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专业毕业设计(精选9篇)
环保专业毕业设计 篇1
论文题目如何确定
论文题目通常自己确定,要有新意,有自己的创建,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题目也可参照文后附给的题目进行选取。可找自己认为比较好写的题目,最好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书写。
监测方法研究、环境监测与评价类的字数达到15000~30000,综述类的字数要达到20000~50000之间比较适宜。禁止抄袭。
论文要写与自己所学专业课程有关的内容,别的专业方面的论文不会获得通过。
论文的观点要注重自己写,不能总摘录人家的。摘录人家的部分也必须加以注明,不然就成剽窃的了。摘用人家观点的,连续字数不能超过100个字。摘录内容或者引用的观点,要注明页码。在答辩的时候都不能算自己的成果,属于自己研究的才是自己的成果部分。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进展情况表)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可自行附页
3、选题研究的内容:
4、选题研究详细实验方案
5、参考文献:(按照格式填写)
论文的绪论中,要说明课题来源,与此相关的名词与概念的含义,写这篇文章的原因,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概况,自己 1 已有的研究和知识基础,已有的方法存在的缺陷,自己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还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料、数据或研究来做进一步的支撑。
论文的中心部分体现出“什么是?为什么是?怎样是?”的论文体裁,包含论点(题目)、论据(各种原因、观点、方法、自己的研究情况)、结论。着重写论文的研究步骤、方法、观点、见解、自己的研究成果。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的论文,还需要对结果进行多种方法的评价描述,说明质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文的结论部分要总体概括论文要点,叙说研究的特色特点,原有方法的不足之处,自己研究的创新之处,自己研究的不足之处,未来展望等。
如果你的环境工程CAD基础比较扎实,可以考虑工程设计方面的,涵盖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噪声控制等方面的设计都行。
环境影响评价方向的,需要有认识的人在某公司做环评才好,这样你就可以拿到环评数据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直接引用到你的论文里去了。
英文翻译,尤其是语法问题要符合英文文风,不要中国式英语。论文的索引采用自动生成的格式。
摘要就是一篇小论文,针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以第三人称的口气概述,不做感情色彩方面的描述。
关键词有3-5个。
参考文献要符合论文格式,可以多看一些论文做参考。参考观点必须指明论文所在的页码。
如果你在学校上网,可以到知网免费下载相关资料:CNKI知识搜索:http://search.cnki.net/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书写论文。
论文参考题目
(以环境监测与评价为主要研究方向)
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研究; 生活污水的简易处理方法初探; ×××监测方法的研究; ×××监测布点方法研究; ×××分析误差的减免分析和措施; 有关监测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简化程序研究;
×××水体的富营氧化来源及治理对策分析; 农田地下水位的高低对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研究; 污水浓度对×××作物体内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植物秸秆的再利用研究; 秸秆的深度利用研究;
采用粉煤灰处理废水的应用研究; 水面浮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自净作用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
×××处理工程的设计模式研究; ×××路段的噪声污染特征和控制方法; ×××河(环境水体)污染源调查报告 ×××河(环境水体)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河(环境水体)水质COD监测与评价 ×××河(环境水体)水质氨氮监测与评价 ×××河(环境)水体污染问题与对策分析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制定×××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水污染源监测报告 ×××大气污染源监测报告 ×××城市噪声监测报告 ×××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报告 ×××水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室内空气监测报告
×××某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及检测 ×××室内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
×××某新装修家庭室内空气监测方案的制定 ×××某社区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调查 ×××室内甲醛治理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室内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方法 ×××室内甲醛样品采集的几点思考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的质量保证探讨×××吸附剂净化室内XX的探讨 ×××植物净化室内XX的探讨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环境噪声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影响环境噪声测监因素分析
对XX核事故与辐射应急监测网络点的几点思考 XX废物的样品采集的几点思考 XX废物的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 XX法测定固体废物浸出液中的微量X 生活污水中×与×关系探讨
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和总有机碳关系探讨 实验室废水的主要污染成分及处置方法研究 SO2标准曲线绘制的最佳显色条件的确定 SO2标准曲线的控制方法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灵敏度测定 几种恒重方法的比较
挥发酚测定中无酚水的制备方法 甲醛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误差分析
离子选择性电极影响工作曲线线性的原因分析 分光光度法影响工作曲线线性的原因分析
分光光度法中参比溶液的选择方法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原子吸收法测镉最佳试验条件的选择 原子吸收法测铜最佳试验条件的选择 原子吸收法测铅最佳试验条件的选择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阴离子最佳分离条件的选择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最佳分离条件的选择 NOX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XX污染物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 土壤重金属分析方法选择探讨 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及检测 室内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 甲醛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室内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 室内空气监测报告 室内放射性物质监测报告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最佳分离条件的选择 某新装修家庭室内空气监测方案的制定
某社区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调查
不同加热方法对水样中甲醛测定结果的影响 自制支架用于干燥器法测定人造板中甲醛含量的研究 几种人造板材甲醛含量之比较 甲苯废液回收技术研究
穿孔萃取法过程中甲苯挥发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清漆中苯系物的测定(内标法)清漆中苯系物的测定(工作曲线法)室内甲醛治理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废水的处理方法改进研究 ×××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其改进方法建议 ×××废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率评价 „„等等。
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定,或从上面的题目库里选,选择认为自己比较好写的论文进行书写。
环保专业毕业设计 篇2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非环保专业学生环保教学的现状
1.1对环境保护认识的局限性
信息时代,在校学生获得环保方面的信息通道很多,但大多是宣传雾霾、沙尘暴、温室效应、酸雨等全球性大环境的问题,这对中职生而言,感觉还是离他们的生活较远,总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 因此其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仅局限在把垃圾扔进垃圾箱;不随地吐痰;不毁坏校园的植被,甚至部分中职学生连以上环保行为还做不到。
1.2中职非环保专业开展环保教学的现状
中职院校强调专业技术的培养,对于非环保专业的学生, 在安排课程时,更侧重于专业课的设置,专业技能动手实践培训。 对于环保教育,有时更多的是标语式地宣传,或者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结束,学生也没有更密切地将环保与自己生活联系起来, 没有深刻思考该如何从细节入手改善周围的小环境。 因此,让学生通过选修课学习一些与自身小环境相关的环保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2.非环保专业开设环保选修课
2.1贴近学生生活开展环保教学
新时代的“环保达人”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环保,环境污染有哪些生活来源,又有哪些危害,我们能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等问题。 在教学中,我从生活中的室内空气、室内水环境、室内噪声、室内生物、绿色居室、旧物改造等方面安排课程,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身边小环境与周边大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2.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环保教学
信息时代的发展已经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样,教育和学习方式也在其影响之列。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过程中,我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图片、视频、文字讲解相互渗透,帮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学习环保知识,效果较为显著。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系统学习环保知识,如果采取大量的理论讲授, 就会导致学生听不懂后, 产生排斥心理,这样有悖于当初开设环保选修课的初衷。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使教学过程变得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这一课时,学生欣赏了视频《空气里的那点事》,在哈哈一笑过后,很形象地认识了空气悬浮颗粒物这个概念,如果单靠老师理论性讲解,对于基础课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就很难一下子就理解。
2.3通过课外实践调查渗透环保教学
课外实践是帮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必要方法。 学生通过课外实践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直观性,也可以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知识的实用性。 比如在讲到居家用水环境这节课的科学饮用水时,让学生提前调查周围同龄人群饮水习惯,调查后讲到该内容时,学生发现原来饮用水也有这么多的要求,应该喝什么水、喝多少水、如何喝水, 原来平时的喝水习惯是存在误区的,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水环境与饮用水的质量问题, 这样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环保知识,学以致用。 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通过课外调查,亲身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无大小之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做,垃圾分类、一些节约行为也是保护环境,如节约用电就可以减少因耗电而产生的热污染;节约用纸,使用自带碗筷就餐,不用一次性碗筷,就可以减少对森林的毁坏,等等。这些小事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关键是平时做个有心人,时时用心、处处留意,从细节入手,从身边点滴做起,实实在在地为保护环境做些事情。
2.4通过活动课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我在环保教学时设计了旧物改造环节, 让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不用的物品进行二次改造,学生很乐于动手操作,既做到了资源循环利用,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用废物巧做家居小饰品,省钱又有创意,学生在制作中体验到环保生活里的乐趣。
3.结语
关于环保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篇3
一、环保行业的概念
环保行业,简单地说是从事环境保护,对影响环境的废水、废气、废渣加工处理并进行利用的行业,包括环境保护机械设备制造业、环境检测行业、环境卫生业、污水处理、除尘设备、可再生能源发电、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协会等企事业单位。
二、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环保产品的生产企业有1万家左右,以小型、分散为主。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到2010年底,环保企业将超过2万家,有近20个企业的年产值将超过10亿元,并将出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大型环保企业。环保产业的发展与环保技术人员的研究和开发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相关文献统计,按德国20世纪90年代初环保从业人员比例计算,我国需要环保业从业人员1000万人,环保技术人员按环保业人员的5%计算,需要500万人。但目前我国环保产业面临严重人才不足,现有的环保技术人才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许多职业院校设置了与环保行业相应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环保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我国环保行业的发展和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结合环保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各职业院校都在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笔者就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
为了使技校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职工的转变,在专业申报之前,学校应对环保企业、研究机构及环保产业进行调研,收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形成环保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环境保护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以技能培养为中心,修订教学计划
学校应对环保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认真研究。根据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分解、得出众多知识点和技能点,再进行分类、归纳、提炼、综合,按知识的相互关系进行课程结构的组合,并安排与之相匹配的实践环节,组成整个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采用模块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综合实践环节。每一模块分为各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又分若干课题模块,每个课题都有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实训与理论的比例应控制在7∶3。
3.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改革理论课程教学
传统的教材过于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导致课程内容“繁难偏旧”,难以适应技校教学的需要。改革理论课程教学应注意:(1)根据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降低各课程的难度和深度,注重课程之间的连贯性,让理论知识为技能训练服务。如《分析化学》是《环境监测技术》的基础课程,应重点学习相关的分析方法,简要介绍理论知识,加强操作技能训练。(2)教学内容应紧跟企业技术更新进程,贯彻环保新思想、新政策,引入新技术课程、新实训项目,介绍新设备、新工艺、新手段,缩短教学与环境变化、技术进步的“时间差”。例如,将废水处理新工艺、固体废物处理新方法带入课堂。(3)删减无用、重复、过时的内容,调整课程设置。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合并为《无机与分析化学》,从而拿出多余的课时用于实践教学。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强调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1)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好地衔接起来,发挥学习的主体能动性。《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利用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环保专业课程信息量大、内容枯燥乏味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把传统的口头讲解和板书与动态的幻灯片教学结合,把原本枯燥烦琐的环保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方式体现,用色彩、字体、格式、标注、强调等多种方式突出课程重点,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如上《环境保护概论》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网络上调查的国内外重大污染事件汇总,再用这些资料制作成课件。上课时播放课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设计环境保护行动方案,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并掌握环保基本知识。
(3)模拟(仿真)教学法。是通过给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师组织、学生演练,在特定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如《环境影响评价》介绍土壤环境现状的调查和评价时,可以带学生对校园或校附属工厂土壤情况进行调查评价,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感染力。
5.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应以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考核评价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相一致,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一是通过采纳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水环境监测工、固体废物处理工、废水处理工、除尘设备运行工等作为考核标准,使考核指标与国家或企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指标相一致,体现考核的真实性。二是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多样考核评价方式。把学校与用人单位考核评价相结合,考试采取反映技能优先的形成性考核方式,淡化理论考试,增加职业素养考核,强化实践技能考核等。
6.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各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教育竞争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技能和理论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因而,学校有必要培养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培养方法如下:①组织教师参加环保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培训,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②每年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环保知识培训,为教师接触生产实际和了解科技进步的发展动向创造条件。③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学一线。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水平,满足教学的需要。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学生质量的好坏,其素质的高低也必将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在进行环保专业教学改革时,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中心,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环保人才。
环保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篇4
环保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据了解,环境工程师曾被预测为在今后几年是需求量最大的热门人才,很多学生也被这样的预测引领进入环保专业。环保专业如今的就业形势是怎么样的呢,一下是环保英才网整理的环保专业人士的就业的几方面特点。
1.工作机会很多,但需从低开始
环保专业类就业普遍呈现工作好找,待遇不高的情况,但在最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由于建筑行业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做环评,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环评工程师需求量不断变大,也逐渐衍生出一些适合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比如环评助理,编写员等。这类工作底薪不高标准为1500很客观的。
2.就业需往发达区,是场持久战
环保行业技术含量比较高,因此毕业生到发达地区大企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一般公司在招人时都会要求工作年限在5年左右。坚持不懈,最终会成为应聘场上的宠儿。
3.就业岗位呈现分化
这类工作的范围比较较强。
4.外,选择考取响应的证书。这些证书在就业时会成为加分条
但从业初期会比较难,有志于向这
运输专业节能环保方面亮点 篇5
1、井下投入1辆WC6SS型洒水车,可装水6t,用于井底车场、辅助运输大巷的洒水防尘,洒水作业巷道长度11公里,较以前的人工防尘,有效的节约了人力及水资源,并提高了巷道防尘效果,改善井下环境。
2、投入WC1.9型防爆加油车2辆,每辆车可装载柴油1.9吨,对井下柴油动力机车(柴油轨道机车、单轨吊、胶轮车)进行移动加油,取消井下油脂库,杜绝井下柴油存储,使用自动加油装置取代传动人工加油,有效的杜绝了火灾隐患。
专业代办环保工程施工一级资质 篇6
专业代理环保工程施工资质资质申办和升级(全国范围一级和特级,北京范围内的三级和二级),熟知环保工程施工资质资质标准,精通资质申报材料的编制(人员卷、综合卷、业绩卷),精通资质审批的流程、精通资质审批政策和要求,具有十年的行业人脉积淀,具有丰富的职称人员(各专业、各级别的建造师、工程师)资源,帮助建筑、施工和安装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你节省成本,少走弯路尽早成功申办企业资质,服务于你的企业做大做强,做成功企业家忠实的、不可缺少的、能办实事、能办大事的朋友。
我公司还代理以下资质和业务: 房屋建筑总承包、市政工程总承包资质;公路工程总承包资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电力工程总承包资质;装饰装修资质(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机电设备安装资质;园林绿化资质;环保工程施工资质;钢结构施工资质;矿山工程总承包;建筑智能化资质等几十种单部门审批、双部门审批的专业承包资质和总承包资质。
常年提供建造师、工程师(各专业、各级别职称人员)兼职(挂靠)服务。专业的咨询及客服团队,秉承十年的行业服务经验,十年的行业积淀之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申报材料编制和资质审批代理服务;
我们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为企业提供各类国家级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代理服务,尤其是项目环保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污染超标排放企业的立案调查代理、环评资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运营资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大项目环评审批前和审批期间的环评专家咨询服务。以及,探矿权、采矿权、矿权交易、协助批地拿地;高新农业认定,无公害食品认定,海洋渔船拍照,农药,兽药生产许可证和药号代理,畜牧(养殖业),林业政策性补助资金的申请代理等业务。
电话:010-88357673
手机:***
联系人:周阳
环保专业毕业设计 篇7
(三) 课程举例
例一, “分解与重组”。准备不同的服装如T恤衫、衬衣、外套等, 绘制现成的缩小比例的裁剪纸样, 要求学生把这些纸样的每个部分都当作一个独立的元素, 如领子、袖口、袖筒、胸前片等, 然后不受任何限制地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以上元素 (并可缩小或放大其比例) , 自由地把所选的这些元素进行重新组合, 构成新的服装。如10个袖筒可以制成1条裙子的原配件, 而100个领子也许可以制成一条晚礼服。这种练习, 学生很快就进入角色并大胆进行尝试、创造, 有时一个小时内可以有十种新的方案诞生。教
5月17日上午, 由科学出版社主办、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全国环保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及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开发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组织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配套立体化教材的开发, 同时成立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环保类专业编委会。
会议邀请了我国教育界职业教育专业做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学制改革以及环保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研讨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环保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问题, 并进行论文交流;召开了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环保类专业编委会筹备会议, 组织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确定教材编写名单, 协商和推荐各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员, 讨论教材编写大纲。
环保专业毕业设计 篇8
摘 要:本文阐述了作者在中职电类专业课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的体会,并强调了中职生要通过调查实践运用自身专业知识,让节能环保意识体现在行动中。
关键词:中职;电类专业课;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15-02
能源紧缺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能源紧缺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政策,积极鼓励全社会行动起来,加入到“节能环保”的行列中来。
电能作为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用电总量快速增长,用电形势也越来越不容乐观,在中职电类课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中职电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电类专业课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器件、新设备的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发明或研制出了许多“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器件、新设备,首先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简便、无人值守、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和无需架设输电线路、方便与建筑物结合等特点,它已成为太阳能发电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有前景的应用形式。利用太阳能的器件、设备,有薄膜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其次是变频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的发展,变频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工业设备上还是家用电器上都会使用到变频器,通过变频器电机根据实际的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在风机、水泵、空调、冼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再次是LED(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的应用,LED照明灯是利用第四代绿色光源LED做成的一种照明灯具。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
二、通过电工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的意识
1.高压送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工厂、企业、小区的旁边有“高压危险,勿近”的醒目警示牌。那是高压变低压的用电设备,提供220V/380V的电源,为居民日常的生活工作用电服务。从遥远的发电厂一般先通过35~500KV的高压送到地区变电所,再由6~10KV的高压送到工厂降压变压器,最后送到日常的工作生活用电器中。在这个输电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距离都是高压输电线送电。当电流在线路中流过时,由于线路本身有电阻,会造成电压降落、功率损耗。线路损耗功率P=I2R,假设输送的总功率P总是一定的,那么P总=UI,则I=P总/U,因此只要提高输送电压,就可以减小线路的电流I,从P=I2R中得到功率减小,也就是线路本身所消耗掉的功率是减小的,这样就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2.提高功率因数
在生产实际中,大量使用的是电感性负载。例如,感应电动机、感应电炉,以及照明用的荧光灯的电感镇流器等,都是感性负载。首先由公式P=SNcosφ可知,功率因数越低,电路的有功功率就越小,于是电源设备的容量就不能充分利用。再次由于I=P/Ucosφ,当电压与有功功率一定时,功率因数越低,电流越大,因而增大了线路和设备的损耗。因此,需要采用人工补偿法,即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个大小适当的电容器,这样就减少了线路中的电流,从而减少了线路上消耗的功率和电压降。我们也称用于提高功率因数的电容器为补偿电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题,例如在一个RL串联电路中,求解在并联——电容前和并联——电容后的功率因数,作个对比,让学生理解并联补偿电容后提高了功率因数。
三、调查家庭用电情况,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在学习电功知识时,根据公式W=Pt,一个家庭用电器的功率是一定,用电的时间越长,用电量就会越多,这个道理浅显简单。不过用电器的节能技巧和用电的良好习惯并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为了加深印象,布置学生调查近年来自家用电情况,分析每月用电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每月用电量增减的原因,最后检讨自己和家庭成员的用电习惯。在工作、生活中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如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灯灭,避免“长明灯”,减少电视、空调、电脑、音响等家用电器的待机时间。在用电器的节能技巧方面,例如,电视机不要开得很亮,音量也不宜过大,因为每增加1瓦音频功率,就要增加3~4瓦电功耗,等等。把各种用电器的节能技巧列出来作为课外资料发给学生,供学生学习参考使用。
·教学教法·在中职电类专业课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
四、让学生模拟动手设计家装用电设备设施,增强学生节能环保的创新能力
现在市场上家用电器琳琅满目,林林总总,有传统型的,更多的是采用新技术的环保节能型的家用电器。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多到家用电器市场上进行调查,认真阅读电器说明书和详细询问商家,了解电器的参数、品牌,生产公司和地址,采用了什么新技术,节能效果如何?根据家庭人员、用电情况,选购最适合自家使用的节能电器。通过社会调查实践,让学生切身体会家用电器的发展趋势。例如,把白炽灯改成第四代LED光源,在同样的亮度下,其耗电量只是白炽灯的十分之一,但寿命却是白炽灯的50倍。热水器可以选用太阳能热水器或空气能热水器,冰箱、空调选用变频空调和变频冰箱。最后,设计好之后对比原来的功率,减少了多少;还可以把自己调查实践的心得向家人、朋友、同学介绍推广,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节能环保的意义和价值。
环保专业毕业设计 篇9
第1章 污水物理化学处理工程基础(共14节)
1.1混凝
1.1.1胶体的基本性质(胶体的双电层结构,胶体的表面负荷,胶体的稳定性)P23-P24 1.1.2混凝动力学(异向絮凝,同向絮凝,混凝控制指标)P25-P27 1.1.3混凝工艺(混凝机理,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合和絮凝的基本要求和方式)。P27-P32 1.2沉淀、澄清及浓缩
1.2.1沉淀原理和分类(沉淀原理,沉淀分类,离散颗粒的沉速,沉淀试验)P32-P38 1.2.2沉淀池(分类,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P38-P43 1.2.3澄清池(原理,澄清池类型与特点)P43-P46 1.2.4浓缩(浓缩目的,重力浓缩池分类,重力浓缩池设计)P46--P48 1.3沉砂
1.3.1沉砂目的及原理P48 1.3.2沉砂池的类型及特点(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钟式沉砂池)P48-P50 1.4隔油
1.4.1油品在废水中的状态P50 1.4.2隔油原理P51 1.4.3隔油池构造和工作原理(平流式隔油池,斜板隔油池)P51 1.4.4隔油池的设计参数(平流隔油池,斜板隔油池)P52 1.5气浮
1.5.1气浮原理(悬浮物与气泡黏附条件,气浮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气浮效果的措施)P53 1.5.2气浮法的分类和适用范围(气浮法的分类,气浮法的适用范围)P54 1.5.3加压溶气气浮法(基本工艺流程,溶气方式,加压深气气浮优点,气浮池形式,平流式气浮池设计参数)P55 1.5.4气浮法的优缺点P58 1.5.5气浮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含油废水处理,羽毛清洗废水处理)P59 1.6过滤
1.6.1过滤原理(迁移,附着,脱附)P60 1.6.2过滤周期及反冲洗(过滤周期,滤池的冲洗)P61 1.6.3滤池的基本构造(滤料层,配水系统和承托层)P61-62 1.6.4滤池的分类P63 1.6.5城市污水三级处理中过滤单元的设计要点(滤池的反冲洗,滤池池型,滤池的设计参数)P63 1.6.6压力滤池和微孔筛滤机 P64 1.7吸附
1.7.1吸附原理P65 1.7.2吸附的类型(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吸附)P66 1.7.3吸附等温线(吸附等温线,吸附等温式)P66-67 1.7.4吸附速率 P68
1.7.5常用吸附剂及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常用吸附剂,活性炭的特性,影响活性炭吸附的主要因素)P68-69 1.7.6吸附操作方式(静态吸附,动态吸附)P69-70 1.7.7吸附床的设计(吸附试验,主要设计参数)P70 1.7.8吸附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P71 1.8离子交换
1.8.1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离子交换树脂的构造,离子交换树指的11个方面性能)P72-74 1.8.2离子交换装置运行方式(固定床,移动床,流动床)P74-77 1.8.3离子交换工艺的设计(离子交换器的进水预处理,离子交换树脂的选用,离子交换树脂工艺设计参数)P77 1.8.4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含铬废水的处理,含锌废水的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的处理,有机废水的处理)P78-79 1.9膜分离
1.9.1膜分离法的原理及分类 P80 1.9.2电渗析(电渗析的原理,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装置,电渗析器运行的工艺参数,处理废水的电渗析器的特点,电渗析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80-83 1.9.3反渗透(原理,反渗透膜及反渗透装置,反渗透处理的工艺参数,反渗透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反渗透法处理废水工艺的特点)P83-86 1.9.4超滤(超滤原理,超滤膜与超滤装置,超滤工艺参数,超滤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超滤分离的特性)P86-89 1.9.5微滤(原理,微滤膜和微滤装置,微滤的应用,微滤法的特性)P89-91 1.10中和
1.10.1酸碱中和及pH调节的基本原理(酸碱废水的来源及性质,酸碱废水的处理要求,中和方法的分类,中和方法的选择)P91 1.10.2酸碱废水中和法(中和能力的计算,中和设备)P92 1.10.3药剂中和法(酸性废水的药剂中和法,碱性废水的药剂中和法,中和剂实际用量)P92 1.10.4过滤中和法 P93 1.11化学沉淀
1.11.1化学沉淀的基本原理P93 1.11.2氢氧化物沉淀法 P93 1.11.3硫化物沉淀法P94 1.11.4碳酸盐沉淀法 P94 1.11.5化学沉淀法处理废水(碱锌酸盐镀锌废水处理,硫化物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P94 1.12氧化还原
1.12.1氧化还原法原理 P95 1.12.2氧化法(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光氧化法,湿式氧化法,电解法)P95-100 1.12.3还原法(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药剂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主要工艺设计参数)P100 1.13萃取、吹脱和汽提
1.13.1萃取法(基本原理,萃取剂的选择,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萃取工艺流程,萃取法处理废水的应用)P101 1.13.3汽提法(基本原理,分类,汽提塔,汽提法处理废水的应用)P106 1.13.2吹脱法(基本原理,工艺组成,吹脱法处理废水的应用)P103 1.14消毒
1.14.1消毒机理(主要介绍加氯消毒机理)P107 1.14.2主要消毒方法与应用(主要消毒方法的特点,主要的5种消毒方法)P108 第2章 污水生物处理工程基础(共6节)
2.1.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工艺流程)P114 2.1.2活性污泥形态和活性污泥组成(活性污泥形态,活性污泥组成)P114 2.1.3活性污泥增长曲线(停滞期,对数增殖期,减速增殖期,内源呼吸期,活性污泥增长曲线的应用)P116 2.1.4活性污泥法性能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污泥沉降比,污泥容积指数,污泥泥龄,污泥负荷和曝气池容积负荷)P118 2.1.5活性污泥法的动力学基础(莫诺德方程,劳伦斯—麦卡蒂方程)P120 2.1.6活性污泥净化机理、过程及影响因素(活性污泥净化污水机理与过程,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的5种影响因素,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参数)P127 2.1.7曝气池的需氧量与供氧量 P134 2.1.8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传统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生物吸附—降解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P140 2.1活性污泥法 P113 2.2生物膜法 P157 2.2.1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生物膜结构及其降解有机物的机理,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P157 2.2.2影响生物膜法的主要因素(水力负荷,载体表面结构和性质,生物膜量及其活性)P160 2.2.3生物膜法主要类型和工艺流程(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生物移动床)P161 2.3污水生物脱氮除磷P181 2.3.1污水生物脱氮(生物脱氮基本原理,生物脱氮过程的6个主要影响因素,生物脱氮的典型工艺)P181 2.3.2污水生物除磷(生物除磷基本原理,生物除磷的5个主要影响因素,生物除磷的典型工艺)P185 2.3.3同时生物脱氮除磷典型工艺P188 2.4厌氧生物处理P190 2.4.1厌氧生物处理原理(厌氧分解的三阶段,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优点、不足)P190 2.4.2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pH和碱度,温度,营养物质,氧化还原电位,有毒物质)P192 2.4.3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厌氧接触法,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厌氧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厌氧膨胀床和厌氧流化床)P192 2.4.4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原理,水解酸化池的结构、启动和运行,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设计参数)P199 2.5污泥处理与处置P203 2.5.1污泥的分类及基本特性(污泥,污泥的种类和性质,污泥的产量,污泥的处理)P203 2.5.2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应用(污泥水的分类和去除方法,污泥浓缩)P205 2.5.3污泥消化原理及应用(污泥好氧消化,污泥厌氧消化)P207 2.5.4污泥脱水原理及应用(干化场,过滤机,设计要点)P211 2.5.5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污泥的综合利用,污泥的最终处置)P214 2.6流域水污染防治P216 2.6.1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水体的物理性质及危害,无机物污染及危害,有机物污染及危害,病原微生物污染及危害)P216
2.6.2河流水体自净机理(河流水体的自净机理,河流水体的自净模型)P219 2.6.3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内容,水体水质评价,水体水质预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综合管理措施)P222 2.6.4水体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物理净化法,化学净化法,生物净化法,自然净化法)P226 第3章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实践
3.1污水收集与提升P231 3.1.1排水体制的类型及选择(排水体制的类型,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形式,排水体制的选择)P231 3.1.2污水管网水力计算及工程设计(污水管道设计方案的确定,污水管网水力计算,污水管道的设计)P237 3.1.3污水泵站及污泥泵站的工程设计(污水泵站的工程设计,污泥泵站的工程设计)P255 3.2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P267 3.2.1污水处理厂设计水量的确定(生活污水水量的确定,工业废水水量的确定,污水厂设计水量的确定)P267 3.2.2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选择和厂址确定(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选择,污水处理厂厂址确定)P268 3.2.3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原则及竖向设计(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原则,污水处理厂竖向设计)P269 3.2.4污水处理厂水力流程设计原则和方法(水力流程设计原则及规定,水力流程设计计算)P270 3.3处理工艺与构筑物设计(重点)P274 3.3.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程度确定的原则和方法)P275 3.3.2污水一级处理工艺及构筑物设计(格栅,沉砂池,沉淀池)P277 3.3.3污水二级处理工艺及构筑物设计(普通活性污泥法单元的设计,氧化沟工艺处理单元的设计,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单元的设计,AB法工艺处理单元的设计,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单元的设计,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单元的设计,二沉池的设计)P291 3.3.4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工艺、处理技术及设计要点(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及设计要点)P304 3.3.5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内容(污泥处理工艺类型及工艺流程,污泥处理工艺的主要设计内容)P309 3.3.6污泥处理工艺与构筑物设计(污泥浓缩,污泥厌氧消化,污泥脱水)P310 3.4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P318 3.4.1污水及污泥处理流程中的计量和监测仪表(概述,污水处理厂的检测项目与取样,检测仪表的选择,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检测方法与仪表设备)P318 3.4.2污水及污泥处理流程中主要控制回程的选择和设计要点(污水预处理设施,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污泥浓缩池,厌氧消化池,污泥调理过程,脱水机)P326 3.4.3污水处理厂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P330 3.5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设备P332 3.5.1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设备(格栅除污机,除砂与砂水分离设备,表面曝气设备,滗水器)P332 3.5.2污泥处理常用设备(刮泥机,吸泥机,浓缩机,污泥脱水机)P344 3.5.3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设备选型的要点(一般原则,特殊原则)P351 3.5.4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设备材质的选择及防腐处理(一般原则,特殊原则)P 354 3.6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药剂P354 3.6.1污水混凝沉淀所用药剂(混凝剂与絮凝剂的定义,混凝剂与絮凝剂的种类与性能,选择要点)P354 3.6.2污水消毒药剂(药剂种类,选择要点)P357 3.6.3污泥处理所用药剂(污泥调理概述,药剂的种类与性能,选择要点)P357 第4章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践
4.1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介绍主要行业的水质特点、主要处理单元的应用范围)P361 4.1.1废水的分类、来源及特性 P361 4.1.2工业废水处理设计的基本原则、常用方法和应用条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主要工业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和应用条件。P362 4.2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列举了33种物质的处理技术)P367 4.2.1第一类污染物(9种)P368 4.2.2第二类污染物(24种)P374 4.3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和设计方法(9种行业的污染治理技术)P389 4.3.1合成氨工业(执行标准及主要考核指标,主要污染物来源及水质水量,主要处理技术及关键设备)P389 4.3.2石油炼制工业(执行标准及主要考核指标,主要污染物来源,主要处理技术,配套的主要设备)P392 4.3.3焦化废水(执行标准及主要考核指标,主要污染物来源,主要处理技术,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实例)P393 4.3.4煤气生产废水(执行标准及主要考核指标,主要污染物来源,主要处理技术)P394 4.3.5纺织印染(执行标准及主要考核指标,主要污染物来源,主要处理技术)P395 4.3.6电镀废水(执行标准及主要考核指标,主要污染物来源,主要防治技术,配套的主要设备)P398 4.3.7金属表面处理废水(执行标准及主要考核指标,主要污染物来源,主要防治技术,工程实例)P399 4.3.8酿造工业(啤酒、酒精(白酒)、味精)P399 4.3.9造纸、纸浆和纸板生产(造纸制浆,主要污染物来源,主要防治对策与防治技术,主要设备)P403 第5章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实践
5.1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和途径P408 5.1.1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P408 5.1.2污水再生利用的途径(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水,景观水体,农业灌溉,地下回灌,饮用水水源)P408 5.2污水再生利用的处理对象及典型工艺(去除4种污染物,典型工艺介绍了16种)P413
5.2.1污水再生利用的处理目标(有机物,无机物,颗粒状固体,病原微生物)P413 2.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典型工艺(共16种)P414 5.3单元处理工艺及设计要点(详细介绍了6种技术)P417 5.3.1混凝(石灰混凝,铝盐、铁盐除磷,设计要点)P417 5.3.2固液分离(沉淀,澄清,气浮)P419 5.3.3砂滤(设计要点,设计参数)P419 5.3.4活性炭吸附(活性炭的类型,吸附装置,吸附试验,设计要点)P420 5.3.5臭氧氧化(臭氧的制备,臭氧接触装置,设计要点,尾气处置与利用)P422 5.3.6膜分离技术(工艺流程,设计要点,污染指数,膜清洗,预处理)P422 第6章 污水自然净化工程实践
6.1人工构筑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技术P427 6.1.1人工构筑湿地的优越点P427 6.1.2人工构筑湿地的类型与构成P428 6.1.3作用机理与净化效果 P430 6.1.4设计方法(场址选择与土地面积估算,设计参数与技术要求,预处理要求)P432 6.1.5湿地系统的进出水布置与组合系统(湿地系统的进水与出水的布置,湿地系统的组合)P434
6.1.6湿地系统的其他应用(湿地系统处理污泥,湿地系统处理工业废水,湿地系统处理农业废水)P435 6.1.7湿地系统在我国的应用P435 6.2污水土地处理工程技术P436 6.2.1优点和净化机理P436 6.2.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组成 P436 6.2.3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工艺类型(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地表漫流系统,地下渗滤系统,各种污水土地处理工艺类型的比较)P437 6.2.4废水土地处理的限制组分与限制设计参数 P448 6.3污水稳定塘处理工程技术P448 6.3.1稳定塘的类型与特征P448 6.3.2氧化塘(特性,好氧塘设计参数)P449 6.3.3兼性塘(特性,兼性塘设计)P451 6.3.4厌氧塘(特性,厌氧塘设计)P453 6.3.5曝气塘 P454 6.3.6深度处理塘或精制塘P455 6.3.7控制出水塘P455 6.3.8稳定塘影响因素P455 6.3.9稳定塘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P456 6.3.10稳定塘系统的新发展P457 第3篇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基础与实践
第1章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基础
1.1大气污染物的形成P465 1.1.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范围的分类,大气污染的类型,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P465 1.1.2大气污染的分类、特征及危害(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和成因,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及危害)P466 1.2大气污染物扩散(10种主要气象要素、大气扩散模式、大气扩散与厂址选择的关系、烟囱高度)P474 1.2.1主要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能见度,大气稳定度,逆温,地方性风场)P474 1.2.2大气扩散模式(高斯扩散模式,污染物扩散浓度估算)P480 1.2.3大气扩散与厂址选择的关系(选址所需要的气候资料,选址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P487 1.2.4烟囱高度(烟囱高度设计原则,烟囱高度设计方法,烟囱设计应注意的事项)P489 1.3颗粒污染物控制原理P492 1.3.1颗粒污染物成因(来源、分类、成分、形成机理)P492 1.3.2粉尘的物理性质(粒径、粒径分布、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与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黏附性、自燃性和爆炸性)P495 1.3.3除尘装置的性能指标和分类(含尘气体处理量、漏风率、除尘效率、压力损失、除尘器分类)P501 1.3.4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基本结构与分类,影响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效率计算和选型计算)P507 1.3.5过滤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分类,5种类型的袋式除尘器的基本结构,滤料及
其选择原则,除尘效率和过滤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袋式除尘器选型与设计)P523 1.3.6机械式除尘器(重力除尘器,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P547 1.3.7湿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机理,分类,特点,运行维护)P58 1.4气态污染物控制原理P564 1.4.1气态污染物成因与控制(6种气态污染物的成因与控制、燃烧过程中气态污染物的行成与控制)P564 1.4.2气体吸收净化(吸收机理和分类,吸收基本理论,吸收流程,吸收设备的分类和特点,吸收剂选择和基本要求)P570 1.4.3气体吸附净化(吸附机理和分类,吸附设备的分类和结构特点,吸附剂及其选择的基本要求,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吸附剂的再生方法)P579 1.4.4气体燃烧净化(燃烧法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特点)P590 1.4.5气体催化净化(催化反应机理,组成与性能,几种气体催化净化方法及适用范围)P593 1.5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原理P600 1.5.1室内空气质量 P600 1.5.2室内空气污染定义、来源和危害(室内空气污染及污染物,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P600 1.5.3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措施(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技术,室内空气污染的通风控制,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人类活动的控制)P605,第2章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实践
2.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总体设计P610 2.1.1熟悉治理对象的基础情况和要求(大气污染源调查,工程设计依据,项目所在地工程条件)P610 2.1.2总体设计原则(治理项目建设规模确定7条原则,对建设条件的7条基本要求,净化工艺流程确定的11基本原则,技术水平的确定4原则,总图布置的28条技术要求)P612 2.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系统设计P618 2.2.1污染源控制(集气罩分类、结构特点、适用场合,设计原则,外部集气罩排风量的确定)P618 2.2.2净化系统管路设计(系统划分原则,管路的布置)P622 2.2.3风机选型与使用(分类,性能参数,离心式风机命名,风机选型原则与计算,风机性能的特性曲线与运行工作点)P629 2.2.4烟气换热(高温烟气特征,高温烟气性能,高温烟气冷却,低温烟气加热,热平衡及换热计算,高温烟气工况参数的变化与计算)P644 2.2.5烟囱功能设计要求(设计一般规定,构造一般规定,砖烟囱构造规定,单筒式钢混烟囱构造规定,钢烟囱,套筒式和多管式烟囱,烟囱的防腐蚀,烟道)P653 2.2.6净化系统配套辅助设施设计(管道材料与制作安装,管道阀门,泵的选择与选型计算,机械排灰与除灰,气力输送,防腐与涂装,管道与设备保温,高温烟气管道膨胀补偿,管道支吊架,高温烟气管道支架配置与计算,消声,测试孔和采样孔,除尘管道磨损与防磨措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技术措施)P657 2.2.7净化系统相关构筑物的功能和要求(设备基础,风机及泵的基础,风机房,配电室及控制室,设备间)P696 2.2.8净化系统电器及自动控制的内容和要求(一般性要求,对电器设计的要求,自动控制设计的内容和要求)P698 2.3颗粒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P701 2.3.1除尘系统基本构成、设计基本程序和要点(除尘系统基本构成,除尘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设计基本程序
与要点)P701 2.3.2除尘系统风量定义、计算及确定方法(风量的定义,风量的计算,工况风量的确定)P703 2.3.3系统管路风量调整与压力平衡(系统管路风量调整,系统管路压力平衡)P707 2.3.4颗粒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案例 P708 2.3.5除尘器选型要点(除尘器的选择及要点7条,除尘器选型方法和程序,常见除尘器的适用场合)P711 2.4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P714 2.4.1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构成(废气的预处理系统,净化装置主机,处理后产物的处置与利用,处理系统的附属设施,自动控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P714 2.4.2净化系统设计基本程序(净化系统设计的依据,总体设计原则,设计基本程序及内容)P717 2.4.3气态污染物常用净化装置的选型与设计要点(吸收装置的选型与设计要点,吸收装置的选型与设计要点)P720 2.4.4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脱硫方法概述,脱硫工艺流程的确定和设计原则,设计步骤,FGD设计物料衡算的基本方程和方法,FGD能量消耗计算,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设计,其他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其他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简介,脱硫工艺的经济评价)P729 2.4.5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低Nox燃烧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其他烟气脱销技术简介,各种低氮氧化物排放技术的比较)P770 2.4.6其他典型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的净化(含氟废气,含氯、氯化氢废气,硝酸废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机动车尾气,吸收法净化硫化氢废气,恶臭气体,沥青烟气,汞蒸气)P789
第4篇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
第1章 固体废物的分类、污染特性及管理原则
1.1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和环境污染特性P3 1.1.1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P3 1.1.2固体废物环境污染特性(固体废物对环境潜在污染的特点,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P6 1.2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P8 1.2.1固体废物“三化”管理基本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P8 1.2.2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原则 P9 1.2.3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固体废物管理原则(循环再生原则,废物最小化原则)P10 第2章 固体废物特性、分析与采样(含危险废物特性及鉴别)
2.1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特性P13 2.1.1固体废物的物理特性(物理组成,粒径,含水率,容积密度)P13 2.1.2固体废物的化学特性(挥发分,灰分,固定碳,闪火点与燃点,热值,热灼减量,元素成分)P13 2.2固体废物的采样P18 2.2.1采样的代表性(算术平均值,偏差,平均偏差,平均偏差绝对值,标准偏差,差异,平均值之信赖界限)P18 2.2.2固体废物采样方法(从群体中取得适当数量的样品,取得最大物理量的样品)P21 2.2.3不同废物贮存形态的采样方法(大型容器采样法,敞开车辆采样法,贮槽内废物的采样法,废物堆采样法,填埋场采样法)P25 2.3危险废物的特性和鉴别试验方法P25 2.3.1危险废物的特性 P25 2.3.2危险特性的鉴别试验方法(急性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感染性,浸出毒性)P26 第3章 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及中转
3.1固体废物收集方式及分类收集原则P31 3.1.1固体废物收集方式(混合收集,分类收集,定期收集,随时收集)P31 3.1.2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原则(4个原则)P32 3.2固体废物收运系统分析
3.2.1废物收运系统分类(拖曳容器收运系统,固定容器收运系统)P32 3.2.2拖曳容器收运系统分析P34 3.2.3固定容器收运系统分析(机械装载收集车,人工装载车)P36 3.3城市垃圾的搬运、贮存及清运方式P42 3.3.1垃圾产生源的搬运管理(居民住宅区垃圾搬运,商业区与企业单位垃圾搬运)P42 3.3.2贮存管理(贮存设备与清运次数,贮存容器的类型,贮存方式,贮存容器的放置地点,容器设置数量)P43 3.3.3收运车辆(收集车类型,收集车数量配备,收集车劳动力配置)P44 3.3.4收集作业时间P45
3.3.5收集频率P45 3.4固体废物的转运及转运站设置P46 3.4.1转运站分类及配置要求(转运站分类,转运站总体设计配置要求,转运站机械设备配置要求,转运站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P46 3.4.2转运站的选址与总图布置(转运站选址,转运站总图布置)P49 3.4.3转运站工艺设计(卸料平台数量,压缩设备数量,牵引车数量,半拖挂车数量)P50 3.4.4转运站工程实例(转运站主体工程设计,转运站基建及辅助工程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P51 3.5危险废物收集运输的特殊要求P56 3.5.1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P56 3.5.2危险废物的运输P57 第4章 固体废物的压实、破碎和分选技术
4.1固体废物的压实P58 4.1.1压实原理(压实概念,压实程度的度量)P58 4.1.2压实器种类(水平式压实器,三向垂直式压实器,回转式压实器,袋式压实器)P59 4.1.3压实器的选择(装载面的尺寸,循环时间,压面压力,压面的行程,体积排率,压实器与容器匹配)P62 4.2固体废物的破碎P62 4.2.1破碎原理P62 4.2.2破碎机械种类(锤式破碎机,剪切破碎机,压碎式破碎机,鄂式破碎机)P63 4.2.3低温破碎(低温破碎原理和流程,低温破碎的优点,低温破碎的问题)P66 4.2.4湿式破碎(湿式破碎原理和设备,湿式破碎技术的优点和发展现状)P68 4.3固体废物的分选P69 4.3.1分选原理(回收率、效率)P69 4.3.2筛分(概述,筛分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筛分机械)P70 4.3.3重力分选(概述,重力分选的原理,重力分选的方法)P71 4.3.4磁选(磁选原理,磁选设备)P77 4.3.5半湿式选择破碎分选(原理,分选机械,特点)P80
第5章 固体废物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
5.1固化/稳定化的定义及适用范围P82 5.1.1固化/稳定化的定义和技术(固化/稳定化定义,固化/稳定化技术及比较)P82 5.1.2固化/稳定化技术对不同危险废物的适用性P83 5.1.3固化/稳定化技术比较P83 5.1.4固化/稳定化处理的基本要求与质量鉴别指标(基本要求,质量鉴别指标)P85 5.2水泥固化技术P86 5.2.1水泥固化基本理论P86 5.2.2水泥固化的影响因素(5个影响因素)P88 5.2.3水泥固化工艺(外部混合法,容器内混合法,注入法)P90 5.2.4水泥固化技术的应用P91 5.3石灰固化技术P91
5.4塑性材料包容技术P92 5.4.1热固性塑料包容法P92 5.4.2热塑性材料包容法(技术特点,热塑性材料固化技术应用)P92 5.5熔融固化技术P94 5.5.1熔融固化基本原理P94 5.5.2原位熔融固化技术(工艺,应用)P95 5.5.3异地熔融固化技术(燃料源熔融固化技术,电热源熔融固化技术,高温等离子熔融固化技术)P97 5.6自胶结固化技术P101 5.7化学稳定化技术P101 5.7.1化学稳定化技术种类(pH控制技术,氧化/还原电势控制技术,沉淀技术,吸附技术,离子交换技术)P101 5.7.2化学稳定化技术的重要应用和发展前景 P104 第6章 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技术
6.1概述P106 6.2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原理P106 6.2.1基本原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微生物的种类,环境条件)P106 6.2.2好氧生物转换过程P109 6.2.3厌氧生物转换过程(厌氧消化的反应机理,反应途径,环境因素,产气量)P111 6.2.4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P114 6.3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厂的选址和总体设计P114 6.3.1处理厂选址原则(4条)P114 6.3.2处理厂总体设计(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成分特性,处理规模确定,城市垃圾产生量测定与计算)P114 6.3.3处理厂的设计原则(7条)P115 6.3.4设计步骤和要求(设计前期工作,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P116 6.4固体废物好氧堆肥技术P117 6.4.1工艺介绍P117 6.4.2好氧堆肥化原理P118 6.4.3影响好氧堆肥效果的因素(粒度,C/N比,混合和接种,含水率,搅拌和翻动,温度,病原微生物的控制,通风量,pH的控制,腐熟度,恶臭控制,场地面积,处理堆肥的销售)P118 6.4.4堆肥工厂实例分析(工艺简介及主要参数,厂房布置和设置配置,工程建设费用估算)P124 6.5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P129 6.5.1低固体厌氧消化工艺(工艺描述,工艺微生物学,工艺设计考虑事项,设备选择)P129 6.5.2高固体厌氧消化工艺(工艺描述,工艺微生物学,工艺设计考虑事项,工艺选择)P131 6.5.3厌氧消化处理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厌氧消化技术,高固体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组合工艺)P132 6.5.4厌氧消化技术影响因素(有机物组分及含量,温度,pH和碱度,营养物质,抑制物,搅拌)P135 6.5.5厌氧消化处理厂实例分析(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计说明,工程应用的经济性分析)P137 第7章 固体废物热处理技术
7.1概述P144 7.1.1热处理技术种类P144
7.1.2热处理技术特点(优点,缺点)P144 7.2固体废物焚烧技术P145 7.2.1焚烧技术的发展P145 7.2.2焚烧效果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焚烧效果的评价指标,焚烧效果的影响因素)P146 7.2.3主要焚烧参数计算(焚烧烟气量,烟气温度,热量衡算)P149 7.2.4焚烧炉类型及典型焚烧系统的功能设计(机械炉床焚烧炉,旋转窑式焚烧炉,流化床式焚烧炉,模组式固定床焚烧炉)P156 7.2.5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控制(废气组成及其控制标准,粒状污染物控制技术,氮氧化物控制技术,酸性气体控制技术,重金属控制技术,二噁英和呋喃控制技术)P168 7.2.6焚烧产生的残渣与控制(焚烧产生灰渣的种类,焚烧灰渣的收集及输送,焚烧灰渣的处理处置及再利用)P177 7.2.7固体废物焚烧厂的总体设计(生活垃圾焚烧厂总体设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总平面布置实例,危险废物焚烧厂的总体设计,医疗废物焚烧厂总体设计)P180 7.2.8固体废物焚烧厂工程实例(炉排垃圾焚烧工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生活垃圾焚烧实例)P186 7.3固体废物热解技术P195 7.3.1热解技术及其发展概况(热解定义,热解技术发展概况)P195 7.3.2热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热解过程和产物,热解过程影响因素)P196 7.3.3热解工艺分类(按加热方式分类,按热解温度分类)P199 7.3.4固体废物的热解处理技术(回转窑式热解系统,管型炉瞬间热解系统,纯氧高温热解系统)P200 第8章 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
8.1概述P204 8.2填埋处置技术分类P205 8.2.1惰性填埋法P206 8.2.2卫生填埋法(卫生填埋场基本结构,卫生填埋场规模及分类,卫生填埋场防渗结构,卫生填埋场的封场)P209 8.2.3安全填埋法(安全填埋场构造,安全填埋场防渗层结构要求,封场结构要求)P209 8.3填埋场选址及总图设计P211 8.3.1填埋场选址依据、原则及要求(填埋场选址依据,选址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P211 8.3.2填埋场选址步骤P213 8.3.3填埋场总图设计(卫生填埋场主体工程设施,卫生填埋场辅助设施)P214 8.3.4填埋场库容和规模(填埋场总容量,填埋场规模)P216 8.4填埋场防渗系统P217 8.4.1填埋场防渗技术类型(天然防渗,人工防渗)P217 8.4.2填埋场防渗层典型结构(填埋场防渗层典型设计,国外填埋场防渗层的结构设计)P218 8.4.3填埋场防渗层铺装及质量控制(施工前的检查,底层土工布的铺设,防渗膜的铺设,防渗膜的锚固,防渗膜的焊接,防渗膜焊接的质量检查)P220 8.5地表水和地下水控制系统P222 8.5.1地表水控制系统(地表水控制系统的构成,地表水控制标准及要求,地表水排洪系统设计)P222 8.5.2地下水控制系统P229 8.6填埋气体的产生及控制P230
8.6.1填埋气体产生原理及特性(填埋气体产生原理5阶段,填埋气体的组成特性)P230 8.6.2填埋气体产生量(化学计量法,产气速率模型计算法)P232 8.6.3填埋气体的收集和处理(填埋气体收集系统,填埋气体处理和利用)P236 8.7渗滤液的产生及控制P242 8.7.1渗滤液产生量(填埋场水量平衡,渗滤液产生量计算模型)P242 8.7.2渗滤液特性(BOD5/COD比值的变化,NH4-N浓度问题,金属离子问题,其他问题)P245 8.7.3渗滤液处理技术(渗滤液回灌处理,渗滤液的生物处理,渗滤液的物化处理)P247 8.7.4填埋场渗滤液通过防渗层的迁移(填埋场中的水迁移,污染物的迁移方程,填埋场渗滤液渗漏量的计算)P249
+8.8填埋场的作业与管理P251 8.8.1卫生填埋场的作业与管理(填埋分区规划,填埋作业计划,填埋作业技术,压实,覆盖,填埋作业前准备工作,填埋作业后完善工作,卫生填埋工艺装备)P251 8.8.2安全填埋场运行与管理P255 8.9填埋场终场覆盖与场址修复P256 8.9.1终场覆盖P256 8.9.2降水收集与导排P257 8.9.3填埋气体导排与处理P258 8.9.4渗滤液收集与处理P258 8.9.5气体及渗滤液监测井P258 8.9.6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利用P258 8.10填埋场环境保护和监测P259 8.10.1填埋场环境保护措施(废气收集与处理,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噪声控制,臭气控制,保证场内环境质量)P259 8.10.2填埋场环境监测(填埋场渗滤液监测,地下水监测,地表水监测,气体监测)P260 8.11实例1 P260 8.12实例2 P264 第9章 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9.1煤矸石的综合利用P269 9.1.1概述P269 9.1.2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技术(煤矸石制砖,煤矸石生产轻骨料,煤矸石生产空心砌块,煤矸石作原燃料生产水泥,煤矸石作水泥混合材料,煤矸石作筑路和充填材料)P270 9.1.3工程实例(利用煤矸石生产烧结砖,利用煤矸石作为水泥配料)P271 9.2冶金矿山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P275 9.2.1概述(矿山废石的利用,从尾矿中回收有价元素,利用尾砂作建筑材料和井下充填材料)P275 9.2.2工程实例(利用尾矿作井下胶结充填的原料,利用尾矿作水泥熟料矿化剂,利用尾矿砂制作灰砂砖,从尾矿中回收硫精矿)P277 9.3能源工业废物的回收和利用P281 9.3.1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概述,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工程实例)P281 9.3.2锅炉渣综合利用(概述,工程实例)P289 9.4冶金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P292
9.4.1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概述,高炉渣的处理利用技术)P292 9.4.2钢渣的综合利用(概述,钢渣的处理利用技术)P297 9.4.3稀有金属冶炼炼渣的综合利用(概述,稀有金属冶炼渣的综合利用)P300 9.4.4赤泥处理和综合利用(概述,工程实例)P301 9.5化学工业废物的回收和利用P303 9.5.1铬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概述,铬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工程和技术实例)P303 9.5.2电石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概述,工程实例)P310 9.5.3化学石膏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概述,磷石膏的处理利用技术,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磷石膏制硫铵和碳酸钙,磷石膏用于改良土壤)P311 9.5.4废催化剂的处理和回收(废催化剂的来源及特点,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技术,工程实例)P318 第10章 填埋堆体与尾矿库的生态修复
10.1非规范填埋场的治理P322 10.1.1堆体整形(堆体整形的目的,堆体整形的一般设计)P322 10.1.2堆体覆盖(堆体覆盖的目的,覆盖结构设计)P322 10.1.3污染控制及绿化(渗滤液导排与处理,填埋气体导排,填埋场绿化)P323 10.2尾矿库的生态修复工程设计P323 10.2.1基本概念、术语(15个概念)P323 10.2.2生态修复的基本程序(现场环境条件调查,尾矿库调查,土源及其他修复材料可获得性与准备,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及施工,生态修复监测与管理)P323 10.2.3生态修复的常用方法(直接覆土法,无土植被法)P326 10.2.4生态修复的施工方法P326 10.2.5生态修复的注意问题(因地制宜,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生物入侵,尾矿动态生态修复,注重整体景观效果)P327 10.2.6尾矿库生态修复的实例(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全面防止水系污染,无土复垦恢复生态,复垦场地的农业利用并防止食物链污染,复垦设计强化场地利用,尾矿粉尘污染控制,社区发展与公共健康)P327 第5篇 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基础与实践
第1章 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工程基础
1.1噪声与振动的计量和评价P335 1.1.1噪声和振动的计量和评价(声源,声波,声场,频率,波长,声速,声压,频带,声功率,振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P335 1.1.2噪声的计量和评价(级和分贝,声压级,声功率级,振动加速度级,振动级,声压级的叠加、修正和平均,A声级,等效声级,频带声压级,噪声评价数,累积百分声级,混响,混响时间)P342 1.2声源及其特性P357 1.2.1机械噪声源(撞击噪声,激发噪声,摩擦噪声,结构噪声,齿轮噪声,轴承噪声)P357 1.2.2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喷射噪声,涡流噪声,旋转气流噪声,燃烧噪声)P358 1.2.3电磁噪声源(直流电动机的电磁噪声,交流电动机的电磁噪声,变压器的电磁噪声)P360 1.2.4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P361 1.3声波的传播和衰减P361
1.3.1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和衰减(声波方程,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声波的衰减)P361 1.3.2声波的吸收、反射、干涉及衍射(声波的吸收,声波的反射、折射、透射,声波的干涉,声波的衍射)P370 1.4噪声和振动的测量分析P375 1.4.1基本测量仪器(声级计,滤波器)P375 1.4.2噪声测量(环境噪声测量,工业企业噪声测量,环境噪声测量注意事项)P379 1.4.3振动测量(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振源测量方法)P385 1.5噪声污染防治工程原理P387 1.5.1吸声降噪(吸声材料及其应用,吸声材料的基本类型,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房间平均吸声系数和吸声量,表示材料吸声特性的其他量)P387 1.5.2隔声降噪(空气声隔离,撞击声的隔离)P394 1.5.3消声降噪(消声器的分类和特征,消声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消声器声学性能的评价,消声器空气动力性能的评价,消声器测量方法)P400 1.6振动污染防治工程原理P404 1.6.1振动隔离的基本原理(隔振措施分类,隔振原理,隔振效果的评价、提高隔振效率的原则)P405 1.6.2阻尼减震的基本原理P410 第2章 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实践
2.1吸声降噪工程P415 2.1.1多孔吸声材料(多孔材料吸声机理,多孔材料的应用及其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P415 2.1.2共振吸声结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薄膜共振吸声结构,单腔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P420 2.1.3吸声降噪(吸声降噪机理,室内声场分析,典型室内声场和专用声学实验室,吸声降噪效果的估算,吸声降噪的设计原则与程序)P428 2.2隔声降噪工程P434 2.2.1单层壁的隔声(单层壁的隔声频率特性,隔声量和质量定律,吻合效应,典型单层壁的隔声量)P434 2.2.2双层壁的隔声P440 2.2.3多层复合结构的隔声(附加弹性面层的复合壁,多层复合壁,薄板阻尼)P443 2.2.4管道隔声P446 2.2.5组合间壁的隔声及孔、缝隙对隔声的影响(组合间壁隔声,孔和缝隙对隔声的影响)P448 2.2.6隔声设计的基本模型P450 2.2.7隔声罩的设计和应用(隔声罩的设计,隔声罩的结构)P453 2.2.8隔声间的设计和应用(隔声间的设计,隔声间的结构和应用)P455 2.2.9隔声窗(隔声窗的设计,隔声窗的结构和应用)P457 2.2.10声屏障(户外声屏障,室内声屏障)P460 2.3消声降噪工程P464 2.3.1阻性消声器(阻性消声器的分类,阻性消声器消声原理和消声值的估算方法,上限失效频率及控制,阻性消声器的设计)P464 2.3.2扩张室消声器(消声原理及分类,扩张室消声器消声量的计算,扩张室消声器的设计)P471 2.3.3共振腔式消声器(消声原理及分类,共振腔消声器的设计)P479 2.3.4阻抗复合式消声器P483
2.3.5微穿孔板消声器P484 2.3.6高压排气消声器(节流降压消声器,小孔喷注消声器,多孔扩散消声器)P485 2.3.7干涉型消声器和有源消声器(干涉型消声器,有源消声器)P489 2.4隔振工程P491 2.4.1常用隔振器的分类(橡胶隔振器,弹簧隔振器,隔振垫,弹性吊架)P491 2.4.2隔振应用技术(隔振设计的原则和适用情况,隔振设计的步骤,隔振器材的选择)P498 2.4.3阻尼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技术(阻尼材料,影响阻尼材料性能的因素,阻尼基本结构及其应用,阻尼减振技术的工程应用)P505 2.5噪声和振动控制系统设计P511 2.5.1噪声控制的基本方法(噪声控制系统,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措施,接受者防护措施)P511 2.5.2噪声控制的基本程序P517
第3章 主要电磁污染源及其特性
3.1电磁场基本原理P521 3.1.1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位,电偶极子,高斯通量定理,静电场的基本方程,镜像法,电容,部分电容,电声能量)P521 3.1.2恒定电场(电流密度与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电导与电阻的计算)P538 3.1.3恒定磁场(磁通密度与比奥—萨伐尔定律,磁通连续性定理,磁场中的媒质,安培环路定律,矢量磁位,镜像法,电感,磁场能量)P548 3.1.4时变电磁场(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组,广义波动方程,集肤效应,地上架空工频交流长直导线的电磁场)P557 3.1.5电磁辐射与射频电磁场(电磁辐射,射频电磁场)P565 3.2电磁耦合途径P570 3.2.1辐射耦合P570 3.2.2传导耦合P573 3.2.3电感应耦合P574 3.2.4磁感应耦合P575 3.3大环境中的电磁污染P576 3.3.1电磁发射系统的电磁辐射与污染P576 3.3.2电力系统的电磁污染(电晕放电和间隙放电,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力线路对平行接近的通信线路的危险影响)P581 3.3.3电气化铁道产生的电磁污染P588 3.4电磁污染的主要危害P590 3.4.1电磁辐射对信号接收的干扰P590 3.4.2强电系统对弱电系统的干扰和危险影响P591 3.4.3空间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P592
第4章 电磁污染防治基本方法
4.1场强测量方法P595 4.1.1电磁环境测量仪器(电磁环境测量仪器,电磁污染源监测方法)P595 4.1.2工频电场测量(测试设备,电场强度的测量)P599 4.1.3工频磁场测量(工频磁场测量仪表,测量方法,影响磁场测量准确度的因素)P602 4.1.4无线电干扰测量(无线电干扰的测定,测试注意事项,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P603 4.1.5高频信号场强测量(高频电场强度的测定,高频磁场强度的测定,使用仪器注意事项)P607 4.2电磁环境管理法规P608 4.3电磁环境评价标准P609 4.3.1电磁辐射标准制定的原则与依据(制定标准的基础与要求,制定标准的依据,各国标准的差异性)P610 4.3.2ICNRP关于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的限值(基本限值,参照水平,接触和感应电流的参照水平)P611 4.3.3我国关于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的限值(9个标准)P615 4.3.4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电磁辐射防护限值,对电磁辐射源的管理)P619 4.3.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P623 4.4电磁污染防治基本方法P622 4.4.1电磁污染防治概述(控制电磁污染源,控制电磁污染途径,被污染对象的防护)P623 4.4.2电磁屏蔽(电磁屏蔽的基本概念,屏蔽的基本原理,完整屏蔽体屏蔽效能的计算,不完整或非实壁屏蔽的影响,屏蔽体设计原则,专门的屏蔽无件及接缝屏蔽保证技术)P624 4.4.3 接地技术(接地的概念及功能,设备的安全接地,搭接)P619 4.4.4其他抗干扰措施(电磁干扰滤波,电磁干扰隔离装置,浪涌保护元件及装置,吸收屏蔽,安全防护服)P622 4.4.5各类危害的防护措施与控制技术(电磁辐射生理危害的控制技术,线路干扰的抑制技术,电磁对燃料危害的预防措施,高压电力系统的电磁污染防治基本措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对通信线路的电磁影响基本防护措施)P623
计算题位置
例题2-3-1 P24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例题2-3-2 P251 污水管道设计实例 例题2-3-3 P262 水泵的计算 例题2-3-4 P280 求沉砂池各部分尺寸 例题2-3-5 P282 求曝气沉砂池的各部分尺寸 例题2-3-6 P286 求沉淀池各部分尺寸 例题2-3-7 P290 设计辐流式沉淀池
例题2-3-8 P292 求普通推流式鼓风曝气池的有关数据 例题2-3-9 P303 例题2-3-10 P312 例题2-3-11 P315 例题3-1-1 P478 例题3-1-2 P484 例题3-1-3 P486 例题3-1-4 P486 例题3-1-5 P487 例题3-1-6 P503 例题3-1-7 P504 例题3-1-8 P505 例题3-1-9 P506 例题3-1-10 P506 例题3-1-11 P521 例题3-1-12 P547 例题3-1-13 P551 例题3-1-14 P555 例题3-1-15 P556 例题3-2-1 P622 例题3-2-2 P626 例题3-2-3 P636 例题3-2-4 P649 例题3-2-5 P651 例题3-2-6 P724 例题3-2-7 P725 例题3-2-8 P727 设计高负荷生物滤池和旋转布水器 设计重力浓缩池 计算消化池池体
求气温直减率及判断当时的大气稳定度状况 求烟气抬升高度及有效源高度
估算冬季阴天下风向距烟囱500米处SO2的地面上浓度 求该气象条件下SO2最大着地浓度及其出现的距离 计算阴天的白天SO2的最大着地浓度及其出现的距离 计算该除尘器净化该种粉尘的分级效率 计算该除尘器的分级效率和全效率 求该除尘器净化该粉尘所能达到的全效率 求两个除尘器串联能否达到净化要求
求净化后的粉尘浓度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计算该除尘器所需极板面积、电场断面积、通道数和电场长度 求布袋除尘器中布袋的数目 设计符合要求的重力沉降室
计算旋风除尘器的分级效率和总效率 计算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计算该集气罩的排风量 对一通风除尘系统进行设计计算 通风机的命名
确定所需的冷却面积及每排的长度
某电炉烟气用室外空气冷却,计算需要的冷却空气量 计算固定床吸附器的直径、高度和吸附剂用量
用活性炭吸附器回收废气中所含的三氯乙烯,求固定吸附床高度试设计一套活性炭吸附装置
例题4-2-1 P19 测废物某性质,确定在95%信赖系数下该性质的范围 例题4-2-2 P22 采用“系统随机采样法”,第四次采样的采样编号是多少 例题4-2-3 P25 评估数据在95%可信度下,该性质值能否介于平均值的5%以内 例题4-3-1 P36 计算每天能清运的垃圾容器的数量及实际工作时间 例题4-3-2 P38 确定MRF距离商业区的最大距离
例题4-3-3 P41 计算垃圾收集车的大小,并比较不同收运系统所需的工作量 例题4-6-1 P110 计算氧化1000kg有机固体废物的需氧量
例题4-6-2 P113 例题4-6-3 P120 例题4-6-4 P123 例题4-6-5 P124 例题4-6-6 P137 例题4-7-1 P152 例题4-7-2 P155 例题4-8-1 P244 例题5-1-1 P344 例题5-1-2 P345 例题5-1-3 P346 例题5-1-4 P347 例题5-1-5 P350 例题5-1-6 P356 例题5-2-1 P503 例题5-2-2 P503
计算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单位重量填埋废物的理论产气量 确定混合废物的比例以使C/N比达到最佳值 动态密闭型堆肥法的通风量计算 堆肥工厂实例分析 厌氧消化处理厂实例分析 固废焚烧,求烟气量及燃烧温度
求垃圾的低位发热量,废气产率及燃烧温度 一垃圾填埋场,计算平均浸出水量和最大浸出水量 求5个声压级的总声压级 查表求2个声压级之和 查表求多个声压级之和 能量平均法计算平均声压级
由倍频程噪声频谱,求噪声源的A声级 求250Hz和4000Hz的混响时间
【环保专业毕业设计】推荐阅读:
环保专业知识考题05-08
环保专业考试大纲08-29
电厂环保专业实习报告06-20
环保专业求职自我鉴定10-03
环保类专业的职业规划分析08-30
环保设计08-25
景观环保设计07-15
环保节能设计09-20
节能环保设计06-17
绿色环保设计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