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单元流水教学法初探

2024-09-26

中学语文单元流水教学法初探(精选8篇)

中学语文单元流水教学法初探 篇1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初探

摘 要:通过单元整合教学,注重“整合优化”,系统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学习,获取并整理信息,形成系?y的语文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单元整组;整合教学;策略探究

整合教学通过教师在一定教学时间内指导学生共同阅读有关联性的多篇文章,是基于文本学习的一种阅读材料的形态。整合教学既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织模式,又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整合教材,拓展课外,立足于教材又与生活链接。其目的不仅是为提升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数量,更注重学生在多篇多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意义的建构。

如何增加阅读的数量,提高阅读的速度,强化阅读的主体,丰富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得更多,更快,更乐,更深,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整合教学的意义及重要性

单元整合教学注重“整合优化”,是按一定主题,系统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学习,获取并整理信息,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1.整合教学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语文教师面对一篇文章的可教点很多,很复杂,这就造成了语文教学目标不明确,模模糊糊一大片,而单元整合教学能较好地解决教材教学目标不明确的局面。当我们以整合教学的取向俯瞰单元中的一篇篇教材时,一个个教学训练点就会很清楚地显现出来。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心中会更加清晰,精选的教学内容会更加合理。

2.整合教学有利于当前课程改革的推进。围绕某一主题组织相关内容的设计突破了以往教科书封闭、零散和乏味的结构体系,富有吸引学生参与的魅力。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合教学着眼于学科学习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更强调资源的整合与生成。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策略,更多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问题,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实施灵活而开放的教学。

3.整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课程整合,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多的期待与喜悦,这源自于老师对学习内容的重新设计。

因此,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结合整合教学的意义与重要性,进行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探究,为更好地实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打下理论基础。

二、整合教学的策略探究

立足在单元整体的高度上,删繁就简,把一单元读薄,感受最精妙的语言,以求达到简单化、艺术化、精良化与高效化。

策略一:话题型单元的整合

五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以“童年?成长”为话题,安排了《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和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教学内容。深入解读整组教材后,我对文本内容进行如下整合教学:

1.第一组教材《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感悟写法。重点研读精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祖父的园子》,在简单交流中领悟作者通过对“祖父园子”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对比两篇课文写法上的异同,迁移学法。

2.第二组教材《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运用写法。重点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清平乐?村居》,运用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牧童》《舟过安仁》,领略“牧童”“渔童”“顽童”的生活情趣。学生自学《儿童诗两首》,比较现代诗与古诗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点,尝试儿童诗创作《我想》或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小镜头来仿写。其中,在比较现代诗与古诗不同时有一个环节:感兴趣的学生尝试把现代诗《儿童诗两首》改写成古诗,结果学生兴趣很浓,个个摩肩擦掌,改出了好多“古诗”,这就是整合教学带来的灵动课堂。

3.第三组教材《童年的发现》“交流平台”,抒写“我的童年”。以“发现”为切入口学习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顺序,为习作《童年趣事》做准备。在整合教学中学生有了一些美词妙句的积累,有了表达方法的积淀,有了饱满的情感欲望,抒写“童年趣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策略二:主题型单元的整合

人教版教材每组课文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教学当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照,比照参读,辨析评价,从中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律,有效发展语文能力。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以“走近毛泽东”为主题,串联起《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

从上面表格,我们发现单元内容上,要求我们整体把握编者意图:从诗人、领袖、普通父亲等多重身份认识毛泽东,全面了解毛泽东。文体特色上,确定阅读训练点:感悟诗歌的凝练,报道文体的真实,记叙文体的朴实。言语形式上,甄选能力习得点:有序描写场面;选取生活琐事,通过细节与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品质。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把它们链接在一起开展教学。

策略三:单一文体单元的整合

四上第三单元四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都是童话故事,细读了课文,我发现这四篇课文的共性特点十分明显。首先,四篇童话的形象都很单纯。其次,四篇童话的情节都比较曲折。第三个共同点是这四篇童话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最后,想象丰富是所有童话的最根本的特点,就相当于金字塔的底部。

四篇童话的共性特点多,所以非常便利把四篇课文组合在一起整体教学,可以一篇童话精读为主,带出其他三篇,让学生综合童话的写法特点,学习写童话。

总之,单元整组教学的有效应用,必然会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突破。因此,教师要给予单元整组教学充分的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中学语文单元流水教学法初探 篇2

什么是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法呢?简单的说,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法就是教师以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来作总体安排、设计, 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训练和进行思想感情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法有以下特点。

1.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法从单元整体出发, 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 以学习过程和方法为重点, 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中心, 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有助于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2.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法对本单元内的几篇课文作整体分析, 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以相同点作为教学重点, 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完整, 信息量更大。

3.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法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 课文只是单元训练的例子, 教师通过对精读课文的教学, 教给学生如何去阅读本单元的其他几篇略学课文, 触类旁通,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4.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法将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整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集中, 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过程中着重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规律, 学生学到点子上, 这样就克服了单篇教学时的教学目标重复分散、教学效率低的弱点。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法具有以上特点, 在教学中怎样具体运用呢?概括的讲, 在教学时, 首先让学生全面通读本单元所有文章, 总体上接触教学内容, 把握单元目标, 教师以分析讲读课文为例子,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介绍该类文体的阅读方法, 学生根据教师所教方法在略读课文中进行知识的迁移, 形成阅读技能, 通过合作探究梳理总结, 形成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最后通过强化巩固、反馈校正, 实现单元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现在以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 (语文版) 七 (上) 第二单元为例, 具体介绍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一、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 形成整体印象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是:《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我的老师》、《“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时, 首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通过阅读, 学生明白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内容, 都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分别写了母亲、养母、老师和著名的科学家, 这几个人物虽然身份各不相同,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一颗爱心 (爱子女、爱学生、爱祖国) , 知道了他们都是高尚的人。

二、认知单元内容

教师可选取本单元的一篇或两篇课文进行教学讲读, 帮助学生理解单元内容。

《回忆我的母亲》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在教学时,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 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在具体教学时, 要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 认识规律性的读写知识, 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步骤, 初步形成阅读能力。

三、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与转化

本单元的前两篇为精读课文, 后两篇为略读课文。教师可以讲读前两篇, 后两篇可以让学生自读, 同学之间也可以合作学习, 共同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接着去完成课后的练习, 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与转化, 最后进行作文训练。

四、梳理总结单元内容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 对所学的知识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方法进行梳理。如学习本单元后, 学生会梳理总结为:本单元的课文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回忆性、悼念性散文, 如:《回忆我的母亲》、《我的老师》;一类是儿童小说, 如《小巷深处》;一类是通讯, 如《“两弹”元勋邓稼先》。这几篇写人的文章, 都着眼于表现人物的特点, 但写法各有不同, 有的致力于表现人物感情世界的变化;有的注重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的侧重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质;有的则试图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另外, 七年级学生还应对字词积累、写人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写法等内容进行梳理总结, 教师此时不能袖手旁观, 要发挥主导作用。

五、检测反馈校正

在完成上述四个环节之后, 教师应督促学生及时复习, 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反馈, 查缺补漏, 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以上教学环节与步骤只体现单元教学法思路, 不能生搬, 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单元教学法还应该注意以下3个问题。

1.采用单元教学法, 不能排斥单篇教学。离开了单篇教学, 就没有单元教学。应将单元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 形成合力, 更好完成单篇教学目标。

2.重视精读课文, 不能忽视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是“教”向“不教”的过渡阶段。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法初探 篇3

那么,该如何把握单篇课文与单元教学之间的平衡呢?

一、深入研读文本,发掘教材价值

每篇课文当它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价值,我们称之为“文本价值”。当它被选入教材中某一特定单元之后,则又同时具备了选入之后产生的附加值,即为“教材价值”。单元中的课文因为相同的主题被组织在一起,这种单元式的建构方式,是基于组成单元的课文具有内容层面共性而言的。因此,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许多老师容易走入过多关注文本价值、忽视教学价值的误区。这种操作模式让文本丢失了它的范例功能,使教学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彰显。

主题单元的教学组织方式不再过多强调课文知识的完整性,而是更加关注系统性。但是“不再过多”,并非“不要”,我们仍需坚持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由《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三篇诗文组成,深入地研读文本后,我们应发掘的教学价值应该是什么?它们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不同,分别以七律诗、记叙文、通讯的方式呈现了“八一壮歌”这个主题。所以在单元教学中,应专门抽出时间来理解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七律·长征》凝练的诗歌语言,《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手法,《大江保卫战》点面结合、夹叙夹议的叙事方式。这样的解读,会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教学价值。

二、把握文本特质,精选教学内容

“教什么”与“怎样教”孰轻孰重?王荣生教授曾经这样说过:再先进的理念也要首先落实到“教什么”,否则,教得再精彩、再热闹,对学生的帮助也不大。这一点,对于主题单元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因为单元教学的建构与教学具有极大的自由空间,是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安排的,所以对其存在的合理性、科学性与必要性必须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量。

那么我们怎么用好教材、选取好教学的内容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文本的特质,抓住每篇课文的特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选,带领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

仍以上述课文为例,虽然主题都是“八一壮歌”,可是教学侧重点是不同的,《七律·长征》一诗,精彩之处在于通过五幅画面的展现,再现“红军不怕远征难”,适合引导学生诵读,再现画面,积累语言文字。《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侧重于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展现彭德怀的内心冲突。教学中,可以抓住他为何爱大黑骡子却仍然要杀大黑骡子的矛盾点,引导学生体会衬托这种手法更能凸显人物的品质。《大江保卫战》以时间为序的展现手法,为读者营造出紧张、紧急的氛围,并通过场面描写刻画出解放军英勇无畏的形象。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两个场面描写,让学生感受场面描写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三、开发单元资源,合理拓展文本

主题单元的整合式教学,体现了单元学习的逻辑递进关系,源于单元,但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了拓展与提升。主题单元教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适度拓展要注意处理好拓展内容与教材的内在关联度。另一方面,将学生的学习经验与生活进行有效链接,将他们引领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4单元以《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课文组成了“世界各地”这个主题单元,练习中又辅以“世界名城”这个口语交际。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先领会三篇文章的构段特点,接着请学生收集世界名城的资料,最后将两者结合到一起,进行一次仿写。在这样的拓展训练中,学生有各种素材中的范例的指导,写起来会更得心应手。可以看出,这个单元只做了一次拓展。因此,拓展并非越多越好,脱离了主题内容的拓展应当舍弃。

要真正体现“用教材教”,用好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主题单元式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我们仍需努力探索,寻找出更多可行性的方案,让我们的教学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含义初探 篇4

我国朗读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朗读这种教学方法就已出现,孔子的《诗经》就是当时的朗读教材。继《诗经》之后的《离骚》及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因其符合汉语语音的特点,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成为当时主要的朗读材料。朗读材料的充实说明了人们对朗读教学的重视。韩愈也强调,“读书要反复诵读,反复玩索,深入理解词语和思想内容,汲取精华”,“沉潜于义训,反复乎句读”,“口不绝吟”,[1]读书为学才能有成。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2]宋代蒙学教育发达,“

三、百、千”成为主要的朗读教材。清代学者崔学古要求学生自己诵读琢磨,口诵心惟,教师可采用探读、熟读、温读的教法。

由此观之,朗读法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重要方法,时至今日,朗读法依然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着作用。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强调:“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及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3]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她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只重视默读,要将朗读与默读的能力同时进行训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4]可见,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韩军老师大力提倡语文教学不要太“花”,而应竭力追求“本真”和“素朴”。而“本真”和“素朴”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朗读”之本,他的课堂既重视学生的读也重视自己的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版)》总目标要求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学段目标要求七~九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建议“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里的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评价建议“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也给朗读教学提出了不同方面的要求,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几部分,共有8处对朗读教学做出了说明。例如: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中,《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该表述不仅在语音技巧层面、言语表达层面对高中生朗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肯定了朗读教学具有提高高中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并能生成自己的个性体验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自身来考虑,在朗读中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从古到今,人们都重视朗读教学,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但是,从目前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来看,由于认识和实践上的不足,语文教学要注重朗读这一宝贵经验并未得到真正的开掘,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弊端。所以,对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进行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朗读教学的含义

首先,关于朗读的含义,众说纷纭。

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5] 朗读是用语言的声音形象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式之一。[6] 朗读是出声的阅读,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并通过喉头、声带和嘴唇的发声动作读出词和句子的阅读活动,这是一种眼、口、手、脑协同动作的过程。它绝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过程,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7] 与朗读相关的是朗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徐世荣先生认为“朗读”和“朗诵”的区别在于,“文学朗诵是一种艺术形式,是表演出来供大家欣赏的,它和戏剧表演性质相近。大家欣赏了表演者的艺术,也欣赏了原作品。通过这个形式,大家获得生动活泼的美的享受,既有声音的美(诗歌的韵律、文句的节奏、语气的摹拟、情绪的流露„„)也有形象的美(眼神的交流,面容的表情、手势的活动,‘特定情境’的处理„„),可以把听众的感情、思想引入一定内容的情境中去。朗诵者就是诗人、作家的化身,同时又是歌手,他的表演有如放声歌唱„„听众也随同他掀起了心底的共鸣,接受了原作的思想,受到深刻的教育。”而课堂“朗读”呢,“完全不需要眼神、手势,更不需要什么面容、体态,又要注意运用声音,把原作读好,忠实地发挥原作的精神,用声音表示出原作的语言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结构体现作者的意图,达到教学目的就行了。”

《朗读、默读、背诵》福建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85年版)这样说明:“朗诵是指舞台上的朗诵表演,它不仅在语言表达的幅度上比朗读大,同时,还需要运用一定的表情和手势来强化它的表达效果;而朗读则指课堂上或在播音室里的朗读而言,它的夸张越接近生活语言的真实越会使听者感到亲切,也越会唤起听者的共鸣。同时,由于朗读场合不同于朗诵,一般不大运用表情和手势来强化效果。”

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有:第一,朗读是一种教学方法,朗诵是一种艺术表演;第二,朗读侧重于传授知识,思想感情较淡,朗诵侧重于艺术感染,思想感情较浓。而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8]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朗读教学指的是在语文课堂中,以教科书为主要学习对象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在形式上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在内容上是指教师学生通过感知觉运用理解想象等思维方式进行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对话的过程,从而加强学生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初探2 篇5

孙茂玲

【摘 要】

新课程的实施,为老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不仅是机遇而且是挑战。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自己教学分析与反思的平台。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获得教益,教学反思具有前瞻性、监控性和批判性的特点,经常地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帮助自己不断成长,引领自己走向成功的殿堂。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反思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显的尤其重要。常反思,从反思中预见未知;从反思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从反思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反思中教学,不断反思,敢于反思,及时反思,长期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对新教材胸有成竹,对新课程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有反思意识,更应该快速成熟起来,把语文课教得更有活力,更添光彩。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一、课前反思,预见未知

在课前,老师应反思这堂课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见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什么。”这说明了学生已有认知水平,这时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课前,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反复梳理,查补缺漏,预见未知。例如:《致女儿的一封信》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非常容易理解:14岁的女儿向父亲询问“什么是爱情”?父亲就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对爱情进行诠释。故事并不难懂,但是涉及了学生心中一个美好而隐秘的角落:爱情。学生们憧憬着爱情,有人已经在偷偷的演唱爱之恋曲。只是他们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也不知该把这种感觉向谁倾诉,没有人做他们前进路上的指导者。所以,我计划本节课把课文内容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认真的与学生探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课前,我在想,本人思想守旧,传统,对爱情问题如何给学生引导?学生怎样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会不会误导呢?学生对爱情充满了渴望,怎样才能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呢?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少年的心。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对于爱情这种既神秘又敏感,既好奇又困惑的情感,如果学生处理不当,思想认识不足,就会产生早恋等不良现象。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责任。作为语文老师,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把思想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如何面对爱情?爱情的真谛是什么?”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由于学生对爱情这个话题比较好奇,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但学生可能有羞于发言或不敢发言的现象,因此,要多加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参与到讨论当中。同时,对于中学生而言,中学生“涉世未深”,缺乏丰富的相关的生活经验,对于爱情的本质的理解会有些困难。另外,学生对于课文中一些含义较深较抽象的语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二、课中反思,有效监控

在上《致女儿的一封信》这篇课文时,问题抛出后,同学们并没有羞涩感,相反而是大大方方的探讨问题,我的顾虑打消了。例如:我在上《致女儿的一封信》一课时,抛出出问题:有一女孩收到了男孩的一封信,眼前就立刻浮现出男孩的笑容,眼神,还有男孩运动时矫健的身姿……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她陶醉。其实,就像她关注他一样,他也早就开始默默地关注她了……他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体验反思,同学们都能理智的对待爱情这个问题。大胆的谈了自己的爱情观。我在适时点拨:现在对自己负责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学习。可不可以对异性产生好感呢?可以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再去决定,我该不该向人家表白。刚才大家也说了,爱情是忠诚,是责任,是奉献,是舍弃等等。那么,真想谈恋爱的同学,给人家写情书之前,一定要问一问自己:我愿意为他(她)负责吗?我愿意为他(她)牺牲我的一些爱好吗?我愿意为他(她)改改自己的臭脾气吗?我能真心真意的爱他(她)一辈子吗?要是这些问题你回答不了,你还是乖乖的写你的作业吧。

这样的课中反思,有利于挖掘出课文的深意,有利于多角度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后反思,成就未来

一堂课结束了,老师更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反思。凡是有经验的老师,有成就的老师,都会来个课后反思,反思什麽呢?从新课程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课中出现的值得探讨的事件、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教学效果、学生获得了什麽、遗留问题处理等方面去进行反思,不断的记录自己的教学体会、失败教训、成功经验、研究成果、学生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心得,随时总结分析,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坚持不懈的自我批评、自我调整、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对自己的每一堂课作深层次的思考,并不断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其他老师一起反思,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这节课上完之后,自己都笑了,笑什么呢?笑自己把一节语文课上成了关于爱情的主题班会了。可能这就是班主任做久了的缘故。按理说,语文课应该上出点语文味来,可是这节课除了让学生对父亲形象简单归纳、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概括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关于课文内容的学习。既没有处理字词,这一课有几个字词是需要提醒的,比如:一抔黄土、无与伦比、怒不可遏等;也没有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品析,这一课也有几句话很值得学习,比如:“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这些句子无一不是蕴含着智慧和哲理的精华,如果在分析这些句子的时候再与生活实例结合,学生会对爱情有更准确的理解,同时语文课的语文味也出来了。尤其是看了李镇西老师的《致女儿的一封信》课堂实录后,更觉得自己肤浅的不得了。这节课上到这种地步,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那就是班内确实出现了谈恋爱的苗头,自己作为班主任,一直想找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好不容易讲到这一课了,就开始借题发挥,发挥到语文课不注重内涵只注重外延了,而且是一发而不可收,看来,这也算是“职业病”。也想好了弥补的办法,就是再用上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词语和句子进行学习、理解、掌握,不过这要做,好像离开了这篇课文特有的情景,学生和老师都没有最初的热情了。如果备课的时候多考虑一点,而不是头脑一热决定一切,课文的内涵与外延的问题应该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中学语文单元流水教学法初探 篇6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把课堂所讲知识按照预期目的传授给学生?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语文教学的经验积累,现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写于笔下,仅与同仁商榷。

一、将语文教学与历史、地理知识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

人常说:“文、史、地”不分家。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拥有熟练地专业知识外,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既能丰富课堂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拓宽学生的眼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登飞来峰》这首诗时,先利用历史知识向学生讲清楚“王安石变法”的前因后果。即:由于1069年开始的新法触动了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使的变法最终走向失败,面对现实的打击与排斥,王安石才发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叹,通过这种讲解,学生才能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

再例如:讲《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时,我运用地理知识导课,即:通过用《中国行政区划》、《云南省地图》、《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三幅地图的展示,学生比较直观的看到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而激发学生游览西双版纳的兴趣,这样就能吸引学生急于去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探索课文中的有关知识。

二、将语文教学与考题考点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

现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许多语文教师感觉到摸不着考题考点,不知道怎样去教语文。其实不然,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许多考题考点其实都隐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在上课时恰到好处的启发、引申、提问、练习,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例如:我在讲《甜甜的泥土》一文时,当我们得知小亮是一位因父母离异而受到继母打骂的孩子时,我问学生“你们是如何看待父母离异这种现象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赞同者认为结婚、离婚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也就是说都是合法的,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反对者则认为父母离异给孩子在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总之,不管那一种观点都言之有理。

再比如说,我讲《美丽的西双版纳》时,将学生分成五组,让其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我再适当点拨,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获取的有效信息用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目睹并感受到了西双版纳的自然美和人文美,从而更加激起学生游西双版纳的欲望,我便提出缺少导游,这样就可以顺水推舟切入考题考点,找一位同学做导游,并要说一段导游词。其实这个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符合考题考点——综合实践试题。

三、将语文教学与写作方法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

写作小到标点符号、字、词、句的运用,大到材料的选取,层次结构的安排,中心思想的确立,这些无不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笔者认为一个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的标准,因此,我在分析课文时,很注重将所讲知识融汇到写作方法中去,教会学生如何写作。

例如:我在讲《最后一课》时,给学生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我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文章中有关的描写语句,然后再给学生适当的点拨,通过探讨、分析,师生共同得出:课文是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来刻画韩麦尔先生的形象。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人时,一般情况下应从这几个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这就将课堂教学与写作方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四、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凡事都要从实际出发,一切理论联系实际。不错,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因此,在上课时要尽量做到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理解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讲完《父母的心》一文后,我问学生“父母的心是怎样的?”学生回答“父母的心是一片爱子女的心。”我又问“父母爱子女,那么,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学生有回答理解父母、爱父母的,有回答帮父母干家务活的,有回答父母下班回家后给父母端水泡茶的等等。最后我再点评,我们不但要爱父母,更要感恩于父母,这样就很好的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有效的情感教育。

当然,教无定法,只有常法。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经验之谈,借此拙笔,仅供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篇7

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

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主要包括培育学生的语文情感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两个方面。语文情感与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主体;语文情感是语文素养的基础,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大厦。

(一)学生的语文情感是他们学习语文的精神底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情感的培育,有助于引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具备一定的语文情感,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积极调控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起到“以情促情”和“以情优教”的作用。以语言为本位的语文教学,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单纯进行技术化语言训练。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播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成果、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

(二)语文能力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

即通过观察、思考、判断及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所体现出来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学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天地。文本的解读、模仿、创作等等,都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智慧。讲道理激发学生兴趣、教给方法,逐渐把学生自学语文培养成一种习惯。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构成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骨架。

另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听、读是接受,说、写是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是要提升他们的接受和表达能力。

二、课堂教学的四个转变

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作为一位普通教师,怎样才能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改革目标融入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科教学行为中去 ? 怎样让自己的学科教学走向学生,真正做到课堂是平实的课堂、内容丰富的课堂、精彩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 我尝试了课堂教学的四个转变。

(一)变“教课本”为“用课本”

普通初中语文新课程的设置多样化,给我们的教学有较大的迂回空间,每个模块和每一章节的内容知识呈现都为我们的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坚定的平台,最大的特点是知识的呈现不是陈述性的,而是问题性的;不是现成摆卖的,而是需要探究、分析、综合概括才能获得的。因此,我们在执行新课程教材时,备课就不能像过去一样,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不考虑学生实际,不为学生的学习问题产生预设。如何运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有基于模块的整体设计和基于模块的章和节的设计,这里要谈的是基于模块的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方案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教什么和学什么,针对解决学习的问题;二是如何教和如何学,针对解决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问题;三是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针对解决教学评价问题。“教课本”是重视解决第一问题,忽视了“以学定教”的策略和预设以及教后的反思、评价问题。新课程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料,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用教材教就应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四大方面进行设计。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对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把握。对学生的分析主要是学习起点、能力,生活概念、认知方式等方面;对教材的分析主要是知识类型、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其次是完成上述四大方面的设计。安排好教学程序,形成教学实施方案。最后是对方案进行评价与修订,确保教学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最优化。教学设计的主线是阅读文本——弄清实验原理——把握操作方法、步骤——师生走进实验动手做——教师指导、评价、总结。真正做到用课本教。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二)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

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情,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变“主宰”为“主持”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方式出现两种情况:一种重教学、轻练习,重知识轻能力,以“满堂灌”为主的传授式,教师讲授、演示,学生接受、倾听、观看,这是我们否定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另一种采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学生围绕学习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或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的学习方式,其表现形式是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变单向提问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索新知。

目前,许多课堂教学有问有答,很是热闹,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问答双方位置错误,往往都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跟着教师的问题转。实际上,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是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我们应该把这一权利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去发现、去研究,而教师主要工作应该是诱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质疑问难,共同探究,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关键又是教师的观念转变和角色的调整。不少人认为课堂是属于老师的,这不完全错,课堂离不开老师,但不专属老师,应该同属于师生。教师专横课堂,学习处于被动学习,学生占满课堂,成为一盘散沙。

由于教师的理解偏差和指导能力的缺陷,有的课堂出现了“放羊”的情况,使课堂教学走进新的误区。有些教师机械地运用发现式教学,完全否定接受式教学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注重调整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摒弃权力和服从观念,从过去的主宰课堂到主持课堂,从过去传话到现在的对话。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降低身段跟学生平等交流对话。通过对话诱发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点燃学生心中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通过对话营造民主而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对话启发学生创造、想象,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杨福家院士认为:不要一味地往学生头脑里灌输知识,应该把火点燃,让他自己燃烧。传统的语文教学,多数都是一言堂,满堂灌。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没有话语权。

教师能否调整角色,最大的特征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是一个主持的身份出现,放弃权威地位,持相互平等的态度。但平等并非对等,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发言人。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激情带进课堂,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节课,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的情感;我们可以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愉快的心情看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可以把微笑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可以把趣味带入课堂,通过多种方式,变枯燥为鲜活,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同时在课堂的教学评价上,多用一些激励的语言,少一些责问,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中学习、创造、成长。

中学语文单元流水教学法初探 篇8

下面谈谈我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语文单元教学离不开教材,那么怎样才能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呢?让我们看看叶老是如何看待教材的 ,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由此我们要明确一个认识: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语文教学要从这些例子出发,以求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追求高境界的人生。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特别关注文本的典型性,读写的一体性。以文本为范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力求达到学会一篇文,带动一类文的目的。为此我把单元教学分成四步骤来进行。

一、统筹安排,目标明确

(一)单元伊始,教师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目标明确,心中有数。

(二)要求学生通读本单元的全部课文,画出重点字词,明确其读音、词义;记住课文的作者,如果是以前学到过的作家,要能够回忆起曾经学过的作品,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比如梗概、中心论点、写作目地;了解文中主要表现手法。

(三)反馈学生在通读中出现的问题,以便确定讲读课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二、有的放矢,重点突破

精心设计每节讲读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时的依据首先是教学大纲,在大纲的指导下揣摩编者意图,其次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力争最大限度地将教材的知识结构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教师通过精讲,不仅要为学生释疑,还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总结出本单元文体在阅读和写作中规律性的东西。布置片段写作练习,为完成单元作文要求做好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大容量、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课堂上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主体交叉教学结构,引导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动、交流。力争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每一位学生通过讲读课,不仅能对文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能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复习巩固、举一反三

在讲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讲读课上学到的知识规律、方法进行自读,以获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针对学生的现状,老师要加强对自读课的辅导,精心设计自读提纲。

自读课要以训练为主线,重视检查学习效果,从反馈信息中分析学生自学程度的强弱,上自读课时要注意适当向课外延伸、拓展,可布置一些同类体裁的阅读篇目,使学生不仅仅学到课本知识,而且使课本知识得到了充分的迁移,达到复习巩固、举一反三、自学有路的目的。

四、总结归纳,纲举目张

总结本单元的知识,探索其规律,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思辨能力。

总结课运用的主要手法是比较,重在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教材中单元的组合,是把文体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同样文体的文章,在写作手法上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对单元进行总结时,不仅要总结出文本的共性,使学生牢牢掌握这类文体的共同特点,做到触类旁通,还要求异,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写作中的不同作用。比较时,可以是段落比较,也可以是篇章比较,甚至可以是词句比较,这样通过比较,再次突现单元的纲,从而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加深提高,做到纲举目张。

五、读写一体,整合教材

写作课:有了前面四个环节的完成,再指导学生写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便是水到渠成的一步了,这是总结课上理论、规律的再一次运用,是知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上一篇:红烧荷包蛋作文下一篇:火电厂运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