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报告(对外贸易)

2024-06-19

述职报告(对外贸易)(精选8篇)

述职报告(对外贸易) 篇1

述职报告(对外贸易)

述职报告(对外贸易)2007-12-09 16:57:5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述职报告(对外贸易)述职报告(对外贸易)(2)我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的工作部门,主要职能是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争取外援、口岸的管理和贸促会。

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自治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取得重要突破”的总体要求和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的具体部署,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大机遇,实现四个确保,突出八项重点”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建设经济

强市目标,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两大历史机遇,确保引进外资全区第一,确保加工贸易出口全区第一,确保私营企业出口年均递增40以上,确保自治区外经贸厅对我市的资金支持力度全区第一,突出抓好软环境建设、招商引资、扩大出口、实施“走出去”战略、入世应对、对外宣传、强化服务、加强涉外部门配合八项重点工作。克服世界经济发展减缓、国际需求不足和贸易投资全面下滑的困难,外资、外贸、外经、外援“四外”齐上,大胆构筑全市对外开放工作的新格局。在任务重、压力大、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全市上下掀起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新高潮。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不仅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任务,而且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开创了外经贸工作的新局面。

一、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实际到位资金

继续保持全区第一,大项目明显增多。审批外商投资企业27家,办理增资7家,利用外资实际到位万美元,同比增加,完成自治区下达计划5500万美元的。投资总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8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4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5家和3家。引资到位数占自治区总额亿美元的,继续保持自治区第一,获得自治区对外开放综合奖第一名。

对外贸易大幅增长,民营企业成为我市出口的重要增长极。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加15。外贸依存度由2001年的10上升到13。在鹿王、包钢两大企业出口下降2000多万美元的情况下,出口完成亿美元,占年计划亿美元的126,同比增长23,列自治区前二名。民营企业出口发展势头迅猛,总额为2793万美元,同比增长195,在全市出口中的份额由去年的5提高到12,成为我市出口创汇的重要一极。

外经合作稳步推进,争取外援取得历史性突破。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

劳务输出业务,完成外经合作项目5项,合同额455万美元;完成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万美元,外派劳务305人次。经过努力,继1996年接受澳大利亚援助资金万元实施固阳县白灵淖尔乡改水项目后,新实施无偿援助项目4项,即日本公民援助轻工技校女子军乐团器材,价值100万日元;香港经城营造集团公司援助建设九原区交界营子小学和哈业胡同小学,金额共为60万港币;欧盟援助WTO培训;意大利政府无偿援助市妇幼保健院和固阳妇幼保健所项目,金额80万美元。

在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外经贸和机关建设等各项工作呈现出许多亮点:满都拉口岸胜利开关,实现了包头市人民十年的心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国贸中心隶属我局,成为发展会展经济、招商引资的重要力量;确立了“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形象最佳”工作规范,全身心、全天候、全方位服务投资者成为自觉行动;

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引进北京大学举办高层经理MBA知识培训班,积极参加青干办、妇干班、经管班、更新知识培训班的学习;办公条件显著改善,职工福利待遇有新的提高,机关干部的形象面貌焕然一新;等等。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构筑外经贸发展新思路

市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发出了“解放思想,大胆构筑,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步伐”的动员令,市外经贸局党组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贯彻落实。通过学习,认清了形势,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奋斗目标,增强了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步伐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焕发出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做好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按照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的部署,我们下达了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目标,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为落实确定的工作目标,我们经常深入各旗

县区和企业进行调研,研究分析解决对外开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开展对外开放工作。建立月统计、季分析、半年小结、全年总结制度,按季通报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向几大班子和自治区外经贸厅等提供运行情况分析,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坚持服务承诺,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

不懈地坚持对外服务承诺。按照讲实话、讲实干、讲实效的要求,忠实履行“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形象

述职报告(对外贸易)

述职报告(对外贸易) 篇2

一、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措施,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改善贸易融资环境,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同时,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贸易促进活动, 鼓励增加进口。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逐步回稳, 稳外需、扩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进出口大幅下滑的态势得到扭转。根据世界贸易组织 (WTO) 最新公布的数据, 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 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1.进出口总体大幅下降, 但降幅逐季收窄并在年底转为增长

2009年, 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2亿美元, 下降13.9%。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 下降16.0%;进口总额10055.6亿美元, 下降11.2%。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 贸易顺差1961.1亿美元, 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 下降34.2%。分季度来看, 一季度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 世界经济深度衰退, 外需严重萎缩, 中国进出口也大幅下降;三季度开始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措施逐步见效, 世界经济开始企稳复苏, 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回稳, 加上国内稳外需政策效应不断显现, 中国进出口形势逐步好转并在11月份转降为升。第一、二、三季度进出口额, 同比分别下降24.9%、22.1%和16.7%, 第四季度进出口同比由负转正, 实现了9.2%的增长。

2.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比较平缓, 机电产品出口回升相对较快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由于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物美价廉, 加上这类商品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 下降相对平缓。2009年, 纺织品出口599.7亿美元, 下降8.4%;服装出口1070.5亿美元, 下降11.0%;鞋类出口280.2亿美元, 下降5.7%;家具及零件出口253.3亿美元, 下降6.0%。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大多属于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品,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为明显, 但在世界经济企稳复苏的带动下恢复得也比较快。一季度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下降, 二季度以后降幅显著缩小, 11、12月份机电产品分别增长3.2%和26.8%, 高新技术产品增长14%和40.7%, 均领先于总出口回升。全年机电产品出口7131.1亿美元, 下降13.4%,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69.1亿美元, 下降9.3%, 下降幅度均低于总出口降幅。

3.一般贸易总体出口降幅较大, 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继续上升

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 一般贸易受到较大冲击, 加上上年基数相对较高, 出口下降明显。全年一般贸易出口5298.3亿美元, 下降20.1%, 占出口总额比重由上年的46.4%下降到44.1%。加工贸易与国际产业链联系紧密,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受到的影响较大, 但随着外部需求状况改善, 下半年加工贸易订单和出口逐步恢复。全年加工贸易出口5869.8亿美元, 下降13.1%, 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8.8%, 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他贸易方式全年出口848.5亿美元, 下降7.9%, 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 主要是“走出去”带动了相关设备和产品出口。

金额单位:亿美元

金额单位:亿美元

金额单位:亿美元

金额单位:亿美元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部分相互重合的商品。

金额单位:亿美元

金额单位:亿美元

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回升较快, 民营企业出口降幅较小

与加工贸易出口类似,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同样呈现年初大幅下降、下半年快速反弹的走势。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722.3亿美元, 下降15.0%, 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比上年略有升高, 达到55.9%。私营企业经营机制比较灵活、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全年民营企业出口3384.4亿美元, 仅下降11.6%, 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6.7%上升到28.2%。国有企业出口1909.9亿美元, 下降25.8%, 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

5.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 自澳大利亚进口保持增长

在前三大贸易伙伴中, 中国对欧盟出口2362.8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19.4%, 自欧盟进口1278.0亿美元, 下降3.6%;对美国出口2208.2亿美元, 下降12.5%, 自美国进口774.4亿美元, 下降4.8%;对日本出口979.1亿美元, 下降15.7%, 自日本进口1309.4亿美元, 下降13.1%。与东盟贸易下半年开始趋好, 全年对东盟出口1063.0亿美元, 下降7.0%;自东盟进口1067.1亿美元, 下降8.8%, 东盟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在主要贸易伙伴中, 与澳大利亚、东盟和美国的贸易比重略有上升, 与欧盟和俄罗斯的贸易比重略有下降。前十大进口贸易伙伴中, 仅自澳大利亚进口保持增长。

6.能源资源产品进口量继续增加, 扩大内需带动消费品和资本品进口扩大

在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作用下, 中国国内投资、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需求旺盛, 部分消费品、投资品进口增加。2009年全年铁矿砂进口62778万吨, 增长41.6%;大豆进口4255万吨, 增长13.7%;原油进口20379万吨, 增长13.9%;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2381万吨, 增长34.5%;钢材进口1763万吨, 增长14.3%;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429万吨, 增长62.7%;纸浆进口1368万吨, 增长43.7%。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量增长2.8%, 飞机进口量增长5.9%。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 (WTO) 公布的数据, 2009年中国的出口降幅低于全球出口降幅7个百分点, 进口降幅低于全球进口降幅13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 中国政府稳外需、扩进口的政策措施, 不仅对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对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2010年以来中国外贸增长的特点

今年以来, 世界经济继续复苏, 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 各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 出现较大幅度回升, 顺差持续下降并在3月份出现逆差。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出口加快恢复

在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和国内需求增加的带动下,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达到6178.5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44.1%。其中出口3161.7亿美元, 同比增长28.7%, 比2008年同期增长3.3%;进口3016.8亿美元, 增长64.6%, 创季度增速历史最高。3月当月进出口总额2314.6亿美元, 同比增长42.8%。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 增长24.3%;进口1193.5亿美元, 增长66.0%。

2.顺差规模持续下降并在3月份出现逆差

由于进口增速持续快于出口, 今年以来中国顺差规模延续了去年10月份以后大幅下降的态势。一季度, 顺差144.9亿美元, 下降76.7%, 其中3月当月逆差72.4亿美元, 结束了自2004年5月以来连续70个月顺差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内外需复苏不同步, 内需回升的速度高于外需, 进口价格的上涨幅度高于出口价格回升幅度, 导致进口增速高于出口。

3.主要商品进出口均实现持续增长

今年一季度, 中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出现了较快的恢复性增长, 出口额分别为1890.8亿美元和990.6亿美元, 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5%和39.1%。机电产品中,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出口增长43.3%, 集成电路出口增长54.3%。消费类商品出口总体平稳, 其中纺织品出口增长26.6%, 服装增长9.1%, 家具增长20.6%, 彩电增长48.2%。这说明全球经济形势继续好转, 投资与消费有所回暖, 也与企业库存正常化密切相关。与此同时, 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推动大宗商品进口呈现量价齐升, 原油进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49.8%, 铁矿砂进口额增长42.4%, 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额增长69.3%。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加快, 增幅分别达到49.8%和50.5%。

4.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上升

今年一季度, 一般贸易出口1413.1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6.6%;进口1683.8亿美元, 增长72.2%, 高于整体增幅7.6个百分点, 对进口增量贡献59.6%, 拉动进口增长38.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1516.9亿美元, 增长29.8%, 占外贸出口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进口888.2亿美元, 增长56.3%。其他贸易方式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出口增长34.6%, 进口增长55.2%。

5.民营企业进口高速增长

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增长继续快于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进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一季度, 民营企业出口920.1亿美元, 增长36.6%;进口581.4亿美元, 增长90.8%, 高于整体增幅26.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495.1亿美元, 增长17.3%, 低于整体增幅11.4个百分点;进口856.6亿美元, 增长63.1%。外资企业出口1746.5亿美元, 增长28.4%;进口1578.8亿美元, 增长57.4%。

6.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均大幅回升

今年一季度, 中国对欧盟出口653.7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31.0%;对美国出口544.5亿美元, 增长19.7%;对日本出口257.0亿美元, 增长17.7%。自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口分别增长43.0%、42.7%和56.6%, 贸易平衡状况有所改善。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再次出现强劲增长, 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带动双边贸易快速增长。对东盟出口292.3亿美元, 增长46.7%, 自东盟进口336.8亿美元, 增长76.6%;对印度、俄罗斯、巴西出口分别增长38.7%、39.3%和88.3%。

三、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前景

从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形势来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总体环境继续好转。同时也要看到, 一季度对外贸易出现较大幅度回升,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去年基数较低,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依然曲折, 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存在,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首先, 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 但复苏基础尚不稳固。

当前, 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态势更加明显。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 受政府刺激经济措施影响, 私人投资正在恢复, 居民消费温和增长, 进出口持续扩大。欧盟和日本经济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新兴市场经济有望出现较强劲的回升。IMF最新预测将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从3.9%上调为4.2%。但是, 世界经济持续全面回升还面临不少困难, 复苏进程仍存在很多变数。一是无就业复苏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2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升至10%, 创1998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美国2月份开工率为72.7%, 比近30年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失业劳动力和闲置资本重新跨部门配置需要较长时间, 必然制约消费和投资需求。二是全球主权债务风险加大。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还在发展, 主要经济体财政赤字率继续攀升, 其他一些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地区可能受到波及。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后遗症日趋明显。主要发达国家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深层次矛盾, 如金融体系制度性风险和监管不力问题还没有解决, 不良资产短期内难以根本消化掉。各国宏观政策在时机选择和力度把握上面临不少掣肘, 新兴市场国家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加剧。

其次, 国际市场需求回暖, 但动力不足、保护主义加剧。

在融资条件改善、投资和消费回升以及补库存需要刺激下, 今年以来国际贸易迅速恢复。趋于活跃的贸易商品已经从初级产品、非耐用消费品延伸至耐用消费品和投资类产品。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 将会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的增长。WTO预计, 2010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9.5%。但是,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存在着整体或局部不确定性, 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收入前景不明朗、产能过剩仍较普遍的情况下, 消费和投资需求出现全面持续大幅回升的动力不足, 企业库存正常化对需求拉动的效应也会逐步减弱。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今年一季度中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19起, 涉案金额11.9亿美元, 同比增长93.5%。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技术贸易壁垒趋于增多。

第三, 企业经营环境总体改善, 但成本上涨等压力增加。

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国际市场需求回暖, 国内保持扩内需、调结构和稳外需各项政策措施相对稳定, 效应将继续显现, 进出口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也在进一步增强。但是, 随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 国内资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加上沿海部分地区出现招工难等问题, 企业面临国际竞争加剧和国内成本上升双重压力。主要货币汇率波动频繁, 增加了企业汇兑风险。

第四, 扩大内需可以带动进口, 但增加进口仍面临许多制约。

2010年, 中国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努力保持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较快增长, 稳定进口促进政策, 将进一步拉动能源资源、技术装备、中间产品和消费品进口。但是, 在流动性严重过剩、世界经济回暖、通胀预期上升的带动下,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呈上行态势, 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进口。同时, 美欧等发达国家仍然实行不合理的出口管制措施, 直接制约中国企业进口, 并影响到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改善。

从总体上看,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环境继续改善, 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 要继续落实好稳外需的各项政策措施, 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支持企业巩固传统市场,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保持出口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稳定进口促进政策, 敦促有关国家取消不合理的出口管制, 引导企业合理增加进口。利用当前外贸回升的有利时机, 调整和优化进出口结构, 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努力实现外贸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链接1: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概况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世界经济全面下滑, 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在上半年经历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随着各国金融稳定、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 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 消费和投资缓慢恢复, 经济下滑速度放缓并企稳回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发布最新报告, 2009年世界经济下滑0.6%, 认为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主要国家资本市场逐步回稳、制造业开始恢复增长、进出口贸易显著上升, 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性增长, 增速达到4.2%, 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2.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3%。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市场需求骤减、贸易保护措施增加, 世界贸易明显下降。据世界贸易组织 (WTO) 统计, 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 跌至12.15万亿美元, 世界贸易量下降12.2%, 为70多年来的最大降幅。其中美国出口额下降13.9%, 欧盟下降14.8%, 日本下降24.9%, 均高于世界平均降幅。进入2010年, 随着世界经济缓慢恢复, 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前两个月, 美国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6%和14.8%, 欧元区分别增长3%和7%。3月份, 日本进、出口分别增长20.7%和43.5%。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大国贸易增长更为显著。WTO预计, 2010年世界贸易将增长9.5%, 其中发达国家出口增长7.5%, 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约11%, 但世界贸易额仍无法回到2008年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国际金融危机对外国直接投资 (FDI) 造成冲击, 投资规模大幅下挫。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UNCTAD) 报告显示, 2009年全球FDI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 下降39%。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FDI大幅下挫41%, 流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FDI分别下降35%和39%。作为国际金融危机"震中"的美国吸收FDI1370亿美元, 比2008年下降57%。受金融市场萎缩、资金短缺的影响, 作为FDI增长"发动机"的跨国并购大幅减少。2009年上半年, 全球10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并购案只有40宗, 不到2008年同期数据的1/3。UNCTAD的报告认为, 随着投资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善, 预计2010年全球FDI可能出现温和反弹, 2011年将增长强劲。在国际资本的地区流向上, 中国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将依然是最有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农业、服务行业、采矿业等将是未来投资的重点, 但制造业投资恢复的速度相对稍慢。

单位:%

二、当前世界经济贸易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 世界经济复苏的态势更加明显, 但由于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全球经济结构矛盾的总爆发, 有很多深层次矛盾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将充满坎坷。

1.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陆续出台了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随着世界经济逐渐企稳复苏, 宏观政策走向成为2010年关注焦点。对美国和欧元区来说, 由于金融机构的风险没有完全出清, 很多金融机构还存在亏损;经济尽管开始回升, 但也并走上持续全面复苏的轨道, 特别是失业率依然很高, 贸然退出可能会给经济带来二次衰退风险。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 如果退出战略实施过早, 即在私人消费和投资尚未真正成为经济复苏的推动力之前实施退出, 经济复苏可能因此而夭折。但若退出战略过晚实施, 庞大的货币供应将导致全球通胀压力上升。预计短期内, 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实施大规模退出策略的可能性不大, 一些经济恢复情况依然不理想的国家, 比如英国、俄罗斯和日本等, 还可能进一步采取刺激政策, 未来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将日趋分化。

2.主要经济体财政负担不断加大

为应对金融危机, 各国不断加大财政刺激的力度, 使得政府开支迅速增加, 财政赤字急剧上升。据英国《经济学人》的资料, 截至2010年2月, 全球各国负债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 预计2011年全球主权债务将超过40万亿美元。美国2010财年财政赤字仍高达1.42万亿美元, 占GDP的9.2%。欧元区国家赤字率均已超过占GDP3%的参考“警戒线”, 2010年法国预算赤字将占GDP的8.2%, 德国将占GDP的5.5%, 欧元区总体赤字可能会超过GDP的7%, 欧盟27国中有20国出现赤字超标问题。日本政府债务总额将升至占其GDP的229%, 居发达国家之首。全球性赤字高企, 伴随的正是全球主权债务的高涨。在经济复苏脆弱的形势下, 各国推出的削减赤字计划, 面临诸多障碍与风险, 各国试图在“保增长”、“保就业”与“削赤字”之间取得平衡, 显得困难重重。

3.就业全面恢复仍需较长时间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各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目前美国、日本失业率仍在高位, 欧洲失业率继续攀升, 创多年来的历史新高。历次经济金融危机表明, 在经济开始复苏后, 失业率通常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IMF发表报告预计, 2010~2011年经济复苏不会有效降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2010年, 尽管就业人数将有所增长, 但新增工作岗位无法为不断壮大的劳动力大军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失业率居高不下问题短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善。2009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为8.8%, 预计2010年美国失业率很难降至9%以下;2011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将保持约9%的水平, 政府仍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弥补私营部门就业增长缓慢的问题。

4.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依然存在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消费和投资需求大幅萎缩, 国际贸易出现严重下滑, 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尽快复苏, 甚至通过本币大幅贬值等手段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 千方百计争夺国际市场。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尽早复苏, 各主要经济体的自顾性进一步增强, 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 持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目前, 由于世界经济尚未完全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 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领域依旧存在, 且有将保护主义手段延伸至如汇率、知识产权以及低碳与环保节能等领域的可能。

5.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消费和投资增长乏力、产能普遍过剩等因素影响, 2009年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但是,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 2010年通胀压力明显增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很可能重新踏上高速增长之路, 对原油、有色金属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同时, 为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 各国暂时不会大规模政策退出, 一些经济恢复缓慢的国家甚至还可能加码宏观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 因此全球流动性将相当宽松。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存在贬值压力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共同作用下,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走高, 加剧各国通胀压力。

三、2010年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前景

美国尽管美国经济在2009年第四季度强劲增长5.6%, 创下6年来的最高季度增长水平, 但由于前两季度的严重衰退, 2009年美国经济依旧下降2.4%, 创1946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库存正常化、企业更新设备投资是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的主因。今年以来, 美国经济延续2009年底以来的态势, 2月份个人消费开支增长0.3%, 连续第五个月增长, 显示美国经济复苏仍在持续。但接近10%的失业率依然是美国经济的一大难题。自2008年12月以来, 美联储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 目前仍然重申其将在“更长时期内”维持该水平。2010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幅在2.5%~3.4%之间。

欧元区在政府实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下, 在库存增加和出口增长的带动下, 2009年第三和第四季度, 欧元区GDP环比增长止跌回稳, 但全年经济增长仍然下降3.9%。进入2010年, 受德国和法国经济增长及出口订单推动, 欧元区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上月的54.2增至56.6, 为40个月来最高水平。但欧元区失业率继续攀升, 2月失业率由1月的9.9%增至10.0%, 是1998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欧元区企业仍面临疲弱需求, 复苏强度仍不足以抑制企业裁员。希腊债务危机加重欧元区经济恢复的难度, 加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及爱尔兰的财政状况同样艰难, 预计希腊援助计划不会结束欧元区的忧虑形势, 欧洲国家财政问题随时可能蔓延到希腊以外的地区。有关机构预计2010年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速为1.2%, 在发达国家中表现最差。随着失业率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 中长期财政负担将越来越大, 公共债务持续大幅增长将对欧元区经济增长与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日本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一季度日本GDP增长率大幅下滑8.8%, 拖累全年经济下滑超过5.0%, 成为二战后的最大降幅。进入2010年, 随着世界经济恢复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带动, 国际市场需求好转, 出口成为日本经济增长动力。外贸形势好转带动1月份日本工业生产同比大幅增长18.2%, 运输设备生产环比增长5.5%, 失业率比上年有所下降。预计2010年, 在通缩仍将持续的情况下, 日本央行继续面临各方面要求将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压力。日本民间经济学家预计, 2010年第一和第二季度, 日本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1.3%和1.1%, 全年达1.6%。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尽管多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受到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但亚洲主要新兴经济体率先回升并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在2009年只经历了温和下降。由于许多新兴市场经济较快恢复, 流入这些市场的资金回升, 部分缓解了资金压力, 但也加剧了这些国家资产价格泡沫风险。2009年3月以来, 主要新兴经济体股市率先收复失地。得益于国内需求和良好的经济基础, 拉美地区经济受金融危机拖累较为缓和, 民间消费与投资使得该地区2009年经济呈现增长。世界银行预计, 发展中国家有望走向相对强劲复苏, 2010年将增长5.2%, 2011年增长5.8%, 均高于2009年的1.2%。

相关链接2: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一、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中国政府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较快扭转了经济明显下滑态势, 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1. 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加快。

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 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 增长4.2%, 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 增长9.5%, 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 增长8.9%。分季度看, 一、二、三、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6.2%、7.9%、9.1%和10.7%, 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2. 农业保持稳定发展。

粮食连续六年增产, 全年粮食产量53082万吨, 比上年增加211万吨, 增长0.4%。其他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 全年棉花产量640万吨, 比上年减少14.6%;油料产量3100万吨, 增长5.0%;糖料产量12200万吨, 减少9.1%。全年肉类总产量7642万吨, 比上年增加5.0%, 其中猪肉产量4889万吨, 增长5.8%;禽蛋产量2741万吨, 增长1.4%;水产品产量5120万吨, 增长4.6%。

3. 工业生产较快回升。

全年工业增加值134625亿元, 比上年增长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12月当月同比增长18.5%, 比1~2月份累计增幅高14.7个百分点。分企业性质看,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9%;私营企业增长18.7%。分轻重工业看, 轻工业增长9.7%, 重工业增长11.5%。

4.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投资计划, 积极引导社会投资, 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回升,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 比上年增长30.1%, 增幅比上年高4.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投资194139亿元, 增长30.5%;农村固定投资30707亿元, 增长27.5%。在城镇固定投资中, 第一产业投资3373亿元, 比上年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82277亿元, 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108489亿元, 增长33.0%。分地区看, 东部地区投资95653亿元, 比上年增长23.0%;中部地区投资49846亿元, 增长35.8%;西部地区投资49662亿元, 增长38.1%;东北地区投资23733亿元, 增长26.8%。

单位:%

5. 城乡居民消费持续较快。

在促进家电、汽车、节能产品和住房消费等政策措施带动下, 城乡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 同比增长15.5%,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6.9%, 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85133亿元, 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40210亿元, 增长15.7%。分行业看,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5413亿元, 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998亿元, 增长16.8%。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行业零售额中, 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2.3%, 家具类增长35.5%, 建筑装潢材料类增长26.6%。

6. 外经贸在逆境中取得新发展。

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7亿美元, 下降16.0%;进口10056亿美元, 下降11.2%, 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 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900亿美元。随着国际市场需求趋稳, 稳外需、扩进口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2009年下半年开始进出口降幅明显收窄, 国际市场份额得到巩固。8月份, 利用外资持续下滑局面得到扭转, 开始转降为升。企业“走出去”逆势上扬, 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6.5%。

7. 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 11月份开始同比涨幅由负转正, 上涨0.6%, 12月份上涨1.9%。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4%, 12月份起同比涨幅由负转正, 上涨1.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7.9%, 但随着国内需求增加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回升, 从4月份开始环比连续9个月上涨, 12月份环比上涨1.4%。

8.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 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 实际增长8.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3%。

二、2010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

今年以来, 随着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和各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得到巩固, 国民经济实现较好开局。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11.9%, 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 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 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 增长10.2%。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2%, 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9%, 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9%, 拉动GDP-1.2个百分点。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1.农业生产总体基本稳定, 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增加。针对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干旱, 全力组织抗击旱灾, 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关部门预计201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0946万公倾, 比去年增加47万公顷。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104万吨, 同比增长4.7%, 其中猪肉产量1427万吨, 增长5.2%。

2.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回升, 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 比上年四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9.9%, 集体企业增长13.0%, 股份制企业增长20.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8.8%。分轻重工业看, 重工业增长22.1%, 轻工业增长14.1%。分行业看, 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1~2月份,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67亿元, 同比增长119.7%, 比上年1~11月份加快111.9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亿元, 同比增长25.6%, 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793亿元, 同比增长26.4%, 回落2.2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528亿元, 增长21.0%, 回落8.4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7%,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4%,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0%。分地区看, 中西部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东部, 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4.4%, 中部地区投资增长26.2%, 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0.0%。

4.国内市场继续繁荣活跃。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 同比增长17.9%, 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571亿元, 增长1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03亿元, 增长15.4%。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12877亿元, 增长29.6%。热点消费持续较快, 其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9.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6%, 家具类增长37.6%。

5.对外贸易加快恢复, 进出口不平衡状况继续改善。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 同比增长44.1%。其中出口3161.7亿美元, 增长28.7%;进口3016.8亿美元, 增长64.6%。外贸顺差144.9亿美元, 同比减少76.7%, 其中3月份贸易逆差72.4亿美元, 结束了自2004年5月份以来连续70个月顺差的局面。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34.4亿美元, 同比增长7.7%。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5.2亿美元, 同比增长103.3%;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5亿美元, 增长32.7%;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0.4亿美元, 增长1.5%。

6.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生产价格上涨较快。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 其中翘尾影响约为1个百分点, 新涨价因素约为1.2个百分点。受春节和灾害天气等季节性、临时性因素影响, 鲜菜、鲜果、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20.4%、15.9%和6.4%, 仅此三项合计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约为1.1个百分点, 占总涨价因素的50%, 三者新涨价因素合计约占总新涨价因素的70%。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5.2%和9.9%, 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新涨价因素仅在1~2个百分点之间。

7.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形势继续好转。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08元, 同比增长9.8%,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814元, 同比增长11.8%,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9万人, 完成全年900万目标任务的32%, 月均新增就业96万人, 略高于近三年月均新增95万人的水平;全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4万人, 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2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0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100万人的40%。随着经济回升向好, 企业用工需求也在增加。

8.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位回落,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3月末, 广义货币 (M2) 余额65.0万亿元, 同比增长22.5%, 比上年末回落5.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 (M1) 余额22.9万亿元, 增长29.9%, 回落2.4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 (M0) 余额3.9万亿元, 增长15.8%, 比上年末加快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6万亿元, 比年初增加2.6万亿元, 同比少增2.0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8万亿元, 比年初增加4.0万亿元, 同比少增1.6万亿元。3月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24471亿美元, 同比增长25.3%。全国财政收入19627亿元, 同比增长34%。其中中央本级收入9928亿元, 增长37.6%。

三、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总体来看, 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也要看到, 今年经济发展环境仍极为复杂, 目前经济较快增长较大程度上还是靠政策刺激推动, 也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 经济回升向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还在显现。从国际来看,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 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凸显, 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 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 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 自然灾害频发, 防灾抗灾形势严峻, 夺取农业好收成和增加农民收入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逐步显现, 强化了通胀预期, 特别是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比较突出;财政金融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与结构性用工短缺矛盾并存。中国政府明确提出, 将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 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 着力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关链接3:

国际商品市场走势

一、对2009年国际商品市场回顾

2009年, 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 世界经济整体形势逐渐好转, 国际商品市场需求逐步回暖, 大宗商品价格先于世界经济触底回升并强劲反弹。以石油和有色金属为主导的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在一季度走稳后, 二季度开始反弹并持续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指数显示, 2009年12月该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40.3%, 其中食品饮料上涨18.4%, 工业用农业原材料上涨26.5%, 金属上涨44.6%, 能源上涨49.5%。原油和有色金属成为主要领涨商品, 2009年底, 国际油价由年初的34美元/桶涨至80美元/桶, 上涨1.4倍;铜、铅、锌分别比年初上涨1.4倍、1.3倍和1.1倍, 铝等其他有色金属价格涨幅均在40%以上;国际金价更是创历史新高, 超过1200美元/盎司。

2009年, 国际商品市场的表现主要受到经济回升预期、流动性充裕和市场供需变化三大因素的影响。首先, 在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指标转好、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复苏的背景下, 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产生良好预期。其次,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陆续推出前所未有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极度宽松的流动性和疲弱的美元, 使得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入商品期货市场趋利避险, 客观上为商品价格反弹提供了资金支撑。第三, 主要产需国供求政策变化, 如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保价等措施, 也对商品价格走高产生了推动力。

二、影响2010年国际商品市场的因素

今年以来,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继续攀升趋势下小幅波动。至3月份, 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比上年末上涨5.2%, 其中食品饮料下降0.6%, 工业原材料上涨7.5%, 能源类商品上涨6.3%。国际油价已经突破85美元/桶, 铜价超过7500美元/吨。从总体来看, 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流动性过剩和通胀预期上升将支持商品价格高位运行, 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可能加剧国际商品市场震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未来国际商品价格进一步上升的支撑力大小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的时间和强度, 其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尤为重要。总体来看, 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良好, 最近IMF将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3.9%上调到4.2%。目前以石油和铜为代表的商品期货价格也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2010年世界经济的较好预期。但也要看到, 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未确立, 实现全面复苏仍面临不少困难。在世界经济缓慢恢复的情况下, 国际市场消费和投资需求难以出现大幅回升, 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宗商品、资本货物到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特别是一旦世界经济复苏出现波动, 势必也会加剧国际商品价格震荡。

2.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时机与力度。在各国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作用下, 极度宽松的流动性成为2009年商品价格大幅回升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 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快速反弹, 主要经济体消费价格上涨压力有所上升, 澳大利亚、印度等部分经济体已经开始调整货币政策, 美国等主要经济体也开始由应对金融危机时的超常规状态向正常状态过渡。随着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时期扩张性政策逐步调整或退出, 极度宽松的流动性将逐渐回归到合理水平, 特别是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变化, 将对进入商品市场的资金规模等产生明显影响, 从而引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3.美元走势。近年来, 黄金、石油、有色金属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金融属性越来越强, 成为重要的保值避险工具, 加上这些大宗商品大多以美元来计价, 美元的走势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日益明显。尽管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有所上升, 商品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的负相关性有所减弱, 但考虑到美国财政赤字率还在继续攀升、短期内仍将维持低利率以及经济复苏前景缓慢曲折,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元总体仍将走软, 在一定程度上将继续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此外, 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发展新能源、新材料, 加强节能环保, 都将对全球能源需求结构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未来长期的需求增长预期将受到一定抑制。

三、2010年主要商品市场前景

农产品

2009年全球玉米、大米、大豆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1.8%、5.7%和6.9%, 2010年农产品价格将涨跌互现。 (1) 玉米。需求增加, 库存下降, 价格走势可能趋稳。2009/10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8.04亿吨, 全球需求量预计为8.10亿吨, 产需关系由上年的产高于需转变为需高于产;期末库存预计为1.40亿吨, 库存消费比17.3%, 玉米市场产需关系对价格走势形成支撑。另外, 作为金融属性最强的粮食品种, 玉米价格与原油价格相关程度高, 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将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 (2) 大米。东南亚旱灾将可能拉升后期大米价格。近期, 东南亚地区普遍出现旱灾, 印度等南亚国家及菲律宾、印尼等国大米产量大幅下降, 可能导致进口需求增加, 同时泰国和越南通过制定政府收购价、增加仓储空间等措施保护米价和稻农利益, 将对米价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3) 大豆。预计2009/1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比上年增加20%, 达到创纪录水平。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高将刺激生物燃料需求, 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大主产国的出口供应可能不增反降, 将缓解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压力, 同时造成植物油市场总体供应偏紧, 对多种油籽油料的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4) 食糖。2009年, 受主产区巴西产量下降、市场投机等因素影响, 食糖价格翻番, 创29年来历史新高。2010年, 尽管中国西南地区旱情严重影响到甘蔗生产, 亚洲其他产糖国和巴西糖产量也低于预期, 预计2009/2010榨季全球糖产量1.56亿吨, 但供求缺口比上年缩小, 加上新榨季印度原糖产量上升, 投机基金也将继续退出糖类市场, 原糖价格有望进一步回调。 (5) 小麦。主产地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丰产在望, 继2008/09年度收获历史第二高产纪录后, 2009/10年度产量有望达到6.78亿吨的较高水平, 全球需求量预计为6.47亿吨, 全球小麦供应充足, 连续两年产大于需, 3月末库存大幅提高18.84%至1.97亿吨, 库存消费比达到30.45%的10年来最高水平, 市场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处于弱市。

金额单位:亿美元

注:英国经济学家智库 (EIU) 商品价格指数, 以美元计价, 1990=100, 食品饮料占55.6%, 工业原材料占44.4%。资料来源:EIU, 世界商品预测, 2010年1月和2月。

石油和煤炭

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带来石油实际需求的增长。国际能源机构已连续两个月上调需求预测, 预计201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增加1.7%至8551万桶, 欧佩克也因此决定维持目前产出水平。2010年, 在世界经济复苏、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和通胀预期上升的大背景下, 国际油价可能继续上行, 但由于受诸多不确定因素, 如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伊朗等产油国形势不稳及低碳能源政策的影响等, 预计全年油价将呈高位震荡。

受中国、印度等国需求恢复带动, 国际煤炭价格于2009年下半年走出低谷缓慢上扬。2009年入冬后, 严寒天气刺激了强劲的煤炭需求, 交易活跃, 价格升至年内最高。预计2010年, 亚洲国家需求保持快速上升, 可能继续带动国际市场煤炭价格走强。全球钢铁行业的回暖带动焦煤需求上升。目前, 焦煤进口商已与供应商就季度定价达成一致, 2季度价格将比2009年度价格上涨55%。国际动力煤价格也有望继续上行。

有色金属

2009年末有色金属主要品种商业库存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伦敦金属交易所铝库存由年初的200万吨增至465万吨, 锡库存更由7765吨增至25765吨。2010年一季度, 有色金属市场在上年大幅飙升基础上保持坚挺。但总体而言, 实体需求尚未全面复苏, 冶炼产能开工不足, 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据世界金属统计局报告, 2010年全球精炼铜将因需求旺盛和矿山供应不足而转为少量短缺。精铅也将由供应过剩转为供应短缺。铝市场不容乐观, 但高生产成本和相对呆滞的需求态势, 有望迫使一些产能退出, 降低商业库存, 减轻价格压力。低镍生铁技术的发展对镍需求造成冲击, 镍价将受到抑制。展望2010年, 有色金属整体价格走势将呈宽幅震荡。

纺织纤维及成品

全球纺织纤维及纺织品服装市场受经济低迷冲击, 需求收缩严重。但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 纺织业呈企稳回升的态势, 企业开工率和订单情况好转, 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大幅反弹, Cotlook全年涨幅达37.2%。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两年下降, 预计2009/10年度, 全球棉花产量将降至2236万吨, 比上年减少4.44%, 为5年来最低。消费量预计为2455万吨, 虽未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 但产不足需, 库存下降, 棉价有望保持坚挺。随着市场环境好转, 2010年合成纤维各品种产量将有较大增长。预计涤纶短纤和长丝产量将双双增长10%, 其他如聚酰胺、丙烯酸、纤维素等人造纤维产量也将在2009年不同幅度下降后于2010年有较大增长。

化工品

2009年, 全球化工市场总体产能增长快, 但各地区分化明显。美国和西欧化工产品产量下降15%左右, 新兴经济体则快速复苏,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化工品产量平均增长12.3%。预计2010年全球化工产品产量将增长6.5%,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将继续引领增长, 金砖四国增速有望达到13.4%。欧洲和美国则可能分别增长5%和3%。基础化工产品增长情况将好于精细化工产品。尽管市场需求好转, 生产恢复, 但近年快速扩张导致石化产能过剩, 设备开工率将继续下降。2010年全球乙烯设备平均开工率将从2009年的85%降至80%。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潮流, 利用生物材料替代合成高分子有机碳材料将成为化工行业新的发展方向。这些均对石化产品价格构成走低的影响。

钢材

金融危机对全球钢铁工业造成沉重打击。尽管2009年下半年市场回暖, 中国的快速增长部分弥补了美欧国家的急剧下滑, 但全年世界钢铁需求仍比上年下降7%, 粗钢产量12.2亿吨, 比上年下降8%。其中中国钢产量再创新高, 达5.68亿吨, 比上年增长13.5%。2010年以来, 世界主要产钢国均恢复生产, 1月份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5%, 全年钢铁市场有望稳步复苏。预计全球需求量将比上年增长11%。随着钢铁市场回暖, 钢材价格快速攀升。截至2010年3月底, CRU钢材价格指数已回升至186.4, 同比上涨41.1%, 其中欧洲、北美和亚洲涨幅分别为29.2%、40.1%和47.7%。主要炼钢原料焦煤和铁矿石需求旺盛, 价格大幅上涨。供应方面, 印度提高铁矿砂出口关税, 使现货市场铁矿石价格大幅飙升。2010年铁矿石谈判至今僵持不下, 价格上涨压力很大, 钢材价格可能继续上行。

机电产品

(1) 机床。2009年, 全球制造业生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严重, 主要国家在生产设备方面的投资大幅缩减, 机床产品市场明显萎缩, 全年世界机床产值陡降32%。进入2010年以来, 主要国家数据显示制造业活动快速扩张, 机床需求复苏, 行业前景趋好。1月美国机床消费额同比增长26.2%, 2月日本机床订单同比大增217.3%。

(2) 汽车。2009年, 受政策刺激等因素带动, 新兴汽车市场回暖,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发达国家市场表现差强人意, 欧洲汽车新车上牌量比上年减少1.6%, 日本汽车产量同比降逾三成。2010年以来, 全球汽车销售形势喜人, 普遍好于预期。2月, 中国、印度、日本、美国和欧洲销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1%、34%、20%、13%和3.2%, 这主要是由于许多国家延长购车奖励政策, 刺激了小排量乘用车的销量, 此外上年基数低也是增幅较大的原因。展望全年, 随着经济复苏和消费信贷环境改善, 新兴市场将成为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但也要看到, 全球汽车市场形势并未发生根本好转, 一旦优惠政策削减, 汽车市场形势可能恶化, 整车生产及其他配件厂等关联企业将面临生产格局的调整。

(3) 电子产品。尽管2009年出现了二战以来首次全球人均收入的下降, 但电子产品依然热销, 特别是新一代消费电子产品。据市场调查公司iSuppli估计, 2009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额增长9.6%, 液晶电视增长14%, 上网本增长90%, 而其出货量分别增长13.2%、42%和100.8%, 反映出电子产品量增价跌。预计2010年消费电子产品销售额将增长3.2%, 其中由智能手机领导的无线通讯产品增长10.8%, 上网本的持续热销带动电脑销售额增长7.8%, 3D电视、网络电视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电视销售, 特别是节能效果好的LED背光液晶电视将有较大增长。

国际贸易环境发展回顾报告 篇3

2013年12月,WTO第九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巴厘一揽子协议》。这是WTO成员取得的重大成果,也象征着对全球贸易、增长和发展的促进。在此前多年,WTO均没有发表磋商成果,多边贸易体系也因此受到质疑。《巴厘一揽子协议》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

在《巴厘部长宣言》中,部长们重申了“将WTO作为全球贸易的首要平台进行磋商、执行贸易规则、解决争端、推动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以上承诺明确表明,各国愿意以巴厘岛会议的成功举行为契机,结束多哈回合谈判。为在2014年抓住这一契机,有必要回顾2013年国际贸易环境面临的挑战,并考虑如何制定政策加以解决。

激增的贸易保护

2013年持续增加的贸易限制措施不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爆发,政策制定者必须优先考虑如何制止和扭转这一趋势

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全球新增407项贸易限制措施和贸易救济行动,而在上一份年度报告中,这一数量为308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影响了1.3%的全球商品进口(价值约为2400亿美元),这在原有国际贸易限制措施和其他阻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阻碍。

2013年,各国报告的贸易救济行动共355项,其中绝大部分是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同2012年一样,2013年发起的贸易救济行动也超过了终止的贸易救济行动。

2013年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有217项(约占世界进口的0.2%),终止调查或现有关税的有138项(约占世界进口的0.1%)。显然贸易救济行动正在增加,成员国应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13年,新的贸易便利化措施降至107项,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162项。新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和终止贸易救济行动的数量,仅占报告中总措施数量的1/3,这显示了多边贸易限制措施与贸易便利措施的比例。

2013年WTO成员的贸易政策审议显示,WTO成员在努力抵住国内压力,消除贸易壁垒。当然,一些成员出现后退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需牢记的是,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是在原有全球贸易限制措施的基础上新增的,这些措施抵消了贸易在增加收入、创造就业和发展经济方面的潜力。成员国应关注原有和新贸易限制措施的累积效应的风险。在这方面,G20国家有责任为其他WTO成员树立榜样和信心,这也是WTO下一步成功进行多边贸易自由化所必需的。

多边贸易发展机遇

第九次部长会议的积极成果为逐步重振多边贸易体系提供了机遇

第九次部长会议成功举行的一个因素是各成员对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视。在巴厘岛会议之前,各国对WTO能否管理和向前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存有疑义。巴厘岛会议部长们重申了对多边主义的承诺,在此基础上WTO成员需考虑如何在国内提高多边贸易合作益处的认识和支持。取得本国支持,能使WTO成员更好地设计和执行后巴厘工作计划,并且是以比过去几年应对多哈回合谈判挑战时更大胆和更少限制的方式。

多边贸易体系的价值对各国而言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对大经济体与小经济体不同,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对初级产品的出口国与制成品或服务的出口国也不同。要发挥WTO的磋商功能,所有成员都应作好妥协的准备。

每一成员的谈判政治授权均会影响多边贸易体系的整体福利,而这整体福利需要各成员商业利益的实现和成功的磋商来达成。这在全球经济变化时期是一个特别挑战。

WTO成员(包括那些发达的和发展中的最大贸易国)需要一个良好运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来管理其贸易关系。各成员也需关注WTO工作的“发展”要素以及如何使小国和欠发达成员从多边贸易体系中获益,因为小国在处理贸易关系时受到更多的限制。多边贸易体系对防止国际经济碎片化和两极化至关重要。

曾有人提出质疑,WTO不能有效地应对贸易、生产、技术模式发展和供应链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已经变得越来越边缘化了。考虑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动态,贸易多边主义本身不需要进行更新。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还有很多遗留的传统贸易壁垒和贸易扭曲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多数WTO成员贸易政策事项的核心。

关注区域贸易谈判

区域贸易谈判和协定是多边贸易体系演进的重要分支

在本年度报告期间,各成员向WTO通报了23项区域贸易协定(RTAs),目前区域贸易协定的总数已达250个。2013年,各成员在继续原有谈判的同时也发起了一些新的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其中包括占世界贸易和GDP比重很大的成员之间进行的谈判。在继续第九次部长会议决定相关工作时,WTO成员很自然会问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新的地区贸易协定将怎样影响多边贸易体系?

当前地区贸易协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多个大的区域协定正处在磋商阶段。不论是从预期规模、参与方所占的经济比重,还是对制定全球标准的影响来看,这些大的区域协定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传统上诸多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

这说明了WTO成员在处理区域贸易协定和多边贸易体系之间的关系上需继续努力。一方面这一工作有助于确保这些新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持。在建立暂时性的区域贸易协定透明机制方面,多哈回合规则谈判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一透明机制应永久化。

另一方面,也应审视重振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CRTA)对地区主义的系统影响。秘书处对此曾作研究,反思如何设计和磋商区域贸易协定确保其与多边贸易体系协调运行,并考虑到第三方的利益。

WTO下设有很多支撑WTO规则有效性的透明机制,这些透明机制的良好运行有助于WTO的日常工作。但WTO透明机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如WTO协定中设想的那样理想。

事实上,通报国内新贸易措施的成员数量并不多,并且从2012年的38个下降至2013年的35个。各时期的贸易监测情况似乎能反映多数跨境贸易措施,但却不能反映影响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境内贸易措施,包括补贴、国家援助、经济支持措施、公共采购、国内法规等。

提高贸易及贸易相关措施的透明度,是影响WTO核心职能的重要因素。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对WTO协议的执行非常关键。这是磋商成功的必要条件,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贸易争端,也是WTO通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和贸易监测活动实行监督的重要内容。提高WTO在透明度方面的职能并不需要新的授权,而仅需要遵循现行的规则。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秋季 篇4

《报告》认为,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呈现回稳向好态势,外贸发展新动能正在积聚,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各方面因素,2016年全年,经过不懈努力,中国进出口有望实现回稳向好。20,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存在不少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同时,中国外贸正处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报告》指出,面对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和梯度转移,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提升进口综合效益,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水平,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促进中国外贸优进优出。

附:

综 合 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内 容 提 要

报告回顾了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特点,展望了2016年全年和年中国外贸发展趋势。2016年前三季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狠抓政策落实,效果逐步显现,外贸呈现回稳向好态势,外贸发展新动能正在积聚,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报告预计,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中国进出口有望实现回稳向好。2017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也正处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相关政策持续落地生效,2017年中国外贸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货物进出口大国地位继续得以巩固,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报告指出,面对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和梯度转移,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提升进口综合效益,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水平,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促进中国外贸优进优出。

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100710)

电话:(010)64245741 (010)64275863

传真:(010)64212175

目 录

对外交流部述职报告 篇5

尊敬的袁老师,敬爱的主席团,以及亲爱的各位学生会同仁们,大家好。我是现校学生会对外交流部部长曹羽婷。下面将由我为大家带来本学期对外交流部的述职报告。

我的报告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我与部门,果实,和感恩。

先说到我。在2010年10月17日,我正式接到上任为校会外交部部长职位的通知,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忐忑的,毕竟一切都来的太过于突然。我静下仔细来思考了一整天,便全身心的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状态中。作为一名才进入大二的学生,如何顺利的完成角色的转换,如何带好新人,如何在我的带领下能够把外交的工作在保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更进一步,这无疑对我来说都是挑战,这些,都是我所思考的内容。在暑假的时候,作为助理的我,曾写过一份详尽的外交部2010至2011学年的工作计划,计划中包含了五大项内容,分别是:

一、广招贤人,吸纳人才

只有严格挑选新人,提高整个外交部的团队素质,这样才能让外交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出色。

二、协助其他部门,更好地完成学生会各项常规工作

虽然校内各项活动从性质上有所主要分工,但学生会整体不分家,所以,每项其他部门的活动中,我们都要出现在现场,听候主要负责人员的调度,帮助完成活动。

三、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来完成各项任务

对于每一项任务,都要有程序,有制度的进行。

四、保持与各高校的走访交流

要让每一位干事,定点负责与一所高校的外交部保持长期联系,并及时向上反映,以便我们校会在积累经验中与各高校共同成长。

五、尽量多的争取校外物资资源

获取赞助,是外交部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这能够将学生的资源优势带给商家,将商家的资金支持带进学校。确保学校的各大活动,得到资金的支持,举办的更为顺利。

以上五点,在我上任的这不到一学期工作中,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些已不单单是一份工作计划,因为在部长与干事的共同努力下,均已落到实处,并完成的相对出色。获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

当然,单单完成工作计划上的内容还是不够的,在那一份计划书上,我还针对以往外交部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自我反省并自我提高。以下,是我在上任前对以往外交部的总结,及我上任后的一些具体解决方案。

一、公平分配工作,防止人才流失

在前一学年的工作当中,大家反映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工作任务的分配不平均。不过因为当时的特殊情况,外交部的人员众多,一部分干事在来到这个新的团队中并不是太会表现或表达自己,导致任务分配的比例失衡。这一问题导致了一部分人才的流失,也让一部分干事觉得好似不被看重,打击了工作的积极性。针对这一严重的问题,我上任后,采取了如下解决方案:

1.在招新和初进部门以及一开始的高校走访交流任务中,就细致的观察每一位新干事的特点,做好备注,在任务的分配过程中,先仅着每一位干事的特点进行分组并进行任务分配,在第一轮工作结束之后,进行工作的交流总结,在进行工作的互换,每个人抛开各自的优势,学习同事工作中的经验,进行另外一项甚至是自己不太擅长的工作。这样才能全面的锻炼到新的干事,才能让新干事真正在外交部学习到很多。

2.建立干事档案,对每一位干事的工作详细记录在案,当出现任务分配不均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而对每一次任务中出现的问题也方便总结汇总,及时查阅与,让自己与新干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解决了任务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很好的展现每一个人的优势,让大家觉得在部门里面能够

真正学习,锻炼自己,而不是无用之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以提高部门的凝聚力,有效的减少部门人才的流失。

二、建立商家档案

在新的干事刚刚进入外交部的时候,对商家和赞助可谓是一头雾水,对以往的情况也不了解,不知该从何下手。而且换届之后可能会导致商家交流信息的缺失或者中断,一切又要重新开始,从而减缓了工作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如下解决方案:

建立商家档案,对每一次联系的商家都记录在案,联系方式包括详细的活动及提供的物品资金等以及当时商家的态度和最后干事的总结等方面都详细的记录下来。这样方便跟商家保持长期的联系,也可以对商家进行分析,可以很好的知道商家对校园活动的态度及关注程度,再有类似的活动可以针对商家的类型及分析直接进行挑选。而在换届的时候也可将档案本交至下一届,让外交部与商家的联系并不是断断续续的,而是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避免走弯路,很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完成衔接工作。

以上,比较笼统的概述了我与浩羽上任后带领部门所做的工作,及问题的解决方案。事实也证明,我们的这些方案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以下,便是我今天述职的第二部门,果实。

1.走访

在新一届外交部门招新完毕后的第一个礼拜,便开展了我部门的第一项任务,高校走访交流工作。此次走访交流,我们部共走访了南京江宁大学城,浦口大学城,仙林大学城的南京大学等26所高校,获取了各高校现任学生会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及学生会的机构设置状况,并带回了交流材料,很好的完成了这一工作。

2.商家校园行

A.凡客诚品校园行

凡客诚品的进场,带来VANCL的产品宣传,并且有许多带有奖品的游戏环节,像抛球进鞋、比赛系鞋带、凡客衬衫DIY等等,奖品包括杂志,VANCL小Q兔,代金券以及板鞋礼品卡等。

B.士力架校园行

士力架的进场,活动精彩,内容丰富。在产品宣传的同时,设有合作运球,抓糖等游戏互动环节。同学们大家积极参与活动并且获得很多奖品。

C.摄影机构的校园行

我们与一些摄影机构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进校宣传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各种活动提供主持人,演员的造型,服装等物品。

D.中国银行淘宝卡校园行

通过与中国银行的合作,将可免费领取淘宝VIP钻石卡、享受淘宝顶级会员待遇的中银淘宝卡带入校园,同学们都很热情的办理此卡,现场还有许多小礼品的发放。因银行方面的一些要求,此次活动并没有拍摄照片。

E.中国移动M值兑换校园行

年底将至,手机动感地带M值即将作废。我们与中国移动的加盟商家合作,在移动营业厅需50个M值才可兑换一元,在这里34M值即可兑换。并换取可爱礼品。现场十分火爆。

F.与茶言心坊合作,进行“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报名

G.与创辉教育会计证继续合作,并为其申请教室

3.活动奖品

在校内各大活动中,我们也积极寻求赞助,并拉回一些礼品。

A. 为校学习部知识竞赛拉取到校第七食堂代金券800张

B. 为校排球联赛拉取文鼎娱乐KTV各类欢唱券共计100张

C.为校会圣诞联欢晚会拉取到爱尚秀免费剪发卡 蓝色畅想8折优惠卡 沙宣80元抵用券共

300多张

4.慈善,义务活动

我们在积极寻求赞助的同时,也联合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做了一些慈善,及义务为同学服务的活动。

A.“倾情晓庄,爱满天下”陶笛慈善音乐会

这是一场以爱为中心的演出,同学们可以在看演出的同时这学习陶笛,感兴趣的可以在这订购,购买陶笛的款项将全部捐赠给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那里住着的都是些残障的儿童,这些钱将捐给他们生活、学习用。同时,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还向我们学生会赠送一面锦旗,以表示感谢。

B. 江苏省口腔医院“爱牙车”校园行

江苏省口腔医院为晓庄学子带来了爱牙车进校园的活动,经验丰富的专业医护人员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口腔检查以及咨询。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纠正了不正确的用牙方式,更让同学们注意到牙齿的健康问题,开始积极的保护牙齿,为同学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好的影响。

外交部不仅重视对外的活动,也同样重视着对内的工作。

由外交部负责的对学生会满意程度的民意调查,于12月02日,在南北食堂附近进行。外交部成员高效,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这次任务。200份问卷在很短的时间内填写完毕,表现出同学们对学生会工作的大力支持。

同时,在多次活动前,外交部都完成了邀请函的发放工作。以及在知识竞赛,排球联赛的时候,都有调派干事去活动现场帮忙。

然而,前人一直说,文字方面是外交的弱项,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也积极的做了改进。每一次的活动,都积极的发到西祠版上。每个月定期向学生会月报投稿,我们的文章也很荣幸的登上了月报。当然,在文字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和改善,越做越好。

以上是在这一学期中,我部门所作出的成绩。是一颗颗丰硕的果实。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与好评,总体来说是还算是令人欣慰的。没有辜负前人的期望,将外交的工作良好的保持并发展了下去。

以下是我述职的第三部分。感谢。

在学生会工作的这一年半载,真的是彻彻底底的改变了我。使我焕然一新。在这里,我,以及我代表浩羽,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分管主席玲姐。是她一直鼓励我们,同时教会了我们很多经验和认识,每次总拉着我们长谈,恨不得把她所知道所学到的一滴不剩的告诉我们。有她的指导,才能使我们的部门更好的运行下去,教会我们的也不仅仅是做事,还有做人。其次我们还要感谢袁老师,感谢主席团,对我们外交工作的指点与肯定。你们的肯定,使我们前进的动力。最后,我也要感谢浩羽,作为一名副部长,工作的是十分出色,积极的配合我,鼓励我,支持着我。充分尊重着我的决定。使我在工作上,如虎添翼,使外交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国际贸易系生活部述职报告 篇6

大家下午好,我是生活部部长,下面由我为大家作本学年生活部述职报告。光阴荏苒,伴随着六月炙热的骄阳,一学年的工作已接近尾声。自换届以来,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生活部是一个工作较繁琐的部门,需要细心耐心与毅力。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生活部全体成员立足本职,团结协作,认真负责,完成了各项任务。

回顾这一学年的工作,肯定成绩,反思不足,展望未来,接下来,我将本学年的工作向大家详细汇报。

首先,是内部建设。本学期,生活部主要通过每两周一次的例会进行内部建设。在例会中,除了布置工作以外,我们还进行工作总结,肯定成绩,反思问题,听取大家对工作中各种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二.是宿舍卫生检查

检查宿舍卫生是生活部本职工作,每月进行两次卫生检查,以督促同学们更好的保持宿舍卫生。在本学期,我们还与管理学进行了交叉检查宿舍活动,加强交流,互相吸取经验。

三.后勤保障

在过去的一学年中,我部门全力配合学院及各部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从院运会到篮球赛,从迎新晚会到校庆,从风筝大

赛到趣味体育比赛,生活部成员的身影穿梭于各项活动中。并且,我部门负责各项活动的物资采购。以保障各项活动正常进行。

四.办公室财务管理

我部门负责办公室的财务管理,包括办公室物品的收发,办公室物品的清点等。

述职报告(对外贸易) 篇7

1. 广西外贸进出口情况

广西自2004年以来,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 广西外贸进出口实现了大幅度地增长。数据显示, 2012年广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94.7亿美元, 增长26.2%, 其中出口154.7亿美元, 增长24.2%;进口140亿美元, 增长28.5%贸易顺差14.7亿美元。而在2013年1-8月以来, 广西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198.4亿美元, 同比增长16.4%, 出口110.1亿美元, 增长34.8%, 进口88.3亿美元。广西对外贸易进出口的发展, 主要得益于边境小额贸易出口的推动。

2. 钦州市外贸进出口情况

数据显示, 2012年钦州市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13.01亿美元, 同比增长19.8%, 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4.5%。而在2013年前5月, 钦州市外贸进出口达到12.8亿美元, 其中出口3.21亿美元, 同比增长26.3%, 高于广西同期出口增速7.4个百分点;同时, 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增速迅猛, 其中纺织品出口增长514.82%;液化气出口增长59.74%;磷酸出口增长76.77%。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增长同样呈高速增长态势。

二、钦州在北部湾经济区中的优势及作用

1.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钦州位于中国西南部, 有南海之滨之称, 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位置, 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主要受海洋气候影响, 也受大陆气团影响, 海洋性气候明显, 是中国湿热多雨的地方之一。钦州湾位于钦州市的南部, 属于中国南海北部湾的一部分, 海域面积达到908.37平方公里。钦州的资源丰富,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 陆地植物资源约占广西区植物种数的33.3%;鱼类约500多种;矿产资源有锰、钛铁等20多种。

2. 便利的交通环境

钦州现有兰海高速公路和钦陆二级公路, 以及南防铁路、钦北铁路、黎钦铁路等数条铁路。2013年钦州港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6035.2万吨, 同比增长7.3%。钦州口岸经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 配套设施齐全。钦州港区己同越南、香港、海南等2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3. 享有国家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对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表明:境外货物进入保税港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实行出口退税;从保税港区内运往境外货物免征关税;保税港区内货物流转免增值税和消费税;境外进入保税港区内的生产性设备、物资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钦州位于中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这几项政策结合在一起, 对钦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尽可能大的空间。

三、钦州市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港口规模不大, 竞争力不强

(1) 港口物流技术水平低。物流技术包括运输运、保管、装卸、包装等技术, 其中最主要的是物品处于流动状态中的运输和包装技术。而钦州港港口仍停留在装卸、仓储和运输上, 物流的统筹规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的能力明显不足。

(2) 港口物流信息技术基础薄弱。钦州港口建立的公共信息平台不够完善, 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如RFID、GPS、现代通信技术等技术并没能广泛运用, 各物流系统间缺少港口物流的查询、跟踪和管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钦州港口物流的发展。

2. 人才资源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

现代经济的竞争核心在于人才竞争。由于钦州对外贸易起点低、钦州港的港口物流起步较晚, 钦州目前的高学历人才比较缺乏, 而钦州学院作为钦州本地的高校之一, 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是近几年才开设的专业, 且钦州学院发展相对落后, 物流、国贸专业学科教学设置不够完善教师师资匮缺, 钦州现有的大多对外贸易公司都处于刚起步形势, 学生难以获得好的实践机会。又加上条件限制, 对引进各方面人才存在较大的难度, 以上因素都导致了钦州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缺乏。

3. 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低、出口加工业欠发达

中小企业在稳定经济、吸纳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 钦州中小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 质量不高, 技术含量低,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钦州的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相对缓慢, 总体素质不高, 产品研发能力相对低, 市场占有率不高, 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 对钦州经济对外贸易发展有一定的阻碍。

四、加快钦州对外贸易发展建议

1. 完善港口设施、实现物流、口岸、加工一体化发展

(1) 建立高效的口岸服务支持系统。提高服务意识口岸服务支持系统包括检验、海事、船舶代理等, 简化进出关手续, 缩短通关时间, 同时完善与口岸物流相关的法律、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强海关进出口监督, 加强职能部门的服务, 简化相关手续提高效率, 大力发展口岸保税物流更好地接收各国各地区的中转物流资源。

(2) 提高信息化程度, 完善EDI、EOS、QR及ECR等信息技术, 建立公共交易平台, 提高物流综合效益, 促进钦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钦州港口物流应以国际国内航运市场为导向, 通过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 促进沿海三港不断扩大规模, 逐步向大型化、集约化、专业化、多功能综合运输等现代化发展。要拓展港口的功能, 建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信息畅通、便捷高效的现代沿海港口群, 提高竞争力。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物流中心。

2.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与引进

2008年, 为加大钦州市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促进钦州经济社会发展, 《钦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暂行办法》提出将现代服务业、物流、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才人、经营管理人才列入高层次人才的范围内;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第一、二、三类人员采取一人一议办法由市政府给予专项科研启动经费;大力开发现有人才资源, 实行“人力资源共享”;改革职称评审规定, 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等相关政策。

创建港口物流、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基地, 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钦州学院应大力引进物流、国贸等方面的优秀师资, 完善教学方法和学科建设, 同时可定期派出教师到各港口、各企业学习与实践, 也可通过与高校合作, 产学研相结合, 加强物流国贸等专业人才交流, 提高港口物流就业人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

3. 加快临海工业建设

2013年广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南宁开幕, 钦州市市长肖莺子在接受采访时提出钦州将深入实施“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强科教、惠民生”发展方略,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港口服务提升工程”, 完善钦州口岸硬软件, 增强钦州口岸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快临海工业建设, 钦州市委、市政府要充分发挥本地产业资源优势,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 促进项目落地, 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企业要着力抓好产品、技术、管理、人才、营销等方面的创新, 依托核心技术, 打造核心竞争力, 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加大对企业的服务、扶持力度,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4. 借鉴“马来西亚经济模式”, 促进钦州外向型经济发展

外向型经济是指实行开放性经济交往体制, 面向国际市场, 建立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广泛利用国际资源, 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经济, 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 分为三种类型:初级外向型、生产外向型和经济外向型, 而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 马来西亚开始实行以出口为导向工业化战略, 促进了经济的起飞。马来西亚政府利用优惠的条件以及低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大量外资, 鼓励外商投资出口企业给马来西亚带来了电子电器工业、电器化工业和钢铁工业等新兴工业投资。

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包括优化资源配置, 获得规模效益, 扩大出口, 改善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 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东南亚各国在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中, 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的高度依赖, 对出口市场多度集中, 使得国内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出口导向工业化被逐一模仿后, 更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以更强的竞争力来吸引外资和出口产品, 造成比较优势产品变化;出口导向型战略在发展出口工业的同时, 需要大规模地引进外资, 造成过分依赖外资, 使得债务危机不断增大。

钦州可借鉴“马来西亚模式”, 促进钦州外向型经济发展。

(1) 积极促进出口。马来西亚政府长期以来维持开发的贸易政策制度, 确保了经济的持续增长。钦州政府应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结合钦州当地的自然资源, 特产, 鼓励各类产品的出口。同时, 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 利用北部湾经济区优势, 鼓励服务贸易, 使得经济稳定发展。

(2) 大力吸引外资。马来西亚在很短时间内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这种工业化的重要特征是外资投资主导型, 外资投资不仅为马来西亚工业化提供了资金来源, 外资投资出口导向还带动了马来西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改善, 推进了马来西亚对外经贸关系的全面形成和技术进步。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钦州市政府应放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有关限制条款, 如放宽外资股权限制, 放宽外商投资领域, 放宽外资管制等, 这些政策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有利条件, 将吸引大量的投资进入制造业领域和相关服务也领域, 从而促进钦州出口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莫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钦州港货源市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水运, 2013 (04) .

[2]王滨慧.防城港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 2013 (06) .

[3]高丽峰, 郑芳, 刘敉舒.入世以来辽宁出口贸易特点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4]张捷, 张媛媛.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广东省为例[J].学术研究, 2011 (07) .

[5]李光勤.浙江省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联分析[J].发展研究, 2013 (08) .

[6]李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投资软环境分析[D].广西大学, 2008.

述职报告(对外贸易) 篇8

贺会长指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规律是价值规律,资产评估是一种价值发现和价值实现的手段。这种价值发现和价值实现必须经过严谨、科学地评定、估算,由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的专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作程序作出专业判断。因此,资产评估是一项服务于市场经济的专业性很强的高智力中介服务工作。

贺会长说,市场经济催生了资产评估行业,资产评估业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成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国际资本流动、海外投资、企业跨国并购、跨国经营等活动日趋活跃,资产评估业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评估业务由单纯的不动产评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二是评估由单纯咨询性质向咨询和鉴证并存方向发展;三是政府越来越重视发挥资产评估的作用。

在报告中,贺会长回顾了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历程,阐述了资产评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用二十多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历史,创造了评估史上的“中国速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体制日益完善、评估队伍不断扩大、评估准则体系日渐完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行业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既有力地推动了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又积极为非公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对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有力地支持了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知识产权、文化、林权等体制改革;同时既在防治腐败、建设诚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积极为国家政治、社会、外交等工作大局提供相关服务。

贺会长还介绍了中评协四代会上提出的行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即“努力把中国评估行业办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具有职业尊严、深受社会尊重、享有国际声望、无愧于时代的中介服务行业。”并再次强调,我国评估行业发展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中的作用,促进评估行业科学发展;紧紧抓住传统市场、新兴市场、潜在市场,开拓行业的发展空间;努力推进行业优质发展、协会优质管理、机构优质服务、评估师优质执业,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切实加强法制准则、管理体系、人才队伍、诚信道德、行业文化五项建设,全面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

贺会长指出,资产评估作为高智力型专业服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决定行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提出了人才是行业第一资源的理念,制定了行业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明确了行业人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特别是在高端人才、国际化人才、后备人才培养,以及远程网络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行业培养、储备了一批优秀人才。

贺会长还介绍了评估行业人才培养和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情况,并对首经贸的学子寄予厚望。希望学习资产评估专业的同学珍惜机遇,学习好评估理论和评估专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成为理论基础扎实、业务知识全面、视野开阔的人才。没有选择评估专业的同学,学习掌握一些评估知识,对于以后从事经济管理、财务管理、财经金融等方面的工作也会有所帮助。

上一篇:不动产档案管理系统下一篇:未来的我9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