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2024-10-11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共7篇)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篇1

IP实验步骤 基本实验步骤

(1)收获细胞,加入适量细胞IP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或者4?裂解30min,12,000g离心30 min后取上清;(2)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 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将1μg相应的抗体和10-50 μl protein A/G-beads加入到细胞裂解液,4?C缓慢摇晃孵育过夜;(3)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C 以3,000 g速度离心5 min,将protein A/G-beads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protein A/G-beads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 加样缓冲液,沸水煮10分钟;(4)SDS-PAGE, Western blotting或进行质谱分析。

一、样品处理: 免疫沉淀实验成功与否,第一步处理样品非常关键。免疫沉淀实验本质上是处于天然构象状态的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而样品处理的质量决定了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抗原的质量,浓度以及抗原是否处于天然构象状态。所以制备高质量的样品以用于后续的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对免疫沉淀实验是否成功非常关键。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要控制所有操作尽量在冰上或者4?完成外,最为关键的是裂解液的成份。

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样品一般是原代培养细胞裂解液或者细胞系裂解液。我们以常用的RIPA裂解液为例(主要含有pH7.4左右的离子缓冲液,接近生理浓度下的NaCl,一定比例的去垢剂和甘油以及各类蛋白酶抑制剂等)来说明其各主要成份的用途,进而帮助我们如何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和不同的蛋白质特性来选择最佳的裂解液。

a(缓冲液:离子缓冲液常采用pH7.4的Hepes或者Tris-Cl。b(NaCl浓度一般习惯用150 mM,这主要是因为150 mM接近生理浓度,不会破坏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细胞内部的NaCl浓度并不是均一的,局部NaCl的浓度可以低到50 mM,150 mM的NaCl有可能会破坏这个区域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因此裂解液配方最佳的NaCl浓度要视所分析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而定。

c(甘油由于其粘性,可以对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一般添加10%的甘油有助于稳定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d(裂解液中的去垢剂可以裂解细胞质膜,也同时破坏了许多细胞器的膜,从而释放了其中储存的许多蛋白酶。而由于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去垢剂作用比较温和,因此蛋白酶的活性大部分得以保存。还有一部分蛋白酶来自胞质中,主要由于其抑制蛋白或者其活性抑制环境受到改变后从而恢复了蛋白酶活性。因此,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对于防止目的蛋白的降解从而完成免疫沉淀实验非常关键。一般主要通过添加EDTA抑制金属蛋白酶,通过Protease Cocktail(多种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可以抑制蛋白酶。

e(去垢剂对于免疫沉淀实验尤其是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不同的去垢剂种类和不同的去垢剂浓度主要通过影响以下三个因素来影响免疫沉淀效果:-细胞质/器膜的通透性:因为许多目的蛋白都定位在细胞器中,所以必须先将这些蛋白释放出来,抗体才能与之反应。

-膜蛋白的释放:许多膜蛋白的构象对去垢剂种类和浓度非常敏感,因此针对这类蛋白的免疫沉淀实验,需要谨慎地尝试多种去垢剂以及不同浓度。

-蛋白相互作用:不同去垢剂对不同性质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影响程度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蛋白的特性进行分析选择去垢剂种类和浓度。而由于何种去垢剂适应作用于何种蛋白质现在很难精准预测,所以一个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具体实验筛选合适的去垢剂种类和浓度。

二、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

裂解细胞,离心并去除不可溶的膜组份后,上清可以储存在-80?保存3个月,但最好能够使用新鲜制备的细胞裂解液上清去进行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实验。抗体可以先加入上清中与样品孵育数小时后再加入Protein A或者G beads孵育过夜,也可以同时加入抗体和Protein A或者G beads孵育过夜。一般选择1mg总蛋白(1mg/ml)对应添加1 ug抗体,最高可以添加至5 ug抗体,过多的抗体会产生假阳性。这个步骤中关键因素在于选择合适的阴性对照。一般选用加同样量的IgG,但更为妥当的方法是选择针对胞内其它无关目的蛋白的一抗做对照。例如,做膜蛋白A的免疫沉淀,选择膜蛋白B来做阴性对照,只要确认二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而做胞质可溶性蛋白C的免疫沉淀,则选择另外一个可溶性蛋白D来做阴性对照。同时,为避免Protein A或者G beads有(非)特异性吸附从而造成免疫沉淀实验结果的假阳性,一般在加入目的蛋白抗体之前,预先将Protein A或者G beads与细胞裂解液孵育数小时,然后取上清用于后续的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

同时,Protein A或者G beads对不同类型的抗体亲和力不同,结合一抗的种属和Ig亚型,选择合适的Protein A或者G beads也是决定免疫沉淀实验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推荐使用Protein A和Protein G beads的混合物,这样可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而且省去了许多选择的烦恼。

三、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洗涤: 除了选择特异性好的抗体以及选择合适的阴性对照外,去除免疫沉淀实验非特异性的一个办法是对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进行多次洗涤。一般洗涤缓冲液使用和裂解液一样的配方,但去除甘油,以减少由于甘油的粘性带来的非特异性吸附。针对不同的实验要求,还可以通过更改NaCl的浓度以及去垢剂的比例,种类来达到去除非特异性吸附的效果。例如,针对单纯的免疫沉淀而非免疫共沉淀实验或者虽然是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但蛋白质之间的结合比较牢靠,可以考虑使用低浓度(0.2-0.5%)的SDS洗涤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这样可以去除绝大部分非特异性相互作用。

四、鉴定

免疫沉淀实验用途非常广泛(见IP: Q&A),而且基于最基本的免疫沉淀实验衍生出了许多免疫沉淀相关实验手段(比如免疫共沉淀,染色质免疫沉淀和RNA-蛋白免疫沉淀),因此,免疫沉淀实验的鉴定方法主要视实验目的而定。

我们在本手册中主要简单概述常见的免疫沉淀之后的WB检测需要注意的实验环节。由于

免疫沉淀实验使用目的蛋白抗体加Protein A/G beads与样品孵育,因此在最后离心获得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后,eppendorf管中主要含有抗体,目的蛋白,Protein A/G beads以及一些其它非特异性作用蛋白。其中,抗体和目的蛋白以及Protein A/G beads三者之间是以非共价健结合在一起,只有Protein A/G与agarose beads是共价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最后经过添加含巯基乙醇的加样缓冲液以及煮沸变性并离心出去Protein A/G beads后,eppendorf管只有抗体和目的蛋白以及少量非特异性吸附蛋白。这样SDS-PAGE中就含有目的蛋白和抗体二种蛋白,由于加样缓冲液中含有巯基乙醇从而导致抗体的重链与轻链之间的二硫键被破坏从而使得抗体分子变成重链分子(55KD)和轻链分子(25KD)。因此,WB显色反应中除了能检测到目的蛋白外,如果所使用的二抗与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抗体分子属于同一种属的话,还能检测到重链和轻链分子。通常用于免疫沉淀的抗体量非常大(1ug),所以当目的蛋白的大小接近重链或者轻链分子时,重链或者轻链分子的WB信号常常由于信号过强而导致影响对目的蛋白的WB结果判断。

针对上述情况,通常有二种解决办法: a(选择不同种属的抗体分别进行免疫沉淀实验和WB实验,这样再选择一个种属交叉反应比较弱或者无种属交叉反应的二抗进行WB实验,就可以大大减弱重链和轻链分子的WB信号。

b(使用交联剂将抗体和Protein A/G beads交联,然后通过添加不含巯基乙醇的加样缓冲液处理目的蛋白-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最后离心去除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上清中只留下目的蛋白。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原理

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tein A/G"特异性地结合到抗体(免疫球

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开发出来的方法。目前多用protein A/G预先结合在argarose beads上,使之

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G就能达到吸附抗原的目的。通过低速离心,可以从含有目的抗原的溶液中将目的抗原与其它抗原分离。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是确定两种蛋白质是否在生理条件下有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来。如果用蛋白质X的抗体免疫沉淀X,那么与X在体内结合的蛋白质Y也能沉淀下来。这种方法常用于测定两种目标蛋白质是否在体内结合;也可用于确定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新的作用蛋白。

白与蛋白 寻找新的 经由免疫共沉淀然后通过质谱或者的相互 相互作用 WB鉴定新的相互作用蛋白 作用 蛋白

验证目的 经由免疫共沉淀然后通过使用待测 蛋白和 蛋白 待测蛋白 的抗体进行WB实验可以确定目的蛋 是否有 白

相互作用 和待测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 通过对经由免疫共沉淀而得到的DNA 片段进行PCR实验可以获得DNA片研究蛋白与DNA的动态作用 段的序列信息以及目的蛋白与DNA 之间的动态作用信息

通过使用针对组蛋白不同修饰位点的研究蛋白 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去检测

染色质 与DNA 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 组蛋白的不同修饰状态和目的基因启

免疫沉淀 的相互 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动子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从而研究作用 组蛋白修饰与目的基因表达之间的关

基于CHIP的原理发展出来的RIP 研究蛋白与RNA的相互作用(RNA-IP)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目的蛋 白与RNA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

我该选择什么样的抗体做免疫沉淀,免疫共沉淀和RNA免疫沉淀以及染色质免疫沉淀, 在所有免疫沉淀相关实验中,抗原的起始浓度相对其它免疫相关实验(WB和IF等)要低得多,所以对抗体的亲和力相对其它实验(WB和IF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使用高亲和力的抗体去进行免疫沉淀相关实验。同时,由于免疫沉淀相关实验主要是在生理条件性进行,所以需要抗体识别蛋白的天然表面构象,因此选择的抗体其针对的抗原决定蔟需要暴露在蛋白表面。这些因素对制备能成功应用于IP实验的抗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a(用于免疫的蛋白抗原其构象需要尽量接近目的蛋白的天然构象或者用于免疫的多肽尽量暴露在目的蛋白的表面。获得接近天然构象的蛋白抗原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有天然提取,原核表达重组蛋白以及真核表达重组蛋白三种方式。这其中,就蛋白构象角度而言,天然提取是最佳途径,但这种方法受材料来源限制和纯化方法复杂等多因素影响,一般很少采用。原核表达因为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最为受欢迎,但其受表达环境与大部分蛋白天然存在环境差别巨大,构象失真情况严重,抗原的构象质量有严重问题。大规模瞬时真核表达是近期新兴的表

达系统,具有表达环境接近天然,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是获取具有天然构象蛋白抗原的首选工具。

b(亲和力要比普通的抗体应用要求高得多。多克隆抗体由于可以结合目的抗原的多个抗原决定簇,所以在亲和力方面是首选。但考虑到特异性,获得单克隆抗体群是更好的选择。具体优缺点总结如下表。

单克隆抗体群(由一个免疫原产生的多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个单克隆抗体混合物)抗体抗原作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极佳极佳 极佳 用信号强度 或者极弱)通常很好,但有时会极佳(由于选择可以进行IP且没有交特异性 极佳,但有时会有交叉反应 有非特异性相互作用 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亲和力高(由于抗体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由于选择可以进可以与目的蛋白的多特异性好,且可以无限量供优点 行IP且没有交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个抗原决定蔟相互作应 隆抗体群)用)需要筛选亲和力高的抗体;能够筛选得到的符合条件的单克隆并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很缺点 抗原表位可能会被相互作不多,所以单克隆抗体群也就不容易获难去除 用蛋白遮蔽 得

免疫沉淀效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极佳极佳(由于选择可以进行IP且没有交极佳(由于亲和力高)果 或者极弱)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和抗通常很好,但有时非免疫共沉淀原表位是否被相互作用蛋极佳(由于选择可以成功进行IP且没特异性相互作用会带效果 白遮蔽决定(极佳或者极有交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来假阳性 弱)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和抗

通常很好,但有时非原表位是否被遮蔽或者以染色质免疫极佳(由于选择可以成功进行IP且没特异性相互作用会带及抗原表位是否被交联实沉淀效果 有交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来假阳性 验所破坏决定(极佳或者极

弱)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篇2

关键词:加涅,九个步骤教学法,学习积极性

20世纪60年代, 加涅 (RobertMillsGagne) 在吸收信息加工模型及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内部心理阶段的基础上, 形成了新的学习论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论——九大教学事件。这九大教学事件又称为九个教学步骤教学法,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对象的学习积极性。按照以上九个教学事件顺序展开的教学是根据教学对象的思维逻辑所进行的学习外部条件的设计。其内容包括: (1) 引起注意。 (2) 激发与学习相关的记忆。 (3) 告知学习目标。 (4) 呈现于学习目标相关的内容。 (5) 提供按部就班的引导。 (6) 引发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练习。 (7) 针对练习的表现提供反馈。 (8) 评估学习成果。 (9) 举一反三。这九个教学阶段又可以分为教学初期, 教学中期和教学后期三个部分。教学前期包括九个步骤中的前三个步骤:引起注意, 学习记忆和学习目标的建立。教学中期对应的是四五六步骤:呈现学习焦点, 按部就班的引导和学习目标达成练习。教学后期部分是与最后三个步骤联系在一起的:测试正确学习行为, 评估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和举一反三。九个教学步骤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和反思的依据, 并非一成不变逐步实施, 而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将其归结在不同的教学部分灵活应用。

《股票基本面分析》属于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第二章内容。因为股票基本面分析是影响买卖决策和最终导致当前股价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通过基本面分析来了解市场状况是本章重点掌握内容。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学校金融事务专业一年级的学生, 整体来说财经理论知识薄弱, 以直觉思维为主, 将理论问题转化为实践能力较弱, 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持续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所以笔者计划将加涅的九个步骤教学法运用至教学设计中, 以提高教学对象的学习积极性。

1 《股票基本面分析》教学前期设计

(1) 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古烟和孝说:“即使是最有效的传播者, 传播最有效的信息, 如果不考虑接收方面的态度及条件, 也不能获得最大的效能。”注意是学习的开始, 也决定了学习者接受的范围和性质。引起注意实质上是外在刺激启动视觉记忆。学生在课前已经按照组别参加了模拟炒股, 每组本金相同, 但炒股收益有高有低。首先笔者公布了本课的评价标准:获胜的组别会获得额外的本金作为投资奖励。然后利用多媒体打出了巴菲特的人物图像, 并引用了巴菲特的三句投资理念来提出问题:股神投资的金科玉律代表了可以影响股票的涨跌起伏的哪些因素?这时投资本金的奖励, 股神有趣的投资理念, 加上发人深省、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 将注意力集中至课堂内容中。

(2) 接下来的教学设计则目的是激发相关的学习记忆, 为迎接相关的学习做准备。学生们采取抢答方式来回答刚才的提问。实质上是复习影响股票的涨跌起伏的基本因素。答对的组别给予本金奖励。问题答案就是早前学习相关的股票基本面分析因素,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积极思考, 把从属技能发展到理论层面。也便于学习内容在长期记忆库中存储。

(3) 教学前期设计还包括告知学生的学习目标, 使之进入期望状态。笔者首先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是召开证券公司晨会, 每个小组成立一家证券营业部。其次介绍了证券公司晨会的内容和形式, 使学生了解活动内涵, 体会职业内容。并且说明了晨会人员的构成情况。最后布置学生的角色为证券营销人员, 使其理解角色内容。

这样具有层次化的教学前期设计在引起学生注意后, 激发学生的相关学习记忆, 并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明了学习的方法和结果, 以免学生在学习中迷失方向, 这无疑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

2 《股票基本面分析》教学中期设计

(1) 呈现教学内容在所有类型的教学中都不可缺少, 否则学习行为无从发生。教学内容是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刺激物, 是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呈现教学内容先将大块内容细分为小块信息, 并组织小块信息成为有意义的学习阶段。然后解释学习内容, 示范应用原理, 聚集学习者的关注。笔者将作为学生活动的证券公司晨会流程分为三个环节:咨询解读, 投资建议和模拟营销。呈现的晨会内容实质上是将股票基本面分析内容分解为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这样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体会学习任务。

(2) 提供引导阶段, 可以是将图像比喻解释抽象化概念, 引用反例个案说明使用原则, 也可以利用经验进行提示。在第一环节咨询解读中, 笔者利用冯小刚吐糟使华谊股价暴跌的案例引导学生总结影响股价波动的原因。接着设置当前经济行业和企业热点情景, 使学生了解当前经济行业和企业热点, 并依据股票基本面分析, 对资讯进行解读, 为完成接下来岗位任务打下基础。

(3) 引发强化练习的学习目标是确认学习效果, 利用重复正确的学习行为来提高学习的效果。引发强化练习包括晨会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在第二环节投资建议中, 各组在咨询解读基础上, 依照股票基本面分析以专业术语向客户提出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学生完全进入模拟证券营销人员角色, 结合经济行业和企业相关新闻报道和股票行情, 编辑面向客户的投资建议。第三阶段模拟营销中, 学生角色扮演证券营销人员与客户, 根据投资建议观点, 在设置的证券公司中户室、银行驻点和电话营销等情景下进行岗位体验, 并模拟营销。教师根据完成质量给予投资奖励。通过岗位体验能使学生完成股票基本分析的应用, 熟悉证券销售岗位工作, 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创造性地、独立地、参与性地、负责地完成任务, 灵活运用股票基本面分析。

3 《股票基本面分析》教学后期设计

(1) 提供反馈是指将学生展现学习行为之后, 教学必须提供学生学习行为正确性或正确程度的反馈。反馈包括针对性的反馈和及时的反馈, 从而辅助学习内容。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行为时, 未必就表示他已经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 因为靠短时记忆学到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 就难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 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反馈, 加强对正确反应的记忆。本课教学设计中的反馈贯穿全部学习过程, 就是投资奖励, 通过额外的奖励使学生可以将本金应用到下一阶段的模拟投资中。

(2) 评估学习成果是指评估学习者在无任何辅助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完成的投资建议和情景营销后, 模拟投资所选择的板块和股票, 并根据模拟系统真实检验学习成果。如果模拟投资盈利, 则评估成果则是正面的。

(3) 举一反三指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记忆规律掌握所学知识, 触类旁通。笔者在本次教学设计的最后演示日本海啸引发“股市海啸”:日本地震引发海啸, 海啸造成核泄漏, 抢盐防辐射, 核电板块大跌盐业股大涨四幅漫画来总结归纳影响股价变动的其他因素, 从而提高学生股票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总之, 加涅的九个步骤教学法是一种有序的教学过程, 当然并非不可一成不变, 但是按照顺序的教学设计成功应用的可能性最大, 并符合受教育者的思维逻辑。但是动态的课堂是变化的, 在有效教学中应按照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彭丽.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及其新发展[J].教学与管理, 2008, (10) .

学案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步骤 篇3

1.问题要素。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蕴涵有效提问的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索的自学提纲。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链。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科学、新颖、灵活、恰当,富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体现一定的层次和梯度。

2.情境要素。教师要依据学习内容,把握学习环节,适时地、恰当地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或介绍背景知识,或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有效的体态动作,或借助各种多媒体工具等,创造出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

3.教法与学法要素。好的学案不但要设计教师如何教,更要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师应从教材和学情出发,在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方面动脑筋、下工夫,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导教、导学、导测功能。

4.多媒体工具使用要素。广泛而正确地使用多媒体工具,特别是现代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枯燥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变“少、慢、差、费”的低效教学为“多、快、好、省”的高效教学。教师应既注意多样性、综合性,又注意适度性、恰当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充分发挥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的作用。

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研读教材。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师授业解惑的媒介,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确立三维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对知识进行拓展、创新。必要时还可提出策略和方法,供学生共同交流和讨论,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2.分析学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教师在熟悉、把握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哪些问题是学生最感兴趣的。(2)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年龄、生活阅历等,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些困难仅靠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是无法解决的,教师要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和掌握。(3)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4)处理突发问题的对策。对于在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突然性问题和学生在讨论合作交流中可能产生争论的焦点问题等,教师应当事先设想好解决方法。

3.优化资源。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只要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对信息加以甄别、筛选、加工,对学案设计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反思的基础上,借助教学用书,参考名家设计,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案设计,通过对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与探究,真正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把它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上。

4.集体研讨。同学科组教师对各自设计的学案要进行研讨、交流、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合作备课的作用与优势。具体做法是,每周确定一名主备人,同组确定同一课题,先由主备人写出合作备课的说课稿,设计出学案的初稿。在合作备课时,主备人进行说课,同学科的教师针对说课内容及学案初稿进行研讨,发表各自的见解,确定教学的设计与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及能力训练题的量、面、难易度等,分析内容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进一步完善并最终形成学案。(摘自《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4期)

□责任编辑:邓园生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篇4

1 基本检查法

现在惯用的耳、目、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对病畜直接检查, 既是基本检查法。包括问、视、触、叩、测温等。条件较好的地方, 配有辅助的特殊检验法, 如化验室常规检查、动物试验等。直接检查法貌似陈旧、粗糙、简陋。但真正动用起来, 想达到心手相应、应付自如, 却是不容易的事, 需要反复实践, 积累经验并且在理论上钻研提高。认识来源于实践, 正确的诊断治疗方案来源于对病畜的调查研究, 利用直接的优势抓住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材料。有条不紊地进行问诊、视诊、触诊、嗅诊和测温等。

(1) 问诊。了解病畜初期情况, 找出是原发病或是继发病及其病原病因的线索。

(2) 视诊。中医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 视诊是了解病畜全部情况, 即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后, 要注意病畜的年龄体况、神经系统活动所表现出精神外貌、状况异常姿势行为。如:破伤风病、狂犬病、伪狂犬病[1]、醋酮病、膝盖骨脱位并等, 当时可确诊。腹痛病虽不能直接定为某种胃肠病, 但也是几种胃肠病的主症。如:中医所说“蹇唇似笑冷伤脾, 口吐清涎胃冷虚打尾伸腰痛可知, 回头观腹肠中痛, 鼻脓腥臭肺经亏”, 观看病畜大小便情况, 诊断泌尿系统病, 消化系统病也有重大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 心与小肠, 肝与胆, 脾与胃, 肾与膀胱”, 意思是说肺与大肠同时病, 则说明此病难医, 愈后不良。其他以此类推, 了解了这些对病的轻重愈后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 触诊。触诊是利用手掌手指手背甚至直接感觉, 检查患畜各部情况, 判定其温度、硬度、疼痛、形状、声响、活动和弹性、脉搏检查等, 有些病当时可确诊, 触诊对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有重大作用。

(4) 嗅诊。该法虽然应用不广, 对呼吸出带臭的气味, 判定为呼吸系统疾病[2];带烂苹果味, 判定为酮体病;排粪带酸臭味, 判定为肠内容物含碳水化合物较多发酵所致。反刍食团, 有逼人不能忍的特殊味, 判定为患前胃迟缓病等, 较准确可靠。

(5) 叩诊, 嗅诊。是借助于简单的器械搜集与病情有关的资料, 它是直接检测循环呼吸系统新陈代谢等功能好坏, 可以显示出病不同阶段机体机能演变情况。也是愈后的依据。

(6) 测温。一般说器官有炎症或有传染、原虫病、体温均偏高, 未经治疗体温自降愈后不良, 低于常温的病, 愈后也不好。

总之, 运用对病畜的调查、观察、检查, 在临床实践中搜集丰富合乎实际的各项资料, 并客观描述和记载才有可能建立正确的诊断。

2 诊断步骤

2.1 初步诊断

把搜集的症状综合起来, 加以具体分析, 去伪存真再进行推理判断, 这是抽象的思维进行认识疾病本质的过程, 症状不同判断也不同, 症状虽同但轻重程度呈现的时机不同, 各种和个体差异, 其重要性也不一样。因此, 对症状必须仔细思考, 才能正确认症, 作出正确的诊断。

2.2 区别症状

分清主次, 从畜体组织结构所发生的量变、质变以判断疾病的存在。这些变化情况成为症状, 随着疾病的演变, 症状有规律的呈现, 这些症状有的表现明显, 突然出现;有的不明显甚至不显, 只要细致地观察, 按步骤检查可以找出线索。症状的分类方法很多, 如故有症状与偶然症状、功能症状与解剖症状。原发症状与继发症状前驱症状与后遗症状等, 一般分类如下。

(1) 示病症状。表现其特有, 并且其他疾病从不出现的症状, 如听诊心脏有拍水音, 即可判定为创伤性心囊炎。马来因点眼呈阳性反应, 即为马鼻疽病。

(2) 局部症状。常在病畜某器官或组织表现明显的局部反应, 即为局部症状。如患畜采食时, 常吐出嚼过的食物, 表现为牙齿病。关节有炎症显跛行。

(3) 一般症状或全身症状。家畜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解下的统一体, 并且与环境保持相对平衡关系, 一旦发生病变, 不是某一局部发病, 而是整个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反应。任何疾病可能出现全身倦怠、精神萎顿、食欲减少、体温升高、脉搏变换等。此种变化的症状, 虽不能作为确诊病的根据材料, 但全身症状的有无轻重变化等, 对于病势轻重病的种类性质、病程愈后等的判断, 均可提供有力的参考。

(4) 症候群。有些症状同时或相继出现而又相互联系, 这就是症候群, 也称综合症。如病畜疲劳、咳嗽、呼吸困难、心脏收缩期杂音、出现腹水或肺水肿, 继而导致心脏衰竭。在各种症状中, 示病症状、局部症状、症候群三者有决定诊断意义。全身症状可作为判定病情轻重愈后的参考。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应进行区别, 主次是相对的, 对不同的病期、个体, 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如病畜处于极危险期, 则注意全身症状的变化, 是否将死亡处于病的明显期, 则注意示病症状。查明症状原因, 对患畜诊断何种病, 还要确定其发病的原因及其性质, 就要从问诊调查了解, 结合生理与病理知识而加以判定。

2.3 找出症状的相关性

机体是统一的整体, 各器官组织是密切相关的, 临床上根据疾病出现时间的先后, 而且区别原发病与继发病[3,4]。总之, 把所搜集到的资料和症状进行归纳整理, 分清主次, 查明原因, 分析其相互关系, 作出正确诊断。临床诊断采用方法是推理判断法。运用步骤是先用鉴别症状, 后用论证症状。此2种诊断思维方法是结合交错运用的, 在疾病的早期缺示病症状, 仅根据病的某一或几个主要症状提出相似的疾病, 这就是鉴别诊断法。对简单易认的疾病, 即从起病情况、临床症状、检查结果、疾病经过治疗效果等, 找出完全符合某一疾病的论据, 这就是论证诊断法。愈后判断是对疾病的时间及其转归提出相应的看法, 这不仅是畜主最关心的事, 对于兽医临床人员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有了正确的愈后判断, 可作为判定防治措施的参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初步诊断是正确的, 必须通过防治实践效果来验证。实践论证, 初步诊断是正确的, 此初步才变成最后的诊断。总之,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有基础知识丰富经验和高度智力的一种科学技术, 通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就是兽医临床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黄忠森, 王强, 孙跃进.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制[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S1) :20-23.

[2]胡恒龙, 王强, 左瑞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制[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S1) :29-33.

[3]张雯雯.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2 (1) :25-27.

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 篇5

一、扫整体。明轮廓

阅读赏析古诗,首先要对诗歌的整体进行扫描,初步明确轮廓。一看标题。因标题常起统领或暗示的作用,帮助读者了解诗歌内容的指向或由来。它透露出很多信息,往往通过某一个词可以判断诗的类别:如送别诗、咏物诗、怀古诗、讽喻诗、恋乡思亲诗、边塞烽火诗、借物说理诗等;有时还点明时令,如“桃、李、梅、燕、荷、菊、霜、雪”等。二看作者。诗的作者大多数为大家所熟知。基本上了解了诗人的风格是豪放派、婉约派,还是山水田园派、边塞战争派以及诗人的身世历程,仕途命运的逆顺等。三看小序或注释,有些诗歌的前面有小序,后面附有注释,千万不可忽视,它实际上暗示许多信息,有助于把握主题,挖掘思想内容。如杜甫的《春望》,诗后注释为:此诗写于唐“安史之乱”,京城长安陷落之后。问诗末句写诗人“搔头”的细节,表现诗人怎样的心绪和情感?可以由注释联想到“安史之乱”给国家、民族、百姓带来的灾难,表达出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深深忧虑和牵挂。四看题干,如阅读柳宗元的《江雪》,结合诗人朝廷受贬,政治上受排挤,“孤舟”“独钓”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题干实际上已作了明确提示,所以答案可整合成:作者虽遭贬,但决不向险恶妥协的孤傲的性格以及永保自己的节操和政治理想的品格。

二、找诗眼,抓意象

“诗眼”是诗中最传神的一个词。有时在题目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在诗中虽没露面,但全诗无处不流露出无限的喜悦之情。又如李清照的词《醉花阴》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是全篇的“眼”,画龙点睛,形象地概括出全词的意境,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特征。“意象”是诗歌中的形象思维,是作者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有机结合。

诗歌中的景、物、事、声、色等都是艺术形象的代表。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由于“柳”与“留”谐音,故后人以折“柳”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及其《塞下曲》中的“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又如陆游《钗头风》中的“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不同的意象在诗人笔下有不同的含义,如“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俗,常常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实际上,燕子并不是“误人寻常百姓家”,只是房子的主人变换了,不再是东晋王导、谢安等大贵族了,这样,借燕子这一意象,既暗示了乌农巷昔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又如“梅花”迎寒开放、美丽脱俗,是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的象征;“菊花”欺霜傲雪、清丽淡雅,不与群芳争列,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质的象征;“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常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三、善联想。组画面

诗歌鉴赏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跳跃性十分强,读者可以跨越时空和区域界限,将表面看似不相关,而实际有密切联系的意象有机地组成一幅完整而美妙的画面。如王驾的《雨晴》,诗人并没有描写邻家小院的景色,但绘出了“蜂蝶纷纷过墙去”的实景,试想邻家小院内若无花红柳绿,那“蜂蝶”岂能“过墙去”?这样就会让读者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的画面,连路人“我”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那些爱花如命的蜂蝶呢!

如问李白的《子夜吴歌》一、二句描绘了什么画面?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前句的意象“月”是背景,后句的意象“捣衣声”是主体,二者共同组成了一幅画面,使读者想象到万户妇人之所以能在夜晚捣衣,就足以证明月光之皎洁。再借助诗的下联进一步联想,“秋风”和“玉关”则是妇人们“捣衣”的原因:亲人在玉门关戍边,不能不令家人牵肠挂肚,加上秋风阵阵,寒冬将至,怎不让人担心远在北方的亲人身无寒衣呢?由此答案得出:诗的一、二句描绘出了皎洁的月光下远近起伏不断的捣衣声,于冬寒将近之际,为戍边的亲人准备寒衣的画面。其作用也就不言而喻:此画面为下联的“玉关情”作了解释说明,并为全诗描写了环境,渲染了气氛。

四、品风格。辨手法

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一般是相对而言: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敦实,精练简洁与缜密细腻,含蓄隐晦与平白明了,尖锐犀利与清淡平和,委婉沉郁与豪爽热烈。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一种清新明丽之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运用白描,不加修饰,直接铺叙,这是一种平淡质朴之美。又如杜甫描写燕子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两个“斜”字准确而生动,真正捕捉到燕子翻飞的形态,不仅于“斜”字之中见飞,而且于飞的形象中见神,这是简洁而又缜密之美。

诗歌中的艺术手法。亦称艺术技巧或表现手法。这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一步,每年高考几乎都涉及到这一内容。“写景抒情”是诗歌创作中最常见的手法。“写景”,从描写角度上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时正侧结合,有时明暗相应;从用笔上看,有工笔(细笔)和白描(粗笔),所谓“工笔”,是以精雕细琢,重彩浓墨的笔触加以渲染,以突出形象,所谓“白描”,是以极其简洁精练的笔墨,不加任何渲染烘托。很粗放地勾勒出鲜明的形象,如贺之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从描写的内容上看,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又多样化,有动景,有静景,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抒情”,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也有很多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咏物抒怀等。而“借景抒情”一般有四类: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衷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诗歌中的表现手法还很多,如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铺垫),方式方面的反衬与对比等。而“反衬”和“对比”又有不同,“反衬”采用相反、相对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以突出被衬托的一方;“对比”是把两个相互对立矛盾的事物并举出来进行比较,以突出双方各自的差异。还有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就是前面有意设置疑问,悬而不答,以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思考,诗末一言中的,画龙点睛;同时还应注意“赋、比、兴”,用典、象征、渲染等手法以及比喻、夸张、拟人、借代、互文、通感等各类修辞手法。

这里还需强调一点,“表现手法”不同于“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即“语言形式”,是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语言表达形式,它和“表现手法”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应区别开来。

五、挖意境。掘情感

谈会计分析的基本程序与步骤 篇6

【关键词】 会计分析目的方法程序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析的具体步骤和程序,是由分析人员根据分析目的、分析方法和特定分析对象而具体设计的。通常,会计分析的基本程序或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分析目的

会计分析通常会借助于会计报表来进行,其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不同的目的。例如,企业短期投资者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便于作短期投资决策;企业长期投资者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则着重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为长期行为提供决策依据;股东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获悉企业的经营业绩、获利能力、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等因素,这些因素对股票价值的高低具有重大的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检讨其得失,并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注册会计师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以独立超然的地位,采用合理的方法与程序,明确指明企业所提供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表达某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税务机关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査核纳税义务人是否如实申报有关税收等。

正是由于企业财务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关心公司财务状况时是有所侧重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分析目的是什么,信息使用者希望获取的是些什么样的信息,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还是与目标相关的信息,然后才能决定是进行全面的会计分析,还是进行某一专题的会计分析等。确定了分析的目的和所采取的形式之后,才能详细制定分析计划,包括分析目的、分析要求、组织分工、进度安排、资料依据以及确定分析评价的标准等。

2. 搜集分析资料

企业会计分析所需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财务会计报告等内部核算资料。企业在会计期间编制的、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附注等。内部会计核算资料还包括各项计划、预算、定额资料,日常收集积累的历史资料,以及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各种足以说明情况和原因的第一手资料。

2.2注册会计师查账验证报告。注册会计师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及一般公认会计原则,采用必要的查账验证程序,对企业会计报表予以验证后,应提出査账验证报告,对验证后的会计报表表示意见。会计报表分析者、银行、其他贷款机构及投资人等,对于注册会计师所提出的查账验证报告一般是比较信任的。因为注册会计师必须在查账验证报告中表示,对验证后的企业会计报表是否公允、是否合理必须发表审计意见。

2.3企业的会计政策。企业的会计政策是指该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所根据的各项会计原理、原则与方法,以及对这些原理、原则与方法的特殊应用。

2.4其他途径取得的有关资料。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进行会计分析的主要资料来源,但为了全面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还需要搜集其他资料,如市场前景、产销情况、员工构成、技术开发,以及预测、计划、定额和标准等资料。有些资料可以来源于专业性机构,如投资咨询服务机构、行业性协会、证券交易所等;有关企业预算、计划、总结、规划的材料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当年度生产经营与未来展望的评价等,均可作为会计分析的必要补充资料。

2.5调査核实所获得的资料。有些原始资料是粗糙的、零碎的、表象的、感性的,甚至是有错的,所以需要经过核实,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任何分析方法都只能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指明方向,而不能代替调查研究。要确定影响财务活动及其财务成果优劣高低的具体原因,并据以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措施来改进工作,必须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把数量分析所得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判断。

3. 选择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服从于分析目的,应当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往往需要用到回归分析法;对流动性的分析,往往需要用到比率分析法;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往往需要用到因素分析法等。

会计分析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运用时应当注意科学性和完整性。例如,对收入增长额、增长率分析可运用对比分析法,收人增长速度分析可运用趋势分析法,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收人的比重、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应收账款账龄及其比重分析可运用结构分析法,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分析可运用比率分析法,收人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可运用平衡分析法等等。

4. 进行分析计算

根据所掌握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特别是采用一定的财务指标,进行指标计算,然后根据计算得出的指标,层层分解和辨析。比如,在进行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时,要找出指标之间的差距,分析差距形成的原因;在进行未来趋势预测时,就要在指标计算的基础上,剔除其中隐含的非正常因素,从而对未来趋势作出判断。

5. 撰写分析报告

会计分析报告是会计分析工作的总结,也是会计分析的最后步骤。它将会计分析对象、分析目的、分析程序、分析评价及提出的改进建议以书面形式表示出来。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利用会计分析报告接受信息,例如上市公司每隔半年要在报纸上公开披露财务信息。

会计分析报告首先要求数据确凿。尤其是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必须经过专业性中介机构审查验证,出具书面意见,保证其审查验证文件的内容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且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司的全体发起人或者董事也应承担连带责任。其次观点鲜明。是就是,非就非,避免模棱两可的结论。再者要求语言朴素。应当尽可能让缺乏专业知识的使用者读懂专业性很强的分析报告,这是分析者应当努力做到的事。为此,分析报告应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用简洁的数据说明问题,作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分析报告具有可读性,只有这样,分析的观点与结论才能对决策更有用。

在会计分析报告中,还应当对分析时期、分析过程、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依据作出交代,对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作出概括,同时还应当对分析资料、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作出说明,如有必要,还可以提示分析报告内含的风险。当然,对于不同利益关系人、不同的分析目的、不同的数据范围,会计分析的内容可以有所区别,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并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程序,也不存在惟一的通用分析标准或模式,有些分析问题还可以是一个研究和探索的过程。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篇7

一、设计思路

考虑到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紧张, 并兼顾各种版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编排特点, 我们将此块内容整合为一个课时, 主要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练习药品的取用、学习玻璃仪器的洗涤等。对于有关物质的加热、连接仪器装置等基本操作, 则适时穿插在后续的“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等分组实验中。

本节课中, 注重教给学生一些实验基本操作韵语 (教师自编) , 寓教于乐, 化枯燥为生动, 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重视利用图文并茂的投影介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规范性, 以及不遵守化学实验规则的危害性, 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实验室纪律, 同时多媒体的辅助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注重通过示范操作、学生演练、问题讨论、总结归纳等教学形式,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化学仪器, 规范地进行基本操作, 从而突出主体地位,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习了一些基本操作后, 还及时安排了“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分组实验, 既巩固已学的基本操作, 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注意从日常生活习惯延伸到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使得课堂内外连成一体,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实验结束, 安排学生整理实验用品, 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洗涤玻璃仪器的技巧, 又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

习题演练是巩固知识的桥梁, 是阶段建构的跳板, 因此在课后作业中可安排学生适当演练一些实验习题, 以训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并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知识现状, 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牢记化学实验室规则, 知道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 认识9种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 (3) 初步学会使用试管、药匙、镊子、胶头滴管、量筒等仪器。 (4) 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 (5) 初步养成“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如实记录”的实验习惯。

三、教学过程

[引言]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做实验, 今天我们就走进化学实验室, 认识一些重要的化学仪器, 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

[板书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过渡]我们第一次进入化学实验室, 首先应熟悉实验室的布局, 知道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这是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认识化学实验室

[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室的环境, 知道电源的位置, 会灵活开启自来水龙头, 知道废液缸和水池使用的注意事项, 记住灭火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投影]“化学实验室规则”, 并适时穿插一些规范操作、违反规则的图片或视频。

[小结并板书]遵守纪律, 注意安全;爱惜仪器, 节约药品;收拾桌面, 保持整洁。

2.常见的化学仪器

[投影]按类别逐一显示以下化学仪器:

(1)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 (盛放固体药品) 、细口瓶和滴瓶 (盛放液体药品) 、集气瓶 (盛放气体) 、茶色试剂瓶 (盛放见光易分解的药品) 。

(2) 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4) 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它们底面积较大, 受热时须垫上石棉网) 。

(5) 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等。

(6) 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和量杯等。

(7) 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和胶头滴管等。

(8) 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铁架台 (含有铁圈或铁夹) 、试管夹、坩埚钳等。

(9) 能盛装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

(10) 能盛装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等。

(11) 分离及加液的仪器: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找一找]伴随上述投影画面, 要求学生及时从实验台上找出对应的9种常见化学仪器 (试管、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滴瓶和配套的胶头滴管、铁架台、烧杯、量筒、集气瓶) 。

[介绍]9种常见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 (如试管常做反应容器、酒精灯用来加热等) 。

[板书]认识9种常见的化学仪器。

3.药品的取用

[讲述]药品取用的规则;并适时投影操作韵语。

[投影]药品多有腐蚀性, 使用严格按规定;不摸不尝防中毒, 扇气入鼻闻气味;未说用量要少取, 液取一二固盖底;用剩药品别乱丢, 指定容器中回收。

[板书]三不、节约、回收。

(1) 固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盛有固体药品的广口瓶。

[介绍]广口瓶的特点是瓶口相对较大。广口瓶的磨砂部位在瓶颈的内壁, 这样便于跟磨砂的瓶塞严密吻合 (集气瓶的磨砂部位则在瓶口表面, 这便于跟磨砂的玻璃片相互吻合) , 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因为取用 (或回收) 固体药品都要借助镊子、药匙等工具, 而固体药品一般没有挥发性, 所以为方便取用, 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广口瓶里。同样的道理, 家中的米桶、盐罐子、固体调料瓶等都是大口的容器 (可适时投影图片) 。

[演示]教师取块状的大理石加入试管里, 并适时投影操作韵语。

[投影]块状药品镊子夹, 绝对不能手来拿;一横二放三慢竖, 药品自动向底滑。

[板书]一横二放三慢竖。

[练习]学生将2~3粒的锌加入试管里, 教师巡视、指导。

[演示]教师将碳酸钠粉末送入试管里, 并适时投影操作韵语。

[投影]粉末药品药匙取, 也可倒在纸槽里;一斜二送三直立, 药品落入试管底。

[板书]一斜二送三直立。

[练习]学生将少许碳酸钠粉末加入试管里, 教师巡视、参与。

(2) 液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盛有液体药品的细口瓶, 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磨砂部位。

[介绍]细口瓶的特点是瓶口相对较小, 因为取用 (或回收) 液体药品大多是直接倾倒, 而液体药品又极易挥发, 所以它一般保存在细口瓶里, 这样既防止挥发, 也便于取用。同样的道理, 家中的油瓶、酱油壶、酒瓶子、花露水瓶等也都是细口的容器 (可适时投影图片) 。

[演示]教师向试管里倒水 (最好是有色的水, 下同) , 并适时投影操作韵语。

[投影]瓶塞先倒放, 标签要向上;两口紧密靠, 液体缓慢倒;倒完盖瓶塞, 瓶回签向外。

[板书]倾倒液体:倒放、向上、紧靠、缓倒。

[讲述]生活中的一些习惯, 如打开锅盖、茶杯盖、油壶盖子等, 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一致的, 都应该倒放, 以防止灰尘沾到盖子上, 进而带入饭菜、茶水中。

[练习]学生向试管里倾倒水, 教师巡视、纠正。

[过渡]如果取少量的液体, 无需直接倾倒, 可以使用胶头滴管。

[展示]滴瓶和配套的胶头滴管及多用胶头滴管。

[演示]教师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水, 并适时投影操作韵语。

[投影]轻捏胶头排空气, 松开两指吸液体;夹持滴管悬空滴, 用完插回原瓶里;滴管若是多用的, 用前用后清水洗。

[板书]滴加液体:轻捏、吸液、悬空、下滴。

[练习]学生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水, 并数一数1 mL水的大约滴数 (约20滴) 。

[过渡]我们常需要取用较多的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一般不用托盘天平称量, 而是用量筒量取, 这样操作比称量方便一些。

[演示]教师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并适时投影操作韵语。

[投影]根据用量定规格, 量筒平放实验桌;先倒后滴至刻度, 读数平视凹低处, 俯大仰小数离谱。

[板书]使用量筒:平放、平视。

[练习]学生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教师巡视、参与、纠正。

4.尝试实验

[过渡]下面同学们利用刚才学会的实验基本操作, 做两个化学实验。

[分组实验]向刚才加有锌粒的试管里, 倾倒少量的稀硫酸, 一会儿将燃着的火柴移到试管口;向刚才加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里滴加稀盐酸, 然后将燃着的火柴放到试管口。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并及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释疑。实验结束学生汇报。

[板书]做实验:规范操作, 如实记录。

5.整理实验用品

[过渡]做实验时, 桌面必须整洁, 仪器必须干净, 因此每一次实验结束我们都要及时整理实验用品, 认真清洗玻璃仪器。

[演示]玻璃仪器的洗涤, 并适时投影操作韵语。

[投影]废液先倒完, 注水反复涮;附物不易洗, 刷子上下移。

[练习]学生整理实验用品, 刷洗玻璃仪器, 教师巡视、指导。

[结课]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师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6.布置作业

(1) 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报告和实验习题。

上一篇:传统薪酬理论的困惑的论文下一篇:问诊总结华西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