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学案

2024-09-26

第十九课学案(共10篇)

第十九课学案 篇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观舞记》导学案

编写人:

编写时间:

审核人: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写法。

【学习重点】研习精彩句段,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学习难点】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体悟印度舞蹈的魅力。

【知识链接】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义。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凭借自己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来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大神湿婆在印度舞蹈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直到今天,每当有舞蹈演出时,湿婆的舞蹈神像往往要被供放在台前。

印度舞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身体语言异常丰富,尤其是手语更是变幻莫测。这种变化万千的姿势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欲和种种举动,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白昼、黑夜等自然现象。比如用手指的姿势表示美丽。手姿不仅表演起来令人眼花缭乱,花样繁多的手姿还反映了表演者活跃的思维,是一中真正的脑部锻炼,可谓“心灵手巧”。总之,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在舞蹈动作中表露无遗。

【学习过程】

一、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2、从文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读一读。

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请仿照例句进行说话。示例:印度舞蹈真美!美在氛围——“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有一种宗教氛围,给人庄严肃穆之感,具有鲜明的印度特色之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三、体会情感

4、文章中哪些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品味语言

5、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段,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提示:请用“__________ ”好,好在……的句式来说。

五、比较阅读

6、本文与《安塞腰鼓》都是写舞蹈的,两文所表现的美有什么不同?

【学习反思】

【课堂检测】

1、课文第2——5段四个“假如”分别描绘了姐妹俩在舞蹈过程中的什么特点?排比句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2、文中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3、全程伴读中1——

4、5——9题。★

4、课外背诵15——17段。

第十九课《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领悟作者对大雪的喜悦心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来描写第一场雪并能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学法、讲授法、读书法。课前准备:

课件、有关课文背景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喜欢读有关雪的文章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雪的文章。(教师同时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教师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教师指名让学生读。(教师注意纠正生字读音)

2、教师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三、初读课文。

课文围绕第一场雪写了那几方面的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作者的联想)

四、精度课文

(一):

1、下雪前的景象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三):

(四):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

1、下雪中的景象是怎样的?作者主要抓住了雪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

4、教师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下雪后的景象是怎样的?作者主要抓住了雪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

4、教师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出示课件)

1、读课文6、7自然段,思考: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

教师适时插入有关文章的时代背景。(1962年,正值我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粮棉欠收,国民经济遇到暂时的困难。人

们盼望有一个好收成。这年冬天,作者峻青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这场大雪,心情十分激动,写下了这篇文章。)

五、品读文章。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读一读,想想好在哪里,在书上作上批注。

六、总结全文。

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符山小学 周 善 吉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符山新二甲小学 周善

第十九课学案 篇3

一、形近字组词。

县(县长)

设(设计)

部(部队)

具(工具)

没(没有)

陪(陪伴)

横(横行)

跨(跨过)

举(举行)

黄(黄色)

夸(夸奖)

兴(高兴)

击(打击)

坚(坚固)

固(固体)

陆(大陆)

竖(竖立)

困(困苦)

栏(栏杆)

案(教案)

爪(爪子)

拦(拦住)

按(按时)

瓜(西瓜)

二、多音字组词。

济 jǐ

济南

人才济济

济济一堂

救济

接济

济世 同舟共济

参 cān 参见 参军 参观 参与 参天

cēn

参差不齐

参错

shēn

人参

党参

量 liàng

力量

重量

气量

饭量

liáng

量杯

思量

量一量

爪 zhuǎ

爪子

鸡爪

猫爪

爪尖

zhǎo

爪牙

前爪

鹰爪

张牙舞爪

横 héng

横行

横生

横向

横队

hèng

强横

蛮横

横财 横死

三、近义词。

第十九课基础知识

雄伟(雄壮)

智慧(聪慧)

创举(创造)闻名(著名)

节省(节约)

宝贵(珍贵)坚固(牢固)

美观(美丽)

精美(精致)仿佛(好像)

才干(才能)

遥望(远望)

四、反义词。

减轻(加重)

节省(浪费)

美观(丑陋)坚固(松软)

智慧(痴呆)

宽(窄)

五、填量词。

一(座)石拱桥

一(个)大桥洞 一(个)创举 两(条)飞龙

六、填上合适的词。

(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拱形)的大桥洞(精美)的图案

第十九课学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16世纪~19世纪俄国在欧亚两洲扩张的概况。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沙俄的发展史也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沙俄是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中国是它侵略的国家之一,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维护和平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以大名、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而后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是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难点:如何在教材内容简单的情况下,使学生感知这两次改革使日本和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二是通过学生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个条约签订的时间?(答1689年)同一年,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大帝开始改革。俄国的近代历史的发展状况又是怎样?以及日本的发展情况又怎么样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非常严重。一方面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实际是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以沙皇为首的农奴主实行的改革。

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强调)①“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收取份地赎金。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这次改革有其积极意义:1861年改革从性质上看是农奴主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收取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资金。这些都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为幕府。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农民,被世世代代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终年辛苦,却要将收获物的一半以上还给封建领主,还要担负名目繁多的苛税和徭役。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地发生。另外,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也受到幕府的歧视和压制。

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在日本有了长足的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当时全国雇工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有三四百家,有的手工工场雇工达一百多人。大阪、京都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一些商人和高利贷者还在农村把农民抵押而过期无力赎取的土地据为己有,并召募农民开垦土地,成为新兴地主。由于封建经济的衰败,大名、武士生活水平下降,一些大名、武士开始经商。这些人的利益相互接近,他们都对幕府的统治不满,特别是政治和军事力量比较大的一些大名和武士由原先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反对幕府的一支主要力量。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府。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同学们想一想,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同学回答:鸦片战争)不久,西方列强也来敲日本的大门。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入日本浦贺港,第二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和以幕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加不满。

1867年,倒幕派加紧在宫廷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持,获得讨幕密诏。乌羽、伏见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推翻幕府的基础。倒幕军乘胜追击,5月,大军进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投降。这样,日本最后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诸方面的改革。

幕府统治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措施。明治维新内容如下: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的统治权,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方面,废除土地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自由,实为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还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向西方学习,发展教育等。

市优质课学案 篇5

学习方案

设计人:东明实验中学 邢海笑

学习环节一:课前自学

一、自学学习任务与目标

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基本内容

2、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

3、分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二、知识梳理

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国体

(2)政体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4)我国的政体

(5)组织和活动原则

(6)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学习环节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之一 ——体验生活感悟政治

1、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什么职权?

2、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探究活动之二 ——我参与我收获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热点之一:清廉选举 衡阳贿选案视频

衡阳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对以贿赂手段当选的56名省人大代表依法确认当选无效并予以公告;对5名未送钱拉票但工作严重失职的省人大代表,依法公告终止其代表资格。衡阳市有关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分别决定,接受512名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及3名未收受钱物但工作严重失职的市人大代表辞职。另有6名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此前因调离本行政区域已经终止代表资格。

1、这些人民代表的代表资格为什么会被终止?

2、人民为什么有权罢免他们?

3、这一事件当地人大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应如何处理?

探究活动之三 ——我当领导人

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热点之二 :信访改革

材料:美国有线新闻网记者就中国百姓的上访问题提问:是否有可能取消信访制度?傅莹回答说,随着社会矛盾更复杂,信访工作面临新的压力、挑战,对信访工作要进一步改善,从政策、改革上已提出许多改进的路径。

傅莹表示,通过改革要把涉法涉诉的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在中国通称的“民告官”,法律上讲有两条途径,一是行政诉讼法,二是行政复议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两部法律进行修订,以更好地监督行政权力。

如果你是这名记者你怎么问,如果你是以下部门的负责人就信访问题,你如何回答记者的提问?

1、全国人大常务委员长——张德江(权力机关)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行政机关)

3、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审判机关)

4、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曹建明(法律监督机关)

探究活动之四 ——小试身手 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热点之三单独二孩政策

材料: 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工作重点:落实“单独二胎”政策,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落实。浙江、江西相继宣布正式单独二胎政策落地;从上海两会获悉,目前只待市人大对《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通过,便可正式实施,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吉林、安徽、北京、内蒙古等地则表态,争取在2014一季度完成审议修改计生条例。

问题: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关系的角度看材料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探究活动之五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改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常委会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3高度,大力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改进和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摘自2014张德江人大工作报告

想想议议: 为什么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习环节三:学会总结,提高自己

用网络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突出主干知识)

课外活动:我的地盘我做主

初二政治第六课学案 篇6

学习目标:

1、知道师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2、做到以实际行动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

3、知道学生应该怎样于老师交往与沟通。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师爱浓浓”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学习难点:“我与老师交朋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习思路及学法指导: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包括两个项目内容,第一个项目“我爱我师”,主要讲述两个问题:一是师爱浓浓,让学生明确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会老师的工作特点和对学生浓浓的爱;二是热爱尊敬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尊敬老师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老师应当受到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尊重,教育学生要以实际行动热爱尊敬老师。第二个项目“我与老师交朋友”,主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交往,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增强与老师的感情。同步练习:

1、师爱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2、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尊敬老师?

3、我们应该怎样与老师进行交流交往?

4、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5、当你与老师长生矛盾时,你打算怎么做? 自我测评:

1、人们把老师比喻成园丁、红烛、蜜蜂、渡船、人梯等。老师之所以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其主要原因是()

A、老师的地位高B、老师的待遇好

C、老师有无私奉献的精神D、老师有较多的文化知识

2、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

A、尊重老师的劳动B、对老师要有礼貌

C、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D、履行老师提出的要求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A、老师不要管得太严B、老师不批评学生

C、学生不给老师提意见D、师生民主平等的交流

4、以下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尊敬老师就不能对老师提意见B、向老师提意见不必讲究方法和技巧 C、我们和老师之间应该相互学习,互相尊重 D、老师就是老师,不能和老师交朋友

5、我国的教师节是在每年的()

A、10月9日B、9月9日C、9月10日D、10月10日

6、结合自己对老师工作的了解,谈一谈,老师给与我们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7、20世纪80年代曾流行这么一句话“理解万岁”,今天看来,他依然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处的基本准则,同样也适应于师生之间的交往。

请你提供几种加强师生之间交流的方式或方法。

8、(1)数学课上,你发现老师讲课出了错这时你的选择:理由:

(2)你与同学发生了矛盾,责任主要不在你。老师调查不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你。你感到委屈„„这时你的选择:理由:

9、下面是发生在校园内的三组镜头,看完后请完成以下问题。

镜头一:很多同学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抄袭作业。镜头二:有些同学见了老师连个招呼也不打就过去。

镜头三:有些同学对老师的教诲置之不理,当做耳旁风。(1)、上面三组镜头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一课学案及答案 篇7

教师寄语:位卑未敢忘国忧。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激发爱国热情,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建设作贡献。学习重难点:

1.分析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2.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激发爱国热情。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课文是在 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xiã()持 ào()悔 chà()异 qí()祷

哽()咽 郝()叟 惩()罚 钥()匙 ....3.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征发: ②祈祷:

③诧异:

④喧闹:

⑤懊悔: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②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③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二、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

5.诵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6.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三、合作释疑 研读文本

7.体会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①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②“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③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④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有什么作用?

⑤ 对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8.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并分析其作用。①外貌描写:

②神态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语言描写:

9.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10.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四、拓展延伸

11.当韩麦尔先生说完放学以后,假如教室里只剩下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请你设想一下他们俩会做些或说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

文章的主要人物是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是一位线索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展开情节,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达标测试

12.都德是 国著名小说家,该文以 为背景。13.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赫叟(hǎo sǒu)诧异(chà)哽住(gěng)B.祈祷(qí)懊悔(ào)挟(jiá)C.惩罚(chěng)板凳(dâng)捂(wǔ)D.紫藤(tãng)钥匙(yào shi)赚(zhuàn)1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祈祷 督学 B.思量 墙璧 C.惨白 阻塞 D.戒尺 溜冰

1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答:()..

A.喧嚷扰乱 B.声音大而杂 C.喧哗沸腾 D.喧哗热闹

(2)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诧异。答:()..

A.惊叹 B.惊奇 C.纳闷 D.心里不明白

(3)“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 答:()..A.批评指责 B.处罚 C.埋怨 D.严厉地责骂

16.依据课文,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哗、喧嚷、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装进、送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3)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敬佩、敬仰)。

17.选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B.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8.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

19.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20.“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是 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21.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

22.“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情如何理解? 2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忽然”的表达作用是()

A、表现了人或事物出现的速度超常。B、表现人物内心里巨大的震动。

C、强调人物的惶惑和措手不及的感觉。D、表现时间短。

24.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时无从说起。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参考答案与提示: 1.法 都德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 2.挟 懊 诧 祈 gěng hǎo chãng yào

3.①旧时指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②求神降福免祸的活动。③觉得十分奇怪。④喧哗热闹。⑤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4.①拟人 ②比喻 ③反复

5.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6段)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7—10段)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11—23段)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 课上

第四个阶段(24—29段)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6.上课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是:害怕考问,决定逃学。到了学校后,见到教室气氛如此肃静,感到十分诧异。待到听了老师的一番话之后深为自己从此不能学习法语而难过,为自己从前的荒废学习而悔恨。

这段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念。同时,还与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有关。在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爱国主义氛围的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着、影响着,这种合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

7.①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

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②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③ 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④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⑤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8.①外貌描写: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②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③动作描写: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④语言描写:“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表现了韩麦尔先生难以言状的痛苦。

9. 用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10.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的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主旨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11.略

12.法国;普法战争 13.A 14.B 15.1)D 2.)B 3)A 16.1)喧闹 2)塞进 3)敬意 17.B 18.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

19.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20.心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爱国精神的崇敬。

21.热爱祖国,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念。

22.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23.B

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 第四十九课 篇8

第四十九课

本课课文

(1)

「今日できることを、明日に延ばすな。」田中さんは、子供のころ、そう教えられました。

張さんが、辞書を貸してくれと、言っていましたよ。

「御飯はよく噛んで、ゆっくり食べなさい。」純子さんは、お母さんから注意されました。(2)

それぞれの国には、いろいろなことわざや格言があります。例えば、日本には、「聞くは一時の恥、聞かぬは一生の恥じ。」と言うことわざがあります。これは、「自分の知らないことは、人に聞きなさい。その時、聞くのが恥ずかしくても、それは一時のことです。聞かないでいると、一生知らないままで終わってしまいます。もっと恥ずかしいことになりますよ。」と言う意味です。そして、中国の「論語」には、「」と言う言葉があります。日本語に訳すと、「知らないことは、知らないとはっきり言え。それが、知ることにつながるのだ。」と言う意味になります。日本のことわざと同じことを言っているのが、わかります。

世界中には、たくさんのことわざがあります。しかし、先人の「これだけは、忘れないでくれ。」という、子孫への思いや戒めには、似たものが多いのかもしれません。(3)

田中:世界中に、たくさんのことわざや格言がありますね。

王 :ええ。同じ意味のものもあれば、ぜんぜん違う意味のものもあって、おもしろいですね。

張 :「あしたはあしたの風が吹く。」と「今日できることを、明日に延ばすな。」とでは、まったく逆の意味ですね。田中:日本には、「旅は道連れ。」という言葉と、「人を見たら、泥棒と思え。」という言葉があります。この二つも、意味がまったく逆です。

王 :そう言えば、日本にも、「鉄は熱い間に打て。」という言葉があるそうですね。同じ言葉が、中国にもあるんですよ。

田中:きっと、中国から伝わったんでしょう。中国の成語は、日常会話の中でよく使われています。「四面楚歌」や「百発百中」などです。

張 :日本語の中には、欧米から入ってきた言葉もあれば、中国の成語もあるんですね。

词汇Ⅰ

延ばす(のばす)(2)[动1] 拖延,延长 噛む(かむ)(1)[动1] 嚼 ことわざ(0)[名] 谚语

格言(かくげん)(0)[名] 格言

一時(いっとき)(4)[名] 一时,暂时 恥(はじ)(2)[名] 难为情,耻辱 一生(いっしょう)(0)[名] 一生 意味(いみ)(1)[名] 意思 つながる(0)[动1] 连结

先人(せんじん)(0)[名] 先辈,先人 子孫(しそん)(1)[名] 子孙 思い(おもい)(2 [名] 希望

戒め(いましめ)(0)[名] 告诫,教训 似る(にる)(0)[动2] 相似 ぜんぜん(0)[副] 全然,完全 吹く(ふく)(1)[动1] 吹,刮 まったく(0)[副] 完全,简直 旅(たび)(2)[名] 旅行 鉄(てつ)(0)[名] 铁 熱い(あつい)(2)[形] 热 成語(せいご)(0)[名] 成语 会話(かいわ)(0)[名] 会话

四面楚歌(しめんそか)(1)+(1)[名] 四面楚歌

百発百中(ひゃっぱつひゃくちゅう)(0)[名] 百发百中 欧米(おうべい)(0)[名] 欧美 論語(ろんご)(0)[专] 论语 …な …て(で)くれ …なさい 词汇Ⅱ

渡す(わたす)(0)[动1] 交,交给

课程译文

第49课 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延到明天(1)

田中小时候就听到这种教诲:“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延到明天。” 小张说了,把词典借给我!

妈妈提醒纯子:“饭要好好地嚼,慢慢地吃!”(2)

各个国家都有种种谚语如格言。比如说,日本有这样一句谚语:“问则羞耻一时不问则羞耻一生。”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这样的:“自己不知道的事应请教别人。这时,请教别人虽然难为情,但只是一时之事。总不请教的话,一生就这样一无所知,就更加羞耻了。” 中国的《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译日文则是“XXX XXX” 的意思。可见和日本的谚语说的是一件的事情。世界上有许多谚语。但是先辈抱着“唯此勿忘”的愿望给子孙留下的希望和告诫里相类似的话也许很多吧。(3)

田中:全世界有许多谚语和格言。

王:是的。既有意思相同的,也有意思截然不一样的,很有意思。张:“明天刮明天的风”和“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延到明天”的意思就截然相反啊!田中:日本有这样两句话:一是“出门靠旅伴”,二是“遇人疑为盗”。两句话的意思也完全相反。

王:听说日本也有“趁热打铁”的话,中国也有同样的说法。

田中:这一定是从中国传来的吧!日常会话当中经常使用中国的成语。例如:“四面楚歌”“百发百中”等等。

张:日语中既有来自欧美的说法,也有中国的成语。

课程讲解

第(だい)49課(か)今日(きょう)できることを、明日(あす)に延(の)ばすな。一.単語

名:諺(ことわざ)、格言(かくげん)、一時(いっとき)④、恥(はじ)②、一生(いっしょう)、意味(いみ)①、先人(せんじん)、子孫(しそん)①、思(おも)い②、戒(いまし)め、旅(たび)②、道(みち)連(づ)れ、鉄(てつ)、成(せい)語(ご)、会(かい)話(わ)、四(し)面(めん)楚(そ)歌(か)①+①、百(ひゃっ)発(ぱつ)百(ひゃく)中(ちゅう)、欧(おう)米(べい)

专:論(ろん)語(ご)

形:熱(あつ)い

动: ① 延(の)ばす②、噛(か)む①、つながる、吹(ふ)く①、渡(わた)す ② 似(に)る

副:全(ぜん)然(ぜん)、まったく 二.句型、语法解说

① 动词命令形 基本形 命令形 变换规则 第1类 書く 話す 読む 書け 話せ 読め

う段-->え段 第2类 食べる 見る 起きる 食べろ 見ろ 起きろ る-->ろ 第3类 来る する

来(こ)い しろ(せよ)

这种命令形口气非常严厉。在这种形式中,主语是“你”,一般不出现。* 早く勉強しろ。* 一生懸命走れ。* 急(いそ)げ。

? 较为婉转的命令形式:“???て/ないでくれ”。“???て/ないでください”的命令形式。

* もっと早く走ってくれ。

* 靴を履いたまま、家に入らないでくれ。

② ???な--“不要~”“不许~”,否定命令形。动词基本形+“な” * 今日できることを、明日に延ばすな。* あまりお酒を飲むな。

* 靴を履いたまま、家の中に入るな。

③ ???なさい--比较婉转的命令形式。动词“ます形”+“なさい” * 御飯はよく噛(か)んで、ゆっくり食べなさい。* もう子供は寝(ね)なさい。* 人の話は、よく聞きなさい。

?(生硬)命令形<???てくれ<???なさい<???てください(婉转)

三.词语与语法说明

① ???から???(さ)れます —()-等于“~は~に???(さ)れます”。“に”和“から”可互换

* 純子さんは、先生にほめられました。= 純子さんは、先生からほめられました。

② 諺(ことわざ)--谚语是自古以来人们惯用的,含有训示或讽刺意义的短语。

格(かく)言(げん)--基本上和谚语相同,主要是指以前的伟人的教诲。

③ ???ないままで--出现了和本意相反的结果。* 帽(ぼう)子(し)をかぶらないまま、出かけました。

* 切手を貼(は)らないままで、手紙を出してしまいました。

④ ~ことになります--表示一种结果。

* 恥ずかしいことになります = 恥ずかしく思うことになります * 家内に入院されて、困(こま)った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彼を怒(おこ)らせると、大変なことになりますよ。

⑤ 全(ぜん)然(ぜん)+否定--强烈的否定 * この本は、全然面白くありません。* お金が全然ありません。

⑥ まったく--强调程度,表示完全、全部的意思。常和后面的否定表达相呼应。

* 財布を落(お)としてしまったので、お金がまったくありません。⑦ 外国的国名或地名的简称 全称 简称

ヨーロッパ 欧 アメリカ 美 中国 中

イギリス 英 フランス 仏 ドイツ 独 イタリア 伊 カナダ 加 インド 印

第十九课学案 篇9

第八十九课 Lesson Eighty-nine

一、教学内容

1.复习表示请求、征求意见用语。

2.复习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

二、教具

录音机;与本课替换词汇有关的图片。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值日生报告。

2.教师出示有关食物等图片,复习这些词汇(可借用第73、74、75课的插图)。

3.放课文录音。教师先板书问题:

How many bottles of orange would Mr Green like?

放录音一遍,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再放录音,学生跟读两遍。

4.指导学生用第89课下面列出的替换词,两人一组进行练习。请两组同学表演自己的对话。

5.按课文第二、三部分提供的示范进行练习。然后做练习册习题2。

6.指导学生做练习册其他习题。

7.布置作业

第十九课学案 篇10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上一篇:花梨乡中心小学工会庆祝第28个教师节活动方案下一篇:中小型企业晋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