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推三大攻坚战(共7篇)
如何助推三大攻坚战 篇1
如何助推“三大攻坚战”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打赢“三大攻坚战”是今后三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检察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切实找准服务切入点和着力点,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坚决防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对市场准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坚决打击串通投标、强迫交易、偷逃税款等犯罪,加大对制假售假、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打击力度,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二是坚决依法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参与重大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深入排查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风险,重点惩治网络传销等经济犯罪。制定非法集资、套路贷等类案审查逮捕指引,提高指控犯罪水平。建立危害金融安全犯罪惩防教育机制,定期发布金融犯罪典型案例,提高公众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三是依法保障和促进新型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司法保护创新作用,实行知识产权案件指定管辖,组建专业化办案组,建立知识产权案件专门办理机制,综合运用刑事打击、民行监督、专项调研等方式,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效检察服务。
二、加大扶贫济困力度,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致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针对影响地方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土壤。建立健全涉黑涉恶案件提前介入、捕诉衔接、线索移送等专业化办理机制,加快办案节奏,缩短办案周期,会同公安机关联合挂牌督办一批重大案件,形成强有力震慑。二是全力服务保障脱贫攻坚战略。加强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等重点领域的法律监督工作,加大农村低保户、困难户资格审查认定以及扶贫款发放等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督促行政机关全面正确履行职责,促进实现阳光扶贫。三是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司法保护,突出惩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以及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实施的犯罪,深入开展农民工讨薪讨债领域专项监督,着力维护社会公益和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加强检察环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依法及时化解在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安置等领域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切实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开展不服不捕不诉刑事申诉专项监督活动,逐案督查立案复查、公开审查和反向审视情况,多元化化解矛盾,确保将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助力碧水蓝天工程,致力打造绿色宜居美丽家园。
一是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积极参与地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快推进清水廊道以及新水源地、跨区域饮水工程建设。建立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依法快捕快诉,加强对生态功能区建设、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司法保护,全力做好“大生态”文章。二是全面加强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案件的法律监督。深入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探索破坏生态环境刑事案件类案监督机制,加大对环境资源管理执法行为的法律监督力度。积极推进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工作,健全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监督线索依职权发现机制,切实完善检察机关对环境污染案件督促、支持起诉制度,提升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成效。三是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结合司法办案,加强与法院、公安、环保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共同研究制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举措,推进生态环境领域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探索建立“打击犯罪综合治理恢复性司法”的生态检察模式,办案中注重建立和运用生态修复机制,促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良好生态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
如何助推三大攻坚战 篇2
一是以拆迁建设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
把拆迁建设作为改善城镇面貌、提升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条件。在制度落实上,做到坚持依法拆迁、知情拆迁,继续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包靠制、拆迁补偿公开制、拆迁考核绩效制等制度。在拆迁队伍上,继续实行工作片就是拆迁队的办法,发挥社区干部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工作实效。对已完成拆迁的项目,重点抓好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
二是以社区建设为发展重点,构筑农村发展新格局。
史口镇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活、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推进,完成了安子张社区的建设任务,又投资260万建设史口、曲家和大宋社区。社区按照“三室一站一厅两栏”的建设模式,设立图书阅览室、计生服务室、远程教育室、平安工作站、综合服务大厅、村务公开栏和宣传栏;为了更好的方便社区居民娱乐、休闲,还建成一个文体活动广场;慈善义工超市和慈善大众浴室的建成,更使广大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和便利。其中,大宋社区转变传统种养观念,走上高效的产业化经营之路。生态高效农业实现了大发展、养殖小区的规模实现了迅速膨胀,目前,大宋村新型城郊产业化建设一期工程——新建设的200多栋高温蔬菜大棚与近百个拱棚成为首批50多户群众的“摇
实施三大工程 推进扶贫攻坚 篇3
中共太平店镇委员会 太平店镇人民政府
2014年8月14日
今年以来,太平店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工作创新、培育工作亮点工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双联富民行动,充分运用“四种思维方式”,“夯基础、兴产业、强保障,促和谐”,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一、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改善条件、夯实基础,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六盘山片区区域开发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实施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着力改善农村交通。今年全镇实施道路硬化工程22.3公里,其中王--代公路9.7公里,牛坪公路12.6公里,工程任务已完工将近一半。投资49万元长25米的牛坪村安坪公路板桥即将竣工。二是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全镇现有塘坝的蓄水资源,在大山川村二社、万坪村孟阳社建成200方高位水池3座,为规划中的2000亩高效滴灌农业提供了供水保障。
2、立足优势、分类施策,强力推进致富产业培育工程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111122”产业提升工程及抢抓6个“一千万”产业扶持政策机遇,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大调 整。一是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我镇咬定发展林果业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前几年发展林果业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在大山顶村、太平村、苏岘村、青江村、联坪村、牛坪村新发展苹果和核桃种植1500亩。二是示范推广蔬菜种植。立足镇情实际,今年在有供水保障的大山川村董堡社新建高架塑料大棚18座,示范发展温室大棚1座。在大山顶、万坪、联坪等村发展高原夏菜500亩余亩。三是着力推广中药材种植。全镇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发展生态无公害中药材产业的总体思路,今年,以牛坪、联坪、代湾、何川等村为主,全镇推广种植党生、黄芪、牛子等中药材2200余亩。
3、集聚人口、整合资源,强力推进民生保障工程 在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和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全镇以大山川村和兴平社区为生态移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对一些资源匮乏、条件恶劣、位置偏远、人口较少的村庄实施整体搬迁或就近迁并。今年在兴平社区正建的30套新农村住宅已主体工程完工,另外30套商业性开发住宅正准备开工。
4、强化宗旨,改进作风,扎实开展双联富民行动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一是加强干部学习。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逐步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完善机关制度。通过制定完善干部学习、包村包组、考勤、政务服务中心等16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和办事行为。三是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对照“四风”查问题,整治干部“吃拿卡要”、“冷硬横推拖”以及“懒软庸散”、“迟到早退”、“浪费奢靡” 等问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四是推进双联行动。全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显著成效推动双联富民行动取得实效,积极和市县联系单位衔接,争取帮扶资金,加大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组织100对人到定西内官镇和临洮新添镇参观学习,印发学习资料2000册,聘请林业技术人员指导修剪果树4人34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部分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农民长期形成“重单干,轻合作”、“重个体,轻集体”和自私自利的思想严重,对畅通的道路很欢迎,但扩路占用一些耕地、损害几颗树木等涉及到自身切身利益又寸步不让,增加了基层工作的难度,阻碍了工程的进度。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部分群众观念落后,囿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对调整种植结构认识不到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二是农村劳动力不足,技术农民严重匮乏,对发展蔬菜大棚和林果业群众有顾虑;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干旱缺水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在民生保障方面:国家在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资金虽然不少,但资金比较分散,难以整合形成合力,因缺乏资金保障,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成效不明显。
三、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要以这次推进会为契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不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1、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深化项目建设活动。结合年初制定的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理清思路,自加压力,扎扎实实把项目工作做实做细。
2、切实加强项目管理,保障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认真抓好对重点项目的协调,认真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环境、资金、征地问题,加快道路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开发的进程。
3、落实产业发展任务,确保扶贫攻坚切实取得实效。结合“镇有主导产业,村有增收项目,户有脱贫路径”的目标,按照我镇“全膜产业增收,草畜产业带动,蔬菜产业示范,林果产业富民”的总体思路,主要抓好秋后的全覆膜工作,果树的越冬管理,高原夏菜和中药材组织销售工作,争取完成新建2个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户达到275户,牛饲养量达到1万头,羊6.3万只,猪3.7万头,鸡8万只,以实实在在的收入赢得群众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
4、做好前期准备,确保民生保障工程的有效实施。积极准备引黄人饮工程项目对接,对工程能够辐射到的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兴平社区,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建设;对农户居住相对分散的万坪村,以社为单位建设集中供水点,将彻底解决覆盖区3000多人、2000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做好抓党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 篇4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深化和拓展“民心党建”内涵,创新探索党建助推脱贫攻坚“四个一线”工作方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力推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铜仁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干部选派聚焦一线需求,找准共鸣点。一是选派“精兵强将”。从市县两级选派1531名县处级干部和优秀干部定点包干全市所有贫困村,选派108名科级干部到106个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挂任党委副书记,选派319名副科级实职干部到深度贫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选派1558名第一书记和7137名驻村干部轮战进驻建档立卡贫困村攻坚脱贫,确保了攻坚力量。二是用好“多股力量”。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国家、省直单位及大连民族大学等选派97人来铜挂职,苏州选派1313名教师、医生、教授、艺术家、导游等来铜专项帮扶,组织314人来铜开展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588个基层单位与我市625个基层单位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将2043名农业专家匹配到全市1252个贫困村2097个主导产业链上开展精准服务。吸纳1.4万名春晖人士助力脱贫攻坚。三是开展“四级研判”。按照“保持稳定、应换尽换、尽锐出战”原则,多次开展市县乡村四级脱贫干部分析研判。针对不能胜任现职的干部,坚决调偏调差;针对身体不好的干部,妥善安排工作;针对违法违纪的干部,严肃处理处置;针对表现不佳的干部,实行“悬帽攻坚”。以来,调整轮换第一书记666人、驻村干部699人。调整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班子成员19人。对14名表现不佳的乡镇党政正职实行“悬帽攻坚”。
攻坚能力聚焦一线提升,增强发力点。一是多渠道提升攻坚能力。深入实施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充分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铜仁智慧党建一体化平台等,通过讲政策、讲技术、讲方法、讲门道,围绕“八要素”、“五步工作法”、驻村帮扶等培训各类人员61352人次,组织2761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外出考察学习4255次,参加人数11365人次,着力提高干部攻坚本领。二是多维度补齐攻坚短板。从市直单位、已出列区县抽调67名县级干部和149名其他干部组建驻县督导组和驻乡督导组,手把手在实践中对拟出列区县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进行传帮带。选取715个先进村与706个贫困村开展“先进村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借助“先进村”经验,带动“贫困村”发展。三是多形式用活攻坚打法。注重引导干部用好用活我市探索形成的“76554”工作方法、万山中华山“622”模式和石阡大屯村“三好机制”等,补齐能力短板,提高脱贫质量,确保打法精准。其中“76554”工作方法被《领导决策信息》《中国扶贫》等国内知名杂志刊载,石阡县大屯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得到省委志刚书记的肯定性批示,中华山村“622”模式入选国家博物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关怀激励聚焦一线落实,激活兴奋点。一是深化关怀激励机制。,我市出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机制,此做法得到省委志刚书记和邑飞部长的充分肯定,被国务院扶贫办收录为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唯一市级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今年,我们从政治教育引领担当、选拔任用引导担当、容错纠错推动担当、激励褒奖促进担当、“关键少数”带动担当5个方面研究制定五个实施细则,深化和拓展“1+N”关怀激励机制,突出决战决胜之年。二是优先提拔一线干部。对在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连续两年居本区县前三名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符合提拔任职资格条件的,优先提拔重用。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的市县两级脱贫攻坚指挥中心人员全部纳入优秀年轻干部重点培养。对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干部放宽年龄等资格条件调任公务员岗位。20以来,共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141人,办理公务员调任113人。三是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对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1702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年终绩效奖金在所在单位考核等次上浮10%比例给予奖励。对58名实绩突出的村干部在任期内享受副科级干部经济待。为14608名干部落实了年休假,安排了21065干部参加健康体检,对112名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伤害或特殊疾病的干部,给予救助或一次性补助368.94万元。
如何助推三大攻坚战 篇5
近年来,我镇党委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只有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其组织功能、引领功能、服务功能,探索构建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夯实党建的新机制,从而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促共赢”。(一)抓党建促脱贫,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内在要求。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最坚实的组织力量支撑,是党联系贫困群众最扎实的纽带。
(二)抓党建促脱贫,是推进脱贫攻坚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和各级部门在扶贫帮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还有一些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没有完全解决,有些干部群众还存在办法不多、等待观望的心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也在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里,特别是区位偏远、资源匮乏的乡镇。只有真正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火车头”拉动作用,做好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的大文章,才能把广大困难群众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持续推进
脱贫攻坚工作。
(三)抓党建促脱贫,是检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根植于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工作生活之中,与贫困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能直接了解贫困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如何?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脱贫攻坚中体现得怎样?党员干部服务扶贫工作的能力水平高低,农村群众眼里看得最真切,心里掂量得最清楚。因此,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中切实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是检验党员干部能否真正做到“四讲四有”合格标准的现实要求,进而强化党员干部担当起“啃得动硬骨头”的脱贫责任。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不强,发挥组织脱贫致富作用不够。贫困乡村之所以贫困落后,有其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是基层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缺乏斗志,缺少敢拼敢担当的精神,致使基层组织引领脱贫的作用发挥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不清,集体经济带动能力不强。一些村干部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墨守成规,发展农村经济无信息、缺技术,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真本领。面对村集体经济“空壳”的现状,大部分村干部居安不思危,缺乏责任意识,怕惹麻烦,怕担风险,不敢、不愿也无能力寻求对策加以改变,不敢考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闯出集体增收之路。目前,全镇X个村委发展有集体经济,但都是投资到县城投公司分红,租赁门面、厂棚、移动铁塔等,产业发展集体经济还十分薄弱。
二是一些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村干部缺乏自己带头富、带领富的创业激情与本领。片面地把贫困原因归结于自然条件和投入不足,习惯于眼睛只盯着政府拨款,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处理新情况,不考虑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闯出农民增收致富之路。
三是基层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能力不强,“一把手”核心作用不明显。一些村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有些村书记对抓党建促脱贫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抓事务性工作上,抓班子带队伍能力弱,党建拉动经济的载体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
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偏弱,合力抓脱贫作用不明显。一些村干部缺乏“守土一方”的责任意识,加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面对扶贫工作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持消极态度。对于贫困原因、建档立卡、脱贫措施等工作部署不严谨,摸排不细致,对接不上心等等,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遇见棘手问题“绕着走”。
(二)基层党组织引领和示范不足,发挥党员脱贫致富作用不够。目前,全镇X名党员,农村党员占X.X%,农村党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有先富和领富能力的党员比例偏低,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够明显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支部成员素质不高,不能有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和“两委”成员文化程度低,“互联网+”意识和本领较差,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受到极大影响。从思想素质看,部分基层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意识。从能力素质看,有的基层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和传统经验来开展工作,缺少新措施。从培养新党员来看,部分基层组织建设滞后,有的村甚至存在X年不发展一名新党员的现象。
二是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不力。一些产业合作组织中党员作用发挥不强,没能够和贫困群众拧成一股绳,帮带作用不明显,这也使得在产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显得尤为必要。三是人才难留,项目致富示范引导作用不强。大部分农民党员外出务工或跟随子女进城伴读,农村党员外流现象严重,留守党员年龄普遍偏大,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较难,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贫困党员也是“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很难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文化素质高、能闯市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带头人还很少,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基层党组织辐射带动面不够宽,发挥产业脱贫作用不够。一部分村的贫困村民文化水平低,使用陈旧的传统模式生产,增产不增收,主导产业不多,农业增收渠道较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组织谋划产业引领致富的文章做得不够,自身“挖潜”领办产业合作组织的意识不强。一些专业大户普遍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在推动扶贫开发、带动农民增收方面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有相当一部分村具备一定的资源、资金以及人脉优势,但是却没能充分利用起来,组织作用作不大,没有实现可持续、最大化。所以,在扶贫工作中亟需由村级组织领办产业合作社。二是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作用不明显。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项目,一些党员干部结对之后,及时看望“穷亲属”送钱送物,但是在产业项目帮扶上办法不多。三是有的驻村扶贫单位片面追求眼前效应,简单地拿钱给物,只注重“输血”而不注重“造血”,因而“扶贫—脱贫—返贫”这一怪现象在一些贫困村中比较突出。在产业培育上,扶持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村一品”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原因分析。以上问题,归结起来,无外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主观因素,也就是人的因素,农村基层党组织能不能把各方面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直接决定着脱贫攻坚的进程和效果。二是客观因素,也就是自然方面的因素,不少贫困村受资源环境的约束,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天灾人祸不可抗拒,因病、因灾返贫严重,村级组织“望贫兴叹”。具体原因为:
(一)政策支持不平衡原因。一些社会政策的支持不平等、资源分配和占有的不平等都有可能导致村级组织不能“借力打力”促进脱贫。村级组织本身就处在最基层的“末梢神经”,是落实党在农村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政策不及则无米下锅,一些制度和政策的局限性就有可能限制住村级组织的“手脚”。比如,村级道路硬化工程,需要村级组织自筹资金进行路改,才能争取上级政策进行硬化,间接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还有一些农业支持项目由于受到参与人数和发展面积等局限,而享受不到政策支持,有热情无政策助力,也导致一些村级组织想组织发展项目而得不到支持,产生遇见棘手问题“绕着走”的心态。
(二)自然环境原因。面对现有的这些贫困人口“千差万别”的现存状况,组织扶贫弱有“借口”,思想扶贫不足。比如:有的贫困户的身体条件极差、人均土地少、无生产技术及资金,还有的“借贫生活”,躺在“温暖的怀抱里过日子”,而且部分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等原因反过来又加剧了贫困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村级组织的力量已显得“捉襟见肘”,处在“有心无力”的状态,这也是个别村级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加之现有土地的产出价值无法满足农民生活需求,促使一些党员群众流向城市,村级组织身边无“能人”,所以,在扶贫工作上个别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动作不大。
(三)工作方法原因。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相互促进力度不够。一是“虚事实做”不力。基层党建工作的“虚”与行政工作的“实”形成强烈的对比,党建工作经费紧缺,工作难度大,不易出政绩,吸引力不强,而行政经济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出政绩。二是存在重事务轻党建工作,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轻基层党建经费的投入“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导致对群众的思想扶贫做得不到位,体现出一部分贫困户“得过且过”思想严重,对这样的群众过问较少,办法措施不多。因此,有的村级组织在坚持“为民全程服务”“头雁领飞”等党建载体上推进措施想得少、做得不多,导致部分党员干部扶贫的想法和措施不多,带动作用不明显。
四、新形势下强化基层党建与推进脱贫攻坚的对策建议。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精准脱贫,实现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是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的目标和根本。只有找准农村基层党建与扶贫攻坚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切实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农村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的“双推互进”,才能真正做到抓“精”党建点、扶“准”贫困户。(一)强化党建领航作用,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主阵地”。一是因地制宜创新发展集体经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一方面,村级组织要积极谋划新思路、新办法,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提高附加值,做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持续发展的新文章。引进或创办集体项目,不断壮大集体实力,增强脱贫致富的拉动能力。同时,要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区位和人才等优势,建立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扶贫开发的政策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适应当地特色的农村经济,提升“造血”功能,增强脱贫致富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村级组织要做好贫困群众的内部挖潜文章,积极引导承包土地向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流转,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积极争取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创办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此外,在一些红色教育纪念馆、森林资源、田园景观、民族村民族文化资源等资源丰富的地方发展户外旅游经济,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实施特色党建品牌扶贫。
二是依托本地优势资源产业合作组织组建产业链上的党组织。创建产业党支部、党员示范岗、党群致富区等党建组织载体,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此为平台,主动与市场对接,增进党员与贫困群众在生产、技术、信息网络等方面的沟通交流。按照“产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加强农村新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链条基层党组织间的串联互通、共建共利,探索更加务实管用有效的组织设置方式,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实现“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品牌创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使党组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主心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战役,农村基层党组织责无旁贷,要以党员便于参与活动、党组织有利于作用发挥为原则,结合区域规模、产业布局、党员能力等特点找准路子、建好制度,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一是着力抓好班子建设,启动内在“活力”。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事实证明,帮助贫困村建好一个富有旺盛战斗力的班子,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基础。首先要摸清班子状况,及时调整配备,“压”准责任。要对所在贫困村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结构、能力、作风状况全面掌握,建立完善的镇村奖惩机制。对素质能力较低、工作落实不强、群众信任度不高的班子,要加强教育引导,规范工作制度,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增强基层领导班子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基层干部要大胆提拔使用,以强化领导班子抓“党建+扶贫”的责任意识。
其次要抓住“头雁领飞”这个引领农村经济的“杠杆”作用,发挥骨干党员群众致富帮带作用,制定相关鼓励办法,解决“有人带”的问题,提倡头雁型人才留得住、带起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抓产业的素质和能力,做脱贫致富的生力军。同时,将配强农村基层“两委”班子作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通过整合优惠政策,在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创业成功人士中,动员选派政治素质过硬、发展能力强的本土人才到贫困村挂职或任职,紧盯农产品“互联网+”新型经济模式,同时鼓励其牵头组建农村基层经济发展专业合作社、创办农业技术基地、领办各类经济实体,着力构建新型经营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稳定实现脱贫目标。
二是着力抓好党员扶贫,增强脱贫带富“引力”。扶贫开发工作关键在党,核心在人,成败在干。一方面,要落实责任。要在贫困村党员中深入树立“谁来扶、怎么扶”的思想,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使党员思想“活”起来,形象“树”起来,交任务,给政策,层层传导压力,组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致富活动,盯住自己的“穷亲属”,努力使农村党员干部从等、靠、要的思想转变到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自觉行动上来。
另一方面,建立创业帮扶制度激发引导能力。各级组织要量力而行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激励党员干部带头致富,敢于率先发展产业,建立示范田、做产业技能的“明白人”,帮助所帮扶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提供致富信息,找准致富门路,掌握致富技能,带动他们共同致富,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农村致富的“先锋”、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三)强化责任意识,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精准度”。一是要牢固树立“党建+扶贫”的观念,落实党建与扶贫“两手抓、两手硬”刚性责任。要把“狠抓落实”作为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强化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一方面落实贫困户的核查责任要“精准”。通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摸底调查贫困户的生活情况,掌握贫困户的第一手真实信息,全面完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另一方面要落实帮扶贫困户脱贫责任要“精准”。各驻村帮扶单位党组织采取联合挂点的形式,对贫困村进行全覆盖帮扶。同时,抓好“第一书记”队伍,强化“第一书记”管理考核,落实“月调度、季检查、半年总结”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进工作,着力推动贫困村及软弱涣散党组织村等重点难点村发展,为
脱贫攻坚定地点、定人员,实施“定人定责,脱贫解约”,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是完善督查机制,推进脱贫攻坚“精准”落地。为把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互进”落到实处,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对党组织及党员建立健全问责机制,把问题导向树起来,让规矩立起来。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脱贫攻坚绩效考核机制。要把脱贫攻坚列入对基层组织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其成效作为单位和党员干部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脱贫攻坚督查制度,对落实不力的基层组织严肃责任追究,绩效考核要与工资待遇挂钩,并加大考核权重。另一方面要落实组织约束机制。要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程序,严禁铺张浪费,杜绝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程序,确保扶贫项目和资金监管到位,确保党员干部从严从实干事创业,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打造一支“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干部队伍。
(四)强化党建服务功能,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助力器”
。一是着力抓好教育培训,提升技能“智力”。“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针对贫困群众的所急所需,基层组织要通过因人施教分类学,因时施教集中学,因地施教针对学,对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愿意在家务农的,组织本地区“土专家”“田秀才”传授实用技能,帮助他们掌握X~X门实用技术。通过讲身边事、说小道理、传致富经,着力培植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党员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致富示范户,实现每户贫困群众都有一个致富项目。
二是着力推进落实党建载体保障,实施创业帮扶工程。依托村情民情,基层组织要在各类产业当中扎实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工程”“百千万富民强村工程”“头雁领飞”等活动,为创业党员群众提供资金、项目、技术、服务等全方位帮扶,探索党组织、党员干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贫困户多方受益的全新帮扶途径。有效整合党组织、经济组织和党员资源,破解贫困党员致富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如何助推三大攻坚战 篇6
自行政审批局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党建引领,以“两联一进”群众工作为载体,聚力脱贫奔康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将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实现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把党建责任压实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局党组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党建“主业”与脱贫攻坚“主责”相统一、两手抓。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发挥局党组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局党组书记做到四个亲自,即亲自研究、亲自督办、亲自协调、亲自挂帅,坚持逢会必讲党建扶贫工作,组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形成书记主管主抓、责任层层压实的工作格局。二是人员选派更精准。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群众工作基础扎实的选人用人标准,选派1名优秀年轻干部为驻村工作队员,按照“5+2”、“白+黑”的工作要求,协助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具体工作,切实把工作职责抓在手中、落到实处。三是工作作风更扎实。自成立以来,局党组先后多次深入到村组织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有效载体和活动,认真分析贫困现状原因,广泛宣传扶贫政策,选树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积极发动贫困群众,让贫困户感到党的政策好、发展机遇好,脱贫致富有希望、有信心、有奔头,充分调动大家积极参与进来、共同行动起来,确保了该村达到“村出列、户脱贫、人销号”的脱贫目标。
(二)把党建力量汇集到脱贫攻坚“最前沿”。注重发挥党建在脱贫攻坚上的引领作用和保障功能,坚持把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抓紧抓牢抓好。一是加强驻村人员保障。从加强保障入手,积极协调乡、村为驻村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保障,按标准落实差旅补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驻村工作人员下得去、待得住、干的好。二是整合扶贫工作力量。该村成立由县联系领导、县帮扶单位、镇联村领导、联村干部、村两委干部11名干部组成的“五位一体”扶贫工作队,汇集五支力量齐心协力共谋脱贫攻坚。三是健全督办考评机制。坚持党建与扶贫工作同向推进、综合考评,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坚持每季度到村开展一次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帮扶人员坚持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四次,确保党建力量始终挺立在脱贫攻坚主阵地、最前沿。
(三)把党建资源聚积到脱贫攻坚“关键处”。坚持精力下移、资源下沉、形成聚合效应,推动党建资源发挥关键作用。一是精准识别不落一人。根据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目标,将全村扶贫开发系统外符合贫困标准的“应纳未纳”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确保“卡外无真贫”,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二是结对帮扶一户一策。全村系统内14户贫困户落实结对帮扶党员干部5人,所有帮扶人每季度不低于一次全部都入户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分户制定了详细帮扶措施。三是政策宣传不掉一项。积极宣讲并落实精准到户,特色产业、教育助学、健康扶贫、社会救助兜底、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创业就业培训、金融扶贫贷款、残疾人扶贫等系列扶贫政策,让每个贫困户至少享受了一项以上扶贫政策,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保障。
二、经验启示
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将加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既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又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的落实。通过积极探索、深入实践,用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积累宝贵经验,得到了有益启示。
一是抓党建促脱贫,必须要建强基层组织。农村要想富,关键靠支部,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核心,抓好脱贫攻坚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把党的扶贫政策和脱贫任务宣传落实到一家一户,必须要建强基层组织、做好基础工作、增强基本能力,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二是抓党建促脱贫,必须要选准用好干部。党员干部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新形势新任务对贫困乡村党员干部结构功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脱贫攻坚,干部是关键因素。只有精准地选人用人,提升贫困村班子建设与脱贫攻坚需要的匹配度,干部才能站稳扶贫一线,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带好头、指好路。
三是抓党建促脱贫,必须要发挥党员作用。党员是群众的“带头人”“主心骨”,打赢脱贫攻坚战,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做榜样”“唱主角”。实践证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观念引领、产业带动、技术推广等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就能聚点成片、以点带面、抱团发展,推动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四是抓党建促脱贫,必须要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如果没有贫困群众的参与,“干部干、群众看”,脱贫致富就难以实现。脱贫攻坚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只有充分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把扶贫政策变为自觉行动,脱贫攻坚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五是抓党建促脱贫,必须要强化组织领导。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层层靠实责任,是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逐级明确责任主体,只要把党建责任压紧压实,攻坚压力传导到位,始终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措施抓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就能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三、存在问题
部分村干部思想禁锢,对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认识不充分,缺乏信心和干劲。部分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市场的认知及经营管理能力,思想不解放,怕担风险,对发展集体经济顾虑重重,信心不足,也有畏难情绪。
四、下步打算
一是继续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常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各类培训任务;
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实践锻炼和在岗自学,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二是建立支持干事者、保护发展者、宽容失误者的用人机制,打消干部求稳怕乱、不想发展、不敢发展的思想包袱,增强干部主动担当、主动发展的意识,解决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
如何助推三大攻坚战 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按照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关于印发〈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号)要求,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助推全市全面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次攻坚战,结合市非公有制经济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统战优势,以“全市脱贫、民企有责”的高度责任感,通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口联村助村帮村等主要形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为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做好贡献。
二、主要目标
非公经济“百企(会)联村 千企帮户”助推脱贫攻坚行动(以下简称“百企(会)联村 千企帮户”行动),以中央、省、市扶贫规划为实施依据,以同步小康为主要目标,以民营企业(商会)为帮扶主体,以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互利合作为主要形式,在1年内,动员全市 家以上骨干民营企业(商会)结对帮扶 个 以上贫困村(或已摘帽贫困村)、家民营中小企业(个体户)结对帮扶 户以上贫困户,助推贫困村贫困户在“十三五”时期加快脱贫进程,增强发展后劲,为市大扶贫战略行动作出新贡献。
三、帮扶原则
1.坚持统战主导,团结联合党政部门、社团组织、民营企业、农民个人力量,努力实现政府扶贫、社会扶贫和当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有机结合。
2.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跟踪,将帮扶重点向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聚焦倾斜。
3.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理念,动员组织民营企业以开发式扶贫为重点,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企互惠双赢。
4.坚持“做贡献”与“受教育”相统一,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在先富帮后富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
5.坚持全市统筹、两级(市、县市区)联动、分级负责,市级层面总体部署和全面指导,各县(市、区)牵头落实本地任务。
四、帮扶主体和对象 1.帮扶主体
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主席、副主席(商会会长、副会长)、执常委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各级各类直属商会、会员企业,回乡创业企业家等是“百企(会)联村 千企帮户”行动的帮扶主体。鼓励其他方面的企业积极参与,特别是近年来各级统战部、工商联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到市投资的民营企业。每个县(市、区)动员组织骨干民营企业(商会)不少于 家,民营中小企业(个体户)不少于 家;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动员组织骨干民营企业(商会)家。
2.帮扶对象
各地按照扶贫部门认定的贫困村名单确定 个以上贫困村与骨干民营企业(商会)结对,贫困村不足时可安排结对已摘帽贫困村或贫困户较为集中的行政村。积极鼓励全市民营企业以自愿为主为原则,与全市贫困村结对帮扶,帮扶中可优先考虑企业投资所在地,返乡创业人员所在村等。市级确定的 个村由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负责协调落实。
五、帮扶措施
参与民营企业要因地制宜、创新途径开展结对帮扶。特别是,要重点采用以下途径:
1.产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帮扶村的资源特色,通过实施项目、兴办企业,联合开发等,提高生产力、提升附加值,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特别是要发挥好公司加农户等富有成效的帮扶机制,鼓励企业与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2.商贸扶贫──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渠道和信息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农企直通车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场,带动农户增收,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电商扶贫,鼓励电商走进农村,在帮扶村建立工作站,在互联网上帮助推销地方特色产品等。
3.就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本企业或上下游企业为结对村提供就业岗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4.智力扶贫──引导民营企业借助人才优势开展智力帮扶,帮助结对村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出谋献策,向结对村群众教授实用技术,帮助结对村群众更新生产生活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和生活质量等。
5.捐赠扶贫──引导民营企业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捐款捐物、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形式,特别是要注重关爱贫困村留守儿童,改善结对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6.其它扶贫──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和途径,如:指导和扶持结对村致富带头人创办企业,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牵头组建或参与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组织化水平;在结对村设立产业帮扶基金,按照低息运行、滚动发展原则,以金融手段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借鉴定点扶贫工作经验,从企业中选派人员驻村帮扶,带领贫困群众发掘优势、创业致富;发挥企业家个人影响力,4 为结对村引入更多扶贫资源;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志愿者服务等。
六、组织保障
为保障“百企(会)联村 千企帮户”行动顺利实施,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成立“百企(会)联村
千企帮户”行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办公室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
七、工作要求
1.各级统战部、工商联要高度重视,成立本地“百企(会)联村 千企帮户”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安排责任人负责日常工作,将“百企(会)联村 千企帮户”行动纳入未来五年的年度工作重点任务,安排专人负责,向财政申请专项经费给予保障;同时,将参与行动情况作为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行政治安排的重要依据。
2.要为参与帮扶的民营企业做好协调服务,指导、协助签约企业针对结对贫困村的实际,制定具体帮扶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帮扶措施以及落实时间表、路线图等。3.要积极帮助结对企业争取各项政策支持;当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无法完成帮扶目标时,要协调新的企业接力帮扶;要教育企业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守法诚信,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利益;要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在“百企(会)联村 千企帮户”行动中的特色优势和积极作用。
4.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本级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项目,优先向结对村倾斜;本级统筹支配的扶贫贴息贷款,要优先支持参与结对帮扶的民营企业;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确保企业在结对村的各类投资和捐赠,依法享受优惠财税政策;企业在帮扶过程中遇到障碍和问题时,要积极协调予以解决;要跟踪帮扶进度,做好统计工作,每年汇总民营企业在结对村的投入情况、规划落实情况和主要成效。
【如何助推三大攻坚战】推荐阅读:
技能培训助推脱贫攻坚10-08
平桥镇搭建三大信息化平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10-23
助推作用05-15
助推器06-27
赛场助推市场08-05
助推农民增收05-09
改革助推县域经济08-15
助推公司转型发展10-20
网络教研助推教师成长05-26
网络环境助推英语课堂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