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2024-07-26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共9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篇1

初探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研究并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即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要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感情交流;要创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要开展生动有趣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式良好的心理定势。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语文兴趣方法中学生们不重视语文学习,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语文已是司空见惯的问题。《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一,不能忽视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信念,明确学习目的。让孩子发现和体会到学习与创造过程的乐趣,从而在这种乐趣的激励下,更好地自觉地学习,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学习兴趣和愿望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那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呢?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特点,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其次,多种形式相结合,全体学生与个别学生相结合,课前布置作业,课后布置思考题或作业,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互动,不断缴发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实行情感教学,突出人文精神,真正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要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可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教师融之以情,读出感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力求用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讲解、分析,讲出感情,达到情景交融,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比如说创设问题情境,色彩和画面引入语文教学,注重形象鼓励、语言鼓励,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

第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心理学告诉我们满足人们对理解、尊重和追求的需要,就能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教师对学生“暗含期待”,学生在感情上就会受到鼓舞,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赖,增强自尊、自信,有效地激发学生情绪和学习动机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焕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随着素质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装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1)掌握管理尺度,不能过宽也不能过严。现在的班级管理并不能像以前私塾那样越严越好,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扼制了创造力、想像力的发挥。学生就像一团发酵的面,你只要给他足够的空间,他就能很好地“发酵”,如果你把这团“面”塞到一个瓶里,它是怎么也蒸不出蓬松的“馒头”来的。当然教师要把握好放宽的尺度,注意不能放任自流,以免对学生起负面影响。

(2)开展课堂提问。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把握好提问的力度,课堂提问的角度,提问的难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天地自由驰骋,发展其扩散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课前演讲,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展课前三分钟讲话活动,多数同学积极参与。如《我的家庭成员》、《我的爱好》、《我的烦恼》、《昨天的故事》等。事实证明:这种融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于一炉的做法,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同时对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4)竞赛促趣。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习竞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学习完诗歌单元后,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举行赛诗会,由学生为自己队命名。激烈的竞争气氛马上形成,老师适时地在旁“煽风点火”,使得双方队员个个摩拳擦掌,当场出现的好诗、好句、好词,老师翘起大拇指以示夸奖,两队的比分紧挨着向上窜,离下课还剩五分钟时,有的同学唯恐老师看不见他举手,擅自起立朗诵自己的创作,后来竟出现几个同学一起站起来争的情境。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了锻炼,还加深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只要老师让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们永远不会缺乏向上的动力,永远不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永远充满明媚阳光。这样的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富于情趣。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使自己在一种活跃、舒畅、欢快的心理支配下,使思想进入最佳状态,寓教于乐、寓教于趣,那么潜在的创造力就会在跃跃欲试的“冒险”中爆发出来,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国家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3] 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4.[4] 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篇2

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

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主要包括培育学生的语文情感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两个方面。语文情感与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主体;语文情感是语文素养的基础,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大厦。

(一)学生的语文情感是他们学习语文的精神底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情感的培育,有助于引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具备一定的语文情感,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积极调控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起到“以情促情”和“以情优教”的作用。以语言为本位的语文教学,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单纯进行技术化语言训练。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播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成果、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

(二)语文能力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

即通过观察、思考、判断及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所体现出来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学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天地。文本的解读、模仿、创作等等,都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智慧。讲道理激发学生兴趣、教给方法,逐渐把学生自学语文培养成一种习惯。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构成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骨架。

另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听、读是接受,说、写是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是要提升他们的接受和表达能力。

二、课堂教学的四个转变

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作为一位普通教师,怎样才能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改革目标融入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科教学行为中去 ? 怎样让自己的学科教学走向学生,真正做到课堂是平实的课堂、内容丰富的课堂、精彩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 我尝试了课堂教学的四个转变。

(一)变“教课本”为“用课本”

普通初中语文新课程的设置多样化,给我们的教学有较大的迂回空间,每个模块和每一章节的内容知识呈现都为我们的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坚定的平台,最大的特点是知识的呈现不是陈述性的,而是问题性的;不是现成摆卖的,而是需要探究、分析、综合概括才能获得的。因此,我们在执行新课程教材时,备课就不能像过去一样,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不考虑学生实际,不为学生的学习问题产生预设。如何运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有基于模块的整体设计和基于模块的章和节的设计,这里要谈的是基于模块的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方案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教什么和学什么,针对解决学习的问题;二是如何教和如何学,针对解决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问题;三是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针对解决教学评价问题。“教课本”是重视解决第一问题,忽视了“以学定教”的策略和预设以及教后的反思、评价问题。新课程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料,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用教材教就应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四大方面进行设计。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对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把握。对学生的分析主要是学习起点、能力,生活概念、认知方式等方面;对教材的分析主要是知识类型、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其次是完成上述四大方面的设计。安排好教学程序,形成教学实施方案。最后是对方案进行评价与修订,确保教学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最优化。教学设计的主线是阅读文本——弄清实验原理——把握操作方法、步骤——师生走进实验动手做——教师指导、评价、总结。真正做到用课本教。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二)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

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情,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变“主宰”为“主持”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方式出现两种情况:一种重教学、轻练习,重知识轻能力,以“满堂灌”为主的传授式,教师讲授、演示,学生接受、倾听、观看,这是我们否定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另一种采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学生围绕学习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或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的学习方式,其表现形式是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变单向提问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索新知。

目前,许多课堂教学有问有答,很是热闹,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问答双方位置错误,往往都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跟着教师的问题转。实际上,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是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我们应该把这一权利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去发现、去研究,而教师主要工作应该是诱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质疑问难,共同探究,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关键又是教师的观念转变和角色的调整。不少人认为课堂是属于老师的,这不完全错,课堂离不开老师,但不专属老师,应该同属于师生。教师专横课堂,学习处于被动学习,学生占满课堂,成为一盘散沙。

由于教师的理解偏差和指导能力的缺陷,有的课堂出现了“放羊”的情况,使课堂教学走进新的误区。有些教师机械地运用发现式教学,完全否定接受式教学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注重调整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摒弃权力和服从观念,从过去的主宰课堂到主持课堂,从过去传话到现在的对话。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降低身段跟学生平等交流对话。通过对话诱发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点燃学生心中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通过对话营造民主而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对话启发学生创造、想象,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杨福家院士认为:不要一味地往学生头脑里灌输知识,应该把火点燃,让他自己燃烧。传统的语文教学,多数都是一言堂,满堂灌。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没有话语权。

教师能否调整角色,最大的特征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是一个主持的身份出现,放弃权威地位,持相互平等的态度。但平等并非对等,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发言人。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激情带进课堂,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节课,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的情感;我们可以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愉快的心情看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可以把微笑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可以把趣味带入课堂,通过多种方式,变枯燥为鲜活,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同时在课堂的教学评价上,多用一些激励的语言,少一些责问,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中学习、创造、成长。

中学语文戏剧教学初探 篇3

一、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之现状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戏剧主要是指中国现当代和外国的戏剧。戏剧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现当代戏剧,在我国的文学宝库中,数量较少,堪称大家的精品之作更是寥若晨星,所以入选到教材中的经典之作,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简直就是凤毛麟角。由此中学生对戏剧常识的关注与了解就可想而知,而入选到教材中的戏剧剧本多半是节选,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为例,入选的现当代戏剧剧本共四篇。其中节选的有三篇,分别是《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全文选录只有一篇,是丁西林的独幕讽刺剧《三块钱国币》。即便是节选,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篇幅也较长。要整体感知,比较困难。从学生的接受水平看,由于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贫乏,解读戏剧有困难,难以产生共鸣,而入选的外国戏剧,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许多障碍,削弱了其审美的内涵。而戏剧教学的有关知识,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看,基本处于不考状态。即使考,也只有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题型,分值不会超过4分。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使得一线的语文教师淡化戏剧教学,具体表现为有的教师用很少的课时进行戏剧教学,教材处理方法与小说大体相同;有的教师甚至弃之不讲,由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考什么教什么,急功近利。归纳起来,目前中学语文界戏剧教学的基本方法大体有四种:(1)了解剧情梗概和创作时代背景;(2)以台词为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3)进行相关的读写训练;(4)演课本剧。这四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小说环境分析的照搬只是针对具体篇目各有侧重罢了,没什么新意可言。譬如,分析戏剧冲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其地位何其重要!剧本通常是以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样的结构方式来表现冲突的,所以,分析冲突应遵循此规律,按部就班地逐一归纳。如果讲授的是独幕剧的戏剧冲突,教师就要按此结构来分析。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戏剧,关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的品味,以台词为重点进行分析,与小说人物对话分析基本一致,只是小说在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段方面比戏剧用台词刻画人物形象要灵活得多。戏剧由于时空的限制,刻画手法比较单一,需要学生富于创造性的想象才能读懂潜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特点。许多教师恰恰没有关注戏剧语言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的这一独有特征,而这一特征正是戏剧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正是学生难以走进戏剧、探究其奥秘的主要原因。用解读小说情节的方法分析戏剧冲突,用解读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品味戏剧人物性格特征,在教学实践中的确有成效,但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戏剧有自己独有的审美特质,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力求与“众”不同,走出一条属于戏剧自己的科学的解读之路。

关于演课本剧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教师应首先考虑投人与产出的实效问题。课余时间排演课本剧,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道具、背诵台词、必要的化妆等等,课堂上不过是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展现,又不可能45分钟都表演。所以在戏剧教学中,演课本剧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应因地制宜,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运用,不可流于形式。

二、研究性学习是进行戏剧教学的有效方法

随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戏剧教学的力度必将增大,它将作为一份精神大餐奉送给学生。人们将越来越认识到戏剧的恢弘与深刻。雨果曾感慨地说:“戏剧具有无底的深渊和凶猛的风暴。”戏剧融多种艺术于一炉,显示了它博大的胸怀,同时,这也为解读戏剧增加了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戏剧教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通向心灵的窗口,引导学生探寻、领略西方的文学艺术与哲学精髓,为民族文化的积淀注人新鲜的血液。在戏剧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必将是充满希望的有意义的尝试。它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将是走出戏剧教学困境的一条理想之路。

三、在戏剧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途径

其一,课题的确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首要问题是课题的确立,而课题的确立应从语文学习实际入手,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课堂教学资源来完成。教材资源是指课本中戏剧的选文,教师可以利用单篇课文学习确立课题,也可以用单元篇目组合的形式确立课题。单篇课文学习,比如学习《雷雨》,就可以对作者及其作品进行研究,确立“曹禺及其作品”这一课题。课堂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向权威挑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视其为一种资源。该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拟定标题。确立课题之后,学生可以据此拟定“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标题。比如,“曹禺及其作品研究”这一课题,可以拟定若干标题:“曹禺戏剧艺术表现手法探微”、 “伟大的作家,悲情的晚年”等。“周朴园形象研究”这一课题,可拟出“为周朴园鸣不平”、“我看周朴园”、“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作为父亲的周朴园”等等。再如,学习戏剧《屈原》,课题确立为“《屈原》主题研究”、“《屈原》表现手法研究”,据此可拟标题“评屈原人物形象”、“屈原,黑暗中的一道闪光”、“《屈原》的现实意义”等。标题的拟定,有利于学生以书面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它是一个由课题确定到成果总结的写作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三,研究过程。这是指围绕课题,查阅资料,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比如研究屈原,可以查阅郭沫若的《屈原》、《天狗》,屈原的《离骚》、《涉江》,将查阅资料组合起来,对比分析,归纳异同,得出对屈原形象的评价。

其四,研究性成果展示。展示方式,可以是采访,也可采取辩论、答辩等方式。辩论在学生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成果交流方式。比如,辩论双方可就周朴园形象的解读进行辩论。以人性的角度分析为正方观点,以阶级性的角度分析为反方观点,双方观点的碰撞,会产生共振的效果,绝非简单的一个结论可比,会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答辩是研究性学习中经常使用的成果交流方式,像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一样,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就自己研究的内容予以回答,或者某一个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余同学提问、质疑。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篇4

现阶段中学作文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学生写出的作文形式呆板单一,内容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没有时代特色,没有创新思维,学生不愿作文,只为考试而作文,本文对此进行原因探究与分析。

(一)传统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

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审视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主体的迷失,即学生个体作为写作主体的迷失和作为教学主体的迷失,导致中学生作文主题肤浅,千人一面;内容空洞,千篇一律;语言老套,陈旧乏新。学生的习作大同小异,毫无个性可言,让人几乎难以感受到个性智慧的闪耀!人文精神的匮乏与活跃想象的扼杀,使学生的习作毫无创新,面目可憎。大多数语文教师不能卓有成效的教学生写作文,大多数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写作文,甚至怕写作文,作文教学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困境。

作文教学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投入大量气力的结果却是费时耗力、事倍功半;作文应该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创新品质、提高表达能力的途径和手段。然而,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法单一,评改低效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课堂一直是遵循着这样的模式:教师写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是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这种情形下,作文课堂似乎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作文中难以张扬自己的个性。每次作文之前,教师总是再三提示、点拔、指导,甚至提供范文,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学生作文也只好依照老师的要求东拼西凑,敷衍了事。

作文评改一直是费时多而收效低,学生的作文写出来以后,批改却是中学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家长、学生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教师“精批细改”,认为这样的教师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这一切,就像锁链一样紧紧捆住了教师的手脚。语文教师加班加点,拼死拼活批改出来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大多是只看看总批和分数,至于批改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认真琢磨,教师有点白费工夫。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2.内容空洞,假空矫情

作文本是作者心灵的真情流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与众不同的经历,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因而作文本该是缤纷多彩、精彩纷呈的,可现实却全不是这样。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假、大、空”现象严重,写作中的公式化、程式化、人云亦云、陈旧老套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而往往是从书本中摘取的片段的组合,他们的真、善、美无法在作文这个舞台上很好的得到展示,学生作文缺少生活气息,缺少对社会问题的独立思考,给人的感觉是内容空洞,虚情假意,胡编乱造。

3.千篇一律,缺乏创新

中学生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强烈的好奇心,对未来充满幻想,他们的作文理应是灵动、各具特色和个性飞扬的,写作又是一种最具个性特征的创造活动,可我们学生的作文在众多的束缚中,毫无个性,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更不用奢谈创新了。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创新思维的缺失和个性特色的不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发展”已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生命和灵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教改之必然趋势。

4.重视技巧,轻视语言

当前许多中学的作文教学,侧重点仍然放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写作指导课上,教师主要在讲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结构等技巧,讲作文应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前后照应,如何结尾等等。这种做法在无形之中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共同的印象: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好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于是

乎书店里像“作文技法”“作文一点通”之类的书就成了学生们的畅销书,他们以为买到了这类书,就得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事实上,真正优秀的作文,作者在语言上都是下过一番锤炼的功夫的,力求语言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自己的用语习惯,有自己的独特魅力。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贫乏,即使有丰富的生活,有娴熟的写作技巧,表达也会辞不达意。所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以积累语言为基础,积累那些富有个性的语言,积累那些有独特体验的语言,积累那些表达新颖的语言„„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有可能笔随人意,甚至妙笔生花。

1.中学作文教学理念滞后的现实

尽管新课程改革在理念上已经为中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在策略上明确地指出发展方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在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只学了一点皮毛,可谓是“新瓶装旧酒”。以应试为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很多教师没有从传统和世俗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比如忽视学生鲜活的个性发展于不顾,教师对学生创造性的漠视,训练学生为应试而写作的技能;把新课标提倡的“个性化写作”弃之不理,忽视学生的自主地位的存在。写作本是一种最富个性特征的创造活动,可当学生在教师规定的圈圈儿中写作时,顺利地应付交差已是艰难,又怎么奢谈个性,奢谈创造呢!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虽然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把先进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去,仍然需要经历很长一段历程。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的“个性化写作”迟迟不能很好地落实,应该归咎于教师作文教学理念的滞后。

2.应试教育结出的恶果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高考棒的指挥下,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冲击下,中学作文教学侧重于作文写作的种种模式,过分强调文章写法的外在规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往往热衷于炮制作文的种种写作技法,机械的要求学生放弃作文自由和自主的倾向,按照其预先设定好的种种模式去写作,于是便形成了形式呆板单一,内容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没有个性的程式化作文。而作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包括作文的谋篇布局、审题立意、遣词造句以及教师的审阅批改、课堂讲评等一系列操作环节,均从应试和升学的特殊需要出发,处处对照高考评分标准,进行程式化训练,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习惯于沿用自己熟悉的、固定的思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另一方面使学生遇到新问题、新材料的时候,只能习惯性地按照自己曾经走过的思维路线走老路,不敢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回答新问题,处理新材料。表面看去似乎简洁明快,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而实际上,无形中妨碍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长此以往,要求学生写出有创意的个性化作文,只能是一种奢望。

3.学生脱离生活实际,读写分离

众所周知,读写不分家,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落实,但现状却是读写分离。据调查显示,就阅读而言,现在的中学生,一部分学生几乎不读课外书;一部分学生不会读,常常一篇完整的作品都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的拆分,肢解了有血有肉有灵性的作品整体。学生写作文往往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脱离实际,远离生活,就很少能够直面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就难以发现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刘国正语)。反之,就难免会枯燥乏味。当今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难接触到社会,远离了生活,缺乏对生活美的感悟,自然就写不出有个性的创新文章了。

4.长期的评改方式的制约

作文评改是一次作文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最终“裁决”。有的教师很不注重这最后一关,往往不痛不痒地写上几句评语,或者只打一个分数便了事,殊不知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以致学生也把作文当作“差事”来应付。作文的评改既是一次作文的终结,更是下次作文的开始,应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学生的作文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把握教师评改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反应,使作文评改成为推动作文训练的积极一环。可现实的作文评改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写作的热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篇5

摘要:语文是一门非常美丽的学科,它的美丽不仅仅是语言的美丽,更有意境的美丽,情感的美丽和更多的其他方面的美丽。语文是中学教学中很重要的学科。老师给学生们传授语文知识,不仅仅是为了他们能够有一个好的语文成绩,有一个高的语文水平,还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有语文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学习语文,培养审美情感。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好语文能够让我们发现美丽的眼睛更加明亮。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试图帮助老师和学生们在学好语文的同时,能够有审美情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情感;教学建议

一、引言

审美情感的培养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语文审美情感包括对文章句子的审美,对文章情感的审美和和对意境的审美。学生具有审美情感,才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理解语文,也不会因为学习的枯燥而讨厌学习语文。有了审美情感,他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就能够带着自己的感情,去欣赏语文。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语文。语文学习是很重要的,只有学好了语文,我们才能够在生活中,在其他科目学习中,获益匪浅。

二、语言审美情感的培养

语文是由美丽的文字构成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欣赏语言文字的美丽,就能够让我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汉语是中国人的语言,他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被我们沿用。古代人利用文字,创作了很多名篇佳作,我们后人再读他们的文章的时候,往往会被他们美丽的文字和语言吸引住。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感,才能够让他们欣赏古人流传下来的文章,才能够让他们知道这些语言文字美在哪里,也能让他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试着学习古人的写作方法。语言的美丽是由很多部分构成的,它有美丽的词藻,还有华丽的句式和含蓄的比喻,这样的句子会非常的优美。我们初中语文老师总会让我们用修辞手法造句,或者是让我们在课堂上做仿写句子的试题,然后让我们当众朗读自己写的句子。我们总会想尽办法用比较华丽的词藻和特殊的句式来写句子,好让自己的句子很出众,得到考试的表扬。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们的语言审美情感的时候,应该教会学生们常见的修辞手法,让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收集平时遇到的好词好句,并且试着在自己的写作中利用这些好词好句来装饰自己的文章。我们初中语文老师就常常给我们发一些好词好句的资料,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收集起来。有了语言审美情感,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更好的欣赏语文作品,也会有能力自己写出优美的文章。

三、文字意境审美情感的培养

语文句子或者是文章除了有语言美外,意境美也是语文所具有的独特之美。意境的美丽能够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具有意境审美情感,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作者所处的环境,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尤其是在欣赏一些优美的文章的时候,能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就能够让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那些句子里所描绘的优美场景。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虽然大多数人都没有去过桂林,没有亲眼看到过桂林的山水,但是通过文章的描述,学生们就能够在脑海中涌现出桂林的山山水水,能够感受到水的清澈、空气的清新和山的险峻。所以意境审美情感的培养很重要,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帮助学生们学会去体验作者身处的环境,帮助他们融入到作者设计的意境中去,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即便不能够亲身去经历,也能够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画面,传递情感。

四、文章思想感情审美情感的培养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赏析语文作品的情感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语文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培养学生们的语文审美情感,一定要注意培养他们对文章情感的`审美能力。在很多古诗词中,古人都是通过语言和意境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有忧国忧民的情感,也有怀才不遇的伤怀,还有游山玩水的闲情雅致。能够赏析这些情感,就需要学生们有审美能力,尤其是语文情感审美能力。在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情感审美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去赏析那些直抒胸臆的文章,这样的情感表达比较直白,学生们能够很容易地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等到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后,老师再让他们去审美那些情感表达比较含蓄的文章,这样就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们的情感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更好地欣赏好文章。

五、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从很多方面着手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感,只有全面的培养,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语文,才能够让他们全面的发现语文的美。审美情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要有耐心,也得足够细心。一篇美丽的文章,不仅有美丽的语言文字,还有优美的意境,自己含蓄的情感。具有审美情感的人,在欣赏这些文章的时候,能够被这样的文章深深的吸引,能够通过读文章,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喜欢上语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感,也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今后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渤,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篇6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备受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写作的难题。,而作文评改又更是令众多语文教师头痛的工作。笔者根据多年来作文教学经验和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论,结合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及中学生的特点,对中学生互评互改有效的作文模式初探,与各位同仁进行了商榷,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1.目前语文教学中作文批阅的现状——事倍功半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最怕的、最苦的差事就是作文批改了。现行体制之下中学语文教师一般教两个班才满工作量,但工作强度却很大,一般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要带少则70名多则上百名学生。学生写老师改,老师们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学校改不完带回家里改。教师花的精力和时间很多,发下作文,许多学生也只瞧了评分或尾批就将作文本搁一边去了,个别学生甚至连作文本也懒于翻动,“教师改,学生看”这种劳而少功,事倍功半的模式,老师的汗水成了无用功,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评改的结果,没能参与评改的过程,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批语往往空洞,因此,初中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反而越来越低。这种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作文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互评互改的做法,不失为了一种有效的尝试。2.初探互评互改的意义——激趣能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内驱力,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由教师改评变为学生自己互改互评,形式新;让学生作对改评,一个班50名同学便可作对49次,学生总是面对新人新文,内容新。这样,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人新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承认,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他们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改评作文时鼓励的力量是不能与让学生自己去改评自己的作文的鼓舞相提并论的。在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教师让其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在通过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时,学生便会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欢乐,产生的内驱力慢慢形成了了自尊和自信。使学生对某一事物保持长久的兴趣。这也正是作文教学所必需的。

——《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

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

代写代发核心、国家级、省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备案,权威网站可查!!课题课件均可操作

咨询企鹅:1624575606

能加深学生彼此间的了解,取长补短,逐步提高。在学习交往等活动,学生常受到成人的约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隔阂;学生之间平等自由,打破了学生之间互相封闭的局面,使改评者能亲自去品评同学的作文,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同学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能依据自己的情感意愿去评判同学;使被改评者能看到同学对自己作文的态度,听到同学对自己作文褒贬的真实声音,这样,通过长期的接触与沟通,同学之间彼此的了解加深,影响也随之增强,并能与各种理性的“自律”成份同步增长。

能尝到成功的快乐。每篇多次修改的习作,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果,比较一下原稿和初稿,进行张贴对照,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地进步。因此,一般都会给修改稿以相当高分,并附作文评估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学生尝到了甜头,改作文就有了动力,深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而激发了学生改评作文的强烈欲望。

能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由于作文教学模式的僵化,学生作文假话空话套话十分严重。因此,确立学生写作学习的主动地位、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应看作是作文改评改革的当务之急。互改互评,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在认识同学的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同学的一些长处;在改评同学的作文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收到同学为自己改评的作文时,可斟酌损益,平等争鸣。这样,学生就由过去被动接受老师的改评而变成了现在自己主动去参与改评。写作学习中,学生只有处于这种主动的地位,才能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并有所突破和发展,真正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和个性,3.互评互改作文原则、形式 首先应该强调,互改互评应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进行,既让学生有所凭依,又不束缚他们的手足,同时,教师要巡查学生互改互评的每次作文,随时发现并订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典型问题,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改评较好的例子予以讲评,并适当穿插一些写作理论于讲解之中,以保证学生在“自悟其理法”时得到及时的点拨而进入更高的境界。达到使其保持兴趣、增强自信、提高水平、发展个性的目的。

自由分组法。各小组可以本班自然组为基本单位,也可以学生的意愿为原则组合,更可以教师的意图为原则组合。每组最少3人,最多不宜超过10人。这种方法限制性较大,但因作对法参与的人数多、气氛浓,其改评任务更多、效果更好。

轮流批改法。这是分组法的一个特例。三五个学生为一组,每次由一个同学——“主政”者改评该组成员的全部作文,然后分发给组员传阅,最后由“主政”者主讲,组员参与辩论。全组同学轮流“主政”。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更能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

4.教给学生互改互评方法

“授人以渔”。学生有了改评的兴趣与欲望,还要教给学生互改互评的方法,不仅让他们乐于互改互评,而且让他们学会互改互评、善于互改互改。

评改标准。一是作文讲评10项基本内容,即:①文体符合要求;②中心明确;③内容具体;④条理清楚,结构完整;⑤语言通顺、简洁;⑥表达方式恰当;⑦错别字和病句少;⑧标点符号使用正确;⑨格式正确;⑩书写端正、文面整洁。二是根据写前指导时提出的具体写作要求,从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本次作文的特定标准。这一标准,可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由老师书写在黑板上供学生使用。

评价文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要求学生对批改的作文题目进行判断,看题目是否准确、简明。此外,是否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有没有采用修辞典手法,或引用名句、歌词等。把自己的意见批在题目旁,供同学参考。

修改字词修和病句;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对作文做第一层面的修改。这一步要求学生和同学交换各自的作文,通读全文,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等划出来并进行修改,然后在批注栏写上修改的原因和意见。这样,不但能提想学生以后在作文中不要出现别人出现的错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品味语言;衡量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语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不同文体的文章语言都具有其文体特征。记叙文语言侧重细致生动、形象感人。说明文语言侧重简明准确。议论文语言侧重准确严密、逻辑性强。有的学生缺乏文体意识,写出来的文章四不象,大段大段的抒情与大段大段的叙事凑合在一起,使人不知道该文属于何种文体。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对所改作文的语言进行细致品味,看作文的语言有无文体特征,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分析结构;让学生评价同学的作文,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析。学生可以阅读全文,划分层次。看同学作文是否有头有尾,叙述是否有条理性,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写出评语;评语要客观公正,切中要害,用语要准确、严密、中肯,要具体、不能模棱两可,既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尽可能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学生针对以上的批改意见,有选择的对其中的几点形成总结性的结语,即总评。并在总评后面端正地签上评改人的姓名。

自己修改,鼓励成功。上述环节结束后把作文本还给作者。作者认真阅读评语及修改意见,本人再次修改,并参考同学的批改意见,必要时学生可当场找到批改者相互讨论,争论不下交由教师“仲裁”。然后学生自己对作文再次写出评语,通过“自我评价”来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复查讲评,张贴佳作。完成了以上程序后,教师把互评互改过的作文全部收上来,全部过目复查一遍。在讲评课上对做得出色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太妥的给予中肯的指正。然后精心选出七八篇优秀的作为典型例文,在例文上写上教师自己的意见后打印出来,张贴到班里的“语文学习园地”上,让学生反复欣赏比较,借鉴学习。学生这时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初探 篇7

一、让学生爱语文

要想让学生爱语文, 教师先得爱。只有教师热爱语文, 对语文教学有浓厚的兴趣, 锐意改革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 才能更积极、更完善地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作为学习型社会的个人,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 时刻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和信息, 用全新的理念来教学;作为学校的主要施教者, 教师要使教育主体自主发展, 要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者和决策者, 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的教学应富有创造性的活力, 应以学生的认识和发展需要为中心, 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让学生从思想上不再把语文学习仅仅看做是功利性的, 一味地为考而学, 而是将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精神生活追求, 从而有意识地、自觉地学习语文, 这种主动意识和主动精神是培养他们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动力。

二、让学生变学习的“接受者”为“参与者”

传统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的主导教学是前提、是基础、是保证, 学生则居于从属、被支配的地位, 而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们提出了自主学习、终身发展的要求, 所以现代教育应重视学生的“自主”, 让学生变“接受者”的身份为“参与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须在教学中引导得法, 既放得开, 又收得拢, 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真正的自主。“放”就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掌握课文中的有关知识内容;教师在学生学习时还要注意“收”, 及时引导, 适当归纳综合,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完整化。

三、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活教书可把死书本教活, 死书本可把人教活”, 确实, 教师要把书本教活, 要把学生教活, 让学生有自己的个性。

创造在本质上来说就是多样性、差异性和非重复性,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淡化标准答案, 淡化考试的指挥棒作用, 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 用自己的思路来思考和回答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 教师在教法上稍加改动, 巧妙运用, 便可培养学生的个性。习惯上每周的两节作文课, 一般都是学生面对一个固定的命题, 然后听、想、写, 周而复始……这样的作文课诚然锻炼了学生的当堂写作能力, 为应试作文做了一些准备, 但一贯坚持下去, 必然会打消学生的写作兴趣。

所以应注重学生“个性作文”的训练, 我说的“个性作文”是让学生坚持每天写随笔。写什么?记录稍纵即逝的感受, 捕捉曾经记忆的拼凑, 感悟所见所闻的背后, 拆解不吐不快的心扣, 显示生活的节奏。题目随意, 文体随意, 字数也随意, 写作要求真没了限制。自由的作文会让学生主动留心生活, 仔细观察事物, 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 写作时思维开阔, 取材广泛, 敢于创新, 再加上教师的循循善诱, 学生的写作经验自会丰富起来。

四、让学生来评价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评价方面, 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唯一评价者。在教学中, 除了教师评价外, 还应让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实际上自我的肯定更能促进个人建立很强的自信。怎样增强学生的自信呢?从最寻常的课堂提问说起, 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来回答, 他们在回答中便可有所体会, 并能认识自己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回答, 让学生兴奋之余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而主动探索知识, 完善自己, 学习水平自然会提高, 班杜拉说过:“积极的能力概念是成就动机的基础”。

教学一课、一单元或一个阶段时, 可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及自己的掌握情况出一份检测题。要求题量适度, 有重点、难点, 不出偏题, 有做题和评价讨论, 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了了解, 这将促使他们去巩固旧的知识, 从而“温故而知新”。当展开新的学习时, 他们的注意力会更集中, 学习的侧重点会更有针对性。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一、了解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好任何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而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所以要探讨语文教学方法问题,必需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作综合研究。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和感染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呢?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一种无所谓的甚至是超然的态度,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再大的工夫也不一定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实践,尽管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把考查的重点放在了阅读和写作上,题型也由过去以客观题为主改为以主观题、问答题为主,作文也改为以话题作文为主,目的都是为了配合新课程的改革,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练,提高语文素养。

三、掌握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以及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语文教材的多样性,从而使语文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巴班斯基说过:“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四、立足教学方法不胜枚举

第一,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心。所以,围绕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至关重要,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充分占领这块45分钟的“阵地”,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课前一定要预习。有的课文篇幅较长,如若学生连教材内容都不熟悉,那么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架空了,整个教学过程是难以上档次的。其内容可以是有关的字、词、语法等语文知识,为阅读新课扫清障碍;还可要求他们弄清相关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相关资料等;再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略读和整体感知等。了解这些内容是分析、深入学习文章的前提。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不仅提高了语文素养,而且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一举多得。

语文课文可谓兼容并蓄,包罗万象,所以教师首先得对教学内容恰当取舍,精要设置。“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也就是把握精讲点,进行局部突破。精讲侧重的知识点一般体现在教的重点、学的难点、答的疑点上。为此,决不能面面俱到,尽量不搞重复劳动,要加快教学的节奏。比如教议论文,往往注意论证方法和结构方式;记叙文应先理出记叙的线索;说明文则要掌握说明的方法和特点;文言文可以采取熟读----翻译----背诵----默写的模式进行,如此不一而足。长此以往使学生当堂领会教材中最重要的知识,并能自觉结合教师讲解,充分利用课本巩固所学知识,得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教师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精当选择。(一)启发式,它是教学方法中最基本的。通过巧妙启发,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智能。在这个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了他们求知、探索的精神。(二)串讲法。即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及时对要点加以概括,抓住重点,理清思路,有助于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会学习的方法。(三)情境教学,就是引导学生适时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受文章的“人情物理”,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并获得美的感受,思維水平也不断提升。(四)多媒体教学法。它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直观效果,使学生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容易理解。如在讲授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时,根据佳作的意境,将小鸟娇巧可爱的姿态与清脆宛转的鸣叫展现在课堂上,很快能使作家爱鸟的情思变得真切动人,从而正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在短时间里实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观察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等,都要灵活穿插,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推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共同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复习不可遗漏,温故知新。这就是说,通过一两道重点习题的演练,使学生对文章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再度概括、归纳和梳理,使重点更明确,知识更精要,印象更深刻,达到短时间内落实必备的语文知识、积累文化底蕴的目的。

第二,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显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因为无论是预习、复习,还是施问、回答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都可贯穿这一原则。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其潜在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我们在组织教学中要把分层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力求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语文,是一座百花盛开的园地,语文课文大都是艺术精品,有感情激越的诗歌,有文辞优美的散文,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文,有逻辑严密的议论文,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语文教师应不断积累,丰富阅历,拓宽视野,把语文课教“活”。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篇9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以测验、考试为主要手段的学科学业评价传统提出了挑战。中学生语文学科学业评价,应以包含读写听说能力、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及语文创新能力在内的语文综合素质为评价对象。遵循综合性、主体性、超前性等原则。采用多主体参与的等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全面、综合、动态的评价,以充分体现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与反馈调控功能。

关键词: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质性评价

随着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对中学生语文素质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问题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显然,传统评价学生语文素质的测验方式已在许多方面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目的以及语文教育特点。首先,现实中单调片面的考试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教师、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误解:考高分的学生是好学生;班级平均分高的教师是好教师;升学率高的学校是好学校。量化的分数成了主宰命运的上帝,成了区分好与不好的标准。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的负面影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教育变成了为考试做准备,而不是为学生生活做准备。其次,传统语文测验方式只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运用,用一张试卷、一个分数进行简单评定,忽视了语文素养的丰富内涵。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1]可见,简单沿用传统评价方式可能会使语文素养中许多有价值的内涵得不到体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趋于片面简单化,长此以往将最终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三,传统测验方式只能静止地看到学生的表面现状,却无法深入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能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及预测学生的学习潜力,只根据几次不同质的测验也无法动态地分析学生进步、稳定还是退步。第四,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自我评价已相当谨慎,且愿意讲出自己的不足。然而,传统的测验方式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只是扮演一个“被告”的角色,仅仅是受测者。

因此,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同时,构建一个符合中学语文教育发展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现代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依据先进的学生评价理论,对中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综合、动态的分析评价。其中“语文综合素质”包括语文读写听说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创新能力几项内容,“发展性评价”是指该评价不是一时一次的评价,而是一个多次综合动态并预见学生发展趋势的评价。

一、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构建的依据及实施原则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评价的内容结构上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述:人的发展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表现在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全面占有,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而且还包括精神上、道德上、情感上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构建高中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内容时,不仅重视

语文能力要求,而且更强调语文德育、语文美育的内容评价,对于这些内容的重要性不因在目前考试内容中没有具体体现而被忽视。同时,在制定评价目标及作出评价反馈的环节上,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重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教师和家长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由教师通过学生日常表现资料的积累分析出每位学生的发展潜力及目前的优势和不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智力倾向,而表现出来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智力,也可能是几种智力;各种智力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差、轻重之别,每个人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在评价过程中,还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生、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评价建立在多方协商的基础上,从评价目标的制定、评价内容的确定到评价结论的得出,教师都应该与学生甚至是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多方切磋才能保证体现不同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体现在形式上不仅有教师评、学生自评,还有学生互评、家长评。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也借鉴了后现代主义关于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具有可变性的主张,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都体现了多元的特点,并且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过程,强调收集日常资料的重要性。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构建的直接依据是中学语文教学论及中学各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此确定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项目为: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创新能力。前四项采用等级评价,后四项运用质性评价。根据中学语文教学论以及有关语文素质培养的论述,并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确定阅读评价项目可以分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写作项目可分为:审题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运用表达方式能力、修改文章能力;听话项目分为:听知能力、听评能力;说话项目分为:语音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语音、表情、手势表情达意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1.综合性。首先从评价内容看,注意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并重,由中学语文读写听说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创新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综合构成;其次在评价方式方法上,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总结性评价、现状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等级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等,重视学生日常表现观察记录与综合性学习代表作的收集与展示;另外从评价的时空角度分析,不仅评价过去,更重视现在和未来,是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而得到的综合效果。

2.主体性。首先是参与评价的主体广泛。评价主体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及家长,目的是尽可能使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体现。其次是评价对象具有主体性。学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而且作为评价对象也具有能动作用,可以自己保管评价表,与其他评价主体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3.超前性。本评价旨在寻求学生语文素质的积极发展,并预见未来,指出发展了的学生需要扬长避短之处,为学生的未来语文学习做准备。

二、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构建及实施步骤

(一)等级评价框架的构建及实施

1.框架的构建。

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并考虑中学各阶段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及中学生身心特点,把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评价框架确定为:(略)

根据以上内容在中学不同阶段语文素质评价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各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与学生及有关人员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分阶段制定评价要点、标准和评价等级。

2.实施步骤。

首先,在每单元的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学生本人按照具体的评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单元涉及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进行现状评价。考虑到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在等级评价中不采用学生之间的互评,淡化学生间的等级比较,而是引导学生关注同学的长处和优点,避免产生互不服气的现象和把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家长对子女具体学科素质的了解甚少,因此家长主要评的是子女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等。在等级评价中如果简单套用多主体评价,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在家长与教师、同学与同学之间造成误解,影响评价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最终会费时费力而且对下一次评价的实施增加无形的阻力,所以在等级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的选择需要慎重。现以高一年级小说单元阅读的现状评价为例(见下表表略)。依据高中语文的特点及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趋势,将阅读项目定为认读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

然后由教师把每次的现状评价结果记录到形成性评价表中,根据几个单元的评价结果分析指出学生的发展趋势(见下表表略)。

(二)质性评价的构建及实施步骤

质性评价与等级评价一样是经过多次观察记录来完成的,体现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及同学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学习专题与学习方法的选定过程、学习成果的展示,对某一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及语文创新能力用叙述性语言进行记录。在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对以上几个方面内容进行评价。学生本人也要通过自我反思作出评价,以寻找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质性评价特别重视日常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变化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下表是质性评价的记录表。(表略)

通过分析等级评价和质性评价,教师为每位学生的语文学习作出诊断,指出学习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预期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潜力,最终交给学生一张能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表:(表略)

本表由学生本人保管,以便学生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对照分析,充分挖掘潜力,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和进步。

三、对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反思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在许多方面都能适应现代语文课程改革与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符合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但是,在该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不尽如人意之处。

1.如何使评价成为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是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传统评价观的影响,教师认为进行评价是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迎接全市(区)统一考试之外另加的环节,他们不仅要做好日常记录,还得花专门时间组织实施、评价总结和分析反馈。这种评价与教学两张皮的传统观念与做法,使得任何科学合理的评价改革都难以顺利进行。

2.如何使教师专业素质在实施评价中得到拓展,把教师和评估者这两个角色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过程自始至终都需要教师组织、实施、记录并反馈,因此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者,还是评估者。但在现实中发现有的教师对教学进行精心准备、认真施教,而评价只是随便找个时间发发表格,再收上来,根本不注意评价变量和学生心理的调控,从而使评价最终流于形式,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受到影响。

3.如何协调评价与考试的关系?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并不是要完全替代语文考试,它只是针对考试所暴露出的问题加以解决。考试作为一种评价学生素质的方式由来已久,具有悠久的传统。并非有考试就是应试教育,考试虽然有其弊端,但也有别的评价方式所不具有的长处。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结合有效适时的语文考试才能最终达到全面客观评价学生、促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发展的目的。但在改革初期,二者之间仍存在师生难以理解的矛盾,所以如何合理安排考试内容、次数、时间,以及如何发挥评价与考试的综合效果,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4.如何解决传统的学生评价观对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影响?尽管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教师花时间去做的项目,但大量的工作可以通过特定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因此技术问题并不是最难解决的,最难一时转化的是评价所涉及人员中的评价观念。当习惯于被人评的学生拿到一张让自己评价自己及同伴的表格时,反而无所适从,大部分学生在宣泄着长期以来被低分数评价的不满,在“本人”一栏里非优即良。家长在由自己评价的一栏里没有写下对孩子的评价,却满是诚恳地要求教师严厉执教的话语„„所有这些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只有克服传统评价观的影响,广大师生及家长才能正确认识评价主体问题,恰如其分地充当评价主体。

注:

[1]崔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2.参考资料:

上一篇:日本专修大学院系介绍下一篇:个人工作自我鉴定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