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计划

2024-08-04

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计划(精选14篇)

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计划 篇1

培养骨干教师的工作计划

为适应我区小学教育发展需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全区小学教育均衡向纵深发展,逐步完善教师成长的梯队机制,结合我区乡镇小学教育实际及三年帮扶工作计划,根据区教育局年度工作重点,决定在乡镇小学试点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20xx年初,经学校推荐,教育局审定,已初步组建了每个乡镇小学6名语文、6名数学、4名英语共64名教师的`培养对象队伍,并对其进行了任务布置、方法指导等第一期培训工作,为更好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根据培养计划,特制定第二期培训方案如下

一.参加人员

1.乡镇骨干教师。

2.部分学科兼职教研员。

二.培训时间

20xx年6月20日――6月22日

6月20日下午四点前报到。

三.培训地点

xxx酒店(市大道278号)

四.培训内容

1.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

2.小课题研究的方法

3.班级管理的策略指导

4.多媒体时代教学信息化的使用

五、培训形式

1.专家报告;

2.小组讨论、汇报。

六、培训日程安排

七、工作要求

1.乡镇骨干教师培养是我区教师队伍梯度建设的重要环节,骨干教师所在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并给予支持,合理安排好工作,督促他们按时参加培训。

2.参训的乡镇骨干教师尽可能带着本学科本学段教材,笔记本电脑参训,并根据培训内容做好准备,具体参训人员由区教研室安排专人通知。

3.本期培训费、资料费、伙食费从区教育局20xx年教师专项培训经费中列支;交通费由所在单位解决。

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计划 篇2

一、构建书峰PK平台,引发老师的阅读自觉

现代教师的成长,首先必须是思想力的成长,而这种力量需要建立在丰厚阅读的土壤上。书是滋养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几年来,我们工作室一直致力于营造读书环境,为工作室成员从读书种类、书目、方法、互动交流、好书漂流等方面扎扎实实地具体引领,真真切切地深入研读。时间上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工作室的老师几年里读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新课程理论专著、名师教学实录案例等。第一年,我们要求工作室成员三个月内阅读一本教育著作,并认真撰写阅读心得,定期进行沙龙式的和内部教师们交流,在校内进行一次“推荐一本好书”活动,改善全校读书环境和教师读书的氛围;第二年开始,工作室成员每人逐渐能每月主动读完一本教育专著,能带动自己所在教研组老师从不看书到自觉看书,从一本书读很久到争取三个月读完一本书。每位工作室成员力争带动一个组的老师们慢慢养成读书自觉。我们名师工作室为每位成员安排循环“亮相”,展示自己和组内老师阅读的收获,并专门安排阅读同本书交流碰撞的“书峰PK”活动,推动成员老师向问题阅读、需求阅读、深度阅读发展。阅读型教师不一定都能成骨干教师,但是骨干教师必定是阅读型教师。我们坚持,一位骨干师成长应该走在通往博读的路上。我们要求各位成员老师应该沉浸、沉潜,浮华、浮浅是难以沉淀出教学智慧的。我对工作室成员讲,教师追求的身心和谐,应当在阅读天地里,教育心灵安稳的教师才幸福。

我们工作室培养老师的切身体会是,培养老师们的读书自觉是一种负责任的培养。读为了培养,读才有培养。对教师的成长,这永远是不老也永远不会变的心语。

二、构建问诊论课平台,课堂里“磨”教师

教师的精彩在课堂。有成员老师问我:怎样才算是骨干教师?我是这样讲的:课堂成熟时,就是你成为骨干教师时。为了磨炼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工作室采用名师示范课和成员研讨课相结合的方式,聚焦成员们的课堂教学“细节问诊”和“专项论课”。通过观摩名师示范教学,进一步理解名师教学思路乃至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通过学员执教研讨课,打磨细节,帮助学员初步形成教学特点,努力塑造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风格。工作室刚成立时的课堂教学研讨中,我对成员们提出“低点要求,小点起步,求点踏实,慢点提升”。课堂争取做到“五个一点”,即“激发自己的精神,上课有点激情;理解自己的学科,课堂多点‘语和文’;明白自己的责任,少玩点花样;关注自己的细节,文字有点深入;开发自己的潜能,教学有点力量”。老师们特别珍惜这样的契机和平台,我从他们的随堂课和他们的展示交流课中看到了,他们认真地在“教”和“研”两字上下工夫,争取获得点滴进步,让自己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坚实。我们还要求青年教师们不但要在学科专业领域向名师学习,更要在师德、人品和思想方面向名师们看齐,加强自己的成长深度,把从骨干教师成长到成为名师当作自身的追求,以执着追求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磨课中去。工作室成立第二学年后,我们采用名师示范课和徒弟研讨课“同课同构”和“同课异构”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方式,“磨”课堂教学,探讨、研讨、论课、辩课,还邀请其他工作室的成员来参与“论辩”,极大地催生了成员老师的课堂自信。其中三位成员个人专业成长迅速,由教坛新秀成长为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两人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优质课一等奖。几年的“磨”课,使他们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其中两位老师在区内做过1~2次专业讲座,也应邀走出去上展示课。

我想说的心语是,骨干教师不仅要把课堂出精品,更需要上出你的“课品”。“课品”隐含人品,磨课就是在“磨”人。

三、构建网络话题论坛平台,研讨活动零距离

因为我与老师们不在同一所学校,所以时间与空间都有一定的限制,怎么办呢?我们搭建了电子网络平台,让思想交流,问题研讨,沙龙活动日常化。我们的成员在网络交流平台上,汲取工作室内大家的资源,同时可以扩大化地互补学习资源,吸收其他名师的优秀经验。以每周专题研讨与每天自由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挖掘网络交流的深度,提高网络对话的热度,在本组QQ群中拓展成全天候、零距离的专业成长平台,我自己上传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论文到群共享中,让老师们阅读说感受,提建议。同时帮助指导修改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论文,并推荐他们的论文去发表。在群里还开设视频讲堂,让老师们把自己教学微视频放进来,一起观看指导分享。我和成员老师们一起进行多次学科专题头脑风暴,提升大家的学科教学技能和专业修养,使老师们“师师”教学相长,共同沿着正螺旋方向发展,力争内力发展与智慧发展的同时,给他们搭台唱戏,争取在“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培养出市区有影响的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网络交流平台成立几年来,学员们每每在教学中遇到困惑,便会在群中向导师和同事请教,如有一次的“词语教学有效性”则成为了热点话题。针对这次“话题论坛”活动,我一方面就此热点话题对学员们进行了专题培训,同时邀请其他语文名师加盟指导,几位“客师”从“什么是词语教学的有效性”“词语教学的智慧含金量”等多个方面,结合丰富的课堂实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诠释。然后我们又组织了“词趣教学”专题研讨课,让所有学员在自己的研讨课上,展示词语教学,他们都能将词语教学演绎得活力四射,充满灵动感。

培养骨干教师,首先需要我们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他们才会有向上和向近的成长自求。网络沟通可近可远,开则近,关则远。与成员教师交往的心距不亦如此吗?

四、构建名师现场小班授课平台,在指导培养“人师”上做文章

为了提高我们在一起的活动效率,我们开设了名师小班短时专题授课,工作室导师每月结合大家提出的教学疑难,进行一次学科专题单项授课,为不占用学生正常上课时间,就把学员当作学生,有些青年教师也主动加入,我把他们当作学生,为他们现场上课。有一次,上四年级《我不是最弱小的》模拟课,我整节课就抓住“弱小”这一文眼,循序渐进地带着他们走进课文、走进小萨莎。边上课边和他们一起解读文本,从字的表面到字的深层,从字的本义到字在句境中的理解。首先让他们感受着对于“弱小”这个词语深刻的理解,这是促进理解文章主旨的铺垫之笔。在和他们一起解读文本时,与他们一起商量着,怎样侧重对中年级词语学习方法进行不同形式的指导,最终落实到词语运用及类比的拓展,如“一丛丛——那么多”“刚刚开放——那么嫩”“粉红粉红——那么艳”“芳香扑鼻——那么香”。恰当总结学法,让他们来回答恰当使用词语的精妙之处,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最后我们成员一起琢磨,文章的中心是“保护弱小是一种快乐!我们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传递着爱的教育思想,怎样无痕地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与运用中自然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呢?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以人文本的有效教学,这样才能体现教育与教学的智慧。大家热烈讨论,认为课堂上只要抓住“两个人、四句话”,在朗读指导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读中悟、悟中读,就能逐步理解文字饱含的情感。上课加上研究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这节课讨论得可谓是意犹未尽,却收获颇丰。

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培养 篇3

骨干教师特色示范校教育教学理念骨干教师被称为教师队伍中的先锋,在教师队伍当中起着引领、示范、表率的作用,“名师兴校”——这是现今基层教育的主力军。教育要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作脊梁,造就了一支具有高尚师德,良好教育理念、有科研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是迅速提高学校教育教研水平的迫切的需要。

作为教研人员,如何抓好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的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队伍,是进修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1.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大家良好的分享教育教学理念的思想。现如今,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方法显得十分落伍,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分享给同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者领先的地位,我认为这是狭隘的教育思想,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最缺失的是资源。如优秀的教学课例、优秀的教学反思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存在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美术教师身上。年轻教师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只有慢慢的靠实践去摸索,这样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只会影响高效的课堂。创建美术教师工作qq群,把一些非常宝贵的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空间中,使有需要的教师随时可以查阅、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弱势教师的进步的步伐。

2.定期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以先进的理念作支撑,使理论变的实用。定期选择一些美术教育理论书籍,采用辅导与自学的方式,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美术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向,百花齐放,开放课堂。

3.深入一线进行跟踪指导,真诚与教师交流、答疑解困。为全面培养骨干力量,开展“订单式”服务。对有需要的教师随时进行最真诚的“教学服务”。如有些美术教师在作业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我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深入一线学校,亲自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如何对美术作业分类装订、批改、成绩单等工作与学校领导及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力求高效管理、科学减轻教师的心理及工作负担,是工作变为一种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模式。从而减轻了学校与教师的双重负担,使教师们更科学的从作业整理中发现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高效课堂。

4.注重美术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水平及美术素养。

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是成为名师的关键。在培训中,一定要注意开拓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眼界、注意第一手的艺术教育的信息及方向,实施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进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定期组织美术教师到吉林省博物院、艺术学院等地方参观名人、名家画展,开拓美术教师的思维,形成创新型教师。请优秀的书法、国画教师进行软笔、硬笔及国画教学的培训,培养教师们动笔的习惯。

经常开展骨干教师教育技能、特色技能及创造技能的评比,开展能手、新秀展示课、名师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等,区域共享,培养骨干力量的业务素质。把省、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引入我区,通过现场培养教师的实战能力,给教师们一个强烈的练兵的讯号,注重自我的成长,在其中发现骨干力量。

5.搭建教师们展示的平台,为教师们创设体现自我价值的空间。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如长春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师画展、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课例选拔赛、长春市教学设计大赛等,《美在课堂》《美在设计》等系列丛书的作品、论文、案例等投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去美术教师涌现出了一大批省级、市级、区级骨干教师,为我们区的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6.发现、培养、推荐艺术特色示范校,抓典型、注重经典的艺术学校的推广。如我区西三小学是一个小型的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却有一个良好的美术国画教学课堂。

20几年来,在学校几任校长的带领下,坚持每个班级每周一节国画课,长期坚持下来,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学生的人文内涵及气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到学校的课堂进行实地的考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教师对国画的校本教材进行整理、装订、对学生作业进行了选拔等工作,对这位默默无闻的教师进行了交流,在全区做了推广,很多教师都感到了国画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经典教育。我先后几次请省、市级领导对这所学校进行考察,举办了几次大型的经验交流活动及省市级现场会,西三小学成为了“吉林省百所艺术示范校”,他的校本课程也成为了我区的经典。

7.重视培养科研骨干力量,创设科研环境,促进骨干教师全方位成长。

进行跨区交流,协作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南关区与二道区两大学区共同合作的吉林省十二五课题“长春市《美术学科资源性课程的系统开发与整合研究》课题研究”,通过课题提升我区骨干教师美术教师的教育科学的研究水平。为骨干教师确立研究课题的方向,安排实验计划,监督实验过程,考核评估实验结果,组织课题的评选。如重点展示11所参加子课题研究学校的汇报材料,材料包括:子课题活动开展材料、对比数据材料、校本教材、汇报表、课程课例、学生作业等。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案例40多篇、我区4名教师还获得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项目获奖证书一等奖。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带动了基层学校课题研究的开展,现在很多学校改变了对艺术教育并不重的观念,主动参与、申请参加到科研队伍当中来。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 篇4

一、培养目标。

1、通过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使培养对象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理论素养、专业知识、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具有较高素养和水平面,在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2、通过2—4年的努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使骨干教师的学科覆盖更均衡。

二、培养方式

1、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教师之间进行观摩和研讨学习;

3、外出去听优质课,参与交流研讨;

4、教师自身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

三、重点工作

(一)强化领导,保障实施。

1、学期初,调整继续教育组织机构暨骨干教师培训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配备各项培训的专职培训教师,明确分工,完善岗位职责。

2、尽全力支持骨干教师培养,提供时间,每一项培训所需的费用投入,学校尽力支持。

(二)确立培养、培训对象,明确培训方向。

通过对教师日常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将爱岗敬业、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教师确立为骨干教师。遵循“重点培育、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原则,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的培训。学校建立骨干教师名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档案,跟踪培养对象的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三)落实措施,提高骨干教师业务素质。

1、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

校内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科研氛围。引导教师结合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提倡、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各项科研课题的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在备课答辩、优质课评选、引路课、家长开放课、汇报课、课后反思评课等活动中坚持以骨干教师为主,组织他们上好示范课和观摩课。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辐射和指导作用。

3、给骨干教师创设脱颖而出的机会。领导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善于发现人才,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创造条件让想学、肯学、会学的多一些学习机会,让想干、肯干、能干的人多一些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展示的舞台。首先,对骨干教师进行跟踪听课、个别指导、集体点评。其次,为骨干教师创设条件,通过优秀课观摩、典型经验汇报、外出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为骨干教师提供适宜的环境。最后,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与实践,尽快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学特色。

4、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宣传,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骨干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交1篇较高质量的XX字以上的论文。

5、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培养对象的专业水平。为此,在校内坚持骨干教师与培养对象的“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切实抓好“一课三议”和“三课一评”的有效开展,让培养对象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为体现校内的骨干教师的培养成果,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赛课活动。

6、“压担子”促使培养对象更稳定、持续发展。在学校工作中,对培养对象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基本功竞赛要让他们积极参加,优秀教师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四、建立评价机制,让骨干教师在激励中成长。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5

学校领导班子与时俱进,求实进取,深化教育改革,实施骨干教师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发展策略,全面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进而提升我校办学质量。特制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二、培训要点

(一)提高骨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1、按照浦校长学初办班会上关于教师培训方面的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以“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增强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职责感、使命感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在骨干教师中开展“三立”工程,即立志、立德、立业,使骨干教师在思想上注重以人为本,在工作态度上注重服务学生,在工作作风上注重廉洁从教,在教育行为上注重依法执教,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3、透过电视、录像、刊物等媒介,学习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让教书育人的观念根深蒂固。

(二)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提高业务水平。

1、在骨干教师中实施“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2、骨干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这就要求他们多听一些教师的优质课,借鉴学习,取长补短,请组内教师听自己的课,指出错误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教学质量。

3、每位骨干教师学初精心准备一堂生动精彩的校级公开课。同学科的骨干教师要透过群众备课的形式展示一节观摩课。

4、对骨干教师进行专人培训,令其每人都能独自完成高质量课件的制作,并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三、透过多种渠道学习,提高骨干教师综合素质

1、每位骨干教师要有定期的教学反思记录,要做到对教育教学案例的分析。要有学术论文,并定期做教学经验汇报。

2、开展优秀教案、优秀课件等评比活动,并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大赛,使其在大赛中得到锻炼和完善。

3、委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尽可能为他们带给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

镇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6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汪园小学

中卫市汪园小学(镇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及措施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镇级)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镇级骨干教师或名教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培养方式:

1、任职资格: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专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学校教坛新秀:从事教师工作1—4年(含4年)的年轻教师中评选并培养。

2、工作职责:

⑴ 贯彻“十八大”重要思想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⑵ 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⑶ 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⑷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⑸ 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承担支援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等工作任务。

三、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长才干。

2.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学校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方面,应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

4.结对带徒,促进成长

为了加快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力度,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结对,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物色、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及时提升相应教师职称或提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来,以适应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6.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期间,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

7.学校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对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计划 篇7

关键词:骨干教师,现实意义,地位,培养

骨干教师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培养骨干教师应是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培养的关键。

一、骨干教师的地位

近几年来,职业技术教育一线上精英辈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让人精神振奋,深受鼓舞。他们是教师中的骨干,在课改与教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改和课改不断深化、学校本位教研和培训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骨干教师仍然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方向,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成效,所以骨干教师的问题应该引起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足够重视。

二、骨干教师的现实意义

深刻地理解“骨干教师”一词,它应该有两层内涵。一方面,从字面含义可以直接理解为骨干教师是“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也就是说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教育教学业务的精英。骨干教师是由基层学校到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逐层地评选认定的,是从教师的德识能绩责诸方面,从课堂教学、著述论文、教育科研、继续培训、学历发展、特殊贡献、传帮带作用等,教师综合行为素质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考核评比基础上而诞生的。其业务的含金量科学地举证了“骨干教师”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从骨干教师监督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发现,骨干教师的业绩行为属于正在进行时态。它保证了骨干教师始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与时俱进的教师群体。

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骨千教师是“学出来”的,是“干出来”。一个普通的教师经过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个人的探索,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和教研活动的参加,每一次经历都是珍贵的经验,并且这些经验对教师自身、对教师所在的单位乃至我们整个地区的教育都是宝贵的财富。

三、骨干教师的地位提高

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业务中的精英,要发挥他们的才智,就要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提高他们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中的业务地位。保证他们有实施工作的权益,他们是新教学理念的实践者、领头雁,也应该是本地方本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监察员、督导员。

要提高骨干教师的地位,在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大潮中,使他们成为专家型的骨干教师;要壮大骨干教师的队伍,让骨干教师的引力更大,让教师们以“骨干教师”为荣。从而真正实现让骨干教师去影响一大批、一大片教师,调动高素质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加入到骨干教师的行列中来。使每一个教师都努力争当骨干教师,使所有的教师都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精英与骨干,我们的骨干教师队伍就会不断地壮大,不断地推动学校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发展。

四、骨干教师的培养

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在于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而骨干教师的“有效寿命”、“数量”与“质量”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精神面貌。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及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学校应该为骨干教师创造良好的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保护他们健康地发展;给他们发挥和施展才能的空间,给他们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使他们的学习培训成为一种正常的研修行动。

(2)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与保护,加强骨干教师的保护力度。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下达行政命令。将骨干教师的培训经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制度化,用以确定和协调骨干教师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3)骨干教师不是做课秀,要组织他们从理论上、理念上去更新和发展,去影响普通教师:专题讲座、经验报告、参与评课和对于普通教师的指导。丰富骨干教师的培训方式,科学、客观地提高骨干教师的素质,解放他们的业务思维和创造手脚,最大现度地让他们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贡献。

每一年都要给他们创造成果展示的机会,写文著述、做课科研,提供更广阔的展示的与贡献的平台,对他们的作品和成果,创造向上一级申报和公开展示的机会。送课、公开、示范课、讲座、报告等等,打破证件评选的比例束缚,为骨干教师独辟蹊径。同时,对某一方面确实有建树和突出成果的骨干教师,应该有特殊的评价,而不必面面俱到。

五、骨干教师的管理

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在于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因此说骨干教师应该是上当次、高质量,繁荣教师从实践能力到理论素质都明显地高于普通教师,并成为示范的人。至少是相对更为优秀的教师。骨干教师的产生原则应该是“优存劣汰”。

(1)骨干教师的考核,工作的任务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考核的方案应该是可操作的。工作的实施的情况有等级主管部门和职业教育学校共同掌握,同时等级部门应该不定期地深入学校、深入群众和一线,调研考核。

(2)骨干教师的思想素质与“骨干意识”的提高。骨干教师自身自强意识不够,创业精神淡化。树立骨干教师的新形象,提高骨干教师的真素质,增大骨干教师的权益,使骨干教师成为职业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靓点。在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严格管理,热情关怀,使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步入健康的正常轨道。因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就是学校和地方,乃至更大范围的教育教学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自身要求严格,骨干教师不是虚名,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优秀的教师、骨干教师。要有事业心、成就感和奉献精神。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是完善自我的一种追求。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是我们的权利,更始我们的义务。

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日语教育 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231-02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而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的基础在于劳动者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要靠教育也就是归根到底要靠教师来承担,这是历史赋予教师的重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现代意识、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中职中专的日语教师的培养可以说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特别是复合型的贸易和生产管理人才,日语专业的职业定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口译与笔译,而是增加了BPO数据外包、旅游服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多种职业方向,总体呈现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日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指引者,未来培养复合型专业日语人才,日语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需要成为熟悉行业要求、符合企业精神、适应企业发展的符合专业人才。

一、日语骨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日语骨干教师不仅要具有基本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具有职业能力。能以日语作为工作语言,能够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具备在特定岗位上使用规范性的工作语言完成本职任务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日常用语完成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能够获得不断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身提高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日语骨干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的不明确。

目前,由于日语专业面向符合性贸易,需要培养生产管理人才,和没有明确中职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专业的压缩饼干。办学定位的不明确致使培养目标模糊、定位也不明。专业和课程设置没有根据实际的市场实际需要去设置,多是盲目跟风,没有特色。还是以"教师教、学生听""教师一味的讲授和灌输,学生就是死记硬背和反复训练"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传统模式教育难以适应目前以日语为工具的基层岗位的大量社会需求。基础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问题。这是因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关键和难点在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而教师处在这些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导地位。没有教师去积极参与、大力推进、认真落实,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也就无从谈起。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

(二)日语教师队伍数量结构失衡。

大部分师资来源于本科外语院校,从企业和其他行业来的师资较少, 缺少双师型教师;师资力量弱,教学任务重,显得力不从心;教师数量不足,师生比不合理,导致专业教师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业务提高、进修和实践锻炼,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失衡本科学历的教师占多数,硕士研究生偏少,博士研究生更少;教师年龄老少分化严重。刚毕业的教师占多数,老年教师占少数,中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少之又少;年轻教师在技能上还有一定差距;从事理论教学多年的教师是缺乏实践技能;从企业调进来的教师又缺乏授课技巧。科研水平偏低。

(三)教师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

教师年龄在中间档次的量相对地少了。学历结构出现了"断层"。职称结构出现了"断层"。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量相对地少了。骨干结构出现了"断层"。具有高级职称与特级或知名教师的量相对地少了。明显地可以看出,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的"断层",更加剧了骨干教师结构的"断层",加剧了骨干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

(四)校企合作进展缓慢。

由于日语是小语种的特殊性,又受地域条件限制,与相关企业合作不够,导致学生缺少接触社会、认识企业的机会,适应就业岗位能力较差,也缺乏实践能力。

三、今后的改革和思路:正确定位培养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

作为中职层次的商务型日语专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針,坚持以服务为宗旨,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找准办学定位,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办出特色,即实现基本技能的实用化、职业方向的多元化、职业技能的专门化。

(一)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的标准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突出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模式。改变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以社会和产业组织的需求为导向,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及时了解企业对日语人才的特殊需求,并在教学中以此为导向,形成以运用为目标,以听说为先导,以语言教学与职业技能渗透为突破的教学特色。

(三)重视教材的建设,进一步拓展教材选购渠道,扩大新版教材比例,从专业建设需要出发引进部分国外原版教材,给骨干教师结合自身工作能力亲自编写教材的机会,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优选专业方向课教材;根据所设置的专业,组织编写实用性强、职业导向鲜明的专业自编教材。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科研力度。做好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工作。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从业务、专业、实践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鼓励教师开展科研。

(五)加强实践训练基地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完善视听语音室、语音资源库、音像资料室、语言实验室、日本文化实验室等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行业企业、厂校合作,建立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总之,如何在这个中职教育热潮中,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培养有质量的实用性技能型骨干教师、并能做到健康的持续发展,仍需继续努力,也是我们每一个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时刻思考重要问题。

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 篇9

(2010-20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形式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教师的学习更是不可忽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只要分两个渠道:一是教师自身的自学,二是对教师的培训,尤其是骨干教师更应走在学习与培训的前列,以带动教师队伍的向前发展,因此本学年对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路:

骨干教师培训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天津市贯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实施办法》的要求,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宗旨,组织骨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骨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培训内容及措施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骨干教师理论与教育能力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学校领导亲自带队与骨干教师一起参加培训,培训后各骨干教师回到自己的教研组,把自己培训的收获向同组的其他教师传达,起到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2、组织全体骨干教师认真上好一节公开课,同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参加听评课,让每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展示,使教师在学习中发展。

3、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鼓励骨干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教研与科研工作中,通过认真研究,按要求写出自己的教学模式或论文,谈出你在教研与科研过程中的实践收获或困惑,已达到研究的目的。

4、对骨干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与教育能力培训,按上级文件要求,组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学习“当代的教育思想”、“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问题和对策”,使骨干教师在教育理论及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5、全体骨干教师要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每位骨干教师要把自己如何做创绑带工作的经过整理好,向学校回报,在自己本学期的工作中有哪些帮带过程取得哪些成绩,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总之,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成长决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因此做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十分重要,也决定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进步幅度。

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10-2011)

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精选) 篇10

为适应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建设一支观念先进、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影响、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制定“中心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造就一批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理念,道德素质高尚,业务精湛,教学成绩优秀,开拓创新的青年教师。

二、培养方法

制定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的方法。继续实施青年教师认定和考评制度,给教师创造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机会。通过听课、说课、评课及综合评定等几个环节,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培养一个。逐步形成我校的教师队伍,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气氛,带动全校教师积极进取。

三、培养方法

青年教师必须有一名经验丰富老师(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指导。

(一)指导教师

1、全面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教育青年教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2、培养青年教师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能力:(1)钻研新课标,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

(2)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工整、规范的钢笔和粉笔字);

(3)课堂组织调控能力;(4)分层辅导学生的能力;(5)命题和分析试卷的能力;(6)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和论文的能力;(7)运用现代化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3、培养青年教师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管理能力:(1)班级组织管理能力;(2)组织集体活动的能力;(3)主持班会的能力;(4)家访的能力;

(5)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思想工作的能力;(6)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班级工作的能力;(7)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二)青年教师

1、尊敬指导教师,主动交流,努力增强教育管理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2、积极参加进修和教研活动,如听各级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学术讲座等。

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计划 篇11

遴选培训教师,打好骨干教师培养的基础

在实践研究中,我校结合实际,在选择学习团队的成员时主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选择业务能力较强,个人发展意愿强烈,爱岗敬业,在专业发展中甘于奉献的教师;二是选择平时科研能力较强,注重教研的教师;三是选择对专业有着全面的了解,对专业的发展较为熟悉,能够较好地带领专业团队学习和工作的主任;四是将中青教师进行组合,以中年教师为主。

从一年多的学习情况看,教师学习积极性较高,教育观念转变快,易于形成专业团队,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便于开展专业学习和讨论,教师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较为显著。

基于任务的行动学习方式,帮助教师提升能力

为了达到培训的目的,经过分析、研讨,我们摒弃了以往单纯的讲座加研讨的学习形式,根据我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知识结构,选择了基于任务的行动学习方式。我们以七个专业完成课程开发作为真实的任务,请北京市职教课改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训,教师团队在学习中完成课程开发任务,实践所学理论,内化提升课改能力。

培訓之初,我们明确了本次培训学习的任务——各个专业要各自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真实的专业课程改革作为我校教师学习的任务。并要求七个专业在培训结束时,按照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要求,形成一套包括基础调研、典型职业活动调研分析、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等要素在内的完整的课程开发方案。有了这样具体的载体和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就更加投入,积极汲取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边学边落实,完成相应的课改工作。

我们也注重对教师学习的评价,结合我校培训内容,我们选择了作业评价的方式。在前期的研讨中,我们把学习形式定为教学—实践—论证—修改—再论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和实践。专家组通过论证来评价反馈教师的学习成果,最终将所学课改理论固化成课程开发方案,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开发能力。

遵循成人学习特点,助推教师成长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实践,共同完成项目,小组间成员相互帮助、一起研讨,培养了团队意识。因为课程开发是以专业为单位的,每个项目都必须由专业成员合作才能完成,项目的准确性、全面性促使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地合作与交流,也不断地碰撞出火花。

关注教师的自我认同感,保证自身能量的最大发挥。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智力发展正常的人,都具有一定的潜在能量,但这种潜能必须在研究中和外部作用的合力下才能得到开发和升华。目前正是职业教育的寒冬季,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认同感不高,学校的招生相当困难。因而使职业学校教师对自我的认同感比较低,在学习和培训中积极性不高。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现状,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职教发展的趋势、职教发展的特点,明确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培养中要启迪教师的智慧,关注教师的自我认同感,通过到先进职业学校学习等方式,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帮助教师成长。

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教师自身和外部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我们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专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为教师搭建平台。同时结合学校教师的特点,从关注教师自身发展入手,选择合适的学习载体,采用适宜的学习形式,逐渐推进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 编辑吴君 ■

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计划 篇12

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由贵州师范学院2013年承担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之一, 培训类型属于为期10天的短期培训。由来自贵州省不同州 (市) 的特岗骨干教师学员组成一个班级, 班级成员相处时间短、年龄差距较大、教龄长短不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层次不同, 这给班级服务与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国培班不同于大学生或者中学生组成的班级, 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 班级成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具有很强的获取知识的意愿, 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同时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第二, 班级成员在工作单位都是比较优秀的教师, 来到我校参加培训却是作为学生, 如何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对参训学员来说有难度。鉴于此种情况,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及管理的方式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服务与管理, 推动学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教学经验交流, 将是值得班级服务与管理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在培训中承担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 事实上, 班级管理者更应该是一个为培训班级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者, 服务学员, 服务上课专家, 同时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桥梁。依据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的特点, 结合自己近四年国培班服务与管理的工作经历, 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去把握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

一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在学员没有来学校报到前, 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应参与到学员培训需求调查中, 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实地走访的方式, 准确了解学员的实际需求, 包括所要培训的内容、对培训班的服务与管理及培训时生活上的要求, 为培训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 为培训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应提前了解学员的情况, 越详细越好, 至少要包括其所属民族、所学专业、现在工作单位所承担教学的年级、在学校所担任的职务及特长等。及时传递培训的相关文件与动态, 提醒学员报到时携带相关材料与证件。最好能按照培训的季节, 给出温馨提示。尽量为学员做好培训前的服务工作, 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二培训中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时的服务与管理是整个班级服务与管理最核心的部分。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是否到位, 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因此, 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应尽心尽力为全体参训学员服务, 做好后勤保证, 让学员在学习期间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更新观念, 同时生活过得愉快而充实。依据班级服务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结合自己承担国培班主任的工作经历, 我个人觉得对于培训时的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 报到时, 应该让学员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在学员报到时,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班主任) 应面带微笑, 耐心介绍报到程序, 介绍第二天的安排, 提醒学员熟悉校园环境。并利用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每位学员的详细情况, 关注学员报到时的表现, 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在学员来学校报到的当晚, 项目领导及班主任应该走访学员宿舍, 与学员交流, 了解学员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及对培训安排的意见。同时也显示出学校领导对项目的重视、对学员的关心, 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第二, 适当开展“破冰”活动是学员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的有效方式。组建班委, 形成小团队是培训所必需的。由于参训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 彼此不认识, 非常陌生。陌生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 人与人越陌生, 心理距离就越大。有了心理距离, 彼此之间的沟通将会非常困难。因此, 短期骨干教师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员之间多交流, 可以谈教学经验与困惑, 也可以谈个人爱好等。为了尽快缩短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 畅所欲言地交流教学经验,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必须开展一次“破冰”活动。破冰, 顾名思义就是打破厚厚的冰层。“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相互之间不愿意交流, 从而形成一层不易融化的坚冰。而“破冰”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把本来比较陌生的学员变成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伙伴, 甚至是一生的朋友。这层冰只能先从内部慢慢融化, 不能通过外部方式强行打破。破冰的方法就是通过活动。当然, 用来“破冰”的活动非常丰富, 这需要根据参训学员的特点来进行选择。破冰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游戏, 更是一次契机, 一次融合, 一次心灵之旅。本次参加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年龄大都在25~35岁之间, 他们很乐意接受新事物, 思想开放, 思维敏捷。基于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 培训服务与管理者精心设计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合力吹气球, 实现了从“破冰”到“融冰”的完美过渡, 消除了学员们的紧张心理和陌生感。同时培养了学员的沟通配合能力, 增强了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活动准备:主持人准备每组各六张签, 写上嘴巴、手 (二张) 、屁股、脚 (二张) ;气球 (每组三个) 。具体活动规则如下: (1) 分组, 不限几组, 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 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 (3) 首先, 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人的帮助来把气球给吹起 (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己吹起气球) ;然后, 两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气球给坐破。 (4) 以上动作重复三次, 所用时间最短者为胜者。活动结束后, 主持人随机采访各小组的组员, 谈谈参与活动的感想, 其中有一位教师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让自己又过了一把学生瘾, 同时通过这个活动一下子就认识了不少同行, 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程中, 由于学员人数较多, 班主任不可能做到实时跟踪班级情况, 在通知相关事宜时也不可能一一电话通知学员, 培训时间虽然只有10天, 但为了能使班级服务与管理更加高效, 组建一个愿意为学员服务、团结向上的班委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学员都来自不同的地方, 彼此不熟悉, 而班委在培训中承担的更多是责任, 需要比其他学员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如何组建有责任心、团结向上的班委将是摆在班级服务与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确定班委,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对学员进行查、望、闻、问, 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最好采用学员个人主动参选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公平地选拔班干部。一定要在培训开始的第一天就要让学员感受到班主任对所有的参训老师都是平等的, 这对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很有作用。

第三, 经常走访学员宿舍, 与学员建立深厚友谊。参训学员远离家乡, 来到学校参加培训, 没有亲人, 没有朋友, 有困难时不主动向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寻求帮助, 使得学员在培训时不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培训, 从而影响培训效果。针对此种情况, 我觉得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应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经常走访学员宿舍, 多与学员交流, 准确了解学员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让学员感受到家的温馨, 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 确保达到培训的目标。

第四, 组织文体活动, 能够增进学员彼此之间的友谊。在全体学员辛苦学习的过程中, 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有必要为参训学员搭建文体活动的平台, 这将会大大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 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让学员在辛苦学习之余有机会放松、锻炼身体。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 组织联欢晚会, 进一步增进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感情, 让学员感受到培训机构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同时也为培训的跟踪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培训后的服务与管理

作为培训服务与管理者, 在学员培训结束后, 应该与学员通过QQ、微信、邮箱、微博等方式进行联系, 详细了解培训之后他们回到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 是否将培训期间所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他们的实际教学中, 回到工作单位后是否充分发挥了辐射作用。同时, 如果学员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 可以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很乐意为学员服务, 很乐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从而提高贵州省的基础教育水平。

总之,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班主任) 在培训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位学员的基本情况, 报到时关注学员的表现, 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另外, 在培训的第一天, 有必要开展“破冰”活动, 消除学员之间的陌生感, 拉近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营造积极交流的氛围, 提高班级服务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培训过程中, 班主任应该深入走访学员宿舍, 关心学员的生活、学习, 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增进学员之间的友谊。培训即将结束时, 班主任有必要组织本班的学员开展联欢晚会, 这将会进一步加深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友谊。培训结束后, 班主任还应继续与学员保持联系, 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共同为贵州省的基础教育做贡献。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培计划”中贵州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级服务与管理的策略及路径, 并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提高了培训服务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培计划,服务与管理,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参考文献

[1]李栋玉、张坤香、张忠玉等.“国培计划”班级的管理策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 :105~107

[2]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5) :125~128

[3]刘华锦、叶正茂.专业发展理念下的农村骨干教师培训[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4) :69~70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篇13

利用校本培训机会对骨干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素质培养。针对全校教师开展的“永驻师魂”征文评比活动,特别指出教师要注意调节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同志之间的关系。要求骨干教师要树立榜样.形成强有力的师德过硬的骨干教师群体.

二、确立发展目标、形成规范

市级教学能手王国霞兰,骨干教师有冯晓艳。对这些教师平时工作就给他们压担子,高要求学校为培养骨干教师,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发展潜能,不同层次的推动目标,学校帮助制订自己的发展目标,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重点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为其尽快成长成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中承担任务、促其成长

1、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各带一名徒弟,在结对帮扶工作中,采取骨干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上公开课—骨干教师点评—青年教师反思--修改教案--再上汇报课的双向互动的方法互助互促,共同提高,得到了青年教师的普遍欢迎。通过结对,给双方明确任务和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帮助他们更快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在帮带新教师的同时促进骨干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年末时师傅给徒弟写出总结,传递写出心得体会。

2、是充分发挥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组织骨干教师、教师担任校本教研的领头人。通过他们上引路课和示范课的形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

3、让其担任学校校本培训的培训者,承担一定的科目,使其有压力、有动力。

学校明确要求骨干教师每年做到“五个一”:即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以上教研论文;上一次水平较高的公开课;带动一个学科组;在本校以上做一场专题讲座;参加一项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实验。

四、制定标准,落实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培养一批思想作风扎实,教学水平较高,教研能力较强的高水平青年骨干教师,切实发挥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学校制定骨干教师考核办法:

制定骨干教师考核评价评分表,包括四大方面:师德表现(23分)、专业引领(50分)、德育管理(12分)、继续教育(15分),下设13个分项,总分100分,年末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具体祥看骨干教师考核评价评分表。

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计划 篇14

一、培养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育科学研究等形式,使培养对象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等方面具有一定能力,能在本校范围内起示范带头作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本学年培养对象是:叶乔芬。

二、具体目标:

1、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依法执教,具有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2、教育观念:理论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关注课程改革,并能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教育实践。

3、教育教学能力: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娴熟的教学基本功,较好的教学业绩,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独立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反思与发展:有自我发展目标与计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反思、勇于改进,自我发展意识强。

三、培养方式:

主要采用帮扶结对、组内研修、自我培训等途径,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注重教师之间的观摩、交流和研讨,注重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

1、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搭建舞台,创造参与各类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和机会。

2、请有经验的教师定期培养、指导,结成交流对子,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3、定期安排培养对象参加校级以上公开教学、学科竞赛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并给予悉心指导。

4、定期对培养对象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提出进一步发展目标。同时针对薄弱环节,对培养对象提出要求,明确目标。

5、成立骨干教师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制度,每两年选拔调整一次。

四、保障措施:

l、提高认识。把建设骨干教师队伍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上,把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

2、明确职责。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工作。

3、保障经费。学校为他们创造继续学习的条件,对培养对象承担的科研课题给予—定的课题经费支持,激励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

大沟学校 2007年9月

大沟学校2008—2011三学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要建设一流的学校就需要一流的师资。为了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造就学校青年教师,我们把培养名师作为我校的校本培训重要内容之一,以此提高教师“思想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四个环节。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为学校建造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理念新的梯队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内容:

1)思想素质:通过对教师的礼仪修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2)理论素质:通过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科研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来规范常规工作。

3)业务素质: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身心素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自我分析等方面的学习与反思形成教师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培养目标:

在最近一至三年内,将梁鑫、戚露琼、陈彩莲、刘乔芬、叶乔芬5名教师培养成为学校骨干教师,力争在培养的人选中培养学科带头人,将其他年青教师培养成能胜任班主任工作的优秀教师。

四、具体措施:

1、深刻认识名师带动战略 国家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中指出:“加快 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信念,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多种层次和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足见名师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名校因名师而出名,名师是名校的基石,是名校的象征;学校要靠名师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要靠名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着力建构和完善名师梯队的模式

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逐层递进、动态生成的过程。因而名师的培养也必须遵循这样一个过程。依照教育局对名师培养的基本标准:职业道德高尚,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理念先进,知识结构完善,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教学成绩突出。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全力建构和不断完善面向全体、分层要求、突出重点的名师梯队培养模式。

第一层: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培养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说、做、评),培养更多的教学新秀:王红春、高江艳、杨月芬、朱华平、保雁飞。

第二层: 已经达标的教师:培养他们深入钻研教材,进行教改专题研究的能力。培养更多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叶乔芬、戚露琼、刘乔芬、钱建云等。

第三层: 已经成为区、县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教师:督促教学特色的自我建构,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不断完善,发挥特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学科带头人或教学拔尖人才:董攀明、张竹生、梁鑫等。

3、以名师带动其余教师发展。

五、建立名师培养的运行机制:

1、制定名师培养目标,使教师发展有方向。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开阔视野,提高教师教研、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鼓励教师建立名师网站,发布个人主页。

3、优化名师成长环境,创设一种保护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有利于名师成长的客观环境。

4、创设名师科研氛围。浓郁的科研氛围是名师成长的沃土。因而,我们要积极创设条件,为名师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科研平台:一是继续开办名师论坛,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场所,互相启迪,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二是在课题研究中培养名师,只有研究才能找到改进的办法,我们要把每一位骨干教师引导到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来,鼓励教师勇于进行课题研究,在研中教,在教中研,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三是积极组织成长中的名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成长。

六、建立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

1、从培养入手,激励名师成长。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镇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到名校考察、学习、锻炼,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以激励引导,激励教师成长。对获得不同层次活动奖励或荣誉称号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在评优晋级时给予相应的加分。

3、引发“名师效应”,促进名师成长。成分发挥名师的骨干带头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他们派任务,压蛋子,在理论与实践的磨和中求进步,求发展,上层次,上水平。建立导师制度,通过新教师与名师结对子等形式,加强交流与研讨,引发名师效应,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大沟学校 2008年9月

大沟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管理条例

一、做好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要班风正,学风浓,纪律严,成绩好,学校各项评比争取优秀,争取评为校优秀班集体;

二、超周备课,备出详案,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三、凡布置给学生做的作业,自己都必须事先做一遍,完成该所教学科考卷的解答;

四、认真做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效;

五、能熟练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六、每学期要上好1—2节公开课(展示课),写好一份优秀教案,展出一本备课笔记,独立出一份试卷,上交一份教学工作总结。认真做好期中、期末的考查工作,认真监考,认真阅卷,认真讲评,认真写好质量分析表,组织一次学科课外活动或班队活动,抽测一次教学成绩作为对教师的考核依据。

七、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完成教研组安排的工作,积极开展教科研,每学年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用好一本业务杂志,每学期能写出1篇达到一定水平的教学文章或教科研论文。

八、教师一年听老教师的课一般不少于30节。认真围绕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设计作业、辅导学生等方面的教学常规,以及班级常规管理,认真向老教师学习。

九、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因此要求青年教师平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课堂教学设计、说课、板书等方面。

十、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制定出《个人发展计划》,明确定出自己的发展目标方向、具体措施、时间节点等。平时加强自学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能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加以运用。

十一、青年教师平时在工作中、生活中应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得体;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这份事业,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十二、认真钻研教材、课标,结合学生实际,钻研教法,将新方法、新理念应用于教学中,尽快成为合格的教师。

大沟学校 2007年9月

大沟学校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育科学研究等形式,使培养对象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等方面具有一定能力,能在本校范围内起示范带头作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

二、具体目标:

1、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依法执教,具有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2、教育观念:理论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关注课程改革,并能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教育实践。

3、教育教学能力: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娴熟的教学基本功,较好的教学业绩,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独立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反思与发展:有自我发展目标与计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反思、勇于改进,自我发展意识强。

三、培养方式:

主要采用帮扶结对、组内研修、自我培训等途径,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注重教师之间的观摩、交流和研讨,注重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

1、为青年教师培养对象搭建舞台,创造参与各类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和机会。

2、请有经验的教师定期培养、指导,结成交流对子,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3、定期安排培养对象参加校级以上公开教学、学科竞赛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并给予悉心指导。

4、定期对培养对象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提出进一步发展目标。同时针对薄弱环节,对培养对象提出要求,明确目标。

四、培养对象:

新教师、工作一年--五年的教师、新调入35岁以下的教师。

五、培养内容

(一)师德素养培养。

1、在广大教师中广泛深入开展“微笑教育”活动大讨论,要求每一位教师均要在论坛中发表见解。

2、各教研组制定相应的教研行动准则,大力提倡同伴互助式的组内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并推广到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建立良好的同事交往习惯。

3、利用网上论坛讨论“今天我为大沟骄傲,明天大沟为我骄傲”的意义倡导“和而不同”的学校发展氛围。

4、针对课程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提升学科素养的把握与实施的水平。

5、新任教师拜师活动,和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二)教科研能力的培养 第一阶段

1、问题意识培训。教研组活动必须是基于教育教学现实问题的研究学习活动,要求针对自己诸多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筛选其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小的专题研究方案(或专题系列研究方案)。在确定研究专题及制定专题研究计划过程中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和围绕问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行动研究培训。针对教师现状进行有针对性地教科研培训,如:课堂资源的捕捉开发与利用;教师反思的视角及反思深度的引导;教育案例的撰写与利用。这一培训与骨干教师对话、课堂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

3、新任教师基本教学素养的现场指导,采取“自修——主业教师指导”的方式。第二阶段

4、广泛开展“会诊课堂教学”活动。在不同层次开展“教学行为跟进”式的课堂教学会诊活动。引领教师开展案例研究。

5、开展广泛的课堂教学新秩序的“对话”活动,在组内、校内、论坛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强对课标的解读与贯彻指导。

6、个性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7、新任教师课堂教学跟进式教学指导。第三阶段

8、案例分析与广泛的课堂教学例证研究活动,各组针对不同的研究专题开展有针对性地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研讨活动。

9、采取集体会诊、或专题会诊的方式进行主题教研活动。

(四)、专业素养培训

10、教育教学案例的分析指导

11、主题论文的撰写指导。

12、课例解读、集体专题研讨

13、经验交流,“自修——专家指导”式的教师个人成长指导。

六、学校名师与教师结对

董攀明与王红春结对 张竹生与刘乔芬结对

梁鑫与戚露琼结对 陈彩莲与杨月芬结对

朱华平与高江艳结对 杨茂盛与梁艳丽结对 叶乔芬与孙芬娥结对

七、校本培训证书管理制

1、学校采取校本培训证书管理制的管理办法。即每项校本培训活动均以证书的形式对教师的培训活动给予记录和积极肯定,无证书视为培训不合格。

2、在校内的任何一项评奖、晋级、评职、评优等活动均要以学校的培训证书为先决条件,缺、或没有证书将不准参评。

3、证书由教导处统一管理、发放,以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进程分不同层面,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质量予以发放,为保证证书的权威性,将采取不补、不等、有效、有用的原则全面贯彻实施。

4、每次培训活动,将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力争可操作性和培训的有效性。

5、证书由自己保存、教导处备案,学校将严格按照培训的进程检查、督导教师参与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教师要严格遵守培训时间要求、内容要求、考核要求。

6、校本培训将与学校的整体教科研相结合,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统一,广大教师切不可忽视每次活动的原始资料的整理与运用。

7、校本培训非常重视每一次活动的考勤记录、发言质量、活动质量、活动效果和原始资料的整理及积累。

8、培训结果的呈现方式采取多种简易高效的形式,如论坛记录、讨论专区访问量和交流情况、现场案例、专题研讨、案例研究、心得体会等,把教科研成果的呈现方式与培训考核结合起来。

9、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内的教师校本培训活动,把培训活动作为组内的集体意志的体现,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教研组长对组内教师的培训情况负直接责任。

上一篇:绚丽绽放的年华作文600字下一篇:岗位个人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