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安全教育心得感受

2024-10-15

国防安全教育心得感受(精选12篇)

国防安全教育心得感受 篇1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灿烂的阳光伴随我们走进道德讲堂。我们倾听了一节国防知识讲座。

一进道德讲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六个醒目的大字“太平盛世居安思危,心系国防从我做起”。这力重千钧的两句话瞬间让我正襟危坐。瞄一眼身旁的同学们,也呈现出一派挺拔的少年朝气。

讲座开始了!给我们普及知识的是人武部的黄叔叔。首先黄叔叔简单介绍了国防两字的概念:“古人视礼义为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防止逾越,称为国防。今日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斗争。”我们若有所悟地点点头。黄叔叔继续介绍:“国防包括海陆空以及火箭军等部队。”为了增强趣味性,黄叔叔突然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目前中国有几大战区吗?”杨轩马上举手,响亮地回答:“应该是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我觉得不可能这么简单,没想到黄叔叔却肯定地说:“完全正确!”我对咱班的军事迷杨轩佩服不已。

接着,黄叔叔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国防知识——“国防要不战而胜,要么战之必胜,要时刻防备外来侵略……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张照片的鲜明对比。在叙利亚战场,记者举起相机为一位小女孩拍照,女孩误以为对方拿着枪,条件反射似的举起了双手,她惊恐的眼神瞬间被永远定格。而在利比亚撤侨现场,一位中国小女孩和一位中国海军阿姨手牵着手向前走着,镜头前,她们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我不禁感叹道:“是啊,弱国无外交,我们身后是强大的祖国。”

听完讲座,我仍然心潮澎湃,军人是最神圣的,最富有牺牲精神,也最需要社会尊崇的最可爱的人!

国防安全教育心得感受 篇2

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在讲“中国周边安全”这一内容时都会讲到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并指出这一威胁的一系列具体表现:经济上的封锁、军事上的包围等等, 但其实美国对中国的威胁还有在文化上的进攻。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相比, 文化进攻显得更为隐蔽, 似乎是在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战场上悄悄发生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文化进攻完全无迹可寻,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作出了精辟的论述:“美国的文化渗透战略对中国的文化安全、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美国力图通过对华文化渗透, 控制中国民众的思想、意志、价值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动摇中国政府的执政基础, 弱化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从长远看, 美国对华文化渗透不但有损于中国的文化安全, 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 也有损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1]

虽然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让世界为之侧目, 但美国从未放弃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文化软实力的注重。1990年,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首次提出的软权力 (soft power) 概念, 其实质和核心就是指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无形的力量, 他认为, “从观念上, 感情上, 心理上去影响别国人民, 这是一种代价小而收获明显的软力量资源。这种无形的力量没有导弹驱逐舰护卫下的货轮那样气势汹汹, 但是, 它却能够散布在全球性的广阔空间, 影响千百万人的思想感情, 从而最终改变导弹和货轮的归属。”[2]美国也确曾多次利用文化上的渗透成功摧垮对手或达到自己的目的:冷战时期对付前苏联, 冷战后对俄罗斯周边国家策动的颜色革命, 冷战后东南亚一些国家纷纷效仿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 其实都是美国文化软力量对这些国家产生影响的结果。

美国通过这些文化战争实践, 一方面, 形成了自己扩张型的文化安全战略。和一般的防御型的安全观不同, 美国认为, 确保本国文化安全的最佳途径是向外进行文化进攻, 把异质性文化以及建立在异质文化基础之上的对美国有威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都消灭了, 美国文化和美国就安全了。美国有关部门2000年发布的《美国国家利益》报告当中提到的许多美国实施的文化安全战略的具体措施, 就清楚地表明了美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扩张性, 如:“在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国家里, 促进多元化、自由和民主的发展”、“在全球信息传播中保持领先地位, 确保美国价值观继续积极地影响其他国家文化”、“促进民主制度在全世界的发展”[3]等等, 无怪乎有研究者指出:“美国文化安全战略的核心, 就是向全球输出以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意识形态。”[4]另一方面, 美国在这些文化战争实践中积累了文化战争的经验和方法, 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有效的文化战争方法体系。但这套体系又是“无形”的。美国没有文化部, 没有正式的文化立法, 没有成体系的文化政策, 但是美国有许多的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在共同进行文化战争的战略筹划和具体实施, 这些部门和组织至少包括:美国国土文化安全局、中央情报局 (CIA) ,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等等。他们从事文化战争的手段也非常高明, 英国女作家桑德斯曾揭露过大名鼎鼎的中央情报局在冷战时期进行文化战争的一些手段:收买文化名人、改变影视剧作品并资助其放映、资助作家出版著作但要按照美国的文化战略意图修改……[5]。

冷战结束后, 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同时也把文化战争的战略重点转向了中国。即使只作一个很粗略的分析也不难发现, 美国对中国的文化渗透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大肆向中国出口其文化产品 (这里说的文化产品是指

包括影视、广播、网络、图书、报刊甚至包括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在内的广义概念) 。就以电影为例吧, 已经有研究者指出, 美国非常重视电影产品的出口, 美国擅长于将一些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内容隐藏在影视文化产品当中, 借助声音、影响、图画、语言等象征符号悄无声息地植入人们的头脑当中。而目前电影的生产总量虽然仅占世界总产量的6%~7%, 然而这些美国生产的电影却占了全球电影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以中国为例, 2003年中国电影全年电影总票房仅为10亿元, 在放映场次上受到一定限制的20部进口电影的总票房就高达5亿元, 占了大半个市场。从2004年来看, 中国电影全年电影票房虽有提高, 达到15亿元, 但国产电影总票房的收入也就占55%”[6]在中国进口的电影当中, 美国生产的影片的数量、放映的时间都占了绝大部分。近年来, 美国好莱坞影片席卷全球, 也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迷倒了无数中国观众。好莱坞影片当中有许多都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 这样的主题在中国的“80后”、“90后”独生子女群体那里有很强的亲和力, 很容易被习惯了以个人为中心的“80后”、“90后”群体所认同。在这个过程中, 美国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内容也非常隐蔽地影响到了中国观众。这其实是延续了冷战时期对付苏联的办法:向目标国输出文化产品。美国输出文化产品其实是为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内容服务的。美国一直认为,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进口外国文化产品的同时, 把外国的思想排斥在外。 (1)

2. 在中国民众心目中树立美国及美国文化的正面形象, 并尽可能贬毁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形象。

就以美国近年来打入中国市场的战争题材的影片为例吧, 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极力宣扬、大力鼓吹美国文化中看重个人生命这一积极因素, 其中最为甚者莫过于《拯救大兵瑞恩》, 该影片讲述了为了营救一个普通士兵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故事, 看过该影片的人都会对影片中所宣扬的“个人生命高于一切”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一些国产的战争题材电影, 个人生命的价值在影片当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 (2) 如果这一点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力量所利用, 会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呢?其实, 至少可以说美国在树立自己正面文化形象这方面做得很成功。比如, 在前些年中国竟然有高校教师对科索沃战争发表了这样的观点:美国发动的战争是正义的, 南联盟的米洛舍维奇是个人渣。原因是米洛舍维奇发动南斯拉夫人民站在桥上用身体、生命保卫大桥, 而美国没有轰炸那座桥, 因此, 美国人是重视人的生命的, 而米洛舍维奇则是肆意践踏人民的生命。在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中, 这位高校教师又发表言论公开支持美国发动的对伊战争, 其判断依据仍然是美国重视人的生命, 包括敌国人民的生命, 为了尽量避免误伤民众, 美国不惜增加战争成本, 使用造价昂贵的精确制导武器[7]。 (3) 身为高校教师的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会得出如此荒谬的结论呢?这背后所折射出的正是美国文化已经在一部分人心目当中树立了极其正面的形象。

3. 美国还通过和中国进行的一系列官方的和民间的活

动, 比如政治、经济、外交、学术交流等来宣扬美国的意识形态, 树立美国的正面形象。比如许多中国人所熟知的“亚洲基金会 (Asia Foundation) ”, 这个组织成立于1951年, 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 以加深美、亚两洲之间的文化和知识上的交流为目的。从表面上看起来, 这似乎是一个纯粹的民间组织, 但其实这个组织和冷战期间臭名昭著的“法弗德基金会 (Farfield Foundationg) ”一样, 是中央情报局设立的幌子基金会。中央情报局不便公开拿钱来赞助它的重点宣传对象, 不便公开做一些收买人心的善举, 因此便通过一些幌子基金会来达成其不可见人的目的, 从而保证其隐秘性。2008年, 奥巴马和麦凯恩正在竞选美国总统时, 亚洲基金会向这两位竞选人递交了一份长达310页的报告, 建议接替布什担任美国总统的白宫继任人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亚洲, 以应对中国、印度等亚洲大国的崛起。这一举动无疑证明了亚基会绝非是一个纯粹的从事民间文化、教育、学术交流的机构。近年来, 亚基会对中国捐赠、资助的力度不断增加, 亚基会2000年创办“赠与亚洲”项目, 目的是为北美的捐赠者和中国的寻求资助者牵线搭桥。据有关媒体报道, 2003年通过该项目投放在中国的资金还只有16.6万美元, 2005年就达到了120万美元, 2006年则高达235万美元[8]。亚基会的另一个重点活动是向中国的图书馆赠书, 许多中国高校图书馆把能够获得亚基会的赠书作为非常荣耀的事情。其实这些举动是否可以被看做是冷战时期美国对付苏东的文化渗透手段在中国的故技重施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从以上所述可见, 美国已经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 这对中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二、中国的国防教育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应对美国对中国的文化进攻, 有效地维护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 需要从整体上制定一个积极防御的文化安全系统工程,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环境当中的竞争力。很显然, 这项工作绝不仅仅是单靠国防教育就能完成得了的, 但是, 国防教育应该且也能够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发挥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事实上,

(1) 尼克松在1989年就讲过这样的意思。关于这一点请参阅曹泽林的《国家文化安全论》,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这和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有关系。中国的战争文学作品向来不重视写战争环境当中的个人生命状态, 对个体生命的存亡向来不重视。比如《三国演义》、《水浒》等都重视展示宏观层面的战争谋略、义气等内容, 却几乎都不注重普通士兵的生存状态。不过, 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军事和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3) 其实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 从作战效费比的角度讲, 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是节约战争成本的。中国的国防教育在这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的国防教育一直以培养全体公民, 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精神为主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 “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 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 掌握国防知识,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自觉履行爱国主义义务。”[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在《总则》中写道:“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 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 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 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 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 激发爱国热情。”[10]从国家的法律条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我们国家是强调要把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作为国防教育的主线, 把民族精神的凝聚作为国防教育的主旋律。而中国的国防教育在实践当中也确实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就以高校的国防教育为例吧, 教育部、总参谋部联合下发的《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当中规定了高校军事理论课所讲授的知识范围, 在大纲所规定的那些内容当中, 有许多都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精神的。比如有一些是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像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当中精深的谋略艺术、高超的斗争技巧、奇崛的思维方式完全能够使得青年学生加深对自己国家文化的热爱, 并产生文化上的民族自豪感。另外, 相信许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讲到中国的战略打击力量、军事航天技术等内容时, 往往会引来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共鸣, 在此基础上如稍加引导, 常会使得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爆发出来。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凝聚对于抵御国外势力的文化进攻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前文所述, 外国势力在对中国进行文化进攻所采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中国人心目中树立美国和中国一正一反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 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恰恰对此方法具有免疫力。一个具有很厚爱国主义和强烈民族精神的人是绝对不会认同那些可以贬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言论及思想的。

2. 中国许多高校将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 也有高校把国防教育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

有的高校还聘任学生思政辅导员作为兼职的军事理论课教师。实际上, 这样的思路和方法是为国防教育抵抗国外势力文化入侵提供了一个更为宽阔的平台,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 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政治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而且思政教育的形式和传统的课堂知识教育不同, 他是有学生思政教师 (辅导员) 在课堂之外, 把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当中。应该说这样的教育无论是对学生的信仰、观念还是具体的生活行为方式等都能产生影响。国防教育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宽广的舞台上进行, 一方面,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获得了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承载形态, 事实也正是如此, 有的高校的军训是由学工办牵头作为思政教育来开展的。在开展学生集中军事技能训练的过程当中, 常常要穿插几场由学工办精心组织、策划的讲座,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这些讲座包括革命传统教育、当前国际形势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国防知识讲座等等, 由于国防教育和思政教育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这些讲座都得到了学生们强烈的反响, 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 这也使得国防教育能使得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产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 从多个方面抵御外来文化的思想入侵。

3. 还应提及的是, 近年来, 中国的国防教育在多个层面上

通过多种载体形式展开, 有效地从各个方面增强了防御文化入侵的“文化抵抗力”。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 中国国防教育较为突出的载体就有:节日载体、场地载体、媒介载体、实践载体等, “它们单独或联合发挥作用, 推动民族精神教育。”[11]具体说,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的国防教育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以及其他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活动,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中国的国防教育充分利用一些场地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 “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和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 应当为公民接受国防教育提供便利”、“被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的, 应当对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向社会免费开放”; (3) 中国国防教育非常重视新闻报道、影视广播等媒介的作用。国防教育法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应当开设国际教育节目或者栏目, 普及国防知识。”[10] (4) 中国的国防教育非常重视实践载体的运用。军事机关经常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 通过军事训练等具体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使学生多读与国防活动有直接感性的认识的资料, 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通过这些载体, 国防教育伸展到了文化较量可能存在的各个层面, 因而能够在多个层面有效地应对文化入侵。而且, 因了这许多载体,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育没有成为空洞的口号、理念, 而是在一系列具体的载体形态当中得以贯彻。

从以上所述可见, 中国的国防教育实际上已经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核心, 以思政教育及其他一系列载体为平台, 在意识形态, 思想信仰、行为方式、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培育青年学生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 使得接受国防教育的对象热爱中华民族, 从内心产生对中华民族本土传统文化的真切认同,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外势力的文化入侵产生了一定的防御和抵抗。

三、中国国防教育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尚需加强科学性和艺术性

中国的国防教育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也还存在这一些尚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的问题。

本文认为这当中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是科学性有待加强。为了更切实有效地开展国防教育, 中国各高校近年来纷纷成立了军事教研室, 配备了专门的师资力量从事国防、军事以及国防教育等内容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要想有效地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 至少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当前中国文化安全形势研究:中国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文化环境当中, 面临哪些文化方面的安全威胁, 中国的文化竞争力如何等等; (2) 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研究:面对严峻的国际文化环境, 应制定怎样的文化安全战略才能在错综复杂、波诡云谲的文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美国的文化扩张战略及对外文化扩张的手段研究。知彼知己, 方能百战百胜, 只有充分了解对手, 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法。 (4) 国防教育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研究:这既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具体路径研究, 也是对国防教育的功用研究, 是具体的应用型研究。

毋庸讳言, 目前中国国防教育领域内的研究能力尚显不够。目前, 中国学术研究界已经产生了一批关于文化安全的研究成果, 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对此也多有述及和引用、参考, 但那些研究成果的作者大都不是来自国防教育界, 而是各高校的其他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或教学人员。国防教育应该有自己关于文化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 惟其如此, 才能使得国防教育有明确的针对性, 才能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引导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文化入侵。同时也只有在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之后, 才有可能把研究成果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教学内容, 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安全形势, 这也会为教学大纲中“中国周边安全”这一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要解决国防教育在应对文化安全形势方面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 或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对研究主体的培养, 可以培养或引进一批具有研究能力的师资;二是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当给各高校军事理论教研室提供科研经费的支持, 具体的支持方法和力度可以参照高校其他学科的科研项目审批、立项, 科研经费下发、管理、使用的方法;三是可以同其他相关学科联合开展研究,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此外, 还应提及的是通过国防教育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项工作既是科学, 也是艺术。它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 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这首先表现为要有足够的智慧和一定的技巧、策略, 不能一味蛮干。比如面对美国通过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宣扬美国文化的优点而可以丑化中国文化时, 切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简单地贬低美国, 那样做常常适得其反。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中、美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差异, 并联系两国文化形成的历史传统及历史环境, 帮助学生在一定的历史深度上把握这两种文化的差异, 正确认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消极和积极的因素, 并引导学生建立“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和谐”理念上来, 或许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打破美国的文化进攻。

另外, 国防教育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对“度”的把握上。辩证法的规律告诉我们:事物发展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 真理往前多跨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国防教育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上尤须注意这一点。要想切实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 就必须有效地阻止美国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但切不可因此而走上另一个极端:拒绝同外来文化接触交流, 一概敌视外来文化, 那样就会导致狭隘的文化交流上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正常的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前进的良好推动力, 一种文化要想始终保持先进性, 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正确面对、消化、吸收外来异质文化, 如果一味拒斥外来的异质文化, 本土文化也就会因失去新鲜养料而慢慢衰老。中国历史上就曾经有封闭自守结果导致落后挨打的惨痛例子, 这里说的封闭自守和落后, 既包括经济上的, 也包括文化上的。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又有上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 国防教育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 在爱国主义教育的道路上, 左、右两边都是陷阱,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其中, 铸成大错, 万劫不复。

四、结语

虽然“文化”看不见、摸不着, 但它的影响真实地存在着。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的影响力相较军事、经济而言是更为根本的。对一个国家发动文化上的进攻, 是更为釜底抽薪的, 外来文化的入侵, 也是更为凶险的, 保住了文化安全, 也就保住了一个国家的根底。汉民族在历史上曾被异族以武力征服, 但最终均能以自己强大的文化优势, 融化异族文化, 从而使得汉文化始终如水流不断。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理应是国防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撰此一文, 唯愿唤起国防教育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的自觉意识。

摘要:中国的文化安全正面临着来自美国文化扩张战略的严重威胁。冷战结束后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 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大肆向中国出口文化产品, 传播其意识形态, 通过各种渠道树立美国文化的正面形象。中国的国防教育为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主线, 这对文化渗透能产生一定的防御;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 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平台, 在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都能对抵抗文化渗透产生一定的作用。中国国防教育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尚需加强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是指国防教育要建立在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艺术性主要指要注意方法和策略并掌握好“度”, 避免走上极端。

关键词:文化安全视阈,高校,国防教育

参考文献

[1]佟军.美国文化渗透战略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 2008, (9) :51.

[2][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独霸世界吗[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 1992.

[3]美国国家利益 (2002年) [EB/OL].http://www.nixoncenter.org.

[4]黄旭东.美国文化安全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42.

[5][英]桑德斯.谁承担后果——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M].曹大鹏,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2.

[6]于洪卿.论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求实, 2006, (6) :83.

[7]葛红兵.轻快的柔版[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2.

[8]胡丽波.亚洲基金会:为中国引入海外善款[EB/OL].http://www.ben.com.cn/cppd/csgy/200710/t20071025_368648.htm.

[9]教育部国防教育办公室.学校国防教育文献选编[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国防安全教育心得感受 篇3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威胁;应对;国防教育;军事课;平战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一、非传统安全威胁概述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危害不可低估的,必须高度重视。

传统安全威胁从萌芽、酝酿、激化到导致武装冲突,往往会通过一个矛盾不断积聚、性质逐渐演变的渐进过程,往往会表现出许多征兆,人们可据此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然而,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却经常会以突如其来的形式迅速爆发出来。中国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在过去各自相对封闭独立的环境中,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9?11”事件到现在,中国明确了非传统安全威胁包括的领域和特点,并颁布了相应文件,正式将非传统安全提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并在各种国际场合强调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上升。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的提法,在随后于12月20日颁布的《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再次强调了防止非传统安全是中国国防的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入指出“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

二、高校国防教育内容设置上拓展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内容的意义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深化国防教育改革”。就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来看,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内容基础上,可以思考纳入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可能会遇到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教学内容。

从21世纪以来的发展情况看,我国遇到和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有经济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技术安全、恐怖主义问题等威胁。作为普通高校的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安全和暴力恐怖主义问题、信息安全等方面。

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比如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的“甘肃舟曲泥石流”和2014年的“云南鲁甸地震”等。在暴力恐怖主义问题上,比如新疆地区的若干次暴力事件、2013年北京天安门金水桥的冲撞暴力事件、2014年昆明火车站暴力砍杀人群事件等。在信息安全问题上,出现了多起高校学生当黑客违法和高校学生无意识地在网络上传播谣言违法的案例。

目前,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有一般性的入学教育中的安全教育内容,但缺少对上述非传统安全威胁性质的突发事件防护的系统知识教育。目前的《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提出,“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2013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拓展学生军训内容,结合各地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包括规避灾害、防空逃生、自救互救等课目训练,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国防的需要,拓展平战结合的实用性训练内容。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思考如何拓展军事课教学内容以满足上述需要。

此外,发挥国防教育的广泛性,在教育内容上增设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教育,可以为社会培育具备应急组织指挥能力的学生群体。高校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在校期间如果经历了系统的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教育,毕业后就可以成为各行各业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尤其是突发事件的骨干力量。

三、贯彻“平战结合”思想,拓展军事课教学中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内容

(一)应对自然灾害

近年来的历次重大自然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例如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因而,应对自然灾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可以设计学习如何防震、如何应对洪水灾害等技能。如设计关注地震前兆,检查房屋结构是否符合抗震要求,在住所附近物色好较空旷、远离高大建筑的安全区、选定疏散线路,准备好脱水食物、饮用水、急救药物、手电筒以及锹、锤等备用工具,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搬运等方法。

(二)应对恐怖暴力事件

近几年的暴力恐怖袭击,尤其是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和昆明火车站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再次用生命提醒我们,危险就在身边,在公共场所要时刻注意安全防范,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尽管我们遇到这样的恐怖袭击事件的几率不大,但要做到有备无患,要具备自我保护能力,一旦遭遇袭击,也可将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先行做了相应的演练,成立了相应的大学生防爆防恐组织。例如,2014年6月,成都东星航空旅游专修学院成立了大学生校园反恐防暴队并举行了反恐防暴演练。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还可以设置或演练针对处于公共场所恐怖暴力袭击现场的应对措施。如紧急判断自身位置和逃生方向;第一时间远离事发场所中心抛弃一切妨碍行动的随身物品;不要逆着人群流动,防止被挤倒、踩踏;尽量选择临近的店铺等狭窄封闭空间躲避,利用手边可作武器的物品抱团抵抗,边报警边等待救援。

(三)应对网络信息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我国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境内外的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进行犯罪、干扰、渗透、反动宣传等破坏活动,给我国的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几次恐怖暴力事件中,互联网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敌对分裂势力利用网络进行猖獗的犯罪活动今后将是一种常态,网络已经成为敌对分裂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这些网络舆论攻击,不但损害我国政权和政治制度的稳定以及人民群众的团结和谐,而且恶化我国的政治外交环境。具体做法有:制造反动网络舆论,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发布虚假网络信息,影响我国的政权稳定;策划网上反动宣传活动,煽动闹事等。

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可以在《信息化战争》章节中,设置拓展应对网络安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网络已经成为敌对分裂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不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通过设计一些案例,教育学生要提高警惕,自觉抵制,不浏览,不复制,更不能参与其中。不为境外窃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不从事非法获取国家秘密、非法获取军事秘密、泄露军事秘密、破坏我们国家安全的活动。一旦国家的保密信息被窃,将造成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影响战争胜负,对国防、经济、政治局面的安定和国家声誉皆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四) 更新安全观念,增强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意识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武力不能缔造和平,强权不能确保安全。只有树立全新的安全观念,才能应对日益增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军事理论课《战略环境》教学中,可以结合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内容设计新安全观的教学。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等新的安全观念,妥善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

参考文献

[1]张保国等.汶川大地震对高校国防教育内容设置的再思考[A].高校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C].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参加国防教育感受作文 篇4

以前我总认为八月的日光是最毒辣的,可我此时此刻却发现九月二十七日的风才是最凉爽的。听吧!操场上一群参加国防教育的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喊到:“好凉快啊!好凉快啊!”因为清风在那一瞬间轻抚大家的脸颊,虽然那么短暂,却是那么美好,令人回味。我便也是如此,抬头仰望天空,似乎觉得它比昨天更加蔚蓝,深沉了!

阳光直晒着同学们,把大家羞涩得脸都红了起来,也让额头上的那颗汗珠更加的晶莹剔透了,可日光越毒,同学们就越坚强,仿佛在说:“没有什么能够使我们退缩!”大家顶着焦阳烈日,好不容易才盼到了休息,也就争先恐后的跑去喝水了,虽然喝的只是很普通的水,但我却认为那时的水是最甜,最美的,因为它不仅凝聚了同学们的汗水与泪水,更是同学们坚持与奋斗所迎来的又一次胜利。

很快,汗水又一次湿透了同学们的迷彩服,但是,挥汗如雨又怎样!从同学们坚定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大家都毫不在乎,“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渐渐地,太阳似乎也被同学们坚强的毅力打败了而悄悄隐去,剩下的便是那一丝丝凉爽的清风了,这一切仿佛都是上天给予同学们的嘉奖。当教官发令:“齐步走!”时,同学们便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一二一、一二一!”毫不松懈地走着,再一次迎来了热烈的掌声!

但是,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切的成功都源自于谁吗?教官白天要一直训练我们,到了晚上他们还要一直坚守岗位;老师与父母们又何曾停歇过呢?一双双焦急的眼睛追着我们跑,看到我们一次次经受挫折的打击,他们又何曾不担忧、不心疼呢?每当一想到这些,我们就更应该坚持下去!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更加努力,才能不辜负所有人对我们的期望!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以不负芳华的信念,无问东西的执著,在最好的年纪,做最真、最美、最好的自己!

国防教育心得 篇5

我们接触的几个教官,虽然各个都拥有幽默细胞。可他们的爱国之心我能感受得到。我相信他们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是有帮助的。在他们体内流着中华民族的血,他们谈及我国的国防事业是热血沸腾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感受到教官身上的气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才华,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

感受到了中国的国防,感受到了中国海,陆。空三军的魅力与精神,中国军人的一举一动,中国军人的威严,我真的震撼了。小的时侯我梦想成为一名军人,因为军人是那么英姿飒爽。但我现在不敢再提了。因为明白了军人再人们面前展现的只是训练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奉献比他们收获更多,更多。

国防教育心得体会 篇6

一些有关国防教育的文章和资料,我觉得,国防教育首先就是教育我们大家要有国防意识,而爱国是前提。只有热爱祖国,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过着幸福、稳定的生活,才会有保卫国家的决心。所以,“国防教育日”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加强国防教育,还应该多关心国家大事,多掌握一些国防知识。比如,我们国家的国情,解放军的历史,还有武器装备的.知识。现在,美国是世界上军事最厉害的国家,我们要提高自己军队的实力,必须要有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这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通过对通过国防教育的理解,我还明白了,需要很强的毅力、体力、耐力、力量。另外,还有很多的军事技能,比如:射击、长跑、攀爬、负重、野外生存等等。

我觉得,只有这些认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把这些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今后,我会多读书、看报、看电视,了解一些国防新闻、知识,还会加强锻炼,让自己有强健的体魄,灵活的身体,做个有国防知识的小学生。

国防教育心得范文3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白,国家的前途与国防是分不开的。如果当时没有人民解放军,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十年内战的成功;或许今天在世界地图上我们找不到中国,或许在这片土地上,就看不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的欣欣向荣。总之,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为了国家的强盛,首先要增强国防实力。

当祖国的神州六号飞上天时,当聂海胜、费俊龙叔叔站在大家面前时,全国人民上下欢呼雀跃,相互传颂着。他们是中国的英雄人物,他们是中国的伟大骄傲,他们为中国增添了许多豪气。这次神州六号的上天,标志着中国更强盛了,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了。我们也要向聂海胜、费俊龙叔叔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保卫祖国、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为祖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正因为有了像他们那样勇敢的人来保卫祖国,人民才能生活在团结、安宁的健康社会中,不怕被其他国家侵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更多的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国防教育心得体会 篇7

国防教育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段经历,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国防训练。在炎炎烈日的曝晒下,在日渐挺拔的军姿中渐渐明白了军人的辛苦与不易。他们保家卫国、守卫边疆、历经风雨、浴血奋战,锻炼出铁一般的意志,让人倾佩,而今天,我有幸当了一回“小军人”。

上午,短暂的微风过后,太阳显露了它的威力。在它严峻地注视下,我们开始训练军姿。都说站军姿是每位军人必须经历的第一关。然而,才刚开始,就陆续有队友臣服在酷暑的淫威下,我的心里打了鼓,不知能坚持到几时?训练场上空无一物,太阳指着人皮肤晒,汗水顺着脸颊流,我感觉有点撑不住,这时我想到了训练我们的教官,想到了真正的军人,他们在“微波炉”的加热下,就算汗水浸湿了衣襟,也绝不轻易动一下。军人们坚强的意志与顽强奋斗的精神让我受到鼓舞!

烈日当空下,那一个个挺拔的背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炎黄子孙的象征。今天,受了一次国防训练的“苦”,也过了一把当军人的“瘾”。一天的国防训练,最大的感悟是:学习是辛苦的,可跟国防教育相比,它变得容易多了!

军训国防教育活动学生心得 篇8

五柳先生在《归园田居》中提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该句的宗旨就是累并快乐,实则军训也是一件累并快乐的事情。

“军训”一词有种耸人听闻之感,为什么?因为大多人都明白,军训是长时间站在太阳底下,接受强烈太阳光的照射,练习着几个简单而又累的`动作。以上也是些“传闻”而已,但事实也并且如此,我们跟随教官学习几个动作,虽然简单,但是一个动作需维持不到十分钟之长,还是比较累的。当我们练习到一定的时间时,教官会让我们原地休息,那时,大地似乎有了一种强吸引力,将我们紧紧吸着,让我们一动不动,除了基本的呼吸。

“军训”对于某些人也是种快乐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有些人格外认真,尽自己的力将动作做好的标准,这样这些人就有了份成就感,心中自然多了份快乐。

暮然回首,念到了祖国边疆的军人们,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爱国的热情与报国的志向。有人可挥笔书爱国豪情,但也有人杨枪守国边疆。那些军人在阅兵仪式上总能让群众叹为观止,赞叹不已,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时虽宏壮,但背后的故事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训练时汗水是军人们自豪的资本,头顶上的帽子是军人们的骄傲,虽说很累很苦,但心头的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对于我们何尝不是一样,军训实则是给了我们一次当军人的机会,晒太阳是我们自豪的资本,坚持着某个动作五分钟同样是我们的骄傲,虽累但又快乐。

纵桃花开满十里,只愿取一朵放肩头;纵一生之务繁多,只将每件事做好。

学习《国防教育法》心得体会 篇9

丰乐中学

张玉霞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中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措施,使的周边一些国家感到了震动,一些和中国关系比较紧张的国家纷纷加紧了扩军备战的步伐,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局面,应而我们加强学习邓小平新时期国防教育思想是相当必要的。

一、周边形势

九十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保持防务(国防)费用总额世界第二﹑人均防务(国防)费用世界首位的状态。日本已完全掌握了核弹技术。近十年来日本受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经济一直萎靡不振﹐可是在军备建设方面却并未松懈﹐一个强大的军事大国已然形成。

印度为了对付中国。利用“和平核装置”为掩护,秘密研制真正的原子弹!美国政府希望印度获得核技术来抵消中国原子弹的影响,试图直接向印度提供核武器来对付中国。马来西亚声称为了对付因与该国有领土争端而引起的挑战,必须使空军力量比“现在强大得多和有效得多”,因而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空军现代化。

二、国际形势

以小布什为首的美国新政府的诞生和采取的强硬措施,更使国际局势趋于全面紧张。1.在巴以中东和谈问题上,美国明显偏袒以色列;2.对伊拉克采取强硬措施,进行大规模空袭;3.俄美关系进一步紧张。美国和俄罗斯下令驱逐外交官,美国还宣布将退出美俄共同签过字的《反弹道导弹试验条约》,俄美关系再次跌入低谷;4.美国海军间谍飞机(ep—3e)入侵我国领海领空,并撞毁我新型战机,我优秀飞行员王伟同志壮烈牺牲;5.美国政府批准新一轮对台武器出售,向台湾出售价值40多亿美元的进攻性先进武器装备,是目前对台最大一笔军售。新时期的国防建设,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和适应国际形势的需要,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运用先进的军事武器和设施,增强国家的防御力量,增加和友好国家的政治来往和军事技术的交流,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们加强武装力量是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我国政府始终强调我们的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侵略,我们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我国政府始终强调彻底禁止生产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让世界处在和平的环境中。

国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策划 篇10

一、活动背景、目的背景: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

目的: 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小学、中学、大学附上国防教育。

二、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2年11月4日晚。

活动地点:J2教学楼

三、活动对象活动对象

活动对象:电气学院12级新生

四:活动参与人员

电气学院

五、活动流程 1,举办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形式多样,由各个班的同学自行组织安排,主要有演讲、唱歌、朗诵,小品、舞蹈等等。娱乐节目只能穿插在其中,但不能偏离主题。2邀请各个二级学院参观。

3做好相关新闻报道,整理总结此次活动。

六,活动经费预算:

湖北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心得体会 篇11

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学习中心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每年和物业工作人员进行两次安全大检查,认真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研究部署安全教育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确保本次教育活动有落实,更有成效。同时利用学习中心公众号,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的全文,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在学习中心张贴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标示,让广大师生进一步加强防范意识,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以及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的方法。

二、结合实际,加强管理与教育

学习中心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责任到人,同时邀请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普及发生火灾时如何选择正确逃生方法的知识,开展全学习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对教室、机房、办公区域、卫生间等重要部位进行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下发安全整改通知单,限期进行整改。通过此次会议,普及了消防知识,明确了管理责任,强化了安全意识,为进一步做好全学习中心的消防安全工作打下了基础。

13大学生国防安全教育 篇12

一个国家,其公民安全意识的高低,事关整个国家的安全与否。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主体的大学生,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国家是否安全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当我们的最优秀人才都以留学美国,拿美国绿卡为人生目标的时候,当我们最优秀的人才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不能准确选择的时候,当最好的大学出现间谍,范跑跑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和舆论要反思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伟大复兴和强盛,需要人才的支撑。梁启超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高校中,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是担负祖国强盛这一历史使命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和社会新道德建立的中流砥柱。维护国家安全,建立强大中国,责无旁贷,责任重于泰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支没有忧患意识的军队是注定要被消灭的,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注定要被侵略的,而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高校大学生更是不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竞争和中国国防安全需要的。

准备战争就是高校大学生的国防义务,而享受有着强大国防力量保卫的经济建设成果则是高校大学生的权利。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人们对经济高速发展的追求已经凌驾于国防现代化之上了,但国防现代化是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失去了国防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成果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剥夺的。因此,加强全体人民特别是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当代大学的国防教育就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国民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这样事关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生死存亡的大事,最能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因而国防教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方法。其次,国防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新时期高校智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而国防教育对于促进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实中,大学生对国家安全也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比如:一些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还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这样一些传统的、局部的认识上,缺乏对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国民安全等传统内容,也包括文化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全方位的认识与理解。

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世界并不安宁。无论是为了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树立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不仅涉及到人才培养、素质养成、思想觉悟的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社会的发展乃至民族的昌盛。

我国从1985年开始在部分高等院校试行国防教育,设立军事理论课。经过20多年的实践,这项重大举措受到普通高校的关注与欢迎,若干非试点院校也纷纷创造条件,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国防教育开始深入各大高校,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面对新的形势,国防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以下是在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中的一点看法。

国防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其公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国防精神、提高其政治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影响大学生行为规范、培育其公德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增进大学生体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锻造大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培养其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是拓宽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其智力素质的重要补充。因此,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国防教育的形式,不断深化国防教育的内容,不断巩固国防教育的成果。

(一)拓宽国防教育形式

在普通高等学校主要开展以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作为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取得应有的效果,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寻求新的教育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真正发挥国防教育的作用。

(1)国防教育应实行经常性教育 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单靠上几节教育课和听几次报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广泛、深入、持久上下功夫。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要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定期地经常地开展工作,实现国防教育经常性,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国防知识的惯性,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国防教育的目的。通过利用校园内的宣传栏、报刊栏、广播站、计算机网络、电视等设施,充分开发校园的文化资源,推动国防教育活动的开展。高校各院系都有自己的各种宣传设施,这就为经常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场所,各院系可利用宣传栏开辟“国防园地”专栏,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及时向广大学生宣传国防知识、国防法规等;目前,宣传国防的报刊、杂志已不少,有《国防报》、《国防教育报》、《国防》杂志等,各高校可订阅这些报刊、杂志,并利用报刊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的教育和导向作用把爱国主义和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防精神作为宣传的主旋律,向广大学生不时地宣传我国的国防战略方针,实时报告国内国际形势。

(2)国防教育应采取集中性教育

主要途径是通过与学生军训结合,集中系统地学习军事发展史,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战争观;学习古代军事思想和外国军事思想,有助于学习和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学习我军军队发展的光辉历史,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爱党、爱军、爱国的情感;学习我国的国防史,可以让学生吸取历史教训,从而增强国防观念,培养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尊严和统一的高尚情操。实践证明,在大学新生入学之际,结合军事训练对他们进行集中性的国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强化作用。

(3)国防教育应借鉴多媒体教育

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我们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采取多媒体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教育。网络上各种国防教育门户网站,有着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当代大学生又对网络相对依赖,新颖的网络教育方式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国防知识的新平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搞好教育,线上形式:在学校网站上开辟国防教育专栏,及时发布国防信息,线下形式: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举办电影展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拓宽学校国防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二)深化国防教育内容

国防教育是在全国公民中长期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时事政策教育,也不同于专门的学校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内容。在新时期、新阶段,为深化国防教育,应采取三个结合:即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相结合、国防教育与征兵宣传相结合、国防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

(1)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相结合

军训作为特殊的教育形式具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为此学校在学生军训中,始终要把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军训的特殊功能:一是发挥部队的示范作用,军训由部队派出的官兵担任教官,教官的军人气质、军人作风、军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武装警察部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传统是大学生受教育的直接材料。二是发挥文化生活鼓动作用。为活跃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调动大学生参训积极性,在军训期间把文化娱乐活动贯穿于军训全过程。

(2)国防教育与征兵宣传相结合 从高等院校中征集优秀大学生入伍参军,已经逐渐成为部队征兵的主要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部队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大学生中征集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入伍参军,成为英勇战士的一员,是直接参与国防的方式。通过对征集大学生入伍的宣传工作,可以激发广大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操,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在征兵活动中,广泛开展征兵宣传,邀请上级征兵办工作人员到校进行现场咨询活动,在为大学生解答征兵问题的同时,也给大学生上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国防教育课,让大学生了解入伍参军的重大意义,坚定保家卫国的坚强信念,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国防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

学生社团是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社团这一有效载体,为社团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加强对学生国防教育社团的领导,组织好特色社团,创办好有关国防教育的刊物,对社团成员进行深入的国防教育,使社团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通过社团将国防教育融入到校园的文化生活之中,定期介绍军事科技动态,组织社团成员进行持久性的宣传,使国防教育的传播形成由点及面的良好态势。

(三)巩固国防教育成果

(1)通过考核的形式巩固国防教育成果

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与其他专业文化课一样,可以通过实行考试来考核国防教育的效果,以此来巩固国防教育的成果。在学生军训后期,军事理论课教育已经接近尾声,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的质量,可以组织军事理论课考试,考核学生掌握军事理论知识的程度,达到巩固国防教育效果的目的,促使学生强化记忆,以此达到增强国防意识的效果。

(2)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巩固国防教育成果

国防教育的过程是乏味的,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防教育,巩固国防教育成果。搭建国防教育平台,开展以普及国防知识、强化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为目的的知识竞赛,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设计国防教育专栏、专题节目,对知识竞赛进行大力宣传,做到平时宣传不断线、集中宣传有声势、重要时机有高潮,营造积极参加国防知识竞赛、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国家安全意识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学习强化国防知识,巩固国防教育成果。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巩固国防教育成果

上一篇:志愿书填写样表下一篇:大学生入团申请书写作格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