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kpi绩效考核方案(精选8篇)
企业kpi绩效考核方案 篇1
绩效考核结果处理系统(与工资挂钩)
操作说明:
在前面的流程中已经得出中层干部的考评结果,包括关键业绩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和满意度得分。对普通员工的考核结果即为该员工在部门内的得分。
在该部分中将针对中层干部进行二维排名分析和总排名,这两种处理的结果将用于后面的薪酬分配体系中。二维排名分析将为晋升、加薪及确定培养方向提供依据;总排名将决定年终奖金的分配。对员工的考核结果进行调整处理后在总公司范围内排名,为员工的晋升、加薪和年终奖提供依据。
人力资源部在完成考评结果的处理和初步分析后,将排名情况公布。过了申诉期后,撰写干部评估报告,由部门经理会同人力资源部撰写员工评估报告。由人力资源部将评估报告上交考评委员会讨论决定并将最终考评结果公布或反馈给本人。
中层管理干部的排名
二维排名
姓 名 工作绩效考核名次 综合素质排名
A 1 1
B 2 2
C 3 3
D 4 4
年终时针对工作绩效,综合素质(个人品质及领导素质)两部分考核结果,进行硬性排名,并进行二维分析。
总排名
姓名 考核总分名次
A 1
B 2
C 3
D 4
年终时针对工作绩效、综合素质及满意度考核结果计算总分(计算方法参前),并进行排名
备注:各考评对象如被发现有重大违纪事件,则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和领导指示,对考核结果予以扣分(主要由考核委员会主持)
二维分析:绩效与能力综合分析
考核后应结合被考核者能力与业绩综合设计其发展方向
经综合分析,根据考评结果决定:
普通员工的排名方法:
奖金收入与考核指标挂钩:
普通员工全员排名计算方法示例
计算过程
1、按部门列出每一位员工的姓名、考评分数S。
2、一次调整:计算每一部门考评分数的平均分A,该部门员工分数调整为(100/A)
3、二次调整:以得分最低的部门分数为1,按比例求出部门权分;以部门权分乘以员工一次调整得分得二次调整得分
4、重新排序
注:部门权分不要大于一次调整后(最高分+最低分)/(2*最低分),如大于概述,将权分开方后重新求得,
如:最高分为119,最低分为71.4。则权分不应大于(119+71.4)/(2*71.4)=1.33,此次权分最高为1.214,可以直接使用,如果权分为1、1.21、1.369、1.44。最高达到1.44,则应将权分全部开方使用,即权分应为1、1.1、1.17、1.2“部门得分”利用部门经理的业绩得分。
考评计算表
部门姓名得分部门平均分一次调比例一次调整后得分部门得分部门权分二次调整得分A A1 86 78 100/78=1.282 A2 84 A3 80 A4 78 A5 76 A6 72 A7 70 B B1 80 72 100/72=1.389 B2 78 B3 70 B4 60 C C1 100 96 100/96=1.042 C2 96 C3 92 D D1 100 84 100/84=1.190 D2 96 D3 88 D4 76 D5 60
薪酬分配的基本制度
职等工资制
按职等确定月度工资水平
按每月考核结果分配绩效工资
各等的升降以考核为依据
年终奖金
员工年终奖金以考核为依据
注:员工年收入=职等工资*12月+12 *每月绩效工资+年终奖金
职等工资:参照行政级别将全公司各岗位统一划分等级的工资制度。
各岗位职等工资额=现行工资结构中减除奖金以外的部分。为保证其刺激性,也可以再加大其额度。
绩效与工资挂钩方案之一
――根据排名结果确定绩效工资权数
1、对各层级进行排名
2、根据排名结果确定A、B、C、D、E级
A级点总人数的10%、B级点总人数的20%
C级点总人数的40%、D级点总人数的20%
E级点总人数的10%
3、A级的绩效工资权数为1.4、B级的绩效工资权数为1.2
C级的绩效工资权数为1.0、D级的绩效工资权数为0.8
E级的绩效工资权数为0.6
4、根据权数计算个人绩效工资
总绩效工资*个人权数/权数总值
绩效与工资挂钩方案之二
――根据销售业绩控制绩效工资总量
1、确定年度每月标准销售额。
2、根据每月实际销额,调整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系数为:
当月实际销额/每月标准销额
3、每月实发绩效工资总额为:标准绩效工资总额*当月绩效工资系数
绩效与工资挂钩方案之三
――员工每月绩效工资计算工公式
绩效工资=该层级总绩效工资*当月绩效工资系数*(个人权数/该层级权数总值)
绩效与工资挂钩方案之四
――月绩效工资计算流程
企业kpi绩效考核方案 篇2
国有企业的发展重点在于人才队伍的发展, 让每一位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各行业的运营, 国有企业面临来自民营企业各方面的竞争压力。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许多国企还处在微利运营甚至亏损运营状态。而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支柱之一, 加速国有企业发展, 提高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强国有力保障。因此, 需要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施行对国有企业的最优化管理来实现盈利增长。基于此, 本文运用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 关键绩效指标法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研究, 该方法在原有KPI考核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使国有企业考核体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本研究成果旨在为国有企业管理提供一种参考。
二、绩效考核和KPI的内涵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实行公平公正评价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考核体系对员工进行客观评价, 依据考核结果施行相应的奖惩措施;同时参照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合理调配、实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绩效考核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为企业人才配置、人才挖掘、薪酬分配等提供行之有效的决策依据。绩效考核应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是针对性, 就是考核体系应考虑被考核员工的工作性质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二是公正性, 考核体系应对同类岗位员工具有普遍适用性及考评无偏性, 只有公正的考核才会被员工接受和认可;三是简便性, 一套良好的考核体系其考核内容应易于理解, 考核方法应简便易操作。费时复杂的考核体系不仅容易使考核人员失去耐心, 而且对考核效率和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将会产生影响。
KPI关键绩效指标法是麦肯锡公司为了解决战略实施问题所设计出来的一种战略分解与控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据80/20原则找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 通过对关键成功要素的分解, 确定需要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并逐步对应到公司经营部门以至个人, 建立分层级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已有学者和专家对KPI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并得出了重要的SMART考核体系设计原则即具体、可量化、可获得、现实性、有限性原则。已有的KPI考核体系研究成果对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国有企业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通过KPI考核体系建立起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实现过去的人事管理向现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考核转变, 使企业朝着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前进。尽管KPI考核体系对国有企业发展的优势显而易见,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 一些革新制度的出现, 国有企业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KPI考核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基于KPI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KPI体现为对企业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 可以说KPI是连接员工个体绩效和组织战略目标的一个桥梁。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中心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是企业绩效考核的导向, 而不同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不同的, 其关键绩效指标也不同, 以某国有石油销售企业A公司为例, 通过SWORT分析确定自身战略为:以建设一流区域性油品销售企业为总目标, 充分发挥国有品牌优势, 以客户为中心, 实施精细化管理, 科学运营, 提升整体运营水平, 保证利润持续增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拓展销售网点, 提升技术创新, 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KPI因子分析法将其战略目标进行分解, 分析A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即KPI维度为:利润增长、优质服务、加油站网络、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关键成功因素是对企业战略分解后的定性描述, 因此需要将每一个关键成功因素分解为更具体的KPI要素, 例如通过分析哪些要素直接影响A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优质服务”, 将其分解为具体的两个KPI要素为“客户维护”和“客户拓展”。A公司的KPI要素分解图如图1所示。
虽然KPI要素是对关键成功因素的分解, 但是针对企业员工绩效考核, KPI要素也不具备可操作性, 需将KPI要素进一步分解到部门和个人, 对应到每一项具体工作, 这样就形成了反映关键绩效指标的工作指标。例如通过分析哪些部门员工的工作会影响A公司的“客户拓展”这一KPI要素指标, 对应到对相关部门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 要突出考核其工作业绩对“客户拓展”这一KPI要素的贡献, 具体描述为“新增客户个数”和“新增客户销量”等工作指标。工作指标应是可度量的, 也就是可以通过量化进行验证。只有数字化的考核才是有效考核, 否则就是模棱两可的评价指标, 这样的指标会导致考核无法落实。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另一个原则就是相关性, 设计指标应与员工的工作具有较高的相关度。譬如A公司的油品数质量与员工工作中的很多环节相关, 油品数质量在物流调运过程中上一个工作环节的问题会影响到下一个工作环节, 最后集中在销售终端爆发。因此需要确定个人工作对考核指标的相关度, 才能使绩效考核真正得到贯彻执行。绩效考核的适用性是指考核过程中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考核体系中的绩效考核指标设定三个要素如图2所示。
度量性是将每一项工作进行量化, 实行统一的评分标准;适用性是对不同类别的工作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分标准, 所设定的评分标准对相同工作类型的员工都适用, 使评价模式更加客观;相关性是指每一项工作的评分都与员工绩效考核相关。依据以上三个要素原则将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分解成多个工作指标。然后参照传统的基于KPI方法中的SMART原则对每一个工作指标进行考核说明。
四、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分解确定绩效考核的工作指标后, 实施绩效考核首先要确定绩效考核范围。绩效考核范围是对关键指标的边界限定, 是对考核对象及其对应工作的分层次分类别的考核评价。以上述A公司为例对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实施进行分析。统一将对员工的个人考核KPI评价指标分解为政治素质、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业务水平、道德操守、身体状况6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均符合关键指标设定的三个要素。将每一个方面的KPI评价指标用评分标准进行度量, 其中6个方面评分值分别为20、15、15、20、20、10分, 总分值为100分。当相应工作考核指标确定之后, 通过指标考核评分计算得到KPI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能够了解绩效考核中关键参数。以KPI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不同类别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需将每个方面进行细化。由于工作性质不同, 细化后的指标评分标准允许存在差异。比如对经营管理人员或技能操作人员的考核侧重点应不同, 对同属管理人员的部门负责人和一般管理人员的考核侧重点也不同, 体现在考核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 同一考核指标的权重应不同。对考核标准的数量化, 可有效避免管理者的主观随意性, 增强了员工考核的客观公正性, 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通过KPI评分体系的实施, 既可以对员工绩效获得准确又可靠的分析结果, 又促使员工积极工作。为了确保绩效考核结果可靠性, 在评价考核时要遵循重结果指标轻行为指标原则。
实施绩效考核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未来战略方向。企业的发展最终是靠员工的工作去实现, KPI绩效考核方法可以反映员工对企业战略有增值作用的多方面体系指标, 从而使考核结果更加系统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 可以使员工工作努力方向与公司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目标一致使企业管理上不会出现战略混乱现象, 大家有共同的努力目标就会团结在一起, 因此KPI绩效考核又能增强员工工作的凝聚力。
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考虑不同工作性质和岗位类别的员工职责的差异性, 细化后的绩效考核指标不能是均一粗浅的评价;二是对细化后的绩效考核指标做到精确量化和评分客观;最后, 重视考核结果的同时对员工工作态度适当进行考核评价。
五、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
企业构建KPI绩效考核体系, 为使其可持续运行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企业的壮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管理, 管理方式从最初的粗放式走向精细化层次来实现质的飞跃, 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也就是制度上的一种约束模式。而KPI绩效考核体系管理是从约束模式转变成企业文化引导的模式,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对于国有企业而言, 一般规模较大办公区域分散, 需要构建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和创立企业文化, 从硬件和软件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以绩效考核体系为重点, 实行绩效管理组织结构化, 注重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资福利和晋升相关联;同时企业依据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的信息, 对考核结果偏低的员工进行培训, 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通过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创建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 使企业员工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拥有正确的导向机制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从而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
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管理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及各层级的绩效管理负责人, 推进绩效管理需建立有效的员工绩效沟通、绩效反馈与绩效运用机制。绩效考核管理机构实行企业经理负责制, 主要承担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及管理。绩效考核管理机构对企业各层级的所有员工进行绩效管理, 各层级的绩效管理负责人对企业各层级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实行反馈签名确认制, 绩效管理负责人对员工考核评分后, 将评分结果反馈给员工, 员工签名确认后上报至上一层级负责人, 最后上报至绩效考核管理机构。员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向企业工会等相关机构进行申诉, 为不影响考核工作的效率, 先确认考核结果再提出申诉, 签名仅代表知晓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管理机构收到考核评分结果后及时做出绩效改进分析并上报至企业经理。依据评分结果对企业员工实行不同的奖励措施, 通过绩效奖励的差异性来引导、激励员工创造高绩效的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也将作为企业员工晋升的重要因素, 并与其他考评条件 (例如学历、工作年限等) 相结合完善晋升机制。
六、结束语
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一部分, 优良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在企业管理中不仅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员工工作绩效, 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员工的工作努力方向和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基于KPI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是从关键指标要素出发, 以围绕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中心设定的各类考核评价指标。KPI指标体系构建以企业员工均具有的6项基本指标并按不同权重进行评分。指标权重评分方法有多种, 主要有专家判定法、月亮图法、权值因子判定法等。本文以石油销售企业为例采用排序分配法设置关键指标权重。然后将每一个关键指标再细分为多个工作指标, 其中工作指标主要依据企业员工工作类别差异性进行细分, 保证每一个指标适用于考核每一类工作性质相同的员工。每一个工作指标都必须进行可量化设定, 保证考核的公平客观性。对于绩效考核过程实行简单化管理, 由企业成立一个专门绩效考核管理机构, 企业各个不同层级设置相应的考核负责人。企业员工的最终考核结果将呈报给绩效考核管理机构, 由企业管理机构依据考核结果对员工实行不同的奖励及激励引导措施。绩效考核采用反馈信息制度, 保证每一位员工的考核结果知晓权和申诉权。
绩效考核体系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在对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和管理过程中, 应当根据企业规模、性质和未来战略方向制定相应的员工评价KPI指标。对KPI评价结果不断进行分析和调整, 使企业拥有一套最佳的绩效考核体系, 实现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振亭, 刘怫翔.论KPI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3 (17) :70-72.
[2]梁美.中小企业KPI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财会通讯, 2012, (2) :81-83.
[3]李舜丰.基于KPI的企业部门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 2012, 22 (3) :12-15.
[4]史东雨.基于KPI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 2009, (21) :30-32.
[5]王文慧.基于KPI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本运作绩效考核体系设计[J].物流技术, 2013, 32 (1) :48-50.
[6]张德俊.以KPI为核心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案例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3, (31) :39.
[7]陈昱.基于KPI视角探讨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方法[J].管理观察, 2014, (13) :107-108.
[8]张红梅, 刘磊.以KPI为核心的部门绩效考核设计——以广东某新材料制造企业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 (2) :83-86.
[9]刘海英.KPI绩效考核方法在建筑防水行业的应用研究——以A集团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 2015, 13 (6) :94-96.
[10]邵金刚.基于KPI的J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 2013.
企业kpi绩效考核方案 篇3
关键词 KPI 绩效管理 物流企业
一、企业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模式
1.绩效管理的定义
所谓绩效管理,是对人所具备的技能以及知识的管理,目的是使人的才智等精神教室可以创造更高的财富。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绩效管理的好坏,对组织的效率和产出有着直接的影响。
绩效管理不同于绩效考核,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通过对组织所关注的目标完成情况的观察和监控,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2.企业绩效管理评价方法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就是进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分析并确定各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通过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比较和优化,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形成一个完善的由多种评价方法构成的体系。主要有:综合平衡计分卡法、标杆法、关键业绩指标评价法(KPI)等。
3.物流企业应用的绩效管理框架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绩效管理框架主要是关键业绩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平衡计分法及其他方法在我国国内,尤其在我国的物流、物流相关企业运用不多。
KPI的精髓,是企业在设置业绩指标时必须将其与企业的战略挂钩,这里“关键”两个字意味着在一个企业某一阶段企业战略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例如处于超常增长状态的企业,业务迅速增长带来企业的组织结构迅速膨胀、员工队伍极力扩充、管理及技能短缺,流程及规范不健全成为制约企业有效应对高增长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该阶段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所在,绩效管理体系则相应地必须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设计管理指标。
二、物流企业在绩效管理的应用现状分析
中国物流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
1.大部分物流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
从绩效管理的目的来看,75.9%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是薪酬管理的主要目的;只有28.90%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绩效管理的目的是“确定每个员工的绩效目标”;只有19.30%的被调查物流企业把“改变物流企业的组织文化”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
在调查中发现,在所有涉及的物流企业中,只有不到六成的企业表示在绩效相关制度的制订过程中,有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参与。而企业的一线员工参与到绩效相关制度制订过程的物流企业不到17%。这样的结果不难发现,绩效管理并没有很好地起到贯彻企业的经营战略并对其进行分解与宣贯的作用。并且并没有通过绩效考核来真正达到提高企业员工绩效、促进企业战略实现的目的。
以上各个方面的调查数据都表明,不管从“绩效管理的目的”,还是从“绩效管理制度的制订”,或者从“绩效管理制订所起的作用”的角度来看,国内物流企业关于绩效管理的定位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有46.78%的被调查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根本没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被调查的物流企业中大约有40%的中层管理者也不存在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还有53.10%的物流企业对普通员工更无正式书面的绩效计划。
除此之外,关于物流企业的正式、书面的培训计划的调查结果是,将近73.11%的高层没有;71.08%的中层管理者没有;对于普通员工大约有78.27%的被调查物流企业也不存在正式的培训计划。有46.40%的被调查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制订,员工在形式上参与,但是不起真正作用”。
在绩效考核实施方面,有19.40%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虽然有绩效考核委员,但是并没有发挥作用;有15.70%的被调查物流企业没有绩效考核委员会,但是他们一直在打算建立;还有44.70%的被调查物流企业内部既不存在绩效考核委员会,也没想过要建立。
在对管理者的绩效考核培训方面,被调查的物流企业的结果是有63.50%的企业从来就没有对企业内部的任何一位高层管理者进行过这方面的培训;61.7%企业根本就没有对任何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过关于怎样进行绩效考核方面的培训。还有40.60%的企业在绩效考核后,并没有要求绩效考核的负责人与员工关于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正式的面谈。
以上各个方面的数据都表明,国内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在执行的过程还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纰漏,国内物流企业还需要花大力气来完善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
3.大部分物流企业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不高
很大一部分物流企业对“绩效计划的制订/目标设定”并不是很满意,有45.50%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一般”,有17.3%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不是很满意”,有10.4%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非常不满意”。
很大一部分被调查物流企业对“绩效考核的过程”并不是很满意,有49.50%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一般”,有21.7%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不是很满意”,有9.4%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非常不满意”。
绝大部分被调查物流企业对“培训发展计划的制订”并不是很满意,有29.80%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一般”,有35.40%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不是很满意”,有20.8%的被调查物流企业认为“非常不满意”。……
以上各个方面的数据都表明,很大一部分被调查物流企业对绩效管理体系的满意度不高。国内物流企业有必要去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措施来提高绩效管理体系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龚艳举.梅钢出厂物流KPI指标的建立与探索.梅山科技.2009(6).
[2]杨益华.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基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系的实证研究.职教论坛.2011(6).
kpi绩效考核 篇4
绩效管理
意义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过程。在企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统计、分析、预测劳动生产力指标,对于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标准比较鲜明,易于做出评估。它的缺点是对简单的工作制定标准难度较大;缺乏一定的定量性;绩效指标只是一些关键的指标,对于其他内容缺少一定的评估,应当适当的注意。
KPI法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 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方法
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是指年度经营目标的设定必须与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责紧密相关,它是预算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和公司管理层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协商的结果,必须经过他们的共同认可和承诺。
・T代表有时限(Time-base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建立流程
KPI指标,全称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是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常见指标
关键业绩指标指明各项工作内容所应产生的结果或所应达到的标准,以量化最好。最常见的关键业绩指标有三种:
一是效益类指标,如资产盈利效率、盈利水平等;
二是营运类指标,如部门管理费用控制、市场份额等;
三是组织类指标,如满意度水平、服务效率等。
指标选择
使用KPI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组织结构的集成化,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为核心,精简不必要的机构、不必要的流程以及不必要的系统。KPI确立的是关键绩效指标,而不是目标,因此,KPI的设定并不是越多越好,而需要抓住绩效特征的根本,科学的设定KPI的考核指标。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认为,关键绩效指标强调对企业业绩起关键作用的指标,而不是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所有指标。它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管理的思路:作为绩效管理,应该抓住关键绩效指标绩效管理,通过关键绩效指标将员工的行为引向组织的目标方向。
建立岗位绩效指标时,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完成公司的目标,因此要从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起点,在纵向上要考虑上一级的指标,一步一步逐级分解出部门级KPI和岗位的KPI,在横向上则要考虑流程因素,要清楚每一个工作的输入与输出及过程的要素。KPI作为关键绩效指标,企业在制定时,需要确实能体现KPI中关键和少量的作用。KPI的制定,不能太少也不能过多。太少达不到平衡的作用,无法全面考虑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太多又会造成顾此失彼,浪费了多余的人力和精力。所以,制定指标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关键性,真正能反映企业成功要素的。
关键指标的选取,不同类型的岗位KPI指标选取的重点有所不同。
上山型岗位
上山型岗位一般考核指标较少,且存在主流业绩指标,比如业务员的销售指标、生产工人的生产件数指标,这些主流业绩指标允许占权重达到40%以上。
上山型岗位KPI指标选取顺序为:1)业绩生产类指标;2)能力指标;3)职能类指标。
平路型岗位
平路型岗位工作内容较多,权重较为平均,所以考核指标也较多,单个指标权重较少超过30%以上。
平路型岗位KPI指标选取顺序为:1)职责、职能类指标;2)胜任力指标;3)工作业绩指标。
下山型岗位
下山型岗位指标往往存在大指标和小指标,大指标内有包含若干个小指标,分类较细。如会计报税指标又可细化为报税及时性、报税完整性、报税差错率等要求。研发类下山型岗位指标还具备一个特色,即存在流程性指标,工作存在先后顺序,每月工作重点不同,指标及目标值变动较大。
下山型岗位KPI指标选取顺序为:1)胜任力指标;2)业绩产出指标;3)职能职责类指标。此类顺序更多为针对研发型下山型岗位。
操作流程
确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其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确定业务重点。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KPI。
(二)分解出部门级KPI。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评价指标体系。
(三)分解出个人的KPI。各部门KPI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治理者的绩效治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设定评价标准。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被评价者怎样做,做多少”的问题。
(五)审核关键绩效指标。跟踪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可以操作等等。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关键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绩效,而且易于操作。
建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KPI。
接下来,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部门级的KPI,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确立之后,还需要设定评价标准。最后,必须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审核。跟踪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可以操作等等。
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
绩效管理是管理双方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者给下属订立工作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KPI,部门的KPI来自上级部门的KPI,上级部门的KPI来自企业级KPI。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职位都是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善用KPI考评企业,将有助于企业组织结构集成化,提高企业的效率,精简不必要的机构、不必要的流程和不必要的系统。
基本原则
1. 成本业绩评价时期( 19 世纪初- 20 世纪初)
・ 简单成本业绩评价阶段
・ 较复杂成本业绩评价阶段
・ 标准成本业绩评价阶段
2. 财务业绩评价时期(约 20 世纪初- 20 世纪 90 年代)
・ 以销售利润率为中心的财务业绩评价阶段
・ 以投资报酬率为中心的财务业绩评价阶段
・ 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阶段
3. 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时期( 20 世纪 90 年代)
・ 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 那些影响企业战略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业绩评价
・ 指标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非财务指标日益显得重要
・ 综合平衡计分卡
实际工作中,应用KPI考核的公司很少,因为很不实用,管理成本很高。
区别
绩效管理是管理双方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但这并不是说每个职位只承担部门的某个KPI,因为越到基层,职位越难与部门KPI直接相关联,但是它应该对部门KPI有所贡献。
每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则该项指标就不能做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标准。譬如说,跨部门的指标就不是基层员工所考核的指标,应是本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考核的指标。
使用KPI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组织结构集成化,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为中心,精减不必要的机构、不必要的流程以及不必要的系统。严格说来,没有任何两个职位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但相同性质的不同职位可以利用相同的KPI或衡量指标。相同职位的两个不同的任职者,虽共用相同的指标,但因其能力和素质水平不同,可以制定不同水平的目标。
难点分析
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明白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以及他将如何开展工作和改进工作,他的工作的报酬会是什么样的。主管回答这些问题的前提是他清楚地了解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对所在部门的要求是什么,说到底,也就是了解部门的KPI是什么。同时,主管也要了解员工的素质,以便有针对性的分配工作与制定目标。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绩效改进,二是价值评价。面向绩效改进的考核是遵循PDCA循环模式的,它的重点是问题的解决及方法的改进,从而实现绩效的改进。它往往不和薪酬直接挂钩,但可以为价值评价提供依据。这种考核中主管对员工的评价不仅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而且可以充分体现主管的管理艺术。因为主管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是一致的,且员工的成绩也是主管的成绩,这样,主管和员工的关系就比较融洽。主管在工作过程中与下属不断沟通,不断辅导与帮助下属,不断记录员工的工作数据或事实依据,这比考核本身更重要。
设置目标
即每一个KPI指标在公司会计年度要完成的目标,一般采用同比增长或预算完成来核算。目标设置是KPI考核中考核方和被考核者较难协调的问题。若目标订得过高,被考核者无法达成目标,就会放弃努力,反而达不到激励的目的,从而失去KPI考核的意义;若目标订得过低,则会导致被考核者不重视,不关心,也会失去KPI考核的意义。可以说如何设计吻合公司长远战略目标,既有挑战性,又通过被考核者的主观努力可以达至的目标是考核方的管理难题。一般而言,只要数据全面,方法科学,沟通好,目标问题也是可以协商到位的。
公平性
所谓公平是指在公司内部或外部从事同类业务或管理工作在运用KPI考核时的机会均等。不公平是指要么没有为被考核者设置同一起跑线,导致参与者机会不均等,要么是考核结果让参与者感觉或认为差距太大,无法接受,或者有的人努力了或有业绩了但KPI考核结果却不好,而不努力或没业绩的人KPI考核结果却很好,这样的不公平最容易导致KPI考核失效,严重的会冲击公司业绩导向的核心文化,打击做事人的积极性,有能力的人才留不住,最终导致公司竞争力的下降。所以说公平是被考核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KPI考核中的核心问题,往往也是实际工作中考核方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KPI考核中的公平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起点公平,二是结果公平。所谓起点公平是让参与者处在同一起跑线,人人有机会,人人机会均等,这是指公平竞争环境问题,是机制问题,是KPI考核的实质,KPI考核就是要实现这样的牵引,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所谓结果公平是指考核结果的平均化,即差距不大,大多数参与者都能接受。显然起点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起点公平机制的设计才是KPI考核设计中的核心。就如同马拉松比赛一样,其比赛规则是所有参赛者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指令枪一响,大家一同奔向前方,至于谁第一,谁落后,甚至中途掉队,就要看参赛者个人的能力,或平时训练的水平了,最终结果总会比出个一二三来,因为能者胜出。这个比赛规则承认参赛者个体差异,承认结果的差异,更强调起点的公平。若追求结果公平,无论谁都一样,则比赛就没有意义了,能人就不愿出力,甚至会退出比赛。
考核方案
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例会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确定业务重点以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了这些关键结果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这些关键业绩指标定为企业级KPI。
然后,各相应系统的KPI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系统部门级的KPI,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KPI绩效考核时,以下几个问题必须考虑:
1、所提的KPI含义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2、是否可衡量?
3、用于衡量谁,它是否对此KPI有控制作用?
4、所选的KPI是否有重合?
建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指标必须是可以测量的,要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使指标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层次性。
考核分析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一种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是现代企业中备受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员工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然而,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由于企业缺乏基于KPI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和应用,以及对KPI绩效考核理解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管理及导向作用。企业绩效考核与企业目标战略脱节、考核指标体系难以建立、过分注重企业短期绩效而忽视长期绩效、因沟通不足而造成绩效考核遭遇抵触等问题已严系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因此基于KPI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KPI绩效考核案例分析 篇5
KPI绩效考核案例分析
文章描述: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由于企业缺乏基于KPI的绩效考核的体系构建和应用,以及对KPI绩效考核理解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管理及导向作用。企业绩效考核与企业目标战略脱节、考核指标体系难以建立、过分注重企业短期绩效而忽视长期绩效、因沟通不足而造成绩效考核遭遇抵触等问题已严系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因此基于KPI的绩效考核的体系构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由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结合多年咨询实践经验,从企业绩效考核中常见问题入手,对KPI绩效考核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大家有所借鉴。
引言: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由于企业缺乏基于KPI的绩效考核的体系构建和应用,以及对KPI绩效考核理解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管理及导向作用。企业绩效考核与企业目标战略脱节、考核指标体系难以建立、过分注重企业短期绩效而忽视长期绩效、因沟通不足而造成绩效考核遭遇抵触等问题已严系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因此基于KPI的绩效考核的体系构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由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结合多年咨询实践经验,从企业绩效考核中常见问题入手,对KPI绩效考核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大家有所借鉴。
大型集团公司的员工人数众多,部门复杂,对于员工的准确考核一直是个管理痼疾。真的需要那么多考核吗?
目前A集团员工绩效考核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月度考核+年中考核+考核。和多数公司的考核相似,月度和年中考核的标准适用所有员工,考核则更有针对性地分为普通员工标准和干部标准。
应当说A集团的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比较完整的,三次考核相互衔接,并且与员工的薪酬挂钩。但是通过与A集团干部和员工的访谈,我们发现目前的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及其在实践操作中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
第2页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问题
月度考核的问题是,考核时间跨度太小,对工作繁忙、下属较多的主管来说,如果认真地完成这项工作,无疑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这又是一项必须的工作,所以极易导致应付和敷衍的行为。
而年中考核与考核的目的,二者如出一辙,这使年中考核的必要性大大降低。而6月份正是有些成员企业的生产销售旺季,进行大规模的年中考核也耗费了公司大量的资源。并且年中考核不与奖金挂钩,就更会受到各级主管和员工的冷落。
考核的主要问题是构成不合理。根据公司规定:考核成绩由月度考核成绩、考核成绩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权重根据员工所在职系、岗位和职级来确定。由于月度考核并不能真正反映员工的真实绩效水平和对企业的贡献,它在考核中占据如此大的比重并且作为发放年终奖金和晋级的依据,其合理性就更值得怀疑。
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问题
同时A集团绩效考核评价的指标也存在问题,各企业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立上表现为两个极端:过于粗糙和过于细致。
过于粗糙是因为对于月度考核不同等级的标准,集团的考核制度提供了描述性的阐述,包括5个等级,每个等级中包括业绩和态度两项指标。
但由于成员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员工的工作性质、特点的差异很大,集团建议各成员企业和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更加细致的量化指标。但有些成员企业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直接使用集团笼统的描述性考核标准。这必然导致主管在考核中凭主观印象和对下属的大体感觉给出考核结果,如此获得的考核结果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有些成员企业对考核工作非常重视,根据集团提供的考核体系框架,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了非常细致的考核指标体系。但是,虽然考核项目全面,但不难看出其中许多指标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没有任何关联,通过这样的考核指标就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绩效水平。
考核真的有效吗?
目前的绩效考核在实践操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考核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与奖金挂钩,用物质收入的手段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绩效水平,进而帮助企业
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
第3页
提高整体的竞争力。但目前A集团的月度考核根本没有在这一方面产生作用——由于多数员工的月度考核成绩都是优和良,多数人的绩效奖金差别并不大。这样就使员工们甚至把月奖金看作每月的固定收入而不是浮动收入,所以也没有动力和理由去关注月度考核,更加使月度考核流于形式。
2.形式主义
在集团人力资源部对副主管级及以上级别的员工进行年中和考核时,虽然有3个部分组成,即面谈、民主评议(360度)测评和业绩总结,但实际上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面谈。民主评议(360度)测评和业绩总结很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原因就在于由于考核的形式主义导致这两项的分数过于集中,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管理人员的实际绩效水平。
3.沟通、反馈机制的缺失
员工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员工的考核以达到提高员工绩效水平并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要达到这一最终目的,其前提是员工充分了解自己的考核结果,并清楚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考核结果,自己的不足具体存在于哪些方面,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方法加以改进或提高。然而,A集团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沟通、反馈机制的缺失阻碍了这一最终目的的实现。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的缺失,更谈不上主管与员工就考核结果进行沟通和分析了。
4.绩效考核制度宣传和培训的滞后
绩效考核并不是主管给下属一个简单的考核分数,考核人员必须对考核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才能做好这项工作。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各级主管人员进行考核方法和考核技巧的培训,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目前A集团在绩效考核的实践操作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各级主管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考核方法、技巧,以及对待考核的正确态度,主管人员对待考核凭个人的感觉和经验,盲目性和随意性也就在所难免了。
合理科学的考核指标是整个考核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考核的指标必须简单明了、容易操作,同时还应该能够科学地反映工作中与绩效密切相关的关键因素。近年来,KPI考核得到了很多管理者的青睐。
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
第4页
华恒智信多年的咨询经验总结,在制定KPI考核指标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上,要与企业战略有机结合,谨防绩效指标不能反映企业战略而沦为一般的绩效管理工具。实施过程中,先确立企业级KPI,然后确立部门级KPI和个人级KPI,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位,确保分解到每一个责任人身上,避免考核指标与企业战略脱节的现象。
其次,考核实施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KPI指标库。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和宏观经济状况的改变,企业会不断调整战略目标,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更新关键指标以企业适应发展的需要。同时,实施过程中,需加强员工的沟通和反馈,以反映出关键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及时对KPI指标库进行完善。
面对绩效考核中常出现的问题,KPI绩效考核为我们提出了一种思路。通过KPI指标的整合和控制,可以使员工绩效行为与企业目标要求的行为相吻合,不至于出现偏差,有利地保证了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KPI绩效考核作为公司价值评价的工具,也只有坚持战略导向,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公司成长的引擎。
绩效考核的KRA和KPI 篇6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KRA和KPI?
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就是一场自我完善并战胜竞争对手的战役。作战前思路清晰、运筹帷幄、部署得当是获胜的关键因素。KRA和KPI是企业作战思路清晰的保证。KRA(Key Result Areas)意为关键结果领域,它是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不可或缺的、必须取得满意结果的领域,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的聚集地。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意为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每个KRA都涵盖了几个KPI。KRA和KPI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第二个问题,KPI体系是怎样建立的?
在介绍KPI体系建立过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即 Specific,代表具体的,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即Measurable,代表可度量的,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即Attainable,代表可实现的,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即Realistic,代表现实性,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即Time-based,代表有时限,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建立KPI体系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它的落实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建立KPI体系,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
然后,再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绩效指标,即企业级KPI。接下来,各部门的主管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素(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再将KPI进一步细化,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
基于战略和流程、本着SMART原则建立KPI体系并进行测评的过程,就是统一全体员工逐步认同公司的战略目标,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级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个问题,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者给下属订立工作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KPI,部门的KPI来自上级部门的KPI,上级部门的KPI来自企业级KPI,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职位都是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
绩效管理是一种帮助员工完成他们工作的管理手段,通过绩效管理,员工可以知道上级希望他们做什么,自己可以做什么样的决策,必须把工作干到什么样的地步,何时上级必须介绍。通过有效的管理途径既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又可以提升管理的水平,还可以促进企业 的效益。绩效管理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它提供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奖惩的手段,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公司提供了一个信号,一个促进工作改进和业绩提高的信号。
第四个问题,这些指标和绩效管理与我有什么关系?
通过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织、经理和员工必须全部参与进来,经理和员工通过沟通的方式,将企业的战略、经理的职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员工的绩效目标等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在持续不断 沟通的前提下,经理帮助员工清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与员工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
从员工的角度来说,由于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通过有效的沟通,充分考虑到职位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不能控制,可以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或者挂钩的权重小一些。 但是,跨部门的指标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
KPI体系建立之后,明确了每一位员工的业绩衡量指标,同时也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从哪些方面被衡量或评价的。
企业kpi绩效考核方案 篇7
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 对项目团队的考核, 往往强调因项目开发的周期较长、项目结果的不确定、项目投资回报的周期过长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进行, 或即便进行考核, 因考核指标不好确定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 项目团队的绩效考核要强调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并重。这是因为如果过分集中于个人绩效, 虽然可减少搭便车现象, 但会滋生个人主义, 影响团队成员间的相互配合;若是团队绩效权重过大, 导致成员个人业绩得不到充分的认可, 就容易使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和责任感降低。
1 KPI的定义及设计原则
KPI即关键业绩指标, 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 为的是建立一种机制, 以便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 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并能持续地取得高效益;同时, 它还使考核体系不仅是激励约束手段, 更是战略实施的工具。
确定KPI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 (Specific) , 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M代表可度量 (Measurable) , 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 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 (Attainable) , 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 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 (Realistic) , 指绩效指标是可以证明和观察的;T代表有时限 (Time bound) , 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2 基于KPI的团队绩效考核
运用KPI来进行项目团队绩效考核, 采取的流程是:先根据组织的战略和客户需求来确定团队绩效目标, 然后依据SMART原则确定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的考核指标, 并给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分配不同的权重。
2.1 团队关键业绩指标的确定
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 可以使用客户关系图法来确定团队绩效考核指标。客户关系图是指描述团队的客户以及说明团队能为客户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的清晰图示。它能够显示与该团队相关的内部及外部客户, 以及客户需要的、能从团队获得的产品和服务。此图能清晰地表明团队和客户间的价值创造关系。
2.2 个人绩效考核指标的界定
在确定了团队的考核维度之后, 对个人绩效考核维度的确定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具体运用当中, 企业可选择“角色-业绩矩阵”来对团队成员个人绩效进行考核指标的界定。角色-业绩矩阵是确定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目标的实现所必需做出的业绩的表格。它明确了团队成员为支持团队绩效而必须创造也即是所扮演的角色。在该矩阵中, 团队绩效列于横轴, 团队成员列于纵轴, 中间每个方格内是团队成员为了支持团队绩效而必须创造的个人业绩。
2.3 各项考核指标权重的分配
由于团队考核中, 要注意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权重的平衡, 从而使团队充分发挥团体优势, 能够恰当分配考核指标的权重将使团队受益匪浅。权重分配的方法可采取专家定权法、历史资料法、数据分析法等来确定权重。
首先决定团队业绩和个人业绩的分配比例;然后, 把所有团队和个人权重在各自业绩指标范围内进行分配。权重分配时, 应根据各项指标对企业的重要性而非所花费的时间来分配权重。完成分配后, 要确保反映团队对各项考核指标相对重要性的看法。
2.4 考核方式的选取
团队整体绩效考核分为团队的自我考评和客户考评两部分。个人绩效考核可采用360度考核法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3 建立绩效考核反馈控制系统
绩效考核完成之后, 要及时地通过绩效反馈来使团队成员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以及对团队工作任务的贡献, 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 使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始终保持一致的目的, 还能为薪酬的发放提供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企业陷入为考核而考核的误区, 缺乏考核过后与被考核者的沟通与反馈, 可能造成以下几种后果:
(1) 导致团队成员不清楚其工作方式是否正确, 迷失方向;
(2) 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的奖惩措施不能令人信服;
(3) 团队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绩效反馈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3.1 建立和维护彼此的信任
绩效面谈是主管人员与团队成员双方的沟通过程, 沟通要想顺利的进行, 要想达到理解和公式的目的, 就必须要有一种彼此信任的氛围。
3.2 注重双向沟通
借助绩效面谈的机会要先感谢团队成员这一阶段的贡献, 引导下属说出工作中的问题, 让成员表达心声。
3.3 集中在绩效上, 而不是性格特征上
团队成员的性格特点不能作为绩效评分的依据。但是在沟通成员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时, 可以谈论与工作绩效有关的性格特征。
3.4 不仅谈论过去, 更要着眼于未来
在对人员绩效进行评估和回顾后, 还要帮助其找准路线, 认清下一阶段的目标。
3.5 反馈要指向可控制的行为
有实验表明, 人们对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 往往积极主动地去做;而对于无能为力的事情, 则漠不关心。
摘要:项目团队在各类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项目团队的绩效考核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如何有效地评价项目团队的绩效, 是企业进行绩效考核面临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项目团队,绩效考核,KPI,反馈
参考文献
[1]张春霞.KPI与团队绩效测评[J].上海商业, 2005, (4) .
[2]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 (第2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0) .
企业kpi绩效考核方案 篇8
[关键词]KPI绩效考核工具;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属于现代化企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将其应用于学校中则可帮助学校充分实现战略性目标。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得社会各界对教育方面极为注重,这时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就发展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又属绩效考核核心工作之一,该问题是各大高校目前所关注的问题,是热点也是难点。高职教育注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发展趋向主要是岗位群,并不是学科体系,技术应用性教育比研究性教育重要很多。高职教师能力不可单独用教学能力体现,更不可单独用科研能力来体现,所以分析KPI下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对国内高职学院教育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一、绩效考核概论
1、绩效考核内容。高职教育性质非常特殊,教师各方面工作也比较独特,不同于小学教师或中学教师,他们可利用学生考试成绩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职教师更不同于大学本科教育,本科教育往往注重教师科研能力,高职教育则对教师自身素质及技能有着较高要求,其特殊性要求教师应是全面人才,要具备多学科知识结构且善于进行科技转化及技术服务与开发,加上各方面技术咨询的实践能力。这充分说明高职教师应具备极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及专业实践指导能力。
2、绩效考核必要性。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与教师息息相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可谓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利用绩效考核来评价教师的思想品德及其業务能力与工作实绩等,这也是高职院校竞聘上岗及奖惩激励制度推行的关键依据,可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积极引导学院教师自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以便促进学院教师队伍总体水平的提升。高职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积极引导教师工作及学习,同时也关乎着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应注重其教育特点的分析,提出针对性、实用性管理思想及策略,促使教师队伍更具针对性及实效性。
二、KPI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应注重下述几个方面:第一,考核工作量的设置应科学客观,要全面考虑单位内外公平性,同时其指标设置应具备可测性,再者是指标体系设置应注重其全面性及可比性和可行性。目前,常用的绩效考核方式为简单排序法及强制分配法和要素评定法,再加上工作记录法及目标管理法和360度考核法等,不同方式有其各自优缺势;第二,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中注重关键绩效指标KPI系统的应用,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来衡量教师工作绩效实际量化指标,这也是对工作完成效果最为直接且有效的衡量方式。KPI主要是用来考核及管理被考核人员的绩效可量化标准体系,其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量化,同时亦可对所设定的目标关键参数进行设计及取样和计算与分析。KPI主要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以也适应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绩效管理。教师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深刻体现出高职院校战略性目标,从而确定教师各方面工作的重点内容。着眼于教师个体特征来构建个人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三、KPI体系用于高职院校的可行性探析
1、明确的学院发展目标。国家教育部门所出台的相关规定中严格要求高职院校应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将产学充分结合,这样所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于现代化建设需求及要求。高职教育人才主要趋向于生产及管理和服务方面,注重高等技术服务社会发展。此类定位主要强调高级应用型,这也充分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最本质的特征:高等性、职业性、应用性这三个方面。
2、健全的信息资源。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之后,国内各大高职院校纷纷进行了全方位评估工作,其内容涉及了学校管理各个细节,此项工作更是促使高职院校详细规整了众多系统性信息资料,校园网络的逐渐完善也使得资料查找更为便捷。
3、良好环境的支撑。教育改革中国家对教师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同时将教师绩效考核提升日程,高职院校组织各类培训及宣传对相关文化类内容进行积极引导,再者是各高职院校也均出台了适应于自身发展的制度,该类制度建设主要是按照院校实际情况来强化自身文化内涵,这样师生也能在学习和理解与制度落实中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新型教育目标对教师岗位有着新的职责要求,这主要是双师型教师,因此诸多高职院校也纷纷提出具体要求,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可教书育人,亦可对学生职业进行指导。同时也可讲授专业行业及职业素质方面的理论,按照专业的不同而设置教师的岗位职责。再者是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素质及其使命均是不同的,根据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往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被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各个级别的教师均有其不同的职责及要求。
四、KPI下高职院校教师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教师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可清晰描述教师增值工作产出,同时可针对于教师工作产出而获得绩效指标及标准,并且详细划分各类增值产出相对等级。根据此类指标体系标准,则应注重下述几个步骤来设计KPI下高职院校教师绩效指标体系:第一,教师工作产出的确定,这主要是产出原则的设定及教师客户关系的确立,加上KPI构建确定了其工作产出后的各方面确定应注重哪些方面衡量工作产出,并且注重哪方面评估工作产出。其间应注重增值产出原则及客户导向原则和结果优先原则与设定权重原则。再者是教师的客户主要是学生及上级和辅助部门,还有就是应注重KPI类型及KPI原则的确定和KPI权重的确定;第二,考核标准的确定,这方面应注重指标可量化,可直接给出数量的标准,或是不可量化指标则应注重客户方面分析行为化指标标准;第三,KPI审核,确定工作产出且设置了关键绩效指标及标准之后应进行严格的KPI审核,这主要是为了确定相关指标是否适应学院实际教育目标要求,或者审核其是否全方位和客观,是否真正反映出评估对象的工作绩效,再就是这些指标是否适应于具体评估操作,以便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为相关工作的调整。
结束语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较为特殊,绩效考核体系务必客观、全面、准确,其可以对教师工作绩效进行严格评估和评价,这也是高职院校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途径,对国内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平.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4).
[2]韩轶强,王秋阳.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商界(上),2010(4).
[3]朱剑荣.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创新研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作者简介
王鹏(1982.11-),男,汉族,本科,讲师.
唐琳(1983.5-),女,满族,本科,助教.
【企业kpi绩效考核方案】推荐阅读:
工业企业绩效考核方案09-03
中小企业绩效考核方案10-03
某餐饮企业绩效考核方案10-11
KPI绩效考核05-12
kpi绩效考核10-07
KPI绩效考核员工管理06-01
企业绩效考核绩效管理06-08
绩效考核 - 如何提高企业绩效考核的效率11-03
加强企业绩效考核05-22
化工企业绩效考核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