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垄断的博弈分析(精选5篇)
行政垄断的博弈分析 篇1
1 垄断概述
垄断是作为竞争的对立物在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基础上产生的现象, 是指一个企业或者是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销售。针对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运行状况, 我们将垄断形式分为行政垄断、市场垄断 (也可以称为经济垄断) 和自然垄断。
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运用行政权力, 实施的排斥、限制竞争的行为。在过度集中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 普遍存在着以党代政 (政府) , 以政代企 (企业) 的现象, 行政系统几乎包揽了微观层次的一切主要的经济决策, 企业和个人有时颇像一些“算盘珠子”, 任凭上级管理机构去拨动, 基层企业在投入组合、产出组合、供给来源和“销售”对象上几乎不存在任何自由选择的余地, 个人在职业和工作地点方面也几乎没有什么自主选择可言,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配额制变成了常规。
市场垄断通常是指少数企业或经济组织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或经济势力, 在特定市场上通过企业合并、签订垄断协议以及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等行为限制或排除竞争的行为。
自然垄断是指这样一种生产技术状况, 由于它的固定成本非常之大, 而边际成本很小, 使得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递减, 从而一个行业只让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是最有效的, 即有规模经济效应。
2 行政垄断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在诸多领域如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都有重要的应用, 但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应用得最成功、最广泛。原因在于博弈论和经济学家的观点一样, 强调个人理性, 都是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 追求效用 (收益) 最大化。针对地区封锁的严重情形, 运用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分析地区之间的封锁博弈。
博弈是指一些个人、团体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 在一定的规则下, 同时或先后, 一次或多次, 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 各自从中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在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不健全、统一的全国大市场难以形成的情况下, 地区封锁参与人之间的封锁博弈经常发生, 在地区封锁博弈中既有静态博弈, 又有动态博弈, 分述之。
2.1 地区封锁静态博弈
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里最著名的分析模型。静态博弈是指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什么样的行为。
地区封锁静态博弈是一种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博弈。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及如下基本假设, 我们可建立地区封锁静态博弈模型: (1) 假如只存在两个地区:甲地和乙地; (2) 各地的选择是自主的, 不受中央的约束、影响; (3) 各地选择最好行为的目的是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此时甲地与乙地得益矩阵, 如表1所示:
表1表明, 两地的纳什均衡 就是双方都封锁。给定甲封锁的情况下, 乙的最优策略是封锁;给定乙封锁的情况下, 甲的最优策略也是封锁。这里双方都封锁不仅是纳什均衡, 而且是一个上策均衡, 即不论对方如何选择, 自己的最优选择是封锁。因为如果乙不封锁, 甲封锁的话, 甲就得益3, 而乙仅为1, 甲比乙多得益2, 而甲、乙都封锁的情况下, 两地的得益差异为0;同理, 如果甲不封锁, 乙封锁的话, 也会出现上述得益差异, 只是乙成为得益多的主体。这样, 封锁就是甲的上策, 当然也是乙的上策, 其结果是双方都封锁。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其实, 如果双方都不封锁, 两地各得益4, 比都封锁得益2的情况要好。但这不符合“个人理性”。甚至即使两地有不施行封锁的协议, 但由于缺乏外在的强制约束力, 谁都不会遵守这个协议。
2.2 地区封锁的动态博弈
动态博弈又称为序列博弈或序贯博弈, 既博弈各方依此行动, 动态博弈是指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 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囚徒困境理论不适用于地区封锁的动态博弈分析。因为囚徒在做出坦白或不坦白的策略时, 并不知道对方做出的是何种策略, 而在动态博弈中, 后行动方知道先行动者的行动策略。但在建立地区封锁静态博弈模型时所做的假设前提, 对分析地区封锁的动态博弈仍然适用。我们可以用博弈的展开方式来表示地区封锁动态博弈。如图1所示:
图1表示, 甲可能的选择 (封锁或不封锁) , 然后乙分别可能的反应及相应结果。为了找出展开式的解, 从最后一层向上推, 对于甲方来说, 最好的结果是它得益3, 而乙得益1, 即甲采封锁策略, 而乙仍然采取不封锁策略。但由于甲、乙作为理性人, 都是追求本方利益最大化竞争者, 乙不可能在甲采封锁策略后, 仍取不封锁策略。因此, 如果甲采了封锁策略, 甲、乙双方的得益均为2, 是双方的纳什均衡, 也就是说, 甲如果实行封锁, 它不可能得到最优得益。对于甲来说, 次好结果是它得益4, 乙也得益4, 即甲乙均实行不封锁策略。这种结果是在甲采不封锁策略, 而乙也采取不封锁策略情况下的出现的结果。但乙也可能采封锁策略, 原因在于只要甲不封锁, 无论乙如何选择策略, 其得益均大于甲采取封锁策略情况下的得益。而乙一旦实施封锁, 则甲要冒得益为1, 小于乙得益的风险。因而, 在序列博弈中, 先动者甲最优策略是实行封锁, 无论乙作何决策, 至少不会吃亏, 而若实行不封锁, 则有吃亏的可能。
在以上两种地区封锁博弈的情形中, 最常见的是第二种, 即动态博弈。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央政府通过渐进式的行政性分权制度, 如下放财政和税收权、下放投资融资权、下放企业管理权限等, 认同地方利益的合理存在, 使相对独立的地方利益在制度层面得到了肯定。同时, 政府官员的利益与地方利益密切相关, 上级政府常以地方利益等政绩, 决定官员的升迁, 因而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逐利冲动。地区封锁参与人的策略性行为是指参与人通过某种形式向对方发出影响对方对自己会如何行为的预期的信号, 以促使对方采取对自己有利选择的行为。策略性行为实质是一种威胁行为。
通过对地区封锁的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分析, 我们发现如果缺乏外在的强制约束力, 地区封锁实施主体在面临封锁博弈困境时最好的策略是实施封锁行为。此时, 虽然地区封锁实施主体的主观目的可能是无可指责的, 但行为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最终它会不利于本地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辉.管理经济学[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
[2]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142, 146.
[3]乔洪武, 乔红军.彩电巨头的价格联盟[J].法学评论, 2007, (4) .
区域行政垄断的成因分析 篇2
关键词:区域行政垄断,成因分析,根源
1 区域行政垄断的历史根源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从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开始,每一个行政区划几乎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实体,封建割据条件下长期形成的“诸侯经济”及其影响,成为滋生区域行政垄断的历史根源。另外,两千年的封建政治特有现象,以皇权为代表的行政权对社会进行直接的、全面的并且是强有力的管理和干预,不仅没有制约,而且管理的触角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采取了前苏联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对社会经济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传统的行政文化与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融合,使得从政府到公众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适应并习惯了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行为。
2 区域行政垄断的体制根源
从经济角度而言,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区域行政垄断产生的大背景。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大体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以及政府与市场结合型。市场主导型模式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往往是启动经济并实现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与市场结合型要求政府完善和保障市场,通过市场来引导企业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受传统的中央集权历史的影响和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采取了政府主导的渐进式的改革道路。政府以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忽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变为全能政府,形成“大政府、小市场”,从而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我国,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可以决定重点发展哪个行业,可以决定在哪个地区重点投资发展。事实上,一些为政府所重视的行业和地区往往成为行政垄断的亮点。
从政治角度而言,一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司法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不同行政机关之间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职权不清和责任不明,特别是对于执法机关的越权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加之缺少统一的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关于行政机关权力和责任,行使权力的方式、步骤、时限等都没有明确详细的规定,给行政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创造了可乘之机,为区域行政垄断的形成创造条件。于是造成了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的“三位一体”,利用其享有的经济调控权,千方百计地以经营管理者的身份去代替企业排忧解难。二是不当的“政绩”评价标准和干部考核方式加剧了区域行政垄断。现行的干部考核机制强调“政绩”,而以经济指标衡量政绩似乎已经成为惯例。干部的升迁与奖惩实质上与所谓的政绩挂钩,促使很多领导为了创造更多的工作政绩,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制订自己的发展战略,追求自己的发展速度,按自己的目标配置资源,从而出现行政性的限制竞争行为,以此来确保自己的政绩得以实现。三是地方政府机构庞大、财政拮据,是造成区域行政垄断的动因。当前,我国政府机构人员队伍十分庞大,超编严重,仅乡镇一级政府一般都超编一倍以上。不少地方政府财政十分紧张,政府财政成了典型的吃饭财政,为了解决财政紧张问题,地方政府除采取其他措施外,实行市场封锁割据本地市场,也是一个重要手段。
3 区域行政垄断的经济根源
从地区利益角度而言,一是本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需要和满足;二是地方政府官员追求政绩的需要和满足。财政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必须千方百计地追求地方财政的最大化。对地方政府来说,向企业征税是其税收的主要来源,而企业能否像地方政府多缴税又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对地方企业采取保护性的措施,而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措施就是市场封锁和资源垄断。对于作为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很难从全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高度来对待地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并能够超脱地放弃手中所拥有的行政权力。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在相当多的方面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的存在是导致区域行政垄断,难以形成统一国内市场的重要原因。
从政府官员个人利益角度分析,政治家和官员是经济人,他们也会基于自己的利益,寻求对政策或立法的更大影响。为了促进自身利益,行政机关和官员就会利用自己所控制的权力来进行产权安排以谋求自身利益[1]。
4 区域行政垄断的制度根源
首先,表现为规范和调整区域行政垄断的法律很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第七条只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或禁止过地方封锁,但第三十条的“法律责任”仅是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和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以及在销售质次价高商品和滥收费用情况下给予经济处罚,受排挤的经营者和受害的消费者并不能得到赔偿或经济补偿,一般情况下也无法寻求保护,这无疑使法律规定难以落到实处。上级部门责令改正更是无从谈起,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区域性的限制竞争行为的调整很不彻底[2]。
其次,对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没有明确赋予工商部门相应的处罚权。尽管《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区域性限制竞争行为纳入了调整范围,但制止区域性限制竞争行为的机关被规定为上级政府机关,即《反不正当竞争法》所采取的解决区域性行政限制竞争行为的机制是一种“自我医治”的制度。当前工商管理部门应对区域行政垄断的唯一方法只有行政建议权。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距,在我国只有行政建议显然不够,至少是不完善的。行政建议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政府部门是否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对市场竞争是否有深刻认识。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从地方经济考虑,就很难让这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接受行政建议,因而中西部地区也就成了区域行政垄断的多发地,另外《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赋予工商管理部门对区域行政垄断的受益者即被指定经营者无条件处罚权。被指定经营者基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规定、命令等使其居于市场独占地位,将竞争对手阻隔在市场外,损害了其他同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同时,在垄断市场过程中,获得了较高的垄断利润,背离了价值规律,破坏了公平、公正与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被指定经营者这种利益的获得,没有法律的根据,是非法的。
再次,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主体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总则中规定的经营者的范畴,造成对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制裁不利。《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出现区域性限制竞争行为时,由上级政府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上级对直接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这种规定的缺陷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竞争的法律救济手段只是“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并没有提及被侵权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这在法律责任上就显得不够。如果上级机关对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熟视无睹,或者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护,政府的滥用行政权力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3]。另一方面,在法律中把对当事人的行政处分权作为一种行政违法责任来加以规定,这种做法不符合立法原则。
区域行政垄断现象是我国从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必然产物,因此,有其深厚的体制根源和制度根源。其中一些因素可以随着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消除,有些则可能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1]王继军,董玉明经济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行政垄断的危害性分析 篇3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行政垄断是由于行政权力的滥用而产生的, 其危害性比其他任何垄断形式都要严重, 主要表现在:
一、行政垄断严重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
行政垄断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干预竞争、排斥竞争, 形成人为的市场壁垒, 是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地区或行业市场, 其最直接的危害是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在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的情况下, 那些企业会不顾及供求规律, 使市场竞争进入无序的状态, 使竞争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正如有学者认为的那样“行政垄断是一种‘圈地式’的, 拍他性的特殊经营, 在其垄断领域实施了市场禁入, 通过种种排他性控制, 阻止竞争对于 (含潜在对手) 的进入, 妨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 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2]所以, 政府不能随意干预市场的运行,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凡是市场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 政府就要止步;凡是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或虽然能够解决但成本过大的问题, 政府应当介入并加以解决。
二、行政垄断制约了整体社会福利的提高
首先, 行政垄断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正常的经济生活中, 消费者应该是处于主导地位, 生产者生产的商品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然而, 行政垄断的存在完全打破了这些规律, 行政垄断企业凭借优势地位, 控制着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使消费者无法选择, 只能以更高的价格购买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接受不合理条件。由此可见, 行政垄断侵害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其次, 行政垄断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经济效率的低下, 阻碍了社会整体福利提高的可能性。行政垄断限制了平等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 剥夺了其他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 使市场经济规律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最终使市场向社会提供错误的信号, 是经济资源不能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行政垄断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效率低下, 缺乏活力, 资源利用率低, 使社会资源严重浪费。
再次, 行政垄断是现阶段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行政垄断行业凭借其垄断优势为其本行业企业及其员工获取高工资和福利。他们凭借行政权力获得商品的定价权, 通过垄断高价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然后在垄断行业或部门内部对经济利益进行瓜分和占有, 最终使本行业、本部门及其成员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现象已经为社会所关注。
三、行政垄断是对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的严重破坏
经济民主是经济民主化的产物。所谓“经济民主是指民主由政治领域跨入经济领域, 或者说经济领域引入政治领域的民主机制。民主之所以能进入经济领域, 是因为民主内含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 即民主有一种有效地适合会组织方式, 是一种能够发掘人的潜力的最好手段, 其价值观具有鼓动自由和充分的交流、通过达成共识以解决冲突、尊重人的需求和特性等内容。”[3]行政垄断与经济民主思想背道而驰, 行政垄断意味着, 由于行政权力的介入, 行政垄断行业获得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 它们垄断着市场准入机会。在行政垄断条件下, 为了排斥、限制和妨碍竞争, 往往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限制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 或者强迫市场主体从事 (或不从事) 某种交易, 剥夺了市场主体的独立人格和经济自由。
四、行政垄断极易形成权力寻租导致腐败
寻租指的是那种利用资源通过整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害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行政垄断与政府腐败是一对孪生姐妹。行政垄断由于行政权力控制着经济资源的配置, 而资源的行政性配置又具有极强的随意性, 在没有相应法律处规范约束的情况下, 行政人员就会滥用手中的权力, 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企业为了获得行政垄断的保护, 就将大量的费用用于行贿, 必然产生官商勾结, 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
五、结语
行政垄断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对于行政垄断的危害性的探索和研究, 能够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认识行政垄断, 对于我们研究如何规制行政垄断有重要意义。
摘要:行政垄断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 制约了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 对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造成严重的损坏, 并且行政垄断很容易形成权力寻租导致腐败。对于行政垄断的危害性分析, 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行政垄断, 坚定我们反行政垄断的信心。
关键词:行政垄断,危害
参考文献
[1]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24页。
[2]陈志成:《行政垄断的多为解读》, 《中国行政管理》, 2002年第3期, 第22—24页
行政垄断的博弈分析 篇4
在日常的报纸杂志上, 我们经常能看到某知名生产商因限定其经销商的最低转售价格被指控涉嫌纵向垄断。纵向垄断是指在不具有竞争关系的产业链前后向经营主体间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其他协同行为, 限定转售最低价格是其最普遍的表现形式。
纵向垄断相较横向垄断来说, 具有隐蔽性强, 不易察觉, 危害程度和范围大等特点, 会加大全社会的竞争成本, 造成经济运行的低效率, 服务质量低下、滋生腐败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为此, 我国于2008年颁布了《反垄断法》, 其中明确定义并禁止了纵向价格垄断行为。贵州茅台酒业和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是该法规实施以来执行的首个案例, 两大酒业巨头均对旗下的经销商限定了最低转售价格, 并且对跨区域窜货销售的经销商给予了相应处罚。贵州省物价局和四川省发改委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两家酒企由于在行业内的地位首屈一指, 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高, 产品可替代性差等因素, 判定其行为构成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纵向垄断, 并分别对其开出了2.47亿元和2.02亿元的天价罚单。为什么在明令禁止限定转售最低价格这种垄断行为后, 以身试法者还会前赴后继?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生产商与经销商这两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之间始终存在着博弈。
一方面, 处于卖方垄断地位的生产商, 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这种垄断地位带来的经济利润, 有动机而且也有能力去限制经销商进行低价无序竞争。因为消费者对于某种产品的消费是有相应的价格预期的, 这种预期的形成有赖于价格的长期走势, 一旦某种产品的价格因为恶性竞争而在市场上习惯性地以低价位运行时, 消费者便会降低对该产品的价格预期, 从而使生产商丧失其在高价位运行的基础。因此, 生产商往往要限制经销商的转售价格, 使得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在固定、有序的价位上运行。但是, 这种价格让步带来的损失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来承担。
另一方面, 经销商在面对生产商最低转售价格的限定时, 可能会采取报复性的价格战或者通过窜货方式进行跨区域销售, 这两种行为的结果无疑会挤占生产商的利润空间, 影响其品牌形象。
因此, 研究生产商与经销商二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对保护竞争, 从而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博弈的基本假设
假设1:模型的参与人为生产商A和其交易相对人经销商B。生产商通过自然的选择有守法型和不守法型两种。参与博弈的双方符合理性经济人这一基本假定, 并且风险偏好均为中性。不守法的生产商为了获得垄断利润有对经销商实行转售价格限制的动机。
假设2:生产商的行为空间定义为a{R, NR}, 即对经销商实行转售价格限制R或不实行NR。守法型的生产商仅有NR一种行为, 即认定其一定不会实行价格限制。假定经销商并不清楚生产商的类型, 只知道生产商为守法型的概率为α, 那么为不守法型的概率则为 (1-α) ;同时, 生产商也不知道经销商是否会乖乖地接受这一价格限制而不采取报复性措施, 只知道经销商以β的概率接受, 以 (1-β) 的概率不接受。为了简化分析过程, 假设生产商守法经营时的经济利润为0。如果生产商的价格限制为经销商所容忍, 则生产商获得垄断利润M;反之, 价格限制行为被经销商报复, 生产商一方面要失去垄断利润M, 另一方面还要接受行政处罚P。
假设3:经销商的行为空间定义为b{A, NA}, 即经销商接受生产商的价格限制A或不接受NA。为了简化分析过程, 假设经销商正常经营时的经济利润同样为0, 容忍生产商实行转售价格限制带来的损失为F。经销商在采取报复性措施时是要产生成本和付出代价的, 因此假定经销商实施价格战的成本为C。
假设4:假设生产商实行价格限制和非限制的概率分别为Ph和Pl, 且Ph>Pl, 即在不守法的生产商中实施价格限制的可能性要高于不实行价格限制的可能性, 其中Ph和Pl均为固定的常数, 且Ph+Pl=1。
三、博弈模型
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博弈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首先, 自然会选择生产商A的类型为守法型或不守法型, 概率分别为α和 (1-α) 。其次, 生产商A开始行动, 决定是否实行转售价格限制。生产商清楚自己的类型, 守法型的生产商一定不会实行价格限制, 不守法的生产商不一定要在每次博弈中都实行价格限制, 而是根据公司的战略选择以Ph的概率对经销商实行价格限制R或以Pl的概率选择不实行NR。再次, 经销商B开始行动。由于经销商和生产商的信息不对称, 经销商并不清楚生产商A的类型, 也不知道前一阶段A采取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 经销商可以选择以β的概率接受生产商的价格限制策略, 也可以 (1-β) 的概率进行反击, 博弈结束。
根据双方的行为选择, 博弈可能会出现以下结果。一是守法型生产商没有实行价格限制NR, 此时, 生产商和经销商的收益是 (0, 0) 。二是不守法型的生产商没有实行价格限制NR, 此时, 生产商和经销商的收益依然是 (0, 0) 。三是不守法型的生产商实行价格限制R, 经销商选择容忍生产商的这一行为A, 此时, 生产商和经销商的收益是 (M, -F) 。四是不守法型的生产商实行价格限制R, 而经销商采取报复性的措施NA, 此时, 生产商和经销商的收益是 (-M-P, -C) 。博弈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博弈树的节点代表博弈的参与人, 博弈树的路径代表参与人选择的行为策略, 最终收益括号内的数字, 由上至下分别代表生产商A的收益和经销商B的收益。
四、博弈均衡分析与讨论
根据上述模型, 生产商和经销商进行博弈的均衡结果是一对策略组 (Ph*, β*) 。
(一) 经销商的最优策略
不论生产商守法与否, 只要其没有实行转售价格限制, 即Ph=0, 那么对于经销商而言, 不做任何反应A成为经销商博弈的最优策略。
如果不守法的生产商实行转售价格限制, 根据假设, 此时经销商实施报复的概率为1-β, 用Πm (Ph, β) 代表生产商实行限制后获得收益的期望值。理性的生产商将最大化自己的效益:, 运用最优化的一阶条件, 令, 可得经销商容忍生产商价格限制的概率 (1) 。式 (1) 说明当且仅当β*>0, 即M+P>0时, 生产商才会实行价格限制, 因为此时生产商的期望收益Πm (Ph, β) >0。可见如果可以令M+P的取值非正, 生产商就不会实行价格限制, 即对生产商实行价格限制惩罚的力度P需要不小于生产商在价格限制中获得的垄断利润M, 只有这样才能遏止生产商的违法行为。
(二) 生产商的最优策略
守法型的生产商, 只有一种行动策略, 即不实行转售价格限制NR, 因此下面分析的是不守法型生产商的最优策略。
给定生产商实行价格限制的概率Ph, 经销商决定是否实施报复的最优策略是最大化自身的效益:运用最优化的一阶条件, 令, 可得C=F (2) 。式 (2) 说明当且仅当C<F时, 经销商才会实施报复, 因为此时经销商的期望收益Πm (Ph, β) >0。可见如果可以令C-F的取值非负, 即经销商实施报复的成本C不小于其容忍生产商给自己带来的损失F时, 经销商便不会采取报复行为。
(三) 对博弈模型多期重复进行的分析
当第1期博弈结束, 博弈双方进入第2期时, 此时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生产商在第1期没有实行转售价格限制, 博弈双方不会更新自己的信息集, 因此第2期双方仍旧是重复第1期的博弈策略。二是生产商在第1期的价格限制行为被经销商报复, 则国家可能会撤换生产商的相关人员或直接惩罚生产商, 更可能在国家没有介入的情况下由生产商变更其经销商, 由新的博弈双方重新进行博弈。三是生产商在第1期的价格限制行为为经销商所容忍, 假设生产商在第2期再次实行价格限制的概率为, 则很可能会增大。这是因为第1期“试水”的效果让生产商对经销商的耐受能力有所了解, 生产商为了掩饰前期的垄断行为, 继续选择垄断的动机更强, 可能性也会更大, 即γ>Ph。
五、结论
行政垄断的博弈分析 篇5
关键词:石油行业,行政垄断,成因,危害,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对石油等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保护石油资源, 稳定国家经济安全, 同时也为了使石油得到最高效的使用, 我国政府采取宏观调控对石油行业进行干预、引导, 只有获得政府颁发的特许勘探许可证或开采许可证的企业, 才能成为专营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商。石油行业的行政垄断的确在很长时间里抵御了境外石油威胁, 维护了我国石油行业的安全发展, 但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 石油行业行政垄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 面对这一局面, 社会各界都开始呼吁打破当前石油行业的行政垄断局面。
1 我国石油行业行政垄断的成因
1) 石油行业的特殊性。石油资源是一种国际性的战略储备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量都在不断上涨, 但与之成反比的是,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根据目前的石油总量和开采量, 人类到21世纪末将会没有石油资源可供开采。这种情况让许多国家都认识到石油资源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发展价值, 因此更多的国家选择将石油资源的控制权掌握在国家手里, 不容置疑的是, 政府授权垄断石油行业是由石油资源本身特征所决定的。
2) 市场经济体制下,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新中国建立之后,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设立了石油管理局, 对石油行业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对石油行业进行干预、引导。1998年, 我国对中石油和中石化进行战略重组, 此后, 便形成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分别占据北方、南方、海洋这一三足鼎立的局面[1]。
2 我国石油行业行政垄断的危害
1) 影响市场经济秩序。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其目的就是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垄断行业的存在却严重破坏了原本开放、平等、自由的竞争关系。目前, 我国的石油行业已经不存在这种良性竞争, 这一局面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2) 影响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石油行业的行政垄断局面的出现是为了抵御境外石油威胁, 保证我国石油安全, 但是随着垄断局面的不断深入, 石油行业的行政垄断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问题。行业巨头进行石油垄断, 操纵石油市场, 排斥竞争对手, 造成了目前石油行业的腐化堕落, 油荒、油价上涨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其连锁反应也造成了普遍的物价上涨, 甚至有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 影响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2]。
3) 消费者的利益无法保障。行政垄断对消费者的危害也是巨大的。面对油荒、油价上涨等问题, 最后只能由普通消费者买单, 从而引发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直接受害者也是消费者, 而我国的人均收入却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这种全面的物价上涨局面, 这一局面只会加重消费者负担, 严重危害消费者利益。
3 打破石油行业行政垄断的对策
1) 国企改革合理引进民资, 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要打破我国石油行业的垄断局面, 可以通过国企改革引进民资, 从而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例如, 中石化等石油企业可以在保证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绝对控股的基础上, 在某些与民生问题相关, 且不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环节上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扩大民资比例, 鼓励民营资本组建产业投资基金, 引入良性竞争, 既能有效控制垄断现象, 又能够保证石油质量安全和价格稳定, 让石油行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2) 贯彻落实法律制度, 监督管理垄断行为。2008年, 我国正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其目的是为了监督管理垄断行为, 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 要想有效控制石油行业的垄断行为, 必须贯彻落实《反垄断法》, 完善事后责任追求和第三方监督机制, 对于一些产生严重危害的垄断行为可以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同时, 企业还应该贯彻“民间投资新36条”和42项实施细则等法律, 为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鼓励民营企业进驻石油行业, 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保持石油行业的平衡稳定发展。
4 结语
我国石油行业的行政垄断成因复杂, 对目前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 为了我国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 消费者利益的维护, 国家长远经济的发展, 必须贯彻落实法律制度, 监督管理垄断行为, 同时实行国企改革, 引进民资,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打破行政垄断, 促进石油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东.中国石油行业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解决之对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5) :158-164.
【行政垄断的博弈分析】推荐阅读:
行政垄断的危害性分析09-06
中国的行政垄断11-13
行政垄断与行业垄断05-31
关于行政性垄断的思考07-17
区域行政垄断06-07
行政性垄断11-13
垄断分析10-17
垄断行业工资分析07-02
用反垄断法知识分析联通电信的反垄断风波10-23
垄断行业的改革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