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小说写作技巧

2024-10-25

玄幻小说写作技巧(共9篇)

玄幻小说写作技巧 篇1

文档标题:小说设计规范

文档作者:张狼才靖

文档版本:v1.0

修改日期:2014.08.01

历史版本记录:

1.前言

随着网络小说发展越来越成熟,章节字数越来越接近,题材越来越广,字数越来越多,为了小说的质量与可读性,有必要对小说写作进行一个规范设计,作者筹划新小说、更新章节之前和之后有必要仔细阅读此规范,尽量让作品符合人们共同的审美观,吸引更多的读者。

2.大纲

2.1.背景环境

确定小说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大环境背景,保证在一个延续的时代、自然与社会环境下。如《伐清》的背景环境是明末各将领抗清,抗清完成后步入和平与发展,这就是大环境。

2.2.情节脉络

对小说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情节进行概述。一般的小说内容简介既是该小说如果环境变化跃迁,请拆分为两部小说,中间有串起来的联系即可。的情节脉络。

2.3.中心思想

确定小说中伴随主角而且贯穿全文的一个卖点,该卖点可以牢牢抓住读者,让读者对小说产生连续的依赖性。这种卖点可以是穿越到古代的主角拥有现代知识与技能这一让读者产生反差愉悦感的“金手指”,可以是新颖独特的世界背景构造,可以是始终伴随主角的能让读者感到兴奋与代入感的机遇与幸运,也可是贯穿全文的搞笑诙谐。当然中心思想有时可以有两三个同时存在。

2.4.参考资料

有关环境背景(大至国家小至村庄的建筑、文化、科技、军事、教育和地理)的史料(或设定),各主角和配角的人物生平、性格、特点与成就。

3.故事段 各个大故事与小故事发展发展经过的历史(或设定)。

小说中最重要的结构就是故事段,一个故事段一般为几章或十几章,不能太长。

3.1.发展四要素

每个故事段应该有故事发展的基本元素,前期的平淡,中期的发展,中后期的困难,后期的高*潮,最后同样归于平淡。可以描述为渴望-阻碍-过程-结束。前期的平淡要在蛋蛋的描述中夹带浓浓的感情,环境描写满而不细,让人充满幻想。

中期的发展情节要非常生动,有代入感。

3.2.事件与人物关联

故事的发展中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之间之间应有强烈的关联,但又不能像白开水一样的描述,这时可以靠写一件物品或一件道具,这件物品与多个人都有关联。

3.3.人物

每个故事中都应该塑造几个典型人物形象,性格要有奇特的地方。

3.4.事件的偶然性

故事中的时间不能描写生活中平凡的事情,应该有偶然性,但应该是“偶然仔细想想是必然,必然中有各种偶然”。

类似的表现手法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细节写人物大品格。

3.5.故事的转折

转折要有衔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比法桥段:在主角的定位上,安排另一个桥段,与主角的设定做嫉妒的反差对比,这样的方式,容易让读者有一个度量的标准,更能突现出主角的不同。

如:一个走投无路的败家子遇到一贫如洗,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角,两者产生极大的反差,更能衬托主角,塑造他的形象。

2、堆栈法桥段:把桥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个高度,再将主角叠到这个高度上,自然主角就不费吹灰之力到达最高的位置。

如:一个传说中的剑客,剑术相当精湛,没有任何人是他的敌手,一些挑战他的都在三招内被斩毙。但是离奇的是,在对上一个不起眼的中年流浪汉时被一击打败了,而当众人崇拜他时出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流浪汉称他为师傅。

这样的范例说明了少年可能是更厉害的角色,背后或许有很多的想象空间,看是我们已经将这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级,运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了一个非凡的高点。

3、陷阱法桥段:运用桥段将主角慢慢逼向绝境,让读者一直为主角的危机而担心,再进行一个大的转变,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颠倒,产生极大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原则是,设定持续低潮的桥段,让转变过程迅速成为高潮,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显。

比如:原本一直处在被欺负困境的主角,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原来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后期敌对方突然处在了下风。

4.章节

如果说小说也是一种艺术,那么它更贴近音乐和电影,它十分注重节奏感,非常排斥平白直叙(想一想一只发春的猫一直无休止的叫唤),它的旋律有轻、重、急、缓,小说有的章节缓和、温顺,有的章节必须激情、高昂,这就是小说故事的结构。

4.1.节奏设计

高低起伏越大的剧情,达到的效果就越惊人,就像是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乘客尖叫的声音也就越凄惨,刺激的过程越高。

在章节之间要运用快慢的搭配来控制读者的情绪,如果章节是平稳剧情则搭配慢节奏,冲击剧情搭配快节奏。

4.2.巧设伏笔

巧设伏笔,既是为了创作惊喜,也是为了人物与事件发展转折的平稳过渡,可以在平稳的情节中突出重点。

伏笔就象是一个隐藏的炸弹,它让剧情产生更多的变化,它的表现方式可能只有出现一次的画面,也可能是一段不经意的桥段,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对白;伏笔的埋设,不要和伏笔的呼应脱离太久,这样,读者的记忆可能会消失,而失去了伏笔的意义;伏笔的描述也可以是连续性的,在一个个段落中埋下伏笔的一个片段,最后在全部组合起来,这样方式的可以让伏笔体现的时间不断向后延伸。但设置伏笔要注意的有:

1、伏笔的内容不要和主题无关,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也有可能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2、不要使用过多的伏笔过多不同的伏笔,这会让读者搞不清楚状况。

3、配合故事节奏,如果我们善用伏笔在高潮点爆发,这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4、伏笔最后都要有相应,前头埋伏了几个复辟,到最后就一定要相互呼应几个伏笔,如果我们的剧情太过复杂,建议最好能做笔记,再

在编剧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

4.3.吊读者胃口

记住你是导演,不是主角的附身,叙事不要直肠子一路通到底,要让重要的情节能够激发爆发出来,要采用插叙、倒叙。

你是作者,要和读者斗智斗勇,你安排的剧情一定不能一开始就被读者知道结局。故事的很多信息要让读者着急想知道又不能知道,被你的剧情牵着走。

4.4.描写角度

不要以第一人称角度或第三人称角度协议,而应该以导演的角度。什么事导演的角度呢?你可以假象一下你就是你所创造世界的上帝,你在空中看着主角和配角发展剧情,以这个角度来写作,有时候为了真实性你也会附身到各个角色上以他们内心的角度写作,或者以他们眼睛的角度来描写他们所看见的人。

记住,千万不要站在主角的角度写,主角只是你表达的工具,而你就是上帝。第一角度:深入人物内心,心理活动描写。第二角度:深入人物眼睛,描写人物对眼前事物的主管印象。第三角度:站在无所不知的造物主角度,描写环境、人物外貌。有关的人物描写还有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动描写、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有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也就是说至少从两个相反的角度描写环境。

4.5.人物刻画

刻画人物的要素有:a、独有的表情,b、习惯的动作,c、常用的对白,d、思想,y、意念和欲望,f、弱点和缺陷,g、角色的好恶习性。而且人物比较重要的个性部分应该要不断重复的表现出来,以加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

配角的使用也很重要,因为衬托才能突出主角。配角的类型:a、正面——导师型、爱慕型、协助型,b、不确定——神秘型、竞争型、丑角型,c、负面——陷害型。

导师型:给予主角正确知识和观念的辅助角色爱慕型:主角心仪的对象,通常也会是(男)女主角,对主角心境影响很大,是影响整个剧情变化的重要角色。神秘型:对主角会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绝不会自己报上名来,通常他都会被神格化。

竞争型:实力一定不主角先占优势,但本身会对主角的隐藏实力感到兴奋或

畏惧,不会阻碍主角的进步,反而会促进主角的成长,成为足以和自己竞争的对手。

陷害型:通常为了得到主角拥有的某样东西,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顺眼等不同理由,经常和主角作对,也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角型:常常会扯人后腿,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为搞笑而声的角色。故事的每个阶段不同角色的力量应该不一样,你的剧情中必须不断地制造平衡,再将平衡打破,因此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相应的重要,正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危机感不足;负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溃。在这样的堆栈下不断地制造出高潮。

4.6.特殊章节

4.6.1.开始章节

埋下伏笔,引人入胜。

4.6.2.结束章节

小说收尾要要让人看完回味无穷,不要直接写满,要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而且结束章节要经得起读者的思考。

4.6.3.过渡章节

衔接自然,使用衔接收发

5.后记

写作时先确定大纲,然后确定故事段,再安排好章节简介。在创造某一章节时因将此规范放在旁边反复对比参考,然后再下笔。

玄幻小说写作技巧 篇2

《蝴蝶梦》原名《吕蓓卡》, 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 杜穆里埃在这部小说中没有像传统的小说那样去叙述故事的情节发展, 而是采取了独特的构思技巧, 利用时空的颠倒、跳跃为故事的结局作了精心的安排。这种安排使情节发展的高潮虽然出乎意料之外, 却又在情理之中。这种时空的跳跃给读者一种时间静止的感觉:好像一切事情都在发生着, 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 而且紧紧地联在了一起。

《蝴蝶梦》一书, 从故事情节方面可以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开篇, 作者就写道:“昨晚, 我梦见自己又回到了曼陀丽庄园。恍惚中, 我站在那扇通往车道的大铁门前……铁门上挂着把大锁, 还系了根铁链……我就凑近身子, 隔着门上生锈的铁条朝里张望, 这才明白曼陀丽已是座阒寂无人的空宅……”[1] (P1) 文中开篇就将象征着吕蓓卡的邪恶势力和夫权制度的曼陀丽山庄被大火烧毁, “我”的心灵得到解放作为出发点, 采用“重现记忆”的叙事节奏, 带着读者, 穿越时空, 回归到曾经令“我”心惊胆颤, 梦魇一般的曼陀丽生活。

第二部分回忆了“我”与迈克西姆即曼陀丽庄园主人相识、相知、相爱到闪电式结婚的过程。当“我”做势利鬼范·霍珀夫人的陪伴时, 认识了绅士般的迈克西姆, “我俩”恋爱的时光大部分是在车上度过的:“……我既从他的沉默中得到乐趣, 又渴望听他说话。但是他说话与否对我情绪其实无关紧要;我唯一的敌人是仪表板上的时钟, 它的针臂将无情地指向中午一点。时而向东, 时而向西, 我们在无数小村中穿行。”[1] (P21) 时钟的快速摆动暗示了“我”与迈克西姆从相识到相知的飞跃式的跨度。“我没看准他的为人:他既不冷酷, 又不傲慢;他已是我多年的挚友, 我的兄长, 尽管我从来不曾有兄弟。”[1] (P18) 正是因为他对“我”兄长般的关爱, “我”对他一见钟情。

第三部分叙述了“我”与迈克西姆成婚后回到曼陀丽山庄的所见, 所闻, 所感。在去曼陀丽山庄的路上, “我”见到了一些奇异的景色:“我原以为曼陀丽的车道一定是条宽阔的大路……可它不是这样, 倒是像条蛇似地扭曲向前, 在有些地方并不比一条小径宽阔多少。道旁两排大树, 枝条摇曳, 交错纠缠, 形成教堂穹隆般的浓荫, 我们就好比在拱道上穿行。”[1] (P40) “这条根本不像汽车道的小路还在向前蜿蜒伸展, 就像被使了什么魔法的一根缎带, 穿过黑压压的沉寂的树丛, 无疑正深入林子的中心。”[1] (P40) 曲折蜿蜒的山路暗示着“我”在夫家, 即曼陀丽山庄的生活将布满了荆棘挫折, 甚至可能会是暗无天日的悲苦。“突然, 我看见在幽暗的车道前面有一小片开朗的天空, 顿时, 黑糊糊的林子开始变得稀疏……石南花红得像鲜血, 着实吓了我一跳。成团成簇的石南, 茂盛得难以置信, 看不见叶子, 也看不见枝干, 只有一片象征着杀戮的血红色, 因为过分的浓艳, 显得非常怪异……”[1] (P40) 作者借助车道由窄到宽, 树林枝叶由密到稀的空间变化以及那暗示有杀戮意向的石南花, 烘托出曼陀丽山庄无处不在的阴森和恐怖气氛, 而“我”, 则即将成为这一恐怖氛围下的无辜受害者。

“我”作为一位其貌不扬、涉世不深的小女子, 当一迈入曼陀丽庄园的门坎时, 就被吕蓓卡的崇拜者———丹弗斯太太及其所率领的仆役团团围住:“这些人张大着嘴, 露出好奇的神情, 盯着我看, 就像围着断头台看好戏的观众, 而我则像双手被反绑等待处决的犯人———”[1] (P42) “有一个人从队伍里走了出来。此人又瘦又高, 穿着深黑色的衣服, 那突出的颧骨, 配上两只深陷的大眼睛, 使人看上去与惨白的骷髅脸没什么两样。她朝我走来。我向她伸出手去……她握住我的手, 我执着的是一只无力而沉重下垂的手, 死一样冰冷, 没有一点儿生气。”[1] (P42) 丹弗斯太太就是以这种人多势众, 高贵而安详的态度震慑了从未见过大场面的“我”, 令“我”在曼陀丽惶恐不安、忧心忡忡。

“我”在曼陀丽山庄被迈克西姆已亡前妻吕蓓卡的种种遗物重重包围, 在吕蓓卡的忠仆丹弗斯太太及吕蓓卡情夫的威逼利诱下做出了一系列在众人看来是滑稽可笑甚至匪夷所思的事情, 以至于对自我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吕蓓卡是一位兼具“教养, 头脑, 美貌”的优秀妻子, 而“我”只是一个长相平庸, 做事老出差错的身份低微的小女子, 迈克西姆依恋的仍然是吕蓓卡。

在这一部分, 作者对吕蓓卡生前经常出入的场所, 例如卧室、晨室进行了空间方位、室内物品摆设的详尽描述, 并由室内空间扩展到室外空间———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室内衣柜里挂着吕蓓卡的各式衣物饰品, 写字桌上吕蓓卡用过的记事册、信纸、信签与名片盒……无懈可击的摆设表现了吕蓓卡超群的品位与能力, 室外的海景彰显了吕蓓卡放荡不羁、敢于冒险的个性。“我看见那一泓银色的海水, 犹如风平浪静时明镜般的湖面, 静静地任月光爱抚。没有波浪会使这梦之水粼粼荡漾, 也不见云块被西风吹来, 遮掩这清朗惨白的夜空。”[1] (P2) 大海在“我”看来, 是抚平心境, 倾诉苦闷之地;而对吕蓓卡来说, 大海的意义不只是一个自然景观, 在潜意识中, 它反映了她自相矛盾的思想:她既迷恋上流社会的花花世界, 不甘于做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 又憎恶男权统治的社会, 反抗家庭对她的束缚, 她希望走出封闭的曼陀丽, 走向大海, 体验自由的魅力。

小说的第四部分讲述的是“我”在丹弗斯太太的利诱下, 身着吕蓓卡的服装举办了一场令人感到无比诧异, 令迈克西姆气得发抖的化妆舞会。舞会刚结束, 作者的笔锋一转, 把小说的情节由一个高潮推向了另一个高潮:海滩搁浅的船里面发现了吕蓓卡的尸体。在这短暂的两天里, 一连出现的怪事令“我”不知所措, 而打击最大的是迈克西姆:“一直在我料想中的事, 日复一日, 夜复一夜, 我都梦见这事发生。我们注定没好日子过。我是说你我两人。”[1] (P197) 沮丧的迈克西姆向“我”合盘托出真相的时候, “我”出奇的镇定, 甚至听到了迈克西姆腕上手表那预示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常规滴答声。脑海里掠过一句学生时代常用的谚语:“岁月流逝不待人。”“我”翻来覆去一再念叨这句话。“岁月流逝不待人。”[1] (P199) 就这样, 在迈克西姆的手表滴答不停的运转中, “我”由一位胆小、怯懦、毫无主见的小妇人瞬间变成了给自己丈夫出谋划策的臂膀, 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小说的最后部分一扫前部分场景的阴森、恐怖、灰暗、诡秘, “我”的心情也从压抑、自卑走向自信、开朗。“我”跟随着迈克西姆到处奔走, 查找迈克西姆无罪的证据, 到最后尘埃落地:吕蓓卡因患了癌症, 自杀而亡, 而非迈克西姆所杀。文中的结尾处, 描写了曼陀丽山庄着火时的情景:“通往曼陀丽的大路展现在我们眼前。今夜没有月光。我们头顶上的夜空漆黑一片, 可是贴近地平线那儿的天幕却全然不是那样。那儿一片猩红, 就像鲜血在四下飞溅, 火炭灰随着咸涩的海风朝我们这儿飘来。”[1] (P290) 与小说开篇时描写曼陀丽山庄着火后的情景在时空上前后呼应, 揭露了象征着吕蓓卡的邪恶势力与威严的夫权制度在大火中的灭亡。

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叙述, 杜穆里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杂乱无序的电影镜头, 这些电影镜头通过“我”重现记忆的讲述, 一一闪现在读者面前。然而, 这些看似分离的片段, 却都是围绕着中心, 以同一种感觉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杜穆里埃正是透过一个个片段, 通过一个个隐含的细节, 以女性哥特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邪恶形象, 小说中另一女性, 即以故事叙述者身份出现的第一人称, 虽是喜怒哀乐俱全的活人, 实际上却处处起着烘托已死去的吕蓓卡的作用。作者通过情景交融, 时空跳跃的手法成功地渲染了两种气氛: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 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这双重气氛互相交叠渗透, 令读者对自己提出问题, 再经过时空的重新组合, 通过视觉的震撼引起心灵的深思。

参考文献

[1]达夫妮·杜穆里埃著.杜智玲, 程德译.蝴蝶梦[M].上海:译林出版社, 1995.

[2]梁亚平.美国文学研究[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浅论网络玄幻小说写作技巧的不足 篇3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写作技巧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网络媒体飞速发展,而赖以网络媒体生存的网络文学也同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时至今日,网络文学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繁盛时期,并且深深地影响着当下年轻人的阅读。

网络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文学的写作技巧,但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以下主要从传统文学的六大写作技巧——聚焦、立骨、悬念、那辗、巧合、误会进行比较。

一、聚焦

在传统的文学中,聚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写作技巧。如贾平凹的《废都》,开篇只是暗中提到了主角庄之蝶,然而事实上却将焦点聚集在了收破烂的老头、唐宛儿与周敏身上,从而一开始就刻画出了这三人的形象。老头因有冤无处申而开始编反应时弊的谣儿;唐宛儿为了追求爱情而依然抛家弃子随了周敏来到西京;而周敏一直想要升官发财,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却一直未能如愿。

不单是在小说中,就连《诗经》中也都有运用到聚焦的写作技巧: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整首诗写的是姜庄出嫁时的情景,而第二节着重的描写姜庄的美貌,将其迷人的神韵描写得惟妙惟肖。

而网络小说在这一方面运用的并不是那么的娴熟,基本上通篇数百万字全程将焦点聚集在主角的身上。如五百万字的网络玄幻小说《杀神》,通篇几乎全部都焦点落在主角身上,因为在整片小说中只刻画出了一个嗜血主角形象。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玄幻小说中运用聚焦这一写作技巧相对多些的也有,如《神墓》中就有不少笔墨是聚集在紫金神龙,因而能刻画出一条贪婪、猥琐、放荡的龙的形象来。然而,整本三百多万字的小说中只刻画出了少数的几个鲜明的形象。在贾平凹四十万字的《废都》中却刻画出如:收破烂的老头、唐宛儿、周敏、庄之蝶、孟云房、龚靖元等等十多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来。

二、立骨

立骨,可以通过一个字,一句话,一段话作为中心。一字立骨的“字”是文章主旨浓缩之精华。鲁迅先生的《药》,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药”来写,以“药”作为文章的线索。在文章取名上,网络文学很多都继承了这一写作技巧,如前面说到的《杀神》,整部小说中都离不开主角的杀伐,“杀神”这两个字正好将其概括出来。

一句立骨,则凭借着一句话,贯穿整篇文章。如钱钟书的《围城》中“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一段立骨,用一段话来揭示文章的主题。这一写作技法主要用于散文的多。

“一句立骨”、“一段立骨”这两种技巧多出现在传统文学中,网络文学中,尤其是玄幻小说鲜少用到。

三、悬念

作者通过提出疑窦或矛盾来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余华在《活着》的开篇中有这样写道:

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老人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在这一段话中,作者就设置了两个悬念,第一个是二喜、有庆、家珍、凤霞和苦根是谁?第二个是牛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有几个名字?紧接着下文就解开了第二个悬念,牛的名字只有一个,叫福贵。第一个悬念更是贯彻了全书,一一地将这些人物呈现在“我”以及读者的面前。

再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这段话中就设置下了一个“为什么我遇见了祥林嫂就更加决定明天要走?我遇见祥林嫂发生了什么事”这么一个悬念。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一句话中设下的悬念是“祥林嫂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个悬念。

甚至悬念在网络小说中也常被用到,但一般因为网络小说篇幅比较长,因此悬念基本上无法贯穿通篇。如《斗破苍穹》中开篇第一章写道主角萧炎修炼一直无法寸进,就此设下一个悬念,紧接着在第八章中将这个悬念解开了,是因为神秘戒指中存在着一个吸取他的斗气的药老。从设置悬念到解开悬念只占据全本小说内容得两百分之一。

四、那辗

那辗是设悬与解悬的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有:“多重铺垫,曲径通幽”,“抑扬结合,欲擒故纵”,“明断暗续,另辟蹊径”。因为那辗和设悬,解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那辗的这一写作技法与设悬、解悬环环相扣。

如在贾平凹的《废都》中,对于尼姑慧明的形象是通过多次的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的并不清晰的,从而给读者以强烈的期待感。直到全文快结束唐宛儿与她见面时才终于完全的将她的形象完全表露出来,她是一个打过胎的尼姑。

而在网络小说中虽然很多作者想运用这一技巧,却不是很成功。如逆苍天的《杀神》中想运用那辗手法来写主角石岩的传道者嗜血,但只是偶尔提及这个人的事迹,无法给人强烈的期待感,从而没有清晰地将嗜血这个人的形象呈现出来。

五、巧合

有句俗话叫做:无巧不成书。创作时,制造巧合需要合情合理,创作的偶然碰撞也要新奇,也可以通过“反巧合”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教头在山神庙中碰到那两个想谋害他的家伙就是巧妙地与用了“巧合”这一技法。再有就是曹禺的《雷雨》中两家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集合在一个场景中,又通过剧中人物的无数巧合一步步推动故事的情节。网络小说中也同样继承了这种“无巧不成书”的写作技巧,如《斗破苍穹》中的主角正需要快速修炼提升修为时,就认识了神秘的药老,得到药老的帮助之后他如愿地快速提升修为。

值得一说的是,网络小说因为要迎合读者的期待,以及大篇幅的剧情发展需要,所以往往其中的巧合非常之多,甚至达到泛滥的地步,这倒有失“文学的真实性”了。

六、误会

误会,将一事物错误地看成是另一事物。这一技法,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也有出现,孙悟空在火眼金睛的作用下灭了化为人的妖怪,却被肉眼凡胎的唐三藏屡次误会。这一技法成功地将故事情节推向了另一高潮,这类技法成为视觉误会。而唐家三少在《神印王座》中的第五章圣骑士山(三)中,写到龙皓晨回到自家茅屋,打算给自己母亲一个惊喜时,看到自己的母亲与自己老师动作暧昧,龙皓因而生气,随后才知道老师其实就是自己的父亲。

从上面的这六点可以看出,网络文学创作拥有着一些属于网络文学的特色,且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文学的写作技巧,但是这种继承是片面的。这主要是因为网络文学创作离不开传统文学这个母本,必须从母本中借鉴一定的形式以及手法才能够进行其创作。但是,由于网络文学的性质不同,它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快餐文化,注重的文学消费。因此,在写作技巧上没有太多的注意。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片面性的继承,在网络文学中并没有出现真正的经典文学。出现的只有几部一时哗然取宠过后却“门前冷落鞍马稀”的作品。

所以,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应该更加的注意传统写作技巧的运用,更全面地将它们继承过来,网络文学的创作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同时广大读者也能够获得更大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欧阳友权主编.《网络与文学变局》[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董小玉,刘海涛主编.《现代写作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刘勰.《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12.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2014年大学生创新项目《在文学理论指导下的网络文学创作的理论研究——以玄幻小说为例》阶段成果。

小说写作技巧 篇4

小说有了好的材料、新的经验之后,还要找到一种好的叙事方式来表达它。

关于叙事,许多中国作家都是受了训练的,他们在大的方面很有想法,但在叙事推进的细节上,却往往因为漏洞太多而缺乏说服力。有些是语言的情境不合,有些是情节的逻辑不对,有些是人物性格前后断裂———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疏忽,往往会瓦解整部长篇小说的真实根基。王安忆在《大家》二○○五年第六期发表《小说的当下处境》一文,里面专门谈到了小说中的“生计”问题,也就是小说中的人物是靠什么生活的?她认为,作家必须谨慎地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不能把你的生计问题合理地向我解释清楚,你的所有的精神的追求,无论是落后的也好,现代的也好,都不能说服我,我无法相信你告诉我的。”这话说得真好。小说一旦写得叫人“无法相信你告诉我的”,这个小说肯定就失败了。今天的作家们,有多少人真正在意那些微小的细节对读者的说服力?

我读过一个著名作家的长篇小说,他里面为了表现一个绝望的诗人如何想同文坛决裂,就说,他把每天收到的各种杂志报纸拆都不拆就扔到厕所的马桶里放水冲掉——现实中能找到那种可以把成堆的杂志都冲掉的马桶吗?我还读过一个更著名的作家的长篇小说,写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故事,里面写到:“他知道自己在厕所里偷看到的五个屁股,有四个是不值钱的跳楼甩卖价,可是林红的屁股不得了,那是价值连城的超五星级的屁股。”“他不再供应免费的午餐”等等。——“跳楼甩卖价”、“超五星级”、“免费的午餐”这样一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的词,将它用在六十年代的现实语境里、用在主人公的自叙(“他知道”)里,语言上的粗糙自不待言,叙事上的说服力也随之土崩瓦解。这样明显的叙事漏洞,我还可以在今天的长篇小说写作中找出许多。必须看到,小说的真实是在叙事中一点点地建立起来的,忽视细节,滥用词语,都会导致叙事说服力的丧失;没有说服力,就无法唤起读者对小说的基本信任——无“信”,就无“立”;立不起来的小说,绝不会是好小说。这让我想起瞿世英在《小说的研究》中所说的:“小说怎样才有好材料呢?最要紧的是一个‘信’字。”“材料不可靠,布局不会好的。”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一书中,也举《堂吉诃德》和《变形记》等小说为例子,指出作家在讲述的内容和讲述的方式上的统一,才使得这些作品“被赋予了一种不可抗拒的说服力”。这些都是写作的金玉良言。摹写现实的小说假若在材料(情节和语言)上无“信”,在叙事上

青春校园小说写作技巧 篇5

一、刻画人物

偶们在看小说的时候,不自觉就会去找一个人来支持他,然后,就从这个角度,让我们产生鸟共鸣,让我们产生了跟着他高兴悲伤的情绪起伏。所以,大家看,就算不懂乃的情节安排好不好,就算不明白乃的语言优美不优美,反正你的人物让人产生代入感鸟,让人跟着又哭又笑鸟,作品就有了成功的基楚鸟!

那么,要怎么样刻画一个人物咧?是不是把他弄得很帅很美很神秘很冷很酷的样子?我发现很多人在这个地方走进误区了,在自己的小说里面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强调那个人的外貌,好像在文中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要先“随风摆摆飘扬的银发,从魅惑地暗夜般地眼眸中闪出冷冷地光,然后,拍死了一只蚊子”诸如此类。

想要刻画好人物,请乃回想下自己看文时,感动是从哪里开始滴?是人物一出场一个漂亮的亮相就开始的吗?反正我是不是。一开始的亮相,只是在心中产生一个对此人物的初步印象,以后在想象的时候有个相貌的参考,至于喜不喜欢这个人物,一开始基本没产生,因为都还不知道他是正或邪,值不值得喜欢嘎!

所以,好的人物,漂亮的外貌可以有,但是千万不要满篇都是这样子,因为那会限制乃的情节,限制对人物的深入刻画。

那么,什么是对人物的深入刻画咧?

这个,我的看法是,人物的灵魂。很抽象是不是。在刻画人物的一开始,心中首先要设定出一个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然后在心里想一下自己为虾米喜欢或讨厌一个人的具体原因(搞不清楚就去翻书,找个乃最讨厌最喜欢的人来看,他到底是哪里让你如此愤慨/花痴滴?)。在设定自己的人物动作、表情、行事方式的时候,千万不用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对自己xx,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想想,这样一个人物,他会干出什么样讨厌OR可爱的事情来。

然后人物的基本动作、表情、行事方式出来,请乃在纸上写下来,这篇文里每一个人物出场鸟几次,说鸟哪些话?做这个干什么咧?1、看下人物的特点出来了没有?2、看下这个人物是不是纯属多余?有必要写他吗?真的有必要写他吗?3、人物前后说话、做事风格是统一的吗?如果是有意的不统一,那么顺便看下文中对这种转变交代清楚了谬。

刻画人物的方法:1、当然有外貌的描写啦,但是切勿累赘;2、语言。生动的语言方式:有刻薄的;有酷酷的,有温柔的,有幽默的,有乐天派的,有语言精练的,有唐僧的,有话中有话的,有小白的(千万不要是一堆小白,汗)……在乃脑中尽量列举、尽量列举,写到纸上,在写上对话之前,把最适合某个人物的说法方式勾出来,大家不要雷同。关于这个,曾经有同学建议,给某个人物弄个口头禅之类的,让他的形象随着口头禅深入人心。这个很好嘎!但是,每个人排排队散果果一人一句口头禅,那就不必鸟!3、行为。行为的问题,其实已经涉及到情节了。注意:一般而言,对言情小说来说,情节永远是为人物服务的。所以安排情节的时候,除了推动整个故事发展,还要不断地展现人物的魅力,在情节推展的过程中,人物就不断丰满起来。

二、情节是王道

天使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情节是王道。王道哇同志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情节的四大任务:1、把那些杂乱无章的一大堆想法,观察到的东西以及获得的知识都串到一起。2、凸显人物。3、负载小说的主题。不管乃是愤世嫉俗的、热爱生活的、歌颂友情的……用情节说话,不要整一大堆自言自语!4、营造氛围,引起读者共鸣性情感和评价性情感。有的情节,是取材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瞬间让人产生亲切感,或者把人推入回忆,这个就是引发共鸣的关键。有的情节一方面展示人物之间的纠葛,一方面切合时代特征,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这个也是共鸣。

提炼情节的方法:

1、依据主干、充实血肉。先划一条粗线条,就是小说的主干,大致情节的走向,比如:相遇————示爱——误会——分手(这个是偶临时乱编的哈,呵呵)。好,一篇小说的大致轮廓有了。然后根据主干,仔细地设计怎么样的场景下相遇,怎么样爱上,怎么样示爱,怎么样误会,怎么样分手,这个基本的布景。

2、改头换面、更置关键。这个,其实是把自己先前设计的情节打散重来,对原来的基本结构看一遍,发现某个具体环节还不够理想,散掉一些觉得太平的部分,留出空白。

3、移花接木、揉和综合。另外想一个有关的人物、事件,整理出另一条故事线,把这个事件插入到之前设计好的主干线当中去,将它们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4、依据情感,连缀片断。为了增加情节的生动性和代入感,在设计情节的过程中把作者在生活中积累的生动细节,片断丰富进去。

5、依据因果,环环推导。回头审查自己设置的各个情节,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有联系是什么关联,如果有因果关系的话,开始设计伏笔,就是不要直白地从头介绍到尾,把原因若隐若现地放在前面,慢慢推导出结果。所以,有的情节片段,提供的是可能性、暗示性,用于铺垫,供读者回溯。

6、依据性格,推导揣测。最后,看看乃设计的情节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前提:心中有比较成熟的人物形象。然后,根据人物的性格,加上自己先前设置的社会背景啊等等外在因素,去推测猜想人物会怎么做、做什么,从而构思出作品的情节。人的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体,始终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往往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瞬息万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与程序,比起单纯的因果逻辑更具有人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三、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

小说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下面几种:

一是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结构线,小说的展开完全依据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事件的发生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因果链,承上起下,环环相扣,关系紧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将情节搓拧、颠倒,使读者产生陌生感、惊奇感,但小说仍建筑在一个相当完整的故事结构上。情节结构的展开一般有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依据情节展开的线索,又可分为单线结构、双线结构、三线结构。单线结构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线贯穿到底,情节单纯,其间间或有转折、曲折、升降等,但无论怎样地变化、反复,情节线索总是单一的。双线结构的特点是情节交叉或平行,一般说来,三条情节线索以上的结构,初学者不易把握。

二是散文结构

有人觉得情节小说太显编造失真了,极力回避那种奇妙的、戏剧性情节,努力按生活的自然形态来描写生活,于是产生了一种散文似的小说。散文式的结构摒弃了那种由发端、发展而推向高潮,然后下降到解决的情节模式,它没有常见的紧张集中的情节,也不讲悬念、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看来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断,仿佛与日常生活差不多,并不明显地表现“起”、“承”、“转”、“合”。它像一棵树,枝枝桠桠向各个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间,时空关系的设置很散。但仔细体会,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很有点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散文结构往往给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于它有意放弃了戏剧性的情节,有意淡化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直接的、明显的因果关系,写作的难度也就大一些。它放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需要写得深、写得美、写得可信,写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动听。它虽然写得开放、随意,但不能失之混乱、松散,要有一种整体的有机性。

三是心理结构

心理结构又称“意识流结构”、“情绪结构”、“心态结构”、“心理分析结构”,是现代小说一种新兴的结构方法。它不按事物的因果律和时空关系来安排结构。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流程来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念、内心独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连缀生活片断。在这种结构里,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看不到了,内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时空代替了物理时空,生活场景、片断、细节将主要地通过人物心灵屏幕展现。而这种展现,有回漩、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跃,有时间的颠倒与空间的重叠,有时空的分解与重新组合。心理结构是心理小说所采用的主要结构方式,但又不同于心理小说。心理小说以人物心理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心理结构,有的侧重于人物心理表现,有的侧重于现实生活的反映。

中国当代作家所采用的“心理结构”,与西方现代派“意识流”作家所采用的“心理结构”技巧,也是有区别的。

从整体看,他们都以人物意识流动为小说的结构框架;现实场景的描写只是作为人物意识流动的支撑点;时序的颠倒与溶合、自由联想情节的跳跃式穿插、心理分析形式的意识独白等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法。但现代派作家强调人物意识流动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瞬息万变的,因此,他们笔下的意识流动是闪念性的,杂乱无章,互不关联,像散布的彩点隐隐约约地闪烁,画面感不强,读来晦涩难解。中国作家描写的意识流动,常常是回忆性的,情理性的,画面相对完整,无数心理片断的连缀往往构成完整的情节,反映出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四是蒙太奇结构

蒙太奇是从电影里学来的手法,它和情节结构有相似之处,往往有一定的情节线索,但表现情节的手法不同。它的情节,常常以画面感很强的“分镜头”

似的片断,跳跃性的向前推进。片断与片断之间,干净利索地省掉了过程性的交代。同时,它往往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交错地叙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断,通过一组一组“镜头”的组接,显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情节的连贯、推进。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突破时空局限,闪现主要情节,省略繁琐的过程交代,节奏明快,视觉形象感强,穿插自然,变而不乱。但要掌握这种结构,必须熟悉电影艺术才行。

五是板块结构

结构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情节板块”构成。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作者描写一个人物或景物后,往往把它放置在一边,又去描写另一个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统,有对相独立的情节内容,形成了独立的“情节板块”。“板块”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舍弃了过渡性的语句,好像把完全不相干的“板块”前言不搭后语地直接组合在一起了。但读完全篇,读者可以由作品内在的无形的思想线索,把各个“单元”的内容联接起来。如张石山的《互不关联的四个故事》。这种结构也突破了由叙述人讲述一个完整故事情节模式,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但处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长。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情节板块”之间的关系,既不要有直接的关联,又不要有内在的联系;同时,还要处理好“情节板块”的繁简,不能把它写成头绪繁多的中篇。

在安排结构的时候,大家要做的事是:对照上述结构,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当然也要是最适合自己的故事滴),来对自己的小说进一步润色修改。

主要观察角度有:

1、是不是结构失衡?一般来说,各个部分大致看来要比较平衡,不要出现头大尾小的情况,也不宜出现突然中间很长很细节,而前后都简略得不像话。对,该缩减的缩减,该分段的分段,该丰富的部分进一步思考丰富的可能。

2、是不是有张有弛。好的小说,应当是张弛有度滴,看下自己的文,是不是一直处于一种紧绷状态,绷得人神经都要断鸟?还是一直软绵绵、拖沓的样子?进行适当的调整。

3、把自己的结构简化成简单的几句话,看看自己的结构,有没有悬念和伏笔,有没有因果关系的前后呼应,有没有吸引人读下去的东东?如果不是,考虑看看,是不是应当把有的叙述顺序调整一下,或插入一些干扰因素?

最后,全篇自己的文,检查语言风格,是否流畅。

以上是自己写文的一点体会。浅见啊浅见这个指导写的过于专业化了,很多都不是指导“青春校园小说”的,而是文学理论范畴的了,有点文不对题的嫌疑。作为普及文学理论的教材来看还行啦……

关于校园文,我的感想是开篇要有意思,莫要抒情写景太多。情节的选择也要有意思,很多老桥段可以用,但是要注入新鲜的东东。比如一句很精巧的话,一个不一样的叙述方式就会显得新颖一点点。

关于撞车、失忆、死亡之类之类的情节没有把握千万表用,这些是葬送文文的大敌。

不管是暗恋、失恋还是热恋都要写的生动,最好用情节来烘托感情,而不是用一句话概括他们有多恩爱,或者被抛弃有多伤害。

文里要有冲突,有让读者意想不到、深受感染的东东,切莫开头结尾一个调调,最后看完跟记日记一样,而且是个“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吃了几顿饭,去了哪玩,最后几点回家”这样的日记。

于是我也不晓得自己说了啥,就是一点点感想……

“开篇要有意思,莫要抒情写景太多”

“文里要有冲突,有让读者意想不到、深受感染的东东”

玄幻小说写作技巧 篇6

一、课堂导入

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代表性。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外在特点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点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点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如何把握呢?

二、复习预习

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结合小说直接描写的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及间接描写的环境和与他人关系等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这是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1)提问方式

①小说以“××(物象)”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多次写到“××(物象)”,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③小说“××(物象)”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④小说用不少笔墨写“××(物象)”,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考点/易错点2

答题思路:自身作用+环境作用+人物作用+情节结构作用+点题作用。

①“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

②“环境作用”,指的是它对时代特点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

③“人物作用”,指的是它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主要人物的什么特点和性格。

④“情节结构作用”,指的是它对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如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用以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造成波澜,形成线索等。

⑤“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答题格式是:手法+手法结合内容产生的效果。

1、修辞手法: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2、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确认所用表现手法、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冲突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文本出题范围

社会科学类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考古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浅谈小说阅读的技巧 篇7

关键词: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

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考试大纲》的总体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鉴赏性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让他们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阅读语言, 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情感, 并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 生发出自己对于作品形象的再塑造。学生的情感贯穿了阅读的整个过程, 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促进正能量的焕发。在高考的命题中, 出题者往往从四个角度命题:考察学生对于小说情节连贯性、暗示性、抒情性的把握;考察小说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作用;考察塑造人物和讲述故事的各种写作技巧和手段。学生要掌握小说阅读技巧,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把握故事情节、注意环境描写、揣摩人物形象。

一、准确把握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 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 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1. 寻找线索。

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 如《故乡》中的“我”;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以林冲的思想变化为线索;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说的线索一般是一条, 也有双线的, 如鲁迅的小说《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华家的故事是明线, 描写群众的愚昧;夏家的故事是暗线, 歌颂革命者的献身。

阅读小说时, 寻找线索就要明白线索的标志, 因为线索是贯穿全文的, 所以找到文章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同类的词语, 仔细分析, 如果它能将文章零散的材料内容贯穿起来并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般情况下它就是线索。

2. 理清小说的结构。

小说的基本结构是按照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即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但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并不是一条直线, 作家也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 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 然后再回到原来的轨道, 这就出现了起伏波折, 为小说创造了更吸引人的魅力。这种情况下, 作者往往使用了倒叙或者插叙的叙述方式, 把故事情节安排得曲折一些, 或插入一些必要的补充。《祝福》中使用了倒叙的手法, 小说一开始就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展现在大家面前, 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另外, 还有平叙, 即“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或多件事。

3. 分析情节的作用。考查情节, 重在分析其作用, 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该情节与全文相关情节的关系, 如使情节波澜再起, 引出另一个情节, 制造悬念, 情节更突出, 照应前文情节等。

(2) 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如丰富人物, 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3) 与主题的关系, 如深化某种主题, 突显某种主题。

二、注意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分析环境描写也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人物活动和事件运行的具体背景。人创造了环境, 环境也改变了人, 环境不仅是人物活动的自然场所, 也是人物成长获得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的必要条件。从鉴赏的角度来讲, 环境还是分析人物性格形成、品质熏陶, 甚至言行根由的基础。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环境描写的作用非常重要。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如时间、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它往往起到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表明故事发生时间地点、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的作用。社会环境即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有: (1) 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2) 交代人物身份, 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人物性格; (3)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揭示主题。

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我们在阅读中要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 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三、揣摩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 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 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 小说在人物刻画上拥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段, 它常常从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塑造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因而在阅读小说时, 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来考查学生。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大多从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方面来刻画, 因此我们在读小说时就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注意。

1.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 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 对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状态有重要的作用。

2. 动作描写是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 它直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还可以透露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3. 语言描写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及对语气神态的描写, 它对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 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 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有重要作用。

5. 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通过细节的描写, 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 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如鲁迅的《孔乙己》, 孔乙己借考察小孩子四种“回”字的写法, 来表明自己读书人的身份, 以自认为的知识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和存在感, 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

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读懂小说必须读懂这三要素, 除此之外, 小说中所运用的一些表达技巧也要理解, 这样能彻底读懂一篇小说。

参考文献

[1]雷达著.当代小说鉴赏[M].人民出版社, 1995.7.

小说阅读的解答技巧 篇8

小说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是跟戏剧、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常见考点

题目及线索的分析;文章内容概括,情节梳理,主旨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品析;环境描写的技法及表达作用的理解;字词的含义、情感色彩及表达作用的阐释;重点段落的品读,文段作用的理解与分析;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表达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考点解析

1.题目和线索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是文章内容的统帅,是文章的灵魂凝缩。往往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①有的题目点明中心,如黄蓓佳的《心声》;②有的题目一语双关,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如何立伟的《白色鸟》;③有的题目是本文的线索,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④有的题目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如:秦文君的《同桌阿伦》;⑤有的题目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

线索是贯穿文章的脉络,是文章的纲,常常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线索常见的有:人线、物线、情线。

2.文章内容概括,情节梳理,主旨理解

概括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旨,须着眼于全篇,不能停留在个别段落甚至语句上。主旨是文章的核心,概括的关键,建立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作整体性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或文本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以及领悟到的哲理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文本中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

3.人物形象及塑造手法

了解人物塑造的方法,品味、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正面描写或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是指通过他人的言行或环境描写间接表现主要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即通过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4.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也就是景物描写,其作用在于小说中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其作用一般有: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境性格或推动情节发展,如:《故乡》中开头的“我”回故乡时的一段凄凉的景物描写,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现出“我”悲凉的心境,引出下文现实故乡让“我”痛心的人和事;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对“炎热”和“暴雨”的描写就突出了祥子的坚韧和命运的悲惨。社会环境描写,往往起到交代社会背景的作用,《变色龙》开头的景物描写,描写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萧条。

5.品析词句

体味重要词句的语境意、特殊含义、言外之义及其传达的感情,并对优美语句进行赏析。一般来说,这类题目必须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言外之义及其传达的感情色彩。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用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的方法,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

6.写作手法

指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使作者的感情得到更好地表达,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表现文章内容的基本形式。结构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主要有: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②“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平铺直叙,一直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情感;在这淡淡的气氛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③“明线暗线——双线连套”法。④“欲扬先抑”法。⑤“以小见大”法。这类小说一般题材单纯,场景单一,人物较少,情节相对来讲也比较简单。但从单纯的题材和不长的篇幅里塑造丰满的形象往往可以挖掘出较深的主题。

7.感悟体验

新手写小说的技巧 篇9

在构思整篇小说之前,可以先对主角进行设定。主角的名字和小说的名字一样,必须简短且容易记忆,要远离生僻字和长名字。对于读者来说,主角叫什么名字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读者迅速记住主角的名字。所以生涩而冗长的主角名字对于小说的创作来说,等于是一剂毒药。此外,还需要给主角设定一个鲜明的形象,这个性格可以是暴躁的脾气,也可以是幽默的谈吐,或者美艳的外貌,但不能是一个大杂烩或者是一个完美的形象。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什么样性格都具备的人物,也不存在完美的人物,这两种类型的形象出现在小说中,只会让读者觉得不真实。

上一篇:框架结构文献综述下一篇:家长开放日美术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