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文章

2024-09-21

廉洁教育文章(精选10篇)

廉洁教育文章 篇1

廉 洁 教 育 之 我 见

五星乡长春小学余红英

当前,全国自上而下,轰轰烈烈发起了“廉洁教育进校园”活动。这让我感到很困惑:难道不谙世事的中小学生们也会做出“不廉洁”的行为吗?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在学生当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太廉洁”的行为。例如,捡到东西不交给老师,而是据为己有;为了家庭作业检查而“贿赂”同学;同学之间比吃比穿等。虽然这些行为只存在于校园里,但如果任其发展,这些“不廉洁”的种子在孩子们走上社会后肯定会生根发芽、愈演愈烈。所以,廉洁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从学校的平时教育抓起。廉洁,是一种美德。学校廉洁教育的责任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什么样的人,使廉洁的观念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中去。廉洁教育进校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长大以后才会成为健康的社会力量。

学校廉洁教育必须持之以恒,其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可以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教育。通过利用课外阅读时间寻找廉洁小故事,收集廉洁格言警句、廉洁传奇人物,并用讲故事、演小品、写观后感等形式深刻领会;通过创办“敬廉崇洁”为主题的黑板报、传唱廉政歌曲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与健康的品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廉洁教育的熏陶,使廉洁的思想美德像丝丝春雨洒在中小学生圣洁的心田。

其次,可以以课堂为阵地,寓廉洁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把廉洁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已有的廉洁教育资源,润物细无声地对廉洁内容进行重点提示和讲解,以加强学生对清正廉洁品质的感受与体验。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廉洁教育必有成效,我们必定能为祖国熏陶和化育出具有公正廉洁的健康心态的栋梁之才!

廉洁教育文章 篇2

2.循环日记。把学生按学习能力、写作基础分成大体均衡的小组, 每组就是一个齐心协力的共同体、竞争体, 组与组比一比、赛一赛, 看看哪一小组的日记写得最有新意, 最吸引人。为了小组的荣誉, 为了集体的利益, 学生日记不再是随意的敷衍、恼人的负累, 而是倾吐的需要、真情的流露。

3.摘抄日记。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摘抄日记,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训练学生不断地去认真读书, 厚实知识, 博古通今。这样, 写起日记来不能左右逢源了, 名人名言、时事快报、知识冲浪、佳句集锦等, 无不凝聚学生的心血和智慧, 摘抄日记成为学生日后取之不尽的“百宝箱”。

4.观察日记。让学生先行观察, 再写出观察中的发现, 可写一人、一事、一物;可写一个细节、一个侧面、一个场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写观察日记是一种局部的训练, 操作简便易行, 费时少, 负担轻, 目标单一, 易见成效, 因此学生兴趣很浓。

5.体验日记。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特有的优势, 开展生活体验活动, 如当小小设计师、饲养小动物、包饺子……利用节假日, 结合少先队活动, 开展“小鬼当家”一日体验活动、“我能行”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 写出体验日记。

6.数学日记。所谓数学日记, 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 一般由教师创设或是学生发现的某些问题, 然后由学生自我确定题目、设计研究方案、采集整理信息、归纳总结出研究结论并整理的日记, 写数学日记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

7.英语日记。作为英语作业的另一种形式, 欣然被学生接受和认可。英语日记如同一道营养大餐, 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大放异彩。

用心成就教育文章 篇3

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任何一本刊物都需要有能给读者带来感悟的文章,而要能给读者带来感悟,首先要求作者本人对事情(问题)的认识有感悟,其文章才有给读者带来感悟的基础。

从作者寄(发)来的绝大多数稿件来看,不是作者本人没有实践经验,也不是缺乏材料,最重要的是缺乏感动人心、引发读者共鸣的新思想,缺乏独辟蹊径剖析问题、表达观点的新视角。

当今时代是需要思想的时代,当今教育需要有思想的教师,教育刊物需要有教育思想的文章。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是不能做思想贫困的教师,教育期刊对作者的要求是不能做思想贫困的作者。教育真谛的实施离不开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教育思想的不断创新,是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也是创新教育文章的源泉。

那么,教育文章的思想从哪里来呢?从实践的感悟中来。阅读是一项间接的实践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感悟可以不自觉地获得,也可以自觉地努力而获得。从感悟中提炼出思想,是弥补教师专业成长木桶中那块最短木板的良方。

华中师大教授郭元祥在他的新作《教师的阅读——过一种阅读的生活》中强调,“阅读是一种生活,阅读是一种品质,阅读是一种思索,阅读是一种解脱”,“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开阔胸襟,启发思路,都可以用阅读来拯救自己”。郭元祥之所以极力推崇阅读,就在于当今知识更新速度之快,社会发展进度之猛,如果谁一年半载不读几本书,就极有可能思想落后、知识老化、能力降低,甚至工作力不从心。如此,就会觉得累,就会在工作面前不称职、在知识面前落伍。

阅读重在读什么呢?一本好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创新性上,而且往往以其思维亮点呈现出来。所谓思维亮点,就是那些能让读者的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新思维、新理念、新观点、新见解……这些让读者豁然开朗的思维亮点,就像散落在沙丘里的金子,它们在长篇大论的文字叙述中,往往以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的形式突现其身。这就要求我们有慧眼识真金的功夫,从书的目录、内容甚至结构中,能够一眼发现其中的亮点,并能“一见钟情”地咬住这些亮点进行悟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理解,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思想,并反思和追问自己在运用同样的材料表达同样的思想、观点时与文章作者处理技法的异同。

悟读重在悟什么?我们倡导写文章要“有感而发”,比如中学课文里的《石钟山记》,写的是苏轼的一次考察。他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的结论产生了怀疑,通过考察,他得到了关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有人言之简,有人言之陋,而要得到真知,就要“目见闻”这样的感悟。写作时,他就围绕这种感悟,用事实和过程把它铺陈出来,结果就成了一篇留传千古的好文章。在这里,感悟大抵和灵感相通。然而灵感可遇而不可求,我们所说的感悟,却可以大量地获得──只要我们在阅读时敢于用心去质疑,用心去求索,就能提高自己的“悟性”,提高看问题的思维水准。因为,感悟有不同的层次,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可以赋予不同的感悟水平,从而体现不同人的精神世界拓展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例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记录中说,他14岁时认为叔叔十分平常,然而过了7年,当从国外求学回来时,却感到叔叔的学问大有长进。实际上不是叔叔提高了,而是马克·吐温进步了,他能感悟到叔叔的学识和长处了。就此而言,我们毕生都在对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感悟,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就像例中的“叔叔”。我们不断地提高感悟水平,就使得我们对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的悟性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在写文章时就越会在充满信心的预期中文思泉涌。

对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感悟,虽然有时是零散的,但不是孤立的,应是用一种新的认识代替原来的认识或创造出一种以前没有的认识,新的感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感悟一旦出现,就要善于把握住。德波诺曾提出“注意滑过”的说法──当人们驱车从甲路口到乙路口时,常常是因为车速过快,而忽视了中间还有一个丙路口,丙路口那里还有一条路径更短、路况更好的路。由甲到乙的路越顺畅,忽视丙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普遍的阅读思维,往往是条列状的思维,而不是辐射状的思维,这种阅读过后不会留下什么痕迹。要在阅读中产生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就要防止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借用德波诺所说,也就是要使得从甲到乙走得没有那么顺畅,从而使自己不能不注意路旁的丙──感悟。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既是要我们多阅读,同时也说明,阅读到了一定的时候,应该动笔写,常写就能掌握规律。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读是写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是说要真正进入“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只读不写,特别是写好,也只能是空谈。

有这样一则报道:某校邀请一位特级教师给本校教师上示范课。这位特级教师对学校临时指定的授课内容稍作准备,便从容地走上讲台。一堂课下来,听课的老师无不折服。赞叹之余,有人问这位特级教师为这堂课准备了多久,这位年过半百的长者慨然说:“可以说我只准备了一刻钟,也可以说我一生都在准备这堂课。”回答意味深长,令人深思。

这则报道的隐喻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如酒,愈陈才愈香。写文章莫不如此,没有“一生都在准备”,好文章是诞生不出来的。

“一生都在准备”可谓有心者的坚守。我们说熟能生巧,常写、多写就能找到写文章的规律,就能走出“复制”他人作品的怪圈。“‘复制他人作品”充其量是“假写”,而非“真写”。

真写强调的是写作时独有的一种境界和只能意会的一种感觉,对不同的选题、材料均有下手之笔,均可使文章在遵循共性规律中出新、出彩,写出自己最想写、表达出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亦即能做到“文章合为时而著”。

真写的魅力在于捕捉和处理细节。2500年前,老子就有名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2004年汪中求先生一本《细节决定成败》受到市场热捧,一时洛阳纸贵,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文学作品需要细节,需要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教育文章也需要细节,没有细节或缺乏细节,教育文章就可能是苍白的、枯燥的、空泛的,文章就难有多大价值。相对于纯理论来说,细节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让读者在体验愉悦中认知与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与观点。好的教育文章从来是不缺乏细节的,成功的教育文章往往是在细节上下了工夫。

何为细节?教育文章中的细节很平凡,就是教育教学中的“一滴水”,一滴能够照见太阳的水。它就是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性事实,就是围绕教育文章主题和有利于表现主题、有助于传播效果的教学事例。从客观描述的真实细节中让读者感知教育文章的思想内涵,这大概就是一切教育文章写作所努力追求的境界与目标。

文章写到真处时,能做到既遵循某种潜在的写作规律,又从这种潜在的写作规律中跳出来,具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文章写到真处即是只要一接触材料,便可开始打腹稿、提炼主题。而且在提炼主题的同时,也提炼出标题,搭起文章的整体框架。在这个阶段,标题和主题往往是重合的。标题是主题的最集中表现,是用最少、最形象、最准确的文字概括出来的主题。这个构思中的标题就是整个文章的大梁,是撑起文章的支柱。有了这根梁或柱,心里就有主心骨,就不会来回犹豫,空耗精力,便可及早地进入布局和成文的状态。

文章写到真处时,能做到既可写新问题、新事实的文章,又可将老问题写出新意,是常写常新的高手。在文章写作中,有一些被称为老生常谈的主题即老主题。认真写好这些老主题的文章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但写得不好就容易写成“老面孔”“似曾相识”或“早已相识”的过时文章。文章写到真处既能使文章避免陷入这种尴尬,又能对事实材料作深刻把握,具有比别人看得“更深一层”的能力,从而在思想内容上写出与众不同、在表达上赋予个性化语言的好文章。这种文章有鲜明的时代感,可给读者新的启迪,让读者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欲罢不能。

绘画有“画龙点睛”之说,教育文章的点睛就是修改。修改文章就像盖房子,用梁把房子撑起来盖好后,还要“雕梁画栋”式的装修,让它更美、更有文采。文章初稿写出来后,一般来说只算完成了第一步,真正要赋予其文采,还要做大量的深加工。《文章评改》中有吕叔湘先生的《评改澜沧江边的蝴蝶会》一文,评改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后来被选为初中语文篇目,那确实是篇美文。从评改文章中,我们能看到被评改文章的原貌。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吕老的评改主要是“挤水”,让它更加简练,达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目的。吕老的删与改,道理清楚,分析透彻,恰到好处,近四千字的原文,删改了近一半,由此叹服吕先生的匠心独运。原文已经很不错了,让吕老一评改,可谓锦上添花。

写稿不易,改稿更难。“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好文章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许多大作家、大学教授,他们的文章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我们耳边经常闪现贾岛的“推敲”故事、白居易念诗给老婆婆听的故事,这些事例都说明修改在好文章的形成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对教师来说,他们教学任务繁重,要想让他们创作出好的文章,除要引导他们对教学进行深刻的体会之外,引导他们对文章作深加工修改同样重要。

那么,对文章作深加工的着力点该放在哪里呢?

深加工的着力点之一,是让构思的标题和提炼的主题进行同步对接,让主题清晰、标题水落石出,并使之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的主题,二是一读标题就有个性、吸引人。这是深加工的重要环节、重要部分,也是决定一篇文章能否点亮编辑眼睛的关键。

深加工的着力点之二,是对文章引用材料的增加、删节或调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它是证明观点的事实,是论点成立的依托。因而在修改时:一要考量材料的必要性,即选用能说明观点的材料;二要考量材料的真实性,即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实际,准确可靠;三要考量材料的合适性,即材料引用要恰当。从而把不足的材料补足,对空泛、陈旧、平淡的材料进行调换,删除不实的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确凿有力、论证有力、典型有力、说服有力。

深加工的着力点之三,是在语言运用上反复推敲修改:一是语言表达的简洁性,用最少的文字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把重复的地方改为精练、简洁;二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把似是而非的话改为准确的文字;三是语言的可读性,把平淡的改为鲜明,把拗口的改为流畅,把刻板的改为生动,把隐晦的改为明快,把含混、笼统的改为清晰、具体。在通篇统一的考虑上,不留全文概念不一、论述自相矛盾、语句上下脱节的表述,要让编辑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出作者较强的推理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从印象上增加编辑选稿、改稿的概率。在这方面,一旦点亮了编辑的眼睛,作者往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作者单位:江西教育期刊社)

廉洁从业文章 篇4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公司纪委《关于开展2017年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夯实支部廉洁从业基础,筑牢人员思想防线,深化廉洁部门形象。6月份,营销物流部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以实现“强化廉洁从业意识,营造风清气正氛围”为目标,认真组织开展了如何树立“风清气正的廉洁之风”大讨论活动,期间支部人员积极建言,各抒己见,讨论气氛热烈,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一直以来,支部注重通过加强学习来促使从业人员思想觉悟稳步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支部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系列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学习党务方面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不断提高人员思想境界,筑牢思想防线。广大党员同志纷纷表示,学习热情不能有丝毫松懈,今后将继续践行“学以致用、持之以恒”的学习观,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加强党务和业务知识学习,形成“两学一做”学习新常态,同时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带动支部其他人员学习热情,营造全员学习浓厚氛围,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进而提升全员综合素质。

二、注重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营销物流部作为外部了解公司的窗口部门,我们不仅要能顶的住严酷的外部市场环境,还要把守好廉洁自律的底线。为此,教育引导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公司党委在公司层面可通过举行系列教育活动,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干净做事、廉洁从业,以优良的作风开展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支部领导应经常强调廉洁从业的重要性,告诫员工坚决不触碰“廉洁”红线,严守廉洁从业底线,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上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断强化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业务人员自身能力,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内树形象,外树品牌,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营销团队。

三、严格按章办事,认真履行职责。作为企业的员工,严格按章办事,认真履行职责是基本准则,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又维护了公司利益。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规章制度和流程建设日趋完善,这位每位岗位员工制定了标准,划清了界限。因此,支部人员认为,廉洁从业要从严格按章办事、认真履行职责做起,不逾越廉洁“红线”,不突破廉洁“底线”,争做爱岗敬业的典型。与此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流程,降低廉洁从业风险,并以规章制度为准绳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以岗位职责为界限划清从业人员职权范围,全面提升从业管理水平。

四、始终坚持“亲”和“清”的客户合作观念,营造风清气正的合作环境。销售人员每天与客户打交道,廉洁风险较高,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保持好距离。在开展业务往来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坚持“亲”和“清”的客户合作观念,其中“亲”是要求从业人员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清”则是要求从业人员要清白做人,和客户交往要光明正大。树立“亲”和“清”的客户合作观念,营造风清气正的合作环境,让客户真切感受到同公司合作简单、轻松、愉快。

五、积极践行公司廉洁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近年来,公司重视企业文化落地,廉洁文化“尚俭戒贪、清廉兴企”已深入人心。但是,大家认为积极践行廉洁文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员工应当时刻以公司利益为重,廉洁从业警钟长鸣,廉政建设常抓不懈,让廉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引领作用,助推企业文化落地深根,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六、拓宽管理思路,大胆创新实践。目前,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内氯碱行业供需矛盾突出,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营销已然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面对市场复杂形势,我们应迎难而上,努力拓宽管理思路,创新运销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型号,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应当主动迎接市场挑战,大胆创新实践,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向好发展。

七、防微杜渐,加强监督。廉政建设要从小事抓起,从细微处入手,发现廉政风险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监督,通过同级监督、上下级监督和外部监督等途径,畅通监督管理通道,发现廉洁问题及时反馈,避免因小失大,酿成大错,这样是对个人、部门及公司负责的表现。

怎样教育孩子文章 篇5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

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

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家长的“8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励志教育文章心得 篇6

什么叫情商?情商就是让别人信任你、喜欢你的能力。被人信任的前提是具有讲诚信的人品、人格,待人诚恳。同时,学会分享、互相帮衬也是情商至关重要的内容。什么叫逆商?逆商就是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时的抗打击能力和自我鼓励能力。学校和家庭应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从失败中站起来,勇往直前,让孩子在鼓励中获得成就感。

什么叫成就感?美国有一位物理学家叫普利兹尼,他小时候有一次物理考试只考了8分,老师并没有嘲笑他,而是鼓励他,但普利兹尼仍有畏难情绪。于是,老师想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法:下一次考试别的同学考60分及格,而普利兹尼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在下一次考试中,普利兹尼考了28分,算是及格了,但依然是全班最低分,似乎没有理由得到表扬,但老师又想到一个巧妙的办法:奖励进步最大的人。他将全班同学这次考试的分数减去上一次考试的分数,结果考28分的普利兹尼成了进步最大的人。在老师的巧妙鼓励下,普利兹尼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最后成为了一位物理学家。从这个例子,相信大家能够理解成就感的重要性,以及逆商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总而言之,三大“商素”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其中智商只起到20%~30%的作用,情商和逆商所起的作用更为显著。

那么如何真正实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商素”的培养之外,我觉得也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实行心情教育。纵观山峦叠翠,沐浴晨光雨露,欣赏漫天繁星——这就是心情教育。我第三次高考复习时,教我们的英语老师授课充满热情,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我们进行心情教育:江边言说故事,参观名人故居,爬山消遣……这表面看来像是浪费时间,但我们在这种氛围中学会了排遣杂念和彼此相处,收获了愉悦心情,学习的激情与效果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孩子的心情教育、家庭的心情教育、学校的心情教育,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心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心情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中学囿于各种限制,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我曾经与几个重点中学的老师探讨过为什么不组织学生去春游,各个学校顾虑的是这类活动可能会发生意外,而一旦有意外,学校与家庭之间将水火不容。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心情教育无法推行开来。孩子们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被禁锢在校园与家庭里,没有奔放到天地之间的机会,即便有,也难以确保有那份奔放的心情。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阻碍孩子快乐成长的“咒语”。

相比较而言,国外与中国的情况明显不同。国外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比如野外徒步20天,锻炼学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项目启动之前,家长需先签“生死协议书”,一旦发生意外,学校不负任何责任,家长也深知个中利害。这种在国内看来不可思议的项目在国外运行得非常顺利。这源于国外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配合一致。

第二,实行鼓励教育。所谓鼓励教育,就是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孩子的优势并不一定会自动展现出来,很多时候需要人去努力挖掘。如果一个老师不能从学生身上发现任何特长和优势,则其难以被称为合格的老师。(励志歌曲www.lz13.cn)实际上,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是有优势的,即便是发型、笑容、服饰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方面,也同样值得表扬。可表扬的事有很多,学习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第三,培养孩子向往伟大、走向伟大的信念和能力。我们看到,有的人一辈子碌碌无为,有的人一辈子成就辉煌。其实,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庸的人,日子都是琐碎的,而琐碎的日子就像水泥和沙石一样,既可以砌成伟大的建筑,也可以最终一事无成,永远是一堆水泥和沙石。人与人的差别也是如此。对于每个人来说,出生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但是归宿却是自己抉择的,以何种姿态行走,获取多大的成就,是自己能够抉择的。所以,不管你的先天条件如何,只要你有远大的目标,并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取达成目标的能力,你就会有所成就。

廉洁教育文章 篇7

□请您先介绍一下汉沽区的教育现状。

■目前, 汉沽区有中小学33所, 其中农村中小学20所, 占60.6%;全区在职教职工2700人, 其中农村教师732人, 占27.1%;全区中小学生20051人, 其中农村学生5179人, 占25.8%。从中可以看出, 农村中小学在数量上占到近三分之二, 在职教职工和学生人数约占四分之一。从教师和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可以看出, 我区农村学校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

□您认为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最主要的是资源配置制度, 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多集中于城区中小学, 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城乡之间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形成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 导致城乡中小学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呈现出失衡的状态。通过调研, 我们感到城乡教育发展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办学基础条件上存在差距。农村中小学在校舍、场地、教学装备等方面与城市中小学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在教师队伍上存在差距。农村教师队伍老化, 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农村教师素质相对偏低, 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待遇也与城区学校存在差距。三是在生源素质上存在差距。由于历史的原因, 前几年, 城区“优质学校”可以面向全区招生。去年开始, 实行“对口”入学, 农村小学的毕业生“对口”升入农村中学, 城区小学的毕业生“对口”升入城区中学, 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在素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四是在学校管理水平上存在差距。受校长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办学理念、信息资源统筹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教育管理目标、管理制度、教学管理的组织和指挥系统、课程计划和标准的实施系统及监督系统不够完善, 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五是在教科研方面, 农村中小学的教科研意识、组织、管理、成果推广、信息接收等方面与城区学校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

□如何尽量缩小这些差距?教育局制订了怎样的规划?

■当前, 人民群众普遍关注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等问题。通过对我区农村教育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 我们结合汉沽区的整体发展规划, 确定了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目标, 通过政策上优先、财力上倾斜、待遇上提高、学校间支持等手段,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总目标: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城乡教育的总体规划、布局一体化, 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城乡学校的人力智力资源比例一体化, 办好每一所学校, 实现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相对均衡, 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具体目标:一是城乡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基本一致, 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达到城市水平。二是城乡中小学、幼儿园生均占有校舍比例、教学设备、图书信息资源、公用经费基本一致。三是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同类学校教师的学历、业务水平大致相当。四是城乡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基本相同或接近。

□为达到这些目标, 教育局主要制订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作为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局结合具体实际, 主要制订了下列措施。

第一,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一是结合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逐年配备和补充农村学校的多媒体、图书、实验仪器等, 使全区中小学的硬件水平基本一致, 让农村中小学生享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质量, 为他们提供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二是实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本着“减少点数、扩大规模、集中优势、提高效益”的原则, 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的建设和改造, 认真规划、整体优化中小学布局,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结合我区的小城镇建设, 撤并一批农村中小学, 实现每镇1~2所中心校、中心幼儿园的集约化办学模式。使每一所中小学都能按照标准, 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三是进一步改革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由区教育局直接安排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 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把有限的经费投向重大、重点和时效性强的项目, 确保资金使用有效、有度。

第二, 健全干部教师队伍培养和流动机制。一是实施城乡中小学管理干部流动。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管理干部交流任职, 实现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上的创新。加大校长队伍的培训力度, 促进校长队伍由经验型向学习型、专业型转变, 对校长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校长能上能下的合理流动机制。二是建立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 继续完善城区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制度, 对专任教师短缺学校试行巡回教学制度, 帮助农村中小学开齐开足课程。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称, 必须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合理补充新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每年40名左右。三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结合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 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 增加各种补贴, 认真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中的困难, 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在评定职称、评优上向农村教师倾斜, 稳定教师队伍。四是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项培训基金, 增加农村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 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考核力度, 鼓励和支持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学习培训, 促进其专业水准、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 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培训, 通过“一对一”传帮带以及开展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内容的继续教育, 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

第三, 组建城乡教育集团。在认真总结城乡教育共同体经验的基础上, 组建10个左右城乡教育集团, 实行“双法人”管理模式。农村学校作为集团学校的分校, 在人事、财务和法人地位上相对独立, 集团学校主要帮助农村校培训和培养教师, 并在名师资源、教研资源、课程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通过集团化办学, 城区学校每年派出一定比例的教师赴农村学校任教, 农村学校则选派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 使之得到进一步培养, 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 构建城乡基础教育发展评估机制。针对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的差距, 按照“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 着手构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机制、检测制度、经费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对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水平和办学水平的评估, 摸清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 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措施, 加快学校的发展进程。同时, 成立专家顾问团, 定期对中小学的办学思想、发展方向和管理水平、办学综合实力以及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监测和评价, 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把关定向。

□有人认为进行“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是搞平均主义, 是“削峰填谷”, 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作为学校, 如何在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 也不是"削峰填谷"。从学生层面讲, 均衡发展是指学生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资源分享、成功机会上的公平与平等, 并不是要求平均主义, 更不否定对学生潜能与素质的个性化培养。从学校层面上看, 教育应该均衡发展, 这里的均衡发展是指各学校在教育质量、数量及教育资源的享用上应该是公平的, 不应有较大的差距。办学要均衡, 更要有特色。如何在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 面对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形成更多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 如何处理好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廉洁教育文章 篇8

关键词:党课;质量党课是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定期开展党课学习是党内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支部建设的要求和党员教育的基本方法。然而,现行的党课教育以传统的教育理论为支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都已落后于现代化教育,党课教育形式仅限于读报、看教育片等,授课形式单一,内容仅局限于党的历史和党的基础知识,无法满足新时期党员教育需求,如何创新党课形式、丰富党课内容、活跃党课气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矿积极开展党课教育活动,通过党员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等因素的改进,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灵活的教育方法运用于党课教育,力求将严肃的理想和信念问题变的生动、自然、富有感召力,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为确保评选活动有序开展,该矿党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优秀党课评选”活动的通知》,并对活动内容、时间、评选标准及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组织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成立了五个评审小组,分讲稿内容、授课过程、组织形式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党课评分标准;将各总支、支部分为五大专业,深入现场进行客观公正评比,并在各专业评选出前三名进行表彰奖励,对组织不力,应付凑付的支部给予通报批评,有力保证了优秀党课评比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二、统一标准严格考核

为进一步提高党课质量,丰富党课内容,该矿严格制定党课标准。要求各单位在选题上要结合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理论观点准确、鲜明,概念清晰。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分析透彻、道理充分;党课内容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和党员思想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情理交融,讲出亮点,解决难点,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讲稿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语言文字流畅,引用资料准确翔实,表述生动、感染力强;党课会场布置要整洁大方,授课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听课人员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组织专业内支部书记进行旁听,并采取集中上课、党员打分的方式进行评比。

三、把握主题注重结合

为扎实开展好党课教育活动,该矿在活动中注重“三个结合”,真正做到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一是与当前形势相结合。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形势任务“三项教育” ,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积极作为,为企业创新发展、转型提效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是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要求各支部针对当前党员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把理论联系实际部署工作、结合工作实践谈体会认识作为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贴近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讲理论、谈认识、交任务、提要求,使党课教育生动直观而富有吸引力、感染力。三是与党员干部思想相结合。要求各支部认真分析本单位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失衡问题,运用典型事例,加以剖析,以身边人议身边事,有的放矢地批判歪风邪气和庸俗思想,旗帜鲜明地弘扬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创新形式增强实效

为使党课达到预期效果,各支部积极开动脑筋,做到形式新颖、过程丰富、手段先进,有效增强了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授课形式上,改变了以往授课人单向灌输、党员被动接受的单一授课形式,设计了现场提问、互动交流、悬挂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等环节,使授课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让党课变得气氛热烈,生动活泼。在授课过程上,各支部理论联系实际、数据详实,并做到语音标准,演讲流畅,思路清楚,语言简洁,有的放矢地讲道理,解疙瘩,真正实现了以讲促学、解疑释惑的目的;在授课手段上,充分借助了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施,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给听课人员讲知识、鼓干劲,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创新党课教育形式,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形式。一是丰富基层党员教育形式。通过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基层建设理论及党员工作技巧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理想信念,强化党员党性意识,树立党员形象,激发了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接受教育,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的目的。二是提升党支部书记业务素质。党支部书记通过备课、授课的过程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了表达能力,增强了综合素质。三是实现互学共进目的。改变了以往单向灌输,听课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精心制作与宣讲主题相一致的图文并茂、形式活跃的多媒体课件,教育的直观性、互动性和吸引力大大增强,使党员能坐得住、学得进,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互相学习的积极性,着力营造出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

教育文章 篇9

如果我们常怀慈悲心,我们或许能教育出更多健全的人。

我一向以为,人应当有远大的梦想,不应为身边琐屑的事缠绕。我们很少把学生放在心里,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把成绩放在心里,是把教学成绩放在心里。之后,我明白,眼里仅有“成绩”二字的教师,永远无法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样的教师,无论他的教学成绩多么突出,他永远也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好成绩是管出来的吗?

我第一次做班主任的时候,带的是高二年级。这个班的学生纪律比较差,学生的自觉性也比较差,当然,成绩也比较差。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班的成绩之所以差,是因为纪律差导致的,所以我接手这个班之后,第一件事做的,就是整顿班级的纪律。

经过我一个月的整顿,班级的纪律好了很多,就纪律而然,在全年级是比较好的了。并且我带的这个班,还获得了当月的礼貌班。我很高兴,十分有信心。我的确定是正确的,我的努力应当很快会得到回报——成绩的提高。

我的期望没有很快地实现。第一次月考,班级成绩并没有提高。我分析原因,必须是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在成绩上头体现出来。我想,既然我的班级的纪律好了,不可能成绩上不去的。当时,我们年级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如果想明白哪一个班学习成绩好,你去看看哪一个班晚自修的时候更加安静,就明白哪一个班学习成绩好了。我当时十分相信这句话。

我于是找相关的同学谈话,给他们制定学习目标,督促他们努力学习,继续把班级的纪律管好,也留意学生们的学习状态。然而,结果很快出来,这个班的学习成绩没有一点提高,反而有倒退的迹象。迷茫的我开始向一些老教师请教。他们告诉我,我们的班级有一些学生学习不够认真,有些学生不做作业。我问他该怎样办,他说,对于这一部分学生,你应当加强监督,对这种学生必须要留堂,监督他留下来做完作业为止。

据我所知,这位学生是挺聪明的,以前的学习成绩也不错。近来,他之所以不想学习,是因为心里面常常感到莫名的苦闷。这种情感,应当是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男生都有的,对感情的朦胧期待,对前途的迷茫。我提议他每一天去跑步,释放情感。可是他告诉我,跑步也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他的问题。我当时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他的问题。

我也没有按照那位教师的说法,去留他的堂。对于纪律管理上来了,成绩上不去,这个问题我也很苦恼。我于是又请教了许多教师,说得最多的是,如果一个班成绩不好,是因为纪律不好,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说,一个班没有学习氛围,所以这个班的成绩不好。对于建设班级学习氛围这个提议,我比较认同,可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应当怎样去建设呢?我却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依然不明白根本问题出在哪里。

我当时正在读魏书生、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我当时多么期望他们就在我的身边,我当时多么想去见一见他们,问一问他们我的班级的情景究竟怎样解决。当时我刚好加了一位在南海的十分有名的班主任的微信,于是我就这个问题咨询了他,可是他却没有给我任何回复。

苦闷一向缠绕着我。

仅有爱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

我们经常有教师说,就算你不喜欢教育,你也要对学生负责,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对得起这个职务。甚至还有人跟我们谈教师的待遇不错,是一个值得投身的行业。我想,如果一个人只是想获得不错的收入,稳定的生活而做教师,我为学生分到这样一位教师而感到痛心。

教师这个工作,是无法用工资来衡量的,对于一位用心教育的教师来说,这点工资是远远无法和教师付出的心血划上等号的。

我们投身教育,不是为了工资。我们去爱每一位学生,不是为了让他的成绩提高。我们投身教育,我们去爱每一位学生,是因为我们有一颗慈悲心,我们悲悯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期望每一位年轻人都有完美的前程。我们不期望他们将来过得不欢乐,我们期望他们欢乐地成长,欢乐地过完这一生。

我读了更多的教育的书籍。我慢慢发现,每一位教育大师,都爱他的学生们。他们的爱是无私的,他们的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研究的。他们的爱有时候暂时得不到回报,可是他们的爱在学生以后的人生中,改变了学生的人生轨迹。

作为教师,看到的不应当是学生的成绩,我们看到的应当是一个个活泼鲜明的人。我们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应当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应当供给条件,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我发展的方向。

之后去到高一的时候,我不再盯着学生的成绩看。我想平等地和每一位学生交流。我不想他们来到学校只会学习,我想他们做一群欢乐的孩子,我想让他们爱上我们的学校,我想让他们改变对学校只是学习考试的地方的旧看法。

于是,在军训的间歇,我组织班级团体活动,我和他们一齐玩游戏。学生们都玩得十分开心,我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直至放假当天,他们对我们的班级依依不舍。我给学生讲我自我的故事,他们发现,原先教师也不是高高地坐在神坛上头的人,他也是一位活生生的个体,他也是一位能够亲近的人。学生发现教师能够不是那位总是对我们发号施令的人,原先教师也能够和我们做朋友。

不是因为纪律好而优秀,而是因为优秀而纪律好

一个优秀的班团体,不是靠条条框框的律令而变得优秀的,一个班级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学生们都珍惜拥有这样一个班级,是因为他们爱这个班级。学生爱这个班级,首先班主任得爱每一个学生,首先班主任得尊重学生,把人当做人,而不是把他们当做学习的机器。人有他固有的弊病,譬如连续学习五节课会有疲惫感,偶尔趴台,懒散一下,这太正常可是了。我们没必要为此给学生上纲上线。

我们应当让学生觉得,我们是学生的朋友,我们是跟他们站在同一阵营的,我们是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值得信任的朋友,我们是他们遇到困难时强大的后盾。没有任何的说教,任何的批评能够比得上学生信任教师。

经常性的批评和惩罚只会导致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越来越远。即使不得不批评和惩罚的时候,也应当让学生真心诚意理解批评和惩罚。所以,批评和惩罚,应当是学生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

为了建立师生平等关系,也为了监督我自我,第一天上班会课,我让学生对我提出要求。学生们给我制定了如下的守则:

1.不拖堂

2.不当众批评同学,有问题私下聊

3.不占用自习课上班会

4.不占用班会课上语文

5.不变相体罚,如:罚抄书、罚跑步,检讨书不超过100字(PS:面壁思过不算体罚)

6.语文作业不超过30分钟

7.不偏心,人人平等,如:重女轻男、重男轻女、重优轻差,如有发现,同学警告三次

8.善待学生

9.尊重学生的意愿,乐于听取学生的提议,不轻易见家长

10.主动帮忙同学

11.班主任保证遵守以上守则,违反守则同学们有权处罚班主任。

他们说完对我的要求之后,我说我保证不违反纪律,违反时任由你们处置。然后我问他们,他们应当遵守哪些纪律。他们也就十分兴奋地给自我制定了纪律,并想好了惩罚方法。

最终,我又顺势引导他们自我说出自我想要做什么,他们各自表达了自我的梦想。于是我结合他们的梦想,给我们的班团体制定了发展的目标。简略整理如下:

一、学习上,我们期望建成互帮互助,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同学们努力实现自我的学习目标,那么我们的班级也将成为成绩最优秀的班级。

二、班风上,我们期望建成进取向上、团结温暖、自信的、活跃的班级。

所以我们会坚持良好的纪律和卫生,做到有礼仪、讲礼貌,给每一位来到高一1班的教师和同学都留下好印象,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表扬,更少的批评。

三、活动上,我们期望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至少每一个月一次举办一次班级活动。

过了几个星期之后,我发现,我的班级有了新的变化。我不再用努力费心思去管理许多琐碎的事情,班里面没有出现许多小状况。我不用异常强调,同学们也专注地学习。我不用强调纪律,同学们的纪律已经十分好。当我告诉他们,每个同学要准备九个文件袋,九个笔记本来整理九科的资料的时候,任务布置下去,第二个星期,每一个同学都已经准备得整整齐齐。

儿童教育文章 篇10

专家研究发现,快乐的人们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乐观的世界观,亲密的家庭关系,善解人意,众多好友,坚信自己的人生有好处等等。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最关键的问题产生了:“我如何做才能让宝宝拥有快乐的这些特质呢?”有些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完全理解宝宝的个性,不要试图按照父母的期望改造宝宝,比如说他是个文静的宝宝,爸爸妈妈就不要试图把他变成一个活泼的宝宝。父母就应关心宝宝的需求,重视宝宝的胆怯,用心倾听宝宝对你说的话。最为重要的是,必须要让宝宝从小就明白,父母是无条件地爱他。

以下列举的10个具体推荐,可帮忙父母找到适宜的方法,引导宝宝将来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推荐1――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父母经常犹豫是否该让孩子饲养小动物,例如兔子、金鱼、小猫或小狗,因为它们需要时间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证自己会全力照料小动物,通常大部分工作还是要由父母来完成。但是,专家研究发现,花工夫饲养小动物是值得的。因为当孩子感到担忧或害怕时,小动物的陪伴会让他们更觉安心。孩子从饲养的小动物身上能够学到忠诚、共鸣、依恋等情感。专家还认为,透过饲养小动物,孩子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成就感。

推荐2――温馨的家是快乐的田园

推荐把家变得更温馨,看来是个小问题,但对孩子而言,这却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里乱七八糟,孩子会不期望小朋友来家里玩。另外,井井有条的家会给孩子带来平和与满足。需要注意的是,温馨不代表干净过头,因为舒适才是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干净过头只会给孩子带来束缚。

推荐3――吃得开心能够更健康

作为成年人,父母会注意饮食健康和饮食习惯,但孩子通常没有这些概念。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及早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包括全家坐下一齐用餐,选取健康营养的食物等等。

推荐4――运动的感觉真棒

无数的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强壮、体力充沛会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觉,让孩子快乐。另外,对孩子来说,跑、跳、游泳、骑车等等体育运动本身就十分搞笑,而这不恰恰就是快乐的源泉吗?

推荐5――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长久”

无论是每一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齐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好处,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教给孩子“长久”的含义。

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齐看一场儿童电影等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推荐6――歌唱的鸟儿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在古代,西方人坚信音乐能够医治一个人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而在现代,儿童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孩子听他们喜爱的歌曲,能够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听一首好歌有时会让人精神振奋,身心舒展。而对孩子来说,每当全家一齐唱一首他喜爱的儿童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推荐7――快乐也能够放大

用心参加社会活动至少教给孩子两件事情。例如父母用心和孩子一齐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或者用心参与孩子的社区汇演,孩子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重视,这会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父母的参与也教给孩子“社会”的基本含义。它让孩子感到自己也是这个大社会的一部分,而每个人都能够透过它对别人作出贡献。专家研究还证明,奉献和快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让孩子参加社区大扫除,或是探视社区孤老,即使是幼儿也会从中发掘付出的快乐。

推荐8――再见吧!负面评论

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例如,父母评论孩子幼儿园的园长很无能,或者儿童医院医生很马虎等等。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孩子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父母就应让孩子觉得世界是完美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

推荐9――兴趣爱好是永远的快乐

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那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而兴趣爱好也不必须是指某种技能,例如集邮、拼图等,它们并不是某种竞技,却同样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更能让孩子学会投入的快乐。

推荐10――花开叶落是快乐

上一篇:建设用地供应工作打算下一篇:会计简历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