生活服务信息提供商的功能正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娱乐性内容的供应更加由大公司控制,因为提供连接广泛的社会相关领域的能力正日益向大公司(可能是科技公司延伸而成,可能是传统媒体发展而来,也可能是资本重新组合而成)集中甚至垄断。

(二)传媒生产方式的革新:从“线性中心”到“非线性”

在行政威权和有限市场的环境下,社会生产主要局限在一定地域和行业内,实现社会连接所需要的资源,要么仰仗威权,要么依靠市场进行配置。传媒组织大都按照区域条块和媒介形态进行设置,传媒的信息传播、产业发展、社会联结等不同区块呈现出较大程度的疏离,传媒价值链的介质、渠道的价值被稀释或弱化,受众也往往被刻板地视为模糊的很难测度的群体,内容生产端被凸显为所谓的“上游”,可以统领性地满足“下游”受众的新闻、娱乐、教育和服务的几大需求。传媒价值链的各层级间并未实现有效的连接,需求与生产供给之间的关系往往被机械化地理解为谁决定谁或者谁更重要,传媒的内容生产呈现出“线性中心化”特点。

“中心化”的内容生产方式限制了信息的自由流动,使建立社会信任和连接机制的成本加大,而在信息社会,信息的自由流动所带来的及时响应和更新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典型的去中心化技术,智能化的核心——区块链为传媒的“去中心化、非线性”提供了思路。人们把一段时间内的信息(包括数据和代码)打包成一个区块,盖上时间戳,区块之间互相链接,每下一个区块的首页都包含了上一个区块的索引,然后再在页中写入新的信息,从而形成新的区块,首尾相连,最终形成了区块链。作为未来互联网“去中心化、非线性”组织结构的基础架构,区块链是一种网络交易的无信任证明机制,它运用纯数学算法建立的各方信任关系,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介入,从而使建立信任关系的成本降为零,为全球范围内各方提供了“去中心化”的交易形式。利用区块链技术对传媒生产进行改造,通过打破传媒生产环节之间固有的链条,在不断地重组中建立起新的更加有效的连接,实现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最优化以及传媒价值的最大化。比如,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网络直播平台,将可能众筹网民的创意汇集成为内容环节,也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有意味的直播——融合了斗鱼、公开课等不同的特性。

市场经济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将逐步消解国家政权和资本市场对传媒技术和内容生产的垄断,受众与传媒的距离越来越近。“去中心化、非线性”技术的运用,对受众进行了媒介赋权,传媒生产中固定的角色分工正在被打破,跨组织协作也能够轻松实现,受众参与、众筹生产成为可能,传媒生产的自发组织、自由联合正在现实中发生。例如,通过技术创新,爱奇艺在PC端和移动端已分别推出云编辑、啪啪奇等在线视频制作工具,全面解决了普通用户拍摄、编辑、上传、分享视频的基本需求。

(三)传媒营销方式的拓展:从“用户”到“窗口”

传统的营销模式下,传媒的收入以广告为主,这种高度依赖发行量、收视率或是受众数的眼球经济,并未深入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中去,传媒业的盈利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智能媒介技术的运用,为传媒、广告主和受众之间强连接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渠道,固有的传播关系和角色定位被颠覆。受众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传播者和生产者,媒体所拥有的巨大的受众群体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用户消费市场和内容生产工厂。

智能媒体日益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动摇了原有的营销体系。IBM的调研数据表明,62%的消费者认为数字媒体能够让他们更加轻松地做出消费决策。在智能互联时代,媒体要突破传统的广告盈利模式,深挖用户消费市场,实现传媒业务的增值。新的营销模式下,把握用户对细微需求的体验成为传媒成败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用户的信息,才能精准地把握用户的消费需求,而用户的信息来自于他们的活动行为。

用户使用智能媒体技术时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为精确把握用户的行为模式提供了基础。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对用户的行为信息进行分析和标签化,可以发现用户对于哪类产品感兴趣,容易接受怎样的广告诉求,是否喜好参与互动等等,从而实现用户微分。根据分析结果给用户贴上相应的标签,这些最直观的用户形象,对提高传媒营销的针对性具有重要作用。媒体开始比用户更了解自己的需求,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基于用户数据分析,匹配给用户需要的信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沟通、表达等需求,为用户匹配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等。例如,腾讯公司借助其独有的QQ ID识别功能,不断积累用户的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精确画像,可以实现基于年龄、性别、场景、地域甚至内容等多元的智能化定向,为腾讯视频的内容产品的精准化投放提供重要依据。

在多屏智能时代,传媒的营销还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找到最适合的接口。媒体不仅是一个信息渠道,更是一个交易平台,它可以承担更多的营销责任,发挥媒体社交的口碑效应。基于场景的生活服务,使媒体不仅可以提供服务信息,甚至媒体就可以成为服务本身。当你逛商场时,智能化媒体通过获取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就可以帮你获取“离你最近”的打折信息、美食推介,场景化的信息服务使传媒变得更加贴心。还有,类似于区块链的智能技术,将改写金融货币的运用方式,届时,以点击率之类的统计赚取广告、支付的营销方式,也需要面对新的更加透明的交易“窗口”。

链接

人工智能市场潜力巨大多元化发展成趋势

人工智能时代是诸多业内人士想看到的,不过实现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第一步便是需要人工智能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依赖并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 Markets的数据显示,随着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媒体、广告、零售、金融和保健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50.5亿美元。研究机构Gartner也称,预计2018年,全世界将有60亿台设备用上人工智能技术,届时人们将在互联网家电、汽车等产品上与人工智能零距离接触。

摘要:在人工智能渗透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当下,传播技术也正向智能化发展。新媒体重新定义了人与媒介的关系,使媒介更加回归到连接的本质。在智能化的驱动下,传媒职能、传媒生产方式、传媒营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技术研发能力 篇5

技术研发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公司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从2011年3月公司专门成立企业研发中心一个,核电办公室一个。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名,工程师2名,高级质量管理师1名,并专门购置了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精密火花直读光谱仪、覆层测厚仪、多功能材质无损检测仪等检查设备。专门针对风电与核电用大规格高强度六角头螺栓进行产品研发与改进。企业先后研发并生产风电用高强度六角头螺栓M64*390、M56*330等。并引进高强度螺栓表面处理的干膜自润滑技术用,以解决高强度螺栓在恶劣环境下因涂抹各种润滑剂带来的螺纹表面污染,导致扭矩变大等不良现象。随着企业改革进程的同时,企业不断的派出技术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充实力量。

核心技术年度回顾 篇6

说到芯片,英特尔总是绕不过去的老大,2014年的Intel依然在调整战略,巩固PC基本业务的同时努力在移动市场寻求突破,前一个任务完成的还不错,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第三季度财报依然交出了超出预期的答卷;不过移动市场,Intel却面临着卖的越多,亏得越多的尴尬。

Intel年初宣布Fab 42工厂暂停升级14nm工艺,这原本是Intel首批量产14nm工艺的三座晶圆厂之一,虽然Intel表态称不会影响14nm工艺计划,但实际上今年的14nm工艺大大延期了,原本第二季度发布的Broadwell处理器延期到了今年底,Broadwell桌面版直接延后一年,要等到2015年第二季度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Intel今年推出了Haswell升级版处理器,大多数都是频率增加了100MHz,名字改改就完了,架构和工艺都没有变化,兼容目前的8系芯片组。

当然,针对能超频的K系列,Intel还单独推出了代号Devil's Canyon处理器,包括Core i7-4790K、Core i5-4690K,还有一个纪念版奔腾G3258处理器,其中Core i7-4790K不仅改用了更好的封装和导热材料,频率提升也达到了500MHz,售价基本不变,诚意还不错。

Intel在PC市场叱咤风云,但在移动市场Intel依然是个新手,急于打开市场大门的Intel选择了平板处理器作为突破口,制定了4000万出货量的目标,虽然上半年只完成了1500万的销量,但下半年Intel加大了攻势,全年实现4000万平板处理器的目标不是问题了。

但是,Intel的尴尬之处在于这些平板处理器大都是通过补贴才卖出的,所以卖的越多,Intel账面上亏损的越多,第三季度移动营收只有100万美元,亏损10亿多美元。有分析师给Intel算过账,这两年来移动业务一共亏损了大约70亿美元了,我们只能感慨Intel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Intel的金钱攻势在吸引深圳厂商在Windows或者安卓平板上使用Intel处理器很有效,但这种补贴方式也非常危险——一旦Intel停掉这种模式,Intel的Atom处理器对这些厂商来说就没什么吸引力了,高端不如高通,拼成本又比不过联发科、全志、瑞芯微。

这样的情况下,尽管移动业务继续出血,但Intel一时间也无法停掉这种巨额补贴,除了想法把PC客户端及移动业务部门整合到一起以便账面上更好看之外,Intel明年还会寻找新的模式——已经接连出手与两家国内芯片公司合作,先是瑞芯微,然后是15亿美元入股展讯。合作之后,这两家公司都会得到Intel的技术授权和投资,推出X86架构的处理器,这些国产公司更擅长在低成本市场扩张。

与财大气粗的Intel相比,AMD公司2014年走过的路要艰辛多了,2013年第三、第四季度接连盈利,但2014年第一、第二两个季度还是亏损。就在10月份公布第三财报之前,AMD公司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宣布原CEO罗瑞德退位,原来的二号人物、女强人Lisa Su(苏姿丰)成为新的CEO。罗瑞德在任三年带领AMD公司走向转型,Lisa Su上任之后AMD依然要继续转型。

Lisa Su新官上任,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她提到了AMD依然会继续转型之路,AMD不会活在Intel的阴影之下,也不会跟Intel在PC市场硬对硬,AMD认为半定制、ARM服务器、嵌入式市场等新兴市场大有可为,而在这些领域,Intel并没有垄断优势。

事实上,现在能给AMD输血的业务还真就是PC之外的内容,在AMD最近一年公布的财报中,最大的亮点并不是PC业务中的CPU或者GPU,而是微软、索尼的主机订单,在罗瑞德制定的AMD三大业务中,半定制处理器业务已然成为AMD盈利的中流砥柱,而CPU或者GPU业务虽然营收不低,但算到最后大都是亏损的。

2014年AMD的FX、APU以及平板处理器业务都没有太多收获,但展望未来,AMD给大家的期待又提高了——K12架构的64位ARM处理器今年底明年初开始出货,Skybridge计划甚至能让K12与X86处理器针脚兼容。

主机订单才刚开始,再过两年才会达到巅峰,利润率超过20%没问题,而且半定制业务今年又接到了两个大单,2016年就会开始交货,营收都是10亿美元级别的。

至于全新的X86架构,AMD这两年迎回了不少技术大牛,从苹果归来的吉姆·凯勒正在负责AMD的Zen架构处理器,相比FX处理器的32nm SOI工艺和推土机架构,Zen架构将升级到FinFET工艺,模块化架构也会放弃,回归传统的SMT同步多线程架构。

另一方面,AMD以往不太靠谱的代工伙伴Globalfoundries两年也成熟多了,AMD已经表态GF公司的执行能力大大改善了,现在已经能为AMD代工包括主机处理器、GPU在内的各种产品了,而且GF公司去年获得了三星的14nm FinFET工艺授权,三星的经验和技术有助于GF快速进入14nm FinFET工艺,三星自家的该工艺已经量产了,GF的也不远了,现在已经获得了AMD的订单。

与前两个选手相比,NVIDIA的处理器2014年有些波澜不惊(平稳发展倒也还是好事)——年初发布了Kepler架构的Tegra K1处理器,性能倒是非常强劲,但在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上,性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基带、功耗更加重要,这一点NVIDIA还占不了上风。首先说基带,NVIDIA买来的Icera基带虽然技术指标很强,但在产品成熟、通信公司的认证测试上耗费太多时间了,在高通、联发科的高低两端夹击下,NVIDIA实质上已经放弃智能手机市场,转向自己更擅长的领域。

Tegra K1首先在平板市场获得了小米的认可,小米推出的MiPad使用的正是Tegra K1处理器,随后NVIDIA自家的Shield平板也使用了Tegra K1处理器,接着Google的Nexus 9平板也采纳了Tegra K1,而且Nexus 9使用的还是64位丹佛架构的Tegra K1,虽然是双核,但性能更强,而且支持64位指令集。

nlc202309021301

平板市场之外,Tegra设备的另一个蓝海是汽车电子。除了2015款奥迪TT之外,宝马的i8概念车,以及劳斯莱斯、宾利等豪车也陆续采用了Tegra芯片,NVIDIA宣称至少19家汽车公司将会支持NVIDIA的技术。

主板篇

上游市场不给力,今年不出Broadwell桌面版,Haswell升级版换汤不换药,所以Intel推出的9系芯片组实际上并无实质变化,而且也只有Z97、H97两款,其他的B85、H81照常服役。

与8系芯片组相比,9系芯片组在USB接口、SATA接口、PCI-E 3.0/2.0通道数等方面都没有变化,主要的变化是RST支持PCI-E通道,带来了M.2、SATA Express支持,其中M.2接口是明确支持的,SATA Express接口实际上支持,不过Intel没有明确提出。

此外,9系芯片组最大的变化是明确支持未来的Broadwell处理器,而8系芯片组虽然也是支持LGA1150插槽的,但是否一定能支持Broadwell还不好说。

当然,还有一个9系芯片——X99,它的升级就给力多了,支持LGA2011-3插槽,支持DDR4内存,不过这个级别的玩家太少了,不能覆盖主流玩家的选择。

9系芯片组带来的升级并不明显,特别是在Broadwell桌面版还没上市的情况下,9系芯片组的升级略有鸡肋感。在上游变化不大的情况,今年的主板市场更多的还是靠主板厂商变着花样推动的。

在以往的渠道版、超频及游戏主板三大系列中,2014年表现最出色的还是Gaming/Gamer这样的游戏主板。不论是华硕、技嘉还是微星、华擎,主打产品都是游戏主板,该系列不仅涵盖了高端到主流等市场范围,技嘉甚至在入门级的H81主板上也推出了H81M Gaming 3这样的产品,游戏主板的范围继续扩大。

各家厂商的游戏主板不仅命名相似,技术规格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主打的重点之一是音频,技嘉的魔音、微星的Audio Boost音皇、华硕的美声大师都推出了2.0版本——音频PCB独立、支持LED灯、日系音频电容等设计殊途同归。

游戏主板的第二个重点就是网卡,技嘉、微星的中高阶游戏主板主要使用Killer网卡,华硕坚持使用Intel网卡,并配以网络优化软件。

可以说,2014年这几家厂商的重点还是游戏主板,超频主板越来越小众,这个趋势甚至到明年都不会改变。

2013年技嘉主板出货量首次超越华硕,成为新的第一,而华硕既定2200万片的出货量目标并没有实现,2014年华硕痛定思痛,在市场上掀起了收复失地的活动,甚至不惜杀价。在这样的情况下,2014年主板市场格局依然在调整中,前两名势力越来越大,但二线三线厂商的日子愈发不好过了。

2014年全球主板市场受限于大环境及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主板市场有所下滑,但华硕今年因为杀价比较狠,所以出货量达到2200万片,重回第一基本没问题,技嘉短暂当过一年老大之后就要让位,但全年出货量2000万片也没问题。

大者恒大,但二三线主板厂商的情况就不那么美好了,华擎、微星与前两名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定价激进的华硕面前,这两家无论是跟进降价还是不降价都是两难的选择。国内的昂达、七彩虹靠着渠道优势还能搏一搏,但日子艰难是免不了的。至于规模更小的翔升、杰微、捷波、顶星等三线厂商,业界的预测是他们会被淘汰。

显卡篇

相比CPU和主板的风平浪静,2014年的显卡市场就活跃多了,虽然主流玩家只剩下AMD和NVIDIA两家,但这两家依然贡献了不少新产品新技术。

NVIDIA今年升级了GPU架构,目前的GK204、GK110两大家族GPU还是Kepler架构的,目前逐步被Maxwell架构取代了。NVIDIA今年2月份首先发布了初代Maxwell架构GM107核心的GTX 750 Ti、GTX 750,主打千元级市场,9月份又发布了GM204核心的GTX 980、GTX 980,定位3999元、2499元的旗舰及高端市场,从上下两端完成了Maxwell架构的卡位。相比Kepler架构,Maxwell架构在制程工艺没有升级的情况下实现了功效、性能的双增长,每核心的效能比Kepler提升35%,每瓦性能比高了一倍。从TDP上来看,GTX 980只有165W,GTX 970更低至145W,而前代GTX 680的TDP还是195W,竞争对手AMD的R9 290X高达290W。

2014年,Maxwell架构四款显卡的表现证明了NVIDIA在深挖架构以提升显卡性能、降低显卡功耗之路走对了。虽然低端独显市场日益面临集显的侵蚀,不过从JPR统计的数据来看,NVIDIA在独显市场的份额增加到了70%,大幅领先AMD,这多少都有Maxwell架构显卡的一份功劳了。

2014年早些时候AMD显卡还沉寂在挖矿带来的疯狂之中,随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的挖矿市场开始崩溃,A卡供不应求的好事也随之终结了。对AMD来说这不算好事,但是对游戏市场来说,AMD显卡回归正常总算能告慰粉丝了,毕竟挖矿造成的缺货及涨价让游戏玩家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相比NVIDIA大刀阔斧地推出了高效的Maxwell架构,AMD的显卡今年并没有实质性架构升级——这不是说没有绝对升级,毕竟HD 7900系列的GCN 1.0再到HD 7790、R9 290X的GCN 1.2之后,AMD还是推出了被称为GCN 1.3的Tonga核心。

但是,不论R9 285使用的阉割版Tonga Pro核心,还是只用在了iMac Retina版上的M295X,这个GCN 1.3架构的Tonga核心相比之前的GCN 1.1/1.2架构改进并不明显,虽然前端引擎的曲面细分、新增的浮点及整数指令以及色彩压缩等新功能及改进看上去很美好,但实测显示R9 285相比R9 280显卡并无明显性能提升,功耗也没降,转码虽然快了,但R9 285的显存容量从R9 280的3GB降低到了2GB,售价也比较高,这又让消费者难以接受了。

nlc202309021301

除了R9 285之外,AMD在今年还先后推出了R9 280、R9 270、R7 265、R9 295X2等显卡,其中前面三款都是马甲产品,R9 295X2是双芯R9 290X显卡,而且少见地使用了风冷、水冷混合散热,所以R9 295X2显卡在评测中的表现很不错,不论性能还是温度都胜过了NVIDIA的GTX Titan Z,可以说R9 295X2是AMD显卡中唯一一个在性能、温度、噪音及价格上全面胜过竞品的显卡。

可以说,2014年AMD的GPU硬件没什么质的变化,但AMD今年在游戏市场收获不少,去年底推出的Mantle优化逐渐获得市场认可,除了首款支持Mantle的《战地4》之外,今年陆续增加了《神偷4》、《植物大战僵尸:花园战争》、《狙击精英3》、《星际公民》:《龙腾世纪:审判》、《文明:超越地球》等游戏大作。由于跟AMD合作Mantle支持的大都是引擎级产品,比如Crytek的CryEngine 3、DICE的寒霜3.0以及Oxide的Nitros引擎等,所以凡是使用这些引擎的游戏大都会支持Mantle,支持Mantle的游戏未来还会有很多。

根据AMD所说,目前已经有50款游戏支持或者准备支持Mantle优化的,而支持Mantle的游戏也大都加入了AMD的Gaming Evolved阵营,还会成为Never Settle游戏捆绑的选择。

Mantle获得更多游戏开发商的支持是AMD“Radeon Is Gaming”理念的一部分,而Mantle带来的不仅仅是游戏优化,它的存在还刺激了微软的DirectX 12及OpenGL这两个图形规范的发展,其中微软已经公布了DirectX 12新规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类似Mantle的底层优化,甚至有传闻称DirectX 12的底层优化直接来自Mantle,而OpenGL官方组织也在讨论新一代规范,同样也会加强底层优化,而AMD也向OpenGL伸出橄榄枝,该组织可以免费使用Mantle的技术。

AMD今年没有推出用户期待的全新硬件架构,但在游戏支持及优化上,AMD今年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内存篇

如果要评选两年来PC市场最稳定的配件,那就非内存莫属了,两年前主流装机的推荐48GB DDR3-1600,两年后的今天,48GB DDR3-1600内存依然是最主流的选择,甚至连价格都没怎么变过,弄不好还比以前更贵了——8GB单条199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DDR3内存这两年的涨价存在多方面因素影响,大的方面——行业整合加速,美光吞掉了了尔必达及力晶,内存市场上主要剩下三星、SK Hynox及美光三家了。就这么三家了,SK Hynix在无锡的DRAM内存厂这两年来还经常出事,2013年一把大火搞的内存涨价,今年4月份该厂区又爆出曝光机问题,供货不足导致内存颗粒继续涨价。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供需,由于移动市场的快速发展,手机、平板所用的LPDDR3/LPDDR2内存成为内存厂商优先发展的重点,桌面内存时常供货不足,涨价在所难免。

2014年DDR3内存的状态可以说很稳定,除了偶尔的一两次促销时8GB内存能降到200元价位,目前主流的4GB×2内存套装价格依然在450-500元左右,而内存频率也没有变化,绝大多数还是DDR3-1600,愿意折腾的玩家还会选择DDR3-1866或者干脆自己超频,DDR3-2133及以上的高频内存虽然很美好,但价格太贵,而且对系统性能影响不大,注定只是极小部分发烧玩家选择了。

整个内存市场最显眼的变化要属今年的DDR4内存了,伴随着全新LGA2011-3平台到来的不仅是8核Haswel-E处理器及X99主板,还有DDR4内存。这给今年的桌面内存市场带来了一丝新意,虽然桌面DDR4不过是Intel在服务器市场之外带给玩家们的一点福利。

与DDR3内存相比,DDR4内存的频率更高,起始频率就是DDR4-2133了,现在很多厂商都甚至一步到位推出了DDR4-3200内存,双通道带宽提升到了25.6GB/s,比DDR3内存高得多。

此外,DDR4内存的电压也从1.5V降至1.2V,同时还支持更大容量的颗粒,单条16GB已经不是问题了。

伴随着Haswell-E的发布,芝奇、美光、威刚、海盗船等大牌内存厂商陆续推出了DDR4-2133/2400/2667/2800/3000/3200/3300内存。不过DDR4今年最多只是露个脸,厂商的积极性很高,但DDR4目前只有Haswell-E平台支持,而且本身售价也很高,最便宜的DDR4-2133内存16GB套装也要1999元左右,这价格甚至跟Core i7-5820K处理器有得一拼了,所以性价比不高。

目前DDR4内存还不是主流,数量稀少,成本也降不下来,高价格显然会阻碍DDR4的普及,更关键的是主流市场的处理器要等到明年的Skyalke才能支持DDR4,高价格+平台欠缺导致DDR4要等到2016年才能跟DDR3内存一战,普及之路任重道远。

硬盘篇

HDD机械硬盘年年被调侃为落后于时代,但HDD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在7200RPM转速没得改变之外,HDD硬盘依然在持续提升容量,去年问世的6TB硬盘现在已经不是新鲜玩意儿,今年HDD硬盘连续突破8TB及10TB,但这还不是极限,10年后HDD容量还会提升10倍达到100TB。

HDD硬盘容量提升主要依赖单碟容量的技术改进,目前主流的单碟容量是1TB,使用的是PMR垂直磁记录技术,希捷、HGST的8TB硬盘依赖的是SMR叠瓦式磁记录技术,单碟容量提升到了1.33TB,目前的8TB硬盘使用的是六碟装。

HGST今年发布了10TB硬盘,但量产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同样使用了SMR叠瓦式磁记录技术。

SMR技术再往后,提升硬盘容量就要依靠HAMR热辅助磁记录技术了,之后再有BPMR、HDMR等技术,存储密度会从目前的1Tb/in2提升到10Tb/in2,最终实现100TB的超级硬盘。

SSD:SATA 6Gbps渐成瓶颈,3D/TLC闪存蓄势待发

相比HDD硬盘在容量上的突飞猛进,SSD固态硬盘今年在性能及容量方面的提升并不明显,SATA 6Gbps接口已经成为SSD性能提升的瓶颈,市场需要速度更快的M.2及SATA Express接口。

在至关重要的NAND闪存方面,今年的主流工艺还是20nm,但16/15nm工艺的NAND闪存已经出现,美光MX100硬盘的256/512GB型号已经开始使用16nm MLC闪存,东芝/闪迪今年也量产了15nm 128Gbit的NAND闪存,相关产品也会在明年初大量上市。

为了进一步提升SSD容量,TLC闪存今年也频繁抛头露面,先行者三星的840/840 Evo硬盘就不多说了,闪迪发布的Ultra 2硬盘也使用了19nm TLC闪存。当然,让公众对TLC闪存更“熟悉”的事件还是苹果iPhone 6/6 Plus手机的TLC闪存门。为了检测自己的手机到底使用了MLC还是TLC闪存,iPhone用户也是费尽心机了。

先进的制程工艺有助于提升NAND闪存的容量,但随之而来的性能、可靠性问题也让人担心,所以NAND厂商现在已经不再单纯地比拼工艺,开始向3D闪存进发,通过3D堆栈工艺来实现容量及可靠性的提升。三星的850 Pro硬盘是首个使用量产型3D闪存工艺的产品,最近发布的850 Evo虽然是TLC闪存的,但也使用了3D V-NAND工艺,数据写入量相比以往的产品成倍提升。

三星在3D闪存上进度最快,美光、Intel合资的IMFT及东芝/闪迪系也在准备3D工艺,其中IMFT的3D闪存非常强悍,die核心容量从目前的128Gbit提升到256Gbit,堆叠层数也达到了三星V-NAND技术同级别的32层,这样算起来就是1TB的容量了,如果是TLC闪存,那么容量还会继续提升50%。英特尔公司表示他们的3D闪存可以在2mm厚度下实现1TB的容量,未来两年实现10TB+的SSD也不是问题,至少技术上不是问题了。□

技术能力对企业采购能力的影响 篇7

技术能力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提高资源稀缺型企业在采购时的竞争力成为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许多学者转向从深层次的技术能力的角度对此做研究。因此,客观地认识企业技术能力及其对资源稀缺型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通过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构建核心能力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企业技术能力的内涵、结构与层次

企业技术能力概念提出以来,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内涵进行了诠释。其中,D o s i(1982)将其定义为技术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搜索能力的综合,并把它们表述为搜索技术→学习技术→创造技术的链式过程,强调了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在技术能力提升中的作用。D e s a i(1984)则从更加宽泛的角度来认知技术能力,认为技术能力应该由采购技术的能力、工厂操作运行的能力、复制和扩展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构成。TDRI(1989)按照对技术的可操作性,将技术能力概括为技术使用能力、技术获取能力、技术综合能力、技术生成能力。国内学者魏江、许庆瑞(1995)在总结上述学者关于技术能力定义的基础上,认为技术能力是指企业从外界获取先进的技术与信息,并结合内部的知识创造出新的技术与信息,实现技术创新与扩散,同时又使技术与知识得到储备与积累的能力。赵晓庆、许庆瑞(2002)又进一步从战略管理视角将技术能力定义为企业在技术资源和技术活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总和。技术活动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对内部和外部技术资源的整合与协调,以及技术的战略管理、技术能力体现为技术资产(包括硬件设备、信息系统、软件和人员技能)、组织结构与过程、外部知识网络以及战略逻辑与共有价值观。

由于对技术能力的概念理解各不相同,对技术能力结构的提法也各不相同(见下表)。

资料来源:魏江.企业技术能力论——技术创新的一个新视角.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

技术能力作为一些知识的集合,Leonard-Barton(1995)认为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这一结构决定了企业技术能力的特异性和力量。赵晓庆、许庆瑞(2006)把企业技术能力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显性层,是技术能力的表层,由显性知识构成。包括设备、工具、技术文档、操作程序、管理程序和技术基本原理。第二层是由隐性知识构成的核心层。包括技术与管理诀窍、对技术的内在本质的理解和对技术、市场发展动向的洞察、以及隐藏的价值假设。这是能力中难以转移和难以获取的部分。第三层是扩展层,是企业的创新网络。包括企业与用户、供应商、竞争者、政府以及大学科研院所结成的技术联盟和关系网络。能力的这部分反映了企业对外部技术资源的利用程度,是企业能力扩张的主要方面。

三、企业技术能力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1. 企业核心能力是技术能力积累的结果

企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拥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如果把企业的所有技术进行分解,识别核心技术,则是从企业的关键技术发展而来的,而关键技术的获得是企业通过技术积累实现的。该项技术在企业的同行业中具有先进性,该技术的持续创新的延展性强,企业对此项技术的掌握速度与能力都优于竞争对手,并且此项技术还决定着企业主要产品的功能是否优异。企业拥有关键技术后,对整个技术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整合过程属于知识管理过程。企业完成整合过程,同时也是资源稀缺型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2. 技术平台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所谓技术指的是为了实现产品所共享的设计技术、工艺技术及生产制造技术等的整合。技术平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共享性,即技术平台是开发一族产品所共享的技术集合。二是规范性,即构成技术平台是在企业内部经过规范化和标准化整合的,在实现某一族产品的过程中只需进行较小的变化。三是延展性,即可通过提高、更新技术平台的核心技术或完善技术平台的中间技术和基础技术来实现技术平台的升级和更新。四是独特性,即技术平台虽然包括通用的基础技术,但其核心是企业的关键技术及特有的技术组合。五是阶层性,即技术平台是由处于不同层次的技术整合而成。核心技术则是构建技术平台的关键核心要素。构建坚实、先进的技术平台对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起关键的基础性作用。

3. 技术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加强技术创新是保持核心能力的前提。企业要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就要不断推陈出新,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确保竞争优势。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时间的推移,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会演化为一般技术,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加速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开发出成本低、有较高使用价值的新产品,创造出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新需求,才能保持其竞争能力。如果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产品结构雷同、竞争乏术的境地。甚至遭到市场的淘汰。在世界经济范围内,任何企业并非总会长兴不衰。企业的命运总是与技术创新相联系的。加强技术创新对任何企业都是适用的,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多种技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渗透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结论

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科技实力的综合反映,是一个表征企业内在能力的概念,是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的前提条件。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通过提高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创新来保证。而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还是要从企业技术能力着手。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潜在的能力,通过技术能力的积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根本。正因如此,目前在技术创新理论中,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概念上具有越来越强的趋同性。引起这种趋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核心能力的很多研究认为技术创新过程是核心能力建立、提高和应用的核心,技术创新过程成为核心能力研究的载体;二是技术创新理论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中,日益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从而把技术能力的研究引向了企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体现于企业绩效,最终还是要依赖于企业推出高效率的技术创新。这样,技术创新理论最终也走向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浩,戴明月.企业核心专长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4-54.

[2]赵晓庆,许庆瑞.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轨迹[J].科研管理,2002,(1):70-76.

技术核心能力 篇8

技术能力是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 本文认为,技术标准化能力也是技术能力的具体反映。 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共处于企业技术能力系统中,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带动,存在交互耦合关系,能够产生协同放大效应,而两者的协同程度会对企业技术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提出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耦合度测度模型, 为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耦合度评价,可以判断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 时序动态耦合度的评定,可以展示耦合度的整体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系统、全面、科学地评价和提高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耦合效果提供指导。

一、文献回顾

标准作为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傅家骥等[3]指出,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技术标准。 李新波等[5]认为,标准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通过标准化产生技术积累带动技术创新发展;于欣丽[6]研究发现技术标准化为新技术的诞生提供质量保证, 通过标准化产生技术积累带动技术创新发展,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风险。 陈春晖等[2]在研究中发现,技术创新速度决定了技术标准更新的速率,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决定着技术标准化能力,并进而进一步推动技术标准化。 李大平和曾德明[7]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以技术创新扩散为基础,而技术标准作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影响着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进程, 影响着企业能否从技术创新中获益。 赓金洲[1]指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服务于经济增长,弄清楚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才能为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化水平、 提升经济增长水平,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对策。 张勇[4]研究发现企业在技术创新中, 存在科研开发与标准修订严重脱节的问题,因此标准化须密切地以技术创新为引导。 潘海波和金雪军[8]认为,标准化既有可能推动技术创新,也有可能限制技术创新。 李远勤和张祥建[9]指出,实证检验标准化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是未来标准化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 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是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也可能是相互抑制的消极作用。 评价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耦合程度的大小, 有助于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标准化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以获得长远利益。

二、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耦合度测度

耦合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相互影响的程度,从协同学看,系统相变的特征和规律取决于系统内部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 而耦合度是对协同作用的度量。 由此,将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系统与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彼此影响、 相互作用的程度定义为耦合度。 本文所构建的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耦合度测度模型, 包括耦合度评价和耦合协调度评价两部分。

(一)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耦合度测度指标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标准化能力可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测度[10-13]。 然而,纵观现有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能够很好地测度耦合程度,本文结合众多学者观点,并同时考虑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代表性、层次性和独立性,确定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耦合度测度指标(见表1)。

(二)耦合度评价

耦合度揭示了不同时期两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程度,对判别两者间耦合作用强度、调控两者的互动关系、预警两者发展秩序等具有重要意义。

1.综合评价

对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首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接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定。

(1)确定指标权重

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利用指标所提供信息量的大小确定权重,避免主观确定权重的随意性。 熵权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1计算各指标熵值,xij是第i个系统中的第j项指标的数据(i=1,2,…,n;j=1,2,…,m);

2计算各指标熵权,wj即为第j个指标的熵权。

(2)模糊综合评价

依据评价指标,采用调查问卷法收集专家意见,将指标对上级指标的评价集M设定为 “很高、 高、较高、一般、低”。 如表1所示,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均采取二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其评价步骤为:

1首先对第二层次的每个要素i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依据熵权法得到各要素的权向量Wi,综合评价矩阵为Ri,于是综合评价向量为Bi=Wi莓Ri;

2进行第一层次序参量的评价, 依据熵权法得到各要素的权向量W,综合评价矩阵为R,故综合评价矩阵为B=W°R;

3对评价集进行赋值M=(10,8,6,4,2), 结合评价矩阵R可得综合评价分值,其中u1为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的综合评价分值,u2为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的综合评价分值。

2 耦合度计算

借鉴耦合度模型, 可得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系统与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耦合度函数为:

将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代入式(1)即得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耦合度。 依据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强弱(即耦合度C的大小)、相关研究成果及本研究的具体情况, 将耦合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0<C≤0.3为低度耦合阶段;0.3<C≤0.5为磨合阶段;0.5<C≤0.7为中度耦合阶段;0.7<C<1为高度耦合阶段。

(三)耦合协调度评价

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 评判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交互作用的协调程度。 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 可得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为:

式(2)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反映技术标准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协同效应的综合调和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 对耦合协调度的划分标准一般为:0<D≤0.4为低度协调耦合;0.4<C≤0.6为中度协调耦合;0.6<C≤0.8为高度协调耦合;0.8<C<1为极度协调耦合。

(四)耦合度测度研究

本文建立的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耦合度测度模型,可应用于以下的研究:

1. 同一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耦合度的时序分析。 以时间维度考察同一企业近几年技术标准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交互耦合作用程度,以及协调程度所处阶段,为企业提高技术能力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2. 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耦合度的横向分析。 对所处同行业(如航空航天、新能源与新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等行业)的企业进行同一时间的耦合度测度,了解差距,对比差异,寻找问题。

3. 不同省份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耦合度分析。 了解企业耦合度随地区的变化,以研究经济发展、地方政策对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耦合度作用的差异。

三、结语

技术核心能力 篇9

关键词:动态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技术创新效能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全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大, 使我国工业也取得较大的发展, 但是我国企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生产技术水准整体相对落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综合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因此加强科技发展的纵深度,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企业只有通过有效而合理的技术创新系统才能保持并提高竞争优势, 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现在正处于高速变革的环境, 新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改变相对封闭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具有更高“柔”性的技术创新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只有构建合理的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才能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的培育与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技术创新作为融合科技与经济的重要渠道, 已经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企业技术创新有自身的特殊性, 技术创新的效果又受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 如何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所提出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核心能力概念可以促进企业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也是动态核心能力理论的一个拓展。

一、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 (1) 稀缺性, 为企业所特有的; (2) 延伸性, 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 (3) 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能使企业为客户创造感受得到的价值; (4) 难以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不会轻易地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企业内部环境是一个与动态能力强调的外部环境相对应的概念, 是与企业相关的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生产运作、企业绩效等所构成的系统, 企业可通过研究和控制内部环境来利用内部资源, 提高内部的吸收、整合、创新能力, 打造符合发展方向的核心能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和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有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时代的到来, 企业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都在快速变化, 原有的资源和能力很快就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 企业掌握动态能力才能获得较好的业绩, 保持竞争优势。但是领先的企业如果满足于现状, 追求已有竞争优势的利益最大化, 将很快被致力于创新的对手所取代。

形成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积累性学习的过程, 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突变。然而, 新环境下环境在变、市场在变、顾客的需求也在变, 企业核心能力也就必须在其现有基础上适应环境的变化, 提升或开发新的核心能力。如果企业核心能力不再发生变化, 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就会自我否定, 也就不再是核心能力, 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能不断更新并创造出新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就是动态核心能力。动态核心能力有助于企业保持柔性并快速响应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 甚至制造对自身有利的环境变化, 从而使企业更好地实现其成长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核心能力

在企业经营日益多元化、产品标准日益多样化、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化的今天, 企业要想保持住竞争优势, 就应该重新认识和分析企业的竞争能力, 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 更要注重积累企业内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 培育企业所特有的动态核心竞争能力, 以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核心能力是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针对动态竞争环境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具有自身优势的自适应能力。在全球化环境下, 快速的技术变革和扩散驱动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技术创新。创新能力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中最高层次能力的体现, 它是企业将各种知识再整合、再创造、再输出, 以不断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从动态核心能力的角度把握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管理活动, 企业技术创新可通过吸收、引进、转化、创造等方式, 更好地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同企业战略资源结合起来, 有利于企业在动荡多变的竞争环境下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要完成这一过程, 既要加强研发队伍的建设, 也要增强同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密切合作。因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较弱, 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专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府之中, 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 技术创新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的体现, 是企业形成动态核心能力的一种举措。

三、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 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技术创新是指在技术的新思路角度, 进行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 并得到实际的应用, 是产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 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从技术创新的内涵来说技术创新无疑是一个复杂体, 要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它的复杂性, 处理好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技术创新学说和动态核心能力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应当有效地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并从现行政策和实际情况出发, 使所选指标比较容易获取。

2.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企业技术创新是涉及研发、试生产、规模生产、销售等多个相关联环节组成的多结构、多层次复杂系统, 因此要求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须有足够覆盖面, 尽可能将主要影响因素包含在内, 以期完整、真实、全面地反映技术创新的特点, 防止以偏概全。各个评价指标既要相互联系, 又要相互区别, 从而形成一个结构清晰的评价指标体系。

3.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选择的指标要少而精, 微观层次的指标应控制在10~25个之间, 评价体系所需资料应容易收集, 尽可能从相关统计资料中获取可量化的指标, 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者层次复杂的指标树。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技术创新效能内涵丰富, 它不仅包括可测量方面的内容, 还包括不可测量的影响因素。如果追求一定要使用定量指标或恐难以进行准确地评估, 因为定量指标的定量标准和数据核准的原则要事先确定, 这种确定本身就是定性的工作, 再有收集、整理数据时人为误差和不确定因素也较多, 因而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根据不同情况可或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 或以定性指标为主、定量指标为辅。经验表明, 这样才能更加接近客观, 反映实际。

5.动态连续性原则。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需充分考虑企业处于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中, 技术创新能力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提高。因此, 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必须能够反映技术创新的现状, 同时反映发展趋势和潜力, 还能揭示其内在规律;在选取指标时需注重动态和静态相结合, 静态指标反映当前发展Á技术水平, 动态指标预测未来发展的创新能力。

(二) 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从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中, 不难看出解决的都是一些局部的静态问题, 缺乏对外部环境动态的考量且很难判断出其技术创新成果是否适应当前变革。基于动态核心能力理论, 根据上述体系设置原则, 运用层次分析法, 构造出一套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经济绩效评价、创新管理评价、外部环境评价三个评价系统7个二级指标, 如表1所示。

1.经济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技术投入产出效率是通过衡量企业创新资源的投入与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 来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它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两方面的内容。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充分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产品必然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同时企业只有通过这次的创新获得收益, 才能激励企业进一步增加创新的投入, 有实力进行下一步的创新活动, 创新产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获取巨大的收益。因此, 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是最直接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一是投入指标;二是产出指标。

2.创新管理评价。创新管理评价按照评价资源的位置可以分为企业内部整合指标和企业外部力量的合作指标。

(1) 内部整合能力指标。内部资源的整合, 指的是使企业的市场销售系统、管理人员素质、创新风险管理有效地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来。适应性强的技术创新系统, 一定是具有开发能力强的技术创新系统, 因此对技术创新效能评价, 是创新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置定性评价指标, 分别对以上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技术创新管理关系到技术创新投入向产出的转化, 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 内部角度来考虑:从管理人员素质、创新风险管理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管理人员素质, 衡量管理人员素质的指标主要包括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意识三个方面。企业工人平均素质较其它行业偏低, 这显然不利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也不利于企业的竞争和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 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创新风险管理, 创新风险管理水平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等方面来衡量。

(2) 企业与外部力量的合作指标。企业同外部技术资源的协同, 主要是企业的关键客户、外部技术伙伴、关键供应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参与和支持。确保企业的内部需求和外购技术互相匹配, 并确保企业选择外部技术资源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才能有利于企业加强发现技术、选择技术和技术转移的适应性。所以, 在指标体系中从产学研合作程度、合作企业参与创新的程度设置参与技术创新的定性评价指标。产学研合作程度, 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 重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有效的利用学校的人力和科研成果。

3.外部环境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复杂的也是难以预测的。我们不可能准确预测技术和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但是可以加强关注外部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并以此作为调整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依据。比如, 一项科学技术的突破可能会使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另外,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可能会给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带来不小的冲击。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是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的主要目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动态性, 意味着必须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紧密结合, 根据新的信息来调整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 使技术创新资源利用更加充分、高效。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效能评价是从长远发展角度考察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 是否同企业的经济、技术环境相适应, 是否得到了政府政策支持等相关的战略问题。

(三) 根据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指标权重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或资料, 进行适当的处理 (包括定性资料的量化以及数据的无量纲化等) , 就可以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

四、结论

煤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我国煤炭工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笔者针对我国煤炭型企业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提出的方法不但可以帮助煤炭企业从整体上评估其技术创新能力, 而且还能帮助煤炭企业改善技术创新能力, 增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魏江.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管理工程学报, 1999 (1)

[2].石忆邵.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中国科技论坛, 2005 (5)

[3].邸景霞, 郭剑锋, 索贵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与对策.煤炭企业管理, 2005 (5)

[4].张雅丽.国有煤炭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发展.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3 (13)

[5].吴友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 2007 (4)

[6].唐炜, 蒋日富, 鹿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5)

技术核心能力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培养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 民族创新能力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进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另一方面, 人类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增加。在知识激增、竞争加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生活, 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学。因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生存的主题报告中警呼:“未来的文盲, 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 用长远的眼光看,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投其所好,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的心情会变得轻松、愉快, 学习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 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 观察力变得敏锐, 想象力变得丰富, 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信息技术学科, 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学生对信息技术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为了激发并保持这种兴趣, 我们应优化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软件。比如, 学习指法练习时, 内容单一、枯燥, 如果不选好教学软件, 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 我精心挑选了两种软件, 3L打字训练和金山打字通, 将两种教学软件相结合, 首先在金山打字通内进行指法入门训练, 让学生学会盲打。可视化的键盘及错误提示语音, 很容易让学生进入状态。等学生盲打较熟练后, 再让学生在3L软件内进行基本练习如英文文章练习、数字练习, 综合练习, 等等, 最后再让学生在金山打字通中进行听打训练, 其中每次操作有进步者可以进行游戏练习。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指法熟练程度。

二、留有余地, 鼓励创新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 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绘画是施展学生想象力、发挥创造才能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实践。教师画一笔, 学生画一笔, 是模仿, 不是创造, 要创造就要自己动脑筋, 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教初一学生用“画图”工具画图时, 在学习“圆形”工具的使用后, 我先画一个圆的轮廓, 让学生在圆的图形上画出他想要画的任何东西, 结果学生画出了一个娃娃的脸、车轮、纽扣、呼啦圈、钟表、糖葫芦……接着, 我让学生自己画一个方形的轮廓, 再启发学生圆形加上一个方形会变成什么呢?这样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师示范操作, 学生独立操作, 教师辅导操作, 学生互评作品, 最后修改、定型, 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学生独立操作时, 我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 在电脑上可以随意创新、变化颜色, 勾勒出更加神秘莫测的图画。画完后, 让学生们互评作品, 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幅画好在哪儿, 不好在哪儿, 应怎样改进, 等等。之后, 每位学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节课的效果远比让他们画一个固定的主题要好。

三、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 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 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和模块化等特点。时代不断进步, 世界呼唤信息技术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初中生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数是信息技术的操作, 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 信息技术既是他们的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信息技术技术的迅速发展, 新软件推出的惊人的速度等,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 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起指导、启发, 达成共识的作用。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不需面面俱到, 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 应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样不仅能够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 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如:在讲解《初识Excel 2000》一课时, 我没有像平时那样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 而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已经学习过的Word 2000软件的打开方法, 尝试用相同方法能不能打开Excel 2000软件。在学生充分实践后, 请他们演示操作。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保存Excel 2000文档, 关闭Excel 2000窗口、Excel 2000窗口的组成等知识。最后我只需略作点拨、归纳, 告诉学生对于新的软件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打开、保存、关闭等操作。这样学生能积极地把学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温故知新, 融会贯通, 培养了自学能力, 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

四、分层指导, 发展个性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 同样一节课, 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了。针对这一问题, 我采用了分层教学法, 力求营造一种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前, 我按难、中、易分层提出要求, 学生按照我的要求进行练习。如果达到要求就可以享受特殊待遇 (做教学内容以外的更深层的学习或是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或是玩游戏) 。这样既可达到教学目的, 又可以使每个学生各有所得, 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让他们懂得了协作的重要性, 培养了他们与他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外资盯上中药核心技术 篇11

外资染指核心技术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外商投资中国中医药领域的步伐不断加快,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日本的津村制药。

津村公司是日本最大的中药材贸易公司,该公司早在1991年就投资500万美元在深圳成立投资厂,数年来津村公司在华的分公司已经遍布中国各大药材集散地及主产区,并在河北、安徽、上海、黑龙江等地设立了8个投资厂。2000年,津村的工厂开始进行饮片的生产加工,相继出口日本和德国;2003年,津村制药以63%的绝对控股与上海药材公司合资建立了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2005年,津村公司开始在华销售炮制饮片;2006年津村制药开始在中国销售汉方药,并把生产和销售的重点放在中国。

“津村公司的公开说法是饮片加工采用日本技术,但事实并非如此,更多的是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制作工艺。”据一位看到过《深圳津村中药饮片商品介绍》的业内人士介绍,津村公司列出的中药饮片炮制品种非常齐全,总数已达500多种,每种炮制饮片都有详细描述。显然,这家中日合资的药业公司已几乎把全部中药炮制饮片都列入了经营范围。

据记者了解,日本本地医药被称为汉方药,发源于秦汉时期从我国传入的中医药。业内专家介绍,汉方药与中药最大的不同就是汉方药不懂炮制,并不具备中国饮片炮制中运用酒、醋、盐、姜、蜜等各种辅料对药材所进行的十多种炮制技术,所以日本制药企业力求在中国涉足生产环节,学习炮制技术,以此扩大日本“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一位津村公司前员工告诉记者,深圳津村公司内部从高管到基层技术人员均为中国人。

洋中药盯上炮制技术

据了解,像津村公司这样长期扎根中国,输出中国中药材资源并汲取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国外公司并非少数。记者从一份国务院研究室“关于中药技术面临泄密风险”的报告中获悉,在有“药都”之称的河北安国,就有中美合资的“美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香港、日本客商独资兴办的“新隆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4家外资公司从事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在美威公司的网站宣传中,明确写着“公司设有初选、炮制、净选、粉碎、包装五个生产车间”的字样。

张世臣是中国中药协会饮片分会会长,他意识到这项技术已有泄密的危险。“许多国外企业违规涉足中药炮制环节,这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张世臣向记者介绍说,国外企业通常通过在我国开办饮片加工厂、聘请国内炮制专家"偷学"炮制技术,目前这样的外资企业达到几十家。他们生产的饮片品种基本囊括了中药常用种类,甚至包括制川乌、制草乌等毒理中药。对这种毒理中药的炮制,是核心技术中的核心。

为什么把炮制技术称为中医药的核心技术?张世臣说,“并不是采挖出来的药材就能直接入药,只有经过炮制技术才能成为中药材使用。许多国家都有药材,但只因缺少炮制技术而无法开发利用。近些年来,他们认识到西医西药不仅对很多疾病束手无策,还对人体有危害,从而掉头发展中医药,并且把目标锁定在了中药炮制技术上。”

知识产权保护无力

制造中药饮片的中药炮制技术,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医药核心技术,国家早在1950年代就将其列入保密技术范畴。外国企业为什么能在我国明令禁止的领域如入无人之境呢?张世臣说,许多地方政府对国家在特殊领域的规定并不了解,所以无从管起;有些地方政府虽明知这些规定,但为了经济指标,装聋作哑、不管不顾。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的统计,我国的中药企业中平均40家才会有一家利用注册商标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至于中医药知识体系,更是连有关知识产权的合法拥有主体都还不明确。由此形成了如今这种局面——国外企业“挖掘”中国特有的中医药技术和药方。据广州奇星药业总经理刘兴财介绍,六神丸是我国很常见的一味中成药,但日本公司把它拿过去后,稍加改造和包装就变成了著名的“救心丹”。

同时,中国企业也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的困境。据记者了解,中药因为其复方药的特性,极易被人仿制。申请专利需要公开其处方及工艺,这等于把核心技术公诸于世,其配方也很容易被国外企业拿到,再利用其先进的技术仿制上市。

业内人士透露,光日本公司仿制的“救心丹”,在国际市场上每年销售额就达到6—7亿美元,相当于我国一年的中药出口总额。

中医药急需国家扶持

奇星药业负责技术的一位人士表示,专利保护虽然是将来的必然趋势,但是奇星目前并不打算放弃华佗再造丸的保密处方,而是准备进行二次开发,二次开发后的成果将申请专利保护。他认为,这种方式更适合保护正在进行研发的中药品种。一些医药行业人士表示,在目前国内知识产权环境下,公开处方虽可以取得专利,但维护权益的成本也相当大。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步伐正在加快,然而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有的传统产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将技术投入作为引资的条件,他们既没有对技术申请任何国内、国外的专利保护,也没有在合同及实际操作中,将其作为商业秘密加以强有力的保护。结果由于疏于防范而被外方掌握了关键技术,使得中方丧失了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专家认为,为了防范这类技术流失风险,国内企业应当考虑采取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多种保护形式。若适合采取专利保护的,应积极将相关的技术方案在国内以及产品的主要出口国申请专利,同时应适当保留在产品工艺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秘密;而对于不适应专利保护或不愿采取专利保护的,则应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

专家提出,可以把炮制技术分为三类,一类是已经公开的并且很容易被掌握的,对于这一类,保护的意义不大;第二类是虽已公开,但不容易被人掌握,需要由特定的人群进行操作;还有一类是不适宜公开的、特殊的炮制技术,可以归为商业秘密。

肉牛科学饲养核心技术 篇12

1.1疫苗接种内蒙肉牛养殖首先应落实强制免疫病种“布病、口蹄疫”的疫苗接种, 养殖者 (项目户业主) 可加强与政府兽医防疫机构联系, 或聘请专职兽医, 按规定将此二种疫苗及时接种, 并实施必要的免疫抗体检测, 确保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结合地方流行病学调查, 合理选做“牛炭疽病疫苗、牛出败疫苗 (巴氏杆菌病) 、牛气肿疽疫苗、肉毒梭菌疫苗、破伤风沉淀类毒素、牛流行热灭活疫苗”等, 这些病种免疫不一定要如数完成, 但一定要经专业人员做好风险评估, 合理选做其中1~3种, 以确保不发生这些重大疫病, 将疫病风险损失降到最小;肉牛疫苗应用要符合国标NY5126要求, 兽药防治应执行国标NY5125之规定, 育肥后期 (出栏期) 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以确保生产出合格的肉产品。

1.2防疫消毒长期坚持制度化消毒灭源工作, 圈舍门口和运动场门口要设有消毒池, 池内经常换置消毒液或生石灰, 出入人员必须严格衣物、足底消毒;牛舍内应当每天清扫, 保持清洁、卫生、干燥, 每月用20%石灰液或5%来苏儿消毒1次;每天要彻底清扫饲槽剩余草料, 每1~2周用10%~20%碱水消毒1~2次;水槽要经常换水, 一周彻底清洗1~2次;牛舍的所有用具, 包括水桶、料勺、草叉、料筛、粪铲等, 要专舍专用, 而且每周用5%来苏儿消毒至少1次。

2饲草料应用技术

内蒙古地区最经济实惠的饲喂原料是天然牧草和人工牧草, 牧草是粗纤维性饲料, 是最适合牛 (反刍动物) 的消化特点的, 所以短期优饲、快速育肥也应坚持“牧草为主、少量配合精料”的饲喂原则。为了快速育肥、争取早期出栏、提高牧草转化利用率, 可以采取“氨化”或“青贮”等处理措施。其中, 以氨化较为方便实惠, 在秋冬季 (枯草期) 最为适用, 其制作方法是:按饲草100kg (牧草、作物秸秆, 铡短) :尿素3kg:水40kg配制, 拌匀后装入氨化室 (池) 内进行密封处理, 一般夏季经2~3周、秋冬季3~6周可氨化成功, 会产生“酵香味”, 此时还要将氨化好的饲草料移至开阔场地多次翻动放氨, 等到无氨味后在堆放于储存室内备用。饲喂氨化草要有7~10d过渡期, 肉牛的正常采食量一般占其体重的2%, 应以吃好 (8~9成饱) 不浪费为原则, 日喂3~4次。

3阶段性优饲育肥技术

在农牧区出售肉牛盈利一般有两种方式, (1) 短期育肥犊牛售与他人 (其它牛场) 再饲喂增值创利, 这种方式投入成本较低、成本回收较快、疫病风险较小, 规模化 (适度规模) 牛场、种牛场较为适用; (2) 直接饲喂至成品肉牛售与屠宰经营户 (或牛肉食品店户) 获利, 这种方法较为普遍, 养殖周期较长、利润较高, 但养殖投入较大、有一定疫病风险, 要求养殖者要有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

3.1犊牛育肥犊牛育肥应实施科学的早期补料, 第一阶段“练胃”, 最宜从2~3月龄起, 将犊牛目的性专舍饲养、诱食 (与母牛暂时隔离) 补料, 每天补喂1~2次, 早、晚各补喂1次, 补料时宜将混合精料与水按1:2.5混合成湿拌料, 喂量要根据母乳多少和犊牛自身体重来确定, 一般2月龄时开始试喂混合料, 增强犊牛对补料的适应性, 3月龄日喂混合料0.2~0.3kg;4月龄日喂混合料0.3~0.8kg;5月龄增加到0.8~1.2kg, 6月龄1.2~1.5kg。在补料期间, 应供给犊牛柔软、质量好的粗纤维性饲料, 任其自由采食, 以满足反刍动物的正常生理需要。犊牛早期补喂混合料参考配方:玉米面47%, 麸皮13%, 豆饼20%, 草粉 (或玉米秸粉) 15%, 磷酸氢钙1.2%, 食盐0.8%, 添加剂3%。6月龄左右适时出售, 养殖者获利最高, 购买者也容易调教、饲养, 对双方皆有利。

上一篇:间歇性训练策略下一篇:教学改革计量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