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事迹

2024-08-24

创新团队事迹(共8篇)

创新团队事迹 篇1

公司创新团队事迹材料范文

公司创新团队事迹材料 ****有限公司创新团队事迹材料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呀声震天。就像这歌词里唱的一样~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无限的是团队的凝合力~也就是团队精神。像如这种抱团式发展的团队~在淄****有限公司就体现的一览无余。这是一支拥有46人的科研团队~掌握着公司的核心技术~正是他们的团结合作~诞生出一件件新产品~产为公司创造出一笔笔财富。笔

淄*****有限公司于XX年成立研发部~专门负责新立产品产的研发工作。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来化~该公司不断加化

大研发投入~建立完善了研发发费用投入核算体系~发保证了研保发活动科学有序的开展~配置了科研序及产业化所需的先进设及备备与仪器。建立了一整套研发人才的任用、考套核、培养机制~核

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的实的基础。同时还与北实京科技京大学、北京钢铁学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学系~不断完善提高自系 身技术水平~推动整个行技业发展。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人一员是企业的立根之员

基~是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每逢公司开职工大会或每是领导干是部会时~企业老总周建华都会这样一老遍又一遍地强调企业科遍研研人员的核心价值。光说不练嘴把式~下面我说们来看一则数们字~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经费在每6006万元以上~XX年研发费年 1 / 3 用为万元~XXX年研发费用为万元~分别占企业年销售收入分的的%和%。为了保证科研实力~与北京科技大研学、北京钢铁研究学 总院全方位技术合作协议的全实施~使公司能够及时实了解和掌了握本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前沿技术。双展方联合建立了粉末冶金方材材料实验室~配备了中型一次还原生产试验炉型、二次生产试、验炉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可进迅速将试验成果测试转迅化为化生产力。‚在我们团队中有不少是从别们的单位过来的~可以说的科科研工作甭管在哪个单位~待遇肯定都是最好位的~他们之所以的

能够来到这个企业~图的就是到这里有一个展现自己、这发挥自发己才能的宽广舞台~有一种凝心聚力、台团结协作、干事创业团 的氛围。有的企业老板因氛为怕原材料浪费~只善为于纸上谈兵~于不到紧要关头很少开口实践。而关在这里公司给我们提供在了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想法就要付诸于行动有~只有实践才能检~

验真理。我们不怕失败~就理怕你不动。’正是周总怕的这种放的手式管理~反而让我们更加谨慎了~而因为谁也不是天生的败因家家子啊……‛团队带头人、科研技术中心主任人张树峰半开玩张 笑地说。

在肥沃的土壤里~小树怎能不茁壮成长呢,正怎是这种宽是松的发展环境~给公司招募到一支团~结敬业、富有创新、锐结意意进取、善于管理的核心团队~这支团队具有心强烈的管理创强

新意识和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丰具备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具力和力 2 / 3 市场开拓能力~把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技市场开拓视为企业市

发展的生命线~牢固树立了的‚创新务实、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经验理念~努力将企业创建成念国内同行业的骨干企业国。他们正计划着磁性材料、有色粉末冶金的研料究、如何利用原究 材料生产高科技含量的机械零产部件……一个个新的科部研项研目将从他们的手中诞生。公司也计划在‚诞十二五‛内建成省十

级技术研究中心~争取到‚术十二五‛末申请国家级十研发中心~研借助企业技术中心平台~推行科技术创新~强化自主知识产创权权研究~做大做强以粉末冶金材料为主的企业末技术中心~提升技 集团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司 3 / 3

创新团队事迹 篇2

1 工程物流业务特点及技术人员队伍现状分析

1.1 工程物流业务特点

工程物流业务范围涵盖了核电、航空、精密仪器、海洋石油、石油化工、船舶制造、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综合物流服务, 业务类型由单一的物流运输转变为综合物流服务和项目的运营管理。其特点:一是业务类型复杂, 已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重大型行业;二是项目的大型化、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 重大件设备的记录被不断创造和刷新;三是操作环境复杂, “门到门”的工程物流服务包含了陆运、装卸、海运、码头、港口、货物加固捆扎等范围, 涉及了道路改造、排障、码头建设及改造、滚装/滚卸、海运线路设计等内容, 具有环境陌生、情况复杂等众多因素;四是专业化程度高, 大大提高了技术难度;五是国际化工程项目日益增多, 国际化交流频繁, 项目操作难度大;六是技术人员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综合性高, 涉及机械、汽车运用、公路桥梁、吊装、滚装/滚卸、港口、海洋运输、船舶制造、环境技术等众多专业领域。

1.2 技术人员队伍情况

在工程物流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 对技术人员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多, 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的要求。技术人员的情况:一是团队成员年轻, 除技术带头人拥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外, 团队60%的成员为近1~3年毕业的大学生, 实际工作经验非常匮乏。二是技术人员专业知识背景相对单一, 当前国内院校并未设置与工程物流技术相关的专业, 相关的毕业生的专业领域单一, 如道路运输专业的对港口码头技术不了解, 船舶制造专业的对汽车运用技术不熟悉等等。三是业务增长过快, 技术人员培养成长的周期较长, 在短时间内未能形成有效的技术人员梯队。四是营销及操作项目增长过快, 导致了项目多而技术人员少的现象, 技术人员身兼多个项目的现象多。

2 创新“导师带团队”学习方法的提出

为了解决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与技术专业人才成长的矛盾, 我们需要创新一种学习培养的模式, 使专业技术人员尽快拓宽专业领域, 形成持久的团队战斗力, 同时更快速地接受复杂工作环境的挑战, 承担更大的工作责任。

2.1“师傅带徒弟”模式

“师傅带徒弟”是现实中许多企业采取的模式, 是“传、帮、带”的一种传统方法, 主要通过有实践经验的师傅带徒弟, 通过“一对一”的方式, 师傅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专长传授给徒弟, 使其接受企业文化, 融入工作环境, 帮助徒弟成长。通过这种方式对新人的业务水平提高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作用。但这种方式在实践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 师傅带徒弟有可能带出好徒弟, 也有可能带出问题。主要是注重言传身教,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徒弟做人做事, 这种培训的方法严重依赖师傅的个人作用, 是高度个人化的。一是师傅的尽心尽责的程度和个人能力的不同;二是师傅的知识结构的全面性不够;三是师傅在企业发展及理解认识上有差别。凡此种种, 可能导致徒弟成长差别较大, 或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差别。

另一方面, 不同成长期的技术人员对知识面掌握的要求不同。师傅带徒弟的目的性强, 针对性强, 操作性强, 发展潜力不足, 缺乏持续性及长期性。同时, 培养的时间周期长。

2.2“导师带徒”模式

企业在富有经验、具有良好的管理和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或具有一技之长甚至身怀绝技的技能人才 (统称为导师) , 与被指导者明确指导关系与指导目标, 通过导师对被指导者进行传授和指导, 能使被指导者获得某种专业或技能领域的内隐知识, 更快地提高业务能力或技能水平, 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导师带徒”的模式在“师傅带徒”的模式上前进了一步, 使指导者的潜力得到开发, 但整体性、持续性、长期性有许多的不足。

以上两种培训制度, 都是采取“一对一”的培养方式。在传统的企业中, 由于发展时间长, 沉淀或储备了较多的师傅或导师, 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也就是“传、帮、带”传统培养方式得以有效执行的根本原因。但无论是“师傅”或是“导师”由于受到专业结构的限制, 其传授的专业知识较为单一而且有限, “徒弟”的知识或专业不能得到全面的拓展, 难以适应新兴行业对综合技术的需求, 或人员规模发展的需求。为此, 我们提出构建一种“导师带团队”的模式, 即在企业中层 (或主管) 管理者中选择专业技术全面的导师, 采取“一对多”的学习培养方式, 行之有效地将自己的综合技术、经验及企业的理念传授给团队, 让成员在团队行动中得到快速的、持续的、全面的成长。

2.3“导师带团队”模式

企业在富有经验、具有良好的管理和综合专业能力的中层 (或主管) 中选择合格导师, 与其主管或相关的团队明确指导关系与指导目标, 通过导师对团队进行传授和指导, 营造好学上进、钻研进取的成长氛围, 能使团队获得综合专业或技能领域的内隐知识, 快速持续地提高团队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 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 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导师带团队”的模式由于选择的导师具有管理的职能, 相对于“师傅带徒弟”或“导师带徒”的导师来说, 具有的责任更大, 职责更明确, 对企业了解更深, 宏观性更强, 包含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安全素质及生活情感, 激发活动、提升智慧、共同分享、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有效性、持续性和长期性。

3 从“导师带团队”到“团队成长”

3.1 导师的确立

导师的要求是同专业方向中富有经验、具有良好的管理和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 又是这个团队的管理者, 综合素质良好、对企业忠诚度高、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热心并有很强的沟通能力。

3.2 目标导向

通过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培训体系, 确定“一专多能, 综合提高”的目标, 通过“导师带团队”的方式, 全面、整体、有效、持续、长期地不断完善技术人员的知识体系及综合能力。

3.3 导师带团队模式的建立

温格在《实践共同体:学习、意义和身份》 (E.Wenger, 1998) 中对“学习共同体”所依据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框架“实践共同体” (Communication of Practice)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实践共同体, 指的是群体所有的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 共同致力于该领域, 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专长。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方式和学习组织形式的概念工具, 具有新颖而独特的价值。

基于实践共同体的理论, 建立“导师带团队”的模式, 构建一致的价值观, 采取有效的相关做法。

3.4“导师带团队”的主要做法

“导师带团队”的宗旨是让成员在团队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关键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 作为综合素质要求高的特殊群体, 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互相配合, 成员通过团队学习, 学习和掌握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 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团队中学习, 有利于技术人员形成良好沟通、密切配合、互助协作的工作习惯, 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

(1) 培养团队荣誉感。团队的荣誉感的创造关键是导师, 他应该具备优秀的品格, 与团队具有诚恳真挚的感情, 一视同仁, 同吃苦, 共患难, 同忧愁, 共欢乐。成员在团队中有归属感, 为在这个团队而自豪。

(2) 创新学习方式。建立“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法、目标导向任务式学习法、总结提高式学习法和突破式学习法”的学习方式,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及实践工作总结, 有效提高了成员的综合能力。

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方法, 是指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 使成员熟悉了解工程物流技术的相关知识, 了解操作的关键要素和要点。而实践是检验成员是否掌握上述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让成员亲自动手, 可以使其对核心内容和要素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目标导向任务式学习法是通过给成员在项目实际操作之前设定学习目标, 在实际工作时通过观察、动手、提问等方法, 了解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从而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目标学习任务。

总结提高式学习法是指每次实践学习活动后, 及时组织成员总结会议, 让所有参与人员通过PPT的形式介绍个人的实践活动、收获、思考及总结, 通过导师的点评和指导, 使成员对于实际操作、技术应用等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提高。

突破式学习法是指成员在某一阶段需要学习掌握其它某一专业的学习方式, 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掌握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 相关专业各个击破, 最后掌握工程物流综合技术, 成长为工程物流领域的专家里手。

3.5 团队在行动中成长

建立“导师带团队”模式以来, 技术团队的培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实践的行动中得到了健康、快速的成长, 主要表现如下:

(1) 团队成员中3人在重大型工程物流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4人担任技术经理等要职, 在工程物流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团队成员已经具备了独立研究的能力, 相继完成了一些跨专业的论文, 如《索埃勒平板车储能器的类型及应用》、《重大件货物滚装滚卸的现状与发展》、《台山核电自备码头大件货物吊装卸船时机的选择》和《沙质项目工地重大件运输道路的修建技术及应用》、《试谈工程物流项目技术方案的执行》等;

(3) 团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有力的提升, 在众多的工程物流项目中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 并创造及刷新了多项记录。如2009年创新了重大件货物横向滚装装船的技术方式, 创造了重大件货物车辆横向滚装装船的全国记录, 2012年成功横向滚装了重量达1378吨的大型船舶模块, 第三次刷新该技术领域的全国纪录并保持至今。《重大件货物横向滚装装船创新技术》荣获“第四届中远集团青年创新创效竞赛”项目一等奖, 在中远集团表彰会上作为优秀项目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中远集团海运技术专家在表彰会现场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点评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4) 团队成员已具国际化交流沟通能力。团队成员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的国家级英语水平考试即“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英语考试” (Business Foreign-language Training/Test:English, 简称BFT:English) 的系列考试, 其中三人通过了高级英语考试, 进入了“全国出国人员人才库”, 两人通过了中级英语考试, 具备了中级技术职称的资格及能力。通过综合的培养和发展, 技术团队已经初具国际化雏形, 为工程物流的国际化的进程及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团队在成长的同时,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可。技术中心被共青团广东省直属机关命名为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青年文明号”、被广州中远物流有限公司授予2011年度“文明示范窗口”, 技术中心成员两人被广州中远物流有限公司评为“优秀员工”, 两人被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评为“四优共产党员”, 一人被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评为“文明创建先进个人”。

4 结束语

“导师带团队”的创新学习实践, 采用“一对多”的培养教育方式, 能够帮助、支持团队成员快速成长, 持续增长技能、持续拓展专业知识, 不断适应及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需要。“导师带团队”造就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成员在团队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形成了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 具备创新思维及能力, 扩大了团队的力量及影响力。“导师带团队”的关键是以导师为核心, 建造稳定的、持续的、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通过理论知识的扩展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使团队成员拥有扎实的、广泛的专业理论知识, 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工作方法, 形成专业的工作态度、工作标准, 促进团队成员快速、持续、健康地成长。

摘要:文中对广州中远物流有限公司工程物流业务及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分析, 创新了“导师带团队”的学习实践, 通过导师“一对多”的培养方式, 建立全面的、持续的培训教育体系, 有效地提高了团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战能力, 形成了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导师带团队,创新,实践,团队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键.从学习创新到教学组织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7-8.

创新团队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篇3

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在公司化纤设备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吴继发的带领下,大力推动技术创新,解决现有设备的技术难题,攻克国内化纤行业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其中“大容量高强高模PVA成套设备的研制”项目、“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成套设备的研制”项目、“大容量涤纶短纤纺丝成套设备”项目先后获得国家、集团、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多项科技奖。

吴继发从事化纤机械设计27年,是公司科技人员的杰出代表。他由一名普通设计员,成长为企业产品研发带头人,不但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做出了较大成绩,而且还带出了一批产品研发骨干和设计人员。由他负责设计的丙纶纺粘无纺布设备具有产品均匀度好、纤度小、纵横向强力比较好的优点,生产线整体性能达到国外同类先进技术水平,而售价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使公司无纺布设备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该产品现已出口印度、印尼、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泰国、阿根廷等国家,并形成了一定的出口规模。由他负责设计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纺丝、牵伸成套设备,突破了国际上被美国和荷兰长期垄断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高强聚乙烯纤维设备生产技术空白,在技术性能上,均达到了当今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高科技纤维的技术进步。

高科技新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支撑,没有新产品就没有了企业的生存。而新产品开发又是一项系统工程, 吴继发带领研发团队,从项目策划、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产品选型,到确定开发方向以及研制各个阶段的实施,都进行了详细、周密、科学、的计划。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外的技术封锁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都为高科技新产品的开发增加了难度。对此,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激励着吴继发对困难挑战和拼搏的勇气,即使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是积极面对。

企业的技术进步要依靠设计创新,吴继发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思想。通过对单衣架模头流道的精确计算,解决了模头挂膜不均的问题;采用多级阻尼技术,解决了侧吹风风速不稳的难题;采用整体式大平板气流牵伸技术,解决了产品克重均匀度差异大的缺点。这些都是他的创新点,目前,他已申请了13项技术专利,其中12项获批准。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无法赶超国际先进技术和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的,更谈不上设计出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而专业技术知识的积累,来自于平时的刻苦钻研,以及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经历。吴继发热爱自己的专业,工作之余都是用来学习专业知识,不仅学习机械设计方面的新技术,而且还学习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如高分子材料学、纺丝工艺学,以及新的纤维纺丝技术等等。他有一个习惯,每完成一个设计项目,都要进行认真总结写成笔记。二十几年下来,他的笔记有厚厚的三十几本。

吴继发正是凭借着自己娴熟的专业技术和应用能力,避免了新产品开发中走弯路,即使遇到了新问题,也能够尽快地拿出解决的方案。较高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赢得市场,无疑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纺丝设备具有很强的工艺性,因此,吴继发十分注重设备与工艺的结合。他利用相当一部分时间来学习纺丝工艺,与纺丝工艺人员保持的经常交流,探讨新的纺丝工艺。每当与用户进行技术交流时,他总是能够从设备和工艺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许多用户的工艺人员听过他的产品介绍后,似乎感觉到上了一堂技术讲座课。

吴继发担任技术管理工作,但从来没有放弃过设计工作,尤其是新产品研发,大到总图、部件,小到主要关键的零件和结合件,都要亲自制定方案,绘制设计图纸。人们称他为不脱离设计岗位的技术型管理者。就技术管理而言,产品设计一开始,他就考虑到系列化和通用化,为产品制造过程的管理、不同用户的需要、缩短设计制造周期,制定了全面系统的方案。在产品开发中,产品技术水平的定位是很重要的,既要能够反映出产品技术性能的先进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不能过剩,增加制造成本。为此,他在指导产品开发过程中,对选材、结构都要进行详细认真研究,不断优化设计和工艺,设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他对产品的设计质量要求非常高,在公司是出了名的,技术方面的事从来不含糊,不仅自己工作严谨、精益求精,而且对周围设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也很严格,大到结构设计,小到视图的表达方式,都要求做到认真、一丝不苟。他十分注意年轻设计人员的能力的培养,平时言传身教,遇到问题不是急于说出答案,而是传授方法,帮助分析。经他带出来的设计人员,都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因工作能力出色,已被提拔到技术管理岗位上。

产品设计与市场是紧密相连的,新产品进入市场后,用户总有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要想缩短这个过程的时间,必须通过售前技术服务来实现。对每一个新开发出来设备进入市场之前,包括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前,吴继发总是要与用户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在要向用户详细介绍设备性能的同时,还要向用户了解对设备的要求。对于设备采用的一些新技术,他主动引导用户去理解和掌握。也许是他本人能够将设备与工艺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许多用户经过交流后,改变了当初购买进口设备的打算。他的承诺是:购买了邵阳纺机公司的设备不会感到后悔,当然这是建立在他本人的诚信和负责任的基础之上的。

多年来,不少企业的老板,这其中包括设备制造和设备使用厂家的老板,出高薪和各种优厚待遇聘请他加盟。企业老板不仅看中他的技术和能力,而且更看中他的诚信和严谨,但他始终不为所动。因为他明白,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能力的提升,与邵阳纺机公司多年的培养以及所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是分不开的。他看重的不是个人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是国家民族工业的技术进步,他愿意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奉献给国家技术装备的振兴。

正因为有一批以吴继发为代表的科技人员的努力和付出,使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开展得更具有科技创新内涵和技术特色,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和市场的认可,公司被评为2013—2014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团队。

责编/齐尚

创新团队事迹 篇4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1

在全自动化码头立项之初,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连钢创新团队”先后奔赴荷兰、德国等国外自动化码头考察。但国外同行并不展示核心技术和关键数据,团队成员只能走马观花地远望。

当时,国外企业也曾提出规划设计方案,但却开出了天价,并且附带有系统不开放等条款,拒绝提供核心技术,一旦接受,就会陷入国外企业的掣肘。

“真经”难求,核心技术买不来,成功只能依靠自己!“连钢创新团队”决定,自主设计建设全自动码头,给中国港口人争口气。

怀揣着为国争光的情怀,团队成员千方百计搜集信息,如饥似渴“恶补”相关专业知识,夜以继日地苦干,不到两年累计召开了3000多个专题分析论证会,每个专业都形成了上万字的论证报告。

他们仅用了3年半时间,完成了国外码头近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还先后攻克了10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为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如果没有“连钢创新团队”咬紧牙关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封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不会有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走向全球领先。

我国一些关键产业近年遇到的瓶颈已充分说明,自力更生才不受制于人,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各行业“卡脖子”技术的突破,需要各行各业不懈奋斗、勇攀高峰。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2

2017年5月11日,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青岛港诞生,开港作业便达到单机效率26.1自然箱/小时,之后这个世界纪录被6次刷新。2020年年底,单机效率已增至47.6自然箱/小时。

2019年11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二期“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开港运营,再次以“中国速度”震惊世界航运界。

“我们从零起步,靠的是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和群策群力的团队协作,每一次突破都值得铭记。”张连钢说:“世界纪录不是任何人施舍给我们的,是全体队员不断超越自我、拼命干出来的!”

“仅流程测试案例就编写了5000多个,反复测试十几万次。”“连钢创新团队”项目经理窦亮说。在一次测试中,他们发现某处系统功能出现异常,但疑点有数百个,大家按流程一点点回溯,连续一周每天干到凌晨,最终找到了问题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段时间,AGV(自动导引车)“死锁”情况频繁出现,李永翠和同事们用了几个月,分析了上万条工作日志,从中归纳了十几种“死锁”类型,最终成功“解锁”;负责操作的朱文峰、王吉升、隋晓等对100多个流程反复修改十几稿;负责作业的李波、管廷敬、耿卫宁等做了40多个闸口方案……

开港至今,“连钢创新团队”推出了一连串耀眼的“全球首创”: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全球首次研制成功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全球首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全球首个氢+5G智慧码头……而且,经过173次的动态优化,自动化码头管控系统已经越来越“聪明”。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业组负责人李波清楚地记得,自动化码头运行后不久,鹿特丹世界门户码头的考察团来到青岛港,提出要到自动化码头作业现场看看,并且要求拍照、录像,很明显就是想检验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成色”。

“给他们拍,让他们看!我们的技术,仅凭拍照和计算是学不走的。”李波向张连钢汇报后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自动化码头行云流水般的作业征服了曾经世界第一大港的同行。

截至目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已受理和授权专利12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论文70余篇,核心技术掌握在团队自己手中,这就是张连钢自信从容地让国外同行随意拍照的底气所在。

2018年,从不邀请亚洲港口参加的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主动邀请“连钢创新团队”分享建设经验,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同时获评“全球自动化码头最佳效率奖”。自码头运营以来,已接待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人次,成为展现中国智慧的亮丽名片。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3

时间回溯到2013年7月,山东港口青岛港提出了自己的时代之问:能否打破国外几十年的垄断,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是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被誉为“大国重器”,也被称为“贵族码头”。2013年10月,青岛港经过反复遴选,任命了既有专业技术功底,又有一线实践经验的张连钢,担当“自动化码头筹建小组”组长。

“我23岁大学毕业就进入青岛港,37年来一直在码头上摸爬滚打。建设全自动化码头是我多年的梦想,而这一天终于来了!”接到任命时,因肺癌手术尚在家休养的张连钢兴奋得像个孩子。

2013年10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项目组吹响了“集结号”。李永翠、李波、张卫、吕向东、周兆君、潘海清、修方强、王延春等8个核心成员加上其他骨干共25人,其中党员21人,成立了攻关团队,在张连钢的带领下,开始了冲击世界港口科技制高点的艰难跋涉……

立项之初,项目组成员连自动化码头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张连钢带领大家先后奔赴荷兰、英国、德国等国外自动化码头考察“取经”,但国外同行“连捂带盖”,技术壁垒让项目组备受煎熬:不准下车,不准拍照,不提供任何数据。

“他们说凭咱们现在的技术,做出这个码头至少10年,建议我们直接购买他们的成熟技术!”随行翻译板着脸低声对张连钢说。

“仅仅一个口岸业务的小小模块,外国供应商就报了5000工时,折合人民币780万元,如果全部用国外方案总花费更是不可想象。”团队信息技术组负责人徐永宁回忆。跑了一圈,没求到“真经”,却让项目组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还得靠自己。

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是ECS系统,当时全球自动化码头设备控制系统的唯一供货商是荷兰TBA,不仅技术不开放,还有捆绑销售等问题。掏钱买人家的东西,只能用不能动,“生病”了都不知道咋治,张连钢决定:摆脱垄断掣肘自己干,与上海振华联合开发ECS系统。

“最艰难的时候,是我们对ECS研发进行阶段评估后,发现功能根本达不到需求,几十亿元的投资可能转不起来了,开工时间也得拖后好几年。”团队IT组负责人李永翠告诉记者,那天的会议室一片死寂,最后,张连钢打破沉默:“做不好,我们就排队跳海。我第一个跳!”

从那天起,项目组办公室的灯就没在晚上10点前熄灭过。10个月后,当GE资深专家Simon看到项目组整体方案时大为震惊:“不可思议!我必须说,你们的模式才是最符合自动化码头建设方向的模式!”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4

“我想先跟大家说一个数字,‘3000’。大家知道3000代表了什么吗?”李永翠说,“这是在自动化码头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开过的技术研讨会的数量,而每一个研讨会的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我们的开局——很难。”

截至2013年,全球已经建成了三十多个自动化码头,但我国,乃至亚洲,却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码头。

2013年10月23日,青岛港成立了以张连钢为组长的自动化码头项目组,正式开启了自动化码头建设的征程。

当时,整个项目组陷入特别焦虑、特别迷茫的状态。最后还是“连钢创新团队”的主心骨——连钢组长拍了板儿:我们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自动化码头!而且,一定要建成世界上最好的自动化码头!

“开局决策难,决策之后开始的码头设计——更难。”

设计之初,团队面对的是只有一条海岸线和一片待平整的土地,成员几乎天天熬夜,白天讨论、晚上“恶补”相关领域的知识,每个专业都形成了上万字的分析报告。

随着信息的汇总和无数次碰撞、讨论,经过反复不断地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码头轮廓一点一点成型。

“仅仅是出入集装箱卡车的闸口布局,我们前后总共设计了40多稿方案,”李永翠说,为了确保生产流程能够顺畅运转,仅流程测试案例就编写了7000多个,反复测试达十万多次。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通宵达旦,是一次次挑战极限。就这样,“连钢创新团队”仅仅用了15个月就完成了码头的方案设计,要知道,在国外,这项工作至少需要三年。

“设计完成了,码头开始建设,又是——难上加难!”

15个月历经千辛万苦孕育出完整方案。2017年5月11日,团队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开业!不同于欧美,“连钢创新团队”的自动化码头,不仅创出了开港效率全球最高纪录,而且让高高在上的“贵族码头”第一次走下云端,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方案”。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5

“中国有句老话,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连钢创新团队”成员李波说:“效率,一直被看作是港口的生命线。在传统的人工码头上,青岛港的‘振超团队’创造了闻名世界的‘振超效率’;在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时,我们同样满怀信心,要创造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

“在自动化码头创造世界纪录的路上,我们经历了三次亮剑。”李波表示。

第一次亮剑:

开港时桥吊单机效率突破每小时25自然箱

自动化码头从1993年在荷兰起源,到“连钢创新团队”项目组成立时的2013年,已发展了20年。但开港的桥吊单机效率始终没有突破每小时20自然箱。

“那个时候,我在项目组负责业务流程设计和集成测试工作,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始由于没有经验,第一个堆场的集成测试用了整整15天,”李波说,“当时整个人都傻掉了。”

为了赶进度,整个“连钢创新团队”都拼了,连续十几天吃住在单位,白天在现场测试、记录问题。晚上就聚在一起查看系统代码,逐项讨论测试案例和测试方法,全速推进测试工作。第二个堆场53个流程、1200个测试案例他们只用了7天,第三个堆场仅仅用了3天。接下来,就开始多线作战,多个堆场同时开展迭代测试。

2017年5月11日,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运营,在船长366米、载箱量13000箱的“中远法国轮”作业中,所有操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桥吊单机效率达到了每小时26.1自然箱,一举打破了自动化码头开港作业效率不过20的魔咒。

第二次亮剑:

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勇创世界纪录

“自动化码头开港后,我们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不断优化作业流程,让这个码头更加聪明和健壮。”李波介绍,比如,为了压缩桥吊作业循环时间,将最普通的抓箱、放箱两个操作,又细分出十几个环节,然后来到现场,拿着秒表,站在50多米的高空,在海边零下10几度的环境中,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测算,一秒钟一秒钟地细抠,一点一点地优化,不断提升作业效率。

2017年12月3日,在“以星芝加哥”轮作业中,“连钢创新团队”一举创出单机平均效率每小时39.6自然箱的新纪录。

第三次亮剑:

将“中国速度”提升到全新高度

一次次的加速,一次次的超越,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已成为世界单机作业效率纪录的“粉碎机”。

创新团队事迹 篇5

面对核心技术的封锁,“连钢创新团队” 表现出了精益求精的志气和改为天下先的勇气,硬是凭着一股拼劲和钻劲,翻烂了一本本行业书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打响了一场自主创新建设全自动化码头的攻坚战役,他们锐意推行流程再造,对项目组织设计大胆实行“并行协同”,实行规划设计、建设集成和商业运营“三位一体”,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把国外常规设计工时压缩了三分之二,进一步推动了自动化码头系统集成创新,彻底_了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也因为掌握核心技术,开港作业至今,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根据生产实际几个主要系统累计升级173次,优化功能多项,已经成为一个有灵魂、会思考,可智能决策、系统管理的“最强港口大脑”。

与此同时,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还首创了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世界最轻、自动充电、续航时间无限制的自动导引车,轨道吊“一键锚定”系统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最新技术,攻坚了一批世界级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如,ECS设备控制系统是码头的“小脑”核心,为了彻底摆脱国外技术垄断掣肘,“连钢创新团队”毅然放弃与国外唯一供货商的合作,自主研发,历经数月封闭攻关、艰难探索,最终成功上线运行,被业内称为“彻底改变了全球自动化码头的行业格局”;在全球率先创出AGV自动导引车充电新模式,打破了之前全球通用的铅酸电池方案技术垄断,被业内誉为“自动导引车充电模式重大革命”等等,实现了从“掌握核心技术”到“创造核心科技”。

创新团队事迹 篇6

决定指出,动员全市上下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立足岗位,全面、系统、多元、深入地开展创意创新创造,充分激发各行各业各类群体的激情活力,凝聚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职工等干事创业力量,是实现为青岛擘画的宏伟蓝图,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青岛这座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育先机、开新局,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决定提出,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发扬他们“激荡思维、敢想善谋”的创意精神,放眼全球看青岛,站在未来看今天,点燃全体市民的创意激情,释放从点到线到面的创意“金点子”,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让整个城市创意热潮涌动,形成鼓励思想碰撞、崇尚创意时尚的浓厚氛围,汇聚“爱青岛,让青岛更美好”的强大创意力量。

决定提出,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发扬他们“突破自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牢牢抓住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决摒弃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思维,坚决向各类不科学、不高效、不合理的制度流程机制开刀,以改革的视角精简层级、打破壁垒、拔掉藩篱,特别是在打好15个攻势、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等重点领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用新的理念、新的逻辑、新的打法、新的技术创新性开展工作,强力推动青岛在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决定提出,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发扬他们“紧抓快干、奋勇争先”的创造精神,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任务、重要工作、重大活动,以改革的“冲击钻”击碎前进道路上的难点痛点堵点,运用市场的逻辑、调动资本的力量,在平台搭建、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使青岛成为成全四海企业家和创业者创意创新创造的“热带雨林”。

团队创新气氛研究述评 篇7

一、团队创新气氛的内涵

“团队创新气氛”的概念最初是在“气氛”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 学者们对气氛的定义日渐细化, 专指气氛的概念由此被提出。如, 创新气氛与组织创新相联系, 安全性气氛与低事故率相联系等[1]。至此, 创新气氛作为氛围的延伸分支之一, 成为了中外学者研究团队或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重要课题。相较于“创新气氛”或者“组织创新气氛”而言, 目前对“团队创新气氛”的研究较少。West (1989) 认为, 团队创新气氛是团队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的共享认知。1992年, West又将团队创新气氛定义为工作团队内的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所共享的主观知觉。我国学者肖洪钧与苗晓燕 (2009) 将团队创新气氛定义为“团队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的认知”[2]。不难看出, 三个定义都强调团队中的成员对团队中是否存在创新环境的主观感受。当成员处于一个团队中时, 他的这种感受将促会进自身态度、价值观以及自我信念的形成, 进而影响团队成员的创新行为, 最终将影响团队创新的绩效。这一解释也间接说明了团队创新气氛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二、团队创新气氛的测量

通过阅读中外大量文献, 我们发现在测量团队创新气氛的量表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由West主持开发的TCI (team climate inventory) 量表。

1. TCI量表的发展。

West于1990年提出了关于测量团队创新气氛的四维度结构模型, 包括愿景, 参与的安全感, 任务导向和创新支持;1992年完成了TCI初始量表的编制, 共计61个条目;1994年West与Anderson一起, 制订出包含了38个条目的TCI正式量表。目前所使用的是1996年调整后的版本, West把互动频率从参与安全中独立分解开来, 形成了新的TCI模型[3]。TCI量表就此由四因素模型发展为五因素, 五因素结构模型具体包括:远景目标、参与安全、任务导向、创新支持以及互动频率。这些纬度对团队创新气氛的影响因素做了高度精确的概括, 随后被多个国家修订和验证, 并被证明测量西方国家团队创新气氛结构方面具有良好的效力[4]。

2. TCT量表在我国的验证。

TCI量表的信效度的可靠性不仅在国外得到了证实, 在国内也得到了多个学者的验证和修订。我国学者王慧 (2005) 通过研究和分析, 证实了TCI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1];高鹏等 (2009) 采用来自31个研发团队的208个团体样本对TCI在国内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团队成员间的内部一致性较高, TCI在我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5];耿昕等 (2011) 通过对TCI量表相关研究的回顾, 发现绝大多数的国外研究支持TCI的四因子与五因子模型, 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TCI量表做了修订, 说明了该量表具备跨文化的适用性[6]。此类文献我们可以看出, TCI在我国关于团队创新氛围研究方面的市场很广。目前, 国内学者关于对团队创新气氛的测量大多以West开发的TCI量表为基础, 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改编或修订, 但国内学者自主研发的相关量表则极少。

三、团队创新气氛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团队创新绩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团队成员、团队领导、团队的特征以及团队创新气氛等都会对团队创新产生推动或抑制作用。国外就团队创新气氛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做了充分的研究。Guzzo和Dickson等 (1996) 认为成员创新行为对团队创新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互动或创新气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7];Isaksen (2007) 指出创新气氛是通过个体心理过程施加影响, 进而作用于创新绩效[8]。在国外研究中, 团队创新气氛通过调节或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容易看到, 相关的研究较国内而言也更为成熟。回顾国内相关研究领域, 直接研究团队创新氛围与团队创新绩效的文献并不多见, 大部分研究致力于探讨团队的创新气氛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例如, 王慧 (2005) 在修订了创新气氛调查问卷的基础上, 通过对22个团队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 团队创新气氛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预测工作的投入, 并且这两个变量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1]。刘惠琴、张德 (2006) 在个人深度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 构建并验证了团队创新绩效决定因素模型, 并通过对中国高校86个学科团队的660名教师问卷调查后得出, 领导能力和成员创新行为对团队创新气氛影响较高, 成员创新能力、成员创新行为和团队创新气氛对团队创新绩效整体效果较高, 并就此总结了要想提高团队创新绩效, 需要从提高领导和成员能力、改善成员行为以及营造团队气氛入手[9];张文勤等 (2010) 通过对70个团队样本调查发现, 创新气氛高的团队里的成员其创新行为要显著高于创新气氛低的团队成员, 说明团队创新气氛对成员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10];王欢、尤中山 (2011)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 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集体效能感在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11]。创新氛围反映的是团队的员工所感知到的团队对创新的支持程度, 程度的大或小将进一步对员工在团队中迸发创新思维、提出创新想法、进行创新行为等产生作用, 进而影响了整个团队创新的绩效。

四、反思与展望

加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篇8

[关键词]广西 创新团队 创新模式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23-05

创新团队是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团队成员协作为基础,有明确目标任务,依托一定平台和项目,进行持续创新创造,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才群体。随着科学技术在各领域不断融合、交叉、渗透,创新活动社会化、集成化程度不断加深,以高层次领军人物为核心,由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成的创新团队,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是聚集和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为优秀杰出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创新平台,具有攻克创新前沿阵地的综合能力,成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研究转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广西应当加强加快创新团队建设,把培养、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团队作为当前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以解决目前存在科技基础薄弱,科技投入远不能满足创新需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高层次创新平台较少,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

一、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刚刚起步,已取得初步成效

从2005年开始,广西教育厅在全区高校启动了“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于2011年底,已经分四批批准建立了57个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前三批创新团队人才总量增长了1.7倍,团队当中博士数量增长了2.8倍,正高职称人员数量增长了81%。首批9个创新团队在3年建设期内承担34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项目85项,发表论文1500篇。[1]2011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立项建设1项。2009年,广西科技厅发布的《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桂科计字〔2009〕224号)中新增了“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并从2010年首次开启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的申报,已经分两批批准建立了9个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0年,自治区农业厅和财政厅联合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到2011年底广西共启动了9个产业的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年投入1540万元。团队一级成员达73人,其中首席专家9人,功能岗位专家21人,综合试验站长43人,分布在区、市县一级农类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专业指导站。

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初见成效。全年获得国家各类科技项目518项,获得支持经费将近3亿元,比上年增长76.5%,创历史新高。这极大地促进了广西重点学科发展和优秀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培养,有效地提升了广西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能力。

(二)存在问题

由于广西创新团队建设起点较低,发展较晚,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创新团队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1.重点在高层次人才个体的培养和引进,对创新团队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广西着力人才个体的培养和引进,对创新团队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从广西出台的“十二五”和“中长期”人才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来看,大多是以培养和引进“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等个体高层次人才为主,只是试图通过“八桂学者”带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2.创新团队数量太少,层次较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到目前为止,广西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57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9个,层次较低,数量太少,吸收和培养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到2009年底,广西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约6万人,“两院”院士仅1名,长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04人,仅占全国的0.89%;“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7名,仅占全国的0.5%,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开发人才短缺。集聚高层次的研发人才存在明显障碍,阻碍了创新团队层次的进一步提升。

3.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没有提出团队建设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

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聚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高层次人才建设形成一批处于国内外前沿水平学术技术精英的创新团队。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是通过项目建设,形成以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团队,围绕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研究团队。这两项团队建议的目标只注重学术水平,没有提出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目标。

4.资助创新团队建设经费明显不足,科研基础薄弱

创新团队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数额太少。广西绝大多数的创新团队的创新研发经费主要依靠单位自筹和政府拨款,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数额太少,造成研发经费不足,创新积极性下降。如,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每个项目资助经费200万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每个团队平均获得资助经费170万元,这些经费是不足以支撑创新团队的持续创新活动的,相比广东、江苏省的经费投入,是少之又少。科研基础薄弱,到2010年末,广西建成1个国家级、12个省部与自治区共建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13家广东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相比,广西科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

5.没有制定创新团队引进和培养人才政策制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力度不大

除了广西教育厅制定出台《“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广西科技厅出台《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中的创新研究团队项目,以及广西农业厅和财政厅制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以外,没有相关的创新团队引进和培养人才政策和制度,这些政策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人才没有多大吸引力,创新的动力不足。

6.创新团队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创新团队多以“拉郎配”方式建立,价值取向融合度不够,缺乏信任合作精神,稳定性差,短期行为多,很难取得良好创新成果。在团队人才的组成和培养上,重科研、轻开发,特别缺少既懂科研,又善于管理和成果转化的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重要意义

(一)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广西人才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定:要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定:广西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到2015年,培养造就高水平的100名科技领军人才、50个科技创新团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求重点引进和培养掌握我区重点产业的相关核心技术,能够解决产业发展重大技术和工艺性难题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定:在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建成一批人才基地,形成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团队,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由此看来,广西已经把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作为今后的重点建设任务。

(二)创新团队建设是加快广西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创新模式

当前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复杂性大幅加强,学科间不断交叉和相互融合,基于团队协作的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重大科技研究的主流形式,适应了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在2000-2006年的7年间,国家三大科技奖励为1502项,其中团队或群体获得数量达1474项,占总量的98.14%,这一比例每年均在95%以上。[4]广东和江苏省从2010年开始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已经初显驱动效应。仅仅一年时间,广东省首批12个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引进时核心成员仅93人,现已超过当初的3倍,还培养了科研骨干200多人;江苏省首批8个科技创新团队共引进49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增量达38%,有3个团队挖掘国际人才为我所用,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拥有外籍高端研发人员54人,增量达100%。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首批15个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大力培养技术骨干,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3年来,共引进博士50人、硕士40人,柔性引进区内外高级专家22人,培养博士36人、硕士166人。以上数据显示,引进和培养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建设计划对高层次人才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高层次人才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尤为突出,形成了“以才引才、以才育才”的机制。这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调研创新团队时说,“创新科研团队是我省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活广告”。创新团队引进和建设成为各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大举措。

目前,广西实施的“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建设计划的资助资金主要是对个人的资助,一些顶尖人才和团队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其个人进行资助,而是希望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集成支持。从2004年开始至今,广西开展了人才小高地建设,引进了2000多名高层次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部分人才小高地载体建设单位对小高地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内部管理缺位,出现重评审、轻管理,重资金、轻投入,重引进、轻使用,重形式、轻内容等现象,部分小高地载体单位存在依赖心理,等政策、等资金、等项目等问题。[3]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根源于人才小高地只是给人才搭建一个平台,为人才提供唱戏的平台,但无法保证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能否让人才上台唱戏,唱戏是否精彩,还不能起到充分发挥人才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进一步完善人才小高地相关政策和管理外,应当从关注个体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发展到注重人才团队的建设。可在人才小高地载体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设立建设目标,从注重个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到注重创新团队转变,不断提升引才层次和效果。

(三)加快开展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广西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创新团队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研究组织模式,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能够全面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二战以来,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背后,都离不开一支世界顶尖科研团队的强力支撑。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依靠创新团队集体攻关来实现。2010年,广东和江苏省分别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初显驱动效应。仅仅一年时间,广东省首批12个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相继建立实验室、研发中心及工程中心43家,承担国家、省部、地市科研项目200多项。已在《科学》、《自然》、《细胞》等世界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申请发明专利269项,参与制订了1项国际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已经开发28个新产品,一些项目有望在3年内实现产业化,预计可产生数千亿元产值。[4]江苏省首批8个科技创新团队已申请专利52件,增幅达14%,其中发明专利33件;获得专利授权15件,其中国防发明专利2项,这批科技创新团队中,部分项目产业化发展迅速,去年实现销售总收入近12亿元,取得明显经济效益。[5]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3年来,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118项、省部级项目233项,争取经费总额达4.26亿元;共研制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497件;共申请发明专利90项、获得授权40项,制定国家标准24项、行业标准11项、地方标准97项;共出版专著27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49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69篇,10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有4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首批科技创新团队研发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累计超过47亿元。[6]由此来看,创新团队引进和建设是集成科技资源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速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构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模式

构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分为四个层次,三种类型。

(一)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层次

1.国家级创新团队。由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务院组成的相关管理部门出资建设的创新团队。

2.自治区级重点创新团队。以自治区政府的名义评选出资建设的创新团队。

3.地厅级创新团队。由教育厅、科技厅、农业厅、商务厅、宣传部等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或14个地级市政府出资扶持建设的创新团队。

4.基层单位创新团队。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组建的以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为团队的领导者或组织者,把优秀科研或技术人才凝聚起来的,为完成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或创新技术的创新团队。

(二)种类

1.科技创新团队

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主要围绕同一技术领域和研发方向进行持续创新创造所形成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人才群体。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文化创新团队

以区内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文化类企事业单位为依托,从事文化领域的研发、创作和推广工作,具有明确创新目标,取得和有可能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文化创新人才群体。可分为社科研究、新闻传播、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四小类。

3.产业创新团队

以企业为主体,与区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合作,重点围绕广西“十二五”发展规划重要项目、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各类企事业单位,集中开展新兴产业领域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创新人才群体。可分为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

四、加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制订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和相关政策

目标:为进一步加快培养和集聚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切实提高广西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西,为实施“富民强桂”总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建设形成一批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机制灵活、持续创新能力强、创新绩效明显,具有国外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

制订《关于加快推进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广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广西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广西文化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广西创新团队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西创新团队评选和考核办法》、《广西优秀创新团队评选表彰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从政策上加强对创新团队建设的引导,要求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创新方向,要与广西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团队的组建条件、组建模式、可行性和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的明确规定,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规划,对预期成果特别是重大标志性成果的数量、形式、水平、效益以及时间表作出明确规定,充分体现人才培育的要求。

(二)严格选拔和引进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成员,大力引进稳定的创新团队

面向国内外严格选聘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成员。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是创新团队的组织领导者、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应当具有战略眼光,关注长远利益、聚焦团队核心能力,具有主导关键攻关,提供专业性指导的科研能力和权威影响力。团队核心成员是组成这支队伍的基础,要按科研目标完成分配的项目,他们的团结协作关系是团队实现目标的质量、效率的关键,团队核心成员在团队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选拔和引进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成员时,要制订创新科研团队的评审标准,建设和引进目录;进行严格谨慎筛选,通过初审—匿名函审—现场评审三个环节,采用同行评选,从国家级专家库聘请与申报者研究方向和所属领域的优秀专家参加评选。

创新团队需要的是由不同学科人才自主结合形成的相对稳定团队。团队建设单位引进了领军人才,将一些没有长期合作经历的研究人员强拉在一起,为其组建创新团队,但其具有协调性差,稳定性不强等缺点,磨合时间较长,造成时间物力人力的浪费。因此,在引进领军人才的同时考虑把其研究水平和成果较为稳定的居本领域、本行业前列的团队一起引进。这样,本已形成良好默契的团队更易适应陌生的环境,让人才安心地较快地开展工作,更好形成创新合力。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建立创新团队领导机制,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

组成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小组和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团队由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小组评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广西区党委组织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关制度,文化创新团队由宣传部主管,科技创新团队由科技行政部门主管,产业创新团队由商务行政部门主管。

2.建立健全创新团队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团队规范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团队的积极性。首先,明确资助经费由创新团队统一支配,资助资金由团队带头人负责分配,主要用于团队人才培养及围绕主攻方向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研发、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等。其次,制订具体、明确、适宜创新团队预期目标和团队各成员预期目标,团队目标与成员目标相一致,团队目标的设置符合团队成员个人发展需求,成员目标实施配备相应科研启动费用,目标实现后有相应的报酬,包括津贴、团队利益分配等报酬,以增强团队成员对目标的承诺。

二是建立团队内部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建设或引进单位可对于团队的人数、组成人员条件以及内部的管理做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赋予团队领军人才充分的管理自主权,如自主经费调控权、协议工资权或岗位津贴分配权、人事聘用权、参加培训和学术会议决定权,目标考核权等自主权利。

3.建立健全团队考核评估和奖励机制,保证建设质量

一是实施分类评价,对不同性质的创新团队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科技创新团队,主要评价原则以学术创新价值为主,评价标准以学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为主,创造经济价值为辅;对于文化创新团队,以文化艺术创新价值为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对于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以经济效益为主,学术创新价值为辅。

二是实施分层、分角色评价。创新团队由领军人才、核心成员、辅助人员组成。因不同层次的成员承担不同任务,对他们进行“按岗评价”、“按贡献评价”,使作出突出贡献的成员得到合理的回报。

三是实行优秀团队评选奖励制度,对获取重大科研成果的团队和成员进行嘉奖,授予优秀创新团队,并列入下一批的创新团队加大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团队成员科技创新的激情和积极性。推荐创新团队优先承担各类重大攻关项目和有影响的学术交流活动,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省文化精品工程等。根据成果贡献,优先推荐团队核心成员为自治区特聘专家、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才、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劳动模范等候选人。

(四)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自治区财政对入选的创新团队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团队所在地(单位、主管部门)视财力可能给予适当的配套支持,劳务支出可占到经费资助的1/4,对全体团队成员没有限制。

创新团队的建设需要以相应的创新平台作为基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紧密结合,平台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没有先进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研究条件,难以吸引和稳定团队领军人才和人才团队,难以实现创新平台建设与创新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政府和创新团队承担单位应加大投入力度,采用超常规方式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7]

(五)鼓励各地市和基层单位开展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形成创新团队建设体系

鼓励各级政府、企业园区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文化等单位,解放思想、主动出击,瞄准国际国内前沿,出台更加有力的配套政策,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力争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引进来,同时培养出各类层次和种类繁多的创新团队,培养形成创新团队建设体系,营造各级各类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成果涌流的良好氛围。

[ 参 考 文 献 ]

[1] 广西教育厅.实施“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计划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人事天地,2010,(12).

[2] 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科技创新团队的判定标准与培育政策研究”课题组.科技创新团队的典型特征、国内发展现状与问题[R].调查研究报告,2007.

[3] 杨春华,覃枝. 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R].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1.

[4] 广东引进创新团队.一年承担科研项目两百个[N].南方日报网络版,2011-06-02.

[5] 江苏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初显驱动效应[N].江苏经济报,2011-04-15.

[6] 自治区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显著[OL].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网http://www.nxkjt.gov.cn/ReadNews.aspNewsID=17369.

[7] 耿飞,柴文.地方高校建设科研创新团队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上一篇:公司汽车班年终总结下一篇:党员党风廉政廉洁自律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