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2024-06-28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通用15篇)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识别危险化学用品的标志,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掌握过滤、蒸发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组实验、整理反思等方式,锻炼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体验化学实验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以及化学的环境友好思想。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安全问题、良好的实验操作 难点:良好的实验操作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图片展示:金刚石、石墨、C60 介绍:组成元素都是碳,但性质却各异。

比如,C60的特性1.延展性比钢强100倍 ;2.能导电,导电性比铜强,重量只有铜的六分之一

回顾历史:C60的发现和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取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为小朋友制一个氢气球

创设情境:1.实验时发现稀硫酸用完了,如何正确稀释浓硫酸;2.稀释过程中不小心把少量浓硫酸滴在手上,怎么办

展示:制备氢气的实验改进措施——增加一个带小孔的塑料隔板

进一步引导提出:做实验时药品的“按需取用”和“最少量”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对产生的氢气进行综合利用: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展示:实验装置

提问引导:1.可燃性气体使用的注意事项;2.实验开始时,先通H2一会儿再加热的原因;3.为何装有CuO的试管口需稍微向下倾斜;4.酒精灯的使用5.试管为何要预热

归纳强调:1.化学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这是实验顺利进行和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2.确保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展示:氯酸钾制氧气的错误实验装置

创设情境:有同学想用H2O2分解的方法制备氧气,希望回收利用上述实验中的二氧化锰,如何分离提纯

提问引导: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原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归纳小结:分离提纯时,常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先考虑物理方法,后考虑化学方法;体现简单易操作原则

实例分析:如何从实验残留固体中分离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教师巡视,指导,实时拍照

ppt展示所拍的照片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板书。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2

一、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方向指南

1. 实验目的的层次性

实验室“以废铜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硫酸铜晶体”, 其理想目标是用一定量的废铜等原料, 在较短的时间内, 制得质量更多、纯度更高的无水硫酸铜晶体.

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一般都有几个操作步骤, 每一步操作又都有其实验目的, 每一步实验操作的设计, 都必须围绕怎样以较快的速度, 制得更多、更纯的无水硫酸铜, 因此, 实验设计的子目的必须最终服务于实验总目的.

上述观念将在下面实验操作方案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

2. 实验目的实现的途径

实验目的实现的途径本质上是实验设计问题, 也就是通过选择适当的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并通过设计和控制最佳的实验条件, 实现各步骤的实验子目的, 最终实现实验总目的.

二、化学原理是实验化学的理论依据

1. 化学原理的内容

化学原理服务于实验目的, 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及其变化规律、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原理、化学平衡原理等.

理论上, 下列由铜制备硫酸铜的基本反应都可以作为本实验的反应原理.

2. 化学原理的选择

化学原理的选择依据是原料的利用率与价格、反应速率的快慢、反应对环境的影响、操作是否简单可行等, 有时还要考虑课堂教学目标. 以上制备硫酸铜的原理中, “ ( 1) ”的硫酸利用率低、反应耗能多、产物SO2对空气污染较大, 具有明显的缺陷; “ ( 2) ”操作简单易行, 但产物NO2对空气污染较大; “ ( 3) ”原料利用率高、对空气无污染, 但反应时间长, 在实验室完成较为困难. 我们选择“ ( 2) ”作为基本反应原理, 并具体描述如下.

【原理】铜属于不活泼金属, 和稀硫酸不能直接反应制备硫酸铜, 可加入较强的氧化剂浓硝酸, 发生的反应为: Cu + H2SO4 + 2HNO3= CuSO4+ 2NO2↑ + 2H2O.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 在0 ~ 100℃范围内, 硝酸铜的溶解度均大于硫酸铜溶解度, 因此将溶液蒸发浓缩可析出硫酸铜晶体的粗产品.

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三、操作方案是实验完成的有力保障

1. 将化学实验原理转化为实验基本步骤

化学实验方案就是用化学实验的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作计划.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 实验方案中实验步骤就是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 根据前面选择的化学原理, 我们将本实验的基本步骤设计如下:

2. 通过条件控制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化学实验中通常要控制的条件有: 浓度、温度、催化剂、酸碱度等. 控制实验条件的目的有的是为了控制反应速率; 有的是为了控制反应进行的限度; 也有是为通过控制实验变量, 探究复杂化学现象的本质等. 本实验的“条件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更纯的硫酸铜晶体.

3. 实验操作及其结果可通过视觉识别

实验设计时实验操作及其操作结果必须具有可视性, 要有明显的现象让我们能够对其进行判断并完成后续操作.

例如, 上述实验操作步骤 ( 3) 和 ( 4) 都包含了“停止加热”的时点判断, 步骤 ( 3) 中停止加热的实验现象为“将CuSO4溶液加热蒸发至有晶膜出现”, 步骤 ( 4) 中停止加热的实验现象为“粗产品恰好溶解”.

4. 绿色安全是实验肩负的第一责任

“绿色”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 充分利用资源, 采用无毒、无害的试剂, 而且反应过程不产生污染, 实现“零排放”.“安全”问题则可以从实验室中试剂的存放、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废气 ( 液、渣) 的处理等方面考虑, 主要包括: 火灾、爆炸、暴沸、污染、倒吸、腐蚀等.

从绿色安全的角度看, 利用化学反应“Cu + H2SO4+ 2HNO3 = CuSO4+ 2NO2↑ + 2H2O”制取硫酸铜会产生污染, 实验室可采用碱性溶液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NO2; 而工业上则一般采用将铜在空气中氧化, 再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

由于, 数量化表述或推演事物及其属性使我们能够更深刻更清晰地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 因此, 定量测定是实验拓展的趋势之一. 此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增加两个定量问题的设计实验: 测定硫酸铜晶体的产率、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含量.

高中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篇3

一、分清实验的类型

化学实验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两种,定性实验就是根据某种物质的性质鉴定该物质的存在与否。定量实验是测定某种物质的各种成分的含量。在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定性实验比较多,像制取某种物质,物质鉴别、鉴定、推断,物质性质检验,实验操作顺序或装置排列顺序的连接,分离混合物或从混合物中提取某物质。定性要求能排除其他的干扰并有明显的现象;定量实验遇到的比较少,主要像测定物质的纯度,确定物质的组成(某化合物的定量组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测定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测定某些中学化学常用计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等),定量实验要求准确地测定物质的量。

二、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1.提出实验研究课题(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求是实验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实验设计前,必须对实验的目的要求相当明确。

2.确定实验原理。要求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主要是从原理合理、操作简单、原料易得且利用率高、无污染而确定(选择或拟出)实验原理的。

3.选择实验用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合理选择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4.设计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选用的实验仪器和用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并绘制或识别相应的实验装置图。

5.观察现象和数据。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过程,预测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现实验目的将要记录哪些数据等。

6.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7.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根据题目所要求的实验目的,对实验所采取的原理、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作出优与劣、好与坏等的分析和评判,并在评价的基础上作出改进。

三、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这是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它指设计实验原理、操作顺序、操作方法等时,必须与化学理论知识以及化学实验方法论相一致。如验证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不能直接加入硝酸银溶液,因为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不是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必须先加入强碱水溶液或强碱的醇溶液使卤素原子变成卤素离子,再加入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沉淀的颜色。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设计实验时,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在实施时切实可行,而且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实验方法等在现行的条件下能够满足。

3.简约性原则。这是指化学实验的设计要尽可能地采用简单的装置或方法,用较少的步骤及实验药品,在较短的时间内来完成实验的原则。

4.安全性原则。这是指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需要点燃可燃性气体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防治发生爆炸;需要用到有毒气体的反应,最后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可燃性气体的点燃,氯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四、实验操作的一般步骤

1.连接组装仪器,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先使仪器和大气不再直接相通,然后形成气压差,再根据现象能保持压差的,气密性良好。

3.装入药品进行实验。这一步需要认真观察现象,需要测量数据的要进行几次求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4.拆卸装置,需要注意防止发生倒吸,像用排水制备气体的装置需要先从水中撤出导气管再撤酒精灯。

总之,掌握科学的方法,充分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遵循上述实验设计的各个方面,运用严谨精密的语言,实验设计会成为你在高中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创造性学习的源泉。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4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三化学第一章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三化学第一章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1学案设计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知识梳理:

化学是一门以____ __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__________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_____ __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____ ____,掌握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________ ______。

2、了解___________ ____。

例如: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或用H2、CO还原Fe2O3、CuO之前要。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性物质要远离。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O等)时,应在 中进行。

在使用酒精灯时,有几点要注意: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酒精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④不慎碰倒起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⑤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3、掌握_______________。包括___ ___和___ ___的使用、____ __、_________等。

4、重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稀释浓H2SO4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边加边搅拌。

D.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分离:将 中各物质通过 变化或 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物质的提纯:把 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 的过程.(注意两者的区别。)

1、过滤和蒸发

粗盐中常含有不溶性的 和可溶性的、以及 等。

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1)过滤

A.定义:过滤是把 分离的一种方法。B.所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C.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

三靠:;。

(2)蒸发

A.所用仪器: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B.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__ ___(填是或不是)比较纯的氯化钠,用___________证明有无杂质存在。

SO42-离子检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 和。

要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以及可溶性的硫酸盐,应如何操作:

杂质 加入试剂 化学方程式

可溶性的硫酸盐 a.CaCl2 b.MgCl2 c.要除去以上杂质,但又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上述试剂加入顺序合理的是()

A.b c a B.a b c C.a c b D.b a c

课下作业: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烧杯或烧瓶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B.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应将试纸浸入溶液中

C.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药品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D.如果某溶液中滴加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2.观察右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是:

A.0.5mL B.1.5mL C.1.6mL D.1.7mL

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液体,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

A.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 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

4.下列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

A.试管 B.坩埚 C.蒸发皿 D.烧杯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的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6.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塞塞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7.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8.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的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 正确地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②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试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10.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的 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⑤②④③①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①④②⑤③

11.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 _ ___④____ __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因为。

(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____ ____。

(5)在进行第②③④步操作时,要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 ___ _______。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5

本关系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

4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并能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函数的化简与证明.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求值(知一求二);(2)化简三角函数式;(3)证明三角恒等式.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明了如何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3.通过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使学生养成探究、分析的习惯,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树立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课本的三个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课本的三个公式的推导及应用.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回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然后引导学生先计算后观察以下各题的结果,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教师点拨学生能否用定义给予证明,由此展开新课.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sin60sin135

(1)sin90°+cos90°;(2)sin30°+cos30°;(3);(4).cos60cos135222

2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问题一:

在以下两个等式中的角是否都可以是任意角?若不能,角α应受什么影响?

sin2α+cos2α=1(等式1).sina=tanα(等式2).α≠kπ+,k∈Z cosa2

应用示例

例1 已知sinα=4,并且α是第二象限的角,求cosα,tanα的值.5

例2 已知cosα=8

17,求sinα,tanα的值.变式训练

已知cosα≠0,用cosα表示sinα、tanα.例3 求证:cosx

1sinx1sinx

cos.例4 化简-sin2440.变式训练

化简:-2sin40cos40

课堂小结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借助具体几何体直观感知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2.从运动的观点初步认识点、线、面之间的生成关系和位置关系 3.借助长方体,直观感知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4、通过作图和制作模型培养学生空间立体感

不容易想象的各个元素及其位置关系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常见集合体直观演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立体感。

【重点】从运动的观点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生成关系和位置关系

【难点】通过几何体的直观图观察其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异面直线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3—5页,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几何体?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2.如何检验一个面是平面的一部分? 3.平面是如何用图形及符号表示的?

4.感受“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的过程.5.如何画出长方体?长方体如何表示? 6.长方体中的线线、线面、面面分别有哪些位置关系?

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自己寻找答案,提高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典型例题】

例1(1)画出两个平行平面;

(2)画出两个垂直平面.分析:引导学生画出直观图,目的培养其空间立体感,并且使学生直观感知面面位置关系。注意平面的画法和平面的特性。通常用一个平行四边形表示一个平面。并且引导学生分析平面分空间成几部分的问题。

练习:两个平面可将空间分成()

D1A.5部分

B.4部分

C.3部分

D.3部分或4部分 例2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指出:(1)与平面BB1C1C平行的直线;(2)与平面ABCD垂直的直线和平面;

A(3)直线B1D1与平面ABCD的位置关系,并作简要说明。

分析:长方体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模型,让学生通过长方体中的点线面 直观感知空间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使用几何体模型认识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习惯。

C1A1B1D B

C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板面就是一个平面

B.不同形状的图形表示不同的平面 C.几何中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D.有的平面厚,有的平面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点运动形成的轨迹是直线

(2)直线平行运动形成的轨迹是平面

(3)曲线运动形成的轨迹是曲面

(4)矩形平行运动形成的轨迹是长方体 A.0

B.1

C.2

D.3 3.正方体的面所在的平面将空间分成_____________部分。4.画图表示:

(1)直线在平面内;(2)直线与平面平行;(3)直线与平面相交;(4)直线与平面垂直。

5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4,AD3,AA12.(1)与直线AA1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直线有哪些?(2)求线段AC1的长(要求说明原因)

自助餐:.三个平面可将空间分成几部分?并用图形来表示各种情况。小结:

1、从静止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认识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2、通过长方体模型认识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异面直线。

3、平面分空间成几部分问题:两个平面将空间分成3或4部分,三个平面将空间分成4、6、7、8部分。

板书设计:

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例1

一、基本元素:点、线、面

二、运动生成关系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2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7

1 . 1 羽毛球运动的锻炼意义

羽毛球运动是上下肢协调运动项目,在羽毛球运动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需要不断地挥舞、弯曲、旋转和伸展,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需要剧烈而长期的活动,这样就产生了羽毛球运动的挥拍、击打、移动、弓箭步等各个具体动作。长期进行羽毛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呼吸水平,使人体心肺功能得到提升,耐久能力得到开发,形成对人体系统性、全面性的锻炼效果,因此,羽毛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地认可,并成为大众性运动和全民健身项目。

1 . 2 羽毛球运动的教学价值

羽毛球运动是当前体育课程体系中核心的项目,只要有简易的场地和基本的球与球拍就可以进行羽毛球运动的教学,当前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很多高校将羽毛球运动列为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推行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课程。羽毛球运动在身体素质上可以实现对大学生运动、灵敏、协调等素质的提升,可以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发展学生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也已在情感培养上发展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拼搏精神,达到系统性、全面性地实现对学生的发展促进,正因为如此,羽毛球运动在高等教育领域正在进一步扩大,并因其教学价值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

2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2 . 1 羽毛球运动的握拍技术

握拍技术可以根据手与球拍的关系细化为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两种,正手握拍的要领是虎口正对羽毛球球拍拍柄内侧狭面的小楞,要避免手心接触球拍杆部,要有一定的位置和空隙。拇指和食指应紧贴拍柄,与无名指和小指共同构成紧握球拍的手型,要保持食指和中指的距离,使球拍拍面与地面保持垂直关系,手腕自然微曲;反手握拍的要领是拇指贴在球拍拍柄内侧宽面部位,拇指和食指较正手握拍稍向外旋转,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住球拍,并适当握紧,掌心避免接触球拍,手腕在击球时要确保适当的紧张。

2 . 2 羽毛球运动的发球技术

发球技术可以根据握拍手型不同分为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两大类,也可以根据发球距离分为网前发球和高远球两种,本研究以教学实际出发,将正手发球作为重点,列举正手网前发球和正手高远球两种发球技术。正手网前发球技术中,身体左肩要侧向球网,两脚左右前后展位,以右脚为支撑点,右手自然弯曲,肘部略微放松,左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固定羽毛球球毛,位置在胸腹的一臂范围内;发球过程中整个身体重心从右脚过渡到左脚,右臂积极挥舞,利用拍面的中上部位击打球托,手腕闪击发力,通过力的大小调整实现落点前后与左右的变化。正手高远球发球技术中,在准备时期应该调整身体姿态,右脚在后左脚在前,重心放在右脚上,以体侧正对球网,右手自然向后伸展,左手持球自然弯曲与胸腹前;在击球时期要以重心移动为起始,左手放球使球自然下落,同时转体挥拍,用大力击打羽毛球,取得理想的高度和距离,达到羽毛球在后发球线附近垂直下落。

2 . 3 羽毛球运动的移动技术

移动技术是羽毛球运动中要获得最佳击球位置而进行姿态和位置调整的技术,移动技术根据方向可以分为:上网移动步法、后退移动步法和中场移动步法。上网移动步法有交叉步、并步、跨步三种,在上网移动中要注意身体重心的控制,确保球拍、身体和羽毛球三者之间处于合理的位置;后退移动步法有并步、跳步和侧身后退三种,后退移动中要确保挥拍的充分,要根据身体和来球的关系,通过各类步法的应用来取得最佳的击球位置。中场移动步法主要是从球场中心位置左右移动到击球区域的步法,可以分为垫步、交叉步、跨步三种,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步法,追求对击球点和击球部位的控制。

3 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3 . 1 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羽毛球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片面重视学生运动量的提升,对学生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没有充分地重视,学生在没有教师规范而科学的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指导下,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水平存在严重缺乏,限制了学生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的提升,也制约了学生从事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

3 . 2 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很多教师将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作为通识性内容加以讲述,但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运动能力差异和接受能力层次缺乏必要的考虑,导致学生对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的教学出现了态度上和认知上的差距,不但影响了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的教学效果,对整个羽毛球运动的教学效果也形成了制约。

3 . 3 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教学课时数量不足

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多样而复杂,需要有足够数量的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教学课时来进行循序渐进地讲述和传授,由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制约,羽毛球运动教学时间被压缩,导致学生难于理解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点,更没有对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的反复练习和体验,严重影响了学生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3 . 4 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教学基本条件缺乏

羽毛球运动的开展需要以羽毛球运动场地为基础,在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教学中更应该结合场地的特点,当前很多高校在羽毛球运动场地和器材方面存在基本条件的缺乏,影响了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教学的正常开展,不但出现了对学生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教学积极性的限制,而且也会影响羽毛球运动项目运动价值、锻炼价值和教育价值的体系与发挥。

4 优化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方法的实验

本研究以A大学的240名同年龄阶段的普通学生为对象,将学生分成各120人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授课教师、授课时限、授课场地不便的情况下,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优化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方法的调整,以检验优化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方法创新和变革的效果。

4 . 1 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实验训练模式

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实验以4个月的一学期羽毛球教学为周期,共设置了32学时的教学,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比赛的模式,对实验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确保每节课羽毛球基本技术的教学达到20分钟,其中握拍技术教学10次、发球技术教学10次、移动技术教学10次,保障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占比在课堂总时间的50%左右。在握拍技术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解、小组联系、互相纠正等方法,以此来形成学生规范的羽毛球动作基础。在发球技术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与学生的有机组合为平台,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使学生对技术要领得到全面地加强,通过反复练习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在移动技术教学中,教师采用先激发、后练习的方法,克服移动技术学习中简单、枯燥的弱点,大幅度提升学生在羽毛球练习和比赛中移动的准确性和效率。

4 . 2 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实验的成果对比见表1。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经过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实验,实验组中以发球范围为代表的发球稳定性,以高远球距离为代表的握拍技术,以“米”字型往返跑的移动技术都表现出先高于对照组的实际表现,并且由于基本技术的强化也降低了学生出现运动伤害的几率。通过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加强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对于更好地掌握羽毛球运动技能和比赛成绩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5 优化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教学的建议

5 . 1 设立科学合理的羽毛球运动教学目标

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将羽毛球运动、高校体育、学生发展有效体统一在一起,建立起适于学生发展和体育课程创新的教学目标体系,始终将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列为课程的基础,在有效激发学生羽毛球基本技术学习兴趣的同时,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5 . 2 变革羽毛球运动教学的内容

要在羽毛球运动教学设计中突出基础技术内容,要指导学生全面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通过教学时间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使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重视学生羽毛球运动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环节和内容,做到对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与保护。

5 . 3 创新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方法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8

该节课对提高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化学的兴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在近几年的调查统计中发现,有90%的一线教师认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这节课内容简单,初中已经学过,多数只是一提而过或者将实验基本操作用Flash动画展示,导致我们的学生没有机会去亲自体验实验基本方法,无法享受实验过程中的设计,从而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同时,学生不具备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常识和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有的学校实验条件较好,有的学校实验条件可能较差,学生的实验水平参差不齐。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教学上的忽视使得大部分学生进入实验室时无从下手。

【案例一】通过对两届高一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时,多数学生不认识托盘天平,不懂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而且不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无法获知容量瓶的正确操作方法,所以配制过程中仪器的破碎声此起彼伏。

【案例二】学生在进行初中就已做过的浓硫酸稀释实验时,有80%的人将硫酸弄到手上,甚至有个别还弄到脸上。

上述案例充分说明忽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教学,学生将无法完成高中必修化学中的实验,无法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法。据统计分析,80%的教师对实验课的要求不高,自己对实验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对药品的配制无精细化要求,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无法预期,对学生的实验习惯不加以培养。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师中之所以受此冷遇,是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客观原因是有些学校条件简陋、经费少,化学仪器与药品配给少,不能开足开齐化学实验;主观原因是准备化学实验费时费力,可能还得不到好的效果,而在高考命题中化学实验的基本考法更像是一种文字游戏,哪怕不做实验也有可能考出高分数,不影响升学率。然而教师的这种态度违背课改目标,使学生成为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严重影响国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作为工作在最基层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师,我认为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这节课要加倍重视,要扎实有效地研究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然后对本节课进行巧妙的构思,反复进行实验,对课程内容进行推敲,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进行定位设计。具体应从以下三点出发。

第一,先树立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第二,摸底学生现有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基本方法。通过设计小组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大比武”,指出学生基本操作中所存在的本质问题,让组与组之间相互点评,并指出错误,以期一步纠正到位。

第三,注重学生实验习惯的培养。如学生完成粗盐提纯实验时,放眼望去,实验台上撒了一层盐,满地的滤纸,如此现象怎不令人担忧。教师如果再视而不见,就会对学生形成误导,以为实验可以随便做,形成不严格的实验态度。

第四,重点突破。进行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混合物的分离和离子的检验”时,让学生在设计实验操作方面多下工夫,对实验结论进行讨论探究,完成由宏观物质分离到微观粒子除杂的实验跨越,这样整个实验自然会水到渠成。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新课程标准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对学生的后续发展才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韩程明.化学实验在化学人心目中的地位[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4).

[3]刘涛.如何上好一节高中化学优质课[J].新课程(中旬),2013(7).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9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前面三节对各种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练习,初步了解和熟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对前面三节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过程的总结与回顾。●教学难点

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的总结。●教学方法

回忆——归纳——讨论——阅读——总结。●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等。●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前面三节内容的学习以及对相关几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具体操作,我们可知,化学实验方案是一个化学实验的灵魂。那么,对一个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有哪些基本要求,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对前述内容以及各实验方案设计的回忆与归纳,对此加以总结。

[板书]第四节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讲述]对于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我们在之前已有过一些练习,下面请同学们首先回忆一下我们在前面的实验方案中的一般方法即基本思路。

[回忆]第一节中以铝为原料制备Al(OH)3的实验设计思路。[板书]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

[提问]部分同学回答,其余同学可予以补充。[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投影1]

1.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以铝原料的化学性质为基础,推测Al(OH)3得以制备的可能化学过程及反应原理。

2.通过比较和实验验证,选得最佳实验制备方案。

3.对最佳制备方案的实验过程即实验步骤进行比较或验证进行设计。

4.对实验步骤中所需仪器和药品进行选择和设计。

5.对实验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易发生的错误判断进行提示,或者以问题和讨论之形式进行设计。

[过渡]很好。下面请再回忆对实验四硫酸亚铁制备的实验设计过程。

[想一想]对硫酸亚铁制备的实验设计与以Al为原料制备Al(OH)3的设计有何异同。[提问]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投影2]

1.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首先对制备原料进行选择。

2.根据所选定的原料,以原料所具化学性质为基础,以FeSO4的最终得以制备为目的,推测制备的可能过程和反应原理。

3.以后之设计同于投影1中2以后之思路。

[过渡]对于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思路,同学们分析总结得很好。下面,请接着回忆第 二节中,对乙二酸化学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过程和思路。

[学生回忆]第二节中乙二酸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过程和思路。[提问]部分同学回答,其余同学可质疑补充。[师生共同讨论完善后总结] [投影3]

1.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首先对乙二酸的结构进行分析。

2.根据对乙二酸结构分析的结论,推测对其性质实验的可能方法和原理。

3.之后的设计思路同于投影1中2以后之思路。

[讲述]对于第一、二节所涉及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总结得也较为全面。

[想一想]在第三节中,对于离子的检验与对于未知物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中,其设计思路与上述思路有何异同。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予以适当的提示。[师生共同总结]

[投影4]

1.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待检物质、待检离子或未知物可能含有的离子或物质进行判断分析。

2.根据所含离子或可能所含离子的化学性质,推测其可能的检验方法。3.之后思路仍同于投影1中2以后之思路。

[问题]通过上述的回忆和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大屏幕上,刚才大家讨论总结的四个结论。

[投影5]投影1、2、3、4。[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提问]部分同学回答,其余学生补充,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过渡]通过大家的讨论分析和总结,我们可得出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投影]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

1.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实验所用原料进行选择。

2.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实验待用或待检物质的结构与组成进行分析。3.推测可能的实验过程或实验方案。

4.讨论、比较或实验验证确定最佳实验方案。

5.设计实验步骤,对实验步骤中可能出现错误或问题之处进行分析。6.根据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所用仪器和药品。

7.对5中可能出现的其他错误和意外以问题和讨论的形式列出。

[讲评]通过上述的回忆和总结,我们得出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然而,若依据上述思路对实验方案设计,所得方案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有它约定俗成的固定的格式和内容。

[问题]那么,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具体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下面,请再次回忆我们之前对实验方案设计过程的学习,也可翻阅课本上有关的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板书]

二、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活动后总结]

[投影]化学实验方案包含的主要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指实验设计所选择的最佳实验方案中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需注意的是此条目可根据不同实验方案设计的具体情况予以保留和删减;

4.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仪器及规格,所用药品以及浓度、状态等; 5.实验步骤:包括所用实验仪器的装配以及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 6.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可根据具体实验设计成表格或其他;

7.问题和讨论:一般是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中一些现象和问题的补充和修正。[讲评]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分析总结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和其他应包括的主要内容。那么,一个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其关键的所在应该是方案中的哪些地方?

[议一议]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学生互相讨论后提问]

[答]实验原理的选择以及实验步骤之设计。[问]对于以上二者,在实验设计中应注意什么? [板书]

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想一想]在以Al为原料制备Al(OH)3的实验设计过程中,为何没有选用Al2O3和水为原料来制备Al(OH)3?

[答]Al2O3不溶于水,这个方案在实验操作中无法完成。

[讲评]对。这个制备方法在实验中难于完成,它违背了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科学性。

[板书]1.科学性:指所选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应是正确的。[想一想]在以上几节实验方案中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提问]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总结]科学性在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谓比比皆是。

如:硫酸亚铁制备的原料选择过量铁屑和稀H2SO4,没有选择少量铁屑和浓H2SO4;

又如:在对硫酸亚铁铵晶体检验过程中,如对SO24检验过程中同样HNO3酸化在先,则对Fe2+之检验将无法进行等等。

[讲评]科学性是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在实验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客观事实,不能凭主观臆想设计出违背客观事实即科学性的原理或程序。

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第二个原则是安全性原则,它包括避免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在实验室实验方案设计中,因其波及程序和范围较小,对环境污染要求不是很高,但我们在实验设计中,还是应尽可能避免,如对实验尾气的处理等应在实验设计中予以充分的考虑。[想一想]在所接触的实验方案中,哪些实验设计中,体现了实验方案设计的安全性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可做适当提示,之后提问。

[答]安全性在实验方案设计中体现较多。如:易燃物的使用与处理,比如Na和白磷等;易燃易爆物的制取与检验,比如H2之验纯与石油的分馏;实验室制取Cl2、SO2等尾气的处理等等。

[板书]2.安全性

[讲述]很好。在实验方案设计中,我们还应注意其第三条原则,即实验方案中的可行性,其含义为实验方案中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应是在现有知识和实验条件下可以完成的,否则,实验设计将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法付诸具体的实验操作。

[板书]3.可行性

[过渡]在中学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性因受知识水平之限制一般违规较少。但对

其第四条原则,则应用较多。

[想一想]在以Al为原料制备Al(OH)3时,我们为什么在最后的三个方案中,选择了双水解这样的一个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略

[投影]以Al为原料制备Al(OH)3

[提问]为何舍弃1、2,而选用3?

[答]因为3操作简便,药品用量少且易于操作,现象明显。[讲述]很好。这就是实验方案设计的第四条原则,即简约性

[板书]4.简约性

[阅读]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主要内容,并联系以前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实际,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化学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前面部分实验方案设计的回顾,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包含内容以及设计基本要求。对同一个化学实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但一个较为完整的实验方案,无不具备上述的基本要求。

[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在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运用本节课对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完成实验八实验习题中,实验1、2、3之实验方案之设计(各一种即可)。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 二、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科学性

2.安全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

●教学说明

本节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其主要知识均来自于前面几节的学习体会和设计经验,因此,对前面部分内容的回忆、复习以及分析、总结之效果,将直接左右本节课的授课效果。

●综合能力训练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再用下图装置对获得的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

药品:红褐色铜粉(含炭)样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浓H2SO4等。(三)实验内容:

(四)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用含W、m

1、m2的代数式表示)(五)问题和讨论:

实验完成,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G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B与G之间加入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那么,原来实验所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在B与G之间加入的装置可以是

,其中盛放的药品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定实验目的下实验原理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对实验结果误差的分析能力,对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严密性和灵活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四)计算和(五)问题的讨论可得出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是围绕着实验原理进行的。因为G中含铜粉和炭粉,要求铜粉的质量分数,需先求出样品中铜粉或炭粉的质量,从图示装置可以看出,A、B为制气装置,再从所提供的药品进行分析,可知能生成气体的试剂应

MnO2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两者发生反应:2H2O2O2↑+2H2O,其中MnO2作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发生时,B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的O2通过G装置时,发生反应2Cu+O22CuO、C+O2CO2,此时单质铜变成黑色的CuO,样品中的炭粉变为CO2而被D装置吸收,未反应的O2通过E时,会有气泡产生,E中盛放液体应为浓H2SO4,是为

了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D管而设置的,D中盛放的药品应是碱石灰,(m2-m1)g应为CO2的质量,样品中炭粉的质量为(m2-m1)g×

1244 g,则铜粉质量应为[W-(m2-m1)×

1244]g。据此,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即可求出。实验所测铜的质量分数减小的原因是制氧装置中制得的O2带有水蒸气,实验进行时,水蒸气也被D吸收,致使m2的数值偏大,(m2-m1)×1244g的质量大于样品中炭粉的实际质量,从而,[W-(m2-m1)×

1244]g小于样品中铜粉质量,使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改进的方法是在B和G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若是洗气瓶,盛放的药品是浓H2SO4,若是干燥管,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

答案:(一)测定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MnO(三)B、E中有气泡产生

2HO2222H2O+O2↑

G中红褐色粉末变成黑色

2Cu+O2===2CuO、C+O2CO2

W(m122m1)(四)

44W×100%

(五)从B中出来的水蒸气通过G被D中碱石灰吸收

洗气瓶

浓硫酸(或干燥管 灰)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体会到现实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数量关系存在,不等关系是其中的一种。

2.了解不等式及其概念;会用不等式表示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节课的重点是不等式的概念。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对于等量关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会用等式(方程)进行表达不等关系虽然大量存在,但用数学方法表达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抓住反映不等关系的关键词语(如多于、少于、不高于、不低于、最多、最少等),结合已有的数的大小比较、方程等知识,用不等式正确反映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五、教学过程:

1.回顾与提问:什么是等式? 你能举个表示等式关系的例子吗?等式用什么符号连接? 2.情境引入:

[问题1] 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2x与3的和不大于-6;

(2)x 的5倍与1的差小于x 的3倍;(3)a与b的差是负数。

[问题2] 雷电的温度大约是28000℃,比太阳表面温度的4.5倍还要高。设太阳表面温度为t℃,那么t应该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问题3] 一种药品每片为0.25g,说明书上写着:“每日用量0.75~2.25g,分3次服用”。设某人一次服用 x 片,那么 x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通过两个实际问题 :太阳表面温度和药品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不等关系。

3.新课讲解:(1)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或≠)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注意: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用“≤”表示(“≤” 也可以说成“至多”“不多于”;

2.本节课的难点是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表示。

不小于,即大于或等于,用“≥”表示(“≥”也可以说成“至少”“不少于”)。(2)知识巩固: 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不等式:(1)3>0;(2)4x+3y=0;(3)x=3;(4)x-1;(5)x+2 ≤3;(6)a≠5 4.深化提高 例1:列不等式

(1)x的5倍与y的一半的差不大于1(2)x的4倍不大于x的3倍与7的差(3)代数式2y-3的值至少比y-2大3 例2:爆破施工时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0.06米/秒,人离开的速度是4.8米/秒。为了使点火的工人在施工时能够跑到200米以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索至少要多长?(只列出关系式)5.课堂练习

<1>课本第27页习题7.1第1题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关系:(1)a是正数;(2)a是负数;

(3)a与5的和是正数;(4)b减5的差是负数;(5)x的3倍大于或等于9;(6)y的一半小于3 <2>课本第41页A组复习题第1题(1)、(2)、(3)6.教学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不等式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表示,重点是不等式的概念;难点是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表示。

学习高中化学的基本方法 篇11

1.高中化学学习要持之以恒

许多同学曾有这样的体会,初中阶段学习化学,往往是平时不太用功,化学知识学得不太扎实,临到毕业大考时疯狂一把,或搞重点突击,结果考试成绩也还不错。有了这样的经历,有的同学也就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高中化学的学习,结果怎么也不灵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初中化学知识内容不多,知识难度不大,临时突击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高中化学内容较多、理论层次较高、难度较大,就高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实验现象等很基础的内容,要完全掌握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所以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若平时不打实基础,不练好基本功,只靠临时抱佛脚,一般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很多高中学生到高二、高三阶段学习化学产生困难,原因也就在这一点上。

疯狂一把不如稳扎稳打!这里重复一下,由于知识特点的变化,小学、初中阶段中用过的一些取巧的办法到高中阶段行不通,高中化学学习一定要准备打持久战。

2.重视自主学习

要自主地学。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不能只囿于课本内,要跳出课本,要联系社会实际。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很紧密,联系面也很广。化学知识生动有趣,联系实际学习也是增强高中化学学习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习方式上要从“单轨道”转变为“多形式、多渠道”。在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是必须掌握的学习方式。上因特网查阅化学资料、学习化学知识等都是当今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方式。网络上的化学学习资源很丰富,可以帮助学习化学知识的网站很多,我们建议要带着问题“上网”去找资料学习。要注意的是,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化学知识中新反应、新方法、新物质不断出现,课本知识永远滞后于知识发展的步伐。这也告诉我们,当今更需要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3.勤思考多质疑

李政道先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做不了一流的工作。”学习中要勇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勇于质疑就是要有提出问题的胆识;善于之一就是要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高中化学学习一般可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质疑:第一,因果质疑法。各种结果都有特有的原因,高中化学学习中要有意识的从“果”寻“因”,大胆地提出许许多多的“为什么”。第二,倒转质疑法。有些时候,可将问题倒转过来思考,看看反过来的结论是不是成立。这样可深入研究有关问题的各个方面。第三,极端质疑法。把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现象相极端情况下推广时,看看有什么变化。这样之一往往会引导你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把握变化的方向。第四,推广质疑法。对于某些规律性的知识,可作推广质疑即作如下思考:这个规律适用范围是什么?这些本质可迁移到哪些方面等等。第五,推理质疑法。学习中对发现的规律或现象,要设法用理论知识加以解释说明。质疑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有活跃的问题意识。

4.建立错题档案

在泰戈尔的哲理诗中,有一句格外引人注目:“当你把所有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说的真妙!因为,其中暗示着一条真理:苦涩的错误也能结出芳香之果。学习中谁都可能犯一些错误,谁都有解错题的时候,但有的同学对待错误的做法更值得大家学习。他们专门有一本记录自己学习中所发现错误的笔记本,每当自己学习中出现一次错误,都会把这些错误记录下来,并找出原因,过后每当重要的考试前常去翻翻,以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样做说明这些同学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善于从错误中寻找胜机,把错误当作自己进步的一次机会,可以说是变坏事为好事,化腐朽为神奇。这应该成为一种可以推广的学习方法。

5.建立双笔制

学习过程中,准备好一支红字笔和一支蓝字笔。平时做题用蓝字笔,纠正错误、积累经验、发现规律用红字笔,这样复习时可以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减少重复劳动,省时省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2

知识目标: 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主体地位的体现,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能力目标: 提高全面分析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区分出各种教学目的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结合事例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同时谈话讨论探究方法相结合 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用一些图片展示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引出一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制度的关系,从而引出本框题 要学习的内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讲授新课】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对这一内容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第一是要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由此明确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否定了过去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 公”、“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的模式;另一方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的同时要坚持公有制的基础性地位。

再者,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一是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原理,一是坚持这一制度的作用。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既然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这样,那么,接着我们来

学习其具体的内容,首先;

设置情景,用学过

二、公有制为主体 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新的问题,培养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含义、范围

学生全面分析问全面认识、科学界定 社会主义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即 我国社会主义初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优势是 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上可能有差别,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分布上的优势;二是 这种优势,指的是既 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 提高。

第二、国有经济基础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要注意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理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 一是指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二是指对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控股 或参股以发挥作用,三是指做那些非国有企业不能做或不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四是指保证社会再生产的进行和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 向。同时 要强调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仅要有数量上优势,更要注意质

的提高。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即使国有经济比重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

性质、不会削弱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通过教材设置的情景 ,“小饭馆”和“小南瓜”的性质的比较,让学生认识个体、私营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再通过学校周围具体的事例,使学

生了解它们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得出: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设置情景,培养透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能力。

通过麦当劳和沃尔玛等企业的例子分析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结合前面所分析的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总结得出:

4、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小结:(略)课堂练习:(略)

联系学过的基本原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板书设计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教案 篇13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臆造不存在的事实和反应;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条件;配平化学方程式;最后完成化学方程式并检查气体、沉淀符号的缺漏。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4、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的使用;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规则。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求什么设什么;(2)正确完整的写出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式,写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标在相应的化学是下面;(4)把题中以自知的条件和带球的未知量写在相应的相对分支质量总和下面;(5)列比例求解;(6)写出答案,作答。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搞清楚题目给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求的是什么(注意反应物过剩的问题);化学好似书写要正确,相对分支质量计算要正确;单位要统一;设未知数时不带单位;区别“适量”、“恰好反应”、“完全反应”——所有反应物全部反应完了,没有剩余。“足量”、“充分反应”、“反应完全”——一种反应物反应完了,另外的反应物可能反应完了也可能有剩余。“过量”——一种反应物反应完了,有一种或多种反应物有剩余。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题型:

已知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求生成物(反应物)质量; 含有体积、密度与质量之间换算的计算; 有关含杂质的物质质量的计算

例题一: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若使16g硫反应完全,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硫? 例题二:某工厂需要10t氧气作为原料,这些氧气用电解水地方法获得,问要消耗多少水?同时生成多少吨氢气?

例题三:某农田需要80立方二氧化碳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如果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要用多少石灰石?(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为1.977g/l)

初三化学实验教案1 篇14

教学内容: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者薛永成授 课 班 级:九年级2。3。5)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常见仪器及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见药品的取用。

2、过程与体验:通过观看幻灯片,使学生体验到实验过程,经动手操作领悟出实验技能。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探究的热情。

二、重点难点:

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

熟练掌握常见药品的取用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基本实验技能,将依据操作技能形成原理:积累原形动作知识,铺垫模范动作基础,完成整合动作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合作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仪器

药匙、烧杯、坩埚钳、酒精灯、胶头滴管、铁架台、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橡皮管、导气管、镊子、蒸发皿等

<二>药品的取用

1、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

注意事项: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准确送到试管的底部,以防洒落或粘到试管壁上。

2、块状药品的取用方法:

块状药品容易打碎仪器,取用时必须严格安要求操做,防止打碎实验仪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液体药品的取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粗略取用;一种准确取用,粗略取用时打开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手心、瓶口相互紧靠。

准确取用时一般用量筒(或移液管),首先粗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使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齐平。

4、胶头滴管和托盘天平的使用:

(1)胶头滴管使用一般专管专用,垂直滴加。且与试管口齐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先调平,药品放置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加取,顺序是先大后小。

<三>、练习提高。

<四>小结:

1、常用的实验仪器使用

2、固体药品的取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4、胶头滴管的使用和托盘天平的使用。

<五>作业: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5

有鉴于此,特写此文供朋友们参考。

一、观心修行的基本原则

1、专修与散修结合

专修: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专注于观心修行,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后续定力增强了之后,可以延长到2小时。每天最好早晚各专修一次,效果会更好。

散修:即在工作、生活中观心,不要求像专修那样专注,但需要尽可能地多利用时间观心,在各种场景里记起观心,而不是专修时知道观心,平时就全忘记了,这样修效果很慢。

专修与散修的关系相当于,专修是不断地加火升温,散修是注意和加强保温。不加火会凉,不保温也会凉。只有持续不断地加温,然后保温,然后再加温,然后再保温,这样持续坚持下去,修行才会快速进步。

2、定修与慧修结合

定修:定,即心力专注于观修的对象,定在观修的对象上。在不同的阶段,定的具体对象会有所不同,但都以一心专注、不动不摇为本质特征。定力的形成有个过程,刚开始其实是[止],就像有波浪的水面一样,要先让波浪静止下来,当波浪变成波纹,再从波纹恢复到平静的水面,这个过程即是[止]的修行,当平静的水面一直保持这种平静,不再起波纹,或波纹很细,即使稍有波动也很快又恢复平静,然后安住于平静,这就是[定]的修行。

慧修:慧,即对观修对象空性本质的直接透视、毫无疑义。在不同的阶段,慧的具体观修对象也会有所不同,但同样的,都是以直接、明了地“看见”观修对象的空性本质为本质特征。慧的发生,是[观]的自然结果,是[定]的状态下[观]的自然结果。[观],与思考、思维没有任何关系,且在实际修[观]的时候,是要避免使用大脑进行思考、思维的。

定修与慧修的关系相当于,定为集中,慧为深入,修行的力量如果不集中,那么就无法深入,而修行的力量集中后,如果不深入,也无法获得新的体悟。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以[止]的修行为主,[观]的修行为辅。如果性格本来就比较喜欢安静,很容易静下来,那么也可以以[观]为主,然后在[观]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止],直到[止]变成[定],[定]的程度再逐渐地提升。

随着[止]的修行提升,定力逐渐形成,这时需要逐渐加强[观],观,有觉知、觉察、体察、观照之意,也是逐渐提升其层次。

关于[观]的提升步骤,在观心修行参考步骤 一文中已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细说。

这里要强调的是,[定]与[慧],或者[止]与[观],应该如何去把握它们之间的平衡度呢?

这个需要每个人在实践中去体会和调整。

总体原则是,[观]的强度不能干扰了[止]、[定],如果太过刻意地观,就会生起诸多念头,这时就说明[观]过度了,另一方面,[观]的强度不能过低,以致于虽然内心很平静,甚至很空寂,但出现了昏沉,忘记了观照,甚至昏昏欲睡,这样的情况就说明[观]太弱了或者忘记了观。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止]、[定]是基础,定力越强也好,越深越好,同时在此基础上要生起观之觉察、观照。

心不静时,修止、定为主,心静了、定了之后,再强化观照,然后找到最佳平衡点。

3、观心修行核心要诀:静、净、清、明

之前在感悟[中]之德性 一文中,对守[中]修行提炼了十二个字:静、净、清、明、安、宁、祥、和、平、常、朴、素。

可以将这十二个字分成三个部分,即可以作为观心修行的三个阶段:静净清明、安宁祥和、平常朴素。

而[静、净、清、明]即是观心修行初级阶段的核心要诀,这主要是指专修时的要求,散修时也应尽可能进行保持,但不要强求,循序渐进即可。

静、净:是止、定修行时的要诀。

静:不攀缘外在的一切事物,专注于内在(专注于身心整体亦可)。

净:不攀缘内在的念头、情绪、情感,让这些内心的乌云慢慢消散,让心灵恢复本有的清净,然后专注于心灵本有的清净。

清、明:是观、慧修行时的要诀。

清:清清楚楚,清清爽爽,在宁静、清净中保持着清醒的觉知,不昏沉。

明:明明朗朗,明明白白,在清明的观照下,直接清晰地看到观照对象的空性本质。明,即是在观照中深入地体察、体会、体悟,一透到底,明明白白。

4、放下大脑的思考

本来没打算写这一点,但在与朋友们的交流中发现,让大家放下分别心,放下思考,放下思维,放下理论......真的是太难了。但这一点却又是观心修行的必然要求,所以特别提出来,作为一项基本原则。

在理论学习阶段,尽可以发挥你的思考能力,但是实修阶段,却必须放下你的思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观心实修上就难以真正入门。

你的大脑思维,你的思考,你的所有理论,都是观心修行必须放下的,否则这将成为实修的最大障碍。

上一篇:致××村全体村民的公开信下一篇: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