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历年司考真题(案例分析)

2024-10-04

行政法历年司考真题(案例分析)(共4篇)

行政法历年司考真题(案例分析) 篇1

四、案例分析题:

案情:经工商局核准,甲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木材切片加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由乙公司供应加工木材1万吨。不久,省林业局致函甲公司,告知按照本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新建木材加工企业必须经省林业局办理木材加工许可证后,方能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企业登记,违者将受到处罚。1个月后,省林业局以甲公司无证加工木材为由没收其加工的全部木片,并处以30万元罚款。期间,省林业公安局曾传唤甲公司人员李某到公安局询问该公司木材加工情况。甲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省林业局的处罚决定。

因甲公司停产,无法履行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乙公司要求支付货款并赔偿损失,甲公司表示无力支付和赔偿,乙公司向当地公安局报案。2010年10月8日,公安局以涉嫌诈骗为由将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刑事拘留,1个月后,张某被批捕。2011年4月1日,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作出不起诉决定,张某被释放。张某遂向乙公司所在地公安局提出国家赔偿请求,公安局以未经确认程序为由拒绝张某请求。张某又向检察院提出赔偿请求,检察院以本案应当适用修正前的《国家赔偿法》,此种情形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为由拒绝张某请求。

问题:

1.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何确定本案的地域管辖?

2.对省林业局的处罚决定,乙公司是否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3.甲公司对省林业局的致函能否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4.省林业公安局对李某的传唤能否成为本案的审理对象?为什么?李某能否成为传唤对象?为什么?

5.省林业局要求甲公司办理的木材加工许可证属于何种性质的许可?地方性法规是否有权创设?

6.对张某被羁押是否应当给予国家赔偿?为什么?

7.公安局拒绝赔偿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8.检察院拒绝赔偿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由省林业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因为本案被诉行为为省林业局直接作出的没收和罚款的行政处罚,且不属于行政诉讼特殊地域管辖的情形,故应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2.没有。因为乙公司与省林业局的处罚行为无直接的、实质性的利害关系,对甲公司不履行合同及给乙公司带来的损失,乙公司可以通过对甲公司提起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救济。

3.不能。因为致函是一种告知、劝告行为,并未确认、改变或消灭甲公司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是对甲公司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致函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4.(1)不能。因为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是撤销省林业局的处罚行为,传唤行为由省林业公安局采取,与本案诉求无关,不能作为本案审理对象。

(2)不能。因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传唤适用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李某并未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故省林业公安局不得对李某进行治安传唤。

5.属于企业设立的前置性行政许可。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6.应当。因为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不起诉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7.不成立。因为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已经取消了司法赔偿的确认程序,以此为由拒绝赔偿缺乏法律依据。

8.不成立。因为本案侵权行为持续到2010年12月1日以后,按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应当适用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

(2009年)

六、(本题20分)

案情:高某系A省甲县个体工商户,其持有的工商营业执照载明经营范围是林产品加工,经营方式是加工、收购、销售。高某向甲县工商局缴纳了松香运销管理费后,将自己加工的松香运往A省乙县出售。当高某进入乙县时,被乙县林业局执法人员拦截。乙县林业局以高某未办理运输证为由,依据A省地方性法规《林业行政处罚条例》以及授权省林业厅制定的《林产品目录》(该目录规定松香为林产品,应当办理运输证)的规定,将高某无证运输的松香认定为“非法财物”,予以没收。高某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没收决定,法院予以受理。

有关规定:

《森林法》及行政法规《森林法实施条例》涉及运输证的规定如下:除国家统一调拨的木材外,从林区运出木材,必须持有运输证,否则由林业部门给予没收、罚款等处罚。

A省地方性法规《林业行政处罚条例》规定“对规定林产品无运输证的,予以没收”。

问题:

1.如何确定本案的管辖法院?如高某经过行政复议再提起诉讼,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2.如高某在起诉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法院应如何立案?对该请求可否进行单独审理?

3.省林业厅制定的《林产品目录》的性质是什么?可否适用于本案?理由是什么?

4.高某运输的松香是否属于“非法财物”?理由是什么?

5.(1)法院审理本案时应如何适用法律、法规?理由是什么?

(2)依《行政处罚法》,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应当符合什么要求?本案《林业行政处罚条例》关于没收的规定是否符合该要求?

参考答案:

1.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本案的被诉行政行为由乙县林业局作出,故乙县法院具有管辖权。如高某经过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机关改变原处罚决定的,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基层法院也有管辖权。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院应当对撤销没收决定请求与赔偿请求分别立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行政赔偿的请求进行单独审理或对二项请求合并审理。

3.省林业厅制定的《林产品目录》是根据地方性法规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不属于法院应当依据或者参照适用的规范,但可以作为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的事实依据之一。

4.高某运输的松香不是“非法财物”。因为高某具有加工、收购、销售松香的主体资格,也向甲县工商局缴纳了松香运销管理费,因此对该批松香享有合法所有权,不能将该批松香认定为“非法财物”予以没收。

5.(1)《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均未将木材以外的林产品的无证运输行为纳入行政处罚的范围,也未规定对无证运输其他林产品的行为给予没收处罚。A省地方性法规《林业行政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扩大了《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应受行政处罚行为以及没收行为的范围,不符合上位法。根据行政诉讼法律适用规则,法院应当适用《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

(2)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本案《林业行政处罚条例》关于没收的规定超出了《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不符合有关要求。

【主要参考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8年)

六、(本题20分)

案情:因某市某区花园小区进行旧城改造,区政府作出《关于做好花园小区旧城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王某等205户被拆迁户对该通知不服,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该通知。区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告知书》,告知王某等被拆迁户向市政府申请复议。市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认为《通知》是抽象行政行为,裁定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王某等205户被拆迁户不服市政府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认为,在非复议前置前提下,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予受理决定不服而起诉,要求法院立案受理缺乏法律依据,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问题:

1.本案是否需要确定诉讼代表人?如何确定?

2.行政诉讼中以复议机关为被告的情形主要包括哪些?

3.若本案原告不服一审裁定,提起上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4.如果二审法院认为复议机关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应当如何判决?

5.本案一、二审法院审理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

6.若本案原告不服一审裁定提起上诉,在二审期间市政府会同区政府调整了补偿标准,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法院是否应予准许?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本案需要确定诉讼代表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案原告为五人以上,应当推选一至五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

2.行政诉讼中以复议机关为被告的情形主要包括:

①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复议决定的;

②复议机关在复议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原告不服的;

③复议机关拒绝受理复议申请或者不予答复,原告不服的。

3.若本案原告不服一审裁定,提起上诉的主要理由是:复议机关不受理复议申请的行为是行政机关的一项具体行为,无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前置的情形,只要原告不服该复议决定,均可以起诉,法院应予受理。

4.如果二审法院认为复议机关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应当作出撤销“不予受理决定书”,判令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

5.本案一、二审法院审理的对象是市政府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决定。因为原告起诉要求撤销的就是该决定,故法院应当以该决定作为合法性审查的对象。

6.若本案原告上诉后市政府会同区政府调整了补偿标准,上诉人可以申请撤回上诉,法院经审查,若认为该市、区政府调整补偿标准的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超越或放弃职权,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申请撤回上诉是上诉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第三人无异议的,法院应予准许。

(2008年·四川)

六、(本题20分)

案情:2006年10月11日晚,王某酒后在某酒店酗酒闹事,砸碎店里玻璃数块。此时某区公安分局太平派出所民警任某、赵某执勤路过酒店,任某等人欲将王某带回派出所处理,王某不从,与任某发生推搡。双方在扭推过程中,王某被推倒,头撞在水泥地上,当时失去知觉,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后被鉴定为颅内出血死亡。2006年12月20日,王某之父申请国家赔偿。

问题:

1.公安机关是否应当对王某的死亡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为什么?

2.王某的父亲是否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出国家赔偿请求?

3.本案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如何计算?

4.本案国家赔偿义务机关是谁?

5.若本案公安机关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方式和标准是什么?

6.如果公安机关对受害人赔偿后,对民警如何处理?

7.若王某的父亲获得国家赔偿,他能否再要求民警任某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责任?

参考答案:

1.公安机关应当对王某的死亡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因为公安民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与王某发生推搡致王某摔倒死亡,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其行为构成违法,王某虽也有过错,但不能免除国家赔偿责任,符合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王某的父亲有权以自己名义提出国家赔偿请求。因为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3.本案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应当自民警执行职务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两年。

4.本案的国家赔偿义务机关是某区公安分局。

5.若公安机关承担国家赔偿,赔偿方式为支付被害人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规定办理,被抚养人是未成年人的,支付到18周岁为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支付到死亡时止。

6.如果公安机关对受害人赔偿后,若认为民警犯有重大过失,可以责令该民警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7.王某的父亲不能再要求民警任某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责任。

(2007年)乙题:

据报道,在城市建设中,有的政府部门发出有关土地使用的许可证照后,因法律、法规、规章的修改、废止,或城市规划修改等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公共利益而撤回已生效的许可。也曾有个别地方的政府部门在颁发土地使用证照过程中确有审查不严的问题,为弥补过错过失而以公共利益需要为由收回已生效的许可;或为了以更高价位将土地出让给他人,而以公共利益需要为由收回已生效的许可。

请就上述情况,根据行政法有关原则,谈谈你的看法及建议。

答题要求:

1.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不少于500字。

【解题思路】

1.指出该材料中反映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基本行政法原则。

2.指出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基本内容、构成要件与适用条件。3.指出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信赖利益保护。(2006年)

论述题

2002年7月,某港资企业投资2.7 亿元人民币与内地某市自来水公司签订合作合同,经营该市污水处理。享有规章制定权的该市政府为此还专门制定了《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对港方作出一系列承诺,并规定政府承担污水处理费优先支付和差额补足的义务,该办法至合作期结束时废止。

2005年2月市政府以合作项目系国家明令禁止的变相对外融资举债的“固定回报”项目,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属于应清理、废止、撤销的范围为由,作出“关于废止《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的决定”,但并未将该决定告知合作公司和港方。港方认为市政府的做法不当,理由是:其一,国务院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对涉及固定回报的外商投资项目应“充分协商”、“妥善处理”,市政府事前不做充分论证,事后也不通知对方,违反了文件精神;其二,1998年9月国务院通知中已明令禁止审批新的“固定回报”项目,而污水处理合作项目是2002年经过市政府同意、省外经贸厅审批、原国家外经贸部备案后成立的手续齐全、程序合法的项目。

请:

1.运用行政法原理对某市政府的上述做法进行评论;

2.结合上述事件论述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答题要求:

1.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不少于600字。

答案:

1.该市政府的行为是违法的,违背了诚信政府的基本品质与对公民信赖利益的保护。港商之所以在合作项目中投入巨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信政府、信赖政府,因为该项目经过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同意,手续齐全、程序合法。市政府还专门制定了《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应该说,港商对政府文件和与自来水公司签署的合作合同的合法性深信不疑。

制定和撤销、废止行政规章是政府的法定职权。特别是当市政府发现自己制定的规章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时,出于国家法制统一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废止已经生效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废止文件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还是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大事,必须遵照依法行政和信赖保护原则谨慎定夺,而不能倚仗政府权大,或者个人利益必须让位于公共利益的老思路任意妄为。

表面上看,本案市政府是在贯彻上级指示,严格依法行政,纠正不当文件。而实际上,该行为已经侵犯了相对人的信赖利益。

首先,该项目是否属于国务院政策明令禁止要求妥善处理的事项并不清楚;

其次,即使《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违反了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属于必须废止的文件,责任也完全在政府本身,而不是的投资人。

第三,即使该文件确属需要废止的违法不当文件,也要经过正当程序,依法补偿信赖利益遭受损失的投资人,而不能置投资人的合理期待与信赖利益于不顾,随意“废止”自己制定发布的文件,更不能未经对方同意,单方面撕毁合作合同。如果政府为了“依法行政”,废止已经生效的文件,执意收回自己的承诺,改变原来的行政行为,那么就要证明这种做法所获得的公共利益必然大于信守原来承诺给相对人带来的利益。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政府可以改变或者收回其承诺,但也必须对相对人由此遭受的损失承担补偿责任。

2.依法治国的精义在于依法行政。该事件折射出来的就是政府不能依法行政,则依法治国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公平正义的理念也就无法实现。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与目标在于:

(1)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本案中政府随意废止规范性文件而不履行告知和补偿义务,就是在程序和实体上都有违法的情况。

(2)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本案中政府行为应该确保相对方的合理期待得到保证,应该遵守比例原则。

(3)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时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时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具体到本案,政府废止规范性文件,必须首先履行告知的义务,这是基本的程序正义的要求。

(4)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对信赖利益的漠视是本案政府最大的违法之处。政府诚信的关键就在于对于相对人的受益不能随意剥夺,以免破坏相对人的合理预期。

(5)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本案中,政府不能只行使公权力,对于生效的规范性文件一撤了之,而不承担任何补偿责任。《行政许可法》第8条实际上已经明确规定,即使因为合法原因废止相关许可或规范性文件,政府对于公民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

(2005年)

一、(本题10分)

案情:甲市人民政府在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公司(以下简称城市公交公司)召开协调会后,下发了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明确:城市公交公司的运营范围,界定在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公交公司在城市规划区内开通的线路要保证正常运营,免缴交通规费,在规划区范围内,原由交通部门负责的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的查处,交由建设部门负责。《会议纪要》下发后,甲市城区交通局按照《会议纪要》的要求,中止了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的查处。

田某、孙某和王某是经交通部门批准的三家运输经营户,他们运营的钱路与《会议纪要》规定免缴交通规费的城市公交公司的两条运营线路重叠,但依《会议纪要》,不能享受免缴交通规费的优惠。三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会议纪要》中关于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规定,并请求确认市政府《会议纪要》关手中止城区交通局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查处的内容违法。

问题:

1.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所作出的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内容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为什么?

答案:属于受案范围。本案中《会议纪要》作出的规定不属于行政指导行为,也不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1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中就特定事项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作出的单方行政职权行为。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会议纪要所记载、传达的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是与会者及其组织领导者的共同意志的体现,是会议成果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会议的精神实质。会议纪要并非标准的法律文书,其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执行力,还是仅具有指导性,应当具体认定。在本案,《会议纪要》是甲市人民政府下发的,接收该《会议纪要》的单位均为市政府管辖下的部门或公司,它们当然得贯彻执行。据此,该《会议纪要》具有强制执行力。

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所作出的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内容,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而且只能一次适用,不属于抽象行政行为,构成具体行政行为。

2.田某、孙某和王某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答案:具有原告资格。甲市人民政府的决定直接影响到了三人的公平竞争权。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平竞争权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第1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对涉及其公平竞争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竞争关系的存在乃是公平竞争权存在的基础。在理论上,狭义的竞争关系,是指商品或服务之间具有替代关系(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之间的相互争夺交易机会的关系。一般认为,在狭义竞争关系中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于问题的解释》第13条第1项规定的公平竞争权。

在本案,因某、孙某和王某三人运营的钱路与《会议纪要》规定免缴交通规费的城市公交公司的两条运营线路重叠,这意味着该三人与城市公交公司存在狭义竞争关系。市政府《会议纪要》授予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优惠,使得城市公交公司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而“公平”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遵循合理性的原则,实施行政行为时平等地对待同等条件的竞争者,权衡和比较不同的私益。综上,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影响到了三人的公平竞争权。

3.田某、孙某和王某三人提出的确认甲市人民政府中止城区交通局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查处的内容违法的请求,是否属于法院的审理范围?为什么?

答案:不属于。该请求涉及到甲市人民敏府对建设局和交通局的职能调整,属于政府对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分配,不属于司法审查的范围。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3项,内部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所谓内部行政行为,是基于上级与下级、组织与个人之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或其他的隶属关系,在行政机关内部就内部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比如行政机关就机构建制、工作程序、规章制度、后勤事务进行的管理及对公务员进行的奖惩、任免活动均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会议纪要》关于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查处权的转移的规定属于内部行政行为。

2005年

一、(本题10分)

案情:甲市人民政府在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公司(以下简称城市公交公司)召开协调会后,下发了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明确:城市公交公司的运营范围,界定在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公交公司在城市规划区内开通的线路要保证正常运营,免缴交通规费,在规划区范围内,原由交通部门负责的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的查处,交由建设部门负责。《会议纪要》下发后,甲市城区交通局按照《会议纪要》的要求,中止了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的查处。

田某、孙某和王某是经交通部门批准的三家运输经营户,他们运营的钱路与《会议纪要》规定免缴交通规费的城市公交公司的两条运营线路重叠,但依《会议纪要》,不能享受免缴交通规费的优惠。三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会议纪要》中关于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规定,并请求确认市政府《会议纪要》关手中止城区交通局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查处的内容违法。问题:

1.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所作出的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内容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为什么? 答案:属于受案范围。本案中《会议纪要》作出的规定不属于行政指导行为,也不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1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中就特定事项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作出的单方行政职权行为。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会议纪要所记载、传达的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是与会者及其组织领导者的共同意志的体现,是会议成果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会议的精神实质。会议纪要并非标准的法律文书,其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执行力,还是仅具有指导性,应当具体认定。在本案,《会议纪要》是甲市人民政府下发的,接收该《会议纪要》的单位均为市政府管辖下的部门或公司,它们当然得贯彻执行。据此,该《会议纪要》具有强制执行力。

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所作出的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内容,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而且只能一次适用,不属于抽象行政行为,构成具体行政行为。

2.田某、孙某和王某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答案:具有原告资格。甲市人民政府的决定直接影响到了三人的公平竞争权。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平竞争权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第1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对涉及其公平竞争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竞争关系的存在乃是公平竞争权存在的基础。在理论上,狭义的竞争关系,是指商品或服务之间具有替代关系(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之间的相互争夺交易机会的关系。一般认为,在狭义竞争关系中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于问题的解释》第13条第1项规定的公平竞争权。

在本案,因某、孙某和王某三人运营的钱路与《会议纪要》规定免缴交通规费的城市公交公司的两条运营线路重叠,这意味着该三人与城市公交公司存在狭义竞争关系。市政府《会议纪要》授予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优惠,使得城市公交公司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而“公平”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遵循合理性的原则,实施行政行为时平等地对待同等条件的竞争者,权衡和比较不同的私益。综上,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影响到了三人的公平竞争权。

3.田某、孙某和王某三人提出的确认甲市人民政府中止城区交通局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查处的内容违法的请求,是否属于法院的审理范围?为什么? 答案:不属于。该请求涉及到甲市人民敏府对建设局和交通局的职能调整,属于政府对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分配,不属于司法审查的范围。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3项,内部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所谓内部行政行为,是基于上级与下级、组织与个人之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或其他的隶属关系,在行政机关内部就内部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比如行政机关就机构建制、工作程序、规章制度、后勤事务进行的管理及对公务员进行的奖惩、任免活动均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会议纪要》关于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查处权的转移的规定属于内部行政行为。2003年

七、(本题8分)案情:甲公司于1995年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9518号实用新型专利权证书,后因未及时缴纳年费被国家专利局公告终止其专利权。1999年3月甲公司提出恢复其专利权的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于同年4月作出恢复其专利的决定。2000年3月,甲公司以专利侵权为由对乙公司提起民事诉讼。诉讼过程中,乙公司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宣告9518号专利权无效。2001年3月1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维持该专利有效的审查决定并通知乙公司。问题:

1.如乙公司对恢复甲公司专利权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其是否具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答案:乙公司具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或乙公司有权对恢复专利权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1分)。因为专利局恢复甲公司的专利权对乙公司将要或必然产生损害,乙公司与恢复专利权的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或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1分)。

解析:依据《行政诉讼法》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3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一)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

(二)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

(三)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

(四)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

2.如乙公司于2002年4月对恢复甲公司专利权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是否超过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为什么? 答案:乙公司于2002年4月提起行政诉讼已经超过起诉期限(1分)。因为乙公司自从2001年3月1日起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起行政诉讼的诉权或起诉期限,按照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原告的起诉期限为三个月,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超过两年(1分)。

解析:依据《行政诉讼法》 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41条,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3.2000年8月25日修正的《专利法》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的效力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不服的,专利申请人或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2分)。解析:《专利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1992年9月4日修正的《专利法》对专利权的恢复未作出任何规定,假设被告在诉讼中提出“恢复专利权的行为属于合法的自由裁量行为”,你认为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案:被告在诉讼中提出“恢复专利权的行为属于合法的自由裁量行为”的观点(说法、主张)不成立(1分)。因为按照依法行政原则中职权法定的要求,行政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授权。由于法律对被告没有恢复专利权的授权,所以其行为不属于合法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1分)。

解析:依法行政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法律优越,即禁止行政机关违反现行有效的法律;二是法律保留,即行政机关活动应当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为前提和基础。本题涉及到法律保留原则。2002年

九、(本题11分)

某县医院根据上级文件的规定和主管部门批准,向县邮电局申请开通“120”急救电话,县邮电局拒绝开通,致使县医院购置的急救车辆和其他设施至今不能正常运转,而遭受损失。县医院遂以县邮电局为被告向县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县邮电局立即履行开通“120”急救电话的职责,并赔偿县医院的经济损失。县邮电局辩称:“120”急救电话属于全社会,不属于县医院。根据文件的规定,县邮电局确对本县开通“120”急救电话承担义务,但是不承担对某一医院开通“120”急救电话的义务。原告申办“120”急救电话,不符合文件的规定,请求法院驳回县医院诉讼请求。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医疗机构申请开通“120”急救电话的程序是: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提交书面报告,由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到当地邮电部门办理“120”急救电话开通手续。原告县医院是一所功能较全、急诊科已达标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具备设置急救中心的条件。县卫生局曾指定县医院开办急救中心,开通“120”急救电话。县医院向被告县邮电局提交了开通“120”急救专用电话的报告,县邮电局也为县医院安装了“120”急救电话,但是该电话一直未开通。县医院曾数次书面请求县邮电局开通“120”急救电话,县邮电局仍拒不开通。现问:

1.本案县医院与县邮电局之间的争议属于民事争议还是行政争议,为什么?

答案:是行政争议。邮电局在本案中属于经授权而成为行政主体的被告,本案中的争议涉及公共利益,邮电局对120电话的管理具有行政管理性质。

2.原告的赔偿请求应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答案:否。法律规定安装120电话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公共利益,而不是为医院设定一种财产权,邮电局安装120电话的义务所对应的权利并非医院的财产权,因而医院不可因邮电局违背此法定义务而要求赔偿。

3.如果法院判令县邮电局自判决生效之日起15天内为原告开通“120”急救电话,县邮电局拒不开通,法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从期满之日起,对该邮电局按日处以50元至100元的罚款。2)向邮电局上一级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并要求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3)参照《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有关规定,对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处罚。4)拒不履行判决,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行政行为合法的一般要件有:

(一)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主体合法具体包括以下几项要求:①行政机关合法,即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成立,并具有行政主体资格。②人员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人员必须是在行政机关具有法定职务、法定的资格,并能代表行政机关对外行使职权的工作人员,即必须具备合法的公职身份。③委托合法。它要求委托的行政机关必须具有合法的委托权限;接受委托必须具备从事委托事项的能力,被委托者必须在委托权限内实施行政行为。

(二)权限合法,是指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或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主体委托权限范围实施行政行为。权限合法要求行政行为符合各方面的权限限制,主要有:①符合行政事项管辖权的限制;②符合行政地域管辖权的限制,即行政机关只能就其管辖地域范围的有关事项作出行政行为。③符合时间管辖权限制。行政主体只能在其自身合法存在的时间内才能实施行政行为。④符合手段上的限制。⑤符合程序上的限制。⑥符合条件上的限制,行政机关只有在法定条件下才能运用行政职权,在法定条件不成立时运用行政职权构成越权。⑦符合委托权限。被委托组织或个人必须在委托权限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

(三)内容合法适当,是指行政行为所涉及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具体要求有以下几项:①对于受法律、法规羁束的行政行为来说,其内容必须完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②对于自由裁量行为而言,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和幅度之内,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幅度。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④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适当、符合实际。⑤行政行为必须公正、合理。

(四)程序合法,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遵守法定程序。

五、案例分析

甲、乙同是某村的农民,两家长期不和。甲承包了村里的鱼塘,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乙极为忌妒。一日,乙趁甲的鱼塘无人看管,将农药投入鱼塘里,毒死了很多鱼。对于乙的行为,县公安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拘留10日的处罚;县渔政管理部门根据渔业法与渔业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给予1000元的罚款。乙对两个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均不服,并在同年针对县公安局的处罚,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以县渔业管理部门为被告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市公安局作出维持县公安局处罚决定的复议决定。乙对复议决定不服又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乙先后两次的诉讼请求,县人民法院分别予以受理。

问:(1)县人民法院对乙的两个起诉将如何审理?(2)本案被告是谁?(3)本案有无第三人,如果有,是谁? 答:

(1)县人民法院可以将两个诉讼合并审理。合并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将有联系的几个诉讼合并在一起作一次审理和裁判,也称诉讼的合并。乙的投毒行为违反了两个法律的规定,侵犯了两个客体,并由两个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理,由此产生对两个诉讼标的提出了两个诉讼请求。这两个诉讼请求属于同一性质、同一审判程序,又是由同一人民法院管辖,符合诉讼客体合并的条件,因此,县人民法院可以将两个诉讼请求合并审理。

(2)本案被告是县公安局与县渔业管理部门。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应是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本案中,乙对县渔业管理部门的罚款决定,是直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县渔业管理部门应为被告。乙对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先申请复议,而复议机关市公安局维持了县公安局的决定,因此,县公安局应为被告。

(3)本案有第三人,是甲。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到诉讼中。本案中甲是乙违法行为的被害人,公安机关与渔业管理部门作出处罚乙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直接影响到对甲的合法利益是否给予充分的保护。因此,甲某与被诉的两个具体行政行为存在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行政法历年司考真题(案例分析) 篇2

请回答第97—99题。

1. 关于本案的信息公开申请及其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保联合会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提出信息公开 B.环保联合会不具有提出此信息公开申请的资格

C.县环保局有权要求环保联合会提供申请人身份的证明材料

D.县环保局认为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告知环保联合会作出更改、补充

1.【答案】AD。解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所以A选项正确。根据该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除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环保联合会作为组织为了公益诉讼的要求而请求信息公开,具有申请资格。所以B错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其他政府信息无需出示身份证明材料,题中符合不需提供身份证明材料的情况,所以C选项错误。根据该条例第二十一条情形

(四)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所以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D。2. 关于本案的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案由县环保局所在地法院或者环保联合会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B.起诉期限为6个月

C.如法院当场不能判定起诉是否符合条件的,应接受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D.如法院当场不能判定起诉是否符合条件,经7日内仍不能作出判断的,应裁定暂缓立案

2.【答案】BC。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该诉讼应该由县环保就所在地法院管辖,所以A错误。题中是诉县环保局不作为的行政行为,起诉期限是自被拒绝之日起6个月内。所以B正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据此可知C正确。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C。

3. 若法院受理此案,关于此案的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适用简易程序 B.县环保局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另委托1至2名诉讼代理人

C.县环保局应当对拒绝的根据及履行法定告知和说明理由义务的情况举证

D.法院应要求环保联合会对其所申请的信息与其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需要的相关性进行举证

政法干警历年经典面试真题解析 篇3

1.甘肃校车事故后,很多小学生不能按时上下学,你认为怎样才能保证孩子出行安全?

【题型分析】综合分析之社会现象类

【参考答案】

甘肃发生的这起校车事故后,给全国的教育机构敲响了警钟,校车超载问题再次引全社会的关注,成为舆论媒体所关注的热点,引发了全民的大讨论,那么多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一瞬间遭此劫难,使人们伤心悲痛,愤怒为什么出事故的总是这些稚嫩的孩童,但人们更希望这些孩子的蒙难,能换回来更多孩子不再遭受类似的悲剧,这次事件发生后我们必须从深层次挖掘其原因所在,给出应对措施完善和修正目前存在的一些隐患,以防范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悲痛事件:

出现这类悲剧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很多家长为了能够让子女接受更多的优质教育,因此更多的学生便选择了离家甚远的地方去上学,因为学生住得分散、正规营运公交没有向街道、村组延伸,而学校又不愿意承担配备统一校车的费用,因此大部分学校都是没有校车的,学生交通只能自行解决。价格低廉的“黑车”成了首选,但这些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包括报废车、拼装车,超员超速等无安全保障的车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我们目前的财政投入不够,导致的黑车泛滥。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很多乡村的校车司机根本就没有相应的驾驶资质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加剧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为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出行我们各管理部门应该齐抓共管,教育投入和整改应该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共同管理。

第一,增加财政投入,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校车的财政投入像浙江德清县的最牛黄色特权车看齐,配备专用校车,并在行驶中给予最高的优先权利,对于那些贫困学生政府应每年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第二,加大打击力度,对于那些报废车、拼装车、微型面包车、两轮摩托车、三轮农用车、拖拉机等改装成的“校车”应该给予坚决打击,对于那些超速超载的黑车要及时排查整治,加强校车其他接送学生车的管理。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应联合行动严防接送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三,对于校车司机应该定期培训,提高校车司机的驾车水平,从业门槛,同时考核时可以加入一些心理素质的考核,以确保司机应当是驾车技术熟练的,性格沉稳的,处事能够处变不惊的优秀从业者。

第四,学校和家长做好最后的教育把关工作,学校要把交通安全作为安全教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掌握交通安全常识。还要加强学生上下学时段的值班和疏导,确保学生平安进离校;家长可以安全驾车接送孩子还可以应在开学前帮助孩子选择好出行路线,要求并监督孩子坚决不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乘坐非法运营车辆;严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确保安全。相信只有在我们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为我们的孩子出行撑起安全的保护伞。2.我们提倡依法治国,问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题型分析】综合分析与职位匹配

【参考答案】依法治国是我国政府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一个爱国守法的模范公民。现在部分地区道德失范严重,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严重伤害老百姓利益的案件。在这种背景下,将“依法治国”这项方略落实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们每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到依法办事。

第一,作为公务员应该模范守法,以身作则,以言垂范,以情动人,努力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要做到知法懂法,积极学习和了解相关领域的法律和知识,进而从本工作职责的角度,从人民群众需要的角度积累自己的法律知识,为广大群众提供需要的法律知识帮助,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第二,作为一名政法干警,严于律己的同时,我还会积极宣传法制精神,做好社会主义法律的宣传员。积极的带动周围的家人、邻里、同事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第三,作为一名执法人员,要能够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长霞曾经说过,“公安、公安,我们只有做到公,人民才能安”。作为一线执法队伍,我们是扫黑除恶的急先锋,是与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斗争的人民卫士。我们要不断地苦练办案本领,勤学苦练,真抓实干,冲在危险第一线,成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保障。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敢于向黑恶势力开展。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群众利益危害极大的案件,要敢于直面,认真办案,及时将结果告知给人民群众。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内挽回群众的损失。

第四,作为一名基层政府干警要能够将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掌握的一线情况及时总结、汇报,为上级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献计献策,有助于上级多兴惠民之策,多倡利民之声,多立民之法。最终推动我国法制社会的发展,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法制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3.说一个故事的大意:一个干部起点比较低,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了,……问你怎么看待他这样的行为?

【题型分析】综合分析故事类的问题

【思路点拨】故事类的问题是近些年各类面试试题的常考题型,出题频率较高,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虽然故事类的问题划入了综合分析的范畴,但是分析的方法和答题的思路与社会现象类的问题有较大区别,故事类侧重点在于阐明故事的启示。首先故事本身往往告诉我们做人的或者是做事的道理——做人方面:宽容、包容、团队精神、爱国、奉献、诚信等;做事方面: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直面挫折、承担责任、关注细节等。要结合故事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这是解这类题目的关键;其次,结合故事中阐明的道理进一步分析自己应该怎么做,或者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呼吁某个群体(如政府、个人、学校等具有某种特征或者职能的人群等)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参考答案】

故事中深刻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我们的先天的条件、资质、学历、能力等如何,我们都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保持锲而不舍的努力和进取的精神,加之直面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这样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可以取得最终的成功。这个故事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

第一点启示: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故事中的领导干部事业的目标和人生的目标,往大里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往小里说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百姓做点实事。这种理想和目标是他取得成功的动力和支撑。温家宝总理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对北大的学生给与了这样的教诲: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流砥柱,是国家经济文化繁荣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用自己力所能及之力回馈社会。

第二点启示:要保持进取的精神。要想取得成功,除了进取的精神和正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保持进取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道路漫长,在事业上必将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用进取乐观和心态直面对挫折,用微笑的的面孔迎接挑战,用严霜般的冷酷锻炼自己的能力,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拥抱批评,不断的砥砺品格、磨练意志、锻炼能力才能勇克困难,取得成功。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只有我们经历了艰难险阻,才能担当社会大任。

第三点启示:对于当前的领导干部队伍来讲,这个故事是引导他们不断进取的指明灯,也是令他们深刻反省的警钟。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领导干部队伍里确实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甘做太平官。虽然只是少数,但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种行为导致群众的问题不能快速解决,政府效率的低下,导致了群众对政府存在看法。因此领导干部们也要高度重视起来,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时刻想着进入领导干部队伍的初衷,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为百姓做点实事。共产党员杨善洲曾经说过:为百姓做事情,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他将一辈子奉献给了当地的百姓,将自己苦苦经营20年,价值3个亿的大亮山农场无偿捐给了国家,这种无私奉献、积极进取、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的领导干部们学习。

管仲在《立政》篇中说:“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年轻一代,都要关注我们的品德操守和做事的能力,兢兢业业、积极进取、敦德励行,为百姓、为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

4.根据调查有15%的人对现在的邻里关系不满,现在社会邻里之间的沟通了解很少,问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处理?

【试题类别】人际沟通类试题

【答题思路】人际沟通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能不能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于题目中,处理好与邻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题要遵循人际沟通模块态度、原因、化解、避免的答题思路,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接着从自身、邻居双方、社区氛围等方面分析一下邻里关系僵化的原因,接着从原因入手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从实地出发解决好相关问题,最后总结一下。该题一定要注意避免对策假大空,要提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参考答案】

俗话说:“选亲不如近邻”,有一个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自己的生活和构建良好的社区关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居住环境的变化,邻里之间日渐疏远,人们大多对现在的邻里关系表示不满。因此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定会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争取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出现了问题,我必须先分析一下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解决问题。

首先,我要反思一下自己在邻里关系中是不是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是不是平时没有主动和邻居打招呼,邻居遇到了困难是不是没有及时地帮忙等。

其次,是不是我和邻居之间的沟通太少,大家相互之间的了解过少,特别现在都是楼房式结构,邻里之间很少走动,有些甚至住了好长时间连邻居的名字都不知道,导致了我们邻里关系的僵化。

再次,是不是社区的集体活动太少,大家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导致大家之间彼此都不熟悉。

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化解僵化的邻里关系。

首先,我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切实地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改善现在的邻里关系。如见到邻居以后要主动地打招呼,不能装作不认识,休息的时候可以经常去邻居家串串门儿,和邻居一起健健身、聊聊天、喝喝茶,增进我们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再比如邻居有了困难要及时地给予帮忙和关怀,自己能帮到的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其次,我认为改善邻里关系不仅要靠自己,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良好邻里关系的构建需要一个较好的氛围,比如我们社区可以经常举行一些集体活动,如节假日组织小区内的一些小型的晚会、茶话会等,这样才能促进大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沟通。

再次,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出一个世界,邻里关系的僵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整个社会氛围使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却日渐冷漠,小到街道上随处可见的“问路收费”,大到令人震惊的“小悦悦”事件等,这些事情无不在拷问着我们,无不在向我们昭示着日渐漠然的人际关系,因此只有构建一个“人人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以后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热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构建良好的邻里关系和人际关系。

2011年12月7日安徽政法干警

5.巴尔扎克说:事情是时刻改变的,原则是始终不变的,谈谈你的看法?

点评:此乃“一句话类”的综合分析题,安徽政法干警面试命题组聪明地避开了常见的中国古代名言警句,但是无论如何很多对人和社会的认识的本质是不变的,考题的类型也全在我们的课程计划之中。类似题目陈一铭老师在安徽万学金路公务员(微博)政法干警面试课程上多次重点讲到。

参考答案如下:评论部分,大文豪巴尔扎克先生说过:“事情是时刻改变的,原则是始终不变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结合我们政法干警的工作,我有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第一,俗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事情是时刻变化的,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有哲学家说过:“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工作中首先就是要认清事情,务必要实事求是。认清实务,认清事物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认清实际情况,认清自身实际,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先决的指导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都是我们认清事情本质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我们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

第二,世界万物现象总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那么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认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必须有正确的判断,这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有人以为识时务者必为俊杰,在工作中跟风随大流,看到别人贪他也忍不住动手,被眼前的所谓“识时务的事情”所迷惑,认不清社会发展的长远方向,最终走向贪污腐败。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事情,当年汪精卫投向日本人,成立汪伪政权,他就是认为自己认清了世界,认为中国必为日本所打败,最终沦为汉奸。类似题目陈一铭老师在安徽万学金路公务员政法干警面试课程上多次重点讲到。

第三,当然也有更多人不为眼前的浮云所迷惑,识大体顾大局。古有屈原“举世皆醉我独醒”,今有沈浩同志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小岗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我们所有公务员的楷模,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类似题目陈一铭老师在安徽万学金路公务员政法干警面试课程上多次重点讲到。

第四,从根本上来说:虽然事情是时刻变化的,但是最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原则不放松”。最大的原则就是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按照法律法规处理各种事情,这个原则是永远不能动摇的。最后,作为政法干警来讲,我们是执法者,代表着党和政府行使权力,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万象,唯有坚守法律的原则,坚守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牢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工作中不为人情所缚,不为关系所扰,不为压力所惧,不为私利所惑。

6.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接到辖区保安的报警,一位神经病人打伤环卫工阿姨了,你该怎么处理?

点评:这是政法干警面试常考题目,考察在具体事务中的执法能力,尤其是作为一名警察的执法能力,可以看作是“组织计划和应急应变的混合题目”

参考答案:评论部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其根本职责就是要维护社会和谐,给人们群众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为社会稳定保驾护航。有群众受到伤害,我们要第一时间去处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首先我会向相关领导简单汇报一下,马上出警类。

第一,首先我会拨打120急救电话,告之具体的地点,通知现场保安做好接应,毕竟救人是第一位。

第二,然后马上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了解情况,必要情况下,可以带一个同事一起去。

第三,到现场后,马上控制精神病人,以免再伤及无辜。精神病人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要既要严格执法控制形势,更要以人为本。并且了解并通知精神病人家属和保洁阿姨家属,一起送往医院救治。

第四,和报警的保安深入沟通,勘察现场,了解情况,并做好笔录。和小区居民了解情况,做好记录,问问群众们可有其他可能的安全隐患,毕竟现在已经年底,春节快到,我们一定做好社会维稳工作,给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五,处理之后,向相关领导汇报工作,比如当事人双方情况,以及处理意见。类似题目陈一铭老师在安徽万学金路公务员政法干警面试课程上多次重点讲到。

最后,安全大计,警钟长鸣,我们作为片区民警,维护一方稳定是我们义不容辞责任。尤其是在年关时段,此任务显得更加紧迫,我们要排除各种火灾隐患,治安隐患,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7.根据一分钟法则,结合实际,谈谈该怎么和陌生人交流?

点评:典型的人际关系题目,只不过聪明的安徽政法干警命题组的专家们把这道题出的更加艺术和模糊,有意地避开了培训的热点。那些背模板被套路的培训方法在这道题目里面就束手无策。

参考答案如下:

评论: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尚未认识的朋友,任何朋友都是由陌生人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也有人说过,人的成功百分之七十取决于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百分之三十取决于其知识和个人能力。这都说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那么和陌生人交流当然是我们交朋友的第一步,我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第一,在沟通时自己一定要举止优雅,谈吐文明,注意言行,保持微笑,这样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找一个讨论的话题。最好是常见的话题,比如近期天气大雾了,热门的社会新闻啊,体育新闻了等等。

第二,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其实是陌生人之间大多都有防备心理,首先要打消对方顾虑。在第一步打破僵局之后,首先自己要坦诚地说一些自己的情况,进一步寻找共同话题,比如是不是老乡啊,是不是同一个大学毕业的啊,从事什么行业工作啊,先主动说明自己的情况。

第三,除了自己的表达外,更重要的是认真倾听。并在交谈过程中强化对方观点,恭维、认同、提问、倾听中的要点,每个人都喜欢说自己好听话的人。

第四,虔诚地递上自己的名片,让对方牢牢记住你,必要情况下可以索取对方联系方式,毕竟一分钟或几分钟时间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需要进一步认识。

最后,笑容是最好的语言,真诚是最佳的名片,对于我们基层政法干警来讲,办案经常和人民群众打交道,当然是陌生的比较多了。因此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8.如果你的同事工作能力不如你,而先被提升,你怎样看待?

【参考解析】

第一,对组织的决定要予以服从,对同事表示祝贺;第二,公务员的考核与提拔要从德能勤绩几方面来综合考察。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的同事能力不如我,而其他方面一定有超过我的地方,或作风更优良,或许工作更勤奋,或许业绩更突出,所以提升他不足为奇;第三,通过同事的提升,对自己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找出自身差距,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工作中加以改进;第四,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个别人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等提升,但这种情况毕竟是极少数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要正确看待,而不能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更不能把情绪带入工作,影响工作;第五,白居易有一句诗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在今后工作中,我相信我的表现也会得到组织的认可,孰优孰劣,一定会自见分晓。

9.你对加班的看法?

【参考解析】

加班作为特殊情况下完成工作的非常规工作方法,国家在劳动法中作了相应的规定,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看待。第一,分析加班的原因。个人由于个人的原因,使本来应该在上班时间内就该完成的工作没有做完,那么加班责无旁贷。单位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要临时加班的,可以进行加班,不过要和职工说清楚;第二,要分清行业的特点,有的行业由于本行业的特点必须采取加班这种方式。公务员为了完成临时性、重大性工作任务,处理应急性突发性事件,业余时间执法监督检查,组织大型活动等都会出现加班情况;第三,加班的时间、频率要符合国家劳动法的规定,确实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第四,加班要给予一定的物质补贴,必要时要对加班人员安排休息时间,这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10.你手头上有许多重要的工作,你的领导又交给你一件任务,而你没有多余的时间,你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参考解析】

第一,应该相信这是领导一时疏忽,忘记了有许多重要的工作,或者是人手实在少,没办法才交给我的,正确看待,不心存怨言,觉得是领导在给我穿小鞋;第二,如果可能的话,在给领导处理新任务的时候,首先调整手头上的工作,加快工作进度,看看是否可以挤出时间完成,如果加班可以解决的话,就加班;第三,实在不行的话,向领导说明情况,将手头工作的重要性向领导提示,如果手头的工作不急能第二天做最好,如果不行问领导,这件任务是否急着要办,如是,而且由我来做最合适,那就请领导协调,将我手头上的许多重要工作交由其他人承办。如不是,告诉领导,我要等这些重要工作作完才能着手去做。

11.如果你的工作出现失误,给本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你认为该怎么办?

【参考解析】

第一,我本意是为单位努力工作,如果造成经济损失,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想方设法去弥补或挽回经济损失。如果我无能力负责,希望单位帮助解决;第二,责任承担问题。分清责任,各负其责,如果是我的责任,我甘愿受罚,咎由自取,如果是一个我负责的团队中别人的失误,也不能幸灾乐祸,作为一个团队,需要互相提携共同完成工作,安慰同事并且在可以的时候帮助同事查找原因总结经验;第三,总结经验教训,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能从自己的或者是别人的错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去避免同类的错误。检讨自己的工作方法,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力度是否不够,乃至出现了应该可以避免的错误。

12.“无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强调规矩有时又不利于创新,请你谈谈“规矩”和“创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解析】

第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本意是指没有圆规也就是画圆的工具和思路就画不出圆来,也就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后来规矩引申为做事情应坚持的基本办法,基本规范。规矩和创新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二,规矩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要创新必须在规矩的举出上进行创新,也就是说规矩是基础,创新是发展;第三,规矩不能一成不变,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手段、方式的改变,原来的规矩也要通过创新加以完善和改变。是在规矩上的发展;第四,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在遵守规矩的基础上,针对自己工作岗位、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大胆创新。

13.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那本?

【参考解析】:该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应答,关键是要回答这本书及书中的人和事对你人生有什么影响。

例如:我小时候最早看的一本书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这本书博大精深,书中描写的一些人物我对我的成长起了许多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看来我还是最喜欢三国演义。如果我说我喜欢关羽,可能俗了一点,但从关羽身上表现出来的诚信和忠诚一直是我很推崇的。我觉的诚心实立身之本,而对单位的忠诚是你能不能做出一番事业的前提条件。当然这个忠诚还包括对领导的忠诚。从周瑜身上我学到对别人要宽容,不要又嫉妒心,从诸葛亮那学到要加强自己学习等等。三国演义这本书博大精深,对我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时间原因我不再赘述。

14.如果你遇到了挫折你将怎么办?

【参考解析】:第一,对挫折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事业有成一帆风顺时许多人的美好想法,其实很难做到一帆风顺,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的背后会有许许多多的艰辛,痛苦甚至挫折,在人生的一段时期遇到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只有经验知识和经历的积累才能塑造出一个成功者,许多伟大的成功者,都经受过挫折的磨难(举例说明);第二,要敢于面对.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爬起来,不要惧怕困难,要敢于向困难挑战;第三,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根究源,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挫折中掌握教训,为下一次奋起提供经验.还有在平时的工作生化中要加强学习,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事,要在别人的经验吸取教训.最后可能由于当局者迷或者知识经历的不足,自己对于挫折并没有特别好的处理方法,这是可以求教自己的亲人朋友,群策群力渡过难关。

15.假如你见义勇为做了好事,而家人和亲人并不理解,你怎么办?

【参考解析】:第一,我认为见义勇为是件好事,面对坏事坏人,每个公民都应该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和利益。如果每个人都选择明哲保身,高高挂起,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连最起码的道德都沦丧了,那么坏人和犯罪份子就更加嚣张,这次他们伤害的是别人的利益,下次伤害的可能是我或者我家人朋友;第二,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会和我的家人和亲人讲道理进行沟通,我想他们不理解我是因为担心和爱护我,怕我因为见义勇为受到伤害。我会安慰他们,告诉他们我会保护好自己,同时告诉他们见义勇为是好事情,罪恶是敌不过正义的。如果他们还是不理解的话,我想我也仍然会坚持见义勇为,我相信时间会让他们理解和支持我的。

15.怎样看待朋友越多越好?

【参考解析】:第一,朋友是一个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二,交朋友不在于多,关键在于精,好的朋友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工作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促使我进步,不好的朋友有可能使我走上歪路;第三,交友要慎,要有所选择。朋友有多种多样,有的是工作上相互支持的朋友,有的是生活上相互关心的朋友,有的是学习上相互交流的朋友,有的是业余时间相互娱乐的朋友,有的是办事上相互利用的朋友,有的是酒桌上相互吃请的朋友等;第四,要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交朋友。要多与领导和同事交朋友,多交流、多谈心,沟通思想,增进了解,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其根本是加强团结,从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时刻正确衡量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多与工作联系单位的同志交朋友,以诚为本,虚怀若谷,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一切从大局出发,肝胆相照,求同存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第五,要交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公正无私的朋友,不交和少交生意场上的酒肉朋友、吃喝朋友和相互利用的朋友;第六,俗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交朋友的目的是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不能出于私利而交朋友。

16.俗话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是怎么理解的?

【参考解析】:这句话主要是讲信用,诚信问题。

第一,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第二,诚信是人立身之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的重要法则;第三,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讲诚信尤为重要。人民警察是政府公务的执行者,是政府的代言人,人民警察讲诚信就是政府讲诚信,人民警察是社会优良风气的模范执行者,人民警察讲诚信才能带动全社会讲诚信;第四,人民警察讲诚信要从自身做起。执行公务、处理问题要讲诚信,为人民服务要讲诚信,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要讲诚信。

17.有人认为工作环境和待遇是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你对这个问题怎么认识?

【参考解析】:第一,这话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能让人身心愉悦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第二,对工作环境和待遇的范围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工作环境不仅限于办公条件,交通、通讯工具,还应包括单位风气,领导作风,和谐程度等;待遇不仅限于工资、奖金、福利,还应包括荣誉奖励、激励晋升等;第三,工作环境和待遇与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不完全成正比,在我们国家经济条件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很差、待遇确很低;第四,把工作环境和待遇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不仅要看硬环境,还要看软环境,不仅要看物质待遇,还要看精神鼓励;第五,一个人选择工作不完全取决于工作环境和待遇,还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的专业。

18.你最不喜欢的工作是什么?为什么?

【参考解析】:第一,就工作本身而言,它不存在优劣和高低,工作或就业最基础的是我们谋生的手段,所以,就工作着的人而言,那只能说是个人对从事工作的适应度和驾驭性。而我们首先应该的是去适应工作,适应环境,而不是去抱怨和用喜好;第二,当然如果在工作中能够找到自己的挖掘点,那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兴趣是第一动力”,它带动良性循环。但我们不应该是在工作中一味去讨论主观上的喜欢不喜欢,而更多的应该是用心去体会和积累,从而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那是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三,从客观上讲,一个人接触工作的种类是有限的,所以,只存在相比之下的适合与否。在现代社会,人们或许更多看重的是个人在工作中被社会承认的价值,放弃原有工作与喜好没有太大的因果关系,当然不排除在积累状态下的随心所欲;第四,作为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更多的是考虑个人与社会客观上的结合,而不是主观上的感情因素。“干一行胜任一行”应该是政法干警的较高境界。

19.你认为你自己有哪些优点,你认为你比较适合做哪些工作?

【参考解析】:该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应答,以下是几种优点与其所对应的工作,供考生参考。

第一,性格内向,办事认真,适合做文秘、财会工作;第二,性格外向,善于交际,适合做公关、营销工作;第三,勤奋好学,善于总结,适合做教学、科研工作;第四,责任心强,善于助人,适合做服务、保障工作;第五,公正无私,处事公道,适合做执法、行管工作;第六,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第七,和谐处人,服从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第八,专业过硬,学用结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条件;第九,适应环境,虚心好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要素。20.你有何特长?

【参考解析】:该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应答,以下是几种特长的描述,供考生参考。

第一,我的性格较偏向文静,待人热情,彬彬有礼,办事稳重认真,有事业心。我觉得这个特长为做办公室、文秘等工作打下了基础;第二,我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通过了计算机二级(或其它级别)等级考试,喜欢编程,对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知识有所了解,我觉得这个特长是做好政法干警工作必备的技能之一;第三,我善于写作,文字写作基础扎实(如果发表过文章可以列出),写作是公务的基本功之一;第四,我在文体方面有特长(有什么特长,取得过什么级别及证书),车辆驾驶有什么级别的驾驶证,我觉得几个特长对做好政法干警工作有所帮助;第五,外语(或其它语种)有特长(取得过什么级别及证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的这个特长将来会有用武之地;第六,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普通话说的好,我觉得这个特长是做好政法干警工作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21.能谈谈你的缺点吗?

【参考解析】:该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应答,关键是回答缺点既要要结合本人实际,又要回避本岗位的特点,把缺点转化为优点,以下是几种供缺点的回答,考生参考。

第一,我不太善于过多的交际,尤其是和陌生人交往有一定的难度。这虽然是缺点,但是说明你交友慎重;第二,我办事比较死板,有时容易和人较真。这虽然是缺点,但是说明你比较遵守单位既定的工作规范,有一定的原则性;第三,我什么知识或专业都想学,什么也没学精。这虽然是缺点,但是说明你比较爱学习,知识面比较广;第四,我对社会上新兴的生活方式或流行的东西接受比较慢。这虽然是缺点,但是说明你比较传统,不盲目跟随潮流;第五,我对我认为不对的人或事,容易提出不同意见,导致经常得罪人。这虽然是缺点,但是说明你比较有主见,有一定的原则性;第六,我办事比较急,准确性有时不够。这虽然是缺点,但是说明你完成工作速度较快;第七,对自己从事工作存在的困难,自己琢磨的多,向同事或领导请教的少。这虽然是缺点,但是说明你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较强。

22.现在大学生都忙于考证,比如说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证书等,忽视了对专业课的学习,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

(1)考证热的现象反映了当前大学教育中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职业需要的脱节或矛盾,也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技能要求的短视眼光,需要在教育与就业观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

(2)大学生的“考证热”有如下三点原因:

一,大学教育中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现有的专业课的学习不能满足就业的需要。

二,行业准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市场逐步规范,一些岗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必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需要持职业资格证上岗的岗位已达90个。

三,就业压力的无奈。近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考证的原始动力还是在于方便求职,毕竟多拿一个证,就多一个就业机会,多一条生活出路。

四,盲目跟风心理。从众心理让一些大学生赶持证“时髦”。很多人进大学后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努力。等到大

三、大四开始焦急。发现身边同学在忙着考证,就立刻加入了“考证”行列。

(3)对校园里的“考证大军”,我们可以理解,但参加考证要冷静思考,不能影响专业学习。企业是更看重能力的,真正的好公司不会特别看重证书,资格证只表明通过了相关考试,但并不代表持多种证书的大学生有与证书相匹配的能力。

(4)所以建议学校加强专业课的教育,完善专业的设置。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就业的指导与服务。大学生自身也要加强认识与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企业要完善用人机制,弱化证书的作用。考证热的现象,也给政府主管教育和经济等部门提出了制度和政策调整的新课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强企业教育培训的力度,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要规范职业资格的考试与培训制度,不要增加应试者的经济和其他负担。

23.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如果由你来制定一项制度,你会怎么做?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答题要点】

(1)邓小平同志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制度,是社会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不扎实,建不起和谐社会的万丈高楼;制度,又是社会的行事准则。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不严密、不规范的制度,说得严重一点,就会诱使人去钻空子、犯错误。让政府部门在制度监督下运作,对社会是进步,对发展是保障,对官员是保护,对百姓是福音。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应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2)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要注意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要立足实际、注重实效,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序、高效、健康的进展下去,才不会使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项建设,因为人事变动等一些因素而受重大影响。

如果由我来制定一项制度,我会这么做:

(1)明确该项制度建立的目的,原因,作用,必要性,重要性。

(2)对执行或负责该项制度的组织设置、职责范围等,以及各参与该项制度建立工作的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实施方法作出具体的规定;

(3)明确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

(4)组织相关人员、专家研讨,起草方案,拟定条款和项目。

(5)组织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并作修改,使之符合实际,有时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6)然后,公布、试行,同时广泛收集在执行中反馈回来的意见;最后,对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修改,拿出最终方案

24.领导调动你,你觉得知识背景和能力不胜任,另一职位比较适合,你怎么办?

【测评要素】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人际关系

【答题要点】

(1)如果领导调我到这个职位是因为不熟悉我,那么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向领导说明,我的特长和知识背景。请求调到另一职位。如果领导把我调到这个职位是想锻炼我的能力,我会坚决执行领导的安排。并对领导表示感谢。

(2)从新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摆正心态,把这次调整当作一次机会,努力锻炼自己,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3)我会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工作环境,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

25.这些年,几乎每年都有几起“游街示众”事件引发媒体关注。遗憾的是,“游街示众”事件仍然此起彼伏。最近,广东东莞公布涉嫌卖淫妇女照片、武汉公布卖 淫嫖娼人员姓名,还有湖南娄底的公捕公判大会,再次引发了舆论反弹。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安部再次下发通知,强调保障****,坚决制止游街示众。对于这一 现象和文件所体现的法治精神,河北华图带领广大考生进行解读。

文件链接

日前,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在查处卖淫嫖娼违法犯罪活动时,要坚决制止游街示众等有损违法人员人格尊严的做法。省公安厅已向全省转发,并规定发生此类问题,将予以通报,并依法追查当地公安机关领导责任。

事件回放

去年10月底,郑州市公安局开展打击涉黄涉赌专项行动,随后一些卖****的裸照被公布,此事曾引起极大争议。今年7月3日晚,广东东莞清溪镇三中派 出所在“创平安、迎亚运”专项整治行动中,抓获了4名涉嫌卖淫嫖娼的违法人员。7月5日,本地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公布了涉嫌卖****子的照片。照片 中一女子戴着手铐,赤脚在路面上站着,并被一条绳子牵着。照片公布后,立即引起网民关注。从网友们的回复来看,不少网友认为公开照片的行为很过分,侵犯了 起码的尊严。

连日来,武昌卓刀泉南路和雄楚大道交叉处的陈家湾大街小巷贴出公告,多名涉黄落网人员被警方实名曝光。

今年7月7日,武汉警方发布公告,实名公布了涉黄人员姓名和年龄。如“小姐”廖某20岁,嫖客陈某31岁,二人被处以一年收容教育。

今年7月14日上午,湖南省娄底市举行公捕公判大会。参加大会的娄底市公检法相关领导外,还有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当地中学生及周边各界群众等 约6000人。在会上,警方对32名涉嫌犯有盗窃罪等罪名的嫌犯进行了公开逮捕。法院则对20名犯有盗窃罪等罪名的罪犯进行了宣判。大会约进行了一个半小 时后,五花大绑的罪犯和嫌犯被押送回看守所。

提问角度

作为一名政法干警,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回答要点

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认为文明执法、依法行事是我们工作的首要原则。而游街示众是违反法制基本精神的一种行为,应当加以禁止。

职权法定与罪行法定,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对违法者,按治安处罚法处理;对犯罪者,经法庭定罪判刑。诚如公安部通知所言,游街示众等执法方式,反映 出当前一些地方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片面追求打击效果、轻视保障****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能正确、公开、公正、文明、理性执法,执法方式严重违反国家规 定,侵害了违法人员的人格尊严。重视效果、轻视****,无视法律、全凭习惯,“游街示众”的执法方式,与法治社会背道而驰。

事实上,在1988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下发《关于坚决制止将已决犯、未决犯游街示众的通知》,明令要求对死刑罪犯不准游街示众,对其他已决 犯、未决犯以及一切违法的人也一律不准游街示众。遗憾的是,游街示众、公捕公判在一些地方却成了多年的传统,即便舆论再三质疑也拒不认错。这表明,“习惯 性执法”思维在一些地方已经根深蒂固。但“游街示众”的传统再久,也不能遮蔽其违法之处。

法无授权即禁止。凡是未经法律明确授予的执法行为,只能是“越权”、“权力错位”、“滥用权力”等非法行为。因此,公安部的《通知》将游街示众等违法 行为称为“做法”,是不合适的——在法律的字典里,没有“做法”一说,只有合法与非法。游街示众,其实质是公安机关的执法犯法。对执法机关的任何违法行 为,都应该追究法律责任,玩不得任何暧昧。

公安部发出《通知》后,东莞市公安局承认“不妥”,且有派出所领导被诫勉谈话、民警被停职一个月。这样的处理无疑有些“轻描淡写”。公安机关的执法犯 法行为,不仅是游街示众、刑讯逼供、警察打人等乱象出现的根源,也已成了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深层次问题”。不能重典治乱、依法严惩,就是对“执法犯法” 的包庇纵容。

对于避免这一类现象,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加强公安机关法治教育建设,树立公安干警的法制意识;

2.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使公民明白自己的合法权利;

3.加强媒体监督,使得这类有损****的事情一经出现就予以曝光;

4.加强政令执行建设,使国家颁布的各项政令能够真正在基层得到有效执行;

5.加强法制建设,在社会上形成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风气。

26.一、背景链接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十二五”的美好蓝图能否实现,中国能否在下一个五年中交出精彩答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基于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才强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人力资源基础。

你对“如何选拔优秀人才”有什么看法?

二、答题框架

营造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亟需打掉人才成长、发展中的“拦路虎”,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机制、用人机制。

1.要“任人为贤”,不要“任人唯亲”,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应该“英雄不问出身”。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走上社会时,比拼的不是 能力,而是“爸爸”;如果我们的干部提拔时,比拼的不是业绩,而是“后台”,就会“裙带纠结”,“山头林立”,造成“万马齐喑”的严重后果。“选贤任能也 是革命”。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任人唯贤”,选人“五湖四海”,事业才会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心情舒畅。

2.既要“上得去”,又要“下得去”,拓展人才流动的空间。

“上得去”,指的是为社会的中下层精英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打开“上升通道”,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变人生”,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下得去”,指的是已经“上去”的人才,能够不忘根、不忘本,能够从基层来、到基层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改变农村、山区、边疆的落后面貌。现在,优秀的人才“上不去”,上去了的人才又不肯“下来”,很难形成“万马奔腾”、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3.选人用人,是最大的导向。在人才选拔任用上,进一步体现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防止德才偏失、用人不公,才能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深化干部 人事制度改革,扫除人才流动中区域、城乡、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的“羁绊”,才能卸掉人才身上的“枷锁”,迎来人才俊彩星驰的崭新时代!

4.要“从上看”,更要“从下看”,让群众有“发言权”。在选人用人上,注重组织部门和各级领导“从上看”,更要注重社会公论、群众公认,注重群众 “从下看”。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企业和单位,群众自己选出的干部,“很快就作出了成绩,比单是从上面指定的干部合适得多。这样的事实,难道还不 能使我们猛醒吗?”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选拔出来的领导干部才能真心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团结一致向前走、向前看。

27.据报道,农民工的日薪已达到250元。你如何看待?

【背景】

媒体报道,在珠海的建筑工地上,泥水工一类的农民工是以天计工资,他们的日薪是250元,在工地上最辛苦的要数抡大锤的拆迁工,日薪在250~350元之间,就连最普通的杂工日薪也涨了,去年是160元/天,目前也提升至200元/天。这个消息听说已引起国家税务总局的高度关注——这些农民工的月薪已经远远超过个税起征点3500元,属于地道的中产阶层,加强征缴的冲动油然而生。然而,80、90后对挣这钱鲜有问津,基本都是年过不惑的60后,这些行当仍面临严重用工荒,并波及整个珠三角地区。这说明目前我们的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变。

【分析】

首先,相对于养老问题,就业依旧是第一民生难题。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和农民工两支大军在劳动力市场合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即使工资水平逐步下降仍在展开惨烈的饭碗争夺战。用工荒往往是结构性的——伴随着整个经济产业升级和调整、区域转移凸显,总体劳动力人口过剩的局面会长期存在。假如能顺利完成转型,未来对就业人口的需求将从数量转向质量,因此中国近期不存在严重用工荒。

其次,尽管地方政府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努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但由于农民工与企业主在劳资博弈中长期处在极端弱势地位,加上工资条例迟迟难以问世,劳动合同签订率始终存在巨大缺口,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的正常增长机制远未形成,由于缺乏长期保障,农民工只能用脚投票,提高短期报酬——如日工资来获得某种补偿,绝不意味着整体命运有了根本改善。日薪即使达到250元,也是建立在生产条件艰苦、劳动和社会保障缺失的前提上,挣的依旧是以命相搏的血汗钱。

最后,对于这些城市新移民,地方政府采取了长期的歧视政策——比如户籍壁垒,导致农民工享受不到真正的市民待遇,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支付高额的成本。

虽然近期沿海地区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如广东中山、广州两市先是破例给为当地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办理户口,进化到目前探索出一个根据学历和工作经历来打分落户的新制度。而有了当地的户籍,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可以享受在当地公立学校就学等公共服务。广东省中山市在2010年大约为2000人办理了落户手续,广州2011年也将有3000人落户当地。广东省甚至推出增加录用农民工当公务员、并让他们的孩子就读公立学校等举措。

这些进步值得欣慰,但面对大城市人口膨胀带来的资源紧张和管理难题,这些探索对于解决每个城市百万计的农民工落户问题只是杯水车薪,被泽被的概率不会比中彩票高出太多。

对于早期农民工而言,他们之所以能忍受被歧视的候鸟生活,是因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毕竟家乡还有土地作为最后的保证,到城市仅仅为了打工挣钱。

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提速,尤其是2008年以后,地方政府卖地达到疯狂程度,大量农民被披着“新农村计划”的外衣褫夺了宅基地甚至耕地,被上楼后彻底沦为失地农民。

而同期尽管中央政府强力推进了新农合,并提出新农保来弥足土地保障消失后的巨大黑洞,但由于历史欠账甚巨,短期难以为农民工构筑起真正的安全网。

农民工只有用脚投票,索要高薪,来缓解和释放对生活缺乏保障的焦虑。而这样不断加薪又往往成为压垮中小企业最后一根稻草。

唯有政府积极作为——一为农民工完善社保,消除歧视,赋予其真正市民待遇,二为中小企业减税并赋予国民待遇,使其真正能完成升级转型。

28.【事件回顾】

6月21日18时30分左右,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抚河的唱凯堤发生决口,严重威胁下游5个乡镇14.5万人口、京福高速公路、316国道以及12万亩耕地的安全。央视《24小时》栏目在直播中连线江西省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由其介绍决口的相关情况。该负责人大篇介绍江西省委书记、省长对于决堤的重视以及指示,被邱启明打断说“这是应该的”。在简单介绍情况后,该负责人又陆续介绍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国家防总秘书长等的“重要指示”,被主持人再次打断。这段视频在网络上热传。网友们送给该负责人一个网络绰号——“马屁哥”。这个官员,在全国人民面前现身说法,生动地表演了一下什么叫“马屁哥” 别有意味的是,该负责人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委屈,原因是“直播时他只是按照手头的一份材料介绍,而节目组之前没有告知他采访的时间、内容等信息”。这就令人觉得奇怪了,作为江西省防总办公室副主任,他难道不应该对当地决口的情况了如指掌吗?难道还需要央视给他列一个采访提纲,让秘书们四下搜集资料、让他做足功课不成?如果是这样,那么江西省防总要这个不明情况的副主任又有什么用?

此外,该负责人还称,“我们这里事情其实多得很,接受采访本来不属于我们工作范畴,我们是做事的。”既然事情这么多,防洪任务这么艰巨,那更应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才对。如果有那个时间通读领导名单,可见副主任还没有达到忙得马不停蹄的程度。就算没有任何跟媒体打交道的经验吧,主持人问什么,你回答什么总可以吧,犯得着来“感谢CCTV,感谢MTV”这套虚词吗?

一番热议之后,我们需要沉思,这个事件体现了什么?领导干部应该反思什么?

【热点预测】

针对“马屁哥”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点拨】

这道题目属于典型的综合分析类,而且很明显的被归属到消极现象类,按照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的答题套路,可以按照点题---破题---解题---升华的思路来展开。破题环节谈危害,解题环节谈措施。升华部分可以结合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来作结。

【答题框架】

表态:“马屁哥”的出现反映了官本位的民生冷漠。

分析:天下没有天然的“马屁哥”。只有在特定土壤、特定环境的滋养下,才会出现真实的“马屁哥”。“马屁哥”对决堤情况、群众转移情况的茫然,和对领导名单、上级指示的热情,生动地反映出了某些官员对民生的冷漠。哪怕被主持人一再打断,一再提醒,该负责人还是把话题牢牢绑定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示上——这才是他认为最重要的新闻!马屁哥的出现危害很大。

一、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腐蚀干部队伍,破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解题:一个愤怒的主持人,只能打断电视上的“马屁哥”,却无法唤醒官本位的懵懂。更无法改变现实生活中的官本位体制,以及官本位体制左右下的官本位思维。官员心中没有百姓,只有领导绝非个案。要让“马屁哥”向关注民众疾苦的“激动哥”转型,还得从其成长的土壤抓起。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

二、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

三、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

升华:结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进行提升。

29.【热点】

关于河南宋庆龄基金会被指挪用善款放贷问题,谈谈你的理解。

【背景】

近日各大网络和媒体竞相报道宋庆龄基金会被指挪用善款放贷,作为一个省级慈善组织的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筹款金额连续三年全国第一。然而,与筹款能力的强大形成反差的是,在公益支出的榜单上,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却名落孙山。大量的钱哪里去了?资产负债表的答案是,大量资金都在“应收款项”科目下面,简单来说,就是已被借出。在河南的一些企业圈子里,宋基投资方面可以“放贷”,早已是个公开的秘密。

【分析】

作为国家的准公务员,我们不能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或其他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我们要从政府和职能部门以及执法人员自身的角度去看待和反省这一问题。

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的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热情度不断增强的条件下,有些问题被暴露在阳光下。目前宋庆龄基金会被指挪用善款房贷,说明现在我国慈善事业面临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次,我们应该全面的看待此问题,不能妄下结论。

宋庆龄基金被指挪用善款房贷的问题,首先说明了现在群众的参与社会管理意识,以及对相关部门的监督意识的增强,是我们时代的进步。只有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才能实现慈善事业的真正目的。基金会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外社会团体,企业和组织以及个人的捐赠。只有把这些资金真正用到该用的地方,才是宋庆龄基金会的本初目的基金会的真正意义。因此在资金管理方面不能只靠工作人员本身的操作,而要发动人民大众的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其次,基金会对善款的运用出现质疑,说明相关部门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无论是基金会的管理层还是基层工作人员,都应该遵循本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暴露出善款处理出现这样的问题,基金部门的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再次,也说明了相关上级部门对基金会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出现了种种问题。

行政法历年司考真题(案例分析) 篇4

一、判决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当事人申请回避的,一律应当在案件开始审查时提出。()

2.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代表 人右以不是利害关系人。()

3.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的民事案件,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适用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

4.法院调解一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对同一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个别案作除外。()

5.只有被告才有权对人民法院就是管辖权提出异议。()

6.当事人的申诉不能直接引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发生。()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民事诉讼法关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是如何体现?

2. 如何理解法定代表人的诉讼行为视为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3. 给付之诉与确认之诉有何联系和区别?

4. 如何理解协议管辖的限制性?

三、论述题(20分,要求论点正确、全面,并适当阐明理由。)

试论述举证责任的分担。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结论正确,并适当阐明理由。)

案例一:

A和B系同一工厂的工人。B打算退职后经营小商品,便向A提出借款5000元。最初A不同意,认为B无经营经验,又无还款能力。B便以其中学时的同学C作为担保人,担保偿还其借款。A才将钱借给了B,借期一年。但一年以后,B却没有返还借款。A催要数次,B均以无钱为由予以拒绝。A欲提起诉讼实现其权利。问:如A起诉,B、C在诉讼中是何诉讼地位?案例二:

原告A出卖“奥拓”牌小汽车一辆给被告B。转让时,B只付给A一半价款。原定6个月 后再支付另外一半。但一年过去了。B依然未支付款。A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余款。B 在答辩中称,该汽车转让不合法,买卖合同并未成立,因此,不存在支付价款的问题。A便改为主张返还标的物——小汽车和损害赔偿。

问:A的诉讼行为(主张)是诉讼理由的变更还是诉讼标的变更?

西南政法大学199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民事诉讼法学一,判断分析题(每小题四分,共20分)

1.当事人对已生效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可以申请再审。

2.空白转账支票遗失后,不能申请公示催告。

3.作为初执行的法人终止,应当中止执行。

4.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不属于检察机关的抗诉的范围。

5.因购销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交货地点,但部分货物没有在约定的交货地点交付,不应以合同约定的交货地点确定管辖法院,而应以实际交货地点研确定管辖法院。

二、概念比较(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诉讼行为与诉讼事件的比较

2.撤回本诉与撤回反诉之比较

3.管辖与审判权之比较。

4.书证与物证之比较。

5.国内诉讼财产保全与涉外诉讼财产保全之比较。

三、论述题(20分)

论诉代表人制度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西南政法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民事诉讼法学

一、概念比较(共20分,每题5分)

1.诉的标的(诉讼标的)和诉讼标的物

2.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

3.共同诉讼和和诉讼代表人

4.本证和反证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4分)

1.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都可以作为证据。()

2.“司法最终解决原则”是指任何民事纠纷都可以通过法院作最终性解决。()

3.诉等于起诉()

4.只有主要事实真伪不明,才能引起证明责任的实际发生。()

5.法院调解就是“着重调解”()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的的任务。2.法律要件分类说的基本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3.执行担保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4.国内协议管辖和涉外管辖有何区别和联系。

四、论述题(20分)

试论主张责任、提供证据责任和证明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

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民事诉讼法学

一、判断分析题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不是以当事人为主导的。

2、当事人的称谓不同,不仅意味着其诉讼权利义务不同,也意味着其实做权利义务的不同。

3、代表人诉讼的代表人未必是本案的直接利害关系人。

4、当事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裁决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5、让当事人知道诉讼文书的内容即是送达的效力。

二、概念比较分析题

1、鉴定结论与勘验笔录

2、强制措施与执行措施

三、法条评析题

评析《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四、简答题

1、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必要共同诉讼中的被告有何不同?

2、你是如何认识审判公开的?

五、论述题

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

六、案例分析题

王根是中浩铁路建设工程总公司(下称中铁总)的合同制工人。99年8月11日,他在高架上施工时,被黄文所驾的工程车从驾上撞下,导致盆腔及左腿骨骨折,用去药费若干并终身残废。99年10月,王根以劳动纠纷为由,申请陕西省延平市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在仲裁过程中,王根与被申请人中铁总达成调解协议,内容是“继续治疗,费用由中铁总支付。”2000年3月5日,王根以自已是吴书招聘去的,且工资也是由吴书直接发放为由,向四川省川洲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铁总第二工程队队长吴书承担人身损害赔偿及相关费用计13万元。吴书以自己不是本案合格主体,且经常居住地也不在川洲区为由提出管辖权异议。川洲区法院审查后认为,吴书管辖权异议成立,并裁定将案件移送给延平市宝安区法院管辖。王根对此不服并上诉至川中中级法院。该中院以经常居住地不在川 洲区无书面材料证明为由裁定川洲区法院管辖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川洲区法院依法追加中铁总为被告,并判决中铁总与吴书连带赔偿王根各种费用共计12.5万元。

问:请用民事诉讼法原理分析:本案法院在适用程序上有何不妥?应当如何处理?

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民事诉讼法学

一、多项选择题

1、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

A、可以委托其本国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B、可以委托第三国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

C、可以委托我国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D、只能委托中国律师

2、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有些案件在法院审理终结后,当事人又起诉的,只要起诉符合条件,法院应予受理。这些案件是()

A、当事人撤诉的案刊:B、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侵权案件

C、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件D、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的案件

3、民事诉讼法规定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

A、收养案件的被告B、离婚案件的被告

C、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D、负有赡养、扶养、抚育义务的被告

4、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权属于()

A、被申请人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B、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C、申请执行人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D、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5、适用独制任制审理的案件包括()

A、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B、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C、认定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D、企业法人破产还债案件

二、判断分析题

1、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本人必须出庭。

2、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标的就是诉讼标的物。

3、期日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各自为诉讼行为所必须遵守的时间。

4、原告方提出的证据材料都是本证,被告方提出的证据材料都是反证。

5、在民事诉讼中,任何案件当事人既可以明示协议管辖也可以默示协议管辖。

6、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当事人没有申请理审的,法院不能决定再审。

三、简述题

1、在执行程序中,为什么当事人可以和解,而法院不能进行调解?

2、普通共同诉讼人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五、案例分析题

张老汉住在某市某区,有二子一女,分别是张山、张水、张燕。张山与其父亲同住一个城市,张水与张燕在外地工作。张老汉立一遗嘱交给其女张燕。遗嘱中说,其遗产及房屋全部由张燕继承。张老汉去世后,丧葬费用由张山承担。张山为其父办完丧事后,便将其父遗留的房子卖给了李海,得价款6万元。张水回来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遗产。在起诉与受理过程中,张水因患急病死亡,张水之子张明和女儿张红要求参加诉讼。在诉讼进行中,张燕也从外地赶来,向该法院递交诉状,请求该法院将遗产及房屋判给自己。

问:(1)张山、张水、张燕、李海、张明、张红在诉讼中各处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

(2)如果张燕在张水诉张山一案进入二审后才闻讯请求参加诉讼,第二审法院应当怎么处理?

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民事诉讼法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张三向法庭作证时说,听李四讲王从丁处借款2万元,若此证成立,该证据为()

A、直接证据B、言词证据C、传来证据D、证人证言

2、沙坪法院在审理乙诉丙的债务纠纷期间,丙因犯罪被判刑3年,并送至某劳改农场服刑。此时,沙坪法院对乙诉丙的债务纠纷案件应当()

A、中止诉讼B、移送某劳改农场所在地法院C、移送乙所(在)地法院D、继续审理

3、张某与王某发生纠纷并经法院审理后,一审法院作出了判决。张不服上诉,上谁期间,张又改变主意申请撤诉。但二审法院审判员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一审判决确有错误。请问,二审法院应当()

A、准许撤诉B、不准撤诉C、中止诉讼D、查明原因后,理由正当准许,不正当不准许

4、某集团公司下属王麻子面馆雇工张某在送面时与人开玩笑年慎将顾客李某烫伤,因赔偿未果,李某决定起诉。根据规定,他应当以()为被告起诉。

A、张某B、王麻子面馆C、某集团公司 D、面馆老板与张某

5、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公告期满30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除外。

A、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B、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C、选民资格案件D、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6、()可以不公开审理。

A、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 B、离婚案件 C、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D、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7、在企业法人破产程序中,债权人会议有()权利。

A、确认债权的性质与数额B、讨论通过和解协议方案

C、讨论决定破产财产的分配D、对和解协议的履行予以监督

8、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需要外国法院执行的,()

A、只能由人民法院请求外国法院执行

B、可由当事人直接向外国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

C、当事人只能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以司法协助的形式请求外国法院执行

D、经当事人同意,可由人民法院依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按照互惠原则请求我国法院承认和执行

9、申请支付令的范围仅限于()的案件。

A、给付金钱 B、给付特定的实物 C、给付有价证券 D、返还房屋

10、财产案件的当事人,除了交纳案件受理费外,还可能交纳的其他费用有()

A、勘验费、鉴定费B、公告费

C、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的差旅费和误工补贴费

D、财产保全措施的申请费和实际支出费用

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20分)

1、没有公开便没有正义,因此,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采用公开开庭审理的方式。()

2、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民事抗诉,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3、先予执行只能依当事人的申请采取。()

4、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有权提出上诉。()

5、《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三、简述题(共10分)

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民事诉讼法的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原告甲出差乙县时,顺便在该县港口某商亭购买了一箱啤酒,在轮船上开启啤酒时,啤酒瓶突然爆炸,将甲的手炸伤。为此,甲欲起诉,要求赔偿损失。

问:(1)甲应以谁为被告起诉?为什么?

(2)甲应向何地法院起诉?为什么?

(3)甲应向法院提供哪些证据材料来证明其主张?

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民事诉讼法学

一、判断对错并简要分析(共10分,2分/题):

1、法院在收到债务人提交的书面异议后,应立即裁定终止程序,支付令即自行失效。

2、特别程序均为一审制。

3、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或授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应以给法人或其他组织位被告。

二、概念对比(共20分,10分/题)

1、诉讼行为和诉讼事件

2、传闻证据和间接证据

三、简答题(10分)

执行标的有限原则。

四、案例题(10分)

2002年7月,重庆市沙坪坝区某运输公司承运成都市青阳区某彩电公司的电视机,从重庆运往成都。行驶于四川省资阳县境内时由于违章驾驶,车辆撞上路边彩星公司的广告牌,同时造成货物部分损失。

同年9月彩星公司和青阳区彩电公司分别向资阳县法院起诉,要求运输公司赔偿损失。

问:(1)法院能否将两案合并审理?为什么?

上一篇:自贡人事考试网下一篇:[5月征文]感悟身边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