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后浇带设计施工(共12篇)
结构后浇带设计施工 篇1
摘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是目前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对后浇带设计和施工中应明确和注意的问题作一浅析, 以更好地控制工程裂缝。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后浇带,后浇带施工,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设计中应明确的问题
1、后浇带缝宽, 理论上后浇带宽度只需1厘米已足够保证温度收缩变形, 但考虑施工方便, 并避免应力集中, 具体宽度应根据后浇带设置位置及砼厚度决定。
2、后浇带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等, 接缝形式应加以明确。
3、后浇带内钢筋有断开搭接、贯通不断、增加附加筋3种。
4、后浇带后浇混凝土, 有普通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和采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掺加微膨胀剂等方法。
5、后浇带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2周, 有的要求不少于6周, 以至更长时间。
二、后浇带的作用
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2、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
3、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后浇带类型
设计采用何种类型的后浇带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而具体确定。
1、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厚度有关。对底板厚度超过100厘米以上的, 可根据后浇带处的接槎形式、钢筋搭接、施工难易程度等灵活掌握, 当施工较困难时, 后浇带缝宽可适当增加。
2、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 当墙、板厚度小于30厘米时, 可做成平直缝;当厚度大于30厘米小于60厘米时, 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当墙板厚度大于60厘米时可做成企口缝。
3、后浇带的钢筋断开或贯通, 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沉降后浇带而言, 钢筋贯通为好;对收缩后浇带而言, 钢筋断开为好;梁反结构的板筋断开, 梁筋贯通, 如果钢筋不断开, 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 产生拉力导致开裂, 从而降低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4、对于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 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 防止新老混凝土接缝收缩开裂。无收缩混凝土可在混凝土掺加微膨胀剂, 也可直接采用膨胀水泥配制, 如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先浇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
5、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的浇灌时间, 不同类型后浇带的浇灌时间是不同的。伸缩后浇带应根据先浇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 不同水泥、水灰比、养护条件的混凝土, 一般应控制在施工后60天进行。如工期非常紧迫, 也应在2周以上。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 再浇注后浇带。
四、后浇带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 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 轻则开裂渗漏, 重则危及结构安全, 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1、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 施工时应用堵头板, 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有些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 接口处不支模, 留成自然斜坡槎, 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 造成混凝土不密实, 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如果是地下室底板还易产生渗水现象。
2、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 局部应覆盖, 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 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污梁, 保证钢筋不被踩踏。有些工地后浇带不设围护, 致使钢筋被严重踩弯、钢筋杂乱、建筑垃圾较多, 不易清理。
3、在后浇带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清除杂物, 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 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 用水冲洗干净, 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 一般不少于24小时。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 及时浇筑混凝土。有些施工单位两侧混凝土不凿毛就浇注后浇带内混凝土, 使新老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难以保证, 处理不好会在后浇带两侧造成两条贯空裂缝, 极易渗水。
4、后浇带后浇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 掺用微膨胀剂, 精心振捣密实, 注意浇水养护。有些单位施工不按设计要求使用无收缩混凝土, 用普通混凝土应付;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后浇混凝土用量较少, 在后浇带旁人工拌制混凝土, 随拌随浇, 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5、后浇带跨内的梁反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 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 在施工期间, 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 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上后, 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有些施工单位, 施工期间模板准备不足, 或考虑资金等因素, 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 造成板边开裂, 使结构承载能力下降。
此外, 后浇带的混凝土因一次浇筑量小, 因而通常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方法, 且后浇带应用强度等级提高一级、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浇筑, 所以应单独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应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剂及掺和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 及时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时认真计量, 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试件, 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后应重视其养护工作, 及时的养护可使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硬化, 水泥水化生成物堵塞毛细孔隙,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减少收缩应力, 在施工后期, 把后浇带砼浇上, 使工程变成整体, 以利用“后浇带”办法控制裂缝并达到不设置永久伸缩缝的目的。通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认真设计、精心施工, 一定能在工程实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结构后浇带设计施工 篇2
本工程后浇带均为防止混凝土收缩变形引起裂缝而设置的后浇带,宽度均为800mm,厚度同其两侧相邻结构,即底板500mm厚(梁处1000mm),顶板500mm厚,外墙300mm厚。
一、后浇带的留置
后浇带应按设计位置留置,先后浇筑的混凝土界面应垂直于现浇结构平面,在先浇筑的混凝土截面中部设置“U”型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开口”朝迎水面,止水钢板采用短钢筋头与结构钢筋焊接固定。止水钢板上下(或内外)到现浇结构上下(或内外)表面采用2.5目专用焊接钢丝网封堵,钢丝网采用角钢或钢筋与结构钢筋焊接而形成的骨架来辅助固定,两片钢丝网连接处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钢丝网与骨架的扎结点间距不大于50mm。固定止水钢板和钢丝网的钢筋或骨架铁件均不得伸出结构钢筋外表而进入结构钢筋保护层,以防形成渗水通道。钢丝网及其与固定骨架之间的连接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切能力,固定骨架必须具备足够的整体刚度,确保先浇混凝土不冲破钢丝网,减少后浇带的变形和位移。
先浇混凝土浇筑前,在进行隐蔽验收时,应把后浇带的留设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检查合格方可浇筑混凝土。底板和顶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当混凝土浇筑至后浇带附近时,应局部调整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先浇筑后浇带侧边,仔细而用力适当地振捣,使其形成相对较稳固的端面后,再往远离后浇带的方向浇筑,避免顺向浇筑对钢丝网形成强大的挤压和猛力的冲击。外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每4h覆盖一次,当振捣到后浇带两侧时,要细致振捣,且不得过振。后浇带处的配筋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予以加强。特别地,底板后浇带部位,在垫层施工时,沿后浇带纵向留设2%的坡度,在后浇带的`端头设积水坑,以便及时排出积水;在底板垫层浇筑后、钢筋绑扎前做好防水层及局部附加防水层。
二、后浇带的保护
后浇带设置完成到浇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了防止异物进入,或后浇带钢筋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或底板后浇带处防水层受损,对将来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质量和抗渗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况且由于后浇带处钢筋密集,一旦发生污染、变形或损坏,清理和修整十分困难,同时也为安全考虑,需对后浇带加以保护。
底板和顶板后浇带可以采用固定钢质盖板覆盖保护,但需事先在后浇带两侧先浇混凝土浇筑时预设固定槽,也可采用其它措施予以覆盖保护。
外墙后浇带的保护方案是,外侧采用一砖砌筑挡土墙进行围护,如下图所示,内侧采用木模板封闭。由于后浇带中的钢筋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浸没在水中,极易锈蚀,可在后浇带设置后尽快给后浇带中的钢筋刷纯水泥浆,以防锈蚀。特别地,顶板后浇带在后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方可拆除后浇带位置及其两侧的模板和支撑。顶板后浇带留置期间直至后浇混凝土达到上述强度之前,其两侧板块或梁底的模板和支撑不得变动,更不得拆除,且后浇带所在跨内除结构自重外,不得另行施加施工荷载或堆载,以防结构受损。
三、后浇带的浇筑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后浇带在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30天后可以全部封闭。由于结构由后浇带连成整体,因此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与结构质量休戚相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在后浇带留置期间,尽管如上所述,采取了比较周密的保护措施,但往往还是难以避免地受到污染或其它损害,故在封闭前必须对后浇带进行全面的彻底的清理和修整。然而,由于后浇带处断面较大,钢筋密集,钢丝网支设繁杂,清理和修整工作往往比较困难,但是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和偷懒心态,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否则将会影响结构质量和抗渗性能。首先必须清理出杂物,底板后浇带还必须排空积水,然后祛除钢筋表面的水泥薄膜和后浇带两侧的松动石子,必要时,可采用钢丝刷对接缝面认真清理,用錾子凿去表面砂浆层,使其完全露出新鲜混凝土。如果有钢筋或止水钢板变形现象,必须修整到位,如果有先浇混凝土跑模或满溢、流淌至后浇带的现象,必须凿除干净。清理、修整工作完毕后,用水冲洗干净,并排除积水,接着,进行隐蔽验收。
顶板后浇带在清理、修整过程中,由于其下方临空,必须作必要的安全防护,一是防止上方作业人员踩空,二是防止落物伤及下方行人或其它作业人员。
后浇带隐蔽验收合格后,顶板后浇带要支设底模,外墙后浇带要支设内外侧模,后浇带模板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与先浇混凝土之接触面必须接合严密、平整服贴,必要时可夹以双面胶带或海绵条。
各项工作完毕后方可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充分湿润新老混凝土接合面,然后铺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或涂抹混凝土界面剂一层。
由于后浇带中混凝土的浇筑与两侧混凝土浇筑存在时间上的差异,虽然先浇混凝土的大部分收缩已经完成,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界面基本趋于稳定,但是后浇混凝土如果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必将产生一定量的收缩,而且发生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所以必然会在新老混凝土界面产生裂缝。为了避免此类裂缝的发生,或控制其发展,减轻此类裂缝对结构的危害,后浇混凝土必须采用比先浇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坍落度控制在120~140mm之间。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制方法:一是采用无收缩水泥配制,二是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微膨胀剂,由混凝土供应商选择采用。
底板和顶板后浇带仍采用自然流淌方式形成分层,外墙后浇带应予以人为分层(按500mm/层),以实现分层布料、分层振捣。振捣应细致,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振捣上一层时,振捣棒伸入下一层混凝土50~100mm,确保连续振捣。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混凝土的最终沉实量,对浇筑后的混凝土,有必要在振动界限以前给予二次振捣。现场掌握振动界限的方法是:将运转着的振捣器以其自身的重力逐渐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振捣,如果在缓慢拔出振捣器后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下孔穴,这样就可认为,混凝土仍处于流塑状态,在振动界限以内,适宜进行二次振捣。
底板和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找平以两侧先浇混凝土面为准,可略高2~3mm,作为收缩和沉实余量。表面泌水和浮浆要及时清除,不得漫溢到后浇带以外的两侧板面,以免影响观感以及后续构造层与结构层的粘结。混凝土面的收面型式是收光还是留毛面,同两侧相邻板面。
底板和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12h内且表面刚刚泛白时,即可覆盖并浇水养护;外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一周内模板不宜拆除,用以保温保湿养护,且在其外表淋水以保持模板湿润,防止混凝土内水分过快地蒸发。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按规范要求分别留置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试块。
四、施工组织
由于本工程后浇带分布在多个项目组的多个施工区域,所以,各项目组、各施工区域必须服从项目部的统一部署,后浇带的清理、修整、支模和浇筑等各项工作必须统一步调、统一进度。
清理和修整工作应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先顶板、后外墙、再底板,防止同一区域内产生上下交叉污染,相邻区域交界处产生左右或前后交叉污染。
混凝土浇筑工作应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清理和修整结束并经隐蔽验收后,即可浇筑底板后浇带混凝土,然后,支设外墙和顶板后浇带模板,浇筑外墙后浇带混凝土,待其充分沉实后浇筑顶板后浇带混凝土。
浅谈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篇3
摘要: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建筑结构最为常见的一种,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以广东省某建筑为例,详细介绍了超长结构后浇带在工程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后浇带的布置原则、施工技术,科学地设置后浇带能够有效地实现大空间结构,避免沉降和伸缩缝等问题的出现,希望能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沉降;伸缩缝
一、引言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设计建筑物的构造时,超长和双向的超长建筑结构逐渐出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传统的施工工艺存在许多缺陷,甚至会拖延建筑施工工期,有些建筑物结构的各项性能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引进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进行了无缝设计,不仅弥补了传统施工技术的不足,还可以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
二、实例概况
广东省某综合楼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5.3万m2,地下室占地面积1.1万m2。该工程的基础长度大约是157.6m,宽度大约59.3m。为了确保建筑功能满足业主以及使用者的需求,需要将地下室建设连接为一体,并采取大底盘多搭结构的方法进行建筑物的建设。
三、后浇带的布置
设置后浇带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温差过大或者是建筑主体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而导致的不良伸缩以及沉降现象,避免这些状况对建筑物本身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在进行后浇带的布置过程中,通常来说,25m~45m范围内安设1道,其宽度在700 mm~900mm范围内,一般没有必要切断钢筋,还要通过一些手段对钢筋强度进行加固,对后浇带左右两面的混凝土,在浇筑完成2个月后,要对其实施凿毛处理,在彻底清理干净后,使用高级混凝土进行浇灌,同时要进行振捣密实以及维护等。图1以及图2中显示了处理的具体方法。如果采用箱形基础或筏板基础,其长度大于40m时,就需要在每隔20m~30m的距离位置处设置一道后浇带,要求后浇带的宽度在850mm 以上,并且将其控制在柱和墙之间的1/3处,图3说明了后浇带的设置位置。
图1楼板后浇带
图2主次梁后浇带构造要求
图3底板及外墙后浇带
四、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4.1、模板施工
在进行模板的支设时,对于后浇带来说,需要利用具有较高独立性能的支模方式进行支设,在对其他部位进行拆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控制模板,在提高模板的使用率同时确保混凝土的成型质量能够达到施工要求。除此之外,要将模板的实际情况作为主要的施工依据,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框架梁位置施工缝的处理,最好在刚开始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通过挡板进行封堵,在挡板之间要进行钢管的安置以便于更好地支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确保混凝土在进行振捣的时候保持正常。要使挡板支设和绑扎钢筋的工作同时进行,挡板能通过木方拼接形成,在背部进行木方横肋的设计,这样有利于挡板强度的加强。如果在挡板和梁模板之间出现了裂缝,一定要及时地使用胶带等工具进行严密的封堵,避免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加大。对于现浇板部位出現的裂缝,应该选择由多层胶合板所制造的挡板进行封堵,根据上下层板筋之间的距离,在挡板上锯出一个大小适中的豁口,该豁口要求跟钢筋的直径保持一致。
4.2、钢筋处理
在整个建筑结构当中,钢筋是其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所以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的绑扎工作,避免在支设模板以及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出现钢筋偏移的现象,从而对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关于钢筋的绑扎要避免出现错绑以及漏绑情况,否则会使结构出现损坏,还要关注钢筋保护层。关于断开钢筋,对其位置要注意针对后浇带进行有效维护,可以有效地调节接头所处的具体位置。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常规施工措施完成配筋工作,确保其能够顺利穿过后浇带。在完成该层混凝土的工作之后,可以在3d内把主筋切断,但是要确保主筋跟后浇带保持垂直。在进行钢筋的焊接处理之前,一定要保证后浇带的时间控制已经满足了施工要求。
4.3、施工缝的处理
在30d之后,可以开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首先需要把多余的现浇板以及梁底板等都进行拆除,但是注意不能把必须留下的梁底板拆除掉,一定要避免现浇板出现变形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应该将后浇带的板底进行保存。刚开始浇筑混凝土后浇带的时候,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要通过木板等实施铺盖处理,这样能防止对后浇带边缘部位或者是杂物带来的异常损害。当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可以进行时,对后浇带位置的模板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测试,通过一定的手段来确保浇带位置的混凝土和施工缝左右两边在标高方面相同。发现施工缝时,要尽快解决,主要通过铁钻子将施工缝位置余下的混凝土以及木方彻底清理掉,然后将其改成垂直缝。首先需要将施工缝清理干净,才可以开始在后浇带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清理施工缝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底模位置当中存在杂物,还要重点清理水泥浆,然后开始凿毛处理要求在完成清理工作之后采取必要的湿润措施,在还没有开始浇筑之前,需要利用水泥浆进行涂刷。只有在把施工缝位置上所有的水泥浆以及水锈等物质全部清理干净之后,才能保证钢筋的性能满足施工以及使用要求。
4.4、后浇带内混凝土的级配及浇筑方法
在对后浇带位置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都不能大面积进行,所以在施工作业的时候通常都会在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除此之外,在确定施工标准时,可以选择高强度的膨胀混凝土来完成浇筑工作,这就首先要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刚开始施工的时候,要对有关材料的性能以及质量进行检测,具体有:水泥和砂以及石等,这样有利于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能尽早实现。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量,提高混凝土搅拌的均匀程度,避免膨胀出现程度不一的现象,给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性能等造成不良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在掺入了微膨胀剂之后,可以适当的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在进行机械振捣过程中要遵照相关的秩序,在离缝边90mm 的地方要停止继续振捣,防止引起原混凝土发生振裂,再通过人工捣实措施促使施工缝接缝位置的结合更加有效。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还应该严格的按照工程施工的要求,对养护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确保后浇带部位混凝土的强度能够达到施工要求。
4.5、后浇带的养护方法
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为了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一定要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通常可以在混凝土上铺设覆盖层,进行保水养护工作,要求养护时间在15d以上,并且在后浇带的周围设置栏杆,在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100%之后才可以将模板拆除。
五、结束语
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工程已经封顶两年,已经初步达到了预期的建设效果,但是在地下室的墙板部位出现了几个渗漏的地方,在经过修补之后已经不再渗漏。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后浇带能够有效的实现大空间结构,并且避免了沉降以及伸缩缝等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当前形势下超长结构建筑不断的增多,为了确保建筑物能够有较好的使用性能,就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以及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争取将建筑物的最佳使用效果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白竣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4(29)
[2] 房哲,伞国涛.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
[3] 高海峰.浅谈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功能及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4(04)
浅谈框架结构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篇4
关键词:后浇带,设计,施工
后浇带, 也称施工后浇带。按作用分可分为三种: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者, 称为后浇沉降带;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者, 称为后浇收缩带;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者, 称为后浇温度带。目前, 在建筑工程中, 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决高层主体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 后浇带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对后浇带规定的不一致方面。由于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 所以, 只有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 才能使后浇带 (缝) 满足设计意图, 从而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1 对目前后浇带做法的分析
目前的高层建筑设计中, 大多采用后浇带的做法。不同的是设计出的后浇带施工图不尽相同。我国现行规范如:《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J108-87)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3-91) 和《高层建筑箱形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6-80) 及不同版本的建筑结构构造资料图集中, 对后浇带的构造和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由于这些是由不同规范组编的, 其内容和要求多处不同, 各有己见, 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差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后浇带的缝宽有800mm、1000mm两种规定;b.后浇带的接缝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等几种规定;c.后浇带内的钢筋, 有断开搭接, 有贯通不断、增加附加钢筋等规定;d.后浇带的后浇混凝土, 有普通混凝土提高一级强度等级、采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的无收缩混凝土等规定;e.后浇带的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 有的规定不少于2周, 有的规定不少于6周。
上述差异给设计与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因此, 只有了解各种规范的差异和根据工程的性质、特点及作用, 灵活套用规范, 才能提高设计及施工质量。
2 根据工程性质与规范, 合理设计与施工后浇带
2.1 按后浇带的不同作用设计施工图
2.1.1 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间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应明确按“沉降后浇带”进行设计。
2.1.2 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应明确按“收缩后浇带”进行设计。
2.1.3 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应明确按“温度后浇带”进行设计。
2.1.4 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
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应明确按“伸缩后浇带”进行设计。
2.2 按后浇带的类型、工程部位及施工条件
进行设计, 同时在设计图中附后浇带详图
2.2.1 因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的厚度密切相关, 在设计后浇带的缝宽时应作如下考虑:
对墙板厚度小于200mm的, 缝宽取800mm, 大于200mm的, 缝宽取不超过1000mm;对地下室的底板, 缝宽一般取1000mm, 当底板厚度超过1000mm、小于1500mm时, 缝宽取1000mm;底板厚度大于1500mm时, 缝宽取1200mm即可。
2.2.2 对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 应根据墙板厚度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一般对厚度小于300mm的墙板, 可做成直缝;对厚度大于300mm (但不超过600mm) 的墙板, 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大于600mm的墙板, 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形式。
2.2.3 后浇带内的钢筋处理, 钢筋断开贯通与否, 在于后浇带的类型。
对于沉降后浇带, 钢筋应贯通;对伸缩缝后浇带, 钢筋应断开;对梁板结构, 板筋应断开、梁筋应贯通, 如果钢筋不断开, 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 产生拉应力出现开裂, 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2.2.4 根据规范对钢筋的接头允许百分率
设置后浇带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断面上, 不同断面上的后浇带应曲折连通。同时, 后浇带宜设置在结构内力较小的部位, 而不要在一个断面上。
2.3 对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2.3.1 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 应使用无收缩的混凝土灌实。
无收缩混凝土可以采用膨胀水泥拌制, 也可以采用掺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与普通水泥拌制。混凝土的强度至少与先浇混凝土相同或提高一级。
2.3.2 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
应采取不同类型的后浇带采用不同的浇灌时间。伸缩后浇带根据先浇灌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时间而定。不同水泥品种、不同水灰比、不同的温度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要区别其收缩完成的时间而定, 一般以施工后60d进行浇筑, 在工期要求紧迫和有特别困难时, 也不应少于30d。沉降后浇带一般宜在建筑物沉降稳定后, 再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
3 对施工后浇带的具体要求
3.1 后浇带的接缝形式, 必须严格按施工图
施工, 施工缝施工时要用堵头板, 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在后浇混凝土前要进行认真清理、洗刷、凿毛, 对该处的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以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要注意按要求施工, 以提高其自防水能力, 避免渗水现象。
3.2 后浇带的先浇混凝土完成后, 应进行设
法防护, 顶部应遮盖, 四周用临时栏杆或围护砌体围护, 防止后浇带内杂物堆积难以清理与钢筋被污染、踩踏。
3.3 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
缩混凝土, 有条件的最好掺入一些早强减水剂, 施工前应试配比, 拌制要认真, 精心浇捣密实, 事后还要注意浇水养护。
3.4 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混凝土尚未
浇筑前, 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 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及支撑不能拆除, 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值75%后, 由上往下顺序进行拆除。
4 后浇带施工的注意事项
4.1 后浇带两侧的隔断做法。
后浇带两侧宜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 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视构件断面大小而定, 以支撑稳定为原则, 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宜过大, 以避免灌注混凝土时跑浆, 如网眼偏大, 可在网外粘贴一层塑料薄膜, 并支挡固定好, 以承受灌注混凝土时的挤压力, 并保证不跑浆, 待混凝土凝固后, 薄膜即可撕去, 钢筋支架亦可除去, 而铅丝网则留在后浇带两侧, 即永久留在后浇带内。
4.2 采取措施确保后浇带处钢筋的准确位置。
后浇带一般预留700~1000mm, 常用者为800mm宽, 是考虑施工操作的需要, 钢筋应保证准确位置而连续不断, 对于板, 单层钢筋下应设置垫块, 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 对于梁, 底部钢筋亦应加垫块, 上部钢筋一般直径较大, 可不用支架, 但应注意的是在后浇带部位应设马道通过, 不应直接踩钢筋。
4.3 后浇带补齐混凝土后的整体连接问题。
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隔断,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应局部干硬一些, 即水灰比小一些, 既保证搓捣密实, 又不跑浆, 使侧面混凝土强度和其它混凝土一致。在浇注混凝土前, 应将后浇带处侧面混凝土凿毛, 清刷干净, 底部碎屑清除彻底。
4.4 后浇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当高层采用天然地基, 或以摩擦为主的桩基时, 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大, 应待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 再浇注后浇带;当高层主楼基础座在卵石层或基岩上, 或以端承桩为主的摩擦桩时, 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小, 可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 确定在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 灌注后浇带。
4.5 后浇收缩带, 后浇温度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前述后浇带主要是指后浇沉降带, 或者同时也是收缩带和温度带, 即同时起到三种作用。如果后浇收缩带单独设置, 则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宜在设带后的两个月之后, 这样估计可以完成混凝土收缩的60%以上, 如确有困难时也不宜少于一个月;如果后浇温度带单独设置, 则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宜选择在温度较低时, 不要在热天补齐冷天留下来的后浇温度带。
结束语:总之, 在施工中要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监督与检查, 以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高层建筑施工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篇5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因功能需要把主楼与裙房连成整体并不允许设置沉降缝,此时为减少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或大面积浇筑混凝土引起的温度应力,在不增加造价和加大施工成本的情况下,采用施工后浇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主楼与裙房之间用后浇带隔开,使其各自形成独立单体,既能在施工期间各自沉降,把主沉降差所引起的内力释放掉,同时也避免了同一楼层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引起的温度应力,然后用后浇带连成整体以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施工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要求预留施工后浇带。
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同等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将它封闭起来,使两侧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了,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完全可以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担。对于施工伸缩后浇带,宜在后浇带相邻主体结构最后完成混凝土浇注的结构施工完45天至两个月后再封闭,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封闭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通常增加30%。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800—1000mm为宜,
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或斜缝。
一般情况下带裙房的高层建筑设置在裙房靠主楼的一侧,即连接跨间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这样对主楼和裙房各自的主体施工不受影响,同时裙房的基础通常比主楼基础埋置浅,便于后浇带基础部位的施工。
后浇带在基础部位留置的宽度不宜小于800mm,也不宜过大,应以能进行施工操作的空间为限度,一般情况下为1米宽。基础后浇带的配筋除按常规配置外,对后浇带两侧的基础还应按倒悬挑结构进行配筋验算,主要是考虑到不同的沉降应力作用。
基础后浇带的施工缝处理和保护是一关键施工工序,必须精心操作。施工缝设置要用堵头板,最好在堵头板上安装一些木方条,使施工缝形成马牙形,堵头板在混凝土强度接近1.2MPa时拆除,并立即刷去水泥浮浆和细骨料,形成毛面;或者在施工缝边预埋钢丝网,以免后凿费工费时。为了使施工缝处有良好的衔接,在施工缝面上适当预埋些短插筋,呈梅花形布置。施工缝接触面处理好后应立即采取保护,四周砖砌围护,顶部遮盖,并做好排水工作;或者用素水泥浆掺801胶拌和涂刷在钢筋表面上,防止施工缝接触面及钢筋表面受到污染,同时为后来的后浇带施工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根据施工图集苏G01-的要求,一般沉降后浇带梁、板钢筋宜做50%加强,后浇带两侧板面如无负筋,应布设φ8@150的钢筋板带,以确保结构安全,但在历次检查中经常发现施工方会有疏漏。
一般情况下,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撑不允许拆除,必须在后浇带合拢后根据拆模试块强度确定拆模时间。基础后浇带的浇筑合笼是在主体工程封顶后进行。也可通过对主楼和裙房进行沉降观测,在沉降基本稳定后就可以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基础后浇带的混凝土应采用早强、快硬、无收缩的水泥配制或普通水泥掺早强剂和微膨胀剂(UEA或JMⅢ,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8%~12%),以促成该混凝土产生万分之四到万分之六的线膨胀系数。所用的碎石和砂都要筛洗干净,其混凝土标号应提高一级(在掺早强剂的情况下)。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要拌合均匀,入模后震捣密实,浇筑后加强养护。
基础以上楼板施工后浇带的模板支撑应自成体系,不受相邻结构模板支撑搭设和拆除的影响,因后浇带两侧的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已变成悬挑构件,若不在后浇带两侧加以有效支撑承载结构荷载和上部施工荷载,则很容易造成质量安全事故。
结构后浇带设计施工 篇6
【关键词】混凝结;后浇带;浇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技术适用高低结构的高层低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1.解決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不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各种后浇带(5张)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30%~40%。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3.后浇带的设置要求
3.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施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3.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3.4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贯通,不许断开。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
3.5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位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该位置虽弯矩大,但剪力很小。
3.6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应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4.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4.1模板支设。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4.2结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采用钢丝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4.3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水应呈雾状),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用水和空气)清理表面。
4.4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对于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用砂浆做出宽5cm,高510cm挡水带,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可采用砌砖保护。
4.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设施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
5.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篇7
1 后浇带的功能
1.1 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1.2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前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2 后浇带的设置
(1)后浇带的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缝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
(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
(3)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4)后浇带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m~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mm~1000mm为宜。
(5)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许断开,必须贯通。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
(6)后浇带在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7)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
(8)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3 施工后浇带的作法
采用后浇带施工方法时,通常主楼与裙楼的基础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等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或更长时间后,再用一种掺有微膨胀剂的混凝土将后浇带浇筑起来,使后浇带两侧梁、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后浇带两侧主体结构的沉降差减少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主体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绝大部分,剩下的沉降量就不会太大了,这时再浇筑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沉降差就会较小一些,这部分沉降差引起的结构内力,可以由结构本身来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应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已基本完成。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选取应放在主体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在这个位置上弯矩和剪力都不是很大;也可选在粱和板的中部,弯矩虽然会大,但剪力会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虽然混凝土是后浇筑,但梁和板的钢筋不能截断后浇带处的钢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后主楼与裙楼成为一个整体后而在后浇带处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沉降差考虑到后浇带处的钢筋配筋。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并按照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其宽度在70mm~100mm为宜。
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或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丝网进行隔断,并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由设计人员确定后浇带两侧断面的形式,一般后浇带的断面形式有平接式、企口式、台阶式。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后浇带处进行专门的保护,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不要有别的混凝土落到后浇带内,并同时做好预留钢筋的保护,不要使钢筋生锈或被踩弯或截断。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涂刷界面剂,后浇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并且采用掺加了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宜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并应有专人负责。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做好养护工作。
在浇筑后浇带之前,后浇带附近一定范围内不允许施工堆放施工材料,限制施工荷载,并做好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由于工程工期比较紧,施工进度很快,施工作业面也比较杂乱,这时更要注意后浇带附近的支护质量,防止在拆除模板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
4 施工后浇带的质量控制要点
(1)安装先浇楼板的模板时应按规定起拱,使楼板混凝土浇筑后呈水平。后浇带模板应紧贴已浇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下部支撑或排架搭设应牢靠,防止失稳。
(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必须待两侧先浇楼板变形充分完成(一般不少于60d)后方可进行。浇筑前应凿去楼板两侧面浮浆及松动的石子,用压力水冲洗净,刷1∶1水泥浆后再浇筑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混凝土浇筑应密实,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3)后浇带必须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以抵消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部分收缩。后浇带两侧应设挡水坎,蓄水养护14d,使之充分湿润,以进一步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后浇带混凝土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试配确定掺入量。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并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试块,如所浇筑的混凝土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5 结语
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降低了工程成本。
摘要:本文分析了后浇带的功能和设置原则,阐述了后浇带的作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供大家参考。
现浇砼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体会 篇8
本方法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 其他有特殊要求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可参照本方法。
2 施工工艺
1) 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予留, 并按设计规定的时间先浇筑混凝土, 一般宽度为700mm~1000mm, 间隔一般为20~30m, 贯通整个结构的横截面, 将结构划分为几个独立区段, 但不一定直线通过一个开间, 以避免钢筋100%有搭接接头。后浇带一般从粱、板分跨部通过或纵横墙相交的部位或门洞口的连粱处通过, 板、墙的钢筋格接长度为45d, 梁的主筋可以不断开, 使其保持一定联系。
2) 若上述部分设计有明确要求的, 严格按图纸施工。
3) 后绕带共有四种形式:平直缝、阶梯缝、凸形缝和凹形缝。若设计无明确要求, 采用何种形式应视具体情况定, 其中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平直缝, 并安装钢板止水带。
4) 在施工基础垫层时, 宜将后浇带处基础垫层降低50~100m m, 以便处理施工缝、清除垃圾和排除积水。雨期施工时, 后浇带应每间隔50m设置集水坑, 以便及时排除雨水和养护用水。
5) 后浇带四周应做好防护, 顶部应遮盖, 以防施工过程中垃圾等污染钢筋及施工缝结合面。
6) 支设模板应根据分块图划分出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数, 并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后浇带施工缝一般采用快易收口网、钢丝网或堵头板作侧模, 堵头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刻槽。
7)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 应清除钢筋表面锈层, 混凝土表面凿毛 (若采用快易收口网或钢丝网) , 用压力水冲洗。
8) 钢筋若采用断离法, 则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搭接接长或焊接, 有加强附加钢筋的, 还需视附加钢筋具体位置穿插施工。
9)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龄期后, 按照设计规定和施工规范规定的时间,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 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且宜掺入早强减水剂, 认真配制、精心振捣, 为了保证混凝土密实, 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10) 后浇带施工缝处理自下而上逐层进行,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视工程特点按规定逐层拆除模板。
11) 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后, 应在12h内覆盖浇水养护14d, 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3 后浇带施工工艺中应注意事项
1) 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 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 留设位置须经设计院认可, 不能根据施工经验或某些资料来确定。
2) 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当设计无要求时, 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 应保留60天。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
3) 带有混凝土粉状和片状老锈, 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4) 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 应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 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5) 混凝土浇注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 以免浇注厚度过大造成钢丝网模板侧压力增大而外凸出, 造成尺寸偏差。采用钢丝模板的垂直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注和振捣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分层浇注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水泥浆流失严重, 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 (采用Ф50振捣棒时不小于400mm, 采用Ф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mm) 。
6) 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 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 后浇带施工时, 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 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 并凿成毛面, 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 并隔夜浇水湿润, 铺设水泥浆, 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带的止水处理, 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4 施工要点
1) 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 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 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2) 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 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3) 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 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 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4)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 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 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5) 后浇带砼应密实, 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 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6) 在预应力结构中, 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7) 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 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 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8) 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 形状为“U”字型。9)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 应按规范规定, 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 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10) 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 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5 质量要求
钢筋、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焊条等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后浇带施工时模板应支撑安装牢固, 钢筋进行清理整形, 其规格尺寸、数量、间距、接头位置、焊接质量、接头长度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施工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无裂缝。
6 效益分析
通过设置后浇带, 使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可以分块分段施工, 加快了施工进度, 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 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 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 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只有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才更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摘要:现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 在施工中经常需要留置后浇带。后浇带就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 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 根据工程需要, 保留一定时间后, 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如后浇带施工质量不好, 会使建筑结构整体性不好, 造成渗漏等质量问题。现根据本人工作经验, 对后浇带施工总结出以下施工方法, 以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
结构后浇带设计施工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施工实践证明,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沉降差异、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后浇带施工在建筑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建筑工程后期的结构整体性状态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工程的渗漏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总之,建筑工程必须对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握,以此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发展。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与作用
后浇带的设置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钢筋混凝土施工期间由于温度、收缩而出现的变形缝情况所进行的后浇封闭操作。通常情况下,后浇带会留置于裙房紧连高层的结构部位,后浇带的施工结构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保留,然后再采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最终形成一个相对连续性的整体结构形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情况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质量,但是后浇带处存在着断面大、钢筋密集,以及模板支设难度大等特点,所以有效的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解决沉降差。建筑主体和裙房的结构,以及基础设计成为一个整体,但是为了保证整体效果,在施工时需要采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等到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就能够直接完成大部分沉降量,这时在对连接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灌,高低层连成整体后的具体计算情况要充分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情况,所以需要相对较好的地基土。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调压力差、调时间差,以及调标高差等措施来进行调整。
其次,可以减小温度收缩的影响。混凝土在新浇时,其硬结过程中会出现收缩情况,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建成的结构非常容易出现受热会膨胀、受冷则收缩的局面,硬结收缩情况主要出现在施工后的1个月至2个月之间,而温度对结构的作用情况也是经常性的,一旦变形受到约束时,整体结构的内部就会直接出现温度应力,进而引发裂缝现象,而后浇带的设置则可以有效减少收缩应力状态,最终最大限度上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二、建筑工程超长后浇带的设置要点
整个建筑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后浇带的设置设计,而其设计工作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超长结构的后浇带施工的设计,后浇带施工设置设计情况的良好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根据实践经验,超长结构后浇带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遵循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设计的原则。后浇带施工时,坚持“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原则。所谓的“放”就是通过采取措施释放应力来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情况;所谓“抗”就是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采用混凝土填补建筑物的缝隙,最终达到能够抗衡没有完全释放的预应力的效果。
其次,严格控制超长结构后浇带的间距。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中涉及到的具体技术参数,以及施工先后顺序来进行后浇带的预留和设置。一般情况下,矩形构筑物进行后浇带设计的过程中,间距要控制在30m至40m之间最为合理,同时后浇带的具体宽度的确定要结合建筑的结构构造,一般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要控制在700mm至1000mm之间为宜。
最后,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位置的浇筑设置情况。后浇带在没有进行浇筑之前切勿拆除模板,为了避免建筑的梁板变形,要等混凝土强度、龄期达到规范要求再进行模板和支柱的全面拆除,同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整个结构受力相对较小的部位也要科学进行后浇带的设置。
三、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1. 强化后浇带的底板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底板混凝土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在其垫层上进行一层卷材防水层或涂膜防水层的施工,要注意防水层的垫层应该宽出后浇带两侧各300 mm的位置,这样才能够有效增强其施工后的抗渗效果、控制底板下地下水的涌入情况。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底板周围施工水、雨水流入后浇带的情况,要在后浇带两侧大约500 mm位置处来进行挡水墙的增设,其宽和高依次为60 mm、300 mm,然后对墙壁的两侧进行防水砂浆的涂抹操作。
2. 加强对后浇带浇筑期间的保护管理
后浇带浇筑期间的保护管理是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要做好后浇带浇筑期间的保护管理工作,例如后浇带预留完成后要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坎来进行加盖封闭,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相关污水的进入;后浇带基础底板的局部混凝土垫层的标高情况要进行约10 cm左右的降低处理,能够对沉渣进行及时的过滤处理。
3. 科学控制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要严格按照工程要求的规范和方案展开,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可能由于浇筑厚度较大以及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所引发的向外凸出情况,避免了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尺寸偏差、墙板漏浆,以及跑模的不良现象。
在展开混凝土振捣时要进行分层浇筑,有效防止浇筑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浆严重流失问题。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的规格为小振捣棒36 cm的长度,中振捣棒47 cm的长度。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状态,要尽量采用钢钎捣实,而浇筑混凝土后施工缝处理方法主要涉及到压力水冲洗和人工凿毛两种,一定要高度注意两种方法的具体使用时间。压力水冲洗一般在混凝土的混凝土浇筑后的3~6 h之间来进行,而人工凿毛在混凝土浇筑后的一天左右为宜。
此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具体依照先进行浇筑部分的混凝土的收缩的完成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在施工后的40~65 d为宜。在对后浇带的内钢筋进行浇筑时,要对施工缝进行充分的湿润操作,不能小于24 h。
4. 加强后浇带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在进行后浇带模板施工时,一定要确保其安装的牢固性,具体的施工质量情况要与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相符合;对于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材料必须具有完备的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原材料必须进行送检检测合格。同时在进行质量验收时,要对那些底板后浇带隐蔽工程进行图像资料的摄取,这样才能够避免相关问题的掩盖情况,图像的摄取情况要对地梁位置、墙板交接处等相关重要部位的具体清理状态进行全面反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后浇带施工,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收缩应力,而且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有效连接。建筑工程超长后浇带施工有其特殊的施工技术要点,所以想要保证其良好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检查工作,结合每一个工程施工的要点、难点展开施工方案的具体编制,在施工期间必须根据相关规范要求以及工程展开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后浇带的合理设置,最终达到保证工程良好使用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其胜.浅谈超长先脚底板后浇带施工工艺改进[J].中国科技信息,2012(14).
[2]姚泉智,王守贞.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J].四川建材,2011(01).
结构后浇带设计施工 篇10
1 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 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 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 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 (50%以上) 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 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 分别进行荷载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 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1) 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 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 并加大埋深, 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 增加土压力, 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 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 待其基本建成, 沉降基本稳定, 再施工裙房, 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3) 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 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 裙房标高定得稍低, 预留两者沉降差, 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2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 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 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各种后浇带 (5张) 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 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 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 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 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 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 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 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 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 在此期间, 收缩变形可完成30%~40%。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 (但应为正温度) 时, 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 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 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 造成薄弱部位。
3 后浇带的设置要求
3.1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 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 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 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3.2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 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
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 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 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3 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 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
30~40m, 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 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 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3.4 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贯通, 不许断开。
如果梁、板跨度不大, 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 可按规定断开, 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
3.5 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 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 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 此位置弯矩不大, 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 该位置虽弯矩大, 但剪力很小。
3.6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注混凝土后连接牢固, 一般应避免留直缝。
对于板, 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 可留企口缝, 而企口缝
又有多种形式, 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4 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4.1 模板支设。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 (钢丝网模板) , 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4.2 结构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 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 造成尺寸偏差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 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 为保证混凝土密实, 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4.3 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 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 (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 , 用压力水冲洗 (水应呈雾状) , 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 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 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 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 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 要使用凿毛机处理;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 (用水和空气) 清理表面。
4.4 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对于底板后浇带, 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 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 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 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 用砂浆做出宽5cm, 高510cm挡水带, 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 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 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 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 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 堆积垃圾;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 应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 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可采用砌砖保护。
4.5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 一般为施工后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 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 用水冲洗施工缝, 保持湿润24h, 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 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 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
结束语
结构后浇带设计施工 篇11
[关键词]后浇带 加强带 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
为了防止混凝土受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引起的开裂,当钢筋混凝土结构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内或土中为55m,露天为35m),通常采用后浇带的方法来处理。一般每30~40m设一道后浇带,等40~60天之后再后浇膨胀混凝土。这种方法影响工期,而且梁、板钢筋断开后的搭接、焊接和清理凿毛都给施工带来了一定麻烦。本学楼工程施工中,利用UEA膨胀混凝土补偿收缩的原理,采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实现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工程概况
本工程2006年3月开工,2006年10月主体封顶,建筑面积68150m2,主楼为矩形,地上4层,地下2层,长218.2m,宽39.5m,楼面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设计要求分段设置800cm宽,从底板到屋面结构的后浇带,浇筑完成60天后,由下至上逐层浇筑完毕。后浇带部分的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并掺水泥用量10%的UEA膨胀剂,每m3混凝土掺0.8Kg杜拉纤维。
2、方案制定
本工程从地下室底板到顶板均是按照设计要求在规定部位留设了后浇带。但到二层结构设置后浇带的位置遇有纵向大梁及有粘结与无粘结相结合后张预应力悬挑大梁,无法在此设置后浇带。
经分析,工程主楼层数为6层,地上地下层数、荷重差别较大,地下后浇带既起沉降作用,又起伸缩作用,故不可取消;而主楼全长层数无变化,荷载、地基土质均匀,设置后浇带仅是起伸缩作用,因此,我们决定在保留地下可以操作的后浇带,同时取消遇到大梁轴后浇带,以2m宽的加强带代替后浇带,加强带混凝土提高一级标号,掺水泥用量12%的UEA膨胀剂,每m3混凝土掺0.8Kg杜拉纤维。
3、基本原理
本技术思路是抗放结合,以抗为主的原则,以较大膨胀应力补偿温差收缩应力集中的地方。补偿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膨胀作用,在钢筋和邻位约束下,钢筋受拉,而混凝土受压,当钢筋拉应力与混凝土压应力平衡时,
则:Ac·σc=As·Es·ε2
设μ=As/Ac,
则:σc=μ·Es·ε2………… (1)
式中,σc—混凝土预压应力(MPa),As—钢筋截面积,μ—配筋率(%),Ac—混凝土截面积,Es—钢筋弹性模量(MPa),ε2—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
由(1)式可见,σc与ε2成正比关系,而限制膨胀率ε2随UEA掺量增加而增加,所以,通过调整UEA掺量,可使混凝土获得0.2-0.7MPa的预压应力。根据水平法向力σx分布曲线,设想在应力量大地方施加较大的膨胀应力(ε2=3~4×10-4),而在两侧施加较小的膨胀应力(ε2=1.5~2×10-4),便能全面地补偿结构的收缩应力,控制有序裂缝的出现。(见图一)
4、方案实施
4.1混凝土试配
膨胀混凝土的试配,重点解决超长无缝混凝土施工中膨胀剂掺量控制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问题。经过反复试验,UEA替代水泥量在10-12%范围内,对混凝土的强度不产生影响,同时利用收缩膨胀测定仪测定后发现,其膨胀率ε2=2~4×10-4,在配筋率μ=0.2-0.8%时,可在结构中建立0.2-0.7MPa的预压应力,这一预压应力可有效地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温差和干缩的拉应力。
根据以上条件和设计要求,我们确定普通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掺水泥用量10%的UEA;膨胀加强带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掺水泥用量12%的UEA。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小混凝土的塌落度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另外,我们在每m3混凝土中掺加了0.8Kg杜拉纤维。由于杜拉纤维与混凝土有柔和性,能均匀地分布在混凝土中。混凝土的极限拉伸率相当低,一般仅为0.01%~0.02%,而杜拉纤维的极限拉伸率则可高达15%~18%。这样,当单位面积内大量的杜拉纤维均匀地分布于混凝土中时,与混凝土握裹在一起,可承受因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拉应变,延缓或阻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由于杜拉纤维的弹性模量低于混凝土,其极限拉伸率高于混凝土,故在动荷载与冲击荷载作用下可吸收能量,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应变能力,并且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脆性。
4.2施工方法
在施工中以加强带为界,一次性浇筑成功。加强带的两侧用密孔铁丝网拦隔,以防小膨胀混凝土混入加强带。在浇筑时,先使用小膨胀混凝土,从一侧浇筑,浇至膨胀加强带时,改用大膨胀混凝土,然后再用小膨胀混凝土浇筑另一侧,如此循环下去,实现无缝施工。其间,膨胀加强带混凝土采用塔吊吊斗吊运。混凝土浇筑时,注意严防其它部位混凝土进入膨胀后浇带内,以免影响设置的效果,同时,严禁混凝土散落在尚未浇筑的部位,以免形成潜在的冷缝或薄弱点。在混凝土浇筑至膨胀加强带附近时,应注意使振动棒插捣点与密孔铁丝网保持距离不小于30cm,并不得过振。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应掌握时间,在接近混凝土临界振捣时间前进行二次振捣,二次压抹,使混凝土中的成分重新组合,排除混凝土中的空隙和多余水份,使混凝土更加密实,以达到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之目的。
4.3混凝土的养护
膨胀混凝土只有充分湿养护才能有效的发挥UEA混凝土的膨胀效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得不少于14天,振捣、抹平、压实后,必须及时覆盖塑料膜布(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差覆盖麻袋布保温),待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10℃后,揭掉塑料膜布,覆盖麻袋布浇水养护,在养护期喷洒雾状水保持环境相对湿度在80%以上,以减小混凝土干缩。由于用低于大气温度的水养护混凝土易使混凝土表面温度骤降,产生“热震”,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在浇水养护混凝土不得使用冷水,应使用接近大气温度的水。模板采用密封不吸水,保温性能好的竹胶板制成定型模板,拼缝严密,待同条件养护试块达100%设计强度后方可开始拆模。
5、实施效果
结构后浇带设计施工 篇12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
1 引言
建筑工程在施工时, 很多都会采用后浇带技术来解决实际项目在施工中的很多问题, 比如:沉降不均匀、温度的影响、钢筋等材料的收缩变形问题等等。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该技术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所以, 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成功与否, 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一旦该技术出现问题, 将会对整个工程的后期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工程渗漏的出现。这将直接威胁到工程的寿命长短。因此, 在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严格控制该技术的应用, 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2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控制沉降和钢筋混凝土的变形等情况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 所以一般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的钢筋混凝土变形, 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工程质量的影响[2]。为了保证后浇带最终能具有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形态, 一般将它的位置安排在裙房和高层最紧密相联的位置。也就是说, 超长结构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否成功的实施有很大的关系, 这一点在实际的工程当中困难较大, 因此, 在控制阶段需要非常严格的来进行这一技术的操作[3]。
为了解决沉降差、减小温度收缩给整个工程带来的变形影响, 我们引入了后浇带的施工工艺。虽然在进行主体建筑、基础的设计以及对裙房的结构进行设计使一般采取整体的设计效果, 但是, 为了设置后浇带, 一般选择先将它们暂时分开, 先进行主体结构的建筑, 当大部分的主体结构完成之后, 然后等大部分的沉降量完成, 再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4]。这样做可以调整附加内力情况, 而这一情况正是由后期的沉降差所引起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那就是温度的改变带来的工程变形的问题。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工程热胀冷缩, 这将直接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从而避免温度应力给工程带来的裂缝等安全隐患。而设置后浇带正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温度变化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提高工程抵御温度变化带来的变形问题。
3 超长后浇带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设置要点
对于一个建筑项目而言, 后浇带技术的实施必不可少, 因此, 想要使整个工程顺利的完成, 我们必须严格的设计后浇带, 而最主要的就是针对超长结构的后浇带设计。能否良好的设置设计后浇带施工直接决定了最终工程的质量。经过实际情况的分析, 我们可以由以下这几步来设计施工工程中的超长结构后浇带。第一, 依据施工相关的原则来设计。同时还要做到降低混凝土裂痕的发生几率。一般情况下, 我们可以利用释放应力的方法来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痕的几率。
其次, 超长结构后浇带的间距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施工中, 后浇带的预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技术参数在严格按照施工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设置, 以及施工先后顺序来进行后浇带的预留和设置。
最后一点, 就是要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设计。对于一个建筑项目而言, 我们必须先浇筑后浇带, 然后才能够将相应的模板进行拆除, 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变形的发生。所以, 必须等到混凝土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同时符合规定要求使才能够进行模板以及支柱的拆除。与此同时, 对于工程中比较薄弱的地区, 我们需要对其设置后浇带。
4 建筑工程中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4.1 强化后浇带的底板施工
在整个施工工程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 我们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处理, 比如:卷材防水层或者涂料防水层和施工垫层的设立, 同时还需要注意后浇带附加防水层的位置, 从而使整个建筑的防渗漏效果更佳好, 并且同时也可以避免地下水进入。除此之外, 我们还需要避免雨水和施工用水等的流入, 因此, 还需要在后浇带两侧500mm左右加挡水墙, 其宽度和高度为60mm, 30mm, 同时还要在挡水墙两侧涂上防水砂浆进行防水处理。
4.2 加强对后浇带浇筑期间的保护管理
想要提高整个建筑工程质量, 必须重视后浇带浇筑期间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建设人员, 在后浇带浇筑期间内要将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好, 并且还要保证污水不能够进入;除此之外, 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沉积物的处理工作, 所以, 一般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时, 我们会将基础底板的高度低于混凝土的垫层标高, 差值最少要在100mm左右。
4.3 科学控制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整个施工项目的过程当中, 我们需要依据项目规范和施工程序的要求, 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这主要是混凝土的厚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太厚一般会导致钢丝网模板侧的压力过大, 从而产生外凸的现象, 此外还会引起尺寸发生偏差、跑模和墙板漏浆等现象。因此, 对于过厚的混凝土构件, 我们需要现将其进行分层处理, 然后再逐层进行浇筑, 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振动棒与钢丝网之间的距离 (一般为800mm~1000mm) ,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严重的水泥浆流失问题。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振动压实, 一般情况会采用钢钎来帮助捣实。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 还需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第一种是压力水冲洗;第二种是人工凿毛。这两种方法虽然都可以进行施工缝处理, 但是, 具体的是有时间不同。除此之外, 混凝土的养护在整个施工当中不能被忽略, 具体的还要看先进行浇筑的那一部分的混凝土收缩情况。对于一般情况而言, 完成混凝土结构浇筑后的40~65d再浇筑后浇带内的混凝土。
4.4 后浇带质量控制和验收的加强
对于后浇带模板的施工, 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牢固性。依据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的相关规范, 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材料都必须具备完整的合格证明和产品相关技术说明书等等。同时, 在浇筑环节完成之后, 我们还需要将原材料送去检测。除此之外, 还需要在浇筑之前摄取相关的隐蔽工程图像数据, 从而防止相关问题的掩盖情况的发生, 这样才能进行全面反应。混凝土具有一致性, 也就是说, 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的产生, 从而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的强度。为了防止遗漏现象的发生, 需要将留置在抛石洞口的面层钢筋需要进行重新捆绑, 从而保证其绑扎到位。
4.5 混凝土养护
当白天和黑夜之间的温度差值较小时, 比较适合混凝土浇筑的实施。完成表层混凝土浇筑之后, 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保湿养护, 使其表面的湿润养护时间要在15天以上。同时, 还要注意延长周围模板的固定时间, 从而延缓混凝土的冷却, 使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除此之外, 还要注意沉降观测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将后浇带技术应用到施工项目当中, 不仅可以减小收缩应力, 同时还可以使建筑结构得到有效的连接。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我们需要注意对于超长结构的后浇带的使用, 需要注意其特殊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 结合要点, 每个项目施工难点都要展开具体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必须根据有关规范和具体情况对工程的后浇带进行合理的设置, 最终确保该项目具有良好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宏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09 (23) .
[2]陈建文, 林青周, 扬立新.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略谈[J].广东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9 (60) .
[3]吴培波.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 2012 (17)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