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制度(精选8篇)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制度 篇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制度
1.会议形式
股东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两种。定期会议是由公司章程规定定期召开的股东会会议,如果是按召开的则可称为股东会年会。临时会议是根据临时需要不定期召开的股东会会议,有权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为代表四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或者监事。
2.股东会议召集和主持
股东会的首次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
首次股东会会议之后,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董事会的,股东会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董事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董事长指定的副董事长或者其他董事主持。
3.会议通知
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在会议召开的十五日以前通知全体股东,以便于股东在会前就会议内容有所准备。这里所指的通知是指送达,而不仅仅是发出通知。
4.会议记录
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出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签名,以保证会议记录的真实、准确。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制度 篇2
除此之外, 股东要求退出的原因还有可能是以下情形:公司出现生存危机或盈利无望但又尚未达到公司法或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公司解散程度, 股东感到继续留在公司违背投资初衷;股权继承;财产分割;其他原因, 诸如个人清偿重大债务需要等。因此, 在上述特定条件之下,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必然会产生撤出投资的要求, 以实现个人自主投资的权利。
一、法律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的态度及退出渠道
(一) 法律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的态度
美国对市场的管理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治来进行, 只要股东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法律就不强行干预公司和股东的自主行为。而英国公司法最初则是对股东退股作出的是禁止性规定, 但后来根据公司良性发展的实际需要, 也逐步放松了对经济活动的管制, 立法修正了对股东退股权的传统规定。
我国传统公司法认为, 有限责任公司原始出资人一经出资, 记名为公司股东, 除非通过股权转让或公司解散等方式, 否则不能抽走投资。修改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 第34条规定:“股东在公司登记后, 不得抽回出资”。这一规定使得股东在股权转让和公司解散无法实现的情形之下, 也难以满足退出之愿, 股东之间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所达成的退出协议都难以得到法律的支持。
但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司法实践中小股东遭受压制, 出现公司僵局及股东个人情况的变化等使得以退股为诉求而发生的诉讼渐增。新《公司法》在立法过程中终于注意到这个问题, 引入了下文将要讨论到的数种解决方案。
(二)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的现行渠道
从现行公司法的规定来看, 股东要实现退出公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1. 通过股权转让程序退出。
即向公司股东或股东以外的第三方转让股权。依据现代公司法的一般理论, 股东对股份的最终处理权不可能以股权换回出资的方式来实现。因此, 传统公司法给予股东最直接和看似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股权转让。
2. 通过退股制度即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请求权的实施而退出。
即股东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要求公司以合理价格收购其股份。新《公司法》第75条规定, 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般来说, 公司是不被法律允许回购自己股份的, 因为回购交易的后果表面上虽然只是股东失去股权, 公司对股东进行对价支付, 但更直接的后果却是公司资产在支付范围内出现缩水, 对债权人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所以, 我国《公司法》只允许股权回购在其第75条所规定的特定情况下实施。但该条款对股东退股权的规定却又并不尽完善。
3. 通过减资程序退出。
此为股东从公司撤出投资的变通方式, 即比照公司减资程序, 通过减资的方法得以退出, 然而这种情况涉及公司资本的减少、其他股东的意见以及公司债权人的认可, 程序复杂, 时间漫长, 操作起来尤为复杂。
除以上三种常规退出方式, 法律另外还赋予了小股东一条特殊的解决途径, 那就是新《公司法》第183条所规定的通过申请公司解散而得以退出。该规定标志着股东在公司僵局出现后利益受损情况下的退出机制和司法解散制度在我国建立, 解决了新《公司法》颁布前法院处理股东对于解散公司案件之诉求无法可依的状态。
二、股东退出的法理研究
股东出资抽回的禁止规定与现实需求不断产生冲撞。新公司法对此给出了方案, 其第36条规定:“公司成立后, 股东不得抽逃出资”。与原公司法法条的不同之处在于, 修改后的公司法把“抽回出资”修改成了“抽逃出资”。略显宽泛和缓和的新规, 似乎在悄悄地暗示, 法律已经给予深陷退出之难的股东们昭示了一线生机。
下面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的法理支撑:
(一) 是否赋予股东以退股权应当更多地从司法角度考虑
公司作为全体股东人合性高度体现的产物, 需由股东间共同合意方能设立。同时, 契约自由这一民事法律重要规则也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公司形式、规模的设置自由、公司治理机构及红利分配方案约定的自由。可见, 公司是股东意思表示的结果, 同时股东亦受其意思表示的约束。因此, 在特定条件下, 股东按其意思表示要求行使解除权即退股权应是股东行使与其他普通民事权利一样正常的权力之一, 不应存在诸多限制。
(二) 赋予股东退股权是维护公司人合性的自然需求
由于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性及人合性的特点, 当公司股东间出现重大分歧、或者大股东独断专行等破坏公司人合性之情形时, 股东之间的信赖合作关系几近消失殆尽, 公司受到严重动摇乃至处于崩溃的边缘, 此时公司对于人合性的需求必然成为股东退股权存在的合理和正当要求。赋予股东退股权应是基于维护公司立足之本-人合性的自然需求。
(三) 从防止和打破公司僵局, 提高公司运营效率考虑亦应允许退股权的行使
当因为种种原因而致董事僵局、股东僵局的出现进而发展到公司僵局出现时, 在股东穷尽股权转让、请求公司回购股权和申请公司解散等通常手段而不能顺利实施时, 基于打破僵局, 提高公司运营效率角度考虑, 法律亦应允许股东退股权的行使。因为当股东穷尽前述手段而不能退出公司之时, 随之到来的必然是公司僵局的存在和公司运行体系的崩溃。
(四) 股东退股权的拥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抗衡或减少大股东一言堂局面的长期存在
公司法确立了资本多数表决权原则这一公司基本议事规则, 作为投资额与决策权相一致的体现, 这一规则也是资本民主的表现。然而实践中, 该原则往往被大股东所滥用, 它使得大股东依靠其所持有的表决权优势掌控股东会和董事会, 严重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当中小股东不能摆脱这种局面时, 退出便成为其最终选择。辅以本文后面将要讨论到的相应退出措施, 大股东在将中小股东挤压出公司的时候, 它并不能令中、小股东遭受过大损失, 反而中小股东会带走公司中应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资产、削弱公司的规模而令大股东投鼠忌器, 不再过分嚣张, 将从一定程度上抗衡大股东独自当家作主的局面。有利于克服资本多数决定的传统弊端, 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制度的构建
(一) 明确股东允许退出的事由
除了公司法以及最高院司法解释所规定的股东退出公司的几种情形及条件外, 股东可以退出的情形显然还应该包括:公司出现存继危机或盈利无望但又尚未达到公司法或公司章程所规定的解散程度, 股东感到继续留在公司违背投资初衷;股东或董事冲突突严严重重导导致致公公司司运运营营困困难难;;股股东东自自身身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产生退出需求;其他原因。当以上情形发生时, 公司应当允许股东退出, 收回投资。
(二) 设置股东退出的前置条件
1. 退出时间应锁定在明确的期限内。
美国《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 (ULLCA) 将退股权力的行使限定为在中小股东对公司中的持股时间在两年以上才可以。笔者认为, 我国公司法律可以参考美国法律, 在允许股东退出的同时锁定一个合理的退出期限。作为更加细致的考虑, 具体可以根据公司的规模以及股东的出资比例分别规定允许退出的时限。另外, 该期限也可以结合股东要求退出的理由来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因股东自身所致如死亡、离婚、偿债等原因而非来自于公司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退出要求, 也可以适当缩短该持股时间要求。
2. 股东应首先通过公司内部处理方式解决退出问题。
由于退出权行使的后果减少了公司的资产, 是对公司财产权的削弱, 存在着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问题。所以该权利的行使一定应在事先严格确定的程序之下进行, 不能脱离公司的管理体制进行。首先, 行使退股权必须提前使用公司的内部途径解决争议。即行使退出权应设置必要的前置程序, 以防止退出权被滥用。只有在通过该前置程序仍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才可进入退出程序进行后续处理。
(三) 规定股东退出公司的方式
1. 协商退出。
协商退出分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一种是在公司章程中事先规定好允许股东退股的各种条件, 使得当这些条件具备时股东可依作为公司宪法的章程规定退出。另一种情形是在公司运营过程中, 当有股东提出退股时各股东间合意退出。
退出股份原则上应由公司回购, 因为对于退出股东而言, 事先已经经历了股权转让不能的局面, 在没有找到受让人时, 由公司回购只能是唯一选择。
2. 退出的最终实施应通过特别程序进行。
作为公司的一项重大事项, 公司股东的退出对公司的影响可谓不小, 对涉及公司的各方面主体均有重大影响, 因此, 公司法律在允许股东退出的时候, 应该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实施。
笔者建议, 可以建立类似公司减资程序这样的程序进行规范, 比如必须进行相应的公告, 不但要告之公司其余股东, 还应由公司发布公告通知公司债权人, 给予公司债权人一定的异议期, 当公司债权人提出异议时, 公司应提供担保措施, 以保证第三方利益。
(四) 所退股份的价值必须以法定方式进行资产评估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制度 篇3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股东优先购买权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2-0077-05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交易形式,在公司实践中日趋频繁和活跃。因此,如何通过公司法上的制度安排,既保障股东股权自由转让的权利得以实现,维护有限责任公司资合本质,又不破坏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基础,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秩序,已成为各国学者和立法者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通过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制度价值进行厘定,并在考察域外法系国家的立法态度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司立法现状,提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重构建议。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制度价值
所谓股东优先购买权,即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依据公司法规定或协议(包括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规定,在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可以同等条件优先于他人而购买该股权的权利。传统民商法理论一般认为,按照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将优先购买权分为法定优先购买权和约定优先购买权两类。前者是指由法律明文规定,仅特定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之人才能够享有的优先购买权;后者则是指在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由当事人通过合同、遗嘱等法律行为而设定的优先购买权。[1]由此可见,我国公司法所规定的股东优先购买权显然是一种法定优先购买权。
(一)弥补股权转让同意制度之不足
如前所述,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各国公司立法对股权外部转让均予以一定限制,我国公司法也不例外,通过股权转让的同意条款和股东优先购买权条款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限制规则。其中,股权转让的同意规则是股权转让限制的第一道防线,属于形式规则。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则构成股权转让限制的第二道防线,属于实质规则。为维护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保护非转让股东期待利益,股权转让同意规则尚不能独立担负起股权转让限制的全部重任,有学者甚至对公司法设置同意条款的价值效果产生质疑。[2]主要问题在于:其一,推敲新公司法72条同意条款逻辑结构,最终结论是公司其他股东同意与否均对股权外部转让没有实质影响;其二,股权转让经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时,持反对意见股东的利益未能得到充分保护,这是我国公司法中股权转让同意规则的盲区。由此可见,股权转让同意规则,尚不能完全承担维护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之重任,尤其是在保护反对股东的合法权益问题上更为捉襟见肘,需要其他规则与之配合,弥补其相应缺陷,因此,联姻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不失为一种适当的选择。
(二)保护公司股东的既得利益
大量公司实践表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往往既是投资者,为公司提供充足的物质储备,又是公司经营管理者,身先士卒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与股东的贡献密不可分,股东的努力造就了公司的今天,同时也影响着公司的未来。故此,公司立法有必要对股东的巨大付出予以承认,保护股东的既得利益尤其是公司控制权利益,赋予股东以股权优先购买权即是立法者的一种选择。正如王欣新教授所言,“公司是老股东经营发展的,当股东发生变化时,应当优先考虑对老股东既得利益的维护,其中便包括对公司的控制权利。其实,如果法律不是将老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列入优先考虑范围,根本就不会赋予其优先购买权。对公司的控制权既包括对原有控制权的维护,也包括对新控制权的优先取得。”[3]因此,“从立法本意看,公司法之所以规定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目的就是为保证老股东可以通过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维护其既得利益。”[3](三)降低股权转让的交易成本
从经济分析法学视角来看,“各种法律对于行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法律的目的正应是推进市场交换,促成交易成本最低化。”[4]因此,交易成本是衡量和确立一项法律制度的重要标准。赋予股东优先购买权有利于降低股权转让的交易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非股东为达受让股权目的,需要对股权价值、公司状况、公司其他股东等事项进行预先评估,为此需要支付相应费用和承担缔约风险。而公司其他股东对公司和股权较为熟悉,如果由其购买出让股东的股权,则缔约成本较小;其二,各国公司立法大多对股权外部转让予以一定限制,而对股权内部转让采自由放任态度。公司股东基于优先购买权进行的股权转让在性质上属于股权内部转让,无须履行类似股权外部转让的繁琐程序,故此类股权转让不存在股权转让遭拒,而浪费人力、物力之风险。综上,从效率价值考量,赋予公司股东以优先购买权,能够降低股权转让的制度成本。
(四)激励股东发挥潜能,推动公司高效发展
所谓激励,就是要使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达到一种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当事人具有某种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具有主观能动性。激励功能也是经济法律所追求的经济功能之一。[5]有限责任公司较股份有限公司规模小、股东人数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彻底,股东一般参与公司经营且身兼数职,所以,股东“搭便车”现象较少,但这并不意味公司实践中所有股东都会竭尽全力,尽其所能,其原因主要在于股东易受“自利”的狭隘心理支配,缺乏将公司事务视为自己事业并与公司其他股东共进退的积极意识,而通过赋予股东以公司股权的优先购买之权,使其对公司及公司股权具有心理预期,无疑会调动股东的积极性,使股东能像对待自己事务一样,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对公司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域外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立法考察
(一)大陆法系
德国公司法并未直接规定股东的优先购买权,而是授权公司章程予以规定。如《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5条第5款规定:“可以通过公司合同为出资额的让与规定其他的要件,特别是可以规定,出资额的让与需要得到公司的承认。”
法国公司法对股权外部转让的限制设置了股权转让同意制度,而未赋予公司股东以优先购买权,也未对公司章程进行相应授权。[6]
日本公司法与法国相似,仅确立了股权转让同意制度,未赋予股东以优先购买权。尽管有的学者认为日本《1938年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9条第5款和《日本商法典》第204条第3款的内容即为股东优先购买权之规定[7],笔者认为此观点有待商榷:其一,毋庸置疑,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主体自然是股东,然而上述条文中的主体即公司指定的股权受让对象并非一定是股东,也可能是公司之外的第三人;其二,优先购买权制度的重要特征即为权利人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而上述条文对此并未体现。故此,上述条文内容并非股东优先购买权之规定。
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不仅设置了股权转让同意制度,而且还赋予不同意股权对外转让的股东以优先购买权,并不允许公司章程予以变更。如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111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股东非得其他股东全体过半数之同意,不得以其出资之全部或一部,转让于他人。前项转让,不同意之股东有优先受让权”。
我国澳门地区公司法对股权转让的限制仅设置了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并未赋予公司或公司其他股东对股权外部转让的同意权。如澳门《商法典》第367条第1款规定:“公司对股之生前转移享有优先权,公司不行使该权时,各股东根据其股之比例对该移转享有优先权;但章程另有规定时除外。”
我国公司法同台湾地区一样,不仅规定股权外部转让须经公司其他股东同意,而且公司其他股东对拟转让股权还享有优先购买权。我国旧公司法第35条第3款规定:“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新公司法第72条第3款、第4款规定:“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英美法系
美国公司立法一般允许股东之间通过协议方式设置股东优先购买权。美国公司法考虑到对有限责任公司闭锁性和人合性维护的需要,允许公司章程、组织细则、股东之间的协议或者是公司和股东间的协议对股权转让做出限制。这些限制可以确保公司其他股东决定谁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这些限制措施从另一方面理解即是公司股东的权利,主要包括第一拒绝权(rights of first refusal)、第一选择权(first options)、同意权(consent powers)、买回权等。[8]其中第一拒绝权类似于大陆法中的优先购买权制度。第一拒绝权既可能授予公司,也可能授予其他股东。根据这项安排,如果股东欲转让其持有的股权,必须首先向第一拒绝权人提供股权购买权,该权利人有权决定是否购买。只有当权利人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未予购买时,股东才可以出售给第三人。如果第一拒绝权人决定购买,则他可在与第三人提供的相同条件下优先购买。[9]第一选择权类似于第一拒绝权。但在第一选择权中,如果第一选择权人决定购买,他支付的价格是由产生这项选择的协议所确定的,而不是由第三方提供的价格所确定。[9]因此,严格意义上讲,第一选择权并非股东优先购买权。
英国公司法同美国公司法相似,未通过公司立法直接规定股东优先购买权,而是授权公司章程等约定优先购买权。如《英国公司法》规定:“非公开招股公司的条例往往有内部先买权的条款,股东要转让股份必须按规定首先让给公司的其他股东”。[10]
综上,通过考察当今世界各国公司立法,笔者发现不同国家在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态度和具体制度设计方面均存较大差异,对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重构
(一)规定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
关于优先购买权行使期限的确定,新公司法仅对股权强制执行时的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而对于一般意义上的股权转让则未作明确规定。国内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新公司法第72条规定的股东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的期限为30日,应以此作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一种观点主张,新公司法第73条规定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股权时,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期限为20日,应以此作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笔者认为上述关于界定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期限的意见均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种观点中的“30日”只是公司法对公司其他股东作出是否同意股权对外转让答复的期限限制,而非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间。第二种观点中的“20日”虽然是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但也仅是立法者针对特殊类型的股权转让即股权强制执行作出的规定,由于股权强制执行毕竟是一种特殊的股权转让,因此,该期限能否适用于普通的股权转让仍有待考量。毋庸置疑,新公司法对公司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期限未作明确规定,不利于交易安全和相关利益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优先购买权,出让股东很可能丧失最佳转让时机,第三人也会因此遭受损失。为了督促优先购买权人及时行使权利,立法应明确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准确界定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权利行使期限的起算点,一个是权利行使期限的长度。关于第一个问题,笔者在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期限问题部分已经论及,本文更倾向于将权利人接到股权转让通知之日作为权利行使期限的起算点,当然该通知内容必须包含确切的股权转让条件。关于第二个问题即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期限的长度。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立法,法国民法规定,自收到出卖人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行使。[6]德国民法规定,土地的先买权在收到通知后2个月内行使,其他标的物的先买权在收到通知后1个星期内行使。[11]瑞士民法规定,先买权人知悉出卖人与第三人契约的缔结和内容之日起3个月内行使。[12]笔者认为,如果设定的权利行使期限过长,则商机稍纵即逝,不利于出让股东利益的保护,如果设定期限过短,则会使权利人缺乏必要的考虑和准备时间,不利于优先购买权人行使权利。权衡利弊,结合我国公司实践和公司立法传统,笔者认为将权利行使期限长度界定为30日更为妥当。
(二)明确“同等条件”内容
我国新公司法第72条规定了“同等条件”作为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条件之一,但关于“同等条件”的确定标准,我国民商事立法没有明确规定,这给公司实践和司法审判带来极大不便。理论界对“同等条件”的确定标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绝对同等说”,该说认为优先购买权人购买股权的条件应与出让股东和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内容绝对相同、完全一致,即全部合同条件均等同[13];二是“相对同等说”,该说认为只要优先购买权人提供的实质条件不比第三人的条件对于出卖人更为不利,则应认为符合同等条件的要求,即优先购买权人购买的条件与其他买受人条件大致相同即可[14];三是“折衷说”,该说认为买卖合同中涉及出卖人利益的是价格条件和价款支付的条件。因此,价格和价款支付条件是所要求的同等条件。[15,16]笔者对“折衷说”持赞成态度,原因在于:其一,“绝对同等说”要求优先购买权人购买的条件与出让股东同受让人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条款完全一致显得过于苛刻、机械,出让股东可轻易地以次要条款的差别来否定优先购买权人的权利,这会使公司法赋予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形同虚设;其二,“相对同等说”确立的标准弹性过大,没有统一界定,不易把握,不仅在公司实践中容易引起纷争,而且法院在确定“同等条件”标准时也很难准确把握,很可能出现同类案件审判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其三,立法者之所以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设置“同等条件”的限制,其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出让股东转让股权应得的经济利益。在公司实践中,一份股权转让合同中对出让股东来说最能体现经济利益的是股权价格条件和价款支付方式,其他条件对于出让股东经济利益实现来说影响不大。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公司法应当明确规定所谓“同等条件”即指股权转让合同的股权价格条件和价款支付方式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股权价格条件应作扩大解释,应当包括对股权转让价格条款具有影响的价外因素,如非股东受让人以劳务获得股权价格优惠。对这种价外因素如能以金钱计算,则应折合金钱计入股权价格之中,如果不能以金钱计算,那么应以市场价格来确定。[17]笔者建议在将来的公司法修订中可作如下完善:其一,在公司法附则部分增加“同等条件”概念条款,对“同等条件”概念进行定义,明确“同等条件”内容为股权转让价格条件和价款支付方式相同。另外还应标注在确定股权转让价格时应当考虑对股权转让价格产生影响的价外因素,如果价外因素能以金钱计算,则应折合金钱计入股权价格之中,如果不能以金钱计算,那么应以市场价格来确定;其二,赋予优先购买权人对“同等条件”的异议权,如果权利人对“同等条件”具有异议的,可请求人民法院予以确定;其三,明确规定股东优先购买权不可部分行使。
(三)建构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责任追究机制
在公司实践中,经常发生权利人明确表示对拟转让股权行使优先购买权,但却迟迟不与出让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对出让股东的期限利益造成严重侵害的案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公司立法所建构的股东优先购买制度欠缺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责任追究机制,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公司法修订中有必要确立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责任追究机制,具体建议如下:其一,为避免已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股东怠于买受出让股东拟转让的股权,公司法应当对权利人与出让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行为予以期限限制。由于优先购买权期限的设定和强制购买义务期限的设定都是为了保证出让股东得以顺利转让股权,所以两者的期限规定应保持一致性。故此,公司法可规定权利人自行使优先购买权之日起30日内应与出让股东依“同等条件”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其二,明确权利人未在上述期限内与出让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权利人对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无效,一个是出让股东可以要求权利人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泽鉴.民法与判例研究[M].第1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505.
[2] 徐琼.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同意权与优先购买权[J].河北法学,2005(10):66-69.
[3] 王欣新,赵芬萍.再谈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法律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07-19(6).
[4] 罗纳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6.
[5] 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9.
[6] 法国公司法典[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75-224.
[7] 日本商法典[M]. 王书江,殷建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42-228.
[8] 张明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5.
[9] 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准则[M].胡平,译.北京:工商出版社,1999:636.
[10] R.E.G.佩林斯、A.杰弗里斯.英国公司法[M].公司法翻译小组,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156.
[11] 德国民法典[M]. 郑冲,贾红梅,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99.
[12] 瑞士民法典[M]. 殷生根,王燕,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88-189.
[13] 曹理.论新公司法中的有限公司股权外部转让制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23-26.
[14] 许尚豪,单明.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331.
[15] 郭明瑞.论优先购买权[J].中央政治管理学院学报,1995(5):1-5
[16] 王福祥.论优先购买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2):37-41.
[17] 王利明.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788.
Reconstruction of the Shareholder's Pre-emption in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ZHOU Hai-bo
(Law School,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assent system of share transferring and the system of shareholders' pre-emptive rights and the essential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s co-personality, China's company law has built up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s share transferring.Thereinto,the system of shareholders’ pre-emptive rights has become the second defensive line of the limitative rules as a substantial regulation.The Company Law amended in 2005 improves the system of shareholders’ pre-emptive rights of the former Company Law,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defects.To stipulate deadline of pre-emptive rights’ exertion,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equal condition”,and to build up an investigable responsibilities’ mechanism of shareholders’ pre-emptive rights’ exertion,solution by legislation is urgently demanded.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制度 篇4
会议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召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到股东________名,实际到会股东________名,代表全体股东100%表决权。本次股东会议按照《公司法》(或:本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召开,全体股东就组建有限公司事宜一致通过如下决议:
(l)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司注册资本________万元,实收资本________万元,(3)公司经营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公司章程;
(5)公司不设董事会,只设执行董事一名,选举(或:指定、委派)________ 为执行董事;
(6)公司不设监事会,只设监事一名,选举(或:指定、委派)________ 为监事;
全体股东盖章(非自然人股东)或签名(自然人股东):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制度 篇5
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要求,为了明确责任,强化公司安全生产的统一领导和管理,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建立以下制度。
1、组织机构:(安委会的组成)主任:董事长、副主任: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书记
成员:、安全环保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综合办公室主任、党群办公部部长、财务部部长、企管部部长。
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是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对安委会负责,履行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安全管理职责,负责处理公司安全管理日常事务。
2、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责:
2.1安委会是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指导、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管理,业务保安和安全监督工作。
2.2 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安全生产的方针,以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等。
2.3 研究、决策公司安全生产长远发展规划、安全工作方针目标、措施及考核办法,并监督实施。
2.4 审查并监督实施安技措计划和职工安全培训计划。
2.5 监督检查公司各生产班组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具及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防止工伤事故、职业病和中毒事故发生。
2.6 推行、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监督检查各班组对重大危险源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检查各生产班组《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预演习情况。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安全大检查活动,及时发现隐患,督促整改,防患于未然。
2.7 按照《公司事故处理暂行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监督检查事故班组对局定重伤和重大非伤亡以下事故追查、分析、处理结果;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局定重伤和重大非伤亡以上事故。
2.8 审批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办法,并监督贯彻执行。
2.9 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10负有《安全生产法》及其它法律、法规赋予企业安全生产的各种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3、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3.1 安全生产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可与本季度末的月度安全例会合并召开),由安委会主任主持,安委会成员参加,会议内容:履行安委会职责,重点检查和总结全公司的安全工作,分析、预测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安排、处理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并对下一个季度的安全工作作出安排。
3.2 每次会议要把研究防范重大事故作为安委会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分析、布置、检查全公司防范重大事故的安全工作,对重大事故的防范、处理作出决定,形成会议纪要,督促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3.3 深入基层,深入现场,调查了解安全工作情况,及时收集安全生产信息,掌握动态;审议和采纳群众提出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支持、表彰和推广有利于安全生产的革新活动。
3.4 凡属重大生产和人身事故,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必须亲自组织,积极配合事故调查,进行事故分析,制定防范措施,督促落实,并按规定对事故责任者作出处理决定。
3.5 各部门每月要将本部门的重大安全问题和整改情况以及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向安委会办公室(安全环保部)书面汇报,并在安委会(或安全例会上)作专题重点汇报。
3.6 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由安全环保部负责通知、组织开会人员,并做好会议记录,下发会议纪要等工作。对无故缺席会议或迟到早退人员,罚款50元。
3.7 会议决定、安排的各项工作,各主管业务部室要积极组织实施,按时完成,安环部负责监督检查、考核、奖惩。
4、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
安全例会制度
一、公司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每季最后一个月度末的安全例会与安委会会议合并召开)。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主持,总结分析上月安全生产情况,安排下月安全工作。传达贯彻集团、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跟踪落实重大隐患处置情况。针对问题,研究制订解决的措施。
二、月度安全工作例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主持,由下列人员参加:
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正职、副职。各专业组主管、班组长。安环部全体人员。
三、安委会会议参加人员为公司全体领导、各部门正职、副职。
四、各专业组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由各专业组主管亲自主持,传达贯彻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跟踪落实重大隐患处置情况。针对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五、各班组每周召开一次安全活动。周安全活动由班长主持,传达贯彻上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本周安全生产情况,安排下周安全工作。学习事故案例,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岗位操作。
七、各班组交接班前,必须召开班前会。班前会由值班干部或班组长主持,开展班前安全宣誓活动。学习规程措施,开展事故案例教育活动,了解当班职工出勤情况,把好“不放心人”关,针对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讲清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企业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为了加强我公司安全目标管理,确保安全目标顺利实现,进一步搞好全公司安全生产,特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1、安全目标制定
1.1 每年年初,根据上级一号文件精神和公司实际,由安全环保部牵头,有关业务部门参加,制定公司年度安全目标。
1.2 年度安全目标要符合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并考虑公司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后进行目标管理的危害事件。
1.3 安全目标要经安委会讨论通过。
2、安全目标控制要求
2.1 安全环保部每年初要制定旨在保证实现全年安全目标的公司安全一号文件。
2.2 安全环保部要制定公司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并要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完成任务的时间及资源等。
2.3 综合办公室每年初要把安全目标纳入到公司方针目标展开图中,并组织实施。2.4 以公司制定的年度安全目标为前提,针对各部门工作性质及所管辖范围的不同,公司与各部门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2.5 各部门要对照公司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公司方针目标展开图的具体要求,对公司下达到本部门的安全目标进行分解,根据本部门安全目标制定相应的措施。对策措施要明确到各班组(人员),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2.6 各部门要把安全目标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组织员工贯彻学习公司安全目标及管理方案、方针目标展开图及安全一号文件,认真实施实现安全目标的各项措施。生产现场发生变化时,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2.7 各部门每月18日前要对本部门的安全目标、对策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小结上报安环部。
2.8 由安环部牵头每季度对全公司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一次监测,监测结果要传递到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同时向总经理汇报。
2.9 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发生变化时,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管理评审,并对安全目标进行重新确定。
3、其它有关要求
3.1 确定安全目标时,既要结合上级下达的指标,又要立足与对公司安全状况的分析评价,并以历年来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进行预测。
3.2 安全目标的制定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可行性、部学性。3.3 安全目标方针用词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3.4 总体目标中的每一个目标项目,既要全面反映安全工作在各个方面的要求,又要适用于国家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每一个目标项目规定所应达到的标准,必须数值化。
3.5制定对策措施时,应抓住重点,针对影响实现目标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并要规定措施内容、定量指标、完成时限,落实责任。
4.考核:
安环部要严格按照公司安全一号文件、公司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组织实施,并认真考核。
安全目标、指标考评办法
为贯彻落实公司安字一号文件精神,检查、监督各生产经营班组安全日常工作和安全目标、指标的落实情况,进一步调动各部门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考评办法。
一、检查考评范围
安全绩效考评范围为:热机班组、电气班组
二、检查考评内容
根据公司安字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各部门行业实际,检查考评内容为:
1、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检查各生产经营班组的日常安全工作,包括:机构建立、制度制定、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等基础工作。
2、安全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监督各项安全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3、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检查各班组事故发生后是否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追查、分析以及有无拖延不报、隐瞒不报现象。
4、现场安全检查
对各班组生产作业场所进行检查,按照《公司安全隐患责任制度》及《现场隐患考评标准》进行责任追究。
三、检查组人员
由公司月度考评人员履行考评程序。
四、检查考评办法
1、安全考评,按月、季度分别检查考评(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月度检查与季度检查合并),季度一次奖惩兑现;
2、对检查出的问题,检查人员要认真填写“三定表”。被考评班组针对存在问题要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并确定整改完成的时间和实施负责人,逾期未进行整改的或未按照“三定表”进行处理的要严格考评。安环部将检查考评的结果每季度进行通报。
考评奖惩按安全奖励基金办法规定执行。
五、其他要求
1、各班组要明确安全工作的分管领导,以便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检查、以及考评工作的进行和有关问题的协调处理。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议事规则 篇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的运作程序,以充分发挥股东会的决策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定如下公司股东会议事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是股东会审议决定议案的基本行为准则。
第二章股东会的职权
第三条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1)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
(3)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
(4)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5)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
(6)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7)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8)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9)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10)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11)修改公司章程;
(12)对公司聘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决议;
(13)审议单独或者合并享有公司有表决权股权总数25%以上的股东或者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监事的提案;
(14)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15)审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应当由股东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股东会的召开
第四条股东会分为股东会和临时股东会。股东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应当于上一会计结束后的10日之内举行。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在事实发生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召开临时股东会:
(1)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的法定最低人数,或者少于章程所定人数的三分之二时;
(2)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时;
(3)单独或者合并享有公司有表决权股权总数25%(不含投票代理权)以上的股东书面请求时;
(4)三分之一以上董事认为必要时;
(5)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提议召开时;
(6)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前述第(3)项持股股数按股东提出书面要求日计算。
第六条临时股东会只对会议召开通知中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制度 篇7
股东民事责任的确定在公司清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及现实意义。这对于股东明确自己的权力、义务及责任, 平衡相关主体之间利益, 减少债权人维权的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进一步而完善我国公司法。
(一) 公司清算中股东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主体因违反法定义务而应当或必须承担的不利后果, 这是狭义的法律解释。由此可推断出法律责任是一个与法律义务相对应的概念。在法律关系中, 权力主体的合法利益想要实现必须有义务主体认真履行义务为前提。这样该法律关系才能归于正常消灭。相反的如果义务主体消极履行义务, 则导致权利主体的利益无法实现。权力的实现需要责任作为其坚强后盾。在我国, 由于社会诚信体系及公司法律制度不健全, 并且股东以有限责任作为其逃避责任的保障的现状, 股东在公司解散后不进行清算或者违法进行清算的情况大量存在。
(二) 公司清算中股东民事责任的分类
股东在公司清算中的民事责任主要分为清算责任、清偿责任和赔偿责任。首先, 清算责任是指股东作为组织清算人对以解散的公司进行清算的责任。准确的来说, 依法在公司解散后组织清算是股东的义务。当股东自愿主动履行清算义务、积极地组织清算人进行清算时, 无需其承担清算责任。相反, 如果未依法组织清算的情况下, 股东承担的清算义务则需要转化为清算责任。其次, 清偿责任是指清偿公司债务的责任。最后, 赔偿责任是指因其消极的不作为行为而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
二、我国公司清算中股东民事责任制度
在我国实践中, 出现股东不履行清算义务或者恶意侵占公司财产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公司清算中股东责任制度的不健全。因此, 深刻反思我国清算中股东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与司法缺陷显的尤为重要。
(一) 我国公司清算中股东民事责任制度立法现状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 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 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的, 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 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随着公司制度的不断发展, 市场上的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出现, 与此同时, 公司解散后不及时清算的现象也大量出现。为了完善公司的清算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启动了《关于审理涉及企业法人解散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起草, 其中第12至16条对清算义务人的民事责任做了相应的规定。对恶意处置公司财产、侵占公司财产以及与公司财产混同的连带责任等作了相对细致的规定。
(二) 我国公司股东清算责任制度的缺陷及原因
我国的公司法较外国而言相对滞后, 公司法理论与制度体系都不够健全。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公司清算制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该制度立法层级较低, 很多地方都不太完善。比如说在在制度设计的全面性、严谨性及适用性方面就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 对于股东的清算义务不够明确。我国现行《公司法》仅规定了股东在公司解散后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而对股东在清算过程中应当承担的清算义务没有明确。不能够明确义务, 不仅会影响善意股东对清算义务的判断, 甚至会导致股东滥用公司人格逃避公司债务。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其次, 对于股东的民事责任制度不完善。所以说, 如果不能明确确定举证责任对于公司外部关系利害人有害而无利。最后, 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公司清算中的适用问题。
三、我国公司股东清算责任制度的完善
(一) 依法合理运用“公司人格否认原则”
在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时, 首当其冲的是考虑债权人的利益保护, 但同时也应当谨慎适用, 以避免不必要的消极作用。在社会实践中, 公司中出现的滥用法人人格的情况屡有发生, 并且呈现案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灵活运用并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才能真正做到谨慎适用。以一般民事规范和公司法为标准, 将公司人格否认的构成要件交由法官把握, 根据具体情况在个案中谨慎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让公司背后的股东承担清偿责任。
(二) 完善公司债权人和股东之间举证责任的分配
公司股东享有对公司资产及运营状况的知情权、决定权。并且公司股东是公司资产、账册的实际掌管者。在公司面临解散之时股东也有义务和责任妥善保管公司的资产免遭损失。反之, 由于债权人不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者, 因此不可能对公司的管理信息和经营信息了解十分清楚, 并且虽然作为公司外部利害关系人, 却无权参与公司内部管理。因此债权人对于维护自身利益很难。所以有必要针对这样的情况采取部分举证责任倒置, 即债权人负有事实成立的举证责任, 股东负有具体数额的举证责任。
(三) 完善公司清算中股东民事责任体系
违法行为只有在惩罚的警戒下才能有所收敛, 义务只有在责任的威慑下才有可能得到履行。因此, 股东在公司清算中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多种责任的集合。首先, 毋庸置疑的是股东的清算责任。它是指清算义务人在公司解散后, 未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组织清算而应当承担的强制履行清算义务的民事责任。清算责任具有人身依赖性, 如果股东不履行, 法院也无法强制执行。此时就需要替代执行来辅助。其次, 完善股东清偿责任。当面临股东不清算或怠于清算、股东滥用公司人格以及欺诈性交易行为发生时, 致使公司的财产和负债无法确定, 造成清算程序无法进行。此时债权人就可以主张股东承担清偿责任来维护其权力。
摘要:本文正是从股东清算责任这一角度入手, 深入的思考了股东在清算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针对我国法律关于公司解散清算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公司清算,股东,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2]赵旭东.新公司法制度设计[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 篇8
关键词:股东资格公司章程;实际出资;工商登记;股东名册;股东权利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046-02
2006年9月,台北市的陈某与福州市的周某签订一份协议。协议约定,陈某拟出资100万与河南的韩某成立大置业有限公司。陈某委托周某以周某的名义在大置业公司中出资,并代为行使在大置业公司中的股东权利,但涉及到股东权的实质内容如股利分配、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重大问题,周某应当取得陈某的同意。对此,韩某知情。按照协议的约定,2006年10月,按照协议成立了大置业有限公司。出资各方在工商部门办理了登记,登记显示周某和韩某系大置业有限公司的股东。2007年10月,在陈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周某与韩某召开股东会决议,吸收富豪公司向大置业公司投资,富豪公司成为大置业公司的新股东。大置业公司在工商部门办理了增资扩股变更登记。2008年1月,陈某知道公司变动后遂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确认其为大置业有限公司的实际股东资格并确认周某和韩某作出的大置业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决议及与富豪公司签订的协议无效。
有趣的是,本案的一、二审法院对于该案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决结果。一审法院认为,陈某的出资行为因缺乏形式要件而不具有股东资格。因此依法判决驳回陈某的诉讼请求。而二审法院却认为认定股东资格的因素有其内在的判断标准而陈某具备成为股东资格的因素。因此判决支持陈某为大置业有限公司股东的请求,但对陈某的后一主张却不予支持。
从本案当事人的请求和审理法院的裁判要点来看,在这起诉讼中争议的焦点在于陈某是否具备股东资格。而且他们认定陈某股东资格的依据有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实际出资以及实际享有股东权利。那么这些认定依据是否都有法律依据呢?各自对认定股东资格的意义以及具体在认定股东资格中又应该如何适用呢?
一、对各种认定依据的分析
(一)关于公司章程
我国《公司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司章程应当记载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等,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此外,公司法还规定在公司设立时应当将公司章程提交公司登记机关核准,在转让出资时要进行变更登记。据此,公司章程载明的股东签署章程的行为,说明行为人有作为公司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股东签署并经工商登记的公司章程对内是确定股东及其权利义务的主要依据;对外具有公示的效力,是相对人据以判断公司股东的依据。因此,公司章程的签署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股东名册
《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该规定说明股东名册虽不是确定股东权利所在的依据,但是股东名册的记载具有权利推定力,即它是确定谁能无举证地主张股东的形式上资格的依据。因此一般来说,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通常可确认其股东资格,否认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具有股东资格者应承担举证责任。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股东名册未记载的股东也不是必然没有股东资格。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出资额等。这就表明将股东记入公司股东名册是公司的义务,而现实中有的公司在股东名册的记载中出现错误或者拒绝载入股东名册,这是对自身义务的履行不当,当然不能产生剥夺股东资格的效力。
(三)关于工商行政部门对公司股东的登记
《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对公司股东的登记作出了规定。尽管对该条规定的合理性存在质疑,但是对法条的语义进行正、反面解释,我们不难得到工商登记对认定股东资格具有公信效力和对抗效力这一认知。工商登记的公信效力包括正确性推定效力和善意保护效力两方面的内涵。如果说工商登记的公信效力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而设,那么其对抗效力便是为了保护公司自身的利益。工商登记的对抗效力使公司可以以登记的事项对抗第三人的主张。因此,当公司或股东与其他善意第三人就股东资格的认定发生争议,工商行政部门对公司股东的登记具有相对优先的效力。
(四)关于实际出资
实际出资在认定股东资格中的意义,2011年12月6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三))有相关的规定。该解释第二十三条提到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有股权的,应当证明其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这条规定为实际出资在公司股东间的股东资格争议中的作用首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未实际出资就不具有股东资格呢?答案或许是否定的。首先,从该条规定来看,它仅适用于公司股东之间发生的争议,不涉及公司以外第三人;其次,从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以及第二百条对股东出资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实际出资是股东对公司的最重要的义務,但是股东不出资只会导致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并不必然否定其股东资格。这是因为确保股东实际出资是为使公司资本真实、确定,而对股东在公司设立中的出资瑕疵可以采取事后补交差额等办法来弥补,公司也可以通过调整股权结构或依法减资取消未出资股东的资格以实现公司资本的确定、维持和不变。相反,如果仅仅因为股东出资不实或未出资就轻易否定股东的资格,这会影响公司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可能会使得公司已成立的行为变成无效,不利于公司的稳定,也不利于对公司以外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所以,是否实际出资不是股东资格的决定性条件,不能仅以未出资否定股东资格,也不能简单地认定实际出资者就是股东。
(五)关于实际享有股东权利
享有股东权利是取得股东资格的结果,而不是取得股东资格的条件或者原因。但是从保持公司稳定性的角度来讲,如果否定已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的当事人的股东资格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原则上一般对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的当事人认定其有股东资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反推。因为实践中小股东的股东权利被限制或者不当剥夺以及不召开股东会、不分配利润的家族性公司也是大量存在的。
综合对以上各种认定依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认定依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签署公司章程,实际出资及实际享有股东权利具有实质性特征;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的记载以及工商行政部门对公司股东的登记具有形式性特征。实质性依据的优越性主要是用于解决股东之间的争议,而其中的签署公司章程的效力又优于其他实质性依据。形式性依据的优越性则主要体现在解决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争议中,尤其是工商登记的效力更优先于其他形式性依据。
二、各种认定依据的具体适用
从上述对认定股东资格的各种依据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公司为中心发生的法律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简单的以一种依据来认定所有股东资格争议是有失偏颇的。大体上来说围绕公司发生的涉及股东资格认定的纠纷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公司股东与股东或者公司之间就股东资格认定的争议,这主要是涉及公司内部法律关系;二是公司股东或公司与善意第三人间发生的争议,这主要关系到公司的外部法律关系。区分开两个不同层次的法律关系,就可以依据相应的形式或实质的认定依据来认定股东资格了。本文将选择两类在实践中较典型的需要进行股东资格认定的纠纷,分别从内、外两个层次来讨论在具体的情况下应如何适用这些认定依据。
(一)关于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纠纷
本文一开始介绍的就是一起典型的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案例。在该案中隐名投资人陈某是否能认定为公司的股东呢?如前所述,应该坚持从内、外两层法律关系来进行考察并作出相应的认定。本案中公司内部法律关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周某与陈某就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应当以具有实质性特征的依据特别是实际出资、实际享有股东权利来认定,也就是说应当认定陈某具有股东资格。对此,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有明确的规定: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即是陈某与大置业公司间股东资格的争议。对此应当认定陈某具有股东资格。因为大置业公司另一名股东韩某对于陈某与周某间的挂名协议是知情的,这就意味着公司对于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实质上是默许认可的。基于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禁止公司在诉讼中以形式性依据为准来反言否认陈某的资格。并且陈某在公司设立、经营中也实际出资并实际享有股东权利,所以应认定其为股东。而从外部法律关系来分析,当隐名股东陈某与富豪公司间就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不能以陈某与周某间挂名协议的约定对抗善意第三人。在这种情形下,应该认定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的股东周某具有股东资格。这既是工商登记的效力的体现,也是出于维护交易制度的需要。
(二)關于股权转让中的股东资格纠纷
所谓股权转让,是指股东将其对公司所有之股权转移给受让人,由受让人继受取得股权而成为公司新股东的法律行为。在股权转让资格认定中比较有争议的就是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与工商变更登记在股权转让中的效力如何的问题。
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应为设权性登记,标志着受让人取得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虽然这条规定实际上对股权转让几乎不产生限制作用,但是从它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的立法意图来看,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让公司知晓当事人间股权转让这个法律行为并对该股权转让主动进行审查,审查其是否符合公司章程和法律的规定来决定是否变更股东名册登记。因此股权转让合同成立后仅在转让人与受让人间生效,受让人要取得股东资格就必须要求公司进行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否则在与公司发生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时就不能对抗公司。据此针对实践中有股权转让后,而公司股东名册却未变更引起的受让人与公司间股东资格的争议时,应该区别对待:如若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在股东名册的未变更登记中存在过错时则应该认定受让人具有股东资格。但公司确实不知道股权转让行为的,受让人则不能取得股东地位。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形下,能否证明公司是否知道股权转让行为是认定受让人股东资格的关键。该证明责任应由公司自己承担,即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公司来证明其不知道该股权转让行为。这是出于对股东利益的维护的考虑。
股权转让后的工商变更登记是宣示性登记,是受让人取得股东资格的公示行为。工商行政部门的登记在认定股东资格中具有公信效力与对抗效力。股权转让后因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而与善意第三人发生纠纷时,应认定工商登记的原股东享有股东资格。但是受让人可以要求转让人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对于未及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司董事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也可要求承担责任。
三、认定股东资格应坚持的原则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都看到在确定有限责股东资格时应始终坚持以下的原则:(1)保护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2)坚持商法的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
作者单位: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蒋大兴主编.公司法律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
[2]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编.公司法律师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制度】推荐阅读: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协议书08-01
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披露制度11-19
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10-02
有限公司股东出资协议05-15
一人有限公司变更的股东决定07-27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之国有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07-26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05-27
有限责任公司合同09-01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