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2024-10-14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共8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1

1、一节课,要想出彩,必须有“精彩点”,然而“精彩点”究竟在何处?自己要做到心中有谱。

2、课件上打的东西应该要尽可能少而概括。

3、最后在做总结拓展时候,能不能上升到“人类忧患”、“生命”等层次,做一些人文化的思考,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祝福》里面,对祥林嫂的悲剧就可以设置这样的话题:祥林嫂的悲剧,除了社会原因外,有没有她自己的原因?答案可以自由度大一些,比如引向“做一个精神自由的人”这个话题。

4、提问的学生不宜过多。过多,则学生失去“新鲜感”,容易疲惫,课堂的节奏也因之变的松弛。

5、很多时候容易忽视“整体感知”这一环节;

6、要“以读显情”,应该通过多读来“悟”。“课堂上响起读书声”应该作为一个理念去执行;

7、学生很少做笔记。有一些“成熟”、公式化的东西,应该让学生记下来,以免导致“心中有意,笔下无词”。

8、在引导学生赏析诗词时,应该注重“艺术手法”的总结。

9、要设置一些“主问题”,方便学生讨论。

10、让学生写东西的时候,写了一定要有展示。

11、平时要培养“大奖赛”的意识。

12、讲课时提问题不够清晰,问题模糊,语言不够规范,有时候不能学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13、细节之处应该注意打磨。比如《祝福》中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到底有何区别?老师自己应该先查清。

14、用课件做“合作探究”环节时,老师最后做总结的语言尽量不要用课件显示,显示出来就没有分量了;

15、在给学生做示例时,不要讲太多无关的,以免冲淡了主题。比如讲《祝福》时,让学生“给祥林嫂写挽联”时,出示鲁迅、刘和珍等人的挽联做示例,老师只需引导学生总结出“挽联”本身的要求,比如“写挽联,要嵌入人物的经历、性格特点及当时的背景”,而不应该用太多的“情感熏陶”冲淡主题。

16、“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做得不好;师生互动要更多一些。

17、上赏析课时,“美读”这一块做得相当不好——朗读功力不行,乃一大弊病;解决办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平时可以跟着播音员、电影艺术家的录音多练习;叶圣陶、韩军在阅读方面有很多好经验,可以借鉴;在注意语调、语速、重音,给学生做好指导;

18、“紧扣课本,反复品味”这一块需要加强;

19、字体不行,板书混乱;要设计一个好的板书。

20、有时“赏析”完了,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方法,导致“没有抓手”;

21、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往往不够;

22、设置问题要注意详略得当,分清主次,展开重点;

23、讲小说时,如果能有“类型化”意识,比如分析《祝福》中的人物形象,要是引导学生把人物分成几类,分类概括,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当然,“如何分类”倒是一门真正的学问。

24、在组织学生回答的时候,要有“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意识;;还应该有一个“方向”——在引导学生质疑、回答问题或者点评学生答案时,要引导学生往“重点词、重点句”的方向发展;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2

可以说, 大多数教师教案翻录教参, 甚至课后练习的参考答案, 也全为他人之语, 少有自家之言, 人云亦云, 敷衍了事。使用媒体多用现成的电子版本。其实教案的全部内容就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作业布置等内容。这里面, 几乎全是教参的临摹, 如教学方法可冠以堂皇之名;板书设计, 教参有, 照抄照搬之;教参无, 则段落大意列之。故教案实为盗版教参, 根本谈不上创造性的、方法型教案。此种弊端不除, 直接影响教法, 影响课堂教学, 影响到教学质量、效果。故备课的体现一一教案, 已成为制约语文教育发展的“瓶颈”。

中学语文教育呼唤对盗版教案的打假。笔者认为根本思路应从"教什么 (WHAT) "、"为何教 (WHY) "、"如何教 (HOW) "着手。 ("WHAT"可使教师备课时目标明确, "WHY"可使教师备课时重点清晰, "HOW"可使教法灵活适宜。) 写出自己处理教材的真知灼见, 再结合学生的实际, 设置恰当教法, 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突破"瓶颈", 一举皆发。

第二, 走出"讲"、"练"的误区——语文教育也期盼传统

中学语文课长期以来, 形成了一种怪现象, 课本被看成了图解知识点的范本, 讲台成了演绎知识点的戏台, 课堂教学成了"讲"学, "讲"风日盛, 愈演愈烈, 分析文章面面俱到, 点点承包。甚至一首好诗也被五马分尸, 条条缕缕。另外, 一些教师也以出题为趣, 花样层出不穷, 甚至阅读分析也成为客观选择题的天下。真谓"书声琅琅, 一去不返;习题如海, 颇为壮观。"这无疑使语文教学走向了一个极端——只讲不练、忽略对学生能力 (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的培养、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提高。

语文教学可以在利用学生的年龄优势的基础上, 让学生大量阅读, 而后咀嚼、消化、吸收。在教师评点之下学习积累自悟, 以感知语言之神妙, 洞察语言之精髓, 把对握语言之理趣, 融会贯通, 潜移默化。就如《红楼梦》中黛玉之教香菱学诗, 不是大讲特讲"写法"之诀窍, 而是让香菱诵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作, "细心揣摩熟透", 然后再广泛涉猎其他诗人之作品。这样, 过了几个月, 香菱就写出了清新有趣的诗来, 此谓"会读"而后"会写"。

另一方面, 有些教师把语文课当成了练习课。出习题形式之多令人想之不及, 出习题内容之怪令人料之不到。客观题成为时尚。客观选择题是由美国发明经香港传入内地的舶来品。而今, 美国在文科考试中早摒弃了此题型, 香港也仅仅采用了两三年, 主要原因是因为语文在于理解, 其语言的理解往往具有多重性而不具有唯一性。而客观题恰恰束缚了学生的理解思维, 故此上海闵行区教委率先实行考试改革, 试题仅仅出一作文。这未免又走上了另一极端,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对那种把语文课分析得支离破碎, 处处为题眼, 时时做练习的做法进行了批判。

第三, 使用现代电教手段——乱花渐欲迷人眼

现代化电教手段应用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使语文教育更加便捷, 亦增添了语文课容量。但是, 另一方面它削弱了语文素质之核心一一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至于有些教师讲《石榴》犹如演示石榴之叶、花、果、实, 全无语文课品味理解之情趣:讲《雨巷》犹如美术课上展示《雨巷》之图画, 亦无语文课想象、体验之深蕴。这样过于物化直观岂不是拿中学生如小儿吗?又谈何实现培养语文素质的核心一一理解思维能力呢?

笔者不是敌视现代化电教手段, 只是强调即使味美亦不可多食, 否则会拉肚子, 抑或消化不良。该用则用, 不可强用。

第四, 语文考试试题一一丧钟为之而鸣

中学语文教育为基础教育, 并非选拔教育。故此, 试题应多从基础学习角度考虑;中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在于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能力、探究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创造性思维等基本能力, 故试题应以能反映语文素质教育为目标;考试命题以从中学语文课的性质去考虑、命题内容。总之, 如上海闵行区语文考试只考作文不足取一样, 近几年的中学语文统考命题亦有一些弊端。因此语文教学考试命题唯有反思改新才能适应新课改变化了的要求, 否则, 丧钟将为中学语文试题鸣响。

第五,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一一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3

一、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但不能忽视其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分离。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原了语文的本来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于漪先生在《我和语文教学》中指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不可机械地加以割裂。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因此,要谨防由于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将语文教死、或者由于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将语文“架空”“虚化”的倾向。重视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活跃课堂气氛,但不能轻视对文本的解读

文本解读应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渠道,它以“文学经典”为核心,让学生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道路,让学生与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这是塑造心灵、激发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但是最近几年,语文文本的解读却遭到严重的削弱,课堂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成了语文课最大的心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滥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用得好,有助于语文课教学,一是激发兴趣,二是获取信息,拓展视野。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却走入误区:认为多媒体教学必定先进,并且无所不能,多多益善。其实,教师如果过分依赖使用多媒体,终会导致学生感知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力的退化。多媒体应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唱主角的应是课本。

2.过分重视对话,轻视文本研习。现在有一种倾向,由于强调“对话”,在许多语文课上,教师往往拎出一两个与文本内容“若即若离”的问题,然后“荡开去”,频繁地展开所谓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但是,过多的小组讨论耽搁了学生研读课本的时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做练习代替学语文。受十多年语文考试模式的影响,教师忽视“文本解读”,普遍存在着以做练习代替学语文的状况。实质是抛开文本价值,扔掉了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实。

三、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提倡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起向导的作用。正如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意义做随意理解和解释。”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其中一点,应是不让课堂活动脱离了文本规定性的制约。不同的人对同一语文形式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并不等于对文本可以任意解释。“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管怎样也应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是奥赛罗或者其他什么人,文本不应当成为一种可以随意扭曲的东西。

四、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只有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五、对“学生主体”谈得多,但不要缺乏实际操作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篇4

一、教学思想落后

语文教育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思想落后。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停留在“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种模式上,教学思想已完全过时了。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简单划分法最早是从前苏联搬过来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前苏联文学理论和文学教学基本上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的。它将文学作品看成是一个主题,一个写作手法或叫写作特点。具体一点说,就是内容是主导的,形式从属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反映到语文教学中就成了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两大块。这两大块完全是游离的、没有联系的。

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对文学陶冶性情的作用重视不够。许多同学本来很喜欢语文的,这种喜欢最开始都是喜欢它的文学性,而不是喜欢词与词的搭配、主谓宾定状补、主题思想、段落大意。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把生动的课文肢解为一堆知识拼盘,干巴巴的毫无生气,弄得学生好不厌烦,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兴趣了。

这种教学方法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使学生思维僵化,缺少创造力。比如中学语文教材上把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的中心思想说成是“孔乙己代表着迂腐的知识分子形象”,说“他教小伙计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掌握这种芜杂无用的知识,还以此沾沾自喜。”但如果有学生认为小说是借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来批判和谴责旧中国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的社会现实,就要被老师“纠正”,甚至考试时被判错。其实,语文不同于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是很正常的,如果都以这种统一的“中心思想”来固化学生的思维,那只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缺乏创造性思维,学生是很难成为优秀人才的。

因此,要改革语文教育,首要的是改革这种落后的教学思想,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间。

二、滥用教参

为配合教材的使用,教育部门专门编写了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供教师教学时“参考”,但现在,这种“参考”已经有点变味,有的教师自身缺少钻研,直接把教参上的东西“贩卖”给学生。有的教材本身就比较陈旧,再配上教参,就把陈旧教育思想给凝固化了。另外,本来一个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钻研提高,但有了教参后,只要直接照搬就行了,连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都没有。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教材给老师提供了四种教参,大本小本,再加上教案,光是这套东西都“贩卖”不过来,弄得部分教师越来越懒。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参是个鸦片烟。”他说老师开头可能会觉得好,慢慢就会产生依赖思想,自己就不愿意钻研教材了。有关专家称,今天70的教师离开教参就不能教书。因此,教参的泛滥和不恰当使用,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合格教师的缺乏。

当然,教师在这个问题上也有难言的苦衷,如果教学完全脱离教参,按自己的理解和模式来教,结果考试考的还是教参上的内容,学生难以过关。这样虽然创新了,学生却不能从考试中受益,教师难免要背上“误人子弟”的恶名。这样就涉及到了语文考试制度改革的问题了。

方案,逐步地推行。

三、考试要不要标准化

语文的标准化考试是1985年从香港引进的。一开始,它以客观、操作方便、效率高而受到广泛欢迎,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

首先是标准化考试给原有的语文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如果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来进行教学,远远不能适应语文高考标准化考试的要求,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就千方百计地跟高考要求接口,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应试教育训练。据报道,许多学校的语文课只上到高二就基本结束了。从高三起,要用长达一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总复习”。在此期间,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170篇“基本课文”通通“过”一遍;要把中学语文中规定的“知识点”和“训练点”通通“扫”一遍;要把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语文标准化考题通通“答”一遍;还要把根据多方预测来年可能考的内容和采用的新题型以模拟考试的形式通通“做”一遍……如此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忙于猜题,学生忙于做题,负担都大大加重了。还有各种泛滥的复习资料满天飞,老师学生都疲于应付。

另外,标准化考试是机器阅卷。机器阅卷有两个限制,一是不能出主观题,必须是客观题。而客观题必须有标准答案,如果没有,它就没法阅。但是,有的内容是可以的,比如读音、字形,但一遇到了“义”就没有标准,到文艺鉴赏就更没有标准,它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越高级的能力就越没有标准答案,结果就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凡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就不好出;第二,如果实在不能避开这个内容的就人为地制造标准答案,其结果就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为了适应这一套,就只好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既抹杀了个性,又抹杀了创造力,这一点恰恰与我们新世纪的教育目标相违背。这是标准化考试最大的弊病。

四、作文如何教

作文是语文教学里另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每年高考阅卷结束后,我们都能从报纸上读到一些类似的报道,说的是高考作文答卷中雷同和造假现象严重。有报

道说,一位哈尔滨的考生为增加文章中的感情“分量”,竟然说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自己是多么怀念母亲等等。而该考生的母亲恰好参加该年度的阅卷,也正好看到这篇作文,看着儿子熟悉的笔迹,竟当场气晕在地。这样的例子读起来让人除了觉得荒唐就是悲哀,语文教育中的作文教学是该改一改了。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已形成一些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写记叙文,总是先见物,后抒情,最后升华出一个主题。见到蜡烛就会想到老师,见到蜜蜂就会想到辛勤的劳动,这样的联想往往是低级的、概念化的。还有就是追踪所谓的“重大题材”,出个题目《一个难忘的人》,一半学生会写“我的表姐”或“我的舅舅”因为吸毒从好人变成坏人,情节大同小异,结尾处大多是“我”看着她(他)“忍不住流下眼泪”。议论文里也常常把话题扯到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上,如“禁毒”、“环保”、“见义勇为”、“反腐败”等等。毫无个性,虚假且晦涩。

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改变现状,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应当是全社会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首先一点就是要从教育思想上进行根本的反思。十几年的考试已经把我们磨熟了,学生在操练,教师也在操练,操练中考和高考的本领。结果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深刻地反思,才能充分揭示其弊端。

其次,要对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进行很好的探讨,重新认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统一起来认识。语言文字并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我们的教学与研究才会有一个高的起点,我们的语文教改才会找到一个正确的出发点。

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初探2 篇5

孙茂玲

【摘 要】

新课程的实施,为老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不仅是机遇而且是挑战。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自己教学分析与反思的平台。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获得教益,教学反思具有前瞻性、监控性和批判性的特点,经常地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帮助自己不断成长,引领自己走向成功的殿堂。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反思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显的尤其重要。常反思,从反思中预见未知;从反思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从反思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反思中教学,不断反思,敢于反思,及时反思,长期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对新教材胸有成竹,对新课程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有反思意识,更应该快速成熟起来,把语文课教得更有活力,更添光彩。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一、课前反思,预见未知

在课前,老师应反思这堂课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见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什么。”这说明了学生已有认知水平,这时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课前,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反复梳理,查补缺漏,预见未知。例如:《致女儿的一封信》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非常容易理解:14岁的女儿向父亲询问“什么是爱情”?父亲就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对爱情进行诠释。故事并不难懂,但是涉及了学生心中一个美好而隐秘的角落:爱情。学生们憧憬着爱情,有人已经在偷偷的演唱爱之恋曲。只是他们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也不知该把这种感觉向谁倾诉,没有人做他们前进路上的指导者。所以,我计划本节课把课文内容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认真的与学生探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课前,我在想,本人思想守旧,传统,对爱情问题如何给学生引导?学生怎样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会不会误导呢?学生对爱情充满了渴望,怎样才能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呢?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少年的心。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对于爱情这种既神秘又敏感,既好奇又困惑的情感,如果学生处理不当,思想认识不足,就会产生早恋等不良现象。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责任。作为语文老师,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把思想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如何面对爱情?爱情的真谛是什么?”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由于学生对爱情这个话题比较好奇,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但学生可能有羞于发言或不敢发言的现象,因此,要多加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参与到讨论当中。同时,对于中学生而言,中学生“涉世未深”,缺乏丰富的相关的生活经验,对于爱情的本质的理解会有些困难。另外,学生对于课文中一些含义较深较抽象的语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二、课中反思,有效监控

在上《致女儿的一封信》这篇课文时,问题抛出后,同学们并没有羞涩感,相反而是大大方方的探讨问题,我的顾虑打消了。例如:我在上《致女儿的一封信》一课时,抛出出问题:有一女孩收到了男孩的一封信,眼前就立刻浮现出男孩的笑容,眼神,还有男孩运动时矫健的身姿……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她陶醉。其实,就像她关注他一样,他也早就开始默默地关注她了……他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体验反思,同学们都能理智的对待爱情这个问题。大胆的谈了自己的爱情观。我在适时点拨:现在对自己负责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学习。可不可以对异性产生好感呢?可以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再去决定,我该不该向人家表白。刚才大家也说了,爱情是忠诚,是责任,是奉献,是舍弃等等。那么,真想谈恋爱的同学,给人家写情书之前,一定要问一问自己:我愿意为他(她)负责吗?我愿意为他(她)牺牲我的一些爱好吗?我愿意为他(她)改改自己的臭脾气吗?我能真心真意的爱他(她)一辈子吗?要是这些问题你回答不了,你还是乖乖的写你的作业吧。

这样的课中反思,有利于挖掘出课文的深意,有利于多角度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后反思,成就未来

一堂课结束了,老师更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反思。凡是有经验的老师,有成就的老师,都会来个课后反思,反思什麽呢?从新课程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课中出现的值得探讨的事件、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教学效果、学生获得了什麽、遗留问题处理等方面去进行反思,不断的记录自己的教学体会、失败教训、成功经验、研究成果、学生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心得,随时总结分析,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坚持不懈的自我批评、自我调整、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对自己的每一堂课作深层次的思考,并不断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其他老师一起反思,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这节课上完之后,自己都笑了,笑什么呢?笑自己把一节语文课上成了关于爱情的主题班会了。可能这就是班主任做久了的缘故。按理说,语文课应该上出点语文味来,可是这节课除了让学生对父亲形象简单归纳、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概括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关于课文内容的学习。既没有处理字词,这一课有几个字词是需要提醒的,比如:一抔黄土、无与伦比、怒不可遏等;也没有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品析,这一课也有几句话很值得学习,比如:“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这些句子无一不是蕴含着智慧和哲理的精华,如果在分析这些句子的时候再与生活实例结合,学生会对爱情有更准确的理解,同时语文课的语文味也出来了。尤其是看了李镇西老师的《致女儿的一封信》课堂实录后,更觉得自己肤浅的不得了。这节课上到这种地步,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那就是班内确实出现了谈恋爱的苗头,自己作为班主任,一直想找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好不容易讲到这一课了,就开始借题发挥,发挥到语文课不注重内涵只注重外延了,而且是一发而不可收,看来,这也算是“职业病”。也想好了弥补的办法,就是再用上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词语和句子进行学习、理解、掌握,不过这要做,好像离开了这篇课文特有的情景,学生和老师都没有最初的热情了。如果备课的时候多考虑一点,而不是头脑一热决定一切,课文的内涵与外延的问题应该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6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根据调查者的知识水准、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和对教学观点及教学风格的粗浅认识,适用直观判断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所调查的课大致分类如下:

1、就课堂内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情况的直观反映而言:教师讲课的时间在35—40分钟的占总调查课时的80.4%;学生活动时间在10—15分钟的占26%,当堂练习正确率达85%以上的占12.3%;学生发言在5—8人的占49.4%;学生发言在10人次以上的占21%。如果将其归结为课堂的教学模式而言,演讲型的课占总调查课时的25%,演讲、对话型的课占40%,纯对话型的课占14.3%,混合型的课占10.3%,其它10%。

2、就一般课堂教学综合评估的四大因素(内容讲解、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学效果)评价分类而言:内容讲解好的占18.1%,一般的占60.3%,差的占21.3%;好的课时占22.4%一般的占53.3%,差的占24.3%;教学方法好的教师占22.4%,一般的占48.2%,差的占29.7%;好的课时占22.8%,一般的占44.1%,差的占33.1%;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占18.7%,一般的占60.3%,差的占21%;好的课时占21.4%,一般的占54.2%,差的占24.2%。

3、就教师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机会的角度而言: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三多三少”。即: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达学习的机会少;水平高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少。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分析,就语文课而言:有20%左右的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分析课文全过程,有48%左右的学生只能部分地参与分析全篇课文,还有32%左右的学生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在对学生问及“你班语数课的上课状况是怎样的?”选答“教师讲,学生听或记笔记”状况的学生占52%;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够参与答问”状况的学生占39%;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参与课堂小组讨论”状况的学生占9%。

4、就课堂教学纵向程序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方式而言:教师一般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几个思维较快的学生随口口答,只要有一人说对了,教师便重复一遍,接着便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教师就自问自答的占总调查课时的80%。

5、就教师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言: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师占84%,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同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师占12%,传授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占7%。

6、就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教学而言: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占77.4%,不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占22.6%。

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上述几方面的调查情况表明:农村中学近76%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令人担忧,较难适应现今素质教育的要求。造成初、高中教学尤其是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方法的脱节,导致学生高中段学习潜力不足或不能正常发挥,致使中学教育质量较难提升。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单就课堂所反映的现象而言,分析如下:

1、课堂教学容量不合理。有的教学密度太大,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接受不了,甚至不知所云;有的教学容量不当,从初一起就一味地“瞄准”中考,盲目加大深度、难度,甚至无限“拓宽”知识,超过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

2、部分教师的惰性心理导致教学方法陈旧。由于这些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对教改的新成果抱轻视态度而不学习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法,不管教材的变化,不顾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或照书所讲,一板一眼生怕学生少了什么似的“满堂灌”,学生不感兴趣,听不进去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潜能,致使课堂纪律乱,学生厌学。

3、教学方法单一粗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个别的教师对学生动辄训斥、挖苦、讽刺、甚至体罚。

4、不能正确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看法。随意中断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缺乏及时的鼓励,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感而不是敬重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生的人格的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张扬,思维得不到发展。

5、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缺乏公平。偏爱优生,讨厌差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抽问,中上等生回答占多数,公开课中的抽问,更与差生无缘。

6、缺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姿态。

7、批评学生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部分教师严守“师道尊严”,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守纪,认真听讲,不许“乱说乱动”。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指责学生“上课讲话”“不动脑筋”等上,浪费了教学时间,割裂了知识传授的完整性,造成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僵化,严重者导致教师自己也无法上课。

三、几点对策

1、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素质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直接反馈于教学质量。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又存在着一系列的误区。

①、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一种学历层次。

②、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一种授课能力。

③、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教师的解题思路。

④、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将现代媒体应用于课堂的能力。

⑤、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教师自身对特长的钻研。

⑥、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良好品德的形成。

⑦、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博览、博学。

⑧、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学生的考分情况。

⑨、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著书立说的能力。

以上这些教师素质自我提高的误区,对“传道、受业解惑”不能说没有好处。但提高教师素质必须要注意其全面性、渗透性;必须要注意其深度、广度以及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而不能顾此及彼。因此,再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方面,最重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创新素质。为此,对在岗教师,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各层次,各年龄段,各学科教师的实际情况加强其教材、教法、教学组织、教学技能等的定期测试,并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逗硬的制度,促使其教师具有较强的“大纲意识”“教材意识”“好课意识”“因材施教意识”等现代教育教学观念,而不是流于一种形式,更不是流于一种内容。

2、改进语文课堂管理的办法

①端正对学生的态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主体参与是一切教育改革都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不管怎么样的教育,只要它视学生发展为己任,就必须提倡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求学权力,尊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体现师生平等原则,用理性感化学生,增进情感交流。

②有创造性组织课堂的能力,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的策略千百万化,它也必须通过学的策略体现效果。因此,必须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根据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学生逐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既重视知识的“工具”功能,又重视知识的“精神”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展。

③分层次要求,让学生全面参与,做好“角色”定位。

④制定一套有效管理课堂教学的方法,使课堂教学纳入真正的制度化,量化管理。

3、抓好学段衔接

注意教学方法、学习思维的衔接。正确处理好知识衔接。这两者中,其教法、思维的衔接又最为重要。为此,应大胆改革现有的中小学领导的管理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垂直管理制度。

4、增强教师的吸引力

①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

②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对学生有知识上的征服力。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7

一.鲁迅作品难学的原因思考

1. 中学生与鲁迅所处时代的隔阂

当前中学生与鲁迅所处的时代存在着隔阂,这加大了鲁迅作品的教学难度。读者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对话和交流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体验来实现的。而对文本的的解读和体验离不开对作者的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是革命战争时代,生活在有硝烟的战场,他对人生的痛苦有过深切的体会,鲁迅作品中锐利的思想锋芒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取决于他对人生的痛苦而深切的体验。张定璜曾说过:“他不是那可歌可泣的青年时代的感伤的奔放,而是在人生的航海里饱尝了忧患之后的叹息而发出来非常之微,同时发出来的地方非常之深[3]。”因而鲁迅作品所反映的感情是浓烈的、是刻骨铭心的。鲁迅生活的年代,战争四起,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在当时,读书人有三条路:一是读书做官。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升官发财;当不上官的可以作“幕僚”,也就是为官僚出谋献策,借助官僚的权势,增加自己的权势;读书和幕僚都不行,就只能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当时最让人看不起的另外一条道路,即进“洋学堂”。在当那时进学堂被人们认为是出卖魂灵的轻贱行为,是最被人瞧不起的。1898年,当时的鲁迅18岁,独自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先后进了南京水师堂、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那时是洋务派为了国富兵强兴办的,鲁迅在这里不断的丰富自己,特别是《天演论》使鲁迅认识到世界的不完美和不和谐,世界时刻充满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不能甘心忍受命运的摆布,更不能听凭强国的欺辱,一定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

1904年8月鲁迅到日本的仙台专门学校学习医学。他想用医学“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4]”;还想用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东西,开导人们改革社会的思想,以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医学并不能达到这一目的,要想改变国家的命运,重要的还是要从本质上入手,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1906年秋,鲁迅离开仙台去东京,他不再学医而是从事文学创作,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更多的人民投身到中国革命的大军中来,从而使国家繁荣昌盛起来。鲁迅进南京水师堂、南京路矿学堂是为了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鲁迅又从学医学到放弃学医从事文艺创作,这一系列举动的初始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使国家富强,使民众不受侵凌,无不包含着鲁迅浓烈的爱国之情,这等爱国主义创举是现代学生所没有经历的。现代的中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学习生活环境优越,经历平坦,他们正处在充满梦幻的浪漫时期,对于鲁迅这样的作品很难深入的去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很容易磨损人的意志和崇高感,所以很难接受鲁迅作品的沉重。有的学生认为鲁迅能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不管是进学堂、去日本学医学还是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十分佩服鲁迅,但同时又认为毕竟鲁迅生活的时代离自己太遥远了,时代的差异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有学生认为鲁迅生活在二三十年代,当时的社会状况很容易激起有思想人的创作动机,况且当时又没有电,没有电视可看、网络可用,鲁迅用这种方式调解自己的心态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崇拜的;还有学生学过鲁迅很多作品,对于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但不能理解鲁迅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出言不逊,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觉得他缺乏教养,不像文人。因而也失去了对鲁迅的崇拜。总之,学生与鲁迅的时代隔阂使得鲁迅对学生而言就像“谜“,这个“谜”加深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难度。

2. 知识积淀差距

鲁迅作品反映出来的知识积淀和教师学生的知识积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文学不是一种孤立、封闭的精神活动,而是与人类其他各种精神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所以,只有具有较广阔的文化视野,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有较广的参照域,从而对文学作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能有较独特的发现和体会”,鲁迅作品渗透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墨等思想的深刻批判,包涵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他对传统文化控制下形成的乡村的礼仪、习俗、人际关系、利害得失都有一种高度的洞察和表现。离开这些文化谈“鲁迅”,容易形成理解上的“问题”。在《祝福》一文中涉及到的习俗、封建的伦理道德、宗法制度等,而中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积淀,即便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也只是浮于表面,理解不深、理解不透,作为教师对于这方面的了解的也是有限的。因而有些学生对鲁迅的作品发出这样的感慨:鲁迅实在太崇高了,太伟大了!有些学生认为,虽然鲁迅倍受人们尊重、爱戴,但实在没有办法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主旨,认为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题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理解了,有些隐晦的东西根本就应该直白的说出来,他们没法理解鲁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隐晦的地方。由此他们与鲁迅相距遥远也是不可避免的。加之,长期以来,课堂成了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重要阵地,鲁迅的作品作为一种政治化工具,使当代学生产生排斥感也是情有可原。

3. 作品结构特点差异

鲁迅作品的结构特点与教学中一般作品的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鲁迅作品难以理解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文学作品有它的内在语法,文学能力是对文学的内在语法的知识、经验的掌握。不是概念上的掌握,而是已内化和积淀在心理结构中了”,鲁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系统性研究和对外国小说的广泛阅读和有机吸取,使得他的小说成为中国叙事艺术的现代性转型的标志。鲁迅的小说作品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有机体,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有很多作品并不是严格遵守文章体裁的规范。从鲁迅作品的内容上看,表层的意思一般都能读懂,但表层背后隐藏着更内在、更深刻的内涵和主旨,这个主旨和内涵在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不允许的,所以作者主要是通过文章的形式或者通过写作技巧来暗示给读者,这样使文章的主旨显得更为隐晦,需要读者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去解读、挖掘。因而增加了作品解读的难度。从作品的结构上来看,鲁迅作品叙述非常有条理、注意文章详略的裁减,并且非常重视文章主旨的表现技巧,叙议巧妙结合。如《社戏》写的是作者写作前20年看戏经历的故事,作品中作者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淡化环境描写和性格刻画的作用,即小说的三要素在这篇文章被淡化,作者用充满温情的细腻笔触描绘江南水乡一幅幅优美的人生图景,行文比较从容舒缓,结构非常散漫,通过大量情感化的自然风景的穿插,使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因此,我们可以说《社戏》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再如《祝福》一文中,作者完全打破了传统章回小说的老套路,为了更好地揭露作品主题思想,避免了小说拖沓冗长的叙述故事,直接把读者引入到了作者的阅读空间。对于鲁迅的这些小说如果仅仅依靠人物、情节、环境的“小说三要素”等一些陈旧的知识把握真实的鲁迅是不可能的。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鲁迅作品的把握也无一例外这么分析过来的,学生不懂就讲重点、记考点,完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就是教师的上演“独台戏”的舞台,教师都腻而生厌,更不必说现代的中学生了。

二.鲁迅作品难教的因素反省

在作品、学生、老师三者关系中,老师的起着关键性的中介作用。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鲁迅作品的接受之间也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为:由于陈旧的文学观念使他们不是从文学作品感性的审美出发去解读文本,而是习惯按照政治的、社会学的既定观念诠释作品。现代的中老年教师老师他们大学毕业时正值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接受的美学理论知识还不够系统完善,更多的接受的是文学的阶级性、人民性。对于文学的审美性、人性以及人物性格复杂的立体性很少涉及。将文学语言等同于普通语言,使文学作品失去了其“人学”的意味。这些陈旧、落后的理论,至今仍然是许多中老年教师的知识储存。最近几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对于鲁迅作品的偏误性解读与分析不到位等现象,文学观念的陈旧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陈旧的理论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制约着包括鲁迅作品接受在内的文学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理论的更新已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

文学批评理论不足,也是限制鲁迅作品接受创新的原因。鲁迅作品本身含有丰富的现代思想,由于教师的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水平的限制,鲁迅作品接受在这个层面上无法展示其艺术魅力。语文教师早期接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育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与目前的文学接受和传播实践存在着观念与方法论方面的巨大差距。这样造成了不仅是文学史教材与文学发展现状的脱节,更造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语文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教师的知识和教学理论必须更新。

三.语文教学存在误区反思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文学对青少年的思想有至深的感染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文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通过文学作品教学把学生内在的生命体验和美好的情思挖掘起来。巴金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法国的教育家阿尔贝也说过:“教育是让人觉醒、相遇、交流[7]”,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在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实际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个人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主流思想是是“儒家学说”,主要倡导的是“经世致用”的观点,非常注重眼前的利益,这就造成了我国人们想象力缺乏、形象思维淹没的后果。从当今所贯彻的教育来看,实际上还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逼迫,加上部分教师语文素养的缺乏,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依然是“教师中心论”,大多数语文教师每天认认真真翻阅参考书、查阅资料,仔细备好每一节课,到了课堂上充分利用45分钟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的演说一遍,把语文课上成演讲课。考试成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唯一依据。要考的就仔细的讲,不考的忽略不计,重书本,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即分数,轻过程。教师教的是知识、学生学的是知识、考试评价还是知识,知识成了课堂教学的一切,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直接功利性导致学生仅仅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尊重,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自我发展,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得不到构建,知识目标至高无上,造成学习的知识与所应培养的能力严重脱节,高分低能,不少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出现上对语文厌学的严重现象。

教学模式僵化、单一。在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三部曲:生字词教学、作者及作品简介、作品分析;或者先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揭示文章主旨等,所有的文章都用一个模式,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惨不忍睹,学生的情感、人格被忽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被挤占。新课程标准下倡导的重视个人见解、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尝试。发展个性、培养兴趣、重视师生情感体验与感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等在书本知识面前都显得极为苍白无力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更是举步维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学生根本就无法去体会作品的语言,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就是神化的鲁迅,在学习过程中也只能死记考点、硬背考点。如此枯燥的教学,只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对鲁迅更是面目可憎。也正如叶继奋所言:“贫乏、干瘪、抽象的语言将包蕴着如此丰厚、如此多样的情感和哲思扫荡一空,剩下一尊空洞、概念化的没有血肉和生命的偶像。这是鲁迅的悲哀,也是母语教学的悲哀[8]”。

综上所述,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认真研究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心理规律,探索学生的生命性和情感性;研究鲁迅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在阅读愉悦中实现思想、情感、语言的多重建构;积极思考并寻找改变鲁迅经典作品教学现状的策略,从而切实扭转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

摘要:当前鲁迅作品教学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为了积极寻找改变鲁迅经典作品教学现状的策略,针对这一现象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鲁迅作品教学难学进行思考、难教进行反省,得出鲁迅作品教学出现的问题其实是语文教学的问题的结论。以期达到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

关键词:语文教学,鲁迅作品,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安永兴.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J].语文教学通讯.2000(Z4):20-23.

[2]陈漱渝等.颠覆与传承——论鲁迅的当代意义[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4.

[3]张定璜.鲁迅先.国家版本图书馆编.鲁迅思想研究资料(下册)[M]:148.

[4]张龙福:《鲁迅"弃医从文"深层动机的心理探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3)

[5]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36,137

[6]何欣.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浅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2):98-99.

[7](法)阿尔贝·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M].张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1.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不良现象与反思 篇8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作文水平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作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的重头戏。然而,仔细观察当前的作文教学状况,许多不良的作文教学现象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学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或者仍停留在过去的教学习惯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几乎成为三无产品——无系统、无计划、无章法。传统的作文五步骤(命题——习作——上交——批改——发还)教学进一步的僵化,导致作文教学走进死胡同。一些语文教师,本着教学热情,也对作文教学下一番功夫,但其收获并不明显,渐渐对作文教学失去信心,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还有一些语文教师,以为作文水平提高关键在于不停的练笔,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写了十几篇作文,苦不堪言,作文水平却不见有所进步。与此相反,有些教师一学期也没上几次作文课,教师和学生省心了,作文成绩逐渐下降。更有小部分教师,作文课上写个题目就不管不问了。这样作文教学几年下来,学生作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造成学生害怕作文写作,一听到要上作文课就头疼,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心乱如麻,一提笔就力不从心。写出的作文更是初看很伤心,再看很痛心。学生见作文如临大敌,避之不及。老师上作文课如履薄冰。师生苦不堪言。《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即希望通过作文课使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这些教学现象,却让学生“无言以对”。作文教学的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实在是教育之痛,语文之痛。

面对如此的作文教学现象,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当前的作文教学病在哪里?怎么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今作文教学问题重重、进步缓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首先是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惹的祸,这是问题的根源。

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成绩压倒一切,造成了师生普遍的功利主义心态。当然这种功利主义也深受整个社会的功利主义侵蚀,导致师生将学习的目的集中在提高考试成绩上。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一切。这严重扭曲了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初衷。学校应该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培养一架架考试机器。作文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基础有关,在短时间里很难提高,而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却能有效提高成绩。在一切向分数看的束缚下,教师自然而然得做出取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课文力求讲深讲透讲全,而对作文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下足够的功夫。功利主义盛行,不但使教育陷入泥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考试机器而没有个性和思想的人,更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应试教育害了学生,也害了做应试教育受害者的语文教师。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教师作文能力普遍较差,写不了好文章。当前不少中学语文教师遍是从应试教育下走过来的,他们自身也深受应试教育的摧残,要么装聋作哑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要么深受其害而不能自拔,仍把成绩看成首要教学目的。这是多么严重的恶性循环教育现象。教师自身作文能力的薄弱,自身底气的不足,平时忽视对自身文学素养、写作水平的锻炼和提高,导致作文指导与讲评捉襟见肘。又怎么能教好学生作文?教出好文章呢?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黄玉峰老师在与记者答问时指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失误在“不读书”。在笔者看来,这里的不读书,不但包括学生不读课外书,也包括教师在内。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缺乏写作素养,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好在当前仍有许多老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改进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下,努力开拓出一片蓝天。

二、其次是模式化、僵化的传统作文教学步骤。

传统的作文五步骤(命题——习作——上交——批改——发还),应用得当,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但是,把传统的作文五步骤模式化,而缺乏改造,必然会走向僵化。第一,作文命题的模式化,缺乏创新。几代学生写同一个作文题目,或者一个题目从小学写到高中。这应该是几代人的不堪回首的共同记忆。作文出题根本没有考虑时代特征,做不到与时俱进。第二,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候常常倾向于自己的个人感情、爱好、认识范围,并把大人的经验“强加”给学生,很少顾及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能力。用成年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干涉了学生的写作自由空间。第三,作文指导流于形式,停滞于表面,没有深入、细致、实用的指导。这个环节是重要一关,但是往往被教师所忽视。第四,作文批改流于形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评语公式化,缺乏创新,应付于上级部门的检查,敷衍了事。其结果往往是学生拿到发下的作文就“啪”的一声扔到抽屉里。认真的教师会看着心痛,但是也没有反思问题原因所在。不认真的老师早已默认学生这种消极行为。慢慢的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当一回事,作文能力谈何提高。第五,作后讲评的模式化、简单化,蜻蜓点水式讲评。更有老师认为讲不讲都一个样子,更有甚者干脆省去了讲评环节,把时间放在文言文及现代文阅读上。

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在这个病原体下,教师的作文教学就容易走向僵化,从而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

再次是语文教材本身的不合理,重视阅读而轻视作文训练以及作文教材的无连贯性、循序性。

人教版教材到了七、八年级才安排作文指导,但是这种指导缺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原则,违背了教育规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理论性过强,在学生在缺乏生活体验和写作经验情况下很难对作文产生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没了,作文写作就只是一种应付,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接受,是被逼无奈下的产物,是畸形发展的怪物。中学语文教学在设计上体现的是“阅为本位”,作文训练附在阅读课后,也没有系统的作文教材,只是作为语文学习的附属品。学校和老师不重视,学生就更不用说。忽视过程,违背规律,只重视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在写作训练方面,看似每个单元都有《写作 口语 综合性学习》版块的穿插,但是编排的顺序,一般只考虑到本单元课文教学内容,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系统性,缺乏严谨性。而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随意性更大,主观上加以修改,或者是为了教学进度,直接跳过作文训练环节。没有合理、科学的教材;没有连贯、循序的作文教学;没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不合理的写作训练;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些势必影响到学生作文的进步。endprint

三、最后是培养共性扼杀思想个性的不良风气。

一个没有个性和思想的人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人,一个没有个性和思想的国家很难想象其在世界上立足。当前的学校片面的强调共性发展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塑造。个性是一个人的独特之处,是反映其性格、爱好、兴趣上的特点。而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只注重学生的共性特征塑造,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如出一辙,在对生活的感受、对材料的选择上、对语言的运用上等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忽视个性和对个性的扼杀最终使学生的作文毫无新意,死气沉沉。共性思想在作文教学上的过分强调导致作文思想的单一性。教师要求学生的作文内容健康,思想要端正、健康,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等,往往把作文提高到政治性质的高度,这就严重的损害学生的个人思想的表达。例如,现在初中生写植物散文,学生的选材很统一,都是传统文学中积极向上的形象。一个班级都是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柏、荷花、白杨树等等。而这些很多都是没有亲身所见之物,作文却能写出为某种精神所感动,文章末尾少不了一段是勉励自己要学习这种精神。虚假的拔高思想高度,而无个人的情感体验、个性爱好和思考。这样虚情假意的文章却往往得到老师的青睐,就因为思想性的正确。扼杀个性的风气没有刹住,不但作文思想空洞无意义,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没有个性的残次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的是人的培养。这个已经喊了多少年的口号,但是真正落到实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通过对作文教学中不良现象的思考,以及从师生两方面的客观分析,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一些途径。

针对上述现象中的中学语文教师而言,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作文教学。人为的弱化或者是逃避心理以及不负责任的态度都需要加以改正。只有教师自身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才会有改变的动力。所以,这一点虽然是老生常谈,却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其次是作文教学思想的改变。很多老师意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但以往的一些教学思想仍然是一把枷锁,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步伐。这时候,教师一定要下定决心,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僵硬思想,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在作文教学上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这是一个十分急迫的任务,也是一个漫长的改进过程。从重视作文教学到改变教学思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调整好教学心态,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计划行事。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教学方法的探索,可以参考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

再次是教学方法上作改变。

第一,要注重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比重和要求,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认真实行。根据每一个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能力目标,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训练各种题材的学生。

第二,教师要重视语文课本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自然结合。

第三,用各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带着宽松、愉快、自愿的心态去写作文。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作文课,喜欢写作文。

第四,改变作文命题、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过于单一化和形式化做法,手段更加灵活多样。

第五,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积极开展作文第二课堂。

第六,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能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他人的作文教学方法和经验。

从害怕写作的学生方面上讲,首先是学生要培养自身的写作兴趣爱好。兴趣永远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获得写作兴趣。

第一,根据自身爱好阅读小说作品,从中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和兴趣。

第二,观赏不同主题的电影。观赏电影也是一种“阅读方式”,通过影片体会人生百态,在思想碰撞中思考电影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有了兴趣爱好,还必须养成一些有助于写作的学习生活习惯。

第一,注重生活积累,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会观察和思考问题。

第二,学会仿写作文,在仿写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创造的文章。

第三,养成包容开放的思想,在各种思想冲撞中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第四,大量的阅读文学作文,特别是优秀的名著的积累阅读,发现写作特点和规律,找出写作技巧和方法。

再次是掌握写作的方法。比如,写作前收集素材最有效的办法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作中应注意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后还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分享感受。通过自身的写作经验,去总结一些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

最后是要善于思考,做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我思故我在,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才能写出有个性有思想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论.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郭根福.明确“写作”课程目标,改革初中作文教学[J].新作文:中学学段,2004,(05).

[4]毕建海.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应具生活化[J].学苑教育,2009,(07).

[5]黄玉峰.多种结合改善作文教学[J].上海教育:2003,(09A).

[6]林松鹤.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三大症结[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2).

[7]吴菲菲.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初中作文教学序列性策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02).

上一篇:《闹钟》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下一篇:与电子商务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