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矿(共12篇)
煤矿采矿 篇1
煤矿是重要的能源生产资源, 其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煤矿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煤矿开采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集开采、运输、管理等多个方面, 但在煤矿采矿作业的实际中, 常常会由于各种因素而对采矿工艺技术造成影响, 为了能够全面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采矿工艺与技术, 才能保证煤矿采矿作业水平, 促进采矿工艺与技术的向前发展。
1 煤矿采矿工艺和技术分析
煤矿采矿作业中, 采矿工艺与技术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 为了满足不同的采矿作业的需求, 需要运用不同的采矿工艺技术, 才会确保采矿作业的效率。常见的采矿工艺技术有充填采矿工艺、崩落采矿工术、空场采矿工艺等[1]。下面主要将较为常用的煤矿采矿工艺与技术进行分析。
1.1 充填采矿工艺
煤矿采矿作业中应用充填采矿工艺, 主要是在回采时来对采空区应用充填材料进行填充的工艺。为了有效的维护采空区, 有时还需采用填充材料和支架进行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填充处理。对采空区的充填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地压的管理, 来有效的控制地表沉降和围岩崩落的现象, 以此来为整个回采工作营造更为安全的作业环境。同时其对于降低矿石自燃事故的发生也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作为煤矿采矿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充填采矿工艺对保障采矿工作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1.2 空场采矿工艺
空场采矿工艺技术是在我国采矿作业中应用较早且技术相当成熟的采矿工艺, 主要是对煤矿资源进行回采作业。一般在进行空场采矿工艺作业时, 首先需要对矿区范围内的围岩石和矿石进行加固处理, 预留一块场地, 并进行采矿方和采矿柱的工作。进行空场采矿作业时,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持回采场处于空场状态, 同时在回采工作结束后, 相应的需要对作业场地的矿柱进行及时处理, 确保采空场地的处理与采矿柱的处理在同一期间进行, 充分的改善回采条件[2]。空场采矿工艺能全面提升采矿效率, 值得推广应用。
1.3 溶浸采矿工艺
溶浸采矿工艺一般适用于开采地下能溶矿体, 通过使用碱类等物质借助井巷或钻井放置入岩层中, 同时注入一些水, 有针对性的将煤矿中的矿石浸出, 促使地下矿物中的溶液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返回地表, 然后对浸出的部分进行加工处理, 将液态物质变为固态后回收的一种采矿方法。其主要优点是投入设备少且成本较低, 但却不易控制, 同时回采率也相对较低, 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地表塌陷的问题。
1.4 崩落采矿工艺
采矿作业中应用崩落采矿工艺主要适用于地表容易出现下陷和容易崩落的矿区和矿体, 通过对矿体的围岩进行有选择性的崩落处理, 针对矿方和框住回采的开采方法。崩落采矿工艺可以将其分为分层崩落、阶段崩落, 有柱分段崩落和无柱分段崩落等方式, 在回采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方式的优缺不同, 应该依据回采方式的不同, 来具体选择适用的方法。目前, 崩落采矿工艺在我国煤矿采矿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呈逐年增长趋势。
2 煤矿采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同的采矿方法适用范围不同, 各种采矿工艺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 所以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 要依据开采的实际情况, 相应的选择最为合适的开采方法, 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无论哪种采矿工艺, 在具体的开采过程中, 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2.1 煤矿采空区处理问题
众多的采矿工艺中, 对于采空区的控制与处理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如采用空场采矿法的采空区, 必须要先对矿石进行加固然后才能进行相应的处理, 才能避免盲目处理而造成对后续工作的不利影响;而对于填充采矿法的采空区, 必须先根据矿产的结构以及工作面的实际推进情况才能选择合适的填充方法, 才能确保开采效果的最大化。因此, 针对不同的采矿方法中的采空区, 需要依据开采的实际情况, 并相应的做出正确的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采矿的工作效率, 提升采矿工作的安全性[3]。
2.2 煤矿采矿的安全问题
依据多年煤矿采矿的实际现状看, 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开采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在煤矿的开采中我们必须相应的也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才能促使采矿作业处于安全的环境下开展, 为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最大化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2.3 低碳开矿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 低碳开矿的问题也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 我国提出了生态发展的口号。因此, 在这种大的形势背景下, 在采矿的过程中必须要相应的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 不仅要保证开采的整体效率, 又要实现环境的友好保护, 才能促使煤矿开采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向前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推进煤矿开采的全面发展。
3 煤矿采矿工艺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完善, 未来的煤矿采矿工艺和技术也将更加先进, 其发展方向也将朝着智能化和生态化发展。
3.1 智能化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伴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 各类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遥控技术等一系列的高新技术手段不断应用于煤炭采矿的作业中去, 推进现代化煤矿开采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未来的主要智能化方向将实现矿区的无人开采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采矿开采技术, 不仅能节约人工成本, 同时还能全面提高采矿的工作效率, 将采矿工人的安全风险降低为零, 更好的为煤矿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3.2 生态化
追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同时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由于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 会导致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 这些都给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破坏了周围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坏境, 同时还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 煤矿采矿工艺和技术的发展方向不仅仅要朝着智能化出发, 同时也要朝着生态化前进, 在煤矿采矿工艺和技术向前发展的同时, 降低生态污染, 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 也是煤矿采矿工艺和技术发展所需要重点攻关的课题。
4 结束语
采矿工艺与技术在煤矿采矿作业中的应用,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能全面提升开采的工作效率, 还能促进效益的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采矿方法的优缺不同, 适用范围不同, 只有依据开采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 才能充分保证开采的效率与质量,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采矿工艺与技术必须要与时俱进, 朝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才能推进采矿工艺与技术全面提升, 实现我国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型的战略发展目标。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煤炭企业为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积极的将现代化的采矿工艺应用于煤矿采矿作业中去, 以此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充足的煤矿资源, 先进采矿工艺不仅能提高采矿的工作效率, 同样也变向的推动着我国煤炭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此, 文章通过对煤矿采矿作业中采矿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阐述了未来采矿工艺的发展方向, 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煤矿,采矿工艺,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薛涛.谈谈煤矿采矿作业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 2014, 23 (17) :45-46.
[2]杨秉胜.浅谈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 2014, 3 (2) :177.
[3]李季.对采矿作业中采矿工艺技术的应用探究[J].黑龙江科学, 2014, 5 (17) :214.
[4]柳凤国.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 (18) .
煤矿采矿 篇2
本人自2003年我考入冷水江市同兴乡政府安监站,2006年考入冷水江市煤炭局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站。现从事乡镇煤矿安全监管与技术指导工作至今已经14年,在这14年多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指导工作中,我作为市煤炭局下驻乡镇安全驻矿员,曾被派往同兴乡、中连乡、矿山乡、渣渡镇、毛易镇、岩口镇等乡镇工作;无论在哪里工作,我始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服从领导,服从安排,遵纪守法,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驻矿至今完成了市煤炭局提出的驻矿工作目标14年零死亡,现将14年来的安监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和总结:
一、政治思想学习方面
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们单位是冷水江市煤炭局的下属二级机构,监管着全市不同乡镇的煤矿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它要求每个驻矿安监员都要永无止境地更新知识和提高素质,因此在工作中我非常重视学习,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学习,坚定政治立场;我时刻注意学习党的十六、十七大会议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有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正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真理,明辨是非,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业务实践。加强业务理论和专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安监业务工作能力;由于我是初入安监系统,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知识比较缺乏,我结合安全监管的特点,有选择地学习了 《宪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消防法》、《行政许可法》、《刑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等,在学习方法上做到抓住重点,在重点中找重点,并结合在工作中学到的如何处理和解决事情的能力,有针对地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增长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提高了执法水平。虚心向领导、同事学习,努力提高适应本职工作需要的本领;首先是向领导学习,几年来,我亲身感受到领导的人格魅力、领导风范和工人作艺术,使我受立益匪浅,收获甚丰;其次是向同事们学习,作为一名安监员,如不虚心学习,积极求教,实践经验的缺乏必将制约个人工作能力发展的瓶颈,因此,单位里的每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坚持向领导、同事们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政治立场坚定,忠于职守,勤政廉政,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干部。
二、驻矿安全管理与技术指导方面
一是强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与治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水害、顶板等自然灾害与日俱增,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特别是随着小煤矿的关闭退出,关闭退出矿井关井后形成的老窑水给周边保留矿井增加了新的威胁和隐患。为切实搞好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我局强制推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掘必探、有疑必探,下发了《关于开展乡镇煤矿水害和瓦斯等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通知》,聘请娄底市煤炭科学研究设计院对财神坑煤矿、新红煤矿、鑫泉矿业、润丰矿业、树柏煤矿、富民煤矿、蔡家山煤矿、石巷里煤矿、涟溪一工区、涟溪二工区、狮子山煤矿、杨家后煤矿等13对矿井进行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对冷水江矿区中连井田水害普查治理示范区进行普查。同时全面总结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经验,举一反三,要求各煤矿企业相互借鉴,进一步加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与防治工作,查明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隐蔽致灾因素,特别是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体及其在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灾变地质体、煤与瓦斯突出,以及老窑、采空区等致灾因素,落实防治措施,形成隐蔽致灾因素防治长效机制,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瓦斯防治方面,成立了瓦斯实验室,购买了相关设备,对突出矿井进行区域性预测。同时统筹收取安全专项费用,出台了相关奖励政策,同时对瓦斯突出矿井进行动态监管,强化监管手段和措施,今年以来我局对昌兴、富旺等瓦斯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突出矿井,采取了局主要领导到矿进行警示约谈、上锁、经济处罚以及到瓦斯防治较好矿井(盐井塘)进行交流学习等措施,转变了煤矿的瓦斯防治意识,提升了瓦斯治理能力,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瓦斯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錾子口煤矿,每天抽出的瓦斯大约有1万立方,每天能发6000-10000度的电,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双丰收。超深越界方面,我市s312线沿线煤矿处于国有大矿周边,靠挖采边角残煤生存,由于资源有限,大多靠超深越界开采维持生计。超深越界开采已经成为我市煤矿安全生产的 毒瘤与定时炸弹,前几年发生的几起较大事故全部发生在超深越区域,对超深越界的治理,我局积极配合国土部门采取退、停、炸、关等政策,去年以来已开展多次专门针对超深越界的集中执法检查,今年以来,对超深越界邻近矿井进行实测,做出了相互关系图,虽然煤矿超深越界开采尚未彻底改观,但是超深越界矿井楼上楼下开采布置状况已基本杜绝。强制推行隐患排查整改自查自纠制度,进一步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强制推行区域预测预报,提高瓦斯防治能力;强制推行允掘允采审核制度,确保采、掘、抽平衡,解决煤矿乱采乱挖问题;强制推行水患矿井区域物探技术,提高水害防治能力。
每家煤矿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安排1名副科级及以上领导、1名驻矿干部,市煤炭局安排1名驻矿安监员,与煤矿矿长4人组成安全生产监管组,在乡镇驻矿领导的统一安排下加强业务整合,构建团队监管、协调监管、合力监管的工作格局,强化协调配合、分工合作、信息共享、相互交接班的工作机制,确保驻矿盯守和安全监管不出现空档。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采矿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篇3
【关键词】煤炭;采矿;新技术;应用
引言
在我国经济不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下,煤矿开采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煤矿开采企业需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技术,建立起以技术指导为导向的开采技术,只有在科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被取代,才能保证整个行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1.煤炭开采行业现状
总所周知,我国是煤炭资源储备量极为丰富的大国,但是由于我国对煤炭开采的时间较长,使用量也非常的巨大,这就在不断开采的过程中出现了开采困难的现象。一些较为浅层的煤炭已基本被开采完毕,而深层煤矿的开采难度又非常大,对于技术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在开采的过程中,有些中小型开采企业通常会选择开采难度较小、煤炭质量好、出煤率高的矿。但是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必然会导致很多煤矿的开采是不完全的,会造成大量煤炭资源浪费的现象。但是根据不同的煤矿区采用不同的采煤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采煤行业的劣势,能够让我国的煤炭资源更加合理的被利用,同时也多方面规范采煤行业的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够有足够的资源做为保证。
2.我国传统煤炭开采技术
在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主要有深井采煤技术、缓倾斜厚煤层采煤技术、硬顶板才内技术、缓倾斜薄煤层采煤技术。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技术已然不能满足我国对煤炭开采的要求。在我国不断提高进行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很多落后的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我国现存的多数是较为正规的采煤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各个企业的竞争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也就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煤矿开采企业的不断转型,转变为技术导向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要求企业进行创新和改造,保证在煤炭开采技术中能不断的提高煤炭开采的质量,保证在开采的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并且还要从根本上改变开采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问题。
3.煤矿开采新技术
3.1绿色开采技术
在我国长期发展的煤炭开采技术中,环境污染一直是非常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主要包括了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粉尘污染,种种危害导致我国的空气质量都在不断的下降。而新型的煤炭开采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采煤技术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新开采技术主要是在进行煤炭开采前对整体的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采取巷道不知的方式减少岩巷的挖掘进量,合理根据周围的自然环境划分开矿区域,合理选取采煤方式及开采工艺,减少对废弃资源的浪费。在使用绿色新开采技术的同时,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对煤矿开采的各个环节进行处理,采用分类排放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在开采的过程中重视污水处理,防止污水污染地下水。并且在这种绿色新开采模式下,更需要对瓦斯进行专门的处理。从矿下抽出的瓦斯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增加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3.2小规模爆破式落煤采煤法
小规模爆破式落煤采煤法是一种化整为零的采煤方式,在煤矿区域内采用区域性爆炸的方式进行开采。通常而言,采用小规模爆破式落煤采煤法的技术手段要求非常高,在实施作业的范围内需要设置较为完备的支护措施。而且在这一采煤方式中,对煤矿通风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让煤矿内的通风设施有足够的强度将爆破产生的废气排放出去。在保证通风系统运作正常的情况下,还需要保证水系统的正常运作,因为在爆破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渗水的现象,若是积水不能被及时的排出,会对整个煤矿后期的开采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采用小规模爆破式落煤采煤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小规模爆破式落煤采煤法的回采性相对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的现象,所以只有在对煤层较薄的煤矿区才能够选用这一方式进行开采,以保证开采的质量。
3.3放顶煤技术
针对一些煤层较厚的矿区,适合采用放顶煤技术,这一项技术也是我国煤矿开采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演变出来的一项新技术。采用这一技术是要在煤层的下部位置安装作业区,采用相互的支撑力产生的影响来保证整个开采能够顺利的进行。采用放顶煤技术具有非常强的优越性,放顶煤技术技术能够满足在复杂的开采环境中能够正常高效的进行煤炭的开采。放顶煤技术开采方式不会受到煤层厚度及煤层稳定性的影响。放顶煤技术所采用的机器设备为国产化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设备的运输费用和采购费用,能有效的降低煤炭开采的成本。放顶煤技术是一种较为低耗能的开采方式,当地下开采的环境越来越恶劣时,放顶煤技术能够完全的发挥出有效扩大工作环境,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的安全隐患。
3.4分层采煤技术
在煤炭开采的环节中,常常会遇到特厚层煤矿,而遇见特厚层煤炭的煤矿就需要采用相对应的开采技术,通常我国采用的是分层采煤技术。但是在采用分层采煤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分层采煤技术在施工环节中需要不断的根据需要改变上下层工作面。在改变工作面的过程中就会难以避免的产生巷道维护的问题,而由于工作面较为狭小,这也就是的巷道的维护工作是比较难以展开的。在进行分层采煤技术采煤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残留的积水进行处理,还需要及时的对剩余煤层进行分析,以保证在整个环节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4.结语
在采煤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我国传统的采煤技术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现在对煤炭资源的要求,这就要求一些煤炭开采企业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开采工艺差,环境污染严重,煤炭质量不高,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开发新工艺,改进传统的开采方式从而能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对资源的需求量。
参考文献
[1]季登科.廖化月.张继勋.推动小煤矿联合改造进程,促进地方煤矿健康发展[A].湖北科技学院院报,2013(09):12-14
[2]金亚玲.刘晓翔.我国中小煤矿技术改造与采煤方法改革的途径[A].中国老科协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12):45-47
[3]赵金凤.郭奉先.提高回收率是乡镇煤矿发展的前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67-69
浅谈现代煤矿采矿理念与充填采矿 篇4
1 传统采矿理念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煤矿开采中, 大多数采用开采后自然垮落法管理采空区, 即煤炭开采后, 煤层顶板靠自然随机垮塌, 根据岩石的松散系数自然充填采空区, 直至裂隙到达地表, 但这样会导致地表受到直接影响, 进而引起开采区域地表水向采空区渗透, 同时, 地下水系也会受到破坏, 造成地表土地无法正常耕作、地面建筑和设施受损、城市大面积建筑受到威胁等。因此, 传统开采已给社会带来较多的遗留问题, 开采出的生物质矿渣对地面环境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甚至存在矿渣堆积引发爆炸和泥石流等重大安全事故的现象。
1.1 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人均自然资源严重不足一直是影响我国社会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 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煤炭储量的33.8%, 可采量位居第二, 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出口量仅次于澳大利亚。我国煤炭1 000 m以上保有储量约为1.0×1012 t, 其中, 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1011 t。按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水平看, 可开采使用100年。从资源的分布统计情况看,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极为不均, 呈现出南少北多的分布格局。同时, 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 虽然资源总量较多, 但与巨大的社会需求相比, 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乐观。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由于开采技术的原因, 煤炭资源浪费较严重, 资源丰富、赋存较好的矿区丢弃不开采的煤层比南方一些矿区开采煤层还多的情况时有发生。
1.2 煤炭开采成本较高, 安全事故频发
特别是在我国南方一些矿区, 由于煤层赋存较差, 开采成本居高不下, 开采安全风险特别大, 受水、火、瓦斯、顶板和煤尘等五大灾害威胁特别严重, 安全事故频发。
1.3 开采后矿区地表塌陷严重
资料表明, 我国因矿物开采而造成的地表塌陷面积已达到1.8×105 km2, 且呈快速发展趋势。因矿物开采而出现塌陷的地表, 其利用价值会逐年下降, 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最终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煤炭开采后的地表塌陷与开采技术密切相关。具体而言, 与开采煤层的厚度、倾角、开采后采空区的处理方式有直接联系。
2 现代采矿理念和充填采矿方法
2.1 特点
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 社会对开采给矿区带来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关注。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对采矿理念和填充采矿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已经提高到与煤矿企业是否能继续生存和发展相关联的高度。因此, 应制订科学、合理和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现代化开采模式,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2方面。
2.1.1 缓解地表下沉, 改善生态环境
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 使用填充技术能对开采后的采空区进行充填, 保证被开采区域的煤层顶板不被破坏, 区域岩层的结构不发生较大的改变, 从而有效阻止地表发生大范围的裂隙和位移。同时, 能够降低地压的释放速度, 降低地压差异性对地表的影响, 最终实现科学开采, 减少煤炭开采对地表造成的影响, 达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2.1.2 充分利用矿渣, 降低环境污染
随着填充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 填充法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且根据不同的环境管理要求, 实现了多样化的环境管理。在采用充填技术时, 可充分利用煤矿井下掘进的矿渣作为充填物充填采空区, 这样可以实现矿渣的直接再利用, 并减少地面排渣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达到节约成本和环保的双赢目标。
2.2 实施措施
2.2.1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矿区
在煤矿开采中, 要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矿井的服务年限一般为几十年, 如果对开采后的煤矿处理不当, 则会给矿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 必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在煤矿开采中, 要树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矿区”的理念。煤矿的矿区面积大, 在矿区生活的人口较多, 开采后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因此, 必须全面、综合地考虑开采后的治理方案。
2.2.2 从技术层面消除开采带来的影响
在煤矿开采中, 要充分利用现代开采技术, 综合煤炭开采、环境保护、安全效益与矿区稳定等多方面要求, 科学处理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充填采矿在我国煤炭开采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但随着现代环境保护要求的提出, 该方法的推广将越来越重要。采用该技术可对开采后的采空区用替代物质充填, 从技术层面消除煤炭开采后对煤层附近岩石层位的破坏, 从而减少地面采动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矿渣可当作充填物, 也可将矿渣处理成定性产品, 从而利用该产品对采空区进行有效支护。
2.3 发展方向
从国际上的煤炭开采技术看, 采矿理念和充填技术有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从采矿的角度看, 煤炭是一种资源, 且是一种主要能源, 不一定都要用传统的采煤方法开采和利用, 应考虑从地面直接打钻孔至煤层, 并对煤炭进行气化或采用其他方式转变再抽出, 这样可大大减少煤炭开采中的安全问题。然而,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开采, 都要对开采后的采空区进行充填。因此, 充填技术在今后的煤炭开采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充填技术的发展方向, 主要在充填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上需要进一步研究, 比如采用水充填或其他价廉充填物等;充填方式主要以地表直接充填为主要方向。
3 结束语
现代采矿理念和充填技术在现代采矿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如何正确认识现代采矿理念和充填采矿技术已成为各大煤矿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对现代采矿理念和充填采矿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 在煤炭生产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采矿理念对煤矿生产的积极作用, 并将相关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只有这样, 才能为煤矿企业提供科学、有益的指导, 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祥晖.现代采矿理念和充填采矿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工程技术) , 2014 (11) :90-91.
煤矿采矿 篇5
煤 矿 生 产 实习报 告
班 级:采矿14(3)
姓 名:王 飞
学 号:167140198
2016年1月5日
实习目的:我们在学校学习了有关于煤矿开采方面的知识,为了让我们加强对煤矿生产的各项工序和作业流程的认识,弥补实践方面的不足以及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我们学院在本学期组织了这次到发耳煤矿的生产实习。
实习时间:2015年12月3日——2015年12月6日 实习地点: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煤业有限公司
实习安排:12月3日早上剩车前往发耳煤业有限公司,下午参观地面工业广场;12月4日早上听取瓦斯治理报告、机电设施报告、和全矿通风系统讲解,下午听取矿井开拓布置的有关报告;12月5日上、下午分批下井实习实习性质:生产实习二.实习内容 1.实习动员大会
为了我们能更好、更安全的完成本次实习,学院为我们安排了一次实习动员大会,老师们针对这次生产实习需要注意的事项作了详细的安排,特别强调了要注意各方面的安全等等,使我们对实习的流程以及如何保证自身安全生产有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非常期待接下来在矿区的实地实习!
一、发耳煤业公司概况
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由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金元电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发耳煤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乡境内,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现发耳煤业一井已投入生产,设计生产能力130万吨/年,主要产品为煤炭。
二、矿井概况
矿井位置:水城县南部都格、鸡场和发耳乡,北距水城县直线距离33km。
交通状况:公路S217省道从本区南部、东部穿过,北距六盘水市70km,南距盘县119km。水柏铁路从本区南、东部穿过,发耳站距贵阳321km,昆明368km。地形:属高中山~中低山地区,最高海拔+1915.6m,最低+880m(南部北盘江)。
地表水系:北盘江流经本区长约13km,流量最大2540m3/s,一般89.7m3/s,弯河(又称发耳河)为季节性河流。
矿井范围:本井田包括杨梅树向斜除都格、鸡场等小井外的大部分,属尚未开发的新区。东西长12km(最大),南北宽11.5km(最大),面积约92km2(按最下一层可采煤层33煤计)。交通运输:
公路S217省道从本区边缘经过,区内沿煤系地层露头及片区中部均有公路连通。
水柏铁路从本区南、东部穿过,在本区设有发耳车站。水柏铁路北接贵昆线的六盘水站,南
经威红支线与南昆线相接,西经盘西支线与贵昆线相接。本区交通运输方便。
电源:本区北有水城电厂和都格水电站,南有盘县电厂,还有筹建的发耳电厂(4×60MW)。附近有双回路供电的杨梅110kv变电站,本区电源充足。
水源:北盘江常年有水,附近的发耳水厂能力2000m3/d,均可为矿井之用。水源充足。
矿区生产矿井概况:区内现有15对小井开采,总能力约45万t/a,其中验收合格的9对。另外小窑开采历史悠久,多在露头附近开采,垂深一般在30~50m。
三、矿井资源条件 1.井田勘探情况
现有《贵州省水城矿区发耳片区总体地质报告》和煤矿勘探地质报告(送审稿),仅在斜井采区和平硐采区及南部小井区域进行了精查勘探工作,其余地段勘探程度很低,尚未进行详、精查勘探。
2、地层及构造
本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宣威组。上覆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本区形状为一凹陷盆地或短轴向斜,较发育的褶曲为本区的构造主体。主要褶曲为杨梅树向斜等5个褶曲。
区内共发现断层37条,其中断距或落差大于30m的有9条,小于30m的断层有28条。
煤系地层中、东部倾角较缓,一般8゜~18゜,北端、西南端及 西部的露头附近地层倾角较大,一般25゜~35゜。综合评价:本区构造复杂程度中等。
4、煤质
煤种:本区煤层煤质为瘦煤和贫煤,16煤层以上主要为瘦煤,17煤层以下主要为贫煤。
含硫量:主要煤层中,煤层以特低~中硫煤为主,有部分高硫煤。其中3、12、13-
1、13-2、14、15-
1、15-
2、16硫分小于1%,为特低硫煤;1、7、17为低硫煤;5-
3、10为中高硫煤;5-2、21、23-
1、23-
2、29-
3、33为高硫煤;
21、29-
3、33硫分大于3%。上段煤层厚度加权平均含硫量1.05%。
磷分:一般为低磷煤。灰分:多为低中灰、中灰煤,个别为中高灰煤。发热量:干燥无灰基弹筒发热量34~36MJ/kg,,属高热值煤。可选性:易选~难选。
工业用途:动力和化工用煤。结论:煤质优良
6、井田水文地质 充水因素:
(1)地表水、煤系地层裂隙水、断层水(仅发现2条导水断层,其余断层均不导水)、老窑水。(2)北盘江附近水文条件较复杂。隔水层:飞仙关地层(500 ~ 600m)
评价:本区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预计矿井涌水量:斜井采区624m3/h,平硐采区160m3/h。
7、井田资源量:
根据总体地质报告和发耳片区总体规划,发耳井田总资源 量为169706万t。其中:地质储量为112228万t,后备储量(井 田北、中部+600m以下及南部+700m以下)57478万t。
在总体地质报告的基础上,在井田的东南部进行了精查勘 探,勘探报告提供储量(331+332+333+334级)40969万t,其中331+332+333级储量36851t。经计算,精查勘探区可采储量23340万t ,其它区域估算可采储量52341万t,全矿井可采储量75681万t。
四、设计生产能力
发耳矿井设计总能力600~800万t/a,一期生产能力400万t/a。设计生产能力600~800万t/a的主要理由如下:
1、交通、运输、电源、水源等外部环境优越,具备建设大型矿井的条件。
2、储量丰富、资源较可靠,具备建设大型矿井的基础。
3、大型坑口电厂可确保煤炭销售市场稳定 ;矿井能力600~800万t/a也是发耳电厂稳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
4、加大开发强度,可洗选部分优质煤炭外销,使瘦煤资源充分、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矿井效益。
5、长壁综采、综掘技术的发展和综采工作面单产的不断提高,为本矿井实现高产高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国外类似条件工作面90年代年产已达200~300万t; 国内类似条件工作面(如淮南)年产已达112~194万t。
6、虽然采面产量受瓦斯限制,但在解放层开采后,主采煤层工作面单产可提高到160万t/a以上,矿井可用较少的工作面保证产量。
7、矿井采用分区开拓,三个开采区工作面接替回旋余地大,布置6~7个工作面可保证600~800万t/a生产能力。
8、根据总体地质报告和发耳片区总体规划,本井田可采储量约75680万t,估算矿井服务年限约65~87a,矿井有较合理的服务年限。一期生产能力400万t/a的主要理由为:
(1)井田精查勘探地质储量40969万t,计算可采储量23340万t。井田总体勘探程度低,精查勘探区可采储量较少。
(2)电厂投产较晚(2008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地面煤炭运输受限制,应适应电厂燃煤需求,矿井分期建设、分期达产。
(3)剩余地段的勘探工作与一期矿井建设同步进行,在满足电厂燃煤需求的前提下,可减少投资风险。
(4)精查勘探范围内主采煤层可布置2~3个采区,3~4个工作面,400万t/a能力是有保障的。
(5)根据已探明储量和一期400万t/a生产能力,矿井服务年限为43.5a,即有较合理的服务年限。
五、矿井开拓方式 井田主要特点分析
北盘江江深坡陡,江水流量较大;湾河虽为季节性河流,但沿湾河敷设有电厂两趟直径1.0m的取水管路。从电厂的安全生产考虑,北盘江和取水管路均需留设保护煤柱。故北盘江、湾河将本井田分成三个独具特点的分区。
北盘江西区西部边界煤层出露地表,但距电厂较远,其余地段煤层埋藏较深。地面为高山深谷,交通不便,地面条件十分复杂,工业场地选址十分困难。
北盘江以东、湾河以北部分,地面山高且陡,其北、东及东南部煤层出露地表,大部分煤层在基准地面以下,但东南部煤层倾角较缓 且有煤层出露,具备斜井开拓的条件。
北盘江以东、湾河以南部分,煤层埋藏较浅,煤层倾角较缓,部分煤层在基准地面以上,具备平硐开拓的条件。其东北部地势较缓,且靠近电厂,适宜布置工业场地。
发耳矿井开拓为一个矿井开拓,主要特点为集中出煤、集中辅助运输、分区通风,设计生产能力800万t/a。
在北盘江以东、湾河以南的大树脚附近设置集中工业场地,设置一组斜井和平硐开拓全井田。在湾河与北盘江交汇处附近设置一进风立井,地面不设工业场地。在各采区设回风斜井,分区通风。
以+700m机轨运输大巷连联系北盘江东、西两个开采区,北盘江以的西煤炭通过该条大巷经主斜井运至集中工业场地地面,再由胶带栈桥将煤炭运至电厂。矿井生产人员和所需材料由集中工业场地的副斜井和+700m机轨运输大巷运到各生产地点。
六、地面工业广场
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选择原则:
(1)本井田地表为中低山区,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平坦,交通方便的地方
(2)矿井工业场地应靠近电厂煤场以便缩短地面煤炭运输距离,减少运营费用
(3)井口及工业场地宜避开滑坡
(4)工业场地应靠近首采区或条件较好的块段,以便减少初期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尽快投产和达产(5)场地交通方便,应尽量靠近电厂,以减少煤炭运营费用(5)应尽量少压煤
(6)应有利于北盘江以西采区开拓
根据上述原则,发耳煤矿的工业场地设在弯河以南的刘家寨附近,此处紧靠发耳电厂。
七、井下开采部分 工作面装备及生产能力
1、发耳小井原有的高档普采面继续在一采区东南部区(F115断层以南)的3~13煤层开采。后期开采其他采区不适宜综采的块段或瓦斯释放层。工作面生产能力40-50万t/a左右。
2、一采区7煤层厚度平均2.47m,采用普通综采,生产能力可达150万t/a左右。
3、二采区12煤层厚度平均1.14m,采用进口刨煤机开采,开采解放层时生产能力约50-60万t/a。
4、二采区13-1煤层厚度平均1.58m,采用引进刨煤机综采,生产能力约150万t/a左右。采区巷道布置
一采区+980m水平大巷布置在7煤层附近,直接利用大巷布置倾斜长壁工作面,开采上部的3~7煤层。后期在13煤层附近布置中煤组大巷。
八、通风与安全
1、瓦斯赋存特点:瓦斯风化带浅,距地表47m。瓦斯梯度大,煤层 埋藏深度增加100m,瓦斯含量增加4.2 l/g.r
2、瓦斯限产情况:
一采区,首采3、7、13-1煤层,在采取瓦斯治理措施后,瓦斯限产量170-220万t/a。
二采区:煤层埋藏相对较深。若首采7或13-1煤层,其瓦斯限产量在53-94万t/a。若先开采12煤薄煤层,作为瓦斯释放层开采后,7、13-1煤层的瓦斯限产量可达160万t/a以上。
3、瓦斯抽放:设置地面瓦斯抽放站。主要抽放方法有:
(1)工作面顺层(或交叉)钻孔预抽、边采边抽;(2)高位钻孔或高位巷、底抽巷进行卸压抽放(随采随抽);
(3)采空区埋管抽放;
4、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
分区通风,抽出式。
5、风量与负压:
平硐区: 初期 Q= 66m3/s,H=651.5Pa 后期 Q= 122m3/s,H= 2187.8 Pa。斜井区: 初期 Q= 110m3/s,H=563.3 Pa 后期 Q= 135m3/s,H= 1578.8 Pa
6、综采配风25~30m3/s,普采配风20~25m3/s,综掘配风12~15m3/s,普掘配风8~12m3/s。
7、总风量
平硐区:初期140m3/s,后期161m3/s 斜井区:初期178m3/s,后期206m3/s
8、瓦斯治理
(1)开采瓦斯解放层。
(2)本层动压抽放、顶板走向钻孔抽放和埋管抽放为主,必要时采用高抽巷和动压抽放。
九、矿井主要设备
主斜井皮带:输送能力1600 t/h,带宽1400 mm,初期功率2×800Kw,后期功率3×800 Kw, 带速4.0 m/s。
主平硐皮带:输送能力1200 t/h,功率2×355 kW,带宽1200 mm,带速3.15 m/s。
提升机:初期第一副斜井布置JK-3.5B/20E单绳缠绕式单筒提升机。后期第二副斜井布置JK-3.5B/20E单绳缠绕式单筒提升机。风机:主场地与辅助场地通风设备均选用BDK-8-№26型两台。斜井排水,选用 MD580-60×6型矿用耐磨多级泵5 台。平硐排水,由平硐直接排至辅助场地矿井水处理站。
压气:采用地面集中供气的方案,设备选用SA-250A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250kW电动机。
瓦斯抽放:在地面设置瓦斯抽放站,选用2BE3-500-2BY4型水环式真空泵三台。采掘设备:
1、采煤:一普通综采(2.0m以上),一刨煤机综采(1~2.0m),一高档普采,一刨煤机高当普采。
2、掘进:4套综掘,6套普掘。
十、供电系统
1、电源:水城电厂、盘县电厂、都格水电站、水城变电站。矿井电源引自杨梅变电站(2回35KV)。
2、矿井总负荷(800万t/a)29.4kvA,其中一期17.5kvA。矿井生产的前2年负荷13.9KVA。
3、矿井供电电压方案
在矿井工业场地建35/10kV变电所,供电线路采用单相双分裂导线。导线型号2×LGJ-120钢芯铝绞线
4、矿井主变:初期选用2台12MVA变压器(100万t/a,2年),中期选用2台16MVA变压器(400万t/a,2年),后期(800万t/a)
十一、煤炭洗选与加工
该矿井煤种以瘦煤为主,产品定位为供应“西电东送”工程之发耳电厂。另外,瘦煤为国内稀缺煤种,应注重优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故建设180万t/a规模的炼焦煤选煤厂,生产的优质瘦煤铁路外销,洗选中煤混入原煤供应电厂,尽量做到物尽其用。400万t/a时,原煤经动筛排矸并掺入中煤后灰分、硫分、发热量仍能够满足电煤要求。
十二、地面运输概况
1、铁路
水柏铁路(水城~柏果)绕井田东部边缘通过,厂址附近设有发耳车站。发耳车站位于矿井工业场地东约5.0km处,牵引定数3100 t,到发线有效长850 m,输送能力1800t,运煤能力1100t。
本区周边其它主要铁路干线有:株六复线、内昆线、南昆线等。线路等级均为Ⅰ 级。
通过发耳火车站至周边铁路主要站点的里程为:六盘水67km,南宁711km,昆明368km,贵阳南321km,广州1517km。铁路运输比较方便。
2、公路
井田东、南部有217省道通过,南至盘县约119km,北到水城约70km。公路等级为三级或二级公路。从发耳乡~发耳火车站的二级公路8.0km也已经规划完毕,准备实施。发耳至附近主要地区公路里程为:六盘水73km,玉舍51km,贵阳342km。因此,该地区公路交通便利。
十三、实习过程以及实习收获总结
在这三天实习中我们跟着矿区工人和老师学习,在工作发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矿区工人在工作中注意协调配合、分工合作对于出现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考虑问题全面注重效率按照操作要求精心作业,做到安全有效,对于一些不懂的问题也给解释和讲解他们多年累积的经验,这是我们受益很深的。
这次实习为我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感受生活,了解在社会中生存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我虚心向矿里人员请教,认真学习采矿方面的理论,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采矿技能,从而意识到我以后还应该多 学些什么,加剧了融入工作的紧迫感,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让我更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到了自己的位置,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为真正跨入社会施展我们的才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问题探讨 篇6
关键词:煤矿安全 采矿技术 应用问题 分析
我国的煤炭产量丰富,是世界上的产煤大国,但是,频发的煤矿事故如矿井坍塌、矿井透水、瓦斯爆炸等也给国民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要想促进煤矿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煤矿的生产条件积极采用新技术,这不仅能够提升采矿效率,还可以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但是,就现阶段来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矿采矿新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1 煤矿采矿技术的常见类型
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之下,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地理环境来看,常用的煤矿采矿技术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1 深矿井开采技术 该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地热危害大、冲击低压强以及抗压力低的地段中,在应用深矿井开采技术之前,需要解决瓦斯、顶板、水以及煤尘等危害,同时,还要注意到,深井位置有着丰富的瓦斯,通风工作十分的困难,因此,在应用这一技术时还要做好矿压的控制工作,并注意井巷布置与通风效果。就现阶段来看,深矿井开采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还有种种问题需要解决,如热害治理装备、支护技术、支护装备、深井巷道等等,只有全面解决这类问题,才能够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1.2 充填开采技术 充填开采技术能够应用在水源底部、建筑物下方与铁路公路下方,在应用充填开采技术时,需要做好空缺区域的充填工作,这样可以改善作业面压力,优化煤矿开采效果。此外,在使用充填开采技术时,还需要深入分析地表下陷规律与上覆岩层运动,制定出可以满足地下水资源、建筑物与地表需要的开采参数。截止到目前为止,充填开采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解决几个问题:即近水体开采设计、土地复垦、开采沉陷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等。
2 煤矿采矿技术应用工作中的问题
2.1 规章制度不完善 规章制度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我国的煤矿企业众多,分布广泛,其规模与大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的规章制度只能够把握整个煤矿行业,漏洞严重。由于相关规章制度的缺乏,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混乱,违规操作严重,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此外,部分煤矿在采矿管理方面尚有诸多问题亟待整改。比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尚未健全、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岗位责任制未得到有效落实;生产矿井证照不全或过期;部分矿井存在私挖滥采现象、超层越界开采、以探代采、超核准范围和核定人员组织生产建设等非法违法违规行为;更有甚者将矿井非法挂靠、层层转包,一矿多井等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矿井为偷税漏税,存在“两套图、两本账”等弄虚作假,蓄意逃避监管等行为。这些问题若不及时整改,很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管理漏洞。
2.2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煤矿开采对于开采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煤矿企业都存在着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矿工综合素质水平普遍不高,知识水平扎实的技术人才不仅能够保证煤矿开采进程的正常进行,也能够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率。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就导致很多采矿技术无法得到科学的使用。
2.3 管理人员只看中眼前利益,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 今年以来,受全国煤炭产量过剩,供需矛盾加大和煤炭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煤矿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部分煤矿减少安全设施投入,消减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设备,运转不正常,对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煤矿生产者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到经济效益,煤矿行业属于典型的高危行业,不仅安全事故发生率高,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经过长时间后才能够收回成本,如果企业资金投入不足,资金量就很容易出现断裂。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多煤矿经营者不愿意冒风险引进新技术,依然使用现在的技术,他们只看重眼前利益,不愿意花费资金来研发新技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技术的推广,采矿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升。
3 促进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规章制度,促进采矿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在未来阶段下,需要根据煤矿资源的开采要求建立好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企业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流程,让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可以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方式。在确定好任务与方式之后,即可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只有实施该种制度,才能够促进新型技术的规范化使用。只有做到这一点,大家共同配合才能够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采矿技术的规范性发展。
3.2 加强培训,提升矿工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的应用发展与技术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煤矿企业必须要定期对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与责任意识。还要注意到,矿工是煤矿开采工作的实施者,他们从事的工作重复、繁琐,虽然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熟练,但是其工作都是体力活,为了激发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企业需要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让矿工能够不断的掌握新知识与新技术,从而不断的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只有打造一支综合水平过硬的队伍,才能够为煤矿企业的高效生产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3.3 加强创新,不断研发新技术 为了避免煤矿管理者只注重短期利益导致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受到限制的问题,政府可以制定好一系列的鼓励措施,让他们可以积极的去创新,引导他们发展新型安全与采矿技术。煤矿企业与其他行业一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新技术的研发复杂、艰难,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是,一旦新技术在生产工作中得到使用,就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好的价值。在传统模式下,政府主要采用技术产权保护、研发补贴等方式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这对于促进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些政策主要针对一些新型企业,并未制定与煤矿企业相关的法律,这也是制约煤矿安全与采矿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措施,这样,煤矿企业既能够研究新技术,也可以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这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与长远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而对新技术的产权保护工作不仅是政府对于企业技术上的认可,也是对煤矿企业劳动成果的保障。
4 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
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各项工作均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进行,并按照“企业全面自查、市县重点督查、省级同步突查”的交叉方式组织开展。检查重点为各县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主体企业对“不放心煤矿”挂牌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以瓦斯、水患、火灾防治为重点的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及治理工作情况;防治水、防汛、瓦斯等专项检查查出的隐患和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备案、演练情况以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情况、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情况等。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进步之下,煤矿采矿技术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煤矿采矿技术应用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管理不科学、人才水平参差不齐、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要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制定好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发展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的开发,这不仅可以提升煤矿企业的综合效益,还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秋,郭冬岩,吕广忠.我国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2]王庚,刘作为,韦庆发.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2(11).
[3]郑爱华,许家林,钱鸣高.科学采矿视角下的完全成本体系[J].煤炭学报,2008(10).
煤矿采矿与安全 篇7
1) 行业领导指导思想不正确。煤矿行业的部分领导干部未从深处理解和把握采矿的安全工作, 没有充分重视安全工作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没能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盲目追求生产效率, 没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有些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是煤气含量超标以及空气不够, 没有及时改进措施, 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通风以及瓦斯管理, 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2) 煤炭行业对安全的投入比较少。由于政策以及历史的原因, 我国煤矿行业对安全的投入非常的少。与其他方面相比较, 我国国有煤矿公司在生产设施、安全工程以及技术装备等方面投入不多, 而私营企业对安全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投入的减少就会导致安全生产的不健康, 安全体系不完善, 这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3) 现场管理松懈。安全现场管理是采矿企业抓好安全工作的首要环节。但是当前, 大多采矿企业都存在现场安全管理不合格的情况, 部分管理人员还存在应付和侥幸的心理。一些企业的领导思想不正确、作风不扎实, 对现场的安全工作考虑不到位、不细致、不深入。有些企业的现场安全工作就是走过场、走形式, 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原则方针, 使安全工作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4) 现在煤矿企业普遍存在安全隐患, 个别企业在勘察设计方面就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同时, 技术不到位、管理混乱的现象也在采矿企业经常发生。比如工作面密度大以及采区分布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得不到采矿企业的重视, 迟迟不能整改, 导致出现了安全风险, 为发生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5) 对煤矿工人没有进行安全培训, 或者只是走形式。煤矿职工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煤矿事故的发生就是职工素质不高, 和对安全不重视的后果。在生产一线的大量工人, 尤其是农民工, 是事故伤亡的主要群体, 同时, 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事故的责任人。调查发现, 当前煤矿职工队伍中, 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工, 他们文化水平比较差, 招工到工作岗位只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开始进入生产一线, 部分职工对最基本的安全措施以及安全知识都不了解,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以及淡漠, 不具备基本的抗灾害能力。特别是从农协工出来的管理人员, 素质不高, 对规程不了解, 执行能力不强, 对事故的反应能力以及处理能力较差。
6) 滥采乱挖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同时也影响了大矿区的生产工作。煤炭行业的关压以及整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在某些地区仍然存在非法开采的情况, 煤矿行业生产秩序依然十分混乱。许多非法煤矿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 却依然违规滥挖, 争抢资源, 不仅导致事故频繁发生, 而且还对大矿区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二、实现采矿安全的必要措施
煤矿行业的采矿工作是高危职业, 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可知性以及多变性, 特殊的生产环境, 事故发生几率非常高,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随着我国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建设安全的煤矿行业任重而道远, 珍惜生命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基础工作的建设。
1) 处理好经济效益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煤矿行业而言, 经济效益是企业工作的归宿和最终目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 必须要坚持做到安全生产。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事故的发生会对企业本身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另外还要花费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进行处理。由于事故的发生, 会对员工心理造成影响, 出勤率降低, 生产难以顺利开展, 也是潜在的损失。由此可见, 安全生产十分关键。企业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提高效益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效益。事实证明, 安全和效益是企业的根本任务,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两手都要抓, 不能厚此薄彼, 顾此失彼。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效益即使上去了, 安全也会出问题, 也得不偿失。
2) 要加强基础工作。要把安全工作贯彻到基层班组。班组是煤矿行业的基础单位, 也是安全工作的基础, 当前班组工作普遍存在轻安全重生产的情况, 因此, 要把班组纳入安全管理规划中, 改变原有不重视安全的倾向。建立班组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 提供具体、科学以及规范的工作平台, 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 提拔创新能力强、会管理、懂安全的人才。平时要对班组安全工作多关心、多帮组、多指导。建立安全激励机制, 为班组开展安全工作提供支持。
3) 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要把安全培训作为企业的治本之举, 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杜绝无证上岗, 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组织开展生动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 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安全理念, 贯彻安全生产, 以人为本的政策方针。将安全与技术结合起来, 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 使培训工作多元化、人性化以及科学化。建设高素质的职工团队, 是煤矿行业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重视员工技能培训的同时, 也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 提高职工的互救以及自救能力, 培养一批有实践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员工团队。
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同样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动力。采矿安全工作要借助科技的进步。企业应该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入, 建设现代化的煤矿企业, 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自动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5) 安全监察在安全工作中起到把关作用, 企业管理者要配合以及支持安全监察工作, 安监部门也要充分履行监察职责。提高监察的水平, 彻底杜绝安全监察不到位的情况, 强化安全监督工作。推行安全信息监控, 实时对各个地点和班组的安全隐患进行动态控制, 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严格落实跟班责任制, 对事故发生不及时处理或者失职行为的人员严肃处理, 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在采矿工作中, 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意义重大, 在工作一线, 员工要及时的对自身生命进行维护, 没有任何人比员工本身更清楚自身处于怎样的危险状况, 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避免人身伤亡。企业应该把员工作为监管的主体, 改善生产环境, 完善生产制度, 形成安全管理人人参与的有效机制, 为安全生产筑起第一道防线。
三、结语
随着我国采矿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进步, 煤矿行业的事故在近些年已经呈下降趋势, 政府也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防止了采矿事故发生。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也要实时总结经验, 加强安全体系的建设,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处理好效益与安全的关系, 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 确保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
摘要:煤炭的生产利用对国家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分析了我国煤矿行业在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并且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理应注意的措施。
关键词:采矿,安全,事故,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永利.浅论煤矿采矿与安全[J].科技与企业, 2012.
煤矿采矿 篇8
1 煤矿井下的采矿生产技术
1.1 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采场围岩控制技术适用于煤矿开采区采场围岩不稳定的情况, 如果煤矿开采周围地质结构不够稳定, 会严重威胁到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而将现代化的煤矿开采理论与计算机测量技术进行结合, 就可以对现场的地质构造进行准确探测, 从而全局把控煤矿采场的岩层实际情况, 所以需要不断完善这一技术理论, 同时利用现代化技术有效强化与控制采场围岩, 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煤矿井顶板主要分为破碎岩层顶板与坚硬岩层顶板两种情况, 需要根据煤矿井顶板的实际情况对岩层控制技术进行科学选择, 实现煤矿井下开采工作的高技术与低成本, 在处理岩层顶板时, 采用的传统方法是高压注水处理技术以及深孔预裂爆破处理技术, 成本高, 操作复杂, 不能完全适应于煤矿开采工程的实际需要, 所以将传统岩层顶板处理技术作为基础进行此项技术的革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我国对支架围岩与放顶煤开采岩层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所以需要不断加强这两方面的研究, 明确顶煤放落的规律, 制定出放煤优化准则, 选择经过优化处理后的开采技术, 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深入研究高效高产的矿井, 优化煤矿井下的巷道以及开拓的部署作业。
1.2 深矿井采矿技术
井巷布置、火灾与瓦斯防治、开采矿压控制以及冲击地压防治是深矿井采矿技术的重点工作, 现阶段的深矿井采矿技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在根据深井作业环境变化情况选用该种技术时, 首先需要对煤矿井下的各种情况进行实地研究, 比如深井巷道的支护技术和装备、深井监控技术以及高效、高产开采技术、深井开采防治与处理火灾的技术, 深井巷道的掘进技术和装备、深矿井的应力场分布状态与围岩状态等等。
1.3 巷道布置采矿技术
煤矿井下采用巷道布置采矿技术至关重要, 巷道布置状况对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系着煤矿的开采成本, 所以煤矿开采企业应该在实地考察煤矿井的情况下, 科学合理地应用巷道布置采矿技术, 不断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 对这种技术进行不断优化, 实现与煤矿井作业条件以及煤矿开采技术的有机结合, 大大节省煤矿开采的时间与成本, 同时在巷道布置优化完成后, 采用相应的开采技术, 边开采边挖掘, 促进采矿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1.4“三下”采煤技术
不断提高相似材料模拟以及数值模拟计算, 对地表下陷规律以及上覆岩层运动进行深入研究, 重点研究地下水资源保护、建筑物以及地表需要的开采系统与优化参数, 对沉降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不断研究, 应用组合充填技术, 对煤矿开采区周围的村庄房屋进行加固、改造或者重建, 明确适用于开采现场周围村庄保护的开采技术。
2 煤矿井下采矿方法的选择
为了促进煤矿开采效率的不断提升, 实现采矿作业的高效生产, 需要对各种先进的采煤装备与工艺进行研发, 选择适用高度集约化的煤矿开采方法, 提高煤矿井下采矿作业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确保煤矿井下采矿作业的顺利生产, 在对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合理选择之后,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种技术进行优化, 不断提高采矿技术的适用性与适用范围, 使煤矿井下采矿作业满足现代化水平。
如果煤矿开采区的煤矿具有硬煤层、硬顶板以及浅埋深的特征,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硬煤层处理技术、硬顶板控制技术以及埋深浅控制技术, 并有机结合各种采煤工艺, 综合利用, 使其形成一套高效高产的现代采煤工艺。比如在对缓倾斜长壁薄煤层进行煤矿的开采时, 首先应该选择功率大、体积小、可靠性高的薄煤层刨煤机或者采煤机, 同时通过选取合适的采煤机对其稳定性进行加固, 达到采煤机作用的充分发挥, 还要根据选用的采煤机以及需要开采的薄煤层的实际情况对配套开采技术进行合理选择。
为了达到煤矿井下开采作业的高效与高产, 需要对煤矿开采的机械化程度进行不断提高, 使其机械化设备符合实际需求, 建立并完善良好的保障系统, 同时采用合适的支架设备对矿井围岩的稳定进行加固, 选用适宜的监控设备监控支架的围岩状态与支护质量, 对矿井与采煤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 通过电液控制阀组操纵支架以及围岩系统控制和支架的改善, 对支架位态、支护质量、液压信息进行不断完善, 加强液压系统运行状态以及乳化液泵站的检测与诊断, 对采煤机离线与在线的油与磨屑以及电信号进行有效监测, 对刮板输送机以及带式输送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监控, 不断提高煤矿井下采矿作业的工作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 煤矿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煤矿开采量的日益增加, 煤矿开采企业应该在煤矿井下开采作业进行过程中, 选择合理的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与采矿方法, 并确保其科学性与先进性, 实现煤矿开采的优质与高效, 确保煤矿井下开采的安全性, 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摘要:我国的煤矿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但是我国同时也是一个煤矿资源消耗比较大的国家, 随着煤矿产量的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采矿效率, 对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和采矿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综合分析了煤矿井下的采矿生产技术与采矿方法, 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采矿方法,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皓亮, 张洋, 刘战领.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及方法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3.
[2]房义彬.谈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 2014.
[3]李超.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及采矿方法的选择[J].科技与企业, 2014.
[4]张照国.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 2014.
煤矿采矿作业主要事故浅析 篇9
关键词:采矿作业事故原因,预防对策
1 采矿作业中存在的主要事故类型及原因
1.1 采场冒顶片帮事故
在采矿作业中, 最常见的事故是冒顶片帮, 约占采矿作业事故的40%以上。该类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采煤工作面上部受断层影响, 采煤面超高, 采煤工作面高度超过2.5m, 未按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进行处理, 致使部分单体支柱超高支设。要求“支柱严禁超高, 若超高必须用木背板或木垛梁垫底”。单体支柱初撑力达不到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规定要求工作面单体支柱的初撑力为11.5MPa, 勘察事故现场时实测了第二排的4棵支柱支撑力为:2棵为0MPa, 2棵为2MPa。单体支柱未按作业规程要求穿鞋1302东采煤工作面切眼形成已有1个月, 受顶板淋水影响, 底板较松软。规定“支柱要支在实底板上, 钻底量不超过10公分, 否则需穿鞋”。现场实测部分没有穿柱鞋, 支柱钻底200mm左右。
1.2 采场塌陷事故
这种事故经常发生在使用留矿法采矿的生产中。留矿堆中形成空洞的原因主要有:由于矿体上盘围岩节理发育, 断层较多, 回采易产生大块矿岩;矿石湿度大, 粉矿和夹杂黏土多, 易黏结成块;回采进度太慢, 或采场搁置停采, 长期没有放矿;漏斗间距太大;平场时二次破碎不充分等使大块矿石潜埋于矿堆内, 矿房局部发生堵塞, 形成空洞。
1.3 坠井事故
矿井在开采过程中, 受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开采的影响而布设很多形式的竖井, 在采矿作业时, 人员经常进出采场, 途经天井和溜井, 如果天井支架不牢, 梯子没有固定好, 梯子间没有防护栏杆, 天井扒钉把手不牢靠, 或是溜井口未设标志、护栏和格筛等, 往往容易导致坠井事故。溜矿井、放矿漏斗卡矿事故由于溜矿井或放矿漏斗卡矿、堵塞处理不当, 出现人员受矿石积压、深埋和机器卷扬等威害, 造成人身严重伤亡的事故在矿山时有发生。区队安全管理不到位, 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 安全隐患得不到彻底解决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采煤一工区东工作面切眼替棚换单体支柱支护时, 部分单体支柱超高支设, 使用多层板皮接顶, 致使单体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规定;回采时木垛未按规定架设;工作面存在多棵单体支柱迎山角度不够, 支柱支设质量差;部分铰接顶梁缺水平销子, 部分水平销子使用不规范。对以上存在的安全隐患采煤一工区管理人员未引起足够重视, 采取措施不当, 整改不彻底, 特别是在木垛料供应不及时、现场应打木垛而无木料的情况下, 没有采取停止作业等果断措施, 区队在安全管理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工程质量验收制度执行不严, 班组质量验收流于形式。该矿《工程技术质量事故处理责任追究制》中明确规定:“回采工作面要班班检测单体支柱初撑力及迎山角, 并认真填写班检报表”, 实际上班组验收时迎山角不测。该矿《关于采煤工作面顶板压力表的使用与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班班观测, 并做好记录”, 检查采煤一工区支柱初撑力观测记录本, 发现, 只有中班有每日单体支柱压力测试记录, 早班、夜班记录不全, 其中夜班只有25日一天的记录。
矿重生产、轻安全, 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不到位, 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安全信息、评估日报表”、“下井信息汇报卡”多次指出该工作面单体支柱超高、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要求、接顶不实、迎山角度不够、缺铰接顶梁水平销、整个工作面支护质量差等问题, 矿有关管理人员也多次指出存在的隐患, 但均以罚代管, 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彻底改正, 安全管理不力。该工作面缺支设木垛的材料, 一直没得到解决, 工作面不能按规定支设木垛, 仍在不安全的条件下继续作业。反映出唐阳煤矿各级领导干部、生产管理部门及安监部门人员的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监督不严, 重生产, 轻安全。现场职工安全意识差, 技术水平、操作水平低, 对遵章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反映出唐阳煤矿在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方面均存有漏洞。
2 煤矿采矿作业主要事故预防措施
2.1 预防采场冒顶片帮事故措施
一是根据矿床地质条件, 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采场布置。天井、漏斗等应布置在矿床的下盘, 避免破坏上盘, 造成片帮。开采时, 要严格按采掘顺序, 自上而下, 由远而近, 有计划的回采, 尽量减少顶板暴露时间, 加快采矿速度, 缩短回采周期。
二是加强采场顶板观察、检查。要加强现场顶板管理, 同时对采场矿岩情况经常进行检查, 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发现岩石松软时, 应及时支护, 尽量避免在空顶下作业。采场和附近作业点放炮后, 应仔细地检查采场顶帮的岩石和支护。检查时人要站在安全的地方, 由外向里用尖头长钎子或带矛头的长竹竿撬下松动的岩石。检查处理完毕, 再通知其他人员进入采场作业。
三是是注意观测顶板冒落预兆, 防止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大多数情况下, 顶板冒落之前都会有些预兆, 如顶板岩石下沉、支架发出爆裂声、发生折断;顶板岩石发出破裂和撞击声;顶板有岩石碎块掉落, 以及涌水、淋水量增大等现象。一旦发现采场有大面积冒顶的征兆, 应立即停止采场作业, 马上撤离作业区内的人员。
2.2 预防留矿法采矿中采场塌陷事故
一是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 减少爆破产生大块或粉矿, 尽可能保持上盘围岩不遭破坏。二是平整采场时, 应仔细进行大块矿石的二次破碎工作。三是局部不稳固的矿体可留不规则矿柱, 防止大块片帮。粉矿较多、含有黏土夹层、矿石湿度大时, 应预先确定采用较小的漏斗间距, 并做到经常且均匀地放矿。
2.3 防止坠井事故
浅析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 篇10
煤矿井下开采与其它的生产方式不同, 生产环境比较特殊, 而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复杂性, 面对这种特性, 煤炭井下采矿安全管理比较困难[1]。采面顶板管理是煤炭井下采矿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关乎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及采矿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 一旦采面顶板管理出现偏差, 就会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企业经济效益带来很大威胁, 因此加强采面顶板管理是采矿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
采面顶板的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开采工作的需要而不断推进, 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正是由于其变化性和动态性给煤矿开采安全事故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再加上开采环境的复杂性给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 为保障安全生产, 常通过对现场开采的采面顶板控制来预防事故。采面顶板在发生事故之前往往会有一些预兆, 采面顶板事故的发生不是单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 往往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共同导致的, 在日常生产中可以通过预兆来判断事故的发生, 从而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尽量减少工作人员的伤亡, 保证经济财产安全。
1.1 采面顶板事故预兆
采面顶板如果会出现事故往往会有一定的征兆, 一般有三种情况:a) 如果采面顶板发生断裂, 那么它就会产生一种比较清脆的响声, 这是断裂发生的标志;听到比较沉闷的声音时, 通常是岩层及老顶分离断裂的预兆, 在井下生产过程中, 如果人工顶板有碎石和煤渣掉落, 井底采矿冒顶事故发生率就会很大, 这个时候要紧急撤离, 同时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b) 在井下煤炭开采时要分辨地质构造造成的顶面裂缝, 通过楔子嵌入地缝来检验地质构造引起的采面顶板裂缝的可能性, 从而评估风险, 防患于未然, 保障生产安全及工人的生命安全;c) 判定采面顶板是否安全, 可以通过打击法来判断具体情况。通过采面顶板的预兆可以判断事故发生的概率, 一旦有上述情况发生就必须采取紧急措施, 以防出现安全事故, 保障人员安全。
1.2 支护的变化
支柱及支架在安全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往往在出现采面顶板事故前它们就会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单体液压支柱的损坏程度大于平时, 这种情况的发生预示着发生大型采面顶板事故的概率会很大, 因此, 在井下采矿时要时刻注意支柱和支架的变化, 从而及时接收信息, 采取相应措施, 保障生产安全[2]。
1.3 煤层壁的变化
除上述预兆, 还可以通过矿井压力来进行判断, 根据以往经验, 在采面顶板事故发生之前, 矿井压力都会突然变大, 在巨大的压力下, 被开采的煤层煤质会变得柔软, 在开采时就会很省力, 也更容易,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采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事故发生都是有预兆的,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各种因素和征兆, 通过捕捉征兆以及时发现问题, 保障及时地撤离, 从而避免人员伤亡。
2 采面顶板事故原因
采面顶板事故的发生不是由于单一因素导致的, 往往与环境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有很大关系, 主要分为主观原因及客观原因。
2.1 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与工作人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特别是开采人员的工艺技能、安全意识及面对突发情况和问题的反应能力, 如果开采人员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不足, 在开采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更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就会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此外, 如果监督检查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 不能尽到自身的责任, 不能真正执行检查制度、监察不利, 也是导致采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 由于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在选择支护时, 往往不能根据科学的方法来选择合适的支护, 这就降低了支护的作用, 再加上在开采时具有随意性, 没有按照既定规范顺序进行开采及运用不科学的爆破方法等问题, 都给采面顶板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最终多种主观因素汇聚在一起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成为事故发生的导火索。
2.2 客观原因
煤矿井下地质结构比较复杂, 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问题, 比如经常会遇到的断层等地质构造, 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采面顶板事故, 面对客观因素只能人为地去避免, 加强地质勘探, 加强风险预警和评估技术, 尽量避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质层[3]。
3 加强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的措施
3.1 提高工人开采技术
在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 开采工人是主体, 因此他们的开采技术在安全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保障生产安全必须加强对开采工人的定期培训, 通过培训并且合格的员工才能深入到地下进行开采。此外, 为了保障培训效果, 还要将其纳入到考核机制中, 激发开采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开采技术, 培养其规范操作的意识, 使其按照施工工序及工艺要求来进行开采, 保证施工生产有序和安全, 树立起榜样,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为安全生产提供主观条件。
3.2 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为了安全生产, 在每次工作人员井下作业后, 监督管理人员都要对整个开采现场进行仔细了解和排查, 并对检查做好相应记录, 了解井下的整体情况, 不仅有利于节省时间, 还有利于保障生产安全, 从而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 并及时解决问题, 为井下作业提供安全的环境。
3.3 选择合理支护方式
支架及支柱在井下安全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支护方式时要根据科学的方法, 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这是加强采面顶板管理的重要部分。在选择支护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其阻力及支撑能力, 在此基础上要结合生产开采时的实际高度及顶板变化范围等实际需要确定支护的形式。不仅如此还要考虑煤层的储藏结构等, 要根据采面顶板的稳定程度来确定巷道支护, 只有科学地选择才能有效保护采面顶板的质量和安全, 从而保障井下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
3.4 特殊支护地质构造带
加强对地质构造的支护, 就要提高地质预测预报技术, 而这项技术又是建立在技术不断创新、先进的技术基础上的,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与了解地质构造, 对地质有充分了解才能制定出相应措施和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
3.5 做好压力预测工作
矿井压力大小直接关系到井下生产是否安全, 矿井压力突然增大是采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前兆, 矿井作业空间比较小, 而且环境比较复杂, 井下作业环境压力受外界影响很大, 往往会随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为保障井下采矿生产安全, 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都要时刻注意矿井内部的压力变化, 加强井底压力观测, 以便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 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 从而保障井下作业人员安全。
3.6 加强安全出口管理
井下作业一旦发生危险, 就要进行紧急撤离, 因此井下采矿中的安全出口管理是重中之重, 它是员工逃生的希望, 因此在井下开采过程中, 不能忽视安全出口的重要性, 要加强对安全出口的管理, 配置专职人员管理和维护安全出口, 并定期对安全出口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 以保证出口畅通及安全, 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在日常生产中, 要对支护进行检查, 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重要的支护, 它们关系到整个井下的安全, 因此要定期维护, 检查采面顶板安全质量问题, 排查一切细小的危险和隐患, 从而保障采面顶板安全, 为安全采矿奠下坚实的基础, 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结语
井下采矿面临着复杂的内部、外部环境, 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大, 在众多事故中, 采面顶板引起的事故占据了大部分, 它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与煤矿井下生产工人的生命安全及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直接关系。煤矿井下安全事故会造成很大的伤亡及经济损失, 而这些事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采面顶板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由此可见, 加强对采面顶板的安全管理是井下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 加强对采面顶板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 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志明.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4 (23) :30-32.
[2]王龙彬.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 (1) :38.
[3]蔡露平.煤矿井下开采中的采面顶板管理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5 (15) :172.
论小煤矿采矿新技术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煤矿开采;新技术
1.采矿新技术在乡镇煤矿中的意义
在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地方煤矿发展的需求下,小煤矿开采技术的改革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立足于中国煤炭发展战略所必要的技术储备,立足于煤炭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重点从事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跟踪产业科技前沿,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采矿新技术在小煤矿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
2.乡镇煤矿开采适用的采矿新技术
在许多地区,由于乡镇煤矿生产能力较小,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变化大,且很多为急倾斜煤层和薄煤层,给开采带来较大的困难,研究和开发新采矿技术,提高矿井的高产高效,更为重要。在乡镇小煤矿中,单一长壁采煤方法已趋成熟,现主要发展的有放顶煤采煤技术、急倾斜煤层采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和小阶段爆破落煤等采煤方法。
2.1炮采放顶煤采煤技术
(1)滑移支架放顶煤采煤法:滑移顶梁由顶梁和支柱两个部分组成,前梁和后梁通过顶梁和前梁弹簧钢或导向槽连接,支架的支柱为液压单体柱,数量2-5个不等。与顶梁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此外,前梁前端可安装的探梁或挑梁,后梁尾端可安装尾梁。滑移顶梁支架比较安全可靠,可自移,质量轻,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安装,成本低,适应性强等。在中小性煤矿中得到广泛的推广运用。采用这种采煤方法开采的煤层厚度为5m以上,主要为倾斜和急倾斜煤层。工作面长度一般为60-80m,最长达105m,采高通常为5-10m,工作面循环进度0.8m。滑移支架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偏低和稳定性较差。(2)二型钢梁放顶煤开采:二型钢梁放顶煤上作面支护采用二型钢梁、单体液压支柱对棚架设,工作面采用放炮落,人工破网放煤,采放分别进行。在煤层赋存条件变化较大或技术水平较低的地区、乡镇煤矿使用较好。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二型俐梁对棚支护,每对棚5根支柱,主粱为一梁三柱。副梁为一梁二柱。主副梁间距150mm,对棚间以为600mm。最大控顶距3.4m,最小控顶距2.4m。采用放炮落煤、一般布置双排眼。放完炮后及时移主梁。打临时支柱。做到及时支护,爆破后人上装煤。工作面输送机采用可弯曲刮板箱送机和带式输送机。采用全部培落达处理采空区,随着移副梁放顶煤,顶板逐渐自然下沉,垮落,以完成放顶工作。放顶煤采用分段、多轮作业方式,放煤口布置在刮板输送机斜上方0.3m-0.5m左右。以人工堵口控制放顶煤量。采取间隔多次将顶煤充分放出,放煤后要及时调整歪斜棚梁,保证支柱有力,顶帮牢固。见歼堵口必要时打支柱以加固挡歼。
2.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将工作面倾角变缓,工作面较长,从面具有缓斜、倾斜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简单、掘进率低的一系列的特点,此采煤法利用掩护支架把工作空间与采空区隔开,大大简化了复杂顶板管理工作,为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作面煤炭自溜,减轻劳动强度。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一般适用于开采倾角大于印。
厚度2-6m煤层,理藏稳定,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的煤层。此采煤法工作面区段高度取决于煤层倾角大小,沿倾斜变化情况以及采煤技术条件,一般30m左右,煤层赋存条件好,构造简单时,可加大到40m-60m。回采过程中,回风巷中不断接长支架,进风巷不断拆架。当工作面推至采区上山附近时,布置收作眼,逐步将支架下放成水平位置,然后全部回收。掩护支架的结构:钢梁长为3.0-3.2m,钢梁的规格应根据支架的宽度选用,钢理绳可用直径20-30mm的旧钢绳,钢绳长为20-30m左右。钢绳数根据支架的宽度确定,宽度在3m以下的选用2-3根,3m以上时,可采用5-6根。钢梁上辅设2-3层竹笆。
2.3小阶段爆破落煤采煤法
小阶段爆破落煤采煤法是将区段内煤体分成多个小区段进行开采的“三无”,(无人员、无设备、无支护)工作面开采的采煤方法。小阶段爆破落煤采煤法一般适用于开采倾角大于400,厚度3.5-7.5m煤层,顶底板不易滑落的不规则的煤层,低瓦斯矿井。其特点:安全性好,回采工艺简单,工效高,但回采率低,通风系统复杂,风流分配困难。落煤方式:采用煤电钻在小平巷内打眼爆破,每区段内的炮眼一次打眼一次起爆。顶板管理:沿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30留5m切顶煤柱,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内20m超前支护。
2.4刨煤机采煤方法
刨煤机开采技术是首次成功进行中等及薄煤层开采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刨煤机的切割速度可达到3m/s,切割功率超过2x400kW。根据煤的硬度,每刀截深可达到250mm。目前,工作面输送机和刨煤机均采用了智能驱动系统,加上可靠的支架控制系统,这一切都有利于实现工作面采煤的全部自动化。刨煤机开采系统非常简单。刨煤机机体由一根无极绳牵引,从工作面端头开始沿导轨滑行割煤。导轨焊接在可弯曲恺装工作面输送机上。与滚筒采煤机不同的是,刨煤机是根据可弯曲恺装输送机的平面“找平”的,不需要专人在工作面负责此项工作。可弯曲恺装输送机的推进过程由电动控制装置控制,另外,支架前移过程也实现了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这一切实现了整个开采系统的全部自动化。刨煤机(即基板式刨煤机)是用于特薄煤层开采的,最小开采厚度可达到0.6m,靠近采空区一侧的刨煤机导轨及其附件被焊接在PF4工作面输送机上,可实现更高的稳定性,便于维修和操作。上部导轨允许快速进人上部和下部刨链,而加固的底部导轨是由优质结构钥制成的。为了防止减产、粉尘生成和部件的磨损,安装有效的刨煤机水平控制系统以适应各种起伏的煤层变化。
3.结语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探讨 篇12
近年来,中国煤矿行业快速发展,其对于保障中国民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各领域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各地区煤矿采矿量越来越多,但受到技术落后、采矿设备损坏、自然灾害、煤矿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煤矿采矿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情况,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应结合煤矿采矿特点,高度重视煤矿采矿安全管理过程,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防患于未然[1]。
1 煤矿采矿事故发生原因
1.1 管理水平低
很多煤矿企业不重视采矿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煤矿采矿工艺越来越复杂,各种安全事故频发,而安全管理水平低是煤矿采矿频繁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并且还有一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明确,煤矿安全防护要求低,安全管理监督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全面掌握煤矿采矿进度和应用技术,使得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表面化、片面化、形式化的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安全管理作为保障,必然会影响煤矿采矿的生产效益。当前,中国政府部门对煤矿采矿安全管理有明确规定,然而一些煤矿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采矿监督管理执行不到位,采矿现场缺少专业化的安全技术指导,使得煤矿采矿工作纪律涣散,采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直接影响煤矿采矿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2]。
1.2 采矿技术落后
近年来,中国煤矿行业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煤矿行业的生产发展模式远远滞后于其发展速度,粗犷型发展模式不仅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而且严重制约了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究根结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煤矿采矿技术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给采矿工作埋下很多安全隐患。煤矿是中国重要的基础资源,其分布比较广泛,但是各个地区的煤矿在技术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一些煤矿企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滞后、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煤矿采矿仍然采用传统的开采和勘探技术,甚至某些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在实际采矿过程中整改和防护不及时,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某些煤矿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和短期经济效益,使用出现明显破损或严重老化的技术设备,紧缩采矿技术和设备投入,使采矿工作人员在煤矿采矿过程中面临很多危险[3]。
1.3 采矿安全意识淡薄
对当前中国从事煤矿采矿的工作人员进行整体分析,其综合素质和专业采矿技能参差不齐,虽然煤矿企业中有一些经过专业培训和正规教育的采矿人员,但是没有经过正规采矿技能培训的务农人员居多,而这些人员往往是煤矿采矿工作的主体,其采矿安全意识淡薄,采矿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安全操作,经常出现一些工作上的疏忽,严重影响煤矿采矿安全。思想意识是煤矿采矿安全生产的关键,近年来,中国政府部门对于煤矿采矿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煤矿采矿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但是每年仍然会发生一些触目惊心的煤矿事故,而发生这些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多是由于一线采矿工作人员态度不认真、设备操作失误、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按照标准的采矿步骤和生产程序进行操作造成的,使得煤矿采矿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矿难事故,给煤矿企业和人民都造成巨大的损失。
1.4 环境复杂恶劣
煤矿采矿工作环境非常复杂,再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矿井生产工作面临着各种危险情况,虽然中国很多地区煤矿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当地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非常复杂,一些地势低洼的矿井,当发生降雨时很容易出现大面积积水,随着煤矿采矿深度不断加深,容易出现井壁下陷,矿井被大量雨水渗透,发生严重的矿井坍塌事故。同时,煤矿采矿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瓦斯和火灾事故,煤矿具有良好的燃烧性,再加上矿井中温度很高,通风性差,一旦遇到明火很容易发生火灾,而且矿井中瓦斯含量很高,瓦斯是一种易爆、易燃的物品,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若采矿处理不当,易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4]。
2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策略
2.1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煤矿采矿安全管理水平,应积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在规章制度中明确煤矿采矿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流程和要求,并且编制客观公正的安全管理评价机制,在煤矿采矿工作过程中积极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准确评价,分析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解决。由于煤矿采矿工作操控难度大、危险性强,采矿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和可变性,因此应严格控制煤矿采矿工艺,采矿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标准采矿步骤和规定程序,规范自身操作,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失误率,并且有效监督煤矿采矿安全管理过程,煤矿企业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适当加大在安全采矿方面的投入,引进一些先进、成熟的采矿设备或装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管理。
2.2 平衡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应注意平衡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放在煤矿采矿的第一位,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煤矿企业的生产发展离不开经济效益,然而只有保障煤矿采矿的安全生产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稳定经济收益和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但是煤矿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平衡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常抓煤矿采矿安全生产,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积极改进采矿工艺,不断提高煤矿采矿生产率,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5]。
2.3 扩大安全宣传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离不开每个工作人员的努力,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应积极扩大安全宣传,始终将安全放在煤矿采矿工艺的首位,加强煤矿采矿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在采矿生产过程中规范操作,加强学习交流,熟练掌握煤矿采矿安全生产知识,借鉴成熟、先进的安全管理和生产经验,全面了解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相应规章制度,坚持按要求采矿生产,提高煤矿采矿的安全性,推动煤矿企业快速发展。
2.4 引进先进技术
为了保障煤矿采矿的安全,应积极引进先进、成熟的技术,当前煤矿采矿顶板环节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因此应积极完善这个阶段的科技手段,在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中积极应用各种电子计算机、电子通讯设备等现代化科技,例如应用矿井自动化通风监测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矿压监测系统等,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矿井自动化通风监测系统可以根据矿井实际通风量进行自动化调节,一旦通风量过少还可及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积极采取应急措施,保障矿井的通风量。考勤管理系统便于煤矿企业全面管理矿工进出矿井,实时掌握下井和上井的矿工,一旦煤矿采矿发生安全事故,可以准确掌握矿工人数,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救援。通过应用矿井矿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矿压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一旦矿压超出安全范围,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解决处理,保障煤矿采矿生产安全[6]。
2.5 加强安全防护
煤矿采矿发生安全事故的一个原因是安全保障设施不健全、设备损坏老旧,针对这个问题,煤矿企业应加强煤矿采矿的安全防护,采购新型采矿设备,在矿井中布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一方面提高煤矿采矿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煤矿采矿事故发生率。
3 结语
煤矿采矿安全事故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给煤矿企业造成较大损失,更重要的是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而当前煤矿采矿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煤矿企业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应特别重视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从多方面严格落实安全管理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吴海滨.浅谈煤矿采矿与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2011(25):376.
[2]余艳.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111-112.
[3]张润明,林刚.浅谈煤矿采矿与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35.
[4]赵军.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7):101-102.
[5]吴振芳.有关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4(14):277.
【煤矿采矿】推荐阅读:
煤矿采矿工程06-04
煤矿工程采矿技术08-06
超强煤矿采矿许可证延续申请报告资料07-15
煤矿露天采矿——防爆破事故的安全对策措施11-09
采矿生产07-28
采矿行业08-01
采矿影响08-11
井下采矿09-27
采矿技术10-28
采矿团队管理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