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与公证制度

2024-08-18

律师与公证制度(精选8篇)

律师与公证制度 篇1

律师公证制度复习资料

1.西方律师制度产生的萌芽和雏形——萌芽:古希腊雅典雏形:古罗马

2.中国古代不存在律师制度原因:⑴经济原因——小农经济;⑵政治原因——专权统治

3.律师职业的特点:⑴业务性;⑵平等性;⑶有偿性(功利性);⑷自律性;⑸自主性(私力性)

4.我国法学界对律师职业的定位:⑴国家法律工作者;⑵社会法律工作;⑶法律职业者;⑷自由职业者

5.我国律师任务:⑴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直接任务);⑵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根本任务);⑶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长期任务)

6.我国律师执业的条件

一、取得律师资格

⑴通过考试取得律师资格:国家统一司法考试

⑵经过考核授予律师资格:①具有本科以上学历;②在法律人员紧缺领域从事专业工作满15年;③具有高级职称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法律知识

二、申请执业证书

⑴领取律师执业证书的条件:①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取得律师资格;③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④品行良好。

⑵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的情形:①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②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③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

⑶律师的执业许可:①律师只能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执业;②律师执业不受地域限制;③允许兼职律师执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申请兼职。)④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

7.律师的职业权利(了解)

⑴律师的工作权利:①律师依法执业受保障的权利;②查阅案卷权;③调查取证权;④会见和通信权;⑤得到开庭通知的权利;⑥参加法庭审理的权利;⑦代行上诉权;⑧获取法律文书副本的权利;⑨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

⑵律师的人身权利:①刑事辩护豁免权;②拒绝作证权;③拒绝辩护代理权

8.律师拒绝辩护或代理的情形

⑴委托事项违法,或者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从事违法活动的;

⑵委托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伪造的证据材料的;

⑶委托人不履行委托合同约定义务的;

9.各种形式律师事务所的特点

⑴国办律师事务所的特点:①隶属于国家司法行政机关;②性质是事业单位,有国家财政拨款;③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主任由上级任命

⑵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特点:①不占编制、不拨经费、自费盈亏;②实行民主管理,主任由选举产生;③所有专职律师均为合作人;④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特点:①合伙人为三人以上专职律师,但所有专职律师不一定都是合伙人;②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

⑷个人律师事务所的特点:①以一个专职律师名义申请办所;②承担无限责任

10.律师执业机构的设立条件

⑴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⑵有规定数额的资产(10万元以上);⑶有符合规定要求的律师

11.律师应遵守的执业纪律(了解)

⑴律师在其工作机构中的纪律:①不得私自接受当事人的委托;②不得拒绝承担法律援助义务;③不得违反律师所收费制度和财务纪律;④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的律师所执业;

⑵律师在诉讼与仲裁活动中的纪律:①不得行贿或者指使、诱导委托人行贿;②在代理中,不得宣传和利用自己与有管辖权的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有亲朋关系;③不得伪造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④遵守纪律,尊重法官和仲裁员;⑤不得在会见中违反规定;

⑶律师在处理与委托人或对方当事人关系中的纪律:①不得为谋取业务而作虚假承诺;②不得无故拖延代1

理事务;③不得泄露委托人的隐私和秘密;④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辩护或代理;⑤接受委托后,不得擅自转委托他人代理;⑥不得超越委托权限,不得利用委托关系从事与委托事务无关的活动;⑦不得在同一案件中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同所律师也不得代理双方;

⑷律师在处理同行关系中的纪律:①律师不得损害其他律师的威信和名誉;②律师不得阻挠委托人再委托其他律师参与;③禁止律师进行不正当竞争;

11.律师惩戒制度的种类(看书P147—P164)

⑴承担行政责任:①对律师的惩戒措施: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1-5倍罚款)、停止执业、吊销律师执业证;②对律师事务所的惩戒措施:包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1-5倍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律师执业证。

⑵承担民事责任:律师违法执业或者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

⑶承担刑事责任

12.律师案源开拓和收案问题(重点)

⑴律师业务拓展应考虑的因素:①公关(社交);②投入;③宣传;④业绩;⑤策略

⑵律师收案必须注意的问题:①正确处理与委托人的关系;②向当事人分析利害关系;③有策略地探讨案件的把握性;④把握好代理目标

13.我国律师收费制度(重点)

⑴律师收费的原则:①公开公平原则;②自愿有偿原则;③诚实信用原则

⑵律师收费的方式:①计件收费;②计时收费;③固定收费;④按标的收费;⑤协议收费

⑶律师收费的依据: ①人数;②案件复杂程度;③工作所需时间;④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⑤委托人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⑥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

⑷律师收费的技巧:①说明律师收费的理由;②展现律师和律所实力;③让委托人充满希望;④合理处理律师的收费

14.律师阅卷阶段和方法(重点)

一、律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阅卷范围(阶段)

⑴侦查阶段---不能阅卷

⑵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⑶审判阶段: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

二、律师阅卷的方法

⑴查阅的方法:①按页码;②按时间;③按内容;④按类型

⑵摘抄的方法:①摘抄的内容;②摘抄时应注意的问题

⑶复制的方法

三、律师阅卷的特殊方法

⑴整体浏览法;⑵对比查阅法;⑶重点查阅法;⑷追踪阅卷法

15.律师的举证与质证

16.辩护种类及其相关规定

⑴自行辩护

⑵委托辩护(时间、担任辩护的人)

①公诉案件:自被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②自诉案件: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⑶指定辩护:包括:①因经济困难等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经申请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②盲、聋、哑或者具有部分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③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④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17.侦查阶段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哪些法律帮助(注意:辩护从侦查阶段开始)

⑴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有关案情。⑵会见犯罪嫌疑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⑶代为申诉、控告。⑷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18.辩护律师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①审阅起诉书;②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③会见被告人;④收集并提交证据材料;⑤确定辩护方案

19.代理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⑴代理律师不是诉讼主体,不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⑵代理律师在民事诉讼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理解:听从被代理的指示。)

20.民事诉讼中律师代理关系的方法和权限

一、方法和步骤:

⑴接受委托,订立代理合同

⑵准备起诉或应诉(律师出庭前的主要工作)

原告律师:①撰写诉状;②收集证据;③帮助立案

被告律师:①了解案情、查阅案卷材料;②调查取证,并进行证据交换;③庭前和解;④准备答辩材料 ⑶参加法庭审理

⑷律师在开庭后的工作

二、权限:

⑴一般代理的权限:律师无权行使当事人重要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⑵特别授权代理的权限: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上诉

21.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出庭前的主要准备工作

①确定举证期限;②查阅案件材料,了解熟悉案情;③与委托人谈话,听取委托人的意见;④调查收集证据;⑤申请证据保全、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⑥申请或参加庭前证据交换;⑦申请司法鉴定;⑧准备代理意见;⑨庭审准备过程中的其他工作

22.行政诉讼中的律师代理案件的范围——必须是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律师不能代理的行政案件范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①国际、外交等国家行为引起的争议;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③行政机关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3.行政诉讼中被告代理律师的权限限制:⑴无起诉权;⑵无反诉权;⑶无收集证据权;⑷无调解权

24.非诉讼业务与诉讼业务的区别

25.法律顾问的特征

⑴服务关系的持续性;⑵服务内容的综合性;⑶服务对象的广泛性;⑷服务方式的个性化

26.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的权利

⑴有按照合同约定,由所在律师事务所向委托人收取顾问费的权利;⑵有为履行法律顾问职责而要求委托人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的权利;⑶有查阅委托人有关文件;参加有关会议和协商活动以及对其他关涉法律顾问服务质量问题的知情权;⑷有在办理对外事务中获得授权的权利;⑸有对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提示、劝导和举报的权利

27.公证的特征

⑴公证是一种非诉讼的证明活动。⑵公证必须依法进行。⑶公证只能由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的主体是公证机构和提出公证申请的当事人。⑷公证不是必经程序,不是所有的事项都要公证。

28.公证的基本原则(了解)

⑴真实、合法、可行原则;⑵必须公证与自愿公证相结合的原则;⑶公证员亲自办理公证事务的原则(直接原则);⑷回避原则;⑸保密原则;⑹便民原则;⑺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则

29.公证机构的设置

⑴公证机构按需要设置;⑵公证机构受司法行政机关领导;⑶公证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30.公证机构的管理体制(了解)

⑴行政管理---司法行政机关;⑵行业管理---公证协会(群众性团体)

31.公证的效力

⑴具有证据效力:公证书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具有特殊的证明力

⑵法定公证的效力

必须办理公证的事项:①根据法律法规以及行政命令等规定,必须经过公证的行为;②按照国际惯例和双边协定,必须经过公证的涉外行为;③按当事人的约定,必须经过公证的行为

⑶有强制执行效力

ⅰ、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书应具备的条件:①必须经过公证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②公证的文书属

于债权文书,具有追偿债款、物品的内容;③内容无异议

ⅱ、应注意的问题:①并非所有经过公证 的债权文书 都具有强制执行效力;②经公证 的债权文书只

能由人民法院执行

32.办理公证的一般程序

⑴申请

⑵受理的条件:①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②申请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③申请

事项属于公证处业务范围;④申请事项属于公证处管辖

⑶进行审核调查

⑷出证

律师与公证制度 篇2

关键词:公证,物权登记,衔接

物权登记制度是基于公式公信原则而产生的, 为避免过度拖长物权变更的周期, 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原先的实质审查渐渐转变为形式审查。改变审查模式之后的缩短了审查周期, 但审查本身缺少了更加严格细致的流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将法律公证制度与物权登记进行衔接, 补充物权登记缺失的实质审查环节至关重要。

一、物权登记与公证制度

物权登记的首要意义在于公示存在变动的不动产物权, 物权的相关人和利害关系人都可以通过查阅登记簿了解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情况。物权登记分为实质审查主义和形式审查主义, 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由登记部门对物权变动的原因进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核查, 采用实质审查可以有效防止因物权登记的权威误导购买人, 而形式审查则相对宽松的多, 只是进行形式上的审查, 只要材料齐全一般都可以登记通过, 审查周期相对较短, 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

在法定的公证制度下, 公证是进行物权登记前必须经历的一个前置程序, 公证机关对造成物权发生变更、转让、设立、消灭的原因进行实质性审查, 而物权登记机关只负责对申请物权登记所提交的文字材料进行审核, 经过由公证机关和登记机关审查通过的物权契约才能成为真正的不动产权利的凭证。

二、物权登记引入公证制度的意义

一方面公证机关具有良好的实质审核能力, 可以从体制上与行政机关区别开来, 公证机关是一个定位于国家证明机关的单位, 从而在体制上解放物权登记机关, 并且保证了公证机关不受行政机关的不正常干预的影响。这样一个能够正常行使公证实质审查权利的证明机构, 会变的具有更加具有专业水准, 最大程度的防止实体错误的发生, 即使在公证时出现错误能够承担相应的赔偿问题。

三、如何让公证和物权登记制度相衔接

(一) 建立健全物权登记体制

物权登记体制是一项关乎公民权利、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而建立健全物权登记体制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各单位协同合作, 进行行之有效的物权管理。由于在物权登记机关改革并未发生重大成效的情况下, 个人认为在物权法草案中将公证相关内容写进法律中, 充实完善现有的物权登记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同时, 由于物权登记制度相对较为复杂, 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出力的系统工程, 包括像预告登记、登记异议等。而公证机关在整个物权登记环节中只是占了其中一环, 公证机关发挥的作用使有限的、辅助的, 却又是必不可少的。

引入到物权登记制度, 不代表削弱和取代物权登记的职权, 也不意味中公证机关职权的加大, 而是将公证机关与物权登记机关相结合, 职能功能相互配合, 相得益彰, 使物权登记制度充分的发挥制度应有的社会效果。

公证机关和物权登记机关的关系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公证跟随登记”。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 在物权登记领域, 法律公证的可用范围在物权变动登记的限制原因以内。考虑到公证主要是为了维护物权的安全性真实性, 所以在原则上只要引起物权变动的原因是可以进行公证的行为, 都可以在公证后进行物权登记。而进入登记环节是不需要公证的, 除非有特殊情况存在, 一般在法律中有相关的规定。 (二) 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 一般情况下, 公证的效力近存在于登记环节的前置程序, 和登记环节的对外效率一样, 不能单独获得物权 (债权) 生效或更改变动的法律效力。

关于公证行为效力的问题, 仍然是一个有待探讨改进的问题。公证行为的效力在现行的法律中有两点体现:第一点, 公证是物权登记行为产生效力的必要条件, 例如在房屋的买卖合同中未经公证则该合同不具有法律效益。第二点, 公证是登记的前置程序和必需过程, 即工作是进行物权登记所必须履行的一个过程, 不经过公证就无法进行后续的登记程序。这时公证就不会对物权合同或协议本身是否生效产生影响。

这两种公证行为方式的各有利弊, 个人更加倾向于第二种公证方式。尽管在学理上有大量的不履行特定程序就没法生效的限制性合同, 司法实践中也有特定的“合同不经相关公证无法产生效力”的规定,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并不适合将公证与否作为合同是否生效的要件。主要从两方面来看, 首先, 合同是合同双方互为约束的文件, 如果合同生效和合同规定的物权变动生效这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发生冲突, 不能同时产生效力的话, 是不利于市场化商品的快速流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 许多地方都规定了“不公证不生效”, 到如今这种靠公证来生效的方法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经济和时代的发展了, 众多的行业精英也对这公证生效的做法持反对态度。如果一个国家的公证制度足够发达, 公证时可以较为快速和高质量的完成公证服务, 对于需要公证服务的人来说, 不需要耗费太多金钱和精力, 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交易速度和物权转换速度, 实行“公证才生效”的政策也未尝不可。实际上, 我国的公证制度应用范围有限, 相关从业人员相对匮乏, 如果将所有涉及物权变动的合同全部公证, 整个公证的周期必然会拖得相当长, 对于经济社会的及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 将公证效力和物权登记效力紧密结合

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执。由于目前物权立法中物权登记的效力尚无定论, 各方意见争论不休。如果支持公证具有独立的法律效力, 会加剧本就错综复杂的物权机关和公证机关的争论。如果将公证作为进行物权登记的前置程序, 就可以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对外保持一致, 从而避免因引入公证程序对原有物权登记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三) 在物权立法中规定物权变动的公证制度

根据公证跟随登记走的原则, 应当在立法中规定, 在申请物权变动登记时, 需要先提供公证机关颁发的公证文件。物权登记中的强制公证是我国现有公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在其他领域中实行多年, 这样的制度是可行的。

(四) 提升和发展公证人员业务水平的质量和人员的数量

由于我国的公证法对实质审查有着详细的规定, 我们需要在审查的范围、方法和程序流程方面统一规范做法, 让各个地方部门按照制度实行, 从制度上保证审查的质量, 提升人员业务水平。为统一相关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 公证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整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对于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质审查案例有很大帮助, 所审查的结果也更容易被交易双方认同和接受。

四、结语

由于目前我国的物权登记制度相对不够完善, 尤其是其中的公证制度的相关规定还很十分欠缺, 所以登记机关和公证机关应当抛开部门之间的隔阂和偏见, 精诚合作, 将登记效力和公证效力真正结合起来, 共同将物权登记的行政办事效率最大化的提升。此外还要结合立法工作将登记制度和立法制度进行明确的分工规定和审核流程的制定, 让物权登记有法可依, 快速将物权工作推向正常高效运作的环境中。目前我们需要将物权登记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按照先公证再登记, 不公正不登记的办法严格执行, 让物权登记制度快速便捷的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汤维建, 陈巍.物权登记与法定公证制度[J].法学论坛, 2007, 01:22-25.

[2]陈巍.公证与物权登记制度的衔接[J].法学家, 2006, 02:27

法定公证制度与公司登记改革 篇3

关键词:法定公证;公司登记;公司章程

中图分类号: D92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3005206

对于法定公证,有学者称为必须公证制度,并认为必须公证法律制度就是在市场经济的特定条件下引介国家公证制度于特定的市场微观交易过程,并使其与登记制度直接衔接,为市场配置的结果提供了一份公信力的保障[1]。本文采用目前学界通用的法定公证一词。关于法定公证,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积累了制度经验,我国学者有所涉及,主要集中在物权登记领域。对于公司章程,目前《公证法》只是将其作为自愿公证事项。鉴于公司法修改后公司信用结构的变化,公司章程作为法定公证事项与公司登记制度进行衔接具备了市场环境和现实基础,设计好公司章程法定公证与登记制度的程序接轨,将会是完善我国公司登记制度和市场信用构建工作的重要一步。

一、法定公证进入公司登记的制度基础

我国目前的公证法规定了公司章程作为自愿公证事项,公司法律制度则没有这方面的条款。从我国公司登记制度改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来看,法定公证进入公司登记制度并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也没有制度瓶颈。其实,法定公证进入公司登记制度已具备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空间。

(一)理论基础

对于法定公证,有学者列举了七个理论基础:一是法定公证可以从“私权的公法管理”理论得到阐释;二是法定公证与“私权自治”、“意思自治”并不矛盾;三是法定公证符合法律经济学有关法律成本的理论;四是法定公证与登记机关职能转变的趋势相适应;五是法定公证与公证制度自身优势密切相关;六是法定公证符合国际惯例;七是地方法定公证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2]。法定公证进入公司登记制度可以从公证的公信力以及公司登记制度的法经济学基础得到解释。

1.公信力理论

我国的公司信用体系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通过登记获得公信力的支持,提高公司自身的信用指数。我国目前的公司登记公信力主要以国家信用、外观主义以及公司自身的信用加以构建,其中国家信用通过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的运用一度成为公司信用的权威担保。《公司法》修改以及公司登记制度变革,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制度被废除,公司资本由公司章程加以规定,公司的自治空间扩大,公司的信用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立法通过废除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将公司注册资本信用从公司信用结构中剥离,取而代之的是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资本后公司信用的自我彰显。公司注册资本从实缴制转变为认缴制却并非“任缴制”,公司信用的自我彰显也并非自我定义,而是需要外部的积极评价。换言之,公司信用结构在公司法废除最低注册资本后出现了部分的信用真空,需要一个替代机制弥补这个真空。从目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能替代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信用的外部机制就是法定公证。

“公证是一种有法律明确授权的行使证明权的司法证明制度,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预先的、对公证事项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来防止这些事项以后产生法律上的风险。”[3]正是基于公证制度的这种风险防范功能及其证明效力,可以有效填补公司资本认缴制所带来的信用真空,同时也可以保障民商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公证是具有公信力的司法证明活动,公证通过对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证明和监督,为市场提供信用,并且保障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从事民事活动,即公证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信用证明的[4]。法定公证进入公司登记制度以后,公司登记除了有限的国家信用支持外,主要依靠自身信用文化和意识的培养以及法定公证所体现的公信力予以保障。这样的制度安排将以往公司登记公信力的法律结构进行了重构,法定公证应当替代原来国家信用的主要担保作用,与公司自身信用建设一起成为公司信用的基础结构。

2.法经济学根据

有学者从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信息障碍、稀缺性、法律效益五个法经济学的理论与法定公证的关系展开分析,论证了法定公证的必要性[5]。即法定公证具有以法经济学为根据的制度基础。在公司登记制度中,法定公证的法经济学基础主要是信息经济学层面的信息障碍所引发的市场失灵的应对策略,反映到公司登记制度主要就是公司登记作为公司信息公示机制所具有的信息传递和信用保障功能。公司信息最为集中的表现形式就是公司章程,如今公司注册资本改为认缴制,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章程所承载的公司信息就更为丰富,对于市场交易也就具有更为重要的信息指引作用。如何保障公司章程所记载的信息尤其是资本信息的真实性从而维护交易安全是公司登记制度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有的公司登记制度以最低注册资本来构建和维护公司信用基础,并提供具有制度信赖的信息来保护公司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公司法和公司登记制度修改以后,公司章程对公司资本的规定成为登记制度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公司章程的信息传递依然在公司登记构建的信息平台,但是登记机关的信用担保已经“退居二线”,留下的信用缝隙和市场安全隐患需要相应的替代机制予以弥合。那么,法定公证就成为了公司章程之真实性的有效保障手段,通过公证的公司章程具有极强的公信力,进入登记机关设置的登记簿以后,这种公信力得到了强化,向市场传递的信息依然是具有较强信用保障的真实信息,对于维护市场安全、提高交易效率具有重要作用。endprint

(二)现实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息公开和法治保障基础之上的信用经济,其良好运行需要市场主体公开自己的真实信息,对于商事主体的重要组织形式公司来说,其信息的真实与公开程度直接影响着市场的正常运转。我国《公证法》对于公司章程是作为自愿公证事项加以规定的,虽然不是法定公证,却为公司章程进入法定公证事项奠定了基础,预留了必要的制度空间。

1.市场需求

市场需要公开商事主体的真实信息来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市场失灵,登记制度就是作为市场信息公示机制存在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登记制度在收集、整理公司信息方面具有组织结构上的优势,但是对于登记信息的信用担保却在整个市场信用危机的环境中有心无力,因为过去的公司登记制度是希冀登记机关以国家机关的身份对公司登记的信息进行权威担保,保障公司信用,以此维护市场安全。但是立法者的初衷虽好,却违背了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意思自治本质,过渡干预市场交易,反倒适得其反,登记机关在市场信用危机中难以有所建树便是佐证。因此,市场经济中的公司信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内部的信用结构以及外部的信用担保,而不是单纯依靠登记机关的权威担保。这样的结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也是培育市场信用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如果说公司信用结构中的内在因素主要依赖公司自身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文化的培育,那么作为公司信用外部约束机制的外在信用担保则需要一个甚至数个机构同时完成,其中公证机关就是重要的一个。公证机关对公司章程的公证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一同构成了公司信用的外在组成部分,内外协调,共同保障公司的信用指数。其实正如有民法学者提出物权登记应当引入公证制度时所说的:“对一些涉及当事人重大权益和关系国计民生的较大事项,法律应当规定为必证事项。”[6]而公司的设立在市场经济中就是关系到投资者重大权益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这一事项主要通过公司章程来体现,因为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和经营的基础性法律文件,市场经济需要对这样的法律文件进行监督和约束,除了来自登记机关的公权干预,私域范围内的最好手段便是法定公证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共同组成的配套机制。

2.制度空间

我国《公证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八)公司章程;……。”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公司章程在公证制度中属于自愿公证的范畴,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意愿对公司章程进行公证,这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做出的规定。这项规定也从另一个侧面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即公司章程是可以进入公证制度的,只不过目前是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这个结果是我国原有公司登记的制度结构决定的。因为原来的公司登记制度偏向于市场安全的价值取向,通过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制度以及登记机关的严格审查为公司信息和信用提供权威担保,造成了公司信用结构的异化。如今《公司法》修改,废除了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公司资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其信用结构也开始转型,登记机关退出了公司信用的部分担保领域,这就需要相关替代机制的进入,才能维持登记法律关系以及公司信用结构的平衡。法律制度的此退彼进为公司章程作为法定公证事项提供了制度空间。再来看我国《公证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这就是法定公证在《公证法》中的相关规定。《公证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规定。”这些条款的规定,在公证制度和公证程序两个层面为公司章程进入法定公证制度预留了制度空间,也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二、法定公证对于公司登记制度的作用

关于法定公证对于公司登记制度的作用,学界有一些研究成果,以下根据相关成果将法定公证在公司登记制度中的作用归纳为维护意思自治、降低公权干预、提供信用保障。

(一)维护意思自治

意思自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之义,早已为学界所证明。而法定公证带有强制性色彩,具有较多公权干预的成分。对于意思自治和国家管制的话题,早有学者指出“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只是在国家设定的高低不同的栅栏中流动,私法自治的领域,事实上自始充满了各种国家强制”[7]。对法定公证制度来说,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并非对意思自治的限制,而是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投资者和市场参与人的保护。因为“公证通过对公司章程制定和修改的适当干预,对公司章程进行规范,使大量可能发生的纠纷得到预防和化解,使投资人关系更加和谐。……通过办理公司章程公证,各投资人能够清楚了解公司章程的内容及各条款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从而实现真正的意思自治”[8]。另外,“必须公证制度的设立不论是引介了公证制度对交易过程予以主动把握,还是建立了法律信用保障体系对信用活动风险形成主动、系统防范,都是信用领域以公信力为基础进行的自治调整,根本谈不上公权力对私权的干预”[1]62。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公司章程作为法定公证事项具有信息公示和信用保障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维护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非不当的干预。

(二)降低公权干预

一直以来,我国公司登记制度受到学界诟病最多的就是其中的公权干预,登记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拥有对登记材料的实质审查权,多造成行政权力对登记制度的不当干预,影响了登记效率的提高,市场领域的意思自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上所述,公司章程的法定公证能维护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降低因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几率,减少交易风险。同时也排除了国家公权力对市场关系的过多干预。因为公司章程的法定公证虽然属于强制公证事项,但是公证机关却是独立于国家机关之外的社会组织,具有公正、公信的社会地位,其颁发的公证文书具有不同于国家权威担保的社会公信力,其中并不涉及公权力的行使。如果说法定公证因为具有强制性而具有公权干预的成分,也是属于法律层面的正当干预,较之国家行政权力的干预,具有更高程度的正当性。有学者认为,我们应借鉴大陆法系国家法制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将公司设立等重大法律行为作为法定公证事项确定下来,因为只有经过公证,才能够有效防止民商事主体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4]102。这种侵害有一部分是来自公权力的寻租空间,一旦有了法定公证的前置性程序,公权力的寻租将会被剔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司章程的法定公证将登记机关的公权力移除,登记机关将实行形式审查,其自由裁量权受到极大限制,权力寻租空间被压缩,公权干预只能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endprint

(三)提供信用保障

早在我国刚刚开始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并引进股份制的时候,就有学者对股份公司章程的公证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我国,对公司章程进行公证,既有利于协助股份公司理顺并明确有关的法律关系,又有利于保证公司章程和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规范性,还可以有效地防止股份制企业化公为私,侵占、私分公共财产等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现象的发生。”[9]其实法定公证最为重要的一个作用还是提供信用保障。对于公司设立登记阶段的公证问题,有学者指出:“强制公证是解决我国公司实践中信用缺失的有效制度。”[10]如今《公司法》修改,对注册资本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公司信用需要重新进行架构,公司登记机关的公权力开始转型或退出登记的部分领域,此时正是改革公司登记与公证制度进行制度衔接的大好时机。法定公证在维护民商事法律秩序中作用巨大,“其一,法定公证让民商事交往有诚信保障……”[11],“公证人介入并出具公证书,使公司设立行为真实、合法、有效,具有公信力和公示力,有助于树立公司信用”[12]。《公司法》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改革促使登记机关对一般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审查转为形式审查,实质审查所具有的公权力在一定程度上退出了公司资本信用的保障空间,换言之,公司信用的公信力出现了部分真空,需要相应的替代机制予以补正。但是公司登记制度对公司信用的保障机制依然存在,国务院、工商总局也修改了相关行政法规和规章,2014年8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用约束机制[13],开始重构公司信用的制度结构。除此之外,公司登记的信用结构还需要一个外部信用保障机制予以支持,而能够对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公司资本进行信用保障的就应该是公证制度。所以,公司登记制度应当通过法定公证制度对公司信用的制度结构和信用风险的系统防范进行外部强化,以此满足登记机关实质审查权力机制退出后的顺利衔接需求。

三、法定公证与公司登记之间的制度衔接

关于公司登记中的法定公证,大陆法系的法国在其立法中规定,公司章程及其修改必须经过公证。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西班牙等也都有关于公司的法定公证之规定。而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意在促进投资,构建公司诚信制度,所以,在公司登记制度中镶嵌法定公证来弥补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的信用需求和市场安全缝隙是较佳途径,那么法定公证的范围和具体程序设计就应当结合当前市场发展和制度结构的实际予以确定。

(一)法定公证的范围

有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认为“制定公司章程、变更公司章程,公司的设立、注册,公司的转变、合并及公司财产整体转让,公司发起人认购股份或缴付股款,公司股份转让等民事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的认定应当进行公证”[14]。但是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公司法律制度的构成来看,不宜扩大法定公证的范围到公司章程之外的其他领域,而只需要规定公司章程的制定、变更作为法定公证的内容。具体分析学者提出的上述内容可以看到,公司的设立和登记注册、公司的转变、合并、公司发起人认购股份或交付股款都和公司章程有关联,需要将相关内容载入公司章程并登记于登记机关。至于公司财产的整体转让,虽然也涉及债权人的利益以及市场秩序,但是这样的转让行为需要股东大会的决议,法律也有具体的程序规范,不需要再经过法定公证来加以干预。对于公司股份的转让,《公司法》和《证券法》都有详细规定,限制颇多,不宜增加法定公证这道程序,否则会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造成不当干预,同时增加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另一方面,我国以往没有要求法定公证作为公司登记前置程序的传统,如今法定公证进入公司登记制度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先以公司登记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也就是公司章程作为法定公证事项,以后条件成熟再逐步扩大法定公证的范围比较符合实际。

(二)法定公证在公司法律制度中的接入

法定公证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证明程序,涉及到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范围,在公司法律制度中则关系到公司的设立以及公司信用的建设和市场交易的安全。我国一直以来注重登记机关通过审查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来保障公司信用,但是《公司法》修改后公司信用更多需要自身的培育和市场的促进,因此,公司章程的法定公证应当成为公司设立的一道重要信用保障。具体来说,公司法和公司登记制度应当对公司章程的法定公证做出规定。

1.公司法

鉴于我国目前的《公证法》已经为公司章程进入法定公证事项预留了制度空间,所以法定公证接入公司登记制度主要是需要《公司法》做出规定,为法定公证顺利进入公司法律制度尤其是公司登记制度开启大门。不过此次我国修改《公司法》只是集中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并未将公司章程作为法定公证事项加以规定,《公司法》修改后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目的就是降低公司设立的门槛,鼓励投资者向市场投资,以活跃经济。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初衷,一旦增加公司章程作为法定公证事项,势必增加投资者的成本,影响投资效率,所以立法机关没有将法定公证纳入公司法律制度中。但是公司资本制度的重大变革需要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加以支撑,目前国务院和国家工商总局正在起草相关法规和规章,以此重构公司信用结构。因应于此,法定公证事项要进入公司登记制度就必须借助公司登记制度的改革。

2.公司登记制度的路径选择

由于公司法的修改,国务院和国家工商总局对公司登记的相关法规、规章,如《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等进行了相应修改。这表明,公司登记制度进一步放松了登记管制,扩大了公司自治。按照这样改革的精神,“公司在设立的时候,投资者可以一分钱都不缴纳,只要在协议、章程里面,认可今后什么时候分批缴纳,……这种改革符合了公司法发展的重要趋势”[15]。但是此次公司登记制度的现有改革以及国务院和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法规、规章均并未涉及公司注册资本的安全保障,而公司章程自行规定认缴资本,应当有一个保障程序来替代原来的实缴资本制,以弥补登记机关退出这一领域的审查后留下的信赖真空。能够作为公司实缴资本制度之信用机制替代方案的就是法定公证,不过从目前公司登记制度的改革无法看到国务院以及国家工商总局运用法定公证的趋向。其实,《公司法》的修改已经为公司章程的法定公证留下了空间,但是此次公司登记制度改革并未做出安排,虽然是一种遗憾,但是从另一个视角却体现了国务院和工商机关转变过去积极立法的理念,退出部分私法领域。关于公司登记的法定公证事宜,希望未来改革整个商事登记制度时能够实现相关的制度安排。endprint

四、结语

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大大降低了设立公司的标准,同时也摒弃了过去依赖最低注册资本保障公司信用的传统思维,代之以公司自身信用为主导的公司信用结构。国家权力从公司登记制度有序退出的发展方向要求公司加强自身的信用意识培育和信用文化建设,以诚信维护市场安全。这是对公司内部的要求,除此以外,还需要公司外部的相关配套机制辅助公司信用的重构,其中之一便是法定公证制度。我国此次修法并未涉及公司登记的法定公证事项,而是集中于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和信息公示以及信用约束机制的构建。纵观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定公证往往作为公司登记的前置程序以维护民商事秩序和市场信用,我国正在进行公司法律制度尤其是公司登记制度的深度改革,将法定公证纳入公司信用体系的保障措施是重构公司信用的重要举措。目前公司登记制度的改革暂时无法实现法定公证与公司登记的制度接入,希望未来全面改革整个商事登记制度时能够实现这一措施。

参考文献:

[1]左燕芹.必须公证制度是构成国家法律信用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J].中国司法,2004,(5):57.

[2]汤维建.物权立法引入法定公证制度的七点理论根据(物权立法中应引入法定公证——“物权法与公证”座谈会专家发言摘要)[EB/OL].(2014-04-22)[2014-09-12].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8751.

[3]孙红梅.公证——一种预防性的法律证明制度[D].长春:吉林大学,2007:42.

[4]那淑伟.公证的公信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91.

[5]李全一.法定公证制度立法之基础考察:以法经济学为根据[J].中国公证,2009,(10):37-42.

[6]杨荣新.公证应成为物权登记的一项必要条件(物权立法中应引入法定公证——“物权法与公证”座谈会专家发言摘要)[EB/OL].(2014-04-22)[2014-09-12].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8751.

[7]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5-16.

[8]丁清波.公司章程公证在预防股权继承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公证,2009,(8):33.

[9]陈国耀,王道珍.股份公司章程公证初探[J].政治与法律,1990,(5):50.

[10]叶林.公司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9.

[11]陈曦.法定公证与民商事法律秩序的维护[J].科技经济市场,2006,(5):154.

[12]俞金香.公司设立中应当引入公证制度[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1.

[13]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EB/OL].(2014-08-23)[2014-09-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8/23/content_9038.htm.

[14]杨遂全.民商事登记改革与法定公证[J].法学研究,2006,(2):39.

《公证与律师制度资料》(11) 篇4

(二)★继承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我国《继承法》规定,对当事人继承死者遗产法律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公证机构办理继承公证提供的材料:

1、当事人身份证明

2、被继承人死亡证明

3、被继承人所留遗产的产权证明

4、有遗嘱的提交遗嘱原件

5、当事人与被继承人的关系证明

6、代位继承的提交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证明,代位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关系

7、放弃继承的应到公证机关发表放

弃声明或提交已经公证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

8、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公证机构办理继承公证审查的重点内容及注意的事项

1、审查核实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地点、死因及所留遗产的范围、种类和数量。

2、审查被继承人生前是否立有遗嘱。

3、审查当事人是否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

4、审查当事人是否属于代位继承人或转继承人。

5、审查当事人接受或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6、审查是否遗漏了合法继承人,避免因为疏忽损害他们的合法权利,甚至引起纠纷。★拒绝公证的几种情况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2、为争夺遗产而危害其他继承人的;

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赠与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赠与人赠与财产、受赠人接受赠与财产的行为,或赠与人与受赠人签订赠与合同行为的真实性

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办理赠与合同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赠与合同为实践合同,即当事人达成协议后,赠与人还应将赠与的财产交付给对方,合同才能生效。而在特殊情况下,赠与合同

为诺成合同,即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则从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时即具有法律效力。★委托合同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签订委托协议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依法予以证明的活动。★委托合同公证的特点:

一是委托合同的标的既可以是法律事务,也可以是非法律事务;二是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在委托权限内办理委托事务,它同委托人本人所进行 的行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三是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四是委托合同为诺成双务合同。★委托书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委托人的申请,对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依法予以证明的活动。★委托书公证特点: 一是它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只要委托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产生法律效力;

二是委托人签发的委托书则成为委托人取得对外处理事务的资格和权限的书面证明。★委托合同与委托书的区别:

委托委托合同仅仅是确定委托人与受托人内部权利义务的协议,而不能用于向第三方声明受托人代办事务的资格和权限。只有基于委托合同,由

委托人签发的委托

2、是用以表明委托关系和委托权限的对外文件。★办理委托公证审查的重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1、公证机构应首先审查委托人是否具有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

2、公证机构应审查当事人提交的委托书和委托合同原件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条款是否齐全、完整,以及委托人的意思表示是否自愿、真实。

委托书上的签名、印鉴必须是委托人当着公证员的面签名、盖章的。如果作为委托人的法人已事先在委托书上盖了章的,应向公证机构提供本单位的

印鉴和代表人的印章,以便核实委托书上印章的真实性。

3、公证机构应当审查当事人申办的委托事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依据法律规定,对于与公民人身有密切联系的法律行为,不得委托

他人代理。另外,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更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4、当事人提交的与委托事项相关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有效。

5、公证机构在办理涉外委托行为公证时,应特别注意管辖问题。如果委托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申办发往域外使用的委

托书公证,均应由我国公证机构办理。反之,居住在国外的公民或法人在域外委托我国国内的公民或法人代办法律事务,或者委托中国律师代为诉讼,其委托书应由委托人居住地的公证机构办理,我国公证机构不应办理。★声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从事的民事经济活动中的某个事件或问题表明其立场或主张的单方法律行为,两种形式书面和口头

★声明书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声明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声明人书面意思表示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意义:防止他人篡改、伪造冒名顶替声明人的声明,★办理声明书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1、声明是声明人主张权利、放弃权利或者承担某项特定义务的意思表示,因此在公证程序上,要求声明人必须亲自在公证员面前在声明书上签

名或盖章,而不得委托他人代办此项公证事务。

2、公证机构办理声明书公证,只依法证明声明人意思表示行为具有真实性,对声明书的内容一般不作调查,只要其内容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 的禁止性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德即可。★收养关系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公民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使本无亲子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拟制亲子

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当事人办理收养关系公证的手续: 收养人提交的资料或证明文件:

1、收养人户口簿和身份证

2、收养人所在的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的能力等情况证明

3、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4、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提交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生部门出具的收养人生育情况证明,收养非福利机构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

婴、儿童的还应提交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生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无子女情况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

5、收养继子女的,提交户口簿和身份证,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生父或生母结婚证明。送养人提交的资料或证明文件:

1、送养人户口簿和身份证(组织作为监护人的,提交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2、送养要征的其他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的,应提交同意的证明文件

3、社会福利机构作为送养人的还应提交弃婴、儿童进入福利机构的原始记录、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的报案证明或者孤儿的生父母的

死亡证明或者宣告死亡证明

4、监护人作为送养人的应提交实际承担监护责任证明,孤儿的生父母的死亡证明或者宣告死亡证明,或被收养人的生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并

对被收养人有严重危害的证明

5、生父母作为送养人的还应提交与当地计生部门签订的不违反计生规定的协议;有特殊困难,无能力抚养的应提交单位或村委会、居委会出具 的有特殊困难证明。因丧偶或配偶下落不明的应提交配偶死亡或下落不明的证明;子女被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收养的,应提交公安机关出具的或经

公证的有收养人有亲属关系的证明

6、被收养人是残疾儿童的,应提交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残疾证明

7、被收养人的身份证明和照片

收养关系三方当事人共同提交的材料:

1、各方共同签署的收养协议

2、已向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的应提交《收养登记证》 ★公证机构办理收养关系公证应审查的重点内容★(1)当事人各方的身份和行为能力;

(2)当事人各方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自愿;(3)审查收养的动机、目的和理由是否证当;

(4)收养人的经济状况、健康情况、道德品质和抚养能力;

(5)是否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收养条件,收养关系成立后是否对三方都有利;(6)当事人提交的有关证明材料是否齐备、真实、有效。★办理收养关系公证应注意的事项

(1)收养关系的三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公证机构申办公证,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2)收养关系当事人在收养登记前申办公证的,公证机构只能就各方当事人达成的收养关系协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公证证明。承办公证员

应告知当事人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因为这是收养关系成立的程序要件。

★涉外收养关系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外国人收养我国公民为子女的民事法律行为,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涉外收养关系公证须办理的手续

1、书面收养协议;

2、收养关系的当事人各方应当亲自到被收养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

3、收养关系的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还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地的具有办理涉外公证资格的公证机构办理收养公证。

★对临时来华收养子女,公证机构一般不予办理。有特殊情况的,由有关部门酌情处理。★财产分割协议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之间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夫妻财产约定协议

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夫妻双方订立的关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分配、产权归属等事宜的协议,以及关于夫妻婚前财产的

权利归属问题的协议、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公证机构办理财产分割协议公证,重点审查:

1、财产共有人的人数、身份证件和行为能力;

2、共有财产的性质、种类、坐落地点等基本情况;

3、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4、财产分割协议的条款是否明确、完备,内容是否真实、合法。然后,公证机构对于既真实又合法的财产分割协议,应当予以办证。★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夫妻双方订立的关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实行何种财产制度和所得财产的分配及

产权归属事宜的协议,以及夫妻或者未婚夫妻就各自婚前的财产权利的归属问题达成的协议,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应审查的重点内容:

1、当事人的身份和民事行为能力。夫妻双方约定财产时,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是关系夫妻双方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行

为。

2、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3、协议内容是否合法,条款是否完备,文字是否准确,以及当事人双方的签名、印鉴是否齐全等。

律师与公证制度 篇5

★律师执业机构的发展变化

199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深化律师工作改革方案,形成了“国资所”、“合作所”、“合伙所”以及以个人开业的所并存的格局。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

★设立条件

1、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将拟定名称报司法部审核,经

2、名称在全国范围内享有专用权。

2、有符合规定的律师。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有3名以上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能专职从事律师职业的律师。

3、资产达到十万元以上的规定数额。

★设立程序

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由拟建立的律师事务所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受理,并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准予设立或者不准予设立的书面决定。

申请人对不予颁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司法行政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律师事务所的变更和终止

律师事务所可以设立分所。设立分所,须经拟设立分所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核,并报原审核该律师事务所设立的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律师事务所的名称为:“本所名称加分所所在地的地名后加分所”,一处分所只准使用一个名称。律师事务所对其设立的分所的债务承担责任。

★律师事务所的任务

1、组织律师进行政治学习,保证律师工作的正确方向。

2、组织律师学习业务,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3、对本所律师执业活动进行监督。

★★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和工作制度

一般来说,我国的律师事务所实行主任负责和律师会议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

律师事务所设主任一人,根据需要可以设副主任。国资所的主任、副主任由组织任命,合作所、合伙所由律师会议选举产生。律师事务所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是律师事务所的法定代表人;

律师会议由全体专职律师组成,是律师事务所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形式,也是律师事务所的权力机构。也有的律师事务所由本所全体专职律师选举产生律师管理委员会,作为其权力机构。

★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制度主要有以下几项:

1、统一收案和收费制度

2、案件讨论制度

3、请示汇报制度

4、归档制度

5、工作总结制度

6、其他工作制度

七、合伙律师事务所

★合伙律师事务所,是指依法设立的由合伙律师依照合伙协议约定,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财产归合伙人所有,合伙律师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律师执业机构。

★★合伙律师事务所的特征:

1、性质上属于合伙组织,不具备法人资格。

2、合伙人有管理本所及其律师的权利和责任。

3、财产属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对利润可以分红。

4、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合伙人必须是依法取得专职律师执业证书,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担任合伙人之前三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以上的行业惩戒或行政处罚的律师。对合伙律师对事务所被吊销执业许可证负有主要责任的合伙人三年内也不得担任合伙人。合伙人应当在本所专职从事律师职业。非本所的专职律师不得成为本所合伙人。

合伙人可以根据合伙协议约定的条件和程序退出合伙。合伙协议没有约定提出退伙时间要求的,退伙人应当提前三个月通知其他合伙人。

★个人开业的律师事务所

个人开业的律师事务所不得聘用执业律师。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律师个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国资律师事务所原称国办律师事务所,是指该机构的人员编制属于国家事业编制,由国家核拨经费,选调人员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律师执业机构

★国资律师事务所特征

1、国资律师事务所是国家事业法人单位;

2、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国资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

国资律师事务所内部设立律师会议制度,由全体律师组成,民主管理律师事务所的重大事务。律师事务所主任应将律师事务所的重大事务提交律师会议讨论。

国资律师事务所主任由本所全体律师推选,报请设立该所的司法行政部门任命。国资律师事务所主任由本所具有3年以上执业经历的专职律师担任,是律师事务所的法定代

2、对设立该所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律师收费的原则

1、统一收费的原则。

2、公开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按标准收费的原则。

4、协商一致的原则。

5、律师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下列法律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民事、行政、国家赔偿代理案件和刑事辩护、代理案件及各类申诉案件。

6、风险代理收费。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禁止刑事案件、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代费。

律师收费的计算标准

1、按比例收费。

2、计时收费。

3、计件收费。

律师服务费的减免与缓收★

律师事务所对确有经济困难的委托人,可以减收或者缓收律师服务费。承办律师不得自行决定对委托人减收或者缓收律师服务费。

2、律师事务所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按照法律援助的有关规定,减收或者免收律师服务费:

1、因公受伤请求赔偿的(责任事故除外);

2、请求赡养、抚养、扶养而生活确有困难的;

3、请求劳动保险金、扶恤金、救济金的;

4、其他特殊情况无力承担律师服务费的。减免收费,应由律师事务所主任决定。

第十八章 律师工作管理

★律师协会的性质: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

律师协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法人,它的自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律师协会是律师的组织,律师协会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但它不隶属于司法行政机关;

其二,律师协会的领导机构由律师选举产生,向全体律师负责,而不是由主管部门任命,向主管机关负责;

其三,律师协会的章程由律师代表大会制定,对全体律师具有约束力;

其四,律师协会必须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对违纪的律师给予处分。

★律师协会的职责

1、制定行业规范和惩戒规则;

2、监督会员执行和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行业规范;

3、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

4、组织实习人员职前培训和实习,组织律师业务培训;

5、进行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教育、检查,对违法违规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实施行业惩戒;

6、总结、交流律师工作经验,对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7、组织会员开展对外交流;

8、调解律师执业活动中发生的纠纷;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律师、律师事务所与律师协会的关系

律师、律师事务所必须加入所在地的地方律师协会。加入地方律师协会的律师、律师事务所,同时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会员。

凡是执业律师,就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会员,也是当地律师协会的会员。

★律师协会的组织机构

1、会员代表大会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每三年举行一次。

2、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理事会是全国律师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对全国律师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3、秘书处与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

律师协会设秘书处,负责具体落实律师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各项决议、决定,承担律师协会的日常工作。

专门委员会是律师协会履行职责的专门工作机构。

专业委员会是律师协会进行理论研究和业务交流活动的专门机构。

★司法行政部门及其对律师的管理职责

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都设有专门机构对律师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1、司法部设律师公证工作指导管理司;

2、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设律师管理处;

3、地、市司法局(处)和县、区司法局设律师管理科。

4、这就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律师管理的顺利进行。

★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的管理

1、授予律师资格。

2、核发律师执业证书。

3、评审律师专业职称。

4、负责律师执业证的注册工作。

5、制订律师管理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6、对律师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罚。

7、组织、实施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

★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机构的管理

我国的律师机构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经国家司法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律师事务所;

二是经司法部批准外国律师事务所在我国设立的办事处。

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主要有:

1、核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

有权核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的部门是省级司法行政部门。

2、审批律师事务所的变更和解散。

律师事务所变更和解散时,应当报原批准设立的司法行政部门审批。

3、对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机构及其代表进行审批和监督、管理。

外国律师事务所申请设立驻华机构及其代表,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由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查,并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审核,4、对律师机构进行规范监督

★司法行政部门与律师协会的关系

律师与公证制度 篇6

公证与律师制度试题

课程代码:002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履行公证职能的组织模式是()

A.公证机构

C.律师

2.公证协会是公证行业的()

A.管理性组织

C.民间性组织

3.办理公证的有关档案材料()

A.该公证的利益相关人可以查阅和复制

B.持有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介绍信的律师可以查阅和复制

C.须经法定程序批准,方可查阅和复制

D.该公证的申请人所在单位可以查阅和复制

4.公证程序的最终环节是()

A.认证

C.审核 B.出证D.证明 B.自律性组织 D.行业性协会 B.公证人 D.法院

5.公证书复查程序适用于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

A.对公证书有异议的情况

C.认为公证书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 B.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情况 D.对公证人有意见的情况

6.公证机构作出的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证明()

A.完全等同于司法裁判文书

C.完全等同于法院文书 B.不完全等同于司法裁判文书 D.不完全等同于法院文书

7.下列关于我国公证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证员可以同时作为律师执业

C.国家公务员可以同时担任公证员

8.下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是()

A.房地产转让合同公证

C.未婚公证 B.死亡公证 D.签名、印鉴、日期属实公证 B.公证员可以兼职担任法学教授 D.公证员不得从事有报酬的其他职业

═════════════════════════════════════════════════════════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1页-

9.对于原来存在“事实婚姻”且先有子女,后来“婚姻”又解体的当事人,下列关于办理已婚状况公证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证机构不能为其办理结婚公证

B.公证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出具其子女的出生证明,证明当事人分别为其子女的生父和生母

C.公证机构可以为其办理“事实婚姻”公证

D.公证机构不能为其办理夫妻关系公证

10.对送回内地使用的发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件及文书的公证申请()

A.由香港律师予以办理并出具证书

B.由香港公证员予以办理并出具证书

C.由香港公证人予以办理并出具证书

D.由我国司法部考核后在香港律师中委托的公证人予以办理并出具证书

11.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举行的期限为()

A.1年一次

C.3年一次

12.侦查阶段,律师不可以()...

A.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

C.会见犯罪嫌疑人 B.了解涉嫌的罪名和有关案件情况 D.查阅案卷 B.2年一次D.4年一次

13.吴律师的下列行为中违反律师执业纪律的是()

A.加入当地的企业家协会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B.在当地晚报上发布介绍自己专业范围、所在律师事务所和联系方式的广告

C.私下向法官承诺支付介绍费

D.参加金融风险防范专题研讨会,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并向参会者派发了名片

14.张律师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件中,因故与原告赵某解除了委托关系,有独立请求权的李某作为第三方委托张律师

作他的诉讼代理人参加本案诉讼,张律师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不接受李某的委托

B.在征得赵某的同意后,可接受李某的委托

C.无须征得赵某的同意,可直接接受李某的委托

D.因法无明文规定,由张律师自行决定

15.合伙律师事务所解散,对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的正确分配方法为()

A.民主决定

C.按工作时间长短 B.按贡献大小 D.按合伙协议

16.赵律师因酒后驾车撞死一名妇女,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这种情况下()

A.赵的律师执业证书因此被吊销

B.赵的律师执业证书不能因此被吊销

C.赵的律师执业证书如被吊销,以后也不能再申请颁发

═════════════════════════════════════════════════════════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2页-

D.赵的律师执业证书如被吊销,五年后可以再申请颁发

17.法律援助制度产生后,经历的发展阶段依时间先后顺序可表示为()

A.慈善事业——个人权利——国家福利

C.国家福利——个人权利——慈善事业 B.个人权利——国家福利——慈善事业 D.国家福利——慈善事业——个人权利

18.《律师法》明确规定,我国律师协会的性质是()

A.机关法人

C.社团法人 B.事业法人 D.企业法人

19.依照《律师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律师性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律师是国家法律工作者

B.律师是社会法律工作者

C.律师是指依法获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门性的法律职业人员

D.律师是指已取得律师资格证书的人员

20.有权代理申请重新鉴定和提供其他新的证据属于()

A.一般代理

C.特别代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关于涉外公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证员不能在公证书的译文上签名

B.公证员应当在公证书的译文上签名

C.对涉外合同,如果双方协商同意以英文制作的,我公证机构也可以直接予以公证

D.对涉外合同,如果双方协商同意以英文制作的,我公证机构不可以直接予以公证

E.我国公证机构制作涉外公证文书,应当使用中文,根据需要和当事人的要求可以附外文译文

22.下列选项中可以接受当事人申请办理出生公证的机构是()

A.出生地的公证机构

C.住所地的公证机构

E.母亲住所地的公证机构

23.下列关于具有法律意义事实公证的陈述正确的有()

A.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必须是没有争议的B.公证机构对具有法律意义事实的公证主要包括证明法律事件和证明非争议性事实

C.公证机构承办法律事件公证既需要证明法律事件的真实性,又需要证明其合法性

D.法律事件公证主要包括公民的出生、死亡、失踪,以及灾害性事件等

E.亲属关系公证、学历公证、婚姻状况公证均属于非争议性事实公证

═════════════════════════════════════════════════════════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3页-B.普通代理D.转托代理 B.户口所在地的公证机构D.父母户口所在地公证机构

24.下列关于亲属关系公证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亲属关系公证书中的亲属之间的称谓,应当使用我国传统惯用的统一称谓

B.亲属关系公证书中的亲属之间的称谓,可以使用地方方言

C.当事人为了继承目的而申办亲属关系公证的,公证机构在制作公证书时应当将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关系人(已经死亡的除外)一一列明

D.当事人为了继承目的而申办亲属关系公证的,公证机构在制作公证书时应当将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关系人(无论是否已经死亡)一一列明

E.公证机构应该了解当事人的办证目的,以便根据文书使用国的要求制作公证文书

25.以诋毁其他公证机构、公证员或者支付回扣、佣金等不正当手段争揽公证业务的,情节严重的,公证机构可能

承担的行政责任有()

A.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B.处以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C.处以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

D.处以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

E.没收违法所得

26.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书,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A.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C.思想道德品质证明

E.申请书

27.律师事务所的主要任务有()

A.组织律师政治学习

C.组织律师交流工作经验 B.组织律师业务学习D.监督本所律师依法执业 B.律师资格证明D.申请人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实习鉴定材料

E.监督本所律师严格遵守执业纪律、职业道德

28.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必须是()

A.依法取得专职律师执业证书的律师

B.具有3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

C.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

D.担任合伙人之前3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以上的行业惩戒或行政处罚的律师

E.担任合伙人之前5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以上的行业惩戒或行政处罚的律师

29.律师风险代理收费制度包括()

A.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签订风险代理合同

B.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50%

C.约定双方应承担的风险责任、收费方式、收费数额或比例

D.收费数额或比例由双方协商

═════════════════════════════════════════════════════════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4页-

E.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30.律师在涉外诉讼中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

A.国家主权原则

C.外国人和中国人权利义务同等原则

E.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公证协会

32.认证

33.律师

34.法律咨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5.简述法律行为公证的出证条件。

36.简述公证机构的任务。

37.简述辩护律师的责任。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38.试论述法律援助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9小题10分,40、41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案例:居住于A市的李某有一子居住于B市,李某想在退休后能和儿子一家生活在同一城市,以便相互照顾。

现李某看中了B市的一套公开销售的商品房,欲购买并打算对该房屋的买卖合同进行公证。

问:(1)李某应向哪个城市的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2)李某可否委托其子代为办理该公证手续?

(3)李某应提供哪些证明材料?

40.案例:丁某出生于南京,大学毕业后在无锡工作了2年,户口在无锡,后从无锡移居美国多年,目前欲在美国

与他人结婚,需要提供未婚公证文件。

问:(1)丁某是否可以委托国内亲友代为办理该公证?

(2)丁某应该向哪里的公证机构申请办理该公证?

(3)丁某应提供哪些证明材料?

41.案例:2003年10月8日,某职业专科学校学生(生于1986年12月)沈某骑车去公园玩,至某小学附近时,迎面

驶来的一辆大货车的拖挂车厢将前方与其同向骑车上班的某公司业务员金某挂倒,金某当场昏迷过去,挂在她自行车前把上的钱包甩落在地,一捆人民币(计5000元)甩出包外。此时沈某正好骑到,便将这捆钞票和金某的═════════════════════════════════════════════════════════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5页-B.对等原则 D.国内法优先原则

钱包(包内还有5000元)拾起,一并装进自己的双肩书包内。此事被骑车经过的一名学生纪某看见,当纪某询问沈某为何把钱包放进自己袋内时,沈某谎称他与金某一道去银行取款回来,纪某未再追究。沈某在现场帮助交警将金某抬上汽车后离去,金某因伤重抢救无效死亡,沈某用2000元买书、吃喝,余款存入银行。后因公安机关追查万元巨款下落,沈某闻讯害怕受到处罚,便将8000元存折交某市交警队,并交代了事情经过,表示愿退赔2000元,接受处理。

问:(1)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如果你作为沈某的辩护律师,应从案中哪些情况为沈某辩护?

═════════════════════════════════════════════════════════

律师与公证制度 篇7

一、诚信与公证之间的关系

(一) 诚信是公证的基本

诚信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 千百年来, 诚实守信的人广为称颂。公证制度由于其独特的角色, 诚信对于它更为重要!诚信之于公证制度, 诚如土壤之于树木。没有诚信, 公证制度无法立足就像树木无法存活一样。公证制度首先形式上必须要严格, 严谨。而它能发挥其真正作用的灵魂还是诚信制度。脱离了诚信, 公证制度必然无法实施。只有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 公证制度才能够更好地实施, 公证机构才能够发挥公证行业的真正有效的作用。

(二) 公证是诚信的保障

公证制度之所以有生命力, 就在于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欺诈甚至犯罪的行为。在保障我们的利益,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方面, 公证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个合理有效的制度可以保障美德盛行, 公证制度正是保障诚信能够在人间常开美德之花的制度。上面所说, 诚信是土壤, 是公证制度得以实施的前提, 此时, 我们也可以说, 公证制度是茂盛的树木, 它坚实宽广的根须深深的握紧土壤, 使之不被暴雨洪水冲走。

二、公证法律制度对完善公证诚信制度的重要作用

(一) 公证制度完善推动诚信公证制度的建设

法律是善良人民的保护伞, 他保护着世间一切正义合法的利益。同样, 公证法律制度是诚信公证制度能够得以实行, 发展进步的前提和重要保障。能够保障公证诚信制度构建合理, 完善。在现代社会, 美德不具有对每个人的约束力。所以必须形成法律进行规范, 使违法者受到惩罚, 保护善良人民的合法权益, 才能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才能够使我们的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公证制度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用的合理, 便能够惩恶扬善, 维护公平正义;用的不合理, 就有可能使受害者雪上加霜, 使弱者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公证制度能否合理, 谁能保障?一两个善良人是无法提供这种保障的, 国家主席总理也做不到!只有法律能够对每个人形成约束, 并且具有效力!

(二) 法律强化公证诚信的效力

上文已经说明, 国家赋予公证机构公证的权力, 要想形成公证诚信制度还要依靠法律制度。众所周知, 法律具有效力, 且由国家保障实施。所以说法律效率具有不可抗拒性。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对公证过程中的公证效益进行保护。这样, 相关部门所出示的证明文书便具有效力, 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促进公证诚信制度的切实实施。

三、完善我国公证诚信制度的具体做法

(一) 健全合法的公证体系

公证的质量是诚信公证体系的灵魂。因此, 公证工作人员务必保证公证的质量, 注重诚信的体现且贯穿整个公证的过程始末。要健全合法的公证体系需要以下三个步骤:

1. 严格规范证据的收集

证据在公证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规范的证据收集能够使公证结果尽可能的公平, 提高公信力, 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严格规范证据的收集需要有统一明确的标准。俗话是,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只有标准明确统一, 才能够调动公证人员工作的热情, 使有用的证据有效的被收集。同时也能够保证证据本身的合法合理正确性。此外, 证据的合理有效收集, 对诚信公证制度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2. 规定严格的责任制度

只有规定了严格的责任制度, 公证人员在公证过程中才不会玩忽职守, 才不会收受贿赂, 才能够诚信的做出公证。这对于减小公证的风险, 保障公证的质量, 提高公证结果的公信力都有重要的意义。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严格的责任制度, 公证人员草率执法, 不仅仅伤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更有损社会公平正义, 诚信的风尚, 使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不可谓危害不大!

(二) 完善公证诚信的监督管理

公证诚信制度的实施需要我们国家多个部门, 各个机关单位齐心协力。而不是一个部门, 一个单位就能做好的。对诚信公证进行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诚信公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能够提高公证结果的公信力, 能够保障公证结果的公平公正。而完善对诚信公证的监督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执业行为规范

公证的工作人员要对诚信公证制度有详细的了解。要知道什么是可以受理的, 什么是不需要受理的。需要受理的在受理之后又该如何正规操作, 正当的程序是怎样的, 都需要烂熟于胸。要知道, 如果执业人员没有严格明确统一的行为规范, 那么他们的工作则必然具有随意性, 必然不能在合法的大前提下进行诚信公证工作。

2. 保证公证过程独立自主

既然要进行公证, 那么必然会牵扯到多方利益, 且利益链条很有可能盘根错节。所以, 公证的工作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干扰。一旦有外力外因介入到公证过程当中, 则必然会影响到公证的结果, 这对公证是极为不利的。所以, 要保证公证结果的合法公平, 就必须要保证公证的过程独立不受任何干扰。任何人, 任何单位组织都不得干涉公证机构的公证工作, 同时公证机构也必须严格遵守执业行为规范!

3. 加强公证人员职业道德培养

即使有完善的制度, 严格的执业规范, 工作人员依然有可能违法做出不公正的公证。这是人性使然所无法避免的。所以还应该把好最后一道关, 也就是加强公证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而且还要对公证人员加强监督审查, 将最后一关守牢守死!

4. 建立公证人员的工作档案

这一措施是对责任制度的贯彻。建立公证人员的工作档案, 使得有案可寻, 有理可据。使得公证人员不敢玩忽职守不敢随意妄为。同时, 对于工作记录优秀的人员要予以奖励, 促使更多的公证人员依法工作, 诚信公证!

(三) 完善诚信评价的机制

公证机构建立完善诚信评价的机制, 能够提高公证人员的责任感, 荣誉感。能够使他们自律自爱, 更好的工作。对于诚信公证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完善诚信评价机制分以下几个步骤。

1. 考核公证人员的工作业绩并评出等级, 奖励优秀, 鼓励后进。

促使公证人员更加认真, 负责且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个道理应用到公证机构同样适用。而且可以增强公证机构内部的积极性。

2. 树立部门内部的诚信意识, 使得部门中的每一个人以诚信为荣。

在部门内部需要加大诚信的宣传, 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清楚的知道诚信公证对于社会, 对于当事人的重要性!这样公证人员才能把当事人放在心上, 尽心尽力为人民工作。

(四) 提高公证人员的专业水平

公证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公证工作的进行, 对于公证诚信制度的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保障公证人员的专业水平符合要求呢?需要保证以下几步的实行:

1. 公证机构根据法律的要求, 招收合格的公证人员。

在这个过程中, 应该做到公正公开, 录取结果在网上公示, 避免无能者通过走后门而滥竽充数。

2. 公证机构对于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再教育, 并且保证公证人员能力合格, 符合标准。

3. 公证人员自身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不断学习, 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培养过硬的本领, 才能更好的参与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国良.论我国公证法律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 2010.

[2]段伟, 卢一汕.2007年以来的公证基础理论研究综述[J].东南司法评论, 2011 (10) .

健全制度 公证立信 篇8

关键词:公证;制度;诚信原则;规范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不可无信,信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优良品德,为人处事所必备。公证员讲究的信,最重要的是事实和法律。

由于我国公民对于公证更是了解甚少,于是老百姓办事力求简洁、省事和实在,与公证程序,公证条件发生了冲突。很多当事人是为了另一目的来办理公证的,如办理分房协议公证是为了到房管部门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当事人便为了公证书“迫不得已”来办理公证,当一听到需要各种证明材料就大为恼火。可他们不知道在此过程中,公证人员已为他们避免了将来可能出现的纠纷。那么,对于那些拒绝提供证据或恶意提供假证据的当事人,国家也没有一部法律来保障公证员调查取证的权利。

针对今天社会活动的复杂性,我们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从多领域、多渠道、多方面进行调整,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法律调整,更好的预防和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对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具有特殊的社会功效。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了这种预防性的法律手缎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由于法律行为复杂和频繁化,光靠一种事后的法律补救手段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社会问题了。然而这种事前调整的法律防预手段就必然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的发展及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安全问题给公证行业提供了拓展服务的机遇,为公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首先是网络发展带来了新的行为方式和经济方式,通俗的说,就是一个新的社会领域还没有人占领。所以公证行业在新的电子商务里是有机遇的,现在公证行业也正在朝着这个领域逐步的渗透,正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的拓展。我们要逐步地把现在个体的被动工作方式转变为一种主导的、主动的带有前瞻性的工作方式。

公证员是诚信的大使、操手,在其具体承办公证业务过程中要始终体现诚信,因为所有这些证明以及证明文件的产生,都应由公证员运用诚信的原则,加以解释或指导使用。需要通过建立收集证据,证据核查审批责任等制度完善公证质量保证体系。

一是要建立规范的证据收集制度。证据的收集是指受理各类公证时当事人应提供的基本证据的范围,由于主客观原因方面,不同的公证员在承办公证业务时,有可能在要求当事人提供材料方面会有所差别,但其结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明确具体的证据收集制度,是公证员取证的依据,约束了工作不负责任、出了差错推脱责任的公证员,是公证质量保证合法的基础环节。这就要求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拘束性与自由指定性相结合,既要有利于对公证员工作的随意性制约,又有利于调动公证员的积极性。

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核查制度。当事人提供了证据材料,能否成为办证的依据还有待于核对审查。只有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查对核实,才能作为办证的依据。首先要逐个审查材料的内容,包括文字的正确性准确性,重点审查材料与公证事项的联系程度,确定该材料是否必要。如法律行为公证中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行为的内容和形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最后要对全部材料进行系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审查他们是否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剔除与公证事项无关的材料,取得办证所需的主要材料。

三是要建立规范的审批制度。审批是公证办证程序的重要环节,负责公证业务审批的公证处主任副主任或公证处主任指派的公证员,如果不服气办证程序的监督责任,公证办证程序就没有内部监督机制。因此审批人的审批意见要具体明确,使审批不流于形式。审批人对重大复杂的公证事项还应当提交公证处处委会讨论,讨论意见应记录附卷。

四是要建立适当的公示制度。可以将文明服务、限时服务、职业道德、依法执业、便民服务、法律援助等制度公开,可采取办证程序上墙,设立公示栏,发放服务卡,定期设立义务咨询台,召开公证座谈会,创建公正网站等形式。这样公证程序就能为当事人所知晓,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公证、申办公证并积极参与监督以达到防止公证员滥用权力的目的。

完善广泛的社会化监督体系,应当从监督的频率、程序等方面完善相应的举措,使之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可以建立诚信级别评价体系。借鉴金融业信用等级审批办法,所有公证处不分大小体制运行模式,均以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进行诚信级别评审,凡没有违反规则可获极高诚信级别,相反则降低诚信级别等级,定期向社会公布。如设立诚信奖以表彰诚信的公证处公证员,而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业内反应强烈的公证处公证员应查实严办。 还可设立道德评审委员会,主要对公证员在一定时期内的品行操守进行评价,决定公证员违反职业道德后的惩戒措施,以道德评审委员会的名义向社会公开评审结果。进行公证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处理涉及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其他事项。结合诚信级别评价系统的评审对所有公证处和公证员建立诚信记录台账,并作为诚信等级的评判基础和惩戒的依据。

诚信始终是公证业最有价值意义的东西,是公证员执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不断健全制度,公证立信。

作者简介:

吴润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公证处,大学本科。

上一篇:浅谈渣土车监管如何根治超载下一篇:初二优秀作文:把握人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