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技术学考模拟试题(共6篇)
浙江技术学考模拟试题 篇1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生物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是()
A.菠菜 B.大肠杆菌 C.酵母菌 D.蝴蝶 【答案】A 【考点】细胞器
【解析】叶绿体只有绿色植物才有,故选A.2.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
A.时间结构 B.水平结构 C.向光弯曲生长 D.分层现象 【答案】A
【考点】群落结构
【解析】时间结构主要有日周期性变化和季节变化两种,候鸟南飞而导致不同时间段群落中物种种类差异,属于时间结构,故选A.3.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基因型中属
于纯合子的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答案】C 【考点】基因型
【解析】纯合子一定要所有的等位基因全部纯合才可以称为为纯合子,故选C 4.哺乳动物血液中某种离子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该离子是()
A.Fe2+ B.Ca2+ C.Cl-D.I-【答案】B 【考点】无机盐
【解析】Ca+过少会引起抽搐,过多肌无力,故选B.5.在婴幼儿时期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的激素是()
A.雌激素 B.生长激素 C.雄激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B
【考点】动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雌激素与雄激素均厲于性激素,幼年缺生长激素会得侏儒症,幼年缺少甲状腺激素会得呆小症,故选B.6.与DNA 分子相比,RNA 分子特有的碱基是()
A.鸟嘌呤(G)B.胞嘧啶(C)C.尿嘧啶(U)D.腺嘌呤(A)【答案】C
【考点】核酸碱基
【解析】DNA 有 A、T、C、G 四种碱基,RNA 有A、U、C、G 四种碱基故选C.7.研究人员用X 射线处理野生型青霉菌,选育出了高产青霉菌新菌株。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中 【答案】C 【考点】育种
【解析】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并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故选C.8.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大气中的CO2 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答案】D
【考点】生态平衡
【解析】酸雨会导致水体pH下降;CO2是温室气体,可使大气温度升高;人口过度增长,人均具有的资源就会减少;臭氧的主要功能是抵挡紫外线,故选D.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 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B.感染HIV 后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
C.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
D.HIV 侵入人体后只感染辅助性T 淋巴细胞 【答案】D
【考点】免疫缺陷
【解析】HIV病毒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还会侵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故选D 10.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线粒体数量增加
C.细胞呼吸明显加快 D.细胞核体积变小 【答案】A
【考点】细胞衰老
【解析】细胞衰老会导致代谢减弱,酶的活性降低,线粒体数目减少,但是线粒体和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故选A.11.下列关于细胞中系能反应和方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的氧化反应式方能反应
B.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吸能反映
C.ATP 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答案】D
【考点】能量代谢
【解析】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所以是吸能反应,故选D.12.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为“国际罕见病日”。下列关于罕见病苯丙酮尿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常染色体多基因遗传病
B.近亲结婚不影响该病的发生率
C.该病的发病风险在青春期会增加
D.“选择放松”不会造成该病基因频率的显著增加 【答案】D 【考点】遗传病
【解析】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近亲结婚会导致隐性纯合概率增加,B错;所有的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都很低,C错;而“选择放松”造成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故选D.1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
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
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
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 【答案】D
【考点】细胞呼吸
【解析】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错;糖酵解无CO2生成,B错;苹果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酒精发酵,C错;人体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再利用,故选D.14.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 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 14 题图
A.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B.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
C.光学显微镜下课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D.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甲细胞先破裂 【答案】B 【考点】渗透
【解析】用的是家兔细胞,动物细胞不存在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A错;光学显微镜看不到水分子,故C错误;甲乙丙三者,都来自该家兔的红细胞,浓度应该相同,如果放入蒸馏水中应同时破裂,故D措误;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是浓度差,故选B.1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
B.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C.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种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 【答案】B
【考点】环境容纳量概念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A播误;环境容纳量受生物居住环境的影响,故C错误;指数增长没有环境容纳量,故D错误,故选B.16.植物学家温特利用切去尖端的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 16 题图
A.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光的干扰
B.①与④的结果证明琼脂快不含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C.②与③的结果证明苗尖端含有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D.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将苗尖端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中再去影响切去尖端的幼苗 【答案】C
【考点】植物激素
【解析】C选项中②和③为实验组,仅能够说明单侧存在化学物质能使幼苗弯曲,缺少对照组④证明其能促进幼苗生长,故选C.17.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答案】C
【考点】自然选择 【解析】抗药性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农药的自然选择才产生的,而是在自然选择之前就已经出现,所以不能 说自然选择导致变异,故A错误: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B错误;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故D错误,自然选择可导致有利变异的积累,故选C.18.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实验选用的醋酸洋红属于碱性染色剂
C.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显微镜下观察中期细胞可看到完整的染色体组型 【答案】D 【考点】有丝分裂观察
【解析】染色体组型是观察后再经过排列后形成的,不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故选D 19.下列关于DNA、R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分子片段
B.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由DNA 传递到RNA
C.亲代DNA 通过复制在子代中表达遗传信息
D.细胞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均有RNA 的合成 【答案】C
【考点】细胞周期
【解析】亲代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不是表达,遗传信息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故C错;D中细胞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均有RNA的合成,分裂期可能会有线粒体中遗传信息的表达.20.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 20 题图
A.S 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 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 B.S 型菌的DNA 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 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
C.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 型菌而无R 型菌
D.该实验为证明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是由S 型菌的DNA 引起的 【答案】D 【考点】活体转化实验
【解析】S型肺炎双球菌菌落是光滑的,R型是粗糙的,故A错误;S菌经加热后蛋白质失活因此失去致病能 力,故B错误;从病死的小鼠中分离出的菌 S和R型均有,转化因子不可能把所有的R型菌转化成S型菌:该实验只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并没有证明该转化因子就是DNA,故选D.21.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
B.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
C.未煮熟的玉米胚比煮熟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D.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答案】B 【考点】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解析】B中应先纵切后进行染色.22.若某人不慎感染了H7N9 禽流感病毒,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的分泌物中大量增殖
B.成熟B 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分子
C.效应B 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 复合体
D.细胞毒性T 细胞接受辅助性T 细胞的信号后即开始分裂 【答案】B 【考点】特异性免疫
【解析】A中病毒必须依附于活细胞生物,所以不能在消化液中增殖;C中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而非抗原-MHC复合体;D中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同时接受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多种蛋白质后才开始增殖分化;成熟的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表面有识别抗原的受体,该受体就是抗体分子,故选B.23.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 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
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 23 题图
A.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甲→乙过程中DNA 复制前需要合成RNA 聚合酶
C.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D.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D
【考点】减数分裂
【解析】甲属于G1期,乙属于减数分裂G2、减一前、中、后、末,丙属于减二后,丁属于形成的精细胞,因此D中丙→丁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已经发生了.24.若将处于G1 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
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
B.每个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
C.每个Dna 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D.每条染色单体均只有一个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答案】A 【考点】DNA的复制
【解析】第2次分裂中期时有一半DNA分子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H3,另一半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H3,故BCD均错.25.下列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效应器肌梭收到叩击后使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
B.含有传入产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舒张
C.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
D.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答案】D 【考点】反射
【解析】兴奋在一个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不能由效应器传至感受器,故A错;含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收缩,故B错;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收缩,不一定是反射活动,因为不能确定发射弧是否完整,故C错: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也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26.【加试题】将新生小鼠脑神经元置于适宜的溶液中,制成较高细胞密度的细胞悬液,并将其低温保存,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神经元会受到损伤。一段时间后,与常温保存组相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是()
A.K+浓度升高 B.K+浓度降低 C.Na+浓度不变 D.Na+浓度升高 【答案】A
【考点】神经调节
【解折】神经细胞能够排Na+吸K+,所以正常细胞周期内K+浓度高,低温使细胞损伤后,主动转运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细胞外K+升高,故选A.27.【加试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随着维度的增加而增加
B.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
C.因海洋生态系统中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而导致生物量为倒金字塔形
D.食高等植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次级生产量 【答案】B
【考点】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和生物量 【解折】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故A错;如果要呈现倒的生物量金字塔应该是前营养级的生活周期很短,后営养级的生活阆期很长才可能出现,不是因为它以捕食食物链为主才出现,故C错;由于单细胞藻类个体小、繁殖快.可以整个被浮游动物吞食和消化.并迅速转化为下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故食高等动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较低的次级生产量.28.【加试题】若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T0 代),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S1、S2 和S3 分别进行自交获得T1 代,T1 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 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 28 题图
A.抗虫对不抗虫表现为完全显性,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B.根瘤农杆菌Ti 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 的2 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正常表达
C.若给S1 后代T1 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让存活植株自交,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
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1/2
D.若取S2 后代T1 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单株杂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抗
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占1/9
【答案】C
【考点】遗传定律
【解析】据圈分析,抗除草剂对不除草剂是完全显性,A错;S2自交子代没有不抗虫不抗除草剂的个体,所以并未正常表达;D项中子二代抗虫抗除草剂纯合子占比为1/16,C项2/3*1/4+1/3=1/2,所以答案为C.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44 分)
29.(6 分)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第 29 题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藻类固定的能量可通过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绿鹭。绿鹭分别处于第 _______个营养级。
(2)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_________,但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这是
由于该食物网教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功能较强。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鲶鱼粪便中的能量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被
水蚤利用。在该食物网中,体形较大的鲶鱼数量比水蚤的少,其原因是_______。【答案】(1)8 ,四、五、六(2)减少,自我调节(3)不能,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鲶鱼比水蚤所处营养级高,流向鲶鱼的能量少.【考点】生态系统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生态系统相关知识,题目较简单。(1)图中共8条食物链,绿鹭可以处第四、五、六营养级.(2)由于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划蝽数量变化较小,因此其将吃更多的水蚤,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减少。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在营养级之间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鲶鱼粪便不能直接被水蚤利用。鲶鱼的数置比水蚤的少是由于能量在营养级间的传递特点决定的.30.(7 分)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第30 题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经________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 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________光减少而降低了光合速率。
由此推知,若遇到较低温天气,除升温方法外,可对植物进行________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 损失。
(2)提取上述四组该植物叶片中的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时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
对上述四组色素提取液分别进行纸层析分离,结果发现,第4 组得到的色素带中,从上到下 的第________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
(3)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 提取液并测定________,可得到叶绿素a 的吸收光谱。【答案】(1)叶绿素含量,光+0℃,红光和蓝紫光,遮光(2)碳酸钙三、四
(3)吸光率
【考点】光合色素、环境因素对光合色素的影响
【解析】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察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
(1)因变量是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由图可知在光+0℃处理时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而叶绿素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因此光合速率降低。若遇较低温天气,还可对该植物进行遮光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2)光合色素的提取过程,需加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结果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降低直接导致相应色素带明显变窄(3)吸光率.31.(7 分)果蝇的翻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A 是纯合
致死基因;果蝇的颜色伊红、淡色和乳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e、t 和i 控制。为探究上述两对
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第31 题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颜色的基因e、t 和i 均由野生型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特点。
(2)e、t 和i 之间的显隐关系为_______________。若只考虑颜色的遗传,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 种。
(3)甲杂交组合中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1 中雄果蝇均为乳白眼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乙杂交组合中亲本雄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已知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F1 中出现了正常翅乳白眼雄果蝇。若再
将F1 中的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则F2 中正常翅伊红眼雌果蝇的概 率为________。【答案】(1)多方向性(2)c对t为完全显性,t对i为完全显性
(3)AaXiXi,控制颜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亲本雌果蝇XiXi
aXi
aY(4)1/12 【考点】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1)控制眼色的基因c、t和i均由野生型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多方向性的持点
(2)由题可知,A是纯合致死基因 ,而且甲中亲本杂交,后代雌雄之间翻翅:正常翅均为2:1,雌性中眼色均为淡色,雄性中均为乳白色,眼色遗传在雌雄之间有性别差异,因此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颜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根据甲实验可知t对i是完全显 8
性,乙实验可知e对t完全显性,故显隐性关系为c对t为完全显性,t对i为完全显性。只考虑眼色遗传,果蝇的基因型有9种,其中雄性有六种,雌性有三种.(3)根据甲实验,推知亲本雄雄果进的基因型分别为AaXiXi、AaXtY。AaXtY 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Xt和aY(4)根据题中可推知亲本为AaXcXi , AaXiY , F1中翻翅伊红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也和亲本相同,则F2代中正常伊红雌果蝇(AaXcXi)的概率为1/3×1/4=1/12.32.【加试题】(14 分)回答下列
(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乳酸菌。取少量酸奶,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再用________蘸取少量的稀释液,在MRS 乳酸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乳酸菌 单菌落。下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第 32 题
(一)图
(2)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_______进行厌氧呼吸产 生。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从泡菜中提取要硝酸盐,与_______ 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然后用光程为1cm 的_______,在550nm 光波下测定光密度值,与由一直浓度梯度亚硝酸钠制作的_______比对,计算样品 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已知乳酸菌中的亚硝酸还原酶能降解亚硝酸盐。在一定的腌制时间内,随着腌制时间的延
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是由于在厌氧和_______环境下亚硝酸盐被亚硝酸还原 酶降解。
(二)回答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对农作物秸秆多途径利用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贯穿全过程的核心技术是________技术。
其中“过腹还田”的具体途径是________。将秸秆和动物粪便等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这是
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_技术。
第 32 题
(二)图
(2)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可以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的________技术提高经
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后,林地的增加可以减少________,更有利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
复。
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但也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减少,因此利用生物的________进
行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答案】
(一)(1)接种环
B(2)假丝酵母,对氨基苯磺酸,比色杯,标准曲线
(3)酸性
(二)(1)物质的良性循环
秸杆-家畜-粪便-农作物-秸杆
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2)合理优化水土流失
食物多样性
种间关系 【考点】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生态工程
【解析】考察难度不大,但是对于生态工程的内容,部分同学可能比较陌生,进而造成较大失分,上述填空基本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原话.33.【加试题】(10 分)欲研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海拉细胞的细胞数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
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海拉细胞悬液,药物甲溶液(对细胞增殖有影响),药物乙溶液,培养液、培养
瓶,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 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分组设计:
A 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
B 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
C 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________。(2)完善实验思路:
①
(3)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并标出加入药物的时间):(4)分析与讨论:
药物甲的作用是________。【答案】(1)适宜浓度的药物乙溶液
(2)①将培养瓶平均分为3组,编号A、B、C。分别向三组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海拉细胞悬浮液和等量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别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各组的海拉细胞数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向B组和C组加入药物甲,A组不做处理,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组细胞数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向C组加入药物乙,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组细胞数 ④统计并分析数据
(3)(4)促进细胞分裂 【考点】实验探究能力
【解析】本实验难度不大,题目已经分好组别,我们只需要再实验思路中实现分组内容,所以在加药物之前,先让各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测量细胞数。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再向B组和C组分別加入适量药物甲,观察细胞增长数目,再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向C组添加适量的药物乙,观察细胞增长数目。要想让实验结果更准确,药物甲必须是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这样才能更好的观察细胞乙的抑制作用.
浙江技术学考模拟试题 篇2
近十年来,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浙江省作为经济与基础教育大省, 一直是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排头兵。为深化普高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紧扣技术学科的发展特点、构建科学有效的学业评价机制、更好地为职业院校选拔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 经局部成功试点后,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决定于2012年9月起在全省全面推行“普通高校招生技术科目纸笔+上机考”的改革方案。
据浙教试院[2010]74号文件精神:施行技术科目考试改革方案后, 技术类高考 (含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 将告别以往分卷笔试的模式, 实行“合卷的纸笔+合卷的上机”考试方案。该调整方案从宏观层面上来看, 只是考试形式的简单改变, 但从理论教学改革、动手能力培养、复习备考定策、考点考场建设等一系列微观视角来看, 这样的变革对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冲击和挑战却是巨大的。
细析这些挑战, 其中“机考考点与考场的建设”尤为突出。较之于传统纸笔考试, 机考的模式与考点建设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组织与开展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稳定性的高低;与此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监考教师对考试系统的操作规范与熟练程度;加之供电设备、操作系统软平台等这些人力无法掌控的因素,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落在我们肩上的担子之重和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此次技术类高考上机考我校考点共设置4个 (机房) , 在为期半天的考试时间内共组织了15场考试, 参考人数达700余人。从接到考试改革的指示到做好前期软硬件环境装备工作;从考试平台软件的安装和调试再到最后顺利组织完本次考试, 这一周期长达近3个月, 我们花费了诸多心血。鉴于首次组织和承担如此规格高、技术性强、形式新的考试, 在考试的流程编排、软硬件平台建设、紧急情况的预案等方面我们倍感经验不足。期间也碰到了诸多问题, 在招办负责人、技术人员、同组成员等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 最后一一得以解决。本文对本次机考的形式、要求及考点建设做了一个“札记”, 简单整理了一些在考点建设中的心得与体会, 希望对即将或未来要参加和组织技术类机考的同行有一点的借鉴之用, 以避免走弯路。
●机考的形式、要求及特点
1. 考试形式
新一轮课改于2012年9月开始实施, 《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是必修课。《信息技术基础》中适当加强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的学习, 用Visual Basic代替Quick Basic。机考的引入使得信息技术学科的评价方式更贴近“专业性”、符合“科学性”。本次机考还是采用改革前“基础+多媒体”或算法中的一门相结合的形式。2012年9月浙江省技术类高考的分值比例、时间、计入高考总分方式如下表。
2. 考场布置
据省考试院相关文件要求, 标准的单个考场要求能同时容纳50人参考, 并有10%~20%的备用机;正考时每台机器间要用不透明的隔板隔开;服务器或监控机要求备有外接的UPS不间断电源, 以防止断电造成的试卷回收不畅等故障, 并有适量的冗余;服务器、监控机与学生考试机之间通过交换机组成顺畅稳定的局域网 (正考环境下必须断开外网) 。下页图1是我校考场布置隔板的效果图。
3.机考软件
本次上机考试系统采用C/S结构。图2是此次机考系统总体架构图, 其中服务器端 (由监控端和数据库组成) 主要用来组织、管理和监控考试, 而考试客户端 (由考试程序和客户端监听程序组成) 则主要负责完成试题下载、试卷上传和考试命令监听。从数据和信息的双向交叉流向我们不难看出, 机考对网络的负载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4.题库设计
此次机考试题库采用单元题库设计, 即同一考场每两个场次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考试之前由考点管理员输入试题库密码, 导入新题库。考虑到监控端和考试客户端的操作较为复杂, 这里简单地用流程图分别描述监考教师和考生的操作流程 (如图3) 。
●机考考点建设与考务
1.考点建设
机考考点的建设涉及诸多方面, 如软硬件设施的安装调试、考务流程的编排、监考教师的技术培训、紧急情况的预案制定等。如下页图4所示, 我校机考考点建设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大的环节。
在这样一个大体环节流程的基础上, 我们还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阶段时间表, 抠住每一阶段所需完成的任务且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 才能保证在以后的考场建设中我们可以对整个进度有实质性的把握, 期间还需时刻与软硬件商保持有效沟通, 以便顺利排查和整改问题。
2.考务编排
大型纸笔考试, 对所有考生来讲, 同一学科题目相同, 同时开考, 同时结束。而信息技术机考由于场地、成本、技术人员缺乏等因素限制, 需要安排多场次考试。类似于省会考, 信息技术高考也采用题库随机组卷的模式。理论上题库里的题目数量越多, 随机组卷相似度就越低, 但这仅仅只是数学上的理论。考虑到考试的场次和考生之多, 几乎不可能为每场考试或每位考生去定制一套试卷。
只要相邻考生的试题相似度概率不为零, 就必须面对如下两个问题: (1) 如何防止相邻考生相互抄袭作弊。 (2) 如何防止同一题库不同场次的学生私下交流考试题目和题型。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硬设施上每个电脑之间用隔板隔离开来;软设施上监考人员加强巡视再辅之以监控摄像头。第二个问题省考试院给出的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了考务的流程编排与监考人员安排上。
同一个单元的两场考试是同一题库, 只要将两场考试中的前一场考试完毕的考生与第二场考试候考的考生隔离开来即可。所以一场完整的考试, 考生需先经过候考室进入考场然后进入滞考室。如下页图5所示, 可以清晰地看到, 同一题库的两场考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没有交集的。
●考点建设心得
1.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做好细节可使整个“系统”在整体性能上达到最优。哪些地方是机考考点建设要注意的细节呢?
软平台搭建方面, 如Photoshop与ACDSee的安装顺序, 若ACDSee安装在后, 它会默认关联.PSD文件, 很多学生就不能很顺利地打开和编辑Photoshop文档。类似的还有网页文件的编辑器的设定、文件后缀名的显示与否、防火墙的关闭、VB Source Safe的加载取消、Access宏安全级别设定, 甚至细化到输入法预设、屏幕保护和电源项的关闭、软件启动项的设定等。
硬平台搭建方面, 如电源、网线布置位置的选定, 要尽量避免学生在进场和退场及考试的时候碰到这些地方。隔板的设计和安装尽量要考虑到考试完毕后的拆卸方便, 做到安、拆两便利;多个机房的同时运转要考虑到电路负载的大小;模拟考、正试、考场封存整个周期近半个月,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 在机房的配备上应尽量留有一定的空余以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2. 模拟考是最好的测试师
实考中, 并非所有考生都能严格按照既定规程来操作, 这就需我们前期对系统做好测试, 防患未然。不妨将整个考点建设的软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等看成一套有机的软件系统, 那么前期软硬件的装备和调试就是Alpha测试, 而模拟考试无疑就是Beta测试, 它是系统状态检测最好的“试金石”。
多机房同时开启的电路负载能力、局域网多用户并发访问和大数据分发的稳定性等多种问题, 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并发访问和真实的试卷数据量提交, 这些问题是很难暴露出来的。正考之前我们组织了近1000人次的学生, 进行近30场考试的模拟考试, 在硬件设备上保证了每个机房都经受了一天连续4场以上的压力测试。得益于真实的测试, 整个考试系统暴露出了很多几个教师无法模拟的问题。
模测第一场就发现, 如果将数据库和监控端都装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考试完毕后, 监控端在试卷回收和校验过程中会出现假死和速度极慢的症状。由于时间紧, 开始碰到这样的问题还是比较紧张的, 在逐一排查服务器性能、Raid对数据读写速度的影响以及局域网性能等情况后, 我们对比尝试了很多方案, 最后采用Windows Server2003系统装数据库, 独立一台备用机在Windows XP下装监控端, 从而顺利解决了校验慢的问题。
从考生层面上来看, 经过2~3次的模拟考试, 考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考试系统操作熟练的程度和失误后的心理调控能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中出现种种意外的可能。
3. 最好的杀毒软件是备份
机考最宝贵的是数据。为防止病毒入侵造成的数据丢失和破坏, 最好的杀毒软件就是备份。同理, 机考亦存在着很多人力无法控制的因素。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设施 (包括监考人员) 最好都能有备份, 这样才有双保险甚至是多保险, 遇事不乱。
一台机器如果故障率是1%, 那么两台机器同时出现故障的概率就是0.01%, 此次机考考试院要求每个考场的测试机都有10%~20%的冗余备份。实考中我们将网线、U盘、移动光驱、UPS不间断电源、考场管理员等都做了双备份, 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考生的利益。机考过后, 机房和主机一般要封存一段时间。在重做机房时, 可将每个机房拿出1~2台机器用来长时间保存考试数据和作为下次考试的母机,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点建设的效率。
●总结
浙江技术学考模拟试题 篇3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7.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Water and Energy)。水利部确定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B.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需净化处理,坚持达标排放
C.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可将造纸厂、化工厂建在水源地上游
D.合理开发水资源,建立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
8.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滴有酚酞的碳酸氢钠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了碳酸钠
B.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含杂质
C.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无需晾干就可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D.向溴水中滴入植物油,振荡后,油层显无色,说明溴不溶于油脂
9.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为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Z位于同周期,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W能与冷水剧烈反应,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Z>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A.电极B材料中包含MnO2层,MnO2可起催化
作用
B.电池负极区电极反应:BH4-+8OH--8e-=BO2-+6H2O
C.放电过程中,Na+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L6mol/LH2O2溶液,理论
上流过电路中的电子为12NA个 10.直接NaBH4/H2O2燃料电池(DBFC)的结构如图,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1.霉酚酸是一种生物活性化合物。下列有关霉酚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7H18O6
B.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至多9个
C.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一定条件下 1 mol霉酚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
12.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25℃时,pH=7的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c(H+)= c(OH)=c(NH4)=c(Cl)--
B.0.1mol/LNa2S溶液:c(OH)=c(H+)+c(HS)+c(H2S)--
C.25℃时,pH=2的HCOOH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
c(HCOO)+ c(H+)>c(Na+)+c(OH)--
D.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2c(CO32-)+2c(HCO3-)+2c(H2CO3)=3c(Na+)
13.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由100个碳原子构成具有完美对称性的C100分子,最内部是由20
个碳原子构成的正12面体,外层的60个碳原子形成12个独立的正五边形,处于中间层次的20个碳原子将内外层碳原子连接在一起,当C100与足量氢气完全反应时,每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单键,其产物的分子式应为()
A.C100H100B.C100H80C.C100H60D.C100H40
26.汞不溶于水,易挥发,易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汞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一种金属,据统
计世界上有80多种工业以汞为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汞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体中的无机汞主要有Hg2+、Hg22+。
(1)实验时倘若不慎,将汞溅落地面时,可先用涂上X溶液的锌片去粘拾,然后再用足量的X溶液溶解锌片回收汞,X溶液可以是(填试剂名称)
(2)检测水体中的Hg2+可用KI及CuSO4溶液与其反应生成橙红色Cu2HgI4沉淀,用漫反
射光谱直接测定汞沉淀物,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3)冶金厂治理含汞、含硫的烟气并回收汞,中国冶金工作者在研究“Hg-I-H2O”系热力学的基础上,查明KI溶液能有效吸收汞,吸收总反应为:
2Hg+SO2+8I-+4H+=2HgI42-+S+2H2O,最后进行电解法电解吸收液(K2HgI4),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国家制定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汞的含量≤0.05 mg/L。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硫
化钠法处理含汞废水,其步骤为:先将溶液pH调至8~10,然后加入稍过量的硫化钠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过滤后排放。已知:25℃HgS的Ksp= 4×10Hg2S的Ksp=1.0×10-47-52;,FeS 的Ksp=6.3×10-18;HgS+Na2SNa2HgS2(易溶)。
①若操作程序完全正确,且废水中只含无机汞,上述处理后的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选填:“能”或“不能”)
②加入FeSO4溶液的作用(写出两项)
27.钢铁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工业上采用高炉冶炼,常用赤铁矿(Fe2O3)、焦炭、空气和熔剂(石灰石)作原料。已知赤铁矿被还原剂还原时是逐级进行 的,还原时温度及在CO、CO2平衡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周期族
(2)在温度低于570℃时,还原分两阶段完成,在温
度高于570℃时,依次发生的还原反应有
(选用图中的a、b、c、d填空)
(3)为减少高炉冶铁时,含CO的尾气排放,下列研
究方向可采取的A.其它条件不变,增加高炉的高度
B.调节还原时的炉温
C.增加原料中焦炭与赤铁矿的比例
D.将生成的铁水及时移出
(4)已知下列反应数值:
2(g),平衡常数K=0.2。今在一密闭容器中,加
4(5)1100℃时,入7.2gFeO,同时通入4.48LCO(已折合为标准状况),将其升温到1100℃,并维持温度不变,达平衡时,FeO的转化率为
28.CrCl3是化学合成中的常见物质,三氯化铬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碱性
条件下能被H2O2氧化为Cr(Ⅵ)。制三氯化铬的流程如图。
(1)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三氧化二铬(Cr2O3难溶于水)需用蒸馏水洗涤的原因
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其已洗涤干净
(2)已知CCl4沸点为57.6℃,为保证稳定的CCl4气流,适宜的加热方式是
(3)用右图装置制备CrCl3时,主要步骤包括:①将产物收集到蒸发皿中;②加热反应管
至400℃,开始向三颈烧瓶中通人氮气,使CCl4
蒸气经氮气载人反应室进行反应,继续升温到
650℃;③三颈烧瓶中装入150mLCCl4,并加热
CCl4,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④反应管出
口端出现了CrCl3升华物时,切断加热管式炉的电源;⑤停止加热CCl4,继续通人氮气;⑥检
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顺序为:
(4)已知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Cr2
O3 + 3CCl4 → 2CrCl3 + 3COCl2,因光气剧毒,实
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并用正丙醇处理COCl2,生成一种含氧酸酯(C7H14O3)。用正丙醇处理尾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样品中三氯化铬质量分数的测定
称取样品0.4000g,加水溶解并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于碘量瓶(一种 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后加入1gNa2O2,充分加热煮沸,适当稀释,然后加入过 量的2mol/LH2SO4至溶液呈强酸性,此时铬以Cr2O72-存在,再加入1.1gKI,密塞,摇 匀,于暗处静置5分钟后,加入1mL指示剂,用0.025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 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24.00mL。
已知:Cr2O72-+6I+14H+=2Cr3++3I2+7H2O,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 该实验可选用的指示剂名称为
② 移入碘量瓶的CrCl3溶液需加热煮沸,加入Na2O2后也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③ 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
29.吲哚昔酚(idoxifene)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它的合成路线如图。
(1)反应类型:B→C;D→E
(2)D中的含氧官能团为(写名称)
(3)满足下列四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种。
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与FeCl3 溶液作用不显色;④不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
(4)E→F中还有一种副产物G生成,G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三个六元环,G结
构简式为
(5)2,2-二甲基戊酸[CH3CH2CH2C(CH3)2COOH]是有机合成中间体,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
丙酮(CH3COCH3)为唯一有机原料合成2,2-二甲基戊酸异丙酯(用合成路线流程图 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丙酮分子间能发生上图合成路线中A→B的类似 反应;③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CH3CH2OHCH2=CH2CH2Br-CH2Br
2013学年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理综化学部分答案
(1)稀硫酸或稀盐酸(3/)(2)2Cu2++Hg2++6I-=Cu2HgI4↓+I2(4/)(3)HgI42-+2e-=Hg+4I-(4/)
(4)①能(2/)②除去过量硫化钠;将Na2HgS2转化为HgS沉淀(做混凝剂)(2/)
27.(1)4;Ⅷ(2/)(2)cdb(3/);(3)B(3/);(4)7.28(3/);(5)33.3%(4/)
28.(1)除去其中可溶性杂质;最后一次洗涤流出液显无色(2/)(2)水浴加热(2/)
(3)⑥③②④⑤①(2
/)(4)COCl2+2C3H7OH→C3H7OCOOC3H7+2HCl(2/)
(5)①淀粉溶液(2/)②除O2,防止O2氧化I-(2/)③79.25%(3/)29.(1)加成;还原(2/)(2)羰基;羧基;醚键(3/)(3)8种(2/)(4)
(5)(反应条件每步1/共4/;中间产物每个1/共3/;共7/)(1/)
浙江技术学考模拟试题 篇4
地理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下列各题。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
B.舒适程度
C.交通条件
D.区域差距 2.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答案】1.A
2.D 【解析】 【1题详解】
由“摩托大军”转变为驾驶私家车返乡,说明家庭的收入提高,汽车的能力提高,故答案选A。【2题详解】
春运期间,大量农民工驾驶小汽车返乡,会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带来压力,D对。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加剧了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错误;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与生产成本相关,B错误;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与出行方式无关,C错误。故答案选D项。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乳畜业 B.混合型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4.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技术先进 D.市场广阔 【答案】3.C
4.A 【解析】 【3题详解】
甲地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故答案选C项。【4题详解】
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无语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故答案选A项。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5.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 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6.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5.B
6.B 【解析】 【5题详解】
大雾天气,主要是指由于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无数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见度,不足5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一般大雾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首先近地面层水汽比较充沛,也就是空气中湿度很大。其次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要达到过饱和,就会有小水滴的形成。第三是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雨过天晴后,云层少,晚上大气的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差,从而导致气温较低,此时空气湿度较大,遇冷凝结导致大雾产生,故答案选B项。【6题详解】
乙处等压线比较密集,丙处等压线稀疏,因此丙处风力较小,③对;乙处为冷锋,空气被迫抬升,上升气流较强,丙处为暖锋,暖空气徐徐爬升,上升气流较弱,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B项。
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完成下列各题。
7.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
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8.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7.B
8.B 【解析】 【7题详解】
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大兴安岭西侧草原,草类茂盛,而且草类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表层,枯枝落叶多,而且该地纬度较高,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故答案选B项。【8题详解】
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导致降水多少不同,从导致自然带呈现出由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规律,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故答案选B项。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D
10.C 【解析】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读图分析可知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的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读图分析可知,④城市的四个指标是最高的,因此判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故答案选D项。【10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③和④在创新带动能力指标上是最高的,说明两城市在高科技发展方面更具有优势,故答案选C项。
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完成下列各题。
11.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12.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1.D
12.B 【解析】 【11题详解】
生物能和太阳能、沼气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的柴薪和太阳能、沼气所占的比重最大,故答案选D项。【12题详解】
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①正确;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但是并不能说明煤炭资源缺乏,②错误;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但工业化水平较低,③错误;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④正确,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漢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交通建设 D.居民生活 14.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①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③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④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3.A
14.C 【解析】 【13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原因主要有在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放牧;在半干旱的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过度农垦; 由于农业规模的扩大,导致水资源利用不当,这些都属于农业生产活动,故答案选A。【14题详解】
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会破坏自然环境,①错误;可以在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②正确;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合理分配水资源,③正确;塔里木盆地中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废弃油田复垦不适宜,④错误。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完成下列各题。15.用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是 A.用地规模 B.用地类型 C.用地功能 D.自然属性 16.沿海地区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的主要理由有
①环保标准提高 ②土地供应紧张 ③工业集聚发展 ④重化工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5.A
16.C 【解析】 【15题详解】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用地日趋紧张,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多层厂房迅速发展起来。多层厂房具有占地面积少、节约用地的特点。故答案选A。【16题详解】
浙江经济发达,城市化发展较快,人口较多,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工业集聚,加剧土地资源紧张,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能够增加土地的利用率,缓解土地紧张的状况,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
17.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完成下题。
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
A.B.C.D.【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需要注意的两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但是由于比例尺不同,第二幅图的比例尺是第一幅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因此代表的时间范围较大,所以,当两幅地图进行叠加时,两幅地图的比例尺需要统一,如果图二的比例尺扩大到与一图相同时,图示中各点BD错误;之间的图上距离会增大到原来图上距离的二倍。结合图示以及图中河流的形状可知,根据图示地理事物的图上距离可知,A错误,D正确。故答案选D。
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8.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9.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18.D
19.B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经度的分布规律可知,顺时针方向为东经经度增大的方向,说明地球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所在半球为南半球,由图中可知,赤道附近的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所在位置位于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此时应该为冬至日,故答案选D项。【19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甲地所在纬度为南纬50°,处在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完成下列各题。
20.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产品种类 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粮食主产区 A.青海省 B.河南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 【答案】20.A
21.B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分析,实施清洁生产后,利用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非肥力,①正确;生产流程延长了,产品的种类增多了,③④错误;但是该厂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的减少了污染物质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②正确。因此①②对,故答案选A。【21题详解】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酒精生产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原料,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湖南和广东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河南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是主要的玉米产区,故答案选B项。
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完成下列各题。
22.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A.岩浆侵入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C.岩浆喷出 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答案】22.D
23.D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③岩石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①岩石为致密的块状构造,应该为石灰岩,④岩石,没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而且存在气孔构造,应该为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故答案选D项。【23题详解】
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①和③,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和③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是由于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故答案选D项。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4.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25.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B.C.D.【答案】24.C
25.A 【解析】 【24题详解】
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它们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故答案选C项。【25题详解】
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由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和土星,选项以及图示的方位,只有A位置最符合,故答案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輸通道,输油量约占全球30%,80%以上的石油输往亚洲。
(1)图中甲地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_____运河。图中乙地夏季受____压(填“高”或“低”)控制。
(2)红海位于板块的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沙特阿拉伯的古城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因为其地势比东部地区___(填“高”或“低”),现代城市受石油资源开发影响,多数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
(3)为降低对石油产业的高度依赖,沙特阿拉伯充分利用本国的_____优势,积极发展钢铁、_____等高耗能工业,促进产业结构________化。
(4)与管道运输相比,简述波斯湾地区海运输油量较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1)苏伊士低(2)生长高(3)资本(或资金)炼铝(或炼铜、有色冶金)多元(4)海运成本低;海运灵活;亚洲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区域特征以及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读图分析可知乙地位于西亚,在夏季,温度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
(2)红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沙特阿拉伯的古城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因为其地势比东部地区高,气候较为凉爽。
(3)为降低对石油产业的高度依赖,沙特阿拉伯充分利用本国的资金优势,积极发展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耗能工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4)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的选择。海洋运输比管道运输的成本较低,而且较为灵活;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亚洲的较多,之间管道建设不完善,多采用海洋运输。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 某家具企业在甲地生产家具组件,在沿海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在消费地组装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图示地区冬季寒冷,主要因_____高,白昼时间_____(填“长”或“短”),且受冬季风影响大等。
(2)形成乙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作用,丙河流一年中有_______次汛期。(3)该家具企业在甲地布局属于_______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劳动力和市场______,在消费地组装家具可降低______成本。(4)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答案】(1)纬度 ;短(2)流水沉积;两(3)原料;信息;运输(4)降水较多,植物种类丰富;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人类活动破坏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河流的水文特征、工业区位因素、生物多样性的成因等相关知识。
(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昼长较短,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而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因此冬季温度较低。
(2)乙平原为东北平原,主要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丙地的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因此会形成夏汛和春汛两个汛期。
(3)该地山地众多,森林资源丰富,家具企业所需要的木材丰富,因此属于原料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劳动力和市场信息,在消费地组装家具,接近市场,可降低运输成本成本。
(4)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丁地位于长白山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植物种类丰富;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人类活动破坏小。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此外,人类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I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咯图。该区域火山众多,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噴发往往会将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灰喷入大气。图II是正午太阳光线与直立杆子位置关系示意图。某经线上①、②两地秋分日测得:α为5°, β为7°。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乙地工业因区大力发展炼油工业,出口石油制品。当前,其每天的原油加工能力相当于东南亚地区总量的40%,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材料三:图III为图I中甲、丙两地不同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比重图。
(1)分析甲、丙两地降雨较多三个月降水成因的异同。
(2)从原料和市场角度,分析乙地所在国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加工贸易国的有利条件。(3)说明火山喷发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4)计算①、②两地间经线长度。若测量在北京时间12时40分进行,计算两地的地理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
【答案】(1)同:地处迎风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异:甲地受东北风影响,丙地受西北风(或北风)影响(2)原料:距东南亚石油产区近;处在世界重要的原油运输航线上;市场:销往东南亚国家,市场距离近;销往东亚国家,市场需求量大(3)利:增加土壤矿物养分。弊:增加大气中SO2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影响农作物生长;掩埋农作物;毁坏农作物;减少太阳辐射,影响农作物生长等(4)1332千米;①地(110°E,7°S),位于图示区域;②地(110°E,5°N),不在图示区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工业区位、火山喷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运动等相关知识。
(1)读图分析可知,甲丙两地位于赤道附近,都会受到赤道低压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甲丙两地会分别受到所在半球的信风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甲地为信风带,由于地形对来自海洋东北信风的抬升,降水较多;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丙地处于东南信风带,由于地形抬升,降水增多。
(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从原料角度来看,该地距东南亚石油产区近,而且处在世界重要的原油运输航线上,原料丰富;从市场条件来看,该地距离东南亚和东亚市场较近,而且市场广阔。
(3)本题主要考查火山喷发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利方面主要从增加土壤矿物养分来分析;不利方面主要从污染大气,影响农作物生长;掩埋农作物;毁坏农作物;减少太阳辐射,影响农作物生长等方面分析。
(4)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①的太阳光线从北侧照射过来,说明位于①地位于赤道以南,根S;②的太据β 为7°,可以推算出①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3°,进而计算出①地的纬度7°阳光线从南侧照射过来,说明位于②地位于赤道以北,根据α为5°,可以推算出②的正午N;根据同一经度上纬度相差①°,距离相差太阳高度角为85°,进而计算出②地的纬度5°111km可知,①②两地相差1332千米。北京时间为120°经线的地方时,当该地为12时,与E,北京时间相差40分钟,经度相差10°,根据东早西晚的计算原则可知,该地经度应该为110°E,7°S);E,5°N);所以①地地理坐标为(110°②地地理坐标为(110°人后根据图示经纬度范围可知,①地在该区域,②地不在该区域。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左图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右图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4)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 【答案】(1)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泥沙减少;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滥(2)地势低平,径流缓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发量较大(3)节约用水;节约用地;降低地下水位;排盐碱快(4)灌溉水源紧张,缓解水资源压力;土壤盐碱化较重,相对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产品市场扩大,牧业经济效益更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黄河三角洲不断改道的成因、土地盐碱化的成因以及治理措施、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等相关知识。
(1)黄河三角洲不断改道,主要是由于河流含沙量较大,泥沙不断在河口堆积,从而形成地上河,洪水泛滥导致。由于我国对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治理,使得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泥沙减少;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滥,从而黄河三角洲河道也未发生摆动。
(2)黄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径流缓慢,排水不畅,地表积水增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位于河口的位置,在枯水期,海水容易倒灌,从而导致水质下降,土壤的盐分增加;再加上在干旱季节,蒸发量较大,从而导致土壤盐碱化产生。
(3)本题主要考查治理盐碱化的措施。读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一方面可以节约用水;另一方面,管道铺在地下,能够节约用地;而且对地下水的下降作用较为明显,排盐碱的速度较快。
关于考计算机网络技术测试题 篇5
1. 网络互联层的协议不包括ICMP协议.( 错误 )
2. 在同一个网络中,一个主机可有多个IP地址,多个主机也可同时使用一个IP地址.( 错误 )
4. 通过网络互联层能在任意节点间进行数据包可靠传输( 错误 )
5. ICMP报文封装在IP包的数据部分( 正确 )
6. 如要将138.10.0.0 网络分为6个子网,则子网掩码应设为255.255.192.0( 错误 )
7. IP地址129.0.0.254是一个B类网地址( 正确 )
8. 网络层的目的是在任意两台主机(可能相邻/也可能不相邻)之间的报文包可靠传输( 错误 )
9. IP地址192.168.25.168是一个C类网地址( 正确 )
二、单选题(在下面的描述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A、B、C、D标示之)
1. IP地址129.66.51.37的哪一部分表示网络号?( )
A、129.66
B、129
C、129.66 .15
D、37
2. 以下对IP地址分配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网络ID不能全为1或全为0
B、网络ID不能以127开头
C、同一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ID
D、同一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必须分配有唯一的主机ID
3. 255.255.255.224可能代表的是( )
A、一个B类网络地址
B、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地址
C、一个C类网络的子网掩码
D、以上都不是
4. 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路由协议( )
A. 允许数据包在主机间传送的一种协议
B. 定义数据包中域的格式和用法的一种方式
C. 通过执行一个算法来完成路由选择的一种协议
D. 指定MAC地址和IP地址捆绑的方式和时间的一种协议
5. IP地址205.140.36.88的哪一部分表示主机号?( )
A、205
B、205.140
C、88
D、36.88
6. 下面关于IP V4 数据包格式描述错误的是( )
A、IP包总长度为64K Bytes
B、IP包经过路由器时头部校验和字段的字必须重新计算
C、IP包中包含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D、IP包中包含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7. 典型的路由表不包括以下内容.( )
A、下一站路由器的IP地址
B、到目的网络的代价
C、路由器的输出端口
D、到目的网络的路径
8. 若子网掩码为255.255.0.0,下列哪个IP地址与其他地址不在同一网络中( )
A、172.25.15.200
B、172.25.16.15
C、172.25.25.200
D、172.35.16.15
9. 下列那些不是IP层的协议( )
A、RIP
B、ARP
C、ICMP
D、SMTP
10. 在自治系统中实现路由器之间自动传播可达信息、进行路由选择的协议称为( )
A、EGP
B、BGP
C、IGP
浙江技术学考模拟试题 篇6
一、从对比中看变化
1. Excel操作题
试题1: (2008年) 在工作表Sheet1中, 以“胜率%”为主要关键字, 按降序对表格数据区域B9:F24进行排序。
试题2: (2 0 1 0年) 根据提供的“4 0 0米项目上一届纪录”, 按照“成绩”统计女生“破纪录级别”, 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 没有破纪录的则填写“无”。
变化:试题1已明确告知学生使用排序操作, 考生只需按要求完成即可, 旨在考查学生对排序这一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试题2则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上的提示, 采用排序操作的方法是考生在分析和思考实际需求之后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尽管考点一致, 但试题2明显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即实际应用能力。
2. 网页制作题
试题3: (2009年) 在[3]所在单元格内插入images文件夹里的图片“jg3.jpg”。
试题4: (2010年) 将images文件夹中的“风筝.bmp”文件转换为JPEG格式, 以“fz.jpg”为文件名保存到images文件夹中, 再将“fz.jpg”图片插入到网页中[3]所在的单元格内。
变化:两题的考点均是在网页中插入图片, 不同的是, 试题4还包含了对图片格式的处理, 方法有很多, 可以用A C D S e e、画图、P h o t o s h o p等软件, 只要能够实现目的即可, 对过程没有限制, 符合计算机
/楼美霞
“一题多解”的特点。此外, 试题4还对不同软件的同时使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体现, 改变了以往“一题一软件”的固定模式。
3. Flash操作题
试题5:在“背景”图层的第1 0帧处插入帧。
试题6:测试影片时, 发现“s u b”场景右下角的大球一闪而过。请让这个球与另外三个球一样始终在舞台上跳跃。
变化:两题的考点一样, 描述方式与考核目标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试题5, 考生只需按要求完成操作即可。而要完成试题6, 考生必须先掌握试题5所涉及的基本操作, 再理解这个操作的作用是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个操作。显然, 无论从技能目标还是从能力目标来看, 试题6都更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4. 对脚本的理解
试题7: (题目较长, 限于篇幅, 仅简述题意) 仔细观察和理解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脚本, 在四个选项中选择描述正确的选项。
变化:这是今年新增的考点, 形式为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制作脚本的理解, 难度中等。
二、从变化中看趋势
1. 从技术核心转向工具引导
纵观多年上机考试中的操作题, 几乎无一例外都采用了要求明确、方法固定、答案唯一的命题形式, 考生只需在试题的提示下逐项完成操作即可,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什么情况下需要这么做, 考生无需多加考虑。显然, 这是一种技术至上的理念。那么, 上机考试是否就只能考查纯粹的操作技能?上述试题2就是对这一疑问的有力否定。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 除了把它的使用方法教给学生外, 我们更应教会学生判断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
2. 从零散考点转向综合运用
机考中通常分模块考核操作题, 即一个操作大题内考核的都是同一个软件, 模块与模块之间没有交叉, “井水不犯河水”。但在实际应用中, 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实现某种功能, 同时使用多种软件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如:E x c e l中制作的图表要嵌入到W o r d文档中、制作网页时用到的图片需要通过P h o t o s h o p来处理, 等等。在目前“考什么, 学什么”的教育现状下, 试题4的命题形式就是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引导。
3. 从简单要求转向问题解决
对于试题6, 如果沿用以往的命题风格, 通常会用以下形式进行描述——“在s u b场景中大球所在图层的第1 0帧处插入帧”。显然, 这种描述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楚要做些什么, 但试题6并没有如此直白地告知学生, 而是要求学生在分析、思考和选择工具 (方法) 后再确定应该怎样去操作。同样的考点, 采用不同的描述形式, 其背后所蕴涵的意义却有着质的区别。试想, 这种遇到问题先分析思考, 再选择工具去解决的过程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吗?可以看出, 会考试题正在逐步走向生活化、实用化。
4. 从分散操作转向规划设计
以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例, 对规划、设计与制作作品这一完整过程的体验是模块所强调的核心理念, 但由于受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对作品整体设计能力的考核暂时还无法实现。今年新出现的试题7采用的就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 它至少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将操作化整为零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 而合零为整才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核心。因此, 在教学中, 必须培养学生整体规划设计的意识与能力。
三、从趋势中看发展
1. 越来越重视综合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 “从问题解决出发, 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诸如“按新课程要求上课费时费力不说, 考试又不考”这种声音的存在, 会让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此看来, 新课程理念践行的脚步之所以迈得不够稳健, 试题引导方向的偏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直以来, 信息技术的命题都始终摆脱不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影响, 重技术、轻应用的痕迹非常明显, 浙江省今年会考中的新试题将会是对固有模式的有力冲击, 也是一种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的大胆尝试, 相信这样的试题会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指明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向。
2. 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以往的命题形式, 学生通过机械重复的训练照样可以在考试中取得高分。随着越来越多的试题开始渗透新课程理念, 传统的讲练式、任务驱动式教学将无法适应试题的变化, 试题中考核的综合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规划设计能力等都需要学生在亲历与体验之后才能获得。因此, 原本只是点缀的情境教学、探究学习、设计创作、交流合作等环节就成了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摩课中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将不再是应景, 而成为了主流。“以学生为主体”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而将被千方百计地加以落实。基于生活情境、注重自主探究、重视学法指导、体现设计过程且极具可操作性的优秀教学设计将大量涌现。以上种种必将会使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而推动新课程理念真正走进课堂。
3. 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浙江技术学考模拟试题】推荐阅读:
4月浙江省选考通用技术考题及答案09-14
浙江生物学考模拟试卷07-29
浙江省考联考模拟试卷09-07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08-13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工1班管理制度07-30
浙江新高考作文题范文07-10
浙江语文学考作文范文10-02
浙江省学考数学10-19
浙江省试题09-25
2018编导浙江传媒模拟08-30