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村年度工作计划

2024-11-06

依法治村年度工作计划(共8篇)

依法治村年度工作计划 篇1

2017依法治村年度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紧紧围绕全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实际,通过普法教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等途径,加快推进我村法治化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推进依法治村,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此,依法治村工作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施依法治村工作的根本保证。村支部统一领导全村依法治村工作,确保依法治村规划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

(三)坚持依法办事。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宪法、法律的正确实施。村委会、村小组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依法行使职权、履行法定义务。

(四)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关系,依法保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五)坚持民主法制教育与依法治村实践相结合。要把学法与用法、法制教育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全村公民特别是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我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依法治乡工作的需要。

三、总体目标

通过推进依法治村,保障和促进我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许坊奠定坚实的基础。

——依法治理工作摆上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全社会合力推进依法治村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依法治村工作全面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努力建设法治农村,基本建立起科学、民主、高效的行政决策机制和行政管理制度,依法行政的水平有较大提高,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

——保障法律法规实施的执法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制约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逐步形成。 ——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全村公民特别是村干部法律意识、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全民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深入开展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根据国家、省、市、县“六五”普法规划,结合我村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诚实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我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全社会和全民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

2.突出抓好村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村干部要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重点,带头学法用法;青少年要以提高遵纪守法能力为重点,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守法行为的养成教育;企业经营管理

人员要以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为重点,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学习;农民要以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能力为重点,在学习法律常识的基础上强化法律素质教育。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继续推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法制宣传教育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不断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巩固和发展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切实加强法制宣传园地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法治传媒阵地建设和法律服务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全面推进依法,加快建设法治农村

1.继续推进村委会职能转变。依法界定和规范农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村委会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事业。

2.健全完善村委会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界定村委会和村小组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村委会内部决策规则。

3.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政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4.不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

(三)完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1.加强监督体系建设,确保有法必依、违法必纠。村委会构建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及党内监督等各种监督手段,加强权力制约,确保公共权力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

2.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加强人民政协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监督。健全举报制度和举报网络,加强农村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确保监督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四)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1.完善村民自治,依法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农村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提高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保证基层自治的健康发展。

2.完善村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实行村事务公开,依法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全面推进农村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群防群治组织,维护农村治安秩序,积极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3.完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好单位事务公开制度,保障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4.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抓住社会关注、基层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进行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

1.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根据乡党委关于建设和谐平安许坊的总体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形成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机构协调,以政法机关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面、居民区和单位内部的防范工作为基础,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大格局,做到“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协防抓合力”,实现运作高效、防范严密、控制有力、管理到位的目标。

2.健全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逐级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的协调领导机构,形成村党支部挂帅、各村小组联动、各方参与的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规范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3.健全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要按照国务院和省、市、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专项预案,健全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应急救援机制,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五、组织领导

(一)依法治村工作在村支部的统一领导下,由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

(二)普法依法治村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依法治村总体目标,确定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依法治村工作任务和要求,各村小组普法工作每年至少向村普法依法治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一次工作。

(三)村委会要把依法治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依法治理规划的落实。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明确目标和职责,并纳入领导政绩考评的内容,保证依法治村工作有组织、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四)村小组要根据本规划,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并精心组织实施。

2017依法治村年度工作计划

依法治村工作计划 篇2

一、努力营造学法守法氛围

(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制定加强全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县委会议、人大会、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办公会议定期会前学法、专题法制讲座、集中培训制度,各级党委中心组每年至少开展4次法制专题集中学习。建立在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强化法治意识,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水平考试及公务员录用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建立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及任期内依法行政情况考查制度。(牵头单位: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法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完成时限:**年12月)

(二)开展全民学法守法活动。确立普法教育在依法治县中的基础作用,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依法维权。把法制教育列入党校和各类学校教育课程。中、小学校100%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编制印发与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通俗法律读物,在每个村(社区)设立法制宣传栏,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新闻网上设立法治**专栏,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辟常态性普法节目,组建法制宣传队深入基层开展寓教于戏、寓教于趣、寓教于乐的法制宣传。大力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扎实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观、教堂)、进企业、进单位活动,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引导群众自觉遵法守法,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履行法定义务。(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宣传部、党校、教育局;完成时限:**年12月)

二、着力推进党委依法执政

(三)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各级党委决策程序,建立完善重大决策法律咨询、法律支持和合法性审核机制,把经过法律咨询、有法律依据、完成合法性审核作为党委作出重大决策和出台重要政策的必经程序。(牵头单位:县委办;责任单位:政府办、司法局、法制办;完成时限:**年6月)

(四)完善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制度机制。强化法律的刚性约束和制度约束,增强各级党政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模范遵守宪法法律,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依法办事。注重选拔任用法治意识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优秀干部,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向国家机关推荐干部。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牵头单位:县委办;责任单位:纪委、组织部、监察局、审计局;完成时限:**年12月)

(五)建立完善党内法规工作机构。在县委办公室设立政策法规工作机构,县委各部门要成立或明确承担该项工作的股(室),规范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报备工作,完成党内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牵头单位:县委办;责任单位:纪委、组织部、编办、法制办;完成时限:**年6月)

(六)完善和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党内重大事务。(牵头单位:纪委;责任单位:县委办、法制办;完成时限:**年12月)

三、强力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七)建立完善政府依法决策制度。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团制度,完善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明确决策范围、权限,健全决策机制,把部门论证、公众参与、民主协商、专家论证、专业机构测评、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将决策行为置于法治框架内,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编制重大事项行政决策风险分析的评判标准、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 重点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未经评估或者评估未通过的,不予决策。建立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监督和责任追究主体、程序和方式。(牵头单位:政府办;责任单位:法制办;完成时限:**年10月)

(八)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按要求分期分批公布取消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强化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运行,推进和完善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实现提速增效。(牵头单位:法制办;责任单位:各审批部门;完成时限:**年12月)

(九)深入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系统建设。建立行政职权动态调整制度,依法公开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全面完成行政权力清理规范工作,推动建立包含行政职权目录、电子政务大厅、行政权力运行基础平台和行政权力运行监察平台的“一目录、一厅、二平台”运行系统,实施行政权力事项公开、行政权力运行透明、行政监管实时到位。(牵头单位:政府办;责任单位:法制办、监察局、政务服务中心;完成时限:**年10月)

(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强化培训考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整合执法主体,开展相对集中执法权工作,推进综合执法,下沉执法重心,提高基层执法效能,切实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问题。建立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使,细化量化基层部门行政执法裁量标准,避免执法随意性和不公平。完善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有效解决各行政执法主体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加强执法程序建设,细化执法流程,保障程序公正。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行政执法职权核准公告等制度。(牵头单位:法制办;责任单位:各行政执法单位;完成时限:**年12月)

普法依法治村半年工作总结 篇3

2011年是“六五”普法的启动之年,我村认真总结了“五五”普法工作工作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及普法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按照镇党委政府“六五”普法工作要求,统一部署结合本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五”普法规划启动的目标和任务,稳步推进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进程,干部群众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有了新的成效,为我村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半年来的普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普法工作回顾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普法工作有序开展。半年来,村党支始终高度重视普法工作,把普法工作列为我村的中心工作来抓,认真对照“六五”普法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普法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四点: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民委员会主任为副组长,党总支委员、村会委员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经常性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严格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分逐步实施,注重工作开展的连续性,确保了五五普法扎实有效开展;二是落实人员。由村综治办专门负责“六五”普法工作,及时根据人员和干部分工调整,确定专人负责“六五”普法日常工作的开展。三是经费有保障。六五普

法经费实行支出实报实销。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六五普法要求我村制定了《“六五”普法学习制度》、《法制讲座制度》、《村干部法律知识学习》等系列制度,为学法普法提供了制度保障。

2、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六五”普法重在宣传普及,半年来我村围绕“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普法目标,发挥“五五”普法骨干队伍作用,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法律知识宣传。半年来,我村通过广播、宣传栏,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传染病预防法》、《食品卫生法》等二十多部法律条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紧抓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提高村民法律素质。

3、“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村认真按照普法规划和实施计划的要求,确定重点学习内容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一是抓好干部学法。村干部既是“六五”普法的重点对象,同时还肩负着向群众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职责。因此“六五”普法期间,我村安排村干部参加普法学习均在两天以上。二是抓好全村党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三是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通过发放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宣传单,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

4、认真开展“村民自治模范村”的创建活动,努力提升依法治村的工作质量。村委会全体人员利用半年时间进村入户,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征求对村委会工作意见,向村民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央1号文件等。在创建期间,不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了有关政策,法律,实行了民主选举、村民自治,而且依法办理了一系列涉及集体经济、事关村级发展的事务,如经过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失地户的补贴费;村级道路养护办法,开展社会治安群防联防;拆迁户、无房户的安置工作;村级财务收支监督状况;计划生育等工作。

二、普法取得成效

1、依法行政得到加强。提高全村村民尤其是村干部的法律素质,逐步实现由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各项事业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项事业的转变,不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村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还请老师来村讲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知识,通过学习提高村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对村两委的监督、严格按照“一公开两民主”相关规定,定

期检查村务公开情况,村级财务管理情况。在村委换届工作上,真正让村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举,行使自己民主权利。村级较大事项都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各项村级事务都能按照群众的意愿顺利开展。

2、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村班子人员在普法中坚持把学法与依法管理相结合,自觉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积极推进服务建设,为村民办实事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办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村民学法守法,参政议政意识提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风气好转,村民代表大会的决定都能得到贯彻落实。普法依法治理的成效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宣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社会秩序明显好转,近几年,未发生刑事案件和恶性治安案件,无群体性事件和上访现象。

三、存在不足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主客观方面原因,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还很多。

1、相当村民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主动普法的意识还不强,自觉主动学法的不多,虽然依法维权意识有所提高,但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更多的是凭感情靠人际关系来处理。

2、人民群众的面对面宣传难度大,加上相当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很难确保村民普及率达100%,普法的广度、深度

有待进一步深化。

四、下一步打算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是增强村级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的精神为指导,以“五五”普法工作的要求部署,以人为本,踏踏实实地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思路,开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村村委会

依法治村课件 篇4

(讲课人:郭金萍)

一、依法治村的含义和内容

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庄严地写入宪法,即形成现行宪法总纲的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概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依法治村的概念

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治村就是要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治村的实质和核心是村民自治,其主要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二、依法治村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已开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但是,农村中大量违法现象的存在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少数违法、犯罪分子的为非作歹,直接威胁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依法治国、治省、治县、治乡、治村。而依法治村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这是因为:

(一)依法治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

当前,由于没有牢固树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观念,有些地方出现名义上是搞市场经济,而实际上还是按计划经济的老观念、老办法办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具体经济活动,靠长官意志直接调控市场化经济关系,以土政策、批条子等方法代替法律,随意侵犯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的积极性。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搞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在推行依法治村的进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对村干部和村民进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使群众懂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搞好依法治村。

(二)依法治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由于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相应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项法律法规不配套,加上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贯彻执行,因而市场出现了’持权经商、垄权经商、弄权经商”等商不成商的怪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依法治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制订落实以经营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以维护自愿、公平、等价、实诚为基础的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还要制订以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安定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在依法治村中,除按照这些法律法规执行外,还必须依照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及党的有关政策,联系本村实施制订依法自治章程,以便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行为规范,从而做到按章规范行为,使村里的生产经营、社会生活步入法治轨道。

(三)依法治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又是社会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外界环境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自愿、公平、等价、诚实的市场秩序。没有公平竞争安定的社会环境,经商者的生命财产就没有保障。我国农村范围广阔,村村都依法治村,个个守法经营,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依法治村的几点做法

(一)抓法制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律素质

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个别村民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的不思进取,吃喝享受;有的乱占土地,违法建房;有的不懂依法经营,导致经营失败;还有的沾染不良习气,吃喝嫖赌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要能认识到,如果只抓经济而不顾法制建设,村民法律意识不加强,法制观念不提高,不仅社会不安定,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村党支部、村委会要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法制教育目标,把抓全村法制教育作为实现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首先,狠抓干部主导因素,提高干部的法律意识。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要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村干部首先要学好,要懂得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才能影响和带领村民学法用法。村党支部要确定每月的某一日为村组干部集中学法日。采取多名干部轮流讲课的方式,如果干部讲不了的课,可以到镇里、区县里请老师来上课。村里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先征求群众意见,再集体研究决定。在重大问题决策前、先进行法律咨询和科学论证。比如说新建村委会服务楼,村党支部、村委会就可以先拿出方案,然后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从图纸设计、材料采购、工程质量监督等都交给村民代表及民主理财小组全程管理实施。

其次,抓村民法制教育,形成学法守法的氛围。各村要加大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投入,有条件的可以开设法制夜校。没有条件的可以将《宪法》、《国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印发到全村各户,做到每户一本。另外,可办起一个村法制宣传广播站,每逢周五,向全村进行法制宣传。

再次,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教育。针对村委换届选举,开展以保障公民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防止换届选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村民对外经济贸易增多的问题,开展合同法的普及教育,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二)抓村民议事会的建立,调动村民参与依法治村的积极性

民主建设是依法治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依法治村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村民议事会是体现村民自治,促进依法治村的有效组织形式,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村民议事会。为了使议事会规范有序,各村要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了《村民议事会章程》,对议事会的职责、权利、义务、议事内容、议事程序和活动形式等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议事内容上,主要议大事和一些敏感性的事情。在议事程序上,先由议事会采取一人一票的方式表决,多数代表讨论通过的事项,由村“两委”再斟酌决定;半数以上不同意的事项,停办或缓办,比如现在很多村修村水泥路等。

(三)抓办事公开制的完善,为村民依法监督提供条件

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是实现村民有效监督的重要渠道,也是对基层干部的有效约束。在坚持原有办事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把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时限进一步作了规范完善,由侧重办事结果公开,向公开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全过程延伸。在内容上,各村不仅要把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全部公开,而且还可以把村“两委“干部的承诺和本人家庭收入都向村民公开,接受全方位的监督。在形式上,设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公开栏,重大事项通过印刷通知书分发到全村每户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在公开的时间上,可以把每季度某个月的某一天定为“村务公开日”。在具体实施上,注重把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确保公开内容的全面真实。二是注重村民意见的反馈。村里要设“村民意见箱”,由村里定期开箱,收到村民意见,认真对照检查,与村民直接见面,及时向村民作出交待。这样,既使村务公开制度落到了实处,又使村务公开成为村民依法监督,促进干部依法办事的重要渠道。

(四)抓财务规范的管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村财务直接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容易诱发矛盾,是村民普遍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各村要把规范财务管理作为加强村支“两委”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来抓,并以此为切入点,依法理顺经济秩序,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实施了“民主理财、定期会帐、按季公开”的办

法,将每月的某一天日定为村“财务会审日”。严格村里所有收支单据的入账程序,节省开支。

(五)抓村规民约的落实,让村民依法自治

村规民约是全村村民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制定的,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各村要把完善和落实村规民约作为依法治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按照“因村制宜、因事制宜、实际实用、简便易行”的原则,有法律依据的按法律办,无法律依据的按政策办,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一是注重让村民广泛参与,每项内容条款,每项奖罚规约,都让村民代表讨论确定,把建章立制的过程变成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二是注重既约“民”又约“官”,对村干部和党员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三是注重进家入户。为了让村民都能熟知自己的“规约”,村里可将其印成农家历,送发到户。组织村民专门学习,以此达到家喻户晓。四是注重运用。对村民的行为,让村民以《村规民约》进行评说,靠舆论力量激励村民积极向上,约束不文明行为,达到了村民自治的效果。

搞好普法教育深化依法治村 篇5

--招远市玲珑镇欧家夼村党委、村委

招远市欧家夼村地处全国闻名的中国金都玲珑矿田,国家AA级风景区罗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其左右,全村960户,2450人,1300亩粮田,700亩果园,山岚面积15000亩。改革开放以来,村党委、村委会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搞,法治德治共同抓,达到了村泰民安、共同富裕。村

党委连续四届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十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小康示范村,并荣获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搞好普法教育,夯实依法治村基础

“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向广大农民群众灌输法律知识,使他们明确法律规定,懂得依法办事,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做好了三点:

1、坚持普法形式多样,营造依法治村氛围。一是加强了普法硬件建设。投资2万元建起普法一条街,在村南北大街上设立普法专栏四个,定期更换普法内容,宣传有关法律知识;二是设立了农民普法夜校,做到了桌椅、教材齐备,组织有关人员每周末进行一次法律学习;三是实行法制宣传日制度。把每年的正月初四、五两天作为全村普法教育日,利用闭路电视,聘请公安、检察、法院和司法局的同志宣讲有关法律知识,对全体村民和外来务工的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四是每年进行1-2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把有关法律知识进行归纳,形成答题,由村民小组、企业班组等组成竞赛队伍,进行有奖竞赛,有力地推动了普法活动的开展。同时,每季度举行一次法律知识讲座,对全村干部群众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利用有利时机,向村民发放法律明白纸、普法教材,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2、抓住普法重点对象,发挥普法骨干作用。在农村,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是实行依法治村的关键。他们的法律水平高低,依法行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依法治村工作。工作中,我们着力狠抓了他们的学法、用法。一是实行两委班子学法中心小组制度,每两个星期学习一次,听取专题讲座,记录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二是落实党员学法制度,把堂课的内容加以扩展,使广大党员不仅在党员包户、发展经济、勤劳致富等方面发挥能力,而且在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法制培训。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是广大村民民主选举出来的,他们的一言一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的行为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具有很强的辅射作用。我们狠抓了对这部分人的法制教育,使普法宣传得到更好的深入普及。

3、突出普法重点内容,普法教育有的放矢。在普法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围绕每个阶段党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土地延包工作中,我们着重进行了《土地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村民懂得了有关法律知识,明白了应该怎样依法承包、依法耕种。在农村的税费改革时,我们着重宣传了《税法》等法律法规,使广大村民明确了应享受的权力和应履行的义务。去年,我们村的全体村民都积极交纳了农业税,没有一户因各种理由而偷逃农业税的,在全镇首家完成了收缴任务。三是在矿业秩序整顿工作中,我们积极宣传《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法保护黄金矿产资源、取缔非法矿井打下良好的法制基础,矿业秩序整顿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好评。

二、狠抓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村规范化

近年来,我们把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依法治村的总抓手,使各项工作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有效地理顺了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关系,农村工作逐步进入正规化。

1、全面落实《村民自治章程》,约束全体村民的行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根据本村实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先后制定了28项管理制度,然后经过由上而下的反复酝酿讨论,将这些制度汇总制定了一个四章三十条、一百二十项共三万五千多字的制度汇总--《欧家夼村民自治章程》,其内容涵盖了国家法律法规、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农村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村民应当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违反了章程怎么办,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并且每年都由村民代表大会对章程修改和完善。村民们遇到什么问题,翻开章程,对号入座,功过是非,奖罚清楚,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去年村民兰某,因自己的房子在村规划搬迁范围内,自己的母亲年事已高,拒不搬迁,一度成为影响规划实施的“钉子户”,使工程迟迟不能开工。村党委委派分管此项工作的两委成员到其家里做工作,通过讲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共同学习村民自治章程的有关章节,讲明了利害关系,使兰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答应立即搬迁,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2、落实民主议事制度,调动村民

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近年来,我们把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通过议事会的方式,让广大村民讨论表决。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让群众当家作主。1989年,我们根据村子大、人口多的特点,首创了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一是由村民小组民主投票选出112名村民代表,由村委会颁发代表证,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认识和能力。二是村委会每两

个月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对涉及村委会全年工作计划、新上项目、技改投资、企业改制、非生产性开支、村庄建设,耕地调整、评议干部、村民自治章程完善、村委会工作总结、人口出生计划、困难户评议和“十星级文明户”挂牌等,均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会后通过闭路电视向全村实况转播,让全体村民都了解议事内容和所作的决定。十几年来,共召开代表议事会议80多次,讨论通过议案190多项,真正做到了“群众的事情群众议,大家的事情大家管、大家办”,既尊重了村民的意愿,又保证了村委会决策的正确性和切实贯彻落实。去年,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6次,讨论通过村庄规划补充条款6项,补充修改有关制度4项,有力地解决了规划和拆迁中出现的问题,加快了村庄建设步伐。

3、落实“两公开”制度,加强依法行政和民主监督力度。在农村,实行村务政务公开制度,是新形势下对农村干部实行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一是实行村务公开。从1988年起,我们把村民最关心、最想知道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部在公开栏上向村民公布;对财务收支、宅基地分配、计划生育指标、农机费、水电费等等一律公开张榜,使广大村民明确自己应缴纳的费用,对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二是通过村务和政务公开,使党委和村委的行政水平得到提高。通过公开,把村两委的行政活动置于广大村民的监督之下,做到行政依法办事不违法,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税费改革前,按照市、镇两级的要求,对农民种地收取一定的费用,群众很不理解。通过政务公开,广大干部群众知道了上级的政策,自觉交费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端正了思想意识,全部按照要求自觉缴纳。三是在全村设立十个监督箱,及时收集村民的意见,对两委成员或村民代表的不规行为,及时查处,立即解决,既杜绝了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又为群众的依法监督拓宽了渠道。

三、做好法德结合文章,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在近几年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我们切实做到了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硬。既轰轰烈烈地开展依法治理,又扎扎实实地搞好道德教育,把法治和德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一齐抓、一起搞,有效地推动了依法治村工作,使精神、政治和物质三个文明得到同步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广大村民精神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我们在招远市首家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把有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遵纪守法方面的内容分解成十项标准,每项用一颗星表示,做成牌匾,在村民的街门悬挂。每年年底,进行文明户评议,对获得“十星级文明户”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有力地激发了农户的荣誉感,形成了“人人争当文明人,户户争创文明户”的可喜局面。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开展了“新型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标准上,突出富裕型、知识型、美德型特点,赋予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激励村民向高格调、高品味迈进。去年,全村有342户“十星级文明户”荣升为“新型文明家庭”,遵纪守法光荣,违纪违法可耻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村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十多年来,全村达到了干部无贪污受贿、村民无违法乱纪、无重大失盗、无不赡养老人、无计划外生育、无非法经营、无重大伤亡事故、无民事纠纷调处出村、无不交纳税费、无超标准建房等“十无”目标。

2、保持了农村持续稳定。近年来,由于加大了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实行了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的紧密结合,有力地提高了村两委班子成员依法行政水平和全体村民的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稳定了农村工作局势。开展依法治村活动以来,全村没有出现一起聚众斗殴、结伙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全村没有一人修炼“法轮功”、信奉邪教的,村风正、民气顺,保持了村泰民安。一九九八年在中央政法委召开的全国基层创安现场会上,村党委书记作为全国唯一的村级典型,介绍了依法治村、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省委领导吴爱英、高新亭、蔡秋芳,省司法厅副厅长李秋宏等领导同志视察我村工作时,对依法治村给予很高评价。省《法治通讯》以“两个教育一起搞,两个治理同时抓”为题,推广了我村依法治村、以德治村的经验,在全省引起较大反响。

依法治村年度工作计划 篇6

依法治村是指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运用各种法律途径和形式,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从而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协调发展。依法治村工作是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基层依法治理、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举措。扎实有效地开展依法治村工作,对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首先,依法治村是农村健全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在农村扩大基层民主,保证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只有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和法规去规范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才能保证村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保证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依法治村是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当前,农村基层工作在行政管理、土地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关系、道德行为评价中,出现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迫切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按制办事。第三,依法治村是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农村基层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类新的矛盾,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法治,来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经济、社会秩序。

二、深化农村普法教育,是推进依法治村的重要途径 普法教育是依法治理的一项先导性、基础性的工作,特别是在普法教育相对滞后的广大农村里,更需要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寻找一条适合农村普法教育的新路子,以推进依法治村的进程。通过近几年开展的送法下乡等活动,我们从中发现在农村中开展普法教育仍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难统一。有的农村干部把普法教育当成是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要农民听话。当农民学法后,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时,反面觉得农民学了法,不听话,不好管,因而普法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学了法,懂得维护自身权益,但看到执法人员不依法办事、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时,便动摇了学法的信心,认为学法无用。二是普法教育的权威性、重要性有所下降。当前人们只顾追求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对那些费时费力而又难见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则持回避、被动、冷漠的态度,因而普法工作在一些人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心目中的份量就大大降低。三是普法的内容难理解。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规范抽象的法律条文难理解,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法的积极性。四是效果难落实。由于农村普法存在着认识不足,人员时间难以集中安排,普法经费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尽管各级做了许多工作,但农村普法还是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对于当前农村普法教育所产生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无论是站在普法教育工作的全局来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上分析,都可以当作我们事业前进过程中遇到的正常现象。况且,在新形势下,农村普法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任务和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已不适应要求。为此,要使普法教育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就必须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五个突破”,做到“六个到位”,真正让普法教育深入人心,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要以着力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推进农村各项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为目标。

实现“五个突破”。一是在普法观念上要有新突破,切实破除有法不依、学法无用的思想观念,提高普法的实效性,增强农民自觉学法的信心;二是在普法典型宣传上要有新突破,每年要突出宣传几个有影响的普法、学法、用法的先进典型,典型引路,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三是在普法内容上要有新突破,改变“普法教育就是听话教育”的现象,帮助农民掌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知识;四是在普法形式上要有新突破,要适应农民的口味,做到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并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普法新路子;五是在普法制度建设上要有新突破,使农村普法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要逐步建立基层干部定期学法制度,提高基层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做到“六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各级要切实把农村普法工作摆上位置,加强组织领导,舍得投入人力物力,把普法工作落实到位。二是领导责任到位。要把研究、部署、落实、监督、检查普法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明确将干部群众法律知识的提高作为衡量党政干部抓好普法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并与其政绩挂钩,层层建立普法工作责任制,落实目标管理,把各级干部对农村普法工作的领导责任由“软”变“硬”。三是硬件建设到位。各地对普法要有领导分管,要有办事机构,要有现代化的普法设备。每个村委会争取做到六个有:有一个法制宣传栏;一个法制阅览室;一个法制广播站;一支普法骨干队伍;一套普法制度;每户一本法律读本。四是普法人员素质到位。农村普法工作能否落实,与普法人员的选拔使用,努力提高普法人员的自身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精通法律、熟悉业务、作风扎实、事业心强、乐于奉献的普法骨干。五是效果到位。要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农村普法工作落到实处。六是监督到位。坚持和实行“党委决策、人大监督、政府组织实施”的普法工作机制。认真抓好和阶段性的普法检查、总结,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对普法工作进行检查,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汇报,推进农村普法和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实行依法治村的前提和基础

近几年来,我市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的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表现在:全市各村普遍实行了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公布栏为主要形式的村务公开制度;普遍实行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跨出了可喜的一步,也为我市依法治村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依法治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村的生动实践,两者密不可分,辩证统一。因此,我们在大力开展依法治村的同时,必须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新形式下依法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首先,必须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村工作结合起来,而这其中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依法建制。实行依法治村首先要有反映农村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村民利益和意志的村规民约,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广大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实行民主管理。具体地说,农村应建立健全以下规章制度:一是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村两委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党员议事制度,明确议事内容和规则,确定活动方式、程序和时间,规定职责和权力;二是村务公开制度。要在村务公开的组织、内容、阵地、形式、程序、制度、档案、监督、整顿等十方面进行规范,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三是村规民约制度。要以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为依据,从实际出发,把握好个别和一般的结合点,制定出一套上合国家法律,下合村情民意,具体可行的村规民约。四是解决好制度化、规范化问题。在建章立制的过程中,应注意可操性,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怎么样做,不应怎么样做,做出明确规定,并尽可能进行定量分析,使之既便于遵守执行,又便于检查监督。

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严格的监督机制,既是依法治村重要标志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依法治村不可缺少的手段和重要保障。一要明确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抓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克服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倾向,要把抓好这项工作作为各级各部门有关责任人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责任,兑现奖惩,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二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要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促使其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式下依法治村、民主治村的要求,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正确执行政策,坚持依法办事,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三要加强民主监督,做到“三结合”,“两突出”。“三结合”就是政务公开与党务公开相结合,政务公开与查处反馈相结合,政务公开与发扬民主相结合。“两实出”就是在内容突出重点,即重点公开大事、要事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在方法上真正监督。同时要建立干部廉政制度、民主评议村两委成员制度,加强基层干部的持为约束。

依法行政年度工作计划 篇7

2010年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切实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我局工伯的各个环节,为实现我县“二三十百百千”目标,完成新一轮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本年度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意识

为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将依法行政纳入系统工作日程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出发,建立法治政府,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加强思想认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工作取得实效。

二、依法界定执法职责

(一)找准执法依据。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法律、法规、规章开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执法。

(二)确定执法责任。局明确了执法责任,禁止任何违反法定义 1

务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并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公务员考评的内容中。

三、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目标

(一)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制定行政执法监督小组,负责监察本系统在日常工作行政执法工作的执行情况。

(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考核。按照上级机关及县委县政府要求,制定《2010年度依法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目标》,由本系统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考核,查漏补缺。将行政执法工作列为年度工作目标接受上级组织考评。

四、强化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目标。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依法行政的各项工作。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不依法依程序执法的人员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等处理,对情节严重的,呈报上级机关处理。

经信委依法行政年度工作计划 篇8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对推进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做出部署,明确具体要求。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继续把依法行政知识培训作为行政学院主体班培训的重要内容,举办全市行政机关局、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专题研讨班。及时组织对新近出台重要法律法规的学习。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三)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工作年度计划和报告制度。各区(市)县政府要拟定本地区年度工作计划。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按要求向市政府报告本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四)健全依法行政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考核体系,量化对区(市)县政府、市政府部门的考核。对我市五年来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

(一)推动政府信息公开。认真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准备工作,修改完善《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积极、稳妥地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安排,及时做好取消、调整我市行政审批项目工作。规范行政审批实施行为,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提高对行政审批的监督实效。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

(三)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制定并严格实施《成都市诚信政府建设若干意见》,完善政府信用体系,提高政府信用水平。

(四)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按照党的十x大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我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围绕试验区建设等中心工作,加强政府立法工作

(一)以“全域成都”理念指导政府立法工作。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件,拟制定推进城乡统筹、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政府规章16件。修订一些过去制定仅适用于五城区的规章,将适用范围扩大到全市。

(二)坚持科学、___、依法立法。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所有规章草案在网上公开本文来自范文大,请保留此标记。征求意见,组织召开2次政府立法听证会。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出台前的合法性审查工作,重点审查并坚决纠正违法设定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违法给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设定义务行为,确保文件合法有效。

(三)及时废止和修改规章、规范性文件。对照国务院行政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清理结果,编制我市现行有效的市政府规章目录并向社会公布。探索建立规章、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和评估制度。

(四)开展规章、规范性文件英译工作。组织有关科研机构把政府规章和与对外开放密切相关的重要规范性文件翻译成英文参考版本,提高我市对外开放水平。

四、规范行政行为,正确贯彻实施法律、法规、规章

(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市行政执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依据和程序实施执法行为。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推动执法信息公开。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继续实行规范性文件备案目录制度和重要规范性文件备案公示审查制度,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三)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各区(市)县、市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__〕83号)的要求,提出本地区、本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的具体措施,确保行政处罚合法、合理。市政府法制办选取部分市政府执法部门进行重点指导。

(四)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拓宽监督渠道,通过电话、网络、新闻媒体等,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提供良好条件。拓展监督形式,采取案卷评查、听取工作汇报、法律素质测试、现场检查、专案调查、听取意见建议等形式,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度。

五、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网络、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积极做好对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咨询工作,普及行政复议法律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行政复议制度,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设置行政复议窗口,方便人民群众行使诉求权利。探索建立网上申请行政复议等便民措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申请行政复议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严格执行受案范围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

上一篇:情话篇极至的爱情短信下一篇:家长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