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怯-近乡情怯的故事-近乡情怯的寓意-近乡情怯的意思(精选2篇)
近乡情怯-近乡情怯的故事-近乡情怯的寓意-近乡情怯的意思 篇1
而建筑师经验的积累主要依靠自身, 在这样一个不断变革、讲求个性的年代, 要求建筑师要具有个人风格, 有些建筑师甚至是在不断颠覆自己的风格。而地区的风格正在被逐渐弱化掉。建筑师时常被要求在" 陌生"的场所中工作, 需要在短时间内熟悉场所。虽然依靠自身的专业素养, 能很快对地方形式和材料建立自己的认识。阿摩斯·拉普卜特认为乡土建筑经历了长时间, 大量的经验积累, 才能应对地方气候环境、地方生活文化、材料技术变化等方面问题[2]。适应性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积淀形成的, 而这正是现代设计流程下建筑师所缺乏的。
建筑师介入乡村营建, 相比于地方工匠来说是一个外来人的角色。在对地方性的理解、与使用者沟通上有着天生的障碍, 很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但乡村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新材料的涌入, 使地方工匠渐渐远离传统技艺, 而对新材料的处理才刚刚开始经验的积累。传统语汇正在解构, 新的语汇还只是只言片语尚未成型。而此时恰好为建筑师——这么一个会念新经的外来和尚, 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加入到乡村营建中, 带来应对新材料的手段, 识别并取用传统技艺中的有价值的部分, 尝试地方建筑新的可能性。
在介入乡村营建的过程中, 建筑师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定位。这些不同的方式, 是否能帮助其克服水土不服, 使建筑师在乡村寻找新地方性的路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境界1:标准图集式, 提供60 分的建筑
传统房屋建造是以户为单位的, 房屋主人与工匠的交流是通过口头或经由简易图纸, 商定房屋规模和要求后即可施工。二者对当地民居典型做法有着共识, 这也是交流方式得以口头化简单化的基础。这种工作的特点限定了工匠只能一对一的进行服务。
而建筑师是通过建筑图纸传达设计内容, 与房屋主人面对面的沟通不再成为必须, 可以一对十、一对百地进行设计。所以在短时大量的建设情况下——如古村镇旅游开发或者震后农宅重建, 原本工匠的设计职能被建筑师取代。坐在办公室里的设计师们多数情况下只能粗糙地模仿所谓传统形式。缺失了与屋主的交流, 本应个性化定制的住屋被简单归成了"标准图集"。这些由设计者一厢情愿臆想出来的住屋, 往往只是用新材料蹩脚地模仿旧形式, 在砖混盒子外面贴个"二皮脸"。这里体现出的所谓传统是干瘪的、缺乏生气的。依笔者看, 这倒不如贴了瓷砖的自建房, 至少那是彼时彼刻屋主理想中住屋的反映, 是基于生活和富有人情味的。这些在旅游开发或灾后重建名义下的失败案例, 脱离了地方的设计方式, 却常常自我标榜为对传统的继承。
这种图集式的设计也不是毫无贡献, 在多数乡村还在解决有无住房的情况下, 标准图集至少提供了一个60 分的房屋, 使得房屋的安全和基本的居住需求得到一定保证。也只有批量设计的方式才能有效应对快速建设的需要。但有效并不等于合理, 这种由不了解场所精神的建筑师, 粗暴地划定地方性的标准并强加于人, 在地方性的重塑过程中起的是往往是反作用。
如果去除图集, 代以营建指导手册。不对形式加以规定, 而是针对房屋营建各阶段注意事项、怎样选材用材加以指导, 不失为一种折衷的办法, 既提供了最低标准, 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 又不会对形式和布局产生过多的限制。建设的主体还是由使用者自身, 少来些统规统建的"大手笔"。
境界2:着眼于提升用材工艺
曾经精湛的传统民居建造工艺在今日的乡村缺乏追求动力, 细部被简单化, 装饰被平面化, 构件被产品化。 对此我们常归咎于现代材料的泛滥使用。同种材料, 建造工艺上的差别会对建成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同样是瓷砖, 工艺不同而呈现出建筑品质的差别: 我们常对农宅使用瓷砖贴面多有诟病, 但德国小镇上住宅立面贴的瓷砖却很考究。所以效果的好坏不在于材料, 在于工艺, 在于怎么用。
建筑师在其他营造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处理经验, 普通的乡土材料, 加入设计的成分, 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果。无论是用新材料、新工艺, 还是旧材新用, 建筑师在乡村营建中都有许多成功的尝试, 也能恰当地体现乡土特征。同时住屋品质的提高只是通过工艺设计, 而没有增加实际的建房成本。
但尝试新材料、新工艺是带有试验性质的, 冒着风险。在地方气候条件和较低维护成本的运行下, 创新做法耐久性甚至安全性还有待检验, 要通过长时间观察。新工艺与地方条件的磨合是个长期的过程, 唯有经历这个过程, 才能在地方真正得以生存。这就要求建筑师的经长性回访或干脆驻扎在当地。甚至自己先作为建筑的使用者, 以便及时发现使用中的问题, 在自己的下一个建筑实践中做出修正和改良。本地人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门槛限制, 同样需要依靠建筑师的指导, 所以这些实践必然是要求建筑师走到乡村中去的。同时有很多建筑师或教育机构, 将乡村作为培养学生的试验基地, 这也反过来为乡村提供了更多可以指导地方建造的专业人员。乡土建造过程从“自我建造”向“合作建造”过渡。以为穷人建房而闻名世界的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 “当工匠们和建筑师们一样熟悉所有建造过程后, 我们只需将自己定位成设计者、监督者和合作者[3]“。
建筑师以这样的方式介入乡村, 工作也被限定在小范围内, 有时甚至是逐人逐户地开展, 好像又找回了一点工匠意思。也唯有这样小范围的实践才能将乡村多样化的特质显现出来。但这样的实践也有它的局限性, 它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很强, 受限于规模和建设速度。而在实践中对地方工匠的培育, 是需要一定时间和条件的。建筑师离开后, 他带来的新生事物是否能继续在乡土中存活生长, 是需要实践的效果和使用者对其的认可度来支撑, 否则就只能算作是建筑师的试验场, 人走茶凉。
境界3:基于生活进行设计
乡村房屋是生活的场所, 也是生活的反映。住屋呈现出的形式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与限制, 但最终做出决定的还是人。阿摩斯·拉普卜特在《宅形与文化》中说道:“在既定的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和条件的技术水平的约束下, 居所最终的形式和空间, 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 取决于特定群落的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定义。”[4]所以乡土设计必须关注人的生活, 这一点甚至比关注形式更重要。乡镇聚落居民对房屋以及居住环境的自我建造、共同建造对地方社会有重要的建构作用[5]。乡土建筑所承载的活动是社区关系网络的一部分, 如果处理得不够得当, 甚至会对社会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
设计的依据是屋主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传统的建筑形式, 传统的形式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的生活。你如何要求屋主将日夜生活之处盖得不适用?建筑师应当勇敢一些, 敢于质疑传统形式, 努力寻找"与其实际生活需要和可能的材料结构等物质条件共生"[6]的新的形式载体。
如果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建筑师必须持有这样一种态度:将使用者当作真正的业主去对待, 认真去了解他的生活及愿望, 是帮助他拥有一个理想住房的专业服务者, 而不是借此机会实现自己理想的意愿强加者。台湾宜兰县有个"宜兰厝"活动, 也是针对上世纪90年代"现代居住文化的贫乏"背景下, 遍布于兰阳平原上的水泥盒子而采取的举措。当地政府邀请建筑师为有意愿翻建房屋的农户进行设计。每户配对一位建筑师, 建筑师会到农户的旧宅去, 详细了解农户的想法, 然后将设计的方案与其反复修改讨论。"宜兰厝"的宗旨在于寻找地方性, 但不是怀旧的, 是向前看的。建成后没有一家是模仿地方传统的农舍形式。乍看上去没什么太过特别的造型, 然而住屋的每个细节设计都能很好地服务生活。衣服晾在哪, 与亲戚在哪聚会, 都有认真的考虑。虽然事先建筑师们没有约定, 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尽量地采用自然材料, 都用了斜屋顶、深屋檐, 还将院墙用绿篱代替。也就是从这些实践中, 逐渐抽象出了地方营建的原则:坡顶深檐, 这是是应对多雨气候的考虑;变围墙为绿篱, 是对竹围的再运用, 也是对社区个体间打破隔阂关系的态度。
建成品不一定是建筑师眼中最美的房子, 却是在屋主和建筑师共同探讨下得到的合理答案。这种乡土建造中的互动, 能避免许多建筑师一厢情愿的想法。由此促生并发展地方性, 不是由建筑师代为寻找得来的, 而是共同探讨的结果;它不是负担, 更容易被地方认可, 更具有生命力。
结语
建筑师介入乡村营建, 应当是个柔性的过程, 应当要走到村民之中去共同设计。建筑师没有权力, 也没有能力完全代替他们寻找地方性。
地方性的寻求需要时间的培育, 即使在速度胜于一切的今天, 这也是个缓慢的过程。十年、二十年……别人看到优点, 才会传播, 像水起涟漪一样, 一波一波推展开来, 地方性才会逐渐形成。如果硬要急功近利地大刀阔斧地建设、改造, 我们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去消纳修补其造成的破坏。
参考文献
[1].伯纳德·鲁道夫斯基著;高军等译,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2].Rapoport A.Vernacular design as a model system.L.Asquith and M.Vellinga (ed.s) ,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ory, Education, and Practice) [M], Taylor and Francis, London, UK, 2006.179-198.
[3].Fathy H.Architecture for the poor:an experiment in rural Egypt[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179-198.
[4].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等译, 宅形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王冬.乡土建筑的自我建造及其相关思考[J].新建筑, 2008 (4) :12-19.
老年农民工为何“近乡情怯” 篇2
家乡生活环境的变化,恐怕是重要原因。
自己回去了,子女不回去。在城里打工还是比在家种地划算。壮劳力向城市转移,乡村面临“空心化”窘境。回乡养老,不得不面对经济上缺乏收入、生活上缺乏照料、人际交往上缺乏乡情等种种难题。
既然问题出在空心,解题思路就应在填实。
城镇化并不等于农民全部涌向大城市,中小城镇也有发展空间。县域经济甚至乡镇经济发展了,聚集起特色产业,拉动本地就业,支撑起城市生活,公共服务也可以集中提供。这种产业聚集、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思路,在许多地区已经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产业结构升级、城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同步进行,家门口可以就业,打工不耽误教育子女、照顾老人,提升了“归乡”的吸引力。
然而,毋庸讳言,家门口培植产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从数据上看,各劳动力输出大省近年来有回流迹象,但具体了解,大家的顾虑还不少。一是嫌赚得少,家门口还是比不上深圳、上海;二是怕不稳定,家乡新打造出来的产业链条还不那么结实,干着干着怕没活了,让人不太放心。
【近乡情怯-近乡情怯的故事-近乡情怯的寓意-近乡情怯的意思】推荐阅读:
《近乡情更怯 》阅读练习及答案07-05
脉脉乡情06-16
龙城乡情作文10-17
乡情为题作文11-10
浓浓乡情活动方案08-03
乡情演讲稿10-04
龙城乡情小学作文11-19
“浓浓的乡情”节目表演05-31
乡情的作文初一抒情06-29
乡情阅读理解答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