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宪法结构

2024-10-25

第二章宪法结构(共6篇)

第二章宪法结构 篇1

第二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下)

第一节

宪法的创制与修改

一、宪法的创制

宪法制定的含义:即制宪,指拥有制宪权的主体依照一定的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

(一)制宪主体:

1、君主或军政府

2、特设机构

3、全体国民

(二)制宪权

1、主权性权力

2、正当性

3、不可分割性

4、唯一性

宪法制定的程序:

1、提出制宪动议(民主形式的发展)

2、成立制宪机构

3、草案的提出和审议

4、宪法草案的通过

美国联邦宪法的批准是根据宪法草案的规定,宪法将由各独立州召开由人民选举的州代表会议批准,而不是由州议会批准;宪法经9个州而不是13个州批准即生效。

5、宪法草案的公布

二、宪法的修改

(一)、宪法修改概述

宪法修改是指在宪法正式生效后,在实施的过程中,由有权机关依据法定的程序,对宪法文本的部分内容予以删减或增加宪法的部分内容的活动。

 宪法修改的必要性

1、使宪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实际的发展和变化

2、弥补宪法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漏洞

 宪法修改的限制

1、内容的限制:宪法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国家的领土范围;政体

2、时间的限制:消极限制和积极限制

3、程序的限制

 宪法修改的方式 1全面修改

2部分修改

(二)、宪法修改的程序

1、修宪动议

2、修宪草案的提出

3、修宪草案的决议

(1)立法机关;

(2)联邦议会和地方议会;(3)全民公决

4、宪法修正案的公布 第二节

宪法解释

一、宪法解释的概念

宪法解释,就是宪法解释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根据宪政精神和社会宪政实际需要,对宪法的具体含义和适用范围所作的补充或说明

二、解释宪法的必要性

三、宪法解释的原则

 恪守宪法精神原则

 适应社会需要原则

 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 系统整体解释原则

四、宪法解释的主体

五、宪法解释的方法

第三节

宪法惯例

宪法惯例是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不被成文宪法或不成文宪法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的,其内容是有关国家重要政治制度的,得到公众普遍承认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得到继续遵循的习惯或传统的总和。宪法惯例产生和形成的途径:

政治家的言行

政治斗争

长期政治实践

著名法学家的总结

第四节

违宪审查

一、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违宪审查的涵义

2、违宪审查的构成要件

(1)违宪审查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2)违宪审查机关的结论有法律效力(3)违宪审查的对象是宪法行为

(4)违宪审查机关如果认为构成违宪,即进行宪法制裁。

3、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违宪审查的由来

1、英国的违宪审查;“博纳姆医生案”

2、法国的违宪审查:元老院与宪法委员会

3、美国的违宪审查:“马伯里诉麦迪逊”

二、违宪审查的类型 1.立法机关审查制 2.司法机关审查制 3.专门机构审查制

三、违宪审查的方式 1.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 2.全面审查和专项审查 3.专门审查和附带性审查 4.宪法诉讼审查和非诉讼审查

四、违宪审查的对象 <一>审查立法的合宪性 <二>审查行为的合宪性

五、中国的宪法监督

 缺少对人大制定法律的监督  对违宪的基本问题认识不清;  违宪机构至今未建立起来;  缺乏程序保障;操作性差  监督方式单一

第五章

国家形式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

指一国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和活动体制。

与 国家性质的关系

1、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都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家性质是政权组织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觉得这政权组织形式的存在形态。

3、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性质的体现和反映,对国家性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政体理论的演进及其实践近代以来各国政权组织形式:

(一)君主制:保留君主世袭国家元首

1、二元君主制

 君主保持很大实权

 议会只是君主的协商机构,作用次要

 宪法钦定,内阁首相君主直接任命,内阁对君主而非议会负责;  君主的权力不受议会约束

2、议会君主制

 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严格限制,行使的只是形式上的职权; 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力;  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二)共和制

1、总统制  美国式总统制 • • • • 总统民选,是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

总统掌握军事、内政、外交等权力

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无权解散议会

总统、议会、法院有相互制约权

 法国式总统制,又称半总统制

总统是国家元首,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政府首脑是总理,对总统和议会负责,议会可以不信任案迫使总理向总统辞职 •

总统可以解散议会

2、议会制

 议会由民选代表组成,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  国家元首为民选总统,是虚位元首

 政府由获得议会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  议会监督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两者相互渗透

3、委员会制

 立法权属于联邦议会

 联邦委员会是最高行政机关;  国家元首是联邦主席;

 议会不能对行政委员会提出不信任案,行政委员会也无权解散议会,议会和行政委员会均实行任期制

4、人民民主共和制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适宜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全面反映了国家性质

2、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3、既体现了国家的统一与人民权力的统一,又保证了各级政府能够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处理国家事务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1、规范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落实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1)理顺党的领导&人大权力的关系(2)理顺人大同政府的关系

(3)理顺人大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能(1)组织机构建设(2)制度建设

(3)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

第二节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国家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对国家机构体系进行纵向权力配置并规范其运用的国家形式。

内容:国家区域构成单位的划分及中央和地方、整体与部分的纵向权力划分关系。

(二)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其他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一)现代主权国家结构形式

1、单一制

国家只有一部宪法

 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  地方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地方来自中央的授权  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2、联邦制

 联邦及其成员国分别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以及各自的国家机关体系;  公民拥有双重国籍;

 联邦最高立法机关通常采用两院制;

 通过联邦宪法划分联邦与其成员国之间的权力,联邦的权力来自于成员国的让渡  对外关系中,联邦一般为唯一的国际法主体。

3、两者的互动发展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特殊形态

邦联、君合国、政合国

三、国家结构形式与宪法的关系

(一)国家结构形式对国家政治生活有重大意义,是宪法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国家结构形式是宪法的重要内容

四、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宪法序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宪法第4条)

 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民族问题

2建立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统一法律授权解决分权问题

五、我国单一制下的地方分权

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述

(1)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离的的组成部分;

(2)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3)目的是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地方性事务的权利

2、民族自决权

民族自决权是民族在政治上的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而成立独立民族国家的权力。而关于独立的全民公投,是行使民族自决权最重要的表现。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① 变通执行政策和法律

②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③ 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④ 本地方经济建设

⑤ 自治管理本地方的教科文卫体等事业

⑥ 维持公安部队;

⑦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

第三节

国家标志

国家标志: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 国家标志的作用

1、在国际上表明本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2、体现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3、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感情

第六章

选举制度 第一节 选举制度概述

一、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标志

什么是民主(democracy)?

作为政治制度的范畴,民主是一种政府形式——人民支配的政体,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直接行使,或由经自由选举制度产生的人民代理人行使。

在理念层面,民主是一种价值观。

民主是人民的一项权利即民主权利。指公民“直接或通过自由选举的代表参与治理本国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时被称为是民主的“代名词”。

民主是一种利益代表机制。民主的过程是“一种稀缺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表现为有选举权的所有公民选举其代理人以进行合法统治和管理的程序。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直接民主,指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制度。古希腊的雅典城邦。直接民主的倡导者当属近代思想家卢梭。

间接民主,又称代议制民主,指公民通过其代表来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产生于17、18世纪英美。美国麦迪逊为代表的联邦党人主张代议制民主。

选举制度是构成宪政制度的内在要素

选举是政权合法性的基本来源。

选举使人民能够成为防止政府权力滥用的首要控制

选举是实现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

选举为社会提供精英统治

二、选举至上主义的谬误——自由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分野

“没有理由相信,只要权力是通过民主程序授予的,它就不可能是专横的。”

三、选举、选举法、选举制度的概念

宪法意义上的选举:是指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按照法定程序组织代议机关,选择公职人员的行为。

选举法

选举制度是指关于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五、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限制选举和普遍选举

年龄、国籍、有无精神病、未受特别法律处分

2、平等选权制和复值选权制

一人一票,同票同权

3、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

选区,指选民开展选举活动,选举产生议员或代表的基本单位。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区别

第二节 我国现行选举制度

一、1949年后选举法的演变和发展

二、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

2、平等选举原则;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澳大利亚选票制”

5、差额选举原则

三、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组织和程序

1、选举的组织机构:人大常委会和选举委员会

2、选区划分

3、选民登记

4、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5、选举的投票

6、确定当选

7、代表的辞职、补选

8、代表资格的终止

四、我国选举权的保障和救济制度

1、对代表的罢免

2、选举监察制度

3、选举诉讼制度

第七章

政党制度 第一节 政党概述

一、政党的起源与特征

中文中,“党”本指古代地方组织,五百家为党。后引申为朋辈,又有拉帮结派的意思。《论语》:“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指人们基于共同意志和利益,以控制国家政权为目的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最早出现于17世纪英国。

在西方,党——Party,有偏向的含义,同样被定义为追求特定利益的政治派系。

近现代意义的政党以议会制为平台而产生,是选举活动的产物,其主要力量投身于选举。

政党的特征

1、政党是由其成员组织的社会组织,不是国家机构

2、政党是政治性组织,有明确而具体的政治纲领、组织体系和领导机构

3、政党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二、政党的分类

政党的分类

1、以政党的意识形态为标准——左翼政党;中间主义政党;右翼政党

2、以政党的政治地位为标准——在野党和执政党

3、以是否得到法律承认为标准——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4、以阶级基础为标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其他分类

三、政党的意义和功能

任何政党的组织都是为了采取有效的政治行动,以最大程度地争取或保持政党所掌握的 政治权力。

一般功能:

1、利益表达和沟通;

2、组织选举和政治录用

3、制订政府公共政策

4、政治宣传和教育

政党的新功能:

对经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尽可能多地代表普遍的社会利益。

以美国为例,政党在选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党就是为选举而存在的,大部分过程都是围绕政党展开的。美国的政党素有“选举机器”之称。

第二节 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的概念

政党制度是有关政党的组织、政党的活动以及政党领导或参与政权的方式和途径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和惯例的总和。

二、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政党制度的分类

1、一党制:实行一党制的国家,一党单独执政,在法律或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

2、两党制:指除了其他政党外,存在两个主要的政党,通过选举,长期有组织地轮流控制国家权力,主持国家政治事务。

3、多党制:指两个以上的政党联合执政,或几个政党联盟执政地制度。

4、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一个国家中,由一个处于领导地位的政党执掌国家政权,其他合法存在的政党作为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的新型政党制度。

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

1、一党向多党或两党发展;

2、政党林立与政党联合相并存

3、政党间政党纲领既保持差异又同一的趋势;

4、政党制度进入法律化和规范化

三、政党制度的宪法化

第三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中国政党的概况

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4条对此做了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致公党)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200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历史发展

2、性质:不是国家机关,不同于社会团体。“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任务和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006年初,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第八、九章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 人权

人权:人之为人,理所应当被承认的权利。

是国家权力行使的边界所在。

权利

权利: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所享有的可以要求其作出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并为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资格。

权利是强制最小状态的自由。

 人权和基本权利

一、人权的概念特征

三个纬度:道德意义:一切权利之和

法律意义:法不禁止即自由

宪法意义:人最基本的权利

二、基本权利是宪法所规定和保障的权利

三、有关人权的重要文献

 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公民

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公民(平等、自由、自主)

公民的概念:享有一国国籍并根据宪法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国籍的取得方式:我国国籍取得的基本原则: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前者为主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1、性质不同;

2、范围不同;

3、法律后果不同

 基本权利的分类

基本权利的学理分类

1、公民对国家分别存在四种不同的关系,由此派生出四种不同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对国家的被动地位(passive status)—公民的义务(2)消极的地位——自由权(negative status)

(3)积极地位——受益权/如诉讼权/请愿权等(positive status)(4)能动地位——参政权(active status)

2、积极的权利和消极的权利

 宪政下的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

宪政下的基本权利与国家权力

宪政:

(1)政府要受宪法的制约

(2)宪政规范下的政府须把保障基本权利作为根本原则

(3)宪政包含基本权利先于宪法、社会和政府而存在的价值预设

(4)宪政是建立“有限政府”的一套制度设计

宪政通过一系列的“权力有限”的理论架构和制度设计,目的在于承认和保护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

国家权力的存在是为了人的权利,人的基本权利构成了国家权力的界限。

宪政、民主与人权

 基本权利的保障

1、绝对保障方式: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其他法规不能加以任意限制或者规定例外情形(T38)

2、相对保障方式:允许其他法规范进行限制:一种是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方式均由普通法律加以规定(T41);二是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通过普通法律。(T34,T40)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平等权的含义:自由人格的形成

平等的性质:平等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项原则

平等与合理差别:合理差别是根据实质上的平等原则,在合理程度上所采取的具有合理依据的差别:年龄(选举权);人的生理差别(男女工种);民族差别(代表名额);经济能力在纳税上的差别; 从事特定职业的权利主体(公众人物的忍受义务) 不合理差别:民族、种族、性别、职业、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 内心的宗教信仰 行动的信仰

宗教结社的自由 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

四、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五、监督、求偿权

六、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的权利

1、劳动权是一种自由权:选择自由

2、兼具自由权与受益权的性质

3、劳动权是一种受益权,但并非具有具体请求权

4、劳动权是一种具体的受益权

私有财产权的含义

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1、财产权的保障:“不受侵犯”

2、财产权的限制:承认私人财产的社会性

3、征用补偿条款:正当性补偿——目的,标准和程序

七、公民的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

八、特殊群体的权利和利益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义务:根据法律规定,一定的主体必须作出某种作为或不作为的责任(法定性、不可选择性、相关性)

基本义务:是公民对国家的义务 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 1、一般情形下的非对等性; 2、特定情形下的同一性

第十、十一章 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概述

国家机构是宪法学和政治学中的重要范畴,是我国宪法和政治制度中常用的概念。而在西方论著或宪法中较少使用,他们多用“政府”(government)或“政府机关”(governmental organs)国家机构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形式,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按一定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 特征

一、国家机构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活动。

三、国家机构是由统治阶级中最优秀的那部分成员组成。

四、国家机关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

五、国家机构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 西方国家主要以三权分立原则作为设置政府机构的基本宪法原则

我国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法治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三、国家主席

四、国务院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六、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案

2001年2月1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2月14日召开的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在对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进行表决时,应到代表508名,出席会议代表474名,报告获赞成票218票,反对的162票,弃权82人,9人未按表决器,致使法院的工作报告未获通过。同日,大会主席团作出了关于《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继续审议的意见:沈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对《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经表决未获通过。大会主席团一致意见,由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继续审议,并将审议结果向沈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法律问题】

1、人民代表大会没有通过法院的工作报告,法院应如何承担责任?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应如何对人民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基本结论】

1、我国宪法只有人民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而没有向人大报告工作的规定。法院向人大报告工作是由《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以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规定的。但这些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当人民代表大会没有通过法院工作报告时,法院应承担什么责任?具体由谁承担?责任内容为何?

2、怎样实现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和法院的审判独立,主要应集中在对法院的人事监督上。

七、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

八、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十二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概述  涵义与特点

1、自治性

2、民主性

3、基层性

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基层权力机关的关系 与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1、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意见建议

2、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保障法律的贯彻执行; 与基层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协助与指导,而不是领导与服从的关系

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设置、组织与任务

第二章宪法结构 篇2

然而,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宪法所表达的理念和现实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对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具体法律制度的缺失而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加剧,强制征收征用导致的私有财产受到侵犯等。如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法律层面进行规制,除了充分把握我国现实情况之外,正确了解其他国家法律法规的渊源、结构及其适用规则也是十分必要的。

经济自由、精神自由和人身自由是近代宪法所公认的基本人权,战后日本宪法也同样吸取了以上基本人权的内容,明确了权力分立和人权保障的规范,并成为亚洲各国宪政发展的样板之一。根据日本国宪法第29条规定:财产权不得侵犯;财产权的内容应由法律规定,内容需适合于公共福祉;私有财产在正当的补偿下可收归国家。由于两国社会制度的差异,自然有各自不同性质的财产权利,对作为财产权客体的财物种类的限制也不尽相同。但是从条文表达的内容上看,其与我国宪法中对财产权的规制仍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笔者拟通过分析日本宪法第29条有关财产权规定的内涵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以期在探讨我国宪法关于对财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方面得到若干启示。

一、从立宪主义财产观看日本宪法第29条的由来

所谓财产权是指具有财产价值的所有权利的总称,例如所有权、债权、著作权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财产权的起源,向来有以洛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财产观”和以卢梭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财产观”两种对立的看法。前者强调的是财产权的自然权属性,认为每个人对通过自己的劳动而获得的成果有当然享受的权利。后者则否定了财产权的自然权属性,认为可以基于法律来调整财产秩序。

财产权的保障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为近代市民社会所强烈要求的宪法价值之一。其中,影响近代的立宪主义宪法思想就出自于洛克的“资产阶级财产观”,换言之,洛克认为:生命、自由、财产皆为与生俱来、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其中财产权既不受身份的拘束,也不受特权的牵绊,完全可以将意识附加在生产物上,并基于自由意思处分自己的生产物。(2)这种主张产生于当时生产方式与劳动还没有完全分离的社会背景之下。在那个时代,如果通过自己的劳动而取得的财产作为不可侵犯的权利而获得保障的话,就能同时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利。由此,尊崇自由主义的近代立宪主义宪法法典对“财产权不可侵犯”的规定可以说具有夸张的意味,这在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就有突出表现。(3)而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宪法性文件也无一例外的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一思想。(4)当然这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对私有财产的绝对追求,尚未体会和掌握到由财产权转化成的政治权力的必然结果。

与此相对,卢梭否认人的财产权同生命和自由一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认为财产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过因社会契约而建立的政治共同体全体人民的公认,并由法律加以规定才确立起来的。(2)卢梭的“社会主义财产观”自产生之初即受到众多批判,但它却并没有轻易从历史中消逝,尤其是到后来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扩大,近代立宪主义所提倡的“自由”与“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弊端开始显现,以个人利益为本位的所有权过分扩张,造成了社会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由此出现了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使社会秩序陷于不安。于是人们开始反思个人主义所有权思想,在19世纪初,个人主义衰退团体主义兴起的背景下,主张“社会责任”“福祉国家”“对财产权的限制”等现代立宪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使公权力对财产权的规制开始有所增加,并发展到常态化。例如1919年《魏玛宪法》第153条第3款规定“所有权伴随着义务而存在,其行使应同时为公共福祉服务”。这也是对所有权进行限制的最早的立法。后来的德国基本法也在标榜社会国家理念的基础上,主张对产业进行国有化,从而进一步接近理想国的状态。受其影响,之后的日本宪法同样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从绝对保护到侧重于社会福祉相适应的相对保护的变化过程,这些都展现了财产权从19世纪的“不可侵犯性”到20世纪的适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演变趋势,其中必然包含了现代立宪主义所必需的要素,即伴随着社会连带主义思想的发展,财产权应受到社会的限制。

由此可见,现代立宪主义的出发点,与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原因在于,所谓现代立宪主义是步入正义之国的必经之路,而这个国家则能够积极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况且创造财富和实现经济的平等也不应该是对立的。如果要探讨现代立宪主义宪法应有的状态,那就应该是国家重视平等胜过重视自由。若用政治学用语来表述现代立宪主义那就是“社会民主主义”。但是通常社会民主主义国家要实现平等,最大的障碍就是财产权。因此,如何对财产权进行适当的保障和制约则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日本宪法第29条正是在上述思潮的背景下制定并发展适用起来的。

日本宪法第29条向来是最有争议的条款之一,其规定如下:

若要对上述条文进行分析,那么对各项条款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必不可少。关于日本宪法第29条的结构,首先,第1款以宣言的形式规定了财产权的不可侵犯性,同时在第2款中又明确了不可侵犯性受“公共福祉”的制约,除此之外,第3款是以损失补偿为前提,对为了达成公共目的而对私有财产进行征用的限制。也就是说,第1款和第3款,特别是第1款,与法国人权宣言的表述大致相同,体现了近代立宪主义中“财产权不可侵犯”的思想。而第2款则传承《魏玛宪法》的基本立场表现了现代社会国家对财产权的制约。由此可见,日本宪法第29条兼有历史与现代的复合性质,同时侧重于现代立宪主义所提倡的社会国家的立场,因此对其结构的理解理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下面,就分别从财产权的保障、规制与补偿这三个方面对第29条的内容进行探讨。

二、对财产权进行保障的意义

从日本宪法第29条第1款规定的“财产权不可侵犯”可以看出,“不可侵犯”这种表述残存了自然权思想,其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即对个人现有的具体财产权的保障和对私有财产制度的保障。

首先,关于对个人现有的具体财产权的保障意味着国家不能剥夺公民个人现有的财产权,也就是国家有义务保障公民对各自享有的财产权有自由使用支配等权利。而且这里的保障同时也包含了契约自由等经济活动自由方面的内容。

其次,对私有财产制度的保障即把财产权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来进行保障,其主要是保障规定公民个人能享有财产权的法律制度的存在。原本,财产权就是以一定法律制度的存在为前提所成立的权利,并且日本宪法对于财产权的保障不仅包括公民个人所有的具体财产权,也包括使财产权的享有具有正当性的法律制度。因此,当把对财产权的保障理解为对私有财产制度的保障时,这个制度的核心部分即使是基于法律也不能被侵犯。关于对私有财产的核心内容,学术界有多种理解,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如果把私有财产制的核心理解为生产资料私有制,那么向社会主义转变则必然要修改宪法。不过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私有财产制的核心其实在于人们对为了经营生活所必要的物质资料的享有,只要不侵犯这个内容,即使不进行宪法修改,社会化也是有可能的。(5)

另外,在关于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中,直接认为宪法保障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看法越来越少,笔者认为私有财产制度并不必然代表资本主义,将日本宪法第29条应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保障上,这样的解释论也是不恰当的。

三、对财产权进行制约的必要性

时至今日,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肯定了为社会的公共利益可以对财产权进行制约。之所以认同宪法对财产权的大幅度制约主要意在消除社会贫富差距,救济经济上的弱者。在日本宪法第29条第2款“财产权的内容要符合公共福祉”的规定中,即明确了法律所保障的财产权要受到“公共福祉”的制约。

所谓“公共福祉”的制约,根据规制目的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即积极目的的规制(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福祉国家理念的政策性制约)和消极目的的规制(维持社会生活中的公共秩序与安全,防止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等的内在制约)。(6)例如在反垄断法中对私人垄断的禁止,在农地法中为了保护耕作者所实施的规制,在城市规划法中对土地利用的规制,在文化保护法中为保护文化财产而进行的规制,以及在环境保护法中为了保全生态环境而进行的规制等都属于积极目的的规制。再例如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灾害或尽量使灾害降到最小限度而在消防法中对建筑物建筑标准的规制,为了防止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危害而在食品卫生法中对食品利用的规制等即属于消极目的的规制。

财产权的行使既要服从积极目的的规制,又要服从消极目的的规制。换句话说,财产权的行使除了受自身内在制约以外,还应服从于立法机关为促进社会全体利益而采取的规制,这种规制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包括像促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保护经济上的弱者等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这类积极方面的因素,又包括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全,维持社会秩序这类消极方面的因素。在“森林法共有林事件”(7)判决中也提到,对财产权规制的合宪性判定标准之一在于立法的规制目的要符合公共福祉。

如前所述,财产权要受到“公共福祉”的制约。除此之外,相当数量的法律也对财产权进行了限制。既然财产权的内容由法律规制,那么这里的“法律”是否包含地方性规章条例呢?亦或地方条例能否成为制约财产权的因素呢?对此无论判例还是学说都有多种意见。一般来说,财产权成为全国性交易对象的情况相当频繁,所以应该由统一的法律进行规定。但同时,条例是由地方议会或公共团体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特别是关于那些针对地域性的特殊情况而制定的条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若否定其对财产权的规制也是不妥当的。正如现今各地的环境公害规制条例那样,根据条例对财产权进行规制是在所谓“法律范围内”的制约下进行的,从而在事实上消除了宪法上的疑虑。代表性案例当属“奈良县水塘条例事件”。(8)在此事件中最高法院认为:条例虽然对使用堤坝的这种行使财产上的权利几乎全面禁止,但这是为了防止灾害发生而采取的必要行为,为了公共利益当然应该忍受,任何造成水塘决堤的使用行为都不在宪法、民法所保障的财产权范围之内,因此这种使用行为即使根据条例被禁止、处罚,也不与宪法及相关法律抵触。

四、对侵害财产权的征用及损失补偿

根据日本宪法第29条第3款“私有财产可以因公共目的被征收或征用,并应给与正当的补偿”的规定,以“用于公共目的”与“正当的补偿”作为前提,可以对私有财产进行限制或征用。由于“征用”具有强制性,必然使私有财产权受到侵害,因此有必要对两个前提的适用进行严格限制。那么何谓“用于公共目的”呢?通常根据狭义的理解,“为了公共目的”主要是因修建学校、医院、铁路、公路等公共设施,要求民众提供私有财产的情况。而在广义的理解中,公共设施的修建自不必说,只要是为了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无论间接直接与否都可对私有财产进行征用。(9)

如前所述,日本宪法第29条第2款明确了私有财产权的行使要受到公共福祉的制约,既然如此,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私有财产进行征用本不需要补偿,尤其在涉及相邻关系中对私有财产权的制约,以及对财产权内在的社会性制约都无需进行补偿。但是,除此之外当征用行为使特定的个人作出了特别的牺牲时,则有对其进行补偿的必要性。这就是“特别牺牲说”。根据该学说的主张,要判断是否作出了“特别的牺牲”主要基于两个标准:首先作为形式要件看侵害行为的对象所涉及的是广大范围的群众还是特定的个人或集体;其次作为实质要件则看侵害行为是否在对财产权的内在社会制约所应忍受的限度之内,如果超出了这个忍受限度又是否达到了足以侵害财产权本质的强度。(10)通常情况下要对这两个要件进行综合考量,但是最近,大多数学者开始侧重于应该以“特别牺牲说”中的实质要件为中心来判断是否应进行补偿的主张。(11)

在对私有财产的征用过程中,补偿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对特定的个人来说,已做出了特别的牺牲,而这种“特别的牺牲”的强弱程度就成为补偿与否的判断标准。那么究竟何种程度的补偿才属正当呢?学界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学说,即完全补偿说与相当补偿说。

完全补偿说认为,应对所产生的全部损失予以完全的保障,并遵循该财产的市场价格来进行全额补偿。以完全补偿说的立场,“正当的补偿”即可理解为“完全补偿”。成为补偿对象的财产不仅包括其客观价值,还包含所附带的全部损失。(12)例如因修建水库大坝而对附近居民的土地和房屋进行征收征用时,除了要对土地房屋的价值进行补偿之外,还应当对居民在搬迁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进行适当补偿。

与此相对,相当补偿说认为,如果是在充分考虑到对财产的规制目的或规制必要性程度的基础上,出于某种公共利益而对该财产算定了合理的金额,那么即使此金额低于市场价格也可以被认定为“正当的补偿”。(13)这种学说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在战后日本国内的农用地改革中针对农地征收而采用的。(14)

损失补偿制度是基于平等原则,把公权力在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不使其仅由个人负担,而是将其转嫁为国民的一般负担为目的的制度。宪法则赋予了国民私有财产权受到侵犯的补偿请求权。因此在法治社会,尽管公权力机关的行为本身是合法的,但对公民财产权造成的侵害仍可以根据宪法追究其补偿责任。

关于补偿请求权的实现有两种途径,通常可以依据法律法规中有关补偿的条款实行,但是当在具体法律中欠缺相关的补偿规定时,则可以直接根据宪法第29条第3款请求补偿。例如在“河川附近地限制令违反事件”的判决中,最高法院认为:在发生特别牺牲的场合,即使没有关于损失补偿的规定,也可直接依据宪法第29条第3款获得补偿请求的权利。(15)

五、结语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在私有财产权受到侵害的案件中直接适用宪法,二是违宪审查。同时在此基础上广泛承认私有财产权应受到公共利益与法律的制约,从而形成了以宪法为中心,公法与私法相协调的私有财产权法律保障体系。其中关于对财产权进行规制的正当性的解释论,以及当公民财产权受到侵害,其他法律救济手段被用尽的情况下可直接根据宪法请求补偿等内容都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今天,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与规制不能截然分开。私有财产权之所以值得保护不仅由于其具有基本人权属性,还在于其事关每个公民的经济自由,是公民能够有尊严生活的保障。对财产权进行制约也是救济经济上的弱者,缓解社会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当然以上几个方面都有必要通过宪法遵守与宪法适用来实现。

私有财产权入宪标志着我国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但是由于具体国情的差异,我国宪法的司法化尚处于较低水平,现阶段不存在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条件,因此对私有财产的保障与规制将取决于司法观念的转变,同时在具体案件的实施中将有赖于法官对宪法条款所作的司法解释。

财产权是国家民主、法治的基石,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就必须落实、捍卫属于每个公民的财产以及他们的财产权。没有宪法对财产权的保障与规制,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会妨碍到经济结构的转型。正如美国宪法学者萨恩斯坦所说:“为财产权提供有力保护的宪法,能够在推进市场转型和民主法治的建设、维护社会正义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摘要:财产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保障公民经济自由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宪法第29条是对财产权进行规范的条文,向来也是争议较多的条文之一。其中关于财产权的保障、规制和补偿等内容不仅从形式上构筑了法律规范的基本框架,而且从实质上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不受侵犯。文章通过分析日本宪法第29条的结构与司法实践应用,有利于明确其财产权的内涵和判例的发展趋势,这些对我国宪法中关于财产权的解释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八二宪法”中的政治宪法结构 篇3

中国的宪法学术脉络中为何会产生这样一种“政治宪法学”的倾向呢?这要从二零零一年中国宪政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而悲壮的“制度模仿”谈起,即著名的“齐玉苓案”。该案涉及受教育权侵权的问题,最终以最高院的专案司法批复和黄松有法官的代表性解读而激起了中国初步成形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对“宪法司法化”的热烈讨论与制度吁求,之后的宪法学研究在整体上也以配合姿态转向基本权利体系和违宪审查技术。该案之细节与黄法官的具体论证不在这里展开,但其对美国司法审查模式的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然而,这一场对两百年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制度模仿式的“普通法革命”却错置了两国迥然有别的法政传统与宪制结构,最终导致该项寄托宪法学者无数情思的司法批复在二零零八年被明确废止。这一批复是最高院司法能动主义的典型体现,从草草而悄悄地登场,到草草而悄悄地退场,“栈道”明修了,“陈仓”却未能暗度。根由就在于:这不是一个普通法国家,宪法文本中的既定权力结构是中国宪法的真实存在,而非“虚置”,最高院的失败尝试本身就证明了中国司法从“职业天命”观出发的宪法想象无法获得中国宪法内部任何决定性政治力量或法律传统的支持,证明了法官眼中的中国宪法遭遇到了另外一种中国宪法——政治宪法,还证明了宪法的法律性和直接依托普通法院的“宪法司法化”无法承载中国宪法的整体生命。

然而,一次失败的尝试,一个司法批复的被废止,并不意味着中国宪政之路的中断。相反,这启发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对待中国宪法的文本,另一方面要重新解释中国宪法中的政治宪法结构与原则,从而呈现出“立法者”而不仅仅是“法官”视角中的中国宪法。“宪法司法化”及其所有的技术性储备都是必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如何使中国宪法获得真正的“政治生命”,如何通过宪法建构出意志饱满、行为理性的“人民”,显然,这些关于中国宪政转型的核心目标很难通过仅仅赋予中国宪法以“司法生命”来达成。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没有普通法传统,也没有被普通法国家长期殖民的历史,更因为其文明的连续性和坚强的“政治生命”而在所有非西方文明的现代化过程中独树一帜,反复地在“西化”与“化西”之间寻求自主性的建构之道。相比于黄法官对美国模式的钟情,中国宪政更加合理的选择似乎应该是欧陆式的建构理性进路。当然,如果我们是具有保守改良德性的宪法学者,我们就必须完整而严肃地对待宪法文本,科学而理性地解释中国宪法自身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生命,从这一真正严格的科学起点出发讨论中国宪政转型的基本问题,这正是政治宪法学者(political constitutionalists)的核心使命所在。

让我们回到中国宪法文本本身来进行解读。这里构成解释对象的当然是现行有效的一九八二年宪法(含四次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结构的解释存在不同的理论模式:法条主义者通常会采取法官的视角,以“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作为紧缩而简明的宪法解释目的论结构,对于宪法中的政治原则通常存而不论;政治宪法学者通常会采取立法者的视角,侧重宪法结构整体意涵和政治理性的解释与阐发,重视宪法的“权力构成”(constituting)功能和公民的参政权面向,凸显宪法的共和主义维度,即国家构建与公民成熟。宪法司法化论者基本上是一种法条主义进路,或曰司法宪政主义进路,而政治宪法论者通常是一种结构主义进路,或曰政治宪政主义进路。以法条主义(司法宪政主义)的眼光看待中国宪法,则其许多内容无法纳入法官式的规范分析的范畴或者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宪法规范”,因此会有学者提出“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的命题,如张千帆教授认为中国宪法实施需要清除文本障碍,即中国宪法不应该规定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积极权利和公民宪法义务,显然,这里对中国宪法文本的“定点清除”的内容恰恰就是相对于美国宪法所“多”出来的内容:(一)基本经济制度属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公民积极权利属于现代宪法发展出来的“第二代人权”,作为近代宪法典范的美国宪法并未反映这一发展,也未有效吸纳和包容;(三)公民宪法义务的伦理基础不是国家主义,而是共和主义,完全可以在更加合理与正确的伦理基础上予以证成。宪法司法化论断有如下预设:(一)宪法实施=司法审查,不适宜司法审查的宪法规范不宜作为宪法规范;(二)中国宪法体量太大,普通法院无法承载,需要“清除”其过分张扬的政治内涵和多出近代宪法的现代宪法内涵。在政治宪法论者看来,中国宪法文本中需要“定点清除”的恰恰就是其“根本法”的政治生命所在,是其宪法权力结构和道德基础得以确立的核心支点,是中国宪政转型的“刚性约束”所在。

法条主义者的文本清理通常还只限于中国宪法本文,不包括独具特色的“序言”部分。然而,中国宪法序言的真正意义绝不在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这样的法条主义论辩,而在于对宪法的“历史生命”与“政治生命”的正当性论证。没有宪法序言,我们将无法理解宪法总纲中的国体条款,更无法理解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大部分宪法现象。中国宪法的序言无疑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很不具有现代性的、融合了中国古典政治的天命观与西方政治神学的真理代表观的政治合法性论证系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序言中对中国宪法主权结构的复合性界定,即“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陈端洪教授称之为中国宪法的“第一根本法”,并基于“各族”无法满足主权叙述单一性的要求,将之修正为“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序言的叙事格式,党的领导权并非来自人民的周期性选举,而是其真理代表资格通过历史竞争与选择而确证为一种“正确”的民族代表。这样一种基于真理的代表制成为宪法总纲第一条国体条款的理论基础。但中国宪法的复杂性在于其建立了二元的合法性论证系统,第二个系统规定在宪法总纲第二条的政体条款之中,其制度化表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陈端洪从中国宪法的主权原则出发,结合中国宪法的结构性变迁,梳理出了中国宪法的“五大根本法”,这是对中国宪法之“政治宪法结构”的非常重要的理论概括。

在笔者看来,陈端洪对基本权利的价值评估与重要性排序过低,其根由在于陈端洪认为基本权利只具有消极性质。实际上,政治宪法学完全可以通过对基本权利积极内涵的解释抬高公民作为参政权主体的宪法地位,赋予公民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外更加宽泛的参与权利。这需要对中国宪法总纲第二条做出合理解释。该条第一款规定了人民主权原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原则,可以说,一切违背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形式都不具有宪法上的合法性。笔者认为中国宪法上的人民主权原则作为“宪法之道”化成了两个代表制“肉身”:一是指向国体条款的真理代表制,其核心宪法含义是通过先进政党完成代表性的制度化;二是指向政体条款、具有程序意义的人大代表制。在这两种代表制之外,中国宪法还保留了人民实践某种“直接民主”的制度空间,即宪法总纲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参与民主制,即“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里的“依照法律规定”为作为代表制形式的人大系统施加了明确的立法义务,即通过有利于人民参政的立法来保障人民的参政权。这样一种“非代表制的参与民主制”具有人民主权的“原型”意味,但不是制宪权意义上的人民的整体出场,而是宪(法)定权意义上的有序参与,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公民依据法律对国家权力过程的参与权和公民在社会领域中的自治权。中国近几年宪政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大立法和政府行政日益重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在中央和地方呈现出对于“参与式治理”的高度共识和相应的制度供给行为,这正是对中国宪法文本中之“政治宪法”原则的回应,具体而言是对“非代表制的参与民主制”的回应。

笔者认为,中国宪法的道德基础在于追求一种更优越的民主生活,而不仅仅是一种西方式的原子化的消极自由,即在代表制民主之外发展出一种依赖宪法的共和伦理和公民的公共美德的参与民主制。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宪法的“政治宪法结构”应该相对简约地概括并排序为:(一)第一根本法: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二)第二根本法:人大至上的民主代表制;(三)第三根本法:非代表制的参与民主制;(四)第四根本法:作为公民人格基础的消极自由权。可见,中国宪法的“政治宪法结构”为人民主权的宪法实现提供了相对复杂的制度结构,第一、二、三根本法属于“人民”之宪法存在的具体制度形式,属于中国宪法之政治法属性的直接标志,而第四根本法构成前三个根本法的正当基础和逻辑前提。这里的排序标准并非基于道德基础或逻辑优先性,而是基于中国宪法落实“人民主权”的制度优先性,即有关根本法在促进“人民主权”的宪法实现方面的制度功效。如果没有以“自由”为核心的公民人格,任何一种代表制或直接参与制都不具有始原性的正当性。至于陈端洪所谓的“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现代化建设”等根本法可以相应归并到此处的“四大根本法”范畴之内。经过这样的结构性整理,中国宪法的“政治宪法结构”便更加清晰、更具规范性也更有实践价值了。

本文意义上的政治宪法学是宪法学而非政治学的核心理据在于以“人民主权”之宪法实现为根本目标,坚持以更加科学与彻底的学术态度完整对待中国宪法文本,侧重解释和建构中国宪法文本内部的“政治宪法结构”,归结出“人民主权”在中国宪法上的实践形式,评估相关实践形式的现状、效果与制度理性,探索推进相关实践形式的制度优化路径。根据这里的分析与整理,“人民主权”在中国宪法上的实践形式呈现为一种“三分法”结构,即“双重代表制+非代表制的参与民主制”,其中“双重代表制”是人民主权的主要制度形式,包括真理取向的“党的领导代表制”(宪法文本依据为序言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条款和总纲第一条的国体条款)和程序取向的“人大民主代表制”(宪法文本依据为总纲第二条政体条款之第一、二款),而“非代表制的参与民主制”是一个巨大的民主制度容器,代表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有义务为这一制度容器的具体化和充实化提供制度与程序。

在此意义上,笔者认为法学家和司法精英推动的“宪法司法化”难以承载中国宪法的“政治宪法结构”,因而可能只具有相对有限的价值和意义,且很难成为推动中国宪政转型的、具有充分之实践理性的解释框架与建构框架。经过结构性整理的中国宪法的“政治宪法结构”构成了中国宪政转型的“刚性约束”,同时也构成了转型成功与否的枢纽结构。

第二章宪法结构 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在12月4日第二个国家宪法日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扎实推进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我校紧密围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齐心共建法治校园”的主题,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一、积极宣法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为了更好在我校师生中宣传法律知识,感受“宪法”精神,形成校园法律氛围,我校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法活动。

我校在校门,橱窗等醒目位置,早早布置起了“宪法日”宣传展板,营造了浓浓的“宪法日”氛围。

2月1日,全校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齐心共建法治校园”为主题的班会课。本次主题班会活动中,各班结合我校实际,班级情况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主题教育:有的班级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谈如何做遵纪守法好学生的;有播放青少年违法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的;有结合学校生活学习交流对宪法条文理解的;还有请学校政治老师来向同学做法律条文解读的。这些班会课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宪法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宪法的热情,奏响了我校第二个国家宪法日活动的响亮的第一乐章。

2月4日当天,我校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了一次特别的升旗仪式。全校师生共聚鲜艳的国旗下,听缪洪昌副校长做“弘扬宪法精神,争做守法公民,共建法治校园”为主题的法律常识宣讲,感受“宪法”精神。庄严的仪式,让全校师生从内心深处对宪法产生了敬畏之心,对担负的公民责任产生了伦理自觉,从而培育起了师生长久地遵守和捍卫法律的情感心理。当日下午,我校还邀请我校法律顾问刘志成律师做了一次法制讲座。在历时一个小时的宣讲活动中,刘志成律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结合身边活生生的例子,与学生们充分互动,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宪法的概念、中国宪法的发展史以及对当前中国宪法的思考,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座结束后孩子们还在意犹未尽的讨论讲座中所提到的典型案例。

二、自主学法

本周,我校各班级利用晨会时间,让学生自主开展了学法活动。大家打开从图书馆借阅来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书籍,兴致勃勃的学习起来。对于一些和同学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同学们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有好事的学生,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些和校园有关的案件,让其他同学判断案件是否合法……班级掀起了学法高潮,个个同学都成了法律“高手”。

12月2日,我校“思辨”社团在录播教室开展“弘扬宪法精神,共建法治校园”为主题的法治沙龙活动,引来许多同学“围观”。在沙龙活动中,社团指导老师裴志刚老师带领社团同学们围绕着“你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和“国家第二个宪法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谈谈你的观点”两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社团内同学们围绕自己的校园生活,滔滔不绝讲了起来,一些同学思维清晰,材料丰富的演说,博得了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通过大讨论,同学们深入了对宪法的认识,形成自主的尊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制意识。

第二章宪法结构 篇5

第十八条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一自然段相应地修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十九条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第二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条 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二十一条 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二十三条 宪法第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十四条 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款相应地改为第四款。

第二十五条 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第二十六条 宪法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第二十项‚(二十)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修改为‚(二十)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第二十七条 宪法第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发布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第二十八条 宪法第八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第二十九条 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职权第十六项‚(十六)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修改为‚(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第三十条 宪法第九十八条‚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第三十一条 宪法第四章章名‚国旗、国徽、首都‛修改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总之,通过对宪法进行四次局部的修改和补充,及时地把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成果固定下来,有利于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为各项立法提供宪法依据。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三条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后两句:‚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条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末尾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第五条 宪法第七条:‚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营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修改为:‚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六条 宪法第八条第一款:‚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修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

第七条 宪法第十五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第八条 宪法第十六条:‚国营企业在服从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国营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修改为:‚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第九条 宪法第十七条:‚集体经济组织在接受国家计划指导和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民主管理,由它的全体劳动者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修改为:‚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

第十条 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三款:‚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营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修改为:‚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第十一条 宪法第九十八条:‚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修改为:‚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三条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后两句:“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

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条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末尾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第五条 宪法第七条:“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营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修改为:“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六条 宪法第八条第一款:“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修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

第七条 宪法第十五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

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第八条 宪法第十六条:“国营企业在服从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国营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修改为:“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国

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第九条 宪法第十七条:“集体经济组织在接受国家计划指导和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民主管理,由它的全体劳动者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修改为:“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

第十条 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三款:“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营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修改为:“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第十一条 宪法第九十八条:“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修改为:“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

第一条 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宪法结构 篇6

解析:选C。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的传递途径是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要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应该设计探究实验。其一是将药物放在神经元之间的细胞间隙,其二是将药物放在传出神经上。这样才能证明药物只作用于神经元之间的细胞间隙,而不是神经纤维上。

3.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解析:选C。解答本题要注意审题,搜集关键信息。止痛药的作用结果是:(1)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2)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痛觉要传到大脑皮层,就要经过突触,而使用的药物恰好可以与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相作用,抑制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兴奋不能继续传递,从而不会产生痛觉。

4.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解析:选D。专心作答试题时,首先通过视觉性语言中枢将视觉结果转化为语言,然后再通过书写性语言中枢书写在试卷上,这一过程是两种神经中枢不断协调作用的结果。

5.(2011年陕西榆林高二检测)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A.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外排 B.若刺激A点,图中电表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

C.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接触形成突触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解析:选D。突触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要通过细胞的外排作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电位变化的过程,因此刺激A点,图中电表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接触形成突触;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6.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表示该部位受到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________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____,此时Na________(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_______。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的结合。

(4)某人在工地上行走时不小心被铁钉刺入足底,当铁钉刺入皮肤时,痛觉感受器可产生传向中枢的________。此人还未感觉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反应,调节该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解析:(1)从图可以看出a线段表示未受刺激时的静息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 mV,+此时Na内流。

(2)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总是由胞体传向轴突末梢,是单向的。

(3)如果某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4)感受器的功能为产生和传导兴奋,将兴奋先传至脊髓的低级中枢,产生缩腿反应的同时将兴奋通过传导束传至大脑皮层。

答案:(1)静息 0 mV 内

(2)轴突末梢

(3)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4)兴奋 脊髓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江苏徐州高二检测)在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以及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依次发生在()A.效应器、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感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效应器、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感受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解析:选B。在兴奋的产生过程中,机械刺激在感受器处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在突触前膜转变成化学信号,再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2.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解析:选C。反射活动在单个神经元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在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方式进行传递。因此,中枢突触数目越多,反射的时间越长。

3.某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种麻醉剂后,痛觉便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纤维以不同的神经递质传递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解析:选B。不同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靠神经递质。从题意知,某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阻断剂,使用之后,痛觉消失,但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说明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痛觉消失的原因是药物作用于突触,兴奋未传到痛觉中枢。

4.(2010年高考江苏卷)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条反射弧,传入神经纤维只有一条,起源于伸肌,传出神经纤维共有两条,一条支配伸肌,一条支配屈肌,所以A项正确;b处位于脊髓中的灰质区域,灰质除可作为低级活动的神经中枢外,还担负着与大脑皮层联系的责任,B项正确;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后,a处先后经历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过程,因此C项正确;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刺激Ⅱ处,冲动不会传递到神经中枢,因此不能称为反射,D项错误。

5.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并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 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强 ③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

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⑤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解析:选D。此图是完整的反射弧,a处为传出神经,其神经末梢连在肌肉上,和肌肉一起构成效应器,a点受刺激而产生的兴奋可双向传导,向肌肉方向传导后即可引起肌肉的收缩,故①正确。给予相同的刺激,无论刺激点离肌肉更近或更远,都引起肌肉相同的收缩效果,故②错。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就产生兴奋,兴奋的幅度通常是恒定的;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不能产生兴奋,与刺激强弱无关,故③正确。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改变,Na流入细胞内,故④错。a处的兴奋向中枢方向传导时,由于突触后膜向中间神经元的前膜方向没有化学递质的释放,不能传导,故⑤正确。

6.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一种)的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导的作用是()A.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B.使兴奋的传导中断 C.使兴奋的传导加速

D.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肉毒杆菌毒素能阻遏乙酰胆碱的释放过程,兴奋不能通过突触传递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使兴奋的传导中断。

7.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解析:选A。在A点给予一定的刺激,兴奋由A向右传导到胞体,甲电流表上只发生一次偏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不能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所以乙电流表不发生偏转。

8.(2010年高考浙江卷)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解析:选D。由题意知,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可知兴奋由乙传向甲,故可推测:①图未发生兴奋,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相同,均为静息电位,处于极化状态。②图甲处膜外电位高于乙处膜外电位,乙处可能处于动作电位发生过程,即去极化。③图乙处已恢复至静息状态,甲处未兴奋,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相同,均为静息电位,处于极化状态。④图乙处膜外电位高于甲处膜电位,甲处可能处于动作电位发生过程,即去极化,乙处为静息电位,即极化。⑤图兴奋已传过甲,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相等,甲乙两处均恢复为静息电位,即处于极化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

9.(2011年河南平顶山高二检测)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突触后膜仅出现兴奋现象 D.人体内有多种神经递质

解析:选AD。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细胞在向外分泌物质时,需消耗能量。突触小体是轴突分支末端膨大的球状结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是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之间完成转变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使后膜出现兴奋或抑制现象,人体内的神经递质有多种,如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等。

10.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解析:选ABC。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知识。静息状态时,是神经细胞内的K

+外流,呈现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时会加大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会增大;神经递质通过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不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而是通过外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借助突触完成的。

三、非选择题

11.(思维拓展题)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支叫做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变化。

解析:(1)图2表示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结构,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后膜,两者之间为突触间隙。(2)神经纤维在A中的细小分支是感受器,其作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刺激A后引起神经系统的反应叫反射。(3)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当传导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4)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答案:(1)突触 突触后膜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

(3)外负内正

(4)兴奋 膜电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2)突触结构是由图中的________组成的(填序号)。

(3)图中③内含的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它们通过④的方式为________,该物质将与⑤上的________结合,将引起⑤部位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

(4)①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常见的①是________。

(5)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若此图结构数量越多,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相对________,与图中③形成有关的主要细胞器有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三部分。突触小泡分泌神经递质通过外排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常见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突触数量越多,电信号转化成化学信号再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就越多,冲动的传导便相对较慢,与神经递质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答案:(1)←(2)④①⑤

(3)神经递质 外排 受体 由膜外正电位变为膜外负电位(4)兴奋或抑制 乙酰胆碱(5)较慢 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13.(2009年高考重庆卷)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________(能、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表明骨骼肌受损。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表明部位d受损。

解析:(1)根据反射的定义,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有刺激、有反应、有神经系统的参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与。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故不是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出神经,故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因为传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d,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一的,只能由传出神经传到肌细胞,而不能由肌细胞传到传出神经。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说明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可由传出神经经突触d传到骨骼肌从而引起骨骼肌收缩,若传出神经受损则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c测不到电位。若骨骼肌受损,则直接刺激骨骼肌不会收缩。若部位d受损,则用a刺激神经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c应测到电位,而传不到骨骼肌,骨骼肌不会收缩,直接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会收缩。

答案:(1)不属于(2)不能

(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上一篇:网络教研汇报材料下一篇:西安酒店市场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