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计算机系统设计探究

2024-07-04

信计算机系统设计探究(精选7篇)

信计算机系统设计探究 篇1

自计算机在我国广泛使用以来, 我国在自动化办公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它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减轻了人力、资金的投入, 提高了办公可靠性, 从而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价值。基于此, 计算机信息管理者更要注重体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思想, 从而获得更好的服务。

1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面对如此多的信息, 不仅复杂而且繁琐, 那么这就需要计算机管理人员动用信息技术对资料以及信息进行一个收集、分类和处理, 那么这种技术的运用也是属于计算机技术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 就是信息管理系统, 只有通过这一项专业的技术才能使得信息的处理真正变得协调和优化。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里面需要注意四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一是对于收集起来的那么多繁复的资料数据进行一个处理的过程, 通过专业的技术进行一个储存和保管, 是的整个过程显得协调和合理;二是对于已经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 这一过程就显得非常的专业, 需要运用很多数理知识进行计算和归纳, 从而对未发生还未到来的风险或者说态势进行一个有理由的预测和总结;三是在数据处理之后预测之后的一个控制过程, 明白了事物走向及其态势之后, 就应该对于信息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一个有方案的突破, 在如实反映真实情况后进行一个部门间的比较和研究寻求解决方案;四是在上述之后存在一个计划作用, 在数据面前, 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明晰走向和态势, 找到企业发展的短板和风险在哪里, 通过合理的分配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 可以有效地把风险规避在计划范围之类。那么由此看来, 其实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也不仅仅是在运用计算机技术而且在网络的规划以及数据的处理管理方面结合了广泛的科学的数理知识, 这是一项全新的信息处理系统, 需要大力扶持以便进行更好地研究。

2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

2.1 选取科学的程序设计语言

经过笔者深入调查可以发现一个问题, 很多处于计算机基础阶段的程序员对于数据的处理会运用C++程序语言, 但是对于那些层次较高的的专业人员则会使用一些比较高端一点的程序语言, 一般情况下笔者发现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 前台使用的是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程序而对于后台的数据处理上是使用的数据库, 因为单纯的C++虽然有可以保持很高的完整程度, 但是对于与其相关的那些程序是很难使用得比较自如的, 所以说从这一点看来, 运用C++这一种程序语言的话, 总体的效率还是比较落后的, 后台使用数据库, 也是基于后台只能而且是必须是只能通过数据引擎才能使得应用程序产生效果。那么目前研发出来的PB、VB和Delphi这三种程序语言其实更能满足程序员的需求, 在扩大数据接口的情况之下, 还能真正有效的提升更新的速度, 可以全面的提升计算机的效率, 也显得更加的科学。所以与之相比, C++显出了很多的不足, 但是也不是说这一程序语言就没用了, 针对于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是可以在运用C++的基础之下很好的进行操作和更新处理的[1]。

2.2 模块设计原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很好的模块设计, 那么有关于模块设计的原理是怎么样的呢?首先我们也是要弄明白这些板块的作用, 这些模板因为是根据数据统计研究出的独立的板块, 所以每一个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存在着其他无法取代的特点, 那么通过这些特点以及对其组织结构的处理就可以得出很科学的信息。那么也就是说在进行模板设计的过程之中我们着重的是要去关注各个独立的板块之间有什么联系以及什么样的设置才能使得系统管理变得更加的协调与合理, 同时除了宏观的处理, 我们还要对于微观下的每一个板块都进行科学的测评, 得出每个板块的质量值, 并且合理的绘制出结构图, 并且在众多的数据流图中找到有用的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说是在真正意义上对于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效率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3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方法

3.1 原型设计法

所谓原型设计就是基于顾客的利益进行一个原型的设计, 这一设计是便于顾客更好地了解信息并且做出回应, 所以设计出原型以便顾客进行合作前的特殊体验, 并且能够在实际的体验中不断地交流获取与顾客需求不相符的地方, 并且尽快想办法改善这一问题。那么由此见得, 这一方法所耗时间以及成本都比较低, 只需对于顾客的需求采样要做好功课, 对于很多基本信息要进行样本的采集和分类处理。这样, 这种方法的效率非常高并且在信息的整理上也是便捷了许多[2]。

3.2 周期设计法

周期设计的理念就在于在将系统划分为了很多的阶段, 并且在这些阶段中针对性的进行拆解和组合工作。这样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需要依靠很好的阶段划分, 这些阶段如同办事的步骤, 是整体中的部分, 解决好了也是服务于整体的。这一项设计方法需要的就是专业性的各种工具, 比如说制图工具测量工具, 并且在协调结构和模板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 通常这种设计方法也很简单, 也就是先设定大的模板, 然后余下的工作也就是就是对这个大的板块进行周期性的阶段分析, 然后对于这些阶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下四点是周期设计法则使用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的特点。

3.2.1 开发思路清晰化

周期法的系统开发思路非常的清晰, 对于所有的用户都是相对平等的, 并且能够在设计中与客户取得交流, 使得整个设计能够符合顾客的需求, 基本也按照顾客的需求设计的, 所以说开发的思路是非常的明确。不仅仅是很好的迎合了顾客的需求, 而且在某种层面上来讲是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提升了当今的社会效益。

3.2.2 设计工作阶段的程式化

由于是周期法则所以特别强调阶段性的独特性管理和分析, 所以这就需要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过程进行一个全程完整的控制, 对于每一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 那么在这一阶段结束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后, 就需要进行数据的总结和审查, 这样有了规划之后才不至于出现多么混乱的局面。

3.2.3 计算机信息管理设计工作文件的规范化

由于是周期法则所以对于阶段性的工作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这些工作需要用文档形式做成报告进行反馈, 这样不仅可以是的工作进行得适度适速, 而且还显得有条不紊。

3.2.4 设计方法的结构化

这样一种设计方法特别要注重结构的优化问题, 所以务必做到从上至下有规则和顺序的进行着阶段性设计, 而这样的一种设计方法还可以从对于单一的系统研究成果发掘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于这些系统之间的复杂变化, 众多投入比例变化可以找到很多的新的开发模式从而进行更大限度的挖掘最后实际的效益[3]。

3.3 综合设计法

所说的综合设计方法无外乎就是将周期设计法和原型设计法两者融合到一个设计方法之中, 但是这种融合也不是没有创新的, 在结合全过程贯彻一个结构化的宗旨, 这样不仅可以协调结构而且使得设计出的效果更加的突出。在对于系统进行很好的管理之后进行原型的设计, 然后结合顾客的意见, 在交流之中明白需要调整的地方在哪里, 然后按照结构化的周期性设计方法进行一个文档的归纳和总结, 积极地维护对于系统的利用和评价。

这样可以对于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一个宏观的掌控, 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短又快的见效过程, 这样就很适合商业机构在实际中运用, 应为这一套方法有自身的有时就是非常方便与顾客进行有好的沟通, 这阵各个过程显得非常的科学以及合理, 展示出优秀的设计效果。

这些设计方法的运用也是事关企业单位发展的举措, 因为在当今社会信息量日益的扩大, 显得非常的庞杂, 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参与其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如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信息技术作为其中一种科研技术也是在不断地壮阔发展, 而且这一技术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也是日益的广泛, 而且方式也在渐渐的改善, 信息技术一直是与时俱进的迅猛发展着。所以说在当前的社会, 掌握好一手有关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技术知识以及对于数据库管理能有自己的理解和关注, 这不仅仅是企业人事单位的需求更是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J].成功 (教育) , 2011 (3) .

[2]徐广飞, 刘秋红.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传播, 2012 (12) .

[3]张天, 冯佳洁, 朱焕芝, 等.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1) .

计算机通讯信网的改建设计探析 篇2

关键词:计算机;通讯信网;改建;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11-01

为了更好地发挥计算机通讯信网的信息传递功能,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建,改建的内容涉及到网络结构的设计、网络布线系统的规划、网络技术的设计和设备的选用。

一、网络总体结构设计

(一)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的规划设计是一个过程,包括系统的建立与建立后的优化。网络建设的目的是在因特网上实现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在网络设计规划中,需求设计是重要内容,他给网络设计提出了目标,能够帮助设计者对网络的功能进行更好的了解。应该结合地区的用户规模、用户需求确定网络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层次,建立起一个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包括互联网软件(包括网络上的应用软件和安全软件)和互连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应该根据地区的网络用户分布状况选择网络节点的放置地点,在用户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置节点。根据用户分布状况的不同,可以有以下类型的网络结构:

1.总线型结构

2.星型结构

3.环型结构

4.树型结构

(二)IP地址的分配。对IP地址进行合理的规划是网络设计的重要环节。在构建大型的计算机网络时,必须对IP地址进行统一的规划。IP地址的规划是否合理,关系到网络是否会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影响到网络的管理效率和网络的扩展空间,最终会对网络应用的发展构成直接影响。所以IP地址的分配应该遵循唯一性、简单性、连续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原则,与网络拓扑的层次相适应。这样的分配方式既能够使地址空间得到有效的利用,又展现了网络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同时,还满足了路由协议的要求,实现路由聚类,减少了路由表的长度,也减少了路由器对内存和中央处理器的消耗,提高算法效率。(三)冗余设计。网络的冗余备份只有在网络正常链路中断时才会使用。在进行冗余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将冗余的链路用于负载平衡。网络出现故障时,需要用到冗余链路,如果已经将冗余链路用于负载平衡,则网络连接会因为负载不平衡而出现不稳定状况。通常情况下,会在核心层使用链路聚合技术以提高性能。在设计时,应该尽可能减少路由器的路由数量,从而使路由跳数减少。

二、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

(一)综合布线体统的定义。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在建筑群内网络线路布置见简单化、标准化,是一套标准的集成化、分布式的布线系统。它的作用是在建筑群中或者建筑物中对数据进行综合。它能够将建筑物内部的各种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通信设施连接起来,并借助必要的设备实现与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数据线路的连接。(二)综合布线体统的功能。1.传输模拟语音和数字语音。2.传输数据。3.传输图像、影像、传真资料。4.传输电视会议信息和安全监视系统信息。5.传输建筑物的安全警报信息和空调控制系统的信息。(三)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1.综合布线系统有较好的初期投资特性。首先,综合布线系统投资在整个网络系统的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小的;其次,在所有的计算机资产中,综合布线系统的使用寿命仅次于建筑物墙壁。2.综合布线系统性价比较高。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且能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每一个信息点的设置费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综合布线系统的性价比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四)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干线子系统。3.管理区子系统。4.垂直干线子系统。5.设备间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

三、网络技术的设计

以以太网的组建为例。如果将千兆以太网当做整个网络的主干,则可以通过与第三层交换技术的结合来发挥以太网的主干链路作用。但是,因为要完成千兆级别的路由交换,所以对路由器的要求一定会提高。因此,只有选用高档的、企业级的设备才能使网络系统有效运转。

四、设备选型

(一)传输介质的选型。1.如果选择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则应该注意的指标有衰减、近端干扰、直流电阻、特性阻抗、衰减串扰比、电缆特性、传播延时、线对间传播时延差、回波损耗和链路脉冲噪声电平等。2.如果选择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则应该注意的参数有衰耗系数a、光线的色散与带宽、数值孔径NA等。(二)交换机选型。1.汇聚层交换机是若干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必须能处理来自接入层的所有信息,并将信息提供给核心层的上行链路。因此,与接入层交换机相比,汇聚层交换机需要具备更高的性能,更高的速率和更少接口。2.接入层交换机的主要功能是将终端用户与网络联系起来,因此有着较高的端口密度,成本也比较低。接入交换机是最常见的交换机,它与外部网络直接相连,使用也最广泛。(三)服务器选型。网络中,需要安装的服务器有1.DNS服务器2.WEB服务器3.E-mail服务器4.FTP服务器5.DHCP服务器(四)操作系统选型。不同的操作系统在服务性能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应该根据网络用户的需要选择网络操作系统。(五)防火墙的选择。可选择的防火墙有Cisco、PIX、Firewall和juniper等。其中,PIX的性能最好,吞吐量能达到150兆,而且在使用NAT时不对其性能造成影响。但是,PIX不能对get与put进行限制。所以,要根据网络系统的需要选择防火墙的类型。

五、总结:

本文对计算机通讯信网的整个改造过程进行了简略的介绍,对每一步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无论是在选择网络整体结构时,还是在选择网络技术时,都应注意网络系统的根本目的,以使用目的为标准做出适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 篇3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

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基本工具, 管理人员通过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处理数据之后, 获得自己所需要资料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属于计算机专业分支里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主要是多计算机硬件方向资源信息的优化和整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协助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预测、控制以及帮助决策的作用。其中数据处理是指计算机对数据的收集、输入、传送、存储以及加工和输出等操作;数据预测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 包括统计分析、数学以及模拟等, 通过分析先前掌握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控制作用就是通过对各个部门给予的资料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来分析各部门执行的情况;计划作用就是在考虑企业给出的限制性条件的情况下, 科学恰当地安排每一个职业部门的工作任务, 根据各个管理阶层予以不一样的管理任务和计划报告;帮助进行决策是指在运用科学手段的前提下能及时给出正确而满意的解决方法, 帮助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下决定,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从而帮组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总的来说, 计算机信息管理新系统就是充分利用网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一种全面的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

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

2.1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中"耦合小、内聚大"原则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为对个彼此独立、作用明确而单一的部分或者模块。而"耦合"与"内聚"就是评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划分模块功能独立性与模块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 实际上"耦合"与"内聚"就是两个代名词。其中评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功能独立性的名词--"耦合", 他主要包括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结合程度, 分为控制耦合、非法耦合以及数据耦合等几种。耦合方式中联系程度最好的是数据耦合。"内聚"主要是用于评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划分模块自身各个组成部分间的结合程度, 分为逻辑内聚、巧合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功能内聚以及顺序内聚等形式。内聚方式中联系最好的是巧合内聚。总而言之,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目的中对于模块的划分是十分考究的, 一个正确而科学的模块划分方法应该考虑到模块自身内部的结合或者联系强度, 模块间实现最大限度的彼此独立以及模块间接口处得简易、明确和保持一定合理的共性。也就是要遵循"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这是每一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2.2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中程序设计的语言把握

有这样的一种说法, 高水准的计算机程序人员用的是C++, 但是聪慧的计算机程序人员他就不会使用C++, 原因就是虽然C++使用起来效率比较高、但是它学起来的时候比较困难, 难度较高, 而且它的开大程度速度与其他语言相比比较缓慢。一般而言,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或者数据开发的模式前台运行的是某语言编制的程序, 数据库位于后台。而应用程序是经过数据引擎才能对后台的数据库进行访问。能够提供功能强大的数据接口主要以有VB、PB、Delphi这三种语言, 相对而言, C++就显得相对薄弱, 所以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时运用上文提到过的三种语言比较适合, 不仅能够很好的予以维护, 它的运行速度也比较快。但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时可以选择使用C++之类这样的语言, 有利于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2.3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的模块设计原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结构设计的目的主要是明确分割之后的子系统中模块自身的内部结构, 然后描绘出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对于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子系统模块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该怎样规定每一个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相互传输的数据以及之间的调配和使用方法;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模块与模块之间, 该怎样科学衡量和促进各个模块结构质量的提升;以及该怎样正确合理地从数据流图里面输出并保存模块结构图。这些都是在设计人员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划分模块应该注意的问题。

3、总结

总而言之, 伴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因特网的广泛使用, 信息化产业已经走向了成为我国支柱产业的发展轨道,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掌握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专业技能和科学理论知识, 熟知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了解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 能够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控制、决策等功能, 力求于成为一个高水平层次的技能型复合人才既是作为一名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者的必要条件, 也是信息产业化时代对人才的一个要求。

参考文献

[1]么继伟.阜阳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 (12)

[2]黄龙岗.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降低物流成本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 (9)

探究云计算科技服务系统平台设计 篇4

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使得市场竞争的激烈变成了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上, 科技服务系统平台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情报研究和情报数据进行处理, 因而建立科技服务系统平台是政府部门、企业单位迎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必备措施。科技服务系统平台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规划发展策略、科技决策以及政府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依据, 也能够为企业提供市场资源信息以及科技资源信息, 能够为企业掌握市场流通情况并做出准确决策分析,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文在总结了云计算服务优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另一种科技服务系统的云模式, 并给出了具体的云计算虚拟技术的应用。

1 云计算服务平台概述

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提供一种容量比较大而且分布方式及其廉价的计算能力。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比较多, 比如百度搜索、酷狗音乐、腾讯视频等等, 我们只要输入简单的数字或者符号等其他指令, 便能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 包括视频, 音频等信息。云计算系统的建立目标是, 将运行在个人服务器上相对独立的运算迁移到另一个相对容量庞大的服务其中, 并且进行处理。而在未来的“云计算”的服务中, 云计算除过简单的提供资料搜寻服务, 它还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各种计算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等服务。同时, 通过云计算人们可以利用手边的手机和电脑等互联网设备在很短的时间内, 处理繁杂、数量庞大的信息。对于科技服务系统来说, 云计算有效解决了用户信息资源信息障碍的问题, 有效提高了科技服务的工作效率。

1) 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服务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 S) , 平台即服务 (Paa S) 和软件即服务 (Saa S) 。Iaa S是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硬件资源通过Web分配给用户的商业模式, 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中获得服务;Paa S是在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一定的应用环境以及应用载体, Saa S为用户直接提供需要运行的软件应用。

2) 云计算特点。a.共享性, “云计算”的应用没有针对性, 它可以很容易便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b.安全性, 云计算随着使用规模的扩大化以及用户数量的增多, 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 来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云计算通过对系统的虚拟化以及监控等措施, 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储存工作, 增强了用户的安全使用系数。当我们在使用电脑处理文件、文档工作以及存储资料的时候, 如果资料丢失了, 我们没有任何办法。但是在云计算时代, 它可以替用户提供储存工作, 使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信息无法贮存等麻烦。c.规模庞大, 云计算的数据系统比较庞大, 在分析和处理过程中, 必须有较高的服务来实现整个计算工作的运行, 而云计算能够给对数据进行快速读取并分析, 增加了云计算的工作效率, 同时“云计算”可以将企业所需的软硬件、资料都放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云计算管理系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 百度云计算已经拥有一千多万台服务器, 腾讯、搜狗等”云计算“拥有几百万台服务器, 而一般的企业私有云也已经拥有数量较多的服务器。d.云计算的廉价性, 在经济水平相对低下、科学技术不算发达的时候, 许多传统的业务应用程序在应用过程中程序比较复杂, 而且运营成本也比较高, 而云服务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设施软件以及平台, 并且提供后期一定的服务措施, 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和运营成本。e.云计算的费用按需计算。通常用户只需按照自己的需求对使用的云端进行支付费用, 便可使用云计算。客户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支付使用费用, 非常合理。

2 云计算科技服务系统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使得云计算在各个企业单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这一背景之下, 科技服务系统平台在云计算的基础上来构建云平台, 为相关的科技系统提供必要的服务。云计算科技服务平台的运行过程具体是这样的, 平台即服务 (Paa S) 为广大用户提供一定的硬件设备以及系统操作工具, 在这一基础上, 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操作软件, 来完成整个科技服务系统工作。云计算科技服务系统平台主要是以云计算为技术基础对资源进行整合的服务平台, 主要分为资源池以及系统管理、后期服务三个方面。它是将大量的计算源组成IT资源池, 以更速度、更弹性的服务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在云计算平台中, 按照相应的分类标准, 可以将云平台分为底层硬件层, 中间层, 以及云技术使用的设备和接口部分。虚拟化的底层硬件层是整个云计算科技服务系统的基础, 而中间层集中了包括集群服务等比较重要的服务部分, 主要是提供系统级别的服务。科技服务系统云技术使用的硬件设备主要是服务器组成, 服务器的数量往往比较繁杂, 而数据库系统则由每个相对独立的站点组成, 其中包括专供数据库、研究成果库等等。在laa S层构建云计算科技服务系统平台时, 需要满足以下几个部分的建设:首先是硬件设备的建设。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刀片服务器、虚拟带库、机架式服务器、路由器、SAN存储、负载均衡、NAS存储、IP存储、SAN交换机、VPN网关等等。其次, 软件设备方面则是由虚拟化软件、物理服务器、中间件、云计算管理平台以及虚拟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等等组成。最后是云计算平台的安全系统。这一系统中主要有防火墙、防毒网、漏洞扫描系统、网页防篡改、运维安全审计系统以及身份认证系统等等组成。

同时, 云计算服务系统为现有的数据库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云计算接口, 为云计算应用数据库资源访问、整合提供一定的依据。云计算科技服务系统平台对科技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提高了科技服务系统的工作效率。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科技服务系统平台,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担任着重要角色, 而在科技服务系统平台中运用云计算服务平台, 提高了科技服务水平的信息化水平, 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提高了科技服务系统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冯登国, 张敏, 张妍等.云计算安全研究[J].软件学报, 2011.

信计算机系统设计探究 篇5

一、系统的需求分析

在软硬件方面对系统的需求:由于校园网的网站访问量和规模较小,因此对服务器方面要求较低,一般保障服务器的流畅即可,比如WINDOWS 2000服务器。在软件环境方面,需要按照服务器的安装要求安装相应的数据库即可在系统的开发方式上,需要针对即时的交流工具设计需要对商业软件进行再开发和利用,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校的成本,还能够设计出个性化的系统。从基础语言的开发上,周期和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软件系统,实现二次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现有的商业免费软件进行开发和利用,作为校园网集成系统的即时交流工具,进而提高开发的效率,节约成本。针对于WEB,现有的开源程序无法保障自身的安全性,并且为了更好的适应校园网集成系统的服务要求相对比较困难。

二、系统设计

1、软件需求分析

将软件用户端制作成集成的安装包,让用户直接下载安装,然后使用软件进行登录,不需要将设置更改。

2、WEB扩展需求

WEB能够申请账号,防止恶意刷号的行为。而WEB的密码服务功能能够通过WEB的形式保护账号的密码,一旦用户的密码被恶意破解,将会通过WEB网页将密码还原。会员等级系统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添加不同等级的会员。会员能够按照不同的等级权限在指定的网页中设置号码段,进而由管理员安排。校友录系统中,用户能够登陆自己的号码,显示出自己的昵称,能够申请和审核班级,同时具有增删信息的功能。在页面上能够收发班级的信息。

三、详细设计

1、即时交流系统设计

将FICQ服务端安装好后,将用户注册功能关闭,设置服务端口,先修改软件以及安装包的服务器地址和服务器端口的参数,安装包的制作采用NSIS进行。

2、WEB扩展设计

先申请一个WEB账号,申请过程由4个WEB服务端完成,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先注册相应的条款,然后填写账户的信息,填写完成后完善自己的个人信息,系统能够判是否通过验证。在一个页面中能够显示所有的服务端执行代码,并且通过POST获取到数据。首先需要检测出用户申请账号的Cookie,如果在页面成功显示,那么24小时内将不会提供任何的申请。否则的系统会出现是否申请开放。为了防止系统超时自动关闭,在页面上设置关闭的提醒按钮。为了防止数据遭到外部的干扰,需要将干扰去除后在页面设置上添加一项条款和完整的数据表。页面通过获取POST的方式进行引导,检验信息是否准确,同时检查读写Cookie运行是否正常。如果不能正常运行,则需要申请停止程序后才能够运行。页面通过获取到数据进入第三个步骤,检验是否存在着第三个步骤,检测数据的合法性以及所选号码存在与否。

WEB保密服务详细设计:新建一个数据表,建立相应的存储用户以及存储密码保护的类型如学生的身份证号码、学号等。列出存储证件号码、存储密码保护以及找回密码的安全邮箱信息等。程序采用的模板系统是与WEB申请系统相同的,并且在一个服务端页面会显示不同的请求,进而显示出不同的页面。

3、编码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的标准版。服务端脚本语言与数据库相互配合,开发出具有效率较高且门槛较低的ASP。为了实现程序的文档化,需要将每个模块的功能以及用途等加以标明和注释,对重要的数据进行说明。修改程序时要注明其日期和类别等信息,使得语句的运行更加的有效率。注释说明复杂的语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同时保障程度的可读性。程序内模板和日常的函数采用封装到类的形式,这样程序更加的具有效率,且结构更加的简单,便于程序功能的扩展。

4、测试

1)静态测试.系统的代码利用软件采用手工排除,或者采用能高亮显示代码。

2)动态测试黑盒法:系统的测试时为了满足系统的目标,查看系统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失误,检查系统的接口中能否接收到正确的数据,确定输出数据的正确性。白盒法:采用语句覆盖法,每个代码执行一次,达到代码执行的全面且到位,最后针对代码中潜在的问题进行修整,最后再次进行确认和分析。

通过以上的测试再次缩小测试的范围,及时获取错误的代码,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对校园计算机网络集成系统采用WEB和C/S开发系统进行设计,使得系统功能更加完备,规模扩展更加便利,同时校园门户网站的建立能够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进而更好的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彭胜伟.高校校园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12,39(11):96-96.

[2]王懋.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设计探究[J].电子测试,2015,19(1):129-130.

信计算机系统设计探究 篇6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设计。在信息时代,信息以计算机为媒介,以网络为途径进行传播和流通。计算机网络为信息的高效流通提供了可能性。现代信息面临着数量庞大、复杂且安全性至关重要等形式。 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持。

1.1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设计分析

从技术的角度而言,计算机网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且相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其开放性、多样性以及连接性等为现代信息的高效流通提供了可能。就目前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速度和现状而言,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传输途径主要是依靠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传输方式。技术人员或开发人员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需要考虑信息在网络的两种不同传播方式。由于不同的信息网络传输方式其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安全性问题也就存在了不同的侧重点,而系统化的安全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存储则是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中另外一个重要考虑的课题。信息除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高速流通外,存储是其另一个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的形态。就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而言,威胁信息存储安全性的挑战主要有两种:首先是来自于外网的非法访问。 计算机网络是一种沟通的媒介和主要的虚拟途径,在访问过程中,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一般会受到计算机网络安全设置的阻止,这对需要保密的信息至关重要。 但一些外网通过对网络安全的环境进行干扰或者改变,对保密信息进行入侵等手段而进行访问、盗取等方式进行访问,造成网络保密信息的流失、失窃或者遭到破坏,这是一种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其次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物理设备遭到破坏或者出现故障,基础设备或者设施遭到损坏或者出现故障属于现实世界里的安全问题,但也容易造成网络存储信息的流失或者损坏。基础硬件设备设施的损坏极易引起存储信息的丢失、破坏或者完整性缺失等,这些问题也是网络安全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1.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设计

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隐患,我们从技术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的复杂系统工程,就局域网的安全性设计而言,其分层结构为计算机在数据路层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这对于保护以数据形式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的安全性具有正面的效应。数据链路层的安全性意味着局域网的安全性,因此,设计开发人员利用桥接设备将中继器自各个工作站中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数据链路层的网段整体,并以分组广播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 MAC作为一种信息共享过程中发送对象的唯一评判标准,起到控制信息的接受与放弃过程。同时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数据链路层则为信息提供了加密以及防止泄密和加密传输为主的信息安全设计方案, 以此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遭到破解。

针对计算机信息的存储安全性,主要是从物理设备的维护以及信息的安全访问的角度着手,确保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良好运行,做好维护工作。信息存储过程中设置访问限制,如信息的安全级别的设定以及安全访问控制过程中结合密匙信息进行保护,筛选用户的信息进行甄别,以此控制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系统化管理

所谓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系统化管理是指对以用户为使用对象的计算机网络,尤其是计算机进行安全设置和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具体措施分析如下 :

首先,网络安全信任体系的建立。安全信任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针对用户的访问和使用而言,通过构建安全证书管理体系,以密匙管理方式为主,构建注册、签发、发布、查询和备份等系统赋予用户使用权。目录服务器是用户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应用层访问控制的基础所在,此外,针对网络访问以内部访问为主的客观事实,系统化管理设置服务器的认证,由此控制了用户访问的稳定性和信息的安全传输。

其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不同也是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一个因素,以Windows系统用户而言,用户的系统管理主要考虑用户的系统安全登录、账号和密码管理以及多用户管理。用户在使用或登录计算机网络过程中,首先要进行Windows的登录,Windows为每个用户提供了至少一个账号进行登录,针对强制性登录,用户可以进行授权管理对登录信息进行强制性管理,如允许或者禁止登录。 在Windows系统中Admin5trator是一种账号设置管理,用户可以通过此进行密码的设置,在网络使用环境下,进行账号的创建和授权管理等网络安全的系统管理。多个用户管理即指用户组的管理,在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主要是考虑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谨慎设置。

3结语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其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各个行业的运用,尤其是在军事、安全、经济等敏感领域的应用,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从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和决定计算网络安全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设计和系统化管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为其提供了安全的最初保障,而系统化管理则保障了其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因此,本文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设计以及系统化管理进行探索分析,如借助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特性,在信息传输、存储和访问等环节进行加密处理,禁止非法或未经授权用户的方法。

摘要: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网络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服务于各行各业。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计算机安全防范课题。保证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是确保计算机网络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保障。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从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和系统化管理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索,结合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环境和相关规范,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安全设计和系统化管理对于为计算机网络运行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计算机系统设计探究 篇7

随着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的加快, 国家在《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今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教学变革将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位教师教学方式及理念。近年来,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教师的信息素养。

与此同时,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互联通信工具, 其公众平台的多媒体信息推送和自助互动交流功能正越来越多的受到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关注和重视[1]。庞大的用户数和增长速度将会使微信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的利用微信系统为教育信息化服务则成为当前我们的新话题和研究新课题, 本文正是基于此点,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进行探究, 试图阐述微信系统下教师群体是如何应用它进行有效的运作, 进而提出几个互动模型以供参考。

二、微信系统功能分析

1. 微信系统

(1) 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它支持跨通信运营商 (电信、移动、联通) 、跨操作系统平台 (苹果、安卓) ,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 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 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 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总的来说, 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的特点, 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 更灵活、智能, 且节省资费。

(2) 微信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线, 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 它主要向名人、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2013年8月5日, 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升级, 将微信公众平台分成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类型。服务号是公众平台的一种帐号类型, 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服务号一个月内仅可以发送一条群发消息。服务号发给用户的消息, 会显示在用户的聊天列表中。并且, 在发送消息给用户时, 用户将收到即时的消息提醒。订阅号是公众平台的一种帐号类型, 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订阅号每天可以发送一条群发消息。订阅号发给用户的消息, 将会显示在用户的订阅号文件夹中。在发送消息给用户时, 用户不会收到即时消息提醒。在用户的通讯录中, 订阅号将被放入订阅号文件夹中[2]。

(3) 二维码

二维条形码, 最早发明于日本, 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 (二维方向上) 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 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 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 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当前, 二维码广泛用于微信平台中, 形成强大的宣传效应[3]。

2. 微信系统功能优势

当前, 在教师群体中利用QQ、飞信等工具进行业务交流和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大量Q群的成立为不同业务的教师群体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智能手机的出现则大大推动了移动WIFI业务的发展, APP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如彩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应用。由于带宽和流量的限制, 一度阻碍了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发展, 而微信在图、文、声、动画和视频方面的出色表现, 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它不但大大地扩展了QQ的功能, 弥补了QQ与智能手机结合后的诸多不足, 把移动生活方式和信息交流融合在一起, 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三、借助微信系统开展教师互动交流的模式

1. 基于微信一对一的互动交流模式

在一对一的互动交流模式下, 教师A和教师B可以通过图、文、声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别人是看不到的, 而且内容都可以记录下来, 方便日后进行查阅。

同时, 由于语音可以作为留言存在, 十分适合教师间对某一问题的个人探讨, 这种模式与QQ好友的交流很相似, 但又超出QQ的部分功能;它与短信的发送效果是一样的, 不但免费, 且更加直观, 方便和快捷。微信一对一模式的出现, 将大大减少了人们短信的发送 (如图1所示) 。

2. 基于微信一对多的互动交流模式

这种模式在微信中使用得较多, 它类似于在QQ空间中阅读好友发表信息的功能, 不过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同时, 如果好友较多, 更新的速度将会较快。在这种模式下, 你可以就任何一个好友发表的信息进行表态、评价和留言, 效率很高。在此, 每个好友都会实时收到你的信息, 但他们彼此之间如果不是好友的则看不到你的信息, 保护了隐私。

这种互动交流模式在教师群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人对群体内好友的某一个教学观点、观念的评价和回应态度 (如图2所示) 。

3. 基于微信多对一的互动交流模式

这种模式与前面的一对多模式互为表里, 在微信中使用也较多, 类似于在微博空间中别人阅读你的作品时发出回应信息方式, 不过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这种方式在教师群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人对某些教学的感悟和分享, 当其他教师给予不同的回应时, 可以加速自己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这部分内容具有较为明显的个人特性 (如图3所示) 。

4. 基于微信多对多的互动交流模式

这种模式与Q群的交流一样, 在群内发表的任何信息, 全体的成员都会无条件的收到。同时, 群内的成员可以任意的发表见解, 当中可以是图、文、声、视频链接等, 十分方便。这种教师群体内的互动交流方式在发放通知信息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在公告信息方面也是很有效的。有时, 也可以作为一个小型的讨论会议使用, 效果也不错 (如图4所示) 。

5.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交流模式

现阶段微信公众平台分成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类型, 服务号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 它一个月内仅可以发送一条群发消息;订阅号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 它每天可以发送一条群发消息 (如下图) , 如今服务号依然停留在消息列表, 而订阅号将会集中体现在相关账户,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司取用订阅号来开展自己文化传播。比如“微信路况”公众号 (账号:weixinlukuang) 的粉丝数已逼近50万, 每日向用户发送大量的实时交通出行信息, 而“微法律”公众号 (账号:Weifalv001) 已有5万多粉丝[4]。

同样, 教师群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下的互动交流模式也有两种, 一是订阅号模式, 它类似于以往学校门户网的访问, 但将更为方便和快捷, 它的信息不但保留在微信中便于日后查找, 还可以转发给朋友分享, 内容丰富, 图文并貌。二是服务号模式, 它与微信群的发布类似, 这种互动交流方式在发放通知信息方面也具有独到的优势 (如图5所示) 。

四、反思与展望

1. 教师群体基于微信系统互动交流的不足

(1) 微信的“点对点”传播机制不适合发布详细内容

如果微博是大字报, 传播路径由点到面, 则微信相当于私人信件, 传播路径由点到点, 受众都是自己朋友圈内的人, 当中可能有互相认识的, 但无论如何, 发信者和收信者的地位是双向平等的。与微博的信息传播相比, 微信的传播路径是闭环传播, 所有对话外人无法看到, 这也使得在微信上, 内容的再传播变得较为困难。

(2) 微信无媒体属性

它虽然是很好的点对点的即时通讯工具, 但用户对公众账号发布信息, 一定是带着沟通意愿的, 这与受众互动显得尤其重要, 但微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尤其在微信上组织活动, 假如活动规模做得比较大, 用户很难看到此前的信息和其他用户的评论。

(3) 微信系统安全性弱

微信在5.0中增加的打飞机游戏, 在不到一天的时间便遭到破解, 这显示出它的安全性仍有待加强。同时, 我们还发现微信的默认设置下会允许陌生人访问10张图片, 这对于微信用户会带来一些隐私的泄露, 类似这方面的情况也可以归结到微信系统的安全性上来。

2. 教师群体基于微信系统互动交流的展望

无论如何, 微信系统的出现是我国当前移动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重大结合成果之一, 它的出现将有效地加速我国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 微信的出现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和推进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苏州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学生王彦云和同学一起组建了一个6人团队,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设计了一套简易的英语课堂互动系统, 将社交的实时性和参与性引入课堂, 效果很好, 带来很大的轰动。我们相信, 这方面的实际应用研究将是微信系统在教育方面的方向之一;同时, 我们也相信, 只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 微信系统在教育方面的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大放光芒。

摘要:本文对基于微信系统在教师群体中的互动应用进行探究,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阐述微信系统在教师群体中交流的特点和应用方式, 进而提出几个互动参考模型, 分析了微信系统在教师群体中互动交流的优势、不足与后续发展方向。

关键词:微信系统,教师,互动交流,模式

参考文献

[1]袁继军.关于推广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初步探索http://www.xjds.gov.cn/n7380/n394800/n394833/n395043/6509109.html.

[2][3]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

上一篇:热电联供下一篇:垃圾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