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2024-10-25

框架结构文献综述(通用8篇)

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篇1

我国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综述

姓名:陈明远

学号:2013105101 专业:土木工程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框架结构结构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结构相比框架结构有很大的优越性,框架结构有着很多优点: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框架结构体系是土木工程领域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框架结构,双向板,梁,柱,折减系数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而对于建筑评估要从它的使用性,耐久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而现在运用最多的要数框架结构。因为框架结构有着很多优点: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与其他结构相比框架结构有很大的优越性,如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文献[1]认为,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方案设计,二是结构分析,三是构件设计,四是绘施工图。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计算阶段,在现代,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这一工作,常采用PKPM建模计算。但是,结构的计算并不能代替结构的设计。文献[2]中认为: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合理组织与综合解决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2.关于框架结构设计文献回顾

2.1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横梁与柱子连接而成.梁柱连接处(称为节点)一般为刚性连接,有时为便于施工和其他构造要求,也可以将部分节点做成铰接或者半铰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必要时也可以设计成铰支座.框架结构可以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现浇装配式.文献[3]中提到:框架结构的布置灵活,容易满足建筑功能和生产工艺的多种要求.同时,经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但是,框架结构承受水平力(如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较小.当层数较多或水平力较大时,水平位移较大,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变形过大而引起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的破坏.因此,为了满足承载力和侧向刚度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较大,既耗费建筑材料,又减少使用面积.这就使框架结构的建筑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框架结构一般用于多层建筑和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的高层建筑(比如,层数为10层或高度为30米以下)。

2.2框架结构的布置

结构平面形状和里面体型宜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均匀对称,减少结构产生扭转的可能性,控制结构高宽比,以减少水平荷载下的侧移,尽量统一柱网及层高,以减少构件种类规格,简化设计及施工。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的灵活,文献[4]中将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横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由于横向框架数往往较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强房屋的横向刚度.同时,主梁沿横向布置还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净空较小,且不利于布置纵向管道。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以框架纵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框架纵梁承担.由于横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设备管线的穿行,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空.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同时进深尺度受到预制板长度的限制。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是沿纵横两个方向上均布置有框架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纵,横向框架梁共同承担.它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

2.3双向板的截面设计构造及配筋

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双向板,由于在两个方向受到支撑构件的变形约束,整块板内存在穹顶作用,使板内的弯矩大大减小。文献[5]中提到为了利用这一有利的因素,规范允许对四边与梁整结板,起弯矩的设计值根据一定的条件进行折减。双向板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双向板按照弹性理论方法设计时,所求得的跨中正弯矩钢筋数量是指板的中央处的数量,靠近板的两边,其数量可以逐渐减小。考虑到施工方面,将板的两个边方向上各分为3个板带。两个方向的边缘板带宽度均为短边长度的1/4,其余则为中间板带。在中间板带上,按跨中最大正弯矩求得的单位板宽内的钢筋数量均匀布置;而在边缘板带上,按中间板带单位板宽内的钢筋数量一半均匀布置。

2.4框架梁和柱的电算结果的人工调整

框架梁配筋的人工调整,其目的是解决梁的裂缝宽度超限和“强剪弱弯”问题。文献[5]中提到当裂缝宽度超限时,首先应考虑将大直径的钢筋改用小直径的钢筋验算,如裂缝宽度仍然超限,就应增大梁的配筋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或加大梁的截面尺寸,调整至满足规范的要求。为了保证“强剪弱弯”,可进行以下几项调整:一是适当增大梁端截面;二是适当增大梁端箍筋直径,加密箍筋间距;三是梁端负弯矩钢筋不放大,梁跨中受拉钢筋适当放大1.1~1.2倍;四是按构造要求对跨度>7m的框架梁增加弯起钢筋。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概念设计的原则有:1.结构抗震设计和构造措施应该按抗震等级划分;2.抗震结构宜有多道抗震防线,并合理设计各道防震线的防震性能;3.框架结构平面和立面形状要规正,避免过大的外伸和内收,结构竖向刚度和强度尽量要均匀,防止变形集中;4.框架结构设计要做到“强柱弱梁”,使结构整体延性增强,提高变形和耗能能力;5.框架结构节点强度一定要比构件强度强,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节点有很好的约束和连接作用;6.提高框架结构的梁、柱设计应做到“强剪弱弯”,构件延性,减少脆性破坏发生的可能性。在地震力作用下,框架柱尤其是角柱和大开间、大进深的边柱,一般均处于双向偏

心受压状态,而电算程序是按两个方向分别为单向偏心受压的平面框架计算配筋。因此,文献[6]中认为框架柱配筋应进行如下调整:一是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也可对两个方向均进行计算后取较大值方向的配筋,并采用对称配筋;二是控制柱单边方向钢筋的最少根数。三是选择井字形或菱形的框架柱箍筋形式,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四是由于多层框架电算一般不考虑温度应力和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当多层框架水平尺寸较大以及地基为软弱土层或地基土层不均匀时,可适当再稍放大框架柱的配筋。

2.5周期折减系数的取用

进行框架结构的周期和刚度计算时。往往忽略框架填充墙的影响。但实际情况中填充墙(砖砌体)在早期弹性工作阶段参与工作的能力是较大的。使结构实际的刚度大于计算刚度,实际的周期小于计算周期,地震作用计算偏小。结构设计偏于不安全。文献[12]中认为为了避免较大误差,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计算周期应该进行折减。一般情况.周期折减系数的取值: 当填充墙为砌体时,取0.6~0.7;为轻质砌块或砌体填充墙较少时,取0.7~0.8;当填充墙为轻质墙体板材时,取0.9;无填充墙的纯框架取1.0。可以看出,填充墙的刚度越小对框架的周期影响越小,吸收地震作用的能力也越弱。

3.结语

由于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大、平面布局灵活多样的特点,满足了人们不断追求使用个性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框架结构(住宅、公共建筑)将会得到较大发展。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人应首先判断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对所有计算结果认真分析、判断,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综上所述,对于我来说,还要多了解一些结构细部构造等设计.通过查看规范,杂志等文献资料,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4

参考文献

[1] 王光友.浅谈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几点经验[D].安徽:滁州市建筑勘察设计院,2003.[2] 蓝宗建,朱万福.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二版 [3] 赵国藩.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7] [4] 陈仁朝.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问题初探[J].建筑技术与应用,2/2004.41-42.[5] 常卫东,陈义闯.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纵向裂缝的分析和处理[J].山西建筑, 2006年 32卷 8期;118-119.[6] 叶劲彤 叶靖.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探讨:;建筑结构 2002,32(10)[7] 陈翠荣.框架结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 第33卷第4期2007/2

[8] 王崇山,刁延军.浅谈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D].安徽: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2003.[9]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10] 孙海涛,张芳,杨龙婴.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心得[D].新疆: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规划建筑分公司,2006.[11] Mita A and Yokoi I(2001).Fiber Bragg Grating Accelerometer for Building and Civil Infrastructure[C].Proc.of the SPIE Vo1. 4330.Sma rt Systems for Bridges,Structures,and Highways,PP.479-486.

[13] 朱伯龙,张琨联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186-210.[14] 沈蒲生等.混凝土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3-157 [15]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篇2

关键词:公司治理,治理结构,管理结构

1 公司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

公司治理结构的最初建立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形成的, 它始于1600年、1602年英国和荷兰的特许贸易公司。当时的这些特许公司已具有现代公司的模糊特征——资本形成公司资本, 人人均可取得公司的资本股票, 投资者可在交易所自由买卖股票,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人员经营制度。在这些特许贸易公司中, 因众多股东无法介入公司的经营, 故形成了股票所有权与管理公司控制权的分离, 而因此产生“治理问题”, 即如何建立一套使经营者对股东负责任的机制, 如何确保公司经营者的行动准确地反映股东的期望[1]。

早期的特许贸易公司所确立的公司治理结构, 对日后公司治理结构的构架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在当时并未能够很好地解决特许贸易公司的治理问题, 因为这种公司中并无行使股东权的机关——股东大会, 即使少数公司中设有类似于股东大会的机构, 也没有选举董事的权力。二十世纪初, 随着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 公司业务的日益复杂, 一方面, 股东缺乏参与公司决策的积极性和经营技能;另一方面, 董事会需要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及时做出决策的必要权限, 各国立法相应地缩减股东大会的职权, 扩大董事会的权力。以“股东本位”为基本理念的“股东大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开始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变。但当时的“董事会中心主义”并没有脱离资本逻辑, 只不过更适合大规模的、股份分散化的、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高度分离的现代公司的需求。

2 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

公司治理结构这个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 相应的英文单词是:“Corporate Governance”。西方有学者认为, 公司治理就是委托董事, 使之具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公司业务的一种制度, 它是以责任为基础的。1985年, 英国《公司法》把公司治理描述为由董事会、股东和审计员三方构成的制度。1998年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DECD) 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中指出:公司治理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 应明确规定公司各个参与者责任和权利的分配, 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清楚地说明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它还提供一种结构, 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 也提供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经营的手段[2]。然而, 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关于什么是公司治理并没有统一的解释, 根据一些研究者的统计, 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多达20多种。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将给出的定义归纳起来, 分为以下几类。

2.1 制度安排学说

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柯林·梅耶尔把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为:“公司赖以代表的服务于它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人员激励计划的一切东西……公司治理的需求随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产生[3]”。

斯坦福大学教授钱颖一则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 用于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 (股东和贷款人) 、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 并从这种联盟中获得经济利益[4]。

根据契约理论, 李维安认为,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 涉及指挥、控制、激励等方面的内容。换言之, 就是借以处理 (治理) 企业各种契约的制度[5]。

中国经济学者胡汝银在他的《中国需要公司管治革命》一文中写道, 公司管治 (即公司治理结构) 是董事和高级经理人员为了股东、职员、顾客、供应商及提供间接融资的金融机构的利益而管理和控制公司的一种制度和方法[6]。

2.2 组织结构学说

吴敬琏认为, 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 (股东) 、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其中, 股东及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高级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关系, 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 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1]。

贾和亭等提出, 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各种机构相互之间既有分工, 又有衔接, 还相互制衡, 不是简单的上下级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旨在于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督机构之间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 使之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保证公司有效地运作[7]。

王峻岩认为, 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 是科学管理的一种模式。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根据权力分工和效率优先的原则, 在企业内部实行两权分离、三足鼎立的格局, 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所有者、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建立起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权责明确、互相配合的机制,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公司内部组织结构, 有效行使其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权利[8]。

2.3 控制决策学说

奥利弗·哈特 (Olive Hart) 在英国《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到:“治理结构被看作一个决策机制, 而这些决策在初始合约中没有明确设定。更确切地说, 治理结构分配公司非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 即资产使用权如果在初始合约中没有详细设定的话, 治理结构将决定其将如何使用[9]”。

张维迎指出, 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 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 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 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 如何控制, 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的这样一些问题。因此, 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所有权安排几乎是同一个意思, 或者更准确地讲, 公司治理结构只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 企业所有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抽象概括[10]。

荣兆梓认为,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涉及公司管理上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是一个建构于企业组织顶层的、包括表示法人意思和执行法人业务的各种机构在内的复杂而完整的机构体系, 它是传统企业中从事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全套职能的单个资本家的替代物, 是公司法人这个法律塑造的“灵魂”赖以依附的机构实体[11]。

2.4 相互作用学说

科克伦 (Philip L Cochran) 和沃特克 (Steven L Wartick) 从公司治理所包含的问题和内容入手, 指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公司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害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的核心是: (1) 谁实际从公司决策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益? (2) 谁又应该从公司决策或高层管理阶级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不一致时, 一个公司的治理问题就会出现。他们认为理解公司治理包含的问题, 是回答公司治理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一种方式[9]。

公司治理结构有多种定义, 多种内涵, 前文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治理结构的不同表述。吸取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的成果, 结合我国实践, 概括起来说, 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的基础上, 企业内外部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制衡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及市场机制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来说, 公司治理结构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契约关系, 又是一种权利的制衡机制。

3 国外研究动态

威廉姆森 (1975) 曾提出了“治理结构” (governance structure) 概念, 这与公司治理的概念已相当接近。而最早出现“公司治理”概念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关经济学和法学的文献中。如果从思想渊源上看, 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 他在《国富论》一书中指出, “股份公司中的经理人员, 使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的钱财, 不可能期望他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的警觉性去管理企业, 因此, 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费的事总是会流行”。这实际上已触及到了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 即代理问题, 这源于经理人员与投资者之间潜在利益的不一致性。

伴随着开放型公司的不断涌现, 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日益明显, 代理问题至今已相当突出。法玛和詹森 (1983) 比较分析了开放型公司和封闭型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的分离程度, 并概括出开放型公司需要使决策管理和决策控制相分离的原因主要有: (1) 专业知识的作用; (2) 分散的剩余索取权的作用; (3) 董事会和决策科层制的作用[12]。

特里克 (Tricker) 认为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质是一种说明责任, 而董事会的责任是确保公司有效治理, 其智力公司的活动包括指导、参与关键行政决策、监督、说明责任等四项主要活动[13]。

哈特 (Hart) 提出, 只要存在以下两个条件, 公司治理问题就必然在一个组织中产生。第一个是代理问题;第二个是交易费用之大使代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契约解决。标准的委托代理模型是假定签订一份完全契约是没有费用的, 然而, 实际签订契约的费用很大。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所有当事人不能签订完全的契约, 而只能签订不完全的契约。而在契约签订不完全的情况下, 公司治理结构确实有它的作用[9]。

青木昌彦 (1995) 认为内部人控制是转轨国家公司治理所固有的一种潜在的可能, 是从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中演化而来的。而对内部人控制进行控制, 需要建立起对企业的外部监控机制。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 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 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14]。

玛格丽特·M·布莱尔指出, 企业的性质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的组织, 强调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要力图使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两方面的回报最大化。公司的所有者不只是股东, 还包括职工等利益相关者, 强调职工与股东对于企业的共同所有权。董事会不仅是股东的代表, 应该是所有投资于企业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代表, 董事会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认为要使职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 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行职工所有制, 即通过职工持股计划等实现职工所有权[15]。

由于各国经济制度、历史渊源、市场环境及其他条件的不同, 公司治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莫兰德 (1995) 区分了公司体制的两种主要类型:市场导向型体制和网络导向型体制。前者是外部市场在公司治理中起到主要作用, 其典型存在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 如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后者公司股权集中, 集团成员起重要作用, 这在日本和欧洲大陆许多国家占有优势。

查克汉姆 (1994) 研究表明, 家庭拥有的股份所有权在美国占很大优势, 在日本则是金融机构等大股东起主要作用。莫克等人 (1988) 提出的证据说明:当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股份所有权比例在0~5%之间时, 企业盈利能力开始上升;当该比例上升至25%时, 盈利能力开始下降;当该比例超过25%时, 盈利能力又开始上升, 尽管其速度很慢[16]。

由此看来, 西方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对公司治理理论框架的研究, 目前更多经济学家则把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公司控制对市场、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上。

4 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学者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在1994年以后, 在确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之后, 张维迎认为, 最优公司治理结构应当依存于控制权结构, 即控制权应当与自然状态相关, 不同状态下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17]。

林毅夫提出: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以及具体的对于控制权的监督机制比较来看, 任何一种现有的公司内部治理模式都不能无条件地应用于所有的公司经营环境中, 也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监督机制可单独起作用。一般说来,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方式, 因经济中技术条件、规模经济和法律框架的差别而不同[18]。

吴敬琏则认为:各国公司制度既有共同规范, 又因各国市场经济环境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各有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上, 一个好公司的治理结构需要具备以下性质:第一, 所有权与控制权在企业主与经理人员之间适度分离, 以便公司领导人有充分的自主权以实现有效率的管理;第二, 企业领导人应当充分了解股东、职工和社会公众对公司的期望, 并有充分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这种期望;第三, 公司的股东, 特别是大股东应当掌握关于公司运作的充分信息, 以便判断他们的愿望能否得以实现, 同时拥有充分的权力和手段, 能在经理人员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时采取果断的行动进行干预[19]。

范福春从产权改革入手, 指出:理想状态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应是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 公司股东与经营者责权明确、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种状态的具体体现就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在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各展其能[20]。

杨瑞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主要作用。认为产权是订立企业契约的前提。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是产权内涵的逻辑延伸。企业的团队特征表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同时提出国有企业要摆脱“股东至上”的逻辑, 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 使国有企业由原有的“单边治理”过渡到“共同治理”。一个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在于责权利统一基础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21]。

何玉长强调产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认为必须区分和落实股东会的出资者所有权、董事会的法人财产权、经理人的法人代理权和监事会的出资者监督权[22]。

卢昌崇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对政府管制的替代。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弊端使国有股过分集中, 导致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干预, 因此, 国有企业改革要降低国有股的比重[23]。

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文献综述

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具体包括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和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权属上的所属关系。数量上的对比关系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一般用各类土地面积(如农用地、建设用地等)占区域范围内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组成表示;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一般用各类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特征来描述;权属上的所属关系为权属结构,一般用各类用地面积(如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权属不清的土地等)占区域内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二、国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19世纪初期,国外开始科学地研究土地利用问题。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中,提出了城郊土地利用同心圆模式,即按级差地租分圈层确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布局,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后,同样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韦伯又提出工厂用地选址理论。1865年,美国人马什出版了著名的《人与自然》,科学地总结了土地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898年,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白兰士提出人口、土地和事实三大纲。国外关于土地资源配置与利用转换的学术研究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那时象征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工业革命开始,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对土地需求增加,土地利用区位、占有、方式、配置结构等问题大量出现。围绕此类问题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韦伯、克里斯特勒等。总之,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

对于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是进入20世纪才开始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趋向复杂化。为了查明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特点、问题及开发利用方向,世界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调查、分类、评价、区划、规划等一系列工作先后开展起来。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得到重视的。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城市化、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的机理研究;(2)湿地、废弃地及居住地等特殊地段的土地配置研究;(3)农作物、林业、水产养殖、交通运输等用地的优化配置研究;(4)土地使用政策及其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的作用研究等。其中,Dickey等在1974年首次提出土地利用规划是多目标的概念。Charnes、Killen等将线性规划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Barber用多目标规划法解决居住可达性最大和能源消耗最小两个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问题。Bam—mi等探讨了多目标规划法在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的应用。Cheung和Auger对线性规划应用于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进行了研究。Sharifi等应用作物生长模式和线性规划模型以及GIS工具构建了农场土地配置的决策支持系统。Huizing等将混合多目标整数规划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由此可见,国外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具有范围广泛、注重深度探讨、技术手段先进等特点。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对区域土地利用的整体性、层次性以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动因机制研究,尚显不足M。

国外学者对城市可持续指标(Sustainable

Indicator)做了许多探索。沃尔特(Walter)从资源的角度,恰林基(Tjallingii)从环境的角度,托曼(Toman)从经济学的角度分别探索了不同背景下城市资源集约利用的标准及其评价方法。其中,比较典型和全面的为皮尔思(Pearce)的城市发展阶段环境对策模型。城市发展阶段环境对策模型,主要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起飞、膨胀、顶峰、下降、低谷)所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的过量及粗放使用、水资源的过量消耗、交通堵塞等),采取相对适宜策略,加强土地规划控制等。荷兰专家则在规划设计中进行了细致的成本效益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等,以便更大程度上保证土地整理的最佳和后续效益。

三、国内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是开展土地利用与评价研究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地理文献《禹贡》就对我国东西南北各地区的土地类别及其利用差异有所阐述。在整个封建时代,诸多地方志及有关农业地文献中都包括有土地利用的记述和评论。

近现代,由于城市土地利用学与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城市规划学、房地产经济学等学科存在较多的交叉,从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学者也有着各种不同的专业背景。建筑规划学方面,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德华、齐康等,他们在规划、建筑学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严格参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善于工程技术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分析,并注重进行多要素分析和多方案比较;经济学方面,主要代表人物有周诚、张德粹、刘书楷等,他们以城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发挥经济数学基础的优势,擅长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生态学方面,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世骏、王如松等,生态城市理论将城市作为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从物质能量流、生态协调系数、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国内学者大多从土地利用结构的现状、动态变化、区域差异、社会驱动力等方面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研究。傅小锋等(1997)利用航片、城市平面图及城市用地调查等资料,分析了苏锡常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和结构变化特点,发现苏南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征;张建春等(2001)利用马鞍山市1983、1996、2010年三年的土地详查、土地现状和土地规划数据,分析了马鞍山市1983~1996年以及1997~2010规划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刘桃菊等(2003)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鄱阳湖区11个县的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各县土地利用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并分析了这些差异受哪些因素影响;闫宝华等(2007)采用RS和GIS等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近郊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获得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趋势及转移矩阵;袁静沛等(2010)采用基于影像图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分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得出了该校区各地类占地面积及土地利用指标。

国内学者还有以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为立足点来调整和指导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谭永忠等(2003)根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浙江省及各地市、杭州市所属的5个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可以用来反映一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严志强等(2008)通过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计算,分析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为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朱晓熠等(2010)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角度入手,分析1996~2004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规律。

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和状况的因素很多,其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复杂多变,所以划分土地利用结构等级没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原则和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已有的研究方法人为定性的因素居多,土地利用评价过多地依赖于人为分等定级,使得等级之间缺乏过渡,导致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对此,武建军等(2002)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等级的模糊划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张建松等(2008)就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内涵、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等基本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朱瑜罄等(2010)在阐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聊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体系,运用模糊变换原理与最大隶属度原则来分析和评价模糊系统的方法,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以上便是国内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总的来说,土地利用结构理论的研究是逐步走向成熟的。

参考文献:

[1]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4,9

[2]陈其春,吕成文.含山县土地利用优化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28(2):222-225

[3]马耘秀.太原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与预测:[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农业大学,2005

[4]倪绍祥,刘彦随.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可持续利用.农村生态环境,1999,(2)8-12

[5]张俊军,许学强,魏清泉.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business.sohu.com/23/51/article212735123.sht-ml.2003

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篇4

题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理论综述

张晨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2010级世界经济研究生)

学号:20100210018

一、文章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始于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研究,目前,在世界金融危机蔓延之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缺乏动态性研究,优化升级基准与指标体系不相匹配等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现状与方法进行回顾、整理、归纳、分析。以期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维持经济持续增长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归纳以后,我们认为进行基础理论再研究,开展优化升级,进行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和培育支持体系研究,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二、研究背景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根据产业结构的特征,结合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优化升级出最佳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战略行为。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都纷纷提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各自的龙头产业。尤其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之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研究课题,很有必要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回顾,查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从而促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进一步研究。

三、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发展回顾

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在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Walt Whit man Bristow ,1916 — 2003)曾经出版过《经济成长的阶段》。他通过研究各国经济发展效率之中存在的差异,发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某种行业部门,在每个阶段,甚至在一个比较成熟并继续成长的发展阶段中,都存在一些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结构发展的部门,并称这些部门为行业领头羊,从而描绘出经济成长阶段的依次更替与部门依次变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罗斯托同时认为,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这些在产业部门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业迅速扩大的结果。

(二)美国人赫希曼(A.O.Hir schman)是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也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资源的稀缺性,企业家缺乏和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等原因,从而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本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重点发展一部分拳头品牌产业,并以此逐步扩大其他产业结构的投资,带动其他产 业的发展。

(三)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在对发达国家与政府的各个经济成长阶段进行研究时,发现产业结构的存在,并对产业结构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优化

升级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实质上是一种总结。

(四)上世纪50年代,日本为实现赶超战略梦想,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编撰了《产业结构论》一书,首次对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升级进行了研究,明确提出了二个基准条件“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和基准”。日本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在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劳动内容基准与环境基准,环境基准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进程中,要防止布局过密而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口过于密集而影响社会发展,在不影响环境与社会的同时让拳头产业优先发展。

(五)结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的形成是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准的提出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更具有应用性和可操作性。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实践证明了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也就成为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

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回顾

我国学者结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目前国内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上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优化升级实证研究

我国10多年有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较为重视实证研究,反映在文献方面,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后,针对具体的省、市、县级层面的研究。

(二)优化升级基准研究

专家学者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准研究已比较成熟,如已经归纳出需求收入弹性、生产率、关联度、增长率、扩散效应和生产率上升率等基准以及日本的环境、劳动内容基准,形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典基准体系。

(三)优化升级指标体系研究

优化升级基准确立以后,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确立的基准,并进行定性方面的分析,优化升级出本地的产业结构,但定性分析的主观性太强,优化升级结果的准确率不高,缺乏说服力。

(四)优化升级评价方法研究

鉴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在产业结构按规律演进和协调化过程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市场化实现过程,因此,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应当把系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一过程中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

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运用产业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若干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做了大量的论证,为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从国家角度转向基层做了开拓性工作。可以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具体的创新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创新

第一,采用系统理论的研究思路,设计了将多种理论有机结合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种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思路。

第二,将系统原理和生产力经济理论的有关原理有机结合,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

程就是产业系统功能不断强化的过程,并由此构造了在一定环境中运行的产业系统的优化原则使产业系统功能的描述建立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

第三,将平衡增长理论和非平衡增长理论有机结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既考虑到产业系统的协调性,又顾及到产业系统关联效应的差异性,将灰色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有机结合,采用灰关联方法,提出依照子系统对系统总体贡献的大小,以及子系统之间关联效应的强弱,对产业部门进行综合排序,形成产业发展的优势序列。

第四,综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效果,运用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设计了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不足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升级基准指标体系存在理想化。

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缺乏有针对的动态性。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据缺乏连续性。

博弈论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篇5

1、虞斐.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原因[J].时代金融(上旬).2010(11):43-45.(6篇参考文献)

陈文斌,钱苹一.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影响因素研究---采自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证据.中国会计评论2007.3(2):343-354.曾芒,叶红雨.我国A股IPO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实证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1(4):11-14.朱武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决策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8,4月号:49-53.2、黄晓磊.IPO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09(6):22-24.(5篇参考文献)

黄玉启.IPO抑价理论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06(3):196-203.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金融研究.2006(8):1-12.3、谢宏标,李家伟.博弈论在IPO市场上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4):128-130.(4篇参考文献)

刘江会.我国承销商声誉与IPO定价偏低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04):47-50.陈海明,李冬.我国投资银行声誉假说的实证研究.华南金融研究.2003(05):33-46.4、李喆.基于行为金融的IPO抑价分析.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57页(21篇参考文献)

刘煜辉,熊鹏.股权分置、政府管制与中国IPO抑价.经济研究.2005(5):55-59.5、王鸿.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J].现代商业.2008(35):85-87.(5篇参考文献)邦雪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治理.企业技术开发.2005(10):99-102.6、周静.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博弈分析.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8,12.59页.(69篇参考文献)李广存,陈海明.中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商业研究.2004(16):35-39.

顾昱,郑淑华,刘嘉炜.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2):52-56.

张新杨.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的动态分析.商业时代.2008(26):22-26.

崔涛,李昆,武婷婷.中小板块与主板IPO抑价度和短期走势比较.现代商业.2008(4):49-53.

7、江永众.我国A股市场IPO长期收益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8,11.73页(45篇参考文献)宋逢明,梁洪昀.发行市盈率放开后的A股市场初始回报率研究.金融研究.2001(2):94-100.刘力,李文德.中国股票市场股票首次发行长期绩效研究.经济科学.2003(6):33-44.8、罗曦.IPO抑价----一个行为金融学视角.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7,11.67页.(41篇参考文献)

9、李攀艺, 蒲勇健.基于博弈论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软科学.2007.21(2):138-141.(18篇参考文献)

10、贺薇.我国IPO定价机制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7.11.01.67页.(20篇参考文献)

于栋.股票1PO理论研究新进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4):36-41.11、黄春铃.证券监管和承销商声誉:基于中国IPO市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03.155页.(157篇参考文献)

谢建国,唐建平.中国股票上市发行监管制度变迁.世界经济.2005(2):45-49.12、徐宝林.赴美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的博弈论模型研究[J].特区经济.2006(4):62-64.(4篇参考文献)

13、毛立军.我国新股发行机制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12.01.137页.(86篇参考文献)

毛立军,李一智.我国IP0定价、抑价及长期表现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75-380.毛立军,李一智.新股公开发行定价方式的探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31-336.14、沈志军.对我国IPO机制的博弈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5):42-44.6篇参考文献)

韩德忠,陈静.中国IPO定价偏低的实证研究.统计研.2001(4):29-35.区域经济学 究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篇6

浅析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 的影响

姓名:关雪飞 学号:124981063 专业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摘要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国内企业众多,但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影响的一种体现,对企业管理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它影响着企业绩效管理的制定,员工情绪以及员工工作态度的考量。本文通过简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影响来阐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告知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成长的基础。关键字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管理者 1 企业文化及其研究 1.1概念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

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这样写到:“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Edgar.H.Schein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给定的组织在其应对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发现和发展的,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正确地认识、思考和感觉上述问题的基本假定”。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企业文化再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的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

汪凤桂(2009)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王德胜、辛杰(2009)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契合度。陈光(2010)《陈光.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八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3.5年,造成我们企业寿命如此之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3 企业文化对绩效影响的研究

朱瑜等人(2007)以19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官僚型文化对结构资本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正面影响,而关系资本仅受到支持型文化影响。

Niki Hynes(2009)用新的复杂关系建模方法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定位与企业绩效,这种复杂的生化模型作为管理结构建模的替代方法,可将其纳入到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中。

刘志雄、张其仔(2009)从公司层面、员工层面、社会层面界定文化强度,发现企业文化对公司盈利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与文化弱势企业相比,文化强势企业通常拥有较高资产回报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指标与公司盈利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朱兵等人(2010)选择江苏、安徽、浙江三省182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影响,也不通过利用式学习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支持型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还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同时还通过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间接影响;组织学习包含的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直接影响。4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梅强,孙旭雅(2010)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前人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指导下,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路径,提出了凭借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相应对策,即:(1)从观念上提高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树立正确人才观;(2)从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3)从实践中培养中小企业特色文化。

闫庆收,孙福田(2010)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引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作用、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及对职工凝聚激励的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员招聘、人才培养与开发、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留人方面的作用,强调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靠企业文化来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企业文化在我国引起关注和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较早出现在《管理世界》权威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织文化”的译文(Wilkins&Ochi)揭开了企业文化在我国研究的新乐章。它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及其关系,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传统和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十分有助于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陈正南、黄文宏的《成功企业之企业文化类型》,刊载在“中国文化与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徐联恩、赖国茂的《企业文化属性与企业绩效———权变观点》、占德干、张炳林的《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证性研究———对四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与分析》刊载在“管理世界”等等。

陈春花的《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占德干、张炳林采用《中国价值倾向调查表》进行了关于中国企业文化构建的一项实证性研究,发现这些变量的综合作用对企业文化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

李琪在《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中指出,中西人士对Msnagment一词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中国人来说重在“掌管”;而对西方人来说重在“授权”,因此,在权力距离、思维方式、沟通习惯、法制观念、企业组织与员工关系、领导方式上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林娜的《中日美三国企业管理差异的社会文化渊源》在管理思想、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以及管理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差异分析,重点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对群体和个体、人际关系、物质利益的不同看法以及不同的时间哲学。

胡晓清在《中国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1998)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这种独特的新式运转模式牵涉着一套独特文化和一种品格构造”,在文化上,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是自我实现,而我国的企业正是缺乏这种“自我实现,追求个人既定目标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缺乏主流文化,是一种过渡性文化,这种没有主流文化的过渡性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整个外部文化环境方面遇到较大的困扰。

王利平(2000年)在宏观意义上对中国管理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儒法互补、兼兵家权谋的管理文化,并对中国的“单位”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黎红雷(1999年)指出,适应“知识社会”管理的需要,取代以往的“政治人”、“经济人”假设,必须确立“人是文化动物”的认识,并在管理历史、管理文化、管理精神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变化”为管理的前提,以“创新”为管理的动力,以“整体”为管理的模式,以“和谐”为管理的形态,从而推进人类管理的进步。

仲伟周等(2000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化的企业人格体现,是整个社会文化在企业中的影像,企业文化建设正是运用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的办法,在企业内产生一种最为完全的激励和认同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手段的补充和替代,是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最好途径。因为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等是一种全体员工可以共同拥有的非排他的公共产品,这种激励可以遍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而不需要太高的成本,这就是企业文化最深刻的经济学底蕴”。6 总结

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篇7

1. 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研究

关于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研究主要是靠对较长时间跨度贸易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来判断贸易结构的动态变化。比如说, SITC这一国际贸易组织的标准分享项下, 第七类的机械设备与运输器材和第八类的其他产品通常被看做含有较大的技术份额, 然而第一到第四类产品往往被看做技术份额较低, 属于初等产品。因而,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第七类和第八类的出口产品份额较高, 而第一到第四类得出口产品份额较低, 就可把该经济体认为其出口含有较高的技术比重。这属于比较笼统的出口贸易商品所含技术的分类方法, 是在特定水平产业份额也即笼统的产品份额基础上进行分析出口貌似商品结构的方法。该种分析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如在产业间贸易大量开展的国际贸易框架下具有有效性, 被广泛使用。Gagnon and Rose (1995) 利用4位数贸易数据, 考察了1962至1992年间美、日、英等六国出口商品结构, 结果发现未有显著变化, 间接证明了要素禀赋条件对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作用。基于Gagnon and Rose (1995) 提出的方法, Carolan等人 (1998) 对美国与八个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细分双边贸易数据进行了考察, 结果发现, 美国与这些国家双边贸易中的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Carter and Li (2004) 则对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动态进行了分析, 发现前三者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较为显著, 而后两者则更为稳定。Bender (2001) 对亚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制成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 主要分析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制成品出口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及不同类型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在1981~1997年间的优化幅度, 并对这些国家制成品出口显示比较优势的相关性及变化幅度进行对比。魏浩等 (2005) 利用中国1997-2002年的贸易数据对制成品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 包括中国对世界和美国制成品出口结构分析, 利用贸易结构变动指数和结构收益性指数从总体上测度了各类制成品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及优化幅度。林珏 (2006) 从中国出口商品“类”和“章”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得出了中国商品出口结构朝着较强比较优势上升。鲁晓东和李荣林 (2007) 分析了传统的RCA指数在衡量比较优势时的优劣, 并且构造了能客观反映比较优势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 利用高度分解的贸易数据研究中国1987-2005年的出口商品结构和比较优势及其变化, 并使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等多种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检验。魏浩和程琤 (2010) 又利用中国1980-2007出口数据, 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进行了分类分析, 得出我国实际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度远小于名义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度的结论。在这方面的已有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往往也不尽一致。

2.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度的研究

Rodrik (2006) 基于美国HS分类的6位码出口产品数据, 度量出口复杂度, 研究发现中国的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显著高于其相同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 比较优势和自由市场中技术的流动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出口的成功, 政府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出口商品技术结构的提升对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系未来中国增长的不是出口的数量, 而是中国能否继续提升自身在整个产业链上的位置。采用出口项下的贸易相似度指数和以美国为基础的对其他国家的进口的数据, 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计算中国对OECD国家与中国对非OECD国家的出口产品相似度以及相应的出口产品数值, 得出结论为中国与OCED国家的出口相似度为0, 这与与中国具有相似的技术优势的国家而言有较大的明显性, 这也意味着, 中国的商品出口结构远远高于与中国有相似收入的国家, 中国的商品出口更加具有复杂性, 同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复杂性增加。Jarreau和Poncet (2010) 采用Rodrik (2006) 构建的指标描述国家间的出口复杂性, 他检验出中国企业的出口复杂性远高于同等收入的其他国家, 这一情况对于国内企业与非国内企业同样适用。他还检验出不同省市间的出口复杂度有较大区别, 而这一区别恰好可以作为不同地区发展程度的原因。

摘要:关于影响贸易商品结构的原理, 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 应为理论研究提供大量的经验研究的成果。但是目前与此相关的全面而深入的经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 本文通过全面的统计分析, 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在总量以及区域方面的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描述, 并通过相应指标对变动程度及优化程度进行了测度,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丰富和促进本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 80 (2) :190-207

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行业;影响因素

一、工业及制造业

陈海声,王莉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资产负债率与企业规模、营运能力、成长性和资产担保价值呈显著正相关,与盈利能力、非债务税盾和短期偿债能力呈负相关。之所以呈现这样的现状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企业通过债务融资的增加收益和规避债务危机直接造成的。通过该排序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制造行业而言,影响资本结构选择的第一大因素是非负债税盾。

李卫忠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市连锁零售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上市连锁零售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而企业成长性和国有股所占比重与资本结构无关。

陈云龙选择2011年的财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影响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这些影响因素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对资本结构影响较大,其次是企业的规模,公司成长性虽有正向影响,但不是很显著。

宋黎以2007年度在沪深两地上市的机械类公司为样本,对机械类的公司特征对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影响做了检验,结果发现公司业绩、公司规模、资产担保价值和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的资本结果呈显著正相关,公司的成长性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胡敏健,朱清贞以 2004~2009 年沪深两市71家医药和生物制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影响我国医药和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非债务税盾和赢利能力对公司的财务杠杆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而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实际税率和增长机会与资本结构则呈正相关关系。

吴祥敏通过选取2012年2份前塑料行业46家公司为样本(剔除ST公司和2012年1月后上市的),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了我国塑料行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大小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而且关系显著;企业营运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是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企业成长性与资本结构之间是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高新技术业

张翼,沈阳等以中国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出了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主要包括: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内源融资不足、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长期负债的比重偏低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元的,以下就是对其影响因素的文献归纳与总结。

张凌,胡未熹通过对我国144家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高科技上市公司总资产自然对数与资本结构正相关;资产担保价值与资本结构负相关;短期偿债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总资产利润率与资本结构负相关的结论,并且验证了资本结构相关经典理论在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中的适用性。

赵辰,宋清应用描述统计、多元回归方法对科技因素对新能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新能源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与专利产出能力和无形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显著负相关,该结果反映出科技水平更高的企业更倾向于股权融资。

三、建筑及房地产业

刘倩,詹宏宇的研究得出,房地产公司的规模与总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流动性与总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运营能力与总资产负债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与短期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运营能力与短期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流动性与短期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而盈利能力、成长性与企业的资本结构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

王春梅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 实证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 股权结构是公司融资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公司的债务水平与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资产的可担保价值、以及公司的规模等因素有关系。

徐建群,吴静等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在税制变化前后的财务数据检验,验证了在我国特有的经济制度背景下,税收是否影响资金密集且税负较重的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结果发现,新所得税制下,所得税对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

四、农业

王清利用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两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企业规模即总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对资产负债率指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抵押价值与资本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

郑家喜,杜长乐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资本结构的有关理论如“融资顺序理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等,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同样适用。农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随公司规模、可抵押性、所得税率、成长性而上升,随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非债务税盾而下降。但是,由于股票的市场价格难以及时并且准确反映各影响因素的变化,因此,农业上市公司主要依据账面数据调整资本结构。

朱丽丽,毕茜等通过采用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财务方面)进行回归分析,在农林牧渔行业的上市公司中,影响其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企业的资产流动性、企业的规模、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的抵押价值、企业的产品独特性、国有股的持股比例,即股权结构。其中企业的规模、国有股持股比例、企业的产品的独特性与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的资产流动性、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的担保价值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文献的回顾,我们可以总结出,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结构、成长性、资产结构、流动比率非负债税盾等,不同的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经济政策的不同,以上的影响因素对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针对我国经济市场的特殊性,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应该根据其自身行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政策,从而达到资本结构的优化;同时国家也应该针对不同的行业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的资本市场政策,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优化。(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海声、王莉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排序研究———以制造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3.2.

[2]李卫忠.上市连锁零售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8.3.

[3]陈云龙.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2.

[4]宋黎.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机械类上市公司.[J].中国证券期货,2010.

上一篇:喜迎国庆作文100字:国庆记事下一篇:玄幻小说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