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设施(通用12篇)
废水处理设施 篇1
工业产业是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形式, 长期以来, 保障工业污染达标排放是我国环境监察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 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完善废水处理设施的监管是环境监察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1 废水处理设施监管现状
1.1 设施运转率较低
就目前我国的污水排放企业而言, 大多都配备了符合其废水排放规模的废水处理设施, 同时, 在环保部门对工厂建设的审批过程中, 治污设施完备也是检验工厂建设资格的重要要素之一。许多企业将治污设施建设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但仍有一部分企业为了满足一己之私, 降低生产成本, 在工厂通过审批后将废水处理设施闲置, 直接将污水排入地表或当地水域。
1.2 治污与排污费用的比例不均
普遍而言, 企业污水治理的环节较多, 每个环节的资金消耗较大, 同时,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有可能对排污效果造成影响。因此, 从废水产生至处理过程中的所有工艺环节都要认真对待, 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治污的成本。而废水处理设施从运转到药剂投放等各个环节的资金投入均很大, 其总价更是超出了排污收费, 多数企业考虑到成本与效益的比例问题后, 宁愿缴纳排污费来加大污水排放量, 也不愿启动废水处理设施。
1.3 对废水处理设施的监管不力
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工业污染源头企业越来越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保部门的工作量。我国大多数县级环保部门从事环境监察工作的人员在40人左右, 而所需监管的污染企业成百上千, 导致废水处理设施的监管效能大大降低。同时, 环境部门的检查通常采用定时、定点的监管形式, 手段单一, 难以对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监管压力。许多企业在摸清环保部门的检查规律后, 采取相应对策, 在检查中开启废水处理设施, 检查后停止运转, 应付检查的现象非常严重。
1.4 废水处理设施操作人员的素质较低
虽然许多企业将排污治污列入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中, 且对环境保护较为重视, 但因受到废水处理设施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 未能有效发挥设施功效, 导致设施的多数功能形同虚设, 进而影响了废水处理效果。比如, 许多企业因设施操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和专业水平较低, 导致废水处理设施气浮装置不起作用、生化池菌种死亡失效, 使废水通过设施后并未发生本质改变, 直接排入地表或当地水域。
2 废水处理设施监管的新思路
2.1 建立健全企业排污管理机制
想要使企业排污管理整饬, 就必须转变企业思想。应加大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增强企业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 使排污企业重视污染治理工作。企业内部要定期组织废水处理设施操作人员参加技术培训, 确保设施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废水处理流量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宏观掌控处理前、后的水质参数。因废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多固定的机械设备, 因此, 在运转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能。针对这种情况, 应制订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独立电表核准机制, 以电表用电量作为衡量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转情况的依据。在具体落实中, 可将独立电表安置在厂区外, 保证检测人员不进入厂区便能了解企业治污设施的运转状况。此外, 为了防止企业通过废水处理设施空转应付检查, 应建立水污染治理药剂验证制度, 掌握厂区的生产量、排污量与药剂量之间的比例, 要求企业实行购买药剂的发票必须经环保部门验证后方能入账的监管制度, 以全程统计企业药剂的使用量, 从而对企业排污进行有效管理。
2.2 合理规划排污收费
目前, 我国排污收费的力度较小, 许多企业经过长期衡量, 宁愿选择支付排污费, 也不愿加大对治污设施的投资。这反映了排污与治污费用比例不协调的问题, 排污费用收取计量标准过低是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该问题给污水集中处理的水务部门带来了难题, 导致污水集中处理压力过大。因此, 合理上调排污收费标准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应合理规划排污收费, 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从而提升污水治理设施的利用效率。
2.3 加大对废水处理设施的监督检查力度
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具有法律效力, 企业一旦违反环保条例, 便相当于触犯了国家法律。因此, 环保监察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在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 还应增加暗访、抽查的次数, 消除企业的侥幸心理, 这是对废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应对企业实施全天候动态监督管理, 从而对企业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应对设施运转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排查, 同时, 对废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岗位技能培训, 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 以保障废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 进一步提升治污质量。
2.4 提升废水处理设施操作人员的素质
工业污染治理设施操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型工作, 是保障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许多企业将此职位作为“闲差”, 安排一些老弱病残员工充当操作人员, 这种做法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污水的达标排放。为了进一步保障达标排放, 企业内部应加强对废水处理设施操作人员的管理, 严格按照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文化水平进行岗位安置。在选定操作人员后, 还需经过环保部门的考核方能上岗, 同时, 环保部门也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
参考文献
[1]马顺君.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优化运行[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14.
[2]钟江涛.百乐克污/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J].南方农机, 2004 (06) :22.
废水处理设施 篇2
一天晚上七时许,某小区业主罗先生4岁小孩发高烧,夫妇二人心急如焚,忙开车去医院治疗。当车行至车库出口道闸时,值班保安员示意停车、收回停车卡,但对方毫不理睬,而是加大油门撞开道闸栏杆飞驰而去,道闸栏杆被撞弯曲变形损坏,无法正常使用。保安马上向分队长报告,请上级协助解决。管理处主任到场后,根据保安的汇报和现场分析,并调取业主和车辆登记资料核对,排除了偷盗车的可能性,判断业主肯定有急事,决定等业主回来后再心平气和找业主解决,并提出以下处理意见1)以理服人;(2)按价赔偿;(3)理解业主。
两小时后,业主一家三口回到小区,主任首先对小孩病情表示关注和慰问,看到小孩并无大碍、大人焦急的心情已平静下来后,便就撞坏道闸栏杆一事征询业主处理意见。谁知未等把话说完,罗先生就打断说:车场保安员动作太慢,我急着去医院,撞坏栏杆不是我的责任。主任耐心解释:小孩有了急病,您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但事先您并没来电话说明原因,不认识您的还以为是盗窃车辆。按《业主公约》规定,损坏公物要赔偿,您看是您自己处理,还是管理处帮您处理由您付款?
废水处理设施 篇3
一、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总体情况
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共拥有垃圾处理设施26座,总设计处理能力13680吨/日。其中,转运站7座,填埋场16座,综合处理厂2座、焚烧厂1座。填埋、堆肥、焚烧三种处理方式的比例分别为:84.6%、4.6%、10.8%。2009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669万吨,较去年减少0.55%,日产生量1.83万吨,其中城八区垃圾产生量44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郊区垃圾产生量22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87%。郊区垃圾清运量、处理量较去年同期均有上升,郊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步提高。
二、北京市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监管执行情况
(一)国家相关政策及监管标准
2004年、2005年,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建城[2004]225号),《关于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建城[2005]154号),要求各部门充分认识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与运营监管的重要意义,并切实加强垃圾处理场站的质量监测和运营监督。
北京市从2002年就开始组织制定全市垃圾粪便处理设施检查考核标准并进行运行监管。随着监管经验的积累和设施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2008年在原有检查考核标准基础上,根据国家及地方新颁标准修订完成第四版检查考核标准,并于2008年7月1日开始实行。新标准整体上分为生产运行、环境保护、安全与应急三项,监管思路、重点更为突出。
2004年至2005年,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简称市渣土处)起草了北京市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环境监测和运行管理共五项地方标准,于2005年4月28日开始实施。通过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规范全市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作业标准,推进环卫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使得设施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008年,北京市建设完成市属8个垃圾粪便处理设施在线监控系统,对厂界大气、外排污水、工艺运行等实时在线监控;并于2009年2月将在线监控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在线监控系统在设施监管工作中的应用,标志着北京市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监管向科技化迈进了一大步,全市环卫设施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监管内容
对全市正式投入运行的共39座垃圾和粪便处理设施进行监管。一是环卫信息管理与成本核算,对环卫数据报送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对环卫运输记录单的填写、逻辑进行考核。根据全市垃圾流向要求对各设施实际处理量及超额情况进行考核。二是对设施作业质量现场检查,包括工艺运行、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内容。三是环境监测管理,对定期和在线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考核评价。
除日常检查外,每年开展设施重点专项检查,包括雨季迎防汛、污染防控、安全运行、重大节日联合专项检查以及专家评价等,进一步丰富监管方式,完善全市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监管工作。
(三)发布评价报告
按照月、季考核周期,编制全市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运行评价报告,上报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并经市政府同意后通报相关区县政府和北京环卫集团。通过评价报告对设施作业量、作业质量、污染控制和安全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一是警示潜在的风险,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二是促进信息公开,使各相关方及时了解信息,特别是政府和公众。
(四)加强指导与培训
以“考核与指导并举,监管与服务并重”为指导思想,在做好检查考核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设施管理新思路和新举措,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薄弱环节及重点问题以技术指导函的形式进行专项指导,并建立跟踪机制,最终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闭合管理体系。
三、监管工作成效
(一)设施工艺完整性逐步提高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运营和监管双方之间已逐步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一方面监管工作促进运营单位自主创新、改进技术工艺、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设备配备水平,在计量、工艺、环保、智能监控设备上不断完善以达到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垃圾处理水平的提高,也促进监管方强化人员培训、更新监管办法、严格监督制度,从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二)加大污染防控,促进设施节能减排
近几年,政府不断加强设施污染防控工作,建设和完善除臭系统、渗沥液处理设施、填埋气收集利用设施,大力推进设施节能减排工作。截至目前,全市26座垃圾处理设施均建有或正在建设较为完善的除臭系统,垃圾卫生填埋场增加包括调节池、渗沥液处理系统、填埋作业面、环场周边喷淋的综合臭气控制措施。全市16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中11座已有和正在建设渗沥液处理设施,其余填埋场的渗沥液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保证渗沥液达标排放。6座大型垃圾卫生填埋场均建有沼气收集利用系统,其中5座实现沼气发电,其余中小型垃圾卫生填埋场均建有沼气火炬点燃处理系统。
(三)设施运行管理人员素质整体提高
随着垃圾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目前垃圾处理行业已和人们心目中传统简单的垃圾处理方式有了很大不同,目前正朝着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大幅迈进,因此对于从事垃圾管理的人员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设施管理人员主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熟知本行业相关法规、标准。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同时,近几年环卫行业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在环卫管理和作业部门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北京环卫正在打造一支有经验、懂技术、会管理的工作队伍。
四、进一步做好垃圾处理设施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市场化发展,垃圾管理工作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已发生较大变化,政府环卫行政管理向三大职能转变:一是健全和完善环境卫生的行政管理构架;二是强化政府行政的规划、法规、政策、标准职能;三是切实履行好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质量的监管职责。在新的市场化条件下,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的管理格局变化,才能创造出更高的效率。
(一)从设施建设入手,提高设施工艺完整性
正确处理好设施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理顺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体制,做到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促进设施长远可持续发展。一是明确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责任,加快设施建设进度。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区县自行协调相关区县或企业落实设施建设,同时制定鼓励政策,调动区县积极性,加快设施建设进度,包括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市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鼓励政策,设施建成后的运行补助政策,调整生活垃圾异地处理环境经济补偿政策。二是新建或改、扩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应同步建设在线运行监管系统。包括在线环境监测、在线计量称重、主要运行工艺参数及主要工艺环节视频实时上传等,并与市级环卫设施运行监管平台对接。三是建立行业内环卫设施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建设单位应依法组织相关单位和市市政市容管理行政部门进行竣工验收,除依法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办理质量监督备案外,同时向市市政市容管理行政部门办理工艺运行监管备案,经批准后方可投入试运行。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制度。四是对从事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的企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选择有一定从业经验的运营商,对于保证垃圾正常处理,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污染物达标排放都有重要意义。
(二)多部门形成合力,建立全市性监管体系
一是从横向上整合全市资源,建立多部门监管工作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修订与政府监管职责相适应的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形成全市统一的设施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大市容、大环境、大卫生”和“全社会、全行业、全过程”的管理理念。二是从纵向上建立市、区两级监督机构。各区县建立与市级相配套的监管机构,保证人员编制,提高监管人员岗位技能,培养专业化和有责任心的监管队伍。三是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做到信息公开、透明,设施与居民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四是建立监管专家储备库,指导、帮助设施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三)充分依托科技监管手段,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适应垃圾处置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监管体系的要求,如何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已成为新的挑战。要运用综合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质量。如现场监管采用夜查、设施互查、专家检查、移动环境监测车等灵活多样的检查方式,力争提高检查效能。非现场检查要充分依托科技化监管手段,建立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系统,实现计量称重、环境监测、视频等实时监控,实现设施全面监管、全程监管、全日制监管。监管机构可通过网络设备实时监控设施日常运营状态,及时对设施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监测,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规范设施工艺作业流程,强化工作人员严格作业意识,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效果。同时,利用网络传输的及时性和便捷性,提高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决策能力。
(四)建立全市生活垃圾物流及经费结算调控平台
产生生活垃圾的区县需要跨区域处理生活垃圾的,由市市政市容管理行政部门根据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进行有效物流调配,指定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及处理量,统筹优化全市生活垃圾流向和流量。建立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应急机制,确保紧急或特殊情况下生活垃圾的正常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经费调控结算平台,设立专用账户,归集市区两级垃圾处理相关资金,统一结算垃圾处理费、异地处理费和补偿费,并且建立生活垃圾处理阶梯价格机制,即按照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控制目标来核定各区县生活垃圾产生量,超出核定部分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由产生区县政府按照超量价格承担费用。
(五)建立市容环卫监管综合评价系统平台,形成对区县垃圾管理和市容环境卫生的综合评价
要整合、完善现有市容环卫管理系统和考评体系,建立一套涵盖内容全,同时又突出重点,综合反映区县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指标的考评系统,纳入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监管信息平台及时向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发布,可以做到信息公开,使各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信息,从而建立各环节联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使用先进技术手段,使复杂问题能够有效、快速解决。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把北京发展的目标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因此打造适合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的环境友好型垃圾处理设施,是今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始终应遵循的原则和努力的目标。
北京市垃圾处理工作现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对于垃圾处理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现在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变革与巩固相依。而作为首都市容环境的维护者,我们运营监管部门承担着打造城市整洁、优美市容环境的硬任务,必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依靠科技手段、闭合管理、真诚服务,打造客观、公正、高效的监管信息平台,实现设施科学有效监管,构筑首都绿色城市。
乳制品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实例 篇4
该厂原有一套废水处理设施,主要采用SBR工艺处理,由于企业生产量和产品类型的变化,同时处理站设备年久失修, 原有工艺已不能保证出水的合格排放,故需在原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最终通过对原水水质的分析,我们采用 “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该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在进水CODCr= 500 ~ 2000 mg / L时,出水CODCr≤300 mg/L,稳定达标排放,系统CODCr去除率达85% 以上,出水水质 优于国家《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 ( GB8978 - 1996) 的三级排放标准。
1工程设计
1.1废水水量水质及处理标准
该项目废水排放口经三天连续监测,得出排水水量分别为196 m3/ d,243 m3/ d和232 m3/ d; 考虑远期产量可能增加,因此设计处理流量Q = 300 m3/ d,即q = 12. 5 m3/ h。
监测显示废水进水污染物中的CODCr为252 ~ 2424 mg/L, p H值为7. 74 ~ 11. 63,水质浓度变化特别大,最终确定设计进水水质及处理出水标准见表1 ( 其他污染物指标进水浓度低于排放标准,因此未作考虑) 。
1.2工艺流程及特点
1.2.1原有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2.2改造后工艺流程
1.2.3原有处理工艺特点及存在问题
原废水处理站生化部分采用SBR法,SBR法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优点是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剩余污泥量少,占地面积小。其缺点是自动化控制要求高; 排水时间短( 间歇排水时) , 并且排水时要求不搅动沉淀污泥层,因而需要专门的排水设备 ( 滗水器) ,且对滗水器的要求很高[2]。
原废水站SBR工艺其进水、曝气、静置、排水等过程都采用人工手动控制,操作非常麻烦; 出水未采用滗水器等专门排水设备; 由于年久失修,SBR池内原有的生物填料结块严重, 影响生物正常生长。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同时调整了产品类型,因此原有处理系统完全不能正常运行,出水水质经常不合格,但同时存在场地受限等因素,只能在原有的构筑物基础上进行技术整改。
1.2.4改造后工艺特点
改造后工艺主要考虑的是乳制品废水尽管生化性很好,但如果单纯使用好氧生物处理法,不仅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较高、操作复杂而且出水不能稳定合格排放,不合理。因此改造后在好氧生物处理前增加一水解池,采用水解/好氧法处理乳制品废水。
水解/好氧法的特点是将前段水解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水解段DO不大于0. 2 mg/L,好氧段DO = 2 ~ 4 mg/L。 利用水解细菌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从而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3]。
水解/好氧法的优点是: ( 1) 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 2) 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 3) 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
水解/好氧法的缺点是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了运行费用。另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水解段难以保持理想的DO状态,影响反硝化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4]。
1.3主要构筑物及参数
( 1) 格栅井利用该厂原有的格栅井,更换原来的粗栅条改为栅网,主要起拦截污物和垃圾的作用; 不锈钢筛网1. 0 m × 1. 5 m,栅格间隙2 mm。
( 2) 调节池与水解池共建,利用原调节池和预曝池,有效池容115 m3,水力停留时间9 h; 配套设备有回流污泥布水系统1套、1. 5 k W自吸泵2台 ( 1用1备,流量15 m3/ h,扬程12 m) 、生物填料50 m3。
( 3) 接触氧化池利用原有SBR池中4格中的3格,有效容积100 m3,水力停留时间8 h; 配套设备有4 k W鼓风机2台 ( 1用1备,流量3. 3 m3/ min) 、高效辫带式填料80 m3,AFD曝气盘63个。
( 4) 沉淀池利用原有SBR池中4格中的1格进行改造,有效面积10 m2,水力停留时间2 h; 配套设备有1. 1 k W污泥泵2台 ( 1用1备,流量6. 3 m3/ h,扬程20 m) ,斜管填料8 m2。
( 5) 污泥池有效容积12. 5 m3。配套设备有40 m2厢式压滤机1台、螺杆泵2台( 1用1备) ,加药装置1套。
2系统调试和运行
废水处理站改造完成后,先后经过单机调试、联动调试, 各项设备参数达标后,进入生化调试阶段。
生化调试主要为水解池和接触氧化池内的微生物培养和驯化。水解池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池污泥作为接种污泥, 接触氧化池采用分次投加浓缩菌种的方法,同时进行培养驯化。
调试过程中对各工序进出水进行COD检测及微生物镜检, 当出水水质稳定后,驯化结束进入试运行阶段。
3运行效果
试运行期间,我们对该处理站的进出水进行了24 h不间断连续监测COD和p H值变化 ( COD检测采用在线COD检测装置,p H采用p H试纸检测) ,结果显示 进水COD在514 ~ 1525 mg / L,p H值为5. 5 ~ 10. 0间,通过处理后出水COD稳定在250 mg/L左右,p H值为6. 5 ~ 8. 0之间。
为了检测各处理工序的效果,我们对原水、缺氧池出口、 好氧池出口、排放口等位置作了COD( 重铬酸钾法) 的检测,结果如表2。
4工程验收
工程已通过当地环保局验收,监测结果如表3。现废水处理站24 h连续运行,运行状况稳定,出水水质透明,优于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 1996) 的三级排放标准。
5经济效益分析
改造工程总投资约39万元,其中土建改造费约5万元,设备等费用约34万元。
改造后废水处理站运行费用0. 61元/吨,包含人工费、电费、药剂费、日常维护费、折旧费( 10年) 等,少于原水站的运行费用 ( 约1. 10元/吨) 。
6结论
( 1) 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水解 - 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乳制品废水,能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COD、BOD、SS等污染物。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操作管理方便,系统CODCr去除率达85% 左右,BOD5去除率达93% 左右,处理后出水优于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 1996) 的三级排放标准。
( 2)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采用辫带式填料以及AFD微孔曝气盘,实际运行表明该填料安装方便,微生物挂膜快且效果好; AFD曝气盘单盘通气量大,溶氧效率高,充氧均匀,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针对乳制品废水特点,采用“水解-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简洁、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在进水CODCr=500~2000 mg/L时,出水CODCr≤300 mg/L,稳定达标排放,系统CODCr去除率达85%左右,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排放标准。
道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总结 篇5
道县人民政府
(2007年7月22日)
我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在省、市“三年办”的关心指导下,全县上下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把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概况
我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位于东门乡东门村马道子。项目总投资10988万元,厂区占地面积59.3亩,累计铺设截污干管64.59公里,雨水管网9.1公里。污水处理厂区已于2009年12月10日投入试运行。污水处理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处理工艺,一期工程建成后污水处理能力为2万吨/日,现日处理能力为1.45万吨。该项目服务县城18.7平方公里14.8万人排水区域的污水处理。
二、污水处理运营情况
1、环保治污设施管理情况。一方面,确保污水处理质量。2009年12月10日试运行以来,我们加强了对污水处理排放的监管,严格把好质量关。县规划建设局对污水处理厂实行行业管理,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对污水处理厂加强了质量监管,厂内安装了COD、氨氮、流量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并有完善的设施运行记录、工艺记录、进出水水质检测记录。排污口设置规
范,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有效地改善了我县县城的水质。另一方面,确保设施运营安全。成立了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规范化运营管理。通过岗位定岗定责,明确职能,细化了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规范完善了运营记录、化验记录、减排档案,严把质量关,切实做到稳定达标排放。目前,进水提升泵、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机、脱泥机等各项治污设施运行正常,各项运行记录、化验记录、减排档案等记录准确、齐全。
2、进出水水量及水质情况。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均达到了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CB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其中COD设计年减少量2044吨;氨氮设计年减少量164吨。2010年元至6月份,实际日均处理污水量为1.448万吨,负荷率为72.4%,已处理污水262.53万吨,COD削减量为455.27吨。
3、机构及财务运行情况。
人员配置方面,污水处理厂内共定员2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技术人员8人,工人14人,操作工作执行三班制,职工上岗前都进行了上岗培训。
财务管理方面,污水处理厂在建设、经营期间,我们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收支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核算,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较好。污水处理费收取及拨付方面,2009年4月开始收取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为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按用水量每吨收取0.4元,收取费用全部转作地方政府投资,用于
污水处理厂建设。投入试运行后,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6]47号),准备从2010年底调高城区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向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按生活用水0.8元/吨收取污水处理费,收到的污水处理费全部作为污水处理厂营运经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污水处理厂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一是进水浓度浠、COD排量少,与污水处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污水处理厂运行投入大,资金短缺。现在每月运行需要投入43.8万元,而我县现在按每吨0.4元收取污水处理费,每月只能收取10.2万元,运行费用财政每月亏空33.6万元。
废水处理设施 篇6
摘 要:通过对新农村社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水质进行分析,采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中相关标准要求,出水可作为绿化用水,基本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满足了新环保法要求;不仅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能源综合利用,还可改善工农生活环境,响应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在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方面,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生活污水;污染物零排放;新环保法
1 设计内容
根据前期收集的相关资料及市场调研,结合我公司的自身情况和特点,为新农村社区研发了集污水处理收集及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外型尺寸8×2.4×2.5m, 材质为不锈钢,污水处理量40-48m3/d。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绿化用水标准,做到污染物零排放。
2 采用的标准及设计原则
2.1 采用的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02)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T2932-1999)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
2.2 设计原则
①满足整体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
②整体布局合理、紧凑;
③从各方面考虑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运行费用;
④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方便维护;
⑤污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应急性、可满足水质、水量的变化,常年保持稳定,并考虑突发事故状态的各种应急措施。
3 工艺流程设计及说明
本设施能处理厕所、淋浴、洗漱、洗衣、厨房等产生的综合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好;污水处理收集及处理工艺如下:
污水综合处理后的出水达到绿化用水标准,各指标如下表。
工艺流程说明:
农村生活污水经格栅去除较大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内进行水质水量调节;经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缺氧池进行有机物降解,有利于进一步好氧处理;缺氧处理后的污水自流进入好氧池(MBR池),经过好氧(MBR)降解和截留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后由泵抽吸至消毒池,污水经过紫外线消毒后自流进入中水回用池,出水可作为绿化用水。
工艺设计详细说明:①格栅。主要用于拦截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的正常运行及有效减轻处理负荷,为设施的长期正常运行提供保证。②调节池。由于污水的排放极不规律,来自各时的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因此调节池能使污水处理系统连续稳定地运行,同时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③缺氧池。缺氧池主要利用缺氧反硝化作用来去除硝态氮。缺氧条件下,兼性异养细菌利用或部分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替代分子氧做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质。同时,将硝酸盐中氮还原成气态氮,至此完成了反硝化反应。④MBR膜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以膜单元取代二沉池,所有的悬浮物和胶体都被膜分离截留,污泥的沉降特性不会影响到出水水质。另一方面,膜分离单元增加了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提高了生物降解的速率,同时也降低了负荷率(进水污染物负荷/生物量,即F/M比值),并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产生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利用膜组件的固液分离作用,基本上可解决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问题。
4 设备功能特点
①全自动运行,无人值守,重新投入运行启动时无需调试、无需适应时间;②采用PLC模块化设计、制作控制,方便管理和维修,通用性强,故障率低;③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同时设施具有良好的通风设计,空气清洁循环、能源综合利用,做到污染物零排放;④封闭式结构,使用寿命长,对周边环境无影响;⑤整体吊装运输,箱室结构,方便搬迁和运输、具备车载结构功能。
5 结论
①通过对新农村社区应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对新农村社区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标准中绿化用水标准,出水已全部综合利用,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②通过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将新农村社区生活污水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不仅减少了周边地区因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COD、BOD、SS等的排放量,有效地保证地下水源,同时为生活区绿化提供灌溉、浇撒用水,节约了水资源。③实践证明, 该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的研究不仅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能源综合利用,还可改善工农生活环境,响应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在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方面,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刚.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1984,6(3):39-44
[2]肖锦.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废水处理设施 篇7
一、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现状
1999年以来, 盐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城镇污水处理列为民办实事工程, 切实加大投入, 加快污水管网、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 着力改善城镇水环境, 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 全市9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 日COD削减量达35吨左右。目前盐城市区和所辖7个县 (市) 已有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 其中市区建成城东、城南和市开发区共3座污水处理厂, 大丰市建成城北、开发区共2座污水处理厂, 东台市、建湖县、射阳县、阜宁县分别建成1座污水处理厂。累计投资达8.65亿元, 总设计处理能力达23万吨/日, 已建成污水管网总长度达242.85公里, 现日处理量为17万吨, 每日削减COD达35吨左右。
(二) 污水处理成效显著, 城镇水环境得到改善。全市9座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厂自运行以来, 运转良好。各污水处理厂严格控制运行参数, 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出水水质基本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一级标准B标准。2008年, 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达74%, 实际污水处理总量达6300万吨, 削减COD量13202.37吨, 出水水质达标率接近99%。大丰城北污水处理厂、射阳县污水处理厂等部分设施运行负荷率超过80%。主要污水处理指标BOD、COD、SS、PH等均能达到国家综合一级排放标准, 大大降低了污水对全市水环境的污染, 对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再提速。目前全市正在建设之中的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共计13项, 全部建成后, 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近30万吨/日, 每日削减COD增加到近80吨左右。今年市政府出台了《2009年度全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 全市将投入8亿多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全面治污。市区启动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城北污水处理厂和市开发区河东污水处理厂建设, 同时全面推进污水管网建设, 努力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东台市污水处理厂、大丰市城北污水处理厂、大丰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射阳县污水处理厂、建湖县城北污水处理厂、建湖县城东污水处理厂、阜宁县污水处理厂纷纷新上二期工程, 江苏丰港生化水处理公司污水处理厂、滨海县润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响水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在加快建设之中。
二、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网、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污水收集能力受到制约。由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泵站等设施建设滞后, 尚未形成完整的污水收集处理网络系统, 难以保证城镇污水及时足量收集, 导致污水收集能力与设计处理能力相差甚远, 污水处理厂实际生产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以盐城市区为例, 目前市区自来水日供应量约17万吨 (含向周边乡镇供水约2.5万吨) , 每天产生的污水量约10.2万吨, 但实际能够通过管网收集进厂处理的每天只有7.6万吨, 污水处理率不足75%。各县 (市) 城普遍存在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足、“吃不饱”等现象。
(二) 投融资渠道不宽, 建设和运行经费严重不足。一方面,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市区城东污水处理厂曾经作为市区污水项目的银行贷款主体, 为缓解城东一、二、三期工程建设资金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污水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只有国家和省对新开工项目补助, 但这一渠道是不确定的, 项目能有多少资金, 都难以确定。另一方面, 现行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偏低。目前市区污水处理费标准依据自来水用水量按0.93元/吨水征收, 2009年可征收约3170万元, 而城东、城南两个污水厂的运行费用需2770万元, 需偿还的国债本息530万元, 需偿还的银行贷款本息1100万元, 硬缺口1230万元, 呈现倒挂现象, 已不能满足市区污水处理厂运行和项目建设的需要。
(三) 监管主体缺失, 难以对全市污水处理实施有力、有效的管理。目前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 除盐城市以外均已建立了供排水管理机构。多年来, 盐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与管理一直由市建设局污水处理工程筹建处负责, 抽调有关人员临时负责实施政府污水处理项目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各县 (市) 污水处理监管或由建设部门或由水务部门负责, 也未有专门的监管机构。由于缺乏明确而有效的建设与管理主体, 全市供排水规划、排水许可等工作难以实施, 直接影响全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 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 监管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近几年来,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城镇供排水管理、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费征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实施意见, 但地方配套的相关政策、规章未能配套跟上, 特别是污水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排污许可制度、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特许经营制度等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 导致污水管网建设滞后, 施工中矛盾和困难较多, 执法监管缺乏依据, 乱排放现象难以得到有效制止。
三、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 提高思想认识, 坚持把污水处理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正常运行是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是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每一个污水设施项目, 都事关节能减排工作大局, 直接关系到本地区“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能否完成。当前, 国家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投资拉动战略, 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如果在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按时建成投运, 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发挥效益, 导致总量减排指标不能按期完成, 将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且, 治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政府部门, 也需要社会各方面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作为当前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来抓好落实, 齐抓共管, 形成污水治理的强大合力。
(二) 进一步修订完善供排水规划修编工作, 科学、有序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和城镇规模进一步做大, 原有的城镇供排水规划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和完善。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按照“科学规划、厂网并举、管网先行、综合治理”的原则, 牵头组织设计单位对城镇供排水规划进行修编, 努力使污水处理能力适应城镇发展要求, 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 不留死角和盲区, 让盐城的水更清、天更蓝。
(三) 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主要制约因素。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要改变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单一投资的局面, 理顺收费渠道, 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有固定的资金渠道。要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力度, 集中力量主攻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 尽快实现收集系统全覆盖, 收集污水全处理;要强化污水排放监管, 按照“污水者付费, 利用者补偿, 破坏者恢复”的原则, 对排入污水管网的污废水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 实行排水许可管理制;要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 尽快出台《盐城市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保证足额征收, 实行专款专用。针对现行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与污水处理成本差距较大的状况, 可以适当提高征收标准, 将污水处理费由0.93元/吨水上调到1.15元/吨水左右, 以弥补污水厂的运行费用和偿还贷款本息的资金缺口。
(四)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增强污水处理工作活力。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等部委《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精神, 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工程的市场化、产业化建设, 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上,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采取多种方式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目前国内通行的模式是采用BOT或TOT形式, 污水处理厂区与管网分离建设, 管网由政府投资, 厂区建设则通过授予特许经营的形式, 以公开、公平的方式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投资者建设和管理污水处理厂。采取这种方式, 一方面可以拓宽融资渠道,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另一方面, 可以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确保建成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 同时还可以鼓励采取转让产权或特许经营权的方式, 回收建设资金, 用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以及今后的设施维护工作。盐城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可采取BOT模式招商建设, 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可实行TOT招商, 整体转制。招商改制收回资金应用于弥补市区污水设施建设资金缺口, 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 保证市区污水得到全面收集和处理。
废水处理设施 篇8
针对以上问题,云南省政府日前决定加快省内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到2013年底,云南省新建成或改建248个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实现全覆盖的目标。云南省政府要求省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确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限时办结、联合审批,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要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搞好资本运作,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要对应建设项目下达,作为国有资本金纳入工程建设成本,云南省和州市政府各占50%。
云南省政府要求各州市要尽快组建投融资主体,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再融资,将供水、排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实施统一招商或由现有企业建设和经营,建立良性互动的投融资体制。
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分析处理中心 篇9
1 中心系统构成
中心由车-地数据传输系统、地面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数据分析诊断系统和展示系统组成 (见图2) 。
车-地数据传输系统将检测数据按紧急程度分级分类从检测列车及时传输到地面数据中心, 加快了对严重病害的响应速度。
地面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基于海量检测数据的分级存储管理和分布集成体系结构, 利用数据预处理技术、数据仓库数据组织技术, 构建了满足工务、弓网、电务等各专业的历史检测数据高效存储管理平台, 在线存储能力达到120 T, 对检测数据、相关设备的基础信息和维修作业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数据分析诊断系统是数据中心的核心应用系统, 通过工务、弓网、通信和信号数据分析诊断系统, 以及动力学仿真、数据挖掘等工具, 利用基础设施状态评价方法及特征量提取方法、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及弓网耦合模型仿真、车辆/轨道系统综合安全评判方法、轨道不平顺状态预测方法等, 实现基础设施状态的分析评价和变化趋势预测, 提出维修养护建议。
展示系统基于GIS, 形象化显示检测列车运行的位置速度信息、基础设施状态和分析结果。
2 检测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诊断系统
检测数据管理系统以C/S模式, 提供检测数据入库、备份、预处理和数据导入等功能。数据分析诊断系统实现日常分析和高级分析, 主要包括大值管理闭环跟踪管理、区段质量评价、单元质量分析等, 以及利用仿真工具、数据挖掘和其他综合分析方法进行的高级分析功能。日常分析功能以B/S模式支持网络化访问;高级分析为用户提供后台分析服务。轨道检测数据管理和分析诊断系统的功能结构见图3。
(1) 检测数据管理。进行检测数据预处理和数据管理, 功能界面见图4。
(2) 大值跟踪管理。进行大值基本信息和处理状态动态显示、条件查询、关联查询 (见图5) 。包括大值反馈信息、处理建议、处理结果、作业效果等信息的链接, 以及检测波形、历史偏差、设备台账等的关联。
(3) 偏差趋势分析。对轨道几何超限个数、晃车个数、公里扣分、优良率等轨道质量指标趋势分析。可以以折线图形式显示线、段、车间、自定义区段等的统计汇总和变化趋势。还可以使用红黄绿指标抽象表征区段质量的各种统计指标, 红黄绿色块代表小区段线路质量好坏程度, 分析质量变化趋势 (见图6) 。
(4) 重点区段识别和分析。利用偏差集中度图识别统计全线历史偏差重复出现集中程度 (偏差集中度) , 用于发现病害多发区段 (见图7) 。
(5) 偏差高发区段的发展情况分析。利用偏差散点图展现偏差的数据分布情况, 分析偏差升级程度 (见图8) 。横坐标为检测里程, 纵坐标为偏差值与标准值差和标准值的比。
(6) 基于GIS的可视化展示。基于GIS进行轨道状态和大值查询和展示 (见图9) 。展示轨道状态TQI、公里扣分、优良率等的红黄绿指标, 对可能影响安全的大值信息、处理状态进行展示和跟踪管理。
3 检测数据中心的应用
利用铁道部办公网, 为铁道部、各铁路局、段提供轨道、弓网、电务检测数据及数据分析服务, 辅助各级维修管理单位发现设备质量问题、制定养护维修计划和评估维修效果。支持日常检测数据分析、定期检测报告撰写、联调联试数据分析、专项数据分析及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
(1) 日常检测数据分析。通过网络化访问, 为用户提供日常检测数据分析服务, 包括数据偏差/病害管理、查询、统计汇总、趋势分析等。
(2) 定期检测报告撰写。定期分析报告主要包括日报、月报、季度报和年报。日报主要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大值病害进行重点分析, 发现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月报是对基础设施的质量状态进行综合分析, 应用各种评判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同时大值病害进行跟踪分析;季度报和年报分析状态变化趋势, 对比同等级各线路的状态特点, 发现当前基础设施质量状态的主要问题。
(3) 专项数据分析。对检测中发现的各种典型问题或现场发现的特殊情况, 应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 (如时频分析、谱分析、仿真分析等) , 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深入分析, 形成专项分析报告 (如百公里平均大值个数变化趋势 (见图10) 、路基沉降分析 (见图11) 、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特殊区段抖动分析、晃车原因分析 (见图12) 等) 。
(4) 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联调联试过程中, 利用轨检车、接触网检测车、电务试验车及综合检测列车获取了大量的轨道、弓网、电务等基础设施状态检测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及时诊断和分析, 为现场联调联试过程中设备的养护维修提供了重要依据。
4 结论
检测数据分析处理中心首次建立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统一高效管理的数据平台和数据分析诊断智能化平台, 实现了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状态评价、趋势分析与预测、辅助维修决策等功能, 并已在全路提速干线和高速铁路日常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依据高速铁路“重检慎修”理念和“全面测量、综合分析、细化方案、精细修理”的作业原则, 为达到高效率、低成本、保安全的运营维护目标提供支持, 提高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维护管理水平。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措施 篇10
关键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改善措施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方面不断加大, 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大量规模不等的污水处理设施在全面各地相继建成。早在2010年时, 我国污水处理率就达到了60%, 在污水处理设施基层的数量众多的操控者在确保污水符合要求排放上尽到自己的职责, 为改善自然环境奉献自己的力量, 但是平常工作过程中工作者的自身安全同样是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问题。所谓污水处理, 主要是指通过适当的工艺手段保证污染水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甚至是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在这一处置过程中污水通过了物理、化学、生物等板块, 这其中程度不等的安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近些年经常产生的污水处置设施运行事故就是最好的例证。由此可见, 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中常见事故隐患的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只有切实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才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继续发生。
2 污水处理设施常见的安全风险
运行管控中污水处置设施常常产生安全事故甚至人员死亡事件, 所以我们应当对该体系加以整理与剖析, 明确污水处理设施常见的一些安全隐患。污水处理系统涉及到污水收集系统、处理输送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后勤保障系统等内容, 其中污水处理设备在搜集社区亦或城市污水以后加以集中处置, 保证污水符合有关排放要求后才能够排放。对于一套污水处理设施构建, 立足于流程的层面, 具体经过的时期主要有设计论证时期、构建时期、运行管控时期, 污水处理过程中任一处置板块乃至处置设施均或许存在安全风险。
从近几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的基本情况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并未达到设计出水的要求, 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人工湿地、微动力等处理设施, 这主要是因为微动力耗电设备回流泵和风机等运转失常, 没有及时清运人工湿地中的枯枝败叶, 未能及时跟进处理设施的监管与维护。抽查中, 还发现了其他一些问题, 比如雨污不分流、污水处理系统纳管系统不够完善等。此外, 关于日常维护资金的管理也不够到位, 运行过程中对填料和滤料需定期更换, 还需维修渗漏的池体和破损的管网, 这些都依赖于经费支持。
处理池、格栅间、加药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是污水处理的主要单元, 其中污水处理中环境最差的单元要属格栅间和污泥处理系统。格栅除污机和栅渣输送设备是格栅间的污水处理设施, 格栅对污水中的漂浮物进行拦截去除后通过压缩对这些拦截物进行打包外运。污泥脱水机、污泥浓缩罐和污泥输送机是污泥处理系统的主要设施, 通过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初沉污泥以及二沉污泥进行浓缩和脱水促进泥饼的形成, 然后再将污泥外运到填埋场或是将污泥用作土壤改良。加药系统涉及到污水处理设施及药剂的仓库贮存和药剂溶解槽以及计量泵等等, 用于消毒的二氧化氯、臭氧、用于促进污泥絮凝的絮凝剂和各种用于除磷的药剂等, 各种元素比例药剂的融合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此外药剂贮存不当也可能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这与送排风作业和气体浓度监测有着必然关联。污水处理设施中的主要单元之一是污水处理池, 这其中包括有沉淀池、好氧池和厌氧池, 敞口式的结构使得大量的处理设备能够被置于处理池当中, 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检修以及不定期的更换, 避免人员跌落和溺水等事故的发生, 杜绝操作不当引发的各种问题。
电器设备漏电或误操作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是控制系统极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如同人类大脑一般, 污水处理设备的管控体系经过对管控体系操作对设施运行情况与操作管控流程加以调节, 利用指令的发出完成操作。所以提升操作的精准性是特别关键的, 通常误操作的出现是工作者操作过程中精力不集中或是方法不熟练所致, 这就需要避免疲劳作业, 通过强化培训等方式避免事故发生。
3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改善措施
运行管理阶段污水处理设施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设计及建设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把好污水处理质量需要从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等环节入手, 切实做到防微杜渐, 尽可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针对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 应对措施的提出需要从细节处出发, 设计阶段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对设计和建设施工结合考虑, 将人性化管理落实到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期运行当中, 而建设阶段更应把好质量关, 杜绝任何误操作情况。比如某污水处理设施设计为全地埋式, 施工人员在建设过程中将一个管道预留口错开在处理池壁上, 并且这一失误在项目验收时并未被发现, 在正式运行的过程中处理池液位计故障出现, 实际水位远远超过设计水位, 甚至水位上升到错开的预留口处, 污水借助这一管口漫入地下设备间之中, 大量设备被淹没, 控制系统濒临瘫痪。因此笔者认为, 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管理阶段的改善措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 将安全操作培训落实到运行人员管理当中, 让运行管理人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方面, 积极组织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和理念, 学习的内容有《安全生产制度》、《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和安全技术规程》、《电器安全防护手册》以及《设备安全操作手册》等等。此外, 可借助培训考核的方式将安全管理工作程序以及污水处理基础知识让员工牢牢掌握, 通过安全意识的树立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保证污水处理设施能够高效、稳定、持续运行。在施工组织方面应当和交通、电力等设施维护相一致, 建立统一化的专门机制实施管理, 合理控制施工进度, 采用自负盈亏和有偿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2) 通过对应急处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达到对安全事故有效防范的目的。从污水处理设施复杂程度分析, 应急处理机制的健全需要从基本的程序出发, 将应急处理事故解决方案在可能发生事故的现场进行张贴, 并留下应急联系汇报方式, 让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各类事故的处置方式, 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快速处理, 避免事故问题的扩大化, 减少财产损失。定期检查也是应急处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针对格栅、管道窨井、出水井和集水井等每周检查一次, 对井内的沉积物及时清除, 及时扫除人工湿地里面的枯枝败叶, 避免水质出现恶化。针对一次污水收集管网系统需每月进行一次完整检查, 对破损的污水管道及时维修, 提高污水收集率。风机、水泵等设备每月检查一次, 必要的养护维修不可缺少, 每年还需更换或补种人工湿地中的植物以及污水处理设施顶部的绿化。
(3) 针对安全隐患定期进行深入排查, 切实夯实安全运行的基础。设计阶段, 在处理设备选择时应当尽可能倾向于运行可靠、处理效率高和操作简单的设备, 通过对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电器设计应当落实连锁控制、事故报警等功能, 确保排风换气设施的安全保障, 按照图纸设计要求严控质量关, 利用管理培训和业务培训促进人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按照《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的具体要求, 冬季严寒时需要做好污水处理设施各类设备的防冻维护和冬季润滑, 做好设备除尘、更换和紧固工作, 彻底除锈防腐, 保证应急通风系统和各项污水处理设施能够始终处于正常运行当中。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化工作涉及面广, 需要上下联动, 相互配合, 坚持规范化、长效化机制,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与考核方法, 只有合力形成才能确保工作层层推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在污水处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为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巨大推动力。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实施, 对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模式的探讨在促进污水处理效益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事故分析, 大部分事故是因为不合规操作或者不注重安全导致的。另外, 污水物处理技艺特别繁杂, 大部分运用地下亦或半地下方式的建筑让污水处理设备大部分处于半封闭乃至全封闭的状态, 多种类型的有害气体的累积致使中毒、溺水、爆炸等安全事故经常发生。除此之外, 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是污水处理的基本特征, 要保证污水处理运行安全和设施安全就必须制定有效的运行管理规程和安全操作模式,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教育和培训促进管理人员良好操作管理习惯的形成。最后, 从设计、建设和运行等方面把好污水处理设施质量关, 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达到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彦斌.滇池环境保护中的个人态度与行为——对滇池流域千名调查对象滇池环保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 2002 (01) :40~43.
[2]黄治平, 张克强, 胥福京, 等.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机制的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 (01) :1~5.
[3]徐锋, 郑晓华.奉化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的调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 (01) :14~16.
废水处理设施 篇11
关键词: 设施芹菜;优化施肥;硝态氮;生长及品质
中图分类号:S636.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1.002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Soil Nitrate Nitrogen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and Quality of Celery in Greenhouse
LU Shu-chang1, WANG Xiao-bo1, WENG Fu-jun1, WANG Rui2,XIAO Jian-zhong3
(1.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2. Agricultural Analyzing Center,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3. Wuqing Vegetables Service Station, Tianjin 30170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fertilization and optimized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and quality of celery and transprotment of soil nitrate nitrogen in geenhouse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ized fertilization could reduce the movement of nitrate nitrogen to soil middle and lower layer, reduce environmental risks. In optimized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the growth index, biomass, economic yield and quality were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yield increased by 11.4%, the Vc content increased by 65.6%, the soluble total sugar increased by 48.8%,the sugar acid ratio increased by 82.1%, the nitrate content decreased by 43.2%, and total acidity was decreased by 18.4%. The optimized fertilization woud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risk of fertilization, improve the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io, and had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improv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vegetable.
Key words:facility celery; optimized fertilization; nitrate nitrogen; growth and quality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设施蔬菜在我国发展较快,这对发展蔬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全国蔬菜市场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同时出现了许多障碍因素,如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产量,普遍存在过量施肥现象[1-2],造成了土壤质量恶化[3-4]、蔬菜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与资源浪费等现象[5-6],同时过量施肥对环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7-8],这些严重制约了设施菜田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增收。因此,研究合理施肥模式与施肥量,对于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4年8—12月在天津市武清区大孟庄镇后幼庄蔬菜基地大棚进行。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8 g·kg-1,全氮1.26 g·kg-1,有效磷105.1 mg·kg-1,速效钾433.8 mg·kg-1,水溶性盐含量0.379 g·kg-1,土壤质地为中壤。
供试肥料:芹菜专用肥(6.23-2.58-3.16,总养分量11.97%),尿素(N 46%),磷酸二铵(18-46-0),牛粪(0.5-0.3-0.87),菜旺肥(19-4-28),金冠肥(10-5-20)。
供试作物:芹菜,品种为文图拉,栽培密度为43.275 万株·hm-2。
1.2 试验方法
该试验设计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两处理。传统施肥处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N 60 kg·(667 m2)-1、P2O5 25 kg·(667 m2)-1、K2O 25 kg·(667 m2)-1,氮磷钾施用量按照基追肥比1∶1分配,追施2次;优化施肥处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N 35 kg·(667 m2)-1、P2O5 25 kg·(667 m2)-1、K2O 12.5 kg·(667 m2)-1,氮磷钾施用量按照基追肥比1∶2分配,追施3次。田间管理:2014年8月20号旋棚施肥,8月21号做畦,8月29号定植芹菜。小区面积60 m2,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2014年12月28日收获。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在芹菜生长的初期、中期、后期分别测定株高,叶片SPAD值,收获时测定产量,并采集不同处理样品。
样品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叶绿素、硝酸盐、单宁、总酸度等测定方法分别为折光仪法、考马斯亮蓝法、斐林试剂比色法、2, 6 一二氯酚靛酚法、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EDTA络合滴定法和酸碱滴定法等[9]。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 DPS 7.05数据处理系统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在芹菜种植之前,土壤中各土层的硝态氮含量情况是:0~3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最高,都在100 mg·kg-1以上;其他土层的硝态氮含量相近,且都远远低于表层土壤,都在12 mg·kg-1以下。在芹菜种植后,硝态氮含量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发生明显变化,两个处理在0~30 cm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最低,且都低于芹菜定植前的硝态氮含量,30~60、60~90 cm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基本一致,90~120 cm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最高,30~120 cm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都高于芹菜定植前的含量。传统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优化施肥处理。表层(0~30 cm)为芹菜根系的吸收养分区域,硝态氮被植物的吸收利用及随着灌溉水向下层淋洗,是其含量下降的原因。由于优化施肥处理养分投入量较低,所以其向下层淋洗,累积的量也相应减少,降低了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2.2 不同处理对设施芹菜生长的影响
在芹菜生长的初期,优化处理的芹菜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都略高于传统处理,但没有显著差异。在芹菜生长的中期,优化处理的叶绿素SPAD值较传统处理高出14.2%,差异达显著水平。在芹菜生长的后期,优化处理的株高、叶绿素SPAD值都显著高于传统处理,分别高出10.7%和13.6%,均达到显著水平,见表1。
2.3 不同处理对芹菜生物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优化处理显著提高了芹菜的总产量和经济产量,其中优化处理的经济产量达16.785 万kg·hm-2,较传统处理高出11.4%,其中茎叶重比重达到97%,根只占3%左右。
2.4 蔬菜产品品质分析
芹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硝酸盐、维生素C、单宁、总酸度等指标反映了芹菜的品质情况,其中Vc 是许多园艺作物的重要营养品质指标之一,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蔬菜的营养价值,进而影响人体健康。而硝酸盐是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前体,易诱发人体消化系统癌变,在蔬菜中应严重控制其含量[10],单宁、可溶性糖,总酸度与其口感有关。由表3可知,优化处理的芹菜的Vc含量提高了65.6%,可溶性总糖提高了48.8%,糖酸比提高了82.1%,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3.2%,总酸度降低了18.4%,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单宁含量差异不大。优化施肥对蔬菜品质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与大田作物相比,蔬菜作物的根系普遍分布较浅,根长密度低,养分吸收能力相对较弱[11],在设施蔬菜生产中为了满足蔬菜作物的快速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往往投入了过量的肥料。而过量的肥料并不能使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反而造成了产量和品质的降低[5]。过量的氮素造成作物体内和土壤中硝酸盐的累积[12-20],而硝酸盐在土壤中随水分的移动能力较强,在降水和灌溉的作用下进入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威胁水体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本试验中优化施肥处理较传统处理能使各土层中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减少养分向下运移、淋失,降低环境风险。同时芹菜的产量增加了11.4%,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3.2%。相对于传统施肥处理,优化施肥处理的芹菜在各生长时期的株高、SPAD这两长势指标都更好,这可能与传统施肥处理施氮过高,抑制了其他元素的吸收有关。在品质指标中优化处理使芹菜的Vc含量提高了67.4%,糖酸比提高了82.1%,其结果与王小波等[21]、高伟等[22]的研究结果相似。综上,优化施肥措施能很好地促进芹菜生长,提升芹菜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 YAN Z J, LIU P P, LI Y H, et al. Phosphorus in China's intensive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s: over fertilization, soil enrichment,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2013,42(4):982-989.
[2] 曹文超,张运龙,严正娟,等.种植年限对设施菜田土壤pH及养分积累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2 (18):134-141.
[3] 余海英,李廷轩,周健民.典型设施栽培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及潜在的环境效应研究[J].土壤学报,2006, 43(4):571-576.
[4] 任涛.不同氮肥及有机肥投入对设施番茄土壤碳氮去向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1.
[5] 董洁,邹志荣,燕飞,等.不同施肥水平对大棚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12):38- 41.
[6] CHEN Q, ZHANG X S, ZHANG H Y, et al. Evaluation of current fertilizer practice and soil fertility in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the Beijing region[J].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2004,69:51-58.
[7] 曹志洪.施肥与大气环境质量-论施肥对环境的影响[J].土壤,2003,35(4):265-270.
[8] 郭金芝,金东日,杜长青,等.施肥对大棚蔬菜地土壤水及地下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2):156-159.
[9]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 [M]. 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社,2000.
[10] 李明悦,朱静华,廉晓娟,等.钾肥不同用量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2):46-48.
[11] 陈清,卢树昌. 果类蔬菜养分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
[12] 邹国元,王幼珊,邢礼军,等.施肥对芹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75-177.
[13] 赵俊,董晓飞,赵美华,等.不同施肥组合对晋菜3号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9(12):36-38.
[14] 新楠,卢树昌,王小波.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土壤氮及磷累积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3(6): 183-186.
[15] 赵沛义,段玉,妥德宝,等.施肥对甜菜产量、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6):199-202.
[16] 康云艳,张春兰,张雷,等.不同施肥处理对出口青花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6):63-67.
[17] 郭守春,邹国元,左强,等.不同施肥条件下花椰菜氮肥供需平衡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2(S1):281-287.
[18] 邵庆华,张瑞林,项鹏宇.不同施肥量对结球大白菜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5):16-18.
[19] 王凯,孙碧恺,姚颖,等.土壤调理剂对设施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环境效应影响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6):55-58.
[20] 程季珍,巫东堂,亢青选,等.山西设施菜田土壤养分状况及蔬菜平衡施肥[J].山西农业科学,2005(3):58-61.
[21] 王小波,卢树昌,王瑞,等.蚯蚓粪与蛭石结合对设施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北方园艺,2014(18): 63-66.
废水处理设施 篇12
伴随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快速发展的城镇, 水污染问题突出。以污水处理设施为代表的大量的环境设施在近10年时间建设完成, 设施水平迅速提高。
但是, 水环境效果并没有因为设施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显著改善。清华大学水环境治理机制课题组专门对江苏江阴和深圳龙岗这两个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区域进行了专题调研, 对目前中国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污水处理常规建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两种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模式
(一) 流域系统规划型:深圳龙岗
深圳市龙岗区于1993年建区, 是深圳市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 总面积844.07平方公里, 总人口450万, 1999年经济生产总值160.1亿元, 2008年经济生产总值1485.85亿元, 为1999年的7倍多 (按不变价计算) , 远高于全国同期2.3倍的增长速度。龙岗区污水处理设施也是从1999年后开始大力建设的, 1999年之前只有布吉河3万立方米/日采用氧化塘工艺的污水处理厂 (1993年建成) 。
深圳市从惠州东江取水, 而龙岗河与坪山河的排水至惠州。为解决两条河流的影响, 1999年5月深圳市环保局成立两河办, 并委托中国环境科学院做龙岗河与坪山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此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是从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角度出发, 沿河流建设污水处理厂, 并建设截污干管, 从入河处拦截污水并进行处理。
截至2009年底, 深圳市龙岗区已建成8个污水处理厂, 处理能力65.5万立方米/日, 累计投资7.2亿元, 均采取BOT、TOT与委托运营三种模式进行市场化运营。在建11座污水处理厂, 处理能力为119.5万立方米/日, 计划投资23.46亿元, 预计到2010年末全区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85万立方米/日;建成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91.42公里, 累计投资6.9095亿元, 在建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298.1公里, 计划投资22.211亿元, 预计到2010年末, 全区将建成配套干管389.52公里。
(二) 污染源责任模式:江苏江阴
江阴市多年位居我国百强县三甲之列,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0亿元,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20万。北枕长江, 南近太湖, 地处苏锡常“金三角”的几何中心。工业污染源废水达标率、各污水处理厂总体水质达标率分别达93.3%和92.6%。铺设污水主管道382公里, 累计超过1300公里, 城市生活污水综合处理率达85%以上。
在乡镇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江阴市按照治污责任的行政区划原则, 将治污任务层层下移, 按照市、镇、村三级所形成的城市—乡镇—乡村区域体系规划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期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3年, 江阴市政府出台的激励政策规定:“按照市政府的要求, 在规定的期限内, 启动建设村镇万吨级以上的污水处理厂, 由市财政给予300万元的补贴, 每增加5000吨处理规模, 由市财政再增加100万元补贴。”这一激励措施, 迅速激活了江阴市村镇治污市场, 各个村镇争先恐后开始立项建设污水处理厂。
2004年, 当26座村镇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后, 为保证集中处理设施有效运行, 江阴市政府又出台实施了第二条激励措施:“在大力推进管网建设中, 根据铺设500米以下、2公里及2公里以上等接管距离, 每削减一个排污口, 由市财政奖励5万~15万元。”这一管网激励措施的出台实施, 又将全市村镇的治污投入转到铺设污水管网上来。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 各村镇以政府投资为主体, 加快了管网铺设的进度。
截至2009年8月, 江阴市共有污水处理厂27座, 设计处理规模37.1万立方米/日, 实际处理规模20.77万立方米/日。其中, 市区污水处理厂4座, 主要处理生活污水, 其他的2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 均为生活、工业污水混合处理设施。江阴市27家污水设施分别是政府投资、政企合资、民营投资、村集体投资建设四种模式。
二、两种不同模式的成因
两种污水处理治理模式由地方政府不同的环境责任定位和不同的财税体制所促成。
龙岗区隶属深圳特区政府, 但是行政地域在特区之外, 却在特区经济辐射之内, 经济在市、区政府统一规划下发展。1999年开始建设环境设施以来, 一直由区财政作为核心的责任主体, 由区政府统一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招标, 由区政府与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并由区财政统一安排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相对镇一级政府而言, 区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事权和财权上相对强势。2007年以后, 深圳市政府进一步上收了区政府的环境设施规划建设的权限, 也上收了污水处理费的收取和使用权限。因此, 目前在建的污水处理厂, 由市统一对龙岗行政区域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行招标。
江阴市是乡镇企业充满活力的地区, 经济在镇政府中的主导地位, 也强化了镇一级政府在环境设施建设运营中的责任。江阴治理模式在乡镇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具有代表性。在这一模式之下, 市人民政府将治理责任层层下放, 由镇政府主导环境设施的建设和规划, 也由镇政府进行治理模式的选择, 江阴大部分污水处理设施由政府主导, 涉及特许经营服务的合同也是镇人民政府与污水处理企业签署的。涉及政府投资和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的, 也由镇财政进行担负。
不同的环境治理模式也促成了不同的规划方式。龙岗区的污水设施是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 全区整体规划, 分布实施的。而江阴市只有统一的治理目标要求, 对设施建设则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布局。
三、两种不同模式的利弊比较
(一) 龙岗模式分析
对于龙岗模式, 存在明显的优势。首先, 统一的规划考虑了经济发展、流域协同、水的资源环境特征, 实现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合理布局, 利于在总体上协同, 从而从长远上可以发挥更好的治理功效。其次, 统一规划建设、系统运营招标可提高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龙岗目前的八个污水处理厂, 以及在建的和拟建的12个污水处理厂, 虽然有委托运营、BOT、TOT等不同模式, 但是这20个厂的6个 (投资) 运营企业都是具有行业经验和品牌的专业公司, 服务水平相对全国而言, 具有很高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成为专业运营服务的典范区域。再次, 污水处理设施的系统规划、品牌化运营, 利于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龙岗建立了专门的污水处理监管体系, 并且在2007年对一家运营企业因为违约终止特许经营服务, 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开终止的污水经营退出案例, 龙岗污水监管的经验值得深入总结。最后, 区政府统一规划建设, 也利于运营经费统一筹集和协调。
但是龙岗模式也存在明显的问题。首先, 污水设施的布局合理, 虽然利于长远发展均衡, 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调动镇政府的积极性, 简单依靠区政府。而区财政投资有限, 管网全部配套投资缺口较大, 使市政工程性质的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 使污水处理厂的系统优势长期没有得到高效发挥。其次, 为了在管网缺失的情况下维持污水处理厂的基本运营, 许多污水处理厂在旁边的河流中抽取河水, 不仅影响了污水处理厂整体效能的发挥, 也造成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负荷过低, 政府所支付的运营费用并没有发挥应有去除污染的社会效益。
(二) 江阴模式分析
江阴模式也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 环境治理设施围绕污染物的产生源头而建, 责任主体与设施主体相对一致。配套管网落实, 设施建成之初, 就在发挥较好的作用, 运营负荷高, 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其次, 建设效率高。镇政府作为主导, 一部分镇政府自主投资, 一部分私人投资, 资金落实快, 一个县级市就建成近30座污水处理设施。再次, 江阴模式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对污水设施的投资。调研发现, 许多非专业企业的资金进入了污水处理行业,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污水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最后, 设施因地制宜, 规模小, 针对性强, 见效快。
但是, 江阴模式存在更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正在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首先, 因为缺乏统一规划, 设施布局不合理, 规模偏小,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些设施面临淘汰。其次, 由于由各镇主导建设, 设施整体化水平差, 运营服务分散, 绝大部分运营主体为非专业公司, 技术水平低。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 太湖地区的排放标准面临全面的一级B向一级A的提标, 大部分设施越来越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需要。再次, 运营主体的分散使政府监管困难, 管理成本高。最后, 随着水环境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设施面临新的整合, 但是, 以乡镇为核心已经形成的多元化的复杂的运营结构, 对政府全面推进整体治理整合设置了障碍。
四、总结与建议
第一, 江阴模式是伴随经济发展自然形成的责任分割下放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营模式, 此模式很好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 能很快地完成设施建设任务, 快速落实减排任务指标, 但是存在遗留问题, 难以实现进一步升级。龙岗模式系统规划, 统一招标, 科学监管, 整体水平高, 但是没有调动乡镇一级政府的积极性, 工程和资金的系统性统筹存在缺口, 影响了治污的总体成效。而且龙岗模式达到总体成效所要求的初期资金总量大, 简单靠一级财政难以完成。
第二, 这两种模式作为特征和趋势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一部分政府在节能减排的重压之下简单下放责任, 正在形成江阴治理模式的特征。一些重点流域和区域则在国家统一推动下, 在国家转移支付的带动下, 统一规划, 过度上移责任和权利, 在系统性和持续性上考虑不周, 如果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大变化, 将使前期的大量投资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不能发挥作用。
第三, 过去十年, 江阴和龙岗是快速经济发展区, 也是环境设施的迅速发展区。在减排战略的整体推动之下, 全国范围内的县城以上都正在进入环境设施快速发展的轨道。如果模式选择不当, 将在全国范围内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各地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财税能力和建设体制, 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建设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