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结构后浇带

2024-09-18

超长结构后浇带(共10篇)

超长结构后浇带 篇1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内容,后浇带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最终使用情况。由于后浇带施工有其特殊的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控制。本文综合实践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进而有效减少由于后浇带施工技术问题而引发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推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施工实践证明,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沉降差异、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后浇带施工在建筑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建筑工程后期的结构整体性状态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工程的渗漏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总之,建筑工程必须对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握,以此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发展。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与作用

后浇带的设置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钢筋混凝土施工期间由于温度、收缩而出现的变形缝情况所进行的后浇封闭操作。通常情况下,后浇带会留置于裙房紧连高层的结构部位,后浇带的施工结构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保留,然后再采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最终形成一个相对连续性的整体结构形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情况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质量,但是后浇带处存在着断面大、钢筋密集,以及模板支设难度大等特点,所以有效的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解决沉降差。建筑主体和裙房的结构,以及基础设计成为一个整体,但是为了保证整体效果,在施工时需要采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等到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就能够直接完成大部分沉降量,这时在对连接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灌,高低层连成整体后的具体计算情况要充分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情况,所以需要相对较好的地基土。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调压力差、调时间差,以及调标高差等措施来进行调整。

其次,可以减小温度收缩的影响。混凝土在新浇时,其硬结过程中会出现收缩情况,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建成的结构非常容易出现受热会膨胀、受冷则收缩的局面,硬结收缩情况主要出现在施工后的1个月至2个月之间,而温度对结构的作用情况也是经常性的,一旦变形受到约束时,整体结构的内部就会直接出现温度应力,进而引发裂缝现象,而后浇带的设置则可以有效减少收缩应力状态,最终最大限度上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二、建筑工程超长后浇带的设置要点

整个建筑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后浇带的设置设计,而其设计工作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超长结构的后浇带施工的设计,后浇带施工设置设计情况的良好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根据实践经验,超长结构后浇带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遵循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设计的原则。后浇带施工时,坚持“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原则。所谓的“放”就是通过采取措施释放应力来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情况;所谓“抗”就是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采用混凝土填补建筑物的缝隙,最终达到能够抗衡没有完全释放的预应力的效果。

其次,严格控制超长结构后浇带的间距。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中涉及到的具体技术参数,以及施工先后顺序来进行后浇带的预留和设置。一般情况下,矩形构筑物进行后浇带设计的过程中,间距要控制在30m至40m之间最为合理,同时后浇带的具体宽度的确定要结合建筑的结构构造,一般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要控制在700mm至1000mm之间为宜。

最后,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位置的浇筑设置情况。后浇带在没有进行浇筑之前切勿拆除模板,为了避免建筑的梁板变形,要等混凝土强度、龄期达到规范要求再进行模板和支柱的全面拆除,同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整个结构受力相对较小的部位也要科学进行后浇带的设置。

三、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1. 强化后浇带的底板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底板混凝土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在其垫层上进行一层卷材防水层或涂膜防水层的施工,要注意防水层的垫层应该宽出后浇带两侧各300 mm的位置,这样才能够有效增强其施工后的抗渗效果、控制底板下地下水的涌入情况。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底板周围施工水、雨水流入后浇带的情况,要在后浇带两侧大约500 mm位置处来进行挡水墙的增设,其宽和高依次为60 mm、300 mm,然后对墙壁的两侧进行防水砂浆的涂抹操作。

2. 加强对后浇带浇筑期间的保护管理

后浇带浇筑期间的保护管理是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要做好后浇带浇筑期间的保护管理工作,例如后浇带预留完成后要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坎来进行加盖封闭,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相关污水的进入;后浇带基础底板的局部混凝土垫层的标高情况要进行约10 cm左右的降低处理,能够对沉渣进行及时的过滤处理。

3. 科学控制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要严格按照工程要求的规范和方案展开,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可能由于浇筑厚度较大以及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所引发的向外凸出情况,避免了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尺寸偏差、墙板漏浆,以及跑模的不良现象。

在展开混凝土振捣时要进行分层浇筑,有效防止浇筑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浆严重流失问题。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的规格为小振捣棒36 cm的长度,中振捣棒47 cm的长度。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状态,要尽量采用钢钎捣实,而浇筑混凝土后施工缝处理方法主要涉及到压力水冲洗和人工凿毛两种,一定要高度注意两种方法的具体使用时间。压力水冲洗一般在混凝土的混凝土浇筑后的3~6 h之间来进行,而人工凿毛在混凝土浇筑后的一天左右为宜。

此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具体依照先进行浇筑部分的混凝土的收缩的完成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在施工后的40~65 d为宜。在对后浇带的内钢筋进行浇筑时,要对施工缝进行充分的湿润操作,不能小于24 h。

4. 加强后浇带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在进行后浇带模板施工时,一定要确保其安装的牢固性,具体的施工质量情况要与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相符合;对于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材料必须具有完备的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原材料必须进行送检检测合格。同时在进行质量验收时,要对那些底板后浇带隐蔽工程进行图像资料的摄取,这样才能够避免相关问题的掩盖情况,图像的摄取情况要对地梁位置、墙板交接处等相关重要部位的具体清理状态进行全面反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后浇带施工,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收缩应力,而且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有效连接。建筑工程超长后浇带施工有其特殊的施工技术要点,所以想要保证其良好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检查工作,结合每一个工程施工的要点、难点展开施工方案的具体编制,在施工期间必须根据相关规范要求以及工程展开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后浇带的合理设置,最终达到保证工程良好使用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其胜.浅谈超长先脚底板后浇带施工工艺改进[J].中国科技信息,2012(14).

[2]姚泉智,王守贞.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J].四川建材,2011(01).

[3]郭玉龙.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l1(12).

超长结构后浇带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型的建筑项目日趋增多,超长地下室工程也越来越普遍。从笔者近十几年来参与的建筑项目来看,在大型的多栋(多)高层组成的住宅小区和多栋高层公共建筑群中普遍设置了大型的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师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解决地下停车、设备用房和人防地下室设置问题,均采用(多)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与地下车库(一层或多层)连成整体,长度达到100米至300多米,并要求尽量不设永久伸缩缝。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八章构造规定8.1伸缩缝表:现浇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在室内或土中环境下的最大伸缩缝间距是30米,此规定在大型地下室工程中很难执行,混凝土规范8.1.3条也规定当有可靠依据和措施时,伸缩缝间距可以放大。地下室设置永久伸缩缝对抗震不利给工程施工和后期使用均会造成困难,使用中永久伸缩缝的漏水问题很难解决,一些工程最后又把伸缩缝做永久封闭处理。

我们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对长度200以下的地下室一般作不设永久伸缩缝处理;长度大于200至300米的地下室实际工程中有的设永久伸缩缝,有的不设永久伸缩缝,设计中采用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结合设置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和主楼与裙房或地下车库之间的不均匀沉降,从建成情况看不设永久伸缩缝的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能满足设计要求,没有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和严重漏水的现象,实际使用效果良好。这些项目的建筑处理上室外地下室顶板上方均布置了庭院绿化,有较深的覆土厚度也对地下室起到了很好的保温保湿作用,有利于使用期地下室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在这里主要结合规范要求介绍笔者在超长地下室设计中对后浇带设计的一些体会:

一、后浇带的设计原则

1.1后浇带的相关规范和规定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2.2.3条规定 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每隔30~40米设置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4.20.2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应符合: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用于控制沉降差的后浇带,当沉降实测值和计算确定的后期沉降差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1.2后浇带的作用

从工程经验看,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大部分均为混凝土收缩裂缝,很多裂缝为混凝土早期裂缝,包括温度应力裂缝和早期收缩裂缝,结构长度对温度应力裂缝影响很大,通过设置后浇带,把结构分成多段,每段长度控制在30~40米,可以有效减少早期裂缝。后浇带的主要作用是释放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温度收缩应力,减少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初始裂縫。

1.2.1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

后浇带分伸缩后浇带(也叫施工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设置位置在主楼与裙房或地下车库之间,距离主楼边柱第一跨或第二跨;沉降后浇带应从基础开始,直至裙房或地下车库屋顶每层均设;沉降后浇带目的是为了控制主楼与地下车库之间基础应力水平不同引起的差异沉降,沉降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一般要求在主楼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毕且沉降观测稳定以后,有些情况下如主楼采用嵌岩桩基础根据沉降观测记录表明主楼的沉降在主体结构全部完工之前已经趋于稳定则可以允许提前浇筑沉降后浇带,方便施工;其他位置均按收缩后浇带设置,收缩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一般要求在60D以后;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带宽一般取800~1000mm。

1.3 后浇带的构造要求

1.3.1后浇带混凝土要求采用比主体至少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级(C5).限制膨胀率(水中14d)为3.0x10-4。后浇带范围内,板墙梁钢筋一般贯通不截断,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加钢板网隔断,有利于新旧混凝土结合。

1.3.2底板后浇带下宜留设落深100~150的抗水板利于施工垃圾清理和抵抗施工期间水位变化引起的水浮力;建议在外墙处后浇带的两端也建议采用混凝土的抗水板,目前施工单位习惯采用砖墙封堵两端后浇带,实际砖墙抗侧强度低容易被破坏导致外侧水土涌入后浇带,给后浇带的清理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影响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二、后浇带设置位置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2.2.3条规定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

2.1 底板后浇带

2.1.1底板后浇带设置时应尽量避开基础承台,避开集水坑和落深的设备用房基础,这些位置底板标高底,如果留设后浇带会增加施工难度。

2.1.3人防区应避开人防门和人防封堵处,以免切断钢门框。

2.1.4后浇带尽量拉直线在同一跨内布置,减少转折,便于止水钢板留设。

2.1.5底板和侧墙在后浇带迎水一侧附加防水卷材,侧墙后浇带外侧另加设防水护墙。

2.2顶板后浇带

2.2.1顶板后浇带应通过外墙后浇带和底板后浇带位置连续拉通,其他位置顶板后浇带应根据梁,板跨位置情况设置,后浇带应尽量位于构件内力较小截面处,可以和底板后浇带位置有错位.

2.3主楼周边裙房或地下室外墙距主楼边柱小于一跨或两跨时(距离小于等于20米)可不设沉降后浇带,结构整体浇筑处理。

三、后浇带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1有些设计人员在划分顶板后浇带时为了和底板后浇带位置对齐,出现顶板后浇带沿纵向剖断梁的情况,给后浇带施工造成很大难度.

3.2主楼外裙房仅为一跨时设置后浇带形成单柱悬挑结构,增加施工难度且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及时做好支撑使外侧裙房或地下车库的挡土墙失稳有可能导致倾覆事故发生。

3.3主要交通位置如坡道、楼梯间设置后浇带不利于施工交通组织。

3.4设计图纸应该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应将后浇带两侧的构件做好妥善支撑,充分考虑由于留设后浇带导致相邻结构的承载力变化和结构安全稳定问题。

3.5施工人员对后浇带两侧的支撑不重视,后浇带两侧梁、板处于悬臂工作状态。

3.6后浇带混凝土浇捣前施工人员对后浇带位置清理工作不彻底,导致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原有结构之间出现裂缝;后浇带混凝土浇捣前应对裸露松动的石子、浮浆及其他垃圾凿除清理干净,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清理钢筋浮锈并冲洗干净,后浇带两侧的断面须作套浆处理。

影响超长地下室混凝土完成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结构长度,环境温差,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外加剂质量,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早期强度控制,配筋率和钢筋直径和间距控制,振捣质量和养护条件等等,也有专家提出地下室可以采用不设后浇带而采用跳仓法混凝土施工可以获得良好的裂缝控制效果和经济效益,对此笔者还没有实际项目的经验有待在今后的设计中探索运用。

以上是笔者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完成的建筑项目的设计经验谈的对超长地下室后浇带设计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注:参考书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结构(地基与基础)

超长结构后浇带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

1 引言

建筑工程在施工时, 很多都会采用后浇带技术来解决实际项目在施工中的很多问题, 比如:沉降不均匀、温度的影响、钢筋等材料的收缩变形问题等等。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该技术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所以, 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成功与否, 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一旦该技术出现问题, 将会对整个工程的后期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工程渗漏的出现。这将直接威胁到工程的寿命长短。因此, 在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严格控制该技术的应用, 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2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控制沉降和钢筋混凝土的变形等情况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 所以一般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的钢筋混凝土变形, 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工程质量的影响[2]。为了保证后浇带最终能具有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形态, 一般将它的位置安排在裙房和高层最紧密相联的位置。也就是说, 超长结构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否成功的实施有很大的关系, 这一点在实际的工程当中困难较大, 因此, 在控制阶段需要非常严格的来进行这一技术的操作[3]。

为了解决沉降差、减小温度收缩给整个工程带来的变形影响, 我们引入了后浇带的施工工艺。虽然在进行主体建筑、基础的设计以及对裙房的结构进行设计使一般采取整体的设计效果, 但是, 为了设置后浇带, 一般选择先将它们暂时分开, 先进行主体结构的建筑, 当大部分的主体结构完成之后, 然后等大部分的沉降量完成, 再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4]。这样做可以调整附加内力情况, 而这一情况正是由后期的沉降差所引起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那就是温度的改变带来的工程变形的问题。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工程热胀冷缩, 这将直接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从而避免温度应力给工程带来的裂缝等安全隐患。而设置后浇带正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温度变化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提高工程抵御温度变化带来的变形问题。

3 超长后浇带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设置要点

对于一个建筑项目而言, 后浇带技术的实施必不可少, 因此, 想要使整个工程顺利的完成, 我们必须严格的设计后浇带, 而最主要的就是针对超长结构的后浇带设计。能否良好的设置设计后浇带施工直接决定了最终工程的质量。经过实际情况的分析, 我们可以由以下这几步来设计施工工程中的超长结构后浇带。第一, 依据施工相关的原则来设计。同时还要做到降低混凝土裂痕的发生几率。一般情况下, 我们可以利用释放应力的方法来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痕的几率。

其次, 超长结构后浇带的间距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施工中, 后浇带的预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技术参数在严格按照施工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设置, 以及施工先后顺序来进行后浇带的预留和设置。

最后一点, 就是要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设计。对于一个建筑项目而言, 我们必须先浇筑后浇带, 然后才能够将相应的模板进行拆除, 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变形的发生。所以, 必须等到混凝土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同时符合规定要求使才能够进行模板以及支柱的拆除。与此同时, 对于工程中比较薄弱的地区, 我们需要对其设置后浇带。

4 建筑工程中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4.1 强化后浇带的底板施工

在整个施工工程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 我们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处理, 比如:卷材防水层或者涂料防水层和施工垫层的设立, 同时还需要注意后浇带附加防水层的位置, 从而使整个建筑的防渗漏效果更佳好, 并且同时也可以避免地下水进入。除此之外, 我们还需要避免雨水和施工用水等的流入, 因此, 还需要在后浇带两侧500mm左右加挡水墙, 其宽度和高度为60mm, 30mm, 同时还要在挡水墙两侧涂上防水砂浆进行防水处理。

4.2 加强对后浇带浇筑期间的保护管理

想要提高整个建筑工程质量, 必须重视后浇带浇筑期间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建设人员, 在后浇带浇筑期间内要将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好, 并且还要保证污水不能够进入;除此之外, 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沉积物的处理工作, 所以, 一般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时, 我们会将基础底板的高度低于混凝土的垫层标高, 差值最少要在100mm左右。

4.3 科学控制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整个施工项目的过程当中, 我们需要依据项目规范和施工程序的要求, 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这主要是混凝土的厚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太厚一般会导致钢丝网模板侧的压力过大, 从而产生外凸的现象, 此外还会引起尺寸发生偏差、跑模和墙板漏浆等现象。因此, 对于过厚的混凝土构件, 我们需要现将其进行分层处理, 然后再逐层进行浇筑, 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振动棒与钢丝网之间的距离 (一般为800mm~1000mm) ,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严重的水泥浆流失问题。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振动压实, 一般情况会采用钢钎来帮助捣实。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 还需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第一种是压力水冲洗;第二种是人工凿毛。这两种方法虽然都可以进行施工缝处理, 但是, 具体的是有时间不同。除此之外, 混凝土的养护在整个施工当中不能被忽略, 具体的还要看先进行浇筑的那一部分的混凝土收缩情况。对于一般情况而言, 完成混凝土结构浇筑后的40~65d再浇筑后浇带内的混凝土。

4.4 后浇带质量控制和验收的加强

对于后浇带模板的施工, 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牢固性。依据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的相关规范, 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材料都必须具备完整的合格证明和产品相关技术说明书等等。同时, 在浇筑环节完成之后, 我们还需要将原材料送去检测。除此之外, 还需要在浇筑之前摄取相关的隐蔽工程图像数据, 从而防止相关问题的掩盖情况的发生, 这样才能进行全面反应。混凝土具有一致性, 也就是说, 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的产生, 从而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的强度。为了防止遗漏现象的发生, 需要将留置在抛石洞口的面层钢筋需要进行重新捆绑, 从而保证其绑扎到位。

4.5 混凝土养护

当白天和黑夜之间的温度差值较小时, 比较适合混凝土浇筑的实施。完成表层混凝土浇筑之后, 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保湿养护, 使其表面的湿润养护时间要在15天以上。同时, 还要注意延长周围模板的固定时间, 从而延缓混凝土的冷却, 使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除此之外, 还要注意沉降观测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将后浇带技术应用到施工项目当中, 不仅可以减小收缩应力, 同时还可以使建筑结构得到有效的连接。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我们需要注意对于超长结构的后浇带的使用, 需要注意其特殊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 结合要点, 每个项目施工难点都要展开具体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必须根据有关规范和具体情况对工程的后浇带进行合理的设置, 最终确保该项目具有良好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宏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09 (23) .

[2]陈建文, 林青周, 扬立新.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略谈[J].广东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9 (60) .

[3]吴培波.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 2012 (17) :196

现浇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篇4

摘要:后浇带是指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施工期间预先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强度高一级别的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结构 后浇带施工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其他有特殊要求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可参照本施工工艺进行现场施工。

2 施工工艺

2.1 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2.2 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

2.3 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板等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2.4 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UEA,掺量为12%—15%)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3 施工要点

3.1 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

3.2 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3.3 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3.4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3.5 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3.6 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

3.7 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3.8 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

3.9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应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4 质量要求

后浇带施工时模板应支撑安装牢固,钢筋进行清理整形,施工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无裂缝。

5 工程实例

5.1 某工程地下室3#幢楼先开挖至BA/(B-13)~(B-10)轴后浇带处,该部份与地下室底板、墙板一起施工,余下裙房、1#幢、2#幢按后浇带为界,类此施工。在塔楼与裙房间设计设置三条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必须待主体结构结顶后方可封闭。后浇带处钢筋保护:为防治后浇带钢筋长期外露而锈腐钢筋,采用在钢筋上涂刷素水泥浆来保护钢筋。

5.2 设计后浇带封闭时采用缓膨型遇水膨胀橡皮条止水,考虑到地下室后浇带露置时间较长及今后封闭施工时的实际困难,在图纸会审时建议设计院及业主在地下室底板、外墙板后浇带设置钢板止水板,并按以下方法处理:

5.3 施工流程

5.3.1 土方开挖:在后浇带的位置挖至相对标高时,将每条后浇带的总长之和一分为二,在分开处以2‰的坡度做一条暗沟,尺寸为300×400,以确保地下水能及时排向后浇带上游的集水井。

5.3.2 垫层:石块做好暗沟后,整条后浇带浇垫层,坡度边区为2‰,确保垫层面冲洗水能及时排出。

5.3.3 后浇带支模:待基础梁钢筋绑扎完后,在后浇带位置用泡沫堵实,两边用φ6钢筋焊好,将地梁安放到砖胎模中,再绑扎底板下皮钢筋,先将后浇带位置垫层垫好,两边用细钢丝网作模板外加木板带凹凸的卡子进行控制。将后浇带位置用φ10钢特制好,钢丝网达到强度后再绑扎上皮钢筋。

5.3.4 拆模:待地下室基础底板浇完后6小时,马上冲洗后浇带,水泥浆用高压气枪将泡沫冲出地梁,及时把后浇带清理干净。在上面增加夹板,确保杂物不进入及踩坏钢筋,在地下室剪力墙外侧砌130宽至顶250厚M5.0水泥砂浆砌墙,防止泥土进入。在墙下口留一个300×300的予留洞,让暗沟或PVC管的雨水排入墙外的集水坑。

5.3.5 后浇带的浇捣:后浇带的施工必须在主体结构完成且沉降基本稳定后方可进行,浇捣前应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施工:①清处后浇带内的杂物,凿除砼接触松散砼并凿毛交接面,浇水湿润,以保先扣浇筑和混凝土互相粘结牢固;②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检查并加固;③校正钢筋,对已上锈的钢筋进行除锈处理;④后浇带上的水必须清除干净。后浇带砼强度相对梁板(墙)砼等级提高一级,内掺水泥用量10%膨胀剂。

超长结构后浇带 篇5

1 后浇带的设置与施工

1.1 后浇带的设置及一般做法

后浇带是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用于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和沉降的一种临时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通常为每30~40m设置一道, 宽度为800~1000mm, 一般钢筋不切断, 且要配置适量的加强钢筋, 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2个月后 (如工期非常紧迫和有特别困难时, 也不得小于1个月) , 将两侧混凝土表面凿毛, 清洗干净再用比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 (宜用加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浇灌, 并振捣密实、加强养护。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宜布置在剪力较小的跨度中间范围以内, 且宜配置适量的加强钢筋, 如图1、2所示。

当箱形基础和筏板基础长度超过40m时, 宜每隔20~30m设置后浇带一道, 其宽度一般不小于800mm, 位置宜在距柱或距墙的中部1/3范围内, 其做法如图3所示。

1.2 后浇带的优缺点

设置后浇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可避免设伸缩缝, 施工方便, 节省造价。使建筑立面效果好, 有利于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使大底盘多塔建筑的大空间地下室连成一体, 更具优势。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 后浇带也有以下缺点:

⑴留于基础底部结构的后浇带, 需要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期间后浇带中将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 由于底部结构钢筋较粗较密, 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

⑵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 所到之处遇梁断梁, 遇板断板, 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 因而影响结构进度;

⑶在后浇带灌筑混凝土前, 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清理, 施工非常困难, 而有些结构混凝土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数月, 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 又由于浇筑时间差, 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的干缩大部分已于后浇带灌筑前完成, 因此, 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容易在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 设置施工后浇带的初衷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而后浇带处理不好却人为地在每条后浇带处造成两条贯穿裂缝, 从而引起漏水。

1.3 后浇带的工程实例分析

湖南某综合楼工程, 分为3个区:一区为商场, 地下1层, 地上5层;二区为办公综合楼由22层高层建筑和4层的多层建筑组成, 地下均为1层;三区为行政办公楼, 地下1层, 地上5层;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万m2, 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2万m2。基础长163.28m, 宽65.45m。由建筑功能的要求, 地下室连成一体, 采用大底盘多塔结构体系。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基+承台筏板基础, 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抗渗等级0.8MPa。考虑到地下室面积较大, 共设计了三横两纵的后浇带, 结构平面划分为10块, 后浇带的宽度为800mm, 后浇带的梁板构造同本文图1、2后浇带的做法。基础后浇带做法如图4所示。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 掺加限制膨胀率应大于0.03%的膨胀剂。并在所有地下室混凝土掺加了微膨胀剂, 其掺量按试验确定, 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应大于0.02%, 在地下室外墙混凝土中除掺加了微膨胀剂外, 还掺加了抗裂纤维。并对在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控制生产工艺、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振捣及养护作了严格的要求。

该工程已封顶两年时间, 基本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 但在地下室墙板上发现了几处渗漏现象, 经修补后, 至今尚未发现再有渗漏。后浇带的设置实现了地下室无沉降缝及伸缩缝的大空间结构, 但也出现了一些后浇带所带来的弊端, 如施工工期较长, 施工困难, 经济效益欠佳等。

2 膨胀加强带的设计与施工

2.1 膨胀加强带的做法

采用以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连续浇筑无缝施工技术, 不仅消除了如前所述后浇带施工带来的一些弊端, 还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 防渗性能, 同时缩短了工期, 节省了造价, 效果更为显著。

膨胀加强带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点:

⑴带宽2.0m, 带的两侧布置5mm的密孔钢丝网, 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隔开, 钢丝网垂直布置在上下层 (或内外层) 钢筋之间, 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 (或内外层) 钢筋之间, 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 (或内外层) 钢筋上。

⑵带内增设10%~15%的加强钢筋, 均匀布置在上下层 (或内外层) 钢筋上, 加强筋垂直分布于膨胀加强带长度方向, 两端各伸出膨胀加强带30d (d为钢筋直径) , 并固定在上下层 (或内外层) 钢筋上。

⑶带内采用设计强度等级比相邻非加强带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 外掺适量膨胀剂。

2.2 膨胀加强带的优点

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设置膨胀加强带, 不但有利于解决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对房屋结构安全的影响, 而且具有如下优点:

⑴构造简单, 施工方便, 周期短;

⑵材料用量较少, 易于控制工程造价, 经济性好;

⑶保持结构的整体性, 有利于结构抗震。

因此, 膨胀加强带在超长混凝土结构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并已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膨胀加强带的工程实例

某商住楼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建筑长68.4m, 宽32.1m, 高67.45m。原设计考虑到建筑超长, 在中间设计了一道后浇带,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为两侧混凝土浇筑后两个月填缝, 但由于:

⑴本工程结构复杂, 施工难度大, 后浇缝的保护、清理与凿毛非常困难;

⑵设计防水等级为一级, 采用后浇带施工, 留下渗漏水隐患;

⑶施工工期紧, 而设计要求后浇带的填缝需待结构两侧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方可施工, 影响总工期。

鉴于以上原因, 经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协商, 同意后浇带变更为膨胀加强带, 依据超长无缝结构技术, 膨胀加强带或后浇膨胀加强带的间距控制在40~60m之间, 总长控制在100~150m之间, 原结构设计图后浇带设计的间距和位置均可满足“无缝设计”膨胀加强带的要求, 膨胀加强带布置为原后浇带的位置。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和做法如图5、6、7、8。

本工程现场设有混凝土搅拌站, 使得混凝土连续浇筑得以顺利实现。这个工程采用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连续浇筑超长混凝土结构, 施工很便利, 比预计工期提前了20d, 在后期的施工和使用中没有发现裂纹, 经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抗裂防渗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建筑或构筑物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超长或双向超长结构, 如按传统技术每个工程须留少则几条多则数十条后浇带, 后浇带一般需经40~60d才能封填, 这样, 既拖延了工期又给施工带来麻烦, 且结构整体 (防水) 性不好。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施工技术的应用, 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施工规范, 用“膨胀加强带”替代了原来的后浇带, 减少了施工对后浇带处理这一繁琐的环节, 大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 加快了施工进度, 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国胜.建筑结构裂缝及加固疑难问题的处理-附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超长结构后浇带 篇6

中北春城三期 (二) 27#楼工程总建筑面积16923m2, 地下1层, 地上18层;本工程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外边长56.34m、宽13.64m, 因混凝土为超长结构, 为控制变形裂缝的产生, 原设计底板做一道后浇带。

经施工前研究分析, 设置后浇带会给工程带来很多困难——使该处模板和支撑不能及时拆除, 延长了工期;由于较长时间不能封闭, 落进杂物难于清理;同时, 由于后浇带两侧, 在浇筑混凝土前, 混凝土侧边凿毛十分困难;同时底板和垫层混凝土与后浇带难以保证, 后浇带连接处易产生裂缝, 从而造成渗漏。

为此, 在施工中, 采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JB液体膨胀剂, 膨胀率2.5×10-4, 加强带膨胀混凝土提高一个标号, 膨胀率为3.0×10-4, 来抵消混凝土的收缩, 进而达到取消后浇带的目的, 以改善设置后浇带带来的不足。

2 用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依据

膨胀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适当膨胀, 在钢筋和邻位的约束下, 在混凝土中建立起一定的自应力 (约0.2MPa~0.7MPa) , 其自应力值按下式计算:

σc——混凝土自应力 (MPa)

ρ——截面的配筋率 (%)

Es——钢筋的弹性模量 (MPa)

εp——钢筋的限制膨胀率 (%)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配筋率和钢筋弹性模量确定的情况下, 膨胀混凝土自应力与膨胀率成正比。这样膨胀加强带部位的自应力增大, 对温度收缩应力补偿能力增大, 防止超长结构开裂, 其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超长混凝土结构使用普通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曲线为ABCDE, 其应力从两边向中间增长至B、D两点, σ>f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 混凝土开始开裂, 释放能量;仅采用小掺量膨胀混凝土进行补偿的超长混凝土结构, 能够抵消部分温度收缩应力, 其温度收缩应力曲线为FGHNJ, 应力从两边向中间随结构长度的延伸而增长, 达到G、N两点时, σ≥ftk, 开始产生开裂, 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达到开裂时的结构长度较普通混凝土延长, 到达膨胀加强带部位 (K、M) 时, 由于加强带部位储存较大自由应力 (或膨胀力) 对其进行补偿, 使其应力降低, 随后随长度增加重新增长, 但最终结构中部最大应力值小于混凝土的抗拉标准强度标准值, 即σ≤ftk, 保证超长混凝土结构不开裂, 这就是膨胀加强带的主要作用。

为保证工期和加快施工进度, 根据以上原理经多次研究、分析、计算, 决定不设混凝土后浇带, 用加强带取代后浇带, 依靠混凝土的膨胀补偿收缩, 从而达到控制混凝土变形裂缝的目的。

3 是否设置后浇带的理论计算

结构出现裂缝与干缩和温差有直接关系。当底板和外墙混凝土采用普通混凝土, 且底板和外墙厚度较大时, 干缩和温差均较大, 易产生裂缝。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计算和工程实践表明, 后浇带的间距约为30m~40m。但本工程底板混凝土不厚, 混凝土中掺加占水泥重量的4%左右的JB液体膨胀剂, 理论上可不设后浇带, 只设加强带即可, 但考虑施工等因素, 为确保混凝土不出现裂缝, 在实际施工中, 我们在非加强带区也掺用占水泥重量0.3%的膨胀剂, 以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变形裂缝。

工程设计理论计算

(1) 混凝土配筋收缩率εy (t) , 按下式计算

式中εy (t) ——任意时间的收缩 (mm/mm) ;

b——经验系数, 一般取0.01;养护较差时取0.03;

t——由浇灌时至计算时, 以天为单位的时间值;

εy=εy (∞) ——最终收缩 (mm/mm) , 标准状态下εy=3.24×10-4;

M1…Mn——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

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底板混凝土的收缩率;

(2) 加强带限制膨胀率;

式中t——为龄期 (d) ;

a1a2……a9——为偏离标准条件影响系数;

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 可计算出加强带限制膨胀率为:

同时计算得|a T|<εp, |εx-εy|<εp所以混凝土不会开裂。

在计算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时, 公式中混凝土极限拉伸值除考虑配筋率影响外, 还需考虑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偏于安全选取普通混凝土的松弛系数为0.5, 也就是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 在考虑徐变的条件下增加了50%。底板混凝土由于单面散热 (SBC120卷材防水三面覆盖) 散热较慢, 必须考虑徐变。值得说明的是, 膨胀混凝土的受拉徐变比普通混凝土高30%, 由于已偏于安全, 未予考虑。

因此, 考虑徐变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为:εp=1.8×10-4

4 加强带的设置

膨胀加强带设置宽度为2m。设置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 如截面、钢筋变化等部位。在加强带两侧设置一层孔径5mm×5mm的钢丝网, 并200mm~300mm设一根竖向φ16mm的钢筋予以加固, 其上下均应留有保护层, 钢丝与钢丝网、上下水平钢筋及竖向加固筋必须绑扎牢固, 不得松弛, 以免浇筑混凝土时被冲开, 引起两种混凝土混合, 影响加强带的效果。

5 对墙体裂缝的说明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膨胀混凝土应用于平面结构 (基础底板) , 即使超长结构只以膨胀带代替后浇带也不会出现有害裂缝。但是对墙体而言, 即使整体使用膨胀混凝土, 也往往会产生裂缝。这是因为:除配筋不太合理, 混凝土配合比存在问题, 养护不足, 分段太长等因素以外, 主要与混凝土膨胀量不足有关:一是新浇混凝土的温度下降时产生的收缩, 但由于已浇底板的约束, 于是产生拉应力。二是由于混凝土截面内的温差, 在低温部位产生拉应力, 墙体混凝土的干缩由于被刚性大的柱或基础的约束而产生干缩裂缝。

为此, 在施工中采取适当提高边墙配筋率至0.8%左右, 减少水平筋间距在150mm以下, 以增加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在墙的中部或底部的1m范围内的水平筋间距改为80~100mm, 形成一道“暗梁”, 以平衡收缩应力;以外采取加强淋水养护, 墙体保温, 延长拆模板时间等措施, 起到控制裂缝的作用。

结语

大型框架结构后浇带的留设 篇7

1后浇带设计位要求

1.1本工程 (1) ~轴长90.9m, ~轴长125.2m, 根据设计规范及设计要求, 拟在 (6) ~ (7) 轴之间设置一道纵向后浇带。在~轴之间设置一道横向后浇带。后浇带自基础开始, 从下至上直至屋顶。

1.2基础梁及底板后浇带采用阶梯形断面, 梁及楼板后浇带采用平直缝。基础梁及底板后浇带处设膨胀止水带。所有后浇带处钢筋贯通不断, 梁及楼板后浇带处上下设加强筋, 详见图2图3。

1.3后浇带宽不小于800mm, 当年可封闭采暖 (室内平均气温不低于5℃) 之工程, 可于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并不少于1~2个月后再补砼, 否则须过冬后再浇注后浇带。

1.4施工单位应将后浇带两侧构件妥善支撑, 支撑应进行设计, 须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要求。后浇带在未浇筑形成整体前不得拆除支撑, 拆除支撑应由上而下拆除。

1.5浇筑后浇带前应将两侧砼表面凿毛, 应将带内建筑垃圾清理干净。后浇带的砼强度等级应比相邻砼高一级, 并应加入适量微膨胀剂形成微膨胀砼。

2后浇带施工工艺

2.1确定后浇带位置→确定后浇带保留时间→独立支撑体系搭设→铺设模板→钢筋绑扎→后浇带钢筋保护→后浇带浇筑→后浇带养护→后浇带模板拆除。

2.2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期间在 (6) ~ (7) 轴、~轴之间设置800mm宽的后浇带。

2.3本工程后浇带浇筑后保留时间定为40~60d。

2.4本工程根据后浇带的设置位置及结构情况, 同时考虑到主体施工的速度, 若采取后浇带二次支顶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中易产生二次支顶的支撑加固体系, 不能可靠与后浇带部位的框架构件接触传递荷载, 同时考虑到若二次支顶后浇带的接茬部位砼易产生漏浆等现象, 故本工程采取各层后浇带的支撑体系独立于两侧主体框架的支撑体系, 采取独立搭设, 并保留至后浇带砼施工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

2.5后浇带支撑体系选择钢管扣件式支撑体系。钢管立杆间距为600mm, 水平横杆竖向间距为1000mm, 横向为600mm。钢管支撑水平及竖向均设剪刀撑。

2.6后浇带模板选用宽度为1200mm的定型竹胶合板, 模板后背50×100方木, 方木间距300mm。后浇带模板与两侧模板间均设置10mm宽的可拆缝, 保证框架梁板模板的拆除不受后浇带影响。

2.7后浇带钢筋绑扎时现浇板上应事先钉好木梳子, 确定好钢筋位置, 避免钢筋绑扎完毕以后不好封堵后浇带模板造成钢筋移位或扭曲变形。梁钢筋绑扎时应小心将钢板网竖向固定在梁断面上, 既要保证钢筋不移位, 又要保证钢板网稳固、严密, 这是一个难点及重点。

2.8后浇带支设完毕以后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用木板盖在后浇带上, 盖板两侧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 防止杂物掉入。

2.9后浇带砼应在前期砼浇注后2~6周后方可浇注。浇筑前应仔细地将原砼表面的浮浆凿除, 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 并隔夜浇水湿润, 铺设水泥浆, 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的砼连接良好。后浇带砼强度比相邻砼提高一个等级并加入微膨胀剂UEA, 掺量为12%~15%, 振捣密实。

2.10后浇带砼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 常温情况下不少于14d, 天气炎热时可加草帘或麻袋覆盖。

2.11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带砼浇筑前, 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 在施工期间, 本跨内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 必须待后浇带砼强度达到75%以上后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后浇带模板在浇筑砼后40~60d后方可拆除, 拆除时也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

3后浇带的质量通病

3.1由于模板支设不严密, 振捣砼时砼浆通过钢板网眼流入后浇带模板内, 由于钢筋较密, 砼浆清理比较困难。

3.2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从基础后浇带留设到浇注后浇带砼, 需要很长间歇时间。在这期间基础底板上的后浇带很容易掉进建筑垃圾。

4后浇带注意事项

4.1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 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 轻则开裂渗漏, 重则危及结构安全, 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4.2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 防止接口处不支模留成自然斜坡槎, 使施工缝处砼浇捣困难, 造成砼不密实, 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

4.3后浇带先浇砼完成后应进行防护, 四周用临时栏杆防护, 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污染, 保证钢筋不被踩踏。

5后浇带质量控制措施

5.1后浇带两侧用堵头板或钢板网作侧模, 堵头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刻槽。

5.2施工中对钢筋应采取保护措施, 以防钢筋被踩弯或压弯。若有踩弯或压弯现象, 浇注砼前需矫正。

5.3接缝处砼应认真振捣, 以求密实。浇注后应避免振动和冲击。

5.4砼浇注时的温度应尽量低于主体砼的温度。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一至两级。

结构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浅析 篇8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后浇带,后浇带施工,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设计中应明确的问题

1、后浇带缝宽, 理论上后浇带宽度只需1厘米已足够保证温度收缩变形, 但考虑施工方便, 并避免应力集中, 具体宽度应根据后浇带设置位置及砼厚度决定。

2、后浇带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等, 接缝形式应加以明确。

3、后浇带内钢筋有断开搭接、贯通不断、增加附加筋3种。

4、后浇带后浇混凝土, 有普通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和采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掺加微膨胀剂等方法。

5、后浇带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2周, 有的要求不少于6周, 以至更长时间。

二、后浇带的作用

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2、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

3、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后浇带类型

设计采用何种类型的后浇带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而具体确定。

1、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厚度有关。对底板厚度超过100厘米以上的, 可根据后浇带处的接槎形式、钢筋搭接、施工难易程度等灵活掌握, 当施工较困难时, 后浇带缝宽可适当增加。

2、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 当墙、板厚度小于30厘米时, 可做成平直缝;当厚度大于30厘米小于60厘米时, 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当墙板厚度大于60厘米时可做成企口缝。

3、后浇带的钢筋断开或贯通, 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沉降后浇带而言, 钢筋贯通为好;对收缩后浇带而言, 钢筋断开为好;梁反结构的板筋断开, 梁筋贯通, 如果钢筋不断开, 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 产生拉力导致开裂, 从而降低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4、对于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 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 防止新老混凝土接缝收缩开裂。无收缩混凝土可在混凝土掺加微膨胀剂, 也可直接采用膨胀水泥配制, 如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先浇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

5、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的浇灌时间, 不同类型后浇带的浇灌时间是不同的。伸缩后浇带应根据先浇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 不同水泥、水灰比、养护条件的混凝土, 一般应控制在施工后60天进行。如工期非常紧迫, 也应在2周以上。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 再浇注后浇带。

四、后浇带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 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 轻则开裂渗漏, 重则危及结构安全, 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1、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 施工时应用堵头板, 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有些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 接口处不支模, 留成自然斜坡槎, 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 造成混凝土不密实, 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如果是地下室底板还易产生渗水现象。

2、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 局部应覆盖, 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 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污梁, 保证钢筋不被踩踏。有些工地后浇带不设围护, 致使钢筋被严重踩弯、钢筋杂乱、建筑垃圾较多, 不易清理。

3、在后浇带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清除杂物, 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 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 用水冲洗干净, 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 一般不少于24小时。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 及时浇筑混凝土。有些施工单位两侧混凝土不凿毛就浇注后浇带内混凝土, 使新老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难以保证, 处理不好会在后浇带两侧造成两条贯空裂缝, 极易渗水。

4、后浇带后浇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 掺用微膨胀剂, 精心振捣密实, 注意浇水养护。有些单位施工不按设计要求使用无收缩混凝土, 用普通混凝土应付;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后浇混凝土用量较少, 在后浇带旁人工拌制混凝土, 随拌随浇, 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5、后浇带跨内的梁反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 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 在施工期间, 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 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上后, 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有些施工单位, 施工期间模板准备不足, 或考虑资金等因素, 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 造成板边开裂, 使结构承载能力下降。

此外, 后浇带的混凝土因一次浇筑量小, 因而通常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方法, 且后浇带应用强度等级提高一级、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浇筑, 所以应单独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应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剂及掺和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 及时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时认真计量, 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试件, 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后应重视其养护工作, 及时的养护可使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硬化, 水泥水化生成物堵塞毛细孔隙,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超长结构后浇带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任何一种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建筑的各个结构进行控制,其中地下室结构是比较常见的。在地下结构中,采用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是对整个建筑荷载的一种传递,有助于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采用后浇带形式来对地下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等等。所以说应该对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来说需要结合地下结构的特点来做好施工的处理工作,这样才能够降低施工的难度,对施工的质量进行高效控制。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总建筑总面积为27715.3㎡,建筑基底面积2582.6㎡。其中,地上18层,地下一层,高66.9m,梁筏基础,基础埋深-6.5m。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采用厚度为60cm的C35、P6抗渗混凝土,壁板为30cm的C40、P6抗渗的混凝土,地下室顶板为45cm厚的C35、P6抗渗的混凝土,平面形状为“□”。地下室底扳、侧墙和顶板均设置纵横两道后浇带,后浇带宽度为1000mm,位置在1轴和5-6轴成十字形设置,后浇带总长度合计约为700m,厚度同梁板厚。底板与顶扳的钢筋均为双层双向,中间设有一道钢筋网片。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密集,该处位置的钢筋搭接长度为950mm,并有4mm厚的止水钢板,因此对后浇带的处理比较复杂。

2、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2.1解决沉降差的问题

一些高层的商用建筑结构,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两种,只有将其看成是一个施工整体,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性。为了降低施工的难度,提升施工的进度,通常都会采用后浇带的施工方式。在主体工程施工完毕之后,相关的施工人员就会在后浇带上浇筑质量的混凝土,实现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的高效连接。但是,由于两个部分在施工的过程中基本的受力状态会形成一定的差异,所以就会产生一定的沉降现象。进而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性。但是采用后浇带的施工方式就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缓解。具体来说可以采用的施工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施工人员可以采用降低土压和深埋的方式来进行,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主楼荷载量比较大,主楼结构的沉降量会得到降低。另外,在对裙房结构的施工中,要将两个部分之间的沉降差进行控制,使其达到施工的标准。

第二,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需要先对主楼进行施工,待其稳定之后再对裙房结构进行施工,这样就可以降低两个结构之间的沉降量,使其能够达到科学的施工标准。可见,在解决沉降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是相对比较常见的,而且效果也非常明显。

2.2减少温度收缩影响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要逐渐达到硬化,在这一过程中,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会产生一定的水化热的现象。在环境达到稳定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收缩以及膨胀的现象。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进行收缩都是在施工之后的一个月到两个月之内。因此,会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如果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应力,就会使得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开裂问题,对整个建筑结构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后浇带可以为混凝土结构提供相对较大的收缩空间,降低了结构的收缩应用,在提升混凝土的抗拉能力上也体现出较大的优势。

3、后浇带的设置

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对后浇带进行施工和设置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一般来说,实现以放为主的施工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性能,还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所受到的应力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在不同的工程中需要结合工程的特点来采用不同的后浇带设置方式,做到具体分体具体分析,对于后浇带的设计工作来说,施工人员按照施工的要求和原则来对后浇带之间的间距和宽度等进行控制,提升后浇带设置的高效性,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高效性。

4、后浇带的施工

4.1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

1)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混凝土浇注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注厚度较大造成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导致尺寸偏差。

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注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注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的严重流失,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Φ50mm振捣器时间距≮40cm;采用Φ70mm振捣器时间距≮50cm。

4.2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压力水冲洗(水应呈雾状),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

4.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1)不同类型的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注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42~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如果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留。

2)浇注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以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用膨胀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入早强减水剂,且应认真配制,精心振捣。

4.4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

1)后浇带施工时,模板支撑应安装牢固,钢筋应进行清理整形,施工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密实、不渗水、不产生有害裂缝。

2)在后浇带接缝处加强防护,最好设置围栏,并作表面覆盖,防止后续施工对后浇带接缝处产生污染。

3)后浇带后浇砼在施工前一定要认真试配,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后浇砼的施工;浇筑时,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的过程中,设置后浇带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建筑基础结构的沉降问题,还提高了建筑结构的质量。目前,人们已经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当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信在未来这种施工技术还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參考文献:

[1]范冶.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总结[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6)

[2]王雪梅.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3]颜鹏运.混凝土现浇结构中后浇带的设置及施工[J].科技资讯.2011(09)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篇10

1 后浇带的功能

1.1 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1.2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前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2 后浇带的设置

(1)后浇带的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缝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

(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

(3)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4)后浇带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m~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mm~1000mm为宜。

(5)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许断开,必须贯通。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

(6)后浇带在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7)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

(8)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3 施工后浇带的作法

采用后浇带施工方法时,通常主楼与裙楼的基础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等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或更长时间后,再用一种掺有微膨胀剂的混凝土将后浇带浇筑起来,使后浇带两侧梁、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后浇带两侧主体结构的沉降差减少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主体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绝大部分,剩下的沉降量就不会太大了,这时再浇筑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沉降差就会较小一些,这部分沉降差引起的结构内力,可以由结构本身来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应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已基本完成。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选取应放在主体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在这个位置上弯矩和剪力都不是很大;也可选在粱和板的中部,弯矩虽然会大,但剪力会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虽然混凝土是后浇筑,但梁和板的钢筋不能截断后浇带处的钢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后主楼与裙楼成为一个整体后而在后浇带处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沉降差考虑到后浇带处的钢筋配筋。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并按照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其宽度在70mm~100mm为宜。

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或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丝网进行隔断,并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由设计人员确定后浇带两侧断面的形式,一般后浇带的断面形式有平接式、企口式、台阶式。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后浇带处进行专门的保护,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不要有别的混凝土落到后浇带内,并同时做好预留钢筋的保护,不要使钢筋生锈或被踩弯或截断。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涂刷界面剂,后浇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并且采用掺加了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宜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并应有专人负责。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做好养护工作。

在浇筑后浇带之前,后浇带附近一定范围内不允许施工堆放施工材料,限制施工荷载,并做好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由于工程工期比较紧,施工进度很快,施工作业面也比较杂乱,这时更要注意后浇带附近的支护质量,防止在拆除模板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

4 施工后浇带的质量控制要点

(1)安装先浇楼板的模板时应按规定起拱,使楼板混凝土浇筑后呈水平。后浇带模板应紧贴已浇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下部支撑或排架搭设应牢靠,防止失稳。

(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必须待两侧先浇楼板变形充分完成(一般不少于60d)后方可进行。浇筑前应凿去楼板两侧面浮浆及松动的石子,用压力水冲洗净,刷1∶1水泥浆后再浇筑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混凝土浇筑应密实,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3)后浇带必须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以抵消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部分收缩。后浇带两侧应设挡水坎,蓄水养护14d,使之充分湿润,以进一步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后浇带混凝土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试配确定掺入量。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并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试块,如所浇筑的混凝土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5 结语

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降低了工程成本。

摘要:本文分析了后浇带的功能和设置原则,阐述了后浇带的作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供大家参考。

上一篇:电抗补偿下一篇:中国现行货币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