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通则和标识规定的异同

2024-09-17

标签通则和标识规定的异同(精选12篇)

标签通则和标识规定的异同 篇1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异同

为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正确标注和识别,纠正食品标签标识在执行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现将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异同说明如下:

一.关于GB7718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所适用的范围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是针对经预先定量包装好的、或已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标签做出的规定。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则是对所有粘贴、印刷、标记在食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即所适用的范围不仅仅是已有包装的食品,包括没有包装的裸体食品。

二.关于食品名称的规定

GB7718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都强调了产品名称必须体现食品的真实属性,并且应使用国家或行业标准已有规定的食品名称。可以使用新创、奇特、商标等名称,但必须在这些名称的临近部位同时标示标准规定的名称。如果所使用的创新、奇特、商标等名称会使人误解成另外属性的商品时,在同时标示标准规定的名称时,还应使用同一字号。例如:“茉莉花茶”这是NY/T456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但生产企业往往在其茶叶包装上只标示“碧潭飘雪”、“花毛峰”等新创名称,却不同时标示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名称:“茉莉花茶”这是不允许的;再如,明明是调味料,却在包装上用特大的字体标示:“酸菜鱼”、“麻辣鸡”、“青椒肉丝”,用特小的字体在其后面标示“调味料”,这种利用字体大小、颜色差异来误导产品真实属性的行为也是错误的;还有明明是膨化食品,却偏偏不用这一名称,而只在标签标识上标示“米通”“粗粮王”等奇特名称。

除了食品企业错误的标识外,也有职能部门错误的评判,例如:芝麻油产品所执行的国家标准GB/T8233已经明确规定了产品的名称,在标准中又将芝麻油分为香油和普通芝麻油两类,企业在产品标签上使用的是“芝麻油”这一标准规定的名称,而相关部门却要求其按类属名称来标示产品名称,并误判为产品名称不合格。

另外,《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在GB7718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食品通过物理混合而成且外观均匀一致难以相互分离的食品,其名称应当反映该食品的混合属性和分类(类属)名称;”和“以动、植物食物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作,用以模仿其他生物的个体、器官、组织等特征的食品,应当在名称前冠以“人造”、“仿”或者“素”等字样,并标注该食品真实属性的分类(类属)名称。”例如: 以大豆粉、淀粉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不能只称为:“大豆粉”,而应将大豆粉和淀粉都体现在产品名称中;又如:以大豆或魔芋为原料生产的仿肉类食品,不能称为:“火腿”、“串烧肉”等,而应叫做:“仿(或素)火腿.大豆制品”、“串烧素肉大豆制品”。

三.关于配料清单

配料清单是反应产品真实属性的依据。GB7718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对此的规定是一致的。在标注上的错误有以下几种:1)产品中所使用的配料不全部标出,而是标出一部分配料后用“等”字代替;2)配料的标示顺序没按添加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例如:以饮用水为主、再添加了一些橙汁(或其他果汁)的饮料,配料应该是:饮用水、橙汁;但生产企业往往是这样标示的:橙汁、饮用水。这是不符合法规的;3)所使用的配料本身就是复合配料且复合配料又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不按规定将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标出,例如:半固体调味料的配料中使用了醪糟,而醪糟本身就是一种复合配料,且执行的是企业标准,这种情况下应该把醪糟本身的配料也标示出来;4)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配料表中没有全部列出,尤其是加入的甜味剂、着色剂、防腐剂,没有按所添加的具体名称一一列出;5)食品中所使用的可食用包装物,如胶囊等没按要求表示出其原始配料;6)在食品标签上声称“高钙”、“低盐”、“特添多种维生素”等宣传文字,在配料表中却没有标出所声称的这些物质的含量。

配料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还需注意按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规定,在此也曾出现过误判的情况,例如:在食品中使用了甜味剂(阿斯巴甜),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96版的规定“应注明糖尿病人不宜食用”,但在其后的修改单中已将此改为“含苯丙氨酸”,企业也是按修改后的要求标注的,而相关职能部门却按已失效的标准来误判标识不合格。

四.关于净含量

在《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净含量标注上错误较多的是:净含量没有和食品名称一起标示在主展示板面上,往往将净含量标示在食品包装(或标识)的背面或次要板面上。当产品为固、液两项共存时,没按要求标示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如:盐水蘑菇、糖水梨等。

五.制造者(或分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

在《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增加了“对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委托企业具有其委托加工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应当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地址和被委托企业的名称,或者仅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和地 址;”和“分装食品应当标注分装者的名称及地址,并注明分装字样”的规定。在标注上,一些企业往往不按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地址详细标示。

六.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两者的要求是一致的。出现错误较多的是:1)没有给消费者明示生产日期标注的具体部位;2)没按产品执行标准上所规定的保质期去标示;2)当保质期与贮存条件有关时,没标示贮存条件;3)将保质期与保存期混为一谈。

七.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号和质量等级

在《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强调了“食品执行的标准明确要求标注食品的质量等级、加工工艺的,应当相应地予以标明。”比如:糕点通则中规定了冷加工和热加工糕点的不同指标要求,所以执行该标准的产品除了标示产品执行标准号,还应标示产品的加工工艺“冷加工”或“热加工”;再如:国家标准GB/T14456《绿茶》的规定中,不仅把绿茶分成了:烘青、炒青、珍眉等类别,而且在每个类别中又进行了分等,所以绿茶这执行这个国家标准时,应同时标示产品的类别和等级。在此要强调的是:不论是食品标签还是标识,不仅仅执行了GB7718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就合格了,除了符合这两项法规外,还必须符合产品所执行的标准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往往一些企业在产品质量等级上想当然的乱标,明明其产品所执行的标准没有对产品进行分等分级,却偏偏在产品标签(标识)上标注“特级”“优级”等等;而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对产品进行了分等分级的,却又不标出产品的等级。

除上述必须标注的内容外,《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还在GB7718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要求:

1.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产地。这主要是针对分装、经销、委托加工和分公司、子公司的情况规定的。

2.混装非食用产品易造成误食,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这是针对儿童食品,比如各种大礼包做出的规定。

3.食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中文说明:

(一)医学临床证明对特殊群体易造成危害的;

(二)经过电离辐射或者电离能量处理过的;

(三)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

(四)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等规定,应当标注其他中文说明的。

4.食品在其名称或者说明中标注“营养”、“强化”字样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标注该食品的营养素和热量,并符合国家 标准规定的定量标示。也就是按照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的规定执行。

5.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下列内容:

(一)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

(二)非保健食品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

(三)以欺骗或者误导的方式描述或者介绍食品的;

(四)附加的产品说明无法证实其依据的;

(五)文字或者图案不尊重民族习俗,带有歧视性描述的;

(六)使用国旗、国徽或者人民币等进行标注的;

(七)其他法律、法规和标准禁止标注的内容。

6.禁止下列食品标识违法行为:

(一)伪造或者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二)伪造食品产地,伪造或者冒用其他生产者的名称、地址;

(三)伪造、冒用、变造生产许可证标志及编号;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另外还增加了法律责任的规定。

食品标签、标识除了执行上述规定外,还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对产品的宣传用语还应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还有企业所通过的各种认证,能否在标签标示上标注,如何标注,国家都有相关规定。

总之,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更多的及时关注了解食品标签标识的相关规定。在食品标签、标识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日趋完善,这为防止利用标签进行欺诈、误导,保证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同时也保护生产(销售)者利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一个规范的食品标签,反应的是社会的文明、食品企业的素质和国家的标准化水平。

标签通则和标识规定的异同 篇2

1 概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在2006年6月就按照立法计划启动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 经多次研讨后, 完成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并于2007年9月21日在其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修订意见。201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委托开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修订工作的通知》 (食药监办[2010]90号文件) , 决定对27个相关医疗器械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制修订, 其中包括《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的修订工作, 这次修订工作体现了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政策调整的趋势。

2 医疗器械产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品说明书、包装标识内容不完整

2008年对大连地区应用的14个厂家生产的16种官内节育器的使用说明书及小包装标识的调查结果显示[1], 14家中仅有7家在说明书或小包装上标明使用期限, 没有标明消毒失效期有9家, 需根据生产日期 (或消毒批号) 和灭菌有效期推算。生产日期 (或消毒批号) 多数厂家打印在小包装上, 少数厂家通过加热定型在小包装封口处, 很不清晰, 临床医生常需对照日光才能看清上面数字, 给临床工作带来麻烦, 也易出现差错。

2008年6月至9月, 天津中心和广东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承担了国家局下达的“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类产品的专项抽验任务, 截止到2008年7月30日, 天津中心收到样品81批次, 分别来自广东、北京、江苏、陕西、安徽、湖南、山东、吉林、贵州、广西等10个省市。检验项目为:外部标记、电介质强度、工作数据的准确性、输出闭锁、脉冲宽度等指标。经检验, 57批产品被抽验项目合格, 24批产品被抽验项目不合格, 其中不合格产品的最主要问题是“外部标记”内容不完整 (共12批) , 占14.8%。[2]

2.2 标识内容不规范[3]

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使用过程中, 发现不少无菌器械的内包装上规格、批号、有效期等标识依然存在缺陷, 不利于安全使用。如:某些“硅橡胶引流管”最小包装上无规格, 未注明“一次性使用”等标识, 因为该产品有多种规格, 往往会造成使用前因没有明确标识而无法判别是否适用、无菌。

同一厂家的同一规格产品出现不同的标识。如有些“中心静脉导管组”在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的包装标识上, 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内容都不同, 给验收、管理和使用带来许多不便。

外包装与最小包装所标注的生产日期不同, 混淆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的定义。生产批号是指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用以追溯和审查该药品的生产历史。例如, 某公司生产的留置针上外包装上标注的批号为0409703, 而最小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也为0409703。

2.3 包装标识变更不及时

在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管中发现有些医疗器械产品, 如:齿科材料、医疗用卫生材料、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包装标识内容 (一般是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 发生变更后, 未更换新包装, 也未对发生变更的内容做出标注说明, 实际工作中曾发现有生产企业仍使用多年前已过期的旧包装物;安全套产品很多没有固定包装图案, 包装不断更新, 难辨真伪。

2.4 进口产品缺少必要的中文标识

目前, 进口医疗器械已成为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09年10月, 我国已注册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共有24000余个。进口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必要的中文标识[4]。

一是无完整的中文使用说明。有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没有中文使用说明书, 用户只能自行翻译, 就有可能造成译文与原文的表述有出入, 甚至发生歧义, 会造成使用者的误操作和其它不当的维护, 从而影响到诊断和治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是标识内容不规范。许多进口医疗器械外包装上未能标明产品注册号, 警告性和提示性文字仅使用英文, 且在说明书上也无中文解释。在进口设备上的部分图形、符号、缩写, 没有在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说明。还有些安全标识标示不一, 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根据浙江省某个医院对其正常使用的25种进口的三类的卫生材料进行的抽查结果是25种材料中有二种产品没有中文标签, 占8%;没有中文说明书的有16种, 占了64%;在9种提供的中文说明书中, 几乎没有一份中文说明书的内容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内容;在23种中文标签中, 五项常见内容齐全的只有15种, 占65.2%, 在这15种产品中, 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是直接标注在中文标签上, 而需要查对产品的外包装[5]。

3 对修订《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的建议

3.1 结合目前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对医疗器械企业和使用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因为器械的误操作往往与器械标识, 特别是操作说明书有直接的关系, 可能直接导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 应以此次修订规定为契机, 尽量查找说明书、标签和标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充分融合到新的规定中去, 使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好标识得到规范, 保证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以上问题的总结, 笔者认为在修订后的《规定》中还应增加对进口产品和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具体要求;明确医疗器械产品说明书、包装标识中内容发生变化后, 新老包装完成替换时限的要求;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3.2 结合《条例》最新修订稿及其相关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修订

修订《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法规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此次国家局开展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修订工作包括27个相关医疗器械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其中与《规定》有关的主要有《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命名规则》、《医疗器械编码制度》和《医疗器械进出口和通关检测管理办法》。参加修订工作的人员应深入研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的特点、性质和内在规律, 从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分析问题, 因此, 修订《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不仅要以《条例》为依据, 还要充分考虑其它相关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3.3 参考药品的相关法规进行修订

我国对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管理的法律体系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细则4种形式:首先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它是我国药品管理的基础法律, 其中第54条是针对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其次是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它是上述法律的配套行政法规, 并且第46条是关于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再次是由SFDA颁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局令第24号) , 该规章的主要内容是规范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最后是SFDA发布的一系列规范细则, 如《化学药品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中成药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等进一步解释上述法规的内容和形式, 帮助制药商和销售商贯彻落实上述的药品法规。

3.4 参考管理比较先进的国家的相关法规进行修订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均有着不短的历史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如, 美国FDA早已于1989年8月发布了“医疗器械标识管理规范” (Labeling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medicaldevice) , FDA所规范的标识要求, 包括产品各部件、包装材料、使用说明书、服务说明中所显示的信息和图示, 以及所有可能影响健康的警告性语句和保护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美国FDA的管理规范不仅规定了普通医疗器械标志的通用要求, 还对体外诊断器械、临床研究用器械、辐射类器械、以及510 (K) 和GMP对医疗器械标识分别提出了针对性要求[6]。

3.5 配套编制“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

在2004年修订《医疗器械说明书管理规定》的过程中就有人提出, 应在新规定后随附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的规范化样式, 对印制要求作出统一规范。但由于医疗器械品种繁多, 产品形态大小、简繁程度差别很大, 难以用统一的格式进行要求, 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未在新规定中对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的格式和印制规范做出明确要求。但笔者在医疗器械审评的过程中发现企业产品的说明书格式和内容往往很不规范, 对其提出修改意见时, 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性文件, 企业反复修改后也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因此建议在本次修订过程中配套《规定》编制不同类别产品的“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

为了证明其可行性, 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 (其中30份针对企业发放, 10份针对所在省内市局发放) 。在收回的调查问卷中, 有90%的企业和市局赞同制定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

国家局于2008年已经开始制定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但适用于企业的相关指导性文件很少。如果也以同样的方式, 并参考体外诊断试剂和药品的相关法规和文件, 开始计划制定医疗器械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 这样不仅可以规范各类产品的说明书, 而且可以使审评和监管有法可依, 并统一尺度、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潘亚娜.宫内节育器说明书存在问题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9, 17 (6) .

[2]齐丽静, 段乔峰, 高山.从国家专项抽验中看“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类产品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9, 15 (9) .

[3]傅唐德.无菌器械内包装标识存在缺陷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 (17) .

[4]王吉.进口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 16 (2) .

[5]叶小琴.关于进口医疗器械中文说明书和中文标签的调查, 2008-2008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中华医学会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国际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及质量管理论坛.

标签通则和标识规定的异同 篇3

(二)含有“最高技术”、“最科学”、“最先进”、“最佳”等绝对化语言和表示的;

(三)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

(四)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相比较的;

(五)含有“保险公司保险”、“无效退款”等承诺性语言的;

(六)利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名义、形象作证明或者推荐的;

(七)含有使人感到已经患某种疾病,或者使人误解不使用该医疗器械会患某种疾病或加重病情的表述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十条 医疗器械的产品名称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第十一条 医疗器械的产品名称应当清晰地标明在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显著位置,并与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中的产品名称一致。

第十二条 医疗器械有商品名称的,可以在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中同时标注商品名称,但是应当与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中标注的商品名称一致。同时标注产品名称与商品名称时,应当分行,不得连写,并且医疗器械商品名称的文字不得大于产品名称文字的两倍。

医疗器械商品名称中不得使用夸大、断言产品功效的绝对化用语,不得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三条 医疗器械说明书中有关注意事项、警示以及提示性内容主要包括:

(一)产品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二)产品在正确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对操作者、使用者的保护措施以及应当采取的应急和纠正措施;

(三)一次性使用产品应当注明“一次性使用”字样或者符号;

(四)已灭菌产品应当注明灭菌方式,注明“已灭菌”字样或者标记,并注明灭菌包装损坏后的处理方法;

(五)使用前需要消毒或者灭菌的应当说明消毒或者灭菌的方法;

(六)产品需要同其他产品一起安装或者协同操作时,应当注明配合使用的要求;

(七)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产品可能产生的相互干扰及其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八)产品使用后需要处理的,应当注明相应的处理方法;

(九)根据产品特性,应当提示操作者、使用者注意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医疗器械说明书中有关安装的内容应当能够保证操作者、使用者正确安装使用,应当包括:

(一)产品安装说明及技术图、线路图;

(二)产品正确安装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及鉴别是否正确安装的技术信息;

(三)其他特殊安装要求。

第十五条 医疗器械说明书应当由生产企业在申请医疗器械注册时,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提交的医疗器械说明书内容应当与其他注册申请材料相符合。

第十六条 生产企业应当对医疗器械说明书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十七条 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审查的医疗器械说明书的内容不得擅自改动。

第十八条 说明书变更的内容涉及到《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应当办理医疗器械重新注册的情形的,不得按说明书变更处理。

第十九条 生产企业变更经注册审查的医疗器械说明书的内容,不涉及产品技术性变化的,生产企业应当提交相关文件,向医疗器械注册的原审批部门书面告知。相关文件至少包括:

(一)经注册审查、备案的说明书的复本;

(二)更改备案的说明书;

(三)说明书更改情况说明(含更改情况对比表);

(四)注册产品标准修改文件(仅限于说明书更改内容涉及标准的文字性修改时);

(五)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的声明。

原注册审批部门自收到生产企业更改医疗器械说明书的书面告知之日起,在20个工作日内未发出有不同意见的书面通知的,说明书更改生效,并由原注册审批部门予以备案;原注册审批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发出书面通知的,生产企业应当按照通知要求办理。

第二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记入生产企业监管档案:

(一)擅自更改经注册审查、备案的说明书的内容的;

(二)上市产品的标签、包装标识与经注册审查、备案的说明书内容相违背,或者违反本规定其他要求的;

(三)医疗器械的产品名称或者商品名称违反本规定的;

(四)上市产品未按规定附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简单易用的产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擅自在医疗器械说明书中增加产品适用范围或者适应症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情形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兽药管理,规范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印制、使用活动,保障兽药使用的安全有效,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部主管全国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所辖地区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凡在中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第二章兽药标签的基本要求

第四条兽药产品(原料药除外)必须同时使用内包装标签和外包装标签。

第五条内包装标签必须注明兽用标识、兽药名称、适应症(或功能与主治)、含量/包装规格、批准文号或《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证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信息等内容。安、西林瓶等注射或内服产品由于包装尺寸的限制而无法注明上述全部内容,可适当减少项目,但至少须标明兽药名称、含量规格、生产批号。

第六条外包装标签必须注明兽用标识、兽药名称、主要成分、适应症(或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含量/包装规格、批准文号或《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证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停药期、贮藏、包装数量、生产企业信息等内容。

第七条兽用原料药的标签必须注明兽药名称、包装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运输注意事项或其它标记、贮藏、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信息等内容。

第八条对贮藏有特殊要求的必须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标明。

第九条兽药有效期按年月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表示,月份用两位数表示,如“有效期至___年___月”,或“有效期至___.09”。

第三章兽药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第十条兽用化学药品、抗生素产品的单方、复方及中西复方制剂的说明书必须注明以下内容:兽用标识、兽药名称、主要成分、性状、药理作用、适应症(或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含量/包装规格、批准文号、有效期、停药期、外用杀虫药及其他对人体或环境有毒有害的废弃包装的处理措施、贮藏、生产企业信息等。

第十一条中兽药说明书必须注明以下内容:兽用标识、兽药名称、主要成分、性状、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有效期、规格、贮藏、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信息等。

第十二条兽用生物制品说明书必须注明以下内容:兽用标识、兽药名称、主要成分及含量(型、株及活疫苗的最低活菌数或病毒滴度)、性状、接种对象、用法与用量(冻干疫苗须标明稀释方法)、注意事项(包括不良反应与急救措施)、有效期、规格(容量和头份)、包装、贮藏、废弃包装处理措施、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信息等。

第四章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

第十三条兽药标签和说明书必须按照兽药批准权限,经农业部或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内容变更时须按原申报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兽药标签和说明书必须按照本规定的统一要求印制,其文字及图案不得擅自加入任何未经批准的内容。

第十五条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假和夸大,也不得印有任何带有宣传、广告色彩的文字和标识。

第十六条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不得超过或删减规定的项目内容;不得印有未获批准的专利、兽药GMP、商标等标识。

第十七条兽药标签和说明书所用文字必须是中文,并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现行规范化汉字。根据需要可有外文对照。

第十八条根据需要,兽药标签上可使用条形码;已获批准的专利产品,可标注专利标记和专利号,并标明专利许可种类;注册商标应印制在标签和说明书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已获兽药GMP合格证的,必须按照兽药GMP标识使用有关规定正确地使用兽药GMP标识。

第十九条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字迹必须清晰易辩,兽用标识及外用药标识应清楚醒目,不得有印字脱落或粘贴不牢等现象,并不得用粘贴、剪切的方式进行修改或补充。

第二十条兽药标签和说明书内容对产品作用与用途项目的表述不得违反法定兽药标准的规定,并不得有扩大疗效和使用范围的内容;其用法与用量、停药期、有效期等项目内容必须与法定兽药标准一致,并使用符合兽药国家标准要求的规范性用语。

第二十一条兽药标签和说明书上必须标识兽药通用名称,可同时标识商品名称。商品名称不得与通用名称连写,两者之间应有一定空隙并分行。通用名称与商品名称用字的比例不得小于1:2(指面积),并不得小于注册商标用字。

第二十二条兽药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符合外包装标签规定内容的标签并附有说明书。兽药外包装箱上必须印有或贴有外包装标签。

第二十三条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兽药通用名: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进口兽药注册的正式品名。

兽药商品名:系指某一兽药产品的专有商品名称。

内包装标签:系指直接接触兽药的包装上的标签。

外包装标签:系指直接接触内包装的外包装上的标签。

兽药最小销售单元:系指直接供上市销售的兽药最小包装。

兽药说明书:系指包含兽药有效成分、疗效、使用以及注意事项等基本信息的技术资料。

生产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名称、邮编、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址、网址等。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标签通则和标识规定的异同 篇5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的规定,税法和会计对职工福利费支出的差异分析:

一、“职工福利费”财税处理的相同点

财企[2009]242号文作为加强和明确职工福利费的财务管理规范性文件,较国税函[2009]3号文规范的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规定,在内容、范围上更加具体、明确和全面,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下列项目的财税处理均属于“职工福利费”的范畴,具体有:

(1)企业内设集体福利部门及其支出。内设福利部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部门;支出内容包括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等。

企业为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每人有份的午餐费补贴,按财务与税法规定均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不属于职工福利费的核算范畴。

(3)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待遇(如职工班车),其相关支出的财税处理均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4)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独生子女费等。

(5)以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的统一。财企

[2009]242号规定:对以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企业要严格控制。

国家出资的电信、电力、交通、热力、供水、燃气等企业,将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应当按商业化原则实行公平交易,不得直接供职工及其亲属免费或者低价使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关于职工薪酬的确认与计量”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可见,财务上应按产品或服务的“公允价值”作销售处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税务处理上也应作“视同销售”处理。

(6)财务规定强调应当由个人承担的有关支出,企业不得作为职工福利费开支。《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不得承担属于个人的下列支出:娱乐、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支出;购买商业保险、证券、股权、收藏品等支出;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等支出;购买住房、支付物业管理费等支出;应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

由个人承担的支出税法当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

二、职工福利费财税处理差异分析

财企[2009]242号规范的企业职工福利费有关财务规定(以下简称“财务规定”),较国税函[2009]3号文规范的税前扣除政策(以下简称“税法规定”)在内容、范围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企业内设集体福利部门的差异。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财务规定明确将“职工集体宿舍”作为集体福利部门;而税法规定则不包括。

税法虽未提及“职工集体宿舍”但我认为可作为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第二款的“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作为职工福利费支出。

(2)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财务规定明确在职工福利费中核算。企业重组涉及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117号)规定应从重组企业净资产中预提;而税法规定的福利费不包括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重组企业发生的相关费用应从重组清算所得中“据实”扣除。

(3)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的差异。财务规定:已实行货币化改革,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根据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而税法规定将通讯补贴排除在职工福利费范围之外,并且不区分是否实行货币化改革,将企业为职工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作为职工福利费处理。

财企〔2009〕242号文件还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

很明显,《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与《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相比,福利费的列支范围缩小了很多,而且前者对福利费的列支范围采取了列举的办法,但到底是属于全部列举还是部分列举,并不明确(税法尚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如职工疗养费、独生子女费,财务管理列为职工福利费,税法没有提及)。

标签通则和标识规定的异同 篇6

一、新版《住宅设计规范》中窗户防护栏杆设置要求

新版《规范》自2012年8月1日在我国全面实施, 当中废止了原2003版本中的相关规定。在新版《规范》当中, 对于窗户防护栏的设置做出了一系列全新、且强制性的规定。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新版《规范》中5.6.2条规定:住宅阳台处防护栏杆的设计在形态构造上需要注重防止儿童攀爬的功能;防护栏杆垂直杆件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需要控制在0.11m范围内, 保障垂直杆件分布的密集性。

(2) 新版《规范》中5.6.3条规定:住宅阳台栏板或者是栏杆净高按照住宅整体性层高的不同, 需要采取区别性的处理方式。即对于1~6层层高的住宅建筑而言, 窗户防护栏设计中的阳台栏板以及栏杆净高需要控制在1.05 m以上;而对于7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而言, 窗户防护栏设计中的阳台栏板以及栏杆净高则需要控制在1.10 m以上 (与《通则》相比较, 对于防护栏杆设置高度1.05 m以及1.1 m差异的判定标准有所不同。通则当中以建筑层高24 m为判定标准, 而规范当中以7层层高为判定标准) 。

(3) 新版《规范》中5.8.1条规定:在经现场测地面、楼面水平高度相对于外窗窗台的间隔高度达到0.9 m或者以上的情况下, 此位置同样需要设置相应的防护栏杆。同时,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窗台距楼面的高度明确为净高。如果紧贴墙面有高度低于或等于0.45 m的可踏面时, 窗台高度应从可踏面高度起算。

(4) 新版《规范》中5.8.2条规定:《规范》当中规定, 对于凸窗的防护高度需要自可踏面开始进行计算。防护栏杆所对应的防护高度应当从凸窗台面起计算, 净高度需要控制在0.90 m以上。这一点在新版《规范》当中的具体内容为“窗台高度低于或等于0.45 m时, 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0.90 m”。同时, 对于高度在0.45 m以上的凸窗台而言, 需要针对可开启的窗扇窗洞口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

(5) 新版《规范》中6.1.1条规定:对于住宅建筑楼梯间、以及电梯厅等公用部分的外窗窗台而言, 当此区域窗台相对于地面水平高度以及楼面水平高度在0.9 m以上的情况下, 同样需要在这部分公用区域当中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针对该要求, 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在窗台外设置有平台或者是阳台的情况下, 可以不受该数值的具体限制;其次, 有关窗台防护栏杆高度的计算可以从踏面开始计算, 衡量是否高于0.9 m。

(6) 新版《规范》中6.1.2条规定:公共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7 m并侧面临空时, 应设置防护设施, 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 m。该条为新增加强制性条文,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仅对公共人流密集的场所临空处要求做防护, 对居住建筑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

(7) 新版《规范》中6.1.3条规定:对于住宅建筑外走廊区域、内天井区域以及上人屋面区域等临空位置的防护栏杆设置, 需要特别注意对防护栏杆净高的满足。对于1~6层层高的住宅项目, 防护栏杆设置净高应在1.05 m以上;7层及以上层高的住宅项目, 防护栏杆设置高度需要在1.1 m以上。同时, 设计形态还应当具有防止儿童攀爬的功能, 注意杆件间隔距离在0.11 m以内。

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中窗户防护栏杆设置要求

现行《通则》版本为 (GB50352-2005) 版本, 该版本《通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所联合发布的。《通则》 (GB50352-2005) 自2005年5月9日发布, 并于同年度7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在《通则》当中, 对于窗台防护栏杆的设置采取了比较统一的方式。对于住宅室内区域、外走廊区域、内走廊区域等区域当中防护栏杆的设置要求进行了比较统一的归纳。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现行《通则》中6.6.3条规定:住宅窗户防护栏杆应当选取耐久性、坚固性优势突出的材料进行制作。在防护栏杆制作完成并投入运行之前, 需要对其进行荷载试验, 以保障窗户防护栏杆能够可靠承受规范所规定的水平荷载作用力。

(2) 现行《通则》中6.6.3条规定:对于临空高度在24 m及以下的住宅建筑而言, 窗户防护栏杆高度需在1.05 m单位以上;临空高度在24 m及以上的, 窗户防护栏杆的高度需在1.10 m以上。对于栏杆高度的计算, 需要按照楼地面水平高度或者是屋面水平高度相对于窗户防护栏杆扶手顶面高度的垂直距离进行计算。若在实际工作当中, 底部存在可踏部位 (可踏部位的界定需要满足宽度在0.22 m单位以上, 高度在0.45 m单位以内) , 则可按照可踏部位水平高度相对于窗户防护栏杆扶手顶面高度的方式来计算距离。需特别注意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在可踏部位界定不需要宽度在0.22 m的条件, 只要高度0.45 m以下的台面、横栏杆等容易造成无意识攀登的均视为可踏面。

(3) 现行《通则》中6.6.3条规定:在住宅建筑窗户防护栏杆的设置过程当中, 防护栏杆距离屋面或者是楼面0.1 m高度之内, 设置过程中严禁对此区域做留空处理。

三、结语

针对新版《规范》以及现行《通则》在有关住宅项目窗户防护栏杆设置方面存在的差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新版《规范》当中对窗台防护栏杆的设置要求加以了细化, 使得现行《通则》当中的相关规定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结合工况,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条件下, 以《规范》为依据, 对相关条款进行修正。总而言之, 本文针对有关新版住宅规范窗户防护栏杆设置与民用设计通则中的相关要求及存在的异同的问题展开了综合分析与研究, 希望能够引起同行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正权.高性能建筑用窗之——窗户选择和设计中的节能问题:传热机理及性能指标[J].门窗, 2011 (2) .

规范食品标签标识实施方案 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局食品处关于规范食品标签标识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食品标签标识的规范管理,针对食品标签标识违规标注等问题,结合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规范食品标签标识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企业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证食品标签标识信息真实规范。严厉打击各类食品标识标注违法行为,深入排查食品标签标识存在的问题。落实并完善食品标签标识监管制度,建立食品标签标识监管长效机制,促进我县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二、整治范围

全县范围内的获证食品生产企业。

三、整治内容及工作重点

1、重点食品生产企业

根据国家、省食药监局、市局食品处的文件精神及县食品产业实际情况,此次标签整治检查的重点为酒类(白酒)、肉制品、粮食加工品和纯净水等食品生产企业。重点检查企业是否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和落实标签标识管理制度,标签标识的内容是否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等相关标准要求,是否存在虚假标注、夸大宣传等行为。对生产的产品在标签说明中涉嫌违规的,要依法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一律责令企业立即停产停业,并移交稽查部门进行处置。

2、食品标签标识违法行为

加大对违法违规标识标注行为的打击力度,突出治理超范围生产、虚假夸张标注、篡改生产日期、伪造产地、虚假标注营养成分及含量等行为;严厉打击企业伪造、冒用食品生产许可证号、标志的行为;严厉打击非婴幼儿配方食品在标签标识上明示或暗示供婴幼儿食用的行为;严厉打击私自分装、更换包装等违法行为。稽查部门还应把曾因食品标签标识被消费者投诉举报,且证实投诉举报属实的生产经营者作为重点检查对象,从严从重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四、整治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11月10日前)

制定食品标签标识专项监督检查实施方案,部署食品企业开展标签标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11月11日-28日)

(1)企业自查阶段(11月15日前)。各部门应针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目标及任务,认真组织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要将此次专项整治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传达到各食品生产企业,要求企业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并进行备案。

(2)集中整治阶段(11月16日—28日底)。根据企业的自查情况,结合本方案规定的整治内容和工作重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从重处置。

3、分析总结阶段(11月30日前)

标签通则和标识规定的异同 篇8

近期,黑龙江省食药监局在实施绿色食品市场推广食品安全监管中,查出一些食品标签标识存在缺少强制标注内容、虚假宣传、文字数字表述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产品形象和信誉,影响了广大消费者对食品信息的知情权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营销。为此,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举办全省首届绿色食品市场推广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培训班。

标识标签,开课办班。从黑龙江省食药局了解到,首届培训班将于7月14日-16日在哈尔滨市举办,培训人员为企业质量监督员和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包括:省内部分预包装食品产品标签标识展示;讲解(《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国家标准GB7718、《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国家标准GB28050-2011);案例分析等。培训结束后,还将进行培训考试,合格者将由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证书,考试成绩将在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务网上公布。

现场剖析,学用结合。本次培训要求参与培训的企业人员携带两份本企业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作为案例分析课件之一使用。

计入考核,政府负责。据悉、《省局关于举办2014年全省首届绿色食品市场推广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培训班的通知》以黑食安办函(2014)5号下发至各市(地)、绥芬河市、抚远县食安办,要求:各市(地)政府食品安全办指定1人带队,组织好本地企业参加培训。并将本次培训组织工作纳入年度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内容。

关于食品标签查处规定 篇9

(一)关于食品标签的有关法律规定

第一,食品标签是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第(四)项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等。

第二,食品标签属于国家强制标准内容之一。《食品安全法》第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国家强制执行的食品标准。

第三,食品标签应受《标准化法》规制。由于食品标签是国家强制执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因此,其在受《食品安全法》规制的同时,还要符合《标准化法》有关强制标准的规定。《标准化法》第二十条、《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第四款规定,销售不符合强制标准商品的违法行为由食品监管部门处理。

第四,食品标签必须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通则》具体规定了关于食品标签的标准和要求。根据《通则》的相关规定,流通环节的食品标签只要不符合有关强制要求,都应视为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食品监管部门可以依照《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予以查处。

(二)食品标签必须标注的三类基本内容及免除情形

1.国产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2.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标签应当符合该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3.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必须标注的其他强制性内容。

《通则》除规定食品标签必须标注与《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六十六条规定相同的内容之外,还规定了必须标注的其他强制性内容。

一是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如果食品容器中含有固相、液相这两相物质的食品,其食品标签除应标注净含量外,还应标注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比如糖水梨罐头,其标签除应标注“净含量:×××克”外,还应标注“沥干物(也可标注为固形物或梨块):不低于×××克(或不低于××%)”。

二是质量(品质)等级。如果食品生产企业执行的产品标准已明确规定了食品的质量(品质)等级,则必须标注食品的实际质量(品质)等级。

三是辐照食品。用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其标签必须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用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应在配料清单中予以标明。

四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标签上的内容及标注应符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门规定。

4.强制标注内容的免除情形。

《通则》规定了几种强制标注内容免除的情形。

一是乙醇含量10%或10% 以上的饮料酒以及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等食品,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

二是当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时,可以只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制造者(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如果销售的食品的标签满足上述强制标注内容的免除条件,则食品销售者可以免除相应的行政责任。

(三)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

1.《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标签的要求比较原则。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食品标签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书写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食品与其标签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2.《通则》对食品标签的要求比较具体。

《通则》对食品标签除了规定许多专业性很强或需要进行检测才能确认结果的标准外,还规定了一系列凭借肉眼观察就能基本确认结果的标准。

比如,对于食品标签的日期标注,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不得与包装物(容器)分离;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大于 20平方厘米时,强制标注内容中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低于1.8毫米;不得标注封建迷信、黄色内容以及贬低其他食品或违背科学营养常识的内容;标签内容应使用规范的汉字(不包括注册商标);标签应标注食品的制造、包装或经销单位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应标注各自的名称和地址;受其他单位委托加工预包装食品但不对外销售的,应标注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等。

二、如何科学利用食品标签查处违法行为

经初步归纳,与食品标签有关的违法行为主要有5种情形。

1.销售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情形。

对此,食品监管部门可直接适用该法第八十六条进行处罚。

2.销售的食品的标签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情形。

对此,食品监管部门可直接适用《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进行处罚。

3.销售的食品的标签没有标注生产许可证编号的情形。

对此,食品监管部门可直接适用《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果销售的食品的标签上标注了生产许可证编号,但该许可证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至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情形的,食品监管部门可以依照该条例第四十六条至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4.销售的食品的标签上违法标注QS安全认证标志或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的情形。

对此,食品监管部门可以适用《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罚。《认证认可条例》第七十一条规定,伪造、冒用、买卖认证标志或者认证证书的,依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的规定查处。在这一方面,主要是超范围使用认证标志的现象。比如,利用产品或服务认证证书、认证标志和相关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管理体系已通过认证;或者利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认证标志和相关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服务已通过认证。上述两种行为都是《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五条禁止的,也都是食品监管部门可以依法查处的。

5.在销售的食品的标签上的其他内容中,只要有一项不符合《通则》要求,就意味着该食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

对此,依照《标准化法》第二十条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第四款的规定,食品监管部门应当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并限期追回已售出的食品,监督其销毁食品或作必要技术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该批食品货值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护理标识管理规定 篇10

1.病房及有特殊要求区域应有防滑、安静、禁烟等提示性标识。

2.每张病床固定床号,床号标识在床头上方。每病床相应一本病历夹,病历夹上明确

标明床号。病历夹架上按序标明病历序号。

3.设备标识:设备上应标有科室编号、设备编号。测量设备应标有校准标记。中心吸

引、供氧有明确的“吸引”、“吸氧”标识。瓶装氧气挂有氧、无氧标记。口服药车上注有病区名称,药车架上按顺序标明床号,药杯盖上注明床号标识。

4.物品标识:做到标识与放置物品相符,科室内的物品标识格式应统一。无菌物品的外包装上应有已消毒及消毒有效时间标识,待消毒的物品贮放位置应有“未消毒”标识。

5.药品标识: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以及麻醉精神药、放射性药品等高危药品,分

开放置,有醒目标识。

6.级别护理标识:在病人一览表和床头牌上有级别护理标识。特级护理用黄色标识,一级护理用红色标识,二级护理用蓝色标识,三级护理无标识,危重病人用星号标识。

7.入院标识:病人入院安排床位后,当班护士在微机、病人一览表、病床床头牌上作

入院标识,军人病员用专用诊断牌标识。

8.住院患者标识:病人入院后佩戴腕部识别带,并穿病号服。

9.新生儿标识:新生儿娩出后由接产的助产士给新生儿系标识手圈及胸牌,标识手圈

用钢笔或蓝色圆珠笔注明产妇姓名、新生儿性别。胸牌注明产妇住院号、姓名、新生儿性别、体重、身长、出生时间;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患儿,由接诊护士给新生儿系上标识手圈,标识手圈上用钢笔或蓝色圆珠笔注明新生儿姓名/母亲姓名、性别、住院号。

10.特殊护理标识:禁食在床尾以蓝色布条标识,记尿量在床尾以黄色布条标识,记出

入量在床尾以红色布条标识。有坠床危险的患者在床尾以绿色布条标识,精神异常及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在床尾以灰色布条标识。

11.检验标本的标识:病房送检的标本由采样或值班护士在盛器表面上贴上检验单标

识,并填好病人姓名。门诊送检的标本,由门诊接待人员在化验申请单上填上病人姓名,写上抽样序号,并将抽样序号填在化验单的记账栏上,交给病人作为领取化验报告的依据。

12.病理标本标识:住院病人手术后的病理标本,由手术室护士做好标识,写明病区、病人姓名、性别、住院号、标本名称等,并签名。

13.药物过敏标识: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为阳性时,由执行护士在病人床头卡上作“xx

过敏”标识,在临时医嘱单上用红钢笔注明“+”标识,通知医生下达“xx”过敏的长期医嘱在病人的治疗单、输液单上用约色笔注明“xx过敏”,并口头通知病人或家属。当知晓病人有药敏阳性史时,应在治疗单、输液单以及病人床头牌上作标识。

14.护理人员标识:各级护理人员上班时着工作服,佩带工作牌,穿护士鞋。监护室护

理人员着上下两截装,其他护理人员着裙装。

15.垃圾袋标识:垃圾须进行分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医疗垃圾用黄色垃圾袋。

16.可追溯性标识记录:护士转抄、处理及执行医嘱后应及时打勾签名。各种治疗单执

进口食品标签管理规定 篇11

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保证进出口食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对进出口预包装食品(以下简称进出口食品)标签的审核、检验管理。

第四条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国家检验检疫局)主管全国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工作,并负责食品标签的审核、批准、发证工作。国家检验检疫局指定的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指定检验检疫机构)负责食品标签的初审及检验工作。

第五条进出口食品标签必须事先经过审核,取得《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

第六条进出口食品的经营者或其代理人在进出口前,应当向指定检验检疫机构提出食品标签审核申请。

第七条申请食品标签审核时,须提供下列资料:

(一)食品标签审核申请书;

(二)食品标签的设计说明及适合使用的证明材料;(三)食品标签所标示内容的说明材料;(四)进口国(地区)对食品标签的有关规定;(五)食品标签的样张六套,难以提供样张的,可提供有效照片;(六)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八条品种及工艺相同、规格或包装形式不同的进出口食品可以合并提出标签审核申请。

第九条申请食品标签审核时,还须提供相应的检测样品。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并能满足标签审核要求。

第十条指定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受理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的申请,并按有关规定组织初审。初审后,将申请材料和初审结果报送国家检验检疫局审批。

第十一条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的内容包括:标签的格式、版面以及标注的与质量有关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为正式中文标签。

第十二条进口食品标签应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进行审核;出口食品标签应按进口国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进行审核。

第十三条经审核符合要求的食品标签,由国家检验检疫局颁发《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

第十四条进出口食品的报检人办理报检手续时,必须提供《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否则检验检疫机构不受理报检。

第十五条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食品实施检验时,应对食品标签进行检验,并根据食品标签检验结果综合评定食品是否合格。

第十六条对进出口食品标签检验的内容为:

(一)报检的食品标签是否与经审核的食品标签相符;

(二)食品标签标注内容是否与食品相符;

(三)核定进出口食品标签可否在销售国使用。

第十七条进出口食品标签未经审核或检验不合格的,进口食品不准销售,出口食品不准出口。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有什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___年___月___日公布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十二款规定禁止“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进口的预包装食品”。

同时《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章法律责任中的第五十六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九条(十二)项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说明。

食品标签是反映商品内资品质及相关信息的载体,它对于指导消费者、保护消费者利益、防止欺诈、规范市场有关键的作用,标签的主要功用是对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型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食品质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饮用的说明,消费者购买预包装食品只能通过标签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了解食品的特性。

进口食品在国内销售需要什么证件

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经过检验检疫后进口的食品都贴有正规的中文标签,标签的内容不仅要与外文内容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食品名称、配料成分、净含量和固体物含量、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制造、包装、分装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在中国境内的总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

如果买到的所谓“进口食品”没有中文标签,在原材料使用、加工过程、储存、运输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可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

这份证书是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只要货证相符,就能证明该食品是真正的进口货。

进口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篇1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食品标识的监督管理,规范食品标识的标注,防止质量欺诈,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含分装)、销售的食品的标识标注和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食品标识是指粘贴、印刷、标记在食品或者其包装上,用以表示食品名称、质量等级、商品量、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等相关信息的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的总称。

第四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在其职权范围内负责组织全国食品标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标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食品标识的标注内容

第五条 食品或者其包装上应当附加标识,但是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不附加标识的食品除外。食品标识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通俗易懂、科学合法。

第六条 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名称。食品名称应当表明食品的真实属性,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食品名称有规定的,应当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

(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食品名称没有规定的,应当使用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称或者俗名;

(三)标注“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者“商标名称”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名称时,应当在所示名称的邻近部位使用同一字号标注本条(一)、(二)项规定的一个名称或者分类(类属)名称;

(四)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食品通过物理混合而成且外观均匀一致难以相互分离的食品,其名称应当反映该食品的混合属性和分类(类属)名称;

(五)以动、植物食物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作,用以模仿其他生物的个体、器官、组织等特征的食品,应当在名称前冠以“人造”、“仿”或者“素”等字样,并标注该食品真实属性的分类(类属)名称。

第七条 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产地。食品产地应当按照行政区划标注到地市级地域。

第八条 食品标识应当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应当是依法登记注册、能够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者的名称、地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下列规定相应予以标注:

(一)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公司或者其子公司,应当标注各自的名称和地址;

(二)依法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公司分公司或者公司的生产基地,应当标注公司和分公司或者生产基地的名称、地址,或者仅标注公司的名称、地址;

(三)受委托生产加工食品且不负责对外销售的,应当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和地址;对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委托企业具有其委托加工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应当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地址和被委托企业的名称,或者仅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和地址;

(四)分装食品应当标注分装者的名称及地址,并注明分装字样。

第九条 食品标识应当清晰地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标注贮存条件。

乙醇含量10%以上(含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日期的标注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或者采用“年、月、日”表示。

第十条 定量包装食品标识应当标注净含量,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标注规格。对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除标示净含量外,还应当标示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净含量应当与食品名称排在食品包装的同一展示版面。净含量的标注应当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十一条 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成分或者配料清单。配料清单中各种配料应当按照生产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进行标注,具体标注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识还应当标注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第十二条 食品标识应当标注企业所执行的产品标准代号。

第十三条 食品执行的标准明确要求标注食品的质量等级、加工工艺的,应当相应地予以标明。

第十四条 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及QS标志。委托生产加工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委托企业具有其委托加工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可以标注委托企业或者被委托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编号。

第十五条 混装非食用产品易造成误食,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第十六条 食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中文说明:

(一)医学临床证明对特殊群体易造成危害的;

(二)经过电离辐射或者电离能量处理过的;

(三)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

(四)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等规定,应当标注其他中文说明的。

第十七条 食品在其名称或者说明中标注“营养”、“强化”字样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标注该食品的营养素和热量,并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定量标示。

第十八条 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下列内容:

(一)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

(二)非保健食品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

(三)以欺骗或者误导的方式描述或者介绍食品的;

(四)附加的产品说明无法证实其依据的;

(五)文字或者图案不尊重民族习俗,带有歧视性描述的;

(六)使用国旗、国徽或者人民币等进行标注的;

(七)其他法律、法规和标准禁止标注的内容。

第十九条 禁止下列食品标识违法行为:

(一)伪造或者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二)伪造食品产地,伪造或者冒用其他生产者的名称、地址;

(三)伪造、冒用、变造生产许可证标志及编号;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章 食品标识的标注形式

第二十条 食品标识不得与食品或者其包装分离。

第二十一条 食品标识应当直接标注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或者其包装上。 第二十二条 在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标注。

透过销售单元的外包装,不能清晰地识别各独立包装食品的所有或者部分强制标注内容的,应当在销售单元的外包装上分别予以标注,但外包装易于开启识别的除外;能够清晰地识别各独立包装食品的所有或者部分强制标注内容的,可以不在外包装上重复标注相应内容。

第二十三条 食品标识应当清晰醒目,标识的背景和底色应当采用对比色,使消费者易于辨认、识读。

第二十四条 食品标识所用文字应当为规范的中文,但注册商标除外。

食品标识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或者少数民族文字,也可以同时使用外文,但应当与中文有对应关系,所用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中文,但注册商标除外。

第二十五条 食品或者其包装最大表面面积大于20平方厘米时,食品标识中强制标注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

食品或者其包装最大表面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时,其标识可以仅标注食品名称、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净含量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标注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至第八条、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未按规定标注应当标注内容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未按规定标注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未按规定标注净含量的,依照《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未按规定标注食品营养素、热量以及定量标示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食品标识标注禁止性内容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 伪造或者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造成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三条 伪造食品产地,伪造或者冒用其他生产者的名称、地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食品标识与食品或者其包装分离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第二款、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依照本章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七条 从事食品标识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包庇放纵违法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职权范围内依法实施。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进口食品的进口方式

全球组货业务的兴起

随着进口食品越来越受国人的青睐,经调查,不仅淘宝网上卖得不易热乎,就连中粮我买网、京东商城等国内知名网站都已经开始销售进口零食,于是国内进口商、经销商竞相向国外厂商进口食品。

对于进口国外食品,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定额才能完成,这对很多区域进口商、经销商而言,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区域所需求的进口食品数量达不到一个货箱的数量,无法从国外进口,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进口商、经销商只能从实力大的进口公司购买,以较高的价格购进然后以同行价格售出。据区域进口商、经销商反应:以这样的方式销售进口食品,只能赚取很低的一部分利润。

就许多区域进口商、经销商面临的同样问题,国内兴起了全球组货业务。全球组货,简单地说是指将多个区域进口商、经销商所需的较少食品组合在一起装到一个货箱,以达到一定的数量,完成进口。从参与组货的区域进口商、经销商中了解到,全球组货业务给他们提供了实用的进口渠道,并且减少了产品成本;增加了产品利润,是一种适用性和灵活性很强的新型进口方式。

中间商服务角色的出现

随着全球组货业务的开展,出现了服务于全球组货业务的中间商。中间商将需要组货的区域进口商、经销商所需货物统一起来向海外厂商订货并组装,然后进口至中国。中间商还可将各个区域进口商、经销商的货物发送到各个区域,完成各区域进口商、经销商进口货物的整个流程。

意义

全球组货业务为很多区域进口商、经销商带来了便利,也大大降低了进口食品的成本。这在很大的意义上,降低了进口食品的售价,让中国消费者能更快的接受进口食品,享受实惠的进口食品;也使进口食品的市场日益扩大;消费平民化。

进口食品的常见类型

种类

休闲食品:糖果、巧克力、糕点饼干曲奇、干果蜜饯、肉脯干货、膨化食品;

冲调饮品:果蔬汁、纯净/矿物质水、碳酸饮料、养生冲饮茶/茶饮、咖啡;

粮油/调味:橄榄油、速食/面类、罐头、调味品、意大利面/面酱等;

水果类:进口水果;

母婴用品:进口奶粉、进口辅食、进口营养品等。

品牌

小胖子百利隆劳士纳托亚莱斯特彼得薯片先辈萨哈东方福多卡佩罗维尼亚爱美味麦丹尼罗宾逊贝斯娜哈里摩尔奥格伊梅克斯巴德纳斯爱妃吉拉多梦思爱思德里奥吉贝丝科鲁麦拉阿斯贝沃特曼潘德拉穆莎沃福达赛瑞盟派尼高蒂劳伦斯格兰多那奥尼北田口福莱海太芳塔娜芭提娅赛普丽娜亚利桑那杰事可口可乐乐天好沃德阿莎力巴黎水盛香珍等

上一篇:《好沉的一?g土》阅读答案下一篇:寒假作业辅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