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保护的倡议书(通用15篇)
学校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篇1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不要去春雨持有温柔,但迎来了夏天的热情。风的日子,亳州校园,pigong与绿色,美观又清凉。早在星期六的上午或下午当你步入背着书包花园学校,当你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争取一类边坐在操场上休息,当你下课后走在两三个朋友的绿色校园,你有没有想过,为了让学生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有多少mianhua介意吗?有多少钱吗?
你想看看精致的花朵和树木是无耻践踏?你想看看校园甚至一个地方垃圾,tanji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我们也相信你——回答一定是“不!“那么,请加入我们遵守下列主动。
1。请不要把垃圾塑料袋,如果可以的话,请多走几步路,他们把垃圾桶里;
2。请不要随地吐痰,使我们周围的空气充满了细菌;
3。健康植物的生长和树木,请不要打扰他们,更不要践踏他们的`无耻的;
4。请保护好学校,让每个人都能精心设计的一个shiyi公共facilities-each,每一个球的话,每一条路径,甚至是一个垃圾箱。
5。每个人都不能仅从自己,呼吁保护我们的学生在校园环境。
同学们,加油!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学校建设进入文明、健康、美丽、和-谐的美好的家园!
倡议人:
日期:
学校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篇2
四川汶川大地震不久, 四川籍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尘埃落定》作者阿来带着他和麦家、杨红樱共同起草的《劫后重生———关于发起“5·12灾后乡村学校重建行动”的倡议书》到达上海, 受到沪上众多出版单位的响应。阿来向记者表示:“这是大家的一个善举, 我们要建起‘我们的学校’, 把对灾区的关怀和援助长期坚持下去。”阿来说:“我希望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 不要突出我们几个人, 否则我们会很不安。”记者在《倡议书》上看到, 3位四川作家做出了如下承诺:“我们的姓名除了用于此次募集行动, 将不会在未来所建学校的命名等事项中出现。”阿来还告诉记者, 他有一个真诚的想法, “如果这样做并不违反规定的话, 我们希望能用此次震灾中为保护学生而牺牲的教师们的名字来为这些学校冠名。”
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的建议书 篇3
你们好!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我们周围所使用的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少了。我希望大家能真正做到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安庄做出自己的贡献。
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吧。距离我们学校不远的青峰岭水库,在我还是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那里还是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有许多鱼虾等水产。夏天的时候,我们总去游泳、捕鱼、打水仗。可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那个青峰岭水库,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年的风采,变得鱼虾绝迹、水质污染、臭气熏天。那么,原因是什么呢?仅仅是工业污染吗?难道就没有我们自己的原因吗?
因此,我郑重地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不得以任何理由乱扔垃圾,包括乱扔到路上、街上、广场上,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水源地——青峰岭水库,一定要放进分类垃圾箱里。
第二,洗完手一定要把水龙头关好,无论是在学校等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等私人场合,一定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不浪费水资源。
第三,不用电时就关掉电源。例如电视机的开关、电脑显示屏的開关等,不要浪费电力资源。
第四,写字时不能出现几个错别字就随便把整张纸撕掉,一个本子用完后反面能用的尽量使用,节约纸张就是保护森林。
第五,不随地吐痰,不制造噪音。
第六,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物品,多使用耐用品。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白色污染。
第七,多参加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等公益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建议大家都要提高环保意识,同时也要建议你们的爸爸妈妈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自然环境,造福我们安庄父老乡亲生活的这片沃土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解决我们安庄目前的环保问题刻不容缓。
让我们好好地保护并珍惜我们的自然资源吧,否则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有可能是我们的眼泪。
张彦刚
2016年9月25日
学校保护环境倡议书 篇4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育人之地。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而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文明的习惯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地养成。在此,外语外贸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
二、不在校园内随意粘贴、散发各类广告、宣传海报,并主动制止其他不法商贩随意张贴,维护校园宣传栏的规范与整洁;不随意悬挂横幅,保持校园良好形象。
三、爱护公共设施,不在课桌、墙壁上涂鸦,不损坏教学设施。
四、自觉维护课室的清洁卫生,不把食物带进教室内,离开时随身带走个人产生的垃圾。
五、保持食堂卫生,不乱丢剩余饭菜,不损坏食堂桌椅,自觉遵守食堂用餐秩序。
六、积极做好宿舍清洁工作,换下来的衣物应及时清洗,以免提供滋生细菌的温床。
七、主动捡拾别人丢在地上的垃圾,养成“文明清洁”的良好习惯,共同创建一个美丽的校园。
各位同学,让我们从点滴做起,爱护校园环境,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拾起一片垃圾,留下一方洁净。“学校保洁行动”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倡议人:XX
保护学校环境倡议书 篇5
你们好!
我是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六年(二)班的一名学生。由于同学们经常带零食来学校,但又不爱护校园环境,将零食的垃圾袋扔满校园:牛奶盒在操场上随处可见,饼干袋、棒棒糖纸躺在垃圾桶边上,就是不愿进去。我们的校园环境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破坏了。
为了营造一个整洁干净、利于同学们学习环境,也为了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希望同学们能保护校园环境。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校园环境呢?我倡议:
一、没有必要的话,我们尽量少吃零食。很多油炸食品、糖果对我们的身体有害无益,少吃一点零食,垃圾自然就变少了。
二、扔垃圾时多个心眼。垃圾一定要扔进垃圾桶,不要让它们无家可归哦!
三、在校园里看见垃圾,请主动捡起来清扫干净。
四、校园各处划分卫生区,早晚检查各班各区的卫生情况,进行评比。
五、建议每个同学随身带个垃圾袋,不仅可以及时处理垃圾,也可以随时捡垃圾。
六、开展以“保护校园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讲座等,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同学们,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一年里,我们有大半的时间在这里学习。为了让我们的学习环境更好,为了让学校更美丽,请一定要保护学校环境,做一个爱护环境的碧桂学子。
倡议人:柳寒絮
学校环境整治倡议书 篇6
一、保持校园干净,绝不在校园吃零食、扔垃圾、扔碎纸等,决不在校园抽烟,绝不随地吐痰(泡泡糖)。
二、保持校园安静,绝不在校园大声喧哗、追逐跑蹿;汽车不鸣笛、电车(自行车)不摇铃。
三、保持校园有序,所有车辆停放到指定位置,摆放整齐,不随意放置。
四、保持穿着整齐,上班时间内,学生一律穿校服,不穿高跟鞋,不留奇葩发型;教师穿着裙裤的长度要在膝盖以下,不穿拖鞋。
五、爱惜优美环境,见纸屑就捡、见垃圾就拾、见到不文明现象就要制止。
构建学校良好人文环境的思考 篇7
一、目前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缺失。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 由于各种文化对大学校园的渗透, 使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念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导致思想不求上进、沉迷网络, 早恋;铺张浪费, 不能吃苦;独立性差, 心理脆弱。
(二) 公德意识薄弱。
不文明行为和举止在校园经常可以见到, 例如男女交往举止不得体;浪费水、电、粮食等;酗酒打架;在教室寝室里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抽烟;乱扔杂物;不爱护树木草坪等现象, 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公德意识。
(三) 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 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学生戏言高中一周三支笔, 大学三年一支笔。学习兴趣的丧失导致学生学业荒废, 期中期末的考试更是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四) 团结协作精神不强。
目前大学生多为“90”后, 基本是我国计划生育后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导致部分同学虽然学习成绩很好, 但不关心集体, 我行我素,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没有共同进步, 缺乏互尊互爱, 互帮互助的合作沟通精神。
二、构建学校良好人文环境的新思路
(一) 构建以“一帮一, 一扶一”为导向的集体人文环境。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而且可以影响带动全班同学提高品德修养, 促进优良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建设班级系部帮扶, 通过“一帮一, 一扶一”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校园人文环境, 让每个学生感受集体的巨大的教育力量。集体监督, 辅导解决每个学生遇到的难题。
(二) 构建以校园学生活动主题月为导向的活动人文环境。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为同学们搭建各种活动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努力建设青春校园。大力资助学生会组织的集体学生活动, 开展“英语角”, “书画社”, “勤工助学社”等等校园学生活动团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促使其自身进行良性重塑, 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 构建以心理———社会———人本为导向的和谐人文环境。
青少年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学生容易逆反, 而远离父母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学习压力、怎样面对异性等问题容易困扰学生。这些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潜在危险。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关系着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 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构建以和谐为导向的人文环境, 实现学生心理方面的平衡。为此, 要帮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平衡自己的人际关系, 实现劳逸结合, 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和丧失感, 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的调查研究和实施, 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自觉寻找适合自己的前进动力。
(四) 构建以主旋律为导向的信仰人文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校园文化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走向多元。学生谈论最多的是某明星, 看的最多的书籍是言情杂志和娱乐报道, 学生热衷于选秀节目。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充斥着校园, 追求明星、追求名牌、追求名利、信仰缺失不断加深。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 构建以信仰为导向的德育亚文化, 举办定期专家讲座, 弘扬主旋律。发挥学生主体性, 弘扬主流价值观, 努力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三、结语
面对21世纪教育机遇与挑战, 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环境下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是思想者, 制定者, 实施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实现教育的伟大复兴对每位教育者来说责无旁贷。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的社会地位, 以及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成为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学校环境尤其是学校人文环境是关系到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构建学校的人文环境?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人文环境,高职高专教育,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夏宝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9)
[2]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 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3] .韩俊秦.浅谈和谐校园的构建[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3)
[4] .曲桂军.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5] .王义遒著.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学校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篇8
4月19日,文化部党组中心组成员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文物报》4月22日在头版头条介绍了文化部党组中心组的学习,并配发了《保护文物需政府之手有更多作为》的评论。该文点出了201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我国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76万多处,其中17.77%的保存状况较差,8.43%的保存状况差,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消失。评论指出:“大量的文物古迹消失,谁该负责?地方政府作为文物保护的主体难辞其咎。”
现在,大家都在落实中央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指示。在上述触目惊心的文物保护现状下,上海有没有文物保护和宣传工作上的短板?我们认为上海商船会馆和沙船的文物保护和宣传没有动起来就是我们工作上的短板。
据我们研究,上海是会馆数量上仅次于首都北京的城市,工商行业会馆公所的数量为全国第一。上海的三山会馆是唯一保护下来在发挥作用的会馆建筑,不过能保护下来的原因主要是它曾经是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遗址。上海历史上规模宏大的北市钱业会馆已经被拆除消失,南市的钱业公所虽经黄浦区移建恢复,但至今被关门弃用。在上海的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商船会馆,是上海沙船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它曾经是清代南北漕粮海运和江南造船厂早期建设的调度机构和指挥所。建国以后,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竟成为危房,后经有关人士的呼吁反映,暂时消除了火险隐患,建筑得到加固支撑,免于坍塌。
一、商船会馆和沙船文化建设项目应该立项
上海是一个以航海和水上交通而兴起的城市,一个由港而兴的城市。关于上海沙船发展历史的展示是前人从未做过的凸显上海城市发展特色文化的展示。
沙船运输业与商船会馆是上海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文脉,今天它还可以为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建设提供正能量。
现在,商船会馆所属地块的开发工作已经启动,商船会馆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又增加了新的社会力量,我们也乐见在社会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市区两级主管部门能在商船会馆的文化项目上敢于担当,让政府之手有更多的作为。
在商船会馆的文物保护项目中,“一馆一船”(商船会馆和沙船的结合)的方案是最佳方案。我们的目标首先是将商船会馆古建筑保护修复,并打造成为中国沙船母港的标志性建筑、上海市区古代城市历史发展的标志性建筑。我们的设想:
1.要有上海城市历史文脉和上海城市精神的宣传高度;
2.要有体现上海城市发展主要驱动力的深度;
3.要有体现上海最早的工商行业性会馆的厚度;
4.要有体现中国四大主要船种之一——上海沙船的广度;
商船会馆建设项目不应只是黄浦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还要进一步成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要成为上海市对内对外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商船会馆和上海沙船文化宣传需要全市上下合力打造
商船会馆和上海沙船文化宣传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需要全市上下克服困难,合力打造。
商船会馆和上海沙船文化宣传工程不仅是商船会馆单一的修复,它还需要及时开展商船会馆和上海沙船文物、文献的调查、征集,上海商船会馆沙船历史的研究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商船会馆展示内容的准备和研讨。
目前,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明确一个能够统筹该项目的主体单位。
我们呼吁全市各有关部门对上述项目给予支持,本市相关的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予以合作,上海相关的船史学会予以合作,我们也将努力动员学会下的企业为项目的推进筹集部分资金,共同为商船会馆和上海沙船文化宣传工程,为上海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市历史学会 上海市航海学会
2016年5月28日
爱护学校环境卫生倡议书 篇9
亲爱的同学们:
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场所。校园环境卫生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学校对外形象的直观因素。为了构建和谐校园,让我们有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此向全校师生员工提出倡议:
一、以构建和谐校园,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整洁卫生。
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养成将垃圾投入垃圾桶内的习惯。
三、不准将带有果壳、塑料袋、包装纸等食品带到教室吃,更不准在教室用餐。
四、不在楼道、教室等场所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不要把脚印、污迹印在墙壁上。
五、按时就寝,按时起床,熄灯后不准讲话、串门、玩手机等影响休息活动。
六、节约能源,用水、用电一定要记得关闭,杜绝浪费现象。
七、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不攀折树木。
八、爱护校园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不乱贴乱画、随意践踏。同学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自觉增强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做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洁天使,做文明的石中人吧!
裕安区石板冲初中
学校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篇10
著名相声演员王培元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买了一套沙发,沙发买回家没多久,两个扶手竟然长出了萝卜缨子,扒开一看才明白,扶手竟然是用两根大萝卜做的。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真实故事的存在,一方面是一些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搅乱市场规则,泯灭了服务本质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却往往是我们消费者不懂法,不知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一味纵容造成的。
那英也曾唱过这样一首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词作者阎肃曾说这首歌是送给“3·15”的,希望消费者能够借助一双慧眼,将这经济生活中的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这几年,砸汽车,砸空调的新闻越来越多,殊不知,以损坏产品来引起关注做法直接是错误的,这一砸,痛快了,这一砸,证据也没了,证据都没有了,谈何要厂商赔偿损失呢?
那么在纷纷扰扰的经济生活中,谁是我们可借助的那双慧眼呢?那就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还是学生的我们做为一个消费者的角色不多,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节日和我们没有关系,当我们在旅途劳顿后,喝到假冒的矿泉水,我们是默不作声的扔掉还是走上前去找商家理论?当我们在报纸上看到劣质及过期啤酒瓶还在伤人,我们除了为伤者感到痛心,有没有想到他应当如何维护应有的权益?当我们看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有毒塑料袋”,有没有告诉他们消费权益正受到了损害?当残留农药的蔬菜还在市场贩卖、当三无产品还排放在商店的货架上……所有的这一切,当我们遇到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出来,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我们做为一个消费者应有的权益!
十几年来,“3·15”从一个国外泊来的普通纪念日,已经演变为中国消费大众维权的一个节日、一面旗帜。每年春天的这个时候,她都会再一次擦亮我们的信念和勇气,让理性的光芒照耀每一位经营者、消费者的心灵。
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痛斥和揭露利欲熏心的制假造假者;
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己和大众权利的先行者鼓掌呐喊;
让我们一起呼唤法制的力量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XXX
时间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最新315消费者权益日倡议书
2.企业315消费者权益日倡议书
3.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倡议书
4.2017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倡议书
5.2017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倡议书
6.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倡议书
7.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倡议书
8.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倡议书
9.2017年消费者维权倡议书3篇
学校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篇11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外劳工 安全 话语权
【作者简介】 章雅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F752.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568-(2016)03-0090-17
海外劳工一直都是全球移民群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国际移民大多通过工作寻求更体面的生活。在全球2.32亿移民中,超过一半是劳工;在亚洲,超过2 500万人在本国以外工作。 因此,国际移民的核心是国际劳工移民问题。1990年12月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保护所有迁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并对国际劳工移民做了如下定义:“并非该国国民,却将要或已经在该国从事有报酬的活动的人员,其中包括过境劳动者、季节性劳动者、船员、岸外装置上工作的劳工、流动工人、特定项目雇佣移民以及自谋职业工人”。 尽管劳工移民数量庞大,但他们在招聘、工作等过程中面临着被剥削、被歧视的危险,他们的安全问题较少被提及。因此,国际劳工移民问题的核心应是劳工移民安全问题。
海外劳工也是中国海外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他们的安全问题往往成为“沉默的安全”而被忽视,极少受到保护。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从事海外劳务活动,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其政治局势、经济水平、安全形势差异较大,海外劳工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国政府对海外劳工的日常维权与保护力度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海外劳工保护体系亟待完善,参与劳工移民方面的全球行动与区域合作尚未纳入议事日程,双边协议数量有限。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海外劳工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为中国建立海外劳工保护体系提出具体建议。
一、海外劳工保护的重要性
海外劳工保护的内容比较广泛,其核心是使海外劳工群体免受暴力与非暴力的威胁,维护海外劳工的权利,保证其基本尊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海外劳工安全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保护海外劳工是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自古希腊城邦时代以来,国家一直是国民基本安全的提供者。国家所提供的安全保护是包含预防、反应和重建责任的综合概念。 主权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保护其公民基本人权的义务与责任。将主权与国家对公民的责任紧密联系起来,使国家主权的重点由权力转向了责任方面,国家既是一个权力主体,又是一个责任主体。 “当一国的国民受到损害时,就意味着该国本身受到了损失”。 全球化使得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也将政府保护公民安全的这一基本责任延伸到了海外。国际人权保护观念的加强与政府保护公民职责的强化,都对政府的保护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保护海外劳工也是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国有关国家战略、国家利益或海外利益的表述中,公民(包括海外公民)的安全总是处于首要地位。各国外交部也都将保护海外公民的安全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中国的海外利益包括国家安全利益、海外公民权益、海外商业利益以及国际社会认同。 由于恐怖袭击、商务矛盾、劳务纠纷、刑事犯罪、国家地区动荡等原因,自1998年以来,针对中资机构的袭击、绑架等事件屡屡发生,海外中国劳工的生命与财产屡屡受到威胁。因此,海外劳工的安全不仅属于海外公民安全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外利益是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部分,从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始,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因此,提高政府保护海外劳工的能力,不仅能够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损失,还能有效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再次,保护海外劳工还是中国外交工作“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早在2004年3月,时任外交部长李肇星在记者招待会上就讲到,中国新时代的外交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原则;外交工作就应当想人民所想,为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多做实事。 这应该是中国外交部长第一次公开表明关于“人”在外交工作中的重要性。 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安哥拉访问时,提出要打造海外民生工程。海外民生工程旨在加大对领事保护工作的投入,加强海外领事保护力量,切实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这是对“外交为民”理念内涵的拓展。“外交为民”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系列具体的保护海外公民的措施与政策。近年来,保护海外公民逐渐受到外交部的重视,这也体现出中国外交工作重视国民安全、尊重个体生命、回归“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特点。海外劳工群体一直处于海外华侨的底层,他们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不高、权益保护意识不强,更加需要中国外交、领事工作的贴心关怀。
第四,保护海外劳工不仅有利于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而且有利于提升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他们遭遇的风险将有增无减,海外撤侨、护侨进入常态化阶段。无论是2011年利比亚撤侨行动中首次使用军舰高效撤侨,还是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首次帮助撤离外国公民,都展现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而且,在这些撤侨行动中被撤离的侨民多以海外劳工为主。不论是紧急情况下的撤侨行动还是日常的护侨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外劳工对国家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强大的保护力量。
二、中国海外劳工面临的风险
中国海外劳工可分为五种类型:对外承包工程的劳务输出;境内企业法人与国外雇主签订劳务合同派出的劳务人员;在境外投资、兴办企业派出的工作人员;因成套设备和基础设施出口需本国劳务人员进行调试、指导、培训等产生的劳务输出;民间劳务输出。 据统计,2015年1—11月,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劳务人员47.6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目派出23.7万人,劳务合作派出23.9万人;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派出各种劳务人员639万人。
中国海外劳工面临的风险大致分为九类:劳务纠纷、工伤事故、当地排华、敌对情绪/对华偏见、所在国政治动乱、自然灾害、群体事件、恐怖主义、法律法规不完善、非法劳工等。“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宗教信仰相异,安全形势复杂,不可一概而论。因此,有必要对中国海外劳工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具体分析。按照面临的风险数量与种类,可划分为五级:0—1种风险为I级(轻微风险);2种风险为II级(低度风险);3—4种风险为III级(中度风险);5—6种风险为IV级(较高风险);7种以上风险为V级(高度风险)(图1)。
(一)中东欧(I级,轻微风险):在中东欧地区,中国海外劳工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集中在非法劳工与劳务纠纷方面。这一地区大部分国家是欧盟成员国,国家经济水平、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这一地区的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捷克、波兰、罗马尼亚境内的非法劳工问题上;由于劳动力短缺,上述三国吸引了大批中国非法劳工。例如,罗马尼亚工会组织国家工会集团调查显示,2008年在罗马尼亚合法工作的中国人有4 100人,占外籍劳工的37%,仅次于土耳其工人。 在2007—2009年间,罗马尼亚发生了一起较大的非法组织劳务人员出国打工案,涉案劳工人员高达200人。
(二)独联体国家(II级,低度风险):中国对独联体国家(除中亚国家之外)的投资集中在俄罗斯、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三国。根据2012年俄罗斯统计局的数据,在各国对俄累计直接投资中,中国排第10位,投资的主要方向集中于矿产、林业、能源、贸易、建筑等领域。 这一区域也存在非法劳工现象,2012年4月8日,在俄罗斯抓获多名中国非法劳工;2013年5月21日,俄罗斯警方在一家工厂发现110名非法中国劳工;2015年1月,俄警方扣押了90名非法中国劳工。乌兰克雇佣外籍劳工的门槛比较高,根据乌克兰劳动和社会政策劳动就业中心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在乌克兰的劳工有273人,而从2007年起,中国对乌克兰劳务输出呈上升趋势,有500余人。 但受乌克兰经济形势的影响,发生的劳务纠纷比较多,2008年中国在乌劳工因公司拖欠工资被困乌克兰。2014年奠基的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区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工业园区,建成后有大批中国劳工前往白俄罗斯,他们的安全不容忽视。
(三)东南亚地区(II级,低度风险):在东南亚地区,劳工移民备受关注,不仅是因为他们一直维持着较低的工资,而且能够不断吸引外资。该地区的菲律宾、印尼、泰国都是劳工输出大国。根据中国商务部报告,虽然2010—2014年间中国对拉美、非洲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但仍然主要集中在亚洲。2003—2013年期间,中国和东盟的双向投资新增700亿美元,累计达1 007亿美元;201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达60亿美元。 根据新加坡大华银行的调查报告,中国有六成企业计划对外投资,且首选东南亚地区。因此,该地区拥有较多中国劳工。
尽管东南亚有着开放的投资环境、宽松的投资政策,但中国海外劳工仍然面临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务纠纷,例如,2002年,新加坡永隆公司骗汇,遭受损失的中国劳工超过1 000人,涉案金额高达700多万新元(约合人民币3 150万); 2003年5月,马来西亚134名中国劳工与雇主发生恶性劳资纠纷;2013年3月20日,78名中国工人因劳工手续不完整,在印尼被扣留;2014年,2名中国劳工在泰国持假签证被抓;2015年7月,153名中国伐木工人在缅甸因盗伐、走私木材等罪名被判终身监禁。
另外,东南亚一直存在的排华情绪使劳工移民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印尼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排华事件,大批华侨利益受损、生命受到威胁。截至2015年,在印尼的中国劳工已超过5万人,政府已开始收紧外国劳工政策; 2001年6—8月,承建菲律宾一工程项目的中国公司4名员工被抢劫,2人被杀害; 2014年5月16日,在越南发生的针对中资企业的严重暴力事件,排华事件也愈演愈烈,3 000多名中资企业员工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的协助下回国。马来西亚至今不接受中国劳工个人入境,只允许双方政府都认可的中介机构组织的中国工人入境务工,且务工行业也有所限制。据马来西亚出入境部门统计,约有18万中国非法劳工在马来西亚逾期逗留。由于没有合法身份,中国劳工只能选择打黑工,面临着被拘留、罚款、遣送的风险。
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中国海外劳工主要面临的风险是被劳务中介、当地企业欺骗等;在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这样的欠发达国家,海外劳工可能遭遇劳务纠纷(拖欠工资)、因不熟悉当地的法律而导致的刑事犯罪;而在越南、菲律宾、印尼这些有反华渊源的国家,海外劳工可能会因当地的反华情绪而受牵连。
学校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篇12
新加坡是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处的小岛国, 1819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963年脱离英殖民统治, 1965年独立建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 新加坡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据2000年最新数据, 新加坡人口约320万, 华族占76.8%、马来族13.9%、印度族7.9%、其他族1.4% (Rappa&Wee, 2006:77-78) 。新加坡通行的语言也是种类繁多:华人中有11种母语、马来人7种、印度人9种。在殖民地时代, 英文是上层社会和官僚体制惟一的正式语言, 民间则大都说各自的方言。华人中说闽南话 (即厦门话) 的最多, 其次是潮汕话、福州话、广州话、海南话或客家话 (Kong, 1980:234;陈松岑、徐大明、谭慧敏, 2000:20) 。在学校教育历史上, 新加坡有英语、华语 (相当于中国的普通话) 、马来语和淡米尔语四种源流的学校。根据双语政策, 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分别以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为各自的母语, 而学校源流是以教学语言来区分的, 例如, 早期的英校以英语为惟一教学语言, 招收各民族学生;华校、马来学校、印校为新加坡的民族语文学校, 分别以各自的母语为教学语言, 招收本民族学生 (黄明、朱宾忠, 2010:338-339) 。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能全面反映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 而其双语教育历史也可以说是民族语文学校逐渐消亡的历史。
2 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概述
英国在新加坡实施殖民统治长达140多年, 二战后开始较大规模地采用双语教育, 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令, 如, 《十年教育计划》、《学校注册条例》、《双语教育白皮书》等。整体上来看, 该时期的双语教育以过渡式为主。具体到华语学校, 殖民地政府先是要求开设英语为外语课, 然后要求用英语讲授数学和科学。这样, 英文由外语 (语言教学) 课变成了主要科目的教学语言。后来, 要求华校逐渐增加使用英语的科目和时间, 如, 要求用英语讲授其他科目的时间至少占到小学教学总时数的三分之一, 初中的二分之一, 高中的三分之二 (Hean, 1969:92;Wong, 1999:193-194) 。1956-1965年期间, 新加坡经历了部分自治、完全自治以及新马合并三个阶段, 政府力求建立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教育发达的国家, 以平等对待各民族语文为原则, 采用“平等对待、总体过渡”的过渡式双语教育, 即, 华校以华语为主、英语为辅;马来学校以马来语为主、英语为辅;印校以淡米尔语为主、英语为辅;而英校则以英语为主、华 (马、淡) 语为辅。1965年, 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完全独立, 政府为了以英语统一国家意识、发展经济, 采用“过渡为主、保持为辅”的过渡式双语教育, 也就是华、马、印校由“母语为主、英语为辅”全面转向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在该过渡式的教育下, 方言和母语迅速向英语过渡, 以致英文学校快速发展、民族学校急剧消亡。另一方面, 政府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 设法保留华族的语言和文化。到20世纪80年代, 华、马、印民族学校相继消亡, 新加坡实现了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统一教育体制 (Kandiah&John, 1994:164) , 该双语教育模式从1987年沿用到今天, 可称为定型的双语教育。
总的来看,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模式可以归纳为“过渡-保持”式, 该模式的形成经历了“过渡”与“保持”相互交叉重叠的复杂过程, 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民族语言学校的教育制度向英文学校过渡。如, 把华校的6-3-3-4制改为英校的6-4-2-3制:华校中学6年 (初中升高中不考试) , 大学4年;英校中学为4年, 另2年是大学先修班, 大学3年。改制前华校学生通过小学毕业考试后, 直接升入中学连续学习六年, 改制后小学升入中学必须经过政府主办的统一考试, 及格者才能升入中学 (即初中) 就读, 而初中毕业生, 也必须在统一会考中及格才能进入高级中学 (即高中) (Hean, 1969:75-76) 。如此以来, 华文高中的生源开始减少, 教学规模也随之萎缩。其次, 民族语言学校的教学语言向英文学校过渡。华 (马、印) 校一开始以母语为“学校的惟一教学语言”, 后来过渡到以“母语为教学媒介语、增加英语为一门语言学科”;再后来用英文教授其它部分学科, 变成了以“母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英语为次要媒介语”;最终过渡到以“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母语为次要媒介语”。总之, “过渡—保持”性双语教育模式体现在教学媒介语过渡方面的总趋势就是“向英语过渡、把母语保住”。最后, 不同年级间的教学语言逐渐向英语过渡。从小学到大学整个教育系统来看, 随着年级段的不断升高, 使用英语的比例越来越大。比如, 小学使用华语的比例相对较大, 中学华语的时间减少, 初级学院的华文时间更少或把华语科目变为选修课, 大学所有课程都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语。
另一方面, 在“过渡—保持”性双语教育模式下, 虽然过渡的总趋势是由母语向英语过渡, 不断降低对母语的要求, 但并不是要以英语完全取代母语, 而是为华文教育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留华族语言和文化, 以至华语的应用相当普及, 这一点可以从语言使用调查数据中得到证明。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 新加坡华族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讲英语、华语、方言的最新变化趋势是什么? (2) 学校用语转移与双语教育模式有什么联系?
3.2 研究对象
(见表一、表二)
研究对象来自新加坡普通的小学和中学、初级学院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其中, 小学生有30人 (6.9%) 、中学生123人 (28.3%) 、初级学院137人 (31.6%) 、大学生144人 (33.2%) 。从民族来看, 华族学生365人 (81.4%) 、马来族38人 (8.8%) 、印度族13人 (3%) 、其他族18人 (4.1%) 。
3.3 调查工具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华族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使用英语、华语、方言的最新变化和平行双语者 (英语和华语一样都很好) 人数比率变化的趋势, 因此, 问卷设计中把全部选项都作为单项, 如“英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方言、其它”供学生自由选择 (可多选) 。这样, 如果学生答题时 (如回答“在学校和您的同学交谈时, 您最常用的语言是……”) 同时选择了英语、华语, 则表明该生认为在该语境下英语和华语同样是自己最常用的语言。
4 结果与分析
在社会语用研究中, 学校用语的分布状况也是各种语言社会的重要指标, 它有助于对社会语言状况进行了解。因此, 新加坡华族学生应用语言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学校用语中得到很好的证明 (见表三) 。
为了能够清楚比较各族学生接受双语教育以后语言使用的转变, 有必要先了解上述学生在上小学前最常讲语言的情况。表三数据显示, 新加坡各族儿童上小学前的英语能力已经比较强。华族儿童中, 有一些人最常说的语言更偏向华语, 占48.35%;另一部分更偏向英语, 占35.71%;最常讲方言的学生只占2.2%;英语和华语一样最常说的儿童也高达13.19%。由此可见, 他们的平行双语能力在学前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其它三大民族中, 讲英语的印度儿童比例最高, 占76.92%, 马来族 (23.68%) 和其它族 (22.22%) 比华族低约10各百分点。由于双语教育政策要求其他族学生必须在华、马、淡米尔语中选择一种作为母语, 许多学生选择学习华语或马来语, 这一点在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出来。
与上小学前最常用语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上述学生现在的语用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在学校语用环境中, 各族学生都以讲英语为主。其中, 印度学生最常讲英语的比例为76.92%、其他族66.67%、马来族60.53%、华族约55%。新加坡最近一次全国性华族语言使用调查项目是1996年, 由新加坡英汉双语教育权威专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顾问周清海教授、南京大学徐大明教授和北京大学陈松岑教授负责 (参见Xu et al.2005:2-3) 。把这两次调查数据进行对照, 也能凸现学校语用环境的变化。1996年对华族中学生在学校用语的调查中, 排在前4位的最常用语依次为:英华 (双语) 、英语、英华方 (三语) 、华语。英语的使用率落后于英华双语, 位于第二 (吴英成、林惜莱, 2000:62-63) 。据本次调查, 华族学生在学校与同学交谈时几乎只讲英语、英华双语、华语, 但最常讲英语的比率达到54.95%, 高居首位;英华双语、华语的使用率不分上下, 分别占21.7%和21.43%;方言几乎是完全被挤出学校用语领地, 只占0.55% (见表四) 。总体而言, 在学校语言环境中能够明显感受到英语的强势地位。
(注:“方言”指汉语方言, 如闽南话。)
在语言使用调查中, 通常以每天讲得最多的语言以及讲得最流利的语言作为统计指标来判断人们的语言能力。笔者在新加坡调查发现, 除了假期以外, 学生白天的时间几乎都在学校, 使用语言的主要时间自然也在学校 (见表五) 。数据显示, 目前各民族学生每天说得最多的语言还是英语。其中, 84.62%的印度族学生每天讲得最多的语言是英语;华族学生占48.48%, 高于华语 (37.4%) 10个百分点;马来族学生占45.95%, 也高于马来语 (40.54%) ;其他族学生占38.89%, 远远高于其它语言。就华族学生而言, 每天说得最多的语言依次是英语占48.48%、华语37.4%、英语和华语同样说得最多的比率为11.63%, 方言只占0.83%。
从“讲得最流利”这个语言指标来看, 除马来族学生英语讲得最流利的比率略低于讲马来语的比例外, 另外三大民族学生都是英语说得最为流利。其中, 印度族学生所占比率最高, 达到69.23%;然后是其他族, 占50%;华族第三, 占41.48%;马来族最低, 占32.46%。把这些学生现在英语说得最流利的比率和他们在小学前最常讲英语的比率相对照, 可以发现现在的比率大大高于学前 (除印度族外) 。就华族学生而言, 现在讲得最流利的语言是英语、华语、英华双语, 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 现在的英语比例 (41.48%) 与学前 (35.71%) 相比, 升高了5.77%。然而, 他们现在的华语 (34.07%) 比率与学前 (48.35%) 相比, 降低了14.28%。这些数据表明, 由于小学就开始推行“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政策和模式, 不断强化英语地位而持续淡化对华语的要求, 结果导致英语最流利的学生人数不断上升, 华语最流利的人数相应下降。此外, 汉语方言最流利的学生比率降到0.28%, 而英语和华语同样最流利的学生比率增长迅速, 由13.19%增加到19.51% (见表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模式以及为配合双语教育而开展的双语运动非常成功, 基本上达到了“突出英语、保留母语、消灭方言”的目标。
5 结论
在新加坡约40年的双语教育历史进程中, “过渡—保持”性双语教育对学校语言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模式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 直接导致了各民族语言向英语转移的大趋势。在这一趋势中英语成为各民族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用语。针对华族学生而言, 他们在学校主要使用英语, 而他们祖辈传下来的方言已经失去了学校这个语用领域。值得庆幸的是, 华语成为次要的学校用语被保留下来。整体而言, “过渡—保持”性双语教育模式的突出特征就是“过渡”和“保持”, 过渡是全方位的, 包括各民族语言 (母语和各方言) 向英语过渡;保持是单一的, 只能把母语保持在一定的程度, 即听说能力为主。
摘要:本文根据在新加坡进行的调查数据分析比较新加坡华族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使用英语、华语、汉语方言的最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双语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英语成为学校主要用语的大趋势将锐不可当, 汉语方言已经失去了学校这个语用领域, 华语变成了次要的学校用语并得以保持;华族学生学校用语快速向英语转移的趋势基本上是“过渡-保持”性双语教育模式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模式,学校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Hean, G. (ed) .150Years of Education in Singapore[M].Singapore:Teachers’Training College, 1969.
[2]Kong, C.1980.Bilingual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a singapore case study[A].In Afendras, E&Kuo, E.Language and Society in Singapore[C].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3]Kandiah, T.&K.John.English and Language Planning:A Southeast Asian Contribution[M].Singapore:Times Academic Press, 1994.
[4]Rappa, A.&Wee, L.Language Policy and Modernity in Southeast Asia[M].New Yor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Inc, 2006.
[5]Singapore Chinese Community[M].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6]Wong, T.State Formation and Chinese School Politics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1945-1965) [M].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9.
[7]Xu, Daming, Chew Cheng Hai, Chen Songcen.A Survey of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Attitudes in the Singapore Chinese Community[M].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8]陈松岑、徐大明、谭慧敏.新加坡华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A].陈照明.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新加坡华语文的现状与未来[C].新加坡:联邦出版社, 2000:20.
[9]黄明、朱宾忠.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与华族家庭语言转移趋势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5) :338-339.
给学校的倡议书 篇13
一、要有健康的精神生活。
党员、共青团员按照《党章》和《团章》规定,不信教、不传教,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科学的信念,坚定的信仰,面对困难、挫折,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二、要有良好的学习状态。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抓好四六级备考、期末考试的复习,自觉端正考风考纪,不违规,不舞弊,否则将受到校纪校规的严肃处理。
三、要有平和的心理情绪。
同学之间要相互关爱,拒绝冷漠。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周边的人和事,能够妥善处理好周边的各类矛盾和问题。遇事不急躁、不钻牛角尖,看到同学有困难、有危险,要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积极向老师和学校反映。
四、要有严肃的安全意识。
1、不在寝室内吸烟、玩火,不在公共场所焚烧废弃物;严禁使用各种违章电器;不酗酒闹-事,珍爱生命;注意上下床铺安全。
2、远离危险场所;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交通秩序;不接受陌生人的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保卫处(6392124)。
3、体育活动、实践课及大型活动要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预案,不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危害安全的问题发生。
4、学会简易的防护自救方法,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对待,及时将情况通报给老师或同学;敢于批评、指正一切违反安全要求的行为和现象,如果遇到坏人坏事要冷静、机智,要敢于见义勇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及时拨打110报案。
同学们,为了创建文明的校园,为了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维护我们的美好校园,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改正不良行为,共同维护好我们的校园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姓名:
开创美好的学校倡议书 篇14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学校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学校的发展期间,很多陋习也随之而出了,最大的陋习就是:浪费资源、不环保!我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如下倡议:
1、在学校的食堂中,经常能看一大桶的剩菜剩饭,许多同学,饭菜只吃一点点,之后就倒进了菜桶……这样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还非常地浪费!这些剩菜剩饭加起来,甚至足够我们吃两年!有些同学们,你们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是其中的.那位,如果不是那最好,如果是的加强改正!
2、在学校的操场上,随处可见到垃圾、果皮、纸屑……让我们环卫工人们不停的清扫,但还是有很多。操场上明明建有这么多的垃圾箱,有些同学不肯多走几步路,把垃圾扔进垃圾箱里面,还有些同学,明明看见了脚有垃圾,却不愿弯腰拾起,而是视而不见。我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改正。
3、学校发现,有很多草坪上的草是坑坑洼洼的,因为有很多同学经常踩在学校新种栽的草皮上,所以才会有这样子的现象。还有很多同学喜欢摘树叶和花瓣,新开的石榴花,被同学们摘的“体无完肤”!如果下次被抓到有同学乱踩草坪或乱摘花草,必将做班级扣分处理,希望同学们能遵守!
4、很多班级出操时,不及时关闭电灯和风扇,出操有半个小时,这段时间,同学应该都不在教室的吧?所以就等于你们浪费了半个小时的电量!日积月累下来,你要浪费多少的电量!这样还会节约吗?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从这周开始,会有大队委在同学们出操时,在每一个班级进行抽查,如果发现你们班没即时关闭电源,也将做班级扣分处理!希望大家遵守!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学校更加美好,让我们齐头并进,一起开创学校美好的明天吧!
倡议人: xxx
网络环境对学校行政管理的影响 篇15
1. 网络环境下学校行政管理的定义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行政管理, 主要是指学校在管理内部事务和处理外部事务时, 普遍利用网络化系统进行办公, 通过在学校管理层办公地方安装相关的网络设备, 根据学校行政管理的特点进行实际应用网络。通过网络化系统, 学校在进行师生之间的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更加便利, 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并且提高了学校教职工的工作质量。
2. 网络环境下学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中国学校行政管理进行网络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1) 管理层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应有所提高。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普遍是利用传统的办公方式进行办公, 他们的实际管理经验丰富, 但是在网络技术运用方面有所欠缺。当今社会是网络十分发达的社会,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掌握好网络科技对于行政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的, 只有熟悉了网络技术, 才能在日常的事务处理中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应该加强对行政人员网络知识及技术的普及和培训, 使之能更加出色地完成行政工作。 (2) 学校之间存在很大的网络化普及差距。由于每个学校在网络化普及的过程中投入的资源不同, 导致其各自的网络化水平有所不同。有些地方的学校愿意尝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工作, 而有些地方的学校不愿意尝试利用高新技术来管理学校, 这样就导致了学校网络化的差距。
3. 网络环境对学校行政管理的正面影响
3.1 优化了学校行政管理的结构
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进行网络化能够优化学校的行政管理结构。传统的学校行政管理进行管理范围大且管理结构等级严密的工作, 这样不仅仅影响了行政人员的工作质量, 同时也使工作效率降低;而利用网络化系统之后, 可以优化管理部门, 去掉不必要的管理部门, 节省资源, 同时能够优化行政管理幅度, 使之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2 节省学校的工作成本
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进行网络化能够节省学校的工作成本, 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利用办公资源。利用网络化系统, 能够节省不必要的纸张浪费, 能够节省学校工作人员到各个部门进行工作通知的时间, 只需在电脑上下达通知任务即可, 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和成本的浪费。
3.3 提高工作效率
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进行网络化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众所周知, 网络环境不仅可以提供便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同时还可以支持网络视频、电话、主持远程会议等等, 这样就能够节省大家的时间, 并提高工作效率。
4. 网络环境对学校行政管理的负面影响
4.1 对信息网络进行维护需要的成本较大
在学校行政管理中进行网络化办公, 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对网络化系统进行信息网络维护将需要学校进行很大的成本投入。学校行政管理中存有的师生的档案十分重要, 这样就要进行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的维护。学校要保证定时、定期对学校的网络系统进行维护, 这样才能防止学校网络系统中存有的学生和老师的个人信息丢失或被改动。若是学校在网络维护方面投入的少, 会导致学校师生的个人信息遭到流失, 会对学校以及师生个人产生很严重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引入非常有效、先进的设备进行学校网络维护, 防止发生严重的网络事故。进行网络维护, 需要投入过多的经费, 这样也会对学校其他方面的投入产生影响。
4.2 管理过于机器化, 忽视了人的情感
在学校行政管理进行网络化办公可能会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依靠网络设备, 工作方面容易机械化, 对于要管理的人或者被管理的人来说, 进行交流沟通的只是冷冰冰的机械, 人与人之间缺少面对面的沟通, 这样就会导致学校行政管理进行办公时过于机械化的现象, 并且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虽然大家的办公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提高了, 但是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也少了, 这样有时候很容易导致信息传达不明确, 影响工作的完成, 有时候会不利于工作管理。
4.3 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
在学校行政管理中进行网络化办公会使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众所周知, 进行网络化确实能够提高办公效率, 但是也导致了工作人员之间越来越疏远。例如, 老师在进行任务分配的时候, 往往只需要通过QQ等聊天软件进行任务布置, 而且还会在最后加一句“请在什么时间之前交给我或完成任务”等结束语。这句话虽然没有不妥之处, 但是, 由于, 其他老师经常看到这样的话语, 多少会感觉到缺乏人情味, 感觉不自在;另外, 现在的大部分文件都可以通过校园管理网络来传递, 直接面呈的机会明显减少, 久而久之, 会造成老师之间的情感逐渐下降, 协调起来就越发困难, 这对学校大效率会有负面的影响。
总结
学校行政管理进行网络化办公确实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在学校行政管理网络化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需要学校不断地改进办公模式, 使网络化不仅走入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使其对管理人员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小, 使其能够更加便利地为人所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逐渐充斥着整个社会, 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 还是在企业公司当中, 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学校的行政管理中也慢慢地开始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学校办公。利用网络这个便利的虚拟模式, 虽然提高了学校在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效率,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网络环境下学校行政管理的定义, 来分析当今网络时代学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及网络对学校行政管理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学校行政管理,网络,现状,影响
参考文献
[1]吴雁平.论档案行政管理的目标与特征[J].档案管理, 2011
[2]许晨, 薛晓娟, 米宏伟.提高媒体领导力稳步推进行政管理[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2011
【学校环境保护的倡议书】推荐阅读:
学校保护环境的建议书500字10-28
学校环境保护护倡议书07-06
学校保护环境建议书优秀07-23
保护环境的学校广播稿10-12
描写学校环境的初中作文08-19
求推荐英语环境好的学校05-25
学校保护水资源的建议书10-20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07-29
学校环境教育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