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招投标管理办法

2024-05-21

唐山市招投标管理办法(通用8篇)

唐山市招投标管理办法 篇1

舟山市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员管理,有效解决市内交易员证通用问题,提高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办事效率,特修订本办法。

第二条 舟山市及县区(含金塘、六横管委会)招投标中心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适用本办法。乡镇(街道)招投标中心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交易员,是指有资格代表招标单位、招标代理单位和投标单位在招投标中心内从事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活动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 进入招投标中心开展招投标活动的招标单位、招标代理单位和投标单位根据便捷原则,可自行向市或县区招投标中心申办交易员证。每个单位申办长期交易员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五名,申请临时交易员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二名。

第五条 交易员必须符合下列资格条件:

1.应为申请单位的在职职工;

2.具有初级以上职称或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或从事招投标工作3年以上且经培训考试合格;

3.熟悉建设工程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 4.近一年内未被取消交易员资格; 5.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第六条 市和县区招投标中心负责交易员培训考核、资格审查,对审核合格的颁发《舟山市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员证》。

第七条 交易员证分长期和临时两种。

长期交易员证管理遵循“统一标准、集中印制、多点办理、全市通用”原则。证书印制由市招投标中心负责。一地确认发证,全市范围内各招投标中心互认通用。市内企业原则上统一申办长期交易员证。

临时交易员证由进行该项目交易的招投标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办理,临时交易员证只对相应项目有效。

第八条 交易员证必须由法人单位提出申请并委托专人办理,申请交易员证时,应当向发证单位递交下列资料(随带原件):

1.《舟山市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交易员申请表》一式二份; 2.一寸照三张; 3.身份证; 4.企业营业执照; 5.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6.在职职工证明材料(社保交付证明或备案后的职工劳动合同等);

7.职称证书或专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

8.需申请长期交易员的市外企业,应另提供在舟税务登记证明。第九条 发证单位收到申请单位提交的交易员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格审查,并给审查合格的颁发交易员证书。第十条 招投标活动中有关招标申请、招投标报名、信息发布、领取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投标书递交、参加开标会、招标备案、进场确认等工作均由交易员办理,未取得交易员资格的人员不得在招投标中心从事上述活动。

第十一条 交易员必须遵守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招投标统一平台有关规定、交易员管理办法以及招投标交易规则;参加相关招投标交易业务培训;

第十二条 交易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单位应在五日内向发证单位报告:

1.交易员与聘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所在单位地址和营业场所变更; 3.交易员联系方式变更; 4.申请单位变更交易员。

第十三条 长期交易员实行年检制。交易员年检两年一次,由原申办地发证单位负责,年检结果集中在市招投标网站上公布。年检主要内容为:

1.交易员基本情况是否有变更; 2.交易员有无不良记录; 3.交易员业绩情况; 4.参加招投标业务培训情况。

第十四条 交易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年检不予通过: 1.不良行为记录三次以上; 2.无交易业绩;

3.未参加招投标业务培训;

4、未遵守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

5、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交易员未通过年检的,发证单位应注销其交易员资格,收回交易员证书。

第十五条 对下列交易员不良行为,事发地招投标中心应建立台帐予以记录,同时在交易员证上登记:

1.项目交易过程未按规定进场交易的; 2.交易项目未按规定及时办结的;

3.交易员证申报年检等过程弄虚作假被查实的; 4.其他违反有关规定操作的;

第十六条 伪造、涂改、转借和出卖交易员证行为的取消当事人交易员资格并追究所在单位责任。

第十七条 交易员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交易员资格自然终止:

1.交易员与聘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所在单位被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吊销资质证书或者取消营业资格的;

3.所在单位被注销的; 4.交易员证年检不合格的; 第十八条 各招投标中心应将交易员的发证、年检、不良记录等情况及时报送舟山市招投标中心。舟山市招标中心建立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员管理数据库,对交易员管理情况进行登记并在舟山市招投标网()上予以公布。

第十九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取得市或县区招投标中心颁发的交易员证书的,可以直接进行换证。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2006年印发的《舟山市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交易员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唐山市招投标管理办法 篇2

1 问卷调查

自2011年9月开始, 在各高职院校走访并发放调查问卷, 在各校协助下, 收回问卷。因调查的院校较少, 所以各院校体育部主任和体育教师问卷采取全部抽取的方法。学生问卷采取3个年级分别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每一个年级随机抽取40个样本。共发放体育部主任问卷4份, 体育教师问卷66份, 学生问卷480份, 回收有效问卷部主任4份, 体育教师66份, 学生360份。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院校体育保障机制落实情况调查与分析

唐山市被调查的4所高职院校中, 有2所实行主管院领导直接管理;还有2所学院仍然实行部门领导体制, 这样使得学院体育工作只能通过部门领导向学院领导反映, 而部门领导往往是不懂体育, 使这些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缺乏学院领导的直接关心, 因此学校体育工作管理面临困境, 管理缺乏有效性;4所学院都设有校体育运动委员会, 3所院校体委会有工作计划, 但3所院校体委内部分工不明确, 委员不固定, 系级未建立体委会, 会议不能正常开展, 各校体委会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2.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保障落实情况调查与分析

国家权威部门要求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课为3学期不少于104学时;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 为确保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 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 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 (每学期约4学时) , 扩大体育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唐山市高职院校仍有1所体育课开设两学期;3所院校教学班人数过多, 体育理论课只有50%的院校符合国家要求。

2.3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落实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 高职院校有近年60%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还有33.3%的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有54.2%进行集体活动;高职院校有50%每年举办5次全校性的体育比赛, 仍有50%的院校组织比赛不足5次。

2.4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

唐山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共有66名, 其中兼职教师占24.2%, 专职教师占75.8%;职称结构、学历层次较合理, 但仍有50%的院校体育教师和其它学科教师未做到同工同酬。

2.5 唐山市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情况调查与分析

唐山市高职院校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改善, 但仍有近10%的体育教师和50%的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设备不满意。

3 结论

(1) 唐山市有5 0%的高职院校未实行体育部 (室) 直接属主管院长领导, 体育管理未形成有效地循环。

(2) 唐山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仍有部分院校未按国家要求开足体育课。

(3) 唐山市高职院校课外体育工作管理, 不尽人意。

(4) 唐山是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5) 唐山市高职院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需要。

4 建议

(1) 高职院校应按照省学校体育工作会议要求, 尽快实行体育部 (室) 归主管院领导直接领导, 使学院体育工作管理形成从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反馈层再到决策层的有效循环。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国家省相关文件要求, 开足上好体育课, 认真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

(3)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管理应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 认真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 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4) 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应按照国家及河北省有关文件要求配足配好体育教师。

(5) 高职院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的建设应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进行有序合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符万忠.河北省高职院体育工作管理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刘明昌.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 2010 (3) :2.

唐山市招投标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平台;新预算法;预算编制;信息化

2012年11月,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蓝图,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将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不仅19处提及信息、信息化,更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突出强调了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金融、税务、政府、教育、医疗、司法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可以说,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强力推进。2013年12月,财政部楼继伟部长提出财政工作要“加强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效能”。2014年4月,河北省财政厅正式下发《河北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建成覆盖财政管理全过程、涉及所有财政资金的一体化财政信息系统。

1.“平台”建设目标

唐山市财政局自2013年6月开始谋划启动“唐山市政府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同年7月开始系统调研,10月完成项目立项,11月完成招标采购,12月成立了由局领导和各处室(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各处室(单位)业务骨干紧密协作的“平台联系人制度”,同时为项目承建方用友政务提供了办公场地和设备,建立了必要的沟通渠道。“平台”建设工作自2014年1月开始全面展开,“平台”建设目标是通过财政业务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打造科学、安全、精细、高效的一体化财政管理应用系统,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财政管理体系,建成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辐射各级预算单位,公开透明、服务便捷、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政府公共财政门户,全面提升政府财政运行与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阳光财政。

2.“平台”系统功能

2.1“平台”系统划分

“平台”按逻辑功能可划分为四部分,即一个中心、两个门户、三个展现和十一个功能系统,共17个子系统。

2.2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主要是解决各业务系统间数据衔接、共享、协同问题,它是依据财政部下发的《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2.0》制定出“唐山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根据“规范”将数据分类、提取、加工、重新编码后存储在数据中心,形成唐山财政业务数据“值集”,提供给其它业务功能系统使用。

2.3两个门户

两个门户即财政门户和预算单位门户。财政门户是财政用户的集成登录环境,单位门户是预算单位用户的集成登录环境,集成环境采用单点登录的方式,用户一次登录即可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业务系统。

2.4三个展现

三个展现即财政决策分析系统、预算执行监督系统、综合业务查询系统。财政决策分析系统能够查询、分析业务数据,以动态图表的方式反映财政综合收支状况,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预算执行监督系统可以把预算执行和单位财务核算环节衔接起来,实现管控预算单位会计核算,动态监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综合业务查询系统能够根据业务处室自定义需求提取数据中心数据,自动生成报表满足用户查询要求。

2.5其他功能系统

其它十一个功能系统相对独立。OA办公自动化系统支持电子化办公,营造机关办公无纸化环境,还预留远程办公、移动办公功能接口;预算编审管理系统支持预算定额、非定额化管理,滚动项目库管理,生成政府采购预算计划、预算文本等功能,支持各业务处室在线审核单位预算,完成“二上二下”流程,最终形成年度预算指标;预算调整管理系统与预算编制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共同完成调整预算任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支持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处置全过程管理,帮助财政部門掌握预算单位资产配置情况,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支持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网上开立、审批、变更、撤销、备案、年检等日常管理;经建项目管理系统帮助财政部门掌握基建项目的申报、立项、建设、结算,管理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决算;投资评审管理系统支撑评审中心全部业务流程,满足评审管理需要;汇总报表系统支持各类报表的定制、下发、填写、上报、汇总、查询,是财政部门采集数据的有力工具;财政集中监管系统可以接收预算执行系统产生的凭证信息,满足预算单位账务处理需求,还具有监督、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功能;政府采购资金管理系统能够建立起预算执行和政府采购的有效连接,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人员编制和工资信息,满足财政管理需要。

3.“平台”业务功能

3.1财政业务改革发展需要“平台”

财政是一种政府经济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财政为政府服务,为政府管钱,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对本级政府负责,是财政部门的首要任务。2015年1月1日起实行新预算法,新预算法规定本级财政部门要向社会公开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情况作出说明,还要向社会公开经本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并对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事项作出说明。将来,财政部门还要编写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公开,等于把政府的钱袋子晒到了阳光下,将黑盒子变成了白盒子。如果预算编制不够细化、执行不够规范,那么核算政府成本,科学统筹项目资金将变得困难。这会降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质量,干扰政府判断自身财务状况,影响政府资金、资产、发债、融资等管理事项。因此,财政部门必须能够说清楚政府想做什么事,事情怎么做,做事的钱从哪里来,怎么花出去。统筹政府部门各类需求,统筹财税资源,实现最大效益,这就是财政部门的管理需求。“平台”就是用于完成这类需求的有力工具。“平台”整合业务数据和功能软件,表面看是技术整合,实际上是财政业务整合,它充分利用原有业务系统,以此为基础,针对原有系统不能满足的需求进行再次开发,考虑现行财政体制,做到在政策和制度的框架下,准确把握好不同财政业务间的内在联系,将各类业务基本要素、控制流程通过程序代码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得到既符合政策体制,又满足财政管理改革需要的新系统。

3.2“平台”具体应用举例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功能分类是说明政府做什么事,经济分类是说明政府做事时付出怎样的成本。在“平台”中,经济分类处于控制功能的最底层,起到的作用最大。预算编制是财政业务的龙头,从这里入手解决业务问题会更有效。举例来说,2014年以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公用专项经费中的某某业务费、某某调研费等项目没有细化到经济分类,导致预算编制比较含糊,预算执行无法控制。现在,使用“平台”编制2015年预算,编制公用专项经费必须细化到经济分类末级,这样项目数据才能成功保存,待财政部门批复项目后,该项目自动生成多条预算指标进入预算执行环节,且该项目的标识信息全程体现在计划、额度、支付、清算、记账环节。这实现了项目预算编制、执行、会计核算三个环节的统一,有效的解决了前面遇到的问题。

3.3“平台”规范业务流程

编制2015年预算时,基本支出分为两块,一块是定额管理部分,如差旅费、办公费、电话费等,方法是先通过调研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分类分档方案,然后把预算单位对号入座,按照类档标准计算支出;另一块是非定额管理部分,据实安排预算,如水电费、暖气费等,方法是预算单位先填报数,然后财政部门提却数据中心存储的历史数据,用基数法计算出一个结果,将它作为批复预算的重要参考,随着预算年度的增加,计算结果会越来越准确,越来越接近实际。编制项目支出时,纳入预算安排的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选取,支出功能分类跟项目,项目跟经济分类,经济分类到末级且必填,系统还支持从另外一个角度对项目加以考量,即对项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所有项目都归集在13个一级大类和100个二级小类中,支持项目常态化申报和全流程管理,支持跨年项目滚动管理,并为所有入库项目生成唯一编码,通过这个编码,数据中心能够追踪了解项目在全部业务环节中的所有业务数据。

4.小结

唐山市土地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土地登记

第三章 耕地保护

第四章 建设用地

第五章 罚则

第六章 附则

经2001年2月13日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二00一年三月一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本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土地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 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四条 本市依法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登记发证制度、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和土地统计制度。

本市实行耕地总量变动和土地法规执行情况等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第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土地违法行为。

第六条 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立的分支机构,负责派驻区域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 土地登记

第七条 市属五区、芦台农场、汉沽农场、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堡开发区和海港开发区内的土地由市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土地证书。各县(市)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由县(市)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土地证书。

沿海滩涂的登记、确权的具体工作由市及沿海各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八条 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他项权利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原登记机关进行变更登记。

依法改变土地用途的,应当自批准改变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批准文件及其他有关文件向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原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变更登记。

第九条 依法抵押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人应当向原登记机关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原登记机关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的,抵押无效。

依法抵押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必须经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同意。

第十条 土地登记后,发现错登或者漏登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办理更正登记;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第三章 耕地保护

第十一条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占用耕地的单位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经验收不合格的,应当按照每平方米十元至十五元的标准,向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缴纳耕地开垦费。

第十二条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取下列耕地开垦费:

(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

(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区内,占用市属五区、芦台农场、汉沽农场、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港开发区和南堡开发区内的耕地进行建设的。

前款规定以外的耕地开垦费由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取。

第十三条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非耕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第十四条 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效农业,需改变土地用途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用地手续。

第十五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区内,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农村居民建设住宅占用耕地的,应当由用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建设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或者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

第十六条 开垦耕地实行项目库管理。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开垦荒废土地或者土地整理增加耕地有效面积的项目,均应纳入项目库储备。

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建立开垦耕地专项资金,专项用于纳入项目库储备的开垦耕地项目。

第十七条 因挖损、塌陷、压占及其他行为造成土地破坏,破坏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合格的,应当按照每平方米五元至二十元的标准缴纳土地复垦费。

市属以上企业和市属五区、芦台农场、汉沽农场、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堡开发区和海港开发区内的土地复垦费,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缴,其他区域内的土地复垦费由所在地的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缴。

第十八条 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复垦费作为预算外资金,应当依法管理和使用。

第四章 建设用地

第十九条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

第二十条 征用土地的,按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第二十一条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

征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土地所在乡(镇)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五倍至八倍。

征用未利用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土地所在乡(镇)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倍至五倍。

第二十二条 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倍至六倍。

征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安置补助费,为该土地所在乡(镇)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倍至六倍。

征用未利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第二十三条 征用各类土地的年产值标准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 征用土地的青苗补偿费按当季作物的产值计算。

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五条 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必须按期足额发放给有关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六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建设需要时,应当按照征用土地的有关标准给予补偿或者提供新的用地。

第二十七条 因开采地下矿产资源造成土地塌陷不能恢复原用途的,应当征用塌陷范围内的土地。征用后的土地,开采者要求使用的,可以优先安排。

第二十八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内,具体建设项目使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的土地,其供地方案应当报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九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以出让、租赁或者作价入股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依法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的除外。

国家重点发展或鼓励发展的项目可以以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其他项目用地应当以出让方式提供。

第三十条 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条件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方式;没有条件,不能采取招标、拍卖方式的,可以采取双方协议的方式。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一)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

(三)土地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四)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的;

(五)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经核准报废的;

(六)未按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

(七)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经营房地产开发的,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

第三十二条 利用旧村(含农转非村)址进行平房改建楼房的,应当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通过,并报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三条平房改建楼房应当首先解决自住房,经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将自住房用地以外的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

农转非村平房改建楼房的,自住房用地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应当以出让方式取得。

第三十四条 凡符合收购储备条件的土地,均应进行收购储备,纳入土地储备库。土地收购储备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三十五条 乡镇企业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土地,应当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并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可以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三十六条 农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本村集体所有土地的,由村民提出用地申请,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报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建设住宅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十七条 农村村民新建住宅,宅基地的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城市郊区,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一百六十七平方米;

(二)平原地区和山区,人均耕地不足一千平方米的县(市),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二百平方米,人均耕地一千平方米以上的县(市),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二百三十三平方米。

第三十八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宅基地:

(一)农村村民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缺少宅基地的;

(二)外来人口落户本村,没有宅基地的;

(三)因自然灾害或者因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需要搬迁的。

第三十九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

(二)原有宅基地能够解决分户需要的;

(三)出卖或者出租住房的。

第四十条 农村村民由于买卖住房转移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买方必须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并依法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一)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销、迁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收回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四十二条 临时使用土地的年限不超过二年,占地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重新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在临时使用的土地上不得建永久性建筑物。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四十三条 临时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和国有农用地的,按征用各类土地的每亩年产值的下限进行补偿。

临时使用城镇国有土地的,可以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四十四条 因抢险救灾等特殊情况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其中,属于临时用地的,灾后应当恢复原状并交还原土地使用者使用,不再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灾情结束后6个月内申请补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第五章 罚则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由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不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由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由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耕地开垦费的二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土地复垦费,并处以土地复垦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在临时使用的土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由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不申请行政复议,又不起诉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一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问题由唐山市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录:征用各类土地的每亩年产值如下:

1、旱地:700-900元,种植干薯的旱地按水浇地补偿;

2、水浇地:1100元-1300元,种植糯米的水浇地按粮、菜、果套作土地补偿;

3、菜地:

(1)露地莱:2000元-2500元

(2)小棚菜:3500元-4000元

(3)大棚菜:4000元-6000元,其中,冷棚为4000元-4500元;日光温室为4500元-5500元;有取暖设施的和钢架中间立柱的6000元。

4、粮、菜、果和经济作物间作和套作土地:1200元-1500元。

唐山市捐资助教暂行办法 篇5

为不断改善我市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鼓励捐资助教规范对教育的各种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者、受赠者和受益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捐资助教者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捐资助教形成的资产属于受赠单位。

第二条 受赠单位使用捐赠财产,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用于学校校舍建设和仪器设备、图书的购置,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用途。

第三条 个人和企业对教育事业捐赠资金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享受税收优惠:

1.个人发生的捐赠支出,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企业发生的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 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四条 以个人身份捐资助教的,按以下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1.捐赠财产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授予捐资助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2.捐赠财产 5000元以上 1万元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授予县级捐资助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奖牌。

3.捐赠财产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由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助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奖牌。

4.捐赠财产5万元以上的,由市政府报请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捐资助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奖牌和光荣册,载入河北教育年鉴。

5.个人一次捐赠人民币 20万元以上的,可设立专项教育基金,并可按捐赠人的意愿确定基金名称。

6.凡新建学校的某一单体建筑物全部资金或 70%由个人捐赠的(不少于人民币 50 万元),可根据捐赠人意愿,由县级教育部门呈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以捐赠人的名字命名该单体建筑物。

7.凡新建学校的全部资金或 70%由个人捐赠的(农村学校资金不少于人民币 200万元;城市学校资金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可根据捐赠人意愿,由县级教育部门呈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以捐赠人的名字命名该学校。

第五条 以单位或法人名义捐资助教的,按以下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1.捐赠财产 5000元以上 1万元以下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授予捐资助教先进单位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奖牌。

2.捐赠财产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授予县级捐资助教先进单位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奖牌。

3.捐赠财产 5万元以上 10万元以下的,由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捐资助教先进单位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奖牌。

4.捐赠财产 10 万元以上的,由市政府报请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捐资助教先进单位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奖牌和光荣册,载入河北教育年鉴。

5.单位或法人一次捐赠人民币 50万元以上的,可设立专项教育基金,并可按捐赠单位意愿确定基金名称。

6.凡新建学校的某一单体建筑物全部资金或 70%由单位捐赠的(不少于人民币 100

万元),可根据捐赠单位意愿,由县级教育部门呈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以捐赠单位名字命名该单体建筑物。

7.凡新建学校的全部资金或 70%由单位捐赠的(农村学校资金不少于人民币 300万元;城市学校资金不少于人民币 2000万元),可根据捐赠单位意愿,由县级教育部门呈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以捐赠单位名字命名该学校。

第六条 捐赠者受到捐资助教表彰奖励后如继续捐赠,可以累计计算捐赠数额,并按累加的捐赠数额再次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

第七条 鼓励企事业单位与中小学校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帮扶学校需与教育行政部门协商确定。凡对口帮扶学校的企事业单位,可以经审计部门确认的投资金额为捐资助教金额,享受同级别捐资助教荣誉称号。

第八条 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对插建新住宅或改建旧住宅所在小区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校舍,按照国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加固改造,相关的开发商可以经审计部门确认的投资金额为捐资助教金额,享受同级别捐资助教荣誉称号。

第九条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捐资助教工作。对组织协调捐资助教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 捐资助教表彰奖励活动每年进行一次。

1.受教育行政部门表彰奖励的捐资助教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由受赠学校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2.受县级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捐资助教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并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受市政府表彰奖励的捐资助教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市直学校)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

4.受省政府表彰奖励的捐资助教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逐级报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企业或个人捐资助教后,遭遇特殊变故,家庭生活发生困难的,其子女在唐山市属各级各类学校就读的,减免学费;在外地就读的,由教育基金会给予适当补助。第十二条 受赠单位接受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国团体(包括企业)和个人捐赠的款物,应按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办理申报和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捐赠资金按专项资金管理,在市、县两级财政设立的专户存储,单独核算。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受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督,亦可通过新闻媒介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第十四条 受市政府的委托,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捐资助教办公室,负责捐资助教的日常管理工作。

唐山市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试行办法 篇6

为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住房水平,根据《国务院城镇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和《唐山市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供应对象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并按照国家住宅建设标准建设的普通住宅。应该是经济而不简陋,适用而不落后。

中低收入家庭是指执行国家规定标准的工薪职工家庭及人均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社会家庭。

第二条

经济适用住房由市、区房管部门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组织建设,并积极开展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委托代建业务。有条件的单位经规划部门批准可自行组织建设。中小企业可联合起来组建住房合作社,组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实施安居工程是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可以申请建设经济适用住房:

1.住房困难户底数清楚,并已向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备案;

2.住房分配方案实施先售后租,解困计划重点突出;

3.向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汇缴住房公积金。

第四条

经济适用住房的分配应贯彻公开、公平、公正、解危、解困的原则,以出售为主,实施先售后租,优先出售给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可以成本价出售全部产权,也可以标准价或使用权形式出售部分产权。出租的数量应控制在同一分配住房的20%以内,出租对象为经济上确实有困难的职工。

第五条

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价包括:

(1)征地和拆迁补偿费;

(2)勘察设计及前期工程费;

(3)住宅建设及安装工程费;

(4)小区内基础设施和非经营性公用配套设施建设费;

(5)贷款利息;

(6)政策规定的其它税费;

(7)管理费。

第六条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所需土地采取有偿划拨的方式供应,用于解危解困的可再给予以下优惠:

1.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适用零税率;

2.城市综合配套费按规定标准的50%收取;

3.人防建设费按规定标准的50%收取;

4.免征旧城改造费。

当用于解危解困的住房达到建房总量80%以上时,所建住房可全部享受上述优惠政策。

第七条

住房困难户由唐山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确认,并建立住房困难户档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家庭属于住房困难户:

1.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家庭;

2.现住房已被列为危房的家庭;

3.婚后无住房的家庭;

4.居住在复建期间安置性平房的家庭;

5.子女在学龄以上的三口之家,现住一室住房的家庭;

6.两对夫妇住两室住房的家庭;

7.三对夫妇住一套住房的家庭;

8.有13周岁以上异性大子女住两室住房的家庭。

单位申报住房困难户应张榜公布,并取得职代会的同意。定分配对象的可在开工前办理减免税费手续;没有确定分配对象的,应照章交纳各种税费,待分配对象确定后,办理退还税费手续。税费减免或退还标准由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第五、六条的规定提出,经市计划委员会批准。

第八条

各单位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应实行物业管理,在建设阶段应做出物业管理规划和实施方案。

第九条

本办法由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

唐山市招投标管理办法 篇7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一项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 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对控制工程造价, 确保工程质量, 缩短工程工期, 提高投资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同时又是一项严肃而特殊的商品交易活动, 在建筑市场内引入竞争机制, 促使建筑企业在竞争中寻找差距, 以便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综合实力。但是在实际的履行和适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的实际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1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一项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 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对控制工程造价, 确保工程质量, 缩短工程工期, 提高投资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同时又是一项严肃而特殊的商品交易活动, 在建筑市场内引入竞争机制, 促使建筑企业在竞争中寻找差距, 以便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综合实力。这对于建立统一开放、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几年来的专项治理, 建筑市场的混乱状况有所改变。但通过近几年的招投标管理工作发现, 建筑市场内不正当竞争还客观存在, 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具体表现如下:

1.1 规避招标一些单位和个人, 对在工程建设领域内推行招投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 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于不顾, 或以专业性强、场地小、工期紧等为由, 不办理招投标手续, 或将工程项目随意肢解到50万元以下后发包, 将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避招标, 逃避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

1.2 明招暗定对按规定必须办理招投标手续的工程项目, 有的建设单位不敢公然违背规定, 表面上在有形建筑市场内进行一下形式上的招投标, 而私下早已与意中的施工单位确定承发包意向, 并另找几家施工单位报名陪标。个别建设单位甚至在承包对象内定后, 让其自找“陪标”队伍来做样子, 应付管理部门。招投标成了这部分建设单位“堵人口舌、掩人耳目”的工具。

1.3 私招乱雇部分外资企业或国内私营企业, 自认为按规定可以将工程项目直接发包, 不报建、也不办理招投标手续, 私自组织一些施工企业洽谈造价、工期、质量等合同条款内容, 进行所谓的“招投标”, 并以带资、拖欠工程款等种种不合法的条件确定施工单位。而这些施工单位往往不具备相应资质。同时, 由于没有进场交易,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如质监、建管、审计等部门, 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给工程质量造成了很大隐患。

1.4 倾向严重少数建设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带有严重的倾向性。它们一方面与自己的关系单位互相串通, 针对关系单位的情况在招标公告中提出苛刻、不符合规定的条件, 资格预审过程中以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排除一些符合条件的潜在投标单位;另一方面, 在制定评标方法上, 根据关系单位的情况, 设定评定内容, 甚至违反规定设定加分内容和分值, 以确保关系单位在客观上占有明显优势。

1.5 泄露标底工程标底在招投标工作中起着一定作用, 它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招投标结果, 在招投标过程中举足轻重。正由于标底的重要作用, 不少投标单位千方百计获取标底, 少数标底编审人员经不住诱惑, 泄露标底, 在建筑市场内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1.6 贿赂评委近几年来, 随着建筑市场管理的不断完善, 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和投标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投标书中的造价、工期和质量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 监理技术标、设计方案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却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对技术标的评价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于是一些投标单位不在提高施工水平、完善施工方案上下功夫, 而与建设单位相互串通, 贿赂评委, 或让建设单位有意对评委施加影响, 通过徇私舞弊的办法谋取中标。

1.7 盲目压价目前建筑市场中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相对匮乏, 从客上为压价造成有利条件。一些建设单位通过询价或采用最低价中标的办法进行压价, 而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施工任务而竞相降价。这种片面压价的不良倾向, 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招投标工作的声誉。

1.8 阴阳合同有些招标单位表面上按规定组织招投标, 投标单位表面上平等竞争, 但“中标”后, 招投标双方将招投标承诺中的工程造价、质量、工期、材料、设备供应等合同内容抛置脑后, 重新商议私下条款, 另行签订所谓的“附加合同”, 使招投标工作流于形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产生纠纷, 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 甚至使建设、施工单位产生极大的意见分歧而对薄公堂, 造成极坏的影响。

2 应予采取的几个对策

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建筑市场秩序, 保证《招标投标法》的顺利实施,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针对招投标工作的现状, 目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2.1 广泛宣传, 增强对招投标工作的认识招投标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但社会上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 不理解, 阻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因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招投标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国家《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建设部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已经颁布施行, 各地也先后出台了地方性法律法规。作为行业主管部门, 特别是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和形式, 广泛宣传招投标的目的意义, 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增强全社会的招投标法律意识, 牢固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约束机制, 为建筑市场治乱、工程质量治差、企业管理治散和工程造价求合理的“三治一求”方针打下基础。通过宣传和推动, 使招投标工作逐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 从而为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2完善机制, 提高招投标管理水平建立和规范招投标机制, 推动招投标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轨道, 应当着力抓好制度建设, 统一和规范招投标操作程序。从项目报建工作入手, 建立招标信息发布制度, 切实加强建设单位招标资格审查和投标施工企业资质审查。建设单位不具备招标能力的, 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对投标施工企业按国家现行的办法和预审条件, 进行认真审查, 不具备条件的, 坚决不允许其参加投标;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 大力推行最低价中标法, 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 提倡施工企业以科技进步为先导, 强化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 文明施工, 安全生产;要在建立完善专家评标人才库的同时, 制定评标专家资格审查制度和日常考评制度, 规范评标行为, 科学、公正地评标;要加强开标、评标、定标过程的监督, 严格招投标的备案管理;要强化施工合同管理, 坚持把好合同的审查、签订和履行关, 实施对施工合同的跟踪管理, 切实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建立招标工程项目档案, 实施过程管理, 积累工作经验, 为以后招投标工作提供资料。通过完善招投标管理机制和运作程序, 提高招投标工作的管理水平。

2.3从严管理, 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招投标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政策性很强, 必须以严谨的工作制度, 完善的法规体系为保障, 招标管理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依法行政, 规范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行为。首先应规范管理部门执法人员的行为, 执法要公平公正。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自我约束, 规范办事程序, 经常性地开展法规培训和业务学习, 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法律法规, 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执业业务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实行有形建筑市场政务公开, 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 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对招投标管理工作的监督, 促进招投标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2.4加大力度, 强化建筑市场执法监察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必须始终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处罚措施, 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为促进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应当建立一个“两场”联动管理机制, 即有形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有形建筑市场内实施报建、招投标,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在场外要查处违法违纪和违规违章行为, 杜绝场外交易。实施由场内到场外, 由场外到场内的“两场联动”, 同时要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与计划、土地、规划、工商、纪检、质监、安全等部门互通信息, 协同运作, 各司其职, 共同维护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运作机制。对于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 要坚决实行“三个一律”即一律给予经济处罚, 一律给予纪律处分, 一律公开曝光。

3 结语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上虽然存在有诸多的不良行为, 但随着《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的颁布, 对遏制这些不良行为仍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之新问题也就出现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建筑工程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我们应当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结合具体实际, 从源头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有效的实施办法和制约措施, 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有形建筑市场, 最大限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杜绝暗箱操作, 净化建筑市场的环境, 提高我国建筑市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有些地方及建设单位在招投标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有必要加强对招投标的管理工作, 使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日趋有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真正体现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浅议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 招标投标 管理

0 引言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的方式,将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含建筑装饰装修)、咨询监理、工程总承包、材料设备供应等任务,一次或者分步发包,由投标人通过竞争承接任务。招标投标制度的推行,改变了我国工程承发包方式,也对我国经济秩序和投资效益产生深刻影响。招标投标是为了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市场秩序,加快培育市场机制,遏制腐败现象发生,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旧体制的功能与惯性还未消失,新体制的功能尚不完善,致使建筑市场交易成本过高,交易秩序出现混乱,影响了招标投标制度的效率。

1 目前招投标中的违规现象

1.1 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导致寻租 招标投标本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却带有太多的行政干预色彩。对于公款投资项目,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需要行使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但如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直接干预招标投标活动,则可能破坏招标投标的公平、公正性,导致大量寻租现象和腐败案件。由于招标过程中大量寻租活动,隐形开支增加,产生寻租成本,加大了交易成本。

1.2 招标投标方式与范围混淆 招标投标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协商议标等多种方式,一些人错误的认为,只有公开招标才是最科学合理的,议标就有问题。岂不知,公开招标虽好,却周期长,成本高,如果不论项目性(公款项目,还是私款项目),不管项目大小,一律强调公开招标,明显加大了无谓的开支,使招标投档的社会成本增大。因此,应区分项目性质和大小规模,采取灵活的招标方式,决不能盲目的强求一致。

1.3 缺乏招标投标“门槛”价 招标投标门槛价是指必须达到有形建筑市场交易的最低造价限额,门槛价太高和太低,都不经济。太高不利于充分竞争,太低则可能延长交易周期,增大交易费用。门槛价多少为恰当呢?这要根据具体情况,以交易成本最低为判断标准。

1.4 市场均衡价决不是最低价 招标方通过竞争性招标,往往选择报价最低者中标,以达到降低投资的目的。但标价不是越低越好,如果价格低于成本,破坏了市场均衡,就可能影响工程质量,不但损害承包商利益,最终还会损害业主利益。招标的根本目的是择优,而不是压价。如果通过招标节省的投资大于业主招标的费用开支,就可以认为是有效的、合理的。片面压价,违背了价值规律,偏离了社会福利最优的均衡价格,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

1.5 过度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一些地区,一个小小的工程就有几十家公司去投标。每个投标人(承包商)都要交付投标费用,包括正常投标费用和隐形开支,但中标的却只有一家。如果几十家承包商的开支之和大于投资节省效益,则提高了社会总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此种制度设计就不够合理。有的企业每年参与上百个项目投标,却中不了几个标,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效益可言。

1.6 支解发包,增大了交易成本 实施工程总承包,一次合约,一次交易。如果支解发包,将土建与安装(或装修)分开,主体与土方工程公开,则无疑增加了交易次数,增大了交易成本,也是不经济的。

2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工程投标投中,代理人(承包商)与委托人(业主)的利益不一致,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机制采用主动方式激发代理人的积极性,让代理人为委托人谋求最低利润。监督机制则是以防御方式阻止代理人的消极怠工和机会主义行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于工程中标签约后,还有一段较长的履约期,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显得更为重要。投标人有下列行为的,由有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依法取消其半年至一年以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投标人报名后,在开标三日前没有充分理由或没有书面通知招标人,擅自中止投标活动的;中标人未经法定程序,擅自更换项目管理班子或监理班子的;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十日内不缴纳交易服务费的;中标人有恶意拖欠或不按时发放工人工资的;投标人有其他违背公平、公开、公正和诚信原则的。

3 强化规则,防止软约束现象出现

从制度约束层面来看,分为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招标投标制度的正式约束方面,制定了《招标投标法》、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则,的确有了很大进展。但在非正式约束方面,如传统文化、价值观等,还远远滞后,使得招标投标制度的效用大打折扣。正式约束的建立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和一些国际惯例,规则可以移植,可以输入,以减少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成本。但非正式约束却难以从国外借鉴,需要一个建立过程,只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相容,制度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再好的制度,或由于不合国情,或由于实施中非正式约束的缺失,都会变形,最后流于形式。因此,要加强非正式约束的建立,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改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减少操作中的弹性和例外(特权),保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使招标投标制度得到真正落实。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擅离职守,影响评标程序正常进行,或者在评标过程中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没有独立完成对投标文件评审的;②收受投标人、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向他人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的;③违反回避原则的;④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⑤监督管理人员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违法行政,有失职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和单位主管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 完善招标投标信息网,提高信息透明度

寻找潜在的交易方,签订并履行合同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商务中的运用可以节省大量交易成本。建立全国统一的招标投标信息网,招标方在网上定期发布招标信息,投标方在网上公布有关自己生产能力、履约情况、技术水平等,减少大量的搜寻成本。借助于信息网,还可以提高招标、投标、评标的效率,提高信息透明度,大大节约签约及相关交易的成本。

5 科学决策,减少标投费用

上一篇:讲优质课的心得体会下一篇:销售培训心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