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精选8篇)
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 篇1
昆明世博中学 高一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二节 同角三函数的基本关系 主备人:王卫 辅备人:数学组
2.2.1 同角三函数的基本关系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四1.2.2<<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相关知识后,继续深入学习的内容,是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的最基本的工具,是整个三角函数的基础,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生学好本节内容尤为重要。教学的重点:(1)公式sinα+cosα=1,22sin=tan的推导及其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单位圆cos及三角函数的定义推导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划2节正课,1节练习课,共计3个课时。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会运用公式求值、化简、证明。
2.目标解析
1.目标一是指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体会引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必要性;通过师生观察分析得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目标二是指通过实例讲解运用公式求值、化简、证明。【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如下几个问题:
(1)怎么理解同角的概念?
(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同角理解有困难,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数学能力要求较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依据三角函数定义引入,其中关键是师生的互动要到位.【教学条件支持】
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用到智能黑板,粉笔。【教学过程】
1、自学(大约8分钟)问题1:单位圆是什么? 问题2: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3:同角怎样去理解?
2、互学导学(大约32分钟)
问题1: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有哪些?
昆明世博中学 高一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二节 同角三函数的基本关系 主备人:王卫 辅备人:数学组
设计意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本节课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机会.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本节课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从实例中认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体会引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练习、探究活动、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更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师生活动:
小问题1:你能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吗?
小问题:2: 对于同角你是怎样理解的?此公式可解决哪些问题?
例题1:抢答判断对错
sin227+cos263
1sin4cos41 22sin2()cos2()1
变式1: sin22014cos22014问题2:如何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求值、化简、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形成过程,掌握以上知识并形成技能.通过分析,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应用是关键。
师生活动:
小问题1:对于平方关系可作哪些变形? 小问题2:对于商数关系可作哪些变形? 例题2:(1)已知sinα=-3,并且它是第三象限的角,求cosα,tanα的值.53(2)已知cosα=-,并且它是第二象限的角,求sinα,tanα的值.5(3)已知tana=2,求sina,cosa 的值。(4)化简:costan
变式2:(1)已知sinα=-3,求cosα,tanα的值.5
已知(2)tan2求sincossincos 昆明世博中学 高一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二节 同角三函数的基本关系 主备人:王卫 辅备人:数学组
2cos21(3)化简:12sin2
【课堂目标检测】
教材20页练习1、2、4.【课堂小结】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求值、化简、证明; 【配餐作业】
1.书面作业:课本P20习题2、3题(A组)2.书面作业:课本P21习题4、7、8、10题(B组)3.书面作业:课本P21习题11、12题(C组)
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 篇2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往往要在其包装上贴危险警告标签.下图所列物质与危险警告标签对应错误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一定体积的物质的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C)钠的摩尔质量就是其相对原子质量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约为22.4 L
3.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只有①(B)③④
(C)②③(D)②④
4.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5.图2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6.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氢气等气体时,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爆沸伤人
7.现有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圆底烧瓶、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若所需试剂均有提供,在以下5个实验中:①沉淀的过滤,②含泥沙的碘中提纯碘,③溴的萃取,④蒸馏,⑤硫酸铜溶液的蒸发浓缩.其中因缺乏某种实验用品而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①(B)②和④
(C)③和⑤(D)①和④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于0.3 mol/L硫酸钾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L溶液中含有0.6NA个钾离子
(B) 1 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0.9NA
(C) 2 L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2 mol/L
(D) 2 L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0.6NA个
9.图3中方框代表容器,上方黑球为氦原子,下方白球为氢原子,中间为忽略质量的隔板,则代表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为()
10.4℃时在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HCl气体(标准状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
(B)因溶液的密度未知,无法求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因溶液的密度未知,无法求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D)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11.在K2SO4、Al2(SO4)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测得,c(Al3+)=0.055 mol/L,c(H+)=0.01 mol/L,忽略溶液中的c(OH-),则c(K+)为()
(A) 0.045 mol/L
(B) 0.035 mol/L
(C) 0.055 mol/L
(D) 0.040 mol/L
12.3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 mol/L 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 1:4 (B) 1:5
(C) 2:1 (D) 2:3
13.相同体积的Na2SO4、MgSO4、Al2(SO4)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2:2:3 (B) 1:1:3
(C) 1:1:1 (D) 3:3:1
14.由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一个水分子的质量(m)、一个水分子的体积(V),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有()
(A) 1 mol水的质量
(B) 1 mol水蒸气的质量
(C) 1 mol液态水的体积
(D) 1 mol水蒸气的体积
15.一抽成真空的密闭容器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g;盛满H2后称量,质量为(M+Q)g.如果把H2排尽,再充满SO2气体,为使天平平衡,应在托盘天平的______上放置______g砝码.横线上分别应填的是()
(A)右盘M+Q
(B)左盘M+4Q
(C)左盘M+16Q
(D)右盘M+32Q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9分)
16.(8分)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于物质分离或提纯的常用方法有:()
(A)加热分解(B)过滤
(C)结晶(D)萃取、分液
(E)蒸馏(F)分液
如欲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混合物,请从选择上述方法中最合适的一种(可重复选用),将相应字母填入题后空格内:
(1)除去水中的Na+、、Cl-等杂质:______;
(2)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______;
(3)从碘水中提取碘:______;
(4)分离液态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______;
(5)除去食盐溶液中混有的泥沙:______;
(6)除去NaCl中混有的碳酸氢铵:______;
(7)图4是氯化钠、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可选用的方法是;
(8)乙二醇和丙三醇是两种重要的液态有机物,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
17.(9分)将3体积N2Hx和4体积O2的混合气体在150℃和1.05×105 Pa下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与压强时,测得反应后N2、O2、水蒸气混合气体的密度比原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少了.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N2Hx表示):______.
(2)推算NxHy化学式的根据是______.
(3)根据题给数据计算出x=______.
18.(1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需用480 mL0.5 mol/L的硫酸铜溶液,请回答配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如果用胆矾(CuSO4·5H2O)来配制,需用胆矾的质量为______g.
(2)在该实验中要用到容量瓶,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
(3)下面是配制硫酸铜过程中的5个操作步骤:①向盛有胆矾的烧杯中加入20 mL水使其溶解;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③将硫酸铜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 mL容量瓶中;④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小心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后移入容量瓶中;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4)上述操作中,①、③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
(5)上述操作⑤中,如果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采取的补救措施为______.
(6)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对溶液浓度无影响的是______.
①在烧杯中搅拌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②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③容量瓶使用前未进行干燥;
④所使用的容量瓶刚刚用某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润洗过;
⑤定容后加盖摇匀,分装入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
⑥没有洗涤溶解时用的烧杯和玻璃棒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粗盐的提纯和检验进行研究.已知该粗盐样品中主要含有Mg2+、Ca2+(忽略)和一些不溶性杂质,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5:
(1)混合液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2)为检验溶液B中Mg2+、Ca2+是否除尽,通常分别取少量溶液B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步骤一:检验Mg2+是否除尽.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步骤二:检验Ca2+是否除尽.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3)对溶液B加热并不断滴加6 mol/L的盐酸溶液,同时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7时停止加盐酸,得到溶液C.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4)将溶液C倒入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______(填现象)时,停止加热.
20.(10分)某探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小颗粒状铝硅合金与足量稀硫酸的反应,测定通常状况(约20℃、1.01×105 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已知硅与稀硫酸不反应,且铝与稀硫酸反应时会放出热量.拟选用图6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1)必须选用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接()()接()(填接口字母,不一定填满).
(2)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_____.
(3)简述实验结束时,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的方法是______.
(4)实验中准确测得4个数据:实验前铝硅合金的质量m1 g,实验后残留固体的质量m2g,实验后量筒中液面读数为V mL.则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______.
(5)如果读取液体体积时俯视量筒刻度线,会导致计算出的气体摩尔体积的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1.现有200 mL H2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欲使硫酸和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变为2 mol/L和0.2 mol/L,应加入质量分数为55.8%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35 g/cm3)多少毫升后再加蒸馏水(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干冰不能燃烧,反而可用作灭火剂.
2.(D)(A)项物质的量不等于物质的质量;(B)项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C)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相同.
3.(C)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需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①两者都易溶;④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②CaCl2易溶,CaCO3难溶;③MnO2难溶,KCl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离.答案:(C).
4.(D)(A)、(B)、(C)三个选项中,所述部位必须接触.
5.(B)(A)选项读数时仰视,错误;(B)选项在量筒中稀释错误,稀释浓硫酸应该是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两处错误;(C)选项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D)选项为了加速溶解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6.(C)选项(A),产生倒吸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装置内压力的降低,使收集气体时水槽中的水进入制气装置中,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可阻止倒吸的水进入制气装置中.选项(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对气体进行验纯,防止出现爆炸事故.选项(C),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中有的含有有毒性的物质,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经处理后再排放;选项(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可使试管内的液体受热均匀,加入碎瓷片也能防止出现爆沸现象.答案:(C).
7.(D)沉淀的过滤需要滤纸,蒸馏需要蒸馏烧瓶和冷凝管.
8.(C) 2 L溶液与1 L溶液的钾离子浓度都为0.6 mol/L.
9.(A)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2:1,排除(C)、(D).又因为He为单原子分子,故选(A).
10.(B)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气体后,溶液的体积不再是原来的100 mL(0.1 L),更不等于22.5 L.题中溶剂的质量等于1 g/mL×100 mL=100 g,溶质的质量等于,故可求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11.(B)根据电荷守恒有:,解之:c(K+)=0.035 mol/L.
12.(A)设所配制1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为V,则:V×1 mol/L×40 g/mol=60 g,解得V=1.5 L=1500 mL.根据题意,需要再加水约1200 mL,故300:1200=1:4.
13.(C)仔细观察Na2SO4、MgSO4、Al2(SO4)3的化学式,可知1 mol Al2(SO4)3可电离出3 mol,而1 mol Na2SO4和1 mol MgSO4都电离出1 mol.体积相同时,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其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为1:1:3,加入过量BaCl2,生成的沉淀质量之比为1:1:3.所以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14.(D)(A)、(B)选项中,1 mol水或水蒸气的质量都为m NA;(C)选项中,水分子间距离和水分子大小相比可以忽略,1 mol液态水的体积为NA V;(D)选项中,水蒸气分子间距离比分子直径大得多,即水蒸气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水蒸气分子间距离,仅由题给条件不能确定1 mol水蒸气的体积.答案:(D).
15.(D)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体积的容器在同温同压下盛放不同气体时,所含分子数必然相等.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而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则相同体积的SO2与H2的质量比为32:1.为使天平保持平衡,容器中充入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应为32Q g.
16.(1)(E)(2)(F)(3)(D)(4)(E)(5)(B)(6)(A)(7)(C).(8)(E)
解析:混合物分离方法,取决于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的性质差异.萃取法适用于同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时,将混合物分离,如(3).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混合物分离,如(7).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或者从液体中除去难挥发的固体,通常采取蒸馏,如(1)、(4)、(8).分液法适用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如(2).过滤可除去溶液中的难溶性杂质,如(5).此外还可以运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特殊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可分解(6)可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3)4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密度减少,即密度变为原来的,则体积变为原来的倍,即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为10体积.根据题意,O2过量,所以N2Hx完全反应.
据此得.故有:,求得x=4.
18.(1)62.5 g (2)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3)①③④②⑤(4)搅拌引流(5)把溶液倒掉,将容量瓶刷洗干净,重新配制溶液(6)①②⑤⑥③
解析:(1)实验室没有480 mL的容量瓶,必须用500 mL的.需要胆矾的质量为0.5 L×0.5 mol/L×250 g/mol=62.5 g.(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5)如果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6)如果所使用的容量瓶刚刚用硫酸铜溶液润洗过,由于有溶质残留,所以浓度偏高.
19.(1)NaOH和Na2CO3 (2)①NaOH②Na2CO3 (3)除去NaOH和Na2CO3
(4)蒸发皿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或:蒸发皿中只剩少量液体)
解析:(1)除去Mg2+和Ca2+可分别选择OH-和,因此混合液A中的溶质应含有OH-和.为了避免引入杂质,应选择NaOH和Na2CO3.
(2)检验Mg2+可选用NaOH,检验Ca2+可选用Na2CO3.
(3)为了将杂质除净,NaOH和Na2CO3必须过量,因此要加入盐酸除去.
(4)本题考查蒸发皿的使用,蒸发溶剂时不能将液体蒸干.
20.(1)(E)(D)(G)(2)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3)待实验装置冷却至通常状况后,上下移动量筒,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再平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即氢气在通常状况时的体积(4)(5)偏大
解析:(1)实验原理是:将铝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并且将水排入量筒中.这样,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气体的体积.由于反应放热,反应体系的温度偏高,所以排出的水的体积偏大.欲准确测定,必须使气体的温度恢复到通常状况,这样多排出的水就会回流,因此必须用(G).如果用(F),多排出的水无法回流.
(2)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会出现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无法滴入锥形瓶.
(3)必须注意:使量筒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读数时要平视.
列比例可解得:
(5))如果读取液体体积时俯视量筒刻度线,则液体体积偏大,根据上式可知,计算出的气体摩尔体积的值偏大.
21.答案:104.1 mL
解析:设加入V mL质量分数为55.8%的硫酸溶液,加水后溶液的体积为V(总).
根据Na2SO4的物质的量得:200 mL×10-3L·mL-1×0.5 mol·L-1=V(总)·0.2 mol·L-1,计算得:V(总)=0.5 L.
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 篇3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在本章和整个必修地理教学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知识点的延伸,人口增长影响了人口的时空分布,而人口迁移改变了这种时空分布导致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同时也促使多种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所以这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必修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地理主要就是围绕“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和变化,像产业活动、产业转移和环境问题等都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本节内容就是通过联系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人口迁移就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因此本节内容以温州为案例展开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现象、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认识,像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学生存在偏差,对于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上也较为片面。另外高一学生普遍比较缺乏区域地理知识,所以对人口迁移的具体空间流动情况大多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内化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1、整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前视情况组织学生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另外在分组探究的操作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组织小组间、学生个人间的交流和评价,以保证学生能充分地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及时调整原先的预案,抓住一些课堂小细节展开难点、易错点的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例如在人口迁移概念的教学上,我先组织学生判断五组人口空间流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必须要把握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像这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人口迁移概念这个难点的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口迁移,更好的区别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
2.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课前观看电影《雷雨》,了解故事情节和结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今天,让我们我们走近《雷雨》。
三、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
四、在课前观看电影《雷雨》的基础上,给本课编写解说词: 解说词举例: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新生儿走向河边……
三十年后,在畸形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拼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此刻“恨人像一把刀,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不幸的繁漪疯了,善良的侍萍痴呆了…
五、师生研讨:
1、《雷雨》中的矛盾冲突:多重矛盾;
(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2)周朴园与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3)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4)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5)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6)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2、如何认识节选部分周朴园前后的情感变化,体会其表达作用。明确:开始是漫不经心地用对待下人的态度谈起了雨衣和关窗的事;忽然从侍萍的关窗动作上看到了似曾相识之处,感到奇怪,认真地询问:“你——你贵姓?”气氛趋于紧张,情节出现波澜,而鲁侍萍平淡地回答,又使气氛稍有缓和;周朴园就口音把话题引向无锡,转弯抹角有意识地询问三十年前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在周朴园的连连追问下,仍然保持语调的平缓;但听到周朴园在有意撒谎,遮盖罪行,于是她悲愤地叙述了自己30多年来的悲愤遭遇,使周朴园惊恐紧张的情绪不断增长;他时而“痛苦”,“汗涔涔地发出‘哦’的叹声”,时而惊愕地问:“你是谁?”;当侍萍巧妙地露出自己的身分时,周朴园已经惊恐地语不成声。
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实曾对温柔美丽的鲁侍萍动过情,三十多年前,他还只不过是二十出头的青年,还不可能排除他也有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周对侍是有过爱情的,如果说周想标榜自己的“有道德”,那么他为什么不摆出“明媒正娶”的“正夫人”(那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来怀念呢?周曾留学德国,侍又是贤惠,规矩,又是读过书的女孩,他们之间能说得上话。就像宝玉与袭人,晴雯。周作为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得到了满足,他很满意。但当这种所得影响到他获得更多的钱财权势时,他便凶残地置爱情于不顾,置道德人性于不顾,将侍赶出家门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可一旦娶了“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他自私贪婪的欲望又驱使他反过来追求个人的情爱了。但那温馨的爱情已不复存在,他又没能在新的女性那里获得这种温馨,所以他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靠这种怀念来填补他什么好事都想得到的欲壑。而且,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也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鲁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解脱。但他对欺辱鲁侍萍的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是有损门第的其实,他的怀念是廉价的,是十分自私的。周就更加怀念那段情意绵绵的浪漫史,其中侍已经有很大的虚幻色彩了,人在现实中得不到所向往的东西,过去美好的经历就更容易清晰地重现于脑子里,并且吸引人去起劲地不断地追忆它,年岁越久约强烈,并且在追忆中还不自觉地丰富加工它,使之越来越美好。这时,那本来是真实美好的过去,便逐渐神圣化,虚幻化。周这三十多年由于婚姻不幸,鲁在他心中逐渐成为极美的虚像。眼前这又老又穷的女人,又是他讨厌的佣人鲁贵的老婆,怎能与他心目中带虚幻色彩的年轻貌美的侍划等号,眼前的鲁妈不但与他的情欲追求相去万里,而且彻底打碎了他多年的美好幻影,况且周的爱情只是消遣品,而他的地位,金钱,家庭秩序是他的立身之本,所以周彻底否定了眼前真实的鲁,并希望快刀斩乱麻,以绝后患。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当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当他知道鲁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他认出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侍萍,声色俱变,以至于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鲁家来。”,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试图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了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忘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来的旧恨新仇。
因此,他对鲁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揭开了周朴园虚伪、冷酷、自私的真面目。
第二课时
一、探究:
1、戏剧中的人物形象: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但我们也应看到人性是复杂的,周仆园对侍萍的怀念带有虚荣和软化的成分,应该承认他的怀念是真实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周仆园对侍萍的“真”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侍萍的缺席为前提的。他保持她生前的习惯一方面是忏悔,另一方面是为了向周萍交代。这样一个人,和他周围的人之间自然要发生着尖锐的矛盾。当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抛弃和残忍。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资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周朴园的基本定性── 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冷酷、残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残忍、奸诈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虚伪、冷酷、自私
周朴园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揭示出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一种可怕的统治力量,也反映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成的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有着深刻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血肉联系。
鲁侍萍: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坚强。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闹得最凶的人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事长做父亲的。她对过去的事,有的只是满腔的悲愤。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她把这归之于命运的安排,但最后又发誓以后永远不想再见到周朴园,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她的自尊与刚强。由于反动统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在他表示他怀念她的时候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2、品读作品中的“哦”字
戏剧语言特别讲究个性化,每个人物的用语、语气都各有特色,文中有很多“哦”字,俗话说:“言为心声。”这个字体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心理?大家仔细找一下,并品读一下,说说自己的感受。
周朴园用语“哦”字示例: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哦。
哦?你说说看(苦痛)哦!(汗涔涔地)哦。哦,救活啦? 哦。哦!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哦,侍萍!(低声)是你?
明确:有一般的应答词;有资本家对下人漫不经心的口吻,语气平淡停顿稍短些;表示惊奇,声调要上扬;内心有愧疚,可以短促重读;受指控后做贼心虚的窘态,语气轻、短。认出侍萍时的恐惧、失态,可以短促重读;
……真正吸引他的,不仅是情节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这曲折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生命形态,或者说,他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认识注入多少有些现成的“情节”中的。——钱理群
二、作业: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5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
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
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
3.(1) 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 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 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 分液漏斗, 烧杯
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 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 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
注意事项:
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剂: 互不相溶,不能反应。
C.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四.除杂
1.原则: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
(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 或 m3/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1)0℃ 101KPa , Vm = 22.4 L/mol
(2)25℃ 101KPa , Vm = 24.8 L/mol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 , 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在容器内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的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
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
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 篇6
A.太阳
C.地球
2.(2013·三明一中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0年12月21日10点58分“世界第一长”的青岛海湾大桥主桥合龙,全长41.58千米,为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历时4年建成通车,设计基准期100年.其中“10点58分”指时刻,“4年”“100年”指时间
B.2011年2月2日20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其中2月2日20时指时刻
C.天津开往徐州的1472次普快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南站发车,其中13时35分指时刻
D.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23时33分指时间
3.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B.月亮 D.同步通信卫星
图2-1-7
A.“孙悟空”
C.飘动的白云
4.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的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B.平台 D.烟雾
5.(2013·莆田一中高一检测)如图2-1-8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图2-1-8
A.大地 C.运动员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7.(2013·莆田一中检测)如图2-1-9所示,一根长0.8 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上端的A点向下滑动,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图中OB
1=OA,则A、B两点的坐标各是()
4A.-0.8 m,-0.2 mC.-0.6 m,0
B.0.8 m,0.2 m D.0.6 m,0
B.太阳 D.步行的人
8.(2013·海南一中高一检测)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某地游玩.两辆
图2-1-9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相同,都向东运动
9.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下列几种运动形式所对应的参考系分别是:
(1)“升起”________;(2)“奔驰”________;(3)“静靠”________;(4)“后退”________. 10.如图2-1-10是小明每天上学的路线图,请你说出小明家相对于学校的具体位置和他上学所用的时间.
图2-1-10
11.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经纬线,实际上就是在地球表面建立的坐标系,地面任何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这点的坐标(也就是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就是这样来定位的.
N:39°55.451′ E:116°23.504′ 时间 10:29:57
地球轨道上的卫星不断发射包含卫星自身所处精确位置和时间的无线电信号,地面接收装置通过内部的电脑,分析、比较接收到的不同位置卫星发射的信号的位置和时间差异,便能确定其所在位置的坐标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从上边的GPS定位器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12.(2013·泉州五中高一检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增强,政治地位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提高.为了保证我国的正常贸易往来及国际航道的安全,我国军舰必须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进行护航.如图所示,2011年12月31日12时36分,正在由西向东航行的护航舰队突然发现在其右前方有一海盗船,根据军舰上的定位系统测量知,海盗船在军舰的正前方1 000米且偏南方向500米处.若以军舰位置为坐标原点,图2-1-11
(1)请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标出海盗船的位置;(2)计算海盗船与军舰之间的距离;
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 篇7
一、选择题(30分)1.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A.所有的正数 B.等于2的数 C.接近于0的数 D.不等于0的偶数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A.{x|x33} B.{(x,y)|y2x2,x,yR} C.{x|x20} D.{x|x2x10,xR}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 C.若AB,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为
BS,则ABS,A
B B. 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 D.若S为全集,且A4.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A.(AC)(BC)B.(AB)(AC.(AC)
B)(BC)D.(AB)C
C 5.若集合Ma,b,c中的元素是△ABC的三边长,则△ABC一定不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6.若全集U0,1,2,3且CUA2,则集合A的真子集共有()A.3个 B.5个 C.7个 D.8个
二、填空题(20分)7.若集合Ax|3x7,Bx|2x10,则A8.用列举法表示集合:M{m|B_________AB___ ___.
10Z,mZ}=。m19.若Ix|x1,xZ,则CIN=。
10.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体育爱好者43人,音乐爱好者34人,还有4人既不爱好体育也不爱好音乐,则该班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 人。
三、解答题
2211.(12分)已知集合Aa,a1,3,Ba3,2a1,a1,若AB3,求实数a的值。
12.(12分)设A{xx4x0},B{xx2(a1)xa10},其中xR,如果A实数a的取值范围。
222BB,求13.(12分)已知A{x2x5},B{xm1x2m1},BA,求m的取值范围。
14.(14分)已知集合A={x|ax
2+2x+1=0}.(1)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并求出这个元素;(2)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附加题(10分):张明与李坚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在复习集合这一章时决定采用互难互问复习法,即张明提出问题的一部分和问题的框架,要求李坚按张明的要求编出可解的问题,再让张明做.张明提出,问题的一部分是:已知非空集合,……,求出实数的 的取值范围.
编题要求是:题中要出现两个具有某种关系的集合B、C,且集合B、C的表达式中必须出现字母x,并且字母 必须属于A.
请你帮助李坚编出这道题.
集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C 元素的确定性;
2.D 选项A所代表的集合是0并非空集,选项B所代表的集合是(0,0)并非空集,选项C所代表的集合是0并非空集,选项D中的方程xx10无实数根;
23.D 选项A:仅有一个子集,选项B:仅说明集合A,B无公共元素,选项C:无真子集,选项D的证明:∵(AB)A,即SA,而AS,∴AS;同理BS,∴ABS;
4.A 阴影部分完全覆盖了C部分,这样就要求交集运算的两边都含有C部分; 5.D 元素的互异性abc;
6.C A0,1,3,真子集有217。
37、ABx|2x10,ABx|3x7 可通过画数轴的方法来找答案
8、11,6,3,2,0,1,4,9 m110,5,2,或1(即10的约数)
9、1 I1N,CIN1 10、26
全班分4类人:设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x人;仅爱好体育的人数为43x人;仅爱好音乐的人数为34x人;既不爱好体育又不爱好音乐的人数为4人。∴43x34xx455,∴x26。
通过画VENN图可以比较容易得到答案。
11、解:∵AB3,∴3B,而a213,∴当a33,a0,A0,1,3,B3,1,1 这样A,B3,1与AB3矛盾;
B3
1,符合A 当2a13,a∴a1
12、解:由ABB得BA,而A4,0,4(a1)24(a21)8a8
当8a80,即a1时,B,符合BA; 当8a80,即a1时,B0,符合BA;
当8a80,即a1时,B中有两个元素,而BA4,0; ∴B4,0得a
1∴a1或a1。13、解:当m12m1,即m2时,B,满足BA,即m2;
当m12m1,即m2时,B3,满足BA,即m2; 当m12m1,即m2时,由BA,得∴m3
14.解:(1)当a=0时,A={-
m12即2m3;
2m151},此时A中只有一个元素,所以a=0满足要求; 22当a≠0时, 因为A中只有一个元素,故一元二次方程ax可得⊿=4-4a=0,求得a=1,此时A={-1} ∴当a=0或a=1时A中只有一个元素
(2)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也就是A中有一个元素或A中没有元素。由(1)可知当a=0或a=1时A中有一个元素 若A中没有元素,则一元二次方程ax
+2x+1=0只有一个根,+2x+1=0无根,可得⊿=4-4a<0,即a<1 综上可知,a=0或a≤1时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
附加题:参考结果
1.已知非空集合
且
2.已知非空集合,且
3.已知非空集合,求出实数 的取值范围.
4.已知非空集合,求出实数 的取值范围.
,,且
,,且
,求出实数 的取值范围.
,,,求出实数 的取值范围.
5.已知非空集合且
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 篇8
必修1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在升上高中之前有一年时间没有进行地理学习,就算在初
一、初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地理看成是一个 “ 次科 ” 而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很多地理基础知识已经遗忘。如何唤起他们的记忆和兴趣,是高一地理教学中迫待解决的问题。
这一节的内容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代数、三角、几何)、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怎样在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使他们能较好地理解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也是本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9 年级的地理课中也有地球运动的内容,因此,高中地理要处理好与它的区别和衔接问题。
教材分析:
对于本节的教学处理,可以按教材的顺序,先讲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再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最后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 15 页的活动目的既是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特点的归纳和应用,又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比较法的适用范围、如何设计比较项目、如何分析比较结果等。
恒星日与太阳日 ” 是教学中的难点,说明时要把握:第一,某一恒星、地面某点、地心第一次 “ 三点共线 ” 到下一次 “ 三点共线 ” 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恒星日,太阳日同理;第二,地球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第三,由于恒星距地球非常遥远,可看作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图 1.14 中的 “ 三颗恒星 ” 实际上是同一颗恒星;而太阳距地球较近,所以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由此产生了恒星日和太阳日在时间上的差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是产生了昼夜交替,要懂得如何确定晨线和昏线,并要明确晨、昏线
上的地点分别正处于日出、日落时刻,其太阳高度为 0°,并明确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晨昏线所在平面经过地心;二是产生了地方时差,对于时间计算的问题,要注意讲清基本概念,特别是近似概念,如:时区与区时、区时与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与 “ 北京时间 ” 等。在讲授计算方法之后,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景进行教学,如打国际长途电话给亲友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乘坐国际航班到达目的地要 “ 倒时差 ” 等,一方面提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时间与日期的差异,可以从 180° 经线东、西两侧分别是地球上时间最晚和最早的地方,并结合例子来说明。至于 “ 地转偏向力 ” 的知识,在本章不必涉及,留待第二章学习。
黄赤交角 ” 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可以从 “ 一轴两面三角度 ” 和 “ 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 掌握它的概念: “ 一轴 ” 指地轴; “ 两面 ”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 三角度 ”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 度 26 分,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 度 33 分,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度。“ 三个基本不变 ” 是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 23 度 26 分;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 ” 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黄赤交角在确定太阳直射范围、极昼极夜范围等方面的意义,结合第 20 页的活动归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对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应充分利用图像、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归纳其变化规律,重点是掌握两分两至日的情况,但切忌忽略过程而只是死记结论。最后明确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其实质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大小、强弱的关系。
课时: 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1、问题引入。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涉及地球运动的问题(不一定学生会回答),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1)为什么我们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为什么四季星空是不同的?
(3)为什么昼夜长短会变化?
(4)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演示引入。运用 FLASH 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诗词引入,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毛泽东同志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习新课】 1 .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的特点包括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公转的特点包括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充分运用动画演示,并适时提出研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把知识学活。、利用 FLASH,让学生寻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 从赤道、北极、南极看,地球公转跟自转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地球自转的 方向
从赤道看、从北极看、从南极看
周期
恒星日、太阳日
速度
角速度、线速度
• 给出两条相对应的题目,考察学生掌握的程度
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把恒星日和太阳日、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公转轨道等图制成 POWERPOINT,在图上分析其特点和规律。
地球自转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周期
参照物 时间 旋转角度
恒星日 恒星 23 时 56 分 4 秒 360o 太阳日 太阳 24 时 360o59 ′
哪个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C 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D 1 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近,而为什么我们这里是冬季? 7 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我们这里为什么是夏季?、归纳总结、学习反馈
在广州,6 月 1 日 22 时看到的星空,再次能看到同样星空的时间是:()
A、6 月 2 日 22 时 B、6 月 2 日 21 时 56 分 4 秒
C、6 月 2 日 22 时 3 分 56 秒 D、6 月 2 日 22 时 56 分 4 秒
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的对应点相比()
A 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 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
C 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 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口、北京、广州、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B、南北纬 30 度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
C、南北极没有线速度,角速度为每小时 15 度
D、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B、图中 A 点的地理纬度是 66 度 34 分
C、A 在 B 的东南方
【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07-03
化学必修1第一章教案07-04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社会科学论文、随笔”专题复习11-13
高中化学必修08-27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09-20
高中化学必修一氯教案11-13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4.1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09-24
高中化学必修2部分识点总结10-23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09-03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专题练习题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