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第一章教案(通用7篇)
化学必修1第一章教案 篇1
必修1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一些化学药品安全标识;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
(3)能正确使用一些基本仪器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教学难点】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学过程】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板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投影】实验室安全规则
1.进入实验室,不准私自大声说话、吵闹。
2.在老师讲解过程中,请不要私自动实验台上的仪器、药品。
3.在实验过程中按规范操作,认真观察现象,思考本质。务必要清楚你的每一步操作的目的。
4.没做过的实验要向老师请教或查清资料后再做,不要贸然实验。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
5.实验室要有一定的安全设施。
6.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必修1第一章教案
7.不要将火柴棍、滤纸的倒入水槽。实验完毕应清洗好仪器和整理桌面。得到老师允许方可离开实验室。【过渡】熟悉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还不能完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并正确操作。
【板书】
2、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投影】1.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1)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2)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后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3)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4)按用量取药品,若无用量说明,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5)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
(1)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硬质玻璃管、蒸发皿、坩埚等。①试管加热时应使用铁架台的铁夹或试管夹。②硬质玻璃管可用于给固体物质加热。③蒸发皿主要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④坩埚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通常把坩埚放在三脚架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2)必须隔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等。①烧杯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溶解,盛放滤液等。
②烧瓶(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用于有液体参加,要加热且有气体生成并要导出收集的反应。③锥形瓶用于中和滴定和作为加热反应容器。(3)试管使用主要事项
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③加热后试管不能骤然冷,防止炸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若给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加热则试管口应向上倾斜。(4)关于酒精灯的主要事项
①在使用前,要检查酒精灯里有无酒精。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②在使用时,要注意几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一只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必修1第一章教案
③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并盖两次。
④不慎洒出的酒精若在桌上燃烧起来,不应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
【讨论1】制取并收集氧气、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浓硫酸的稀释三个实验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要注意哪些问题?
【讨论2】在实验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我们如何去处理这些事情呢?
情景1:一位同学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结果肉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情景2:一位同学在稀释浓硫酸是,将水一下子倒入浓硫酸中,结果浓硫酸迸溅到皮肤上。情景3:一位同学在搅拌氢氧化钠溶液时,不小心将氢氧化钠迸溅到眼中。
3、了解安全措施
【总结】安全措施主要有:(1)被火烫伤时应该先冷敷。
(2)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时宜先用干布小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的水冲洗。(3)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在涂上硼酸溶液。(4)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5)因电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在实施救火。
【投影】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化学必修1第一章教案 篇2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往往要在其包装上贴危险警告标签.下图所列物质与危险警告标签对应错误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一定体积的物质的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C)钠的摩尔质量就是其相对原子质量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约为22.4 L
3.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只有①(B)③④
(C)②③(D)②④
4.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5.图2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6.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氢气等气体时,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爆沸伤人
7.现有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圆底烧瓶、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若所需试剂均有提供,在以下5个实验中:①沉淀的过滤,②含泥沙的碘中提纯碘,③溴的萃取,④蒸馏,⑤硫酸铜溶液的蒸发浓缩.其中因缺乏某种实验用品而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①(B)②和④
(C)③和⑤(D)①和④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于0.3 mol/L硫酸钾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L溶液中含有0.6NA个钾离子
(B) 1 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0.9NA
(C) 2 L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2 mol/L
(D) 2 L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0.6NA个
9.图3中方框代表容器,上方黑球为氦原子,下方白球为氢原子,中间为忽略质量的隔板,则代表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为()
10.4℃时在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HCl气体(标准状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
(B)因溶液的密度未知,无法求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因溶液的密度未知,无法求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D)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11.在K2SO4、Al2(SO4)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测得,c(Al3+)=0.055 mol/L,c(H+)=0.01 mol/L,忽略溶液中的c(OH-),则c(K+)为()
(A) 0.045 mol/L
(B) 0.035 mol/L
(C) 0.055 mol/L
(D) 0.040 mol/L
12.3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 mol/L 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 1:4 (B) 1:5
(C) 2:1 (D) 2:3
13.相同体积的Na2SO4、MgSO4、Al2(SO4)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2:2:3 (B) 1:1:3
(C) 1:1:1 (D) 3:3:1
14.由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一个水分子的质量(m)、一个水分子的体积(V),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有()
(A) 1 mol水的质量
(B) 1 mol水蒸气的质量
(C) 1 mol液态水的体积
(D) 1 mol水蒸气的体积
15.一抽成真空的密闭容器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g;盛满H2后称量,质量为(M+Q)g.如果把H2排尽,再充满SO2气体,为使天平平衡,应在托盘天平的______上放置______g砝码.横线上分别应填的是()
(A)右盘M+Q
(B)左盘M+4Q
(C)左盘M+16Q
(D)右盘M+32Q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9分)
16.(8分)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于物质分离或提纯的常用方法有:()
(A)加热分解(B)过滤
(C)结晶(D)萃取、分液
(E)蒸馏(F)分液
如欲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混合物,请从选择上述方法中最合适的一种(可重复选用),将相应字母填入题后空格内:
(1)除去水中的Na+、、Cl-等杂质:______;
(2)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______;
(3)从碘水中提取碘:______;
(4)分离液态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______;
(5)除去食盐溶液中混有的泥沙:______;
(6)除去NaCl中混有的碳酸氢铵:______;
(7)图4是氯化钠、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可选用的方法是;
(8)乙二醇和丙三醇是两种重要的液态有机物,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
17.(9分)将3体积N2Hx和4体积O2的混合气体在150℃和1.05×105 Pa下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与压强时,测得反应后N2、O2、水蒸气混合气体的密度比原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少了.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N2Hx表示):______.
(2)推算NxHy化学式的根据是______.
(3)根据题给数据计算出x=______.
18.(1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需用480 mL0.5 mol/L的硫酸铜溶液,请回答配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如果用胆矾(CuSO4·5H2O)来配制,需用胆矾的质量为______g.
(2)在该实验中要用到容量瓶,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
(3)下面是配制硫酸铜过程中的5个操作步骤:①向盛有胆矾的烧杯中加入20 mL水使其溶解;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③将硫酸铜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 mL容量瓶中;④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小心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后移入容量瓶中;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4)上述操作中,①、③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
(5)上述操作⑤中,如果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采取的补救措施为______.
(6)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对溶液浓度无影响的是______.
①在烧杯中搅拌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②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③容量瓶使用前未进行干燥;
④所使用的容量瓶刚刚用某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润洗过;
⑤定容后加盖摇匀,分装入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
⑥没有洗涤溶解时用的烧杯和玻璃棒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粗盐的提纯和检验进行研究.已知该粗盐样品中主要含有Mg2+、Ca2+(忽略)和一些不溶性杂质,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5:
(1)混合液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2)为检验溶液B中Mg2+、Ca2+是否除尽,通常分别取少量溶液B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步骤一:检验Mg2+是否除尽.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步骤二:检验Ca2+是否除尽.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3)对溶液B加热并不断滴加6 mol/L的盐酸溶液,同时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7时停止加盐酸,得到溶液C.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4)将溶液C倒入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______(填现象)时,停止加热.
20.(10分)某探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小颗粒状铝硅合金与足量稀硫酸的反应,测定通常状况(约20℃、1.01×105 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已知硅与稀硫酸不反应,且铝与稀硫酸反应时会放出热量.拟选用图6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1)必须选用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接()()接()(填接口字母,不一定填满).
(2)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_____.
(3)简述实验结束时,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的方法是______.
(4)实验中准确测得4个数据:实验前铝硅合金的质量m1 g,实验后残留固体的质量m2g,实验后量筒中液面读数为V mL.则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______.
(5)如果读取液体体积时俯视量筒刻度线,会导致计算出的气体摩尔体积的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1.现有200 mL H2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欲使硫酸和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变为2 mol/L和0.2 mol/L,应加入质量分数为55.8%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35 g/cm3)多少毫升后再加蒸馏水(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干冰不能燃烧,反而可用作灭火剂.
2.(D)(A)项物质的量不等于物质的质量;(B)项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C)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相同.
3.(C)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需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①两者都易溶;④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②CaCl2易溶,CaCO3难溶;③MnO2难溶,KCl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离.答案:(C).
4.(D)(A)、(B)、(C)三个选项中,所述部位必须接触.
5.(B)(A)选项读数时仰视,错误;(B)选项在量筒中稀释错误,稀释浓硫酸应该是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两处错误;(C)选项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D)选项为了加速溶解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6.(C)选项(A),产生倒吸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装置内压力的降低,使收集气体时水槽中的水进入制气装置中,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可阻止倒吸的水进入制气装置中.选项(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对气体进行验纯,防止出现爆炸事故.选项(C),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中有的含有有毒性的物质,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经处理后再排放;选项(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可使试管内的液体受热均匀,加入碎瓷片也能防止出现爆沸现象.答案:(C).
7.(D)沉淀的过滤需要滤纸,蒸馏需要蒸馏烧瓶和冷凝管.
8.(C) 2 L溶液与1 L溶液的钾离子浓度都为0.6 mol/L.
9.(A)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2:1,排除(C)、(D).又因为He为单原子分子,故选(A).
10.(B)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气体后,溶液的体积不再是原来的100 mL(0.1 L),更不等于22.5 L.题中溶剂的质量等于1 g/mL×100 mL=100 g,溶质的质量等于,故可求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11.(B)根据电荷守恒有:,解之:c(K+)=0.035 mol/L.
12.(A)设所配制1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为V,则:V×1 mol/L×40 g/mol=60 g,解得V=1.5 L=1500 mL.根据题意,需要再加水约1200 mL,故300:1200=1:4.
13.(C)仔细观察Na2SO4、MgSO4、Al2(SO4)3的化学式,可知1 mol Al2(SO4)3可电离出3 mol,而1 mol Na2SO4和1 mol MgSO4都电离出1 mol.体积相同时,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其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为1:1:3,加入过量BaCl2,生成的沉淀质量之比为1:1:3.所以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14.(D)(A)、(B)选项中,1 mol水或水蒸气的质量都为m NA;(C)选项中,水分子间距离和水分子大小相比可以忽略,1 mol液态水的体积为NA V;(D)选项中,水蒸气分子间距离比分子直径大得多,即水蒸气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水蒸气分子间距离,仅由题给条件不能确定1 mol水蒸气的体积.答案:(D).
15.(D)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体积的容器在同温同压下盛放不同气体时,所含分子数必然相等.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而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则相同体积的SO2与H2的质量比为32:1.为使天平保持平衡,容器中充入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应为32Q g.
16.(1)(E)(2)(F)(3)(D)(4)(E)(5)(B)(6)(A)(7)(C).(8)(E)
解析:混合物分离方法,取决于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的性质差异.萃取法适用于同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时,将混合物分离,如(3).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混合物分离,如(7).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或者从液体中除去难挥发的固体,通常采取蒸馏,如(1)、(4)、(8).分液法适用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如(2).过滤可除去溶液中的难溶性杂质,如(5).此外还可以运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特殊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可分解(6)可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3)4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密度减少,即密度变为原来的,则体积变为原来的倍,即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为10体积.根据题意,O2过量,所以N2Hx完全反应.
据此得.故有:,求得x=4.
18.(1)62.5 g (2)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3)①③④②⑤(4)搅拌引流(5)把溶液倒掉,将容量瓶刷洗干净,重新配制溶液(6)①②⑤⑥③
解析:(1)实验室没有480 mL的容量瓶,必须用500 mL的.需要胆矾的质量为0.5 L×0.5 mol/L×250 g/mol=62.5 g.(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5)如果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6)如果所使用的容量瓶刚刚用硫酸铜溶液润洗过,由于有溶质残留,所以浓度偏高.
19.(1)NaOH和Na2CO3 (2)①NaOH②Na2CO3 (3)除去NaOH和Na2CO3
(4)蒸发皿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或:蒸发皿中只剩少量液体)
解析:(1)除去Mg2+和Ca2+可分别选择OH-和,因此混合液A中的溶质应含有OH-和.为了避免引入杂质,应选择NaOH和Na2CO3.
(2)检验Mg2+可选用NaOH,检验Ca2+可选用Na2CO3.
(3)为了将杂质除净,NaOH和Na2CO3必须过量,因此要加入盐酸除去.
(4)本题考查蒸发皿的使用,蒸发溶剂时不能将液体蒸干.
20.(1)(E)(D)(G)(2)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3)待实验装置冷却至通常状况后,上下移动量筒,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再平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即氢气在通常状况时的体积(4)(5)偏大
解析:(1)实验原理是:将铝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并且将水排入量筒中.这样,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气体的体积.由于反应放热,反应体系的温度偏高,所以排出的水的体积偏大.欲准确测定,必须使气体的温度恢复到通常状况,这样多排出的水就会回流,因此必须用(G).如果用(F),多排出的水无法回流.
(2)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会出现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无法滴入锥形瓶.
(3)必须注意:使量筒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读数时要平视.
列比例可解得:
(5))如果读取液体体积时俯视量筒刻度线,则液体体积偏大,根据上式可知,计算出的气体摩尔体积的值偏大.
21.答案:104.1 mL
解析:设加入V mL质量分数为55.8%的硫酸溶液,加水后溶液的体积为V(总).
根据Na2SO4的物质的量得:200 mL×10-3L·mL-1×0.5 mol·L-1=V(总)·0.2 mol·L-1,计算得:V(总)=0.5 L.
地理必修1第一章潜在知识点注解 篇3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界面,人们依据对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界面,而后根据这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划为三个层次。endprint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界面,人们依据对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界面,而后根据这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划为三个层次。endprint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化学必修1第一章教案 篇4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过程与方法:
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质点
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之后,我们再来研究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情况。还是看刚才的三幅图。
在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图片中,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注意地球同时又在自转,所以地球的各部分离太阳的远近在不断变化,可见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析:当我们讨论地球的公转时怎么看待地球?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约为12800km,与太阳相距1.5×108km,也就是说地球直径约是它与太阳距离的万分之一。
学生:因此,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大小而引起的地球各个部分的差异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把它视为一个点。
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把地球看作一个点时,能够忽略地球质量吗?(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刚才,同学们其实已经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什么伟大的事呢,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结果影响非常小的因素把它忽略掉,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方面,这是一种科学抽象,物理学中称之为物理模型。例如,刚才研究地球公转时把地球本身的大小、形状忽略不计,突出地球具有质量,而把地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就是建立了物理模型,物理学中称这种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于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就转化为对质点运动的描述。
那么,如果研究地球自转,考查地球上各点的运动,还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地球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一样。
又如,研究火车在沿平直轨道运动时,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吗?研究火车过桥呢?研究火车车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呢?这些情况下能把火车看作质点吗?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质点又有哪些特征?
1.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它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2.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
3.质点是没有大小,没有形状,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4.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思考: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 C)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3.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在处理(B D)
A.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 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可以把它当做质点来处理 C.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课堂小结: 知识整理:质点 研究方法
化学必修1第一章教案 篇5
一、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情况确定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主要是: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五带划分等。其中除了地转偏向力,其它都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包括: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差的计算、日界线、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二、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
一)、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制作课件进行演示。
二)、我一般采用学生、课室、地球仪作为教学媒体,进行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演示,或采用版图,使学生的思维由抽象转为形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举例:
一、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突破――学生演示 演示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步奏:
1、把课室中的课桌进行重新编排,使课室的中间有演示的场地。
2、教师随意快速转动地球仪,问学生地球自转的周数(一般难以 回答);教师再转动用有红色彩带表示经线的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回答自转周数,从而引出参照物
3、确定地球自转周期的参照物:太阳、某一恒星,并解释清楚地球和太阳、某一恒星之间的关系。
4、请甲同学作太阳,课室后边的墙假设是遥远的某一恒星。
5、地球仪红色彩带正对学生甲,同时正对课室后边的墙(同时第一次正对)。
6、教师一边演示地球自转,一边缓慢地绕甲同学转,表示地球公转,提示学生注意观察。
7、当红色彩带表示的经线第二次正对课室后的墙时,解析恒星日,并提问学生此时地球转过多少度以理解恒星日的概念,认清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真正周期;提问学生此时红色彩带表示的经线是否正对甲同学,这说明什么?教师再使地球仪向东自转一角度,红色彩带表示的经线正对太阳(学生甲),解析太阳日。
8、利用演示分析结果,学生归纳得出恒星日、太阳日差异。
9、以上环节视学生掌握情况作适当重复。
二、时差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在讲计算之前,必须先让同学们明白:
1、何为地方时?
2、时区是如何划分的?
3、何为区时?何为中央经线?
4、何为日界线?
5、何为北京时间?
对于时间计算,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独特一套方法,我只能介绍我觉得好用的方法――坐标法 举例:地方时的计算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 ――示意图
必须讲清楚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180o的相对位置,可以用以下这副示意图加深理解。
对于书本上的一句话“地球上新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许多学生存在误解。处理的方法可以布置课后探究作业:当国际日期变更线(180o)为何时刻时,新的一天从这里开始?当国际日期变更线(180o)为其它时刻时,全球的日期又会如何?
四、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课件演示结合黑板版图
1、讲清这两个知识点的基础是:理解何为太阳直射点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学生参与的演示活动:
先把课桌围成一个椭圆,请四位同学到中间,背靠背伸出手(为假设的太阳及直射光线),教师拿着地球仪边自转边绕他们公转,在再请几位同学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并记录下来,最后,分析归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并画出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图。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预习作业 篇6
14.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⑴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 → →A→G→ →E→F
⑵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 。
⑶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
15.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
(2)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 ;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 ;
(5)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选做题10分)16. 常温下,将20.0 g 14%的NaCl溶液跟30.0 g 24%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简要写上步骤保留一位小数)
化学必修1第一章教案 篇7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必修1第一章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宝鸡石油中学
巨晓妮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将答案直接填在下表中)
1.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形成集合的是()..(A)高一数学课本中较难的题(B)高二(2)班学生家长全体(C)高三年级开设的所有课程
(D)高一(12)班个子高于1.7m的学生 2. 已知全集U={0,2,4,6,8,10},集合A={2,4,6},B={1},则UA∪B等于()(A){0,1,8,10}(B){1,2,4,6}(C){0,8,10}(D)Φ 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①0∈{0},②Φ{0},③{0,1}{(0,1)},④{(a,b)}={(b,a)}
(A)1
(B)2
(C)3
(D)4 4.下列集合中表示空集的是()(A){x∈R|x+5=5}(B){x∈R|x+5>5} 2(C){x∈R|x=0} 2(D){x∈R|x+x+1=0} x2y45.方程组的解集为()
2xy3(A){2,1}(B){1,2}(C){(2,1)}(D)(2,1)6.设全集U{1,2,3,4,5,7},集合A{1,3,5,7},集合B{3,5},则()(A)UAB(B)U(CUA)B(C)UA(CUB)(D)(CUA)(CUB)
B{x|m1x2m1},7.已知集合A{x|2≤x≤7},且B,若ABA,则()
(A)-3≤m≤4(B)-3m4(C)2m4(D)2m≤4 8.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aP,bQ},若P{0,2,5}, 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
(A)9(B)8(C)7(D)6 9.若集合A1,A2满足A1A2A,则称(A1,A2)为集合A的一个分拆,并规定:当 且仅当A1=A2时,(A1,A2)与(A2,A1)为集合A的同一种分拆,则集合A{1,2,3 }的不同分拆种数是()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各科学习方法免费试卷教案课件视频与大家分享
(A)27(B)26(C)9(D)8 10.已知全集I{x|xR},集合A{x|x≤1或x≥3},集合B{x|kxk1,kR},且(CIA)B,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k0或k3(B)2k3(C)0k3(D)1k3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满足条件{1,3}∪M={1,3,5}的所有集合M的个数是.12.设A = x,yy4x6,B =x,yy5x3,则A∩B =_______.13.若A={0,1,2,4,5,7,8},B={1,3,6,7,9},C={3,4,7,8},那么集合
(A∩B)∪C=____________________.14. 已知AB3,(CUA)(CUB)xNx9且x3,CUAB4,6,8,ACUB1,5,则A= ,CUAB。
15.定义A-B={x|xA且xB}, 若A={1,2,3,4,5},B={2,3,6},则A-(A-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12分)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A={x∈Z|6∈N} 2x2(2)B={y|y=-x+6,x∈N,y∈N}
2(3)C={(x,y)|y=-x+6,x∈N,y∈N}
17.(本小题12分)某班共有27人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21人,参加化学兴趣小组的有10人,参加物理兴趣小组的有17人,同时参加数学、物理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数学、化学兴趣小组的有6人,三个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2人。问同时参加化学、物理兴趣小组的有几人?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各科学习方法免费试卷教案课件视频与大家分享
18.(本小题12分)已知集合U={1,2,3,4,5,6},A={x||x-2|<1 x∈N+},x1﹤0 x∈N+ }, x2试写出A∩B,A∪B,(CuA)∪B, A∩(CuB),(CuA)∩(CuB)(CuA)∪(CuB). B={x|
19.(本小题12分)已知集合A={x|ax+2x+3=0,a∈R,x∈R}.
2B={x|x2-2x-3=0},(1)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并求出这个元素;(2)若A∩B=A,求a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13分)已知M={x| 2≤x≤5}, N={x| a+1≤x≤2a1},若MN,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各科学习方法免费试卷教案课件视频与大家分享
21.(本小题14分)已知集合A={x|x2axa2190},B={x|x25x60}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集合A,B能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A≠;②ABB;③A≠B.若存在,求出这样的实数a;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必修1第一章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参考答案
宝鸡石油中学
巨晓妮
一.选择题:
1.A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2.A UA=0,8,10,故
U
A∪B等于{0,1,8,10}。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各科学习方法免费试卷教案课件视频与大家分享
3.A ②对,①③④错。
4.D 方程x2+x+1=0没有实数根。5.C 注意方程组的解为有序实数对。6.C 因为BA。
2m1m17.D 依题意,BA,所以m122m4。
2m178.B 共9类。但结果6重复,只能算一个,故有8个元素。
9.A 分A1,{1},{2},{3},{1,2},{1,3},{2,3},{1,2,3}讨论,结果为1+23+43+8=27。10.A CIA{x|1x3},要使(CIA)B,必须k>3或k+1<1。二.填空题:
11.4 M中一定含有5,故集合M的个数等于集合{1,2}子集的个数。12.{(1,2)} 解方程组得结果。
13.{1,3,4,7,8} AB{1,7},故(A∩B)∪C={1,3,4,7,8}。
14.{1,3,5},{0,2,7} 由题薏,全集U={0,1,2,3,4,5,6,7,8},借助韦恩图可得,A{1,3,5},B{3,4,6,8},CUAB{0,2,7}。
15.{2,3}.解析:由A-B={x|xA且xB}, 得,A-B={1,4,5},故A-(A-B)={2,3}.三.解答题: 16.解:(1)2-x=1,2,3,6,所以x=1,0,-1,-4 故A={1,0,-1,-4}。。。。。。。。。。。。。。。。。。。。。。。。4分
(2)由y06x6,xN,x0,1,2
y6,5,2,所以B={6,5,2}。。。。。。。。。。。。。。。。。8分
(3)根据第(2)题过程得,C={(0,6),(1,5),(2,2)}。。。。。。。12分 17.解:设同时参加化学、物理兴趣小组的有x人。。。。。。。。。。。。。。。1分
画出韦恩图可得。。。。。。。。。。。。。。。。。。。。。。。。。。。。5分 三门都参加的2人,只参加数、理两门的10人,只参加数、化两门的4人,只参加数学一门的5人,只参加物理一门的(5-x)人,只参加化学一门的(4-x)人。。。。。。7分
所以,5+10+4+2+(5-x)+x+(4-x)=27,x=3。。。。。。。。。。。。。。。。。11分 故同时参加化学、物理兴趣小组的有3人。。。。。。。。。。。。。。。。。。。12分 18.略(每步2分,共12分)
19.解:(1)当a=0时,A={x|2x+3=0,x∈R}={-3},适合题意。。。。2分 211当a≠0时,△=4-12a=0,得a=,A={-3}.故所求a的值为0或。。5分.
33(2)由A∩B=A得AB,B={-1,3}。。。。。。。。。。。。。。。。。。6分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 爱学啦高中学习网,各科学习方法免费试卷教案课件视频与大家分享
当△=4-12a<0,即a>
1时,A=,A∩B=A成立。。。。。。。。。。。7分 3当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时,由(1)可知AB不成立。。。。。。。。。。。。。8分
1得,a=-1,A={-1,3}B。。。。。。。。。10分 a1综上所述,所求a的值为a>或a=-1.。。。。。。。。。。。。。。。。。。12分
320.解:当N时,a12a1a2符合题意。。。。。。。。。。。。5分 当△>0时,由-1+3=-a12a1当N时,要使MN,必须有a122a3。。。。。。11分
2a15综上,a9。。。。。。。。。。。。。。。。。。。。。。。。。。。。13分
21.解:集合B可以求出,由A是非空集合,且A中所有元素应是B中的元素,同时A中的元素可以是唯一的,解题时可基于以上思路进行.
由已知条件得,B={2,3},又ABB,且A≠B,∴A。。。。。。。。。2分 B.又∵A≠,∴A={2}或A={3}。。。。。。。。。。。。。。。。。。。。。。3分. 当A={2}时,将x=2代入方程x2axa2190,得a=-3或a=5。。。。4分 若a=-3,则A={2,-5};
若a=5,则A={2,3},均与A={2}矛盾,∴a≠-3且a≠5。。。。。。。。。。。。。。。。。。。。。。。。。。。。。7分。
22当A={3}时,将x=3代入方程xaxa190,得a=-2或a=5。。。。8分
若a=-2,则A={3,-5};若a=5,则A={2,3},均与A={3}矛盾,∴a≠-2且a≠5.。。。。。。。。。。。。。。。。。。。。。。。。。。。。12分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实数a不存在.。。。。。。。。。。。。。。。。。。。。14分
【化学必修1第一章教案】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06-28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07-03
【化学】1.3.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苏教版必修1)07-09
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10-22
高一化学必修2教案10-23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05-18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10-12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4.1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09-24
化学必修金属课件07-26
高中化学必修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