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训练策略

2024-09-19

间歇性训练策略(精选7篇)

间歇性训练策略 篇1

摘要:在社会节奏持续加快的前景下,有效的加强短跑教学与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促进各地区体育人才的培养。短跑作为一种爆发力较强的运动项目,在实际的训练中需要掌握好相应的技巧与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短跑人员的发展。在实际的短跑训练中,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训练方法逐渐的被人们总结和发现,并在实际的运用中发挥出了较强的效果,以下本文就短跑训练中实施间歇训练的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短跑训练,实施,间歇性训练策略

对于体能训练而言,不同的训练技巧及方法对于其训练的成效是有较大影响的,在当前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基础上,人们对于短跑训练的方法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同时一些传统的训练方法仍然发挥出了较强的效果,间歇训练就是其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但是仍然需要针对不同的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调整,这样才能发挥出间歇训练的优势作用。

一、间歇训练的重要性

对于短跑训练而言,中途的休息时间可以帮助运动员进行快速的调整,但是如果休息的时间过长则会极大的降低之前训练的效率,休息时间过短则会严重的影响到运动员的健康。此时通过间歇训练方法的使用可以很好的避免上述不利局面的出现。可以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运动员的调整,这样既可以让运动员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同时也不至于让其身体的各个部位完全放松,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训练,这样可以确保运动员始终处于较好的训练状态。从短跑训练的要求来讲,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体力、耐力及心理控制能力,通过间歇训练则可以很好的满足短跑训练的需求,从而在短跑竞技中获取较好的成绩,但是仍然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的将间歇训练加以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短跑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短跑训练中实施间歇训练的策略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间歇训练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并且可以依据训练阶段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开发运动员的潜能,同时也可以为短跑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控制好短跑训练的量与度。虽然间歇训练可以很好的提升运动员的速度及效率,但是仍然需要尊重人的身体承受能力,同时也要考虑身体的代谢,因此间歇训练的强度及训练量必须要要控制在相应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因运动强度过大给运动员造成生理上的不适。

2.控制好间歇的频率。在间歇训练中,合理的进行休息时间的控制,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较好的训练状态,从而舒缓因运动造成的呼吸急促、心跳过快的现象。同样在休息方式的选择上也有讲究,并非漫无目的的暂停训练,可以通过短距离的慢跑来实现间歇,这样既可以让运动员的肌肉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实现其心跳频率恢复的目的。这也是其他训练方式无法实现的,因此在间歇频率的控制中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

3.尊重运动员的特性与差异。就短跑训练而言,每一位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各部相同的,因而在具体的训练中需要尊重这一现状,有针对性的加以控制与改进,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训练效率的提升。可以在间歇训练中依据不同的仪器进行测量,这样可以帮助教练人员更加准确的分析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以此来科学的进行下阶段的训练安排,这样既可以尊重运动员自身的客观条件,同时也能整体性的提升短跑训练的成效。尽可能的掌握现有队员的规律,以此来科学的制定训练的强度及内容,这样可以降低运动员因训练强度过大造成的肌肉损伤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同时也要意识到间歇性训练的变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性训练后,运动员的各项体能也会有所增强,因而其训练的强度及间歇的时间控制也要相应的有所改变。可以根据血乳酸分析的结果,决定是继续执行原方案,还是执行新修订的方案。用血乳酸监控间歇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坚持测量运动员的运动前脉搏、运动后脉搏、早晨安静时脉搏,及时掌握运动员的身体承受能力和恢复情况,区别对待。

4.做好训练前的准备,预防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和疾病。运动员因技术问题、心理缺陷和运动量过大导致的伤占总伤的60%。在大运动量训练时,人体内分解产物在肌肉中过度堆积,使肌肉收缩,放松协调性降低,关节的灵活性下降,使运动员技术走样,以至造成大脑皮层组织细胞的疲劳,破坏了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规律性,导致各项突发症状如运动性昏厥等疾病和损伤,使运动员感觉无力,不想练、厌练,产生心理障碍,运动能力的精确度、共济机能都有明显下降,对技术动作的机能反应迟钝,是造成损伤的关键。因此应特别注意提高教练员的运动损伤知识,在训练中加强医务监督,完善必要的设备器材;加强运动员膝关节以及下肢的力量训练,增加其稳定性;在训练期,应抓好运动员的基础训练,要科学安排间歇训练,防止因运动量安排不当引起的损伤和疾病,尽量防止因运动量过大引起的一系列技术变样和心理障碍所致的损伤。

短跑相较于其他的训练项目而言具有鲜明的特征,它对于运动员的要求非常的高,在较短距离内要求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的地点,这样才能获取较好的成绩。间歇训练通过对训练中休息时间及方式的把控可以很好的提升训练的效果,相较于其他的训练方法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实践中也展示出了较大的优势。因此,在训练中需要掌握好间歇训练的技巧,可以按照实际的训练情况合理的控制间歇的时间,以此来加强短跑训练的效率。

间歇性训练策略 篇2

间歇训练方法, 指的是在规定的间歇时间里做出规定, 使得身体肌肉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中, 进行反复训练。短跑运动是田径比赛中距离较短、强度大、速度快之项目。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非常高, 运动员要有快跑的能力, 还要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使用间歇式训练时, 可以帮助运动员调解好身体, 为比赛获得胜利奠定基础。因此, 该方法在平日训练中, 被推广使用。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提高, 人们对间歇式训练方法有了更深认识, 随着认识加深, 科学使用, 在短跑训练中有着重要作用。借助体育教学可以培养运动员的凝聚力, 而凝聚力的拥有可以调动运动员参与体育积极性。运动员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凝聚力是团队精神最为重要内容之一, 体育课程上运动员可以很积极很主动的去为自我的团队争光, 在自己的团队荣誉而战。

一、间歇训练法的重要性

进行严格的间歇训练中, 运动员的心脏功能会有所增强, 在周期短跑中, 为身体提供有氧供应, 从而保障短跑有效进行。开展不同的间歇性训练, 会使得身体各个功能都得到完善, 这些功能运行能力会提高。当长时间对负荷心率的刺激时, 会使得机体机能能力得到加强。运动员会在高强度运动情况下, 身体依旧可以供应能量, 保障持续运动。借助调节运动负荷强度, 会使得机体顺应运动项目需求实现自我调节, 更好的顺应身体运动变化需求。保障身体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做到应急准备, 更好的适应了运动需求。运动员在场地中, 面对诸多竞争对手, 心理难以会紧张, 当平时的训练到位, 运动员身体素质提高, 心理素质也增强, 才能在比赛中获得良好成绩。广泛的间歇式训练方法, 是进行中长跑耐力训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本质上已经将各种跑步姿势柔和在一起, 实现速跑集合。在今后训练中要不断完善训练方法, 使得运动员训练质量得到保障。速度耐力训练中, 训练的目的是提升运动员抗疲劳能力。因为在传统训练中, 运动员的身体非常容易产生疲劳, 导致训练效果低下。间歇性训练方法, 可以避免传统训练中的身体疲惫, 训练效果低下问题出现。会在运动员能够接受训练强度范围内开展训练, 有效的调节训练时间, 使得训练效果明显, 保障训练质量。

二、短跑训练

(一) 短跑技术

短跑是一项周期性运动项目, 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耐力。短跑包含起跑、途中跑、终点跑以及压线技术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对运功员的要求都非常高, 运动员要有良好的跑步速度, 还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以及自我控制力等等。在短跑训练过程中, 尤其是在跑道训练时, 要将其定位为专项跑运动, 对整个速度运动进行训练。借助间歇式训练方法, 使得运动员达到训练目标。

(二) 具体间歇法的应用

首先, 需要确定出场地和器材。在田径运动场上, 一般会根据跑道情况选择偶数值或者奇数值作为起跑器放置位置。也会充分考虑到学校场地, 还有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次, 实施方法。运动员在起点位置, 做好起跑动作, 等待指令。当跑过40米之后, 逐渐进入慢跑状态, 转换到另一个起点, 再借助起跑器开始反向起跑, 循环进行着。教练指令所有运动员在同一个起点, 也可以在两个起点跑。当跑了一个来回是, 就算一组, 跑三次算一组。一次, 进行训练时, 可以分为三组, 六组或者十二组。教练要明确组员的身体情况, 分配合适的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一般而言, 运动员从起点开始跑时, 跑完49米大约使用4秒到6秒, 到下一次起跑时, 需要的时间大约是15秒到20秒, 这时的心率尽量保障在120次每分。组和组之间的休息时间规定为6分钟到10分钟。教练要根据不同的训练等级和不同的训练阶段来确定。当运动员跑到中间位置时, 要及时给予指导。另外, 还可以选择记时的方式进行训练控制, 保障训练质量。在同一个场地器材, 使用相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会因为控制重点不同, 获得不同的训练结果。因此, 应该充分了解到运动员, 才能获得事半功倍训练效果。

(三) 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 间歇训练方式, 能够提升心血管系统功能, 从而提升系统循环能力, 加强代谢, 使得心机增厚。因此, 在训练时, 就需要注重训练方式的相互配合, 当有氧训练增加时, 会使得心脏腔室增加。当自身体能增加之后, 运动员的寿命会被延长, 会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取得良好成绩奠定基础。

结语

在进行训练中, 运动员要明确技术训练必要性, 加强间歇性训练的同时, 还应该做好心理相容性准备工作。当下, 比赛都是在公正环境中进行的, 比赛的双方都需要尊重对方。要保持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原则。每一组成员都是平等的。教师需要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相容性, 在明确了比赛的真正含义下进行比赛, 这样可以提升团队凝聚力, 还收获了友谊。

参考文献

[1]惠志东, 魏玉柱.连云港市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 2013, 11.

间歇性训练策略 篇3

间歇性低氧训练法是美国学者Levine教授提出的,也是在传统高原训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方法,让运动员居住在在模拟2500m高度的缺氧环境中,在正常的环境中实施训练,能够有效克服传统高原训练的很多不足,有效解决了运动负荷与缺氧负荷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机能潜力,这也是区别与传统高原训练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在游泳训练中实施间歇性低氧训练法的时间不长,因此,该训练法对于在游泳训练项目中的实施就成为学者们较为关注的课题。目前高校游泳运动员实施该训练法还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比如: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产生那些不良反应,以及运动营养补剂等问题。本文从大学生游泳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在高住低训过程中,他们的生理机能将产生哪些适应性变化,并做出相关的理论阐述。

2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游泳中的作用

间歇性低氧训练中人体主要接受两个方面的刺激,即:低氧环境下的缺氧刺激和大强度运动下的负荷刺激。这两种刺激表现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使刺激反应产生相互叠加效应,并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此来调动人体的机能潜力,并形成人体的抗缺氧性生理适应。对于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血液的载氧能力;(2)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3)EPO也就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加;(4)提高骨骼代谢;(5)改善运动员的心脏结构、功能。游泳项目是以耐力为主的项目,通过不断加大刺激深度,不断提高机体的机能储备,有助于提高游泳运动员的基础耐力和有氧耐力水平的发展。另外,有研究证实: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游泳运动员的摄氧量、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值、肺通气量以及线粒体密度及体积均产生积极影响。

3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高校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

3.1 对高校游泳运动员血液、血指标的影响

在正常训练的过程中,高校游泳运动员血液的运载能力增强,肾组织氧张力增加,从而造成EPO的减少。在间歇性低氧训练中,运动员的肾组织缺氧,刺激EPO合成增加,促进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对血液的载氧能力产生积极影响。高校游泳运动员在模拟高原训练的情况下,氧分压随着模拟的高度升高而降低,这样动脉血液的血氧饱和度和肺泡内的氧分压也随之降低,从而使人体的缺氧状态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化,有利于高校游泳运动员的抗缺氧生理反应。

人体运氧功能的主要载体是血红蛋白,一般情况下,对于耐力运动项目来说,血红蛋白的浓度往往与人体的运氧能力成正比。在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周围血红细胞的数量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这与骨髓内的红细胞的增值密切相关。高校游泳运动员在间歇性低氧训练中由于缺氧刺激的客观存在,就会造成血容量的降低和非红细胞的增殖现象。由于红细胞在骨髓内的生成、分化到成熟的时间较短,这样在这种环境下,就有可能造成人体丢失水分的增加,红细胞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循环系统中的血容量降低,因此,在短期内就增加了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浓度,在抗氧环境下通过载氧的能力提高形成动脉血液的氧分压降低。

3.2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高校游泳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影响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模拟高原的环境下也会造成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其中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神经系统的兴奋反应造成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甲状腺激素、生长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合成与分泌,促进皮质醇和ATCH的释放。

3.3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高校游泳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影响

1991年Bigard在对大鼠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12周后,发现大鼠的毛细血管密度升高,骨骼肌Ⅱa、Ⅱb纤维有所改善。在模拟高原环境下对高校游泳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由于急性缺氧会导致运动员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能力下降,这样骨骼的质量降低,造成骨骼肌纤维缩小的现象。在模拟高原训练环境下造成人运动员肌肉下降的因素很多,还与脱水、肌肉质量减轻有关等等。高校游泳运动员在间歇性低氧训练环境中出现的体重下降,蛋白质降低,身体水分减少等等现象,笔者建议高校游泳运动员在间歇性低氧训练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膳食营养,并遵循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比例优质蛋白的膳食原则,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可以适量的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含量,这样才能较好地维持红细胞具备较大的可变形性,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3.4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体内皮质醇的影响

皮质醇是在垂体产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的作用下,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甾体类糖皮质激素,并在肾上腺皮质细胞线粒体内合成。在间歇性低氧环境训练中,高校游泳运动员由于机体糖原大量消耗与分解,体内的皮质醇水平明显增加,大量蛋白的分解促进了氨基酸进行糖异生,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受到抑制。缺氧环境下的刺激反应的增强使游泳运动员的皮质醇合成能力增加。高校游泳运动员在间歇性低氧环境中皮质醇的增加,加上在正常环境下的皮质醇水平下降,两种因素的结合这样就能使高校游泳运动员的皮质醇水平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4 结束语

通过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高校游泳运动员血液、血指标、神经系统、身体成分和皮质醇所产生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认为间歇性低氧训练在高校运动员的训练实践当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作为广大的高校游泳教练员来说,在具体的实践当中需要考虑到间歇低氧训练安排的强度、训练负荷、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膳食营养以及医务监督等等对高校游泳运动员在间歇性低氧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

摘要:传统的高原训练是人体在缺氧的环境下,使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代偿性适应变化。通过模拟高原环境下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该训练法对于高校游泳运动员的生理机能产生了适应性变化,本文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游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间歇性低氧训练,大学,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

参考文献

[1]叶鸣.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0,(7).

[2]汝铁林.间歇性低氧训练复合运动训练模型大鼠造血功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37).

间歇性训练策略 篇4

1.800米运动的项目特点。800米跑是田径运动难度最大的体能类极限最强度项目。800米跑是在高乳酸条件下保持长时间高速度的项目, 决定其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其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提高800米运动的成绩, 必须对运动员进行最大乳酸训练、乳酸耐受力训练、运动员自身快速消除乳酸的能力的训练和最大速度储备的训练以及力量耐力的训练以充分发展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能力。

2.800米跑供能特点。对中长跑项目来说, 运动员体内能量的产生和运动员体内能量输出快而持久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人们从理论上将有机体内的供能系统分为三种, 即磷酸原系统供能、糖酵解系统供能、有氧氧化系统供能。10~15秒极量强度运动项目由磷酸原系统供能;糖酵解系统供能是在缺氧条件下由糖原通过酵解的方式供能;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供能时间最长, 但合成能量的速率比乳酸低一半。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 800米跑既有以磷酸原—乳酸代谢类型的无氧代谢, 又有以乳酸—有氧氧化代谢类型的混氧供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海南省海口永丰中学800米专项运动员, 男生4名, 女生两名。平均年龄14岁。在校一直进行较系统的训练, 运动成绩水平一般。其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 :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文献检索, 收集了国内外有关中长跑的文献资料, 对目前800米跑训练的方法和现状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实验法。在训练计划实施前, 测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成绩等指标作为基本变量。在训练中, 为训练计划的实施进行控制, 评价训练课负荷的大小、运动员承受能力和恢复状况。在训练实验结束时测量同样的指标, 对相关运动指标、生理指标进行测试, 通过实验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 以确定训练方法的可靠性效性。 (3) 对比分析法。在理论上对使用间歇训练法与不使用间歇训练法进行比较, 在实践中将两种方法进行应用, 将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三、研究意义

1. 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在体育运动中的广泛应用, 推进了各项体育运动的成绩。中国在运动的中高科技投入也逐年增加, 其中在田径运动的投入尤为突出, 并有了显著的成果。。

2. 间歇训练法的概述。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 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 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其基本类型分为三种, 即: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和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

3. 研究依据:

间歇训练法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训练距离上进行分类:短距离间歇跑能有效发展中跑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及冲刺能力;中距离的间歇跑对发展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有很大帮助, 同时也能提高中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长距离的间歇跑能提高长跑的专项耐力和混氧供能能力;变换距离的间歇跑, 根据不同的需要能发展运动员的多项竞技能力。间歇训练法在中长跑训练中应用非常广泛, 但在实际训练中, 间歇时间、间歇方式、练习强度、训练距离、重复的次 (组) 数等因素都会对训练的效果产生影响。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研究结果。

在经过两个月的时间, 把间歇训练法运用到实际的训练中, 通过这次系统训练使永丰中学800米跑队运动员的成绩变化明显 (如表2所示) :

2. 分析。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 2010年11月之前是未系统使用间歇训练法, 运动成绩虽然有所提高, 但并不明显,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期间通过系统的间歇训练法效果显著。每位运动员成绩都有明显提高, 这说明间歇训练法是非有效的。

3. 目前800米跑常用训练方法的分析。

800米跑项目已经经历了多种训练方法, 各种训练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800米跑运动成绩, 都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这些训练方法对快速提高800米成绩有一定局限性。 (1) 持续训练法的局限性:不能用比赛那样的强度训练, 因而不能给动员腿部肌肉群大强度的刺激, 机体达不到近似比赛的状态, 长期使用单一方法, 易形成速度障碍, 不利于比赛时的加速。 (2) 法特莱克训练法的局限性:跑的距离不准确, 不能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速度感。难以正确地执行计划, 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各作业的运动量, 不能对训练进行很好地控制, 对运动员速度素质的发展不足, 尤其对中跑运动员的速度影响更明显。 (3) 马拉松训练法的局限性:此训练方法是大运动量训练, 运动量大, 运动强度必然降低, 所以对运动员的强度刺激较小。

4. 提高800米跑成绩的有效训练方法。

(1) 有氧能力训练。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氧代谢能力训练, 主要提高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通过有氧氧化合成ATP的能力, 它是800米运动员进行最大乳酸训练和速度训练等大强度训练的基础。通常安排在准备期。 (2) 有氧无氧能力训练。以乳酸供能为主的混氧代谢能力训练, 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是提高800米运动员供能能力的一种主要训练手段。通常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 心率达到180~190次/分, 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3~12分钟为宜。通常安排在准备期的中、后期。 (3) 乳酸耐受力训练。是发展800米运动员乳酸耐受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一般认为在进行乳酸耐受力训练时, 以血乳酸在12mmol/L左右为宜, 然后在重复训练时维持在这一水平, 以刺激身体对这一血乳酸水平的适应, 来提高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 (4) 最大乳酸训练。是一种发展800米运动员乳酸最大供能能力的训练。血乳酸在12~20mmol/L是糖酵解训练最敏感的范围, 在训练中要达到这一乳酸值范围, 必须经过多次重复训练, 每次的间歇时间又可以获得合理的恢复。 (5) 消除乳酸能力的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自身消除乳酸能力, 对专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通常采用大强度训练使运动员机体的血乳酸水平达到较高水平, 然后接中等强度训练最后再进行大强度训练的方法。 (6) 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储备, 发展速度水平的训练。高强度的速度训练或无氧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也是增强肌肉代谢能力最好的方法, 还能使运动员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在发展800米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中, 除发展磷酸供能能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发展运动员的磷酸原与乳酸的混合供能能力。 (7) 力量耐力的训练。对于800米运动员来说, 发展无氧代谢能力是第一位的, 力量耐力的发展居于第二位。力量耐力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力量, 对改进跑的技术产生促进作用, 更重要的是运动员使肌肉的代谢能力增强, 防止训练过程中受伤。通常采用循环练习法, 以本人最大力量的30%~50%多重复时间长进行练习。

五、结论

1.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 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 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其特点是在训练中依据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等因素, 科学地运用训练学的原理, 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不同性质和比例的训练内容, 以获得最佳整体效应的训练方法。

2.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分析得出间歇训练法, 是现代中长跑训练发展的趋势。

3. 间歇训练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安排量和强度灵活地调节运动负荷训练方法的优点和功能集中在一起, 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颖.对800米跑训练特点的研究与构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5) .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37-162.

[3]丁月兰, 毕红星.间歇法在田径中的的运用[J].四川体育科学, 2005, (3) :54.

[4]徐连进, 贾昌志.间歇训练法的分类及其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J].田径, 2004, (3) :44-45.

[5]马云霞.从生理角度谈间歇训练法对中长跑训练的作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 :46.

[6]梅豪龙.间歇训练法在800m跑训练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5) :126-128.

间歇性训练策略 篇5

运动性疲劳一直是运动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其研究范围从其发生机制、产生部位、恢复方法至恢复规律。疲劳恢复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有关疲劳恢复的研究多是基于一次性大强度运动后机体机能的恢复的研究,或者一次性力竭运动后的某些指标和身体状态的恢复情况。对于不同训练周期致疲劳后机体机能的恢复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见。这些关于某一次大强度力竭运动后疲劳消除情况的研究与运动训练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在一次训练课中运动员往往要做多次一次性极量负荷运动,如间歇训练。身体机能的提高是运动训练水平提高的基础,科学的训练显得极为重要,对超量恢复的正确利用就成为重中之重。而建立能有效地研究疲劳恢复规律的动物模型则成为研究的必要前提。

2 现阶段关于动物模型和训练周期的研究状况

运动实践中对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的研究很多,对于训练疲劳后机能的恢复规律一直是一个十分复杂、且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不同训练周期致疲劳后的恢复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见。由于各个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对周期的认识和应用不同、引起疲劳的原因多种多样、症状表现不一、加上运动项目的性质差异大、运动员的体质各异、训练结束后各种能源物质的超量恢复时间不等等缘故,所以要建立统一的动物实验模型也是十分困难的。不少运动医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2,3,4,5,6,7,8],进行了如急性跑台力竭训练,低强度的耐力性跑和各种类型的游泳训练等模拟。但上述训练大多局限于长时间的耐力训练或一次性的力竭训练,并且缺少对训练对象的动态的全面观察;笔者试图模仿大鼠在糖酵解供能条件下,不同训练周期、短时力竭游泳训练模型,根据动物的外部体征、运动能力和生化检查等来进行分析,以便能进一步找出动物疲劳后恢复规律的变化特点。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特别速度力量项群运动员在多年、年度和小周期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负荷控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竞技能力的发展水平,所以各国教练员都把运动负荷的设计与安排作为科学控制训练过程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速度力量项群世界优秀运动员多年训练、年度训练和小周期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负荷控制参数后发现,虽然不同子项目运动员在负荷内容、比例和组合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相同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将中短期阶段集训看作是若干个周训练的组合、这些周训练过程,既有各自明显的特点,又彼此联结,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阶段训练过程。笔者通过调查四川省田径队、举重队;江苏省田径队等队伍的训练安排情况,发现教练员对训练小周期和超量恢复的概念模糊,对周期的安排也是没有统一规则可以遵循,基本上是凭自己经验进行训练,因此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小周期训练模拟从而找出恢复最佳的周期安排势在必行。

3 具体实验操作和安排

实验以SD纯种大鼠为实验对象,让大鼠进行负重游泳,因为动物惰性很大,往往浮在水面上不游动,如采用负重游泳则可克服这一缺点,负重占大鼠自身体重的12%,用绳子将六角螺丝穿串称重挂于大鼠胸前,可使其迅速疲劳而不影响其运动。近几十年来,人们为了研究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及恢复手法,常采用力竭性跑或游泳的方法,并且认为,当动物不能继续运动或下沉后不能返回水面,为力竭的时间点[9,10,11]。Douqlas等[12]指出,强迫动物在有限区域内游泳,可在短时间内达到疲劳。同时,预实验的结果表明,大鼠完全能承受在负重12%情况下的大负荷间歇训练,具体安排为大运动量即上午、下午各游两组,每组3次,每次都达到力竭,每次训练完后次间休息5分钟,组间休息15分钟(中运动量与小运动量依次为每组游2次、1次,其余指标都相同),这样的负荷对大鼠来说相当于极限负荷。因此我们认为,在不同训练周期情况下强迫动物在局限的泳缸范围内负重游泳直至力竭,无力返回水面或沉到水面下10秒,捞出水面后全身瘫软,失衡,这种动物模型是比较理想的(见表)。

本造模实验(只进行了三周期组,其余实验随后进行)前后进行了7天。训练期间,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同时对体重、运动时间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对照组眼睛鲜红而有精神,毛浓密有光泽,呼吸正常、食欲正常;训练组于第一次大运动量训练结束后显示眼神暗淡,嗜睡,进食量稍下降;随着对运动量的适应,不同周期训练组大鼠一般状况出现明显改善,眼睛鲜红有精神,毛浓密光泽度好,呼吸、食欲、食量正常;整个实验期对照组体重呈正性增长,而训练组实验前后无明显变化;周期训练后大鼠游泳至疲劳的时间延长,血乳酸显著性升高。

众所周知,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量系统供给:(1)高能磷酸化物系统(ATP-CP)系统;(2)无氧酵解系统;(3)有氧代谢系统。运动时,各系统的供能情况决定于运动的强度和持续运动的时间,强度大,运动时间短(几分钟)的项目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乳酸的生成是引起运动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运动时间延长,开始时大鼠有氧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当随负荷增加到最大有氧能力限度时,即有氧供能途径的产能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该强度的需要时,必然使代谢方式发生改变,被更快的供能方式取代,以保证耗能与产能过程的平衡。

在本疲劳模型的乳酸测试结果中,大鼠安静时刻血液中乳酸水平为2.62±0.15 mmol/L,训练结束后即刻血液中乳酸水平为16.89±2.06 mmol/L,远远大于安静时刻,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高度显著性。众所周知,一分子葡萄糖经酵解途径可净生成2分子ATP,而经有氧氧化途径可净生成38分子ATP(速率慢);糖酵解的快速供能,只有通过加快该酶促反应的循环速度来实现。骨骼肌活动随强度的增加,消耗胞浆中ATP增多,当消耗速率超过有氧氧化产生ATP最大生成速率时,胞浆ATP含量下降,代谢中ATP/ADP比值下降,糖酵解限速酶被激活,使糖原的利用及酵解速率增加。实验结果证实,大鼠多次力竭性运动训练后,各个周期训练组的乳酸水平都远远超过安静对照组,并有高度显著性。说明无氧代谢在运动疲劳过程中积极参与供能,换言之该疲劳模型是建立在糖无氧酵解供能基础之上的。

参考文献

[1]叶剑飞,等.过度训练的病理生理及康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2,11(1):15-21.

[2]Lowenthat D.T.et al.Thereapeutics Through Exercise,W.K,palmer,A.H.Goldfard:Fatigue and Overtraining[M].Grune&Stratton Inc,Newrork1979:89-99.

[3]岑浩望.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运动医学分册)—过度训练[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26.

[4]凯杜迈特恩[苏联].训练过度与药物[J].体育科研(上海),1990,(1):44-46.

[5]Rod W.Fry,et al.Overtraining in athletes,an update[J].Sports Medicine.1991,12(1):32.

[6]岑浩望.运动性疾病的国外研究动态[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4,3(2):106.

[7]W.P.Morgan.慢性疲劳的监测与预防[J].体育科研(甘肃),1992,(2):18-21.

[8]周一.一般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J].体育科研(上海),1983,(12):35-36.

[9]岑浩望.运动员过度训练综合症[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3(1):58-61.

[10]殷劲,高兴,等.运动性疲劳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间歇性训练策略 篇6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陕西中新浐灞足球俱乐部预备队1989年1月1日~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18名运动员作为选取研究对象,将实验对象按照统计学随机选择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名运动员,前锋、前卫、后卫每组各3名队员。

1.2 实验时间和地点

实验时间为2008年11月17日~2009年2月1日。实验地点在广东省中山市体育场。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在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上运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查阅有关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为该文的研究奠定了大量丰富详实的理论基础。

1.3.2 数据统计法

所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均用SPSS(r)13.0(Chicago,IL,USA)forwindows system软件包完成,实验前后及两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

1.3.3 实验法

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1.4 实验设计

1.4.1 测试内容的确定

(1)无氧耐力水平测试方法:采用20 m折返跑运球射门。

(2)足球技术水平测试方法:采用20 m运球射门。

1.4.2 实验步骤

(1)实验前测: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专项技术水平测试成绩(时间)和无氧耐力水平测试数值(血乳酸值)。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两组队员进行无氧耐力水平测试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表1),测试时间的检验结果为P=0.184(>0.05),测试后的血乳酸检验结果为P=0.746(>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队员在折返跑速度及血乳酸数值上并无明显差异,两组队员的无氧耐力水平相同。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队员的专项技术水平测试成绩进行差异性检验,检验结果为P=0.193(>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队员技术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2)实验训练过程。

a.对照组运动员训练方案:主要采用的是反复短时间歇训练和反复短时或中时间歇性训练,练习过程中主要采用无球练习。

训练目标:速度耐力;强度:95%~100%;训练方法:重复性训练;训练形式:往返跑或冲刺跑;训练量:600~1200米;持续运动时间:8〞~30〞;重复次数:3~5次;组数:2~4组;组间间歇:8′~10′。

b.实验组运动员训练方案:队员从起点做全力冲刺带球,按照教练员设定的指定路线运行,冲刺跑的过程中要完成快速运球、过杆、变向跑以及射门等一系列的足球专项的技术练习。队员每完成一次射门,运球全速冲刺跑动的距离大约为90 m(完成时间为16 s以内),每名队员在完成射门之后要快速跑动到下一个起点,继续持球做全力冲刺带球射门。队员每完成4次射门为一个循环,每次循环的跑动距离大约为400 m(完成时间设定在110 s);进行3个循环的练习,因此每名运动员总的跑动距离大约为1200 m,每个循环的间歇时间为8 min。

(3)实验后测: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专项技术水平测试成绩(时间)和基础耐力水平(血乳酸值)。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对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的影响分析

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氧耐力测试成绩进行的差异性检验。实验组队员通过结合球间歇训练之后,血乳酸值变化明显,下降幅度较大,由此反映出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对提高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效果明显,提高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有更大的帮助。而结合球间歇训练法更接近于比赛,更能激发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训练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训练方法。所以通过结合球间歇训练法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的训练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训练方法。

2 . 2 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对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的影响分析

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技术成绩进行的差异性检验。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验组队员所采用的结合球间歇训练法能更好的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肌群,并且此种训练方法更接近于比赛场景,所以更能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的实用性和实战性。由此可以看出,结合球的间歇训练法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水平,同时也能提高专项技术水平,训练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训练方法。

2 . 3 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对不同位置球员无氧耐力水平的影响分析

表1数据显示,实验后两组各位置队员折返跑成绩都有提高,但均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后卫和前锋队员血乳酸值在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2(<0.05)和P=0.001(<0.05)。而对照组前锋队员实验前后血乳酸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0.05),其他位置队员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对实验后两组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发现两组间前锋队员血乳酸值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6(<0.05)。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此种训练方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前锋和后卫队员的无氧耐力水平,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实用性。由此证明结合球间歇训练法更适用于前锋和后卫队员的体能训练,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前锋和后卫队员的专项耐力素质和专项技能水平。

3 结论

(1)结合球间歇训练法能有效地提高足球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及专项耐力素质。它与传统训练方法相比,提高幅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训练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训练方法,是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最有效的训练方法。

(2)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在发展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及专项技术能力,与传统训练方法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训练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训练方法。

间歇性训练策略 篇7

关键词:400m自由泳,青少年,有氧,间歇训练法

1、前言

1.1、选题依据

有氧能力是基础, 在提高有氧训练的基础上提高无氧强度, 这样无氧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处理好有氧训练中普遍存在的专项与全面训练、有氧耐力与速度、技术与身体素质等各种关系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间歇训练法中的强化性间歇训练法主要以糖酵解和有氧代谢供能, 以及提高心肺功能为主。对于处在身体发育期并已有3-5 年训练经验, 12-14 岁期间的游泳运动员, 正处在训练的转折期, 从一般训练到专项训练的迈进, 因此此阶段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本文对间歇训练法对青少年400 米自由泳成绩影响的探究, 从另一方面也探究了对青少年有氧耐力的整体影响。

1.2、选题意义

有氧供能能力是无氧供能能力的基础, 高度的无氧供能必须建立在高度发展的有氧供能基础之上。根据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 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各个周期训练进行分析, 更加科学和全面的发挥青少年的潜力, 使青少年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与发展, 充分打好基础尽量避免和减少昙花一现的出现。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山东省淄博市12-14 岁有3-5 年训练年限的六名运动员 (4男、2 女) , 其中5 个为二级水平, 一个为一级水平。

2.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百度文库等处查阅近10 年来有关青少年耐力训练和间歇训练法研究的书籍、期刊及论文, 了解青少年训练现状与趋势, 进行收集、分析、整理, 为本文提供依据。

(2) 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 通过与山东省淄博市游泳教练面对面、邮件方式等了解其训练计划的重心, 从而了解有氧训练所占整体训练的比例。

(3) 实验法。

根据研究需要, 对淄博市6 名12-14 岁有3-5 年训练经验的运动员在进行了此训练法后, 在2014 年2 月济南举行的《全国少儿游泳冠军赛》前一个半月的训练后前后成绩的差别。

3、结果与分析

3.1、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

(1)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的特点。

400 米游泳属于中时耐力项目, 而想提高中时耐力的水平, 就需要先其高有、无氧混合供能的能力。而中时耐力项目的供能方式又属于比较复杂的一类, 因此训练手段比较单一就非常容易使运动员过早的进入神经和肌肉的疲劳阶段, 再者如只单一的进行有氧或无氧的训练方法又不利于运动员全面发展。 通过前辈的不断的实践与检验, 间歇训练法是非常适合体能类速度性和耐力性运动项群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间歇训练法分为, 发展性、强化性和高强性三种。 其中强化性间歇训练法的负荷时间在40-180 秒之间, 负荷强度较大, 心率指标控制在170-180/ 分之间, 间歇时间不充分, 供能形式主要是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混合供能。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对提高心脏功能有很大的帮助, 并对于力量耐力主导的体能类项群都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方法。而对于400 米游泳, 以混合代谢为主的项目意义更是十分重大。

(2)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与耐力素质年龄特征之间的关系。

运动素质是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 可分为基本运动素质和负荷运动素质。基本运动素质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一般认为, 运动素质增长较快的年龄阶段可称之为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研究表明一般耐力的发展敏感期是在12-14岁, 而专项耐力与无氧耐力的发展敏感期大约都处在15-16 岁。

由此可以很明显的看出12-14 岁的运动员刚好处在一般耐力发展的敏感期, 一般的训练方法有变化法和小强度间歇训练法等。15 岁后训练重心逐渐向专项耐力和无氧耐力靠拢, 而训练方法也从小强度变为大强度。由此可以看出, 间歇训练法适用与各个训练阶段, 而前期的任何有氧训练都是为日后无氧能力和逐渐增长的负荷强度做铺垫, 所以如何在运动实践中利用好运动素质自然发展的敏感期, 使心肺功能产生良性的适应, 为后期的无氧能力训练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3.2、实验对象训练期间心率分析

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 各个器官发育都不完整。如何控制好训练的强度, 尽量减小强度对器官的不好影响 (尤其是心脏) 并掌握好适宜负荷与适宜恢复的原则, 抓住发展敏感期, 不盲目的加大强度, 也不一味的将有氧训练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从而制定出科学的训练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表1可以看出, 心率的要求是在每十秒24-27之间, 换算为一分钟为144-162之间。运动员们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心率基本都会超出要求范围, 达到每十秒28左右, 也就是每分168, 而在间歇时间上也都是严格控制的, 并没有给运动员充分的休息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机体的逐渐适应, 强度和负荷虽然相同但间歇时间逐渐被缩短, 而运动员依然可以在乳酸大量堆积下依旧坚持训练, 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或多或少都有显著的提高。

3.3、实验对象运动成绩前后对比

当前, 全国少儿比赛无论哪个组别400 米自由泳都是必游项目。有氧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但是这个项目的有氧代谢并不是独占鳌头, 主要是以糖酵解和氧化能共同供能的, ATP-CP占据也较小。表2 为实验后运动员参加2014 年2 月在济南举行的《全国少儿游泳冠军赛》上的成绩概览, 和实验前后的成绩对比。

从表2可以明显的看出,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非常适合此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 因人而异无论成绩涨幅的大小都有所提高, 最高者为5秒最低者也有0.5秒, 其他人平均在1-2秒之间。并且除WXR以外其他人均位列前八名。在竞技体育中, 运动成绩的体现不仅只是关注如何使运动员可以提高自身训练水平从而运动成绩得以提高, 所做的一切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比赛中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名次。

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简单的只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的重复, 而是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螺旋式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高度。在三周的训练中, 第三周明显较第一周在完成计划上运动员感到轻松多了, 可以更好的掌握和控制好体力的分配。

4、结论

(1) 从各种文献等地可以看出, 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等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是非常之重视, 此阶段在整个运动生涯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耐力素质在此阶段是重要的, 更是无氧的基础, 但并不是唯一的。错过了速度素质发展敏感期只单一重复长距离游泳不利于运动员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雷志平, 黄海, 姜涛, 叶鸣.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心率乳酸阈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 2004, 24 (5) .

[3]孟祥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区分及在中长跑训练中的运用[J].辽宁体育科技, 2002 (1) .

[4]戈德史密斯.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速度的重要性[J].美国游泳杂志, 2002, (3) .

上一篇:煤矿电机下一篇:技术核心能力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